数学教育教学理论

合集下载

数学中的数学教育理论

数学中的数学教育理论

数学中的数学教育理论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而数学教育理论则是指导和支撑数学教育实践的理论框架。

在现代数学教育中,有许多重要的数学教育理论被广泛应用和研究,本文将简要介绍其中几个代表性的数学教育理论。

第一部分:认知发展理论认知发展理论源于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的研究,在数学教育中得到广泛应用。

这一理论认为,学生的认知能力会随着年龄和发展而逐渐提升,教师在设计数学教学活动时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行合理安排。

比如,在早期数学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操作和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操作技能;而在中后期数学教育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思维,帮助他们建立数学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部分: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是由瑞士心理学家让·皮亚杰和俄国心理学家列夫·维果茨基共同推动发展的。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学生通过积极参与和主动建构的方式,主动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和理解。

在数学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提供问题、情境和材料等资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参与,帮助他们主动地发现和探索数学知识。

第三部分: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源于俄国心理学家列夫·维果茨基的研究,强调学生的学习是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中进行的,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受到社会和文化因素的影响。

在数学教育中,教师可以通过合作学习和小组讨论等方式,创造积极的学习社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动机。

第四部分:情感认知理论情感认知理论关注学生的情感与认知的相互作用。

根据这一理论,情感状态对学习的效果和动机有着重要影响。

在数学教育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创造积极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比如,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有趣的数学问题、提供应用情境等方式,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结论:数学教育理论为数学教学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支撑。

认知发展理论、建构主义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和情感认知理论等,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改进了数学教育的实践。

数学教师教育理论知识

数学教师教育理论知识

一、名词解释1.数学基本能力:基于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应用能力以及数学学习中的表达、交流、与人合作、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能力。

2.课堂观察表评价:是指根据评价目标多元、评价主体多样、重视学生自我反思等原则设计具体指标对学生的课堂表现予以评价,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一种评价方式。

3.庭辩式评课法是指改变以往评课中听课者评、授课者听的模式,让授课者在课后解说自己的教学思路,并针对听课者提出的各种问题进行辩论,从而促进听课者和授课者之间交流的一种评课方式。

4.教学案例是含有问题或疑难情境在内的真实发生的典型事件,教学案例是教学问题解决的源泉5.体态语言评价:是指教师用体态来评价学生,诸如一个真诚的微笑,一个肯定的眼神,一个轻轻的抚摸等等,这些发自内心的无声评价在课堂中起着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6.发展性教师评价: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它不以奖惩为目的,是教师自我或在他人指导、支持下,设计自我发展性目标、能动实践、主动接纳外部信息及自我调控发展过程的过程。

7.发展性学生评价发展性学生评价是旨在促进学生达到学习目标而不只是甄别和评比,注重过程,评价目标、内容、方法多元,在关注共性的基础上注重个体的差异发展,注重学生在评价中的作用,体现评价过程的开放、平等、民主、协商等特点,以学生素质的全面高为最终目的的评价。

8.数学知识与技能评价9.课后备课:指教师在上完课后或观摩完课后,根据教学中所出现的反馈信息进一步修改和完善,明确课堂教学改进的方向和措施,最终形成较为成功的教案。

10.数学日记是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学习数学的情况,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记数学日记不断地补充和完善自己的形式来探索知识、获取知识、应用知识,从而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

11.档案袋评价又称为档案袋评价、成长档案评价,是一种用代表性事实来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质的评价方法。

成长记录袋评价不仅体现过程评价思想,同时体现学生自主评价,强调自我纵向比较,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

原创小学数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原创小学数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原创小学数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一、数学教育的重要性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小学数学教育是数学教育的基础阶段,对培养学生的数学基本概念、方法和技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了解小学数学教育的理论基础知识,对于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发展性教学理论1.发展性教学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发展过程。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发展需求,设计合适的教学任务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2.针对小学数学教学,发展性教学理论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设计适合他们的数学活动,提供多样的数学素材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3.发展性教学理论强调教师角色的转变,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

教师应通过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个性化地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困难。

三、前置知识与概念教学理论1.前置知识与概念教学理论认为,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学生需要拥有一定的前置知识和概念。

前置知识是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对于新知识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

2.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究,激发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发现能力,建立起与新知识相关的前置知识和概念。

3.前置知识与概念教学理论强调教师对学生的启发式引导,帮助他们发现和理解前置知识与概念,为后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认知发展理论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应用1.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主动的、社会的和个体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成果与其认知能力、知识结构和社交环境密切相关。

2.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设计符合他们认知水平的数学教学活动。

对于初学者,教师应注重培养他们的基本数学概念和技能;对于进阶学习者,教师应引导他们进行思维拓展和问题解决。

3.认知发展理论还强调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小组合作活动可以促使学生相互交流和合作,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提高学习效果。

5数学教学理论简介

5数学教学理论简介

• 数学教学模式的发展趋势可总结如下:教学模式的理论基 础仍需进一步加强;教学模式将会更加注重体现学生主体 地位;现代信息技术将会改变传统数学教学模式;教学模 式将会由单一化走向多样化;教学模式将会更加体现创新 意识、实践能力这一培养目标。
( 1 )讲解 - 传授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教师的系统讲解为 主,教师进行适当的启发提问。这一教学模式对我国数学 教学的影响最大。目前,在许多学校数学课堂教学中仍然 占据主要地位。具体操作程序如下: • 教师:复习引导→讲解新课→巩固练习→课堂小结 • 学生:回答问题→听课记录→听讲例题→听讲
(2)自学-辅导模式。这一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 过自学,进行探索研究,教师给出自学提纲,提供阅读材 料,提出思考问题,启发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具体操作程 序如下: • 提出自学要求→开展自学→讨论启发→练习运用→及时评 价→系统总结
专题10
数学教学理论简介
知识点一:数学教学的几个核心概念
• 数学教学理论作为数学教育学的一个主要分支,有其发展 的时代背景:一是数学学科自身发展为数学教学理论发展 提供了动力;二是相关学科的新成果为数学教学理论发展 奠定了基础;三是国际数学教育交流为数学教学理论发展 提供了条件。
• 我国数学教学理论研究现状,主要概括如下:数学教学观 念、学生观念正在发生变化;30年来,尤其是自2001年我 国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以来,我国正在大力开展各种数学 教学改革实验;重视数学双基教学,探求创新发展。展望 数学教学理论研究发展趋势,主要包括:注重数学教学的 文化传递使命;数学教学理论研究方法的多样化;数学教 学目的的转变;数学教学内容的生活化和综合化;信息技 术与数学教学整合;重视民族数学发展;数学教学评价方 式变革等。
• 我国学者提出的数学教学方法多达几十种,这里不再一一 罗列这些方法名称,只是按照教学方法的外部形态及这种 形态下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将其分为五个类别:以语言 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以实际训 练为主的方法;以引导探究为主的方法;以欣赏活动为主 的方法。

蒙氏数学教育理论

蒙氏数学教育理论

蒙氏数学教育理论1. 引言蒙台梭利数学教育理论,又称蒙氏数学教育理论,是由意大利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在20世纪初提出的。

蒙氏数学教育理论以儿童心理特点为基础,通过创造性教学和实践活动,培养儿童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理论在全球范围内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教育效果。

2. 蒙氏数学教育理论的核心原则蒙氏数学教育理论包含以下几个核心原则:2.1 自主学习蒙氏数学教育理论重视培养儿童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应为学生提供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自主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主动性,培养其对数学的兴趣和热爱。

2.2 实践活动蒙氏数学教育理论强调通过实践活动促进儿童的数学学习。

教师可以利用教具、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数学的应用和变化。

实践活动能够让学生在玩耍中学习,增加他们对数学概念和技巧的理解和记忆。

2.3 个体差异蒙氏数学教育理论认为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学习特点和节奏。

教师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个体差异的重视有助于激发每个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4 逐步难度蒙氏数学教育理论注重逐步增加学习任务的难度。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将学习任务分解为适当的阶段,先易后难地引导学生的学习。

逐步难度的安排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建立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蒙氏数学教育理论的实施方法3.1 教具的运用在蒙氏数学教育中,教具是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

教师可以利用各种形状、颜色和尺寸的教具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例如,教具可以用来教授几何形状、数字运算和数据统计等内容。

通过触感和操作,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

3.2 游戏和角色扮演游戏和角色扮演是蒙氏数学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将数学知识融入到游戏和角色扮演中,让学生在玩耍中学习。

例如,学生可以扮演商人、买家或售货员,进行买卖和计算,从而学习货币概念和加减法运算。

数学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

数学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

数学教育理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 数学教育的基本目标是什么?A.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B.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新能力C. 仅仅为了通过考试D. 以上都是答案:B2. 在数学教学中,以下哪项不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A. 创设情境,联系实际B. 单一的讲授法C. 利用多媒体教学D. 鼓励学生提问和探索答案:B3. 数学思维的核心是什么?A. 记忆公式和定理B. 逻辑推理C. 快速计算D. 重复练习答案:B4. 下列哪项不是数学教育中常用的评价方式?A. 形成性评价B. 终结性评价C. 自我评价D. 随机评价答案:D5. 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A. 忽略错误,继续教学B. 批评错误,以防止再犯C. 分析错误,帮助学生理解D. 惩罚犯错的学生答案:C二、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性。

答:在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至关重要。

首先,问题解决能力是数学思维的核心,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其次,这种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创新意识,使他们能够主动学习,不断提出和解决新问题。

最后,问题解决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学术发展和职业生涯都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一种终身受益的技能。

2. 描述数学教学中如何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答:在数学教学中实现学生的个性化学习,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设计差异化的教学计划。

其次,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个别辅导、项目式学习等,以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

再次,提供不同层次的数学问题,让所有学生都能在自己的水平上得到挑战和发展。

最后,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3. 解释数学教育中“反证法”的概念及其在教学中的应用。

答:“反证法”是一种数学证明技巧,它通过假设某个命题的否定是真的,然后推导出矛盾或不可能的结论,从而证明原命题为真。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与理论10篇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与理论10篇

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与理论10篇一、教学实践:利用生活实例教授数学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购物到烹饪,从环保到交通。

教师可利用这些生活实例,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生活实际结合,使学生在实践中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

二、理论:建构主义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建构主义强调学生通过自我探索和思考来建立知识体系。

数学教学中应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实践:数学游戏在教学中的作用数学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增强他们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设计和引导适合学生年龄和知识水平的数学游戏。

四、理论:区分和关联“做数学”与“学数学”“做数学”是指解决实际问题,而“学数学”是指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二者相辅相成,不能偏废。

教师应努力培养学生“做数学”的能力,同时也要注重他们“学数学”的过程。

五、教学实践:计算机辅助教学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能够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

同时,它也能提高教学效率,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时间。

六、理论:元认知策略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元认知策略是指学生自我监控和调节研究的策略。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教导学生如何运用元认知策略,提高他们的研究效率和效果。

七、教学实践:数学模型在教学中的应用数学模型能够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数学概念,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应引导学生建立和使用数学模型,使他们能够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

八、理论:多元智能理论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有多种智能,而数学教学应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满足学生的不同研究需求。

九、教学实践:合作研究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合作研究能够提高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同时也能激发他们的研究兴趣,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

十、理论:批判性思维在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性批判性思维是指能够独立思考、批判性分析问题的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独立解决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教育理论篇

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教育理论篇

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设计:教育理论篇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石之一。

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借助教育理论来指导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教育理论的角度出发,结合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的教学内容,探讨如何有效地设计教案。

一、认知发展理论1. 理论简介认知发展理论是关于人类思维方式、能力变化和个体差异的理论。

这一理论主要关注儿童的思维和认识发展。

认知发展理论分为三个阶段:感性阶段(0-2岁),前运算阶段(2-7岁)和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2. 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在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中,我们主要关注前运算阶段和具体运算阶段的教学。

在前运算阶段,儿童对数量的认知主要是通过观察和体验进行的。

我们可以采用实物、图片等多种形式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概念。

在具体运算阶段,儿童已经具有了较为成熟的数量概念,我们可以通过具体的问题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建构主义理论1. 理论简介建构主义强调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来建构知识。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知识,而不是直接传授知识。

建构主义强调学生的学习是主动的过程,他们需要通过实践来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2. 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在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来引导学生探究和发现知识。

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学生一起制作数学实物,通过实际操作来深入理解数学概念。

同时,我们可以采用问题解决的方式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发现知识点。

三、认知负荷理论1. 理论简介认知负荷理论是指在学习过程中,人们的(认知)能力是有限的,当对某个任务的认知负荷超过了学习者的认知能力时,学习效果就会下降。

教学设计应该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尽量避免认知负荷的超限。

2. 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在五年级下册数学教学中,我们应该考虑到学生的认知能力,尽量避免将不同难度的知识点混在一起教授。

同时,在进行知识传授时,我们可以通过多次演示、讲解和实践来减少学生的认知负荷,提高学习效果。

小学数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小学数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小学数学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引言小学数学教育是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的基础,也是帮助学生建立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本文将介绍小学数学教育的理论基础知识,包括教育目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

教育目标小学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兴趣,使他们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思维。

具体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概念和运算能力,包括整数、分数、小数等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和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利用数学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学习乐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主学习能力。

课程内容小学数学教育的课程内容包括基本数学概念、运算与应用、几何与图形、数据与统计等方面。

1.基本数学概念:包括整数、分数、小数、比例、百分数等基本的数学概念和运算规律。

2.运算与应用:包括四则运算、整数运算、分数与小数的加减乘除等基本运算规则,并通过实际问题进行应用。

3.几何与图形:包括平面图形的形状、边、角、面积和体积等几何概念,以及通过观察和构造图形进行几何推理。

4.数据与统计:包括数据收集、整理、表示和分析的基本方法,学习统计图表的制作和解读。

课程内容的设置应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关注学生的兴趣和实际应用。

教学方法小学数学教育的教学方法应注重启发式教学、问题解决教学和探究性学习等方法。

1.启发式教学:通过启发式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发现数学规律,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解决教学:通过提出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探究性学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索数学概念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和探索精神,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

4.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数学探究和问题解决,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方法的选择应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和学科特点,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数学专业的数学教育理论

数学专业的数学教育理论

数学专业的数学教育理论在数学教育领域,数学专业的专业知识和教育理论的结合是非常关键的。

数学专业的学生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数学功底,还需要了解数学教育的理论和方法,以便能够有效地传授数学知识给学生。

本文将探讨数学专业的数学教育理论,并就该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进行讨论。

一、数学教育理论的重要性数学是一门抽象而具有逻辑性的学科,许多学生对数学感到困惑和无趣。

因此,数学教育理论的研究对于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至关重要。

数学教育理论可以帮助教师深入了解学生学习数学的特点,明确数学教学的目标,并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二、数学专业的数学教育理论数学专业的学生在学习数学教育理论时,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关键的理论内容:1. 发展性学习理论发展性学习理论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具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和能力。

数学专业的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来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以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

2. 构成主义学习理论构成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学生通过积极参与问题解决和实践活动来建立数学概念和知识。

数学专业的教师可以通过启发性教学方法和探究式学习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3. 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理论认为学习是一种社会交往和文化传承的过程,学生通过与他人的合作和交流来建构数学知识。

数学专业的教师需要创设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以促进数学知识的共建。

4. 多元智能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认为学生具有多种智能,数学专业的教师应该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手段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和智能特点。

三、数学教育理论的应用数学专业的教师应该将数学教育理论与实际教学相结合,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下是一些运用数学教育理论的实际教学策略:1. 引导性教学数学专业的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合作学习数学专业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合作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PPT教学课件

数学教育的基本理论PPT教学课件

适用在工业用水量占总水量比例大,水质要求不高的地区。
(3)分压给水系统
« 因用户对水压要求不同而分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系 统,分别供给各类用户。
« 符合用户水质要求的水,由同一泵站内的不同扬程 的水泵分别通过高压、低压输水管和管网送往不同用户。 « 采用此种系统,可减少高压管道和设备用量,节省 供水能量费用。但需要增加低压管道和设备,管理较为 复杂。 « 适用在地形高差较大或对水压要求较大的地区。
污水、工业废水和雨水的排水方式。 根据污水汇集后的处置方式不同,又可把合
流制分为下列三种情况:
(1)直排式合流制: 管道系统的布置就近坡
向水体,分若干排出口,混合 的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 我国许多老城市的旧城区大多 采用的是这种排水体制。
特点:对水体污染严重,系统简单。 这种直排式合流制系统目前不宜采用。
➢ 分流制排水系统的管线多,但卫生条件好,有利于环境保护,虽然初降 雨水对水体有污染,但它比较灵活,比较容易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一 般又能符合城镇卫生的要求,所以在国内外得到推荐应用,而且也是城 镇排水系统体制发展的方向;
➢ 不完全分流制排水系区可考虑采用这种体制;半分流制卫生情况比较好,但管 渠数量多,建造费用高,一般仅在地面污染较严重的区域(如某些工厂 区等)采用。
(3)从投资方面看:
分流制比合流制高。合流制只敷设一条管渠,其管渠断面尺寸与分流制的雨水 管渠相差不大,管道总投资较分流制低20%~40%,但合流制的泵站和污水 厂却比分流制的造价要高。由于管道工程的投资占给排水工程总投资的 70%~80%,所以总的投资分流制比合流制高。
如果是初建的城镇和小区,初期投资受到限制时,可以考虑采用不完全分流 制,先建污水管道而后建雨水管道系统,以节省初期投资,有利于城镇发展, 且工期短,见效快,随着工程建设的发展,逐步建设雨水排水系统。

数学教育理论-教学评价

数学教育理论-教学评价




6. 恰当地呈现和利用评价结果 评价结果的呈现应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 第一学段的评价应当以描述性评价为主, 第二学段采用描述性评价和等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评价结果的呈现和利用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 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 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发展。评价结果的呈 现,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进步,关注学生已经掌 握了什么,获得了哪些提高,具备了什么能力,还 有什么潜能,在哪些方面还存在不足,等等。
《数学教学理论与实践》
数学日记表
日期: 姓名: 今天的数学课的课题: 所涉及的重要的数学概念: 你理解的最好的地方: 你不明白或还需要进一步理解的地方: 所学的内容能否应用在日常生活中,举例说明:
《数学教学理论与实践》
成长记录袋
反映学生学习数学的进步的重要资料 记录保持下来,归建成档,为学生提供很 好的形成性评价。
《数学教学理论与实践》
(2)表现性评价 学生通过实际任务来表现知识和技能成 就的评价方式。教师评价与学生自我评价 相结合、评价内容和过程融为一体的定性 评价方式。
调查和实验 数学日记 成长记录袋
《数学教学理论与实践》
调查实验
——各种动手操作活动。 ——有利于考察学生提出假设、分析和综 合数据以及推断的能力。
通过对数学教学过程及结果 的考察,对教学效果、学生 的学习质量及个性发展水平 作出科学的判断,诊断教学 双边活动存在的问题,进而 调整、优化教学过程的数学 教学实践活动。
《数学教学理论与实践》
2.传统数学学习评价的特征
(1)评价形式以考试为主,缺少多样化的评价。 (2)评价内容以知识技能为主,缺少对学生发 展的全面评价。 (3)评价主体以学校和教师为主,缺少学生的 自我评价。 (4)学生对评价缺少积极的态度。 (5)评价结果的处理以分数为主,缺少科学的 分析与反馈。

数学教育理论

数学教育理论

数学教育理论在数学教育理论中,有许多重要的观点和原则,旨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本文将探讨数学教育理论的几个方面,并介绍一些在教学实践中有效的方法和策略。

1. 数学教育的目标数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这包括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抽象思维、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通过数学教育,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思维。

2. 主动学习数学教育理论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

传统的教学方法强调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被动接受,而新的数学教育理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

这可以通过学生间的合作和讨论,问题解决的实践活动以及使用技术工具来实现。

3. 上下文化学习数学教育理论也强调将数学知识置于实际的情境中进行学习。

学生可以通过将数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和情境中,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

这种上下文化学习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实际应用联系起来,提高他们对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4. 探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是数学教育理论中的一个关键概念。

它强调学生通过探索、发现和探讨数学概念和问题来构建自己的知识。

教师的角色不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变成了引导学生的探究和思考。

这种学习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多样化的评估方法数学教育理论强调使用多样化的评估方法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

传统的数学教育中,评估主要依靠考试和测试,而新的数学教育理论鼓励使用更多形式的评估,如项目作业、实际问题解决、展示性评估等。

这样的评估方法可以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思维过程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结起来,数学教育理论提供了许多有益的指导原则和方法,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数学知识。

通过主动学习、上下文化学习、探究性学习和多样化的评估方法,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解决实际问题。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积极应用这些理论,并根据学生的特点和需求进行灵活的教学安排,以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

数学专业的数学教学理论

数学专业的数学教学理论

数学专业的数学教学理论数学专业是一门理性和抽象的学科,它的教学理论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基础。

在数学专业的数学教学理论中,涉及到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的内容,下面将逐一进行探讨。

一、课程设置数学专业的数学教学理论中,课程设置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数学专业的课程设置应当从培养学生数学基本功开始,逐步引导学生扩展数学思维,注重数学应用的能力培养。

在课程设置中,应该包括数学分析、线性代数、概率统计等基础课程,同时也要加入数学建模、计算机编程等应用型课程,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二、教学方法在数学专业的数学教学理论中,教学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注重理论推导和定理证明,但这种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并不利。

因此,在数学专业的教学中,需要采用一些新的教学方法,例如启发式教学法、问题解决教学法等,通过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三、评价方式在数学专业的数学教学理论中,评价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传统的测试方法只注重学生的计算和推导能力,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数学素养。

因此,在数学专业的教学中,应该采用多样的评价方式,例如课堂参与、课外作业、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评价,以全面衡量学生的数学能力。

四、培养创新能力在数学专业的数学教学理论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一个重要目标。

数学是一门需要创造性思维和探索能力的学科,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对于他们未来的发展非常重要。

因此,在数学专业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数学模型建立能力以及创新思维能力,为他们未来的科研和创新奠定基础。

总结:数学专业的数学教学理论涉及到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和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

在数学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数学思维培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具有数学专业素养的优秀人才。

几种数学教育理论

几种数学教育理论

几种数学教育理论一、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理论(一)“数学现实”原则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来源于现实,存在于现实,并且应用于现实,而且每个学生有各自不同的“数学现实”。

数学教师的任务之一是帮助学生构造数学现实,并在此基础上发展他们的数学现实。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

在运用“现实的数学”进行教学时,必须明确认识以下几点:第一,数学教学内容来自于现实世界.把那些最能反映现代生产、现代社会生活需要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作为数学教育的内容.第二,数学教育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于数学内部的内在联系,还应该研究数学与现实世界各种不同领域的外部关系和联系。

这样才能使学生一方面获得既丰富多彩而又错综复杂的“现实的数学”内容,掌握比较完整的数学体系.另一方面,学生也有可能把学到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现实世界中去.第三,数学教育应该为所有的人服务,应该满足全社会各种领域的不同层次的人对数学的不同水平的需求。

(二)“数学化”原则弗赖登塔尔认为,数学教学必须通过数学化来进行。

现实数学教育所说的数学化有两种形式:一是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数学化,即发现实际问题中的数学成分,并对这些成分做符号化处理;二是从符号到概念的数学化,即在数学范畴之内对已经符号化了的问题作进一步抽象化处理。

对于前者,基本流程是:1、确定一个具体问题中包含的数学成分;2、建立这些数学成分与学生已知的数学模型之间的联系;3、通过不同方法使这些数学成分形象化、符号化和公式化; 4、找出蕴含其中的关系和规则;5、考虑相同数学成分在其他数学知识领域方面的体现;6、作出形式化的表述。

对于后者,基本流程是:1、用数学公式表示关系;2、对有关规则作出证明;3、尝试建立和使用不同的数学模型;4、对得出的数学模型进行调整和加工;5、综合不同数学模型的共性,形成功能更强的新模型;6、用已知数学公式和语言尽量准确的描述得到的新概念和新方法;7、作一般化的处理、推广。

建设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论

建设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理论

中国大陆 80
中国台湾 73
韩国
73
瑞士
71
苏联
70
法国
64
英国
61
美国
55
巴西
37
莫桑比克 28
外国在研究中国教育
为什么中国学习者在学科 成绩上比西方同辈如此成 功, 而他们的教和学看 起来似乎是死记硬背?
一. 中国特色数学教育的核心思想
在良好的数学基础上谋求学生的数学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的 数学教育理论
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中国特色的数学教育是时代的结晶,几 代人集体的创作
“妄自尊大”的狭隘的民族主义要不得, “以洋非中“的民族虚无主义也必须反 对
要前进,需从认识自己开始 抛砖引玉,以供讨论
IAEP (1989) 中国参加唯一的一次大 型国际数学测试(13 岁学生)
“数学基础”的内涵: 数学运算能力, 空间想 象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
数学发展:提高用数学思想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在德智体各方面的全面发 展。
(这些都是多年来《数学教学大纲》中的语言, 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启发式教学过时了吗?
“启发式”教学, 关注课堂教学中的数 学本质,倡导数学思想方法教学,运用 “变式”进行练习,加强解题规律的研 究。
二.数学教育的中国特色是在长期数 学教育实践中形成的
数学教育改革围绕是否重视基础展开
美国式的折腾
1960年代 新数学运动 1970年代 回到基础 1980年代起 问题解决 2008年 为了成功需要基础
美国主流文件
2008年3月13日,美国教育部长玛格丽 特·斯百林(Margaret Spellings)在新闻 发布会上宣告,“国家数学咨询小组” (National Mathematics Advisory Panel) 的报告今天正式发表。

教育教学理论笔记(摘抄)小学数学

教育教学理论笔记(摘抄)小学数学

教育教学理论笔记(摘抄)小学数学导论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育教学理论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系统且有序地总结和分析相关教学理论,教师可以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帮助他们建立坚实的数学基础。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理论概念和方法,供教师们参考。

多元智能理论根据多元智能理论,每个学生都具有各种类型的智力,如逻辑数学智能、语言智能、空间智能等。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智力需求。

通过多元智能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习成绩。

倾听式教学倾听式教学注重教师对学生的倾听和理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聆听学生的想法和疑虑,给予耐心的指导和解释。

通过倾听式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参与数学学习,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指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分享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的学习方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配对练习等合作学习活动。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和学习,促进学习效果的提高。

情景教学情景教学是一种以实际情境为基础的教学方法,通过模拟真实情境让学生学习并应用知识。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各种情景教学活动,如数学游戏、实际问题解决等。

通过情景教学,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总结教育教学理论在小学数学教育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指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效果。

通过多元智能理论、倾听式教学、合作学习和情景教学等方法,教师可以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希望教师们能够积极运用这些教学理论,为小学数学教育贡献自己的力量。

数学的数学教育理论

数学的数学教育理论

数学的数学教育理论数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而数学教育理论则是指导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论。

本文将介绍数学的数学教育理论,探讨其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和影响。

一、数学教育的定义和目标数学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数学教育的目标是通过学习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方法,让学生具备应对日常生活和职业需求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数学教育的核心原则1. 理解重于记忆:数学教育不仅要求学生记住数学公式和定理,更重要的是要求他们理解数学的概念和原理。

只有真正理解了数学的本质,学生才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数学知识。

2. 实践重于机械计算:数学教育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让他们掌握机械计算的方法。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是数学教育的核心任务。

3. 合作重于竞争:数学教育应该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而不是片面强调竞争。

通过与他人合作解决问题,学生能够在讨论和交流中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数学教育的实施方法1. 个性化教学:数学教育应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程度和能力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适当的教育。

2. 探究式学习:数学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和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数学知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

3. 融合技术与数学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教育也应该与技术相结合。

教师可以利用计算机软件、数学建模工具等技术手段,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实际应用场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数学教育理论的重要性数学教育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对于改进数学教育质量和效果非常重要。

通过研究数学教育理论,教育工作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理论

弗赖登塔尔的数学教育理论

❖ 在《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里,阐述了他对数学和 数学教育的各种基本观点。
❖ 第一方面是他对数学的看法。在弗赖登塔尔看来, 数学是系统化了的常识。常识要成为数学,它必须 经过提炼和组织,而凝聚成一定的法则。这些法则 在高一层次里又成为常识,再一次被提炼、组织, 而凝聚成新的法则,新的法则又成为新的常识,如 此不断地螺旋上升,以至于无穷。这样,数学的发 展过程就显出层次性,构成许多等级;同时也形成 诸多如抽象、严密、系统等特性。一个人在数学上 达到怎样的层次,则因人而异,决定于他的先天和 后天的条件。但是,一个为多数人都能达到的层次 必然存在。数学教育家的任务就在于帮助多数人去 达到这个层次,并努力不断地提高这个层次,和指 出达到这个层次的途径。
1969.法国.里昂); ❖ 提倡数学教育的科学研究; ❖ 创办ICME的理论刊物——《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数学教育研究)》
主要数学教育论著: ❖ 《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 ❖ 《除草与播种》; ❖ 《数学教育再探———在中国的三次讲学》
第一章 数学的传统 第二章 今日的数学 第三章 传统与教育 第四章 数学教育的用处和目的 第五章 苏格拉底的方法 第六章 再创造 第七章 用数学化方法组织一个领域 第八章 数学的严谨性 第九章 教学 第十章 数学教师 第十一章 数的概念——客观的形成途径 第十二章 数的概念从直观方法到算法化 和推理化的发展 第十三章 数的概念的发展——代数方法 第十四章 数的概念的发展——从代数原 理到代数的整体组织 第十五章 集合与函数 第十六章 几何的状况 第十七章 微积分 第十八章 概率和统计 第十九章 逻辑 附录
❖ 数学教师的任务之一就是帮助学生构造数学现实,并在此基 础上发展他们的数学现实.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 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灵 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即“数 学教育即是现实的数学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心得沈进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化,数学教师原有的一些教学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都受到了新的冲击和新的挑战,如何更好适应课改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更新教学观念,不断学习总结,才能更好地服务于数学教学. 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双边参与的动态变化的过程,每一个学生都是生动、独立的个体,是课堂上主动求知、主动探索的主体;而教师是这个变化过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是为学生服务的。

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提高课堂40分钟效率,我的体会是--精心的进行合理、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使教师的教案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而不是学生适应教师的教案。

在课堂教学进程安排上,在以“目标──策略──评价”为主线安排教学进程的同时,进行“活动──体验──表现”这一新进程。

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中,在情感的体验中学习知识,完善人格。

1.“身边的数学”与“身边的生活”的互相渗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逐步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化简”书本知识,把“身边的数学”引入课堂,再把数学知识引入“身边的生活”,用好用活每一篇教材。

(1)让生活走进数学课堂引用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作为一堂课的开幕式,教会学生去观察生活,领悟生活中的数学因素。

例如,在初中《代数》的第一章有理数的引人。

举一个事例,一辆汽车从车站出发,沿公路向东行驶10千米,接着掉转车头向北行驶10千米,问这辆汽车在什么位置?对于这个简单问题,当然学生不难作出回答,但问及如何用数学式了表达这辆汽车的位置变化过程,学生就感到茫然了,趁学生构成忌于求知的心理状态之时机切人新裸课题,“为了满足实际需要,我们必须把已经学习过的算术数扩充到有理数。

”例如,在学习“同类项”一节课时,可通过设计情境:准备一小袋零钱(有1角,2角,5角,1元),请一位同学来数数一共有多少钱?在情境中渗透分类的数学思想,从而引入新课。

再如学习“图形的旋转”可以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钟表、电风扇叶片、大风车、自行车车轮等,引起学生学习数学兴趣,使数学“生活化”;学生这节课后,请学生应用所学的旋转设计一个广告图案,并为设计书写说明,这又使得生活“数学化”了。

(2)让数学回归生活现代社会里,“数学不仅能够帮助我们在经营中获利,而且,它能给予我们能力,包括直观思维、逻辑推理、精确计算,以及结论的明确无误”。

例如一个人要成立一家新公司,由于业务关系,急需一辆汽车,但又因资金问题无力购买,决定暂租一辆汽车使用。

现有两家出租车公司供选择,两家出租车公司条件不同,租哪家的更合算?一家的出租条件是“每月付给司机1000元工资,另外每百公里付10元汽油费”;另一家公司只按行程算账,出租条件是“每百公里付140元的费用”。

这就要求新公司老板根据自身业务用车情况(里程)运用数学的知识去选择有利于自己的出租车公司。

足以说明数学并不是远离生活的抽象理论,而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知识──让数学回归生活,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数学新课程标准倡导课程和教学的发展性,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因此,我认为在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从学生认知发生、发展的规律出发,提出思考的途径,随着学生的思路层层递进,把数学条理化,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活泼多变,向学生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实践,又可服务于生活实践。

2.创建师生平等的课堂学习环境,形成“学习共同体”在教学中,我们不应让每个学习者去等待知识的传授,而应让他们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主动建构自己的知识,通过告之他人以修正自己的认知经验。

教育过程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共同参与和完成的实践活动,是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双向作用过程,要有效地完成教育过程,教师和学生都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反映在教学的全过程,如精心设计导入,安排好教学的层次,精心挑选训练题进行小结,注意气氛反馈,重视教具的使用等。

但在学的过程中,教师是客体。

而学生是主体,教学中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积极地学。

如课本让学生看,概念让学生抽象得出,思路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得,错误让学生析,小结让学生做。

要让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敢于提出质疑。

决定学的结果如何,学生的作用是内因,教师的作用是外因,只有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进行科学的思维和积极的创新,才能使知识内化和升华为个人的质。

因此,教师要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在课堂教学中,实行民主的教育和管理方式,营造充满民主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求异创新、敢于提问,允许有不同的答察。

教师应改变传统的一问一答模武。

避免学生的思想处于“等待解答”状态,达到“发现──创新”的目的。

3.把数学文化渗入数学课堂教学数学这门学问是完美而井然有序的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并非一开始就是那么完美无缺的,为了创建这个体系很多先哲进行了大量的努力,在不断探索的过程中历经了千辛万苦,另一方面,在这个进程中也感受到在很多发现和发明中的无穷乐趣,所以在学习数学中,也追踪一下相同的过程,学习数学文化,使我们一开始就能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数学是一门趣味性很深的学问。

在数学课堂上无目标地装知识,不会产生学习的激情,而适当地渗透一些数学文化,将使数学课堂不再像嚼沙子一样枯燥无味。

例如在学习完四边形一章后,向学生介绍《精巧的蜂房结构》,介绍蜜蜂在数学与建筑学方面的贡献,数学家证明了蜂房是一种最经济的的形状,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这种形状的容积最大,所消耗的材料最少,引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许多尖端的科技都是从自然界中得到启发,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平衡,渗透从自然生活中提练数学知识的思想。

4.设计多样的开放式的试题,采用开放动态的课堂学习评价传统的评价方法往往以纸笔考试为主,简单地以考试结果对学生进行分类,过分注重分数,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而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忽略了对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考查。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立足于全面启迪学生的隐性智力潜力与可持续发展的教学理念,通过积极主动的探索与思考,初步采用一种开放动态的数学学习评价新模式。

相对于传统评价方法的单一性与组织形式的封闭性,在探索新的评价模式过程中,多尝试采用操作题、口试题、创意设计、课题报告等灵活多样、开放的评价手段与方法,来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状况,具体直观地描述学生发展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减轻学生的压力,突显其学习和发展的过程,突显评价的激励作用,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评价,力争全面描述学生的发展状况。

(1)操作性题以简单的推理能力、直观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为评价重心,开发创设“操作性试题”。

如设计试题如下:请利用所提供的两张长度为a的纸条和两张长度为b的纸条,拼、摆、折或连一连,构建平行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你能提供更多的方法吗?(2)创意设计题在学习“有趣的七巧板”这节内容时,可设计这样的题目:请你用七巧板拼出一个图形,并用一句贴切的话形容一下你拼出的图形的含义。

再如学习“剪纸与镶边”、“生活中的轴对称”、“平面图形的密铺”等内容,可以尝试通过对学生的创意设计展开测评,来评价学生的创造潜能──一幅幅学以致用的创意设计既包含创意作品,又有相应的数学解释和人文表达,不只是倾注着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对数学积极的情感,而且体现了学生对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突显着数学对学生的情感价值的陶冶。

作为执教者在教学过程中尊重个体差异是多元智能的核心理念。

重要的是一种多元地认识、理解和研究智能的方式。

素质比智能更重要,一个人很聪明,但不用这些智能来服务社会,那是无益的。

教师不应为智能而教,而是用智能理论来促进教学。

学生的多元智能是在他们掌握教学内容的过程中间接得到发展的。

智能本身是中性的,智能不是人人多少都拥有的一般能力或潜能,而是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同时,每种智能都必须受到至少一种社会文化的重视。

多元智能代表着每个人不同的智力潜能,这些智力潜能只有在适当的情境中才能充分发挥出来。

人类至少存在七种以上的智能,即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内省智能。

每一种智能在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具有同等重要性,全面的教育应该是开发每个人身上的这些智能。

就教育而言,教师必须考虑想要解决的问题和教学内容是什么。

多元智能只有几种,教学内容却千千万万,多元智能不是也不应该成为教学内容的本身,对学科的理解、公民意识、适应竞争社会的能力、形成批判性和创造性思维、培养艺术修养等才是教育的目的。

作为教师,我们应该用大量时间进行教学准备,如何从不同角度强调同一个概念,好比让学生从不同的门进入一个房间,这时你会发现有两件重要的事情发生:一是你可以从不同方面更多地理解学生,二是你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一个概念,让学生自己提出不同的看法。

无论如何,教学要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没有必要创造全新的东西去教给他们,而这些内容却和他们的知识基础有很大距离,学生掌握教学内容即可,别让理论成为花花绿绿、热热闹闹的点缀。

数学课堂教学是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下,学生积极参与配合的过程,以学生为中心是这个过程的出发点。

因此,组织课堂教学既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决定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决定着学生的兴趣浓淡、主动性和积极性的高低。

假如按照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师垄断课堂,教师当演员,学生当观众;教师照本宣科,学生洗耳恭听;教师问,学生答;课堂气氛只会越来越沉闷,教师越教越吃力,学生越学越没劲,最终,学习兴趣被湮没,学习动机被窒息。

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教师要研究学生,要了解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心理和需要。

使教学过程本身成为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发展和提高过程。

此外,课堂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通过教学使全班不同程度的学生都有所得;尽量让更多的学生冒尖,尽可能不让学生掉队。

在提倡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下,数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接受,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

让数学走进学生的生活,培养学习应用数学的能力,是现代课堂教学的必然趋势。

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允许学生有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情感体验,不同的解题策略;允许学生之间有“学生语言”,有开放性的交流,体验“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使每一个人在数学上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