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态城市规划论述

合集下载

浅谈城市生态环境规划

浅谈城市生态环境规划

科技资讯科技资讯S I N &T NOL OGY INF ORM TION2008NO.06SCI EN CE &TECHNOLOGY I NFORMATI ON学术论坛能源和生态环境是当今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两大主题。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复苏,城市化进程推进,这一方面加速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城市能源和生态环境问题。

在一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存在只顾短期经济效益而忽视长期环境效益的行为,造成了环境污染,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

因而有效利用能源,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已经成为一个人类的迫切任务。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类生存和居住条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是全人类在21世纪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1城市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1.1资源保障压力不断加大随着城市化加速发展,我国不少城市出现了资源短缺的问题。

城市水资源供给严重不足,全国约有400多座城市缺水,其中,100多座严重缺水。

我国土地资源有限,耕地缩减严重威胁到我国粮食安全并导致城市扩展空间的明显紧张。

当前,我国城市对石油、天然气、优质煤等能源需求不断增大,能源结构性短缺问题越来越突出。

在资源保障压力不断增大的同时,水、土地、能源浪费严重和利用效率低等问题也十分突出。

1.2经济增长方式还比较粗放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城市产业迅速发展,但大多数城市仍沿用传统的以高投入、高产出、低效率为特点的增长方式,城市产业结构不合理:工业所占比重过高,基础工业与加工工业的增长不协调,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明显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第三产业的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和劳动力比重大大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水平。

各地城市产业结构趋同现象严重,分工协作程度弱化。

1.3生态环境破坏趋势仍未得到根本遏制我国大多数城市水污染严重,淮河、海河、辽河等重点流域的污染状况仍比较突出。

城市大气污染不容乐观。

同时,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加剧了大气污染防治的难度。

城市规划与生态平衡演讲稿

城市规划与生态平衡演讲稿

城市规划与生态平衡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城市规划与生态平衡这一重要课题。

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的灵魂,生态平衡是一个城市的生命。

两者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缺一不可。

在城市发展的道路上,我们必须始终牢记这一点。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对城市空间、资源、环境等进行合理布局和利用的过程。

一个好的城市规划可以使城市拥有合理的交通、完善的基础设施、良好的居住环境,提高城市的宜居性和发展活力。

同时,城市规划也要考虑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能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对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然而,城市规划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需要和生态平衡相结合。

生态平衡是指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是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条件。

在城市规划中,我们必须考虑到生态平衡,不能只追求城市的繁荣和发展,而忽视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和对生态系统的平衡。

那么,城市规划和生态平衡如何相互融合呢?首先,我们要在城市规划中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保护和生态系统的平衡。

比如,在城市建设中,要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避免过度开发,保留一定的绿地和湿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其次,我们要加强城市绿化,建设城市森林、公园等绿色空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最后,我们要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鼓励绿色出行,推广清洁能源,减少污染排放,实现城市的绿色低碳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加强城市规划的引导和管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引导公众的环保意识,共同营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城市规划与生态平衡贡献自己的力量,让我们的城市更加宜居,让我们的生态更加平衡,让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谢谢大家!。

浅谈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构想

浅谈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构想

计重在完善基础设旌 , 完善生态 功能, 提高其生态效益、 景观效应和共 享性。 2 . 2 城市产业设计 城市产业是一个城市经济发展主要来源,也是代表当地城市生产力发 展的主要方 向的产业, 在规划设计生态城市产业 时, 要充分考虑到生态建设
理念,要能够使当地 的城市产业支柱起到引领生态文明潮流 的龙头 示范产 业a城市在考虑产业设计时 , 可以在高科技产业 为指导的前提 下, 大 力发展 循环经济, 实现 生态型工业体系 , 并同时发展当地的各项社会产业 , 逐步对
例、 资源 ( 特别是水 资源) 利用科学合理等。
1 . 2 社 会 发展 指 标
社会发展指标要突 出以人为本 , 以改善人居环境为中心 , 加强基础设施 建设, 提高人 口素质和生活质量 , 使城市载体功能与城 市发展相适应。主要 包 括人 口 自然增长率、 城市人 口密度、 城 市生命线系统 ( 包括交通 、 供水 、 供 电、 供气、 供热系统) 完好率, 消 防、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防洪抗旱、 交通安全、 工业事故 、 重大气象灾害等应急救援系统, 燃气普及率、 高等教育入学率、 恩
产业进行调整 ,以完成产业的生态转 型,增大生态经济在当地经济 中的比 重。建立企业环境行为、 环境信用评价体系, 将企业 的环境信用纳入企业社 会信用体系之 中, 通过多种媒体 向社会公示。 2 . 3 城市居住区设计 要用生态建筑原理对居住区进行科学 的规划 设计,形成生态建筑与完 善的基础设施构成的生活环境 以及包括精神文明在内的社会生态 系统。居 住区设计要坚持 以下原则 : 一是合理布局 。综合考虑城市的地理特 征和水 、 气、 地质等条件及长远发展要求 , 选择城市居住区的最佳区位和发展规模 。
设 提 供 一 些参 考 。

现代生态城市规划有效途径论文

现代生态城市规划有效途径论文

现代生态城市规划的有效途径探析摘要:文章分析了生态城市的整体规划的原则与内容,并对生态宜居城市环境规划的有效途径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原则;规划内容;途径中图分类号: tu9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一、前言近年来,随着工业发展与城市发展不断加快,人类生活的地区面临生态环境恶化、能源与自然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

为了缓解这个问题,国际上提出了人类住区的生态优化原则。

文章分析了生态城市的整体规划的原则与内容,并对生态宜居城市环境规划的有效途径进行了论述。

二、生态城市的整体规划的原则(1)坚持生态优先,以环境为本。

充分发挥自然基础的功能,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维持原有的地理环境,以保持原有自然环境不被破坏,并得以有效的保护与延续各类自然生态景观的设计重在完善基础设施,完善生态功能,提高其生态效益、景观效应和共享性。

(2)转变生产生活方式,以实现低碳减排为目标,节约城市上地资源,合理配置水资源,在城市建筑、交通、绿地系统等建设活动中,以及居民日常活动中遵循自然生态制衡、循环再生与自我调节规律,遵循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木质。

用生态观念对能源、环境、建材、废弃物处理等问题进行研究、分析和解决。

(3)优化产业结构,构建低碳化产业链。

从生态城市建设的需求引导产业发展,结合城市建设的技术与市场发展,积极实现产业由能源消耗指向科学技术指向转变,建设科技指向的支柱产业;以重点项目带动现代文化产业、服务产业等绿色、低能耗产业的发展。

(4)营造生态和谐环境,以建立生态文化体系。

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价值观与低碳生话观念,建立文化设施,加强价值文化的传播。

三、生态城市规划的要求(1)在减少排放量方面,可以采用物料平衡算法、生命周期法、实测法等方法来确定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量,研究碳排放量可能降低的幅度,进而确定降低碳排放量的目标。

(2)在完善技术体制建设方面,应当根据确定的减少碳排放的量来选择适合的技术,如可再生能源技术、节约能源技术、新能源开发技术等,尽量降低化石能源的利用,加大对生物能源、氢能、地热能、风能、太阳能的使用比例,最大化的利用自然生态作用,在调整能源结构的基础上提升能源利用率。

阐述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

阐述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
2 0 1 3年 7月
氇 朔 国 蒜 晦
规 划 与 设 计
阐述生态城市的规划与设计
杨照东
( 六 安 市 规 划 设 计 研 究 院)

要: 随着我 国经济的发展 , 城 市化进程 的加快 , 我 国生态城 市规划和建设的步伐 也逐 渐加 快。笔者认 为 , 生态城 市
规 划要从 自然生态和社会心理 两方面去创造一种能充分融合技术和 自然 的人 类活动 的最优环境 , 诱发人的创造精神和 生 产 力, 提供 高的物质和文化 生活水平。在城 市规 划中坚持何种 的理念思想 , 其有什 么样的特点 , 怎样进行设计 , 本 文中笔者
将 结 合 自己 多年 的工 作 经 验 , 针 对 这 些 问题 进 行 了论 述 。 关键词 : 生 态城 市 ; 规划设计 ; 城 市景观 ; 城 市产 业 ; 城 市住 区
中图分 类号 : T U 9 8 4
文献标识码 : B
文章编号 : 1 6 7 3 — 0 0 3 8 ( 2 0 1 3 ) 1 9 — 0 0 3 5 — 0 2 系统 。 建筑景观设计 的重点是在平 面规划 的基础上做好空间天际
l 生态整体 规划设计的基本思想
现 在 的 城 市 规 划 学 科 知 识 对 于“ 生态 城 市 ” 功 能 概 念 的 发 展
上, 立 足 于 全 国乃 至 全 球 市场 和 生态 化 、 现 代 化 的工业文明时代 的价 值观念和技术 进 业体 系, 同时努力发展旅游 、 教育、 医疗、 物流 、 文化 、 信息 、 房 地产 步基础上 的,是人们针 对工业文明所带来 的种种 城市 问题 的被 等产业 , 建立生态产 品开发 、 设计 、 孵化中心。逐步实施现有产业 动式的反应, 体现 的是一种 ‘ 扩 张’ 域“ 掠夺 ” 型的规划思想 。因而 的调整和改造 , 实现产业 的生态转型 。 提高生态经济在 G D P中的 必须转变城市规划观念 、 摒弃传统规划方法 , 在 新的生态价值观 比重 。此外 , 还要努力推行 I S O 1 4 0 0 0环境质量体系认证、 环境标 指 导 下 , 创 立 着 眼 于 生 态城 市 的 规 划 设 计 理 论 与 方 法 体 系 是 必 志产 品认证 、 清洁生产 审核、 建绿 色企业等 , 建立企业环境 行为、 要的 , 用 新的规划理论和方法去研究 生态城 市规划设计 的原理 、 环境信用评价体系, 将企业 的环境信 用纳 入企业社会信用体系之 方法、 技术 、 手段 、 程序等问题。生态城市是在未 来生态文 明时代 中, 通过 多种媒体 向社会公示。 形成的一种不 同于 以往任何 时代 、全 新的人类生存 空间结构 的 ( 3 ) 城市住区设计。要用生态建筑原理对居住 区进行科学 的 重组。生态城市作为一种可预见的未来人类住区形态, 使生态城 规划设计 。 居住区设计要坚持 以下原则: ①合理布局 , 即综合考虑 市 规 划 具 有 了未 来 学 的 意 义 , 它 是 对 整 个 人 类 住 区 发展 与 进 步 城市的地理特 征和水 、 气、 地质等条件及长远发展 要求 , 选择城市 的 主动 预 测 性 地 把 握 。 居住区的最佳 区位 和发展规模 ; ② 节能低耗无污 染, 即一方面要 生态整体规划 设计是以社会一 经济一 自然 复 合 系 统 为 规 划 对 在建筑材 料的使用上坚持环境保护原则, 避免 由于建筑材料的原 象, 以人一自然整 体和谐 的思想 为基 础 , 应 用城 市规划 学 、 生 态 因造 成光 污染 、 化学污染、 放射性污染等, 另 一 方 面 要 充 分考 虑 建 学、 经济 学 、 社会 学等多学科 知识 以及 多种技术手 段 ( 如生态 工 筑物的朝 向、 间距等 , 以解决住宅采光 、 室 内通风 等卫生 问题 ; ③ 程、 生态 工艺) , 去辨识 、 模拟 、 设计 和调控 生态城市 中的各种 生 应用生态技术处理 生活 排泄物 , 生活垃圾 ; ④通过增加居住 区绿 态 关系及其 结构功 能, 合 理配置空 间资源 、 社会 文化资源 , 提 出 地, 推广屋顶绿化、 垂直绿化、 湖河溪流水体的坡岸 绿化等 。 社会 、 经 济、 自然整体协调发展的时一 空结构及调控对策 。

生态城市规划点滴谈论文

生态城市规划点滴谈论文

生态城市规划点滴谈摘要:从生态学的角度论述了生态城市的认识及其标准,介绍了城市规划工作中生态建设应遵循的原则,并对生态建设的规划作出总结,从而提高了整个城市的总体功能,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原则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abstract: from the viewpoint of ecology discusses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cological city and its standards,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urban planning of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and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makes a summary of the planning, so as to enhance the overall function of the whole city, and realiz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human society.keywords: ecological city planning principles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由于城市所处的空间地理位置、地形条件、气象条件和自然环境的不同,构成了不同的城市环境空间形态,提供了每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环境空间特性。

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要充分认识该城市的山、水、林和风景名胜等自然景观要素,发掘、保护、利用、开发、改造自然环境空间特色,在共性中找出个性、围绕个性建设特色城市。

与此同时也要注重生态的和谐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一、生态学对生态城市的观点从生态学的观点而言,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社会、经济和自然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城市规划体系

生态城市规划体系

生态城市规划体系高文杰(河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河北石家庄,050021)【摘要】生态城市不仅反映人类谋求自身发展的意愿,也体现了人类对人与自然关系更深刻的认识。

生态城市不仅仅要在城市环境方面体现生态学的理念,还要在城市经济、城市社会、城市文化生活等诸方面体现生态学的理念。

将生态学的理念全方位地贯彻到城市的发展过程,就需要有一个生态城市规划。

本文从生态城市的环境生态、经济生态和社会生态三方面论述了生态城市规划体系的内涵。

【关键词】生态城市体系;生态理念;社会生态;经济生态;经济循环力 生态学正在发展成为一门研究人与自然的综合学科,它涉及到人类活动的各个方面。

生态学的概念,最初由德国生物学家赫克尔(H achel)首次提出,定义为研究有机体与周围外部世界的一般学科。

将生态学原理引入到人类社会研究中,则成为研究人类在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中的生存状态以及与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学科。

生态概念的核心在于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用来研究生物体与环境、人类活动与环境、人类各种活动之间的关联,并通过分析其关联关系,找出各个环节的错序,并尽可能将这种错序予以校正。

所谓“错序”,即各种关系链中有违于生态学基本原理(如循环再生、食物链等)的环节。

1 生态城市规划与城市规划城市规划的目的,是使城市各系统之间得到协调平衡,即使其相互之间的作用达到最佳,这实际上也是生态城市的目标。

因为生态学的原理具有广泛的适应性,它可应用于城市规划的各个环节。

况且,生态城市规划也是多目标的,这些目标的确定,其实施过程的措施及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任何规划,无论称为生态城市规划还是应用了生态原理的现行城市规划,都不可能将与城市相关的事物全部包揽,其规划深度也不可能无限。

就生态城市规划与现行城市规划的关系,一般有以下三种模式:其一是将生态学原理应用于城市规划,规划过程和阶段仍用现行模式和程序;其二是将生态城市规划作为城市规划的一个专项,与其他城市规划专项并列,成为城市总体规划下一个层次的规划;其三是用生态城市规划取代现行的城市规划体系。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探析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探析

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探析摘要:建设生态城市,构建“绿色城市”成为当今城市建设的热点。

随之,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城市风貌与城市经济得到发展。

文章论述了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提出了生态城市设计原则。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内容设计原则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生态问题日益严峻,促使了人们对城市设计、规划的认识产生了转变,生态城市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

目前,我国总体城市化水平还不是很高,城市生态问题日益严重,因此,研究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及设计要求对指导生态城市建设具有重要价值。

一建设生态城市的必然性一方面,城市里高度密集的人口、高度发达的生产力,大量的物质和财富在这里汇集,大量的商品和信息在这里交换;另一方面,剧增的城市人口、扩大的城市规模及城市化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大量的物质与能量不断地输入城市系统之内,从而形成不断增加的生产和生活废弃物,大大地超出了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出现了一系列生态和社会经济问题,通称“城市病”。

经济衰退、失业加剧、环境污染、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使城市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城市可持续发展前景受到严峻挑战。

若任其发展,城市所具有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功能的正常调节力被严重阻碍,同时极大危害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使城市的质量和竞争力得到提升,使城市化给人类带来的物质享受更充分、生活设施更便利、信息交流更高效,建设生态城市就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二生态城市规划设计内容1减排目标设计运用实测法、生命周期法以及物料衡算法等碳源排放量测算方法对生产活动过程中的碳排放量进行测算,以分析碳减排潜力,碳减排途径,进而规划碳减排目标。

2技术体制建立依据碳减排潜力,探寻合适的低碳技术,如新能源开发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以减低化石能源的使用比率,提高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氢能、生物能源的应用比率,充分发挥自然生态基础的作用,调整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生态城市的发展与规划

生态城市的发展与规划

生态城市的发展与规划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剧,城市的生态环境面临巨大的挑战。

如何在城市发展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了城市规划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问题。

生态城市作为一种特殊的城市形态,通过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实现城市和谐发展的目标,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本文将从生态城市的概念入手,探讨生态城市的发展与规划。

一、生态城市的概念生态城市是指在城市规划与建设中,注重自然与人类之间的和谐共生关系,以生态可持续发展为指导思想,积极采用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等环保措施,最终实现城市绿色低碳、健康宜居、生态和谐的目标。

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遵循生态学原理,注重城市人口与环境、社会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城市的建设不仅要满足人们的基本生活需求,而且更注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需要全面考虑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多个因素,以此达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生态城市的发展生态城市具有创新性与综合性的特点,发展生态城市需要政府、企业和公众的共同支持与合作。

下面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公共服务设施、可再生能源等方面,阐述生态城市的发展。

1、城市规划生态城市的规划必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采取环境友好型、生态型等新型城市规划模式。

规划必须充分考虑生态、社会和经济三个方面的因素。

这一方面需要充分利用城市的自然资源和环境优势,保障城市绿色转型的规划实施。

2、建筑设计生态城市的建筑设计需要采用可持续技术,将节能和环保原则纳入到建筑设计中。

这里有一种重要的理念叫做“经济与生态双赢”,即既要满足经济的发展,又要保证生态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例如,采用绿色建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建筑物的能源利用效率,从而实现对环境的最小损伤。

3、公共服务设施生态城市的公共设施应该充分考虑环境因素和可持续发展。

例如,可以建立公园、自行车道和步行桥,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和便利性。

此外,还可以推广乘公交车和共享单车等低碳出行方式,减少汽车污染,让城市更加宜居,环保意识也必须通过教育和社交媒体加强传播。

对生态型城市建设规划的思考

对生态型城市建设规划的思考

可持 续发 展 的 划; 续发展 规 可持
绿化 在城市生 态环境 中担负着 环境净化 的重要 功能 . 防 建立合理 的再 生 、 循环利用 产业结构 . 可以减少对城市环 止城市污染。根据城市不同分区的空 间异质性 . 贯通城市 内的 境 的破坏 , 城市 性质规定 了城市基本 的活动方 向、 内容 、 形式 绿廊结构 , 中绿廊穿越外环绿带 、 其 楔形绿地 和中心区园林绿 和空 间分 布 , 也规定 了城市产业结 构的基本轮廓 。所 以 . 在确 地 ,将城市周边 的清洁冷湿 的空气经过高绿量 的森 林群落引 定城市性 质和职能时 .要充分考虑城市在 区域 中的作用和地 入城市 内部 , 缓解 热岛效应 , 改善空气 质量 。城市生态设计 工 位 、 生产 力布局和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 、 城市在 国民经济 职能 艺, 是指根据 自然 生态最优 化原理设计和改造城市 生产 、 生活 上 的特点等 .遵循生态工艺原理 .将各部 门组成综合利 用资 系 统 的 设计 和工 艺 流 程 源 、互相利用产品和废弃物 ,使其成 为首尾相接 的有机统一 体, 从而形成 具有高效率 、 耗能 、 低 低污染 、 规模 化 、 集团化 的 1生态城 市 的规划原 则 及 内容 . 产业 结 构 。 11 . 生态城市的规划原则 2 . 3利用 自然地域空间 的城市形态 生态城 市规 划应 运用 生态学的三个基本原则 : 整体性 、 循 就我国 目前城市建设而言 , 其形态基本上有 四种类 型 : 一 环再生性 、 区域分异性原则 。整体性谋求的是经济、 社会 、 自然 规划界形 象的称为 “ 摊大饼 ’ 即同 . 三个效 益的协调 统一 与同步发展 ;循环再生性是要 求城市物 是 在原 基础上向四周扩伸 . 二是原基础上形成一城 多心 的组 团结构 : 三是保 质循环对环境 的破坏及危 害减z N最低程度 :区域 分异性针 心 圆式 形态 ; l , 在周 围建 设卫星城 , 形成 多 中心开放 式 , 达到地 区全 对不 同地 区的 自然 条件 、 人工环境 、 城市类型等 . 制订不 同的 留旧城 , 四是充分利用地形 , 形成 自由式城市形 态。从 生态 建设计划和对策 。结合城市规 划理论对其规划应坚 持 “ 协调 力 的作用 ; 后 其 性、 区域 性、 次性 ” 层 的原则 , 生态 城市规划 首先强调经 济 、 人 城 市 的 角 度 考 虑 , 三 种 是 大 中 城 市 发 展 的 方 向 , 优 势 有 : 1 将城市分解 成若干具 有一定职 能的组 团单元 . 团之 间留 组 口、 资源 、 功能布局 、 各项工程设施及专项规划要协 调发展 . 这 f1 拓宽了城市和 自然界 的接触 面 : ) ( m作生 2 是 核心所在 ; 二是生态 城市 的产 生 . 发展都离不 开一定 区域 . 有 明显 的绿 色空 间 , 形成相 对独立平衡 的“ 工作—— 故需特定 的区域 为依托 .包括产业 结构与资源开发利用 的匹 活尽可能在组 团内就近解决 . . 配, 生产力 布局 , 工 、 人 自然环境 和各种基础 设施 的合理安 排 居住——学 习——休憩——社 会活 动综 合区” 克服 了钟摆 式 f 富于弹性和开放性 , 3 使城市可持续发展。 等: 三是强调层次性 , 城市是一个庞大 的网状 、 多级 、 多层次 的 交通 : ) 2 . 4加强园林绿地 系统规划力度 大系统 . 从而决定其 规划有 明显 的层次性 长期以来 . 我国的城 市规 划工作 中 . 在 绿地规划一直是 比 1 . 2生态城市的规划 内容 人均公共绿地面 规划 内容包 括四个层 次 : 一是新 生环境的 自然属性 . 即城 较薄弱的环节 ,大多只求在规划 图上 完成 “ 和 城 这 市 的区位 、 地势气 候等 , 是人类 活动 的 自然层次 , 包括 生态位 积 ” “ 市 绿 化 覆 盖 率 ” 两 项 硬 指 标 。而 从 城 市 生 态 的角 的趋势 、 开拓 、 争 和平 衡过 程 , 竞 最后 达到 地尽 其能 , 尽其 度 , 不 同城市 的绿地 总量 、 局等 , 物 对 布 常常缺 乏定量 的分析研 用; 二是社会功能属性 , 主要指城市 的社会经济 、 功能结构 , 包 究 .因而相当程度上影响 了城市绿地 系统规划的科学性与生 括各子 系统之 间的协调关 系 . 增强城 市有 机体 的共生能力 : 三 态 的平衡关系 。 是 历 史 文化 的 内 涵属 性 。 虑 到 城 市 历 史 文 脉 的 延 续 . 考 旨在 增 25加强城市绿化生物多样性 保护 . . 构建合理植物群落 强人 的历史文化 意识 .变外 在控制为 内在调节 .变 自发为 自 物种多样性是促进城 市绿地 自然化 的基 础 .也是提高绿 为: 四是管理和规划意识属性 重在提高全 民规划意识和加强 地生态 系统 功能的前 提 , 以. 所 生态绿化应恢 复和重建城市物 规划管理机制 . 保证规划按计划分期实施 种多样性 我们应尽量保护城市 自然 遗留地和 自然植被 . 建立 规划 内容要点为 :1 ( 新生环境 的 自然条件 ; ) ) ( 区域 经济分 自然保 护地 , 2 维护 自然演进过程 ; 建绿色廊 道和暂息 地 , 修 形 析及资源 的开发利用 、 生产力布局和功能 的匹配 ; 1 的合 成绿色生态 网络 : ( 城镇 3 增加开放空间和各生物 斑块的连接度 . 减少 理体系和职能的合理搭配 ; ) ( 适宜的城市规模及环境容 量 ; ) 城市 内生物生存 、 4 ( 5 迁移和分布的阻力 , 给物种提供更 多的栖 息 有机完 善的城市形 态及适度 的土地利用 和合理 的功能结 构 : 地 和 更 便 利 的 生境 空 间 f) 6绿化系统及生 态保护 和区域环境 的涵养 : )J f - 再生资源 的 7, 2 . 6提高植物配置水 平. 体现城 市地域人文特色 利用和废弃物无污染处理及环境污染 的防治 : 1基础设施 的 f 8 在城市绿化 中. 我们 应利用不 同物种在 空间 、 时问和营养 现代化水平 ; ) ( 绿色建筑和绿色交通 ; O完善的管理机制 。 9 () 1 生态位上 的差异来配置植物 ,最终 形成乔灌草结合 、层 次丰 2 生态城 市 的规划 . 富、 配置合理的复合植物生态群落 。城市绿地景观的规划设计 21 市 与 自然 环境 的协 调 与 配 合 .城 应结合 和保护 中国传统文化 。 留城市 自然 环境 、 保 人文 资源 、 城 市规划要从城市 与 自然环境和谐 观出发 .才能体现生 民俗风情 . 改善城市人文 环境 。 创造有地 方特色的城市风格 和 物圈与技术圈的协调 .人与环境和谐相处 的生态学原理 。为 城市个 性 能否体现城市地方特色是绿 地规划是否成功 的关 此. 生态城市规划应 注重城市布局与 自然山川的有机结合 。好 键 , 方特色越 强 , 地 留给游客 的印象就越 深刻 , 地方特 色主要 的规划都懂 得最 大限度地保护和利用 已有 的 自然 因素 .如 山 表现在对地方的原材料 、 艺术 风格与文化 内涵 的整合 运用上 。 丘、 河流 、 湖泊 、 植被 、 林木 、 地形 、 气候 等 , 甚至把 远处的 自然 绿 化配置应优先选择乡土树种 . 保持有地方特 色的植被 , 照 按 景色 . 如高 山、 海洋 等“ 借用” 引入” 或“ 到城市 中来 , 加强人们 生态 、 景观 、 游憩 的要求 , 细化绿地 的功能分 区。建设绿化景观 对 自然环境 的接 触和有效 地保 护 自然生态平衡 .创造一个更 大道 、 主题公 园 、 生态居住小 区等城市不 同形式绿 地景观 , 体 为贴近 自然的宜人生存 环境 。 现 以人 为本的思想 . 最大程度 地满 足居 民对绿地 的需求 , 保证 22建立再生 、 . 循环利用 的产业结构 城市绿地系统 的开发 , 让市 民亲近绿地. 障 ( 保 下转第 1 2页 ) 8

浅谈我国城市建设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浅谈我国城市建设中生态城市规划设计
降 , 泊 面积 缩 小 ; 体 污 染 明显 加重 ; 湖 水 大气 污 染 严 重; 渣 存 放量 过 大 , 包 围城 市 ; 态 废 垃圾 生 破 坏 、环 境污 染本 身 造成 严重 的经济 损 失 和 财 富 流失 。生 态指 标 恶化 也 明显地 影 响着 现 期 经 济指 标和 预期 经 济 的发展 趋 势 。造成 我
1 - 场压 力 3市 态 因子 和生 态关 系 的集 合 。它不 仅 反映 了 一 市场经济本身会产生许多外部经济效应 个 城市 的现 状对 于 人类 各种 经 济活 动和 生 活 或外 部 负 经济 效 应 , 环境 污 染 就是 最 明显 的 活 动 的适 宜程 度 , 且也 反 映 了一 个 城 市 的 而 例子 。环境作 为 一种 公共 财产 , 公共 财产 性 质 、 能 、 位 、 用 及 其人 口 、 这种 功 地 作 资源 、 境 环
生 态与环 境 工程
浅谈我 国城市建设 中生态城市规划设 计
杨 坤
( 曲靖 市 罗平 县 规 划 管 理 局 , 南 曲靖 6 50 ) 云 500
摘 要 : 文 阐述 了我 国城 市建设 与 生 态环境 的现状 , 分析 了生态城 市规 划 的立 法原则 , 针对 生 态城 市规 划设 计 内容及 规 划指 本 并 最后 标 体 系进行 论 述 , 供参 考 。 仅 关键 词 : 市 建设 ; 市规划 ; 划设计 城 城 规
前言
务, 政府 才 是公 共财 产的提 供者 。市场 经 只有 济 的压力 越 大 , 对 防 治环 境 污染 、 治 国 政府 整 土资 源 的责任 就越 大 。因此 , 采取 适 当的 必须
措施. 改变我 国 日益 恶化 的城 市环境 。 工业 文 明 的经 济模 式 , 城 市 出现 人 口 使

论述生态城市规划要点

论述生态城市规划要点

论述生态城市规划要点前言:由于各种原因,城市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严重阻碍着城市的进一步发展。

居民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化,生态失衡严重,自然资源面临枯竭,城市发展面临着严峻形势。

在现实面前,人们对自身的发展模式必须做出检讨与调整,重新制定城市的发展观念。

因此,对城市进行生态化建设既是大势所趋,又是一种必然选择。

1、生态城市的相关背景当前,全球气候急剧变化,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并重,为了保障人类的长期发展,建设生态城市已经成为了世界和我国城市发展的最终途径。

建设生态城市既是关乎人类发展的目标,也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终方式。

一般来说,要想建设出生态城市,就需要根据城市基础,依据城市现阶段的发展情况,来订制有针对性的生态规划与管理制度。

但就我国城市目前的发展来看,城市在规划时对于环境保护考虑存在短板,城市规划与落实执行存在很大落差,相关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并未得到完善与落实。

这些都直接导致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落后。

同时,从我国的生态城市建设与国外的生态城市建设进行对比看出,我国在生态城市建设方面主要强调于城市规划,强调城市中生态功能区与生态用地结构的完善。

我国众多学者与专家也在对生态城市建设进行着不懈的探索与研究。

总的而言,学者认为:要想实现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就需着眼于大范围内的区域规划,通过城乡统筹来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把城乡两者间的土地利用模式与交通运输体系进行宏观调控,在生态城市的规划中普及生态学原理,进而实现生态城市建设与规划的目标与措施的有效呼应与执行。

2生态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2.1降低能耗,减少污染近些年来,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日益下降,人类面临着全球气候变暖、大气污染、能源危机、生态破坏等多种问题的严峻挑战。

在如今的城市规划中,也更加注重在这方面的投入,越来越多的生态技术和节能环保的设备已经开始运用到了城市的建设当中。

运用生态技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能源的消耗量,例如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中将太阳能技术和风力发电技术运用到路灯规划建设中去,可以充分的利用太阳能这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减少电的消耗量,从而减少煤的消耗量,减少其对大气的污染。

试论生态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试论生态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 3 2 ・
工 程科 技
试论 生态城 市规划 的可持续发展
孙 宇
( 东北农 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 黑龙江 哈 尔滨 1 5 0 0 0 0 ) 摘 要: 通过 分析我 国城 市规 划的现状 , 探讨我 国 目前城 市规 划 中存 在的 问题 , 在 此基础上 , 基 于可持 续发 展理念 , 论述 生态城 市 实 现 可 持 续 发展 的 思路 和 建设 框 架 , 以其 对 业 界 有 所 启 示 。 关键词 : 生态城 市规划 ; 可持续发展 ; 思路框 架 境问题 , 从而找准城市环境 、 经济和社会 的最佳结合点 , 确保城市建 1我国城 市规划的现状及存在的 问题分析 我国不仅人 口多 , 而且很 多资源不足 , 因此 巨大的资源环 境压 设与环境保 护得 以同步落实 。 力是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重要 因素 。 城市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3 可 持 续 发 展 观 念 下 生 态 城 市 规 划 的框 架 思路 要确保 城市 的可持续 发展 , 在城 市规划 中 , 不仅 要包 括促进 城 的重要载体 , 面临着建设 与管理 的繁重任务 。 因为社会 、 经济发展与 市发展 的常规规划内容 , 还必须对城市 的资源 和环境 问题 予以综合 资源环境之间的存在 比较尖锐 的矛盾 ,所 以贯彻可 持续 发展思想 , 推进生态城市规划尤 为重要 。 考量 , 在不 同的政 策方案下 , 充分预测城 市系统 的发展水 平和 资源 在不 突破环境容量与环境承载力这两个关键性 指标的前 目前 , 在通常 的情况 下 , 我 国的城市规划 重点在于对 城市土地 环境状况 , 制定城市 的发展方案 , 提 出相应的发展对策建议 。为此 , 必须 和 空间资源的规划和管理 , 促进 城市 的社会经济发 展 , 是 城市规划 提下 , 的主要着眼点。而在有关城市规划 的法律 法规中 , 尽管提 出了要协 进一步拓展城市规划的内涵 , 积极探索 实现 生态 城市可持续发展 的 调发展社会经济 、 人 口、 资源 与环 境 , 但是 由于没有有效 的保证措施 新思路 。城市规划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 如果制定的初步的城市规划 和实施 手段 , 在具体 的操作过程 中 , 资源与环境问题 常常容易 被忽 方案 , 超 出了城市环境 的承载力及城市资 源的供给力 , 就 必须要进 视, 而 专 注 于人 口和社 会 经 济 发 展 。 行 相应 的需求管理 , 有效地 控制城市社会 与经 济发展 的需 求 , 并在 因为在我 国城市规划的发展时间不是很长 , 现行 的城市规划与 此基础上 , 满足环境 和资源指标 的要求 , 重新制定 新 的城 市规划方 飞速发展城市相 比较而言 , 还客观地存在一些亟待解 决的问题 , 如: 案, 然后 将其在此用环境 承载力和资 源供 给力进行衡 量 , 一直到合 因编制城市规划 的目标不够准确 ,对约束资源和环境 的考虑不 足 , 乎要求为止 。 导致部分城市 的规划不完善 , 生态环境遭 受严 重破坏 ; 因为现行体 根据可 持续发展 的要 求 , 任何 区域的任何城 市 , 其资 源利用 和 制的限制 , 有关城市规划 的法制建设还需进一 步加强 , 相关 的管理 城市 的环境 污染都必须具有 一定 限度 的, 如果突破这个 限度 , 那 么 制度还需进一步完善 , 坚决摒弃盲 目扩大规模的外延式 的城市发展 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将受 到制 约。一般情况 下 , 生态城市规 划的思 模式。因此 , 基于可持续发展 的理 念 , 进行生 态化 城市规划 , 促进城 路都具有三个显著特点 : 市社会 、 经济 、 人 口、 资源 、 环境 的协调发展 , 是 当务之急。 3 . 1规划的内容具有全面性 。规划 的内容不仅仅是考虑 城市 自 身 的发展 , 而是要在规划 的过程 中, 把与城市 自身发展有关 的人 口 、 2 可 持 续 发 展 理 念 下 的 生 态城 市规 划 经济、 环境 、 社会等所有 因素都纳入进来 , 在确保 各个 因素相 2 . 1 规划 的基本思路 。 生态城市规划的可持续发展 , 必须坚持 以 资源 、 保护 自然资源和环境为前 提 , 着力于城市生态承载力 和社会 承受能 互协调促进 的基础上 , 确定相应的城市发展 、 速度和方式。 3 . 2规划 的内容更加注重适应城 市的环境 承载力和资源 的供给 力 的提高 , 努力 实现社会 、 经济和环境相结合最佳效益 。基于此 , 生 态 城市规划要切实负起 未来 、 环境 和社会责任 , 才可 能实现其 可持 力 。与传统 的城市规划设 计相 比较而言 , 生态 城市规划设计不仅仅 续 的发展 。 在具体 的实施过程中 , 应该建立和实施 各种方法 、 体系和 考虑城市社会经济 发展和土地及 空间资源 的关 系 ,而是在 此基础 政策, 保障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生态城市规划 各个 环节中得到充分的 上 , 更加 关注城市环境 的承载能力和资源 的供给能力 , 这也是 生态 城市规划适应可持续发展观念的重要体 现。 落实。 2 . 2 可持续发展 的生态城 市规划应 该具有 对未来 发展 的导 向 3 . 3规划设计方案不 是被动地受承载力 和供给力 指标 的约 束 。 性 城市规划方 案具有一个非常重关键 的控制点 , 那就是资源环境 的基 要求 在制定城市规划方案 时 , 决 不能突破城 市 的环 境 在规划制定 的过程 中, 应该注意对城市发展 目标尤其是长远 目 本承载能 力 , 标给予充分预测 。城市发展 的远景 目标一旦确定下来 , 它就会对城 承载力和资源供给力 这一底线 。但 是需要强 调的是 , 城市规划方 案 市未来的建设起 到引导作用 ,以努力实现规划 中确定 的远 景 目标。 的确制定并不是被动地受这两个指标的约束 。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 要科学 确定城市发展 的远景 目标 , 必 须要 在 目标确定前 , 充分研究 发展 , 经济发展 的资源消耗特性与环境污染 的排放 因子会 发生相应 城 市所 在区域的资源水平 、 特点及 承受能力 , 使城市各 方面的利益 的变 化 ,会出现环境承 载力不断增大 和资源供给力不 断加大定 情 得到综合平衡 。 同时 , 要保持近期 目标与远期 目标 的协调 , 在扎实完 形 , 同时城市 系统 的发展规模的上限也可能不 断扩 大。 由此可 见 , 在 成 近期 目标 的同时 , 根据实 际情况 , 应对近期规划进行不断调整 , 使 制定城市规划方案时 , 引入环境 承载 力和资源供给力这两个控制指 标, 可以保证 城市发展与 资源 环境之间形成 良性 的互动 , 从 而充分 其能够更好地趋 向于长远 发展 目标 , 从 而保证城市 的整体发展 。 2 . 3可 持续发展 的生态城市 规划应该 具有对 生态环 境 的导 向 体现了可持续发展 的思想。 结 束 语 性 所谓城市规划 的环境导 向性 , 即将城市视 为一个 完整的生态系 在我 国社会 不断发展 , 经 济持续发展 的过程 中 , 城 市必将 呈现 统, 从生态学 的角度进 行城市规划 , 注重对城市 的环境与资 源承载 飞速发展 的态 势 , 而且其 地位和作用也将 日益突 出和重要 , 同时 城 力进行研究 , 并在生态城市规划 中充分 体现对 生态环境的关注与保 市规划的作用 也必将越发的重要。 在城市规划中要 做到全面贯彻 落 护, 使城市生态 系统能 够维持动态 的平衡 , 从而 实现可持续性 地利 实可持续发展 的理念 , 必须突 出城市 的生态化 , 重视资 源和环境 对 积极 推进生态化城市建 设 , 使城市 的 用资源与环境 , 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要保证城市规划 的生态环 城市发展 的支撑和承载作用 , 境导向性 功能的实现 , 就应该确保制 定城市规划与实施战略环境评 经济 、 社会 、 人 口、 资源 、 环境得到协调发展 , 这不仅是建立具有 中国 价同步运行 , 使二者有机结合 、 互为反馈。 从而在进 行规划设计 的过 特色 的城市规划理论方法体 系的关键 , 而且可 以有效避免发 达国家 程 中, 专业规划设计人员能够积极主动对规划实施后所产生 的不 良 在城市化进程 中产生 的各种负面效应的覆辙。 环境后果进行全 面的分析和预测 。同时 , 如果专业规划设计人员欠 缺相关的环境科 学知识 , 可以从环境专家那里获得最有价值 的生态 环境信息支持与帮助 。在规划设计 的过程 中, 通过有效结合环境评 价专家与规划设计者 的知识 , 可 以保证从源头上解决可能产生 的环

浅析我国生态城市建设

浅析我国生态城市建设

S in e & Te h oo y Vi o ce c c n lg s n i
项 目与课题
科 技 视 界
21年9 02 月第2 期 6
种废弃物大量排放 , 造成空气 和水体污 浊 、 垃圾遍 地 , 环境恶
当地 的环 境问题 , 选择有 利于改善生 态环境 的产业 , 形成 与 生态 环境 相协 调的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 ;人居环境 规划 , 人
其利 , 人尽其才 , 各施其能 , 各得其所 , 物质 、 能量 得到多层次
分级利用 , 废弃 物循环再生 , 各行业 、 各部 门之间的共生关系
协 调
33 资源 问题 , . 由于城市人 口过于密集以及对 资源的不合理 使用 , 造成城市资源短缺 , : 如 用地紧张 、 房困难 、 住 供水 不足
2 整体性 . 4 生 态城 市不是单单追求环境优 美 . 自身 的繁 荣 . 或 而是
兼顾社会 、 经济 和环境 三者 的整 体效益 , 不仅重 视经济 发展 与生态环境协调 , 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 的提 高。是在整体
协调的新秩序下寻求发展 。 25 区域性 . 各个城市之 间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 相互影 响。一个城市 在进行生态城市建设时一方面会对周边城市产生影 响 , 另一 方 面周边城市发展也会对该城市的生态城市建设产生影 响 。 所 以只有平衡协调 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 的生态城市 。 由此 可看 出生态城市是 人 、 自然 、 环境 和谐发展 的最佳 形式 。
这 些 问题 探 讨 了生 态城 市建 设 的 对 策 , 强调 城 市规 划 和 运 行机 制 的 总要 性 。
【 关键词 】 生态城市 ; ; 划 建设 规
1 生态城 市 的概 念 和 内涵

试论城市生态环境规划问题及措施

试论城市生态环境规划问题及措施
远发 展 的 要 求 。
4 城 市生态 环境 规划 中存在 的 问题
4 . 1 绿 化 效 果 不符 合 城 市 发 展 的要 求
城 市生 态 建 设 是 一 个 循 序 渐 进 的 过 程 ,但 是 目前 绝 大 多 数 的 城 市 都
3 生态 环境 规划 原则 及要 求
3 . 1生 态环 境 规 划 原 则
3 . 2生 态环 境 规 划要 求
生态城 市规划 的关键在 于把生态的观念作为一种思维方式融入到 没
计创作 中, 其 主要 特 点 是 强 调 人 与 自然 的 联 系与 相 互 作 用 , 以及保持 、 维
护人类与 自然界的和谐关 系。其 主要 目的在 于利用 自然生态过程循环再
时, 应 遵循 以下 几个 方 面 的 准则 和 要 求 :
城市是一定地域范 同内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城市的发展是 人类居住环境不断演变 的过程 ,也是人类 自觉和不 自觉地对居住环境进 行规划安排的过程。城市 规划是指对城市 的空间和环境发展进行的预先
考虑 , 其对象偏重 于城市的物质形态部分 , 涉 及 城 市 中产 业 的 区 域 布 局 、
1生 态城 市规 划的概念
生态城市是根据生态学原理综合研究城市生态系统 中人与“ 住所 ” 的 关 系, 并应用科学与技术手段协调现代城 市经济 系统与生物的关系 , 包含 保护与合理利用一切 自然资源与能源 ,提高人类对城市生态 系统 的 自我 调节 、 修复 、 维持和发展的能力 , 使人 、 自然 、 环境融为一体。生态城市的建 设必须要有科学 的、 高起点的 、 切合实际的规划 , 在规划思想里导人经济 、 社 会、 生态的 因素 , 按符合生态要求的原则进 行生态规 划。它是城市生态 住 区形式 , 自然 、 城市 、 人融为有机整体 , 形成互 惠共生结构。

对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几点思考

对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几点思考

对生态城市规划设计的几点思考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规模和城市人口的持续增加给城市生态环境带来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使生态城市的建设成为了关注的焦点。

文章结合生态城市规划原则,通过论述城市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垃圾围城及噪声污染等环境问题,给出了生态城市规划设计方法,可供设计人员参考借鉴。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原则;环境问题;方法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不得不面临着人口剧增、交通拥堵、固体废弃物与噪声污染严重、生态破坏等一系列问题。

为解决这些问题,在城市规划中引入生态理念,打造生态城市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城市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

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城市发展所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以达到城市人造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发展。

如何规划设计生态城市是当前各地十分关心的问题,为此,笔者对生态城市规划设计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和看法。

1 生态城市规划具体原则1.1 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当前,城市化水平还不算不高。

城市化的快速进程决定大量农业人口会进入城市,如不控制城市人口规模,势必造成城市超负荷运行。

确定城市人口容量时,既要考虑人口规模的合理性,又要满足未来人口增长的可能性。

合理性与可能性的交叉点即是最佳人口规模。

1.2 控制城市用地规模土地生态是城市生态的最基本内容,它兼具自然生态与经济生态两重属性。

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的30%,合理使用和节约土地对于城市生态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必须科学制定城市土地利用发展战略,从生态学角度分析研究城市各地块的最佳利用功能,合理规划工业用地、居住用地、农业用地和其他用地,为城市发展提供良好的土地支撑。

1.3 合理布局城镇体系要按照区域协调发展的要求,进行以中心城市为基础的城镇布局,确定区域内各城镇的规模、等级、地位、作用和职能分工,以中心城市繁荣发展,辐射带动区域内各城镇和广大农村的发展,促进区域发展生态平衡。

1.4 实施生态产业与循环经济相结合的生态经济发展战略生态城市要求城市主导产业应当是代表现代文明潮流和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生态产业。

城市规划与生态平衡演讲稿

城市规划与生态平衡演讲稿

城市规划与生态平衡演讲稿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分享关于城市规划与生态平衡的话题。

城市规划与生态平衡是当今社会发展中非常重要的议题,它关乎着城市的未来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环境。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城市规划与生态平衡已经成为我们不得不面对的挑战,也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一项综合性的工程,它不仅仅关乎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更关乎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好的城市规划能够使城市更加宜居,更加美丽,更加具有活力。

它能够合理规划城市的用地、交通、环境等资源,使城市的发展更加有序和平衡。

而城市规划的不合理和盲目发展往往会导致城市的混乱和资源的浪费,甚至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

其次,让我们来谈谈生态平衡。

生态平衡是指生物体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状态,它是生物体和环境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一种平衡状态。

生态平衡的破坏会导致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生态系统的崩溃和环境的恶化。

而城市的快速发展往往会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的破坏,例如大量的水泥建筑、大量的工业排放、大量的车辆尾气等都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影响。

因此,城市规划与生态平衡是息息相关的。

好的城市规划能够使城市更加宜居,更加美丽,更加具有活力,同时也能够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平衡。

城市规划与生态平衡的结合,将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为城市规划与生态平衡贡献自己的力量。

让我们从身边的点滴做起,从自己的行动做起,为城市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城市更加美丽,让生态环境更加健康,让我们的未来更加美好!谢谢大家!。

生态城市规划与改造

生态城市规划与改造

生态城市规划与改造知识点:生态城市规划与改造一、生态城市概述1. 生态城市的定义2. 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 绿色环保- 资源节约- 环境友好- 社会和谐- 经济可持续发展二、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 功能区合理布局3. 绿色交通优先发展4. 原生环境保护与修复5. 公众参与与宣传教育三、生态城市的设计要点1. 建筑设计- 绿色建筑- 节能减排- 生态景观2. 市政设施设计- 污水处理- 垃圾分类与回收- 雨污分流3. 绿地系统设计- 城市公园- 森林城市- 绿道建设四、生态城市改造方法1. 旧城改造- 建筑节能改造- 绿化提升- 交通优化2. 工业区改造- 产业升级- 环境治理- 生态修复3. 城市公共空间改造- 广场、公园改造- 街道空间优化- 文化景观保护五、生态城市建设的关键技术1. 节能技术- 太阳能利用- 地热能利用- 风能利用2. 环保技术- 污水处理技术- 固体废弃物处理技术- 空气净化技术3. 绿色交通技术- 电动汽车- 智能交通系统- 公共交通优化六、生态城市管理与维护1. 政策法规制定- 生态城市规划法规- 环保政策- 绿色建筑标准2. 管理体系建立- 生态环境监测- 资源利用监管- 公众参与机制3. 生态教育普及- 生态文明教育- 环保意识培养- 低碳生活推广七、生态城市建设案例1. 国际案例- 新加坡- 斯德哥尔摩- 东京2. 国内案例- 深圳- 杭州- 武汉习题及方法:一、选择题1. 以下哪个城市被誉为国际生态城市的典范?答案:新加坡解题思路:通过对国际生态城市建设案例的了解,可以知道新加坡是被广泛认可的生态城市典范。

2. 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中,以下哪项不属于其中?答案:高楼林立解题思路:根据生态城市的定义和特征,可以排除与生态城市相悖的选项。

二、填空题1. 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包括: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功能区合理布局、绿色交通优先发展、原生环境保护与修复以及__________。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生态城市规划的论述
摘要:下文笔者经过多年工作经验,就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特点,提出了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现状,论述了生态城市规划的原则等问题。

关键词:生态城市;规划;原则;论述
一、引言
对于城市生态规划,人们会想到美国景观建筑师麦克哈格(ianl.mcharg),他和他的同事为生态规划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他认为规划城市不能仅考虑经济因素而不考虑自然和社会因素,必须考虑“生态决定因素”。

1969年麦克哈格出版《顺其自然的设计》(design withna-ture),总结了其哲学思想和生态规划方法。

但这本书并没有确切定义生态规划,只提出土地利用生态规划方法的基本思路,即利用生态学原理考虑所有的“生态决定因素”、确定可能的土地利用类型最适宜的地段。

可以认为麦克哈格的最大贡献在于将生态学的原理具体应用到城市规划之中并提出生态规划方法,但不是提出新的规划领域—生态规划。

这种生态规划方法可应用到土地利用规划、景观规划、风景区规划、自然保护区规划、资源管理规划、城市规划、区域规划甚至环境规划中,而成为合理安排人类活动、协调人类和自然关系的有力工具。

城市是人类生活的乐园,但目前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城市所面临的危机越来越严重,而生态城市概念就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产生的。

生态城市是一种全新的城市概念和发展模式,已被认为是解决
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近年来,国内城市规划学界运用生态学原理进行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成为一种新时尚。

本文主要就关于生态城市规划的问题进行几点探讨。

二、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及价值
1生态城市规划的概念
生态城市的建设必须要有科学的、高起点的、切合实际的规划,在规划思想里导入经济、社会、生态的因素,按符合生态要求的原则进行生态规划。

它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简单地说它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住区形式,自然、城市、人融为有机整体,形成互惠共生结构。

20世纪70年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计划”的研究过程中,前苏联城市生态学家尤尼斯基提出了生态城市的理论和模式,即生态城市是“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为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的人类住区。

生态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包含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自然系统和谐三方面内容)。

2生态城市规划的价值
2.1有利于培育健康文明的生产消费方式,建立健康的自然与社会的生态关系,构造传统与现代文明的生态文明体系。

2.2有利于形成符合社会经济与生态协调运作的发展模式,以利用本地资源条件为基础。

2.3有利于缓解自然资源及环境问题对城市发展的阻碍。

2.4有利于改造传统产业,使之生态化,逐步形成健康的生态产业结构。

2.5有利于加快城乡经济发展,建立良好的人居环境,形成浓厚的生态文化氛围。

2.6有利于凸显生态经济的强势地位,保持经济发展的高速运行。

2.7有利于解决人地矛盾、污染物排放及生态破坏等重点环境问题,形成良好的生活创业环境。

2.8有利于构建与城乡体系平衡的自然生态体系(以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生态承载力为依托)。

2.9有利于实现社会和自然整体系统的协调,保证城市发展速度和发展的质量同时达标,既满足城市发展对环境的需求,同时也满足居民对环境的需求,达到。

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

三、我国生态城市规划现状
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生态城市规划事业起步较晚,各方面政策上也支持不足,经验较少。

而且由于过于强调经济发展,导致大部分城市的功能结构单一,城市的生态基础差,所以,我国只有通过生态化改造和提升工业科技化,减少工业化所带来的不利影响来进行。

目前,我国生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是: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力远远赶不上破坏速度,生态赤字逐渐扩大。

工业文明的经济模式使城市出现人口拥挤、交通堵塞、环境污染的现象,这些是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因此,将生态学的原理应
用到城市规划设计中,即城市生态建设模式的运用,对协调城市规划发展与城市生态之间、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生态城市规划原则
1城市生态位最优化原则
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群落中,在空间和营养关系方面所占的地位。

城市生态位是一个城市提供给人们的或可被人们利用的各种生态
因子和生态关系的集合。

它不仅反映了一个城市的现状对于人类各种经济活动和生活活动的适宜程度,而且也反映了一个城市的性质、功能、地位、作用及其间人口、资源、环境的优劣,从而决定它在人们心目中的吸引力和离心力。

城市生态位是决定城市竞争力的根本因素。

2城市的成长性原则
城市的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城市规划也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变化的,城市规划要为城市的未来留下足够的发展空间。

成长性是生态系统的基本特征,一切自然群落和人工群落都遵循群落生长或演替的规律运行。

人们在利用自然资源时,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否则就会导致“生态逆退”。

将成长性原则运用于城市规划,就是将一个城市的文脉、历史、文化、建筑、邻里和社区的物质形式当作一种生命形式、生命体系来对待,我们要根据它的“生命”历史和生态状态来维护它、保护它、发展它和更新它。

3生态承栽力原则
城市生态承载力原则是指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城市发展以及城市人群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强度是有极限的,即城市发展存在着生态极限。

城市发展有一定的规模,自然生态环境是限定城市发展规模的最主要因素。

在城市规划中,坚持城市生态承载力原则,应做到以下几方面:
3.1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我们要科学地估算城市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并运用技术、经济、社会、生活等手段来保护、提高这种能力。

3.2要考虑环境的自净能力和人工净化能力,它们直接关系着城市的生存质量与发展规模。

3.3要考虑城市的产业种类、数鼍结构与布局。

这些指标对生态环境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污染的产生与净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3.4要调整控制城市人口的总数、密度与构成。

这是一个城市生态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

五、生态城市规划的具体方案
生态城市建设是一种渐进、有序的系统发育和功能完善过程。

为处理和协调好城市建设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做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维持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1提倡全民参与,提高生态意识。

就是使人们知道自己在环境中的位置和环境责任,改变坏的消费方式,从而保障城市生态系统的运行。

2在规划中融入人性化元素。

为方便居民考虑,城市建筑物要限高;减少空中架线;人流、物流中转站应集中放在一个区域;减少移动带来的能源消耗;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等。

3展现城市自己的特色。

生态城市建设必须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只有充分利用自然生态基础建设生态城市,才能建成真正意义上的生态城市。

4制定生态城市规划评价指标体系,并加强城市间合作。

应整体、全面、系统地理解社会和文化间的相互关系,形成评价指标体系,用它来衡量城市生态规划态势,并在此评价指标体系下编制各种城市规划条例。

城市间相互依存、互相促进。

城市之间不断地在进行着物质、能量及信息等的交换,因此生态城市的建设特别要强调城市间的分工协作,以期共同发展。

5以绿色城市为目标,以节约型城市为方向。

充分利用街道绿化,使之成为贯穿城市的主要组成部分,可以消解城市废弃物等,使之在维护生态环境安全方面起到主干作用。

城市绿化用植物选择要尽量选用本土的物种,此外还要有耐旱及抗病虫等性能的植物。

要树立节约观念,并融人城市规划中去。

要从法规上完善对于城市规划的监督,如有问题要追究规划施工单位责任,要最大限度地进行能源循环利用,达到清洁生产的目标。

6鼓励大众接近大自然,看清自己生存城市的现状。

使城市居民接近大自然元素,城市生活中的污水处理厂和发电厂等系统有意识地让人们了解,使人们看清环境的现状,关心生态环境的现状而对
自己的日常行为进行约束。

六、生态城市建设的前景和展望
生态城市的内涵及其规划建设的内容比现行常规城市规划编制与建设的内容更为复杂、宽广,它不仅涉及到城市本身的空间结构和发展形态以及城市所在地域的规划与乡村的建设;还涉及到城市的规划和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文化教育、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的治理。

因此,仅依靠现行的规划设计编制办法和管理制度已显得很不适应,需要采取多学科、多专业、多部门的协作配合和群众的参与,不断创新,使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向着更加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并宜从理论与应用两个方面进一步进行探索与研究。

21世纪是城市的世纪,也是关心环境的世纪,“城市未来将决定的越来越多的不仅是国家的未来,而且是整个星球的未来”。

我们必须以科学的观点、发展的观点、变化的观点来认识城市与环境问题,以新的生态视角和时空观不断探索、研究城市与区域发展的理论与实践。

建设富有中国文化特色、能体现各地地域特点的生态市、生态镇、生态社区、生态村落,是应对新世纪的严峻挑战、建设生态文明新时代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赵敏.浅谈城市的生态规划[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
[2]傅博.城市生态规划的研究范围探讨[j].城市规划汇
刊,2002.
[3]林蔚.生态城市规划原则与设计要求[j].山西建筑,2006.
[4]张存,张文贤.浅谈生态城市规划[j].内江科技,2007.
[5]黄肇义,杨东援.国内外生态城市理论研究综述[j].城市规划,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