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语文课文翻译:《爱莲说》译文
爱莲说原文及各词翻译
![爱莲说原文及各词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0471600b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05.png)
爱莲说原文及各词翻译《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
这篇文章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下面请欣赏小编为大家带来的爱莲说原文及各词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爱莲说作者: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全文翻译:水上,陆上各种草和木和花,可爱的非常多。
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唐朝以来世人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宝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注释:盛:特别,十分甚:很,十分。
之:的。
可:值得。
者:花。
蕃:通“繁”多独:只,唯独。
自:自从。
予(yú):我。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妖艳。
焉:声词,相当于现在的“啊”。
李唐:指唐朝。
唐朝皇帝姓李所以称为“李唐”。
通:空。
直:挺立。
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不蔓(màn)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蔓: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
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节。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芬。
《爱莲说》原文、译文及赏析
![《爱莲说》原文、译文及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1938b39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8a10b9d.png)
《爱莲说》原文、译文及赏析《爱莲说》是我国宋代诗人周敦颐所作,作者通过对莲花的爱慕与礼赞,表明自己对美好理想的憧憬,对高尚情操的崇奉,对庸劣世态的憎恶。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爱莲说》原文、译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爱莲说宋代: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甚爱一作:盛爱)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十分喜爱牡丹。
而我唯独喜爱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内空外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水中。
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文言知识生字予(yú) 濯(zhuó) 涟(lián) 亵(xiè) 鲜(xiǎn) 蕃(fán)作品断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一词多义(1)鲜陶后鲜有闻(少)芳草鲜美(鲜艳)《桃花源记》(2)之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之出淤泥而不染(联词,无实际意义,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词类活用不蔓不枝(名词“蔓”“枝”用作动词“生蔓”“长枝”)香远益清 (形容词“远”用作动词“远播”)赏析这篇文章可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描写莲花高洁的形象;第二部分则揭示了莲花的比喻义,分评三花,并以莲自况,抒发了作者内心深沉的慨叹。
《爱莲说》原文及译文
![《爱莲说》原文及译文](https://img.taocdn.com/s3/m/5f96130e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b5.png)
《爱莲说》是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通过对莲花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从而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这篇文章不仅赞美了莲花的美丽和纯洁,而且通过莲花的象征意义,表达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和对世俗的批判。
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很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不长枝,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
人们只能远远地观赏而不能靠近赏玩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就很多人了。
《爱莲说》通过对莲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高尚品德的向往和对世俗名利的淡泊。
周敦颐以莲花的纯洁和高洁自比,展现了他超脱世俗、追求道德理想的人格魅力。
这篇文章不仅在文学上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也在哲学和道德教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周敦颐)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周敦颐)](https://img.taocdn.com/s3/m/4996cb40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9e.png)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周敦颐)有关于北宋学者周敦颐所作的《爱莲说》,这是一篇议论散文。
本文是通过了对莲花的形象和品质进行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的品格,表明了作者对莲花的赞美,也表现了作者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水上,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唐朝以来世间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__,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注释】可:值得。
蕃:多。
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予(yú):我。
之: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际意义。
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污__。
濯(zhuó):洗涤。
清涟(lián):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妖艳。
美丽而不端庄中通外直:(它的茎)内空外直。
通,空。
直,挺立。
不蔓(wàn)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蔓,名词用作动词,生枝蔓。
枝,名词用作动词,长枝节。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加显得清芬。
远,名词作动词,遥远,空间距离大。
益,更,更加。
亭亭净植: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植”通“直”,立。
可:只能。
爱莲说文言文翻译
![爱莲说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48145be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a0.png)
文言文翻译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李 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 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长枝。香气传播更加 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2)说: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 记载来论述道理。
(3)之:的。 (4)可爱:值得怜爱。
文言文注释
(1)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 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死后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市)人,东 晋著名诗人。是著名的隐士。陶渊明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 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国史补》里说:“京 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 指钱)者。甚:很,十分。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对于菊 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1)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 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死后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市)人,东 晋著名诗人。是著名的隐士。陶渊明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 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唐国史补》里说:“京 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 指钱)者。甚:很,十分。
文言文注释
爱莲说文言文朗读翻译
![爱莲说文言文朗读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2ce1b584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0c.png)
宋·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与牡丹,遭时之变,各得其所,然吾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者,以其不同流合污也。
莲之出淤泥而不染,何也?盖因其性洁也。
水之清者,莲自洁其身;水之浊者,莲亦洁其身。
不以清浊易其性,不以荣枯易其志。
故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莲之中通外直,何也?盖因其心虚也。
虚则中空,中空则外直。
虚心则可纳万物,纳万物则无滞碍。
故曰:“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莲之香远益清,何也?盖因其气清也。
气清则香远,香远则益清。
清者,清其心也。
心清则志高,志高则行远。
故曰:“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莲之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何也?盖因其志高也。
志高则不随俗浮沉,不随俗浮沉则独立不倚。
独立不倚,则能远观而不为所动。
故曰:“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噫!莲之君子也,何也?盖因其志洁行廉,不以势利易其志。
势利之徒,虽居高位,不能自拔。
莲之君子,虽处浊世,独守清白。
故曰:“莲,花之君子者也。
”夫君子之学,亦宜如此。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此乃君子之品,吾辈宜效之。
朗读翻译:水中的陆地上的花草树木,可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只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十分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茎内通外直,不横生藤蔓,不旁生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靠近玩弄。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菊花与牡丹,遭遇时世的变迁,各自得到了它们的位置,然而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是因为它不与世俗同流合污。
莲花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为什么呢?大概是因为它的本性纯洁吧。
《爱莲说》译文及注释
![《爱莲说》译文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3b2efb7f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bb04561.png)
《爱莲说》译文及注释
《爱莲说》是中国唐代诗人周朴创作的一首诗歌,以下是《爱莲说》的译文及注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白日,白天,指白天的时间。
依山尽,指太阳落山。
黄河,中国第二大河,流经黄土高原,入海口在山东省。
入海流,指黄河的水流入大海。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欲穷千里目,想要看尽千里风景。
更上一层楼,登高远望,寻找更广阔的视野。
译文:
白天已经依山而落,黄河的水流入大海。
如果想要看遍千里风景,就应该再登上一层楼。
注释:
周朴的《爱莲说》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表达了对远方风景的向往和探索的愿望。
诗中以白日落山、黄河入海为景,抒发了诗人对壮阔风景的向往之情。
最后一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则是表达了诗人的远大抱负和对未来的向往。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和抒发了诗人对壮丽风景和远方的向往之情。
希望以上的译文和注释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八年级语文《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八年级语文《爱莲说》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9cd0176a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8c.png)
原⽂:⽔陆草⽊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李唐来,世⼈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不染,濯清涟⽽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翻译译⽂:⽔上,陆上各种草和⽊的花,可爱的⾮常多。
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唐朝以来世⼈的⼈们⾮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远播,更加清⾹,笔直地洁净地⽴在那⾥,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牡丹,是花中的宝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
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样的⼈还有什么⼈呢?对于牡丹的爱好,⼈数当然就很多了。
《爱莲说》原文 翻译.
![《爱莲说》原文 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13a8dc1284ac850ac024258.png)
《爱莲说》一、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解词:1、书下注释:(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
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2)蕃(fán):多。
(3)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4)李唐,指唐朝。
(5)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污秽)。
(6)濯(zhuó)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7)不蔓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8)亭亭净植:笔直的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立。
(9)亵(xiè)玩: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10)焉:助词。
(11)隐逸:指隐居的人。
(1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
(13)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14)噫(y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
(15)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16)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17)宜乎众矣:人该是很多了。
宜,应当。
2、补充解词(1)晋陶渊明独爱菊只(2)自李唐来从(3)世人盛爱牡丹众、多(4)香远益清更加(5)陶后鲜有闻少(6)宜乎众矣多3、一词多义(1)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表示舒缓语气三、文学常识作者: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现在湖南道县)人。
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出处:本文选自《周元公集》。
体裁:“说”。
四、课文翻译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bb716821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08.png)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爱莲说是由唐代诗人杨万里创作的一首诗,原文如下:爱莲说白居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室内有人如在山水之间,即使房屋狭小卑陋,只要有仙人居住其中,它的名声就因此提升;同样,水并不一定很深,只要有龙隐居其中,它就被认为是神灵之所在。
这个房屋虽然简陋,但却有我心灵的馨香。
青苔爬满了门前的石阶,绿草也长进了窗帘的间隙。
在这里可以与贤人谈笑,往来的人没有一个是庸俗之辈。
我可以奏起简朴的琴声,阅读经典之书。
这里没有刺耳的丝竹声,没有繁重的文书劳累。
南阳的诸葛庐,西蜀的子云亭,孔子曾问道:有什么地方是陋室呢?翻译如下:爱莲说山不必高耸,只要有仙人居住其中,这个地方就会名声大噪。
水也不必太深,只要有龙隐居其中,它就会变得灵气十足。
这个房子虽然简陋,但是里面有我优秀的品德散发出来的芬芳。
石阶上的青苔呈现出一片绿意,绿草穿过窗帘扩散出一片青色。
我可以与贤人谈心,没有无知俗人的打扰。
在这里我可以弹奏素雅的琴声、阅读金经。
没有嘈杂的丝竹声音,没有繁琐的文书事务。
像南阳的诸葛庐,像西蜀的子云亭,孔子曾经说过:有什么地方是陋室呢?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山水如画的意境,并通过对于陋室的赞美,表达了“外表虽陋,内心却有优秀品德”的理念。
作者通过借景抒发情怀,曲折描绘了一个宁静、幽雅且有仙人居住的地方,强调了品德人才的重要性。
全诗以平仄对偶的七律形式构成,既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又表达了对于虚实之间、表面与内心之间微妙关系的思考。
通过以陋室比喻贤人身处世俗寻求真善美的现实情境,突出了唐代文化中的功利和功名冲突。
整首诗情意绵绵、寓意深刻,是一首意境优美、富有哲理的佳作。
《爱莲说》原文翻译及注释
![《爱莲说》原文翻译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a9e508e2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1296070.png)
#《爱莲说》原文翻译及注释1. 简介《爱莲说》是中国古代文学家兼诗人林则徐创作的一篇散文。
该作品以描写莲花的美丽和深刻的哲思为主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人生的思考。
本文将为您呈现《爱莲说》的原文翻译及注释,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篇文学作品。
2.《爱莲说》原文翻译我亲爱的朋友们,我非常喜欢莲花。
莲花是我最喜欢的花之一。
它在水中生长,却不被水所染。
它的花瓣洁白如雪,花蕊粉嫩似玛瑙。
莲花的美丽令我心驰神往,仿佛它具有一种超凡的力量。
莲花通常生长在清澈的池塘中。
它在水中生长,却能在污浊的环境中守身如玉。
这种品质使它成为了许多文人墨客喜爱的主题。
它所散发的气质和精神给人以启发和鼓舞。
莲花以其特有的方式生长。
它从泥泞中的淤泥中伸出纤弱的莲茎,朝向水面。
当它到达水面时,它便开始展示它的美丽。
莲花的花瓣如同舞蹈者的轻纱一般,随风摇曳。
它的花蕊则似乎是一颗小小的宝石,闪烁着光芒。
莲花有一种独特的香气,清新而芬芳。
当晨光照射下来,莲花绽放出灿烂的色彩,整个池塘都被其美丽点缀。
看到这样的景象,我不禁产生了一种甘愿沉溺的念头。
3.注释3.1 词语注释•朋友们:指读者,对读者的称呼,用以增强亲切感。
•莲花:指作者喜欢的花卉,用以引出文章的主题。
•染:受到影响或污染。
•洁白如雪:形容莲花花瓣的颜色,表现其纯洁美丽。
•粉嫩似玛瑙:形容莲花花蕊的颜色,突出其娇嫩和珍贵。
•心驰神往:形容内心深深地向往和向慕。
•品质:品性和品德。
•文人墨客:指古代的文学家和书画家。
•气质:指莲花所散发出的独特氛围和精神。
•纤弱:细弱。
•轻纱:幼细和柔软的纱织品。
•闪烁着光芒:形容莲花花蕊的光彩和耀眼。
•甘愿沉溺:心甘情愿地沉浸其中,不愿离开。
3.2 诗意叙述与意象描写该篇散文运用了诗意叙述的手法,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对自然的赞美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和对生命的思考。
文中的意象描写形象鲜明,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莲花的美丽和作者对其的倾慕之情。
作者通过对莲花生长环境的描绘,展示了莲花在污浊环境中保持纯洁的品质和独特的气质。
爱莲说简短翻译
![爱莲说简短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068784eafc4ffe473268abe4.png)
爱莲说简短翻译1.爱莲说翻译简短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啊!(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2.爱莲说的简单翻译一定要简单急~~~1、译文水上,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唐朝以来世间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当然有很多人了。
2、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扩展资料:一、写作背景据清邓显鹤《周子全书》《年谱》记载:“八年癸卯。
先生四十七,正月七日,行县至于都,邀余杭钱建侯(拓)、四明沈希颜游岩题石,并有诗刻石。
五月,作《爱莲说》,沈希颜书,五抟篆额。
钱拓上石,即十五日事也。
”先生四十七,即嘉祐八年(1063)。
爱莲说文言文翻译
![爱莲说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f3d48758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79.png)
爱莲说文言文翻译
翻译: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长枝。
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原文: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初中爱莲说文言文翻译
![初中爱莲说文言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52a5e7d2f61fb7360b4c658f.png)
初中爱莲说文言文翻译在写法上,《爱莲说》具有“说”这一文体的共同特点,即托物言志。
文章从“出淤泥而不染”起,以浓墨重彩描绘了莲的气度、莲的风节,寄予了作者对理想人格的肯定和追求,也反射出作者鄙弃贪图富贵、追名逐利的世态的心理和其追求洁身自好的美好情操。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爱莲说文言文翻译,欢迎来参考!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甚爱一作:盛爱)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译文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也不枝枝节节,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品德高尚)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注释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自称五柳先生,世称靖节先生(死后谥靖节),东晋浔阳柴桑(现在江西省九江市)人,东晋著名诗人。
是著名的隐士。
陶渊明独爱菊花,常在诗里咏菊,如《饮酒》诗里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向来称为名句。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唐国史补》里说:“京城贵游,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一株)有直(同“值”)数万(指钱)者。
甚:很,十分。
说: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
爱莲说带拼音全篇逐句翻译
![爱莲说带拼音全篇逐句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441224ba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76.png)
ài lián shuō爱莲说sòng zhōu dūn yí宋· 周敦颐shuǐlùcǎo mùzhīhuākěài zhěshèn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可以喜爱的有很多。
fān jìn táo yuān míng dúài jú zìlǐtáng 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自从唐朝以来lái shìrén shènài mǔdān yǔdúài lián zhī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欢莲花,chūyūníér bùrǎn zhuó qīng liánér bùyāo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zhōng 中tōng通wài外zhíbùmàn bùzhī直,不蔓不枝xiāng,香yuǎn远yìqīng tíng tíng jìng zhíkěyuǎn guānér bù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kěxièwán yān可亵玩焉。
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yǔwèi jú huāzhīyǐn yìzhěyě mǔ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dān huāzhīfùguìzhěyělián huāzhījūn 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爱莲说文言文翻译全文
![爱莲说文言文翻译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206d5be0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f8.png)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花之富贵者,人之富贵者也。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予于牡丹,亦未尝不敬也,然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者。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于牡丹,固亦未尝不喜,然其富贵者,足以使我忘其贫贱;其威武者,足以使我忘其恐惧。
而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其高洁之态,使我忘其富贵;其淡泊之名,使我忘其贫贱。
故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水上陆地上的各种草本木本的花朵,可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只爱菊花;从李唐以来,世人非常喜爱牡丹;而我却独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内部通达外部挺直,不蔓延不枝蔓,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生长,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与人的富贵相呼应。
富贵不能使人放纵,贫贱不能使人改变,威武不能使人屈服,这叫做大丈夫。
我对牡丹,也未曾不表示敬意的,然而我独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
我独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内部通达外部挺直,不蔓延不枝蔓,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生长,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
我对牡丹,固然也未尝不喜欢,然而它的富贵,足以使我忘记自己的贫贱;它的威武,足以使我忘记自己的恐惧。
而莲花,从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洗涤却不显得妖艳,它的高洁之态,使我忘记自己的富贵;它的淡泊之名,使我忘记自己的贫贱。
《爱莲说》翻译
![《爱莲说》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d0a44c36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fa.png)
原文
爱莲说
宋·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注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译文如下:
水上、陆地上各种草本木本的花,值得喜爱的非常多。
晋代的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李氏唐朝以来,世人大多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从积存的淤泥中长出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
(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蔓,也不长枝。
香气传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竖立在水中。
(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莲),而不可轻易地玩弄它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和我一样的还有谁?(对于)牡丹的喜爱,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
![爱莲说》原文及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c71f06a25901020206409c59.png)
《爱莲说》总复习一、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二、解词:1、书下注释:(1)爱莲说:选自《周元公集》。
着有《太极图说》《通书》等“说”,是古代论说文的一种体裁,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论述道理。
(2)蕃(fán):多。
(3)晋陶渊明独爱菊:晋朝陶渊明只喜爱菊花。
(4)李唐,指唐朝。
(5)淤泥:河沟或池塘里积存的污泥。
染:沾染(污秽)。
(6)濯(zhuó)清涟而不妖:在清水里洗涤过,而不显得妖媚。
濯,洗涤。
清涟,水清而有微波,这里指清水。
妖,美丽而不端庄。
(7)不蔓不枝: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8)亭亭净植:笔直的洁净地立在那里。
亭亭,耸立的样子。
植,立。
(9)亵(xiè)玩:玩弄。
亵,亲近而不庄重。
(10)焉:助词。
(11)隐逸:指隐居的人。
(12)牡丹,花之富贵者也: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
(13)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14)噫(yī):叹词,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唉”。
(15)菊之爱:对于菊花的喜爱。
(16)同予者何人: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17)宜乎众矣:人该是很多了。
宜,应当。
2、补充解词(1)晋陶渊明独爱菊只(2)自李唐来从(3)世人盛爱牡丹众、多(4)香远益清更加(5)陶后鲜有闻少(6)宜乎众矣多3、一词多义(1)水陆草木之花助词,“的”(2)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表示舒缓语气三、文学常识作者: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谥号“元公”,道州营道(现在湖南道县)人。
北宋哲学家,着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出处:本文选自《周元公集》。
体裁:“说”。
四、课文翻译水上,地上各种草木的花,可爱的很多。
爱莲说文言文翻译及注释
![爱莲说文言文翻译及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3fb89473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e3.png)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水中的陆地上的各种草木之花,可爱的非常多。
晋朝的陶渊明独自喜爱菊花。
自从唐朝以来,世人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污染,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茎内通外直,不生蔓延,不生枝条,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洁净地生长,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
注释:1. 水陆草木之花:指水边和陆地上各种草木所开的花。
2. 可爱者甚蕃:可爱的花非常多。
3. 晋陶渊明:晋朝的陶渊明,字元亮,东晋末年著名诗人,被誉为“田园诗派”的鼻祖。
4. 独爱菊:独自喜爱菊花。
5. 自李唐来:自从唐朝以来。
6. 世人甚爱牡丹:世人非常喜爱牡丹,牡丹被誉为“花中之王”。
7. 予独爱莲:我唯独喜爱莲花。
8. 出淤泥而不染: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被污染,比喻在恶劣环境中仍能保持纯洁。
9. 濯清涟而不妖:经过清水的洗涤却不显得妖艳,比喻清洗后仍然保持本色。
10. 中通外直:茎内通外直,形容莲花茎直立。
11. 不蔓不枝:不生蔓延,不生枝条,形容莲花生长态势良好。
12. 香远益清:香气远播更加清香,形容莲花香气独特。
13. 亭亭净植:笔直洁净地生长,形容莲花形态优美。
14.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可以远远地观赏却不能轻易地玩弄,表达了作者对莲花的敬重之情。
本文通过对《爱莲说》的翻译和注释,揭示了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的高洁情操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莲花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之一,其“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被赋予了高洁、坚贞、清高的寓意,成为了人们崇敬和向往的对象。
八年级上《爱莲说》课文翻译
![八年级上《爱莲说》课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a6b123c5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9e.png)
八年级上《爱莲说》课文翻译八年级上《爱莲说》课文翻译导语:多练习文言文翻译,可以提高个人的学习水平。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欢迎各位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上《爱莲说》课文翻译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翻译水上和陆地上草本木本的花中,可以喜爱的有很多。
晋代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自从唐朝以来,世上的人们很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欢莲花,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却不受淤泥的沾染;它经过清水的洗涤后,却不显得妖媚。
它的茎中间是贯通的,外形是笔直的,不生枝蔓,不长枝节。
香气传播得越远越清幽,它笔直洁净地立在那里,(人们)可以远远地观赏它们,却不可靠近去玩弄它。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的花;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感叹词,在此作助词,以加重语气。
)对于菊花的喜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很少听说了。
对于莲花的喜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对于牡丹的喜爱,人该是很多了。
八年级上《爱莲说》鉴赏这是千古名篇周敦颐的《爱莲说》。
其大意是,水生、陆生、草本和木本的花,可爱的非常多。
晋代陶渊明只喜爱菊花;自唐朝以来人们非常喜爱牡丹;而我只喜爱莲花,是因为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受污染,沐浴在清澈的涟漪中而不显得妖媚;梗茎内中通透而外形挺直,既不是藤蔓也不是枝条;体香飘得越远而越感清幽,洁净植株亭亭玉立,然而只可以远远地观赏,而不可过分亲近而不庄重地玩弄。
我说:菊,乃花中的安逸隐士;牡丹,为花中的富贵福人;莲,是花中的堂堂君子。
唉!对菊花的酷爱,在陶渊明之后就已很少听说了;对于莲花的珍爱,跟我一样的不知是什么人?对于牡丹的喜爱,可以说大众化了。
这一篇小品文文字清新,思想深邃,富有哲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二语文课文翻译:《爱莲说》译文
摘要: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初二文言文翻译:《爱莲说》译文
原文: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宝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文言翻译译文:水上,陆上各种草和木的花,可爱的非常多。
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
从唐朝以来世人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污泥中长出来,却不受到污染,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贴近去轻慢地玩弄啊。
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宝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唉!对于菊花的爱好,陶渊明以后很少听到了。
对于莲花的爱好,像我一样的人还有什么人呢?对于牡丹的爱好,人数当然就很多了。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