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老人与海(节选)》(教案)-【新教材】
《老人与海》优秀教学设计优秀4篇
《老人与海》优秀教学设计9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能正确地读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的'语感。
5、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厚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具体。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搜集海鸥的图片资料。
教学流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师:中央电视台有个节目叫《动物与世界》,看过吗?说说看有什么感受?(出示课件,展示人与动物和谐相处图片。
)2、下面,让我们共同来学习第21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1、学习这篇课文,我们将要继续练习用较快的速度来阅读。
边读边想,看看课文分几部分,每部分写的又是什么呢?2、谁知道这句话出现在文中的什么地方?课件:朋友告诉我,十多年了,一到冬天,老人每天必来,对海鸥就像亲人样。
3、这段话与文中的句子有一个地方不一样,看谁发现了。
4、对海鸥就像亲人样与和海鸥就像亲人样有区别吗?5、课文分几部分吗?每部分又分别讲什么呢?用简单的小标题概。
三、读思结合,学习1至13自然段1、认真地读一读课文地第一部分,看哪些情景是在写老人和海鸥就像亲人一样呢?一边读,一边勾画批注,然后我们来交流交流。
2、师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学习课文,体会重点语句《老人与海》优秀教学设计10教学目标1、学习8个生字,正确读写并理解生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体会句子的意思,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和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具体的。
教学重点: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老人与海鸥之间深厚的感情。
9《老人与海(节选)》(教案)【新教材】
9《老人与海》(节选)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老人与海》节选,了解海明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分析小说中的主题思想,探讨老人的坚持、勇气和毅力。
3. 学习小说中的写作技巧,如简洁明了的语言、对话的运用等。
4.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教学内容:第一章:导入1. 介绍海明威及其作品《老人与海》。
2. 简要介绍小说的情节。
3.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
第二章:海明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1. 介绍海明威的生平事迹。
2. 探讨海明威的创作动机和创作风格。
3. 分析海明威作品中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第三章:小说的主题思想1. 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老人形象。
2. 分析老人的坚持、勇气和毅力。
3. 探讨小说对人与自然、人与命运的探讨。
第四章:写作技巧分析1. 分析小说中的简洁明了的语言。
2. 学习小说中对话的运用。
3. 探讨其他写作技巧,如象征、暗示等。
第五章:阅读理解练习1. 设计阅读理解题目,测试学生对小说内容的理解。
2.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资源:1. 海明威《老人与海》原著或节选版本。
2. 海明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资料。
3. 阅读理解练习题。
教学评价:1. 学生对海明威及其作品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小说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的分析能力。
3. 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情况。
教学建议:1.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小说的主题思想和写作技巧。
2. 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第六章:人物分析1. 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老人的性格特点。
2. 探讨老人与海洋、鲨鱼等自然元素的互动关系。
3. 分析小说中其他人物的形象及其对主题的贡献。
第七章:象征主义解读1. 探讨小说中的象征主义元素,如老人与海的关系、马林鱼和鲨鱼的象征意义等。
2. 分析象征主义在小说主题表达中的作用。
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九课《老人与海(节选)》教案及知识点
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九课《老人与海(节选)》教案及知识点一、教学目标1.了解《老人与海(节选)》故事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学习人物形象、情境描写及语言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3.培养学生分析文本、把握文本中深层含义的能力。
4.促进学生情感的升华,增强其文艺修养和人生情感体验。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把握《老人与海(节选)》中人物形象、环境描写及语言特点。
2.理解并分析文本中的深层含义及精神内涵。
教学难点:1.理解并分析文本中人物的情感变化和其背后的深层原因。
2.掌握故事的主题和寓意,结合自身体会进行情感体验。
三、教学过程1.导入(15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了解学生自己的生活经历来导入本课的教学内容,通过问答的形式,引导学生了解《老人与海(节选)》故事的背景和主要内容。
2.学习部分(45分钟)(1)学习人物形象•着眼于主人公“老人”,了解其性格特点、职业背景等方面的内容。
•着眼于老人与海的关系,了解老人的情感波动,其背后的深层原因和内心变化。
(2)学习情境描写•着眼于环境描写的情景,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思想。
(3)学习语言技巧•着眼于修辞手法,如比喻、象征、对称等等语言特点,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思想。
3.交流沟通(20分钟)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带领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心得,感受和体验。
引导学生对故事的情感进行深一层的升华。
4.思考总结(20分钟)让学生在自我反思和引导下,完成对故事的深入探讨,对作者的写作思想进行分析和总结。
学生可以就故事的人物形象、情境描写和语言技巧等方面进行思考总结。
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对故事的主题和寓意进行总结。
四、教学评估教师在教学开始前和教学结束时,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调研和回答问题的形式进行教学评估。
通过学生的参与度、回答问题的准确度和主动性,评估学生对于《老人与海(节选)》教材内容的理解。
五、拓展阅读1.《老人与海》原著2.《百年孤独》3.《围城》六、教学反思对于《老人与海(节选)》这样的课文,除了教授故事的背景、情节以及分析文本,教师也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解读。
《老人与海(节选)》教案
《老人与海(节选)》教案【素养目标】1.了解海明威及其作品,积累文学常识。
2.了解小说梗概,把握小说主要内容,理解作品思想内涵。
3.分析选段的艺术手法,掌握内心独白的创作手法,探讨人物形象。
4.把握老渔夫圣地亚哥的硬汉性格,学习他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探讨作品思想内涵。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当现实的狂风骤雨猛烈的吹打着我们的生活之时,当为了生计,我们不得不乘风踏浪,扬帆远航之时,我们该用怎样的姿态面对风雨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一起寻找答案。
二、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海明威(1899--1961),美国当代文学中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也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富有传奇色彩和独特个性的杰出作家。
参加过美国对日战争,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
1941年曾来中国采访,在重庆秘密会见过周恩来,并写过6篇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报道。
战争结束后,海明威定居古巴,后返美定居。
1954年凭《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
晚年身患重病,精神抑郁,1961年开枪自杀。
2.创作背景《老人与海》这篇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
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
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
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3.前情回顾一个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
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了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
课文节选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的高潮,约占全书的六分之一。
重点描写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五个回合。
9《老人与海(节选)》(教案)【新教材】
《老人与海》(节选)教案-【新教材】章节一: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使学生对海明威以及《老人与海》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激发学生对小说的阅读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作者海明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概述《老人与海》的故事梗概。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辅以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
章节二:人物分析2.1 教学目标:通过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使学生了解老人的性格特点,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2.2 教学内容:分析老人的形象特征,包括他的勇敢、坚韧、智慧等。
2.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人物形象。
章节三:情节解读3.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理解小说的情节发展,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解读能力。
3.2 教学内容:梳理小说情节,解读关键情节对主题的揭示作用。
3.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情节背后的意义。
章节四:主题探讨4.1 教学目标:使学生领悟小说所传达的深刻主题,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4.2 教学内容:探讨小说的主题,如人与自然的斗争、人性的光辉等。
4.3 教学方法:采用小组讨论法,激发学生的思考和交流。
章节五:拓展延伸5.1 教学目标: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2 教学内容:推荐与《老人与海》相关的作品,如海明威的其他作品,或其他关于人与自然斗争的文学作品。
5.3 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主动寻求更多的阅读材料。
六、教学评价6.1 教学目标:评估学生在本次课程中的学习效果,了解学生对《老人与海》的理解程度。
6.2 教学内容:设计评价方法,包括课堂讨论、读书报告、作文等。
6.3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评价方式,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七、教学资源7.1 教学目标:整理并介绍本次课程所需的教学资源,方便教师备课和教学。
7.2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多媒体课件、参考资料等。
7.3 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活动设计8.1 教学目标: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使教学过程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九课《老人与海(节选)》教案及知识点优秀5篇
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九课《老人与海(节选)》教案及知识点优秀5篇部编版高二上册语文第九课《老人与海(节选)》教案篇一知识教育目标引导学生借助资料大致的了解海明威的作品和风格。
能力培养目标1.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2.引导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抓住主要梗概,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进而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德育渗透目标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重点、难点重点:1.引导学生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2.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难点: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2.引导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抓住主要梗概,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进而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3.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二、整体感知(一)作者简介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
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人死以致伤痕遍体。
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对海明威的评价,正如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唁电所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
”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要了解美国,你必须走近海明威,走到代表着美国民族坚强乐观的精神风范的文学长廊中来。
海明威的成名作是1926年发表的《太阳照样升起》。
《老人与海(节选)》教案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一、教学目标1. 通过阅读《老人与海(节选)》,理解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领会作者海明威的创作风格。
2. 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如老人与大海、老人与大马林鱼的斗争,以及鲨鱼的袭击等,理解其深层含义。
3. 深入探讨小说主题,认识勇气、毅力和人类精神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和人生观。
4.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节选文本:《老人与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24年版)第一至第四章。
2. 教学重点: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探讨小说主题。
3. 教学难点:把握作者海明威的创作风格,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海明威及其作品《老人与海》,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节选文本,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学生对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的理解。
3. 分析讨论: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手法,如老人与大海、老人与大马林鱼的斗争,以及鲨鱼的袭击等,理解其深层含义。
4. 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深入探讨小说主题,认识勇气、毅力和人类精神的重要性。
四、作业布置1. 完成阅读:《老人与海》(节选)第五至第八章。
3. 预习作业:准备针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提出问题,以便课堂讨论。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的读书笔记和预习作业,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3. 阅读理解测试:在课后进行阅读理解测试,检验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4.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观点阐述、交流互动等。
六、教学过程6. 案例分析:分享现实生活中的勇气与毅力的事例,让学生结合小说主题进行思考。
7. 创作启发:鼓励学生尝试运用象征手法,创作自己的短篇故事,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
8.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小说主题及其现实意义。
9. 作业布置:1) 完成阅读:《老人与海》(节选)第九至第十二章。
老人与海(节选) 优秀教案
老人与海[教学目标]学习提示 1.知识目标:了解海明威及其创作情况。
2.能力目标:鉴赏老人的形象,体会表现手法。
3.情感目标:学习老人的永不服输的顽强精神学会从老人的行为和心理描写中把握人物形象,领会社会意义。
[背景知识互动]知识积累 一、写作背景 小说主要写一个饱经风霜的古巴老渔夫连续84天在海上打鱼而一无收获,第85天仍然继续去捕鱼,终于捕到了一条大马林鱼,但在返航的途中,又遇到了大群鲨鱼的围攻,老人桑提亚哥奋不顾身,与鲨鱼进行了一夜的搏斗,结果当老人返回岸上时只剩下一副巨大的鱼骨架子了。
二、作家作品 海明威,美国小说家。
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作为红十字会车队司机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长期担任驻欧记者,并曾以记者身份参加第二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
晚年患多种疾病,精神十分抑郁,经多次医疗无效,终用猎枪自杀。
50年代后,塑造了以桑提亚哥为代表的“可以把他消灭,但就是打不败他”的“硬汉性格”(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1950)。
在艺术上,他那简约有力的文体和多种现代派手法的出色运用,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
解题这部小说表现了一种奋斗的人生观,即使面对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但人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胜利。
识记要点海明威,美国小说家。
1954年度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代表作中篇小说《老人与海》 三、重点字词攮颚啐鲭鲨脊鳍蚕噬舵柄船梢蹂躏拽掉榫头掌舵桅杆皮开肉绽字词巩固 注意“梢”“绽”等字的写法;“榫”“拽”等字的读音。
[教材优化全析]整合感悟 一、内容详解结构网络《老人与海》是根据真人真事的故事加工而成的小说,所以它既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力作,又是一部有多层寓意且寓意很深的作品。
这虽然是一个故事简单、篇幅不大的作品,但含义丰富。
它是一部寓意深远的古典悲剧式的小说,也是一支感人至深的英雄主义赞歌。
《老人与海(节选)》教案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老人与海(节选)》教案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老人与海(节选)》,使学生了解海明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掌握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老人与海斗争的坚定信念和顽强精神,培养学生的毅力和勇气。
二、教学重点:1. 分析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形象。
2. 理解老人与海斗争的坚定信念和顽强精神。
三、教学难点:1. 把握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2. 运用文学鉴赏方法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老人与海(节选)》文本、相关背景资料、教学课件等。
2. 学生准备:预习《老人与海(节选)》,了解海明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海明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文本:学生自读《老人与海(节选)》,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作品的理解和感悟。
4. 分析作品: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老人与海斗争的坚定信念和顽强精神。
5. 象征意义:探讨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6. 文学鉴赏:学生运用文学鉴赏方法,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7. 总结提升: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作品的主题和价值观。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回答问题时的积极性,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七、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分别扮演老人、鱼、大海等角色,体会作品中的情感。
2. 举办一次以《老人与海(节选)》为主题的绘画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表达自己对作品的理解。
八、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2. 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理解、分析、表达等方面的收获和不足。
九、课后作业:2. 预习下一节课内容,准备参与讨论和学习。
老人与海教案(精选15篇)
老人与海教案(精选15篇)老人与海教案1【教学目的】1、学习8个生字,正确读写8个生字新词。
2、练惯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抓住课文的重点词句,感受老人与海鸥之间深沉的感情。
4、学习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写详细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读不好的地方多读几遍。
2、老师巡视指导,点拨。
3、检查读书情况,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三、再读课文,读出“意想不到”1、学生默读课文,考虑课后题:在安放老人遗像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2、交流,读出心中的感受。
3、质疑。
四、品重点句,感悟“情理之中”1、学生默读课文,考虑:老人与其他喂鸥人有什么不同之处。
2、品读重点词句,感悟老人与海鸥之间深沉的情感。
五、内化感受,运用语言1、再次感情朗读描写海鸥的句子。
2、假如你就是“白色旋涡”中的一只小海鸥,你在鸣叫什么?第二课时一、听写词语,导入新课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揣摩并学习作者是如何把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写详细的四、积累文章的经典语段五、迁移运用,布置作业老人与海教案2文章【摘要】:^p :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老人与海鸥-教案1,欢送您来阅读并提出珍贵意见!老人与海鸥- 教案1教学目的1.认识课文的8个生字,能正确地读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品味感悟课文的优美语言,感受人与鸟的浓浓亲情。
4.进步学生的审美才能,培养他们的语感。
5.在充分阅读课文的根底上,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感情,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的感情写真实、写详细的。
教学重点练惯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抓住描写老人神态、动作和语言以及描写海鸥动作的重点语句,体会蕴涵其中的深沉感情,并揣摩作者是如何把老人与海鸥之间的感情写详细。
课前准备1.老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课前预习课文,搜集海鸥的图片资料。
《9-老人与海(节选)》教案和导学案精选全文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9 老人与海》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海明威其人以及他的写作风格。
2.把握人物圣地亚哥硬汉形象,体会内心独白对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
3.学习老人勇敢、顽强、永不服输的英雄主义精神,树立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
【重点难点】1.把握小说情节脉络2.分析人物形象3.理解小说中的象征意味【教学过程】一.学习导入“一艘船越过世界的尽头,驶向未知的大海,船头上悬挂着一面虽然饱经风雨剥蚀却依旧艳丽无比的旗帜,旗帜上,舞动着云龙一般的四个字闪闪发光——超越极限!”作者海明威是这样评价他的作品《老人与海》的。
《老人与海》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委员会的评价是:勇气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题。
《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个老人,展现的却是一个世界。
二.学习任务分析(一)知识要点作家作品:海明威,美国作家、记者,美国当代文学中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也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
他出生于芝加哥郊区一个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
1954年,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开枪自杀,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
海明威的成名作是《太阳照样升起》。
这部作品描写西方一带迷惘、颓唐的精神状态,表现出战后青年人的幻灭感,被称为着力表现“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
《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利策奖,又因“精通现代叙事艺术”为海明威夺得诺贝尔文学奖。
其他代表作有《乞力马扎罗的雪》《丧钟为谁而鸣》。
《太阳照样升起》与《永别了,武器》两部作品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世纪中的100部最佳英文小说”。
海明威是个正直、严肃的作家,他的作品中既有永不服输的“硬汉”形象,同时又常常把描写“死亡”作为自己作品的主要内容。
作品围绕战争、死亡和男人的野性与英勇展开。
他创作风格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
海明威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高超的写作技巧创造了一种简洁流畅、清新洗练的文体,俗称“电报式风格”。
《老人与海(节选)》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老人与海(节选)》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海明威的写作背景和作品主题。
2. 分析小说的结构和人物形象。
3.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1.2 教学内容1. 海明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介绍。
2. 小说《老人与海》的概述和主题分析。
3. 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和情节介绍。
第二章:小说的结构分析2.1 教学目标1. 分析小说的结构特点。
2. 理解小说中的人物关系和发展脉络。
2.2 教学内容1. 小说开头和结尾的特点分析。
2. 小说中的章节划分和情节发展。
3. 人物关系的分析和小说结构的关联。
第三章:人物形象分析3.1 教学目标1. 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
2. 理解人物形象与小说主题的关系。
3.2 教学内容1. 老人圣地亚哥的形象特点分析。
2. 其他人物形象的分析,如少年马林鱼、大马林鱼等。
3. 人物形象与小说主题的关联探讨。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教学目标1. 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
2. 分析小说中的象征意义和深层含义。
4.2 教学内容1. 小说主题的概括和分析。
2. 小说中的象征意义探讨,如大海、马林鱼等。
3. 小说主题在当代社会的启示和意义。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教学目标1. 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2. 提升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考能力。
5.2 教学内容1. 学生课堂参与度和阅读理解能力的评价。
2. 学生写作和讨论能力的评价。
3. 学生对小说主题理解和思考能力的评价。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积极性。
2. 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6.2 教学内容1. 设计阅读讨论活动,让学生分享对小说的理解和感受。
2. 组织小组活动,让学生分析小说的结构和人物形象。
第七章:教学资源与材料7.1 教学目标1. 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材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小说。
2.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和其他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老人与海(节选)》教案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老人与海(节选)》教案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分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学鉴赏和批判性思维。
3. 激发学生对海洋文化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1.2 教学内容1. 故事情节概述:老人与大海的斗争,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与对抗。
2. 人物形象分析:老人的勇敢、坚韧、智慧和孤独。
3. 主题思想探讨:人类对自然的挑战与自我价值的实现。
4. 艺术特色鉴赏:海明威的简洁明了的写作风格和对话的运用。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故事情节的理解和人物形象的把握。
2. 作品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
3. 学生对海洋文化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2.2 教学难点1. 对老人与海斗争的深层含义的理解。
2. 对海明威写作风格的鉴赏和批判性思维的培养。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对艺术特色和人生哲理的讨论。
3.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文本内容,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2 教学手段1. 多媒体教学:使用PPT、视频等辅助教学,提供丰富的视觉和听觉材料。
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提供相关的背景信息和评论文章。
第四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安排4.1 教学步骤1. 导入:介绍海明威和《老人与海》的背景信息,激发学生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主阅读节选文本,回答相关问题。
3. 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分析故事情节,理解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4. 艺术特色鉴赏:分析海明威的写作风格和对话的运用。
5. 思考与拓展:引导学生思考海洋文化和人生哲理的问题。
4.2 时间安排1. 导入:5分钟2. 阅读理解:20分钟3. 分析与讨论:30分钟4. 艺术特色鉴赏:20分钟5. 思考与拓展:10分钟第五章:作业与评价5.1 作业1. 阅读整本《老人与海》,写一篇读书笔记,分析自己最喜欢的人物形象和情节。
《老人与海(节选)》教案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老人与海(节选)》教案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一、教学目标:1. 理解《老人与海》的故事情节,把握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分析作品的文学手法,如象征、暗示等,理解其在作品中的作用。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阅读理解水平。
4. 引导学生思考人生哲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
二、教学重点:1. 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理解作品的文学手法及其在作品中的作用。
3. 感悟作品的人生哲理。
三、教学难点:1. 作品中的象征、暗示等文学手法的理解。
2. 深入分析人物内心世界,感悟作品的人生哲理。
四、教学准备:1. 教材:《老人与海(节选)》2. 相关资料:关于海明威及《老人与海》的背景介绍、评论文章等。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图片、播放音频、视频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海明威及《老人与海》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2. 阅读理解:学生自读《老人与海(节选)》,回答相关问题,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情况。
3. 分析人物:讨论老人圣地亚哥的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关注他的勇敢、坚韧、智慧等特点。
4. 文学手法鉴赏: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象征、暗示等文学手法,如老渔夫与大海的斗争象征人类的斗争,鱼骨架象征老人的精神等。
5. 人生哲理感悟: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思考人生哲理,如勇敢面对困难、坚持信念等。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思考,互相交流。
9.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调整教学方法,为下一步的教学做好准备。
10. 拓展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创作比赛,以《老人与海》为背景,发挥想象力,创作短篇小说或诗歌。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具体文本为例,深入剖析作品的艺术特色。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运用情感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共鸣,引导学生感悟人生哲理。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9《老人与海(节选)》(教案)【新教材】
教案编辑专员:《老人与海》(节选)教材版本:新教材章节一:作品背景与主题引入教学目标:1. 了解海明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分析《老人与海》的主题思想和文学价值。
教学内容:1. 海明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介绍。
2. 作品的主题思想分析。
3. 文学价值及其影响。
教学步骤:1. 介绍海明威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主题思想。
3. 分析作品的文学价值及其影响。
章节二:情节与人物分析(1)教学目标:1. 分析小说的情节结构。
2. 理解主要人物形象的特点。
教学内容:1. 小说情节结构的梳理。
2. 主人公老人桑迪亚哥的形象分析。
教学步骤:1. 梳理小说的情节结构。
2. 分析老人桑迪亚哥的形象特点。
章节三:情节与人物分析(2)教学目标:1. 分析小说中的冲突和高潮。
2. 理解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教学内容:1. 小说中的冲突和高潮分析。
2. 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探讨。
教学步骤:1. 分析小说中的冲突和高潮。
2. 探讨次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章节四:语言特色与写作手法教学目标:1. 分析小说的语言特色。
2. 理解小说的写作手法。
教学内容:1. 小说语言特色的阐述。
2. 写作手法的解析。
教学步骤:1. 分析小说的语言特色。
2. 解析小说的写作手法。
章节五:作品鉴赏与感悟教学目标:1. 提升学生对作品的鉴赏能力。
2.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获得人生感悟。
教学内容:1. 作品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2. 作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启示。
教学步骤:1. 教授作品鉴赏的方法和技巧。
2.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获得人生感悟。
教案编辑专员:章节六:人物关系与象征意义教学目标:1.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关系。
2. 探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
教学内容:1. 人物关系的梳理。
2. 象征意义的解读。
教学步骤:1. 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关系。
2. 探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
章节七:文化背景与时代意义教学目标:1. 了解小说背后的文化背景。
2. 探讨小说的时代意义。
教学内容:1. 文化背景的介绍。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老人与海(节选)-》教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老人与海(节选)》一、教材分析1.课标:本任务群旨在引导学生研习外国文学名著名篇,了解若干国家和民族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面貌,感受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培养阅读国外经典作品的兴趣和开放的文化心态。
2.单元任务:本单元属于“外国作家作品研习”任务群,围绕“多样的文化”这一人文主题编选了四篇课文,它们都是具有较高文学史地位和思想文化价值的名家小说,是人类思想文化中的精华。
通过阅读这些作品,学生可以一窥欧洲、美国、拉丁美洲文学的面貌,领略其他国家和民族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风情,感受人类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从而达成“初步理解和借鉴不同民族、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优秀文化,吸收人类文化的精华”的语文课程目标。
3.文本分析:《老人与海》是现代小说,关注人类精神世界的成长与发展,故事情节更为跌宕变化甚至充满奇幻色彩,具有浓重的象征意味。
课文选取了老人与鲨鱼奋力激战五个回合的精彩片段,在作家精准生动、简明凝练、充满张力的叙述中,故事发展一波三折、惊心动魄、引人入胜。
在品析小说高超的叙事技巧、精妙的细节描写和精炼的语言表达同时,更要感受其中展现的人的精神世界。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白新闻通讯与小说在表达方面的差别。
2、引领学生通过小说语言的品读与体会理解作品所表达的内容、领略作品的艺术魅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1951年,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发表后立刻得到了大家的好评,到了1954年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人们对它的评价非常高,当时一个瑞典的文学院院士评价说,海明威精通现代的叙事艺术,《老人与海》是一部异常有力、无比简洁的作品,具有一种无可抗拒的美。
中国著名作家叶兆言评价海明威:一个海明威教给我的东西超过大学里所有老师教给我的学问。
这篇小说最早来自于一则通讯报道。
1937年海明威在美国的一家杂志《乡绅》上发表了一则通讯:一个老人独身在海边打渔,他钓到一条马林鱼,这条鱼拽着鱼丝拖到很远的海上,老人跟着它一天一夜,又一天一夜,最后鱼浮起在海面上,老人驾船过去绑住它。
《老人与海(节选)》教案
《老人与海(节选)》教案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经历和主要作品。
2.梳理情节,了解小说主要内容。
3.通过情节和动作、细节描写分析老人的形象特征。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知人论世海明威(18997961),美国小说家。
他两次参加世界大战,经历两次飞机失事,喜欢冒险,1961年,举枪自杀。
海明威1926年发表成名作《太阳照常升起》,这部表现战后青年人幻灭感的作品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其他代表作还有《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和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
二、概述故事,梳理情节1.概述故事一个名叫圣地亚哥的“背运”的老渔夫,连着八十四天没有捕到鱼,第八十五天出海,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获了一条身长十八尺(5.48米)、体重一千五百磅(680公斤)的、比自己小船还要大的马林鱼。
然而却在回程途中遇上了鲨鱼,老人与鲨鱼进行了殊死的搏斗,结果大马林鱼还是被鲨鱼吃光了。
最终,老人拖回家的是一副光秃秃的鱼骨架。
本文节选的就是从鲨鱼出现到老人与之搏斗并回到渔港的部分。
2.情节梳理三、分析人物,总结特点1.通过品析每个回合的动作、细节描写,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
第一回合:用灰鳍鲨的凶狠强大来反衬圣地亚哥的无所畏惧。
第二回合:他毫不慌乱,集中力量各个击破,沉着冷静。
第三回合:老人没有硬碰硬直接干,体现了他的机智勇敢。
第四回合:在诸多不利的情况下,老人坚信能把大马林鱼带回去,体现了他的乐观坚强。
第五回合:即便明白搏斗也是徒劳,仍不顾一切地去搏斗,展现了不屈不挠的特点。
2.人物与情节的关系。
①人物形象在情节发展中逐步展现。
②人物形象在情节中逐渐丰满立体。
3总结人物形象特点。
坚强不屈、百折不挠、勇毅智慧,永不放弃,永不言败附:课堂答疑1、题目《老人与海》,而文中主要写的是“老人与鱼”,为何不以《老人与鱼》为标题?“海”极富生命力,但也非常残酷,是大自然的代表;老人则象征着衰老、死亡、弱小、不堪一击,在大自然面前极其渺小。
9《老人与海(节选)》(教案)【新教材】
《老人与海》(节选)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主题思想。
2. 能够分析和理解文章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
3. 能够提高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2. 掌握和运用文章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
教学难点:1. 对文章中的一些隐喻和象征的理解。
2. 对文章中的文化和历史背景的理解。
教学准备:1. 教材和参考书。
2. 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海明威和他的作品《老人与海》。
2. 引导学生对文章的主题和内容进行预测。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让学生阅读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
2. 引导学生分析和理解文章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
三、深入分析(15分钟)1. 让学生分析和理解文章中的隐喻和象征。
2. 引导学生对文章中的文化和历史背景进行了解。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文章的主题思想。
2. 每个小组给出自己的观点和解释。
五、总结和反思(5分钟)1. 让学生总结自己在阅读和分析文章中的收获。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文章中的主题和思想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阅读理解题目的回答情况来评价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程度。
通过学生的讨论和总结来评价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六、词汇与短语学习(10分钟)1. 列出文章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
2. 让学生通过语境理解词汇和短语的含义。
3. 进行词汇和短语的练习和复习。
七、文化背景探讨(10分钟)1. 介绍文章的文化背景,包括时代背景和地域背景。
2. 让学生了解和分析文章中的文化元素。
3. 引导学生思考文化背景对文章主题和情节的影响。
八、写作练习(15分钟)1. 让学生根据文章的主题和情节,写一篇短文。
2. 鼓励学生运用文章中的词汇和短语。
3. 引导学生思考文章主题对自己的启示。
九、课堂小测(10分钟)1. 设计一份阅读理解小测,包括选择题和简答题。
《老人与海(节选)》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整本书阅读引路课印象《老人与海》,激发学习兴趣学习目标:1.梳理小说的文脉2.读课文,写点评,分享对“桑地亚哥”多维认知3.认知“大海”“鲨鱼”等象征、隐喻的意义印象《老人与海》,激发学习兴趣1.这部小说赢得的赞誉:这部小说奠定了海明威在世界文学中的突出地位,相继获得了1953年美国普利策奖和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
关于这本书的评价:《老人与海》是一部异常有力、无比简洁的作品,具有一种无可抗拒的美。
——瑞典文学院院士霍尔斯陶穆《老人与海》所刻画出来的正是海明威的一辈子最好的画像,正如海明威所说,"我一直读过200多遍,每读一次,我就多一份收获,好像我最后得到了我这一生辛苦工作所欲得到的东西"。
——台湾学者陈人孝一个海明威教给我的东西,抵得上大学里所有老师传授给我的学问。
——著名作家叶兆林2.谋篇布局:这篇小说最早来自于一则通讯报道。
1936年4月,海明威在《乡绅》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碧水之上:海湾来信”的散文,其中有一段记叙了一个老人独自驾着小船出海捕鱼,捉到一条巨大的枪鱼,但后来鱼的大部分却被鲨鱼吃掉的故事。
十几年后,海明威把它变成了一部小说,从而为他赢得世界声誉。
他对故事进行了新的补充。
下面我们按照台湾作家许荣哲的小说七词汇来梳理一下海明威谋篇布局的高妙。
请读过《老人与海》整本书的同学填写一下。
(李偊贤)梦想:捉到一条鱼阻碍:84天没有捕捉到鱼努力:85天继续出海,两天两夜斗争结果:捕捉到了一条大马林鱼意外:遭遇鲨鱼转弯:一次次搏斗结局:回到家,鱼只剩骨架这个故事听上去非常简单,七个词汇的构思,作者在原来的故事中增添了很多东西,特别在“努力”“意外”“转弯”等环节。
这些地方叙述语言浓墨重彩,一定是小说最精彩之处。
这部小说的美、学问,“我们一生辛苦工作要得到的东西”可能都在这些地方隐藏,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调动自己生活感受去体味感悟。
什么样的老人?什么样的海?预习作业:1.()的老人与()的海2. 勾画出你感受最深的字词句,写出点评请前后四人一组交流,看看都对哪些文段进行了点评?点评是否准确?然后班级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老人与海(节选)》教案【教材定位】《老人与海(节选)》是部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九篇文章,这篇小说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一场惊心动魄的搏斗。
一个孤单的老人,面对险恶的大海,力量对比是悬殊的,结果似乎也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小说却通过接踵而至的搏斗,展现出一种永不言败的精神。
阅读这篇文章的时候,要围绕老人这一失败英雄的形象及其象征意义,体会小说所赞颂的“人的灵魂的尊严”。
在品读老人与鲨鱼五个回合的搏斗中,体会海明威凝练而精当的语言。
同时,找出老人的内心独白,体会其表现出来的人物性格,以及揭示的主旨。
【素养目标】1.了解海明威及其作品,积累文学常识。
2.了解小说梗概,把握小说主要内容,理解作品思想内涵。
3.分析选段的艺术手法,掌握内心独白的创作手法,探讨人物形象。
4.把握老渔夫圣地亚哥的硬汉性格,学习他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探讨作品思想内涵。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当现实的狂风骤雨猛烈的吹打着我们的生活之时,当为了生计,我们不得不乘风踏浪,扬帆远航之时,我们该用怎样的姿态面对风雨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一起寻找答案。
二、知人论世1.了解作者—海明威海明威(1899--1961),美国当代文学中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也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美国富有传奇色彩和独特个性的杰出作家。
参加过美国对日战争,参加了解放巴黎的战斗。
1941年曾来中国采访,在重庆秘密会见过周恩来,并写过6篇有关中国抗日战争的报道。
战争结束后,海明威定居古巴,后返美定居。
1954年凭《老人与海》获诺贝尔文学奖。
晚年身患重病,精神抑郁,1961年开枪自杀。
2.创作背景《老人与海》这篇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
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
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
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
3.前情回顾一个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
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了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
课文节选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是小说临近结尾的部分,也是小说情节的高潮,约占全书的六分之一。
重点描写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五个回合。
4. 了解“冰山理论”海明威曾在《午后之死》中提出:“如果一位散文作家对于他想写的东西心中有数,那么他可以省略他所知道的东西,读者呢,只要作者写的真实,会强烈地感觉到他所省略的地方,好像作者已经写了出来。
冰山在海里移动很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上。
”这就是海明威著名的“冰山理论”。
5.了解“硬汉形象”“硬汉形象”是指海明威作品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
这些人物有拳击师、斗牛士、猎人等,他们都具有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性格,面对暴力和死亡,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都表现出一种从容、镇定的意志力,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
三、初读感悟(一)预习检查1.明确字音。
莽.莽撞撞(mǎng)豁.然(huò)灰鲭.鲨(qīng)蜷.曲(quán qū)咔嚓..(kā chā)魟.鱼(hóng)强劲.(jìng)攥.起手(zuàn)戳.不进去(chuō)糟蹋..(zāo tà)抡.起(lūn)游弋.(yì)2.解释词语。
所向无敌:意思是力量强大,无往不胜。
肆意妄为:意思指毫无顾忌地胡作非为。
听天由命: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做主观努力。
也比喻碰机会,该怎么样就怎么样。
手无寸铁:意思是手里没有任何武器。
乐在其中:意思是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一物降一物:比喻宇宙万物相生相克,生生不息,有一种事物,就会有另一种事物来制服它。
(二)初读课文。
【思考1】快速浏览课文,完成下面的表格。
明确四、文本研究【思考1】分析手法1.作者多次对鲨鱼进行描写的目的何在?明确写鲨鱼游得快,身子强健,武器好,凶残嗜杀,会去咬桨或船舵,趁海龟在水面上睡觉时就把它们的腿和鳍状肢咬掉。
这样描写鲨鱼是为了反衬老人坚强的决心和十足的自信,突出“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的硬汉形象。
2.找出五次搏斗前后的老人的内心独白,并分析这些独白在文中的作用。
明确如:这简直像是做梦一样,他想。
我没法阻止它攻击我,但我也许能制服它。
作用①这些独白忠实地记录了圣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
②这些内心独白不仅深刻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光彩,丰富了小说的思想,构成了小说的重要特色。
3.作者在塑造圣地亚哥这一形象时,笔力主要集中在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景上。
那么,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再现这一场景的?明确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和心理独白的手法。
作者善于从感觉、视觉、触觉着手去刻画形象,在简单、迅速的动作描写中塑造人物。
4.文章中出现了马林鱼、老人、大海、鲨鱼这些意象,有什么样的象征意味?明确马林鱼——人生理想老人——硬汉精神大海——人生舞台鲨鱼——悲剧命运【思考2】分析语言<任务>分析下列句子的语言特点和效果。
1.这条鲨鱼的出现并不是一个偶然。
当那一大片暗沉沉的血渐渐下沉,扩散到一英里深的海水里的时候,它就从深处游了上来。
鲨鱼莽莽撞撞地一下子冲过来,划破了蓝色的水面,豁然出现在太阳底下。
明确这段描写鲨鱼刚出现时的情景,语言平实自然,主要借助一系列的动词,就把鲨鱼来势的凶猛快捷、形势的紧迫立刻展示在读者面前,使人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2.两条鲨鱼一齐紧逼而来,他一看见离他最近的一条张开嘴,咬住了大鱼银色的体侧,就高高举起棍子,重重地落下去,打在鲨鱼宽阔的脑袋顶上。
棍子敲上去的时候,他觉得像是打在坚韧的橡胶上,但他也感到了坚硬的骨头。
趁鲨鱼从大鱼身上往下溜的时候,他又狠狠地打在鲨鱼的鼻尖上。
明确这段文字写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多用动词,鲜明生动,给人以惊惧、紧张感,但这种感情不直露,而是凝结在简单迅速的动作中,蕴含在自然的行文中,由读者自己去体会,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3.“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明确这句话生动地揭示了圣地亚哥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
人生下来虽然面临种种自然与社会的挑战,但一个人只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不屈服的精神,就永远是胜利者。
小说中的老渔夫圣地亚哥虽然最终没能保住大鱼,但在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他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是精神上的胜利者。
【思考3】分析情节和内容1.如何理解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明确小说中的大海和鲨鱼象征着与人作对的社会与自然力量,“老人与鲨鱼的搏斗”就是人类与自然、与危险困难的抗争。
正如小说的主题:“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这是老人的生活信条。
他正视失败,表现出无畏的勇气和奋斗精神。
他展现了人类最宝贵的精神力量。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人类的进取精神。
2.你如何看待圣地亚哥的结局?明确这是一场人与自然搏斗的惊心动魄的悲剧。
老人每取得一点胜利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最后遭到无可挽救的失败。
但是,从另外一种意义上来说,他又是一个胜利者。
因为,他不屈服于命运,无论在多么艰苦卓绝的环境里,他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了奋勇的抗争。
大马林鱼虽然没有保住,但他却捍卫了人的尊严,显示了一个人的能耐可以达到什么程度,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的英雄。
【思考4】分析人物形象1.在与鲨鱼的搏斗过程中,我们会发觉老人的性格似乎比较矛盾,他经常会自我否定,找到相关语句,说说你的理解。
明确老人认为自己给打败了,是因为他的马林鱼仅剩一副空骨架,因为他的身体、精神疲劳到了极点,他甚至后悔捕到这条鱼。
这些看似消极的心理描写,并没有削弱对老头儿形象的塑造。
我们可以看到作者正试图塑造一位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孩子、一片真正的大海、一条真正的鱼和真正的鲨鱼。
这样的描写也正是突出了“真实性”。
同时,老头儿是作者笔下最典型的“硬汉子”形象,他能面对险恶形势毫不气馁,不屈不挠地斗争下去,在精神上压倒敌人。
在与鲨鱼搏斗时,老头儿有短暂的犹豫甚至是畏惧心理,这是正常的,这是几乎为战斗而耗尽精力的战斗者的本能想法,但是,当情势危急时,老人又毫不犹豫地投入了战斗,这样,不但没有削弱老人的“硬汉”形象,反而使这个形象更丰满、更真实。
2.你认为桑地亚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明确勇敢、坚强、果断、善良、幽默、乐观, 面对险恶形势毫不气馁,不屈不挠地斗争下去,在精神上压倒敌人。
一个面临厄运甚至绝境永不屈服永不放弃的“硬汉子”形象。
他是一个胜利的失败者,一个失败了的英雄。
【思考5】分析艺术特色1.人们称海明威的作品有“电报式风格”。
在本文中,这种特点有哪些体现?明确①结构上的单纯性,人物少到不能再少,情节不枝不蔓,主人公性格单一而鲜明。
本文中直接出场的人物只有老渔夫桑地亚哥一个,情节也主要是围绕大马林鱼的捕获以及因此而引来的与鲨鱼之间的搏斗,可谓单纯而集中。
②避免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避免过多地使用形容词,特别是华丽的辞藻,尽量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因此,句子简短,语汇准确生动。
在塑造桑地亚哥这一形象时,他的笔力主要集中在真实而生动地再现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景上。
鲨鱼的来势凶猛,老人的沉着迎战,机敏矫捷,都写得生动逼真。
③鲜明生动的动作描写和简洁的对话。
海明威善于从感觉、视觉、触觉着手去刻画形象,将作者、形象与读者的距离缩短到最低限度,而且很少直接表露感情,他总是把它们凝结在简单、迅速的动作中,蕴涵在自然的行文或者简洁的对话中,由读者自己去体会。
如写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面:“老头儿用鱼叉攮到鲨鱼头上的时候,他听得出那条大鱼身上皮开肉绽的声音。
”④着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
海明威曾经以冰山来比喻创作,说创作要像海上的冰山,八分之一露在上面,八分之七应该隐含在水下。
露出水面的是形象,隐藏在水下的是思想感情,形象越集中鲜明,感情越深沉含蓄。
另外,为使“水下”的部分深厚阔大,他还借助于象征的手法,使作品蕴涵深意。
【思考6】你认为老人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人生的成败到底应该如何衡量?明确在世俗的眼光看来,老人也许是一个失败者,但在海明威笔下,他却是一个不向命运低头的“硬汉子”,是一个无论在怎样艰苦卓绝的环境里,都凭着自己的勇气、毅力和智慧进行奋勇抗争的勇士,是一个捍卫了“人的灵魂的尊严”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