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竞赛试题及答案——生态学汇总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生态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生态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生态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生态系统中能量的流动特点是:A. 单向流动,逐级递减B. 双向流动,逐级递增C. 多向流动,逐级递增D. 多向流动,逐级递减答案:A2. 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物质和能量答案:D3. 以下哪种生物属于分解者?A. 蚯蚓B. 兔子C. 草D. 狮子答案:A4. 以下哪种关系不属于种间关系?A. 竞争B. 捕食C. 共生D. 寄生答案:B5. 生态系统中的“绿色水库”指的是:A. 森林B. 草原C. 湿地D. 农田答案:A6. 以下哪种生物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最强?A. 热带雨林中的植物B. 沙漠中的仙人掌C. 极地的企鹅D. 深海的鱼类答案:B7. 以下哪种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最强?A. 热带雨林B. 草原C. 沙漠D. 城市答案:A8. 以下哪种生物不属于食物链中的生产者?A. 玉米B. 蚯蚓C. 草鱼D. 浮游植物答案:C9.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金字塔”反映了:A. 物质的流动B. 能量的流动C. 物种的多样性D. 环境的变化答案:B10. 以下哪种生物对维持生态平衡有重要作用?A. 害虫B. 益虫C. 杂草D. 病原体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生态系统中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________。

答案:分解者2. 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初级消费者→次级消费者→________。

答案:高级消费者3. 湿地生态系统被称为“地球之肾”,因为它具有________和净化水质的功能。

答案:调节气候4. 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通常高于草原生态系统,这是因为森林生态系统具有更复杂的________。

答案:营养结构5. 沙漠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相对较少,主要是因为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条件较为严酷。

答案:环境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请简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

高中生物生态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生态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生态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下列哪一项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A. 生产者B. 消费者C. 分解者D. 非生物环境2.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植物的哪个部位?A. 根B. 茎C. 叶D. 花3. 以下哪个选项不是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引进外来物种C. 保护濒危物种D. 恢复退化生态系统4. 食物链中,能量传递的效率一般是多少?A. 10%B. 20%C. 30%D. 50%5. 以下哪种生物不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A. 草B. 树C. 蘑菇D. 藻类6. 哪种物质在生态系统中是循环利用的?A. 能量B. 碳C. 氮D. 所有选项7. 以下哪种生物不是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A. 狮子B. 兔子C. 蚯蚓D. 植物8. 以下哪种生物不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A. 细菌B. 真菌C. 蜈蚣D. 蛆虫9. 以下哪种生物属于共生关系?A. 蚂蚁与蚜虫B. 狼与羊C. 狮子与羚羊D. 鹰与蛇10. 以下哪种生物属于寄生关系?A. 蜜蜂与花B. 蚊子与人类C. 鱼与水草D. 鹿与森林11. 以下哪种生物属于捕食关系?A. 鸟与虫B. 鸟与树C. 虫与花D. 树与鸟12. 以下哪种生物属于竞争关系?A. 两株草B. 草与虫C. 鸟与鱼D. 鱼与水草13. 以下哪种生物属于捕食关系?A. 鸟与虫B. 鸟与树C. 虫与花D. 树与鸟14. 以下哪种生物属于共生关系?A. 蚂蚁与蚜虫B. 狼与羊C. 狮子与羚羊D. 鹰与蛇15. 以下哪种生物属于寄生关系?A. 蜜蜂与花B. 蚊子与人类C. 鱼与水草D. 鹿与森林16. 以下哪种生物属于竞争关系?A. 两株草B. 草与虫C. 鸟与鱼D. 鱼与水草17. 以下哪种生物属于捕食关系?A. 鸟与虫B. 鸟与树C. 虫与花D. 树与鸟18. 以下哪种生物属于共生关系?A. 蚂蚁与蚜虫B. 狼与羊C. 狮子与羚羊D. 鹰与蛇19. 以下哪种生物属于寄生关系?A. 蜜蜂与花B. 蚊子与人类C. 鱼与水草D. 鹿与森林20. 以下哪种生物属于竞争关系?A. 两株草B. 草与虫C. 鸟与鱼D. 鱼与水草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21.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_________的。

生物竞赛高中试题及答案

生物竞赛高中试题及答案

生物竞赛高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是:A. 蛋白质B. 脂质C. 糖类D. 核酸答案:B2. 光合作用中,光能被转化为:A. 热能B. 电能C. 化学能D. 机械能答案:C3. 人类遗传病中,色盲属于:A. 单基因遗传病B. 多基因遗传病C. 染色体异常遗传病D. 线粒体遗传病答案:A4. 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的功能:A. 物质循环B. 能量流动C. 信息传递D. 物种灭绝答案:D5. 以下哪种生物不属于原核生物:A. 蓝藻B. 细菌C. 酵母菌D. 放线菌答案:C6. 植物细胞特有的细胞器是:A. 叶绿体B. 线粒体C. 高尔基体D. 核糖体答案:A7. 人体最大的淋巴器官是:A. 扁桃体B. 脾脏C. 胸腺D. 淋巴结答案:B8. 以下哪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A. 胰岛素B. 甲状腺素C. 肾上腺素D. 促性腺激素答案:A9. 基因突变是指:A. 基因数量的改变B. 基因结构的改变C. 基因位置的改变D. 基因表达的改变答案:B10. 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发生在:A. G1期B. S期C. G2期D. M期答案: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加倍发生在_____期。

答案:M2. 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_____。

答案:纤维素3. 人体免疫系统中,负责特异性免疫的是_____细胞。

答案:淋巴4. 人类基因组计划的目的是测定人类基因组的_____。

答案:全部DNA序列5. 基因工程中常用的运载体是_____。

答案:质粒6. 细胞分化的实质是_____的选择性表达。

答案:基因7. 植物的光周期现象是指植物对_____的反应。

答案:日照长度8. 人体中,负责运输氧气的蛋白质是_____。

答案:血红蛋白9. 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其遗传物质可以是_____或RNA。

答案:DNA10. 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_____。

答案:肝脏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的区别。

高中生物学联赛试题

高中生物学联赛试题

高中生物学联赛试题高中最重要理科竞赛之一,理论考试以高中生物学为基础,并有一定扩展,扩展的部分可参考高校普通生物学内容。

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高中生物学联赛试题,一起来看看吧。

高中生物学联赛试题一、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 (18题22分)1. 兼性异染色质具有( )的特征。

(单选l分)A. 染色质始终凝集从不转录B. 染色质松散时可以转录C. 染色质始终凝集可以转录D. 染色质松散时不可以转录2. 亨廷顿氏(Huntington)舞蹈病是由于编码huntingtin蛋白基因的碱基序列( )过度重复造成的一种遗传疾病。

(单选l分)A. AGCB. GGGC. CAGD. CGA3. 癌细胞一般具有下列哪种细胞活动特征? (单选l分)A. 核酸合成减弱B. 细胞周期停滞C. 蛋白质合成减弱D. 糖酵解显著增强4. 细胞凋亡和程序性坏死的主要区别包括 (多选2分)A. 是否引发炎症反应B. 有无信号转导过程C. 有无蛋白质的合成D. 是否随机降解DNA5. 关于胆固醇的描述正确的是 (多选2分)A. 细胞质膜的内外小叶均有分布B. 仅分布在细胞质膜的外小叶C. 胆固醇是各种生物体细胞质膜的固有成分D. 胆固醇是细胞质膜中脂筏的基本结构组分之一6. 以下有关光学漫微镜和电子显微镜分辨率的描述,正确的是 (多选2分)A. 光学显微镜的分辨率能达到1nmB. 光学显微镜能观察到多数病毒C. 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能达到0.1nmD. 电子显微镜能观察到蛋白与核酸分子7. 溶酶体的功能包括 (多选2分)A. 降解由胞外环境进入胞内的物质B. 清除无用的生物大分子及衰老的细胞器C. 吞噬和自噬D. 胞吐8. 以下列生物膜“流动镶嵌模型”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l分)A. 脂膜由脂双层构成,内外表面各分布一层球状蛋门质B. 脂膜由脂双层构成,中间有一层蛋白质C. 脂膜由脂双层构成,蛋白质以不连续的颗粒形式嵌入脂层,脂分子可以移动,蛋白质不能移动D. 脂膜由脂双层构成,蛋白质以不连续的颗粒形式嵌入脂层,脂分子和蛋白质的均呈流动状态9. 细胞中的核糖体根据定位不同可分为游离核糖体和结合核糖体,下列哪一组细胞器的蛋白质游离核糖体合成? (单选l分)A. 线粒体,叶绿体,分泌泡B. 内质网,绷胞核,高尔基体C. 细胞核,线粒体,溶酶体D. 线粒体,细胞核,叶绿体10. 如果线粒体内膜的不通透性被破坏,会导致以下哪种结果? (单选l分)A. 氢离子梯度无法形成,ATP无法产生B. 糖酵解无法进行C. 三羧酸循环无法生成ATPD. 电子传递链无法将NADH携带的电子传递到氧11. 内质网是细胞中的“钙库”之一,以下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l分)A. 钙离子从细胞质扩散到内质网中B. 内质网上的钙泵将钙离子从细胞质主动运输到内质网C. 钙离子通过内质网上的钙离子通道主动运输到内质网D. 钙离子通过钠钾泵协同转运到内质网12. 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在于 (单选l分)A. 保证母细胞完整地一分为二B. 保证复制后的染色体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C. 保证母细胞的细胞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D. 保证母细胞的细胞器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13. 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的不同之处在于 (单选l分)A. 癌细胞不能合成DNAB. 癌细胞被锁定在细胞周期中的S期C. 癌细胞不受细胞周期检验点的控制D. 癌细胞始终处于细胞周期中的分裂期14. 拟南芥叶肉细胞有5对染色体,下列关于拟南芥细胞染色体数目叙述正确的是 (单选l分)A. 成熟花粉粒中的营养细胞有l0条染色体B. 珠被细胞有l0条染色体C. 胚乳细胞5条染色体D. 胚囊细胞有l0条染色体15. 关于大肠杆菌与小鼠细胞相同的特性描述正确的是 (单选l分)A. 均含有环状DNA和线状DNAB. 均不含有线状DNA和核糖体C. 均含有环状DNA和核糖体D. 均含细胞核和核糖体16. 光呼吸涉及三个细胞器的相互协作,分别是 (单选l分)A. 叶绿体、高尔基体和线粒体B. 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和溶酶体C. 叶绿体、过氧化物酶体和线粒体D. 叶绿体、内质网和线粒体17. 在细胞生长过程中可以向胞外分泌可溶性色素的微生物是(单选l分)A. 粘红酵母 ( Rhodotorula glutinis )B. 黑曲霉 ( Aspergillus nige )C. 天蓝色链霉菌 ( Streptomyces coelicolor )D. 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18. 红曲霉是食品工业常用的菌株,其生活的细胞参与TCA循环的酶系存在于线粒体的 (单选1分)A. 内膜B. 基质C. 嵴内隙D. 膜间隙高中生物学联赛试题答案二、植物和动物的解剖、生理、组织和器官(22题30分)19. 以下对根冠细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单选l分)A. 根冠细胞的壁仅具中胶层和初生壁B. 根冠中央的细胞中常含有淀粉粒C. 根冠周围的细胞会不断死亡脱落D. 根冠细胞持续分裂以保持根冠细胞数目大致不变20. 筛管分子和筛胞都是输导有机物的细胞,下列哪一句描述不符合两种细胞的发育与结构特点? (单选l分)A. 执行功能时是生活细胞B. 成熟时细胞中缺乏细胞核C. 具有来源于同一原始细胞的伴胞D. 细胞之间通过联络索沟通21. 关于小麦雌配子体从珠心原基中的发育开始到胚囊成熟,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单选2分)A. 孢原细胞起源于珠心表皮下方B. 大孢子母细胞在减数分裂前逐渐积累胼胝质的细胞壁C. 减数分裂产生的四个大孢子,进一步发育形成雌配子体D. 卵细胞位于成熟胚囊的珠孔端22. 给一个新植物物种进行命名要用双名法,双名法的书写格式是(单选l分)A. 科名+属名+定名人B. 属名+种名+定名人C. 属名+种加词+定名人D. 种名+属名+定名人23. 苔藓植物是现存最古老的陆生植物之一,限制其适应陆生环境的主要特征是 (多选2分)A. 植物体组织分化程度不高,体内无维管组织,输导能力不强B. 没有真根,只能靠假根或其它表皮细胞来行使吸收功能C. 有性生殖过程必须借助于水才能完成D. 性器官外围有不育细胞为之保护24. 下列有关地钱的叙述哪些是错误的?(单选l分)A. 地钱的营养体可以产生胞芽,胞芽成熟时脱落,并在土中萌发成为新一代的孢子体B. 地钱的颈卵器和精子器分别产生卵和精子,受精过程必须有水的参与才能完成c. 地钱的孢子体十分简单,仅由基足、蒴柄和孢蒴组成,必须寄生在配子体上D. 地钱的卵在颈卵器中完成受精作用,形成胚,并进一步发育成孢子体25. 下列有关松树花粉传播与萌发的描述正确的是(单选l分)A. 花粉借助风的作用通过珠孔进入胚珠,在贮粉室内萌发形成花粉管并进入雌配子体B. 花粉借助传粉滴的作用通过珠孔进入胚珠,在贮粉室内萌发形成花粉管并进入雌配子体C. 花粉借助风的作用到达胚珠并萌发形成花粉管通过珠孔进入胚珠和雌配子体D. 花粉借助传粉滴的作用达胚珠并萌发形成花粉管通过珠孔进入胚珠和雌配子体26. 研究发现,拟南芥中存在脱落酸的受体,感受脱落酸的信号。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生态学答案解析资料汇编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生态学答案解析资料汇编

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生态学答案解析52.下列属于后天获得的行为是:A.候鸟迁徙B.鸟类筑巢C.蜘蛛结网D.复杂的“鸟语”解析:候鸟迁徙、鸟类筑巢和蜘蛛结网均为先天性本能行为。

所以选择D53.生活在离海边50公里的某种小鸟,每天飞到海边取食时间都比前一天迟到50分钟。

这种现象叫:A.日节律B.潮汐节律C.月节律D.无规律解析:小鸟的这种节律与涨潮落潮的时间变化密切相关,因此属于潮汐纪律。

选择B55.在自然选择过程中,最终对动物行为起支配作用的遗传物质是:A.染色体B.DNA C.基因D.RNA解析:基因决定动物的性状,性状分类较多,包括行为。

选择C56.蜜蜂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性昆虫,它们的社会生活高度发展主要表现在个体形态和职能分工上的高度专门化,在蜜蜂群体中表现出明显的利他行为的是?A.蜂王B.蜂后C.工蜂D.雄峰解析:工蜂为蜂群采集实物、喂养和保护同类,都属于利他行为。

选择C57.城市中喜鹊的巢与巢间距很近,远小于市郊野外种群的巢间距离,其可能的原因是:A.合适的巢址分布密集B.食物充足C.利于繁殖D.喜鹊喜欢群居解析:城市生态系统是人工建立起来的特殊的人工生态系统,合适的筑巢的地方少,分布密集,还体现了筑巢的地方实物充足。

选择AB58.下列行为中哪种行为属于后天学习来的行为?A.小鸭子出生后跟随首先看到的移动物体B.小狗看到装食物的空盘子时也会分泌唾液C.幼猴将马铃薯放在水中洗净后再吃D.山雀喜好取食个体较大的毛虫解析:BCD都是经过后天条件反射建立学习得来。

选择BCD59.无毒的拟斑蝶外观酷似色彩鲜艳、身体有毒的王斑蝶,这一现象属于:A.贝茨拟态B.缪勒拟态C.警戒色D.保护色解析:王斑蝶鲜艳的颜色属于警戒色,但无毒的拟斑蝶外观酷似属于贝茨拟态。

选择A动物行为0557 .根据动物行为的定义,你认为下列哪项不是动物行为:A .黑猩猩为另一只黑猩猩梳理毛发B .雄螽斯在交配时,给雌螽斯提供食物C .地松鼠在洞穴附近直立,观察周围环境D .郊狼盘算如何阻止同伴来争夺猎物解析:动物的行为是动物的所作所为,是动物个体和群体为满足个体生存和种群繁衍的基本要求,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所做出的有规律、成系统的适应性活动。

生态学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生态学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生态学考试题库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A. 环境因素B. 生物个体C. 生物种群D. 生态系统答案:D解析: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系统包含了生物和非生物环境因素,因此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的研究对象。

2. 以下哪个不是生物群落的主要特征()A. 物种多样性B. 群落结构C. 群落动态D. 环境污染答案:D解析:生物群落的主要特征包括物种多样性、群落结构、群落动态等,环境污染是环境问题,不属于生物群落的特征。

3. 下列哪项不是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A. 物质循环B. 能量流动C. 信息传递D. 环境污染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环境污染不属于生态系统的功能。

4. 以下哪个因素不属于生态因子的范畴()A. 温度B. 光照C. 食物D. 空间答案:D解析:生态因子是指影响生物生长、发育和分布的环境因素,包括非生物因子(如温度、光照、水分等)和生物因子(如食物、竞争等),空间不属于生态因子的范畴。

二、判断题1.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转。

()答案:正确解析: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再从消费者到分解者,最后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不可逆转。

2.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主要是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答案:错误解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包括生物种类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等三个层面,不仅仅是保护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3. 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状态。

()答案:正确解析:生态平衡是指生态系统中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状态,保持生态平衡是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发展的基础。

三、填空题1. 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解析: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它们在生态系统中各自承担不同的角色,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运转。

高中生物竞赛模拟试题一(含答案)

高中生物竞赛模拟试题一(含答案)

生物竞赛模拟试题(一)一、细胞生物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1、以下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看到的结构是( )。

A.叶绿体B.微绒毛C.线粒体D.鞭毛2、原核细胞的特点是( )。

A.没有核膜,遗传物质集中在一个没有明确界限的低电子密度区,称为拟核B.DNA为裸露的环状分子,通常没有结合蛋白C.没有恒定的内膜系统D.核糖体为70S型,和真核细胞叶绿体、线粒体的相似3、以下哪些情况下膜的流动性较高( )。

A.胆固醇含量高B.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C.长链脂肪酸含量高D.温度高4、以下属于过氧化物酶体功能的是( )。

A.把血液中的乙醇氧化成乙醛,起到解毒作用B.先将底物氧化成过氧化氢,再把过氧化氢氧化成水和氧气C.将脂肪中的脂肪酸转化成糖D.分解脂肪酸等高分子直接向细胞提供热量5、鞭毛的轴丝由( )构成。

A.“9+0”微管B.“9+1”微管C.“9+2”微管D.微丝6、核仁的消失发生在细胞周期的( )。

A.G1期B.S期C.M期D.G2期7、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是指( )。

A.cyclinA B.cyclinB C.cyclinC D.cdkl等8、紧密连接存在于( )。

A.神经细胞间B.肌肉细胞间C.上皮细胞间D以上全部9、以下哪些可作为细胞主动运输的直接能量来源( )。

A.离子梯度B.NADH C.ATP D.光10、肌肉组织中肌肉收缩所需要的大部分能量以哪种形式贮存( )。

A.ADP B.磷酸烯醇式丙酮酸C.ATP D.磷酸肌酸11、下列关于光镜同电镜的比较,正确的是( )。

A.电镜用的是电子束,而不是可见光B.电镜样品要在真空中观察,而不是暴露在空气中C.电镜和光镜的样品都需要用化学染料染色D.用于电镜的标本要彻底脱水,光镜则不必12、在动物细胞培养过程中要用( )来进行观察。

A.相差显微镜B.荧光显微镜C.倒置显微镜D.普通光学显微镜13、下列属于还原糖的是( )。

A.D-果糖B.D-半乳糖C.乳糖D.蔗糖14、能出现在蛋白质分子中的下列氨基酸,哪一种没有遗传密码( )。

高中生物竞赛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竞赛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A. 保护细胞内部结构B. 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 合成蛋白质D. 储存遗传信息答案:B2.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A. 细胞壁B. 叶绿体C. 液泡D. 中心体答案:D3. 人体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A. 线粒体B. 核糖体C. 高尔基体D. 内质网答案:A4. 基因突变通常发生在:A. DNA复制过程中B. RNA转录过程中C. 蛋白质翻译过程中D. 细胞分裂过程中答案:A5. 以下哪种激素是由胰腺分泌的?A. 胰岛素B. 甲状腺素C. 肾上腺素D. 生长激素答案:A6. 光合作用中,光能被转化为:A. 热能B. 化学能C. 机械能D. 电能答案:B7. 以下哪个不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A. 草B. 树C. 羊D. 藻类答案:C8. 人类的性别决定方式是:A. XY型B. ZW型C. XO型D. ZZ型答案:A9.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细胞周期的阶段?A. G1期B. S期C. G2期D. G0期答案:D10. 以下哪个选项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 核糖体B. 线粒体C. 内质网D. 所有选项答案: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和。

答案:磷脂、蛋白质2. 细胞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答案:线粒体3. 人体遗传物质的载体是。

答案:染色体4. 植物通过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答案:根5. 基因表达的过程包括和两个阶段。

答案:转录、翻译6. 细胞凋亡是由控制的程序性死亡。

答案:基因7. 人体免疫系统的第三道防线主要由和组成。

答案:T细胞、B细胞8. 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内含有,是遗传信息库。

答案:DNA9. 酶的催化作用具有和的特点。

答案:高效性、专一性10. 植物的光合作用分为和两个阶段。

答案:光反应、暗反应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简述DNA复制的过程。

答案:DNA复制是一个半保留的过程,首先解旋酶解开双螺旋结构,然后DNA聚合酶在模板链上添加互补的核苷酸,形成新的互补链,最终形成两个相同的DNA分子。

高中生物竞赛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竞赛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竞赛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内负责蛋白质合成的细胞器是:A. 线粒体B. 高尔基体C. 核糖体D. 内质网2. 下列哪项不是达尔文自然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A. 物种的变异B. 适者生存C. 遗传和进化D. 物种的不变性3. 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量减半发生在:A. 有丝分裂B. 减数分裂C. 细胞分化D. 细胞凋亡4. 植物的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A. 根B. 茎C. 叶D. 花5. 人体中,负责运输氧气的蛋白质是:A. 血红蛋白B. 胰岛素C. 甲状腺素D. 促红细胞生成素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细胞膜主要由______构成,其功能包括细胞内外物质的交换和细胞信号的传递。

7. 遗传物质DNA的双螺旋结构由______和______组成。

8. 植物通过______和______来适应干旱环境。

9. 细胞周期包括间期和______两个阶段。

10. 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______的改变。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1. 描述细胞凋亡的过程及其在生物体中的作用。

12. 解释什么是基因重组,并举例说明其在生物进化中的作用。

四、综合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3. 请分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并说明为什么能量流动是单向不循环的。

14. 讨论现代生物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例如基因编辑技术,并分析其可能带来的伦理问题。

答案一、选择题1. C. 核糖体2. D. 物种的不变性3. B. 减数分裂4. C. 叶5. A. 血红蛋白二、填空题6. 磷脂双分子层7. 磷酸糖和碱基对8. 蒸腾作用减少和根系发达9. 分裂期10. 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三、简答题11. 细胞凋亡是细胞程序性死亡的过程,它在生物体中的作用包括:维持组织稳态、清除受损细胞、参与发育过程等。

12. 基因重组是指在有性生殖过程中,来自不同亲本的基因重新组合形成新的基因组合。

全国高中生物竞赛试题及答案

全国高中生物竞赛试题及答案

全国高中生物竞赛试题及答案以下是一套全国高中生物竞赛的试题及答案。

第一题:
试题内容:描述植物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试题答案:植物细胞是由细胞壁、细胞膜、质膜、质网、核膜、细胞核、线粒体等组成。

细胞壁起支撑作用,细胞膜是物质进出的
通道,质膜储存物质和维持细胞形状,质网参与物质合成和转运,
核膜保护细胞核,细胞核控制细胞的生命活动,线粒体参与细胞的
能量代谢等。

第二题:
试题内容:生物多样性是什么?
试题答案: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种类丰富程度和
各个层次组成的多样性。

它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系
统多样性。

第三题:
试题内容:简述DNA复制的过程。

试题答案:DNA复制是指DNA分子在细胞分裂或遗传信息传
递过程中复制自身的过程。

复制过程中,DNA双链解旋,由DNA
聚合酶在模板链上合成新的互补链,形成两条完全相同的DNA分子。

第四题:
试题内容: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有哪些方面?
试题答案: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涵盖了许多方面,包括森林
砍伐、土地开垦、水污染、空气污染、生物物种灭绝、气候变化等。

这些活动导致了生态系统失衡,危害了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以上试题及答案能对您有所帮助。

高中竞赛生态学

高中竞赛生态学

普通生态学试题 生态因素1.(第1届IBO )对种子萌发而言,光:( )A.仅对某些植物是必要的B.对所有寄生植物都是必要的C.对喜光植物是必要因素D.对任何种植物的种子都不是限制因子 2(第4届IBO )下图所列为Ⅰ和Ⅱ两株植物的日长与开花时间关系的曲线,由此曲线可以判断:( )A.Ⅰ是短日照植物,Ⅱ是长日照植物B.Ⅰ是长日照植物,Ⅱ是短日照植物C.Ⅰ是短日照植物,Ⅱ是中日照植物D.Ⅰ是长日照植物,Ⅱ是中日照植物E.Ⅰ是中日照植物,Ⅱ是短日照植物3(第3届IBO ).右图曲线1和曲线2代表物种1和物种2的耐热范围,在怎样的温度范围内,物种2能在与物种1竞争的过程中取胜?( )A.温度在21~t t 范围内B.温度在32~t t 范围内C.温度和2t 以下D.温度变化幅度很大时E.温度在3t 以上4(第4届IBO ).温度对卵的孵化影响很大,请问在下面哪些情况下卵的孵化期最短?( )A.在适温范围的下限温度B.在适温范围的上限温度C.一直保持在最适温度D.在适温范围内温度有些波动5(第1届IBO ).指出哪一生态类群具有以下特点:这些植物的茎细而脆弱,机械组织不发达,茎内有大的细胞间隙,叶为肉质,角质层薄。

( )A.中生植物B.水生植物C.旱生植物D.耐热植物 6(第9届IBO ).有棱仙人掌比圆柱状仙人掌和球形仙人掌优越的原因是:( ) ①因为它们与旱生植物增加表面积的概念相吻合 ②因为捕食者被赶走了 ③因为部分遮阴降低了光照A.只有①正确B.只有②正确C.只有①和②正确D.只有③正确E.①②和③全正确7.以下哪种现象有利于植物适应干旱的环境?( )A.植物体具刺B.叶片退化或肉质化C.种子休眠期长D.植物体能进行次生生长E.根系发达8(第1届IBO).白蚁和微生物共生,微生物生活在白蚁肠内并以纤维素为食物,这一个例子说明:()A.竞争B.捕食C.互利共生D.偏利共生9(第8届IBO).典型的r—对策生物及K—对策生物分别是:()A.鼠;象B.象;鼠C.鼠;兔D.兔;蛇E.兔;鼠10(第9届IBO).r—选择的生物是利用那些适合快速生长又快速繁殖的生境。

高中生物竞赛(含完整答案)

高中生物竞赛(含完整答案)

高中生物竞赛(含完整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不属于细胞器的功能?A. 线粒体:产生能量B. 高尔基体:合成蛋白质C. 内质网:合成脂质D.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答案:B2. 下列哪项是DNA复制过程中的关键酶?A. RNA聚合酶B. DNA聚合酶C. 限制性内切酶D. 连接酶答案:B3. 下列哪项是光合作用过程中的关键步骤?A. 光反应B. 碳反应C. 水的分解D. 葡萄糖的合成答案:A4. 下列哪项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关键步骤?A. 有丝分裂B. 无丝分裂C. 减数分裂D. 细胞周期答案:A5. 下列哪项是遗传学中的基本概念?A. 基因B. 蛋白质C. 氨基酸D. 核苷酸答案:A二、填空题1.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磷脂和蛋白质2.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________。

答案:叶绿体3. 遗传学的基本定律包括________定律和________定律。

答案:孟德尔定律和摩尔根定律4. 细胞分裂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5. 生态系统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

答案: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高中生物竞赛(含完整答案)三、简答题1. 简述细胞器的功能。

答案:线粒体:产生能量,是细胞的“动力工厂”。

高尔基体:合成蛋白质,并将其运输到细胞外。

内质网:合成脂质,参与蛋白质的合成和修饰。

核糖体:合成蛋白质,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2. 简述DNA复制的过程。

答案:解旋:DNA双链解开,形成两条单链。

合成: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两条新的DNA链。

连接:连接酶将新合成的DNA片段连接起来,形成完整的DNA分子。

3. 简述光合作用的过程。

答案:光反应: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光能被吸收,水被分解,产生氧气和ATP。

碳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二氧化碳被固定,合成葡萄糖。

4. 简述细胞分裂的过程。

答案:有丝分裂:细胞核分裂,形成两个相同的子细胞核,然后细胞质分裂,形成两个相同的子细胞。

高中生物竞赛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竞赛试题及答案

高中生物竞赛试题及答案高二生物竞赛初赛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正确的说法应该是:C.一个分子或一个原子不是一个系统。

因为系统是由相互作用的组成部分组成的整体,单个分子或原子并不构成系统。

2.下列生物中,不具有叶绿体,但具有细胞壁的是:正确的选项是:D.②③。

因为大肠杆菌是一种原核生物,不具有细胞器,而绿藻具有叶绿体和细胞壁。

3.C、H、N三种化学元素在组成人体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共占73%左右,而在组成岩石圈的化学成分中,质量分数还不到1%,这一事实说明了()正确的选项是:B.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统一性。

因为生物和非生物界都由相同的元素构成,但生物界中这些元素的比例和组合方式不同于非生物界。

4.鉴定脱脂淡奶粉是否为伪劣产品,不需用的化学试剂是()正确的选项是:D.红墨水。

因为红墨水并不用于鉴定脱脂淡奶粉是否为伪劣产品。

5.下面为洋葱根尖分生区有丝分裂观察实验的有关图示,甲图是一组目镜标有5X和16X字样、物镜标有10X和40X 字样的镜头,乙图是某同学在甲图中选用的一组能放大160倍的镜头组合所观察到的图像。

欲将乙图视野中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的细胞移至视野中央进行640倍高倍镜观察,正确的镜头组合及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正确的选项是:C.(2)×(3);右下方。

因为要将细胞移至视野中央,需要向相反方向移动装片,而正确的镜头组合是将物镜放大4倍,将目镜放大4倍。

6.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是()正确的选项是:B.③②①④⑦⑩⑨。

因为神经元、胃黏膜和皮肤是组成人体的器官和组织,比龟和病毒更为复杂,而一片森林和一池塘中所有的生物则是更为复杂的生态系统。

7.种群是指一个生态系统中(。

)正确的选项是:A.同种生物所有成熟个体的总和。

因为种群是指同种生物在一个生态系统中的总体数量。

8.对生物进化的方向起决定作用的是(。

)正确的选项是:D.自然选择。

因为自然选择是指适应性更强的个体更有可能生存和繁殖,从而使得种群逐步进化。

生物竞赛高中试题及答案

生物竞赛高中试题及答案

生物竞赛高中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一项不是细胞膜的主要功能?A. 物质交换B. 信号传递C. 细胞分裂D. 细胞保护2. 细胞周期中,DNA复制发生在哪个阶段?A. G1期B. S期C. G2期D. M期3. 光合作用中,光能被转化为化学能的场所是?A. 线粒体B. 叶绿体C. 核糖体D. 内质网4. 以下哪个不是真核细胞的细胞器?A. 核糖体B. 线粒体C. 高尔基体D. 质粒5. 细胞凋亡是一种?A. 细胞死亡C. 细胞生长D. 细胞分化6. 基因突变的类型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点突变B. 插入突变C. 缺失突变D. 染色体突变7. 遗传密码子是?A. 氨基酸序列B. 核苷酸序列C. 蛋白质序列D. 糖链序列8. 蛋白质合成的场所是?A. 细胞核B. 线粒体C. 核糖体D. 内质网9. 以下哪个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细胞器?A. 核糖体B. 线粒体C. 叶绿体D. 质粒10. 细胞分裂的类型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有丝分裂B. 减数分裂D. 均裂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1. 细胞膜主要由______和______组成,具有流动性和选择性通透性。

12. 细胞周期分为间期和分裂期,间期包括G1期、S期和G2期,分裂期包括______和______。

13. 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其中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______,暗反应发生在______。

14. 细胞凋亡是一种由基因控制的______过程,与细胞坏死不同。

15. 遗传密码子是mRNA上的三个连续的______,决定一个特定的氨基酸。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请简述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17. 请解释什么是基因突变,并给出两种基因突变的例子。

18. 请描述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的主要区别。

19. 请解释什么是细胞周期,并简述其重要性。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20. 论述光合作用对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高中生物竞赛技能测试题库

高中生物竞赛技能测试题库

高中生物竞赛技能测试题库高中生物竞赛技能测试题库涵盖了生物学的多个领域,包括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进化论、动植物学等。

以下是一些测试题目的示例:1. 细胞生物学- 题目:描述细胞周期的各个阶段,并解释它们在细胞分裂中的作用。

- 答案:细胞周期包括G1期、S期、G2期和M期。

G1期细胞生长并准备DNA复制;S期DNA复制;G2期细胞继续生长并准备分裂;M期细胞分裂成两个子细胞。

2. 遗传学- 题目:解释孟德尔遗传定律中的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

- 答案:分离定律表明在杂合子中,两个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分离,每个配子获得一个等位基因。

独立分配定律表明不同基因的分离是独立的,即一个基因的分离不影响其他基因的分离。

3. 生态学- 题目:定义生态位,并举例说明不同物种如何在同一生态系统中避免直接竞争。

- 答案:生态位是物种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角色,包括其对资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适应。

例如,在同一森林生态系统中,不同鸟类可能选择不同高度的树木或不同类型的食物来避免竞争。

4. 进化论- 题目:简述自然选择如何导致物种的进化。

- 答案:自然选择是生物体中有利特征的逐渐积累过程。

在生存和繁殖方面具有优势的个体更有可能将其基因传递给下一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有利特征在种群中变得更加普遍。

5. 动植物学- 题目:比较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主要区别。

- 答案:脊椎动物体内有脊椎骨构成的脊柱,而无脊椎动物则没有。

此外,脊椎动物通常具有更复杂的神经系统和循环系统,而无脊椎动物则具有更多样化的身体结构和生活方式。

6. 生物技术- 题目:描述PCR(聚合酶链反应)的原理及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 答案:PCR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用于快速复制特定DNA序列。

它包括三个主要步骤:DNA双链的解旋、引物结合和DNA聚合酶催化的链延伸。

PCR在DNA克隆、基因表达分析和遗传疾病诊断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7. 生物化学- 题目:解释酶的催化机制及其在生物体内的功能。

高中生物竞赛生态学试卷

高中生物竞赛生态学试卷

生态学练习(一)I.选择填空:1.蒲公英、杨树、柳树等植物光补偿点比较高,它们属于()。

【答案】C。

A.阴性植物B.中性植物C.阳性植物D.酸性植物2.在太阳光谱中,能被叶绿素吸收,对叶绿素的形成有促进作用的光是()。

A.蓝、绿光B.紫外光C.红、橙光D.红外光【答案】C。

3.生活在高纬度地区的恒温动物,一般其身体较低纬度地区的同类个体大,以此来减少单位体重散热量,这一适应称为()。

A.贝格曼法则B.阿伦法则C.李比希定律D,谢尔福德定律【答案】A。

4.北半球山地北坡植被的特点多是()。

A.喜光、耐湿B.喜热、耐旱C.喜湿、耐阴D.喜冷、耐干【答案】C。

5.下列表示种群相对密度的是()。

A.一亩地有20棵杨树B.10只/ hm2黄鼠C.100个/hm2鼠洞D.50ml水中有100个草履虫【答案】C。

6.Deevey将种群存活曲线分为三个类型,其中表示接近生理寿命前只有少数个体死亡的曲线为()。

A.凸型曲线B.凹型曲线C.对角线型曲线D.S型曲线【答案】A。

7.种群在逻辑斯谛增长过程中,密度增长最快时的个体数量为()。

A.小于K / 2 B.等于KC.等于K/2 D.大于K/2【答案】C。

8.生态型是()。

A.生物趋同进化的结果B.亲缘关系较远的植物长期生活在同一生境进化出相似适应特征C.生物趋异进化的结果D.生物适应生态环境的外部形态【答案】C。

9.以下生态位重叠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A.通常情况下生态位之间只发生部分重叠B.两个物种生态位重叠越多,竞争就越激烈C.如果两个生态位完全重叠将导致这两个竞争者同归于尽D.如果两个物种生态位完全重叠有可能使二者生态位分离【答案】C。

解析:一个稳定的群落中占据相同生态位的两个物种,其中一个种终究要灭亡10.森林砍伐形成的裸地,在没有干扰的情况下的演替过程是()。

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水生演替D.旱生演替【答案】B。

是在一个群落被破坏,但并未完全被消灭的地区所发生的演替。

2023年全国中学生物生态学竞赛真题

2023年全国中学生物生态学竞赛真题

2023年全国中学生物生态学竞赛真题生物生态学竞赛真题2023年全国中学生物生态学竞赛真题一、选择题1. 下列哪项是生态学研究的基本内容?A. 动植物分类学B. 物种进化与分布C. 遗传学D. 生物化学2. 生态系统中能流的途径包括以下哪些?A. 水循环B. 光合作用C. 食物链D. DNA复制3. 下列关于人为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的表述,哪项是正确的?A. 人为活动对生态系统没有任何影响B. 人为活动可以增加生物多样性C. 人为活动可以破坏生物栖息地D. 人为活动可以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二、填空题1. 种群的数量会受到多种因素的调节,其中生物因素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 氮循环中,氮气通过___________转化为亚氮酸盐,然后通过__________转化为氨,最后再通过__________转化为亚硝酸盐。

三、问答题1. 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由一群相互作用的有机体和它们所生存的非生物环境所构成的一个相互联系的系统。

它包括生物群落、生物栖息地和非生物环境。

2. 简要介绍一下光合作用的过程。

光合作用是植物和某些微生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和氧气的过程。

它包括光能的吸收、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光合产物的合成和光合产物的转运等步骤。

3. 你认为环境保护对人类的重要性是什么?环境保护对人类的重要性在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自然资源,减少污染和改善生活质量。

只有保护环境,我们才能够持续地获取清洁的水、空气和食物,并且提供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给未来的世代。

四、论述题请根据自己的理解,就以下问题进行论述:1.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及保护措施。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平衡的基础。

各种生物之间形成复杂的生态关系,共同构成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对环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起到重要作用。

高中生物竞赛试题及答案——生态学汇总

高中生物竞赛试题及答案——生态学汇总

高中生物竞赛试题及答案——生态学汇总什么是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动植物、微生物)与外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有机体:在生物学上再没有比有机体更小的单位了种群:许多相同的有机体生活在一起相同资源团:以相同方式利用资源的一组种群群落:生活于同一个地方的不同种群生态系统:生物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生物圈:也称全球生态系统,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有机体及其环境第一部分有机体与环境1生物与环境环境: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生态因子: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

比如光、温度、水分等。

密度制约因子:对生物的影响随其种群密度而变化。

非密度制约因子:影响强度不随其种群密度而变化。

非等价性: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是非等价的,其中有1-2个因子是起主导作用的因子。

比如光周期中的日照长短和植物春化阶段的低温就是主导因子。

补偿性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当某一个因子的数量不足,可依靠相近生态因子的加强得以补偿,获得相似的生态效应。

比如软体动物的在钙不足时,以锶弥补。

植物中光照下降,二氧化碳增加补偿光的影响。

生物钟(BIOLOGCIAL CLOCK):生物有机体对日月变化所形成的周期性适应,包括生理、形态和行为上的变化。

也称生物节律。

环境:指所在栖息地中对该个体发生影响的全部无机因素和有机因素的总和。

对环境的再定义:Wilson认为,人类已濒近于“进入环境世纪”。

而有人则主张应把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正义等都列为重要的环境问题项目。

生态因子:环境中对生物个体或群体的生活或分布起着影响作用的因素称为环境因子或生态因子。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原理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Liebig,1840):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限制因子定律(Blackman,1905):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者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起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

高中生物奥赛生态学部分

高中生物奥赛生态学部分
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范 围,它就阻止其生长、繁殖、分布、生理机能或者生存 的因素就是限制因子。 例题 :在下列情况下,测定了不同光照强度光合作用速率的影
响(4种实验条件): 0.10%CO2、30℃ (1) 0.10%CO2、20℃ (2) 0.03%CO2、30℃ (3) 0.03%CO2、20℃ (4) 从以上实验可以得知,对实验2、实 验4和P点起到限制作用的因素分别是 光 A.光强度、0.03%CO2、温度 合 B.0.10%CO2、光强度、温度 速 率 C.温度、光强度、CO2浓度 D.温度、0.03%CO2、光强度
D
1 2 3和4
P 光强度
注意:
如果一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的耐受范围很 广(窄),而且这种因子又非常稳定(不稳定),那么 这种因子就不太可能(很容易)成为限制因子。 例如:氧气对陆生动物来说,数量多,含量稳定, 因此一般不会成为限制因子;但是氧气在水体中 的含量是有限的,而且经常发生波动,因此常常 成为水生生物的限制因子。
(1)植物和温度 P505 a. 植物的春化 b.昼夜温差与有机物积累:白天温度高有利于光合作 用,夜间温度低降低呼吸作用。 c.季节变温与物候:生物长期适应于一年中温度的 寒暑节律性变化,形成于此相适应的生物发育节 律称为物候,实质是生物对季节性变温的适应。 d. 极端温度对植物的影响:低温对植物的伤害可分 为冷害、霜害和冻害三种。
2.休眠:
休眠是动植物抵御暂时不利环境条件的 一种非常有效的生理机制,环境条件如果超 出了生物的适宜范围(但不能超出致死限度), 虽然生物也能维持生活,但却常常以休眠的 状态适应这种环境。动植物一旦进入休眠期, 它们对环境条件的耐受范围就会比正常活动 是宽得多。
3.限制因子定律(limiting factors)

四川省高中生物竞赛试题

四川省高中生物竞赛试题

四川省高中生物竞赛试题四川省高中生物竞赛试题涵盖了生物学的多个领域,包括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生态学、进化论、生物技术等。

以下是一些模拟试题,旨在帮助学生准备竞赛:1. 细胞结构和功能- 题目:描述线粒体在细胞能量代谢中的作用,并解释其双层膜结构如何影响其功能。

- 答案:线粒体是细胞的能量工厂,主要负责细胞呼吸作用,通过氧化磷酸化过程产生ATP。

其双层膜结构包括外膜和内膜,内膜高度折叠形成嵴,增加了表面积,有利于进行更多的氧化磷酸化反应。

2. 遗传学基础- 题目:解释孟德尔遗传定律中的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并给出一个实例。

- 答案:分离定律是指在有性生殖过程中,一个个体的两个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会分离,每个配子只获得一个等位基因。

独立分配定律则是指不同基因的分离是独立的,一个基因的分离不影响另一个基因的分离。

例如,豌豆的花色和豆荚形状是两个独立的性状,它们的遗传是相互独立的。

3. 生态学原理- 题目:简述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特点,并解释为何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会以热能形式散失。

- 答案: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是单向不循环的,从生产者到消费者,再到分解者。

能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因为每个营养级都会有一部分能量以呼吸作用的形式散失为热能,这是生物体维持生命活动的基本需求。

4. 进化论观点- 题目: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是如何解释物种多样性的?- 答案:达尔文的自然选择理论认为,在生存斗争中,那些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更有可能生存并繁衍后代。

这些有利变异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在种群中积累,导致物种逐渐适应其环境,并可能形成新的物种,从而产生物种多样性。

5. 生物技术应用- 题目:基因编辑技术CRISPR-Cas9如何实现对特定基因的精确编辑?- 答案:CRISPR-Cas9是一种革命性的基因编辑技术,它利用一种名为Cas9的酶和一段设计好的导向RNA(gRNA),gRNA可以特异性地识别目标DNA序列,Cas9酶在gRNA的引导下精确地切割双链DNA,实现基因的删除、插入或替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竞赛试题及答案——生态学汇总什么是生态学?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动植物、微生物)与外界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

有机体:在生物学上再没有比有机体更小的单位了种群:许多相同的有机体生活在一起相同资源团:以相同方式利用资源的一组种群群落:生活于同一个地方的不同种群生态系统:生物有机体与其环境之间,有机地组合在一起生物圈:也称全球生态系统,生活在地球上的所有生物有机体及其环境第一部分有机体与环境1生物与环境环境:某一特定生物体或生物群体周围一切的总和,包括空间及直接或间接影响生物体或生物群体生存的各种因素。

生态因子:环境要素中对生物起作用的因子。

比如光、温度、水分等。

密度制约因子:对生物的影响随其种群密度而变化。

非密度制约因子:影响强度不随其种群密度而变化。

非等价性: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因子是非等价的,其中有1-2个因子是起主导作用的因子。

比如光周期中的日照长短和植物春化阶段的低温就是主导因子。

补偿性作用:在一定条件下,当某一个因子的数量不足,可依靠相近生态因子的加强得以补偿,获得相似的生态效应。

比如软体动物的在钙不足时,以锶弥补。

植物中光照下降,二氧化碳增加补偿光的影响。

生物钟(BIOLOGCIAL CLOCK):生物有机体对日月变化所形成的周期性适应,包括生理、形态和行为上的变化。

也称生物节律。

环境:指所在栖息地中对该个体发生影响的全部无机因素和有机因素的总和。

对环境的再定义:Wilson认为,人类已濒近于“进入环境世纪”。

而有人则主张应把人类健康、经济和社会正义等都列为重要的环境问题项目。

生态因子:环境中对生物个体或群体的生活或分布起着影响作用的因素称为环境因子或生态因子。

第二节生物与环境关系的基本原理利比希最小因子定律(Liebig,1840):低于某种生物需要的最小量的任何特定因子,是决定该种生物生存和分布的根本因素。

限制因子定律(Blackman,1905):任何生态因子,当接近或者超过某种生物的耐受性极限而阻止起生存、生长、繁殖或扩散时,这个因素称为限制因子。

耐受性定律(Shelford,1913):任何一个生态因子在数量上或者质量上的不足或过多,即当其接近或达到某种生物的耐受限度时会使该种生物衰退或不能生存。

该定律反映了环境因子量的变化,同时还考虑了生物本身的耐受性限度。

同时允许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方式:进化适应、生理适应、感觉适应、学习适应。

生态位1917年Grinell提出,生态位是有机体在环境中占据的地位。

Niche来自于法语的Nicher,表示巢穴(nest)的意思。

1927年Elton提出:生态位是指物种在生物群落中的地位和角色。

也有人将生态位译作生态龛或生态灶。

与栖息地的区别:栖息地指有机体所处的物理环境。

栖息地一般包括许多生态位并支持许多不同的物种。

与生态幅的区别:生态幅(价)中可能包含很多的生态位。

2能量环境:主要概念′常温动物:维持大致恒定的体温。

′变温动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而变化。

′内温动物:通过体内氧化代谢产热来调节体温,如鸟类和哺乳类如鸟类和哺乳类。

′外温动物:以来外部的热源,如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

′异温动物:产生冬眠的内温动物。

小型啮齿动物如跳鼠、黄鼠等。

′适应性低体温:内温动物的这种受调节的低体温现象。

′生物学零度:也称发育阈温度:植物发育生长是在一定的温度范围上才开始,低于这个温度,生物不发育这个温度称为发育阈温度物不发育,这个温度称为发育阈温度。

′春化:植物由低温诱导的的开花称为春化现象。

比如冬小麦的生长。

′黄化现象:光是影响叶绿素形成的主要因素。

黑暗条件下,植物不能够合成叶绿素,仅能合成胡萝卜素,从而导致叶子发黄。

地球表面温度的差异促成了哈得来环流(HADLEY CELL)。

赤道和两个温带地区气候条件的不同。

动物对极端温度的适应:●对低温的适应方式:降低热传导,增加隔热体型有增大趋势突出部分变短趋势脊椎数目增加(寒冷导致生长发育速度减缓而使脊椎数目增加)增加羽毛的量(密度、高度)或质(隔热性)水生哺乳动物脂肪增厚增加产热主动避开低温环境(行为学)对热稳态(即常温性)的要求放松,即允许局部或整体低温休眠●几个主要定律:贝格曼定律(Bergmann’s rule):体型大小变化阿伦定律(ALLEN’S RULE):外部形态变化乔丹定律(JORDAN’S RULE):鱼类脊椎数目在低温水域比在温暖水域多。

机制:低温抑制了生长和发育,性成熟延缓,所产生个体较大,脊椎数目较多。

动物对高温的适应将恒温机制控制的温度范围适当放宽回避不利高温环境条件(行为学)有机体发育一些特殊的结构和形成生理上的适应(如骆驼的体温昼夜变化、羚羊-脑部小动脉网等)3物质环境湿生植物(38):生长在热带雨林下层隐蔽潮湿环境中。

根系极不发达。

中生植物:大多数农作物、森林树种,具有一套保持水分平衡的结构与功能。

根系与输导组织比较发达,叶片表面有角质层,栅栏组织整齐,防止蒸腾能力较湿生植物高。

旱生植物:干热草原和荒漠地区。

抗旱能力极强。

根系发达,叶片退化成刺状。

腐殖质(54):是土壤微生物分解有机质时,重新合成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多聚体化合物,主要成分是胡敏酸和富里酸。

腐蚀质是植物营养的重要碳源和氮源。

(腐蚀质和非腐蚀质组成土壤有机质,是土壤肥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林冠火(57):发生在林冠上,破坏性大,可毁灭地面上全部的植物群落和动物群落。

地面火:发生在地面,破坏性皎林冠火弱,具有选择性(幼苗和抗火性差的植物)。

水平衡(44):动物失水和进水的平衡。

水生动物依赖于渗透压,陆生动物依靠水的摄入与排出的动态平衡。

思考题陆地上水的分布及其变化规律36水生植物如何适应水环境?39水生动物如何适应高盐度和低盐度的环境?40陆生动物如何适应干旱环境的?44土壤的生物学特性?5●气候因子的综合作用温度和水分条件的共同作用霍普金斯生物气候定律(Hopkin’s Bio-climatic Law)种群是物种存在的基本单位,同时是物种繁殖与进化的基本单位。

一个物种通常可以包括许多种群,不同种群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地理隔离,长期隔离的结果有可能发展为不同的亚种,甚至产生新的物种。

三、种群的年龄分布和性比●′年龄分布(Age distribution)又称年龄结构(Age structure),是指种群各年龄组(段个体在种群总数中所占的比例。

●种群生物学是研究种群的结构、形成、发展和运动变化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

主要包括:种群遗传学:研究种群的遗传过程。

进化(evolution)是种群中个体基因频率从一个世代到另一个世代的变化过程。

从进化论看,种群是一个演化单位(evolutionary unit)种群生态学:研究种群生物系统的规律的科学,具体就是研究种群内各成员之间、它们与其它种群成员之间以及它们与周围环境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种群生态学:是研究种群大小(SIZE)或数量(NUMBER)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

简单表示就是:有多少(数量或密度);哪里多,哪里少(分布和空间结构);如何变动(数量变动);为什么(Why)这样变动(种群数量的调节机制)。

种群动态(population dynamics)是种群生态学的核心问题。

●种群的数量统计绝对密度的调查统计方法?总数量调查法(total count,直接统计法):直接计数某地方的所有个体,由此得到种群密度。

比如人口调查。

?取样调查法(Sampling M.):?样方法(Quadrats):?标志重捕法(Mark release&recapture M.)?去除取样法(removal sampling)●种群密度:指单位面积(或体积)空间中的生物个体数量。

有时候,也可以用生物的重量来代替个体的数量。

根据密度调查方法的不同,密度可以分为:绝对密度(absolute density):单位面积(或体积)空间中的生物个体数量。

也称为原始密度(crude density)。

相对密度(relative density):衡量生物数量多少的相对指标◆标记-重捕法N:M=n:m其中,N—某地区的全部个体数,其中标志个体数为M,重捕个体数为n,其中标记个体数为m假设条件:1)调查期间标记的个体均匀分布;2)调查期间没有迁入、迁出;3)没有出生和死亡。

这些条件在某些情况下不太容易满足,比如某些标记过的个体特别容易被捕捉或者不容易捕捉,标记的个体容易死亡。

◆相对密度的调查统计方法?动物个体计数(捕捉)?粪堆计数?鸣叫计数?毛皮收购计数?单位努力捕捞量(catch per unit fish effort):鱼类数量统计。

?动物痕迹的计数(土丘、洞穴、足迹和巢穴等。

五、生命表和存活曲线1生命表(Life tables):记载某一种群或一定数量的同一时间出生的个体,经过一定时间后由于个体死亡而逐渐减少的统计表。

因而可以分为:?动态生命表:记录大约同一时间出生的个体从出生到死亡的命运。

(cohort,同生群)?静态生命表(也称特定时间生命表):某一特定时间对种群做一个年龄结构的调查所编制的生命表。

2存活曲线′A型:表示种群在接近生理寿命之前,只有个别个体死亡,即几乎所有个体都能达到其生理寿命。

也称凸型存活曲线。

′B型:各年龄段死亡率相等。

也称对角线型存活曲线。

′C型:表示幼年个体死亡率很高,以后的死亡率低而稳定。

表1种群之间可能存在的各种相互关系生物种及其变异与进化概念:?基因型(89):指的是一个生物体内所包含的基因,也就是说该生物的细胞内所包含的、它所特有的那组基因。

?表现型:对于一个生物而言,表示它某一特定的物理外观或成分。

?基因库(89)种群内存在的所有基因组和等位基因。

?Hardy-Weinberg定律(89):指在一个巨大的、个体交配完全随机、没有其他因素干扰(如突变、选择、迁移和漂变等)的种群中,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将世代保持稳定不变。

也称为种群的遗传平衡状态。

?多态现象(90):因为种群中许多等位基因的存在导致一个种群中一种以上的表现型,称为多态现象。

?适合度(91):指基因型个体的平均生殖力与存活率的乘积。

W=ml。

是估计生物各种特征适应性及其在进化过程中向后代传递能力高低的重要指标。

?遗传漂变(91):属于基因的随机变化,是以更好的适应性更强的基因代替适应性较差的基因。

在小种群中较多发生。

?遗传瓶颈(92):因灾变因素导致的基因频率的变化和总遗传变异的下降。

?建立(群)者效应:以一个或几个个体为基础在未被占据的生境中建立一个新的种群。

其遗传变异和特定基因在新种群中的呈现将完全依赖这少数几个个体的基因型。

形成建群者种群。

因为取样的误差,以及所处的生存环境不同,导致新隔离的移植种群基因库和母种群差异逐渐增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