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件-课件·PPT
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临床免疫ppt课件
![病原微生物学与免疫学临床免疫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f900fe7e21af45b207a851.png)
释放更多的核抗原
四.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的相关因素
(一) 抗原因素 1. 免疫隔离部位抗原的释放:
精子、眼内容物、神经髓鞘磷脂碱性蛋白 手术、外伤、感染 交感性眼炎、自身免疫性睾丸炎
2. 自身抗原发生改变:
生物、物理、化学(包括药物)等因素
肺炎支原体感染
红细胞抗原改变
变性IgG
抗自身IgG抗体(类风湿因子)
此外,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以及放疗、化疗、手术、创伤
等均有明显抑制或破坏免疫功能,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
.
18
四、免疫缺陷病的防治原则
1、控制感染:持续、严重的反复感染常常是免疫缺陷病患者的主要致死原 因,应积极预防和控制感染。同时应避免接种活疫苗。 2、免疫重建 :同种异体骨髓干细胞移植可代替受损的免疫系统以达到免 疫重建,可用于治疗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慢性肉芽肿病和 WiskottAldrich 综合征。胎儿胸腺移植可用于治疗 Di George 综合征。 3、基因治疗:借助逆转录病毒载体将正常腺苷脱氨酶 (ADA) 基因转染患 者淋巴细胞,再回输体内以治疗腺苷脱氨酶缺陷引起的重症联合免疫缺 陷病已获得成功,患者免疫功能可逐渐恢复正常。 4、免疫制剂:输注免疫球蛋白、新鲜血浆 ( 补体 ) 、中性粒细胞可用于治 疗体液免疫缺陷病、补体缺陷病和吞噬细胞缺陷病。如定期给 Bruton 病 患者补充免疫球蛋白,可以明显减轻感染。转移因子 (TF) 、胸腺素、干 扰素 (IFN) 、白细胞介素 2(IL-2) 及某些中药如香菇多糖、云芝多糖等对 细胞免疫缺陷病都有一定疗效,集落刺激因子 (CSF) 可增强中性粒细胞 和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杀菌功能。
第二节 自身免疫性疾病
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免疫应答称为自身免疫。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件共26页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件共26页](https://img.taocdn.com/s3/m/b45c51dfb90d6c85ed3ac63e.png)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No
免
Image
疫
分
子
No Image
No Image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No
免
Image
疫
分
子 (二)HLA-Ⅱ类分子的结构:
结构 : 链:1和 2功能区 链:1和 2功能区 1和1 ---抗原肽结合部位,可结合较长 (约12~20个氨基酸残基)肽段。 2 --- CD4分子结合部位。
No Image
No Image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No
免
Image
疫 分
图: MHC II类分子
子
No Image
No Image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No
免
Image
疫 分
图: MHC I类和II类分子
子
No Image
No Image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No
免
Image
疫 分
抗原肽与MHC
子
No Image
No Image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免 疫 分 子
人类的 HLA复合体
人类MHC亦称HLA复合体,位于第6号染色体短臂 , 按其定位和特点,可分为3类基因区:
1.HLA-Ⅰ类基因 经典的HLA-Ⅰ类基因包括HLAB、-C、-A,编码HLA-Ⅰ类抗原。
2.HLA-Ⅱ类基因 经典的HLA-Ⅱ类基因包括HLADP、-DQ和-DR,编码HLA-Ⅱ类抗原。
3.HLA-Ⅲ类基因 位于Ⅰ类与Ⅱ类基因之间,包括: 编码补体C2、C4和Bf的基因。
No Image
No Image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No
《微生物与免疫学》课件
![《微生物与免疫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f6084b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de.png)
微生物的分类
微生物是非常广泛的生物类别,包括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我们将了解不同类型微生物的特征、 分类和重要性。
微生物的形态结构
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对其功能和适应环境起着重要作用。我们将研究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如细菌的形态类 型、病毒的结构组成以及真菌和寄生虫的特征。
微生物的生活方式
微生物的生活方式有很多种,包括自养、寄生、共生等。我们将了解不同微生物的生活方式,以及它们 与人类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是由多个器官、细胞和分子组成的复杂系统。我们将研究免疫系统 的主要组成部分,如淋巴器官、免疫细胞和抗体等。
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系统起着保护机体免受感染和疾病的关键作用。我们将探讨免疫系统的 重要功能,如识别病原体、产生抗体和调节免疫反应等。
免疫系统对微生物的应对方式
免疫系统采取多种方式来应对微生物的入侵和感染。我们将了解免疫系统的主要防御机制,如细胞免疫 和体液免疫等,并探讨它们的重要性。
《微生物与免疫学》PPT 课件
欢迎来到《微生物与免疫学》PPT课件!在这个课程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免 疫学基础知识、微生物的分类、微生物的形态结构、微生物的生活方式以及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准备好开始这个充满知识和惊喜的旅程吧!
免疫学基础知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了解免疫学的基本概念是理解它的重要性的第一步。我们将介绍免疫学的定 义、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以及免疫系统的重要功能。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https://img.taocdn.com/s3/m/96c7d209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96.png)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是生物学的两个分支领域。
它们均被用于研究
各种生物体的结构,功能,发育和行为。
微生物学包括研究微量生物,即多种微小细菌,真菌,病毒和其他生物之间的关系。
免疫学研究同
一物种内部的免疫系统,包括免疫细胞,分子,反应机制和免疫反应。
微生物学研究了微生物是如何用来改变自然环境,以及如何影响
人类健康。
微生物学家通过研究这些微量生物的特性,发现它们如何
影响当下的疾病。
此外,它们也可以研究如何利用这些微生物来制备
有效的药物,并使用它们来进行食品加工。
此外,还可以研究微生物
如何影响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农作物和使用它们来加速植物的生长。
而免疫学则是研究神经机能受损后,如何应对免疫反应中的相关
分子变化的领域。
免疫学家也研究免疫系统如何显示抗病毒,肿瘤等
抗性,以及抗生素如何来抗击有害微生物。
研究员们还探究了免疫反
应的内在调节机制,以及健康的状态下如何维持一个正常的免疫反应。
因此,从本质上来说,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是两个紧密相关的生物
学领域,它们都有助于我们了解更多关于生物体如何应对其环境以及
它们如何维护健康状态的信息。
动物微生物学及免疫学课件-变态反应
![动物微生物学及免疫学课件-变态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468e3eedd0f34693daef5ef7ba0d4a7302766cf6.png)
变态反应的发生机制
免疫应答的组成
01
02
03
免疫系统
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 和免疫分子,是机体识别 和清除抗原物质、维持内 环境稳态的生理功能。
抗原
指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 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物 质,包括外源性抗原和内 源性抗原。
抗体
指由B淋巴细胞分泌的免 疫球蛋白,能够与抗原特 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
变态反应的发生率。
动物变态反应的防治策略
避免接触过敏原
通过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降低变态反应的发生 风险。
药物治疗
针对已经发生的变态反应,采取药物治疗,如使 用抗组胺药、糖皮质激素等。
免疫调节
通过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降低变态反应的发生 率,如使用免疫调节剂、益生菌等。
05
CATALOGUE
变态反应的案例分析
深入了解变态反应的机制
通过对不同案例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变态反应的发生机制 和影响因素。
寻找特异性治疗措施
通过对不同案例的比较分析,可以寻找特异性治疗措施,提高治疗 效果。
加强预防和保健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可以加强预防和保健意识,减少变态反应的发 生。
THANKS
感谢观看
动物微生物学及免 疫学课件-变态反应
目录
• 变态反应的定义与分类 • 变态反应的发生机制 • 变态反应的预防与治疗 • 动物中的变态反应研究 • 变态反应的案例分析
01
CATALOGUE
变态反应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变态反应
变态反应的特点
也称为超敏反应,是指机体受同一抗 原再次刺激后所发生的一种表现为组 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的特异性免疫 反应。
《微生物与免疫》课件
![《微生物与免疫》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a07d35c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10.png)
1 微生物和免疫的重要 2 免疫系统的作用和意 3 生物技术在免疫学中
性
义
的应用前景
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以及 免疫系统的功能对人类健 康和生活起着重要作用。
免疫系统的作用是保护机 体免受微生物侵害,维持 机体的稳态和健康。
生物技术的发展为免疫学 研究和疾病治疗带来了新 的机遇和前景。
微生物与免疫
探索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了解免疫系统的基础知识,以及生物技术在免疫 学中的应用。
微生物的定义
微观世界的奇妙
微生物是一类肉眼无法看到的微小生物体,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无处不在的微生物
微生物广泛存在于地球上的各个环境中,包括水、土壤、空气和人体。
微生物的多样性
微生物种类丰富多样,对生态系统的功能和稳定性起着重要的作用。
功能
免疫系统能识别和消灭外来微 生物,并保护机体免受感染。
分类
免疫系统可分为先天免疫和获 得性免疫两大类,分别担负着 不同的免疫反应。
免疫反应的类型
1
免疫反应的基本类型
免疫反应可分为细胞免疫反应和体液免
细胞免疫反应
2
疫反应,两者共同参与免疫的整个过程。
细胞免疫通过T细胞和巨噬细胞等免疫细
胞的协作,直接消疫苗的制备与应用
疫苗通过使用微生物的成分或 病毒修饰物,激发免疫系统产 生特定的免疫应答。
免疫检测技术
免疫检测技术用于检测人体中 的特定抗体或抗原,有助于早 期疾病的诊断和监测。
免疫治疗技术
免疫治疗利用生物技术手段调 节免疫系统,治疗免疫相关疾 病,如癌症和自身免疫病。
总结
微生物与疾病的关系
1 病原微生物
某些微生物能导致疾病, 如细菌感染、病毒感染和 真菌感染等。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件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7e869f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fd.png)
微生物的生态与分布
生态环境
微生物在土壤、水域、空气、动植物 体内等多种生态环境中生存和繁殖。
分布范围
微生物分布范围广泛,几乎无处不在 ,对自然界的物质循环和生命维持起 着重要作用。
02
CATALOGUE
免疫学基础
免疫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由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分子组成,它们共同作用,维护机体的健康。
制备方法
选择合适的微生物、进行培养、纯化 、灭活或减毒处理,以及加入佐剂等 。
疫苗接种的程序与注意事项
程序
按照国家免疫规划或卫生部门的建议, 按照规定的年龄和时间进行接种。
VS
注意事项
确保疫苗的储存和运输符合规定,避免疫 苗失效;接种前应了解宝宝的身体状况, 避免在疾病状态下接种;接种后应留观 30分钟,确保无异常反应。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是生命科学领域中的重要分支,与其他学科有着密切的 联系。
例如,与药理学、分子生物学、生物信息学等学科的交叉研究,有助于深 入探索微生物和免疫系统的奥秘,发现新的药物靶点和治疗策略。
未来,随着多学科交叉研究的不断深入,将进一步推动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的发展,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肿瘤免疫疗法
利用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的方法 ,包括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肿瘤疫苗 和细胞疗法等。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
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分子,如CTLA4和PD-1,来增强T细胞对肿瘤的免 疫反应。
肿瘤疫苗
利用肿瘤抗原制备的疫苗,旨在激发 机体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反应。
细胞疗法
利用自体或异体的免疫细胞来攻击肿 瘤细胞,如CAR-T细胞疗法。
自身免疫性疾病
利用免疫疗法来调节机体对自身抗原的反应,以达 到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目的。
幽门螺杆菌(微生物与免疫学课件)
![幽门螺杆菌(微生物与免疫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9befc33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6f.png)
助产专业资源库
一、螺杆菌属
目前本属细菌共发现有23个种。与人类疾病关系密
切的主要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
幽门螺杆菌的感染与萎缩性胃炎或慢性浅表性胃炎之 间的病因关系已确立,该菌的感染与胃窦和胃腺癌, 胃黏膜相关B细胞淋巴瘤密切关联。
助产专业资源库
(一)生物学特性
助产专业资源库
(三)临床意义
1.致病物质 ➢内毒素 可以引起发热反应。 ➢透明质酸酶和过氧化氢酶 细菌可以通过完整的皮肤和黏膜 进入宿主体内,并在体内有很强的繁殖和扩散能力。
助产专业资源库
2.致病途径 ➢人类对布鲁菌普遍易感,主要通过接触病畜及其 分泌物或被污染的畜产品,经皮肤、呼吸道、消化 道、眼结膜、生殖道等多种途径感染。
酸铋(RBC)
+
两种抗生素
胶体铋
克拉霉素、阿莫西林 、四环素、
甲硝唑(替硝唑)、 呋喃唑酮
左氧氟沙星、利福霉素(rifamycin )
助产专业资源库
二、白喉棒状杆菌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染色 细长弯曲,排列不规则,革兰染色阳性,美蓝或奈
瑟法染色时,出现异染颗粒。
助产专业资源库
2、培养特性
● 需氧或兼性厌氧
助产专业资源库
百日咳鲍特菌
✓G-小杆菌,两端浓染 ✓光滑型(有毒)菌株有荚膜,无芽胞; ✓需氧菌,营养要求高,鲍金培养基培养 ✓所致疾病:百日咳
✓病程:分卡他期、痉咳期和恢复期三期
✓预防:百日咳死疫苗(白百破三联疫苗) ✓治疗:首选红霉素、氨苄青霉素等。
助产专业资源库
嗜肺军团菌
✓G-小杆菌,常用镀银染色 ✓需氧菌,营养要求高,F-G培养基培养 ✓人工管道水源中常见 ✓引起军团病,分三型:
呼吸道病毒—流感病毒(微生物与免疫学课件)
![呼吸道病毒—流感病毒(微生物与免疫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4d1b077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6f.png)
著特点,儿童多于成人。2~3天即可恢复。
助产专业资源库
免疫性
病毒感染后可出现抗HA抗体和抗NA抗体。 中和抗体(抗HA抗体)能中和病毒,对同型病毒有牢固免疫 力,但对不同亚型和新亚型无免疫保护作用。 抗NA抗体可抑制病毒从细胞释放,阻止病毒在细胞间扩散。
助产专业资源库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在流感暴发流行时,根据典型症状即可作出临床诊断。 微生物学检查用于鉴别诊断和分型,监测新变异株的出现。
助产专业资源库
二、麻疹病毒 • 体温突然升高(达到40~40.5℃),口颊粘膜出现柯氏斑,
随后出现红色斑丘疹,从耳部开始,2~3天后遍及全身。 • 4天后消退,脱屑。病愈后可获得
持久免疫力。
助产专业资源库
二、麻疹病毒
麻疹的并发症
• 呼吸道并发症:最为常见的肺炎(4%)、脑炎、 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SSPE)(1/1000 000)
HA和NA的抗原性易于发生变异。 ● 抗原漂移:点突变,幅度小(量变)→ 中、小型流行 ● 抗原转换:基因重组,幅度大(质变)→ 世界性大流行
助产专业资源库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 传染源:患者,隐性感染者,感染动物。 ● 传播途径:空气飞沫、气溶胶传播,接触传播 ● 所致疾病:流行性感冒
助产专业资源库
助产专业资源库
单负链RNA
呼吸道感染
单正链RNA
普通感冒、消化道感染
双链DNA
呼吸道感染、肠炎
单正链RNA
普通感冒
双链RNA
呼吸道/肠道感染
单负链RNA
呼吸道感染
助产专业资源库
一、流行性感冒病毒 (一)生物学特性
1、形态与结构
呈球形或丝状。为单负链RNA病毒,有包膜。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https://img.taocdn.com/s3/m/3d4dc6b8172ded630b1cb6db.png)
绪论微生物的分类——非细胞型微生物(最小微生物),如病毒和类病毒。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细菌、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和螺旋体等。
——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真菌、藻类以及原虫等。
第一章抗原抗原是一类与淋巴细胞抗原受体( TCR/BCR )结合后,能启动机体免疫系统发生免疫应答,并能与免疫应答产物(Ab/T*)在体内或体外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即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统称为抗原。
一.抗原的免疫学性质1.免疫原性——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Ab或T*的能力——即诱导免疫应答——判断是否抗原的关键。
2.抗原性——与免疫应答产物Ab或T*特异结合的能力——即参与免疫反应。
二. 1.只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称为半抗原或不完全抗原(如青霉素)。
2.既有免疫原性,又有抗原性的物质,称为免疫原,又称为完全抗原。
3.半抗原与蛋白质分子(载体)结合后,便转变成了完全抗原。
三.外来抗原进入体内可能产生四种不同的结果:1.无应答:抗原浓度太低或宿主已经处于耐受状态。
2.抗原特异性体液和细胞免疫应答(正性应答):宿主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对该抗原处于免疫状态——免疫原。
△正常应答(免疫保护);过高应答(超敏反应);过低应答(免疫缺陷,感染)3.超敏反应:抗原特异性免疫应答伴有较强的炎症反应或损伤——变应原。
4.诱导免疫耐受(负性应答):宿主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对该抗原处于无反应状态——耐受原。
第一节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一.抗原的理化性质1.分子量大小——分子量越大免疫原性越强。
2.化学组成——蛋白质(良好抗原);复杂多糖(一般抗原);脂类、核酸及组蛋白(微弱抗原)。
3.易接近性(Ag与淋巴细胞抗原受体结合的难易程度)——越理想免疫原性更强。
4.物理状态——聚合蛋白和颗粒性抗原免疫原性更强。
二.抗原与抗体的相互作用1.异物性——免疫原性的本质;决定免疫原性的首要条件。
——种族关系相距越远,血缘关系越远,异物性越强,其免疫原性越强。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件——免疫球蛋白(共38张PPT)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件——免疫球蛋白(共38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1eca393d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92.png)
(二) 激活补体
IgG1-3和IgM与相应抗原结合后,可因构型改变而使其 CH2/CH3功能区内的补体结合点暴露,从而激活补体经典途径。 IgG4、IgA和IgE的凝聚物可激活补体旁路途径。
免疫球蛋白
免
疫
分 子
(三) 结合细胞表面的 Fc 受体
1.调理作用 ( IgG):IgG与细菌等颗粒性抗原结合后,可通过其Fc 段与巨 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表面相应IgG Fc受体结合,促进吞噬 细胞对细菌等颗粒抗原的吞噬,此即抗体的调理吞噬作用。
n 铰链区能改变两个Y形臂之 间的距离,有利于两臂同 时结合两个不同的抗原表 位。IgD、IgG、IgA有铰 链区,IgM和IgE则无。
免疫球蛋白
免
疫 分
二、免疫球蛋白的其他结构
子
● 连接链(joining chain,J链) 是一条富含半胱氨酸的多肽链,由浆
细胞合成。
作用: 连接Ig分子形成二聚体和五 聚体。
n 意义: • 用于研究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和
功能;
• 构建基因工程抗体。 • 避免超敏反应。
可变区
免疫球蛋白
抗原结合部位
VH
CH1
N端
VH
VL
VL
CL
Fab段
CL
FC 段
铰
链
区
CH2 补体结合
恒定区
C端
CH3
Fc受体结合
免疫球蛋白
免
疫 分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血清型
子
n (一)同种型:同种型(isotype)是指同一种属所有个 体的Ig分子共有的抗原特异性标志,为种属型标志。同 种型抗原决定基存在于Ig C区,表现在全部Ig的类、亚类、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件抗原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件抗原](https://img.taocdn.com/s3/m/b3b7a3f0581b6bd97e19ea52.png)
A型 A抗原
抗B抗体
B型 B抗原
抗A抗体
AB型 AB抗原
无抗A、抗B抗体
O型
无A、B抗原 抗A、抗B抗体
———————————————————
第三十八页,共52页
抗原
免 疫 应 答
新生儿溶血症
孕妇(Rh-)
胎儿(Rh+)
抗Rh抗体 + 新生儿RBC (Rh+)
抗原特异性:指抗原诱导机体产生应答及与应
答产物发生反应所显示的专一性。
免疫原性的特异性 、免疫反应性的特异性
一、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分子结构基础
1、抗原决定簇的概念:抗原决定簇(antigenic determinant,AD)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 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epitope)。通常5~15个氨基酸
2. 非胸腺依赖抗原(thymus independent antigen, TI antigen)
TI
抗原亦称T细胞非依赖性抗原,其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无需T细
胞辅助 。
第二十八页,共52页
TD-Ag和TI-Ag引起免疫应答的特点
特点
TD-Ag
TI-Ag
Th 细胞
+
-
体液免疫
+
+
细胞免疫
+
-
回忆应答
①甲胎蛋白(AFP)
检测其含量可协助诊断原发性肝癌;
②癌胚抗原(CEA) 检测其含量可协助诊断结肠癌;
第四十一页,共52页
抗原 免 疫 应 答
七、超抗原 1、概念: 指那些同时能与MHC分子及TCR多肽链结合
、从而激活多克隆T细胞的蛋白质大分子。 超抗原只需极低的浓度(1-10ug/ml)即可激活2%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绪论ppt课件
![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基础绪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314baea28ea81c758f578ca.png)
• 医学微生物学主要讲授三大类微生物
• 生物学性状 细
• 致病性
菌
支 原 体
衣 原 体
细螺 菌旋 体
• 免疫性
• 实验室检查 放
• 防治
线 菌
立 克 次
病 毒
体
真 菌
细 菌
放 线 菌
蓝 细 菌
人体寄生虫学
医医医 学学学 蠕 原 节肢 虫 虫 动物
形态结构 生活史
传染源 传播途径 所致疾病 易感人群
防治
第三节 医学免疫学
一、免疫的概念
免疫的传统概念 机体对再次感染具有的抵抗力称为免疫 (immunity),即免除瘟疫。
来自拉丁文“immunitas”,在古罗马 时代的本意是指免除个人劳役或对国 家的义务。 immunitas → immunity
第二节 寄生虫
概念:一些低等小动物失去了在外界环境中自主生活的能 力,暂时或永久居留在其他生物体表或体内,从这些 生物中摄取营养,维持生存,并对其产生损害,这些 低等动物称寄生虫。
寄居在人体并引起就损害的低等动物称为人体寄生虫。
蠕虫
人体寄生虫
原虫
节肢动物
在我国肆虐的五大寄生虫病: 疟疾、血吸虫病、丝虫病、黑热病、钩虫病。
天花病毒 Pox virus
Day 3
Day 5
Day 7
人类治疗传染病过程中所迈出的关键性的一步
18世纪末的伟大发明——牛痘苗
感染牛痘的挤奶女工 不易患天花
英国乡村医师Jenner 1749-1822
一次冒险的尝试:
取少许牛痘脓液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件——MHC~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课件——MHC~](https://img.taocdn.com/s3/m/eee7db7e2cc58bd63086bd4f.png)
外源性抗原肽
CD4+ T细胞
团结 信赖 创造 挑战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No
免
Image
疫 分
二、HLA的生物学功能
子
2.约束免疫细胞间的相互作用(MHC限制性)
具有相同MHC分子的免疫细胞才能有效 地相互作用。
① 辅助性T细胞(Th)上的CD4分子是 HLA –Ⅱ类分子 的
受体,故巨噬细胞与Th间的相互作用受HLA - Ⅱ类分子的限 制。
团结 信赖 创造 挑战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No
免
Image
疫 分
HLA胚系基因图
子
No Image
No Image
团结 信赖 创造 挑战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Image
第二节 HLA的结构、分布及功能
免
疫
分 子一、HLA分子的结构源自(一)HLA-Ⅰ类分子的结构:
二条多肽链 (非共价键连接的糖蛋白): ◆ 链(重链):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No
免
Image
疫
分
子
No Image
No Image
团结 信赖 创造 挑战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No
免
Image
疫
分
子 (二)HLA-Ⅱ类分子的结构:
结构 : 链:1和 2功能区 链:1和 2功能区 1和1 ---抗原肽结合部位,可结合较长 (约12~20个氨基酸残基)肽段。 2 --- CD4分子结合部位。
举例:(1)强直性脊柱炎与B27 (I 2)m 胰岛素N 依赖a 性糖o 尿g 病与DRe 3、DR4
No Image
团结 信赖 创造 挑战
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