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4-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
• 作业成本(动因)到产品的分配:人数
作业成本
分配依据
居住房屋
居住人数
看有线电视
看电视的人数
网上冲浪
上网的人数
吃饭
吃饭的人数
一、作业成本法概述
(一)竞争与作业成本计算法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社 会化大生产和劳动生产率的迅速提 高,竞争日趋激烈。买方市场逐步 形成,从而要求企业提供更加多样 化和更具个性的产品和服务。
工艺复杂、产量低的C产品,事实 上没有承担其应分配的成本份额,而工艺 简单 、产量高的B产品则承担了过多的成 本份额。
“我们在制定价格的过程中,依据了 错误的成本信息”。
成本扭曲导致价格扭曲。公司将B 产品的价格定得偏高,而C产品的价格 则偏低。
这样一来,竞争对手总是可以把与B 类产品相竞争的产品价格压得很低;与此 相反,由于公司C类产品的成本估计偏低 ,所以竞争对手没有太多的生存空间,而 以低成本制定的偏低价格,则让C类产品 在市场上异常火爆。
“管理会计”
【本科生教学】
第三章:作业成本计算法
一、作业成本计算法概述 二、作业成本计算法的基本理论 三、作业成本计算
开篇案例:租房的故事
张三、李四和赵五在大学里是朋友,他 们决定在二年级时共同租房,并且平摊每 月的成本,具体如下:
1、房租和杂费
570元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有线电视费
50元
3、互联网费
40元
4、伙食费
(二)产品成本的经济实质
提示:传统成本计算法和作业成本计算法对成本
经济实质的理解不同。
传统成本计算法认为,成本的经济实质是生产经营 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 所创造价值的货币表现,即C+V。
作业成本法
一、作业成本法的特点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2.作业链和价值链 作业链:是企业为了满足顾客而建立的一系列 有序的作业集合体。如下图所示: 产品消耗作业, 作业消耗资源,作业 作业3 作业2 作业1 的转移伴随着价值的 转移,最终产品是全 图 “作业链”示图: P270 部作业的集合。 即每项作业都是其上游作业的顾客,反过来其 作业分为增值作 下游作业又是它本身的顾客。 业和不增值作业。 价值链:是作业链的价值表现。 P270
三、作业成本法计算举例
2.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 采用作业成本法计算见表。
表9-2
项 1.材料准备 目 搬运次数 分配率
作业成本分配计算表
甲产品 2 400 乙产品 4 400 丙产品 10 400 丁产品 4 400 合 计 20 400
金额
准备次数 2.起动准备 分配率 金额
800
2 175 350
(1)单位作业。是指使单位产品受益的作业,这类作业每 生产一个单位产品需要作业一次,而且所消耗的资源大致相 当,所耗成本与产品数量成正比例变动,如直接材料、直接 人工等。 (2)批别作业。是指使一批产品受益的作业,这类作业每 生产一批产品需要作业一次,如对每批产品的检验、调整设 备、材料处理、定单处理等。
作业2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程序图
三、作业成本法计算举例
举例
[例9-1] 某企业生产甲、乙、丙、丁四种产品, 其产量分别为200件、1000件、400件、800件,产品 生产所消耗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已经计入有关产品 成本中,制造费用总额为50000元。制造费用共涉及 五项作业:材料准备作业、起动准备作业、折旧及维 修作业、供电作业(动力)、质量检验作业。其成本动 因分别为:材料准备次数、设备起动次数、机器工时、 检验数量等(见成本计算表)。五项作业耗费的制造 费用分别为8000元、 5600元、 30000元、 4000元、 2400元。
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
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成本会计是企业管理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其核算方法涉及到企业内部的成本核算、成本控制和决策分析。
在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中,主要包括作业成本法、过程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直接成本法等,下面将分别对这几种核算方法进行介绍。
首先是作业成本法,这是一种按作业或部门来核算成本的方法。
它适用于生产成本比较明确但产品种类繁多的企业。
其核算步骤是先确定作业成本单元,然后将间接成本分配到各作业成本单元,最后计算每个作业成本单元的成本。
这种核算方法比较适合于定制生产的企业,能够更准确地核算每个作业的成本,方便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
其次是过程成本法,这是一种按生产过程来核算成本的方法。
它适用于生产工艺比较复杂的企业。
其核算步骤是先确定生产过程,然后将间接成本分配到各生产过程,最后计算每个生产过程的成本。
这种核算方法适合于流水生产的企业,能够更准确地核算每个生产过程的成本,方便企业进行生产效率的评价和决策分析。
再次是标准成本法,这是一种以标准成本为基础进行成本核算和控制的方法。
它适用于那些能够量化形成固定标准成本的企业。
其核算步骤是先确定标准成本,然后进行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比较,最后分析偏差和原因。
这种核算方法能够帮助企业建立起理想的成本核算和控制体系,有利于企业进行成本分析和效率改进。
最后是直接成本法,这是一种主要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分离核算的方法。
它适用于那些成本分离比较明确的企业。
其核算步骤是将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等直接成本直接核算到产品或作业上,而将间接制造费用以某种合理的方式分配到产品或作业上。
这种核算方法能够帮助企业更清晰地了解产品或作业的成本构成,有利于企业进行成本效益分析和决策制定。
总的来说,成本会计的核算方法涉及到作业成本法、过程成本法、标准成本法和直接成本法等几种。
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和管理需要选择合适的成本核算方法,以便更好地进行成本控制和决策分析。
同时,不同的核算方法可以相互结合,形成更完善的成本管理体系,帮助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
成本会计4-作业成本法
本钱会计4-作业本钱法一、作业本钱法概述作业本钱法是一种用于计算产品本钱的方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每个作业或任务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生产环境。
该方法基于对直接材料、直接劳动和制造费用的跟踪,并将这些本钱分配给相应的作业或任务。
作业本钱法的核心理念是将消耗的资源与特定的作业相关联,以便准确计算每个作业的本钱,并为决策提供有关本钱效益的信息。
二、作业本钱法的步骤使用作业本钱法来计算产品本钱的过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本钱驱动因素:首先需要确定哪些因素会驱动本钱的产生,例如直接材料的使用量、直接劳动的投入时间等。
2.追踪直接本钱:根据本钱驱动因素确实定,将直接材料、直接劳动和制造费用与每个作业或任务相关联。
3.分配间接本钱:除了直接本钱外,还存在一些间接本钱无法直接与作业相关联,需要将这些间接本钱按照一定的分配规那么分配给各个作业。
4.计算作业本钱:将追踪的直接本钱和分配的间接本钱加总,得出每个作业或任务的总本钱。
5.分析本钱效益:根据计算出的作业本钱,进行本钱效益分析,评估每个作业的利润决策性能。
三、作业本钱法的优点作业本钱法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准确计算本钱:作业本钱法跟踪和分配了每个作业或任务的直接本钱和间接本钱,因此可以相对准确地计算每个作业的本钱。
2.提供决策信息:作业本钱法的本钱分析结果为管理层提供了关于作业本钱效益的信息,有助于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3.指导资源配置:通过对每个作业的本钱进行分析,可以更好地指导资源的配置和利用,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本钱。
四、作业本钱法的应用场景作业本钱法通常适用于以下几种生产环境:1.定制生产:在定制生产过程中,每个订单或作业都具有相对独立性,作业本钱法可以确保计算出每个订单的本钱,并为定价等决策提供依据。
2.批量生产:在批量生产环境中,每个批次可以看作一个作业,作业本钱法可以追踪和计算每个批次的本钱,帮助管理者进行本钱控制和分析。
3.效劳行业:作业本钱法不仅适用于制造业,还适用于效劳行业,如餐饮、酒店等。
成本会计方法
成本会计方法
成本会计是一种对企业生产成本进行核算和分析的会计方法,它是企业管理会计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成本会计方法主要包括作业成本法、过程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等多种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特点。
本文将对成本会计方法进行详细介绍,以便读者对成本会计有更深入的了解。
首先,作业成本法是一种适用于生产过程离散的企业的成本会计方法。
它将生产过程分解为多个作业,每个作业都有独立的成本核算和分析。
作业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产品种类繁多、生产过程复杂的企业,能够更准确地核算每个产品的成本,为企业的生产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其次,过程成本法是一种适用于生产过程连续的企业的成本会计方法。
它将生产过程看作一个整体,将成本分配到生产过程中的各个阶段。
过程成本法适用于生产过程中产品种类较少、生产过程相对简单的企业,能够更方便地核算整个生产过程的成本,为企业的生产计划和控制提供重要支持。
最后,标准成本法是一种以标准成本为基础进行核算和分析的
成本会计方法。
它将生产过程中的各种成本按照标准进行核算,然后与实际成本进行比较,分析偏差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
标准成本法适用于那些具有规模化生产和标准化生产过程的企业,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生产过程中的问题并进行及时调整,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
综上所述,成本会计方法是企业生产管理中的重要工具,不同的成本会计方法适用于不同类型的企业和生产过程。
选择合适的成本会计方法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核算和分析生产成本,为企业的生产决策提供重要支持。
因此,企业在选择成本会计方法时应根据自身的生产特点和管理需求进行合理选择,以实现更好的管理效果和经济效益。
成本会计核算的方法
成本会计核算的方法
成本会计核算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工作单价法:根据产品的实际生产过程,将生产成本分摊到各个产品单位上,计算每个单位产品的成本。
2. 追溯成本法:根据产品的销售情况追溯每个单位产品所产生的成本,将相应的成本分配给各个单位产品。
3. 标准成本法:根据制定的标准预算和成本控制措施,确定产品的标准成本,然后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距,进行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
4. 直接成本法:将直接与产品相关的成本(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直接计入产品成本,而间接成本(如生产设备折旧、管理费用)计入期间费用。
5. 作业成本法:根据产品的生产过程进行成本分配,将每个生产作业的成本分配给相应的产品,有助于衡量不同产品的生产效益。
6. 过程成本法:将产品的生产过程划分为若干个连续的生产过程,通过计算每个生产过程的成本来确定产品的总成本。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成本会计核算方法,根据具体企业的需求和情况,可以选择合
适的方法进行成本核算和分析。
会计实务企业核算成本管理的常用5种方法
会计实务企业核算成本管理的常用5种方法
1.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按照不同的产品、工序或作业进行成本
核算的一种方法。
它将企业的各项费用按照作业次序或过程直接分配到相
应的产品或作业中,然后计算每个作业的成本,以便清楚地了解到底是哪
些作业产生的成本较高或较低,并根据成本信息进行决策和控制。
2.过程成本法:过程成本法是将企业的生产或制造过程划分为若干个
不同的阶段或过程,然后根据每个过程所需的成本进行成本核算。
它可以
帮助企业了解各个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成本,并根据成本信息进行生产效
率和成本效益的评估和决策。
3.综合成本法:综合成本法是将企业的各项费用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配
到不同的产品或作业中,以便计算每个产品或作业的综合成本。
这种方法
尤其适合那些产品多样、生产过程复杂的企业,可以帮助企业更准确地了
解各个产品或作业的成本构成和综合成本水平。
4.标准成本法:标准成本法是以标准成本为基准,通过与实际成本的
比较来评估和管理企业的成本。
标准成本是预先设定的符合实际情况的成
本水平,可以通过设定合理的标准成本来引导和监督企业的成本控制和决策。
5.直接成本法:直接成本法是将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的成本直接分
配到相应的产品或服务中,然后计算每个产品或服务的直接成本。
这种方
法可以帮助企业更准确地了解各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构成和直接成本水平,从而进行成本效益的评估和决策。
以上是会计实务企业核算成本管理的常用5种方法。
根据不同的企业需求和特点,可以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成本核算,以帮助企业了解成本情况,做出合理的决策,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竞争力。
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及计算方式
作业成本法的概念及计算方式一、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对作业成本计算法的重新认识,要从以下两三个基本概念着手。
(1)作业与作业中心广义的作业(Activities)是指产品制造造过程中的一切经济活动。
这些中国经济活动事项,有的会发生成本,有的不会发生成本;有的能创造附加价值,即增值作业(Value—added Activity),有的没法创造附加价值,即非增值作业(non Value-added Activity)。
因为产品成本我们的目的是计算运输成本,因此只考虑会发生成本的作业;而从运营管理角度出发,无附加价值的作业要尽量剔除。
所以作业成本法的作业是指能产生附加价值,并会发生成本的经济活动,即狭义的作业。
作业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经济特征:①作业是“投入——产出”因果联动的实体,其本质是一种交易。
②可视化作业贯穿于多维度经营的全过程,构成联系企业上层与外部的作业链。
③作业是可以量化的基准。
(2)作业价值链作业价值链,简称价值链,是指企业为了满足顾客必需而建立一系列有序的作业及其价值的集合体。
这样,作业成本法就在估价计算生产成本的同时,确定了产品与天人成本之间具有因果联系的结构体系,它是由诸多作业构成的链条,即作业链(Activity chain)和各种作业所创造的价值相应已经形成价值链(Value Chain)的一个集合。
表示为: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产品设计→产品生产→营销配送→售后服务。
通过作业价值链的分析,能够明确各项工作台,并计算最终产品产品服务的程度。
按照作业成本法的原理,“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一项作业转移为另一项作业的过程,同时也伴随着价值量的转移,由此呈现出作业价值链。
(3)成本动因(Cost drivers)成本动因理论是由库珀和马修斯于1987年在《成本会计怎样系统地歪曲了产品成本》一文中提出来的。
该理论认为:作业是由组织内资源的某种活动或事项。
作业是由产品引起的,而作业又引发资源的消耗;成本是由隐藏其后的某种推动力的。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开放分类:会计学、成本管理、成本会计学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基础是认为生产过程应该描述为:生产导致作业发生,产品耗用作业,作用耗用资源,从而导致成本发生。
这与传统的制造成本法中产品耗用成本的理念是不同的。
这样,作业成本法就以作业成本的核算追踪了产品形成和成本积累的过程,对成本形成的“前因后果”进行追本溯源:从“前因”上讲,由于成本由作业引起,对成本的分析应该是对价值链的分析,而价值链贯穿于企业经营的所有环节,所以成本分析首先从市场需求和产品设计环节开始;从“后果”上讲,要搞清作业的完成实际耗费了多少资源,这些资源是如何实现价值转移的,最终向客户(即市场)转移了多少价值、收取了多少价值,成本分析才算结束。
由此出发,作业成本计算法使成本的研究更加深入,成本信息更加详细化、更具有可控性。
一般认为,作业成本法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
它以作业为中心,作业的划分从产品设计开始,到物料供应;从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总装、质检到发运销售全过程,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出相对准确的产品成本。
同时,经过对所有与产品相关联作用的跟踪,为消除不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增加需求者价值,提供有用信息,促进最大限度的节约,提高决策、计划、控制能力,以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竞争力和获利能力,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
在作业成本法下,成本计算程序分为两大阶段六个步骤。
第一阶段是将制造费用分配到同质的作业成本库(同一成本),并计算每一个成本库的分配率;第二阶段是利用作业成本库分配率,把制造费用分摊给产品,计算产品成本。
其实际操作步骤如下:1.定义、识别和选择主要作业;2.归集资源费用到同质成本库。
这些资源通常可以从企业的总分类帐中得到,但总分类帐并无执行各项作业所消耗资源的成本;3.选择成本动因,计算成本库分配率。
从中选择一个成本动因作为计算成本分配率的基准。
成本计量要考虑成本动因材料是否易于获得;成本动因和消耗资源之间相关程度越高,现有的成本被歪曲的可能性就会越小;4.计算成本库分配率;5.把作业库中的费用分配到产品上去;某产品某成本动因成本=某成本库分配率X成本动因数量6.计算产品成本。
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作业成本法是什么意思?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是一种比传统成本核算方法更加精细和准确的成本核算方法,是西方国家于八十年代末开始研究、九十年代以来在先进制造企业首先应用起来的一种全新的企业管理理论和方法,在发达国家的企业中日益得到广泛应用。
作业成本法又叫作业成本计算法或作业量基准成本计算方法(Activity-based ;costing,ABC)法,是以作业(activity)为核心,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成本分配给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或服务)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作业成本法的指导思想是:“\\\\成本对象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
作业成本法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包括期间费用)作为产品(服务)消耗作业的成本同等地对待,拓宽了成本的计算范围,使计算出来的产品(服务)成本更准确真实。
作业是成本计算的核心和基本对象,产品成本或服务成本是全部作业的成本总和,是实际耗用企业资源成本的终结。
作业成本法在精确成本信息,改善经营过程,为资源决策、产品定价及组合决策提供完善的信息等方面,都受到了广泛的赞誉。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上许多先进的公司已经实施作业成本法以改善原有的会计系统,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作业成本计算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
它以作业为中心,而作业的划分是从产品设计开始,到物料供应,从生产工艺流程(各车间)的各个环节、质量检验、总装,到发运销售的全过程。
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认量,最终计算出相对真实的产品成本。
同时,通过对所有与产品相关联作业活动的追踪分析,为尽可能消除“不增值作业”,改进“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增加“顾客价值”,提供有用信息,促使损失、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提高决策、计划、控制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
《作业成本法》课件
计算作业成本分配率并分配成本
计算作业成本分配率
根据各作业中心的成本和相应的作业 动因数量,计算出各作业中心的成本 分配率。在计算作业成本分配率时, 应确保计算方法和结果的准确性。
分配成本
根据各产品所消耗的作业量和相应的 作业成本分配率,将作业成本分配到 各产品成本中。在分配成本时,应确 保成本的合理性和准确性。
发展
随着科技和管理理论的不断进步 ,作业成本法逐渐得到完善和应 用,成为现代企业成本管理的有 效工具。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作业
作业是指企业为了某一特定 目的而进行的耗费资源的活 动。
资源
资源是指支持作业的成本、 费用来源。
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是指导致成本发生 的因素,是资源消耗和作业 之间的联系。
02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步骤
作业成本法的优势
A
提高成本核算准确性
作业成本法能够更准确地核算产品成本,特别 是对于间接费用较高的企业,能够避免传统成 本法下存在的成本信息失真问题。
C
优化资源配置
作业成本法能够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资源消 耗情况,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运营效 率和盈利能力。
有助于发现问题的根本原因
通过作业成本法,企业可以深入了解产品 或服务的成本构成,发现哪些作业导致了 成本增加,从而采取措施优化或消除这些 作业。
确定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
确定资源动因
资源动因是指资源被各作业消耗的方式和原因,反映了作业 对资源的消耗情况。在确定资源动因时,应尽量选择与资源 消耗情况相关性高的动因,以确保资源费用的合理分配。
确定作业动因
作业动因是指作业被最终产品消耗的方式和原因,反映了产 品对作业的消耗情况。在确定作业动因时,应充分了解产品 的设计和生产过程,以合理确定作业动因,确保产品成本的 准确核算。
CPA财务成本管理:成本会计--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考点一】作业成本法的特点及成本计算(一)作业成本法
(二)作业成本库的分类
【考点二】作业成本管理
作业成本管理主要从成本方面来优化企业的作业链和价值链,是作业管理的中介和核心方面;作业成本管理一般包括价值链分析、成本动因分析、业绩评价以及报告非增值作业成本四个步骤。
增值作业与非增值作业是站在顾客角度划分的。
最终增加顾客价值,或者说增加顾客的效用的作业是增值作业;否则就是非增值作业。
非增值作业有:等待作业、材料或者在产品堆积作业、迂回运送作业、返工作业、无效率重复某工序作业、处理次品作业、废品清理作业、由于订单信息不准确造成没有准确送达需要再次送达的无效率作业等。
从成本的角度,在管理中努力提高增加顾客价值的作业效率,消除或遏制不增加顾客价值的作业,实现企业生产流程和生产经营效率效果的持续改善,增加企业价值。
专题作业成本法
一理论研究脉络
直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芝加哥大学的罗宾·库珀 Robin Cooper和哈佛大学的罗伯特·卡普兰 Robert·S·Kaplan才首次明确提出了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 Costing简称为ABC这一概念
他们认为:产对象是作业ABC所赖以存在 的基础是: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
究的兴趣持续高涨 其后 由于一些公司在应用 ABC 后由于种种原因又
放弃使用 ABC 一度理论界对 ABC 研究趋于冷静 也有人发表
文章对 ABC 的正确性、适用性提出质疑 但是 随着ABC 在越来越多的公司、行业应用 特别
是 ABC 应用软件的开发应用近年来 ABC 又进入一 个新的发展期
一 作业成本法的国际发展
一理论研究脉络
库珀和卡普兰两位作者对于作业成本法的发展可谓 居功至伟他们先后发表了一系列著名的文章对ABC 的现实意义、运作程序、成本动因选择、成本库的 建立等重要问题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奠定了ABC 研究的基石
作业成本制逐步成为管理会计的主流思想为同行所 认同
一理论研究脉络
随后 美国众多的大学会计界和公司联系起来 共同 在这一领域开展研究
1. 传统成本制度对成本信息的扭曲
传统成本系统建立在数量是影响成本的唯一因素 这一假定基础之上从而将成本的产生过程过分简 单化
在过去高度人工密集型的企业里对成本动因所作 的这种简单假定通常不会严重扭曲产品成本
1. 传统成本制度对成本信息的扭曲
生产中涉及的主要成本是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二者均 可直接追溯到有关产品上
1、制造费用分配率
大多数企业按照预先估计的分配率计划分配率作为 标准对制造费用进行分配因为期初无法得到当期实 际耗用的机器总工时或直接人工总工时等指标只有 等到期末才能计算出各批产品的制造费用
管理会计第04章作业成本法
第二节 作业成本法计算的基本原理
一、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耗用资源,产品耗用作业,生产导致作业发生,作 业导致成本发生。
资源
资源动因
作业
作业动因 成本对象
成本库/作业中心
该模型中,作业成本法是一个二阶段分配过程:
资源向作业分配。作业消耗资源,根据资源动因将 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
作业向成本对象分配。成本对象消耗作业,根据作 业动因将作业成本分配到成本对象。
本章知识归纳:
本章介绍了作业成本法的概念、特征和成本计算程序。通过实例比较 了作业成本与传统成本计算方法的区别。
(1)作业成本法(Activity Based Costing,简称ABC)从根本上来 说是一种间接成本分配方法,它以作业为中心,根据作业对资源耗费的 情况将资源的成本分配到作业中,然后根据产品和服务所耗用的作业量, 最终将成本分配到产品与服务。与传统的按照生产工时、定额工时、机 器工时、直接人工费等比例分配间接成本的方法相比,采用作业成本法 无疑能够提供更为精确的成本信息。
3
作业成本法的产生和应用与新制造环境下的成本构 成内容的变化密切相关,特别是制造费用的变化。
与传统的成本计算方法相比,作业成本法:
1.缩小制造费用的分配范围—由全厂统一分配改为若 干个成本库分别进行。
2.增加分配标准—由单一标准改为按成本动因的多标 准分配。
二、作业成本法产生的背景
高科技技术的出现 科学技术的发展把生产的自动化进入一个更高级阶段,为 生产经营管理进行革命性的变革提供了技术上的可能。
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中心的标准。 作业动因是各项作业被企业最终产品消耗的方式和
原因,是将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到产品或劳务中的 标准。
成本会计各章练习及参考答案
第一章 成本会计概述1一、名词解释1.成本2.理论成本3.现代成本会计4.作业成本法5.质量成本会计6. 战略成本管理7. 环境成本会计二、填空题1. 产品的制造成本是指为制造产品而发生的各种生产费用总和,包括、和。
在制造成本法下,期间费用不计入产品成本,而是直接计入。
2. 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之间的组织分工,通常有 和 两种方式。
3.成本会计的环节包括、、、、、、等七个。
4.成本会计工作的组织包括、和三个方面的内容。
三、判断题(正确的请打“√”,错误的请打“×”)1.( )工业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都应计入产品成本。
2.( )随着成本概念的发展、变化,成本会计的对象和成本会计本身也相应地发展、变化。
3.( )在实际工作中,确定成本的开支范围应以成本的经济实质为理论依据。
4.( )产品生产成本是产品所耗费的全部费用5.( )不形成产品价值的废品损失不属于理论成本的内容。
6.( )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进程中,也应进行成本控制。
7.( )成本核算仅仅是成本控制结果的事后反映。
1本部分练习题由嘉兴学院邓朝晖老师和绍兴文理学院夏婷老师负责编写。
8.( )成本会计的各个环节是相互独立的。
9.( )现代成本会计实际上就是成本管理。
四、单项选择题1. 一般说来,实际工作中的成本开支范围与理论成本包括的内容是( )。
A. 是有一定差别的B. 是相互一致的C. 不相关的D. 是相互可以替代的2.所谓理论成本,就是按照马克思的价值学说计算的成本,它主要包括( )。
A. 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B. 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C. 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D. 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3. 实际工作中的产品成本是指( )。
A. 产品的制造成本B. 产品所耗费的全部成本C. 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已经耗费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资料价值与相当于工资的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总和D. 产品生产的变动成本4.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称为( )。
成本会计变动成本法和作业成本法
第二节 作业成本法
一、作业成本法的特点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程序 三、作业成本法计算举例 四、与传统成本法的区别
<<成本会计>>第九章第二节 作业成本法
一、作业成本法的特点
(一)作业成本法含义
作业成本法(简称ABC法),是以作业为核心,确 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所有作业,将耗用的资源成 本准确地计入作业,然后选择成本动因,将所有作业 成本分配给产品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
(三)回归直线法:是根据若干期业务量和成本 的历史资料,运用最小平方法原理计算固定成本 (或混合成本中的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或 混合成本中变动部分的单位额)的一种成本性态分 析方法。
<<成本会计>>第九章第一节 变动成本法
二、混合成本的分解
∑y=na+b∑x 根据基本公式y=a+bx 推出:
作业
作业
作业
图9-1 “作业链”示图
即每项作业都是其上游作业的顾客,反过来其下 游作业又是它本身的顾客。
价值链:是作业链的价值表现。
<<成本会计>>第九章第二节 作业成本法
一、作业成本法的特点
(二)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3.成本动因。是引发成本发生的驱动因素。可以 是一个事件、一项活动或作业。
(1)资源动因。就是资源被各种作业消耗的方式 和原因。是将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中心的标准,反 映了作业对资源的消耗情况。
(2)批别作业。是指使一批产品受益的作业,这 类作业每生产一批产品需要作业一次,如对每批产品 的检验、调整设备、材料处理、定单处理等。
<<成本会计>>第九章第二节 作业成本法
成本会计什么是作业成本法如何计算产品的作业成本
成本会计什么是作业成本法如何计算产品的作业成本成本会计:什么是作业成本法?如何计算产品的作业成本成本会计是企业内部用于获取、处理和报告成本信息的一种会计方法。
作业成本法是成本会计的一种常用方法,用于计算产品的作业成本。
本文将介绍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步骤。
作业成本法是一种适用于生产过程中多个作业环节的成本计算方法。
基本思想是按照每个作业环节消耗的资源,将成本分配到产品中。
下面是作业成本法的计算步骤:1. 识别成本池:首先,需要根据生产过程中的不同作业环节,将成本划分为不同的成本池。
例如,原材料采购、加工、组装等作业环节可以作为不同的成本池。
2. 确定成本驱动因素:每个成本池都有其成本驱动因素,即导致成本发生的原因或消耗的资源。
例如,原材料采购成本的驱动因素可以是采购数量或采购金额。
3. 分配成本到成本对象:成本对象是指需要计算作业成本的产品或服务。
根据成本驱动因素的具体数值,将成本分配到各个成本对象中。
例如,根据采购数量或采购金额,将原材料采购成本分配到相应产品中。
4. 计算作业成本率:作业成本率是指每个作业环节的成本与相应成本驱动因素的比率。
通过计算作业成本率,可以更准确地将成本分配到不同的产品中。
5. 计算产品的作业成本:根据各个作业环节的成本和相应的作业成本率,计算每个产品的作业成本。
将每个作业环节的成本与作业成本率相乘,然后相加,即可得到产品的作业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优点是可以更准确地计算每个产品的成本,并且能够追踪和管理不同的作业环节。
然而,作业成本法也有一些限制,在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成本池的设置要合理:成本池应该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中的作业环节进行划分,既要满足计算需求,又要保持简洁和实用。
2. 成本驱动因素的选择要恰当:成本驱动因素应该能够准确地反映成本的发生原因和资源的消耗程度。
选择不当可能导致成本分配的不准确。
3. 作业成本率的计算要准确:作业成本率的计算应该基于充分的成本数据和统计分析,以避免误差和失真。
成本管理学作业成本法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概念
作业
作业是指企业运营过程中消耗资源的具体活动或 任务,是连接资源和产品的桥梁。
资源
资源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所消耗的各种有形和 无形资产,如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等。
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是指影响作业成本的因素,根据成本动 因将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或服务中。
02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步骤
明确作业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有助于企业实现精细化管理,提高 管理水平和决策效率。
05 未来展望
技术发展对作业成本法的影响
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
通过自动化和人工智能技术,企业可以更精确地收集和分配间接成 本,提高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效率和准确性。
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更全面地分析作业成本数据,发现潜 在的成本动因,优化作业流程和资源配置。
总结词
明确作业是作业成本法的第一步,需 要识别和定义企业或组织内的各种作 业活动。
详细描述
明确作业是指对企业或组织内的各项 作业进行识别和定义,确保所有的作 业都被清晰地列出和分类。这一步骤 有助于为后续的成本分配和核算提供 基础。
确定资源
总结词
确定资源是作业成本法的关键环节,需 要对企业或组织所消耗的资源进行准确 的计量和归类。
局限性
要点一
实施难度大
作业成本法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同时需要 专业的实施团队进行指导和支持。企业需要具备相应的管 理基础和资源才能成功实施作业成本法。
要点二
高成本
作业成本法的实施成本相对较高,包括软件和硬件的投入 、员工培训和咨询费用等。此外,作业成本法在实施过程 中也需要不断调整和优化,以适应企业的实际情况和变化 的市场环境。
成本会计-作业4
1辅助生产车间完工入库的修理用备件,应借记()科目,贷记“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
A)“周转材料”B)“原材料”C)“基本生产成本”D)“制造费用”参考答案A2辅助生产车间为本企业材料采购提供运输服务的劳务成本,应借计()。
A)“营业费用”B)“材料采购”C)“辅助生产成本”D)“制造费用”参考答案B3成本动因是诱导成本发生的原因,作业成本法涉及的成本动因有()。
A)资源动因B)管理动因C)设计动因D)竞争动因参考答案A4生产过程中发现的或入库后发现的各种产品的废品损失应包括()。
A)管理不善损坏变质损失B)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C)废品过失人员的赔偿D)实行“三包”损失参考答案B5生产过程中发现的或入库后发现的各种产品的废品损失不包括()。
A)修复废品的人工费B)修复废品领用的原材料费用C)不可修复废品报废损失D)实行“三包”损失参考答案D6假定某企业某产品工时定额为40小时,由两道工序组成。
每道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30小时和10小时,则第二道工序的完工程度是()。
A)37.50%B)50%C)87.50%D)90%参考答案C7某企业定额管理基础比较好,能够制定比较准确、稳定的消耗定额,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不大,应采用()。
A)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B)定额比例法C)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D)固定成本计价法参考答案A8生产的特点和管理的要求对成本计算方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A)产品成本计算期的确定B)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确定C)月末在产品的确定D)产品成本计算对象的确定参考答案D9在大量单步骤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的企业里,其产品成本计算对象应按()确定。
A)产品的批别B)产品的品种C)产品的类别D)产品的步骤参考答案B10在大量单步骤生产一种或几种产品的企业里,其产品成本计算对象应按()确定。
A)产品的批别B)产品的品种C)产品的类别D)产品的步骤参考答案B11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企业里,若管理上不要求计算各步骤产品成本,则应采取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
成本作业法
成本作业法作业成本法(activitybasedcosting)是传统成本会计系统的一种替代方法。
传统会计方法通常假定有利可图的顾客是那些购买量大的顾客,是那些企业的忠诚顾客,并相信“利随客来”。
然而,对顾客收益的研究却表明,上述观点并不正确。
作业成本法作为一种成本会计模型,它首先在组织内部确定若干个“作业成本池”(costpools),亦称“作业中心”(activitycenters)。
然后将作业成本池的成本按作业动因(基于生产产品或提供服务全过程所卷入的各项作业的量)分摊到最终产出(产品或服务)。
因此,作业管理可以帮助管理人员很容易地发现价值是如何实现最大化的,企业业绩是如何被提高的。
传统的成本会计法却是依据产量来分摊变动成本的。
作业成本法的优点:能够辨认出最有价值的顾客、产品和渠道。
能推断出无利可图的顾客、产品和渠道。
能够发现组织财务业绩真正的贡献者和侵蚀者。
根据生产产量、非政府结构、资源成本的变化,能精确预测成本、利润及资源市场需求。
能够发现不良财务业绩的根源。
能跟踪产生成本的作业和流程。
能够提高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促进生产。
能更好地推动marketingmix[营销女团]。
能够提高企业的议价能力。
能更好地positioning[定位]产品。
由于作业成本法根据作业分摊成本,因而,服务个别顾客产生的成本很容易就能够被甄别出来。
在扣除产品成本和顾客成本之后,企业才能够得到真正的顾客利润率。
这种方法将产品成本和顾客成本分开考虑,有助于计算具体顾客的具体利润率,从而对产品和服务进行合理的定位。
实行abc[作业成本法]可能将并使员工介绍干预的各种各样的费用。
这将有利于他们分析成本,晓得哪些就是可以变现作业,哪些就是不容变现作业。
籍此,提升生产水平,同时实现经济效益。
这就是一个已连续的提升过程就分析费用来说,增加或歼灭非变现活动和达成一致综合效率。
作业成本法帮助企业更好地回应市场需求,提供优质的、具有价格竞争力的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MIS(管理信息系统) • CAD (计算机辅助设计) • CAM (计算机辅助生产) • FMS (灵活制造系统)
➢ 改进工作现场
要想很好地实施JIT ,企业必须改进工作现场的 流动线。流动线,可以定义为产品在制造过程中 从原材料一直到完工产品的物质路径。
JIT下的工作现场
* JIT流动线中的一 个加工群组
制造钢管流动线
磨光机器
栽板机器 制造钢管材料
造型机器 钢管
➢ 缩短工装准备时间和计算机一
体化制造(CIM)。
作业成本法由来
作业成本法虽然是从1980年代后期开始才被受到重视, 但它并不是最近形成的概念。早在20世纪30年代,美 国的会计学家科勒(E. Kohler),曾经根据水力发电 行业和成本构成的特点,提出了早期作业成本计算基 本思想。到了20世纪70年代美国斯坦伯斯(G. Staubus)教授也较总括地介绍过作业成本计算方法。 经过十几年的研究,到20世纪80年代末哈佛大学的学 者罗宾·库珀(Robin Cooper)和罗伯特·卡普兰 (Robert Kaplan) 对作业成本计算法给予系统的解释,
4
பைடு நூலகம்15
乙
20
8
14
42
丙
15
4
8
27
丁
14
4
6
24
合计
60
16
32
108
平均
15
4
8
27
➢随着生产自动化的日益发展,对机器人、 特殊机器设备以及计算机控制程序使用的 不断增加,成本中的间接费用比重急剧增 加。
➢20世纪90年代间接费用在生产成本中的比 重,美国为40%左右,日本为30%左右; 若从电子行业看,美国为80%左右,日本 为60%左右。
第五章 作业成本法
了解作业成本法产生的社会背景,理解作 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和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 明确作业成本信息的优点及其在企业生产经 营决策中的作用。
第五章 作业成本法
适时制与作业成本计算
内容提要
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 作业成本法的应用
第一节 适时制与作业成本计算
➢ 适时存货制[Just-in-time (JIT) inventory systems] 帮助企业管理当局降低成本,提高 效率和扩大产出。
自动化岛加工群组
➢ 全面质量控制
对零部件和原材料建立全面质量控制(total quality control,TQC)体系,是企业成功实施JIT的要素之一。 TQC意昧着企业在购进零部件和原材料,在完工产 品及在制品中不允许有任何差错。
➢ 多技能员工
JIT对员工的技能要求很高。JIT下生产流动线中以加 工群组为基本单位,每一位员工都要面对几种不同的 机器设备...员工要能够操作并检修不同的机器设备。
适时制作为一种哲学的核心观念
JIT哲学 ––– 精简和减少浪费
1. 消除所有非增值性作 2. 实现并保持高水准质 3. 持续改进规
业
量
划
适时制(JIT)益处
1.存货库存方面的成本节约 2.质量控制方面的效益 3.生产效率的提高 4.成本数据收集和成本计算方面的效益
采用JIT实务调查
• 供应商数目平均减少 67%。 • 返工产品和残料平均减少 44%。 • 生产准备时间平均减少 47%。 • 存货平均减少 46%。
的换岗制是按‘人是最主要的竞争力’这一原则所创造出的以人为本的企业的 成功事例。
适时制与全面质量管理要求管理的中心 “产品” “ 作业”,由此产生了作业管理
( Activity-Based Management, 简称ABM) 作业 :企业为提供一定量产品或劳务所消耗的人力、
技术、原材料、方法和环境的集合体,
➢ 作业成本计算[Activity—based Costing (ABC)] 帮助企业管理当局把注意力集中于制造特定产 品的成本上,提供更准确的单位成本信息,在 此基础上制定价格决策和其他各种决策。
适时制(JIT)
所谓适时制[Just-in-time (JIT) inventory systems] ,是指 这样一种企业营运机制:
➢ 有限的供应商
运用JIT的企业必须与少数供应商建立起紧密的 工作关系,他们能够提供可靠的服务,可靠性 是最为重要的。 (美国的苹果计算机生产部,供应商减少了87%,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供应商减少了95%, 施乐公司则减少供应商96%。) • 与少数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伙伴关系→适时生 产对购货方式的重大影响。
狭义的说作业是指产品制造过程中的一系列经济活 动(或者说发生成本的经济活动)。
第二节 作业成本法
产品成本的交叉补贴
产品成本的交叉补贴(product-cost crosssubsidization)是指在组织中只要一种产品成本不正确, 则导致至少还有另一种产品成本也不正确。
主菜
甜点
饮品
小计
甲
11
0
只是在投入生产加工过程时才购进原材料,只是 在有组装要求时才加工零部件,只是在有销货要求 时才组装成品并装运发往客户。
JIT要求企业是在一种具备理想条件的环境中运 营,否则一个环节不畅通就会导致企业运营整体的 不“适时”。
JIT牵拉法(pull approach)
适时制系统的关键要素
(5个特点)
丰田公司于1995年末在汽车制造企业界首次采用了‘两小时换岗制’。在 汽车的主要生产工程当中,把换岗制最先引进到自动化进程不大可能完 全推进, 而只靠人工操作的装配部门。丰田公司把‘工人的健康’作为 采用换岗制的最主要目的。
加藤厂长说:“在长时间使用同一部位的肌肉来做相同的作业,必将会 带来身体上的疲劳”,他还说“防止工人受伤对工人本人以及公司来说 比什么都重要。”由此,整个生产效率提高了10%。提高丰田公司生产能率
::采用两小时换岗制
现在,日本丰田汽车公司九州工厂的工人们每隔两小时就以崭新的心情 迎接开工并愉快地工作。由于‘两小时换岗制’的采用,当快要觉得枯 燥乏味时就换到其他岗位作业。如安装发动机的工人移动到装轮胎的岗 位工作,而负责内部安装的工人则到外部安装岗位去工作。
由于在一天八个小时的工作时间内,共换四次作业岗位,使得单调的感 觉明显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