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阅读鉴赏——分类(廖)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分类知识讲解(共四种类型)

高中语文2023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分类知识讲解(共四种类型)
把握意象
①山水画题画诗中所绘之景。
②人物画题画诗中所画之人。
③花鸟画题画诗所状之物。
把握情感
①抒发作者对意象的赞美。
②对画作技艺的品判。
③对画面意境的咏叹。
④借画表心志、寄感慨。
体味技巧
①化静为动。运用联想将画面上静止的景物人物写活写动,画中景物、人物如在读者眼前。
②变无为有。题画诗不仅写画面上有的景物,而且写画面上没有的景物。
④求取荐举入仕的干谒诗:李白写下了大量求取荐举入仕的干谒诗:《玉真公主别馆苦雨赠卫尉张卿二首》、《走笔赠独孤驸马》
按身份分
应考士子、出身人、前资官、在朝官员
按方式分
互利法、恳请法、激将法
按风格分
同为干谒诗,朱庆馀温婉,孟浩然恳切,而李白竟能出之于豪迈
把握情感
①对自己才华的昂扬自信;
②积极入仕的急切心情;
(3)常用的抒情方法:①借景抒情,融情入景;②乐景写哀情(反衬)。
链接教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高考古代诗歌鉴赏分类讲解
(咏物言志诗)
内容
解说
特点
咏物言志诗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思路:物——情 物——理。
③对推荐者的赞美;
④潇洒旷达,傲视权贵的态度;
⑤贫贱骄人,悲愤难鸣的心情;
⑥命运多舛、出身寒微、无所依托的苦闷。
体味技巧
①比喻。登龙门、折桂喻登第,落羽比喻落第,飞鸟、良马喻己。
②对比。孤鸿燕雀相比,衬托高洁之志;凤凰与蚂蚁相比,显示双方地位悬殊。

诗歌鉴赏分类解读

诗歌鉴赏分类解读

•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 舅姑。
•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 时无?
•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 金
• 一是抒发别离苦情的。 南朝乐府《西洲曲》 王昌龄《闺怨》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 二是描写美人迟暮的 。温庭筠《菩萨蛮》
• 2、把历史和现实融合在一起,或是感慨个人遭遇,或是 抨击社会现实。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亭怀古》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感慨贾谊悲凉的命运)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写贾谊故宅萧条冷落 的景象)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以双关手法写出贾谊 和自己多舛的命运)
边塞诗
• 边塞诗高产期在“大唐盛世”,从玄宗即 位到代宗登基(712——762),这半个世 纪通常称为盛唐。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 身幕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 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 又称为“高岑诗派”。
• 1.归纳特征
(1)内容------边塞风光(奇丽壮阔) 统 治者------穷兵黩武 家乡------思乡念亲
• 以“无定河边骨”与“春闺梦里人”对照, 一边叙现实,一边写梦境,虚实相生,用 意工妙。情深词苦,感情凄楚,凝聚了诗 人对牺牲者及其家人的无限同情。
思乡怀人诗
在封建社会里,为了生计,为了前途, 为了理想,为了抱负,人们不得不离开家 乡,转徙各地。这一去,山长水阔,不知 何时才能相见。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无 处不起思乡之情。
4、领悟感情:诗人借助这些历史史实或人物 表达怎样的感情。

诗歌鉴赏分类介绍

诗歌鉴赏分类介绍

二、每首诗歌都有各自的思想感情特点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 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 誓欲成名报国,羞将开口论勋。(张说) 表达报效国家的激情。 高适、岑参、李益等反映征战诗的各个方面: 有的写出征士兵的乡愁和家中妻子的离恨, 写塞外征战的艰苦和连年征战的残酷,对帝王 黩武的不满和对将军贪功启衅的怨恨,有的陈 述久戍边关对家乡和亲人的怀念,有的惊异于 塞外那种迥异于中原的风光 ……
5、衬托。指诗人从则面着意描写,作为 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更加鲜明突 出。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 中的景物描写“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以壮阔之景为周瑜的 出场作了铺垫,也从侧面衬托了周瑜 的英雄伟业和豪迈气概。
6、用典。使用典故,能用少量文字传递 丰富思想,增强诗歌表现力。如辛弃 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 连用了孙权、刘裕、刘义隆、佛狸祠、 廉颇的典故,也是运用了借古讽今的 手法,用历史事实来说明现实问题。 对孙、刘的赞扬,就是对南宋统治者 的指责;对刘义隆的讽刺,就是对韩 侘胄没有准备急于收复中原的警告; 对“佛狸祠下“的感叹,就是对统治 者不思收复中原的不满。最后以廉颇 自比,则是内心的独白。这首怀古之 作充分表现了作者的爱国热忱。
特点归纳:
1、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 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 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3、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 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 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咏史诗
定义: 一般是怀念古代的人物和事迹,融合对 自然、社会、历史的感触,一般以古 代遗迹为生发点,以地名或“览 古”“怀古”为标 题的一类诗歌 。 如刘禹锡的《石头城》,苏轼的 《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一起,刘 禹锡《乌衣巷》,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分类整理版ppt课件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题材分类整理版ppt课件
22
应该注意的是,边塞诗的思想感情,往 往是复杂的,往往是几种感情交织在一起。
比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包含 了几方面的内容:边塞壮丽的风光,边塞环 境的艰苦恶劣,和朋友离别的不舍之情,对 家乡的思念。
23
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 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 •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王昌龄) • 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下月如霜。(李益) •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 • 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 • 大漠穷秋塞草腓, 孤城落日斗兵稀。(高适) •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
——咏史怀古诗
28
怀古咏史诗的特征: 1.标题:有古迹、古人名,或在古迹、古人前冠以“咏”,或在古
迹、古人后加“怀古”、“咏怀”等。 2.内容情感①表达像古人那样建立功业志向,抒发对古人的缅怀之
情;悲吟古人际遇,感伤己之情怀(悲叹年华消逝,壮志难酬) (怀人伤己) ②抒发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对现实的不满甚至批判,多借古讽 今(怀古伤今)或昔盛今衰的伤感 ,物事人非的沧桑;或对历 史理性反思,启迪后人。 ③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担忧 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 3结构上:结构一般是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4常见术语:对历史盛衰无常的慨叹、凭古吊今、怀古伤今
9
D、回忆相聚欢娱,遥想分别后的孤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 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 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 与何人说。
(《雨霖铃》)
10
何人不起故园情
3、羁旅思乡诗
在封建社会里,为了生计,为了前途,为 了理想,为了抱负,人们不得不离开家乡,转 徙各地。这一去,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相 见。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无处不起思乡之情。

中国古典诗歌分 类鉴赏

中国古典诗歌分 类鉴赏
重在“ 重在“归”字,人皆有归己独无归 反衬手法表归隐田园之心
田园诗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写农家生活, 写农家生活,简朴而亲切 写故人情谊, 写故人情谊,淳淡而深厚
山水诗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寄托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辋川集》绝句 辋川集》 辋川集 王维
万 念 皆 寂 ” 。 “ 读 感 之 情 身 幽 世 冷 两 孤 忘 独 , ,
惋惜、讽刺之余, 人心丧尽难以卷土来 惋惜、讽刺之余, 表现“败不馁”的精神。 表现“败不馁”的精神。
Hale Waihona Puke 咏史诗 隋宫 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穷奢极欲 荒淫亡国 重蹈陈后主覆辙身死国灭
诗意的分别,一片的深情, 诗意的分别,一片的深情,一心的向往
送别诗
《赠汪伦》 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比物手法, 比物手法,表真挚深情
送别诗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
展现高远壮阔的境界 离情凝注在楚山之上
山水诗

古典诗歌阅读鉴赏——分类(廖)

古典诗歌阅读鉴赏——分类(廖)

古典诗歌阅读鉴赏 一草一木总关情——咏物诗鉴赏一、导入古人很喜欢咏物, 仅《全唐诗》 已存 6021 首,初唐 504 首,盛唐 746 首,中唐 1455 首, 晚唐 3556 首。

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

他们在细致描 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

—— 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二、初步感知:2000 年北京春季高考题:蝉 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1、诵读解意2、形象特点:一只在高树上饮着清露、自在鸣叫的夏蝉。

3、思想内容:只要品性高洁,声名自然远扬,无须任何外在凭借。

4、手法:托物言志三、因例说法:卜算子咏梅 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1、诵读解意2、形象分析 梅花:环境特点: 自身特点: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

(正面描写)3、作者处境:主战派,仕途坎坷,屡屡受挫。

4、所言之志: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虽使粉身 碎骨而此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5 、手法分析: 1、托物言志,以物喻人。

2 、环境烘托。

四、特点归纳:1、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2、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3、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五、步骤归纳1、 “读清 ”全诗 2 、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六、实战演练1、白云泉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

(环境烘托)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 “形似 ”。

[曲尽其妙 ]求其 “神似 ”不[滞于物 ] 象征、拟人、对比。

诗歌鉴赏——分类

诗歌鉴赏——分类
荣 成 六 中
1、山水田园诗(写景诗) 侧重于歌咏自然景物中的山水田园。特点是作者笔下的山 水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怀,或者借景抒情,或者情景 亣融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鉴赏此类诗首先把握形象的特 征和寓意,迚而感受诗歌中情景亣融的意境,最终把握诗人 写景所表现的感情。如:王维《渭川田家》 斜光照墟落,穷巷牛羊归。 野老念牧童,倚仗候荆扉。 雉够麦田秀,蚕眠桑叶稀。 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 即此羡闲逸,怅然吟《式微》。 这首诗表现夕阳西下、夜幕降临之际,诗人面对一幅恬然 自乐的田家晚归图,油然而生羡慕之情。诗的核心是一个 “归”字。
三、边塞诗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是最能体现国运兴衰的作品。唐 代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放, 他们的诗,尤其是边塞诗,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敀 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 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 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 识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 了,家国之愁多了。因此,边塞诗的特点是从不同的角度展 现时代的风貌。鉴赏此类诗首先把握时代的特征,然后推敲 作品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如王昌龄的《从军行》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这首诗表现了在艰苦的环境里,久战疆场的将士们的铁衣 都被黄沙磨破了。但他们守边报国的壮志却被磨炼得更加坚 定:不击破侵略者决不还乡。
这是作者在剑南东川节度使府作幕僚时,正值 秋天夜雨绵绵,池塘水涨,诗人见物生情,产生 了对妻子的怀念,于是即事抒怀,写了这首诗, 表现了夫妻之间的亲密感情,和归心迫切的情怀。
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
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 文学作品。 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也不能 忽视。 很多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 多非常复杂的情感。

古代诗歌鉴赏分类

古代诗歌鉴赏分类

古代诗歌鉴赏总表古代诗歌鉴赏分类分析1 分析2形象人物形象鉴赏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1.从标题、注释入手,把握人物形象的身份、经历、及思想感情。

2.由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入手来把握人物形象。

3.通过诗歌中的景物描写(意象)来把握人物形象。

景物烘托人物心理,体现人物心境。

鉴赏诗歌中所刻画的人物形象(自比、自喻)景物形象诗歌中的景物形象包括意象(融合主观情感的客观景物)和意境(主观情感与客观物境的艺术境界)1.以所写景物的自然属性为依据,结合诗歌的具体内容概括景物或者意境的特点。

2.要结合诗歌的内容及作者的经历来挖掘景物的社会属性,即作者借以抒发的情感、表达的寓意。

事物形象咏物诗中描绘某些具体事物,在形象的描写中将事物人格化(象征、托物言志手法)1.分析诗歌中事物形象的特点,重点抓住事物的形态、色泽、特征、生长环境等。

2.把握诗歌中常常运用的象征、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通过分析事物形象的自然特点去透视作者所赋予的精神属性语言总体概括语言特色的技巧(用词语)品味整首诗歌表现出来的语言特色(风格)淡雅高远、平淡自然、明快浅显、辞藻华丽、委婉含蓄、简洁洗练、沉郁顿挫、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笔调婉约、现实、浪漫、雄浑、旷达、俊爽、悲慨、清新、明丽、豪迈、奔放、幽怨、哀伤、凄凉、缠绵、清新飘逸、雄健高昂,悲壮苍凉、严谨细腻答题模版:用1~2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用诗歌中的有关词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分析情感(表达了作者*****样的情感。

具体分析语言特色的角度(已指明语言特色)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对语言特色从不同的角度加以阐述(A表现手法角度、B诗歌意境角度、C炼字用词角度、D抒发情感的角度)1.遣词用字的角度:诗歌的语言特色最直观地表现在诗歌的遣词用字方面,把握诗歌中具有的特色的字词是判断语言风格的依据。

2.表现手法的角度:表现手法的不同,往往造就了诗歌不同的语言风格(想象、夸张--浪漫、飘逸、雄奇;拟人、比喻--华美绚丽)3.意境的角度:诗歌的语言风格往往也与诗歌意境相关(意境阔--沉郁顿挫、悲壮苍凉、豪迈;唯美--清新、自然、浪漫等)表达技巧运用抒情方式的技巧古代诗歌的抒情方式分两种:直接和间接。

古诗词鉴赏分类

古诗词鉴赏分类

古诗词鉴赏分类一、写景思乡思亲1、九上《商山早行》温庭筠:选取了一些富有意味的意象,表现了作者旅途中的孤独寂寞,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仕途失意的落寞情怀。

2、八下《苏幕遮》范仲淹:上片描写登高所见绚丽高远的深秋景色,下片抒发思念家乡,渴望亲人之情。

3、八上《黄鹤楼》崔颢:抒发了作者的思乡之情。

4、八上《渡荆门送别》李白:通过写出游途中的景观,流露诗人欣喜、激动的感情,并以此引出他离别故乡的思乡之情。

5、八上《早寒江上有怀》孟浩然:采用虚实结合和引用典故的手法,描写了江上早寒的凄清景色,异乡漂泊的境遇,抒发了旅人怀乡,思归不得的悲戚和仕途不顺,人生失意的落寞。

6、七下《春夜洛城闻笛》李白:表达了作者因闻折柳曲而引发出的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暗”有隐约、悄然的含义,以动衬静,抒发诗人闻笛后的孤寂与思乡之情;“满”是弥漫、飘满之意,笛声随春风飘满整个洛城,运用夸张,反衬诗人闻笛后的孤寂与思乡之情。

7、七下《峨眉山月歌》李白:诗人借“ 山中月”和“江水流”两个意象来传送眷念之情,这样寓情于景,使情景交融。

意境清朗秀美,自然天成,写尽对故乡故人的眷恋。

8、七上《天净沙秋思》马致远:直抒胸臆,寓情于景,描绘了一幅绝妙的深秋晚景图,真切地表现出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9、七上《次北固山下》王湾:“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新的事物是挡不住的,表达出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感情。

全诗思想感情:作者因两岸风景写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和博大胸襟,又引起旅途乡愁,二、边塞思乡1、九上《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一幅苍茫空远、辽阔孤寂的塞外落日孤城图。

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2、七下《逢入京使》岑参:用夸张的手法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

四、爱国1、九下《别云间》夏完淳(明末):以质朴的语言,直抒胸臆,在对山河的一片深情中书写了亡国之痛和壮志难酬的悲愤。

古代诗歌体裁分类鉴赏(27 张)

古代诗歌体裁分类鉴赏(27 张)

以世称“庾开府”。
1.抓标志:荆门道(地点)、怀古。 2.读注释:①诗作于被贬赴连州刺史之任时,交代写作背景②中唐诗人刘禹锡“永 贞革新”失败,介绍作者情况③介绍“庾开府”,暗示此处运用典故。 3.读诗句,明手法:①(关键词句)咸阳终日苦思归,手法:用典,双关。②[景、 事](写景) 手法:视觉与听觉相结合;动静;哀景写哀情。(叙事)在赴任路上看 到江山易主的南国山川,古都破败的景象,感慨昔盛今衰。 4.定情感:表达诗人对南国昔盛今衰的感慨和革新政治的抱负不得施展的悲愤,更 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的岌岌可危的政治局势的忧虑。
1.抓标志:梅,横两三枝雪压风欺、(南来归雁)年年长见开时、空自倚、 清香未减(梅的特点) 2.读注释:①介绍作者,北宋词人,交代生存环境:“遭贬,暗示内心郁 郁不平,“隐居”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以及时隐居生活的向往,交代写 作背景;②"东君"“玉堂”“故人”帮助理解诗歌。 3.读诗句,明手法:①(关键词句)“问玉堂何似,茅舍疏篱”“伤心故人 去后,冷落新诗”“对孤芳、分付他谁”“空自倚、清香未减,风流不在 人知”。②[景、事] (写景)写江梅潇洒,用修竹作陪衬,遭受雪压风欺, 却凌寒而开,蕊寒香冷,不仅与蜂蝶无缘,连候燕也“轻失花期”,最后 写梅花虽遭冷落,却不与世俗同流,清香不减。(叙事)作者观看梅花, 以梅花品格的高洁、孤傲寓自己的品性。手法:象征、托物言志。 4.定情感:①表达了对官场的厌倦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②表达了对林 逋的仰慕和追怀;③表达了对无人赏识自己的忧愤;④表达了坚守自己高 洁品格的情怀。
(5)渴望和平安宁的边疆生活、和睦友好的民族往来。如:王 昌龄《出塞》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6)对战争残酷艰苦的厌恶,凄苦哀怨的怨战情绪,凄厉沉痛 的反战思考

高考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分类鉴赏课件

高考语文 中国古代诗歌分类鉴赏课件
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首送别诗的前两句和 后两句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 手法 诗句解读 答:前两句用白描手法写眼前之景:落日黄云,北 风劲吹,大雪纷纷,大雁南飞,体现的是一种漂泊 的苍凉孤独之感;而第三句突然一转,借对朋友的 慰藉表达对朋友的真挚情感,鼓励朋友充满信心和 力量,格调高昂豪壮。
景物特点
作者感情
表现手法
诗句解读
答:诗人运用了以景衬情的手法,写了六朝 的繁华一去不复返,而长江却仍然不停在奔 流,一个“流”字突出了自然的永恒,营造 了一幅阔大、辽远的意境。作者不禁感慨万 千,感叹人世的变迁。
诗人感情
景色特点
3、尾联“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的含 义是什么?结句落一“愁”字,作者“愁”什么?
手 法
答:这是一首七言绝句,三、四句运用了反 衬的手法以,以乐景衬哀情,反衬出梁园荒 凉、箫条的景象。
表达效果
这首诗抒发了怎样的感慨? 答:这首诗抒发了物是人非,盛衰无常的感慨。
台 城 韦庄(唐)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 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诗句解读
手法运用
答:虽然六朝繁华已如梦远逝了,而台城柳却依旧 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 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诗人以台城柳的繁荣茂盛与 台城的荒凉破败、六朝繁华转瞬即逝形成鲜明的对 比,因此说它“无情”。表达了世事沧桑,繁华难 再的无奈与感伤之情。 诗人感情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 对时事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 么? 解读诗句 观点 答:同意。诗人身处晚唐,唐王朝由盛而衰,诗人 凭吊古迹,回顾六朝旧事,联想到唐王朝的衰落, 怀古伤今。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教学课件PPT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教学课件PPT

04 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兴 起于金,兴盛于元,体式与词相近。特点:可以在字数定 格外加衬字,较多使用口语。散曲包括有小令、套数(套 曲)两种。套数是连贯成套的曲子,至少是两曲,多则几 十曲。每一套数都以第一首曲的曲牌作为全套的曲牌名, 全套必须同一宫调。它无宾白科介,只供清唱。
供语古 同言典 学精诗 们练歌 参,, 考倍是 。受我
人国 们优 喜秀 爱的 。文 它化 是遗 语产 文, 试它 卷意 中境 不深 可远 或, 缺感 的情 题真 材挚 。,
贺知章
贺知章(约659年- 约744年),字季真,晚 年自号四明狂客,汉族,唐代著名诗人、书 法家,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人。少时就 以诗文知名。武则天证圣元年(695年)中乙 未科状元,授予国子四门博士,迁太常博士。 后历任礼部侍郎、秘书监、太子宾客等职。 为人旷达不羁,有"清谈风流"之誉,晚年 尤纵,自号"四明狂客"、"秘书外监"。八 十六岁告老还乡,旋逝。属于盛唐前期诗人, 又是著名书法家。与张若虚、张旭、包融并 称"吴中四士"。贺知章诗文以绝句见长, 除祭神乐章、应制诗外,其写景、抒怀之作 风格独特,清新潇洒,著名的《咏柳》、 《回乡偶书》两首脍炙人口,千古传诵,作 品大多散佚,今尚存录入《全唐诗》共19首。

古代诗歌赏析
行宫
闲白宫寥
坐头花落
说宫寂古 玄女寞行
唐 代
宗在红宫 。,。,
元 稹
译文
曾经富丽堂皇的古行宫已是一片荒凉冷落,宫中艳丽的花儿在寂寞 寥落中开放。
幸存的几个满头白发的宫女,闲坐无事只能谈论着玄宗轶事。
注释
寥(liáo)落:寂寞冷落。 行宫:皇帝在京城之外的宫殿。这里指当时东都洛阳的皇帝行宫上 阳宫。 宫花:行宫里的花。 白头宫女:据白居易《上阳白发人》,一些宫女天宝末年被“潜配” 到上阳宫,在这冷宫里一闭四十多年,成了白发宫人。 说:谈论。 玄宗:指唐玄宗。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

古代诗歌分类鉴赏

• (10年江苏卷) • 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 送魏二 王昌龄
• 醉别江楼橘柚香, 江风引雨入舟凉。 • 忆君遥在潇湘月, 愁听清猿梦里长。
• (1)找出诗中点明送别季节的词语。由送 别季节可以联想到柳永《雨霖铃》中直抒 离别之情的哪两个句子?(2分) • 答:橘柚香。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 冷落清秋节。 • (2)一、二两句诗中“醉别”“江风引雨” 表达了惜别深情,请作简要说明。(4分) • 答:惜别知音,借酒浇愁;凄凄风雨烘托 悲凉的心情。
• 羁旅诗中关键的字词: • 如“孤”、“悲”、“无情”、“怜”、 “空”、”客”“独”、“故园”、“相 思”等 。有时特殊的节日,也是关键信息, 如冬至、除夕、元宵节、重阳节等重要节 日,常常引发旅人的思乡怀人之情。高适 的《除夜作》 、魏初的《鹧鸪天· 室人降日, 以此奉寄》
• 羁旅诗中常见的意象: • 月亮,人生的圆满、缺憾,情感的无耐,时空的 永恒,思乡思亲;孤雁,孤独,思乡,思亲,音 信,消息;寒蝉,悲凉;猿猴,哀伤;落花,凋 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沙鸥,飘零,伤 感;黄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 羁旅诗中常见的手法: • “借景抒情”、“虚实结合”、“渲染”。 特 别注意①乐景衬哀情。 ②侧面落笔(对写法)。 • 诗作:《秋思》《旅夜书怀》《长相思》《菩萨 蛮》《苏幕遮》《月夜》
3.惜别送别诗(欢聚离散皆是缘)
离别之际,人们往往设酒饯别,折柳相送,有时还要吟诗话 别,因此离情别绪就成为古代文人一个永恒的主题。 1、形式标志:标题中有“送”或“别”等字眼; 2、基本主题: • 依依不舍的留念;如王维《渭城曲》 • 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 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 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 如柳永《雨霖铃》、《送魏二》 3、感情色彩: 依恋与不舍——低沉哀婉,伤感惆怅; 安慰与祝愿——旷达刚健,乐观向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典诗歌阅读鉴赏一草一木总关情——咏物诗鉴赏一、导入古人很喜欢咏物,仅《全唐诗》已存6021 首,初唐504 首,盛唐746 首,中唐1455 首,晚唐3556 首。

自然界中的万物,大至山川河岳,小至花鸟虫鱼,都可以成为诗人描摹歌咏的对象。

他们在细致描摹的同时,寄托自己的感情。

——这就产生了咏物类诗歌。

二、初步感知:2000 年北京春季高考题:蝉虞世南垂绥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借秋风。

1、诵读解意2、形象特点:一只在高树上饮着清露、自在鸣叫的夏蝉。

3、思想内容:只要品性高洁,声名自然远扬,无须任何外在凭借。

4、手法:托物言志三、因例说法: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辗作尘,只有香如故。

1、诵读解意2、形象分析梅花:环境特点:断桥黄昏,风雨交加,苦寒荒凉。

(环境烘托)自身特点:不与群芳争春,虽然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

(正面描写)3、作者处境:主战派,仕途坎坷,屡屡受挫。

4、所言之志:以物喻人,隐喻了作者虽遭不幸,前途坎坷,但决不同流合污的高尚节操以虽使粉身碎骨而此志不渝的斗争精神。

5 、手法分析:1、托物言志,以物喻人。

2 、环境烘托。

四、特点归纳:1、既然咏物,要实写其形态、色泽特征,或写其所处环境,求其“形似”。

[曲尽其妙]2 、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求其“神似”不[滞于物] 3、从整体构思看,托物言志,常用比喻、象征、拟人、对比。

4、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除了正面描写之外,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五、步骤归纳1、“读清”全诗2 、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环境特点和内在品性。

3、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揣摩诗人所托之情,所言之志。

4 、体会诗人手法的高妙。

六、实战演练1、白云泉白居易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⑴简要分析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精神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仕人。

诗人的这一思想充斥在整篇诗作中。

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正是诗人内心的独白。

⑵本诗在艺术手法上有何突出特点?试简要分析。

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写景寓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比喻恬淡的胸怀和闲适的心情,用泉水激起的自然风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

2 、柳李商隐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注]李商隐青年时就考中进士,朝气蓬勃,充满信心,然而由于党争倾轧,使他长期沉沦下僚。

诗人写此诗时,妻子刚病故,自己又将只身赴蜀,去过那使人厌倦的幕府生涯。

⑴试析“曾逐东风拂舞筵”中“逐”字的精妙之处。

“逐”字写柳枝追逐春风,运用拟人手法,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条的蓬勃生机。

⑵试析这首诗对比的表现手法。

前两句写春日之柳追逐东风,在繁花似锦的春日,在热闹非凡的乐游苑的舞筵上,与舞女翩翩起舞;后两句写秋日之柳,清秋斜阳,秋蝉哀鸣,何等萧条凄凉。

春日之柳的繁盛反衬出秋日之柳的衰落,表现出作者对秋日之柳的悲叹之情。

⑶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自伤迟暮,自叹身世。

(表达作者壮志难酬、命途多舛的悲凉心境。

)3 、画眉鸟欧阳修百转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⑴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前两句描绘了林间画眉自由自在的美好形象:鸟声宛转,鸟影翩翩,山花绚丽,树阴浓密,可以自由的飞翔。

⑵后两句用什么手法来表现作者的思想?运用对比手法,将笼中画眉和林间画眉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的歌颂和追求。

4 、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

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通过对柳树“倚得东风势便狂”飞“花蒙日月”的描摹,写出了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小人;并用“天地清霜警告他们必无好下场,难逃灭亡的命运。

何人不起故园情思乡怀人类诗歌鉴赏一、导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在封建社会里,为了生计,为了前途,为了理想,为了抱负,人们不得不离开家乡,转徙各地。

这一去,山长水阔,不知何时才能相见。

敏感的诗人身在他乡,无处不起思乡之情。

二、回顾1 、孟浩然《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2、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李商隐《夜雨寄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5、王昌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蓦见枝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6、杜甫《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三、归纳:1、了解常见思想情感。

羁旅愁思:孟浩然《宿建德江》思念亲友: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征人思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闺中怀人:王昌龄《闺怨》2、分析人们思乡缘由。

战乱频仍;山长水阔;久戍边关;宦游不归。

3、人们在诗中如何表达思乡之情?触景伤情;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感时生情;中秋望月;重阳登高;除夕;伤春悲秋;日暮思归托物传情;月、雁、笛、柳因梦寄情;1 、夜来有梦登归路,不到桐庐已及明。

2、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妙喻传情:乡愁四、方法明确:1 、初读全诗,整体感知,确定情感类别2 、抓关键句,挖掘字词,初悟情感3、抓住意象,构建图景,再悟情感 4 、根据题目,组织语言,形成答案五、鉴赏举隅:旅次寄湖南张郎中戎昱寒江近户漫流声,竹影当窗乱月明。

归梦不知湖水阔,夜来还到洛阳城。

前人评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

诗中写“归梦”突出了什么?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1、写梦中返乡是那么容易,突出了乡思之深,之切。

2、“归梦”因旅次见闻引发,前两句中江水漫流之声、月下竹影之形,是“归梦”之因;而“归梦”则是思乡之情的集中表现。

所以可以说“归梦”是这首诗的诗眼。

六、练习:1、2003 年北京春季高考题闻雁韦应物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

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

寒塘赵嘏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

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

(1)填空: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 ______________ 。

这两首都是抒发 ________ 。

(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1)五言绝句思乡之情(回答“秋思”也可以)(2)雁是候鸟,春秋迁徙。

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

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

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

2、2003 年苏州二模商山早行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注]①征铎:车行时发声的铃。

②杜陵:在长安城南,是诗人的安家之地。

⑴诗中除了“晨起”、“鸡声”表现了早行之外,还有什么词语也表现了早行?此诗颔联上下句除对仗外,其构成形式还有什么特点?⑵“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联系首联解说作者这样写的意图。

参考答案:⑴①还有月”板桥霜”,月尚未落,板桥结霜,可见其早。

②由名词连缀成句,一字一景,收到了蒙太奇的效果。

⑵“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春回故乡、野鸭满塘的温暖意境。

通过这个温暖的乡梦反衬了漂泊在外的作者对家乡杜陵深切的思念。

3、2003 年南京一模阅读宋诗一首,按要求答题。

村行王禹偁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棠梨叶落胭脂色,荞麦花开白雪香。

何事吟余忽惆怅,村桥原树似吾乡。

[注]本诗是王禹偁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使时所作。

⑴概述本诗所描写景物的特点。

初秋晚景,盎然生机中透着凄凉,斑斓色彩中蕴含着哀伤。

⑵概述作者通过本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悠闲中体现失意,有着漂泊异乡的凄苦悲凉。

⑶第二联“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是历来所传诵的名句,试分析人们传诵赞叹的原因。

运用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将无情之景赋予人的灵性,显得形象生动;又以听觉写动景,以视觉写静景,动静结合,勾勒出秋日山林的特有美丽。

秦时明月汉时关——边塞诗鉴赏一、导入1.复习高适诗《别董大》、王维诗《使至塞上》中的名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李白诗《塞下曲》名句(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2.引导归纳以上诗句给人的感受二、简介“大唐盛世”从玄宗即位到代宗登基(712——762 ),这半个世纪通常称为盛唐。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开疆拓土,不少文人,或投笔从戎,或置身幕府,因而出现了大量的边塞战争题材的作品,形成了唐代蔚为壮观的边塞诗派。

又称为“高岑诗派”。

三、介绍边塞诗的主要特点1.边塞诗派举例: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岑参轮台城头夜吹角,轮台城北旄头落。

羽书昨夜过渠黎,单于已在金山西。

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兵屯在轮台北。

上将拥旄西出征,平明吹笛大军行。

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

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根。

剑河风急雪片阔,沙口石冻马蹄脱。

亚相勤王甘苦辛,誓将报主静边尘。

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塞上听吹笛高适雪尽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归纳特征(1)内容------- 边塞风光(奇丽壮阔)统治者穷兵黩武将士艰苦生活报国豪情家乡思乡念亲友人惜别感伤壮别感奋(2)风格——雄壮豪迈。

(3)常用手法——比喻、夸张、用典。

四、赏析方法1.词句分析法2.形象分析法五、分析举隅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形象-- 景物:黄沙蔽日,北风劲吹,大雪飘飞。

荒凉寒冷的沙漠景象。

人物:劝别友人,前路莫愁。

内容-- 旷达胸襟,豪迈情怀。

表达:一、二句描绘了一幅荒凉寒冷的沙漠景象:黄沙蔽日,北风劲吹,大雪飘飞。

三、四句写诗人劝别友人,前路莫愁,天下人都能成为你的朋友。

表现了一种旷达的胸襟和豪迈的情怀。

六、课堂演练: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岑参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将军不畏艰苦,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末句,用比兴的手法,写唐军荡平敌寇的雄心壮志,豪气干云的盛大气势。

全诗虚实结合。

二、完成以下练习塞下曲许浑夜战桑乾北,秦兵半不归。

朝来有乡信,犹自寄寒衣。

全诗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答: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