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品种鉴别

合集下载

马铃薯优良品种的筛选试验

马铃薯优良品种的筛选试验

为了加快新品种推广,提高马铃薯生产水平,收集的5份品种进行了适应性、丰产性和商品性的评价鉴定试验,旨在为本区域筛选出适合栽培和推广的高产优质马铃薯新品种。

1试验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与地点分别为:龙薯4号、龙薯11号、东农311、东农313、春薯10号、早大白(早熟组对照)和克新13号(中晚熟组对照),试验在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植物研究所试验基地进行。

1.2试验设计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三次重复,5m 行长,5行区,行距0.8m ,株距0.3m 。

采用适时播种,基肥施肥量为50kg/亩,追肥10公斤尿素,生长期进行叶面喷微肥、中耕除草,病虫害防治,其余管理同大田。

在生育期对各项指标进行调查,收获时对其产量性状进行测定,收获后对品质性状指标进行测定。

1.3数据采集1.3.1物候期:播种期、出苗期、现蕾期、开花期、成熟期、收获期。

1.3.2田间植株形态特征:株型、叶片颜色、茎颜色、花冠色、株高、主茎数、茎粗。

1.3.3病害调查:晚疫病、早疫病。

1.3.4块茎性状:整齐度、薯形、皮色、肉色、薯皮类型、二次生长、裂薯、空心。

1.3.5产量:单株结薯数、单株产量、小区产量、商品薯产量。

1.3.6品质性状:干物质含量、淀粉含量、粗蛋白含量、Vc 含量、和蒸食品质。

2试验结果2.1参试品种的物候期和植株形态特征生育期对参试品种的物候期和植株形态特征进行了调查,结果见表1和表2,从表中可以发现,参试的5个品种中,属于中早熟的品种有:龙薯11号、东农313;属于中晚熟的品种有:龙薯4号、东农311。

株高最高的品种为龙薯4号,主茎数最多的品种为东农313,茎粗最大的品种为东农311。

2.2参试品种的块茎特征及产量性状收获后,对各参试品种的块茎特征及产量性状进行了记录和测定,并用SPSS 软件对参试品种的产量性状进行新复极差法显著性分析,结果见表3和表4。

从表3中可以看出,有3个品种的产量均高于对照1和对照2,分别为:春薯10号、东农311和龙薯11号,其亩产量分别为2984.8kg 、2928.1kg 和2641.3kg ,与早大白对照分别增产48.2%、45.4%和31.2%;和克新13对照比增产分别为35.2%、32.6%和19.6%。

马铃薯不同品种对比试验分析

马铃薯不同品种对比试验分析

栽培育种ZAIPEIYUZHONG科技兴农马铃薯不同品种对比试验分析朱小慧(甘肃省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甘肃庄浪 744699)摘 要 为选择适宜在甘肃省庄浪县推广种植的马铃薯品种,在甘肃省庄浪县韩店镇石桥村开展马铃薯不同品种对比试验,分析不同马铃薯品种的生育时期以及产量。

结果表明,产量最高的马铃薯品种为庄薯4号,其次为陇薯10号和华颂7号,陇薯7号产量居中,青薯9号产量为27 050 kg,天薯11号产量较低,产量最低的马铃薯品种是宁薯16号。

关键词 马铃薯;不同品种;对比试验马铃薯属于茄科,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同时也是工业原料。

马铃薯生长过程中需要经历4个时期,分别是块茎休眠期、种薯萌发期、植株生长发育期和块茎形成期。

一般平均气温为17℃~21℃,具有较强光照,总降水量在400~500 mm的区域能满足马铃薯的生长。

马铃薯的种植优势在于种植成本不高,能够在短时间内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甘肃省庄浪县韩店镇石桥村实施,试验地块平整,土质疏松,肥力中等,前茬作物为胡麻,土质为黄绵土,土壤容重1.3 g/cm3,有机质含量16.1 g/kg,全氮1.14 g/kg, 速效氮120 mg/kg,全磷1.10 g/kg,有效磷80.2 mg/kg,全钾20.0 g/kg,速效钾274 mg/kg,pH 8.11[1]。

1.2 供试材料 本次马铃薯品种对比试验中,参与试验的马铃薯品种主要有8个。

对照组是庄署3号(由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选育),其余对比组的品种为庄薯4号(由庄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选育)、华颂7号(由华颂公司选育)、青薯9号(由青海省农科院选育)、宁薯16号(由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农科院选育)、陇薯7号(由甘肃省农科院选育)、陇薯10号、天薯11号(由甘肃省天水市农科院选育)。

供试地膜为黑膜,由天水市天宝塑业有限责任公司生产(0.01 mm×120 cm)。

优质专用型马铃薯试种及筛选鉴定

优质专用型马铃薯试种及筛选鉴定

优质专用型马铃薯试种及筛选鉴定马铃薯是世界第一大非谷物类产品,是仅次于水稻、小麦和玉米的第四大粮食作物,粮食、蔬菜、饲料兼用,且加工用途广泛,产业链长,增产潜力大,经济效益高。

马铃薯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被誉为“第二面包”、“地下苹果”。

在我国,马铃薯已有400多年的栽培历史,是继小麦、水稻和玉米之后的第四大栽培作物。

2010年,我国马铃薯总产量7478多万吨,种植面积达到508万公顷,分别占世界的23%和27%,居全球首位。

青岛的马铃薯栽培历史悠久,近年来,受市场经济的调节以及脱毒种薯的推广,广大农民科学种田的技术素质日益提高,种植面积不断扩大,马铃薯产业逐渐成为了地方政府发展区域经济的优势产业,也是农村种植结构调整、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

但青岛市马铃薯种植品种相对单一,主栽品种是种植多年的鲁引1号。

鲁引1号在产量和品质方面占据一定的优势,但主要是作为鲜食品种,难以适应多样化的市场需求。

青岛市农科院通过从国外引进品种,在青岛进行试种筛选,选择出5个适合青岛地区种植的产量较高、品质较好的品种。

这5个国外品种都是原产于欧洲,从试验结果来看,在青岛本地的栽培环境下,BOA和ROY在参试品种中表现较为突出,产量及商品率高,生育期适中、植株性状好、抗病性强,属于鲜食品种,特别是ROY属于红皮黄肉品种,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建议在青岛地区直接进行品种繁育及推广。

COS和RTD在青岛本地的产量表现居中,根据品质性状分析的结果这两个品种都属于高淀粉品种,COS 薯形适用于加工薯片,RTD薯形适用于加工薯条,建议将这两个品种作为多用途加工品种发展推广。

BTD这一品种无论在试管苗、微型薯还是原种田间种植,各方面表现都无亮点,且产量不高,不属于特色品种,薯皮薯肉颜色较浅,市场接受度不高,恐在本地难以推广,考虑将这一品种作为种质资源进行保存。

马铃薯品种介绍讲解

马铃薯品种介绍讲解

马铃薯品种介绍1.陇薯3号:该品种属中晚熟品种,生育期110天左右。

株型半直立较紧凑,株高60-70cm。

茎绿色、叶片深绿色,花冠白色,天然偶尔结实。

薯块扁圆或椭圆形,大而整齐,黄皮黄肉,芽眼较浅并呈淡紫红色。

结薯集中,单株结薯5-7块,大中薯重率90%以上。

块茎休眠期长,耐贮藏,品质优良。

食用口感好,有香味。

特别是淀粉含量比一般中晚熟品种高出3-5个百分点,十分适宜淀粉加工。

抗病性强,高抗晚疫病,对花叶、卷叶病毒病具有田间抗性。

产量高,多点生产试验示范平均亩产2793.2公斤,适宜高寒阴湿、二阴及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2.陇薯4号:该品种中晚偏早熟,生育期100天左右。

株型半直立,株高55—60cm,花冠白色。

出薯快而齐,幼苗生长势强,植株较繁茂。

结薯集中,单株结薯4-5个,薯块大而整齐,大中薯率80%以上,薯形椭圆,皮色淡黄,薯肉白色,芽眼深浅中等。

食味较好,品质优良,适宜粮,菜和食品加工多种用途。

该品种抗旱性强,抗病毒退化,对晚疫病抗性中等。

适应性广,产量较高,稳定性好,适宜我县半高山地区种植。

3.陇薯5号:该品种属晚熟品种,生育期115天左右。

株型半直立,株高60-70cm,幼苗生长势强,成株繁茂。

茎绿色,叶片墨1绿色,花冠白色,不结实。

结薯集中,单株结薯3-5个,整齐度高,大中薯数率85%左右,大中薯重率94%左右。

薯块椭圆形,白皮白肉,皮较光滑,芽眼较深。

薯块大,单薯直径一般为8-12cm,单薯重普遍为150-500g。

薯块休眠期较长,耐贮性中等,食用品质好。

是一个优良的菜用型品种,也可用作淀粉加工原料。

植株高抗晚疫病,对花叶、卷叶病毒病有较好的田间抗性。

亩产是2363.5-3415.0㎏,适宜于高寒阴湿、二阴地区及半干旱地区推广种植。

4.陇薯6号:该品种属晚熟品种,生育期115天左右。

株型半直立,主茎分枝数多,株高70-80cm,幼苗生长势强,成株繁茂。

茎绿色,叶片深绿色,花冠乳白色,无天然结实。

马铃薯品种对比试验总结

马铃薯品种对比试验总结

8 915
207914 2495128 8
多子白 (CK) 2800
4919 1339110
9 0
0
0
9
注: 大中薯产量的计算是以每个品种考种 2 个重复, 每小区考种 5 株的产量, 按小区实际产量进行折算。单价为 1998 年春地产实际批发价 1120 元 kg。
214 变量分析结果 经变量分析测得的品种间 F 值为 7199,
112 方法 田间设计为随机区组法, 三区制, 小区
面积 13134m 2 (113m ×10126m ) , 每畦种 2 行 70 株, 统一催芽后播种, 试验地前茬为单季 晚稻, 土壤肥力中上, 1 月 29 日播种。田间 管理采用本地中上等水平。 收稿日期: 1998- 12- 20
2 结果与分析
马铃薯切块与小整薯播种的产量比较
叶加贵 林敏莉 林昌庭
(景宁县沙湾农技站 323507) (景宁县城郊农技站 323500) (景宁县农业局 323500)
近年来, 景宁县通过采用低山区向高海 拔山区引种、北种南调、秋播繁种等途径, 扩 大了马铃薯种植面积, 取得了显著增产增收 的效果。 但由于我县山区交通不便, 马铃薯 用种量大, 种薯成本高, 调运困难, 不可能 每年从东北调入大量的生产用种。 因此, 影 响了种植面积的进一步扩大。 为了提高种薯 利用率和种植效益, 降低生产成本, 调动农 民种植积极性, 加快马铃薯的发展步伐。 我 们开展了马铃薯切块栽培与小整薯播种的试 验研究。 收稿日期: 1997- 12- 9
品种名称
春薯 4 号 中薯 3 号 多子白 CK 郑薯 5 号 克新 3 号 早大白 克新 2 号 克新 11 号 费乌瑞它
产量
4410 3615 3518 3418 3412 3216 3213 3019 2912

马铃薯品种的介绍

马铃薯品种的介绍

马铃薯品种的介绍马铃薯(scientific name: Solanum tuberosum L.)是一种重要的作物,被广泛用于食品加工、饲料及生物燃料等多个方面。

由于其高产、适应性广、营养丰富等特点,马铃薯品种的选择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马铃薯品种及其特点。

1. 清水河清水河是一种较早引进的品种,在全国多地均有种植。

其主茎高,株高适中。

叶片浅绿色,较宽,具明显的深绿色小斑点。

块茎表面呈粗糙不平的黄褐色,皮薄质细。

成熟后易开裂,种植后提早收获,既可提高产量,又有利于降低病虫害发生。

此品种耐储藏。

2. 青云青云是中山市农业技术推广总站选育的早熟马铃薯新品种,该品种属于中早熟品种,块茎平均产量高,在秋季种植收获期还能洛阳、剑川、红薯注意事项与要求等到19月中下旬。

块茎皮薄、质地细腻、色泽深黄色。

青云品种在压力环境下表现出更好的抗病性能,能适应复杂的生长环境。

但不耐贮藏。

3. 丰胸7号丰胸7号是祖先品种为露雪、哈的一个混合品种。

该品种能够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表现出较强的适应性。

丰胸7号块茎较大、产量高、品质优,成胶率大,颜色呈金黄色,口感香甜。

烹饪过程中不溢粉,不开裂、不变色,适宜加工制成多种马铃薯食品。

但不耐储存。

丰胸7号在云南、四川、广东等地得到了广泛应用。

4. 牛角塔牛角塔是具有早期抗病性的马铃薯品种,含丰富的淀粉和营养物质,非常适合加工制成马铃薯片、马铃薯丝、马铃薯粉、马铃薯沙拉等多种食品。

块茎表面呈深黄色,较大,产量高,品质优。

牛角塔的重要特征是分蘖少,植株高大,株型完整,有利于提高产量和抵御病虫害。

5. 美早美早是一种日本品种,也被称为卡尔曼-米克费托,是一种中早熟的马铃薯品种。

美早的块茎表面呈金黄色,口感柔滑细腻,多汁味浓,非常适合烤、煮、炒等多种做法。

美早的特点是植株生长势强,产量高,抗病性能良好,可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

此品种的成熟期较长,适宜在淮北、鲁南等地区种植。

总之,不同的马铃薯品种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和用途,选择适合地区的品种非常重要。

20个马铃薯品种抗旱性鉴定及评价指标筛选

20个马铃薯品种抗旱性鉴定及评价指标筛选

中国瓜菜2021,34(3):47-51收稿日期:2020-06-10;修回日期:2020-06-19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跨越工程”专项(HNK2019CX07);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200800)作者简介:武新娟,女,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马铃薯遗传育种与栽培技术研究。

E-mail :********************马铃薯是收获块茎的农作物,其块茎生长在地下,有土壤保护,能抵抗旱灾、冻灾、冰雹和干热风等自然灾害,减少农业生产损失,受外界环境影响较小。

其生物学特性决定了它的生态适应性广泛,有利于不同地区不同生态环境的栽培种植。

中国是世界马铃薯种植面积最大的国家,常年种植面积较稳定,占世界25%左右,其次为俄罗斯和印度。

2018年我国马铃薯播种面积为475.8万hm 2,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2.9%,年产量1798.4万t [1]。

近年来,随着马铃薯主粮化的推进,生产发展相对迅速。

但马铃薯作为块茎类作物,块茎形成需要大量的水分供应,而中国的马铃薯生产区有很大一部分分布在水资源缺乏地区,如山西、甘肃、宁夏等,块茎膨大期水分亏缺严重影响产量的20个马铃薯品种抗旱性鉴定及评价指标筛选武新娟,唐贵,隋冬华,张冬雪,孙晶,张静华,张鹍,宋鹏慧,吴雨蹊(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乡村振兴科技研究所哈尔滨150028)摘要:中国马铃薯生产区很大一部分在降雨不均或水资源不足地区,为满足此类地区品种需求,对马铃薯开展抗旱性评价。

选择20个马铃薯常规栽培品种,在块茎膨大期对其植株叶片进行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成熟期测产,综合评价抗旱性。

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对马铃薯块茎产量的影响极显著,胁迫后19个品种减产均达50%以上。

测定的5个生理生化指标均与抗旱系数和指数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性,可以作为马铃薯品种抗旱性评价的指标。

根据5个指标干旱胁迫后的测定数据计算隶属函数值,结合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评价品种抗性,筛选出克新19号、克新21号、成功、克新2号和东农303为抗旱性较强的品种。

马铃薯交割等级划分

马铃薯交割等级划分

马铃薯交割等级划分一、特级马铃薯特级马铃薯是最高等级的马铃薯,通常具有以下特点:1. 外观完整:特级马铃薯的外表应该光滑、无疤痕、无病斑,并且没有腐烂的部分。

2. 大小均一:特级马铃薯的大小应该相对一致,没有过大或过小的个体。

3. 质地优良:特级马铃薯的质地应该细腻、坚实,没有软烂或空心的情况。

4. 含水量适中:特级马铃薯的含水量应该适中,不过分干燥也不过分湿润。

特级马铃薯通常用于高端市场和出口,供应给对质量要求较高的消费者或制作马铃薯制品的企业。

二、一级马铃薯一级马铃薯是次于特级的等级,具有以下特点:1. 外观较好:一级马铃薯的外表应该光滑,有轻微的瑕疵或病斑,但不影响整体观感。

2. 大小适中:一级马铃薯的大小可以有一定的差异,但不能过大或过小。

3. 质地良好:一级马铃薯的质地应该坚实,没有软烂或空心现象。

4. 含水量适中:一级马铃薯的含水量应该适中,不过分干燥也不过分湿润。

一级马铃薯通常用于普通市场销售和食品加工,供应给对质量要求较为一般的消费者或制作一般马铃薯制品的企业。

三、二级马铃薯二级马铃薯是相对较低的等级,具有以下特点:1. 外观一般:二级马铃薯的外表可能有一些瑕疵、病斑或凹凸不平,但不影响整体品质评价。

2. 大小差异较大:二级马铃薯的大小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异,包括过大或过小的个体。

3. 质地一般:二级马铃薯的质地可能相对较松软,部分可能出现软烂或空心现象。

4. 含水量适中:二级马铃薯的含水量应该适中,不过分干燥也不过分湿润。

二级马铃薯通常用于低端市场销售和加工,供应给对马铃薯质量要求较低的消费者或制作低端马铃薯制品的企业。

四、三级马铃薯三级马铃薯是最低等级的马铃薯,具有以下特点:1. 外观不佳:三级马铃薯的外表可能有较多的瑕疵、病斑或凹凸不平,影响整体品质评价。

2. 大小差异较大:三级马铃薯的大小可能会有较大的差异,包括过大或过小的个体。

3. 质地较差:三级马铃薯的质地可能较松软,部分可能出现明显的软烂或空心现象。

马铃薯品种介绍

马铃薯品种介绍

紫玫瑰1号:出苗后80天左右收获。

株高50-60cm花冠淡紫色。

块茎椭圆形,大而整齐,薯皮、薯肉皆为黑紫色,表皮光滑,芽眼浅。

花青素含量48.4mg∕100g鲜薯、抗氧化活性物质高于一般品种,有防癌、延缓衰老等作用。

适于大棚等保护地栽培。

催芽播种(芽长0.5~1cm)促进早熟。

适期早播,施足基肥,追肥时,应在苗期早追。

块茎膨大期间勤浇水,始终保持土壤湿润。

密度4200-5000株左右∕亩。

生长期培土2次。

第一次于植株5~6片叶时进行,第二次封垄前进行,培土厚度20~25cm。

及时防治病虫害。

产品名称:黑玫瑰2号产品说明:中熟、紫皮紫肉高营养鲜食品种。

出苗后100天左右收获。

株高70cm左右,花冠白色。

块茎长椭圆形,大而整齐,薯皮光滑,芽眼浅。

花青素含量45.5mg∕100g,多酚类含量10.4mg∕100g鲜薯、抗氧性活性物质高于一般品种,有防癌、延缓衰老等作用。

适合大棚种植,亩产3000公斤左右。

栽培要点:播种前催芽、出芽后、芽长0.5~1cm,必须进行疏芽,每个种植块茎留1-2个壮芽。

可增产,并可促进早熟。

适期播种,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播种时施马铃薯专用颗粒做种肥,如需追肥,应在苗期早追。

块茎膨大期注意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亩种植密度一般为3000~3200株左右(株距:30公分)。

生长期培土2次,第一次培土在植株5-6片叶时进行浅培土,第二次于植株封垄前进行,培土厚度达到20~25cm。

及时防治病虫害。

红玫瑰2号中早熟,红皮红肉、高营养鲜食品种。

出苗后80天左右收获。

株高55~60cm。

花冠紫红色。

块茎椭圆形,大而整齐,薯皮光滑,芽眼浅。

花青素含量36.8mg∕100g,多酚类含量21.3mg∕100g鲜薯、抗氧性活性物质高于一般品种,有防癌、延缓衰老等作用。

适合大棚和大田地膜种植,亩产3000公斤左右。

产品名称:黑玫瑰2号产品说明:中熟、紫皮紫肉高营养鲜食品种。

出苗后100天左右收获。

株高70cm左右,花冠白色。

马铃薯品种筛选实验报告

马铃薯品种筛选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和蔬菜作物之一,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

随着农业科技的发展,马铃薯品种不断更新,为了筛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质高产马铃薯新品种,我们于2023年3月至6月开展了马铃薯品种筛选实验。

二、实验目的1. 筛选出适宜本地种植的优质高产马铃薯新品种。

2. 优化马铃薯种植技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

3. 为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方法1. 实验材料本实验共引进16个马铃薯新品种,包括中薯早39、沃土5号、实验1号等,均由全国各地科研院所、马铃薯育种企业提供。

2. 实验方法(1)试验地选择:选择商洛市商州区沙河子镇张村村(商洛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综合试验站)作为试验地,该地土壤肥沃,排水良好。

(2)种植方式:采用小型微耕机起垄,点播器垄上播种方法,播种密度为每亩2000株。

(3)田间管理:按照试验方案要求,进行施肥、浇水、除草、病虫害防治等田间管理。

(4)数据采集:在马铃薯生长的不同阶段,对各个品种的株高、叶面积、产量、品质等指标进行测定。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株高与叶面积实验结果显示,16个马铃薯新品种的株高和叶面积差异较大。

其中,中薯早39、沃土5号等品种的株高和叶面积较大,有利于光合作用和养分积累。

2. 产量在16个马铃薯新品种中,中薯早39、沃土5号、实验1号等品种的产量较高,平均亩产分别为3000公斤、2800公斤、2600公斤。

这些品种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可作为重点推广品种。

3. 品质对16个马铃薯新品种的品质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中薯早39、沃土5号、实验1号等品种的淀粉含量、蛋白质含量、口感等指标均较好,可作为优质马铃薯新品种推广。

4. 抗病性在实验过程中,对16个马铃薯新品种的抗病性进行了观察。

结果显示,中薯早39、沃土5号等品种对晚疫病、黑斑病等病害具有较好的抗性,可作为抗病马铃薯新品种推广。

不同马铃薯品种鉴定及其栽培技术

不同马铃薯品种鉴定及其栽培技术
0 1 长 1.2i, 积 2 每 垄 种 2行 , 行 距 0 3 .5m, 8 2 面 n 0m , 株 .0 m
× .5m, 05 6万株/ m , 薯用量30 0k/ m 。播好种 薯后 h 种 0 g h
盖土 , 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覆
1 3 不 同覆 盖 方 式 比较 .
积 2 1 2m) 株 行距 0 3i× . 36 6万  ̄/ m , 0m ( 0i , n× . 0 51,. n 1  ̄ h
种薯用量 30 0 k/ m 。播好种 薯后 盖 土 , 8c 厚 的稻 0 sh 盖 m 草, 盖膜 压 实 。 ( ) 垄 种 植 : 工 起 垄 , 区宽 1 1m, 高 2起 人 小 . 垄
表 1 马铃薯 品种及引进区域
和经济效益 。自2 1 0 0年起 笔者连续 2年开展 了马铃薯新 品
种适应性 以及高产种植 技术研究 , 旨在 为筛 选出适合南京地 区“ 水稻 +马铃 薯” 植模式 的优质高 产马铃薯 品种及栽 培 种
技 术提 供 依 据 。 1 材 料 与 方 法
1 1 品 种 鉴 定试 验 .
21 , 0 0年 分别从我 国东北 、 西北 、 西南及 长江流域引进 了 1 7个马铃薯 品种 ( 1 , 中, 表 )其 东北 区域 6个 、 长江流域 6个 、 西北区域 4个 、 西南 区域 1个 , 以南京本地种为对照 。试验在 南 京市种子站淳化试验基地进行 , 土质为马肝土 , 肥力 中等偏 上。水稻收获后 , 时耕 翻冻垡 , 适 1月上中旬拖拉机旋耕 , 2月 中旬人工整地开沟播种。播 种时在播种沟 ( 深度1 m) 2e 内条 施 4 % ( P 0 、 含 量 均 为 1 % ) 酸 钾 型 复 合 肥 5 N、 2 K 0 5 硫 9 5k/ m , 7 gh 同时用 7 5k/ m . gh 防治 播种 沟 的地 下 害虫 , 放

马铃薯脱毒种薯级别与检验规程

马铃薯脱毒种薯级别与检验规程

马铃薯脱毒种薯级别与检验规程马铃薯脱毒种薯级别与检验规程引言:马铃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和经济作物之一,但由于其易感染病毒和细菌,导致产量和质量下降。

对于马铃薯种植者而言,获得脱毒的种薯对于提高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马铃薯脱毒种薯的级别及其检验规程。

一、马铃薯脱毒种薯级别1. 一级种薯:一级种薯是指已经通过系谱选育、层层筛选的无病毒的种薯,经过专门机构鉴定合格后,可以直接用于大面积种植的种薯。

具有一级种薯认证的马铃薯,具备了更好的耐病性和产量潜力。

2. 二级种薯:二级种薯是指经过一定程度的脱毒处理,去除了大部分病毒的种薯。

虽然未达到一级种薯的标准,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用于种植。

二级种薯在病毒防控方面有一定的效果,但其产量和质量相对一级种薯有一定差距。

3. 三级种薯:三级种薯是指病毒含量相对较高的种薯。

由于病毒的存在,三级种薯产量和品质都不如一、二级种薯,仅适用于一些特殊地区或特定需求的种植。

二、马铃薯脱毒种薯检验规程1. 田间观察法:在田间观察过程中,通过细致的观察和病毒病征的判断,来对种薯是否脱毒进行初步的评估。

种植者可根据叶片形态、颜色以及其他病征来判断种薯的脱毒程度。

2. 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法:ELISA是检测马铃薯脱毒情况的常用方法,它通过检测病毒抗原或抗体的存在来确定马铃薯是否感染病毒。

该方法的特点是操作简单、快速、准确,并且能够检测多种病毒。

3. PCR法:PCR法是一种通过扩增病毒基因片段的方法来检测病毒感染的方法。

该方法准确性高,能够检测低浓度的病毒。

4. 生物学鉴定法:通过繁殖病毒,然后采用传代接种等方式,观察马铃薯叶片的感病情况,来判断种薯是否感染病毒。

该方法的局限性在于耗时较长、操作复杂。

5. 田间免疫试验法:通过将马铃薯叶片样品与具有特异性的抗体结合,观察是否有免疫反应来判断种薯是否感染病毒。

该方法对于有机病毒的检测具有很高的准确性。

结论:在马铃薯种植中,脱毒种薯的选择对于提高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马铃薯品种分析报告

马铃薯品种分析报告

马铃薯品种分析报告引言马铃薯(学名:Solanum tuberosum)是一种重要的食用作物,全球分布广泛。

马铃薯品种繁多,根据不同的特性和用途,可以分为多个品种。

本报告将对几个常见的马铃薯品种进行分析,包括马铃薯的原产地、形态特征、风味口感以及适宜的种植环境等方面进行评估。

品种一:安迪尔•原产地:安迪尔(Andean)高原地区,主要分布在秘鲁、玻利维亚等地。

•形态特征:安迪尔马铃薯植株矮小,叶片狭窄,茎与叶片均具有毛刺。

块茎呈椭圆形或长圆形,外表皮颜色多变,有红色、黄色、粉色等。

块茎表面多凹凸不平,具有明显的纹路。

•风味口感:安迪尔马铃薯口感独特,质地稍硬,口感爽脆。

烹饪后呈现出丰富的淀粉质感,口感酥脆,适合烤、炸等烹饪方式。

•适宜种植环境:安迪尔马铃薯适宜生长在高海拔地区,要求温度较低,通风良好,土壤疏松、排水良好。

对光照强度要求较高。

品种二:金薯•原产地:金薯(Sweet Potato)原产于中南美洲,如秘鲁、哥伦比亚等地。

•形态特征:金薯植株高大,叶片大型,叶形心脏状。

块茎形状多样,有圆形、椭圆形、长条形等。

外表皮颜色丰富,有紫色、橙色、黄色等。

块茎表面光滑。

•风味口感:金薯马铃薯质地柔软,口感细腻。

金薯马铃薯甜味浓郁,烹饪后口感醇厚,适合烘焙、蒸煮等烹饪方式。

•适宜种植环境:金薯马铃薯适宜生长在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对温度和光照的要求较高。

土壤要求疏松、排水良好。

品种三:马铃薯•原产地:马铃薯(Potato)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地区,如秘鲁、玻利维亚等地。

•形态特征:马铃薯植株中等高度,叶片心脏状,叶色鲜绿。

块茎形状多样,有圆形、椭圆形等。

外表皮颜色多变,有黄色、红色、蓝色等。

块茎表面光滑。

•风味口感:马铃薯质地细腻,口感浓郁。

马铃薯马铃薯味道丰富,烹饪后呈现出醇厚的口感,适合煮、蒸、炒等烹饪方式。

•适宜种植环境:马铃薯适宜生长在温和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对温度要求较低,适宜生长在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土壤中。

马铃薯品种大全

马铃薯品种大全

马铃薯品种大全马铃薯,又称土豆,是一种常见的主食作物,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马铃薯的品种繁多,各具特色,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和用途。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马铃薯品种,希望能为大家在种植和选择马铃薯品种时提供一些参考。

1. 马铃薯品种1,爱尔兰马铃薯。

爱尔兰马铃薯是一种淀粉含量较高的马铃薯,适合加工成淀粉和酒精。

它的块茎呈圆形,皮薄,肉质细腻,口感好,适合煮着吃或制作马铃薯泥。

2. 马铃薯品种2,长形马铃薯。

长形马铃薯的块茎呈长圆形,外皮光滑,肉质细腻,适合切片炸成薯条或炸薯片。

口感香脆,风味独特,是家庭聚餐或休闲时光的理想选择。

3. 马铃薯品种3,紫皮马铃薯。

紫皮马铃薯的块茎外皮呈紫色,肉质呈淡紫色,富含花青素和维生素C,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适合烹饪成各种色彩鲜艳的菜肴,不仅美味可口,而且色泽诱人。

4. 马铃薯品种4,早熟马铃薯。

早熟马铃薯是指生长期较短、耐储藏的马铃薯品种,适合在短时间内获得丰收。

它们的块茎大小均匀,产量高,是农民种植的首选品种之一。

5. 马铃薯品种5,耐贮藏马铃薯。

耐贮藏马铃薯是指在储藏条件下能够长时间保存不腐烂的马铃薯品种。

它们的块茎皮薄肉嫩,不易受伤,适合长途运输和储藏,是市场供应的重要品种之一。

6. 马铃薯品种6,抗病害马铃薯。

抗病害马铃薯是指对常见病虫害具有一定抵抗能力的马铃薯品种。

它们的块茎外观完整,不易感染病毒,产量稳定,是农民种植的理想选择。

7. 马铃薯品种7,适应性强马铃薯。

适应性强马铃薯是指能够适应不同生长环境和气候条件的马铃薯品种。

它们的生长期短,抗逆性强,适合在不同地区种植,是全国各地农民的首选品种之一。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马铃薯品种繁多,各具特色,适应不同的生长环境和用途。

在选择种植马铃薯品种时,我们应根据自身的需求和种植条件,选择适合的品种,以获得更好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马铃薯什么品种好?16个品种特性、产量、栽培介绍

马铃薯什么品种好?16个品种特性、产量、栽培介绍

马铃薯什么品种好?16个品种特性、产量、栽培介绍老刀注:马铃薯为茄科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

马铃薯为茄科茄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仅次于小麦、稻谷和玉米,与小麦、稻谷、玉米、高粱并成为世界五大作物,原产于南美洲安第斯山区,人工栽培历史最早可追溯到大约公元前8000年到5000年的秘鲁南部地区,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马铃薯什么品种好吧!金刚葫芦娃经典重现!年轻人都在玩的游戏!大家都在玩!广告早大白【特性】“早大白”马铃薯为极早熟品种,生育天数60~65天。

块茎椭圆形,白皮、白肉,表皮光滑、薯块好看。

结薯集中,大中薯率(商品率)高达90%以上。

品质好,适口性好。

【产量】“早大白”马铃薯的适应性较广,我国南北方均可栽培种植。

适于高水肥栽培。

一般亩产1500公斤,高产可达4000公斤以上。

展开剩余93%【栽培】“早大白”马铃薯采用脱毒种薯,播种前晒种催芽,种植密度4500株/亩左右为宜。

由于结薯集中,薯块大,产量高,因此种植技术上要掌握“深栽、浅埋、多次覆土”的原则,生育期间要注意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

超白【特性】“超白”马铃薯为极早熟菜用型品种,由辽宁省大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

植株生育茂盛,长势强,株高40厘米左右。

茎绿色粗壮,叶片肥太平展,叶色浓绿。

花白色。

结薯集中,块茎圆。

白皮白肉,大而整齐,大中薯率为7l~84%,表皮光滑品质较好,淀粉含量为12.5~13.4%。

【产量】“超白”马铃薯适宜于辽宁、河北、江苏和安盘等地二季作区及城郊种植,平均每亩(1亩)产量为1500千克左右。

【栽培】“超白”马铃薯种植适宜密度为每亩5000株左右。

种植中要加强管理,及时灌溉,重施优质腐熟基肥。

中薯2号【特性】“中薯2号”是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用LT-2作为母本、DTO-33作父本杂交育成。

植株为扩散型,株高50~70厘米,主茎粗壮,整薯播种一般3~4个茎,茎浅紫褐色。

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

安徽农学通报2024年07期粮食作物基金项目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应用研发项目(2020YYYF004);国家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齐齐哈尔综合试验站(CARS-09-ES37);黑龙江省“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2021ZXJ05A0503-2);黑龙江省“揭榜挂帅”科技攻关项目(2021ZXJ05A 0503-4);黑龙江省农业科技创新跨越工程项目(CX23GG02)。

作者简介王海艳(1986—),女,黑龙江齐齐哈尔人,硕士,助理研究员,从事马铃薯遗传育种研究。

收稿日期2024-01-11马铃薯新品种比较试验王海艳(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农业农村部马铃薯生物学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黑龙江省马铃薯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工程技术中心,黑龙江齐齐哈尔161005)摘要为了筛选出适宜克拜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马铃薯新品种,本研究对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克山分院自育的6个马铃薯品种进行产量、品质的筛选和鉴定试验。

结果表明,有3个品种综合性状良好,其中,高淀粉品种克202032-37,块茎圆形,淡黄皮白肉,淀粉含量18.5g/100g ,产量31187.50kg/hm 2,比对照增产3.96%;中晚熟品种克202045-14,块茎椭圆形,白皮白肉,淀粉含量15.9g/100g ,产量41375.00kg/hm 2,比对照增产37.92%;中熟品种克202042-2,块茎圆形,白皮白肉,淀粉含量15.7g/100g ,产量42820.51kg/hm 2,比对照增产42.74%。

这3份材料可作为优质品种继续鉴定筛选,为该地区马铃薯高产优质生产提供参考。

关键词马铃薯;新品种;比较筛选;农艺性状;马铃薯品质;马铃薯产量中图分类号S532;S-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24)07-0001-05Comparative experiment of new potato varietiesWANG Haiyan(Keshan Branch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Potato Biology and Genetics Key Laboratory ofMinistry of Agriculture and Rural Affairs/Heilongjiang Potato Germplasm Resources and Genetic ImprovementEngineering Technology Center,Qiqihaer 161005,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screen new potato varieties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promotion and cultivation in the Kebai area,this study conducted yield and quality screening and identification experiments on six potato varieties self cultivated by Keshan Branch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ree varieties had good comprehensive traits.High starch material ke202032-37had round tubers,pale yellow skin and white meat,starch content of 18.5g/100g,yield of 31187.50kg/hm 2,increased by 3.96%compared to the control.The mid to late maturing variety ke202045-14had elliptical tubers,white flesh,and a starch content of 15.9g/100g,yield of 41375.00kg/hm 2,increased by 37.92%compared to the control.The medium ripe variety ke202042-2had round tubers,white flesh,and a starch content of 15.7g/100g,yield of 42820.51kg/hm 2,increased by 42.74%compared to the control.The three materials could be used as high⁃quality varieties for further identification and screening,providing reference for high⁃yield and high⁃yield producation for potatoes in the region.Keywords potato;new varieties;comparison filtering;agronomic traits;potato quality;potato yield马铃薯是重要粮食作物之一[1-2],其适应能力较强,栽培历史悠久,产量较高,在保障粮食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马铃薯各品种产量对比

马铃薯各品种产量对比

高产型品种1、紫花白紫花白是一个中熟品种,生育天数100天左右出苗一成熟。

下同。

干物质18.1%淀粉13%。

块茎椭圆形或圆形,淡黄皮、白肉,表皮光滑,块大整齐。

植株生长速度快,结薯集中,薯块膨大速度快,商品薯率极高。

是目前加工薯条、快餐食品的主要品种之一,也是北方地区主要的食用薯和南方城市的菜用薯之一。

该品种较抗PVX、PVY病毒,中抗晚疫病、环腐病。

适应性与产量:该品种适合我区大部分地区种植。

抗旱性:极强,特别适合于干旱地区栽培,是目前我区马铃薯生产上的主栽品种。

产量一般为1500公斤,最高可达4000公斤以上。

2、克新一号中熟品种,生育天数100天左右。

干物质18.1%,淀粉13~14%,还原糖0.52%,粗蛋白0.65%,维生素C14.4毫克/100克。

块茎椭圆形或圆形,淡黄皮、白肉,表皮光滑,块大而整齐,芽眼深度中等,块茎休眠期长,耐贮藏。

植株抗晚疫病块茎感病,高抗环腐病,抗PVY、高抗PLRV。

适应性与产量:该品种适合我区大部地区种植,抗旱性强,特别适于干旱地区栽培。

产量一般为1500公斤,高产可达4000公斤以上。

3、底西芮荷兰品种,中晚熟,生育天数110天左右。

因其产量较高、适应性和抗旱性较强,近年来在生产上种植面积逐年增加。

植株生长繁茂,结薯早,块茎膨大快,商品薯率较高。

该品种对马铃薯Y病毒的抗性极强。

块茎椭圆形,红皮、淡黄肉,表皮光滑,芽眼浅。

品质坚实,口味甜绵。

干物质23.5%,淀粉16.6%,还源糖0.4%,鲜薯油炸色泽较好,适于炸片生产、淀粉加工和鲜食。

适应性与产量:该品种水、旱地均可种植,特别适合旱地栽培。

一般亩产2500公斤,最高可达3500-4000公斤。

4、台湾红皮台湾红皮,荷兰品种,中晚熟,生育天数115天左右。

适应性和抗旱性较强。

植株生长繁茂,结薯早,块茎膨大快。

淀粉含量为14%左右。

该品种对马铃薯A 病毒免疫。

块茎短椭圆形,红皮、黄皮,表皮较粗糙,芽眼浅,品质坚实、口味好,油炸色泽较好,适于炸片生产和鲜食利用。

不同马铃薯品种品质筛选分析

不同马铃薯品种品质筛选分析

温海霞,汤三明,宿秀丽,等.不同马铃薯品种品质筛选分析[J ].湖北农业科学,2021,60(10):21-25.收稿日期:2020-09-17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马铃薯产业技术体系资助项目(CARS-10-ES12)作者简介:温海霞(1976-),女,湖北南漳人,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蔬菜栽培与育种研究工作,(电话)138********(电子信箱)wenhaixia1217@ ;通信作者,冯鹏,高级农艺师,主要从事作物遗传育种及栽培技术研究,(电话)150********(电子信箱)1157898742@ 。

对马铃薯新品种进行田间综合鉴定和品质测定,有助于新品种的推广和种植。

研究者对不同品种马铃薯块茎的干物质、淀粉、还原糖、维生素C 和粗蛋白质含量等主要品质性状和矿质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和相关性分析,发现马铃薯块茎主要品质性状和矿质元素含量在品种间差异较大[1]。

张立菲等[2]比较了不同马铃薯品种间产量和淀粉含量的差异以及不同来源种薯的引种效应。

结果表明,延97-8和克新12号的单株产量最多,淀粉含量最高;晋薯11号、陇薯3号、坝薯8号和尤金的单株产量较少,淀粉含量均较低,但商品薯较多。

从地区间的引种效应来看,不同来源种薯在产量上无显著差异,从青海地区引入的马铃薯种薯在产量上要高于其他来源的种薯,来源于河北坝上和辽宁本溪的种薯在淀粉含量上显著高于其他来源地种薯。

研究者还对不同工艺马铃薯粉物化特性、氨基酸含量、块茎蒸煮品质、质构特性和维生素C 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3-5]。

本研究对引进的马铃薯新品种,在襄阳市农业科学院试验地开展田间综合鉴定和品质测定;以当地主栽品种为对照,观察田间长势、主要特性、抗性和产量水平,检测每个品种块茎赖氨酸、色氨酸、丝氨酸、蛋白质、维生素C 及钾含量,鉴定各品种耐褐变时间和食味品质等指标,以期为马铃薯新品种的推广提供参考。

不同马铃薯品种品质筛选分析温海霞1,汤三明1,宿秀丽1,吴国文2,朱杰1,方治国1,陈斐1,赵红1,冯鹏1(1.襄阳市农业科学院,湖北襄阳441057;2.云梦县农业农村局,湖北云梦432500)摘要:对引进的9个马铃薯新品种进行田间综合鉴定和品质测定,对各品种块茎的营养品质含量进行分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别马铃薯品种的几个标准是什么?鉴定马铃薯品种的主要依据有:①株型和植株高度,②块茎:皮色、芽眼的深浅、肉色;③叶:叶的颜色、排列次序、着生对数、小叶的有无;④花:花冠的大小、颜色;⑤熟性:生育期的长短;⑥抗性:对于病虫害和不利环境的抵抗能力。

鉴定马铃薯品种的次要依据有:①生长势、叶上着生的茸毛;②花序总梗、花柄节、柱头开裂程度、雌雄蕊的孕性;③芽:半光生幼芽的颜色;④结薯习性、块茎的休眠期长短、块茎的储藏性;⑤块茎的品质:食味、加工特性(干物质、淀粉、还原糖)、粗蛋白质、维生素;⑥栽培特点、品种所具有的生产量特点和增产潜力。

品种名称:中薯13号特征特性:早熟品种,从出苗到植株枯死95天。

植株直立,生长势较强,株高32厘米,分枝数少,枝叶繁茂,茎色绿带褐色,叶绿色、复叶大,花冠白色,匍匐茎短,结薯集中,块茎扁长圆形,表皮光滑,芽眼浅,黄皮、黄肉,块茎大而整齐,商品薯率70%。

人工接种鉴定:植株高抗马铃薯X病毒病、抗马铃薯Y病毒病,中度感晚疫病。

块茎品质:干物质含量20.5%,淀粉含量12.9%,还原糖含量0.12%,粗蛋白含量2.24%,维生素C含量12.4毫克/100克。

产量表现:2005~2006年参加早熟冬作组品种区域试验,块茎亩产1676公斤,比对照东农303增产36.08%。

2006年生产试验,块茎亩产2009公斤,比对照东农303增产56.7%。

栽培技术要点:1.应用优质脱毒种薯,播前催芽,株行距根据当地的栽培耕作习惯,每亩种植密度5000~5500株。

2.冬作区10~12月份播种,次年春季2~4月份收获。

3.施足基肥,出苗后加强前期管理,早施少施追肥;及时灌排水,防止因肥水过多而徒长;及时除草、中耕和培土,促使早发棵和早结薯。

4.生长期注意防治晚疫病,前期注意防霜冻。

5.收获前一周停止灌水,以利收获贮存。

审定意见:该品种符合国家马铃薯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

属早熟鲜食品种,适宜在福建、广西、广东、湖南冬作区种植。

马铃薯品种介绍(一)大西洋为美国引进品种,该品种具有薯形好、芽眼浅、还原糖含量低等特点,深受马铃薯食品加工企业的欢迎,是目前国内外主要的马铃薯炸片、炸条加工用品种之一。

属中晚熟品种,生育期从出苗到植株成熟90天左右,一般亩产量为1500--2500公斤,稳产性好。

株形直立半开展,茎秆粗壮,分枝数中等,生长势较强。

株高50厘米左右,茎基部紫褐色。

叶亮绿色,复叶大,叶缘平展,花冠淡紫色,雄蕊黄色,花粉育性差,可天然结实。

块茎卵圆形或圆形,顶部平,芽眼浅,表皮有轻微网纹,淡黄皮白肉,薯块大小中等而整齐,结薯集中。

块茎休眠期中等,耐贮藏。

蒸食品质好。

干物质23%,淀粉含量15%—17.9%,还原糖含量0.03%—0.15%,是目前主要的炸片品种。

该品种对马铃薯普通花叶病毒(PVX)免疫,较抗卷叶病毒病和网状坏死病毒,不抗晚疫病,感束顶病、环腐病,在干旱季节薯肉会产生褐色斑点。

(二)费乌瑞它(荷兰15号)从荷兰引进品种,食用品质极佳,适合鲜薯食用和出口型品种,早熟,生育期从出苗到成熟60—70天,一般鲜薯亩产1500—1700公斤,高产可达3500公斤。

株型直立,分枝少,株高65厘米左右,茎紫褐色,生长势强。

叶绿色,复叶大、下垂。

叶缘有轻微波状。

花冠蓝紫色、大,花药橙黄色,花粉量较多,天然结实性较强,浆果大,深绿色,有种子。

块茎长椭圆形,皮淡黄色肉鲜黄色,表皮光滑。

块茎大而整齐,芽眼少而浅,结薯集中。

块茎休眠期短,贮藏期间易烂薯。

蒸食品质较优。

鲜薯干物质含量17.7%,淀粉含量12.4%—14%左右,还原糖含量0.3%,粗蛋白质含量1.55%,每100克鲜薯的维生素C含量13.6毫克。

易感晚疫病,感环腐病和青枯病,抗卷叶病毒病,植株对A病毒和癌肿病免疫。

(三)思薯一号该品种是平南县农家种。

中早熟品种,生育期100天左右。

株型开展,分枝中等,株高40—60厘米,茎绿色,复叶中等大小,叶绿色,生长势较强,冬种无花。

高抗病毒病、早疫病、晚疫病。

块茎椭圆型,表皮光滑,皮薄,皮黄,肉黄,芽眼较浅,风味好。

宜密植,亩种5500株左右,结薯集中,块茎中等大,耐贮藏。

(四)合作88云南师范大学薯类研究所育成,适于作全粉及炸片加工。

晚熟,生育期140多天,亩产量一般2500—4000公斤。

株型直立,植株较紧凑,芭杆紫色,生长势较强,叶深绿色,花红紫色,块茎椭圆形和长椭圆形,特大薯块长筒形,芽眼少、浅,表皮光滑,红皮黄肉,结薯集中:块茎大,休眠期90天左右,耐贮藏,耐旱,高抗晚疫病,感青枯病。

(五)克新一号该品种适合我区大部分地区种植,属鲜食型品种。

抗旱性强,特别适于干旱地区栽培。

中熟品种,生育期100天左右,一般鲜薯亩产量为1500公斤,高产的可达3000公斤以上。

块茎椭圆形或圆形,淡黄皮,白肉,表皮光滑,块大而整齐,芽眼深度中等,块茎休眠期长,耐贮藏。

干物质18.1%,淀粉13~14%,还原糖0.52%,粗蛋白0.65%,每100克鲜薯的维生素C含量14.4毫克。

植株抗晚疫病,块茎感病,高抗环腐病,抗PVY(马铃薯Y病毒),高抗PLRV(马铃薯卷叶病毒)。

(六)克新4号黑龙江省农科院马铃薯研究所培育,早熟,丰产性好.亩产量1500-2000公斤。

高抗病毒病,植株矮小,生长健壮不早衰,块茎对晚疫病有较高抗性,耐贮性好;黄皮黄肉,薯块扁圆形,芽眼中等深浅,风味较好。

适宜种植密度亩4000-5000株。

(七)东农303东北农业大学育成,极早熟品种,一般亩产量2000公斤左右。

属鲜食型品种,蒸食品质优良,不回生,干物质20.5%,淀粉13.1%一14%,还原糖0.03%,粗蛋白2.52%,每100克鲜薯的维生素C含量14.2毫克。

淀粉质量好,适于食品加工。

鲜薯适宜出口东南亚国家或销往香港地区干物质粗蛋白适于食株型直立,分枝数中等,株高45厘米左右,茎绿色,生长势强,叶浅绿色,茸毛少,复叶较大。

叶绿平展;块茎扁卵形,黄皮黄肉,表皮光滑,薯块中等、较整齐,芽眼多而浅,结薯集中;块茎休眠期短,耐贮藏。

植株中感晚疫病,块茎抗病,抗环腐病,高抗花叶、轻感卷叶病毒,耐束顶病,耐涝性强;栽培要点:该品种适宜密度为每亩4000-4500株。

要求肥力中上等,苗期和孕蕾期不能缺水,适于早收留种。

栽培适应性广,诙品种植株较矮小,极适于与其它作物进行间作套种。

(八)会一2云南省会泽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育成,中晚熟种,耐旱性较强,耐涝性较差,耐肥性较强,耐瘠薄性较差。

生育期120天左右,块茎休眠期长,耐贮藏。

一般亩产2000-3000公斤。

干物质21~25%,淀粉15.5%一19.25%,作鲜薯食用和加工。

株形直立.植株紧凑,生长整齐,分枝性较强。

茎杆绿色微带紫色,茎秆较硬,生长势强。

叶片繁茂,叶绿色,花浅紫色。

茎块较大,椭圆形和长椭圆形,牙眼浓度及数量中等,白皮白肉。

结薯集中,大薯串特高,但有的大薯会出现空心。

高抗晚疫病和早疫病,抗癌肿病,轻感卷叶病和条斑花叶病毒。

(九)中旬红云南省迪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和迪庆州种子公司育成,中晚熟种,生育期100天左右,块茎休眠期中等。

耐旱耐寒性强。

干物质18.7~20.4%,淀粉含量13.0%一15.2%,还原糖含量0.34%,蛋白质含量1.56%,无怪味,可作炸薯片加工。

株形直立,株高80—90厘米,茎秆绿色,生长势强,叶绿色,花冠白色。

茎块椭圆形,表皮光滑,色淡黄,肉白色,牙眼浅,呈红色。

结薯集中。

抗青枯病.感晚疫病,抗斑潜蝇。

(十)中薯3号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具有早熟、丰产、抗病性强、适应性强,较抗瘠薄和干旱、商品性好等特点。

食用品质好,适合作鲜薯食用。

生育期从出苗到植株生理成熟70-80天,一般亩产鲜薯1500~3000公斤。

株高60厘米左右,茎粗壮、绿色,分枝少,株型直立,复叶大,叶缘波状,叶色浅绿,生长势较强。

花白色而繁茂,易天然结实。

匍匐茎短,结薯集中,单株结薯数3—5个,薯块大小中等、整齐,大中薯串达90%以上。

薯块椭圆形,顶部圆形,浅黄色皮肉,芽眼少而浅,表皮光滑.淀粉含量12%一14%,还原糖含量0.3%,每100克鲜薯的维生素C含量20毫克,食味好,适合作鲜薯食用。

植株田间表现抗马铃薯重花叶病(PVY),较抗轻花叶病(PVX)和卷叶病,不感疮痂病,退化慢,不抗晚疫病。

休眠期50~60天左右。

(十一)中薯4号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极早熟品种,生育日数60天左右。

适合作鲜食菜用。

一般亩产量1500-2000公斤。

株型直立.分枝少,株高50厘米左右,茎绿色,基部呈淡紫色,复叶挺拔较小,生长势较强。

花冠淡紫色,能天然结实。

结薯集中,薯块大而整齐,大中薯率达90%以上。

薯块长圆形,淡黄色皮肉,芽眼少而浅,表皮光滑。

蒸食品质优,淀粉含量13.3%,粗蛋白质含量2.04%,还原糖含量0.47%。

每100克鲜薯的维生素C 含量30.6毫克。

植株田间表现较抗晚疫病,抗x病毒,较抗卷叶病毒病。

块茎休眠期60天左右。

(十二)中薯5号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育成,早熟,生育期从出苗到植株生理成热60天左右,鲜食菜用和加工兼用型。

一般亩产鲜薯2000公斤左右。

株高50厘米左右,株型直立,分枝较少。

茎绿色,生长势较强。

结薯集中,薯块大而整齐。

薯块圆形或长圆形,淡黄皮,淡黄肉,芽眼极浅,表皮光滑。

淀粉含量13%粗蛋白质含量2%,每100克鲜薯的维生素c含量20毫克。

植株田间表现较抗晚疫病,耐瘠薄,退化慢。

(十三)金冠303该品种块茎椭圆形,皮薄光滑,黄色,芽跟浅而少,肉金黄色,抗性好,适应性广,生长期85—90天。

分枝力弱,适宜密植。

亩产量在2000公斤左右。

(十四)会顺23生育期长,休眠期短,植株直立,长势强,茎粗壮;抗晚疫病,薯形椭圆,皮肉淡黄色,表皮光滑,芽眼中等深,干物质含量22.7%一23.2%.无怪味。

(十五)美国大红皮中晚熟品种,生育期110—130天,休眠期50天左右。

植株直立,红皮、白肉,块茎圆形,表皮光滑,耐水肥,抗晚疫病。

(十六)鄂薯3号由湖北省恩施南方马铃薯研究中心育成。

中熟品种,生育期从出苗到成熟90天左右。

植株株型半扩散,株高为34.8厘米左右,生长势较强。

茎叶均为绿色,块茎圆型,黄皮白肉,表皮光滑,芽眼浅,结薯集中,耐贮藏。

块茎食用品质优良,鲜薯干物质含量24.1%,淀粉含量18,2%,粗蛋白质含量2.2%,每100克鲜薯的维生素c含量17.59毫克,适合作鲜薯食用和炸片。

植株抗晚疫病、花叶病。

(十七)米拉品种来源:民主德国用“卡皮拉”(Capdla)作母本,“B.R.A.9089”作父本杂交,1952年育成,1956年引入我国。

属中晚熟种,生育日数105—115天左右;一般亩产量为1000—2500公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