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画基础知识教案设计与反思1
《文字动画》教案设计和教学反思
![《文字动画》教案设计和教学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50a67a7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5f.png)
一、教案设计教案名称:《文字动画》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文字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多媒体技术表达创意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的能力。
教学内容:1. 文字动画的概念及应用场景2. 制作文字动画的基本步骤3. 文字动画制作软件的使用4. 文字动画的创新与实践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典型的文字动画案例,引导学生了解文字动画的概念及应用场景。
2. 新课内容:教师讲解制作文字动画的基本步骤,包括文字设计、动画制作、音效处理等。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文字动画的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4.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
2. 深入学习:教师讲解文字动画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并进行示范操作。
3. 实践操作: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所学知识制作文字动画。
4. 作品展示: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互相评价、交流。
5. 教学反思:教师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二、教学资源1. 计算机多媒体设备2. 文字动画素材库3. 相关软件教程4. 网络资源三、教学评价1. 学生作品质量:评价学生在文字动画制作过程中的创意、技术运用及团队合作等方面的情况。
2. 学生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
3. 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意见和建议,以便对教学进行改进。
四、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加强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见解,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
3. 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文字动画的制作技巧。
4. 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创新文字动画的表现形式。
1. 教师要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关注行业动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2. 注重引导学生掌握文字动画的基本原理,而非仅仅学会制作软件操作。
基于《动物宝宝找妈妈》的教案设计与反思: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基于《动物宝宝找妈妈》的教案设计与反思:如何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b17301a7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57.png)
在幼儿教育中,观察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而动画片《动物宝宝找妈妈》可以成为我们培养幼儿观察能力的一个很好的例子。
本文将介绍基于该动画片的教案设计和反思,旨在通过这一案例,探讨如何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一、课程目标本次课程的主要目标是让幼儿能够通过观看动画片,理解和掌握寻找目标的过程和方法,提高其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次课程的重点是培养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并通过掌握找到目标的方法,提高其判断和决策能力。
同时,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课程的难点也有所不同,需要根据幼的实际情况和表现进行调整。
三、教学内容和方法教学内容:1.观看动画片《动物宝宝找妈妈》,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和主要角色的特点。
2.引导幼儿观察动画片中寻找目标的过程和方法,让幼儿拥有“找寻顺序、层层递进”的思维能力。
3.根据幼儿的年龄和实际表现,逐渐增加难度,引导幼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增加幼儿的判断和决策能力。
教学方法:1.观看动画片,引导幼儿自由、主动地观察和思考。
2.通过故事情节、游戏和问答等形式,引导幼儿掌握找到目标的方法和思考过程。
3.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探究式教学法,让幼儿在实践中主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四、课后活动1.整理课堂笔记,让幼儿回顾和巩固所学的知识点和方法。
2.安排小组游戏或角色扮演,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找寻目标的过程,检验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3.家庭作业:在家中找到不同的物品,用所学到的方法描述并写下寻找的过程,让家长配合纠错和提供意见。
五、教学效果通过本次课程的培训,幼儿将会掌握到以下几点:1.掌握了找到目标的方法和思考过程。
2.增强了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了判断和决策能力。
3.增强了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六、反思本次课程设计通过让幼儿观看动画片,进而引导幼儿掌握找到目标的方法和思考过程,旨在提高幼儿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培养其判断和决策能力,同时加强了幼儿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培养了自主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三维动画基础知识教案1
![三维动画基础知识教案1](https://img.taocdn.com/s3/m/62166c60fe4733687e21aa3c.png)
Maya是一个强大的三维动画图形图像软件,她几乎提供了三维创作中要用到的所有工具,能使您创作出任何可以想象到的造型、特技效果、任何现实中无法完成的工程,小到显微镜才能看到的细胞,大到整个宇宙空间、超时空环境,换句话说您能想到的,她是完全可以办到的。
<作业>
使同学们形成良好的上课习惯,并增强安全意识。
8、分镜动画——参考剧本、分镜故事板,动画师会根据Layout的镜头和时间,给角色或其它需要活动的对象制作出每个镜头的表演动画。
9、灯光——根据前期概念设计的风格定位,由灯光师对动画场景进行照亮、细致的描绘、材质的精细调节,把握每个镜头的渲染气氛。
10、.3D特效——根据具体故事,由特效师制作。若干种水、烟、雾、火、光效在三维软件(maya)中的实际制作表现方法。
4、lightwave 3D
新版的LightWave 3D 9荣获多项国际艾美奖技术奖项,当今许许多多的好莱坞热门电影如“300壮士”,“海神号”,“达芬奇密码”,“X-Man”x战警第1、2、3集,“Blade”刀锋战士1、2、3集,“Contact”接触未来,“The Day after Tomorrow”明天过后,“Garfield”加菲猫,“Hellboy”地狱怪客,“Spider-Man2”蜘蛛人第2集,“Van Helsing”凡赫辛…等作品,都大量应用LightWave 3D的软件技术来完成动画制作与视觉特效。而且,LightWave 3D 9更是大量的背使用于电视,电玩游戏,建筑景观,平面印刷绘图,工业产品设计呈现…等各个领域。可以说是应用层面的深度与广度最强大的动画特效工具模组。
2、三维动画软件Maya
Maya 集成了Alias/Wavefront 最先进的动画及数字效果技术。她不仅包括一般三维和视觉效果制作的功能,而且还与最先进的建模、数字化布料模拟、毛发渲染、运动匹配技术相结合。Maya 可在Windows NI 与 SGI IRIX 操作系统上运行。在目前市场上用来进行数字和三维制作的工具中,Maya 是首选解决方案。
初中动画美术教案
![初中动画美术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4866df1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de.png)
初中动画美术教案课程名称:初中动画美术课程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流程。
2. 培养学生对动画创作的兴趣和创造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动画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教学内容:1. 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动画的制作流程3. 动画创作的基本技巧教学重点:1. 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2. 动画的制作流程教学难点:1. 动画创作的基本技巧教学准备:1. 电脑和投影仪2. 动画制作软件3. 动画素材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部有趣的动画短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教师提问:“你们知道这部动画是由谁制作的吗?它是如何制作出来的?”3.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动画美术。
二、教学内容讲解(15分钟)1. 教师讲解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如2D动画、3D动画、定格动画等。
2. 教师讲解动画的制作流程,包括剧本创作、角色设计、动画制作、配音等步骤。
三、实践操作(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动画制作软件,进行简单的动画制作。
2. 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将自己的动画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创意、技巧等方面。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制作的动画作品。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创作心得。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继续制作更复杂的动画作品,提高自己的动画制作技巧。
2. 学生可以参加动画制作比赛,展示自己的才华。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流程,让学生了解动画制作的基本技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
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鼓励他们大胆尝试,不断改进自己的作品。
通过作品展示与评价,学生可以相互学习,提高自己的动画制作水平。
总之,本节课旨在激发学生对动画创作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动画制作能力。
儿童早教动画认知教案设计
![儿童早教动画认知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e6a7f68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20.png)
儿童早教动画认知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
1. 帮助儿童认知数字、形状、颜色等基本概念。
2. 培养儿童观察、思考、记忆和逻辑推理能力。
3. 提高儿童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4. 培养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5. 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
1. 数字认知,通过动画中的数字形象和数量概念,帮助儿童认识数字并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2. 形状认知,通过动画中的各种形状图案,帮助儿童认识基本的几何形状。
3. 颜色认知,通过动画中的丰富色彩,帮助儿童认识各种颜色并进行简单的颜色搭配。
4. 逻辑推理,通过动画中的情节和故事情节,帮助儿童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和思维训练。
5. 社交能力,通过动画中的角色互动,培养儿童的社交能力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方法。
1. 观看动画,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的优质早教动画,让儿童通过观看动画来认知数字、形状、颜色等基本概念。
2. 互动游戏,结合动画内容设计相应的互动游戏,让儿童在游戏中进行学习和实践,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3. 讨论交流,在观看动画后,组织儿童进行讨论交流,引导他们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创意绘画,根据动画内容,引导儿童进行创意绘画,让他们通过绘画来表达自己对动画内容的理解和想象。
四、教学过程。
1. 数字认知,选择一部以数字为主题的早教动画,让儿童通过观看动画来认识数字的形象和数量概念。
在观看后,设计数字认知游戏,让儿童进行数字识别和简单的数学运算,如数字配对、数字填充等。
2. 形状认知,选择一部以形状为主题的早教动画,让儿童通过观看动画来认识各种基本的几何形状。
在观看后,设计形状认知游戏,让儿童进行形状辨认和分类,如形状拼图、形状找茬等。
3. 颜色认知,选择一部以颜色为主题的早教动画,让儿童通过观看动画来认识各种颜色并进行简单的颜色搭配。
在观看后,设计颜色认知游戏,让儿童进行颜色辨认和搭配,如颜色填充、颜色配对等。
4. 逻辑推理,选择一部富有故事情节的早教动画,让儿童通过观看动画来进行简单的逻辑推理和思维训练。
《动画原理》教案
![《动画原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cafb20daeaad1f347933f5a.png)
《动画原理》教案《动画原理》课程实施计划一、课程性质与地位本课程是我校动漫制作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是该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程,对于了解该专业起启蒙作用。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对动画设计这个专业有一个基本了解,加强学生对于本专业的学习兴趣,具备一定的动画基础知识,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二、课程内容与目标《动画原理》为动画专业基础实践课程。
该课程通过讲授与基础练习全面而概括地向学生传授学习动画专业所必须了解的有关基础原理知识。
该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基本概念——电影语言与动画术语、动画流程•绘画基础应用——人体结构、透视原理、阴影处理;•制作前的准备——工具的认识、律表、安全框、轨目的认识及使用; •动画制作基本训练——线条的表现、描线练习、中割训练;•基本动作要领解析及练习——人的动作、自然现象、动物的运动;•其他动画制作技巧——反复动作、速度感的表现、同描与组合;•加入生产前的准备——各种资料的使用、动检的工作要点;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重视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以课堂练习为主,理论讲授为辅;同时以电脑多媒体等方式展示文字、图片资料,并适当安排讨论。
四、课程章节的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周次章节教学内容学时分配理论实践合计1 第四章动画制作基本训练第一节线条的表现 1 1 22 第二节描线练习 1 1 23 第三节中割训练 1 1 24 第五章基本动作要领解析及练习第一节人的动作(一)眨眼的做法(二)转头的原理与做法1 1 25 (三)走路(四)跑步(五)斜向运动(45°运动) 1 1 26 (六)正、背面动作(七)手部型态的表现 1 1 27 第二节自然现象(一、二、三、四) 1 1 28 第二节自然现象(五、六、七) 1 1 29 期中考试 1 1 210 第三节动物的运动(一)鸟飞 1 1 211 (二)四足动物1走2跑 1 1 212 (三)爬虫类(四)昆虫(五)鱼类 1 1 213 第六章其他动画制作技巧第一节反复动作 1 1 214 第二节速度感的表现第三节同描与组合 1 1 215 第七章加入生产前的准备第一节各种资料的使用1 1 216 第二节动检的工作要点 1 1 217 复习 1 1 218 复习 1 1 2课程考核由三部分构成:平时考核和期中、期末考核,期中考试占30%、期末考试占40%平时作业占30%。
知识讲解制作小动画教案
![知识讲解制作小动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552141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82.png)
知识讲解制作小动画教案制作小动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小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流程。
2.掌握小动画的制作工具和技巧。
3.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二、教学重点。
1.小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流程。
2.小动画的制作工具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
1.学生对小动画制作流程的理解和掌握。
2.学生对小动画制作工具和技巧的掌握和运用。
四、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熟悉小动画的制作流程和技巧,准备相关教学资料和案例。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一部手机或平板电脑,安装好小动画制作软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
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些小动画的视频来引入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对小动画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讲解小动画的基本概念。
教师向学生讲解小动画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小动画与大型动画片的区别,以及小动画在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
3.介绍小动画的制作流程。
教师向学生介绍小动画的制作流程,包括故事构思、角色设计、场景搭建、动画制作、音效添加等环节,让学生了解小动画的制作过程。
4.讲解小动画制作工具和技巧。
教师向学生介绍小动画制作的常用工具和技巧,包括小动画制作软件的选择和使用,角色设计和动作设计的技巧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小动画制作的基本工具和技巧。
5.示范小动画制作过程。
教师可以通过示范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小动画的制作过程,包括故事构思、角色设计、场景搭建、动画制作、音效添加等环节,让学生对小动画的制作流程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6.学生动手制作。
教师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故事进行小动画制作,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意进行故事构思和角色设计,然后利用小动画制作软件进行动画制作,最后添加音效,完成一部小动画作品。
7.展示和评价。
学生完成小动画作品后,可以进行展示和评价,让学生相互欣赏和交流,同时教师也可以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和指导,提出改进意见。
六、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小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流程,掌握小动画的制作工具和技巧,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动手能力。
教案—动漫美术基础
![教案—动漫美术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992adfd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a2.png)
教案—动漫美术基础《动漫美术基础》课程教案目的与要求:通过对人物比例、结构、形体体块组合等因素关系的认识把握,逐渐培养起整体观察、整体描绘的良好惯和能力。
内容:第3周一、站姿人物速写的要点(理论讲解)1、男女形体特征的差异A、男性肌肉起伏显著,脂肪少,肩宽臀窄,构成上大下小的形体特征。
B、女性肌肉起伏不明显,脂肪较多,肩窄臀宽或肩臀同宽,构成基本上小下大的形体特征。
2、人体比例:“站七,坐五,盘三半”一般成人把全身高低与头部作比较,全身约等于7--7.5个头高(英雄人物八个);坐在凳子上约等于5--5.5个头高;盘膝做着约等于 3.5个头高。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站七,坐五,盘三半”3、站姿的比例4、站姿的表现要点二、示范、指导速写的方法(把握大形象、大构架、大比例)——给定学生站姿照片,先引导观察,再示范指导学生练。
(实践部分)三、学生练(实践部分)题目:站姿人像速写4幅要求:1、任选铅笔、炭笔、木炭条、炭棒、钢笔其中之一作为表现用具。
2、表现方法不限。
3、每幅速写作品时间为20分钟。
四、讲评反应作品优点、缺点。
重点与难点:重点:锻炼学生窥察工具的能力和用简单的线条迅速勾勒出工具首要特征的能力,力求刻画工具的形神兼备和正确比例。
难点:对站姿人物画法的掌握,理解人物比例结构并能灵活运用。
(坚持课后多练)。
思考题:学生在人物比例、布局、特征的掌控能力上还不够精确,还需课后加强练。
目的与要求:通过由传统素描到创意素描的递进,逐渐在思维层面上摆脱传统素描对其训练思维的束缚,打开学生的眼界,激活学生的热情,灵活学生思路。
内容:第4周一、素描理论知识1、传统素描2、创意设计素描知识概述3、欣赏图片:表现主义、现代主义二、构图在素描的感化在创作中关于构图所要注意的方面?1、构图太偏容易产生失重感2、构图太小显得画面过于空旷3、构图太满则会引起拥挤、膨胀之感A、人比动物重。
B、动物比植物重。
C、动的形态比静止的形态重。
动画概论教案
![动画概论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b3760280066f5335a8121f3.png)
生练习,师指导。
练习法
通过练习1,巩固学生所学课堂知识,通过练习2使课堂所学知识得以延伸。
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与视野。
丰南职教中心《动画概论》教案(副页)
教
学
组
织
流
程
第一章动画基础知识第一节动画的渊源和发展
一、兴趣导入
二、讲授新课:1.原始壁画
2.画柱石的及埃古
3.舞蹈纹彩陶盆
能
力
目
标
方法能力:学会用原始的方法做动画
社会能力:了解人类动画的文明史,对动画产生热爱,对世界及民族文化产生热爱。
教学对
象分析
学生为12及刚入学的新生,对动画知识了解如同一张白纸,比较懵懂,当然也充满了兴趣与好奇心。教师力求通过自己的讲解,使学生对动画产生强烈的兴趣与求知欲。为后面动画知识的学习打下量好的基础。
5.皮影戏
中国唐朝的皮影戏更接近现代动画的形式。它以皮或硬纸板为材料,通过刻、搂、剪、连等方式制成平面玩偶,然后借助灯光(在过去是火光),把由人操纵的玩偶形象投射到半透明的屏幕上。在幕布背后,专业的演员和乐队则配合运动的图像演唱戏文,从而成为一场在幕布上演出的"动画"曲艺节目。(图1-]-2)
6.翻页本
动画作为一门年轻的艺术形式从诞生到现在只有一百余年,然而从远古时期开始,人就已经有了利用图像还原世界运动状态的欲望。现在我们来简单回顾一下动画的最初起源,以及它在之后逐渐取得的最具标志性意义的事件。
一、对动画现象的最初探索
1.原始壁画
西班牙阿塔米尔洞穴是距今二三万年的旧石器时代遗留下的远古人类聚居地,法国考古学家普度欧玛(P「Udhommea叫在那里发现了大量旧石器时代的壁画,其中有一头奔跑的野猪特别引起了他的注意:除了其形象丰满、逼真外,更耐人寻味的是这头野猪的尾巴和腿被重复绘画了几次,这就使原来静止的形象产生了视觉动感。可以说这即是人类最早创造的"动画现象"。
美术教案动画初中
![美术教案动画初中](https://img.taocdn.com/s3/m/94354003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628347e.png)
美术教案动画初中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制作流程。
2. 培养学生对动画创作的兴趣,提高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动画表现形式,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
二、教学内容1. 动画的基本概念:动画的定义、特点和作用。
2. 动画的分类:传统动画、计算机动画、定格动画等。
3. 动画的制作流程:剧本创作、角色设计、动画制作、配音、剪辑等。
4. 动画创作技巧:角色动作设计、场景布局、镜头运用等。
5. 动画欣赏与评价:欣赏优秀动画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创作手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部有趣的动画短片,引发学生对动画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主题。
2. 基本概念:讲解动画的定义、特点和作用,使学生对动画有初步的认识。
3. 动画分类:介绍传统动画、计算机动画、定格动画等不同类型的动画,让学生了解动画的多样性。
4. 制作流程:讲解动画的制作流程,包括剧本创作、角色设计、动画制作、配音、剪辑等环节,使学生了解动画制作的整个过程。
5. 创作技巧:讲解角色动作设计、场景布局、镜头运用等动画创作技巧,为学生动画创作提供指导。
6. 动画欣赏与评价:组织学生欣赏优秀动画作品,引导学生分析其艺术特点和创作手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7. 实践环节:分组让学生进行动画创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8. 总结与评价: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对学生的动画作品进行评价,鼓励优秀作品,提出改进意见。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动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制作流程和创作技巧。
2. 示范法:展示优秀动画作品,分析其艺术特点和创作手法。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进行动画创作,提高实践能力。
4.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创作心得和经验。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动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制作流程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动画创作的创意、技巧和表现力。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情况,如提问、讨论、实践等。
六、教学资源1. 动画教材或课件。
第1课 认识动画——动画基础知识 教案
![第1课 认识动画——动画基础知识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20c4c13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11.png)
粤高教信息技术八上第1课认识动画教学设计课题第1课认识动画单元第一单元学科信息技术年级八年级学习目标1、了解动画的主要应用领域。
2、了解动画的类型。
3、了解传统动画与计算机动画的区别。
4、掌握的基本原理。
重点理解传统动画与计算机动画的区别。
难点掌握动画的原理。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观看图形。
动画是一种形象生动的多媒体元素。
观看、欣赏、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步了解动画。
讲授新课一、观看动画片●了解动画类型:Flash动画MV动画短片广告动画模拟现实动画●观看动画:●交流:进行动画观看,初步了解动画类型。
观看欣赏。
三、了解动画原理动画是利用人们的眼睛的视觉暂留现象产生的。
打开“飞行的小鸟.fla”文件,分析了解动画的构成。
观察:1、从左到右分别用鼠标单击9个黑色实心圆心格,看看小鸟发生了什么变化?2、联系动画《飞行的小鸟》的播放过程,并参考下图,你知道动画是怎样形成的吗?探究1、1、眼睛看到的景象在脑海中停留的时间是___0.1__至_0.5____秒。
2、在动画中每秒播出的图画幅数越多,播放的动画就越_流畅_。
实践与创作:听讲、操作、实践自主探究学生了解动画的原理。
上网搜索党的十九大以来,放映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动画,在班上展示与介绍。
实践与评估1、动画的产生利用了人们眼睛_视觉暂留__ 现象。
2、动画可以应用于以下哪些领域?(AB )A. MVB. 产品展示C. MP3D. 漫画3、下列哪些影片属于传统动画?(AC )A.《天书奇谭》B. 《森巴幸福岛》C.《哪吒闹海》D. 《秦时明月》4、在制作Flash动画过程中,通常会产生哪两种文件?(BC )A. flvB. flaC. swfD. wmv。
动画教案初中美术
![动画教案初中美术](https://img.taocdn.com/s3/m/28c8b4b3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1a.png)
动画教案初中美术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流程。
2. 培养学生对动画制作的兴趣和创作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动画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教学重点:1. 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流程。
2. 动画创作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动画制作的技术和流程。
2. 动画创作的想法和表现。
教学准备:1. 动画制作的软件和设备。
2. 动画作品的示例和素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展示一些经典的动画作品,如《西游记》、《白雪公主》等,引导学生关注动画的特点和魅力。
2.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对动画有什么了解?”,让学生自由发言,表达对动画的认识和感受。
二、新课(20分钟)1. 教师介绍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流程,如动画的定义、分类、制作步骤等。
2. 教师讲解动画制作的技术和技巧,如绘画、配音、剪辑等。
3. 教师演示动画制作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画制作的流程和要点。
三、实践(20分钟)1.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分组合作,制作一个简短的动画作品。
2. 教师提供动画制作的素材和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作业。
3. 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运用动画制作软件和设备,创作出自己的动画作品。
四、展示和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动画作品,分享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感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给出建议和指导。
3. 学生互相评价,交流动画制作的心得和体会。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强调动画制作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流程。
2. 教师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动画制作的技术和创作方法,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展示经典动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动画的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对动画制作的兴趣和创作欲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详细讲解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制作流程,演示动画制作的过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画制作的流程和要点。
在实践环节,学生分组合作,运用动画制作软件和设备,创作出自己的动画作品。
初中动画基础的教案
![初中动画基础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62b9d51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df.png)
初中动画基础的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培养学生运用动画软件进行创作的技能。
3. 引导学生通过动画制作,提高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 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动画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教学难点:1. 动画的制作流程和技巧。
2. 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电脑和投影仪。
2. 动画软件(如Flash、Premiere等)。
3. 教学素材(如图片、视频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经典的动画作品,引起学生对动画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动画的了解和看法。
二、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0分钟)1. 教师介绍动画的定义、分类和制作流程。
2. 学生了解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三、动画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应用(10分钟)1. 教师演示动画软件的基本操作和功能。
2. 学生跟随教师的步骤,进行软件的基本操作。
四、动画制作实践(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个简单的动画制作任务,如制作一个简单的动画短片。
2. 学生分组进行动画制作,锻炼自己的制作技能和创新能力。
五、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的培养(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动画制作,发挥自己的创新思维,创作出独特的作品。
2.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审美评价和交流。
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和技能。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和收获。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运用动画软件进行制作的技能和创新能力。
3. 学生对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的培养的体会和反思。
以上是一篇关于初中动画基础的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掌握动画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创新思维和审美能力。
雪花飞舞——Flash轨迹动画教学设计与反思
![雪花飞舞——Flash轨迹动画教学设计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31dae87fcaaedd3383c4d37f.png)
《“雪花飞舞”—— Flash轨迹动画》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引导层的应用及引导线的画法,掌握物体按照引导线进行轨迹运动的原理。
本节课教学内容综合运用了本章前面所学的基础知识,又是以后做复杂动画的基础,是本章书的难点部分,起着重要作用。
二、学生分析本课学习的对象是高二年级的学生,高二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并逐渐养成了自主学习的好习惯。
在经过本章前面几节的学习,如元件的制作、逐帧动画制作、关键帧动画制作等学习基础上,对进一步学习Flash有很大的兴趣,并且在讲关键帧动画—球的直线运动中,有同学就提出了球能否沿着预设的轨迹运动呢?因此对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带有很强烈的学习欲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轨迹运动的概念;明确直线运动与轨迹运动的区别。
学会引导线的绘制方法。
掌握轨迹动画的制作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轨迹运动的规律,掌握引导层中引导线的画法。
通过完成雪花飞舞轨迹动画,掌握将对象吸附到引导线上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雪花飞舞轨迹动画学习和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围绕月球转的练习,提升欣赏美和创造美的水平。
培养学生对电脑的操作能力以及学生的友好合作能力。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轨迹动画的制作方法难点:能够弄清楚在引导层中绘制路径,在被引导层中创建动作补间动画;能够将对象吸附到引导线的起点和终点;封闭引导线的处理方法。
五、教学理念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为学习、探索、操作、实践的主体,教师的主导作用除了教授知识、技能外还体现为学生学习机会的创设者(创设学习情景和任务),学习的引导者(引导学生思考、探索和操作)、辅助者(提供必要学习课件、提供必要的巡视和指导)。
1、教法运用本节课是新授知识的操作课,我结合自主探究学习模式,以教师为主导,采用情境导入和任务驱动法,讲、演、练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学法指导主要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合作学习,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学习习惯。
动画设计教学教案
![动画设计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bb908af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c6.png)
动画设计教学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动画设计基础》教材第四章,详细内容为:动画设计的基本原理、动画制作流程、动画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和动画效果展示。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动画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制作流程;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动画角色和场景设计;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审美观念。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动画设计的基本原理、动画制作流程、角色和场景设计。
难点:如何将创意融入动画设计,使作品具有独特性和艺术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黑板、粉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部经典动画短片,引发学生对动画设计的兴趣。
2. 理论讲解:(1)介绍动画设计的基本原理;(2)讲解动画制作流程;(3)分析优秀动画作品的角色和场景设计。
3. 实践操作:(1)教师示范动画角色设计;(2)学生分组进行角色和场景设计练习;(3)教师指导并解答学生疑问。
4. 随堂练习:(1)设计一个简单的动画角色;(2)为角色创建一个生动的场景。
5. 课堂展示:(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2)师生共同评价、讨论作品;六、板书设计1. 动画设计基本原理2. 动画制作流程3. 角色和场景设计要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设计一个具有特色的动画角色,并为其创建一个生动的场景。
角色:一只可爱的卡通小狗;场景:公园里,绿草如茵,小狗在玩耍。
2. 作业要求:(1)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角色和场景设计;(2)作品要求创意独特,具有艺术性;(3)提交作品时,附上设计思路和创作心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程度,以及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2. 拓展延伸:(1)鼓励学生课下观看更多优秀动画作品,提高审美水平;(2)引导学生尝试不同风格的动画设计,拓展创作思路;(3)组织学生参加动画设计比赛,提升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2. 实践操作环节的教师示范和指导;3. 作业设计的要求与评价标准;4.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应用。
初中动画欣赏教案及反思
![初中动画欣赏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933bca11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33.png)
初中动画欣赏教案及反思教学目标:1. 了解动画片的定义和特点,认识到动画片是一种艺术形式。
2. 欣赏和分析一部优秀的动画片,提高审美能力。
3. 学会从不同角度欣赏动画片,培养批判性思维。
4. 激发学生对动画创作的兴趣,发挥创造力。
教学内容:1. 动画片的定义和特点2. 欣赏和分析动画片《千与千寻》3. 学生互动讨论4. 动画创作实践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部动画片片段,让学生猜测是哪部动画片。
2. 学生分享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动画欣赏。
二、动画片的基本概念(10分钟)1. 教师介绍动画片的定义和特点,如动画片的制作过程、表现手法等。
2. 学生了解动画片的历史和发展,认识到动画片是一种艺术形式。
三、欣赏动画片《千与千寻》(15分钟)1. 教师播放动画片《千与千寻》的片段。
2. 学生观看动画片,感受其中的艺术魅力。
四、分析与讨论(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从画面、音乐、故事情节等方面分析动画片《千与千寻》的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后感,展开讨论。
五、动画创作实践(10分钟)1. 教师提出动画创作的主题和要求,如制作一个简短的动画片。
2. 学生分组进行动画创作,锻炼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收获,认识到动画片是一种艺术形式,需要用心欣赏和创作。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相互评价和建议。
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通过播放动画片片段、介绍动画片的基本概念、欣赏和分析《千与千寻》等环节,让学生了解了动画片的特点,提高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在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的观后感,锻炼了批判性思维。
在动画创作实践环节,学生分组进行创作,发挥了创造力,锻炼了动手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部分学生对动画片的了解较少,对于一些基本概念认知不足。
其次,在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表现出较强的依赖性,愿意分享自己的观后感,但对于分析动画片的特点,还需要进一步引导。
初中什么是动画教案
![初中什么是动画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bd2702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99.png)
初中什么是动画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让学生掌握动画的制作流程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动画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动画的制作流程和技巧。
教学难点:1. 动画的制作流程和技巧。
教学准备:1. 电脑、投影仪等教学设备。
2. 动画素材和制作软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一部有趣的动画短片,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学生观看动画,感受动画的魅力。
二、什么是动画(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动画的定义:动画是一种通过连续播放一系列静止图像来模拟运动的现象的视觉艺术形式。
2. 学生了解动画的定义和特点。
三、动画的原理(10分钟)1. 教师讲解动画的原理:动画的制作依赖于视觉暂留效应,即人眼在一定时间内无法适应画面变化的原理。
2. 学生理解动画的原理和作用。
四、动画的制作流程(10分钟)1. 教师讲解动画的制作流程:故事构思、角色设计、场景设计、动画制作、配音、剪辑等步骤。
2. 学生掌握动画的制作流程。
五、动画的制作技巧(10分钟)1. 教师讲解动画的制作技巧:绘画技巧、动画规律、软件应用等。
2. 学生学习动画的制作技巧。
六、实践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主题,利用制作软件和实践素材进行动画制作。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七、展示和评价(5分钟)1. 每组学生展示自己的动画作品,分享制作心得。
2. 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作品的创意、技巧等方面。
八、总结和拓展(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2. 学生提出问题,教师解答。
3. 教师提出拓展任务,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动画创作。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了解了动画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制作流程,掌握了动画的制作技巧。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分组合作,充分发挥了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展示和评价,学生互相学习,提高了动画制作水平。
动画基础知识教案设计与反思杜炳华
![动画基础知识教案设计与反思杜炳华](https://img.taocdn.com/s3/m/322c1858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86.png)
动画基础知识教案设计与反思一、教案设计1.1 课程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们对视觉艺术的追求,动画行业在我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为了培养更多的动画人才,我们需要从基础教育入手,让学生掌握动画基础知识,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水平。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动画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创作方法,为后续深入学习动画制作奠定基础。
1.2 教学目标(1)了解动画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2)掌握动画制作的原理和方法;(3)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水平;(4)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1.3 教学内容本课程共包括五个章节,分别为:第一章:动画概述第二章:动画制作原理第三章:动画创作方法第四章:动画审美与创新第五章:动画团队协作与沟通二、教学方法与策略2.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动画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制作方法;(2)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动画作品,让学生了解动画创作的过程;(3)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动手制作简单动画,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4)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共同探讨动画创作中的问题。
2.2 教学策略(1)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2)差异化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特点,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3)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反馈和鼓励;(4)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动画制作比赛或展览,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三、教学评价3.1 评价方法(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2)实践作品:评估学生在实践操作中作品的质量、创意和完成度;(3)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团队协作和沟通中的表现;(4)课后反馈:收集学生对课程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不断改进教学。
3.2 评价指标(1)动画基础知识掌握程度;(2)动画制作技能水平;(3)创新能力和审美水平;(4)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四、教学资源4.1 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动画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4.2 设备:多媒体教学设备,如投影仪、电脑等;4.3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动画素材和教程,方便他们自主学习;4.4 实践场地:为学生提供动画制作所需的场地和设备,如动画制作实验室等。
初中动画 教案
![初中动画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ce2ab0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ca.png)
初中动画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2. 培养学生运用动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
2. 利用网络资源和图书资料,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动画制作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
2. 让学生体验动画制作的乐趣,提高审美素养。
二、教学内容:1. 动画制作基本原理:了解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如帧动画、补间动画等。
2. 动画制作流程:学会使用动画制作软件,如Flash、Pivot等,掌握动画制作的各个环节。
3. 创意表达:学会运用动画表现自己的想法和创意,提高审美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动画制作基本原理和流程。
2. 运用动画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
难点:1. 动画制作软件的操作。
2. 创意动画的策划和设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2. 演示法:展示优秀动画作品,分析其制作方法。
3. 实践法:让学生动手制作动画,提高操作能力。
4. 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共同完成动画制作任务。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一部优秀动画作品,引发学生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讲解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流程,让学生了解动画制作的基础知识。
3. 演示:展示优秀动画作品,分析其制作方法,让学生对动画制作有更直观的认识。
4. 实践:让学生动手制作动画,学会使用动画制作软件,掌握动画制作的各个环节。
5. 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动画制作心得,互相学习,提高制作水平。
6.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动画制作的基本原理和流程。
7. 作业布置:让学生完成一个简单的动画制作任务,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动画制作作品的质量。
2. 学生在团队协作中的表现。
3. 学生对动画制作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网络资源:动画制作教程、优秀动画作品等。
动画基础知识教案设计中的反馈与评估
![动画基础知识教案设计中的反馈与评估](https://img.taocdn.com/s3/m/5717c69d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b4.png)
动画基础知识教案设计中的反馈与评估随着时代的进步,动画越来越成为人们喜爱的一种艺术形式。
动画制作也变得越来越流行。
我们知道动画制作是一项艰巨的工程。
它涉及到技术、艺术和创新。
为了使教育者的教学更有效和学生的学习更容易,教案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设计一个好的动画基础知识教案,需要考虑反馈和评估的因素,本文将对这两个因素进行深入的探讨。
一、反馈反馈是教学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部分。
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及时的反馈以便更好地掌握章节知识。
在动画制作教学中,教师应该提供及时的反馈,这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
1、形式化反馈形式化反馈是指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估的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评估,如打分、评价表、口头评价等。
每种方式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课程特点来选择适合的方式。
在打分的方式下,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作品表现给予评价和打分。
在评价表的方式下,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作品与评价表相匹配,以便清晰地了解学生的表现。
在口头评价的方式下,教师可以直接与学生进行交流,并指出他们的错误和不足之处。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反馈时都需要具有明确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2、非形式化反馈非形式化反馈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的指导和帮助。
教师应该始终与学生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并给予解决方案。
教师可以通过问答、讨论、个人指导等形式来进行非形式化反馈。
二、评估评估是动画制作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它可以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来选择课程和判断自己的学习效果。
动画制作教学的评估应该是全面的和多元化的。
1、全面性评估全面性评估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师可以通过评测、考试、作品展示等方式进行全面性评估。
每种方式都有其自身的优点和缺点,需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方式。
在评测的方式下,教师可以在课程结束后进行统一的考试。
在考试前,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预测和指导,以避免错误的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画基础知识教案设计与反思
薛惠元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动画制作的原理及动画技术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2)、学会从网上下载计算机动画的常用方法;
(3)、了解制作动画的常用软件,会用Ulead GIF Animator制作简单的GIF动画。
2、过程与方法:
(1)、借助相关软件将动画分解成一组彼此相关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动画的原理;
(2)、让学生利用动画软件制作的一幅动画,感受计算机动画技术的优越性,同时学习动画制作中的相关知识,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了解动画的原理和发展历程,进一步认识动画的艺术性;
(2)、通过下载动画素材,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
(3)、通过了解动画制作软件的使用方法并尝试制作动画,培养学生学习动画制作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1)、动画原理的理解。
2、教学难点:
(2)、GIF动画的制作。
三、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电视剧间都会插播广告,我们这节课也先请同学们看广告?
老师播放美赞臣广告(一个小男孩画破茧成蝶),同学观看。
(2)、小男孩画的是什么?大家最后看到的是动态的,还是静态的画面?
(3)、如果最后看到的内容就是动画片,那么这个动画片是怎么制作的呢?
学生思考。
(4)、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走进精彩的动画世界。
简要介绍动画的历史,以及我国传统的动画表现形式:皮影戏、走马灯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广告引入,让学生更加有亲切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提高学生学习动画制作的积极性。
2、自主学习,师生合作
网络流行的动画素材多种多样,GIF是比较常见的一种格式。
(1)、动画素材的获取
①学生对比图片的获取方法,获取GIF动画
②教师演示用工具获取flash动画的方法,学生操作
(2)、动画原理的分析
同学们用Ulead GIF Animator打开刚才获取的GIF动画,观察并分析你的动画是由哪些内容组成的。
教师巡视,对软件使用中的疑问给与学生答疑,对于共有的问题。
(3)、请同学总结动画形成的原理
设计意图:以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学习方式,更利于学生掌握动画素材的获取方法,更利于学生理解动画的原理,更利于促进师生间的合作关系。
3、探究学习,任务驱动
(1)、自我学习,完成任务
①自学书本3至6页,用Ulead GIF Animator制作一幅“豹子奔跑”的GIF 动画。
②学生自学并尝试制作。
③教师巡视,帮助部分后进生。
④教师请学生演示,对于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给与点评。
(2)、探究升华
①完成课本第4页的探究学习,回答下面的问题。
组成动画的图片的数量与动画的什么相关?
如何让对象本身运动的同时,位置也在改变?
设计意图:本环节学生以探究的方法解决老师布置的任务,明确的任务让学生有的放矢,探究的手段有利于学生真正能够学以致用。
4、巩固提高,自我总结
(1)、学生总结动画的下载方法、动画的原理、GIF动画的制作方法
(2)、教师对本节课学生遇到的典型的问题给予点评。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为主要教学手段,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课题的引入非常生动,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学生在疑问中求解,在探究中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