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康与分裂的主体(1)

合集下载

从理论的多源上理解拉康的镜像理论和主体结构理论

从理论的多源上理解拉康的镜像理论和主体结构理论
收 稿 日期 :2 1 -1 1 0 1 -2 0
14 2
社 会科 学
21 0 1年 第 4期
张 法 :从 理 论 的 多 源上 理 解拉 康 的镜 像 理 论 和 主 体 结 构理 论
重思 ,成 为拉康 思想 区别 于其他 后结 构大 家 ( 里达 、福柯 、德勒兹 ) 的主要 特 色 。但 在 “ ” 德 后
张 法 :从 理 论 的 多源 上 理 解 拉 康 的镜 像 理 论 和 主 体 结 构理 论
从理论的多源上理解拉康的 镜像理论和主体结构理论
张 法

要 :拉 康 思想 的基 本要 点 是镜 像 阶 段 ( 既是 主体 的形 成 阶段 ,又构 成 主体 的
本质 ) 和 主体三 维结构 ( 实在 界 、想 象界 、 象征 界 ) 。在拉 康 思 想的 多重 来 源 中。不但
象征 界 ( 意味着 与文 化相联 ) 、实在 界 ( 意味着 与虚无 相联 )关 联 的主体 。从 这 一 面 ,拉 康成 为
西方 思想 重思从 自足主体 走 向主客 多维互 动 的主体 。 因此 ,拉 康 的主体 重思 是一 种后结 构 的主体
思想 。还 是 以无 意识 为例 ,在拉康 理论 中 ,无 意识不仅 “ 语言式 的 结构 ” 有 ,而且 “ 他者 的话 是 语” 。这样 ,无 意识不 像在弗 洛伊德 理论那 样 ,只是 主体 的意识 结构 ,而 是 与他者 相 关联 才 得 以
形成 的结 构 。这 样 ,无 意识 就主要 不是一 个人心 和意识 结构问题 ,而是 一个 主体 的问题 。主体 的
的运 思里 ,所谓 “ 体重思 ” 主 ,实为 主体解 构 。拉康对 主体 的解 构 ,内 容 丰 富 ,关联 多方 ,要 而 言之 ,可讲 三 点 。第 一 ,在 主 体 的 意识 上 ,从 其 精 神 分 析 的 关 联 来 说 ,主 体 已经 不 再 是 主 体 ( 意识 结构 ) 自身 来决 定 的主 体 ,而 是 一 个 由他 者来 决 定 的 主体 ,也 就 是 由 主体 间来 决 定 的主 体 ,从西方 思想 史 的更 大 的范 围来看 ,也 可 以说 ,拉 康思 想代 表 了西方 思想 是从 主体性 到 主体 间

“时间”与主体——拉康主体理论的深层解读

“时间”与主体——拉康主体理论的深层解读

“时间”与主体——拉康主体理论的深层解读陈慧平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公元1901年4月13日—公元1981年9月9日),法国作家、学者、精神分析学家,也被认为是结构主义者。

出生和逝世于法国巴黎。

拉康从语言学出发来重新解释弗洛依德的学说,他提出的诸如镜像阶段论(mirror phase)等学说对当代理论有重大影响,被称为自笛卡尔以来法国最为重要的哲人,在欧洲他也被称为自尼采和弗洛伊德以来最有创意和影响的思想家。

一、引论法国思想家拉康以其艰深晦涩、惊世骇俗的论断而著称,其主体理论很大程度上颠覆了人对自身的理解,具有消解主体形而上学的“革命性内涵”,也成为西方左翼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齐泽克、巴迪欧等人的灵感源泉。

那么,什么是支撑拉康式主体的本体论概念呢?这一追问使“时间”浮出水面,但在擅长智力游戏的拉康那里,这一概念与其说是给定的,不如说是隐藏的。

如果我们在无意识、语言、能指链条、欲望等概念面前止步不前,抽象不出它们背后的时间这一支配力量,我们就不能真正地理解拉康的主体理论。

国外有学者已经注意到了时间在拉康主体理论中的重要作用,芬克在《拉康式主体》一书中提出,时间既是拉康精神分析的工具,也是主体在客体的“征召”下与自身不断分裂的基本“装置”[1]13。

时间的运行隐秘地作用在主体的诞生、主体之为主体的欲望、主体栖居的语言之家、主体的文化寄托以及主体克服自身“异化”之在的政治追求上。

显然,在主体浑然不觉的情况下,他的一切都打上了时间的烙印,主体的形成、发展本身甚至就是时间运行的表征,时间赋予主体西西弗斯般的命运,也是时间使主体从历史走向未来,并终将通过消解主体形而上学而超越自身。

如果从时间的角度上溯,对主体形而上学的消解并非始于拉康,在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辩证唯物主义阐述中物质自然界相对于人之“优先存在”的前提、人作为主体的受动性等,已经表明人的时间性存在特征。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主体形而上学,但并没有终结这项任务,拉康主体理解的革命性在于它推进了这项任务,可以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发展提供某些借鉴。

一篇文章带你了解拉康的四个重要概念

一篇文章带你了解拉康的四个重要概念

一篇文章带你了解拉康的四个重要概念拉康(Jacques-Marie-émile Lacan)1901年四月十三日生于巴黎,1981年九月九日卒于巴黎。

法国作家、学者、精神分析学家,也被认为是结构主义者。

大半辈子献身于学术研究,尤其以1953年开始的研讨会(seminar)最为著名,每年讲题不同,广受好评。

拉康从语言学出发来重新解释弗洛依德的学说,他提出的诸如镜像阶段论(mirror phase)等学说对当代理论有重大影响,被称为自笛卡尔以来法国最为重要的哲人,在欧洲他也被称为自尼采和弗洛伊德以来最有创意和影响的思想家。

拉康的思想体系极为庞大复杂,以下仅介绍几项著名观念:他在1936年孕育出的镜像理论(Mirror Stage),及与其密切相关的三个概念:想象(the Imaginary)、象征(the Symbolic)、真实(the Real)。

另外,为避免初学者混淆,在此省略与其他概念交错连结之处,例如真实(the Real)的概念与欲望(desire)和需求(demand)可说是紧紧相连,但若要解释清楚,非得另辟疆土,花上更长的篇幅。

因此本篇只聚焦在这四个概念。

镜像阶段 (the Mirror Stage)「镜像阶段」主要是指孩童透过镜像产生自我认同的时期,约莫发生于婴儿十八个月大,至幼童六岁以前 (Glowinski et al. 114)。

在前镜像时期,自我认识支离破碎,并「不完整」;这里的「完整」指的是身体上的完整,就像还没有照过镜子一样,没办法将自己的四肢、身体等部位串联在一起。

孩童此时尚不知自我是由哪些拼图所构成。

举例来说,当他看到自己的手,这「一只手」与其他外在事物(例妈妈的肌肤、地毯、衣服等)在感知中并无二致,同属一「无断裂、无止境的存有」(uninterrupted, limitless being) (Mansfield 41)。

进入镜像阶段以后,孩童会经历一段成长过程,就时间点来说可简单分为三阶段(杜声锋 130)。

拉康的主体-从“否定”到“肯定”的身份认同建构

拉康的主体-从“否定”到“肯定”的身份认同建构

拉康的主体:从“否定”到“肯定”的身份认同建构摘要:拉康认为主体不是以意识为中心的自我认同的统一体,而是由他者介入而异化、分裂的主体。

拉康的主体永远是“否定”的、去中心化得,无意识的存在。

本文试图结合拉康“否定”主体的观点,描述现实社会,在各种机制下主体从“否定”到“肯定”的现象。

关键词:主体;语言;权力;镜像;身份/认同一、消逝的主体:主体的“否定”式存在拉康的主体不是理性的自我感知,而是一种“镜像”式的想象认同。

这种想象通过语言来给主体赋予意义。

拉康的主体观借鉴了索绪尔的语言学,索绪尔把语言分为能指和所指两个部分,能指是语言的物质存在,所指是语言的意义。

一个符号能否释义取决于符号的能指与所指是否一一对应,处于平衡状态。

一旦能指与所指的关系被打破,那符号的意义也无法固定。

镜像阶段的自我认同就好比符号的能指与所指关系,现实世界的“我”作为所指受到作为能指的“镜中我”的干涉,“镜中我”作为能指是一个想象的叠加过程,这个过程以他者的存在来定义,是一个构建后的产物,且处于不断的变化和重构中。

因此,作为所指的“我”也无法最终确定,所指在能指下滑动,成功的抗拒了我们想找出它并限制它的企图。

按照拉康的观点,正是语言本身的分裂导致进入语言的主体无法确定,即语言造成了主体的分裂。

人从儿童阶段的“镜像”式认同开始就处于语言系统的象征秩序中,主体的定义和认知,就连主体本身也是通过语言来建构的。

正像语言中能指与所指的任意关系一样,主体也被拉康分为发言主体和陈述主体。

“陈述主体中的‘我’只是一个能指,它起到‘转换词’或指示功能的作用,即它指示者发言主体,但不意味着就是它。

发言主体,那个真实的‘我’,被话语的能指链在象征秩序中建构为一个陈述主体时,便消失了”。

发言主体中的“我”与陈述主体中的“我”并非同一事物。

即主发言主体在陈述化的过程中消失了,主体成为了能指。

语言成为了事物的谋杀者,“主体不是他所是,而是他所不是,一句话,他是永远的自我否定。

魔鬼他者_谁让你疯狂_拉康哲学解读_张一兵

魔鬼他者_谁让你疯狂_拉康哲学解读_张一兵

魔鬼他者:谁让你疯狂?———拉康哲学解读张一兵精神错乱显示人的本质。

———巴塔耶内容提要 本文主要讨论了拉康哲学中份量很重的大写他者理论。

作者首先讨论了拉康关于主体在存在论上不可避免的疯狂性分裂本质。

在此基础上,拉康将现代哲学语境中的主体际关系直指为否定性的大写他者,大写的他者对“我”的关系是一种存在论上的强暴关系,一种杀戮关系。

其次,拉康的“无意识是大写他者的话语”和“主体-他者辩证法”等重要观点也得到了深入研究和探讨。

关键词 拉康哲学 疯狂 大写他者 无意识 主体—他者辩证法〔中图分类号〕B56516;B1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47-662X (2004)05-0014-09 他者(other )理论是拉康思想的核心逻辑构件之一,也是拉康哲学中最为难解的部分。

早在20世纪30年代,拉康便开始使用他者一词。

起初,拉康并未区分小他者和大他者①。

早期的拉康开始只是在镜像的意义上使用他者这个词,并且非常接近他人(Autrui )的概念,只不过他人是作为反射性的镜像介体在场的。

50年代拉康转向语言学之后,逐步开始区分大、小写的他者(Autre/Oth 2er 与autre/other ,并分别以A 和a 表示)。

小写的他者专指镜像阶段中作为自认同对象的非我介体,而大写的他者则表征象征性语言中的能指链。

将他者实指性地一分为二,这恐怕是拉康的原创②。

我发现,在拉康的哲学体系中,大写的他者有如一堵承重墙,起到了支撑性的作用。

我将在本文中重点分析这个大写的他者,不过,在此之前,不妨先来看看拉康关于精神分析学主体分裂的讨论。

因为,这是拉康大写他者理论的重要逻辑入口。

1、主体在本体论上的疯狂本质拉康对精神分析学的基础曾做过一个重要的评点,即主体分裂。

在他看来,弗洛伊德的贡献正在于拒斥了主体的总体性和同一性,由于无意识现象的揭示,在个人主体、甚至包括集体主体中都“引进了分裂”,“精神分析学将二者都送回到了它们的幻景的位置上去”了③。

拉康的“三维世界”之解析

拉康的“三维世界”之解析

拉康的“三维世界”之解析作者:汪震来源:《群文天地》2008年第12期拉康(Jacques Lacan, 1901—1981 年) 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精神分析学家,结构主义哲学的重要代表。

他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以结构主义哲学,尤其是结构主义语言学为其哲学基础和方法论根据, 以“回归弗洛伊德”为口号,声称自己对精神分析所作的任何“别出心裁”的阐释,都是为了使精神分析回到弗洛伊德奠定的科学方向上,对弗洛伊德的古典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重新的解读和阐释。

他的“回归弗洛伊德”不是对弗洛伊德理论的简单补充和细枝末节的修补,而是通过对弗洛伊德的肯定,在发展弗洛伊德理论的同时,对自己的理论进行不断的转移和解构,使精神分析理论在二十世纪西方语言学转向的后现代结构主义的语境下不断生成新的意义,创立了语言精神分析学。

拉康的精神分析学赋予语言以前所未有的重要性,从而得出了“潜意识具有类似语言的结构” “语言创造了人的主体性” “主体在语言中被异化”等新的命题和结论。

拉康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描述了主体从一个婴儿成长为一个成年人的发生、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在始终伴随着主体的欲望的发生和异化的过程中,构建了他的主体发生和发展的三维世界,从而颠覆了人类自我的主体——“自我”是个虚无,象征性的语言像“一堵墙”,挡住了主体真实存在的发生和生长,也挡住了我们可能触及的自我的“真实”的面庞的可能性。

针对精神分析领域里需要(need)、要求(demand)和欲望(desire)这三个概念的错误混淆,拉康在对这三个概念作出了自己的澄清之后,以需要、要求和欲望为基本元素,它们分别对应着人的发展的三个阶段或三个领域——实在界(the Real)、想象界(the Imaginary)和象征界(the Symbolic),构筑他的个人主体发生和发展的三维世界。

拉康认为,“需要”是一种可以以实物满足的生物本能。

但是即使是婴儿,它要表达自己的需要也必须通过发声(前语言的表现),这就是“要求”。

拉康 数学式

拉康 数学式

拉康数学式
拉康(Jacques Lacan)是法国的精神分析理论家,他的理论对
于理解心理学和人类主体性非常重要。

他提出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的
概念,其中一个关键概念是“主体的分裂”(subject's split)。


一概念通过数学式来描述,可以表达为:
S/(S1+S2)
其中,S代表主体(subject),S1代表主体的意识层或表象层,S2代表主体的无意识层。

这个数学式展示了主体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
的分离和冲突。

拉康认为主体是通过语言和符号系统来构建的,而这
个过程中存在着种种困扰和不完全性,导致主体始终存在一种内在的
分裂状态。

拉康的数学表达式将人的主体性与语言和符号系统联系在一起,
强调了人类主体的复杂性和困扰。

它帮助我们理解人的内心世界是如
何被语言和符号所塑造,以及主体在这个过程中所面临的挑战和困境。

拉康的理论对于心理治疗和人类主体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现象学和拉康论精神分裂症一

现象学和拉康论精神分裂症一

该书主要从拉康的精神分析式理论,以及德·威尔汉斯[比利时]的观点和角度分析了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因性病因。

强调了婴儿时期,母亲和父亲角色(尤其是母亲)的不恰当作为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这种影响通过镜像时期主体对自己的整合,语言的分化,所指和能指的区分,以及隐喻、象征和想象的建立等方式逐渐获得,最终体现为正常个体,神经症或精神分裂症患者。

一、家庭因素对精神分裂症影响的探讨家庭因素实际应从社会心理和生物因素两个角度出发考虑,但这里主要阐述社会心理因素的可能影响。

1、双亲冲突、自我中心、交流混乱、缺乏边界等家庭问题,导致一个混乱而扭曲的家庭模式,由此易造成精神分裂症(以下简称精分)(Teixeera)。

2、主体在婴儿期与母亲的生理和心理的分离(要求被婴儿体验到)是根本原因,同时也可能是因婴儿期未经麻醉的手术,所喂食物的不恰当,或乱伦。

3、父母双方都可能以某种方式造成母子之间不安全感的依恋模式,由此使该类型儿童发生处理人际关系困难、恐惧陌生人、易于发生行为问题、焦虑和社会退缩的问题。

(Teixeira)二、德·威尔汉斯对精分结构特征的澄清其立足于现象学,使用拉康的结构论将精分结构分为以下五项:1、身体形象在意识和无意识上被体验为碎裂的;2、在语言方面有很多困难,如能指和所指的缺陷,故导致词语新作;3、病人想在自己母亲那里扮演自己父亲的角色,表明其俄狄浦斯三角关系十分混乱;4、常常困扰在自身性别问题上;5、常常有生与死的困惑,并导致了各种与时间体验有关的困扰。

在本书的后面章节中对这五点中的部分做了详细的阐述,包括产生原因,具体表现和细节状况等。

其中,语言困境被认为是精分最深的困境。

三、关于精分的治疗方式和选择Karon和其同事设计的研究表明:有经验的心理治疗师治疗的病人相比无经验者和纯药物治疗的病人有更显著的好转。

另,Blatt和同事们的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对青年人严重的精神障碍,精神动力学治疗时有效的。

拉康的三界理论

拉康的三界理论

拉康的三界理论拉康的三界理论是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提出的一个重要理论框架,用于解释心理现象和主体性的构成。

拉康认为,人类的主体性并非完全固化和稳定的,而是在不同的主体地位之间不断变动和转换。

这三个主体地位被称为实在界、象征界和想象界。

一、实在界实在界是拉康三界理论的第一个主体地位,主要指的是人类的本质和身体存在。

实在界是一个无法被人类完全理解和捕捉的领域,它超越了语言和符号系统的能力。

在实在界中,个体无法通过语言来准确表达自己,因为语言只是代表和符号化的一种工具。

二、象征界象征界是拉康三界理论的第二个主体地位,它是人类主体性的核心所在。

象征界通过符号系统和语言来建立和传达意义。

拉康认为,个体在象征界中通过语言和符号来理解和表达自己,同时也依靠语言来与他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语言和符号在象征界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它们不仅提供了人类思维和交流的基础,还承载着文化和社会的规范。

个体通过掌握和运用符号系统,形成了自我的认同和社会角色。

然而,象征界也存在着符号的滞后性,即符号无法完全捕捉和表达个体的真实意义和需求。

三、想象界想象界是拉康三界理论的第三个主体地位,指的是个体在自我意识和自我形象之间的交错区域。

想象界与象征界密切相关,拉康认为,个体在象征界中获得了社会认同和角色,但同时也存在一种非理性的、难以被符号化的自我认同。

这种非理性的自我认同在想象界中得以表达和展现。

想象界中的自我形象和自我意识是多样而模糊的,个体通过想象界来构建自我形象,并与他人进行情感和意义上的互动。

在想象界中,人类的欲望和潜意识得以表达,同时也面临着现实和社会规则的限制。

总结拉康的三界理论提供了一个深入理解主体性和心理现象的视角。

在实在界、象征界和想象界三个主体地位之间,人类的主体性不断发展和转换。

个体在不同的主体地位中经历着自我的塑造和变迁,同时也受到语言、符号和社会规范的影响。

通过对拉康的三界理论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自我和他人之间的互动关系,以及个体在社会和文化中的定位。

拉康与分裂的主体(1)

拉康与分裂的主体(1)

拉康与分裂的主体严泽胜内容提要针对传统自足主体论,拉康提出了主体分裂论以颠覆之,认为主体不是以意识为中心的自我同一的主体,而是由他者介入而异化而分裂的主体。

因此,主体必然是去中心的,而真实的主体乃是无意识的主体。

关键词拉康自我主体分裂语言1966年,米歇尔·福柯在《事物的秩序》中宣称,人这一概念“就像画在海边沙滩上的面孔一样会被擦掉。

”这是尼采在19世纪末宣告“上帝死了”的尖利呼叫在当代法国的回声,“尼采的思想所宣告的不是上帝之死,而是紧随这种死而来、并与此有着深刻关联的上帝的谋杀者的终结;是人的脸上爆发的大笑,也是面具的恢复;是他感到自己沿着它随波逐流,并在事物的存在上感觉到它的强制力的深层的时间之流的消失;是同一事物的永恒复返与人的绝对消亡的一致性。

”①福柯这一戏剧性的宣告,标志着近一个世纪以来,人文学科领域质疑西方传统视“人”为一个统一的、先验的、理性的认识主体的观念达到了顶峰。

在这股解构主体性的潮流中,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

如果·,28-说福柯是在概念的层面上宣告了“人的死亡”(福柯所谈的“人”指的是康德人类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人是一个近期的发明,是一个历史尚不到两个世纪的形象”㈤),那么拉康则是在心理本体论的意义上对主体实施去中心化,指出“自我”不再是通过理性掌握世界的统一自足主体,而是深陷于文化中并被文化构造和颠覆的分裂欠缺的主体,其行为动因不再是理性而是无意识的欲望。

一般而论,拉康关注的是主体如何在“他者”中形成,以及主体身份如何总是由主体被置于外在世界中而建立起来。

在拉康看来,“作为融摄他性的结构是任何主体的先决条件”,④并不存在任何“自我”之起源的先在形式,甚至无意识(因为无意识乃是他者的话语);主体是通过历史(这当然是海德格尔意义上的)建构起来的,而历史是一万方数据拉康与分裂的主体个渐次分裂的过程。

拉康认为,婴儿出生时浑身流溢着无定向的欲动,无拘无束、混乱无序,但它已经处于一种缺失状态。

拉康式的主体:分裂、异化的自我——以对《觉醒》中埃德娜记忆之像的解读为例

拉康式的主体:分裂、异化的自我——以对《觉醒》中埃德娜记忆之像的解读为例
第 1 9卷第 2期
2 1 年 3月 00
河 南 城 建 学 院 学 报
J u l f n n Unv ri fU b n C n t cin o ma o He a ies y o r a o s u t t r o
V0 .9 No. 11 2
Ma . 0l r2 O
关键 词 : 拉 康 ; 象界 ; 望 ; 想 欲 自我 认 同; 言 语
中图分类 号 : I0 16
0 引 言

文 献标识 码 : A
的社会传 统的 彻底 颠 覆 , 被 誉为 一 部 经典 之 作 , 而
般认 为 , 国精神 分析学 家雅 克 ・ 法 拉康 (91 并 受到 评论界 越来 越 多 的关 注 。《 醒》 10 觉 中女 主 人

18 ) 深刻 改 变 了 2 91是 0世 纪人 文 知 识 面貌 的思 公的心 理嬗变 , 即埃 德娜从 性意识 的觉 醒到理想 自
想大师 之一 。有 人 甚 至认 为 , 康 “ 全 可 以说 是 我的认 同 , 拉 完 与拉 康 的主体 理 论 相契 合 : 德娜 心 理 埃
笛卡儿 以来法 国最 重 要 的思 想 家 以及 尼 采 和弗 洛 嬗 变 的过 程就 是追 寻 她失 却 的镜像 阶段 的 自我 虚
文章运用镜像阶段理论 , 通过对埃德娜心理发 域: 哲学 、 政治 学 、 言学 、 学批 评 、 语 文 电影 理 论 、 女 展过程 的分析 , 阐述 了一个拉 康式 的主体 是如何 在 性主义理 论 , 至 神学 等 , 给 这些 学 科 提供 了革 理 想 自我虚像 的诱 引下 , 步摈弃 自己先 定 的女 性 甚 并 逐
命 性 的理论武器 。由于拉康 的存在 , 人们 开始对 一 身份 , 对想象 的理想 自我 的认 同中重新 建构 自我 在 些关于 “ 的问题 , 人” 如笛卡儿 式 的主体 、 自我 、 主体 身份的, 揭示出人们在镜像阶段所形成的认知过程 性 、 意 识 、 言 、 别 身份 等 传 统 观 点 产 生 了 质 “ 人们所 有派 生认 同的根 源”2。 无 语 性 是 _ j 疑 。拉 康 的镜像 阶段理 论 , 示 出以下实 质性 的现 1 镜 像 阶段 揭 象: 人们苦 苦寻 找 的 自我 , 自身 无 法 掌控 的外部 由 根据 拉康所 言 , J  ̄ 出生 时 , 婴 LJ I ' 由于在 心 理 上 力量 所决 定 , 永 久 地 被 限定 在 与 自己 异 化 的境 尚未对 自身 (nsl 和他 者 ( eo e) 出区分 , 并 oee ) f t t r做 h h 所 地 。“ 自我” 不再 是掌握 世界 的统一 自足 的主体 , 而 以此时 的婴儿并 不是一 个人类 主体 , 还没 有形成 自 是 深陷 于文化 中并 被 文化 分 裂 、 欠缺 的主 体 , 其行 我存 在 的 中心 的概 念 ; 没有 差 异感 , 它 分不 清 欲 望 为的驱 动力不再 是理性 而是无 意识 的欲望 。 和满 足 的界 限 。婴 儿 从 原 初 的非 主体 (o nn—sb u. e) c 其 凯特 ・ 肖班是美国 l 世纪著名女作家, 的作 i t转变 为 由社 会造 就 的人 类 主体 , 问包括 两 次 9 她 品以探讨爱 情 、 姻 、 立 、 婚 独 自由等 主题 见 长。 出版 分裂。其中一次分裂就是把婴儿引入想象秩序 的 于 19 89年的小 说 《 醒 》 对 女 主人 公 性 欲 的大 胆 “ 觉 , 镜像阶段” 。在拉康著名的《 助成“ 的功能形成 我”

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介绍

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介绍

拉康精神分析理论介绍原作Mary Klages[1]译注秦伟一、引言:理论背景弗洛伊德在无意识与意识(或者它我与自我[ego])之间做了绝然的划分,从而其所引入的人类自我[2]的概念、亦即所谓主体的概念是一个被彻底地剖分为、分裂为意识和无意识两个领域的概念。

而另一方面,西方人文主义者关于自我或者个人性(personhood)的人所熟知的概念是由意识水平上的活动所界定的,这包括理性、自由意志和自我反思等等。

然而对于弗洛伊德、对于大多数的精神分析学家而言,行为、思想、信念和关于“自我”的概念全都是由无意识及其驱力和欲求来决定或者左右的。

[3]雅克·拉康是一个法国精神分析学家。

他早先接受精神病学家训练,在三、四十代从事重性精神病的治疗工作,从五十年代开始他基于一些与结构主义语言学和结构主义人类学有关的概念发展自己的精神分析学说。

可以认为拉康=弗洛伊德+索绪尔,再掺合一、两点列维—斯特劳斯,甚至还带些许德里达的味道。

不过他主要还是师承弗洛伊德。

拉康从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角度重新阐释弗洛伊德,将精神分析从一个基本上是人文主义的思想体系变为一个后结构主义的思想体系。

[4]二、问题:自我作为幻象?人文主义的基本前提之一是存在一个所谓的稳定的自我的东西,后者具有诸如自由意志和自我决定之类的所有的美好品质。

弗洛伊德关于无意识的概念则属于这样的一类概念,它们开始怀疑、开始动摇人文主义关于自我的空想。

在这一点上,弗洛伊德可谓是后结构主义的先驱。

但是弗洛伊德希望的是,将无意识的内容带入意识之中,从而尽可能地消除压抑和神经症——他就无意识与意识之间的关系曾有过一个著名的口号,即“它我所在之处,自我亦当到场”[5]。

换言之,“它”或者“它我”[6](无意识)将代之以“我”或者意识和自我同一性[7]。

弗洛伊德的目的在于加强自我(ego),即“我”、自我、意识的或者理性的同一性,从而使之比无意识更强大。

可是对于拉康而言这一目的根本不可能。

“我是他者”:拉康的主体哲学批判

“我是他者”:拉康的主体哲学批判

“我是他者”:拉康的主体哲学批判“我是他者”:拉康的主体哲学批判栋梁/⽂摘要:⼀般⽽⾔,我们习惯地认为,⼈的⾃我不仅是他与世界万物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的中⼼出发点,⽽且也是他的强摘要:有⼒的⾏为的中⼼出发点。

⾃我对于我们的⽣存意识来说是根本性的。

然⽽,拉康却作出了不同乃⾄相反的回答:“⾃我”是⼀个虚假的存在,是⼀个“⽆”。

那么,现实存在中的“我们”是谁?拉康说:“我”是“他者”。

拉康正是在“想象域”、“象征域”和“真实域”三个层次上证伪了“⾃我”——主体的存在,阐明了“我是他者”的哲学命题。

关键词:拉康;主体;他者;想象域;象征域;真实域关键词:引⾔拉康曾⾔:“主体的⽆意识即是他⼈的话语。

”[1]“‘我是他⼈’——这咋听起来⾃相⽭盾的论题就像红线⼀样贯穿在拉康的全部著作之中。

‘我’如何成为‘⾮我’,成为‘他⼈’呢?我们已经习惯于认为,⼈的⾃我不仅是他与世界万物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的中⼼出发点,⽽且也是他的强有⼒的⾏为的中⼼出发点。

⾃我对于我们的⽣存意识来说是根本性的。

它让我们⾃⼰在想象的焦虑不安和最为秘密的期待中认识到我们存在,因此保存着我们⾝份的秘密。

”[2]⽽且,当⼈⼀旦陷⼊对⾃我的怀疑,笛卡尔的那句名⾔就会在我们⽿边回荡: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

“我可以怀疑这,怀疑那,但是我不能怀疑我在怀疑。

只要我⼀怀疑我在怀疑,就正好证实了我在怀疑。

”[3]在笛卡尔的⿎励下,我们就会在怀疑之后重返⾃我,重新确⽴“我”的主体地位。

我们真的能够在这种⿎励之下“重返⾃我”吗?在拉康看来,不能!永远不能!因为,⾃我的起点本⾝就是⼀个“⽆”,或者说,我们本就没有家园,何来的“重返”呢?既然“我”不是“我”,那么,“我”是谁?拉康回答说:“我”是“他者”。

⼀条主线:主体性反思与批判张⼀兵曾对拉康思想做过这样的判断:“拉康哲学是西⽅20世纪出现的⼀种深刻的主体批判理论,他意在否定和解构整个西⽅现代哲学思想中最重要的新⼈本主义⼈学基础,特别是对施蒂纳、克尔凯郭尔以后发展起来的以个⼈主体为基始的存在论进⾏釜底抽薪式的⾰命。

拉康语境下《永别了,武器》中主体分裂论文

拉康语境下《永别了,武器》中主体分裂论文

论拉康语境下《永别了,武器》中的主体分裂摘要拉康认为人生就是主体不断被他者阉割的过程,自我在本质上是虚幻和分裂的;拉康式哲学构成了海明威小说《永别了,武器》的结构框架。

主人公亨利接受作为具有象征意义的能指链而建构主体,在意识到能指链的断裂时,主体分裂。

亨利的成长过程就是接受他者的过程,也是被阉割的过程。

作家海明威的参战经历是其独特的人生体验:战争阉割了海明威,造就了他拉康式的哲学观。

海明威小说中虚拟人物的人生轨迹,就是其阉割欲望的释放。

海明威拉康式哲学观体现了他对战争这种破坏人性的异己力量的控诉。

关键词:主体能指链他者分裂阉割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引言在解析文学创作中作家与作品的关系时,弗洛伊德在《作家和白日梦》中写到:“一篇作品就像一场白日梦一样,是幼年时曾做过的游戏的继续,也是它的替代物。

”作家创作的过程,就是把自身那些被压抑到无意识中的欲求释放的过程,所以他必然会从自我人生体验中寻求创作的材料。

文学作品实际上是作家实现自己被压抑的愿望的幻象,作品只是作家表达这种幻象的伪装形式。

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miller hemingway)是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世界知名作家,其作品多是以其本人的人生际遇为基础所创作的。

一战爆发后,海明威赴意大利参战。

他随后收获的是——意大利政府授予的多项军功奖章和中尉的军衔,还有在战争中身体受到的数百处伤痕以及精神上的创伤性记忆。

与许多跟他有相同遭遇的“迷惘的一代”的年轻人一样,战争留下的伤痛和梦魇折磨着海明威的一生,他感到空虚和抑郁,精神迷惘,湎于沉沦——战争阉割了海明威。

在他的数部作品中,如《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等中,海明威都塑造了与其遭遇相似的人物:被战争阉割、分裂的巴恩斯,亨利中尉等。

这些虚拟人物的命运轨迹,实际上是海明威潜在被压抑心理的表征,是其阉割欲望的释放。

海明威这样独特的创作体验反映了他拉康式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拉康哲学成为其作品的核心结构。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凝视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凝视

《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凝视作者:彭洁来源:《现代交际》2015年第03期[摘要]本文从拉康的凝视理论这一视角出发,分析了《查泰莱夫人的情人》中的男性凝视和女性凝视两个方面,探讨了男女之间互相凝视以寻求自我的实现和自身欲望的满足,呼吁人们追寻两性的和谐,成为完整的人。

[关键词]《查泰莱夫人的情人》凝视两性和谐人性的完整[中图分类号]I5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5)03-0094-02《查泰莱夫人的情人》是劳伦斯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也是西方十大情爱经典小说之一。

该小说以其严肃的寓意、生动精辟的写作手法和细腻深刻的心理描写而成为经典。

小说描写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贵族克利福德的妻子康妮与守林人梅勒斯之间充满生命激情的爱情故事。

他们彼此的凝视唤醒了他们内心欲望的缺失,坚定了他们抛弃旧生活、开始新生活的决心,从而成为完整的人,做真正的自我。

凝视理论来源于法国著名的心理分析学家雅克·拉康(Lacan, Jacaueo 1901—1983),他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具独立见解而又是最有争议的欧洲精神分析学家,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

[1]对于拉康而言,凝视与眼睛是分裂的。

拉康的凝视来自于主体的一部分,即分裂的主体。

所以当他说“我只能从某一点去看,但在我的存在中,我被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所打量”时,那来自四面八方的目光指的其实是包含了他者性的主体自己的目光,一种被预设的想象性的目光,用拉康的话说,“我所遭遇的凝视不是被看的凝视,而是我在他者的领域所想象出来的凝视”。

[2]于是,在拉康这里,主体的认证来自于他者性主体的凝视,也就是说,主体最终成为了他者的欲望客体,被他者的欲望所俘获。

因此,拉康最后的结论为:人的欲望是对他者的欲望的欲望。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拉康的凝视不只是一种简单的看与被看,他更为强调的是,这种看与被看作为一种自我认同的方式,是一个从主体出发回到并改变主体的内部心理过程,而这种过程极大地受到了他者的影响。

后结构主义的代表:拉康与德里达

后结构主义的代表:拉康与德里达

后结构主义的代表:拉康与德里达到 20 世纪 70 年代末,结构主义本身开始让位于一系列分裂出来的小派别。

这些小派别之间虽然经常相互反对,但全都可以称为“后结构主义”。

这场“运动”并非真的是对结构主义的彻底拒斥。

相反,它是某些结构主义主题的彻底化和尖锐化。

像结构主义一样,后结构主义不仅在哲学,而且在社会科学、精神分析以及文学批评中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园。

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之间的桥梁是由法国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 年)所搭设的,正如可在其厚重而且经常晦涩得超出常理的《选集》一书中所看到的。

但是拉康却声称自己并没有发明一种新理论,甚至没有重新诠释精神分析的创建者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理论,而只是对弗洛伊德的文本进行了仔细的读解(显然他认为其他人没有做这件事)。

拉康无畏于这样一个事实——神经科学没能为精神分析提供弗洛伊德所期望的经验性证据,他声称他在语言学中发现了精神分析的正当性理由。

归根到底,精神分析就是“谈话疗法”。

它在本质上是关于语言的。

拉康认为,“潜意识和语言一样是有结构的”。

这句格言意在号召将语言学洞见运用到对人类心灵的研究中去。

当然,存在着前语言经验,它以其彻底的尼采式无序给婴儿提供了通向实在者的途径。

实在者被经验为痛苦和快乐,但儿童对语言的使用却使他与实在者相疏远了。

机体需要(弗洛伊德称之为“本能”或冲动)被经验为一种原初需求。

当机体需要被转化进语言之中时,它就变成了欲望,而对需求的原初经验则被赶到无意识中去了。

人类生存之所以这么不可救药地无法满足,是因为欲望下面是一种根本性的对存在的需求。

但欲望无法直接提出这种需求,因为欲望受到语言的束缚。

欲望经历了一个转喻过程。

“转喻”指的是从一个能指到另一个能指的意义置换,后者在意义或声音方面接近于前者;例如,“He takes too much to the bottle”(译者注:直译是“他太喜欢酒瓶子了”,酒瓶喻酒,因此此句意思是“他太喜欢喝酒了”),或者任意一段韵文:“cat,fat,mat”(译者注:cat[猫]、fat[肥胖]、mat[垫子]三者发音押韵)。

最新-拉康回归弗洛伊德或回归主体的真理 精品

最新-拉康回归弗洛伊德或回归主体的真理 精品

拉康:“回归弗洛伊德”或回归主体的真理拉康的理论冒险是以回归弗洛伊德这句响亮的口号而著称于世的。

拉康认为,精神分析运动的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弗洛伊德最初创立精神分析学的阶段;第二是自我心理学派对弗洛伊德的遗忘或压抑的阶段;第三就是拉康自己回归弗洛伊德的阶段。

对拉康来说,回归弗洛伊德是这样一种不懈的努力通过重新阅读弗洛伊德的著作,把弗洛伊德的思想真谛从后世作者堆积其上的陈腐注解和平庸阐释的枯枝败叶中重新发掘出来。

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回归弗洛伊德’的意义就是对弗洛伊德的意义的回归。

注,@①,117拉康在1955年11月7日于维也纳神经—精神病医院所作的题为《弗洛伊德的事业或在精神分析学中回归弗洛伊德的意义》的精彩报告注马尔科姆·鲍伊称之为一种极端优秀的文学表演,在这篇论文中,那本应以常规形式出现的理论姿态,发现它们自己被用一种超载的和加剧的夸张法重新表现了出来。

见马尔科姆·鲍伊《拉康》,牛宏宝、陈喜贵译,昆仓出版社,1999年3月版,第126页。

中,称维也纳为弗洛伊德作出堪称哥白尼式认识革命的对无意识发现的永恒之地,由于这个发现,人的真正中心不再是在整个人道主义传统为它指定的地方了。

注,@①,114也就是说,在拉康看来,弗洛伊德的发现表明,人的中心不再是人们一直以为的意识的自我,而是拉康所谓的无意识的主体——此主体有时但并不总是与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相对应。

为说明这一点,拉康对弗洛伊德的格言,这是弗氏在1932年的《精神分析引论新编》第三章的结尾部分谈到分析者未有尽期的工作时所说的进行了重新诠释。

在拉康看来,这句格言标准版的英译和法译在理解上都错了,前者由恩斯特·琼斯译为,本我所在之处,自我也应到场,后者由玛丽·波拿巴译为é自我必取本我而代之。

这两种翻译所表达的意思都是自我取代本我,即本我的狂野未驯的能量逐渐被自我的组织所兼并。

拉康指出,弗洛伊德在说到他1920年后的理论模型即本我—自我—超我时总是使用名词和,前者指本我,后者指自我。

拉康幻象公式

拉康幻象公式

拉康幻象公式
拉康认为,人类的主体是在语言中构成的。

语言不仅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工具,更是构筑人类主体的核心机制。

人类在习得语言的过程中,就开始了分裂的过程。

拉康幻象公式可以表述为:
$$\boxed{$ \$ \diamond a}$$
其中,$ \$ $代表着主体,a代表着小写的"他者"(petit autre),即语言中的对象。

菱形 $ \diamond $ 代表着"欲望"的力量。

这个公式揭示了人类主体、欲望和他者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个语言主体,人必须通过语言来表达自身,语言中的对象成为了主体对自身的一种"代表"。

这种代表的过程就引发了人的欲望,人开始追求那个理想化的对象。

但由于语言的局限性,那个对象永远无法完全实现,欲望无法完全满足,于是就产生了一种"幻象"。

拉康幻象公式揭示了人性中矛盾的根源。

人的主体性无法完全实现,欲望无法完全满足,这就导致了人类永无止境的追求和痛苦。

拉康的理论深刻影响了现代哲学、文学、艺术等领域,成为20世纪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康与分裂的主体严泽胜内容提要针对传统自足主体论,拉康提出了主体分裂论以颠覆之,认为主体不是以意识为中心的自我同一的主体,而是由他者介入而异化而分裂的主体。

因此,主体必然是去中心的,而真实的主体乃是无意识的主体。

关键词拉康自我主体分裂语言1966年,米歇尔·福柯在《事物的秩序》中宣称,人这一概念“就像画在海边沙滩上的面孔一样会被擦掉。

”这是尼采在19世纪末宣告“上帝死了”的尖利呼叫在当代法国的回声,“尼采的思想所宣告的不是上帝之死,而是紧随这种死而来、并与此有着深刻关联的上帝的谋杀者的终结;是人的脸上爆发的大笑,也是面具的恢复;是他感到自己沿着它随波逐流,并在事物的存在上感觉到它的强制力的深层的时间之流的消失;是同一事物的永恒复返与人的绝对消亡的一致性。

”①福柯这一戏剧性的宣告,标志着近一个世纪以来,人文学科领域质疑西方传统视“人”为一个统一的、先验的、理性的认识主体的观念达到了顶峰。

在这股解构主体性的潮流中,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所起的作用举足轻重。

如果·,28-说福柯是在概念的层面上宣告了“人的死亡”(福柯所谈的“人”指的是康德人类学的一个基本概念,“人是一个近期的发明,是一个历史尚不到两个世纪的形象”㈤),那么拉康则是在心理本体论的意义上对主体实施去中心化,指出“自我”不再是通过理性掌握世界的统一自足主体,而是深陷于文化中并被文化构造和颠覆的分裂欠缺的主体,其行为动因不再是理性而是无意识的欲望。

一般而论,拉康关注的是主体如何在“他者”中形成,以及主体身份如何总是由主体被置于外在世界中而建立起来。

在拉康看来,“作为融摄他性的结构是任何主体的先决条件”,④并不存在任何“自我”之起源的先在形式,甚至无意识(因为无意识乃是他者的话语);主体是通过历史(这当然是海德格尔意义上的)建构起来的,而历史是一万方数据拉康与分裂的主体个渐次分裂的过程。

拉康认为,婴儿出生时浑身流溢着无定向的欲动,无拘无束、混乱无序,但它已经处于一种缺失状态。

它体验到自己与某种无法表达的东西分离,因而产生了一种要克服这种缺失的冲动。

本维诺托(Benvenuto)这样描述这种出生体验:(此时)“我”与“他人”之间没有区别,而出生正是从这种浑然一体的状态开创了某种分离原则。

不过,婴儿与之分离的不是另一个人,而是它自己。

它失去的还不是母亲或乳房(之前它尚未遇到这两者),而是自己的一部分。

对拉康来说,正是如此,婴儿首次遇到的既不是乳房也不是任何其他的对象或人,而是对象的欠缺;这就等于说是自身(oneselO的欠缺,因为婴儿在心理上还尚未对自身(oneself)和他者(theother)作出区分。

【垒)此时婴儿并不是一个人类主体,还没有形成自我是存在的中心的概念;它没有差异感,分不清欲望和满足的界限。

不过,在这个阶段,沉浸于局部性欲动的婴儿,已经有可能在心理上与他者分离,并有可能受到直接的社会现实的限制,例如,婴儿的欲望已经被母亲在它出生前形成的欲望所结构。

因此,婴儿从一出生其欲动就被导人性感带,其身体被划分为与各种外在因素相关的部位。

不存在绝对的统一性或原初的同一性这样一种新生儿的起点,缺失是第一性的。

因此,从一开始,婴儿就被构建于与欠缺(1ack)和缺失(10ss)的关系中,而缺失就表现为婴儿欲望对象的不在场(absence)。

欠缺(1ack)在拉康理论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根据德里达的激进说法,拉康把欠缺假定为一个超验能指,重新铭写了传统形而上学的价值。

“欠缺(1ack)、空无(void)、断裂(break)等等被赋予了一种所指的价值,或同样地,也被赋予了一种超验能指的价值:真理(遮蔽的/去蔽的)自我呈现为逻各斯。

”【§)因此德里达宣称,“欠缺在散播中没有位置”。

但是话虽如此,对于颠覆传统形而上学的自足主体观念而言,拉康指出人类主体的心理结构在本体意义上的欠缺所具有的革命性意义却是不言而喻的。

婴儿从原初的非主体(non.subject)转变为由社会造就的人类主体包括两次分裂,每次转折都使婴儿脱离先前的状态。

首先是把婴儿引入想象秩序的“镜像阶段”。

这是一种以关注形象为特征的心理功能模式,在这种模式中,婴儿通过一系列虚幻的形象而认出自己的身份。

简要地说,婴儿在镜中(也就是在身边他人的凝视或反应中)感知到自己,这使得它兴奋但却错误地把自己在镜中统一的身体形象看作是统一自我之所在,这构成了对所有本质主义心理学理论的戏仿。

拉康指出,我们不应该“把自我看作是知觉一意识的中心,或看作是由‘现实原则’组织的,现实原则表达的是一种对知识辩证法充满强烈敌意的科学偏见。

我们的经验向我们指明应从误认的功能出发,这种功能构成了自我的所有结构的特征。

”⑥正是这种误认(即把自己看作是一个统一的实体)构成了身份,也正是这种整体性的幻觉构成了个性的现实,而且,构成自我的恰恰是这种自我异化。

自我是通过对镜中作为他者的自我镜像和作为他者的母亲形象的认知而认出自身身份的,因此作为知觉主体的自我与作为镜像的自我身体形成了永恒的矛盾,从而造成自我的永恒分裂。

我分裂为自身(生理机能尚不协调的“破碎身体”经验)和自身之镜像(统一成熟的“理想自我”之幻觉),我永远不可能与自身同一,自我永远是另一个我。

天才诗人兰波的直觉“我是一,29·万方数据外国文学评论No.4,2001个他人”在这里恰可作为拉康理论的绝佳佐证。

对拉康来说,“镜像阶段”是主体生存史上的一个二律背反的时刻,亦是此后人生二律背反之命运的原型。

一方面,镜像反射使幼儿摆脱早先混乱无序的欲动,赋予幼儿一个自我感,使他得以区分自我和他人——这种区分是幼儿进入社会秩序必要之前提;另一方面,自我是作为一种想象的认同而建立起来的,就是说,被认为是属于个体最本己部分的自我实际上是通过与自身之外的他者认同而构建的。

自我不是人际交往的基础,而是交往的产物。

拉康指出,“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个他者系统,自我是不可想象的。

自我与他者相关。

自我是在与他者的关系中构建的。

”④在此,幼儿藉以区分自我和他人的自我身份其实是含混不清的,非中心的自我隐含着他性的逻辑,可谓我中有他,他中有我,“我”是依“他”而在的,自我在根源上乃为他者。

因此,传统形而上学的“我思”哲学认定存在自我自主域,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幻觉。

镜像阶段使幼儿的心理从沉溺于局部的、不连续的欲动转向一种整体的经验,使得它有可能作为一个个体而被承认。

在这里,镜像显然是可见世界的门槛,镜像阶段对主体成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人世阶梯”。

詹妮·盖洛普对此总结道,“镜像阶段是一个决定性的时刻。

不但自我从这里诞生,‘支离破碎’的身体亦由此产生。

这个时刻既是以后事件的根源,也是先前事件的根源。

通过前瞻它产生未来,通过回溯它产生过去。

然而,镜像阶段本身也是一个自我误认的时刻,是一个被虚幻的形象所迷困的时刻。

因此,未来和过去都根植于一种错觉之中。

”⑧所以,在拉康看来,处于镜像阶段的自我还只是一个不具备真正主体功能的“认同主体”。

他说,“婴儿阶段的孩子兴高采烈地承·,3D·接了他的镜像,尽管他还陷于不能运动、依偎于人的状态,这种情况似乎在一种典型的情境中展示了象征的雏形,在其中我被投入到一种原初的形式中,这发生于我在与他者认同的辩证法中被客观化之前,也发生于普遍性的语言赋予我主体功能之前。

”⑨此后,随着象征和语言世界的出现,主体成长史进入了另一个转折点。

主体成长过程的第二次分裂发生于主体在先于他并超越他的社会秩序中占据一个位置而成为其中一员之时。

这一过程是围绕主体进入语言而组织的,进入语言意味着主体性的建立,同时也意味着主体面临进一步的分裂。

拉康重塑自我与象征秩序之间的关系受益于列维.斯特劳斯的结构人类学。

他采纳斯特劳斯有关象征系统第一性的观点,指出主体在出生以前,就已经在他称之为象征秩序的亲属关系秩序中拥有了一个位置;当主体习得语言时,他就被置于象征秩序的一个先定的位置中。

在拉康看来,象征秩序是不可还原的,“不能把它设想为由人构建,相反,是它构建了人。

”必拉康的语言规则借鉴了索绪尔的语言学。

依据索绪尔的观点,语言符号的所指和能指间的关系是任意的,符号的意义取决于与其他符号的差异,但是能指和所指一旦连结,符号就成为固定的,其意义也就确定了。

在索绪尔那里,符号的组成成分是对称和相辅相成的。

拉康接受了符号的任意性,但却质疑能指和所指的这种对称和平衡,他将索绪尔的表达式s/S(所指/能指)颠倒为S/s,“它的意思是:能指在所指之上,‘在……之上’对应于分开这两个区域的横杠。

”@这道横杠在拉康的理论中起着一个十分重要的作用,因为它标志着处于人类自我异化之中心的能指和所指的分裂。

不过,对于一般语言来说,这道横杠标志能指/所指万方数据拉康与分裂的主体的区分划出了“两个非重叠的关系网络”凹。

按拉康的说法,。

所指在能指下滑动,成功地抗拒着我们想找出它并限制它的企图。

对索绪尔来说,语词是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

而对拉康来说,能指与符号正好相反;符号指涉的是不在场的客体,而能指指涉的不是客体而是语言链环——只是其他的能指,当所指似乎终于被找到之时,它又旋即消失在更多的能指中。

拉康常用能指链这一比喻。

能指链是流动易变的,它的每一个环节都可提供与其他能指链的接合点。

言语的能指链由“一条项链的链环组成,而这条项链又是另一条由许多链环组成的项链中的一环。

”∞索绪尔强调能指与所指共在,拉康却总是赋予能指以优先地位。

他强调指出,能指对所指具有一种能动的、侵越性的力量。

它“预期”所指。

总之,在拉康看来,语言符号是分裂的,那道分开能指和所指的横杠被拉康描述为一道抵制“意指作用”的障碍,因此,不存在任何自然的、自动的或自明的从能指向所指、从语言向意义的过渡。

拉康精神分析学的革命性意义在于从语言的角度将传统精神分析学的基本概念,诸如自我、主体、主体性、无意识、欲望、性欲、性别等重新思考一遍。

这正如克尔凯郭尔所说的,“一个革命的时代……把表现变成辩证法的技巧,它把每一件东西都保留下来,却狡猾地把它的意义抽空。

”@拉康认为,人类的主体性问题与语言的运作直接相关。

正是语言本身的分裂导致进入语言的主体,即言语主体分裂。

拉康说,“能指的激情现在成为人类状况的一个新维度,因为不仅是人在讲话,而且是话在人身上并通过人在讲。

他的本质交织着从中可发现的语言结构的效果,他变成了语言结构的材料,因此,在他身上回响着言语的关系,这超出了观悫心理学的想象。

”凹作为能指的一种效果,主体必须经受语义的不稳定性。

构成能指链的无尽的差异过程,被主体体验为一种根本的错位。

主体进入先在的语言系统——象征秩序,加剧了主体最初在镜像阶段所经历的那种分裂过程和欠缺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