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 福建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
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试行)
第三节 地下空间使用功能控制 .........................................37 第四节 地下空间竖向分层规定 .........................................37 第八章 建设工程竣工规划条件核实 ........................................ 39 第九章 附 则 .......................................................... 42 附录 A 标准用词说明 .....................................................42 附录 B 名词解释 .........................................................42 附录 C 计算规则 .........................................................44 附图 A 建筑布置形式示意图 ...............................................49 附图 B 建筑间距示意图 ...................................................50 附图 C 建筑后退城市道路交叉口示意图 .....................................52 附图 D 建筑高度计算示意图 ...............................................52 附图 E 坡地建筑地下室、半地下室界定示意图 ...............................53
第七条 最小建设用地面积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规划所一、总则1.目的为了加强对全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工作的指导,规范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工作,根据《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第146号令发布)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有关技术规范,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导则。
2.适用范围本导则适用于我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及其管理工作。
3.基本原则控制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应遵循下列基本原则:(1)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及其他相关规划;(2)统筹兼顾,处理好局部与整体、近期与长远、需要与可能、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城市建设与环境保护、现代化建设与保护历史遗产等关系;(3)合理、综合利用土地资源,地上空间与地下空间统一规划;(4)处理好规划刚性与弹性的关系,体现规划的经济性和可实施性;(5)体现公众意愿,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合理配置公共资源。
4.内容要求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划定规划编制单元,在用地策划的基础上,对编制单元进行地块划分。
明确各地块的土地使用、配套设施、建筑建造、道路交通、基础没施与地下空间利用等控制要求,提出空间环境景观控制引导原则,明确各地块的强制性和引导性内容。
5.其他规定(1)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应遵守国家和我省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技术规范,规划所依据的基础资料须符合同家有关规定。
(2)地块变更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块变更应根据不同的情况,按照规定程序变更。
二、编制单元划分1.编制单元划分目的为了便于全面系统地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深化、落实城市总体规划的意图,形成系统有序的城市规划控制引导体系,应将需要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区划分为若干编制单元,作为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单位。
2.编制单元划分原则(1)地域完整编制单元应覆盖规划期内城市规划建设用地的全部地域范围。
相邻编制单元范围不重叠,实现无缝衔接,同时应综合考虑相邻编制单元之间各相关要素的协调。
(2)界线稳定编制单元应综合考虑城市行政区划、自然地貌、城市特征、功能区划分、主要道路、重要基础设施、城市空间景观组织、社会组织等要素确定,其“四至”界线应明确、稳定,经过划定的编制单元,原则上不应更动。
福建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
福建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试行)1 总则1.1 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统筹,促进农村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协调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对村庄建设及村容整治的指导,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建设部《村镇规划编制办法》和《福建省村镇建设管理条例》,特制定《福建省村庄规划编制技术导则》(以下简称《导则》)。
1.2 适用范围本《导则》用于指导我省行政区域范围内村庄(不含城镇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村庄)规划的编制。
1.3 编制主体村庄规划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村民委员会负责编制。
1.4 编制框架村庄规划包括村庄的建设规划和整治规划。
村庄规划宜以行政村(中心村)为单元进行。
对具有一定规模或近期建设量较大的自然村,也可单独编制村庄整治和建设规划。
1.5 规划期限及审批村庄建设规划的期限为15年。
对规划期限已过或已明显不适应建设的村庄建设规划应进行调整和续编。
村庄整治规划的期限为3至5年。
村庄规划方案完成后,须向村民公示,并由县级建设主管部门组织技术审查。
村庄规划须经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通过,由乡(镇)人民政府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
2 村庄建设规划2.1 村庄建设规划基本任务及规划原则2.1.1 基本任务依据乡镇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合理确定村庄的建设规模和建设用地界限,统筹安排村民建房以及各类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为村庄居民提供切合当地特点、与规划期内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人居环境。
2.1.2 规划原则(1)因地制宜,量力而行。
有针对性地解决不同地域、不同经济状况的村庄实际问题,分类指导。
(2)节约用地,合理布局。
要始终坚持保护耕地和节约用地的原则,充分利用丘陵、缓坡和其它非耕地进行建设。
(3)立足现状,配套设施。
合理地安排村庄各类用地,立足现有基础,重点完善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
(4)延续特色,生态优先。
充分利用丘陵、平原、水网等不同自然地理条件,保护整体景观,挖掘地方文化内涵,延续文脉。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深度与成果要求内容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内容深度与成果要求一: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图纸成果与深度要求1、规划用地的位置图(区位图)(比例不限)标明规划用地在城市中的位置,与周边主要功能区的关系,以及规划用地周边主要的道路交通设施、线路及地区可达性情况。
2、规划用地现状图:(比例1:2000)标明土地利用现状图、建筑现状图、人口分布现状、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市政公共服务设施现状。
(1)土地利用现状包括标明规划区域内各类现状用地的范围界限、权属、性质等,用地分至小类(2)人口现状标明规划区域内各行政边界人口数量、密度、分布及构成情况等(3)建筑物现状标明规划区域内各类现状建筑的分布、性质、质量、高度等(4)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公共设施现状标明规划区内及对规划区域有重大影响的周边地区现有公共服务设施(包括行政、商业金融、科学教育、体育卫生、文化等建筑)类型、位置、等级、规模等,道路交通网络、给水电力等市政工程设施、管线分布等情况等。
3、土地利用现状图:(比例1:2000)规划各类用地的界线、规划用地的分类和性质、道路网络布局,公共设施的位置;须在现状地形图上标明各类用地的性质、界线和地块编号,道路用地的规划布局结构,标明市政设施,公共设施的位置、等级、规模,以及主要控制指标4、道路交通及竖向规划图:(比例1:2000)(1)道路交通规划图在现状地形图上,标明规划区内道路交通系统与区外道路系统的衔接关系,确定区内各级道路红线宽度、道路线型、走向,标明道路控制点的坐标和标高,坡度、缘石半径、曲线半径、重要交叉口渠化设计;轨道交通、铁路走向和控制范围,道路交通设施(包括社会停车场、公共交通及轨道交通站场等)的位置、规模和用地范围。
(2)竖向规划图在现状地形图上标明规划区域内各级道路围合地块的排水方向,各级道路交叉点、转折点的标高、坡长、坡度,标明各地块规划规划标高。
5、公共服务设施规划图:(比例1:2000)标明公共服务设施的平面位置、类别、等级、规模、分布、服务半径、以及相应建设要求。
新形势下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思路_福建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_制定
福 建 建 筑新形势下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思路——《福建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制定李 川(福建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福建福州 350001)摘 要: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我国《城乡规划法》中规定的法定性规划,是规划管理上最具刚性的抓手,在规划编制和管理体系中有着重要地位。
本文结合〈福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的制定,在分析研究各地做法基础上,探索新形势下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的思路。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 问题 编制导则中图分类号:[TU981.0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 6135(2012)01 0001 03The thought of formulating regulatory planning under new situation——The establishment of Fujian regulatory planning guidelinesLi Chuan(Fujian urban&rural planning design institute Fuzhou 350001)Abstract: Regulatory plan is the statutory planning in Urban and rural planning law, which is the most steady way in planning management and occupies an important position i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system. With the made of Fujian regulatory planning guide lines and the analysis of practices around China, the paper tries to make a new thought of regulatory planning under current situation. Keywords:Regulatory plan Problem Guidelines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我国《城乡规划法》中规定的法定性规划,是规划体系中承上启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规划管理上最具刚性的抓手,在规划编制和管理体系中有着重要地位。
福建省城市设计导则
总体规划城市 设计专篇
确定城市设计目标 设定自然资源保护范围及控制要求 设定历史人文资源保护范围及控制要求
设定景观功能分区及控制要求 设定建筑高度分区布局及控制要求
提出建筑风貌引导控制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 划城市设计专
篇
现状分析与目标设定 景观风貌控制 界面控制 开放空间组织 建筑控制与引导
图 2-1 城市设计专篇内容要求框图
括规划范围内的以及对规划范围有影响的; (7)土地经济分析资料:包括地价、土地级差效益、有偿使用状况、开发
方式等; (8)典型案例:收集分析与规划地区发展条件、发展历程相似的相关案例,
总结可供借鉴的经验和教训; (9)其它相关资料。 2.3.1.2 制定目标、思路 明确规划地区在城市中的功能定位和景观特色,制定城市设计目标、基本原
近年来,各地越来越重视城市设计工作,城市设计在城市建设与管理过程中 起到了重要的指引作用。许多设计单位和管理部门在城市设计编制、管理等方面 进行了多种探索、尝试,内容深度及成果构成多种多样。本导则在遵循国家、省 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基础上,针对福建省实际和城市建设发展需求,结合各 县市城市设计编制及管理实践,吸纳了各地城乡规划主管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同 时借鉴其它各省市相关成果编制而成。
福建省城市设计导则 (试行)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二〇一三年三月
1
编制说明
根据《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我厅组织编制了《福 建省城市设计导则(试行)》。本导则力求在全省层面统一对城市设计编制和管理 的认识,规范城市设计编制的类型、内容、成果表达,指导各地城市设计的编制 工作。
2.2.2 其他要求 分单元和地块两个层次编制控规的,单元控规可参照以上基本要求内容执 行,也可根据规划对象的现实情况和实际需要,因地制宜确定需要重点研究的内 容和深度要求,适当进行内容增减;地块控规除满足基本要求内容外,还应参照 修建性详细规划深度要求,细化地块交通组织、竖向、建筑退让、建筑形态等具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方法(程序、内容、深度、要求)基础资料搜集的基本内容已经批准(或正在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与分区规划的技术文件及相关规划成果;规划范围已经编制完成的各类详细规划及专项规划的技术文件;地方城市规划编制实施细则、管理技术规定、统一技术措施等规划编制和管理文件,地方规划与建筑管理相关标准,如居住区配套、配建停车、公共安全防护、城市形象与风貌管理等系列规范与准则;准确反映近期现状的地形图(1:1000~1:2000),相关遥感信息地图和影像图;规划范围现状人口详细资料,包括人口密度、人口分布、人口构成等;土地利用现状资料(1:1000~1:2000),规划范围及周遍用地情况,土地产权与地籍资料,包括城市中划拨用地、已批在建用地等资料,现有重要公共设施、城市基础设施、重要企、事业单位、历史保护、风景名胜等资料;道路交通(道路定线、交通设施、交通流量调查、公共交通、步行交通等)现状资料及相关规划资料;市政工程管线(市政源点、现状管网、路由等)现状资料及相关规划资料;公共安全及地下空间利用现状资料;建筑现状(各类建筑类型与分布、建筑面积、密度、质量、层数、性质、体量以及建筑建筑特色等)资料;土地经济(土地级差、地价等级、开发方式、房地产指数)等现状资料;其它相关(城市环境、自然条件、历史人文、地质灾害等)现状资料。
规划调研资料汇总形成基础资料汇编。
调研与分析的基本要求在详尽的现状调研基础上,梳理地区现状特征和规划建设情况,发现存在问题并分析其成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相关规划建议。
从内因、外因两方面分析地区发展的优势条件与制约因素,分析可能存在的威胁与机遇。
对现有重要城市公共设施、基础设施、重要企、事业单位等用地进行分析论证,提出可能的规划调整动因、机会和方式。
基本分析内容应包括:区位分析、人口分布与密度分析、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建筑现状分析、交通条件与影响分析、城市设计系统分析、现状场地要素分析、土地经济分析等,根据规划地区的建设特点可适当增减分析内容,并根据地方实际需求,在必要的条件下针对重点内容进行专题研究。
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96 ................................................... 定规层分向竖间空下地 节三第 86 ................................................... 制控能功用使间空下地 节二第 86 ................................................... 求要发开间空下地市城 节一第 86 ........................................................... 理管发开间空下地 章八第
则 总 章一第
4
2A 1A A
地用施设动活化文共公等览展、书图 地用施设化文 地 地用公办政行 用施设关相其及构机等位单业事、体团会社、关机政党 地用施设务服的中地用住居括包不 地用务 �地用的施设和构机等生卫、育体、育教、化文、政行 服共公与理管共公 地用学小中括包不 �地用等施设用公、站务服生卫区社、融金业商、施设育 地用施设务服 体化文、托幼括包�地用施设务服和施设共公要主区住 地绿属附区社其 及场车停、路道的下以路支市城内区住、地用筑建宅住 地用等宅住时临、区户 棚、房危括包�地用区住陋简的造改以加要需�差地用学小中括包不 �地用等施设用公、站务服生卫区社、融金业商、施设育 体化文、托幼括包�地用施设务服和施设共公要主区住 地绿属附区社其 及场车停、路道的下以路支市城内区住、地用筑建宅住 地用宅住 地用造改庄村 地用住居类三
节五第 节四第 节三第 节二第 节一第
3
。求要定规和范规 、准标、规法、律法关有的行现省建福、家国合符应�容内的及涉未定规本 �求要范规律法家国合符� 条七第 。高提当适以 可中施实在城县和市城市设各�标指限低为标指术技制控关有各的中定规本 �求要限低标指� 条六第 。行执定规本按�的划规细详的准批经 无尚�行执划规细详的准批已按应施实的程工设建的建扩、建改、建新项各 。定规本合符应 �同下 �划规细详性建修和划规细详性制控含� 划规细详制编 �行执定规本和划规细详性制控按施实划规� 条五第 。享共建共施设务服共公和施设础基现实 �接衔调协行进设建划规区市都大对 �划规展发化城同制编应区市都大泉漳厦 、区 市都大州福。接对行进市城邻相与虑考应程工设建施设础基大重性域区市城 �定规域区邻相� 条四第 。定制行 另门部划规市城市设由定规理管其�区制控点重的定确所门部划规及区胜名景风 、区护保化文史历、区护保局格间空统传市城括包宜围范的区制控别特市城 。区制控 别特市城定划可�求要别特有上观景市城和理管筑建、用使地土在市城市设 �区制控别特市城� 条三第 。定规本守遵应�动活理管和设建的关有划规市城与事从�划规市 城施实和定制凡�围范地用设建划规的城县和市城市设为围范用适的定规本 �围范用适� 条二第 。定规本定制�况情际实省全合结�范规和准标、规法 、律法的关有及》法办〉法划规乡城国和共民人华中〈施实省建福《 、 》法划规乡 城国和共民人华中《据根�施实的划规市城证保�理管划规市城省全强加为 �据依律法� 条一第 。划规细详制编法依应区制控别特
01福建省控规编制《导则》解读及案例说明(刘震洲)-34
4
一、《导则》制定的背景
可建设区与生态保育区各成系统 可建设用地和生态保育区划分成
不同的片区。对于城市可建设区域
充分尊重片区发展策略,而对于山 整性。
(二)先进地区规划编制与管理的变革及实践 体等生态保育区则保障生态区的完
长沙 香港
温州
长沙市 : 针对中心城区内城市建设用地629平方 公里,共划分18个大分区 。
14
二、《导则》的核心体系
15
二、《导则》的核心体系
(二)编制体系
3、层级划分原则 ●基本单元(居住社区、城市各类中心、大型公园、各类产业分区等)
①有明确的四至边界
②划定以居住功能为主导的基 本单元,应综合考虑行政社区辖区 界线及社区服务配置情况,大中社 区(0.8~1.2万人),小社区(0.3 ~0.5万人)。 ③非居住为主导的基本单元时, 可视情况确定,但考虑内在功能的关 联性。
16
二、《导则》的核心体系
(二)编制体系
3、层级划分原则 ●地块(近期开发和土地出让的依据)
①保证城市支路网整体性,地块用地性质 的完整性,与土地使用权属和基层行政界线相 协调,满足规划实施管理和分期、分块建设要 求。 ②宜以完整的住宅街坊为规划住宅地块, 或将一个住宅街坊细分为一个地块。 ③工业地块的规模应依据相关产业门类生 产需要确定。 ④可根据开发方式和管理需要,在原基本 单元范围内,在相关总量控制指标不变的情况 下,对地块进行合并、细分或切分(提升管理 的弹性)。
①依据城市、镇总体规划,落实总规及相关专项规划。 ②以满足规划管理需求为导向,突出城市总体规划的强制性内容(总规 模、五线),合理配置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公共安全设施 (三大设施)。 ③合理控制和引导城市各类型开发建设活动。 ④ 保护自然与文化资源,加强城市公共开敞空间和景观风貌特色控制和 引导,提升城市品质,塑造城市魅力。 ⑤处理好规划刚性与弹性的关系,提高控规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内容与方法
编制内容深度与成果要求
REGULATORY PLANS
控制性详细规划
2.1深度要求
3)成果特征
(2)表达模式:
(1)组成:文件(文本、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等)、图纸(图则)
轨道交通、铁路走向和控制范围;道路交通设施的位置、规模与用 地范围。
编制内容深度与成果要求
REGULATORY PLANS
控制性详细规划
2.1深度要求
②竖向规划图
地块内的排水方向(汇水分区和排水方向),各级道路交叉点、转 折点的标高、坡度(横坡和纵坡,坡度要求)、坡长,标明各地块
规划控制标高。 (5)公共1 2 3
编制的程序 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的编制内容深度与成果要求 控制性详细规划指标的确定方法
REGULATORY PLANS
控制性详细规划
1.1 1.2
任务书的编制 编制过程与工作要点
控制性详细规划
REGULATORY PLANS
1
编制的程序
编制的程序
REGULATORY PLANS
控制性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
1.2 编制过程与工作要点
1) 工作阶段划分
(1)项目准备阶段 (2)现场踏勘与资料收集阶段
(3)方案设计阶段
(4)成果编制阶段 (5)上报审批阶段
编制的程序
REGULATORY PLANS
控制性详细规划
1.2 编制过程与工作要点
1) 各阶段工作要求
(1)项目准备阶段 ①熟悉合同文本,了解项目委托方的情况。
控制性详细规划数据库建设——以龙岩市主城区为例
翘楚建前
控 制 性 详 细 规 划 数 据 库 建 设
— —
2 0 1 7 血
以 龙 岩 市 主 墟 区 为 例
林 磊 杰
( 龙 岩 市城 乡规 划设 计 院 , 福建 龙岩 3 6 4 0 0 0 )
摘
要
规划“ 一张 图” 管理 , 需要一整套数据库。通过分析 GI S数据库优势 , 明确规划数据库 建设 库建 设的 重要性
福建省控 规管理暂行 办法的 出台 , 确 立“ 逐 步建 立控规
( 地下管线 、 高压走廊等 ) 、 城市现状调查数据库 ( 人 口、 经济 、 市政设施等 ) 、 规划控制信息数据库 ( 用地红线 、 道路 红线 、 基 本农 田) 、 规划编制成果数据库 ( 总规 、 控规 、 修规等 ) 、 规划管 理信息数据库( 用地划拨 、 用地选址 、 电子报批等 ) 。文章以本
到, 但仅仅存 在于 口头阶段 , 没有实施方案 , 或者说根本不懂 如何去实现 , 仅是个概念而已。各类规划成果众多 , 常常相互 矛盾 , 规划管理存在 困难。在新的技术框架下 , 规划一张图就
是要采用 一套标准 、 一套 数据 、 一套系统 、 一套 机制 , 并且具 备动 态更新机 制的规划管理 工作平 台。建立规划成 果数据
第 4期 ( 总第 1 9 2期 )
勰楚建. 前
扑及规划技术检查一完成数据库。
3 . 4数据 图层 结 构
建 筑 设 计 一
3 . 2数 据 库建 设 标 准
依据《 福建省城市控制性详 细规 划管理暂行办法》 《 福建 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 编制导则 ( 试行) 》 《 福建省城市规划管 理技术规定 ( 试行 ) 》 《 龙 岩中心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 等文 件, 采用 A R C G I S 平 台, 建立 MD B格式数据库。
福建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暂行办法(印发稿)
附件福建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暂行办法第一条 为了规范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控规”)的制定和实施,保证城市、镇总体规划有效实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城市、镇的控规制定、实施和监督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全省控规的监督和指导工作。
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城市、县人民政府所在地镇的控规编制以及本行政区域内控规实施管理工作。
其他镇人民政府负责本镇控规编制工作,上级人民政府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四条 经依法批准的控规是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规划行政许可、实施规划管理的法定依据。
城市、镇总体规划批准后,控规组织编制机关应当及时组织编制控规。
在国有建设用地上进行用地开发的,必须符合经批准的控规;未编制控规的,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不得划拨、出让,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不得作出建设用地规划许可和建设工程规划许可。
第五条 市、县人民政府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健全控规档案管理制度,逐步建立控规数字化信息管理和维护平台。
第六条 编制控规应当以城市、镇总体规划为依据,遵守国家和本省有关标准和技术规范,与相关专项规划相衔接,综合考虑自然环境、历史文化遗产、人文因素、公众意愿等因素,满足城镇地下空间利用的需要,并妥善处理近期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发展与保护的关系。
第七条 控规应当包括下列基本内容:(一)土地使用性质及其兼容性等用地功能控制要求;(二)容积率、建筑高度、建筑密度、绿地率等用地指标;(三)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公共安全设施等“三大设施”用地规模、范围及具体控制要求,地下管线控制要求;(四)基础设施用地的控制界线(黄线)、各类绿地范围的控制线(绿线)、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的保护范围界线(紫线)、地表水体保护和控制的地域界线(蓝线)以及道路用地的边界线(红线)等“五线”及控制要求。
浅谈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认识及相关思考
浅谈对控制性详细规划的认识及相关思考作者:张中杰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年第15期摘要: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控制性详细规产生问题的根源,关于控规指标体系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控制性详细规划思考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我国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分为两个层面即战略层面和操作层面,即总体规划阶段和详细规划阶段, 详细规划阶段又分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编制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应当依据已经依法批准的城市总体规划或分区规划,考虑相关专项规划的要求,对具体地块的土地利用和建设提出控制指标,作为建设主管部门(城乡规划主管部门)作出建设项目许可的依据。
编制城市修建性详细规划,应当依据已经依法批准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对所在地块的建设提出具体的安排和设计。
”因此控制性详细规划是总体规划和修建性详细规划之间有效的过渡与衔接,起到了深化前者和控制后者的作用,但是我们目前的控规实施过程中面临控制有余、弹性不足、频繁调整等相关问题。
下面我就控规谈下自己的看法。
1、控制性详细规划的作用控规在规划体系中主要起以下三个方面的作用:1.1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我国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控规的核心价值在于“承上启下”,强调规划的延续性,它以量化指标将总体规划的原则、意图和宏观的控制,转化为对城市土地乃至三维空间定量、微观的控制,从而具有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的双重属性,既能继承、深化和落实总体规划的意图,又可对城市分区和地块建设提出直接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导则。
1.2管理的依据和建设的引导。
控规在规划控制体系中的地位体现为其突出的“管理性”特征。
由于控规的层次、深度适宜,同时又是采用规划管理语言表达规划的原则和目标,因此它是规划管理的依据和城市建设的指导,但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控规仅仅是规划管理的一个参考,未能起到应有的控制与引导作用,大部分内容在管理审批实践中均有所调整。
《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
《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城市规划管理的监督和技术支持,确保城市规划的科学性、规范性和可行性,推动城市规划事业的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福建省城市规划条例》,结合福建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本规定适用于福建省城市规划管理的技术规范及技术评估工作。
第三条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范应当根据城市规划的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和不同专项进行制定。
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评估应当分别依据城市规划编制、城市建设项目审批和城市规划实施等不同环节进行。
第二章城市总体规划第四条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包括城市的发展方向、空间布局、主导产业、主导功能、建设用地、绿地、道路、市政公用设施、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内容。
第五条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具备以下基本要素:(一)对城市的发展目标、战略定位及层次进行科学细致的研究,阐述发展计划、实施步骤及保障措施等;(二)对城市的用地结构、居住空间、公共服务设施、城市交通和市政公用设施等进行有计划、有序的布局,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促进产业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全面进步;(三)对城市的绿地系统、生态保护、水资源、大气环境、噪声控制、节能减排等进行科学规划,保障城市整体环境的协调、优美和可持续发展;(四)对城市规划编制所涉及的其他内容,进行详细勾画和规定。
第六条城市总体规划应当包括以下阶段:(一)前期研究阶段:首先需要对城市概况、基础设施、人口规模、经济发展状况、资源环境和面临问题等进行全面分析和探讨,确定发展目标、战略定位、城市空间范围、城市结构、土地利用总量等;(二)起草方案阶段:根据前期研究结果,制定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总体设计,确立各部分内容和空间结构;(三)方案审定阶段:经过城市规划部门的审定,将方案公告,接受公众意见,修订方案,并经上级部门审查后确定。
第三章城市规划标准第七条城市规划标准是指指导和规范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实践的基本原则、基准数值和具体技术规范。
控制性详细规划认识
引导性
二、控规产生的背景
中国经济运行机制改革
城市建设机制变化
城市经济、社会、产业结构调整
建设方式、投资渠道变革
Hale Waihona Puke 城市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与市 场调整机制对城市规划工 作提出要求、产生冲击
改革常规的规划设计手法
改革常规的规划管理方法
控制性详细规划
综上:
在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与修建性详细规划(实施性 规划)之间,有必要出现一个“既能深化、完善总 体规划宏观意图,又能进行全面、微观的具体控制; 既能满足规划编制要求,又能适应规划管理工作需 要;既能硬性控制,又能灵活变通;既能实现三个 效益统一,又能对土地开发进行有效调控”的控制 性详细规划编制层次。
END
三、我国控规的发展历程
1980年,美国女建筑师协会访华进行学术交流,带来了一个新概念:土 地分区规划管理(区划法)。
1982年,上海虹桥开发区的规划,为适应外资建设的要求,编制了土地 出让规划,首先采用8项指标对用地建设进行规划控制。
1986年8月,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院承担了部级科研课题《上海市土地 使用区划管理研究》,“规划与区划融合” 的理念
三、我国控规的发展历程
1987年,广州开展了覆盖面积达到70平方公里的街区规划,并制定颁布了《广 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两个地方性法规,使城市规划通过立法 程序与管理结合起来。
1988年,温州城市规划管理局编制了温州市旧城控制性详细规划,制定了 《旧城区改造规划管理试行办法》和《旧城土地使用和建设管理技术规定》 两个地方性城市法规。
指标
1
用地性质
2
用地面积
3
建筑密度
4
福建省村庄规划导则(试行)
福建省村庄规划导则(试行)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1.8目录第 1 章总则 (1)1.1 编制目的 (1)1.2 适用范围 (1)1.3 编制框架 (1)1.4 编制原则 (1)1.5 规划依据 (2)1.6 规划期限 (2)第2 章村庄规划 (2)2.1 编制内容 (2)2.1.1 村域规划编制内容 (2)2.1.2 村主要居民点规划编制内容 (3)2.2 规划指引 (3)2.2.1 村域规划和村主要居民点规划的主要任务 (3)2.2.2 村庄分类及相应的规划对策 (3)2.2.3 村庄建设用地选择 (5)2.2.4 村庄规模分级 (5)2.2.5 村庄用地布局 (6)2.2.6 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配置 (7)2.2.7 绿化景观规划 (10)2.2.8 竖向规划 (10)2.2.9 防灾减灾 (11)2.2.10 村主要居民点建设用地土地使用强度及规划控制要求和指标 (11)2.2.11 农村住宅规划设计 (12)第3 章村庄整治专项规划 (13)3.1 整治内容 (13)3.2 整治原则 (13)3.3 整治规划技术指引 (13)3.3.1 旧村改造 (13)3.3.2 环境卫生 (14)3.3.3 给水和排水设施 (14)3.3.4 道路桥梁及交通安全设施 (15)3.3.5 公共环境和村貌整治 (15)3.3.6 安全与防灾 (16)3.3.7 历史文化遗产与乡土特色 (16)3.4 整治项目的选择与实施 (17)第 4 章规划成果 (17)4.1 规划成果的组成 (17)4.2 规划成果要求 (17)4.2.1 规划必绘图纸 (17)附录:村庄规划执行的主要标准、规范及法规、规范性文件 (22)第1 章总则1.1 编制目的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城乡统筹,促进农村经济和各项建设事业协调发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加强对村庄建设及村庄整治的指导,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关于村庄整治工作的指导意见》、《福建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办法》等,并参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镇、乡和村庄规划编制办法(征求意见稿)》,制定本规划导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行控规编制方法
编制程序
• 前期研究 • 用地规划及工
程规划 • 用地细分 • 指标确定 • 成果编制
控制内容
• 土地使用 • 建筑建造 • 设施配套 • 行为活动
控制方式
• 指标量化 • 条文规定 • 图则标定 • 城市设计引导
赋值方法
• 形体模拟 • 经验归纳 • 调查比较
土地 使用 控制
土地 使用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位与作用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城市设计控制与管理的重
要手段。
•从二维到三维——平面控制与空间控制的结合; •从规划到设计——规划要求与设计条件的结合; •从消极到积极——控制与引导的结合。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协调各利益主体的公共政
策平台。
•从个体到群体——利益协调的平台; •从分歧到统一——公共政策的具体化。
分区与标准分区的划定与衔接,统一的用地编码系 统。
覆盖程度与编制深度的对应,重视与近期规划衔接。 覆盖深度的区分与转换。
现行控规尚待解决的问题
关于层次与深度
存在问题: 上位规划有年限,而控规无年限。上位规划越来越注重宏观调控与公
共政策属性,真正落实需要具体指导。 前期研究普遍达不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导致控规编制的依据不足。专
解读《福建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 编制导则》(试行)
2013年3月
内容提要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认识 控规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福建省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导则解读 《福州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技术规程》简介 控规编制需注意的事项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认识
城乡规划编制体系
城乡规划
城镇体系 规划
城市规划
规
公共划Biblioteka 设施控配套
制
指
标
体
系
交通
活动
控制
行为 活动
环境 保护 规定
给水设施 排水设施 供电设施 交通设施
其他 教育设施 医疗卫生设施 商业服务设施 行政办公设施 文娱体育设施 附属设施
其他 交通组织 出入口方位及数量 装卸场地规定 噪音震动等允许标准值
水污染允许排放量 水污染允许排放浓度 废气污染允许排放量
温州旧城改造控制规划 上海虹桥开发区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产生背景
在此基础上,借鉴美国和港台地区的土地分区管制(区划)原理,根 据中国城市的实际情况,对城市建设项目进行具体的定性、定量、定位和定 环境的控制和引导,形成了控规编制的初步框架。1991年9月编制的《城市 规划编制办法》第一次在国家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中明确了控规的地位。 1992年建设部下发了关于搞好规划,加强管理,正确引导城市土地出让和 开发活动的通知,对温州市编制控规引导城市国有土地出让、转让的做法进 行了推广。1992年底又颁布了建设部第22号令城市国有土地出让转让规划 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出让城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前应当制定控规,此后控规 逐渐得到普及。
规 划 控 制 指 标 体 系
建筑 建造
环境 容量 控制
建筑 建造 控制
城市 设计 引导
用地边界
用地面积 用地性质 土地使用相容性
容积率 建筑密度 居住人口密度
绿地率 空地率 建筑高度 建筑后退 建筑间距 建筑体量 建筑色彩 建筑形式 其他环境要求 建筑空间组合 建筑小品设置
设施 配套
市政 设施 配套
镇规划
乡规划
村庄规划
总体规划
详细规划
控制性详 细规划
修建性详 细规划
控制性详细规划产生背景
控规的诞生、发展与土地出让紧密联 系在一起。1988年4月12日,七届人大一 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规定“土地的使 用权可以依照法律的规定转让”,随后的 《土地管理法》、 《城镇国有土地使用权 出让和转让暂行条例》、 《城市房地产管 理法》进一步确立了土地使用权出让制度。 为适应土地有偿使用的要求,温州、上海 等地改革了传统“摆房子”式详细规划的 编制办法,提出了“地块控制指标+图则” 的做法,成为控规的雏形。
文件中明确规定:“城市规划主管部门要依法组织完善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 工作,首先应对拟建或改造住房建设项目的居住用地明确提出住宅建筑套密度 (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有的住宅套数)、住宅面积净密度(每公顷住宅用地上拥 有的住宅建筑面积)两项强制性指标,指标的确定必须符合住房建设规划关于住 房套型结构比例的规定;依据控制性详细规划,出具套型结构比例和容积率、建 筑高度、绿地率等规划设计条件,并作为土地出让的前置条件,落实到新开工商 品住房项目。
固体废气物控制 其他
强制性内容要求
《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
城市详细规划的强制性内容包括:规划地段各个地块的土地主要用途;规划 地段各个地块允许的建设总量;对特定地区地段规划允许的建设高度;规划地段 各个地块的绿化率、公共绿地面积规定;规划地段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 建设的规定;历史文化保护区内重点保护地段的建设控制指标和规定,建设控制 地区的建设控制指标。
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强制性内容的确定应满足以上三项及其他 相关规定的要求。
控规面临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现行控规尚待解决的问题
缺乏通盘考虑导致委托的随意性和衔接困难。(以中小城市为甚)
存在问题: 委托随意性问题,委托边界随时改变甚至有所重叠。 是否应该全覆盖?覆盖到什么程度?如何覆盖?
解决思路:
规划编制的系统性和计划性(年度编制计划、专门 的编制研究中心)。
项规划严重滞后带来不确定性和大量前期研究工作。 控规的表达方式要求简单规范,难以审查前期研究的工作。
解决思路:
在《编制办法》实施细则中或地方的控规编制《统一技 术措施》中明确规定这一方面的内容,将相关研究的结论纳 入控规的编制成果。
2006年4月1日颁布实施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第四十二条
条文中明确规定,控制性详细规划确定的各地块的主要用途、建筑密度、建 筑高度、容积率、绿地率、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配套规定应当作为强制性内 容。
强制性内容要求
2006年6月1日《关于落实新建住房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建住房
[2006]165号)
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地位与作用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规划与管理、规划与实施
之间衔接的重要环节。
•从规划到管理——依法行政的依据; •从规划到实施——控制、引导、监督。
控制性详细规划是宏观与微观、整体与局部
有机衔接的关键层次。
•从宏观到微观——上接总规(分区),下接修详 (设计); •从定性到定量——控制要求深化、量化、具体化; •从整体到局部——控制指标细化、分解、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