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叶状肿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乳腺叶状肿瘤11例临床病理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叶状肿瘤的临床表现、病理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与预后的情况。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11例乳腺叶状肿瘤进行回顾性临床病理分析。结
果良性8例,交界性2例,恶性1例,均为女性,发病平均年龄43岁。病理特
征肿瘤大小不等,切面呈分叶状;组织学包含间质和上皮两种成分。结论乳腺
叶状肿瘤的确诊主要靠病理诊断,需与细胞型纤维腺瘤、幼年性纤维腺瘤、癌肉
瘤及原发或转移性肉瘤等鉴别,临床目前主要是以扩大范围局部手术切除为主要
治疗方法。
【关键词】乳腺叶状肿瘤病理特征
乳腺叶状肿瘤(phylloides tumor,PT)是一种呈分叶状结构,由乳腺纤维结
缔组织和上皮成分组成的少见的纤维上皮性肿瘤,约占所有乳腺肿瘤的0.3%~0.9%[1]。1995年~2009年,我科共诊断乳腺叶状肿瘤11例,现临床病理分析
如下。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本组11例均为女性,年龄38~52岁,平均43岁,左侧5例,右
侧6例,外上象限8例,内下象限2例,乳晕区1例,病程4个月~13年。所有标本均经4%中性甲醛固定,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依据Pietruszka和Barnes的诊断标准[2](良性:核分裂像0~4个/10HPF,膨胀性边缘,轻~中度间
质异型性增生;交界性:核分裂像5~9个/10HPF,膨胀性或浸润性边缘,中度间
质异型性增生;恶性:核分裂像>10个/10HPF,浸润性边缘,中~高度间质异型性
增生)重新进行显微镜观察;同时回顾分析临床资料及随访预后情况。
2 病理检查
2.1 巨检肿瘤体积差别很大,
3.5cm×2.5cm×2.5cm~12cm×10cm×8.5cm。表面呈多结节状,其中8例包膜完整,3例包膜不完整;切面呈分叶状,外翻,质韧,色灰白或灰黄,常见大小不等的狭窄裂隙,1例切面见多个囊腔,内含血性液。
2.2 镜检 11例光镜观察均可见上皮和间质两种成分。上皮成分为良性,呈
腺管或衬覆于裂隙、囊腔表面,无异型;过度增生的间质细胞为肿瘤细胞,呈短
梭形,编织状、网状或漩涡状排列,细胞弥散分布或区域性疏密不等,形态呈现
由温和至肉瘤的移行谱系,不同程度异型性,核深染,可见核分裂像。8例核分
裂像<4个/10HPF, 2例核分裂像>4个/10HPF, 1例核分裂像>10个/10HPF,间质形态
类似纤维肉瘤样改变。
3 讨论
临床表现乳腺叶状肿瘤(PT)好发于40-50岁(均龄45岁)女性,恶性者
稍年长;病变多为单侧,单个结节状,无痛感。多数肿瘤生长较快,常有短期内
迅速增大史,直径可大于10cm(均径4~5cm)。大约有20%患者出现同侧腋窝
淋巴结肿大,但这并不意味着肿瘤的转移,相反本瘤很少发生淋巴结转移。肿瘤
可发生血行转移,文献报告的转移率为3%-24%[3],常见转移部位依次为肺、骨、肝、中枢神经系统也可受累,转移瘤仅含间叶成分。本瘤多为良性,可复发;少
数为恶性,可复发和血道转移。不完全切除的患者复发率约为20%[4]。少数恶性
病变可因发生重要脏器转移而致死。
病理诊断 1982年WHO肿瘤组织学分类将此类肿瘤命名为叶状肿瘤(PT),
再将其分为良性、交界性和恶性3类[5]。PT中包含间质和上皮两种成分,其过度增生的间质细胞为肿瘤细胞,良性PT的细胞密度较低,分布均匀,细胞轻~中
度异型性,核分裂像<4个/10HPF,膨胀性边缘;恶性PT的细胞密度大,细胞中~
高度异型性,核分裂像>/10HPF,浸润性边缘;交界性PT诊断标准介于良、恶性
之间。免疫组化辅助诊断方面有文献报到CD34在叶状肿瘤良性、交界性、恶性
间质细胞中呈中~强阳性,CDIO的阳性表达可能与肿瘤的复发有关系[6]。
鉴别诊断乳腺PT需与下列疾病进行鉴别:1、细胞型纤维腺瘤:鉴别关键在
于有无明显的叶状结构和间质细胞量的多少,如果病变缺乏或仅有极少量不明显
叶状结构,间质细胞数轻度或局部增加,则提示为细胞型纤维腺瘤;反之则提示
为交界性PT。对于一些不易分类的病例,尤其是年轻女性,应保守诊断为纤维腺瘤。2、幼年性纤维腺瘤:此型纤维腺瘤多发生在20岁以下,间质细胞密度低于PT,多为管周型生长;而PT发病年龄通常较大,呈典型叶状生长方式,即管内
型生长。3、癌肉瘤:生长较快,常见腋窝淋巴结转移,组织学上皮和间质成分
均为恶性。4、原发或转移性肉瘤:恶性间叶成分内缺乏上皮成分,同恶性PT鉴
别时需多取材、多切片,仔细观察有无上皮成分,避免误诊。
治疗与预后目前国际上对乳腺叶状肿瘤(PT)的最佳治疗方法尚无确切的结论;但认识较为一致的是,对乳腺叶状肿瘤的初次治疗应进行广泛的局部切除。
作者认为,对直径<5cm 的乳腺叶状肿瘤的治疗应首选扩大局部切除术,切除肿
瘤边缘不<2 cm;对直径>5 cm的乳腺叶状肿瘤应尽早进行单纯乳房切除术。由于
乳腺叶状肿瘤的转移途径首先是血液转移,除非发现有明确的腋窝淋巴结受累,
一般不用行淋巴清扫。对于局部复发病例,可考虑进行放疗。研究表明,化疗及
激素治疗对于治疗乳腺叶状肿瘤的作用并不十分明确。良性PT完全切除后局部
复发率低,不发生转移,交界性PT易复发(>25%),恶性PT极易复发,转移率
约为25%[7-8]。有报到5年生存率为94.4%,10年生存率为92.9%[9]。我科按
病历提供通讯地址面访到本人或直系亲属,随访追踪情况如下:4例良性PT,术
后病人均未做过任何治疗,1例术后3年复发,余3例无复发; 2例交界性PT,
1例扩大切除术后做过化疗,于4.5年后复发;1例乳腺改良根治术后未做任何治疗,无复发;1例恶性PT,行乳腺改良根治术后既做过放疗也做过化疗,随访至
今已5年,未见复发和转移。其余4例PT,因联系方式不详细,失访。
参考文献
[1]张廷璆.乳腺肉瘤的病理学诊断和研究进展[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4;20(1):l1.
[2]Pietruszka M ,Barnes L. Cystosarcom a phyllodes:ac1inicopatho1ogical analysis of 42 cases[J] .Cancer,1978;41:1974~1983.
[3]Cohn—Cedennark G,Rutquist LE,Rosendahl I,et a1.Prognostic factors in cystosarcoma phyllodes.A clinieopathologieal study of 77 patients.Cancer,1991,68:2017.
[4]Hawkins RE,Schofield JB,Fisher C,et a/.31ae clinical and histologic cri—teria that predict metastases from cystosarcoma phyllodes.Cancer.1992,69:141.
[5]WHO.Histological typing of breasttumors[M] .Tumor,1982;68 :181.
[6]开金云,孟刚. 乳腺叶状肿瘤的形态学与免疫表型特征[J]. 安徽医科大学学
报.2007 Oct;42(5).
[7]Rosen PP.Resom ’s Breast Pathology.New York。Lippincott— Raven.1996,155.
[8]GeMer PP,Boyle rdJ,NalnarKF,et a/.Phyllodes[1l/nOl'S ofthe breast:areview of 32 cases.Am Stag,2000,66: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