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高考选考通用技术之电子控制技术1

合集下载

浙江新高考选考通用技术之电子控制技术

浙江新高考选考通用技术之电子控制技术

浙江新高考选考通用技术之电子控制技术概述本模块是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一个选修模块。

本模块的教学应紧紧围绕技术课程的目标展开,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重基础性、综合性、人文性,努力反映电子技术的新成果。

教学过程强调基于提高生活质量、基于问题解决、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的教学设计。

鼓励设计方案的多样性,注重引导学生在电子技术基本技能形成的同时领悟出电子技术设计的思想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在电子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创造和共通能力,使学生成为电子技术学习的主体,更好地面对当今技术社会的挑战。

本模块的教学应反映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计2”中技术设计的思想方法。

本模块分设传感器、数字电路、电磁继电器、和电子控制系统及其应用四个主题。

模块-主题结构如下图。

第四个主2”的内容进行了解电子控模块的四个主题,建立电子控制系统的完整结构概念是前提,传感器、数字电路、电磁传感器掌握运用是基础,电子控制系统的综合应用是载体,通过电子技术的操作方法和试验方法的掌握,领悟技术与设计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促进所学知识与能力的迁移。

第一节 传感器一、内容结构图:(一)重点分析1、常见传感器的作用传感器象人体的感觉器官一样能感受到外界物理信息的变化,它能将非电量的物理信息转换成与之有确定关系的电信号,输送给控制电路进行处理。

在电子控制系统中,传感器是能够采集外界物理信息的唯一元器件,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传感器种类繁多,常见的电阻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如光、温度、湿度、力、气体浓度等物理量转换式成电阻值(间接转换成电流、电压信号)这样的一种器件。

主要有光敏、热敏、湿敏、压敏、气敏等电阻式传感器件。

光敏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对红外线敏感,可在红外遥控电子控制系统中应用。

2、常见传感器的应用技术课程的学习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了解传感器在日常生活、生产、军事、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电子控制技术的兴趣,可以引导学生对电子控制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和理解。

2024新高考浙江版高中通用技术专题九 电子控制技术考点真题练习PPT

2024新高考浙江版高中通用技术专题九 电子控制技术考点真题练习PPT

6.(2022温州三模,12)如图a所示由三个相同逻辑门组成的逻辑电路,为了 实现图b输入与输出的关系,图a中虚线框处应当选用 ( )
A.与门 答案 C
B.或门
C.与非门
D.或非门
7.(2022金华十校联考,11)如图是一种限流保护电路,当负载RL上的电流超 过设定值时,电路能自动减小RL上的电流。已知三极管Q1和Q2始终处于 放大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RL上电流变化时,a点电位始终不变 B.a点电位始终小于b点电位 C.适当增加R3阻值,电流设定值增加 D.适当增加R2阻值,电流设定值减少 答案 C
A.7脚悬空时,V4基极为高电位 B.R5电阻调大,额定过载电流将调大 C.电路被自动切断后,电路不能自行恢复供电 D.V1亮表示电路正常工作 答案 B
6.(2021宁波十校3月月考,13)如图所示是用于有多扇门的门铃,各扇门的 门铃声用不同的延时时长来区分。对于该电路的分析,下列说法中正确 的是 ( )
集训二 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
1.(2023届百校联盟期初,11)如图是对称的三极管测试电路,二极管、三极 管为硅管。初始状态,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 ()
A.M点电位约为1.4 V,调小R4或调大R6,M点电位基本不变 B.N点电位约为1.4 V,调大R5或调小R3,N点电位基本不变 C.若V1更换为电阻,适当调小R1后,V2、V3亮度均不变 D.若V6更换为电阻,适当调小R3后,V2变亮,V3变暗 答案 C
13.(2021绍兴4月适应考,12)如图所示是小 明用两个三极管搭建的实验电路,下列关 于该电路的分析中正确的是 ( ) A.减小R2,电流表A2读数会明显增大 B.适当减小R1,电流表A1读数可能不变 C.当三极管V1饱和时,V2集电结短路,电流表A2读数为零 D.随着Ui的逐渐增大,三极管V1、V2均能从放大状态到饱和 Nhomakorabea态 答案 B

2024新高考浙江版高中通用技术专题九 电子控制技术真题练习

2024新高考浙江版高中通用技术专题九 电子控制技术真题练习

专题九电子控制技术集训一基本元器件、传感器及多用电表1.(2023届山水联盟期初,10)下列电子元器件在使用时不需要区分引脚的是()答案 B2.(2023届百校联盟期初,10)下列电子元器件的名称中,不正确的是()答案 D3.(2022绍兴柯桥二模,10)下列电子元器件中无法把非电信号的变化转化成电信号的变化的是()答案 C4.(2021湖丽衢4月联考,10)下列关于电子元器件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芯片的引脚编号正确 B.图示元件为光敏电阻,光线越强,阻值越小 C.图示元件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 D.两个元件都有正负极,可作开关使用答案 B5.(2022温州三模,10)如图所示是用指针式多用电表(图b)探究光控电路(图a)特性的实验,下列检测操作不合理的是()A.断开开关,选择×1 k挡,红表笔接c、黑表笔接d可测得光敏电阻在不同光照下的阻值B.断开开关,选择×1 k挡,红表笔接b、黑表笔接a可测得发光二极管正向阻值C.闭合开关,选择直流电压挡,红表笔接d、黑表笔接c可测得光敏电阻在不同光照下电压变化D.闭合开关,光照时,选择直流电压挡,红表笔接b、黑表笔接a可测得发光二极管压降答案 B集训二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1.(2023届百校联盟期初,11)如图是对称的三极管测试电路,二极管、三极管为硅管。

初始状态,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下列分析中不正确的是()A.M点电位约为1.4 V,调小R4或调大R6,M点电位基本不变B.N点电位约为1.4 V,调大R5或调小R3,N点电位基本不变C.若V1更换为电阻,适当调小R1后,V2、V3亮度均不变D.若V6更换为电阻,适当调小R3后,V2变亮,V3变暗答案 C2.(2023届百校联盟期初,12)如图所示的逻辑电路,图a和图b均要实现C=1时,F=A,C=0时,F=B,图中虚线框处应当选用()A.虚线框1中需要2个非门,虚线框2中需要1个或门B.虚线框1中需要1个或门,虚线框2中需要2个非门C.虚线框1、2中均只需要1个非门D.虚线框1、2中均只需要2个与门答案 C3.(2022强基联盟联考,12)如图所示的逻辑电路,现要求B=0时,F=0;B=1时,F=A+C,虚线框1和虚线框2中选用的逻辑门分别是()A.与门和或门B.与非门和或非门C.与门和或非门D.与非门和或门答案 D4.(2022绍兴柯桥二模,12)某校文艺节海选节目中,有A、B、C三个裁判,要求至少2位裁判通过,输出F才出高,选手能晋级下一轮。

通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

通用技术:电子控制技术
高电平触发(高电平有效):通常情况下,R、S端 为低电平,当需要触发器出现某种状态时,在相应
的功能端输入高电平。
2、与非型基本RS触发器电路特征与分析
Q 功能 1 1 不变 保持 1 0 0 置零 0 1 1 置1 0 0 不定 禁用 S
低电平触发(低电平有效):通常情况下, 端为高电平,当需要触发器出现某种状态时,在相 应的功能端输入低电平。
充电或放电时间常数τ=RC,一般认为经过 时间t=(3-5)τ,充电或放电完成。
3、认识电感器
铁芯、磁芯、 空芯线圈
产生磁场及电磁感应 通直流阻交流
单组线圈─自感 两组及以上线圈─互感
• 电感器的作用:产生磁场及电磁感应,通 直流、阻交流
• 作用特征:通过其中的电流不能突然变化
4、PN结与半导体二极管
• ⑶、5和8脚为空脚
⑷、9脚低电平 持续时间、10脚 高电平持续时间 与乐曲播放时间 的长短相对应。
11、焊接技术
元件排列整齐
焊点符合要求
内热式电烙铁 电烙铁支架
0.5、0.6、0.7、0.8mm
焊锡丝
松香
焊接方法
①、准备施焊; (被焊金属表面无氧化) ②、加热焊件;(被焊金属均要加热) ③、熔化焊料;(掌握适量) ④、移开焊料;(量够即移) ⑤、移开烙铁。(掌握时间)
电 子 控 制 技 术 实 验 箱
声音传感器应用
四、关于三极管的作用
1、三极管电流放大作用(软件虚拟)
2、三极管电流放大作用电路试验
3、三极管开关作用(软件虚拟)
4、三极管开关作用(电路试验) • 示教板方式:指示灯状态输出 • 实验箱方式:电压表测量输出
开关作用示教板方式
注意三极管的状态与 灯亮、灭的关系。

2024新高考浙江版高中通用技术专题九 电子控制技术知识点归纳讲解PPT

2024新高考浙江版高中通用技术专题九 电子控制技术知识点归纳讲解PPT
3.重要参数 1)阻值:电阻阻值用字母R来表示,单位为欧姆(Ω)。 2)额定功率:在正常大气压及额定温度下,电阻器长期连续工作并能满足 规定的性能要求时,所允许耗散的最大功率称为电阻的额定功率。 4.分类:电阻器通常分为三大类:固定电阻器、可变电阻器、特殊电阻 器。
外观与符号
特点 阻值基本不变
阻值可调
正偏时可导通(类似普通二极 管);反偏时具有稳压特性
4.二极管正负引脚的判断
1)普通二极管与稳压二极管: ①带符号的按符号判断正、负极; ②靠近色环的电极为负极; ③子弹状的子弹朝向即电流方向。
2)发光二极管与光敏二极管: ①长脚为正极,短脚为负极; ②内部金属区大的为负极,小的为正极。 五、三极管 1.含义:半导体三极管(transistors)又称晶体三极管,简称三极管。在一块 半导体基片上制作2个极靠近的PN结,构成三极管的管芯。 2.结构与符号
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
特征 连续变化 不连续变化
描述 连续变化的直线或曲线 柱状图或数字
3.数字信号的优点:容易处理、处理精度高、便于记录保存等。
二、逻辑门电路 1.基本逻辑门电路
逻辑 表达式
与门 F=A·B
逻辑 符号
真值表
逻辑关 系文字 表达
有0出0 全1出1
或门 F=A+B
有1出1 全0出0
非门 F= A
2.测量电阻步骤 1)机械调零:将电表水平放置,进行机械调零; 2)挡位选择:估测大致阻值,选择合适挡位(欧姆调零)进行测量; 3)挡位调整:合理调节挡位(每次换挡需欧姆调零),使指针尽可能靠近刻 度盘的中央位置; 4)连接待测元器件:将待测元器件与电路断开,与电表连接(采用电表电 源);红表笔为内置电源负极,黑表笔为内置电源正极; 5)读数:示数×挡位倍率(不估读); 6)整理仪器:使用完毕后拔出表笔,并将开关旋至OFF挡或交流电压最高 挡。

3.3.2与非门或非门课件-高中通用技术选择性必修1《电子控制技术》

3.3.2与非门或非门课件-高中通用技术选择性必修1《电子控制技术》

与非门
真值表
A
B
F
0
0
1
0
1
1
1
0
1
1
1
0
有0出1,全1出0
F = A·B
A F
B
与非门波形图
或非门
真值表
A
B
F
0
0
1
0
1
0
1
0
0
1
1
0
有1出0,全0出1
F =A+B
A F
B
或非门波形图
练习
下列是实现与非逻辑关系的门电路 符号是
练习
1、与非门的逻辑功能是 A、有0出1,全1出1 B、有0出1,全0出0 C、有0出1,全1出0 D、全0出1,有1出0
2、能实现输入都为0,输出才为1的门电路是 A、与门 B、或门 C、与非门 D、或非门
练习
与非门输出为低电平时,需满足 A、只要有一个输入端为低电平 B、只要有一个输入端为高电平 C、所有输入端都是低电平 D、所有输入端都是高电平
逻辑代数基本定律
数学中的加法交换律、结合律 和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分配
R
UCC S U。
R A
F
UCC
U。
晶体三极管的开关特性
晶体三极管存在截止和饱和两种状态: 饱和——开关闭合。 截止——开关断开;
饱和:条件—— 输入信号足够大(高电平); 现象—— 三极管流过的电流较大,集电极与发射极 之间的电压只有左右(低电平)。
截止:条件—— 输入信号足够小(低电平); 现象—— 三极管没有电流流过,集电极与发射极 之间的电压与电源电压接近(高电平)。
谢 谢!
德·摩根定理(反演律)

电子控制技术教学指导意见解读

电子控制技术教学指导意见解读

焊锡丝
松香
焊接前准备:1、新旧烙铁头的处理
2、印刷电路板、新元器件
印刷电路板上元件焊接步骤:
• 1、加热焊件 • 2、熔化焊料 • 3、移开焊锡 • 4、移开烙铁
仅适用于新 印刷电路板 和新元件
教学建议
1.本附录内容安排了三节,每一节的具体内容 及所需课时可根据学校及学生实际情况作适当 的选择和安排.协调全书各章节的课时,给本 附录留有足够的课时进行教学及训练,使学生 具有相应的操作技能。
2.第一节的教学,要把认识简单常用的电子 元器件作为教学的重点,并加强对半导体元件 特性的认识。
3. 第二节的教学,在于正确使用多用表,用多 用表判断二极管和三极管的好坏,在实际电路 制作过程中会用多用表进行相关的测量.
4. 原附录第三节是电子虚拟试验,教师可利 用电子虚拟试验进行辅助教学。由于各方面条 件的限制,我们取消了电子虚拟试验的内容, 替换为更具基础性的焊接技术。有关焊接技术 教学的具体内容,请结合本节的基本要求自行 选择。本节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焊接的机 理,会用电烙铁在印刷电路板上进行焊接操作 ,能焊出合格的焊点。
电子虚拟试验
• Electronics Workbench(简称EWB) • protel 99 • protel dxp2004 • Multisim2001 • Multisim12
三、关于各章教学要求 及有关内容
第一章 电子控制系统概述
教学要求
第一节 电子控制技术与电子控制系统
1、了解电子控制技术的含义及其应用. 2、了解电子控制系统是以电子控制技术为核心
第二节:教材中案例较多,教师在教学中可结合案例分析介 绍不同传感器的应用,利用教材中设置的“讨论”、“马上 行动”等环节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学中要启发学生关注知 识的迁移和应用。会根据具体的要求合理选择传感器。

2018版浙江省高考通用技术《选考总复习》课件:选修 第一章 电子控制系统概述

2018版浙江省高考通用技术《选考总复习》课件:选修 第一章 电子控制系统概述

5.闭环电子控制系统
(1) 能对输出结果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号反馈到控制处理部
分,从而对系统的控制产生影响,这种电子控制系统叫作闭环 电子控制系统。 (2)组成方框图
【典题 1】
(2015· 9 月省统考 ) 如图所示是一款宠物自动喂水机,
宠物靠近时,阀门自动打开,离开后自动关闭。该控制系统 的控制方式和宜采用的传感器是( )
下限时,断开水泵和风机电源。请根据示意图和描述,完成
以下任务:
(1) 该 系 统 的 控 制 手 段 和 控 制 方 式 分 别 属 于 ________ 和
________( 在①手动控制;②自动控制;③开环控制;④闭环 控制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写在“________”处): (2) 该系统的被控对象是 ________( 在①水帘;②水泵和风机: ③车间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写在“________”处): (3) 该系统中的传感器应选用 ________( 在①流量传感器;②湿 度传感器:③温度传感器中选择合适的选项,将序号填写在
智能电饭煲的加热过程属于开环电子控制系统,保温过程属于闭 环电子控制系统。
答案
D
【变式2】
有些城市采用了智能化的红绿灯电子控制系统,其
工作原理如下:在路口停车线前一段距离内埋下一些环形感 应器,感应器将车辆在上面通过所产生的数据传输给交通信 号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根据交叉路口的车辆的通过情况指挥 红绿灯的自动切换。下列关于该电子控制系统的各部分描述 中,不正确的是( )
(2) 该磁悬浮控制系统的输出量是 ________( 在①磁场浮力; ②电磁铁中的电流;③车体与导轨实际间隙;④推进动力中 选择一项); (3) 该磁悬浮控制系统的执行器是 ________( 在①悬浮控制器;

2020年高考浙江版高考通用技术 第1节 电子控制系统的概述、设计及其应用

2020年高考浙江版高考通用技术    第1节 电子控制系统的概述、设计及其应用

(4)水位下降到高于b点且低于a点时。电路各部分状态如图所示:
重难突破
突破 电子控制系统
1.电子控制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及常用器件
组成部分
功能
常用器件
输入部分 将采集的非电量变化转变为电量变化
各种传感器
控制(处 对送入的电信号进行比较、分析和处理,并 具有各种控制功能的电子
理)部分 发出指令
2.电子控制系统 (1)含义:以电子技术为核心的控制系统。 (2)基本元器件:电阻、电感、电容、二极管、三极管和集成电路等。 (3)分类:开环电子控制系统、闭环电子控制系统 (4)组成:输入、控制(处理)和输出三部分。 (5)工作过程:
3.开环电子控制系统 (1)含义:电子控制系统的输出结果对系统的控制没有影响,即被控量的 变化不会引起控制量的改变,没有反馈,这种电子控制系统叫做开环电 子控制系统。 (2)组成方框图
4.闭环电子控制系统 (1)能对输出结果进行检测,并将检测信号反馈到控制处理部分,从而对 系统的控制产生影响,这种电子控制系统叫做闭环电子控制系统。 (2)组成方框图
二、555集成电路
1.实物、电路符号与内部结构
2.引脚功能 1脚:接GND,8脚:接VCC
输入
6脚
2脚
4脚
×
×
0
< 32 VCC
该电路的工作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具体分析如下: (1)温度低于下限值时。电路各部分状态如图所示: 当t<T下限时
(2)温度升高至高于下限值且低于上限值时。电路各部分状态如图所示: 当t升高(T下限<t<T上限)时
(3)温度达到上限值时。电路各部分状态如图所示: t继续升高,当t>T上限时
(4)温度下降至高于下限值且低于上限值时。电路各部分状态如图所示: 当t下降(T下限<t<T上限)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新高考选考通用技术之电子控制技术概述本模块是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的一个选修模块。

本模块的教学应紧紧围绕技术课程的目标展开,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教学内容的选择要注重基础性、综合性、人文性,努力反映电子技术的新成果。

教学过程强调基于提高生活质量、基于问题解决、与学生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有利于培养学生兴趣的教学设计。

鼓励设计方案的多样性,注重引导学生在电子技术基本技能形成的同时领悟出电子技术设计的思想方法、注重提高学生在电子技术学习中的探究、试验、创造和共通能力,使学生成为电子技术学习的主体,更好地面对当今技术社会的挑战。

本模块的教学应反映必修模块“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计2”中技术设计的思想方法。

本模块分设传感器、数字电路、电磁继电器、和电子控制系统及其应用四个主题。

模块-主题结构如下图。

前面三个主题分别阐述了电子控制系统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重点是各部分的作用、原理和应用,第四个主题是将前面三个主题组合成一个控制系统,通过应用性设计,对“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的内容进行应用、综合和拓展迁移。

本模块的重点是在电子控制系统及其应用上。

模块内容通过对日常生活、工农业生产、军事武器的典型案例的分析,使学生建立起系统结构和电子控制系统结构的完整概念,明确传感器、数字电路和电磁继电器作为电子控制系统的三个主要环节的作用,了解电子控制系统设计的一般过程、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通过亲历设计过程,使学生理解电子技术、亲近电子技术。

可能有一些学生缺乏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建议教师在教学时补充电阻、电容、电感、三极管、放大器等知识和常用电子测量仪器如多用电表、示波器的使用方法。

模块的四个主题,建立电子控制系统的完整结构概念是前提,传感器、数字电路、电磁传感器掌握运用是基础,电子控制系统的综合应用是载体,通过电子技术的操作方法和试验方法的掌握,领悟技术与设计的思想方法,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促进所学知识与能力的迁移。

第一节传感器一、内容结构图:二、知识点列表三、重难点分析(一)重点分析1、常见传感器的作用传感器象人体的感觉器官一样能感受到外界物理信息的变化,它能将非电量的物理信息转换成与之有确定关系的电信号,输送给控制电路进行处理。

在电子控制系统中,传感器是能够采集外界物理信息的唯一元器件,是实现自动检测和自动控制的首要环节。

传感器种类繁多,常见的电阻式传感器是将被测量,如光、温度、湿度、力、气体浓度等物理量转换式成电阻值(间接转换成电流、电压信号)这样的一种器件。

主要有光敏、热敏、湿敏、压敏、气敏等电阻式传感器件。

光敏二极管和光敏三极管对红外线敏感,可在红外遥控电子控制系统中应用。

2、常见传感器的应用技术课程的学习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了解传感器在日常生活、生产、军事、环境监测方面的应用,可以培养学生学习电子控制技术的兴趣,可以引导学生对电子控制技术的人文因素的感悟和理解。

(二)难点分析1、从外形和标识上认识传感器从外形和标识上区别不同的常见传感器是其应用的基础,而传感器种类繁多、外形各异,认识它们,对初学者有较大难度。

2、常见传感器的检测通过用多用电表检测常见传感器的电气特性,使学生加深对传感器原理的感性认识,激发探究欲望,能比较、判断传感器的好坏及引脚极性,正确使用传感器,这是一个是试验、探究的过程,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是学生技术素养的一个观察点。

常见传感器的检测涉及到对常见传感器结构、原理、特性的了解和有关电子测量仪器的使用,而且不同的传感器有不同的检测方法,所以是传感器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四、教学建议教师在教学中不要介绍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重点要放在如何让学生定性了解传感器上。

因此,教学中穿插学生动手实验和教师课堂实物演示就显的特别重要。

如何上好这部分教学内容,建议把握好以下4个教学内容。

1、了解常见传感器的型号命名方法:(1)对于敏感型电阻式传感器,其型号一般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字母“M”表示敏感型元件,第二部分字母表示敏感类别(都是拼音的第一个字母),如:“Z”表示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F”表示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Y”表示压敏电阻、“S”表示湿敏电阻、“Q”表示湿敏电阻、“G”表示光敏电阻、“C”表示磁敏电阻、“L”表示力敏电阻,后面两个部分表示用途和序号。

例如:MF41是普通旁热式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MG42是可见光敏电阻,MSC-1是陶瓷湿敏电阻,等等。

(2)对于非电阻式传感器,就要查阅有关手册,如光敏二极管常用型号是2CUXX,管壳上有一个光照窗口、一个正极性标志点,使用时注意两个电极的正负极;光敏三极管常用型号是3DUXX,使用时要注意集电极C和发射极E的区别。

2、定性认识常见传感器教师可以先介绍一两个常见传感器将不同的物理信息转换成电信号的最简单原理和外形结构,教学中重点是定性介绍常见的传感器如光敏传感器、热敏传感器、磁敏传感器、声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等的功能作用。

比如,教师可以先介绍电阻型敏感器,其物理信息直接转换的电信号是电阻值的变化;如热敏电阻,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是以钛酸钡为主和微量锶、钛、铝等化合物配制成电阻体材料,其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负温度系数热敏电阻是以锰、镍、铜等的化合物为原料,按一定比例混合用陶瓷工艺制成,其电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对于非电阻型敏感器,如光敏二极管由硅材料构成PN结,具有单向导电性,工作在反向电压下,管芯受到光照时,半导体材料原子结构中最外层的电子被激发出来,形成反向电流,且随光强度增大而增大,所以光敏二极管是将光信息直接转换为电流信号。

例:认识常见传感器件老师:给学生看光敏传感器、热敏传感器、声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的实物,同时也展示磁敏传感器、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的照片,并介绍各个传感器的名称。

老师举实物自问自答:为什么称光敏传感器。

因为它能收集光的信息,并把它转变为电信号。

老师举实物问:为什么称热敏传感器。

学生回答:因为它能收集热信息,并把它转变为电信号。

老师:它能收集温度信息,并把它转变为电信号。

温度是反映物体热度的物理量。

学生:老师为什么气敏传感器引脚这么多,而热敏传感只有两个引脚。

老师:目前对天然气(液化气)敏感的传感器,技术上还需要4个引脚其中两个引脚需要外接辅助电源。

这样气敏传感器才能收集液化气的信息并把它转变为电信号。

随着技术的发展,会有一天气敏传感器的引脚与光敏传感器的引脚一样只有两个引脚。

3、使学生直观认识传感器的作用传感器获得外界的输入信息并通过它将非电量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其内部工作原理是复杂的。

课标只要求学生知道传感器的作用及其应用。

因此教学设计要精选简单易行的实物演示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传感器的作用。

通过二三个不同传感器的演示实验引出一个结论----各种传感器的作用都是一样的,将非电量信息转换成电信号输出,不同的是它们敏感的非电量信息不同,有的是光、有的是声、有的是温度……。

例:传感器的作用老师实验前准备:光敏电阻一只、热敏传感器一只、电吹风一把、指针式万用表一架、电池组、电阻一个.老师上课演示,同学观察。

置万用表于R×1K档,表笔分别接入光敏电阻的两个引脚,察万用表指示的电阻值约为1千欧;用手遮盖光敏电阻的受光表面,观察万用表指示的电阻值为30千欧,即光敏电阻无光照时电阻值增大,有光照时电阻值减小。

用电吹风对光敏电阻加热,对着光敏电阻叫喊,光敏电阻的电阻值都不发生变化,说明光敏电阻仅拾取光信息。

置万用表于R×1K档,表笔分别接入热敏电阻的两个引脚,观察万用表指示的电阻值为2千欧姆,用电吹风产生热风吹热敏电阻,热敏电阻温度上升的同时观察万用表指示的电阻值渐渐增大,即热敏电阻随着温度的升高,电阻值增大,用手遮盖热敏电阻,使它不受光,观察万用表热敏电阻的电阻值不发生变化,说明热敏电阻仅拾取温度的信息。

如检测光敏二极管可用光照法,多用电表选R×1K电阻档,用黑表笔(表内电池正极)接光敏二极管负极,红表笔接正极,用手遮住光敏二极管光照窗口,此时电阻接近无穷大;然后,让光线照射光敏二极管,电阻会大幅度减小,可以直观光敏二极管的特性、可以判断光敏二极管的敏感性和好坏。

光敏二极管还和普通二极管一样具有单向导电作用,其正向电阻为8~9KΩ,反向电阻大于5MΩ。

老师做实验小结:不同的传感器可以用来收集不同的信息,将信息变化转换为电阻值变化的信号的这类传感器称为电阻类传感器。

还有许多传感器也是电阻类传感器,如:湿敏传感器、力敏传感器、声敏传感器、磁敏传感器。

对于阻类传感器,在要求不高的场合,它们的好坏可以用多用表测量,它的电阻值随外界信息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来判断,若它们的阻值随外界信息变化而变化,则是好的,否则为不良的。

不良的传感器是不能用的。

老师:如何将电阻类传感器电阻随外界信息变化而变化变换为输出电信号随外界信息变化而变化呢?观察一个实验如图9.1所示。

它由一个电阻R、一个光敏电阻RG和一个3伏电池组组成。

V是电压表用来测量输出电压。

图9.1 电阻性传感器检测电路用手遮盖光敏传感器输出电压随光敏传感器受光面的光强度而变化。

老师:这个实验电路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电阻性传感器在应用时要并接由E(电源)和R(电阻)相串联组成的转换电路。

该转换电路能使电阻类传感器电阻随外界信息变化而变化,变换为传感器输出电信号随外界信息变化而变化。

这样光敏传感器经转换电路变换后就能将光信息变换为电信号。

经过后续章节的学习可以了解到如何对该电信号进行处理,然后输出执行电路。

如用光敏电阻实现对街上路灯的自动控制。

它的控制过程为:天暗了,光敏传感器将光信息变换为电信号,送处理电路处理后,输出控制电压送执行电路。

执行电路接通路灯开关,路灯点亮,反之,路灯电源被切断。

4、学生动手实验,加深对传感器的应用了解。

为了使学生能定性认识传感器的功能和作用,加深学生对传感器的了解,在教学设计中,可考虑安排学生一次动手实验,学生可以几个人一组。

实验的目的是认识常见的传感器,能用多用表检测传感器,知道传感器的作用及其应用。

教师在选择实验电路时要尽可能考虑电路简单、操作容易、突出学生对传感器在应用性方面的认识,使学生知道传感器的作用在与收集信息;知道不同类别的传感器能够把不同类别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知道生活中常见的自动控制系统需使用什么类别的传感器。

例:老师:实验教学资源准备。

(微调电位器、光敏传感器、湿敏传感器、三极管、发光二极管电阻、多用表、电池组、调光台灯、喷雾器、照度计、湿度计、声强仪等)实验电路:图9.2 传感器试验电路老师:图9.2是一个信号处理电路(控制器)和执行器组成的一个报警实验电路,报警时,发光二极管V1亮,图中V2主要功能是信号处理,V1是执行器(执行器也可以是继电器或蜂鸣器等),R1是限流电阻,限制V1亮时的最大电流,通常R取200Ω,V1亮时的流过V1的电流约为10m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