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试验设计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免疫试验设计

免疫试验设计

免疫学实验设计题目:StreamlineDireetHST分离卵黄抗体班级:2011级临床医学本科(12)班姓名:StreamlineDireetHST分离卵黄抗体班级:2011级临床医学本科(12)班作者及学号:一、实验背景1、卵黄抗体即卵黄免疫球蛋白(Egg Yolk Immunoglobulin,lgY),目前研究较多的是鸡卵黄抗体。

母鸡接受免疫后,在卵黄成熟期,血液中的免疫球蛋白IgG选择性的转移到卵黄中形成IgY。

IgY是一种7S免疫球蛋白,分子量180kD,由两条重链(分子量22~30kD)组成,等电点接近5.2。

IgY的结构虽与IgG相似,但其Fc段氨基酸组成与IgG相差很大,不结合类风湿因子,不与蛋白A、G以及哺乳动物Fc受体和补体结合。

在免疫检测中,可代替哺乳动物来源的抗体,提高监测的特异性及敏感性。

已经证明特异性IgY对人及动物的许多疾病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与其他用于被动治疗的免疫球蛋白相比,IgY具有价廉易得、稳定性好、可口服等优点,在疾病的免疫检测和防治方面具有良好的前景。

IgY具有以下优点:(1)由于鸡与哺乳动物的种系关系较远,可产生针对哺乳动物保守蛋白的抗体(在哺乳动物体内难以产生),用于免疫学测定“同时IgY不与类风湿因子(RF)及哺乳动物补体结合,减少了免疫检测的干扰,提高准确性”。

(2)经特定抗原免疫后,母鸡产生对抗原的持久性应答,可不断获得特异性的多克隆抗体,其均来源于同一个体,抗体均一性好。

(3)卵黄中的IgY含量明显高于鸡血清中lgG的含量,约为巧一25mg/mL卵黄在相同的免疫时间内,由一只鸡所生鸡蛋中提取的抗体量是由一只兔的血清制备的120倍。

(4)IgY还可抵抗幼龄动物的胃酸屏障作用,并可抗肠道中胰蛋白酶和胰凝乳蛋白酶的消化。

鸡蛋提供了廉价易得的IgY来源,从一枚鸡蛋中可获得100~250 mg IgY。

如何将大量的卵黄抗体提取出来,是决定IgY能否被广泛应用的一个重要前提。

免疫学实验设计PPT课件

免疫学实验设计PPT课件
饲料与饮水
提供适宜的饲料和清洁饮水,保证动物获得足够的营养和水分。
动物观察
定期观察动物的生命体征和精神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03
免疫学实验方法与技术
抗原制备与纯化
抗原制备
抗原的制备是免疫学实验的重要步骤,包括提取、纯化和修 饰等过程。
抗原纯化
通过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去除抗原中的杂质,提高抗原 的纯度和免疫原性。
免疫接种与免疫途径
免疫接种方式
包括注射、口服、鼻内等不同接种方式,选择合适的接种方式可以提高免疫效 果。
免疫接种剂量
免疫接种剂量对免疫效果有重要影响,剂量不足可能无法产生足够的免疫反应, 而剂量过大则可能引起免疫病理反应。
免疫检测方法与试剂
01
02
03
抗体检测
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免疫荧光等 技术检测抗体。
实验动物分组方法
随机分组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配到不同的实验组和对照组,保证 各组间动物数量和特征相似。
根据体重分组
根据实验动物的体重进行分组,确保各组间动物体重 相似。
根据性别分组
根据实验动物的性别进行分组,以排除性别对实验结 果的影响。
实验动物饲养管理
饲养环境
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包括温度、湿度、光照和通风等。
建立与人类自身免疫性 疾病相似的动物模型, 用于研究疾病的发生和 发展过程。
通过检测免疫细胞、细 胞因子和抗体等指标, 了解免疫反应的特点和 变化规律。
对动物模型进行治疗试 验,评估不同药物对疾 病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
探究自身免疫性疾病的 发病机制,为开发新的 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
案例四:移植免疫的实验设计
抗原检测

免疫学实验诊断PPT课件

免疫学实验诊断PPT课件

-
38
Flow Cell
Injector Tip
Sheath fluid
Fluorescence signals
Focused laser beam
-
39
白细胞分化抗原
白细胞分化抗原(leukocyte differentiationantigen, CD) 是指在血细胞在分化成熟为不同谱系,分 化的不同阶段及细胞活化过程中,出现或 消失的细胞表面标记分子。
四、补体C1q测定
补体C1的重要成分。 临床意义同C3.
五、B因子测定
B因子是旁路途径的重要成分。临床意义同C1q
-
34
第三节 免疫细胞检查
-
35
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NK细胞
-
36
流式细胞术淋巴细胞亚群分析
-
37
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
L S-S -S-S- S-S
—IgM —IgM 和 IgM
—IgA —IgA 和 IgA
H
H
—IgE —IgE 和 IgE
—IgD —IgD 和 IgD
C
-
8
(二)可变区(variable region, V区) 恒定区(constant region, C区)
可变区 VL,VH
第五章 临床免疫学实验诊断
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 薛丽
-
1
第一节 免疫球蛋白检查
-
2
Ab 的发现:
1890年,Behring 和北里在德国Koch实 验室从豚鼠体内发现了第一种抗体: 白喉抗毒素,从而挽救了成千上 万的白喉患儿。从60%死亡率降到 26%。 获1901年的第一届诺贝尔奖

免疫试验设计

免疫试验设计

大肠杆菌菌体抗原免疫小鼠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材料1. 1试剂与器材生理盐水、酒精、碘酊、试管、吸管、三角烧瓶、离心机、剪刀、镊子、注射器、离心管。

1. 2无菌器皿的制备试管、大平皿、三角烧瓶、注射器、吸管、离心管, 经洗液处理后, 用自来水冲洗干净, 再用蒸馏水冲洗3 次, 用纸包好后, 用干烤箱( 160℃) 干烤2 小时。

一、制备免疫原1、细菌的培养:用接种环挑取大肠杆菌,放入肉汤培养基中培养。

37℃培养24小时后,用注射器吸取3ml菌液注入300ml肉汤培养基中,37℃振荡培养24小时。

2、比浊:1.175%BaCl2 0.5ml,1%H2SO4 99.5ml,制作比浊液。

比浊标准为0.5麦氏比浊。

3、取菌液稀释至上述浊度:菌液细菌浓度为1×10ˆ9/L。

4、灭活:隔水煮沸2到2.5小时。

5、灭菌效果检查:取适量煮沸后的肉汤培养液涂布在琼脂培养基上,37℃培养24小时,看是否有菌落生长。

二、选择免疫动物并进行标记选择家兔作为实验动物,挑选年龄在6个月以上当年繁殖的雄性,体重1-2公斤,健康家兔一只,免疫前用苦味酸涂沫在动物的背部,作出明确的标记,避免混淆。

三、阴性对照标本的留取1.采血方法(1)静脉采血法:将家兔放在固定盒内,拔去拟采血部位的毛,用电灯照射加热或用电吹风吹热或用二甲苯棉球擦耳壳,使耳部血管扩张。

用粗针头刺破耳缘静脉或以刀片在血管上切一小口,让血液自然流出即可。

取血后用棉球压迫止血。

亦可用针头插入耳线静脉取血,其操作步骤基本与耳缘静脉注射相似。

最好有一助手帮助压紧耳根部,这样采血时比较容易。

(2)颈动脉放血:使动物仰卧固定四肢,颈部剪毛、消毒后纵向切开前颈部皮肤长约10cm,用止血钳将皮肤分开夹住,剥离皮下组织,露出肌层,用刀柄加以分离,即见搏动的颈动脉。

小心将颈动脉和迷走神经剥离长约5cm,选择血管中段,用止血钳夹住血管壁周围的筋膜。

远心端用丝线结扎,近心端用动脉钳夹住,用酒精棉花球消毒血管周围,用无菌剪刀剪一V形缺口。

免疫反应实验设计

免疫反应实验设计

免疫反应实验设计免疫反应实验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方法,用于研究生物体对外源抗原的免疫应答过程。

本文将介绍一种免疫反应实验的设计。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小鼠对特定抗原的免疫反应及其效果。

实验材料和仪器:1. 小鼠(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0只);2. 特定抗原(抗原A);3. 细胞培养培养基(RPMI 1640);4. 透明化学药品及试剂;5. 免疫检测设备:ELISA板读取器、流式细胞仪等。

实验步骤:1. 小鼠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处理:- 实验组:将实验组小鼠每天注射一定剂量的抗原A,连续注射10天;- 对照组:对照组小鼠注射生理盐水,与实验组一样的注射时间和剂量。

2. 血样收集:- 在注射结束后的第11天,分别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小鼠尾静脉采集血液样本;- 血样收集后,离心血液,收集上清液即血清。

3. 血清处理:- 将血清分装到离心管中,加入透明化学药品与试剂,如洗涤缓冲液和抗体及底物;- 根据实验需要,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或其他相关实验。

4. 数据分析:- 通过ELISA板读取器等设备,测量和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血清中特定抗原相关指标的光密度或浓度;- 使用统计软件(如SPSS)进行数据处理和相关统计分析,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结果。

实验控制:1. 保证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小鼠来源、年龄、性别和饲养环境等条件的统一;2. 控制实验组小鼠注射抗原A的剂量和时间,确保每只小鼠注射剂量的准确性和一致性;3. 相同的操作程序和处理方法,以减少实验误差和结果的差异。

结果分析:通过实验得到的数据可以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小鼠的免疫反应情况。

如果实验组小鼠的免疫反应明显高于对照组,可以说明该抗原在小鼠体内诱导了特异性的免疫反应。

实验数据的统计学分析将进一步验证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和显著性。

实验应用:免疫反应实验设计可以应用于各种研究领域,如疫苗研发、自身免疫疾病研究、药物免疫学评价等。

通过实验设计,可以深入了解生物体对特定抗原的免疫应答机制,为疾病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和实验依据。

《免疫学实验》PPT课件

《免疫学实验》PPT课件
乳胶——间接乳胶凝集试验 用途:检测类风湿因子等。
间接凝集抑制试验 ——妊娠试验
(已知) (已知)
(已知) (已知)
反向间接凝集试验 ——某些传染病和原发性肝癌的早期诊断。
四、实验操作内容
(一)玻片法—— ABO血型鉴定(每人做)
用已知血型Ab,测未知血型Ag;为定性实验。
ABO血型系统
血型 红细胞表面的血型Ag 血清中的血型b
二、免疫实验课目的 1.验证所学理论知识。 2.训练基本操作技能,培养独立工作能力。
三、要求 1.严肃认真。 2.多想、多看、多做。 3.当堂完成实验报告。
四、Ag-Ab反应的相关知识 血清学反应——即体外进行的Ag-Ab反应。 由于机体绝大部分抗体存在于血清中,故
称之为血清学反应。 1.Ag-Ab反应的基本原则 (1)用已知抗体检测未知抗原; (2)用已知抗原检测未知抗体。
——类风湿因子检测(小组做)
三、凝集反应相关知识
(一)概念 颗粒性抗原(细菌、细胞等)与相应抗体结
合,在一定条件下,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物, 称为凝集反应。
颗粒性Ag 又称凝集原 相应Ab 又称凝集素
· 颗粒性抗原: 光镜下可见,肉眼观呈浑浊悬
液,如细菌、RBC等。
· 可溶性抗原: 光镜下无形态,肉眼观呈澄清
4大经典免疫实验
(3)补体结合反应 (4)中和反应 (5)免疫标记技术
实验一 凝集反应
一、目的要求
1.掌握血清学反应概念、特点。 2.熟悉凝集反应的概念、常用凝集反应 的实验方法及结果判定。 3.了解凝集反应的原理、类型及其用途。
二、实验内容 1.直接凝集试验(玻片法)
——ABO血型鉴定(每人做) 2.间接凝集试验
(二)间接乳胶凝集试验 —类风湿因子检测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存在: 变性IgG — Ag 抗变性IgG抗体(类风湿因子) — Ab 临床上用检测类风湿因子以辅助诊断

免疫学实验设计1PPT幻灯片

免疫学实验设计1PPT幻灯片
研究背景:
• 在世界范围内乳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 而且乳腺
癌患者有年轻化趋势。目前的常规治疗手段对提 高乳腺癌患者长期生存率仍不十分理想, 所以研究 有效的治疗方法已迫在眉睫。近年来, 免疫基因治 疗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白细胞介素23( IL-23) 是2000年发现的一种由p19亚基和p40亚基共同 构成的1种细胞因子 , 主要来源于活化的单核巨噬 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DC ),其具有较强的免疫调节 活性, 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慢性炎症反应和某些 感染性疾病的发病和调控过程。有报道提出,IL23可通过诱导和增强小鼠脾细胞CTL活性和IFN-γ 等细胞因子的产生而发挥抗肿瘤作用, 但与IL-12 相比, 不会诱导淋巴细胞产生高水平的γ干扰素( IFN-γ), 减少了毒副作用。因此, IL-23作为肿瘤基 因治疗的候选因子越来越受到关注。
目的与方法
• 目的: 研究白细胞介素23(IL-23) 在小鼠乳腺癌
中的抗肿瘤作用及其免疫功能变化。
• 方法: 将逆转录病毒介导转染IL-23基因的小鼠
乳腺癌细胞( IL-23 /MA-891)、转染逆转录病毒 空载体的小鼠乳腺癌细胞( LXSN / MA-891) 及 亲代小鼠乳腺癌细胞(MA-891) 分别接种于小鼠 皮下, 观察小鼠成瘤及肿瘤生长情况; 30 d时取 3 组小鼠脾脏和肿瘤组织,用ELISA 法检测3组小 鼠脾细胞在MA-891诱导下IFN-γ、TNF-α、IL12和IL-4的产生情况; 用流式细胞术( FCM )检 测肿瘤组织细胞表面分子MHC-I、MHC-II、CD80、 CD86的表达, 检测脾细胞CD11c 阳性细胞的比率, 并对脾细胞中CD4+ 、CD8+ 淋巴细胞进行分选; 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3组肿瘤组织中CD4+ 、 CD8+ 淋巴细胞浸润情况进行检测。

免疫实验诊断PPT课件

免疫实验诊断PPT课件

局限性
尽管免疫实验诊断在许多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但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某些疾病可 能无法通过免疫实验诊断确诊;实验结果可 能受到多种因素干扰,如试剂质量、操作误 差等;此外,部分免疫实验诊断方法可能存 在一定的假阳性或假阴性风险。
THANKS
感谢观看
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细胞因子等, 有助于肿瘤的早期发现、疗效监测和 预后评估。
移植免疫诊断
通过检测供、受体的免疫状态,有助 于提高移植成功率,预防排斥反应。
02
免疫实验诊断技术
抗原抗体反应技术
抗原抗体反应技术是利用抗原 和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 过检测抗原抗体反应来诊断疾 病的一种技术。
常见的抗原抗体反应技术包括 沉淀反应、凝集反应、补体结 合试验等。
抗原抗体反应技术具有操作简 便、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等优 点,在临床诊断中广泛应用。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免疫 学检测方法,通过酶标记的抗体或抗 原与特异性抗原或抗体结合,再加入 底物显色,达到检测目的。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具有灵敏度高、特 异性强、操作简便等优点,适用于大 量样品的快速检测。
04
免疫实验诊断的临床意义
感染性疾病的诊断
细菌性疾病
01
通过检测病原体抗原、抗体或细胞因子等,有助于诊断和鉴别
常见的细菌感染,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等。
病毒性疾病
02
检测病毒抗原、抗体或病毒核酸等,有助于诊断和监测病毒感
染,如流感病毒、乙型肝炎病毒等。
寄生虫感染
03
检测寄生虫抗原、抗体或细胞因子等,有助于诊断和鉴别寄生
肿瘤的早期诊断与监测
肿瘤标志物检测
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如癌胚抗 原、甲胎蛋白等,有助于早期发 现和监测肿瘤的生长和扩散。

免疫组化实验方法ppt课件

免疫组化实验方法ppt课件
非特异吸附,常用牛血清白蛋白 (5)防腐剂:微生物生长会干扰抗原抗体反应,稀释液和抗体液中加入
适量的叠氮钠或硫柳汞以防腐 (6)温度和时间:较高的反应温度(37℃)可加速抗原抗体结合反应,
低温有利于抗原抗体结合率的提高 (7)洗涤:除去未结合抗原或抗体,除去非特异性吸附造成的背景染色。
选用自来水、生理盐水或PBS等,加去污剂并在洗涤过程中加以振摇
免疫组化实验标本
• 组织标本(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
• 细胞标本(组织印片、细胞爬片和细胞涂 片)。
• 石蜡切片对于组织形态保存好,且能作连 续切片,有利于各种染色对照观察;还能 长期存档;
3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4)切片经染色后,应及时观察并照相。切片在4℃ 冰箱内过夜,其荧光强度将减弱约30%。
(5)调整抗体稀释度以获得最佳染色效果,以背景 非特异性染色最小为标准,对每一批抗体必须试验 摸索,找出最佳稀释度。
(6)所购抗体应及早使用,尽量减少抗体溶液的冻 融次数。
11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2)非醛类固定剂:适用于多肽类激素的组织固定,常与戊二醛或多聚 甲醛混合使用。
(3)丙酸及醇类固定剂:沉淀蛋白质和糖,保存抗原性较好。但对低分 子蛋白质、多肽及胞浆内蛋白质的保存效果较差,和其它试剂混合使 用加以解决,如加冰乙酸、乙醚、氯仿、甲醛等。
3.常用的固定方法--浸入法和灌注法(适用于动物实验研究)
10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免疫检测技术演示文稿

免疫检测技术演示文稿

现在是28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
三、补体结合实验
(2个系统,5种成分)
• 已知抗原加入血清(检测抗体)
• 加入标准量补体
• 加入包被抗体的红细胞
• 检测红细胞溶解情况
Ab
Ag
Ag
Patient’s serum
No Ab
现在是29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
四、免疫标记技术
免疫标记技术是采用酶、荧光素、放射性 核素等标记物标记抗原或抗体所进行的抗 原抗体反应。 免疫标记技术既可对样品作定性、定量检 测,也可进行定位分析,且大大提高了方 法的灵敏度,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免疫学 检测技术。
度的灵敏度(pg)和自动化检测等特点,因此在实
验研究和临床检测中仍被广泛应用。
主要用于激素、小分子药物、肿瘤标志物等 小分子化合物的定量分析。
现在是32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
放射免疫分析-基本原理
竞争性结合反应的经
典标记抗原(Ag*)和 非标记抗原(Ag)与限
量抗体(Ab)竞争性结合 Ag*和Ag具有等同的 与Ab结合能力
抗体过剩
抗体抗体比例合适
抗原过剩
网格学说(lattice theory)
抗原
抗体
现在是8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
二、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
①温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提高温度可加速反应
速度,缩短反应时间,常用反应温度为37-45℃。 ②溶液的pH:pH过高或过低可改变抗原和抗体理化
性质,影响反应结果,因此溶液的pH应适宜 (pH 6-8)。 ③电解质:反应中必须有适宜的电解质(0.85%NaCl)
现在是30页\一共有52页\编辑于星期六
四、免疫标记技术 常见标记免疫技术

免疫实验设计ppt课件

免疫实验设计ppt课件
2021/4/19•2021 Nhomakorabea4/19
• 报告人:黄亚华
• 成 员:郭美良

郭书琰

黄亚华

贾晓婷
大纲
• 1.立题依据
• 1.1化疗致血小板减少症
• 1.2血小板简介
• 2.研究背景
• 3.实验目的
• 4.实验内容
2021/4/19
• 5.预期实验结果
血小板的生物学作用
• 1、收缩血管,有助于暂时止血 • 2、形成止血栓,堵塞血管破裂口 • 3、血小板的凝血作用 • 4、释放抗纤溶因子, 抑制纤溶系统的活动 • 5、营养和支持毛细血管内皮 • 6、促进血液循环
2021/4/19
研究背景
• 白细胞介素是由多种细胞产生并作用于多 种细胞的一类细胞因子。由于最初是由白 细胞产生又在白细胞间发挥作用,所以由 此得名,现仍一直沿用。最初是指由白细 胞产生又在白细胞间起调节作用的细胞因 子。
• 1979年第二届国际淋巴因子专题会议将免 疫应答过程中白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
临床前研究表明,体内应用本品后发育成熟的巨核细胞 在超微结构上完全正常,生成的血小板的形态、功能和 寿命也均正常。
实验目的

• 验证注射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有效防治 化疗所致的血小板减少,使血小板下降程度 减轻。
2021/4/19
实验内容
• 1.获取实验动物:验血,取血小板数量在正常范围内的小白鼠16只, 每组8只分成两组,即实验组和对照组,记录各小鼠血小板数。
小板数量并记录。 • 6.将上述所测小鼠血小板数分别与其正常值和化疗后的血小板数作对
比,观察其数量变化,并观察两组小鼠皮肤有无变化,鼻腔、牙龈有 无出血。

免疫实验设计

免疫实验设计

一、课题名称: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对淋巴瘤荷瘤鼠的抗肿瘤作用的研究二、立题依据: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的疾病之一,近年来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和综合治疗方法的不断完善,肿瘤的诊治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目前,生物治疗已成为继手术、化疗及放疗之外的第四种治疗肿瘤的手段,是目前研究肿瘤治疗的热点之一。

迄今为止,CIK 细胞对淋巴瘤细胞株体外研究的报道较多,但对荷瘤鼠的体内研究及 CIK 细胞对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研究较少。

三、实验目的: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是一种异质细胞群,从外周血、骨髓或脐带血中分离出的单个核细胞在多种刺激因子(IL-2、IL-1、IFN-γ、抗 CD3 单克隆抗体)作用下,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而获得的一种免疫活性细胞。

CIK 细胞同时具有 T 细胞的抗肿瘤活性和 NK 细胞的非 MHC 限制性杀瘤的特点。

因其在体外扩增速度快,杀伤活性高,杀瘤谱广,不良反应少,可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消除微小残留,被认为是抗肿瘤过继细胞免疫治疗的首选方案。

本实验通过应用 CIK 细胞治疗淋巴瘤荷瘤鼠,应用免疫组化法比较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淋巴瘤组织的VEGF、MVD 的差异,探索 CIK 细胞抗肿瘤的新机制,为 CIK 细胞在儿童淋巴瘤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四、实验对象:淋巴瘤荷瘤鼠。

建立淋巴瘤荷瘤鼠并分组:在 Balb/c-nu/nu 裸鼠左上肢肩胛处皮下接种 T 细胞淋巴瘤 Jurkat 细胞 1.2×108/ml,0.2ml/只。

建立淋巴瘤荷瘤鼠模型。

待裸鼠成瘤后,随机分为两组,每组 5 只,治疗组予瘤旁注射体外培养 2 周的 CIK 细胞 3×107/ml,0.2ml/只,对照组予瘤旁注射 0.2ml 的生理盐水,隔日注射 1 次,连续注射 3 次。

五、实验材料:1.试剂及仪器:RPMI-1640 培养基、胎牛血清、二甲基亚砜、注射用链霉素、基因重组人IL-2、鼠抗人CD3Mcab、基因重组人INF-γ、人淋巴细胞分离液、兔抗人VEGF多克隆抗体、兔抗人vWF因子相关抗原抗体、生物素标记抗兔IgG 抗体、DAB显色液检测试剂盒、SP检测试剂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正确制作好所需的佐剂并进一步应用。 2、设计空白对照实验观察所制佐剂的 实际效果。
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 W/O/W型乳剂的制作 2 实验
1 W/O/W型乳剂的制作
其中内水相:油相:外水相=30:4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30,
佐剂的制作分两步, 第一步:按W/O型乳剂的制作方法制作W /O初乳; 第二步:使用螺旋桨叶片(Eurostar mixer) (IKA,Germany)1000rpm乳化即可;
2 实验
l、分组: 将纯系小鼠随机分成4大组(24只/大组) (1) 空白对照组(注射生理盐 水)(2)W/O/W型乳剂对照组(3)乙肝疫苗对照组(4)W/O/W型 乳剂和乙肝疫苗实验组 每大组又分三小组(8只/小组),即单次免疫组、二次免疫组、四次免 疫组; 2、免疫方法: 单次免疫组在0天免疫一次,二次免疫组在0天、14天各免疫1次,四 次免疫组在0天、7天、14天、21天各免疫1次,均经背部皮下免疫。 3、血清检测:单次免疫组、二次免疫组、四次免疫组均在第7天、第 14天、第21天、第30天、第45天、第60天各通过小鼠眼内眦静脉采 血,分离血清置入-80OC保存待测。用ELISA法检测血清抗乙肝疫苗 IgG、IgM的滴度,分别比较各组产生抗乙肝疫苗抗体滴度的差异,并 观察各组抗乙肝疫苗抗体滴度的动态变化。
2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脂质体是由脂质双层构成的合成球,其中可以包裹抗原,进 以作为疫苗的投递载体和佐剂。脂质体的佐剂效力依赖于其 所含脂质层的数目,所带电荷,组分以及制备方法[2-4]。 近期肿瘤疫苗的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选择脂质体的脂质成分, 可使其表面连接的肿瘤抗原更适于被递呈给APC,并诱导产 生抗肿瘤免疫。在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的脂质体中,与其连接 的抗原具有更高的交叉递呈能力。之后这个发现又被进一步 证实:实验表明可在小鼠体内诱导产生CTL反应进而清除肿瘤 [5]。尽管脂质体是研究最为广泛的抗原投递系统的一种, 但目前仍是一些新型免疫加强策略的研究对象。实验表明, 将DNA和蛋白共同包裹入脂质体所产生的协同效应超过了质 粒DNA和脂质体己知的佐剂效应。这种接种的新方法被命名 为“共投递”(co-delivery),可能是由同一个APC同时通过 MHC-I类和II类分子递呈途径将抗原递呈给CD8+和CD4+细胞 的结果,这种递呈模式经常发生在对活的病毒病原体的免疫 应答中[6]。
2 研究目标




本实验将改良的疫苗注射到小鼠体内,观察 小鼠血清中抗体的含量。 1、W/O/W型乳剂的制作 2、分组并进行单次免疫组、二次免疫组、 四次免疫组实验 3、进行血清检测研究目标: W/O/W型乳剂有显著增强小鼠抗乙肝疫 苗免疫效果的作用:W/O/W型乳剂作为乙 肝疫苗的佐剂可显著提高小鼠对乙肝疫苗诱 导产生抗乙肝疫苗IgG抗体浓度,且可延长 抗体的维持时间;在诱导小鼠抗一HBs抗体 产生方面,LPSp与铝佐剂具有相似的佐剂效 应,且与疫苗中的铝佐剂具有协同效应,提
表1小鼠免疫后不同时间乙肝疫苗IgG抗体滴度 测定结果
第7天 空白 W/O/ W型乳 剂 第14天 第21天 第30天 第45天 第60天
乙肝 疫苗
W/O/ W型乳 剂和乙 肝疫苗
表2小鼠体内抗乙肝病毒Hbc 抗Hbs 抗Hbe的 量
抗乙肝病毒 Hbc 空白 W/O/W型 乳剂 乙肝疫苗 W/O/W型 乳剂和乙肝疫 苗 抗Hbs 抗Hbe
3预实验结果及后续打算:
• 2012年9 月 至2012年12月:搜集资料,购买实验 材料 • 2013年1月 至2013年6 月:实验组和空白组进行 免疫实验并观察结果。 • W/O/W型乳剂有显著增强小鼠抗乙肝疫苗免疫 效果的作用。 • 2013年6 月 至2013年 9月:结题
二、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 问题
对脂质A有增强小鼠抗乙肝疫苗免 疫效果作用的研究
英双二班 6109006048张苹6109006049张琼 6109006050张永婷6109006051陈彬 6109006052崔健6019006053韩振东 6109006054黄鑫禹6109006055林强
一、立题依据
1 选题原因 2 国内外研究现状、水平和发展趋势 3 预实验结果及后续打算
1 选题原因

近年来乙肝又在国内流行,普通的乙肝疫苗产生的抗 体有一定的年限,一定时间后不能确定体内是否含 有乙肝的抗体,所以需要研制一种疫苗能够延长记 忆B细胞存在时间,且注射疫苗后抗体检测阳性率增 加,避免注射后抗体不产生的可能性。疫苗免疫激 活作用通常较弱,不足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 因此常在疫苗中加入佐剂,可以延缓抗原释放率, 延长免疫反应,提高记忆细胞的数量,能够聚集抗 原,有效提高免疫球蛋白受体的聚集度。此研究试 图改变佐剂的结构,进一步改善疫苗的作用时间, 增加记忆细胞的数量,及延长抗体的存在时间,以 达到终身免疫的效果。另外,该实验设计完全具有 可行性:首先本实验所需实验室及实验设备器材等 均可以在本校内实现。其次指导老师做项目指导, 为实验中所遇问题给予指导和帮助。最后项目参加 人员对本项目有热情有信心,并有时间和精力完成
谢谢!

1研究内容 2研究目标 3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 研究内容

脂质A是一种糖磷脂,双糖骨架的游离羟基和氨基 可携带多种长链脂肪酸和磷酸基团,且是内毒素 毒性与生物活性的主要组成成分。乙肝减毒活疫 苗需要注射三次,通过佐剂的改变,使达到一次 性免疫。脂质A作为一种表面活性物质,添加于水 包油包水型亚微型或微型球状微囊结构的乳剂中 (静脉注射一般要求80%乳滴直径小于1um,乳 滴直径均匀),其具有的亲水性与疏水性亦可以 增加自身作为佐剂的稳定性,其本身亦具有抗原 性,具有免疫激活作用,促进APC吞噬抗原,; 佐剂球状微囊结构使乙肝病毒疫苗缓慢释放,由 于抗原被集中在佐剂系统的微粒表面或内部,所 以抗原达到有效浓度的增加,增强体液免疫与细 胞中介免疫反应,通过缓解释放抗原提高特异性 抗体的质量与数量改变抗原的物理状态。



(二)免疫次数对诱导小鼠产生抗乙肝疫苗IgG抗体的 预期影响结果
W/O/W型乳剂加乙肝疫苗实验组、W/O/W型乳剂对照组、乙肝 疫苗对照组同一时间不同免疫次数之间抗乙肝疫苗IgG抗体滴度各大 组内免疫四次的小鼠产生IgG抗体滴度均显著高于免疫二次 (P<0.05),免疫二次也显著高于免疫一次(P<0.05)。
四、预期研究结果

(一)各实验组诱导小鼠产生抗乙肝疫苗IgG抗体滴度预 期结果
1、W/O/W型乳剂加乙肝疫苗实验组一次免疫、二次免疫、四次 免疫诱导产生的IgG抗体滴度均显著高于乙肝疫苗对照组、空白对照 组(P<0.05)。 2、W/O/W型乳剂加乙肝疫苗实验组四次免疫在多天后仍呈上升趋 势,而乙肝疫苗对照组四次免疫IgG抗体滴度达高峰后,随着时间的 延长抗体滴度均逐渐下降。


(三)小鼠血清抗乙肝疫苗IgM抗体的预期检测结果
W/O/W型乳剂加乙肝疫苗实验组在每一次免疫后IgM抗体滴度分别 显著高于未加W/O/W型乳剂的乙肝疫苗对照组与W/O/W型乳剂对 照组。虽然一段时间后IgM抗体滴度下降,但再次免疫时又出现以上 情况。
五、参考文献
[1]现代免疫佐剂研究作者 王大勇 于青海 周园 2004.4.30. [2]Heath TD,Edwards DC,Ryman BE.The adjuvant properties of liposomes.Biochem Soc Trans 1976;4:49 一52. [3]Tyrrel DA,Heath TD,Colley CM,Ryman BE.New aspects of liposomes.Biochim Biophys Acta 1976;457:259-63. [4]van Rooijen N,van Nieuwmegen e of liposomes as biodegradable and harmless adjuvants.Methods Enzymol 1983;93:83-5. [5]TaneichiM,Ishida H,Kajino K,Ogasawara K, Tanaka Y,KasaiM,etal.Antigen chemically coupled to the surface of liposomes are crosspresented to CD8+ T cells and induce potent antitumor immunity.J Immunol 2006;177:2324-30. [6] Laing P,Bacon A,McCormack B,Gregoriadis G,Frisch B,Schuber F.The‘co-delivery’approach to liposomal vaeeines:applic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influenza-A and hepatitis-B vaccine candidates.J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