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蜡切片制备方法和操作技术过程
石蜡切片制作流程
![石蜡切片制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89d8330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e0.png)
石蜡切片制作流程以石蜡切片制作流程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石蜡切片制作是一项常见的实验技术,在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广泛应用。
石蜡切片可以用于显微镜下的观察和分析,能够提供关于细胞和组织结构的详细信息。
下面将介绍一下石蜡切片的制作流程。
1. 组织固定:首先,需要从感兴趣的样本中取得组织样本,并将其进行固定。
固定是为了保持组织的形态结构和化学成分,常用的固定剂有福尔马林、乙醛等。
固定过程中,需要确保样本完全浸泡在固定液中,通常需要数小时至数天的时间,以确保组织被充分固定。
2. 脱水:固定后的组织样本需要进行脱水处理,以去除其中的水分。
脱水是将样本中的水分逐渐替代为有机溶剂,常用的有乙醇、丙酮等。
通常采用递增浓度的有机溶剂,从低浓度逐渐提高到高浓度。
每个浓度的脱水液中,样本需要浸泡一定的时间,以确保脱水彻底。
3. 渗透:脱水后的组织样本需要进行渗透处理,以使其与石蜡更好地结合。
渗透剂通常为石蜡溶液,可以将样本浸泡在石蜡溶液中,以使其逐渐渗透进入组织内部。
渗透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渗透均匀。
4. 包埋:渗透后的组织样本需要进行包埋处理,即将其嵌入到石蜡中。
首先,将组织样本放置在石蜡模具中,并加入适量的石蜡。
然后,将模具放入石蜡包埋机中,利用加热和真空等处理,使石蜡与组织样本充分结合。
包埋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以确保石蜡固化完全。
5. 切片:包埋后的组织样本需要进行切片处理,以获取薄片供观察。
首先,使用切片机将石蜡块切割成薄片。
然后,将薄片置于载玻片上,并加热使其与载玻片结合。
最后,使用刮片等工具将石蜡薄片修整成所需的形状和大小。
6. 然后,对切片进行染色处理,以增强对组织结构的观察。
常用的染色方法有血液学染色、免疫组化染色等。
染色后,可以使用显微镜观察和分析切片中的细胞和组织结构。
总结起来,石蜡切片制作流程包括组织固定、脱水、渗透、包埋、切片和染色等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条件和时间,以确保制作出高质量的石蜡切片。
石蜡切片的主要步骤
![石蜡切片的主要步骤](https://img.taocdn.com/s3/m/e21ce3af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b736d41.png)
石蜡切片的主要步骤石蜡切片是一种常用的制备薄片的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石蜡切片的主要步骤,并详细说明每个步骤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
1. 样品固定和处理在进行石蜡切片之前,首先需要对待切样品进行固定和处理。
固定样品的方法可以根据实验的需要选择,常用的有乙醛固定、冰醋酸固定和福尔马林固定等。
处理样品的方法也根据实验目的而定,可以包括染色、脱水、透明化等步骤,以便更好地观察和研究样品。
2. 包埋将处理好的样品包埋在石蜡中,以便进行切片。
首先,将样品放入石蜡溶液中,使其充分浸泡。
然后,将石蜡溶液转移到恒温水浴中,使其逐渐固化。
在固化过程中,要确保样品均匀分布在石蜡中,避免出现气泡和空洞。
3. 切片切片是石蜡切片过程中最关键的一步。
首先,将固化的石蜡块从模具中取出,并放置在切片机的夹持装置上。
然后,调整切片机的切片厚度和速度,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参数。
接下来,使用切片刀将石蜡块切割成薄片。
在切割过程中,要保持手稳定,避免切片厚度不均匀或出现断层。
4. 切片取片切片切割完成后,需要将切片从切片刀上取下。
首先,使用镊子将切片从切片刀上小心取下,避免损坏或弯曲切片。
然后,将切片放置在预先准备好的载玻片上。
在放置切片时,要注意避免气泡的产生,可以使用专门的工具如细管吸气来帮助排除气泡。
5. 去除石蜡和染色切片取片后,需要将切片上的石蜡去除,并进行染色处理。
首先,将切片放入去石蜡剂中,使其充分浸泡。
然后,将切片转移到浸泡染色剂中,进行染色处理。
在去石蜡和染色过程中,要注意时间控制和温度控制,以确保染色效果和切片质量。
6. 封片和封边染色完成后,需要将切片做成封片,以保护切片并便于保存。
首先,将切片用透明胶片或玻璃片覆盖。
然后,使用封片胶或封片胶带将切片和覆盖物固定在一起。
接下来,将切片的边缘进行封边处理,以避免切片脱落或污染。
7. 干燥和贴标封片完成后,需要将切片进行干燥处理,并进行贴标。
石蜡切片制备方法和操作技术过程
![石蜡切片制备方法和操作技术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587532611eb91a37f1115c41.png)
醋酸-乙醇)、纳瓦兴(Navaschjn’s)固定液。
材料固定完毕,保存于加盖的容器内,贴上标签。
(三)抽气
植物材料内部由于含有空气,导致固定液不能完全渗入。
材料投入固定液后需要立即抽气,以便让固定液有效透入 材料组织中,排除材料内气泡的干扰。
一般抽气时间为20-30min。抽过气的材料在停止抽气后, 应沉入底部。
保持组织原有形态 熟悉要取材的部位 选择好组织的切面
• (二)固定
将已切好的材料尽快地浸入相当于材料10-15倍体积的固定液 中,使细胞的新陈代谢瞬时停止,并保持细胞或组织的形态构 造及其内含物的状态不发生变化,使组织变硬,便于切片、着
色,同时具有防腐作用。
常用固定液:乙醇、甲醛、醋酸、液中的成分有可能会妨碍染色或发生沉淀、结晶,影
响观察;有的还会继续作用,使材料变质等,因此需要洗
去渗入细胞内部的固定液。
根据固定液的种类,需要用到不同的洗涤液,
常用的洗涤液有:水、70%乙醇或缓冲液
• (五)脱水
材料洗涤后残留的洗涤液,可能使材料分解变形,因此需用
脱水剂除去材料中的洗涤液,使组织逐渐变硬,以便让石蜡浸
在研究细胞、组织、胚胎以及微生物形态等方面石蜡切片 法是最理想的制片方法。
发 展 :
石蜡切片技术应用已有300多年历史:
1665年,英国人胡克用来制作薄片的小刀可以称得上最早的 “切片机”; 一个世纪以后,英国植物学家John Hill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真 正意义上的切片机; 1883年,剑桥大学车间制造了一台轮转式切片机; 1894年Rudolf Jung开发了第一台能重复切片的滑动式切片机;
做切片方法
![做切片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e8547c95fbfc77da269b17f.png)
常规组织病理技术切片技术是病理检验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实验室内的病理检查工作中,不仅要观察大体标本的病理变化,更重要的还要观察组织标本的病理变化,才能作出最后诊断。
大体标本的病理变化是用肉眼观察,而组织标本必须借助显微镜进行观察。
组织标本的质量将直接影响镜检观察,也就是影响到诊断和研究。
学习和从事切片技术工作,首先应当认识这一工作的重要性,提高责任感。
切片技术随着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光学仪器和切片机的日益精密而不断改进。
下面仅就目前兽医实验室最常用的石蜡切片的制作技术做一系统的介绍。
(一)石蜡切片制作方法和程序任何组织制成一张菲薄的切片标本需要经过一系列的处理过程,而每一过程的步骤和手续严密而复杂。
现将制作石蜡切片的主要程序介绍如下。
制作石蜡切片的主要程序:取材;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染色;封固。
1.取材病理组织大多数采自动物尸体剖检材料或活体检查组织,取材的种类、数量取决于诊断和研究的目的,病理组织要越新鲜越好,因此标本取材后要及时切成小块,进行固定。
取材时必须注意:⑴接受病理组织材料时,必须依据送检单详细检查送检物。
自己采的病料也要求及时填写送检单。
检查时注意标本名称、数量与送检单是否相符,并查明送检单位地址以及有无临床及化验等有关资料。
如果发现送检标本不符,标本固定不当以及标本发生腐败等而不能制作切片时,应立即退回;若检查无误,应将标本及时登记、编号。
⑵组织切块需用锐刀或剪,切忌对组织材料挤压,揉搓及扭折等损伤,以保持组织完整及生活时状态。
⑶切块要选择病变显著部位及可疑病灶。
切取组织块要包括病灶及其周围健康部分,重要病变可多取几块,以反映病变各阶段、各部分的形态变化。
采取组织应包括各该器官的各组成部分,如肾脏应包括被膜、肾皮质部、肾髓质部、肾乳头及肾盂。
⑷组织块不宜过大,通常长1厘米,宽为1.5厘米,厚度为0.3厘米,最宽可达1.5~3厘米,但厚度不超过0.5厘米为宜。
常用标本制备技术
![常用标本制备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cbe73a155f0e7cd1842536fd.png)
常用标本制备技术一、常用光镜标本制备技术1.切片标本的制备:常用的切片方法为石蜡切片,其制备程序如下:⑴取材从动物身体割取所需的新鲜组织一小块(厚度约0.5厘米)。
手术愈快愈好,以防组织的死后变化。
⑵固定把切取的小块组织,迅速投入预先配好的固定液[如10%福尔马林、0.5%锇酸、包氏液、岑克氏液、卡氏等固定液]中固定,使组织细胞的蛋白质变性,组织块硬化,以保存组织细胞原有的形态。
⑶冲洗(洗涤)组织块自固定液取出后,须经流水冲洗或乙醇洗涤,使组织中含有的固定液全部除去,直至洗净为止。
⑷脱水脱水的目的在于除去组织中的水分。
因为组织中的水分和石蜡是不相溶的,为不使组织块在脱水时产生收缩,所以一定要经过各级浓度的脱水剂(如乙醇等)将水分脱净。
⑸透明组织块脱水后,须经既可和乙醇相混,亦可作石蜡溶剂的透明剂(如二甲苯)透明,使组织中的乙醇被透明剂所替代,才能浸蜡包埋。
⑹浸蜡浸蜡是将包埋剂(石蜡)透入整个组织的过程。
石蜡透入组织需要一定的温度(石蜡熔点)。
所以浸蜡都在恒温箱中进行。
⑺包埋制备一定形状的容器(如纸盒等),倒入熔化的石蜡,迅速夹取浸透石蜡的组织块放入盒内,待表面石蜡凝固后立即将容器投入水中,使它凝固成蜡块。
⑻切片组织块经上述处理后,不仅变硬,且有石蜡支撑,可用切片机将包埋组织的蜡块切成薄片,一般厚度是5~8微米。
⑼贴片把由切片机切下的蜡条,分割成小段,分别排放于滴有蒸馏水的载玻片上,在展片台上微热,使皱褶的蜡片伸展平正。
⑽烘片把贴有蜡片的载玻片置于45℃恒温箱中,烘烤3~4小时,使切片干燥。
⑾脱蜡与复水组织切片的脱蜡等过程是在染色缸中进行的,因此须预先准备洁净的染色缸,并分别放入二甲苯、各级浓度的乙醇及染料溶液,按顺序贴好标签。
染色前须先进行脱蜡和复水,即用二甲苯溶去切片上的石蜡后再经各级浓度乙醇(自高浓度到低浓度)下行到水的过程。
因为没有经过复水处理的切片不能用水溶性染料染色,所以在染色前必须再度复水。
石蜡切片流程范文
![石蜡切片流程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5a565178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08.png)
石蜡切片流程范文石蜡切片是一种常见的组织学技术,用于制备生物组织薄片,使其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和分析。
下面是石蜡切片制备的详细流程。
1.组织固定:首先,需要选择适当的方法将生物组织进行固定,以保持其形状和结构。
最常用的方法是使用福尔马林溶液进行组织固定。
将组织样品置于福尔马林溶液中,通常需要固定24至48小时。
2.去水:固定完毕后,需要将组织中的水分除去,以便进行后续的处理。
通过逐渐提高样品中酒精浓度(例如70%、80%、95%和100%构成的酒精梯度)来逐步去除水分,通常每次浸泡20至30分钟。
3.清洁:去水后,通常需要对样品进行清洁,以去除可能存在的污物和其他杂质。
可以用清洁的醇溶液(例如100%酒精)浸泡样品数分钟,然后用去福尔马林等溶液洗涤样品。
4.浸渍:在石蜡切片制备过程中,需要将组织样品浸泡在石蜡中,以使其渗透并得到支撑。
选择适当的石蜡类型和温度很重要。
通常使用低熔点石蜡(例如58℃石蜡),在60至65℃的恒温水浴中加热并溶解石蜡。
5.渗透:将组织样品从酒精中转移到融化的石蜡中,通常需要经历多个步骤的渗透过程。
首先将样品浸泡在75%酒精中,然后再依次转移到浓缩的酒精溶液中(例如85%、95%和100%)和石蜡中,每次浸泡时间约为1小时。
6.包埋:当样品完成渗透后,需要进行包埋,即将渗透后的组织样品放置在切片模型中,并用石蜡封住。
将切片模型倒置,将溶解的石蜡缓慢倒入模型直到完全覆盖组织样品。
然后将切片模型固定在冷却装置中,等待石蜡冷却和固化。
7.切片:当石蜡块完全固化后,可以将其切割成所需的薄片。
通常使用旋转切片机或手动切片机进行切片。
将切片机的刀片调整到所需厚度(通常为3至5微米),将石蜡块放置在切片机上,并逐渐将刀片与石蜡块接触,以制备薄片。
8.制片:将切好的石蜡薄片静置在温水中,让其自然展开,并将其转移到预涂有胶水的载玻片上。
轻轻将玻片压在石蜡薄片上,以确保两者之间有良好的接触。
然后将载片放置在恒温台上,以便胶水干燥。
石蜡切片法
![石蜡切片法](https://img.taocdn.com/s3/m/946c1f2b3968011ca3009173.png)
包埋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问题:包埋后的石蜡块应为均匀半透明状,有时出现白色浑浊 结晶(像雪花一样)部分,这样在切片时就有妨碍,不易切出 薄的切片。 原因:①组织内部或石蜡中混有透明剂;②脱水不干净;③石 蜡本身品质不良;④组织块移入纸盒时动作太慢,周围的石蜡 已成凝固状态;⑤冷却用水温度不够低,石蜡凝固太慢。 解决办法:属于前三个原因者应在包埋之前就须注意;属于后 二个原因者,可将包埋块再投入Ⅲ蜡中熔化后重新包埋,但必 须注意熔化包埋过的石蜡块的时间不宜过久。
脱水(常用脱水剂:乙醇;脱水原则:低浓度到高浓度)(目的?) 脱水时间:视材料的性质、大小而定 小鼠肝脏:在各级AL中停留0.5-1h; 植物叶片:在各级AL中停留2-4h; 注意:脱水应彻底,否则与二甲苯混合后混浊,必须倒回重脱水;如需过夜, 则停留在70%酒精中。
二、实验步骤(2)
透明(置换) 常用透明剂:二甲苯; 透明原则:低浓度到高浓度 (½ 二甲苯+ ½ 100%酒精 二甲苯 二甲苯) 透明时间:小鼠肝脏每级停留0.5-1h;植物叶片每级停留1-3h。
染色原理--化学作用
化学作用的主要理论根据是染色剂的性质可分为酸性、碱性和 中性染色剂,而动、植物的细胞内—般也可区分为酸性(阴离子) 和碱性(阳离子)部分。当碱性染色剂溶液中的有色部分成为阳 离子时,就能与细胞的阴离子(酸件部分)较牢固地结合,当酸 性染色剂溶液中的有色部分成为阴离子时,就能与细胞内的阳 离子(碱性部分)较牢固地结合。 例如,细胞核,尤其是核内的染色质,主要由核酸组成,是酸 性的组成成分.故和碱性染色剂(苏木精)的亲和力很强,易于 着色。细胞质含碱性物质,故和酸性染色剂(伊红、曙红)的亲 和力很大,易于着色。
甲醛-醋酸-酒精液(FAA) 50%或70%酒精 90ml 冰醋酸 5ml 甲醛 5ml 特点:过去称”标准固定液“或”万能固定液“;是 组织形态中常用的固定液;同时兼作保存液。是植物 制片技术中较为良好的固定液和保存液。除单细胞和 丝状藻类外,均可用此液固定.也通用于昆虫和甲壳 类的固定。
石蜡切片机
![石蜡切片机](https://img.taocdn.com/s3/m/4209ae01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fc.png)
石蜡切片机石蜡切片机是一种常见的实验室设备,主要用于制备石蜡切片。
石蜡切片是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样品制备技术,可用于组织学切片、病理学诊断以及医学教育等领域。
工作原理石蜡切片机的工作原理比较简单,它主要由滑刀、定刀、切片台、移动台、刀架、刀盘、蜡筒等组成。
其工作过程一般如下:1.将石蜡样本放入蜡筒中加热至蜡体液化,然后将蜡液倒入切片台中。
2.调节切片机上的刀架和定刀使其夹紧滑刀,然后将滑刀从刀架中取出,平稳地移到蜡体表面,切下一片薄薄的石蜡样本。
3.将滑刀上的石蜡切片移动到移动台上,调节光源和放大倍数,用显微镜观察切片下的结构并进行病理学诊断或组织学研究。
技术要点及注意事项在使用石蜡切片机时,需要掌握一些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切片效果和实验安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技术要点和注意事项:1.切片机的刀片应定期更换和磨削,以保持好的切片质量。
2.操作时应注意刀片的角度和切片的厚度,以适应不同的实验需要。
3.切片前应充分加热样本,使其尽量均匀涂敷于切片台中,有利于切片的取样和质量控制。
4.在切片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刀片和样品表面的状态,调节切片机上的控制器,适时调整切片速度和厚度。
5.操作人员需佩戴助手手套和防护眼镜等安全设备,切勿用手触摸加热部件,以防烧伤。
应用领域及展望石蜡切片技术在生物和医学研究中应用广泛,特别是在组织学领域中,几乎是必需的样品制备方法。
它可以制备出高质量、高保真度的组织学切片,有助于研究细胞、组织、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未来,随着生物技术和医学研究的不断发展,石蜡切片技术也将不断改进,设备性能和样本的处理方法将更加高效、精确和智能化,为疾病诊断、药物研发和生物学基础研究等领域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生物显微技术 第一章 石蜡切片制作技术
![生物显微技术 第一章 石蜡切片制作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993bd503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d0.png)
三、包埋
是把被石蜡浸透的材料连同熔化的石蜡一起 倒入一定形状的容器内,并立即投入冷水中, 使它凝固成含材料的蜡块,以备切片。
从温箱中取出盛放纯石蜡的蜡杯,倒入包埋 用的纸盒中,取出存放材料的蜡杯,用温镊 子夹取材料平放于纸盒底部,使之排列整齐。 将纸盒两侧的把手提起,慢慢地平放在面盆 的水面,待石蜡的表面凝固,将 纸盒慢慢 浸入水中,待石蜡完全凝固(约30分钟) 后即可取出备用。
包埋前应先把必需的用具(恒温箱、温台、纸盒) 准备好。 包埋用的镊子要先放在温箱中预热。
第五节 切片、展片和贴片
一、切 片 是把包埋好的材料块用切片机切成所需厚度的切片带。 实验程序 1. 切片前的准备工作 (1)整修:用单面刀片将蜡块四周修整平行。 (2 )石蜡块的固着:先将蜡块用刀片切成方形或长
四、注意事项
1 透明的注意事项
使用透明剂时,要随时盖紧盖子,以免空气中水 分进入; 更换透明剂,动作要迅速; 材料周围 出现白色雾状,应退回纯酒精中重新脱水。
2 透蜡的注意事项
动物材料常用的石蜡熔点为52-56ºC;植物材料 为54-60ºC。 透蜡温度要恒定,不可忽高忽低;
3 包埋的注意事项
第一节 动物的选择、杀死和取材
一、动物的选择 根据实验目的选择合适的动物和组织 如:健康状况的选择 观察不同组织、器官选择不同的动物(如:
肥大细胞、肝小叶、环层小体等)
二、动物致死法 根据动物的大小、种类和观察目的不同,进
行适当的选择。 1、麻醉法 2、空气栓塞法 3、断头法 4、击头法 5、股动脉放血法 要求动作迅速、及时取材、迅速固定
石蜡切片的基本操作流程
![石蜡切片的基本操作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e3ce281d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0b.png)
石蜡切片的基本操作流程石蜡切片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技术,用于制备组织切片,以便进行显微镜观察和研究。
以下是石蜡切片的基本操作流程:1. 组织固定:首先,将待切片的组织标本进行固定,以保持组织结构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常用的固定剂包括福尔马林、酒精和乙醛等。
固定时间的长短取决于组织的大小和类型,一般为数小时至数天。
2. 组织去水化:固定后的组织需要去除固定剂并脱水,以防止切片过程中的破损和变形。
通常采用逐渐增加乙醇浓度的脱水步骤,常见的乙醇浓度为70%、80%、90%和100%。
3. 组织浸渍:脱水后,组织需要进一步浸渍到石蜡中,以增加组织的硬度和支持性。
首先将组织放入浸渍剂中,如甲醛或乙醇中的苯麻油,然后逐渐增加石蜡浓度,常见的石蜡浓度为50%、70%和100%。
4. 组织包埋:在组织浸渍后,将组织放入包埋模具中,然后倒入熔化的石蜡,使其完全包裹住组织。
包埋完成后,将模具放入冷却台或冷冻器中,使石蜡迅速固化。
5. 石蜡切片:将冷却固化的石蜡块从模具中取出,使用切片机将其切割成薄片。
切片机通常配有刀片、切片夹和切片盒等工具,切片时需要注意切片的方向和角度,以获取最佳的切片效果。
6. 切片染色:切片完成后,可以对切片进行染色,以便更好地观察和分析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血液染色、组织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等。
7. 切片封片:染色后,将切片放置在载玻片上,并使用透明的封片剂将其覆盖。
封片剂可以保护切片,防止切片脱落和变形,并提高显微镜观察的清晰度。
8. 切片观察:最后,将封片的切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和分析。
可以使用不同的显微镜镜头和放大倍数来观察组织细节和细胞结构,同时可以使用图像分析软件对切片图像进行处理和测量。
总体而言,石蜡切片的基本操作流程包括组织固定、去水化、浸渍、包埋、切片、染色、封片和观察等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条件和操作技巧,以确保获得高质量的组织切片用于研究和诊断。
石蜡切片制作过程的脱水、透明、浸蜡最佳时间和方法的探讨
![石蜡切片制作过程的脱水、透明、浸蜡最佳时间和方法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a4d94002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ba.png)
脱水
脱水是石蜡切片制作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步骤,它旨在去除组织内的水分,为后 续的透明和浸蜡步骤创造条件。以下是几种常用的脱水方法及其原理和注意事 项:
1、真空干燥:将组织置于密封的容器内,在一定的负压下进行干燥。此方法 可有效去除组织内的水分,但需要严格控制负压大小和干燥时间,以避免组织 过度干燥或受到损伤。
准备工作
在制作石蜡切片前,需要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1、材料和设备的选择: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包埋剂、切片 刀、染色剂等材料,同时准备好烘箱、水浴锅、注射器等设备。
2、实验前的准备:对实验动物进行麻醉、处死、解剖等操作,获取所需的组 织器官,并按照要求进行处理。
3、实验方案的制定:根据实验目的和操作流程,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案,以便 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
在制作过程中,每个步骤都有需要注意的关键点和事项。例如,在涂布石蜡时, 需保证石蜡的均匀性和厚度;在制作切片时,应根据组织类型和观察需求选择 合适的切片厚度;在盖印时,应保证切片的平整度和无气泡。此外,为了获得 更好的观察效果,还需注意显微镜的调整和光源的选择。
四、注意事项
在制作石蜡切片标本时,需注意以下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1、石蜡的纯度:选用纯度较高的石蜡,避免影响切片的制作和观察效果。
鼠组织采集主要采用处死法,常用的有颈椎脱臼法和吸入麻醉法。采集的组织 应尽可能保持完整,避免机械性损伤。采集后,将组织块置于预冷的0.9%生理 盐水中清洗,去除血渍和杂质,再放入4%多聚甲醛固定液中固定,以保持组织 形态和结构。
二、切片方法
石蜡切片是最常用的组织切片方法,其制作过程包括取材、固定、脱水、包埋、 切片和染色等步骤。另外,冷冻切片也是一种常用的切片方法,主要适用于新 鲜组织的观察和研究。
《病理检验技术》课件——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病理检验技术》课件——石蜡包埋组织切片](https://img.taocdn.com/s3/m/98053345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fc79cca.png)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7.若天气太冷,切片时组织蜡片容易碎裂,对着组织蜡块面 呵一口气后进行切片,可改善组织蜡片容易碎裂的情况,但 所切出的第一、二张组织蜡片厚度会比原来设定的切片厚度 稍厚一些,因此,前一、二张切出的组织蜡片不要。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6.调节切片刀的切片角度:切片机刀座上都有标 示切片刀切片角度的刻度,切片前需调节切片刀 至合适的切片角度,才能切好片。通常切片机上 刀座刻度范围为0°~10°,一般设定切片刀的 角度在8°左右为宜。但真正的切片角度是余隙 角。 所谓余隙角是指切片刀下刀锋倾斜面与组织蜡块 面的夹角。余隙角避免了切片时切片刀往返过程 中刀与组织蜡块面之间的摩擦。最理想的余隙角 是2°~4°,太大或太小都不能切好片。
3.如用金属框包埋组织蜡块,必须把四边修整平行,否 则在切片时会切出弯曲的组织蜡片带。
4.切片用毛笔应选用松软毛的水彩画笔,清扫切片刀上 的蜡屑时应顺着刀背往刀锋扫,避免刀锋切割笔毛,损 坏刀锋。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5.切片时转动切片手轮或推拉切片刀的动作要轻, 用力均匀。若用力太猛和速度太快,将会引起切片 压缩,也易导致轮转式切片机齿轮的磨损。
病理检验技术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组织石蜡切片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送检组织经过固定、 脱水、透明、浸蜡和 石蜡包埋制成组织蜡 块后即可马上进行切 片,称石蜡包埋组织 切片,简称石蜡切片。
石蜡包埋组织切片
一、石蜡切片操作过程
1.组织蜡块排序、冷冻:按病理号排序,先切在 前;蜡块组织面朝下放在一盘平整的冰块或冷冻 台上冷冻(-4~0℃)几分种后开始切片。
植物石蜡切片法显微制片技术
![植物石蜡切片法显微制片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7e7d772aba0d4a7303763a6a.png)
取材
用锋利的刀片切取新鲜的植物材料,选定适宜的材料,立即固定。 取材的注意事项如下: (1)取材料要新鲜。动作要迅速,以免挤压损坏组织;取病理材料时,应设置
对照材料。 (2)所取材料大小要适当:根和茎一般直径≤5mm,切取成5-10mm小段;叶
片一般取过中脉处,切成2-5mm宽、5-8mm长。在切材料时,必须注意 刀片与中轴成直角,两切面平行,否则制成的切片细胞是斜的。 雌、雄 蕊一般不需分割。 (3)取材时间可根据切片要求有所区别。如:在进行植物发育的研究过程时, 需要找到细胞分裂相,一般在晴天的早晨9:00-10:00时取材,此时植 物细胞分裂活动较明显。 (4)取材不易过老,否则制片有难度(过老的材料须在滑走切片机上进行); 对纵切的材料适当多取材,如根尖、茎尖等,因为切到材料正中的概率 较低。
(五)脱水
• 材料经洗涤后含有部分水分,会使材料分 解。而且透明剂与水是不相混合的,不利 于材料的透明和包埋等后期处理。因此需 用脱水剂逐渐除去材料中的水分,以便让 石蜡渗透进细胞。所以,脱水是制片的关 键环节。脱水剂要求能与水混合,而且能 与其他有机溶剂互相替代。
• 脱水必须在有盖的玻璃器皿中进行,防止 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在更换高一级的脱水 剂时,最好不要移动材料,以免损坏材料。
• 浸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常用的正丁醇。
• 每次浸蜡的时间,视材料大小而调节。
(八)包埋
• 材料经过足够时间的浸蜡后,需包入蜡 块,以备切片。
• 操作方法:根据切片材料大小,确定所 需纸盒的尺寸,用表面光滑的磅纸预先 叠好纸盒。
(九)切片
• 即(二)固定
• 将已切好的材料尽快地浸入相当于材料10-15倍体积的固 定液中。借助固定液的作用,使细胞的新陈代谢瞬时停止, 并保持细胞或组织的形态构造及其内含物的状态不发生变 化。从而达到使组织变硬从而便于切片、增强内含物的折 光度、令细胞易于着色的目的,同时具有防腐作用。以新 鲜配制固定液效果较好。固定的时间依材料的种类、性质、 大小等而定。材料固定完毕,保存于加盖的容器内,贴上 标签。
石蜡切片流程
![石蜡切片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dd7b9d7d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e3.png)
石蜡切片流程一、引言石蜡切片是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中常用的一种实验技术,用于制备样品的薄片,以便进行显微观察和分析。
本文将介绍石蜡切片的流程及其关键步骤。
二、材料准备1. 石蜡:选择适合的石蜡材料,常见的有硬质石蜡和软质石蜡。
2. 样品: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样品,可以是生物组织、细胞、材料等。
3. 切片刀:选择切割尖锐且锋利的切片刀,常见的有玻璃刀片和钢刀片。
4. 切片机:使用专业的切片机设备,保证切片的精准度。
三、石蜡切片流程1. 固定样品:将样品进行固定处理,常用的方法有福尔马林固定、乙醛固定、冷冻固定等。
固定的目的是保持样品的形态结构和生物活性。
2. 除去水分:将固定后的样品通过醇溶液逐渐去除水分,一般采用浓度逐渐降低的醇溶液,如75%乙醇、50%乙醇、30%乙醇等。
3. 渗透石蜡:将去水后的样品用石蜡进行渗透处理。
首先将样品置于较低融点的石蜡中,然后逐渐转移到较高融点的石蜡中,这样可以保证样品逐渐与石蜡融合。
4. 包埋:将渗透后的样品放入石蜡模具中,待石蜡凝固后,取出石蜡块。
5. 切片:使用切片机将石蜡块切割成薄片,切片的厚度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一般为4-10微米。
6. 切片处理:将切好的薄片浸泡在温水中,使其展平,并将薄片转移到载玻片上。
7. 固定薄片:将载玻片放入烘箱中,以适当的温度和时间使薄片与载玻片充分固定。
四、注意事项1. 操作环境:保持实验室的清洁和安静,避免灰尘和噪音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 刀片处理:在使用切片刀前,先将其清洗干净并消毒,以防止样品污染。
3. 温度控制:石蜡切片的各个步骤中,温度的控制非常重要,可以根据不同的样品选择适当的温度。
4. 切片厚度:不同的样品需要不同的切片厚度,要根据实验需要进行调整。
5. 质量控制:在每个步骤结束后,要对样品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查,确保切片的质量。
6. 保存条件:切好的石蜡切片应妥善保存,防止受潮或受到外界环境的污染。
五、总结石蜡切片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技术,通过固定、去水、渗透石蜡、切片等步骤,可以制备出精细的样品薄片,用于显微观察和分析。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c28bc7f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dc.png)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石蜡切片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实验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医学、生物学等领域。
本实验报告将详细介绍石蜡切片实验的步骤、原理以及实验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实验步骤石蜡切片实验的步骤主要包括标本制备、石蜡浸渍、切片和染色几个关键环节。
首先,我们需要收集适当的组织标本,如动物器官或植物组织。
这些标本需要经过固定处理,通常使用福尔马林进行固定,然后进行脱水和透明化处理,最终被浸渍进入石蜡中。
在石蜡浸渍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将标本逐渐浸入温度逐渐升高的石蜡中,以使其充分浸渍并软化。
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温度的控制,同时还要避免气泡的产生。
一旦标本被完全浸渍在石蜡中,我们可以使用石蜡切片机进行切片。
在切片过程中,我们需要调整切片机的切片厚度,通常为4-6微米。
此外,为了得到较好的切片质量,我们还需要确保刀片的锋利度和切片机的切片速度适当。
切片完成后,我们需要将切片置于载玻片上,并进行染色处理。
染色可以提高组织的对比度,使细胞和组织结构更加清晰可见。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血液学染色、核染色和生物标记染色等。
第二部分:实验原理石蜡切片实验的原理是基于石蜡的高渗透性和易于切割的特点。
通过浸渍和固化过程,标本会充分浸泡在石蜡中,使其变得坚硬而易于切割。
切片机通过旋转刀片来切割标本,形成薄而均匀的切片。
石蜡切片实验的目的是为了观察和研究细胞和组织的结构。
通过切片和染色,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细胞的形态、组织的排列以及细胞内的细胞器结构。
这对于研究疾病的发生机制、药物治疗的效果评估以及生物学基础研究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部分:实验问题与解决方案在石蜡切片实验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常见的问题,如切片不均匀、切片断裂或组织变形等。
这些问题可能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和观察效果。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可以在实验过程中采取一些措施。
首先,在标本制备过程中,我们可以控制好固定时间,避免过长或过短的固定时间导致的组织变形。
其次,在切片机操作过程中,我们需要确保刀片的锋利度和切片机的切片速度适当,以避免切片不均匀或切片断裂的问题。
石蜡切片原理
![石蜡切片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8b01476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3942314.png)
石蜡切片原理石蜡切片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技术,它可以将组织样本切割成极薄的切片,以便于显微镜观察。
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石蜡切片技术被广泛应用于病理学、组织学和细胞学领域。
本文将介绍石蜡切片的原理及其相关知识。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石蜡切片的原理。
石蜡切片的制备过程主要包括组织固定、脱水、透明化、浸渍和包埋、切片、脱脂和染色、封片等步骤。
其中,组织固定是将组织样本固定在载玻片上,以保持其形态和结构不变。
脱水是通过逐渐浸泡在酒精溶液中,将组织中的水分逐渐脱除,使组织逐渐硬化。
透明化是将脱水后的组织样本浸泡在透明质料中,以使组织透明,便于观察。
浸渍和包埋是将透明化后的组织样本浸渍在熔化的石蜡中,然后进行包埋,使组织样本固定在石蜡中。
切片是将包埋好的组织样本切割成极薄的切片,通常为4-6微米厚。
脱脂和染色是将切片脱除石蜡并进行染色处理,以便于显微观察。
最后,将染色后的切片放置在载玻片上,并进行封片处理,以便于保存和观察。
石蜡切片的原理是基于石蜡的特性和组织样本的结构。
石蜡具有较好的渗透性和包埋性,可以使组织样本固定在其中,并且能够保持组织的形态和结构。
而组织样本经过脱水、透明化和浸渍后,可以使组织样本透明、坚硬并固定在石蜡中。
切片后,经过脱脂和染色处理,可以清晰地显示组织的形态和结构,以便于显微镜观察和分析。
除了石蜡切片的原理,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些相关的知识。
首先是石蜡的选择。
石蜡通常有不同的软化点,根据不同的样本类型和切片要求,需要选择适当软化点的石蜡。
其次是切片机的选择和使用。
切片机的性能和切片刀的锋利度对切片质量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选择适合的切片机和切片刀,并进行正确的使用和维护。
另外,脱脂和染色的过程也需要严格控制,以保证切片的质量和染色效果。
总之,石蜡切片是一种重要的组织学技术,它在生物医学研究和临床诊断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通过了解石蜡切片的原理和相关知识,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技术,提高切片质量,为科研和临床工作提供可靠的数据和依据。
石蜡切片的原理
![石蜡切片的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c0c4e74f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d4.png)
石蜡切片的原理
石蜡切片是组织学中常用的一种制备技术,用于观察和研究生物组织的微观结构。
其原理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组织采集:首先,需要将待观察的生物组织(例如动物、植物的器官或细胞等)进行采集和收集。
采集可以通过活体取材或者组织固定的方式进行。
2. 组织固定:为了保持组织的形态和结构不受损失,采集到的生物组织需要进行固定处理。
常用的固定方法包括用福尔马林(formalin)进行固定、液氮冷冻等。
3. 组织处理:固定后的生物组织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处理步骤,以便使其能够被切割成薄片。
处理步骤包括去水化、透明化和浸渍。
4. 包埋:将处理后的组织用石蜡进行包埋,即将其浸入熔化的石蜡中。
石蜡可以提供支持和保护组织的结构,使得组织在切割过程中不会受损。
5. 切片:经过包埋的生物组织在石蜡硬化后,需要使用显微切片机进行切割。
切片机能够将包埋的生物组织切割成极薄的切片,常见的厚度约为4-6微米。
6. 染色:切片完成后,需要进行染色以增强对组织结构的观察。
常用的染色方法包括常规染色(如血液染色)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等。
7. 观察和分析:最后,将染色后的切片放置在显微镜下观察,并使用显微镜和其他相关设备进行分析和研究。
通过石蜡切片技术,可以观察和研究生物组织的细胞结构、组织类型、细胞分化、病理变化等重要信息,对于医学诊断、疾病研究和药物开发等领域具有重要意义。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787e813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f1.png)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石蜡切片实验报告石蜡切片是一种常见的实验技术,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
本实验旨在探索石蜡切片的制备方法、切片技术以及应用领域。
一、石蜡切片的制备方法石蜡切片的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固定、脱水、浸渗和包埋四个步骤。
首先,需要将待切割的样本进行固定处理,常用的方法有福尔马林固定和乙醛固定等。
固定处理的目的是保持样本的形态结构和化学组成,以便后续的处理。
接下来,进行脱水处理,将固定的样本逐渐置于浓度递增的酒精溶液中,以去除样本中的水分。
然后,进行浸渗处理,将脱水后的样本逐渐浸渗于石蜡中,以增加样本的硬度和刚性。
最后,进行包埋处理,将浸渗后的样本置于石蜡中,使其完全包裹。
制备好的石蜡块可以进行切片处理。
二、石蜡切片的切片技术石蜡切片的切片技术主要包括石蜡块修整、切片机操作和切片收集三个步骤。
首先,需要对石蜡块进行修整,将其切割成适当大小的块,以便放置于切片机中。
修整过程需要注意保持切片块的平整和规整,以确保切片的质量。
接下来,进行切片机操作,将石蜡块固定在切片机上,并设置好切片机的切割参数,如切片厚度和切割速度等。
切片机通常使用旋转刀片进行切割,通过旋转刀片与石蜡块的接触,将石蜡块切割成薄片。
最后,进行切片收集,将切割好的石蜡切片收集起来,可以用于后续的染色、观察和分析。
三、石蜡切片的应用领域石蜡切片在生物学、医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生物学研究中,石蜡切片可以用于组织学研究,通过切割和染色石蜡切片,可以观察和分析生物组织的形态结构和细胞组织的分布情况,从而揭示生物组织的功能和病理变化。
在医学诊断中,石蜡切片可以用于病理学检查,通过切割和染色石蜡切片,可以观察和分析患者组织样本中的异常变化,为医生提供诊断依据。
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石蜡切片可以用于材料分析,通过切割和染色石蜡切片,可以观察和分析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组分分布,从而揭示材料的性质和特性。
总结起来,石蜡切片是一种重要的实验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8d89092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37.png)
石蜡切片实验报告石蜡切片实验报告实验目的:熟悉石蜡切片技术的操作方法,了解石蜡切片制备的过程,并观察切片的结构。
实验原理:石蜡切片是一种常用的组织学检查方法,常用于生物组织的切片制备。
石蜡可以通过渗透,浸渍和固化来固定生物组织,并使其变硬,便于切割。
切片制备过程中,石蜡会填充生物组织的间隙,使组织保持形状和结构,便于显微镜下的观察。
实验材料:1. 组织样本:动物组织片或植物组织片2. 10% 罗丹明B 染液3. 显微镜玻片和盖玻片4. 切片刀、切片夹、玻璃棒5. 石蜡实验步骤:1. 取出石蜡块并加热至熔化状态。
注意,石蜡的熔点通常在60-65°C。
2. 取出组织样本,并用10% 罗丹明B 染液浸泡片段10-15分钟,以染色组织。
3. 将熔化的石蜡倒入切片模具中,随后将组织样本放入石蜡中,确保完全浸没。
4. 将切片模具放入冷却器中,降温至室温,使石蜡凝固。
5. 取出切片模具,用切片刀将切片切下。
切割时,角度和刀的质量对切片质量都有影响,所以操作要尽量快速、准确。
6. 将切片用切片夹固定在显微镜玻片上。
7. 用玻璃棒平均地将切片摊开,以避免切片叠合。
8. 将切片放入加热板上烘干至石蜡融化。
9. 取出加热板,用盖玻片覆盖在切片上。
实验结果:通过显微镜观察切片,可以清晰地看到组织的细胞结构和细胞器,以及组织之间的关系。
切片的质量和染色效果会受到操作技术和实验条件的影响。
实验总结:本实验通过熟悉石蜡切片技术的操作方法,使我了解了石蜡切片制备的过程,并通过观察切片的结构,加深了对生物组织的了解。
同时,实验也提示了切片制备中的一些注意事项,例如切割角度和切片刀的质量对切片质量的影响等,这将为今后的实验操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石蜡切片技术实验报告
![石蜡切片技术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eedd59169eae009591becbd.png)
题目:石蜡切片技术实验报告学院:农学院,专业:植物学,姓名:张永丰,学号:2011202010目的掌握石蜡切片技术,为以后的科研中切出合格的实验装片做准备。
并观察植物叶的横切面内部结构。
材料:已经固定好的女贞叶方法与操作步骤一、脱水:依次使用下列浓度的乙醇脱水50%乙醇一70%乙醇一85%乙醇一95%乙醇一100%乙醇一100%乙醇每步两个小时。
二、透明:依次通过下列试剂进行透明1、1/2无水乙醇1/2二甲苯(加少许番红粉末,对材料进行附染)两个小时2、二甲苯两个小时3、二甲苯一个小时三、浸蜡:浸蜡步骤如下1、将材料瓶中的二甲苯取出1/2,加入剩余二甲苯的体积3/2倍的石蜡液于36C 温箱中处理35小时2、换用纯石蜡液于60 T温箱中处理2小时,再换一次纯石蜡液处理2小时四、包埋与切片1、在提前准备好的纸盒中放入少量蜡液。
2、片刻后放入材料,避免形成断层还要注意材料摆放的位置和方向。
3、及时将蜡块冷却,防治形成结晶。
4、修块与粘连:将多余的石蜡切除,使蜡块成为梯形;将蜡块一正确的方向粘连在枕木上。
5、切片:利用切片机将蜡块切成薄片。
切片厚度为8〜10卩m,以每分钟40〜50转为宜。
6、粘片与展片:在载玻片上滴一滴黏贴剂和一滴蒸馏水用牙签涂匀,将蜡带光面朝下固定于载玻片上,放到展片台上经加温使其充分展开。
7、干燥:将展好的片放于36 E温箱中干燥16小时五、脱蜡:切片分别经过下列步骤进行脱蜡二甲苯30min 1/2二甲苯1/2无水乙醇5min无水乙醇5min 95%乙醇5min85%乙醇5min 70%乙醇5min六、染色:染色分为番红染色和固绿染色两步1、番红染色:将载玻片放入盛有番红染液(1%番红,70%乙醇)的染缸中染色22小时2、固绿复染:载玻片依次经过一下处理70% 1min 85% 1min 95% 1min 固绿染液(0.1%固绿,95%L醇)20 秒3、脱水:95% 1min 100% 1min 100%1min4、透明:1/2二甲苯1/2无水乙醇1min二甲苯1min二甲苯七、封片中性树胶封片,干燥八、镜检将封好的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并挑选清晰的具有叶横切面典型结构特征的部位拍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醋酸-乙醇)、纳瓦兴(Navaschjn’s)固定液。
材料固定完毕,保存于加盖的容器内,贴上标签。
(三)抽气
植物材料内部由于含有空气,导致固定液不能完全渗入。
材料投入固定液后需要立即抽气,以便让固定液有效透入 材料组织中,排除材料内气泡的干扰。
一般抽气时间为20-30min。抽过气的材料在停止抽气后, 应沉入底部。
入细胞。
常用的脱水剂是不同浓度的酒精。 酒精浓度可逐渐升高,脱水要充分。
(六)透明
用透明剂置换出材料中的脱水剂,使熔化的石蜡能顺利
进入材料中。
常为矿物质油或植物油。
二甲苯是目前应用最广的透明剂 作用迅速,但易使材料变脆。
•
(七)浸蜡
逐步清除材料中的透明剂,使石蜡充分渗透于材料内部。
• (四)洗涤
固定液中的成分有可能会妨碍染色或发生沉淀、结晶,影
响观察;有的还会继续作用,使材料变质等,因此需要洗
去渗入细胞内部的固定液。
根据固定液的种类,需要用到不同的洗涤液,
常用的洗涤液有:水、70%乙醇或缓冲液
• (五)脱水
材料洗涤后残留的洗涤液,可能使材料分解变形,因此需用
脱水剂除去材料中的洗涤液,使组织逐渐变硬,以便让石蜡浸
苏木精染色5min,自来水冲洗。
盐酸乙醇分色 流水冲洗 置伊红液2min 常规脱水,透明。
•
(十二) 封藏
封藏于中性树胶中,使材料能在显微镜下清晰地显示出来, 并能长期保存。
• (十一) 染色
即根据植物细胞中不同的化学性质,用染料分别进行染色, 在不同染液的作用下,将其显示出来,使之在光学显微镜 下,能够完全的观察观察切片中细胞与组织的形态与构造 及其内含物,所以一般用混合染料染色。
常用的染料 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
步骤:
二甲苯脱蜡,经各级乙醇至水洗。
如今,生物切片机已经发展为五大系列、上百个品种,即轮式 切片机、平推式切片机、恒温冷冻切片机、震动切片机和超薄 切片机。
石蜡切片法的一般流程 • 取材 透明 染色 固定 浸蜡 封藏 抽气 包埋 洗涤 切片 脱水 贴片
• (一)取材
材料新鲜 组织块力求小而薄
勿使组织块受挤压、重复切割。
石蜡切片制备方法和操作技 术过程
报告人:李雪松
• 石蜡切片的简介 • 石蜡切片技术的发展
石蜡切片法的一般流程
石蜡切片:
是生物技术研究的一种操作方法,是以石蜡作包埋剂,用 切片机将材料切成薄片,经一系列处理制成永久玻片。 石蜡切片法是显微切片技术的主要方法,它有许多优点:
①比较节省时间,容易操作; ②可以切成薄的片段(2um),而且能连续切片; ③容易附贴于玻片上;
保持组织原有形态 熟悉要取材的部位 选择好组织的切面
• (二)固定
将已切好的材料尽快地浸入相当于材料10-15倍体积的固定液 中,使细胞的新陈代谢瞬时停止,并保持细胞或组织的形态构 造及其内含物的状态不发生变化,使组织变硬,便于切片、着
色,同时具有防腐作用。
常用固定液:乙醇、甲醛、醋酸、FAA 固定液(福尔马林-冰
④标本经石蜡包埋后,可永久保存。
在研究细胞、组织、胚胎以及微生物形态等方面石蜡切片 法是最理想的制片方法。
发 展 :
石蜡切片技术应用已有300多年历史:
1665年,英国人胡克用来制作薄片的小刀可以称得上最早的 “切片机”; 一个世纪以后,英国植物学家John Hill设计了世界上第一台真 正意义上的切片机; 1883年,剑桥大学车间制造了一台轮转式切片机; 1894年Rudolf Jung开发了第一台能重复切片的滑动式切片机;
浸蜡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浸蜡的时间视材料种类、大小而
调节。
•
(八)包埋
将浸蜡后的材料包埋于石蜡中。
(九)切片
即将包埋好的材料块用切片机切成所需厚度的切片带。
(十)贴片
Hale Waihona Puke 用贴片剂把切片平铺贴在载玻片上,烘干后染色、观察。 常用的贴片剂有下列二种: (1) 明胶贴片剂 (2) 蛋清贴片剂 常用水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