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路压力与壁厚计算方式——管道压力测试

合集下载

管路压力与壁厚计算方式管道压力测试

管路压力与壁厚计算方式管道压力测试

碳钢、合金钢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在受内压时,共壁厚按下式计算:PDδ = ────── + C200[σ]φ+P(2-1)式中d——管璧厚度(毫米);P——管内介质工怍压力(公斤/厘米2);在压力不高时,式中分母的P值可取p=0,以简化计算;D——管子外径(毫米);φ——焊缝系数,无缝钢管φ=1,直缝焊接钢管φ=0.8,螺旋缝焊接钢管φ=0.6;[σ]——管材的许用应力(公斤/毫米2),管材在各种温度下的许用应力值详见表2-5;C——管子壁厚附加量(毫米)。

管子壁厚附加量按下式确定:C = C1 + C2 + C3(2-2)式中C1——管子壁厚负偏差附加量(毫术)。

无缝钢管(YB231-70)和石油裂化用钢管(YB237-70)壁厚负偏差见表2-1。

冷拔(冷轧)钢管>1 -15热轧钢管 3.5-20 -15>20 -12.5 不锈钢、耐酸钢无缝钢管(YB 804-70)壁厚负偏差见表2-2。

冷拨(冷扎)钢管≤1 -0.15毫米-0.10毫米>1-3 -15 -10>3 -12.5 -10热扎钢管≤10 -15 -12.5 >10~20 -20 -15 >20 -15 -12.5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优质碳素结构钢厚钢板的厚度负偏差,按热轧厚钢板厚度负偏差(GB709-65)的规定,见表2-3。

4 -0.44.5~5.5 -0.5 -0.55~7 -0.6 -0.6 -0.6 8~10 -0.8 -0.8 -0.8 -0.811~25 -0.8 -0.8 -0.8 -0.8 26~30-0.9-0.9-0.9-0.9C2——腐蚀裕度(毫米);介质对管子材料的腐蚀速度≤0.05毫米/年时(包括大气腐蚀),单面腐蚀取C2=1.5毫米,双面腐蚀取C2=2~2.5毫米。

当管子外面涂防腐油漆时,可认为是单面腐蚀,当管子内外壁均有较严重的腐蚀时,则认为是双面腐蚀。

介质对管子材料的腐蚀速度大于0.05毫米/年时,由设计者根据腐蚀速度与设计寿命决定C2值。

管道试验压力计算

管道试验压力计算

31.5 里程22+604.1 里程2+544 二级地区 一级地区里程管道试验压力计算如下:管线试验压力以本段高级别地区最高点压力为准(如本段管线有一、二、三级地区,以三级地区最高点压力为准,1.4倍的设计压力6.3MPA 即6.3×1.4),管道其他点的设计压力,应为试验压力与管道静水压力之和(由于采用水压试验,如果采用气压实验,则不用考虑静水压力)。

以高级别地区最高点压力为准,根据高程(静水压力=最高点高程-计算点高程)计算出各级别地区最低点压力值,并计算试压首端、末端压力值。

并按下列公式计算试验压力是否满足要求:(1)环向应力应小于0.9倍的管材屈服强度(0.9×415)环向应力:бh =δ2pD <0.9бs其中:p ——强度试验压力,MPa ;D ——钢管外径,mm ;δ——壁厚(2)试验压力应小于管道极限压力极限压力=Ds δφσ∙8.1 其中:бs ——钢管屈服强度标准值,MPa ;Ф——焊缝系数,按1计(0.9);δ——壁厚,mm ;D ——钢管外径,mm ;例:本段管道以壁厚8.7mm的管段最高点压力为准;H=1086.2 1、壁厚8.7管线最高点D1-16:P=6.3×1.25=7.875MPa2、壁厚8.7管线最低点D4-13:P=7.875+(1086.2-946.4)×0.01=9.273MPa极限压力=5084157.88.1⨯⨯=12.78>9.273(可以不用计算极限压力,只计算环向应力即可)环向应力:бh=7.82508273 .9⨯⨯=270.7<415×90℅=373.53、壁厚6.4管线最低点压力D5-13: P=7.875+(1082.6-880.5)=9.135MPa极限压力=5084154.68.1⨯⨯=9.4>9.135环向应力:бh=4.62508135 .9⨯⨯=362.5<373.54、试压首端压力P=7.875+(1086.2-1006.7)×0.01=8.67试压末端压力P=9.135。

管道壁厚等级与压力等级计算

管道壁厚等级与压力等级计算

管道壁厚等级与压⼒等级计算管道壁厚等级与压⼒等级 1) 内压⾦属直管的壁厚根据SH 3059-2001《⽯油化⼯管道设计器材选⽤通则》确定:当S0< Do /6时,直管的计算壁厚为:S0 = P D0/(2[σ]tΦ+2PY)直管的选⽤壁厚为: S = S0 + C式中 S0――直管的计算壁厚, mm;P――设计压⼒, MPa;D0―直管外径, mm;[σ]t―设计温度下直管材料的许⽤应⼒, MPa;Φ―焊缝系数,对⽆缝钢管,Φ=1;S―包括附加裕量在内的直管壁厚, mm;C―直管壁厚的附加裕量, mm;Y―温度修正系数,按下表选取。

温度修整系数表材料温度℃≤482510538566593≥621铁素体钢` 0.40.50.70.70.70.7奥⽒体钢0.40.40.40.40.50.7当S0≥D0/6或P/[σ]t > 0.385时,直管壁厚应根据断裂理论、疲劳、热应⼒及材料特性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2)对于外压直管的壁厚应根据GB 150-1998《钢制压⼒容器》规定的⽅法确定。

公称直径管⼦外径设计压⼒许⽤应⼒t 焊缝系数修正系数Y 壁厚So 壁厚负偏差腐蚀裕量选⽤厚度壁厚减薄量最终壁厚壁厚系列15 22 1 130 1 0.4 0.084355828 0.5 1.5 2.084355828 420 27 1 130 1 0.4 0.103527607 0.5 1.5 2.103527607 425 34 1 130 1 0.4 0.130368098 0.5 1.5 2.130368098 432 42 6.4 130 1 0.4 1.013880507 0.5 1.5 3.013880507 440 48 32 137 1 0.4 5.126835781 0.5 0 5.626835781 450 60 6.4 163 1 0.4 1.159700411 0.5 1.5 3.159700411 3.565 76 6.4 163 1 0.4 1.468953854 0.5 1.5 3.468953854 4.580 89 7.5 163 1 0.4 2.010542169 0.5 1.5 4.010542169 4.5100 114 32 137 1 0.4 12.17623498 0.6 1.5 14.27623498 5125 140 6.4 163 1 0.4 2.705967625 0.6 1.5 4.805967625 6150 159 4 130 1 0.4 2.416413374 0.5 2 4.916413374 7200 219 7.5 163 1 0.4 4.947289157 0.7 1.5 7.147289157 8250 273 6.4 130 1 0.4 6.590223295 0.8 1.5 8.890223295 10300 323.9 6.4 130 1 0.4 7.818949909 0.9 1.5 10.21894991 8350 355.6 6.4 130 1 0.4 8.584188292 0.5 1.5 10.58418829 8.8400 406.4 6.4 130 1 0.4 9.810500905 0.5 1.5 11.81050091 10450 457 7.4 130 1 0.4 12.7173586 0.5 1.5 14.7173586 11500 508 7.4 130 1 0.4 14.13658243 0.5 1.5 16.13658243 12.5550 559 7.4 153.3 1 0.4 13.23627288 0.5 2 15.73627288 12.5600 610 7.4 153.3 1 0.4 14.44387559 0.5 2 16.94387559 14.2650 660 7.4 153.3 1 0.4 15.62779982 0.5 2 18.12779982 14.2700 711 7.4 153.3 1 0.4 16.83540253 0.5 2 19.33540253 16注:计算得的结果为计算壁厚,最终厚度为:S=So+C,C为腐蚀裕量+壁厚负偏差+螺纹深度。

钢管承受压力壁厚计算方式

钢管承受压力壁厚计算方式

钢管承受压力壁厚计算方式
1.材料强度:首先需要确定钢管材料的强度,通常通过屈服强度或抗拉强度来表示。

屈服强度是材料在受力时开始变形或产生塑性变形的最大应力值,抗拉强度是材料在受拉伸力作用下破坏的最大应力值。

2.安全系数:在计算壁厚时,需要考虑安全系数。

安全系数是指实际工作条件下承受的最大压力与管道设计工作压力之间的比值,用来保证管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一般情况下,安全系数的取值范围在1.5到2.0之间。

3.压力:需要确定管道承受的压力,通常以帕斯卡(Pa)或兆帕(MPa)为单位。

压力是指单位面积上的力的作用,可以通过计算液体或气体在管道内产生的压力来确定。

4.钢管尺寸:壁厚的计算还需要考虑钢管的尺寸,包括外径和内径。

钢管的尺寸对于壁厚的计算至关重要。

根据以上因素,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钢管的壁厚:
t=(P*D)/(2*S*F*E+0.8*P)
其中,t表示钢管的壁厚,P表示管道承受的压力,D表示钢管的外径,S表示钢管材料的屈服强度,F表示安全系数,E表示效率系数。

需要注意的是,该公式仅为一种常用的近似计算方法,实际设计中可能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例如管道的工作条件、温度影响、管道连接方式等。

因此,在实际的工程设计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来确定合适的计算方法和参数。

此外,还需要特别指出的是,以上内容仅为一般性的钢管壁厚计算方法,具体的设计还应根据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

在实际工程中,应该由专业的设计人员来进行具体的计算和评估,以确保钢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压力管道各种壁厚计算及校核

压力管道各种壁厚计算及校核

压力管道各种壁厚计算及校核压力管道的壁厚计算和校核是管道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正确计算和校核管道的壁厚可以确保管道的安全运行和使用寿命。

下面将介绍压力管道壁厚计算和校核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首先,壁厚计算和校核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内压、外压、温度、材料强度、可靠度系数和安全系数等。

1.内压计算:内压是指管道内部介质对管道壁的压力作用。

内压计算一般根据以下几种情况进行:-稳态压力:使用稳态条件下的公式计算内压。

-脉动压力:脉动压力指介质在管道中流动时引起的压力变化。

计算脉动压力需要考虑介质的特性和流速等。

2.外压计算:外压是指管道外部环境对管道壁的压力作用。

外压计算一般考虑以下几种情况:-土壤压力:土壤压力是指土壤对埋地管道施加的压力。

计算土壤压力需要考虑土壤的性质、管道埋深和土壤的重要系数等。

-雪荷载:管道在雪荷载下的外压计算,需要根据地区的设计雪荷载标准进行计算。

-水压:如果管道位于水下或水中,还需要考虑水压对管道的作用。

3.温度计算:温度是压力管道设计的重要参数之一、管道在不同温度下的膨胀和收缩会对管道壁的应力产生影响,需要进行温度计算。

温度计算通常需要参考管道材料的温度膨胀系数和施工条件等。

4.材料强度计算:为了保证管道的强度足够以承受内压和外压的作用,需要对材料的强度进行计算。

材料强度计算一般可以根据材料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等性质进行。

5.可靠度系数和安全系数:为了保证管道的安全性,需要考虑可靠度系数和安全系数。

可靠度系数是指在设计中对不同参数的考虑,以提高设计的可靠性。

安全系数是指设计强度与实际工作强度的比值,一般需要根据设计要求和使用环境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选择。

以上是压力管道壁厚计算和校核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具体计算和校核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设计要求进行。

在进行计算和校核时,还需要参考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以确保设计满足安全和可靠的要求。

壁厚与压力计算公式

壁厚与压力计算公式

壁厚与压力计算公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各种工程领域中,壁厚与压力的计算可是相当重要的一部分呢!这可不是什么抽象难懂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影响着我们身边许多东西的运行和安全。

先来说说什么是壁厚。

想象一下一根水管,水管壁的厚度就是壁厚啦。

那压力又是什么呢?就好像有人在用力推挤水管的内部,这个推挤的力量就是压力。

咱们来看看壁厚与压力的计算公式吧。

简单说,这个公式就像是一个神秘的魔法咒语,能告诉我们在特定的压力下,需要多厚的壁才能保证安全。

比如说,在一个高压气体管道中,如果压力特别大,那管道的壁厚就得足够厚,不然就可能会像气球吹得太大一样爆开,那可就危险啦!我想起之前在一个工厂里看到的情况。

那是一家生产化工产品的工厂,有一个大型的储存罐。

有一次,工程师们在讨论如何改进这个储存罐,因为它要承受更高的压力。

他们拿着厚厚的图纸,上面密密麻麻写着各种数据和计算公式,其中就包括壁厚与压力的计算。

我凑过去看,发现他们特别认真,一会儿测量现有的壁厚,一会儿计算可能增加的压力,然后根据公式来确定是否需要增加壁厚。

其中有一位工程师,他皱着眉头,手里拿着计算器不停地按,嘴里还念念有词:“这压力要是增加这么多,壁厚至少得再加5 毫米才行。

”旁边的人听了,也纷纷点头表示同意。

他们深知,如果计算错误,壁厚不够,储存罐在高压下发生泄漏甚至爆炸,那后果简直不堪设想。

这个公式的应用可不只是在工厂里哦!比如说在建筑领域,高楼大厦中的一些管道和结构部件,也需要根据承受的压力来计算合适的壁厚。

还有汽车的发动机缸体,壁厚不够的话,在高温高压的工作环境下也容易出问题。

其实,壁厚与压力的计算就像是给各种设备和结构穿上合适的“防护服”。

压力越大,就需要更厚更坚固的“防护服”来保护内部的运作。

在学习和理解这个公式的时候,可别被那些复杂的符号和数字吓到。

就把它当成一个解谜的游戏,每个符号都是一个线索,每个数字都是一个提示,只要我们用心去琢磨,就能找到答案。

管道承压压和壁厚计算公式

管道承压压和壁厚计算公式
管道承压计算公式
一、根据设计压力计算壁厚 参照规范GB50316-2000<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计算公式P44 当直管计算厚度s1小于管子外径D的1/6时,按照下面公式计算 公式1 公式2
1 2 3 4 5 6 7 8 9 10 P S S1 D1 D2 [σ ] C1 C2 Y E
S1= S= S1+C1+C2
设计压力 设计厚度 计算厚度 管子外径 管子内径
PD1 2([σ ]E+PY)
MPa mm mm mm mm MPa mm mm
4.5 3.571041 2.871041 141 129 137 0.2 0.5 0.4 0.8
设计温度下材料须用应力 材料减薄附加量 腐蚀附加量 按表取值 焊接接头系数
二、根据壁厚简单计算管道承受压力校核验算 公式1
1 2 4 5 6 10 P S D1 D2 [σ ] E
P=
设计压力 实际厚度 管子外径 管子内径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σ ]ES D2+S
MPa mm mm mm MPa 129 137 0.8 6.592481 4
设计温度下材料须用应力 焊接接头系数
根据以上计算可知,外径141mm、壁厚6mm的316不锈钢管道,经过切槽后仍可 用于4.5MPa的管路系统中。

管道壁厚等级与压力等级计算

管道壁厚等级与压力等级计算

管道壁厚等级与压力等级1) 内压金属直管的壁厚根据SH 3059-2001《石油化工管道设计器材选用通则》确定:当S0< Do /6时,直管的计算壁厚为:S0 = P D0/(2[σ]tΦ+2PY)直管的选用壁厚为: S = S0 + C式中 S0――直管的计算壁厚, mm;P――设计压力, MPa;D0―直管外径, mm;[σ]t―设计温度下直管材料的许用应力, MPa;Φ―焊缝系数,对无缝钢管,Φ=1;S―包括附加裕量在内的直管壁厚, mm;C―直管壁厚的附加裕量, mm;Y―温度修正系数,按下表选取。

温度修整系数表材料温度℃≤482510538566593≥621铁素体钢`奥氏体钢当S0≥D0/6或P/[σ]t > 时,直管壁厚应根据断裂理论、疲劳、热应力及材料特性等因素综合考虑确定。

2)对于外压直管的壁厚应根据GB 150-1998《钢制压力容器》规定的方法确定。

公称直径管子外径设计压力许用应力t 焊缝系数修正系数Y 壁厚So 壁厚负偏差腐蚀裕量选用厚度壁厚减薄量最终壁厚壁厚系列15 22 1 130 1 420 27 1 130 1 425 34 1 130 1 432 42 130 1 440 48 32 137 1 0 450 60 163 165 76 163 180 89 163 1100 114 32 137 1 12. 14. 5125 140 163 1 6150 159 4 130 1 2 7200 219 163 1 8250 273 130 1 10300 130 1 10. 8350 130 1 10.400 130 1 11. 10450 457 130 1 11500 508 130 1 14. 16.550 559 1 13. 2 15.600 610 1 14. 2 16.650 660 1 15. 2 18.700 711 1 16. 2 19. 16注:计算得的结果为计算壁厚,最终厚度为:S=So+C,C为腐蚀裕量+壁厚负偏差+螺纹深度。

管路压力与壁厚计算方式——管道压力测试

管路压力与壁厚计算方式——管道压力测试

碳钢、合金钢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在受内压时,共壁厚按下式计算:PDδ = ────── + C200[σ]φ+P(2-1)式中d——管璧厚度(毫米);P——管内介质工怍压力(公斤/厘米2);在压力不高时,式中分母的P值可取p=0,以简化计算;D——管子外径(毫米);φ——焊缝系数,无缝钢管φ=1,直缝焊接钢管φ=0.8,螺旋缝焊接钢管φ=0.6;[σ]——管材的许用应力(公斤/毫米2),管材在各种温度下的许用应力值详见表2-5;C——管子壁厚附加量(毫米)。

管子壁厚附加量按下式确定:C = C1 + C2 + C3(2-2)式中C1——管子壁厚负偏差附加量(毫术)。

无缝钢管(YB231-70)和石油裂化用钢管(YB237-70)壁厚负偏差见表2-1。

冷拔(冷轧)钢管>1 -15热轧钢管 3.5-20 -15>20 -12.5 不锈钢、耐酸钢无缝钢管(YB 804-70)壁厚负偏差见表2-2。

冷拨(冷扎)钢管≤1 -0.15毫米-0.10毫米>1-3 -15 -10>3 -12.5 -10热扎钢管≤10 -15 -12.5 >10~20 -20 -15 >20 -15 -12.5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优质碳素结构钢厚钢板的厚度负偏差,按热轧厚钢板厚度负偏差(GB709-65)的规定,见表2-3。

4 -0.44.5~5.5 -0.5 -0.55~7 -0.6 -0.6 -0.68~10 -0.8 -0.8 -0.8 -0.8 11~25 -0.8 -0.8 -0.8 -0.8 26~30-0.9-0.9-0.9-0.9C2——腐蚀裕度(毫米);介质对管子材料的腐蚀速度≤0.05毫米/年时(包括大气腐蚀),单面腐蚀取C2=1.5毫米,双面腐蚀取C2=2~2.5毫米。

当管子外面涂防腐油漆时,可认为是单面腐蚀,当管子内外壁均有较严重的腐蚀时,则认为是双面腐蚀。

介质对管子材料的腐蚀速度大于0.05毫米/年时,由设计者根据腐蚀速度与设计寿命决定C2值。

管路压力与壁厚计算方式——管道压力测试

管路压力与壁厚计算方式——管道压力测试

碳钢、合金钢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在受压时,共壁厚按下式计算:PDS = + C200[ b ] © +P(2-1)式中d――管璧厚度(毫米);P――管介质工怍压力(公斤/厘米2);在压力不高时,式中分母的P值可取p=0,以简化计算;D――管子外径(毫米);© --- 焊缝系数,无缝钢管©=1,直缝焊接钢管© =0.8,螺旋缝焊接钢管© =0.6 ;2[b ]――管材的许用应力(公斤/毫米),管材在各种温度下的许用应力值详见表2-5 ;C――管子壁厚附加量(毫米)。

管子壁厚附加量按下式确定:C = C1 + C2 + C3(2-2)式中C1――管子壁厚负偏差附加量(毫术)。

无缝钢管(YB231-70)和石油裂化用钢管(YB237-70)壁厚负偏差见表2-1冷拔(冷轧)钢管>1 -15热轧钢管 3.5-20 -15>20 -12.5不锈钢、耐酸钢无缝钢管(YB 804-70)壁厚负偏差见表2-2表2-2不锈铜、耐酸钢无缝钢管壁厚负偏差钢管种类壁厚(毫米)壁厚偏差(%)普通级咼级< 1-0.15毫米-0.10毫米冷拨(冷扎)钢管>1-3-15-10> 3-12.5-10< 10-15-12.5热扎钢管> 10 〜20-20-15> 20-15-12.5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优质碳素结构钢厚钢板的厚度负偏差,按热轧厚钢板厚度负偏差 定,见表2-3。

C2――腐蚀裕度(毫米);介质对管子材料的腐蚀速度W 0.05毫米/年时(包括大气腐蚀),单面腐蚀取C2=1.5毫米,双面腐蚀取 C2=2〜2.5毫米。

当管子外面涂防腐油漆时, 可认为是单面腐蚀,当管子外壁均有较严重的腐蚀时, 则认为是双面腐蚀。

介质对管子材料的腐蚀速度大于 0.05毫米/年时,由设计者根据腐蚀速度与设计寿命决定 C2值。

C3 ――管子加工减薄量(毫米)。

压力管道壁厚计算程序及公式

压力管道壁厚计算程序及公式

3
S1 计算厚度
mm 2.871041
4
D1 管子外径
mm
141
5
D2 管子内径
mm
129
6
[σ ] 设计温度下材料须用应力 MPa
137
7
C1 材料减薄附加量
mm
0.2
8
C2 腐蚀附加量
mm
0.5
9
Y 按表取值
0.4
10
E 焊接接头系数
0.8
二、根据壁厚简单计算管道承受压力校核验算
公式1
P=
2([σ ]ES D2+S
管道承压计算公式
一、根据设计压力计算壁厚
参照规范GB50316-2000<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计算公式P44
当直管计算厚度s1小于管子外径D的1/6时,按照下面公式计算
公式1 公式2
PD1 S1=
2([σ ]E+PY) S= S1+C1+C2
1
P 设计压力
MPa
4.5
2
S 设计厚度
mm 3.571041
1
P 设计压力
MPa 6.592481
2
S 实际厚度
mm
4
4
D1 管子外径
mm
5
D2 管σ ] 设计温度下材料须用应力 MPa
137
10
E 焊接接头系数
0.8
根据以上计算可知,外径141mm、壁厚6mm的316不锈钢管道,经过切槽后仍可 用于4.5MPa的管路系统中。

压力管道 试验压力计算

压力管道 试验压力计算

压力管道试验压力计算引言压力管道是工业生产中广泛使用的一种输送介质的管道。

为保证管道的安全性能,必须进行试验以验证其承压能力。

在进行压力试验时,需要准确计算试验压力,以确保管道的安全运行。

本文将介绍压力管道试验压力的计算方法,并以Markdown 文本格式输出。

压力管道试验压力计算方法压力管道试验压力的计算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1.管道的公称直径和壁厚:管道的公称直径和壁厚是计算试验压力的基本参数。

根据管道的公称直径和壁厚,可以确定管道的承压能力,从而得到试验压力的计算依据。

2.强度设计系数:管道在设计时一般会考虑到安全因素,并在计算承压能力时引入强度设计系数。

强度设计系数是根据管道材料的强度和设计条件等因素确定的,不同的管道材料和设计条件可能会有不同的强度设计系数。

3.管道的工作温度和材料的温度系数:管道在工作时可能会受到不同的温度影响,因此在计算试验压力时需要考虑管道的工作温度。

此外,管道材料的温度系数也会对试验压力的计算产生影响,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温度系数。

4.管道的试验系数:在试验过程中,管道系统会受到一定的水力冲击和压力波动等因素的影响,需要引入试验系数进行修正。

试验系数一般通过实验测定或根据经验确定。

根据以上因素,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压力管道的试验压力:试验压力 = 强度设计系数 × 管道的承压能力 × 温度修正系数 × 试验系数其中,温度修正系数和试验系数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计算或测定。

示例计算为了更好地理解压力管道试验压力的计算方法,以下是一个示例计算。

假设一条直径为 6 寸,壁厚为 8 mm 的碳钢管道进行压力试验,管道的公称压力为 20 MPa,工作温度为 25°C。

根据设计条件,该管道的强度设计系数为 1.5。

根据经验,该管道的温度修正系数为 1.2,试验系数为 1.3。

根据以上参数,可以进行试验压力的计算:试验压力 = 1.5 × 20 MPa × 1.2 × 1.3 = 46.8 MPa因此,该管道的试验压力为 46.8 MPa。

2016新编管路压力与壁厚计算方式——管道压力测试

2016新编管路压力与壁厚计算方式——管道压力测试

碳钢、合金钢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在受内压时,共壁厚按下式计算:PDδ = ────── + C200[σ]φ+P(2-1)式中d——管璧厚度(毫米);P——管内介质工怍压力(公斤/厘米2);在压力不高时,式中分母的P值可取p=0,以简化计算;D——管子外径(毫米);φ——焊缝系数,无缝钢管φ=1,直缝焊接钢管φ=0.8,螺旋缝焊接钢管φ=0.6;[σ]——管材的许用应力(公斤/毫米2),管材在各种温度下的许用应力值详见表2-5;C——管子壁厚附加量(毫米)。

管子壁厚附加量按下式确定:C = C1 + C2 + C3(2-2)式中C1——管子壁厚负偏差附加量(毫术)。

无缝钢管(YB231-70)和石油裂化用钢管(YB237-70)壁厚负偏差见表2-1。

冷拔(冷轧)钢管>1 -15热轧钢管 3.5-20 -15>20 -12.5不锈钢、耐酸钢无缝钢管(YB 804-70)壁厚负偏差见表2-2。

冷拨(冷扎)钢管≤1 -0.15毫米 -0.10毫米>1-3 -15 -10>3 -12.5 -10热扎钢管≤10 -15 -12.5 >10~20 -20 -15 >20 -15 -12.5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优质碳素结构钢厚钢板的厚度负偏差,按热轧厚钢板厚度负偏差(GB709-65)的规定,见表2-3。

4-0.44.5~5.5 -0.5 -0.5 5~7 -0.6 -0.6 -0.6 8~10 -0.8 -0.8 -0.8 -0.8 11~25 -0.8 -0.8 -0.8 -0.8 26~30-0.9-0.9-0.9-0.9C2——腐蚀裕度(毫米);介质对管子材料的腐蚀速度≤0.05毫米/年时(包括大气腐蚀),单面腐蚀取C2=1.5毫米,双面腐蚀取C2=2~2.5毫米。

当管子外面涂防腐油漆时,可认为是单面腐蚀,当管子内外壁均有较严重的腐蚀时,则认为是双面腐蚀。

介质对管子材料的腐蚀速度大于0.05毫米/年时,由设计者根据腐蚀速度与设计寿命决定C2值。

钢管承受压力壁厚的计算方式

钢管承受压力壁厚的计算方式

钢管承受压力壁厚的计算方式
首先,我们需要确定钢管的工作条件,即工作温度和内压力。

温度和
压力是影响钢管承受能力的重要因素,因为高温和高压会导致钢管材料的
变形和蠕变。

所以,在计算钢管的承受能力时,我们需要考虑这两个因素。

第二步是确定钢管的材料强度。

钢管的强度是指钢管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或抗压强度。

根据钢管的材质不同,强度也会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通过材料的标准或证书来了解钢管的强度参数。

然后,我们需要确定钢管的安全系数。

安全系数是指设计时将材料强
度降低的比例,以确保钢管在工作条件下具有足够的安全储备。

常见的安
全系数为3~4,这意味着设计时需要将材料的强度减小为原强度的1/3或
1/4
根据这些基本参数,我们可以计算钢管承受压力壁厚的公式为:
t=(PD)/(2σF)
其中,t为钢管的壁厚,P为内压力,D为钢管的外径,σ为材料的
强度,F为安全系数。

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公式只适用于静态内压力下的计算,不适用于其
他情况,如动态载荷或腐蚀环境。

此外,在实际的工程应用中,还需要考虑一些其他因素,如钢管的纵
向和环向焊缝强度、局部增厚处的壁厚调整等。

这些因素对于确保钢管的
安全和可靠运行非常重要,需要结合具体的工程要求进行计算和设计。

综上所述,钢管承受压力壁厚的计算方式主要是通过考虑材料的强度、工作条件和安全系数来确定。

通过计算壁厚,可以确保钢管在工作条件下
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安全储备,从而保证工程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管路压力与壁厚计算方式——管道压力测试

管路压力与壁厚计算方式——管道压力测试

.. 碳钢、合金钢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在受压时,共壁厚按下式计算:PD δ = ────── + C 200[σ]φ+P (2-1)式中d ——管璧厚度(毫米);P ——管介质工怍压力(公斤/厘米2);在压力不高时,式中分母的P 值可取p=0,以简化计算; D ——管子外径(毫米);φ——焊缝系数,无缝钢管φ=1,直缝焊接钢管φ=0.8,螺旋缝焊接钢管φ=0.6; [σ]——管材的许用应力(公斤/毫米2),管材在各种温度下的许用应力值详见表2-5; C ——管子壁厚附加量(毫米)。

管子壁厚附加量按下式确定:C = C1 + C2 + C3 (2-2)式中 C1——管子壁厚负偏差附加量(毫术)。

无缝钢管(YB231-70)和石油裂化用钢管(YB237-70)壁厚负偏差见表2-1。

冷拔(冷轧)钢管 >1 -15 热轧钢管 3.5-20 -15>20-12.5不锈钢、耐酸钢无缝钢管(YB 804-70)壁厚负偏差见表2-2。

冷拨(冷扎)钢管 ≤1-0.15毫米 -0.10毫米 >1-3-15 -10 >3 -12.5 -10 热扎钢管≤10-15-12.5 >10~20 -20 -15 >20-15-12.5..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优质碳素结构钢厚钢板的厚度负偏差,按热轧厚钢板厚度负偏差(GB709-65)的规定,见表2-3。

4-0.44.5~5.5 -0.5 -0.5 5~7 -0.6 -0.6 -0.6 8~10 -0.8 -0.8 -0.8 -0.8 11~25 -0.8 -0.8 -0.8 -0.8 26~30-0.9-0.9-0.9-0.9C2——腐蚀裕度(毫米);介质对管子材料的腐蚀速度≤0.05毫米/年时(包括大气腐蚀),单面腐蚀取C2=1.5毫米,双面腐蚀取C2=2~2.5毫米。

当管子外面涂防腐油漆时,可认为是单面腐蚀,当管子外壁均有较严重的腐蚀时,则认为是双面腐蚀。

介质对管子材料的腐蚀速度大于0.05毫米/年时,由设计者根据腐蚀速度与设计寿命决定C2值。

压力管道各种壁厚计算及校核

压力管道各种壁厚计算及校核

压力管道各种壁厚计算及校核压力管道的壁厚计算及校核是保证管道安全运行的关键步骤。

下面将从常用的几种壁厚计算方法、壁厚校核和相关注意事项进行详细的介绍。

压力管道壁厚计算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按ASMEB31.3标准:根据中美标准,管道壁厚计算主要考虑到管道内外的压力和温度,以及材料的强度和安全系数等因素。

通过该标准计算得出的壁厚满足安全要求。

2.按GB150标准:根据国际标准,计算方法与ASMEB31.3相似,但是考虑到了国内的实际情况,适用于我国的压力容器和管道设计。

3.按API570标准:该标准主要适用于石油化工设备相关规定。

按照该标准进行计算时,需要考虑到管道的条件、管道的强度和材料的选择等因素。

在进行压力管道壁厚计算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材料的选择:选择合适的材料对于管道的壁厚计算至关重要。

常见的材料有碳钢、不锈钢、合金钢等。

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材料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以及安全系数。

2.温度的影响:管道在不同的温度下,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物理性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计算管道壁厚时,需要考虑到管道所处的温度环境,以及材料的耐热性能等因素。

3.压力的变化:管道中的压力是壁厚计算的主要依据之一、需要考虑到管道内外的压力差、压力的变化以及压力的作用方向等因素。

压力管道壁厚校核主要是通过对计算得到的壁厚结果进行检验和验证,确认管道的安全性。

校核的一般步骤包括:1.校核计算公式:根据计算的壁厚公式,核对所使用的公式是否正确。

2.校核计算数据:核对所使用的壁厚计算所需的各项数据是否准确无误,如管道内外压力、温度、材料的物理力学性能数据等。

3.校核计算结果:将计算得到的壁厚结果与标准要求进行对比,确认是否满足标准要求。

4.确定安全系数:管道设计时需要考虑到一定的安全系数,校核过程中需要确认所使用的安全系数是否合理。

需要注意的是,压力管道壁厚计算和校核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管道的安全性。

超高分子管道壁厚与压力关系

超高分子管道壁厚与压力关系

超高分子管道壁厚与压力关系(原创版)目录一、超高分子管道的概述二、管道壁厚与压力的关系1.管道壁厚的计算公式2.压力对管道壁厚的影响3.材质对管道壁厚的影响三、超高分子管道的设计和应用1.设计要点2.应用领域正文一、超高分子管道的概述超高分子管道是一种采用超高分子材料制成的管道,具有优异的耐压性能、耐热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在工业领域中,超高分子管道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等行业,以满足各种高温、高压、高腐蚀等复杂工况的需求。

二、管道壁厚与压力的关系1.管道壁厚的计算公式管道壁厚的计算公式一般如下:壁厚 = (压力×外径) / (2 ×屈服强度设计系数×焊缝系数×温度折减系数 + 富余量)其中,压力是管道的工作压力,外径是管道的外径尺寸,屈服强度设计系数、焊缝系数和温度折减系数是材料性能参数,富余量是为了考虑安全因素而增加的壁厚。

2.压力对管道壁厚的影响管道压力与壁厚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当管道压力增加时,为了保证管道的安全性能,需要增加管道壁厚。

反之,当管道压力降低时,可以适当减小管道壁厚,以降低成本和减轻结构重量。

3.材质对管道壁厚的影响不同的管道材质具有不同的屈服强度和许用应力,因此在计算壁厚时需要考虑材质的因素。

一般来说,材质的屈服强度越高,许用应力越大,对应的管道壁厚可以相应减小,以降低成本和减轻结构重量。

三、超高分子管道的设计和应用1.设计要点在设计超高分子管道时,需要充分考虑管道的工作压力、温度、介质、安装方式等因素,以确保管道的安全性能和可靠性。

此外,还需要注意管道的结构形式、连接方式、支撑方式等方面的设计,以满足工程实际需求。

2.应用领域超高分子管道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电力、冶金等行业,以满足各种高温、高压、高腐蚀等复杂工况的需求。

管路压力与壁厚计算方式——管道压力测试

管路压力与壁厚计算方式——管道压力测试

碳钢、合金钢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在受内压时,共壁厚按下式计算:PDδ = ────── + C200[σ]φ+P(2-1)式中d——管璧厚度(毫米);P——管内介质工怍压力(公斤/厘米2);在压力不高时,式中分母的P值可取p=0,以简化计算;D——管子外径(毫米);φ——焊缝系数,无缝钢管φ=1,直缝焊接钢管φ=0.8,螺旋缝焊接钢管φ=0.6;[σ]——管材的许用应力(公斤/毫米2),管材在各种温度下的许用应力值详见表2-5;C——管子壁厚附加量(毫米)。

管子壁厚附加量按下式确定:C = C1 + C2 + C3(2-2)式中C1——管子壁厚负偏差附加量(毫术)。

无缝钢管(YB231-70)和石油裂化用钢管(YB237-70)壁厚负偏差见表2-1。

冷拔(冷轧)钢管>1 -15热轧钢管 3.5-20 -15>20 -12.5 不锈钢、耐酸钢无缝钢管(YB 804-70)壁厚负偏差见表2-2。

冷拨(冷扎)钢管≤1 -0.15毫米-0.10毫米>1-3 -15 -10>3 -12.5 -10热扎钢管≤10 -15 -12.5 >10~20 -20 -15 >20 -15 -12.5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优质碳素结构钢厚钢板的厚度负偏差,按热轧厚钢板厚度负偏差(GB709-65)的规定,见表2-3。

4 -0.44.5~5.5 -0.5 -0.55~7 -0.6 -0.6 -0.68~10 -0.8 -0.8 -0.8 -0.8 11~25 -0.8 -0.8 -0.8 -0.8 26~30-0.9-0.9-0.9-0.9C2——腐蚀裕度(毫米);介质对管子材料的腐蚀速度≤0.05毫米/年时(包括大气腐蚀),单面腐蚀取C2=1.5毫米,双面腐蚀取C2=2~2.5毫米。

当管子外面涂防腐油漆时,可认为是单面腐蚀,当管子内外壁均有较严重的腐蚀时,则认为是双面腐蚀。

介质对管子材料的腐蚀速度大于0.05毫米/年时,由设计者根据腐蚀速度与设计寿命决定C2值。

管道压力与壁厚的关系

管道压力与壁厚的关系

管道压力与壁厚的关系引言:管道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输送介质的设备,它承受着输送介质的压力。

而管道的壁厚是指管道壁的厚度,它直接影响着管道的强度和承载能力。

本文将探讨管道压力与壁厚之间的关系,以及壁厚对管道安全性的影响。

一、管道压力的定义与计算方法管道压力是指管道中介质对管道壁施加的压力。

在工程中,常用的计算管道压力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静态法,即只考虑介质静止时对管道壁的压力;另一种是动态法,考虑介质在管道中流动时对管道壁施加的压力。

根据流体力学的原理,管道压力与介质密度、流速、管道直径和壁厚等因素相关。

二、壁厚对管道压力的影响1. 壁厚与管道强度的关系管道的壁厚直接决定了管道的强度和承载能力。

壁厚越大,管道的抗压能力越强,能够承受更高的压力。

因此,在设计管道时,需要根据介质的压力要求和管道的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壁厚,以保证管道的强度和安全性。

2. 壁厚与管道的安全性管道的安全性是指管道在工作过程中不发生破裂、泄漏等事故的能力。

壁厚过薄会导致管道强度不足,容易发生破裂;而壁厚过厚则会增加成本、增大管道的重量和体积。

因此,在管道设计中,需要综合考虑管道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选择合适的壁厚。

三、壁厚的选择与管道压力的平衡在实际工程中,为了保证管道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需要进行壁厚的选择与管道压力的平衡。

具体来说,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管道的使用环境:不同的使用环境对管道的压力要求不同,例如在高温、高压等特殊环境下,需要选择较大的壁厚。

2. 输送介质的性质:不同的介质对管道的压力要求也不同,例如液体介质和气体介质对管道的压力要求不同。

3. 管道的直径:管道的直径越大,对应的壁厚也需要增加,以保证管道的强度和稳定性。

在进行壁厚选择时,可以借助相关的计算方法和工程经验,如压力容器设计规范等,以确保管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注意管道的施工和检测,确保壁厚符合设计要求,并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检修。

结论:管道压力与壁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钢、合金钢无缝钢管和焊接钢管在受内压时,共壁厚按下式计算:
PD
δ = ──────
+ C
200[σ]
φ+P
(2-1)
式中d——管璧厚度(毫米);
P——管内介质工怍压力(公斤/厘米2);在压力不高时,式中分母的P值可取p=0,以简化计算;
D——管子外径(毫米);
φ——焊缝系数,无缝钢管φ=1,直缝焊接钢管φ=,螺旋缝焊接钢管φ=;
[σ]——管材的许用应力(公斤/毫米2),管材在各种温度下的许用应力值详见表2-5;
C——管子壁厚附加量(毫米)。

管子壁厚附加量按下式确定:
C = C1 + C2 +
C3
(2-2)
式中C1——管子壁厚负偏差附加量(毫术)。

无缝钢管(YB231-70)和石油裂化用钢管(YB237-70)壁厚负偏差见表2-1。

冷拔(冷轧)钢

>1-15
热轧钢管-15
>20
不锈钢、耐酸钢无缝钢管(YB 804-70)壁厚负偏差见表2-2。

冷拨(冷扎)钢管≤1毫米


>1-3-15-
10
>3 -10
热扎钢管
≤10
-15 >10~20 -20 -15
>20
-15
普通碳素结构钢和优质碳素结构钢厚钢板的厚度负偏差,按热轧厚钢板厚度负偏差(GB709-65)的规定,见表2-3。

4 ~ 5~7 8~10 11~2
5 26~30
C2——腐蚀裕度(毫米);
介质对管子材料的腐蚀速度≤毫米/年时(包括大气腐蚀),单面腐蚀取C2=毫米,双面腐蚀取C2=2~毫米。

当管子外面涂防腐油漆时,可认为是单面腐蚀,当管子内外壁均有较严重的腐蚀时,则认为是双面腐蚀。

介质对管子材料的腐蚀速度大于毫米/年时,由设计者根据腐蚀速度与设计寿命决定C2值。

C3——管子加工减薄量(毫米)。

车螺纹的管子,C3即为螺纹的深度;如管子不车螺纹,则C3=°圆锥状管螺纹(YB822-57)的螺纹深度见表2-4。

½
¾
1


2

3
4
5
6
钢管承受压力计算公式方法
一:以知方矩管、螺旋管无缝管无缝钢管外径规格壁厚求能承受压力计算方法(钢管不同材质抗拉强度不同)
压力=(壁厚*2*钢管材质抗拉强度)/(外径*系数)
二:以知无缝管无缝钢管外径和承受压力求壁厚计算方法:
壁厚=(压力*外径*系数)/(2*钢管材质抗拉强度)
三:方矩管、螺旋管钢管压力系数表示方法:
压力P<7Mpa 系数S=8
7<钢管压力P< 系数S=6
压力P> 系数S=4
不锈钢管承受压力计算公式
不锈钢管所承受的压力如何计算:
1、计算公式:2X壁厚X(抗拉强度X40%)*外径
2、316、316L、TP316、TP316L——抗拉强度:485MA
3、321、30
4、304L——抗拉强度:520MA
304不锈钢管的抗拉强度是520MPA
316不锈钢管的抗拉强度是485MPA
而不锈钢管能承受的水压除了材质不同能承受压力值大小不一样之外;外径和壁厚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壁厚越厚,能承受的压力值越大,比如同样外径,10个厚的不锈钢管就比5个厚的不锈钢管能承受的水压要高的多;另外,还与外径有关,外径越大,能承受的压力值越小,比如同样的壁厚,外径越大能承受的压力值越小;
不锈钢管承受压力的计算公式:
水压试验压力:P=2SR/D
S是指壁厚,r指抗拉强度的40%,D指外径;
下面举例说明:
304不锈钢管规格:159*3
P=2*520**3/159=
316不锈钢管规格 :159*3
P=2*485**3/159=
不锈钢无缝管按要求不同分类如下:
按生产工艺分为:不锈钢冷拔管、不锈钢精密管。

按截面分为:不锈钢圆管、不锈钢方管、不锈钢矩管、不锈钢异型管(有三角管、六角管等)
按壁厚可分为:厚壁不锈钢管、薄壁不锈钢管
按口径可分为:大口径不锈钢管、小口径不锈钢管、不锈钢毛细管
按搜索习惯可分为:不锈钢无缝管、无缝不锈钢管、不锈钢管、不锈钢钢管、不锈钢无缝钢管
按地区可分为:戴南不锈钢管、江苏不锈钢管、泰州不锈钢管、温州不锈钢管、浙江不锈钢管、佛山不锈钢管、上海不锈钢管、北京不锈钢管、山东不锈钢管
按材质分为:201不锈钢无缝管、202不锈钢无缝管、301不锈钢无缝管、304不锈钢无缝管、316L不锈钢无缝管、310S不锈钢无缝管
无缝钢管承受压力计算公式方法
一:以知无缝管无缝钢管外径规格壁厚求能承受压力计算方法(钢管不同材质抗拉强度不同)
压力=(壁厚*2*钢管材质抗拉强度)/(外径*系数)
二:以知无缝管无缝钢管外径和承受压力求壁厚计算方法:
壁厚=(压力*外径*系数)/(2*钢管材质抗拉强度)
三:钢管压力系数表示方法:
压力P<7Mpa 系数S=8
7<钢管压力P< 系数S=6
压力P> 系数S=4
钢管理论重量表
单位:Kg/m
壁厚外径 3 4 5 6
注:计算常用型材理论重量计算公式:
m=F×L×ρ
m—质量 Kg ;F—断面积m2/m ;L—长度m ;ρ—密度 *Kg/m3
☆其中:F断面积计算方法:
1、方钢 F= a2
2、钢管 F=×$(D-$) D—直径$—厚度
3、钢板、扁钢 F= a×$ a—宽度
密度:
钢材:*103 kg/m3
铝:~*103
铜:~*103
铸铁:~7*103
尼龙:~*103
小口径无缝钢管分类
优质碳素结构钢
碳素结构钢
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
合金结构钢
不锈钢
20#结构钢
小口径无缝钢管一般规格
外径在(3mm-42mm)之间的大家习惯称之为小口径无缝管、因为他的直径比较的小。

壁厚在()其实还可以分为:小口径厚壁无缝管、小口径薄壁无缝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