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分类讲义要点
第01讲 物质的分类(学生版)高一化学同步精品讲义(人教2019必修第一册)
第01讲物质的分类模块一物质的分类知识精讲一、同素异形体1.定义: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2.实例:金刚石、石墨和C60;O2和O3;红磷和白磷。
3.产生原因:(1)组成分子的原子数目和成键方式不同,如:氧气(O2)和臭氧(O3)。
(2)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思考与交流: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易错提醒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如氧气(O2)和臭氧(O3)的混合物。
二、物质的分类方法1.树状分类法按照一定标准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如:氧化物的分类(1)酸性氧化物:与水反应只生成相应价态的酸,或与碱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SO2+H2O===H2SO3;SO2+2NaOH===Na2SO3+H2O(2)碱性氧化物:与水反应只生成相应价态的碱,或与酸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和水的氧化物。
如:Na2O+H2O===2NaOH;Na2O+2HCl===2NaCl+H2O 明辨是非(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2)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3)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4)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易错提醒(1)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2)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2O7。
(3)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
(4)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
2.交叉分类法对同一物质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明辨是非(1)Na2SO4、KNO3都是含氧酸盐()(2)HNO3既属于一元酸又属于含氧酸,这种分类方法是树状分类法()(3)Na2CO3含有氧元素,属于氧化物()(4)CuSO4·5H2O属于混合物()(5)2Na2O2+2H2O===4NaOH+O2↑是置换反应()(6)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可能是混合物()经典例题题型一:物质的分类【例1】(2021·浙江高一月考)根据物质的组成与性质进行分类,CO2属于A.碱B.碱性氧化物C.酸D.酸性氧化物【变1-1】(2021·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砚山县第三高级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各组物质中,按单质、化合物、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铁、四氧化三铁、烧碱B.氯气、纯碱、石灰水C.水银、空气、干冰D.二氧化硫、水蒸气、盐酸【变1-2】(2021·三台县芦溪中学高一开学考试)关于物质分类正确的组成是碱酸盐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A Na2CO3H2SO4NaOH SO2CO2B NaOH HCl NaCl Na2O COC NaOH CH3COOH CaF2CO2SO2D KOH HNO3CaCO3CaO SO3A.A B.B C.C D.D【例2】(2020·长春市第一五一中学高一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Na2SO4·10H2O是混合物B.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C.混合物肯定由两种以上元素组成D.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变2】(2020·福建省南安市柳城中学高一期中)下列有关氧化物的判断正确的是A.凡是含氧的化合物均可称为氧化物B.依据性质不同氧化物只能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C.酸性氧化物都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D.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例3】(2020·三亚华侨学校高一月考)下列树状分类法正确的是A.纯净物⎧⎧⎪⎨⎨⎩⎪⎩金属单质单质非金属单质化合物B.物质⎧⎪⎧⎨⎨⎪⎩⎩混合物溶液纯净物化合物C.化合物⎧⎪⎧⎧⎪⎨⎪⎪⎪⎩⎪⎨⎪⎨⎪⎪⎪⎪⎪⎪⎪⎩⎩有机物氧化物酸非氧化物无机物碱盐D .纯净物⎧⎧⎪⎪⎪⎨⎨⎪⎩⎪⎪⎩单质无机物氧化物化合物有机物【变3-1】(2020·福建省晋江市养正中学高一月考)根据物质的组成与性质等可将物质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Na 2CO 3既属于钠盐又属于碳酸盐B .甲图所示的分类方法属于树状分类法C .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D .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变3-2】(2020·抚松县第五中学高一期中)下列图示错误的是A .B .C.D.【例4】(2021·云南省大姚县第一中学高一月考)请对下列化合物:①NaCl 、②HCl 、③CaCl 2、④CuO 、⑤H 2O 、⑥Fe 2O 3进行分类:(1)依据通常状况下物质的_______为标准分类,属于固体的是_______,属于液体的是_______,属于气体的是_______。
【研究院】[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1][第4讲 物质的分类]讲义(学生版)
第4讲物质的分类1.了解物质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重点)2.认识分类方法的应用。
(难点)3.感受分类方法对化学学科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作用。
4.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及分散系的种类。
5.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6.了解胶体的介稳性和丁达尔效应。
(重点)本节的重点内容是物质的分类方法和依据,以及胶体的介稳性和丁达尔效应。
这些内容也是会考和高考的重点考查内容之一。
分类方法的应用是本节的难点,学会运用分类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内容较多,由老师在课上结合“情景导入”文档中的内容为学生介绍即可。
(一)交叉分类法1.含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方法,即对同一物质以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2.举例(二)树状分类法1.含义:对同类事物按照某种属性进行再分类的分类法。
2.举例[特别提醒]物质的分类标准不同,同一种物质可能有不同的归类。
探究1交叉分类法(1)用交叉分类法对碱进行分类。
(请连线)【提示】(2)交叉分类法中所涉及的类别之间是什么关系?试举例说明。
【提示】交叉关系,如对Na2SO4进行的交叉分类:探究2树状分类法(1)请用树状分类法对初中所学过的化合物类型进行分类。
(2)树状分类法中所涉及的类别之间是什么关系?举例说明。
升华1交叉分类法与树状分类法的区别交叉分类法是对同一物质以不同的分类标准或角度进行分类;树状分类法是对同类物质按不同的属性进行逐级分类,各级之间为从属关系,同级之间为并列关系。
升华2物质的树状分类例1.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HNO3应属于()①酸②氢化物③氧化物④含氧酸⑤难挥发性酸⑥一元酸⑦化合物⑧混合物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①④⑥⑦C.①⑧D.①④⑤⑥练习1.符合如图中阴影部分的物质是()A.NaHCO3B.Cu2(OH)2CO3C.NaClD.Na2CO3练习2.同一种物质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分为很多类别,按照物质的成分对下列10种物质进行分类:①水②空气③铁④二氧化碳⑤硫酸⑥熟石灰[Ca(OH)2]⑦胆矾(CuSO4·5H2O)⑧食盐水⑨碱式碳酸铜[Cu2(OH)2CO3]⑩硫酸氢钠(NaHSO4)(1)属于混合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属于氧化物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属于碱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属于酸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属于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属于铜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属于钠盐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知识点二:分散系(一)常见物质的转化分类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物质的性质,找出各物质之间的关系。
7.物质的分类(讲义)(原卷版)
浙教版中考科学一轮复习物质的分类【知识点分析】一.物质的分类【例题分析】一、单选题1.对物质分类是化学研究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A.O2B.P2O5C.KClO3D.Cu(OH)22.下列各组物质,按单质、混合物顺序排列的是A.红磷、干冰B.水、木炭C.氢气、石灰石D.铁粉、氯酸钾3.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化合物,后者属于混合物的是A.矿泉水、冰水B.铁粉、锰酸钾C.稀有气体、牛奶D.氧化镁、海水4.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纯净物分类正确的是A.空气糖水B.稀有气体、氯酸钾C.冰水混合物、液氧D.矿泉冰、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后剩余固体5.下列物质按单质、氧化物、混合物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二氧化硫、稀盐酸B.液氮、冰水混合物、澄清石灰水C.氧气、高锰酸钾、五氧化二磷D.水银、硫酸铜溶液、清新空气6.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CaCl2B.HNO3C.NaOH D.MnO27.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是化合物,后者是混合物的是A.干冰、洁净的空气B.液氧、碘酒C.冰水共存物、碳酸钠D.稀硫酸、加碘食盐8.生活中用到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调味用的食醋B.取暖用的煤炭C.温度计中的水银D.炒菜用的铁锅9.铌酸锂(LiNbO3)晶体是目前用途最广泛的新型无机材料之一,下列关于铌酸锂说法正确的是A.铌酸锂是一种混合物B.铌酸锂是由原子构成C.铌酸锂含有单质锂D.铌酸锂是由铌、锂、氧三种元素组成10.下列四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A.食盐水、清新的空气B.澄清石灰水、五氧化二磷C.冰水共存物、液氧D.高锰酸钾、硫粉11.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其中能表示单质..的是A.B.C.D.12.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A.A B.B C.C D.D13.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离子是带电的粒子,所以带电的粒子一定是离子B.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则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都是单质C.化学变化伴随有能量变化,所以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变化D.化合物含有不同种元素,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14.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过氧化氢B.氯酸钾C.白酒D.臭氧15.反应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常用于实验室制取氯气。
2019年新版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 第一节 第一课时 物质的分类 胶体 讲义
物质的分类胶体[明确学习目标] 1.学会物质分类方法,会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
2.了解同素异形体。
3.能够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对分散系分类。
4.会制备Fe(OH)3胶体,会鉴别胶体与溶液。
学生自主学习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1.同素异形体(1)由□01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该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2)同素异形体的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不同。
(3)举例:O2与□02O3;红磷与白磷;金刚石、□03石墨与C60互为同素异形体。
2.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1)交叉分类法①含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②举例:Ⅱ.某些盐的交叉分类(2)树状分类法①含义:对同类事物按照某些属性进行再分类的分类法。
②举例:3.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1)根据物质的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化学上常用的分类方法。
(2)举例:根据性质对氧化物进行分类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1)概念:□01把一种(或多种)物质以粒子形式分散到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形成的混合物。
(2)组成(3)分类①分散质和分散剂各有固、液、气三种状态,以其状态为分类标准共分为□049种分散系。
②分散系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大小分类2.胶体的制备和特征(1)Fe(OH)3胶体的制备制备原理:FeCl 3+3H 2O=====△Fe(OH)3(胶体)+3HCl具体操作:往烧杯中注入40 mL 蒸馏水,将烧杯中的蒸馏水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08FeCl 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09红褐色,停止加热。
(2)胶体的特性——丁达尔效应当平行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看到□10一条光亮的“通路”,这是由于胶体粒子对光线□11散射形成的,叫做丁达尔效应,可用来区分胶体和□12溶液。
1.在科学研究中分类法的意义何在?提示:运用分类法对物质进行科学的分类,然后分门别类地研究它们的组成、结构、性质和用途,就能够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把握物质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联系。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性质教学讲义
物质的组成、分类及性质教学讲义一、物质的组成元素、物质及微粒间的关系(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01离子构成的。
①元素:具有□02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②原子是□03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分子是□04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一般分子由原子通过共价键构成,但稀有气体是单原子分子。
离子是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2)元素与物质的关系(3)元素在物质中的存在形态①游离态:元素以□06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07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4)同素异形体二、物质的分类1.常见的分类方法(1)交叉分类法——从不同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2)树状分类法——按不同层次对物质进行逐级分类,各层之间属于包含关系2.分散系(1)概念:□05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
(2)分类:按照分散质粒子直径的大小(3)三种分散系比较(4)胶体的性质及应用①丁达尔效应可见光束通过胶体时,在入射光侧面可看到□27光亮的通路,这是胶体粒子对光线散射而形成的,可用此性质来鉴别溶液和胶体。
②聚沉a.概念:使胶体粒子聚集形成沉淀析出的现象。
b.方法:加入□28电解质溶液、加热、搅拌或加入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粒子。
c.应用:如制作豆腐,明矾净水。
③电泳由于胶体粒子带有电荷,在电场作用下,胶体粒子在分散剂中作□29定向移动的现象,此性质可用于工业上的静电除尘。
④渗析胶体粒子□30不能透过半透膜,溶液中的粒子可以透过半透膜。
应用:提纯胶体;血液透析。
三、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根据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辨析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重点内容如下图所示。
2.化学反应的分类1.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并指明错因。
(1)人们可以利用先进的化学技术,选择适宜的条件,利用化学反应制造新的原子。
(×)错因:化学反应是原子的重新组合,原子种类不变。
专题一物质的分类与变化第1讲物质的分类(讲义)(原卷版)-2023年初中升高中化学衔接课程
专题一物质的分类与变化(讲义)第1讲物质的分类知识点一物质的分类1.元素组成物质宏观上,任何物质都是由组成的。
微观上,构成物质的微粒有三种:、和。
2.混合物和纯净物3.单质和化合物[思考1]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4.酸、碱、盐和氧化物[思考2]NaHSO4的水溶液显酸性,它是酸吗?[练习1]下列各组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选项化合物单质氧化物A 空气氮气氧化钠B 生石灰白磷水C 氯化氢铁臭氧D 烧碱氯化钾二氧化氮A.A B.B C.C D.D[练习2]下列物质:①H2O②NaCl③H2SO4④Ca(OH)2⑤Fe3O4⑥HNO3⑦AgNO3⑧Fe(OH)3用序号填写;其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属于酸的是,属于碱的是,属于盐的是。
1.元素组成物质的形式(1)每一种元素都可以形成单质。
①单质: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单质。
②同素异形体: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如O2和O3。
(2)绝大多数元素都能与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
[练习3]研究人员在含有C70的溶液中混入癌细胞,再用可见光照射溶液,结果发现55%的癌细胞被杀灭。
下列有关C70的说法错误的是()A.C70和C60都属于碳单质 B.C70和金刚石互为同素异形体C.C70和金刚石的性质完全相同 D.C70在足量氧气中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2.根据物质的组成分类根据物质的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的常用方法有两种,分别为和。
(1)树状分类法混合物物质金属单质非金属单质[思考3]尝试用树状分类法对碱进行分类。
[练习4]尝试用树状分类法对酸进行分类。
[思考4]酸分子中含有几个氢原子就是几元酸吗?[总结]树状分类法是一种层层分类的方法,每一层为一个分类标准,层与层之间的分类标准可能不同。
(2)交叉分类法从对物质进行分类。
Na2[练习5]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往往需要采用多种分类方法,根据如图所提供的信息说明,该分类方法属于()A.树状分类法B.环状分类法析C.单一分类法D.交叉分类法[练习6]按照物质的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对于H 2SO 4的分类正确的是( ) ①酸 ②氧化物 ③氢化物 ④强酸 ⑤含氧酸 ⑥一元酸 ⑦化合物 ⑧混合物. A .①④⑤⑥⑧ B .①②④⑤⑥⑦⑧ C .①③④⑤⑥⑦D .①④⑤⑦3.根据物质的性质分类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CO 2、Mn 2O 7等 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Na 2O 、Fe 2O 3等 两性氧化物:能与酸和碱反应均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如AL 2O 3 不成盐氧化物 :如CO 、NO 等 [练习7]下列物质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 A .Na 2O 2B .MgOC .Al 2O 3D .CO 2[思考5]思考如下几种说法是否正确:(1)金属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 ) (2)非金属氧化物都是酸性氧化物( ) (3)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 ) (4)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归纳总结]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CO ;酸性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 2O 7;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如Mn 2O 7是金属氧化物但属于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1.1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讲义【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一、物质分类1、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分类任何物质都是有元素组成的,根据元素组成对物质进行分类是常用的方法。
(1)同素异形体:由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
如:金刚石和石墨、白磷(P4)和红磷、氧气和臭氧【注】①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换是化学变化。
②同素异形体之间由于结构不同,物理性质有差异,但由于同种元素组成,化学性质相似或略有差异。
③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
如氧气和臭氧。
2、分类方法(1)树状分类: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的方法。
单质:O2、Fe、He等纯净物有机化合物:CH4、葡萄糖、酒精(乙醇)等酸: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化合物碱:电离出的阴离子全部是氢氧根无机化合物物质盐:由金属阳离子或NH4+与酸根离子结合氧化物:只含两种元素,其中一种是氧元素溶液:NaCl溶液、稀硫酸等混合物胶体:Fe(OH)3胶体、淀粉胶体等浊液:泥水【注】冰水混合物、胆矾、明矾、水银等并非混合物,均为纯净物。
①酸的分类:酸可依据电离出氢离子的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多元酸。
也可按照酸分子中是否含氧元素,将酸分为含氧酸和无氧酸。
一元酸:HCl、HNO3、CH3COOH等含氧酸:HNO3、、H2SO4等酸二元酸:H2CO3、H2SO4等酸多元酸:H3PO4无氧酸:HCl、H2S等②碱的分类:可依据电离出OH-的个数,将酸分为一元碱、二元碱、多元碱。
也可按照溶解性,将碱分为可溶性碱、难溶性碱。
一元碱:NaOH、NH3·H2O 可溶性碱:NaOH、Ba(OH)2等碱二元碱:Mg(OH)2、Cu(OH)2 碱多元碱:Fe(OH)3、Al(OH)3 难溶性碱:Mg(OH)2、Cu(OH)2 等③盐的分类正盐:既不能电离出H+,也不能电离出OH-的盐,如Na2CO3、CuSO4盐酸式盐:酸根能电离出H+的盐,如NaHCO3、NaHSO4碱式盐:能电离出OH-的盐,如Cu2(OH)2CO3④氧化物的分类:依据氧化物的性质,可将氧化物分为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氧化物及不成盐氧化物。
解密01 物质分类 STSE 化学用语(讲义)-【高频考点解密】 (原卷版)
解密01 物质的分类STSE 化学用语考点热度★★★☆☆【考纲导向】1.了解分子、原子、离子和原子团等的概念。
2.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
3.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
4.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6.了解化学与社会、生活、科技和环境保护等热点问题。
7.熟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离子符号。
8.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电子式、分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等表示方法。
【命题分析】本节内容在高考命题中是热点,也是必考点。
主要以生产、生活中的物质为载体或以传统文化、古籍中的描述等为素材,以反映环境保护、重大科技成果和人们普遍关注的社会问题为切入点,考查物质的组成、分类、性质、制备、用途及变化。
题型以选择题为主,难度较小。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专有语言,是化学学科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高频考点,主要出现在Ⅱ卷非选择题中。
预计2023年高考考查侧重考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和信息整合应用能力,试题难度会略有增加。
(2)按酸分子中H原子数来决定几元酸,是不科学的。
对于某些含氧酸如H3PO3(分子结构为),其中只有2个—OH直接与中心原子成键,故为二元酸。
又如CH3COOH分子中虽有4个H,但根据—OH 数确定它为一元酸。
5.胶体的性质及应用考法1 判断物质的组成,能对物质进行分类(题型预测:选择题) 1.(2022·北京·高三学业考试)2021年5月,我国首辆火星车“祝融号”成功着陆。
“祝融号”火星车的车身选用高强韧性的新型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
碳化硅(SiC)属于A.单质B.化合物C.酸D.碱考法2 胶体的性质与应用(题型预测:选择题)2.(2022·广东·高三学业考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胶体的分散质粒子大小介于溶液和浊液之间B.可利用丁达尔效应区分溶液和胶体C.可用渗析法提纯胶体D.胶体是纯净物,外观透明1.判断物质是否属于纯净物时,要看实质,不能只看表面字眼或名称(1)冰水混合物是纯净物;盐酸、漂白粉、碱石灰属于混合物;淀粉溶液属于胶体。
《物质的分类》 讲义
《物质的分类》讲义一、物质分类的重要性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对物质进行分类是一项非常基础且重要的工作。
通过分类,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物质的性质、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就好比将一堆杂乱无章的物品整理归类,使得我们能更清晰、更高效地认识和使用它们。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没有对物质进行分类,那么面对这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我们将会感到无比的混乱和迷茫。
无论是在化学实验中,还是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中,准确地对物质进行分类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物质分类的方法1、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混合而成的,它们之间没有发生化学反应,各自保持着原来的性质。
比如空气,它包含了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等多种气体成分。
再比如糖水,是由糖和水混合而成。
纯净物则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具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
像氧气、氢气、氯化钠等都是纯净物。
2、单质和化合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常见的单质有金属单质,如铁、铜、锌等;非金属单质,如氧气、氮气、氢气等;还有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氖气、氩气等。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例如水(H₂O)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二氧化碳(CO₂)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
3、无机物和有机物无机物通常指不含碳元素的化合物,但一些简单的含碳化合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由于它们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也被归为无机物。
有机物则是含碳的化合物(除上述简单含碳化合物外),大多数有机物还含有氢、氧、氮等元素。
有机物在生命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蛋白质、糖类、油脂、核酸等都是有机物。
4、酸、碱、盐酸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氢离子(H⁺)和酸根离子。
常见的酸有盐酸(HCl)、硫酸(H₂SO₄)、硝酸(HNO₃)等。
碱在水溶液中能解离出氢氧根离子(OH⁻)和金属离子。
例如氢氧化钠(NaOH)、氢氧化钙Ca(OH)₂等。
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如氯化钠(NaCl)、碳酸钠(Na₂CO₃)等。
高一化学 物质的分类讲义
第一节⎪⎪ 物质的分类第一课时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课标要求]1.了解物质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2.认识分类方法的应用。
3.感受分类方法对化学学科研究和化学学习的重要应用。
1.交叉分类法(1)含义: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2)举例Ⅰ.碳酸钠的交叉分类:分类标准 所属类别 组成的阳离子 钠盐 组成的阴离子 碳酸盐 溶解性可溶性盐1.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物质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常见的化合物有氧化物、酸、碱、盐。
3.四种基本反应类型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
4.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也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
5.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碱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
物质的分类方法Ⅱ.在不同的物质和它所属的类别之间进行连线:①K2SO4②K2CO3③Na2CO3④Na2SO4a.钾盐b.钠盐c.硫酸盐d.碳酸盐提示:①—a、c②—a、d③—b、d④—b、c2.树状分类法(1)含义:对同类事物按照某些属性进行再分类的分类方法,即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2)举例[特别提醒]物质的分类标准不同,同一种物质可能有不同的归类。
第二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课标要求]1.了解分散系的概念及分散系的种类。
2.知道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
3.了解胶体的介稳性和丁达尔效应。
1.三种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
2.一个本质:胶体与溶液、浊液的本质区别在于胶粒大小(胶粒的直径在1~100 nm之间)。
3.一个特性: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特性。
4.三种方法(使胶体聚沉的三种方法):一是加热,二是加入电解质溶液,三是加入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
1.概念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
2.组成3.分类(1)按照分散系组成部分的状态分类以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为标准,共有9种组合:(2)按照分散质粒子大小分类分散系间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的大小不同。
高中化学 物质的分类方法(第7课时)讲义(下)
简洁分类法及其应用【学问回顾】(1)我们曾经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元素,如(写出4种即可)是金属元素,S、P、Cl是元素。
(2)化学反应分为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即、、、。
(3)物质分为和纯洁物;纯洁物又可以分为单质和;单质可分为金属单质和单质;化合物可分为氧化物、、、。
(4)混合物:由种或种以上的物质组成,例如:空气。
纯洁物:只由种物质组成,例如:水、水银、蓝矾(CuSO4•5H2O)都是纯洁物,冰与水混合是纯洁物。
(5)单质:由同种(或一种)元素组成的,例如:氧气(液氧)、水银、液氯。
(6)化合物:由种或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洁物,例如:氯化氢、氨气。
(7)氧化物:由种元素组成且其中一种是元素的化合物,例如:水、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8)有些食品的包装袋中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其主要成分是生石灰(CaO)。
①生石灰属于哪种类别的物质?。
②生石灰可作干燥剂的理由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③生石灰还可以与哪些类别的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列举三例,并写出化学方程式。
④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长期持续地作干燥剂?为什么?⑤在你所生疏的化学物质中还有哪些物质可以用作干燥剂?举例说明。
一、分类分类是学习和争辩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依据不同的需要,分类的标准可以不同。
当分类标精确定之后,同类中的事物在某些方面的相像性可以挂念我们做到举一反三,增加对不同类事物的了解,使我们有可能做到由此及彼。
运用分类的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学问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争辩,发觉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
二、常见的分类方法(一)交叉分类法1.含义: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同一事物进行多种分类的一种分类方法。
2.【举例】利用交叉分类法对下列物质分类,在物质与物质类别之间连线。
(二)树状分类法1.含义:对不同事物依据某种属性进行分类的分类法。
2.举例:(三)分类法的应用1.物质的分类(1)碱的交叉分类图(2)氧化物的交叉分类图2.化学反应的分类化合反应(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分解反应(部分是氧化还原反应)从反应物、生成物组成形式分(四种基本类型)置换反应(全部是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全不是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从有无电子转移分非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离子间发生反应生成沉淀、气体、难电离的物质离子反应从是否有离子参与分离子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分子反应不行逆反应从反应进行的程度分可逆反应放热反应从反应的热效应分吸热反应题组一常见分类方法的应用1.下列交叉分类法正确的是 ( )2.下列物质分类的正确组合是 ( )碱酸盐酸性氧化物A 纯碱盐酸烧碱二氧化硫B 烧碱硫酸食盐一氧化碳C 苛性钠醋酸石灰石水D 苛性钾碳酸苏打三氧化硫3.依据物质的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HNO3应属于 ( )①酸②氢化物③氧化物④含氧酸⑤难挥发性酸⑥一元酸⑦化合物⑧混合物A.①②③④⑤⑥⑦ B.①④⑥⑦ C.①⑧ D.①④⑤⑥4.物质的分类法是化学争辩的重要方法之一。
物质的分类专题复习ppt课件
1.氧化物 酸性氧化物:能与碱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的氧化 物。如:SiO2、CO2、SO2、SO3等。 化学共性: (1)大多数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 SO2+H2O=H2SO3 (2)酸性氧化物与碱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 SO2+CaO=CaSO3 (3)酸性氧化物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SiO2+2NaOH=Na2SiO3+H2O
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布瓦罗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毛泽东
(3)可溶性盐与可溶性盐反应生成两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盐(必须 满足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或难电离物)
BaCl2+CuSO4=BaSO4↓+CuCl2 酸式盐
酸式盐的生成:
(1)酸与其正盐反应生成相应的酸式盐: Na2CO3+CO2+H2O=2NaHCO3 (2)盐与少量酸反应: Na2CO3+HCl=NaCl+NaHCO3 (3)少量碱与酸反应: NaOH+CO2=NaHCO3
53、希望是厄运的忠实的姐妹。 54、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 55、领导的速度决定团队的效率。 56、成功与不成功之间有时距离很短只要后者再向前几步。 57、任何的限制,都是从自己的内心开始的。 58、伟人所达到并保持着的高处,并不是一飞就到的,而是他们在同伴誉就很难挽回。 59、不要说你不会做!你是个人你就会做! 60、生活本没有导演,但我们每个人都像演员一样,为了合乎剧情而认真地表演着。 61、所谓英雄,其实是指那些无论在什么环境下都能够生存下去的人。 62、一切的一切,都是自己咎由自取。原来爱的太深,心有坠落的感觉。 63、命运不是一个机遇的问题,而是一个选择问题;它不是我们要等待的东西,而是我们要实现的东西。 64、每一个发奋努力的背后,必有加倍的赏赐。 65、再冷的石头,坐上三年也会暖。 66、淡了,散了,累了,原来的那个你呢? 67、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是胜利!不惜一切代价争取胜利! 68、一遇挫折就灰心丧气的人,永远是个失败者。而一向努力奋斗,坚韧不拔的人会走向成功。 69、在真实的生命里,每桩伟业都由信心开始,并由信心跨出第一步。 70、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71、胜利,是属于最坚韧的人。 72、因害怕失败而不敢放手一搏,永远不会成功。 73、只要路是对的,就不怕路远。 74、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3、上帝助自助者。 24、凡事要三思,但比三思更重要的是三思而行。 25、如果你希望成功,以恒心为良友,以经验为参谋,以小心为兄弟,以希望为哨兵。 26、没有退路的时候,正是潜力发挥最大的时候。 27、没有糟糕的事情,只有糟糕的心情。 28、不为外撼,不以物移,而后可以任天下之大事。 29、打开你的手机,收到我的祝福,忘掉所有烦恼,你会幸福每秒,对着镜子笑笑,从此开心到老,想想明天美好,相信自己最好。 30、不屈不挠的奋斗是取得胜利的唯一道路。 31、生活中若没有朋友,就像生活中没有阳光一样。 32、任何业绩的质变,都来自于量变的积累。 33、空想会想出很多绝妙的主意,但却办不成任何事情。 34、不大可能的事也许今天实现,根本不可能的事也许明天会实现。 35、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到达。
高一化学必修一讲义:物质的分类及转化
物质的分类及转化【教学目标】1、了解物质分类的方法和依据,认识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种类的物质,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可以对物质进行分类2、熟悉酸、碱、盐的性质,熟悉常见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 【知识梳理】 一、同素异形体1、含义:由同一种元素形成的几种性质不同的单质,叫做这种元素的同素异形体 如:金刚石、石墨和C 60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氧气和臭氧(O 3)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2、产生同素异形体的原因(1)组成分子的原子数目和成键方式不同,如:氧气(O 2)和臭氧(O 3) (2)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3、研究对象(1)同素异形体是指单质,不是指化合物(2)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不同单质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构成它们的原子的核电荷数相同 4、同素异形体的“同”“异”的含义 (1)“同”——指元素相同;(1)“异”——指形成单质不同,结构不同,性质有差异 5、同素异形体的“结构决定性质” (1)同素异形体的结构不同,性质存在差异(2)物理性质不同,化学性质有的相似,有的相差较大6、相互转化: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既有单质参加,又有单质生成,它们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但在转化的过程中没有涉及化合价的变化 【即学即练1】1、清晨,松树林中的空气特别清新,是因为有极少量的氧气变成了臭氧,反应的方程式为3O 2=====电火花2O 3。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这是一个化合反应B .由氧元素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C .产生的臭氧与氧气是氧元素的同素异形体D .这个反应属于物理变化 2、科学家们最近发现一种新分子,具有空心类似足球状的结构,其化学式为C 70。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C 70是一种化合物B .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40C .它的化学性质和金刚石相似D .C 70和金刚石、石墨一样,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二、物质的分类方法1、物质分类标准:对物质进行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的标准,然后按标准进行分类对同一物质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如:Na 2CO 3从其组成的阳离子来看,属于钠盐,从其组成的阴离子来看,则属于碳酸盐3、树状分类法:按照一定标准对同类事物进行再分类 如:物质的分类 (依据组成和性质)【微点拨】①单质一定是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②化合物一定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但纯净物不一定是化合物 ③纯净物是由一种成分(分子)组成的物质,有化学式,有固定熔、沸点 ④混合物是由多种成分(分子)组成的物质,无化学式,无固定熔、沸点 【即学即练2】1、分类方法在化学发展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
第2讲 物质的分类(讲义)-2022年暑假新高一化学衔接班课程 试卷及答案
不属于该类别的物质
________
Na2CO3
________
Fe2O3
第2讲物质的分类
【学习目标】
1.认识物质分类的重要意义。
2.了解常见的物质分类方法。
3.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分类及通性。
【基础知识梳理】
一、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意义
1.分类
分类是指按照种类、等级或性质进行归类。通常可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或事物的本质特征来进行分类。
酸性氧化物是指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常见的酸性氧化物有CO2、SO2、P2O5等。
碱性氧化物是指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常见的碱性氧化物有Na2O、MgO、Fe2O3、CuO等。
特别注意:
①酸性氧化物不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如Mn2O7是酸性氧化物。
②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都是酸性氧化物,如CO、NO既不能与酸反应,又不能与碱反应,既不是酸性氧化物又不是碱性氧化物。
B.根据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将物质分为可溶性物质、微溶性物质和难溶性物质
C.根据氧化物中是否含有金属元素,将氧化物分为碱性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等
D.根据化合物中是否含有碳元素,将化合物分为无机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
6.将不同的物质与它们所属的类别进行连线。
7.下列每组中都有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在分类上不同,试分析每组物质的组成规律。将这种不同于其他物质的物质找出来(分类标准合理即可)。
无氧酸:不含__________的酸,如HCl等。
含氧酸:含__________的酸,如H2SO4、HNO3等。
②根据在水溶液中电离出的H+个数,分为一元酸(如__________)、二元酸(如__________)和三元酸(如__________)。
物质的分类(解析版)
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第01课物质的分类板块导航01/学习目标明确内容要求,落实学习任务02/思维导图构建知识体系,加强学习记忆03/知识导学梳理教材内容,掌握基础知识04/效果检测课堂自我检测,发现知识盲点05/问题探究探究重点难点,突破学习任务06/分层训练课后训练巩固,提升能力素养1.从元素组成角度,认识常见物质种类,并通过绘制树状图建立元素与物质间联系,培养分类观的养成。
2.能应用简单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物质进行分类。
3.掌握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的含义。
4.掌握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
重点:宏观物质的简单分类。
难点:对单质、化合物、氧化物、酸、碱、盐等概念的理解。
知识点一物质的组成1.宏观上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微观上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或离子构成的。
①分子: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②原子: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③离子:带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
④原子团:在许多化学反应里,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反应,如同一个原子一样的原子集团。
2.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元素在自然界的存在形式有游离态和化合态。
①游离态:元素以单质形式存在的状态。
②化合态:元素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状态。
3.元素与物质的关系元素――组成单质:只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化合物: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4.原子与物质的关系5.同素异形体(1)概念: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叫同素异形体。
(2)形成方式①原子个数不同,如O 2和O 3;②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如金刚石和石墨。
(3)性质差异物理性质差别较大,化学性质相似,同素异形体之间的转化属于化学变化。
【特别提醒】①物质的组成可概括为“宏观一素(元素)、微观六子(原子、分子、离子、质子、中子、电子)”。
②由原子或离子构成的单质和化合物均用化学式表示。
③几乎所有的酸都是共价化合物,都有确定的分子式。
④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如如O 2和O 3组成的混合物,只含一种元素的纯净物才是单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员编号:年级:课时数:学员姓名:辅导科目:学科教师:学科组长签名及日期教务长签名及日期课题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授课时间:备课时间:教学目标1了解并能够熟练的运用中学阶段两种常用的分类方法2掌握分散系的概念及其分类重点、难点1三种分散系的比较2胶体的制备3生活中胶体的形成和应用考点及考试要求1简单的分类法及其应用2分散系及其分类教学内容本章共分为三节,整个内容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即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具体内容包括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的分类、胶体三部分知识;第二部分即第二节:离子反应,具体内容包括有关电解质电离的问题——酸、碱、盐的含义及电离方程式的书写,电解质、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弱电解质的定义,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反应实质及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第三部分即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从化合价升降和电子转移的角度分析什么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含义,常见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知识点一、简单的分类和应用1分类的概念把大量的事物按事先设定的“标准”进行分类,这种分类就是我们最为熟悉也是最方便的一种工作方法,这种方法称为分类法。
2分类的目的分类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运用分类不仅能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更好的帮助我们认识物质找出各类物质之间的联系3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的分类标准分类对象分类依据所分种类物质成分是否单一纯净物和混合物纯净物元素是否单一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不同的化学性质酸碱盐和氧化物化学反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和数目的多少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4两种重要的分类方法(1)交叉分类法交叉分类法就是将被分类的对象应用多种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某些盐的分类)(某些碱的分类)练习1 将CO2 SiO2 SO2 Al2O3 CuO 几种物质按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金属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进行交叉分类(2)树状分类法所谓树状分类法,简单的说就是分类后的各类事物在分类的多层次分类方法。
这种分类方法将分成的事物排列起来所呈现的形状像树冠一样。
(化合物树状分类举例)练习2将中学化学中学过物质进行分类?知识点二、分散系及其分类1 概念:把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所得到体系叫做分散系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2组成:分散剂:容纳分散质的物质3分类 (1)按照分散质、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可分为9种分散系(2)按照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分类,即分散程度的不同,把分散系分成三类:溶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小于1nm分散系胶体------分散质粒子的直径1~100nm浊液-------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大于100nm什么是胶体?清晨当太阳升起时,你漫步在茂密的森林里,会看到缕缕阳光穿过林木的枝叶铺洒在地面上。
你知道为什么会产生这美丽的景象吗?在晚上,当你打开手电筒时,会看到一道“光柱”射向天空或射向远方,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直径是1~100nm的分散质分散到分散剂中的到的体系4 三种分散系的比较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悬浊液乳浊液分散质粒子大小<1nm1nm~100nm>100nm>100nm分散质粒子结构分子、离子少量分子的集合体或大分子大量分子聚集成的固体小颗粒大量分子聚集成的液体小液滴特点均一、透明均一、透明、较稳定不均一、不透明、久置沉淀不均一、不透明、久置分层稳定性稳定介稳性不稳定不稳定能否透过滤纸能能不能不能能否透过半透膜能不能不能不能实例食盐水,蔗糖溶液氢氧化铁胶体泥水、石灰乳油漆注:①分散质粒子大小不同是各种分散系的本质区别。
②胶体可透过滤纸但不能透过半透膜,因此可用过滤法分离胶体和浊液,用渗析法分离和提纯胶体。
练习3 (山东五莲2009-2010学年度上期期中考试)“纳米材料”是粒子直径为1nm~10nm的材料,纳米碳就是其中的一种。
某研究所将纳米碳均匀的分散到蒸馏水中,得到的物质①是溶液②是胶体③具有丁达尔现象④不能透过半透膜⑤不能透过滤纸⑥静止后会出现黑色沉淀。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④⑥B.②③⑤ C.②③④D.①③④⑥练习4有关分散系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悬浊液的分散质可用过滤的方法从分散剂中分离出来B.任何物质在水中溶解时都有一定的溶解度C.同一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要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大一些D.分散质粒子大小为几纳米到几十纳米的分散系是胶体【点拨】解答本题可以从体系中组成微粒的粒子大小、性质、溶解度等方面考虑练习5下列各组物质制成的分散系中,属于胶体的是( )A.蛋白质溶于水 B.白磷溶于CS2 C.高锰酸钾溶于水 D.硝酸银溶液中加过量氨水练习6胶体的本质特征是( )A.丁达尔效应 B.胶体粒子带有电荷 C.粒子直径为1~100nm D.外观均一、透明练习7有关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胶体区分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外观澄清、透明 B.胶体一般情况下比较稳定,不易发生沉淀C.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是由胶粒的大小决定的 D.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粒直径小于1nm3【解析】胶体分散质微粒直径为1nm~100nm,因此纳米碳均匀的分散到蒸馏水中形成的分散系为胶体。
胶体具有丁达尔现象,胶体微粒不能透过半透膜,但可透过滤纸,胶体放置过程中一般不会产生沉淀。
【答案】 CA悬浊液可过滤分离正确B有些物质如酒精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不存在溶解度的限定错误C 相同温度下,同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不同温度下则不一定,如Ca(OH)2溶液,Ca(OH)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不指明温度,浓度大小不确定错误D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nm~100nm之间的分散系是胶体正确4【答案】A、D5【答案】 A6【解析】胶体的本质特征是粒子直径在1~100nm之间。
【答案】 C7【解析】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胶粒直径在1~100nm之间;胶体通常不易沉淀,是一种介稳体系,B项是正确的;胶体产生丁达尔效应,是因为胶体的粒子直径在1~100nm,能使光发生散射形成的,故C项的说法是正确的;Fe(OH)3胶体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是胶粒带有相同的电荷,相互排斥,故D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答案】BC【点拨】胶体是一种介于溶液与浊液之间的一种特殊的分散系,胶体粒子直径的大小(1~100nm)是这种分散系的本质特征,也正是胶体的这种特殊性,使得胶体表现出许多特殊性质。
知识点三.胶体的制备及性质实验1胶体的制备实验原理实验操作Fecl3+3H2O===Fe(OH)3(胶体)+3Hcl 向洁净的烧杯中加入25ml的蒸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向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Na2SiO3+2HCl===H2SiO3(胶体)+2NaCl。
将水玻璃[Na2SiO3(aq)]滴加到1mol·L-1的盐酸中,边加边振荡,可得H2SiO3胶体注意:Fe(OH)3胶体制备应用FeCl3的饱和溶液、煮沸等条件练习8 用下列方法制备胶体:①0.5mol/L的BaCl2溶液和等体积2mol/L的硫酸混合振荡;②把2mL 1mol/L饱和的FeCl3溶液逐滴加入20mL沸水中,边加边振荡;③把1mol/L NaOH溶液滴加到1mol/L FeCl3溶液中,可行的是( )A.①②B.①③ C.②D.①②③【解析】①中H2SO4溶液浓度太大,只会生成BaSO4沉淀,得不到BaSO4胶体。
②中是实验室制备Fe(OH)3胶体的正确方法,可行。
③中NaOH与FeCl3浓度都太大,生成Fe(OH)3的量太多,而得到Fe(OH)3沉淀。
【答案】 C【点拨】胶体是介于溶液与浊液之间的一种分散系,制备胶体,必须控制分散质颗粒的大小,故操作时要顾及溶液浓度、反应条件、滴加量及滴加顺序。
2通过实验探究胶体与溶液的性质比较分散系光束照射时的现象Fe(oH)3胶体有一条光亮的“通路”出现C uSO4溶液无明显现象分散系过滤后的现象Fe(oH)3胶体胶体全部通过滤纸,无残渣,滤液仍是红褐色泥水滤纸上有泥沙,滤液澄清透明3胶体的性质性质定义丁达尔效应光束通过胶体时,可以观察到有一条光亮的“通路”布朗运动胶体微粒做不停的、无序的运动,即布朗运动电泳在直流电场中,胶体微粒会向带相反电荷的电极定向移动,这种现象叫电泳胶体的聚沉胶体是相对稳定的,当改变某种条件,使胶体粒子聚集成较大颗粒从而形成沉淀从分散剂中分散出来注:(1)丁达尔效应能证明分散质粒子的大小范围(1~100nm),是区别溶液和胶体的一种常用物理方法。
(2)胶体的提纯——渗析:渗析是根据胶粒大小特征和半透膜的性能而采用的特殊方法,可将混在胶体中的离子和小分子除去从而提纯和净化胶体,原因是胶粒不能透过半透膜而溶液中的离子和小分子可以透过(3)电泳现象表明胶粒带电荷,同一胶体的胶粒带有相同的电荷,彼此相互排斥,不易凝聚,这是胶体能稳定存在的主要原因。
(4)布朗运动:在胶体中,分散剂的微粒在每一瞬间从不同的方向碰撞胶体微粒,使得胶体微粒的运动方向不断地改变。
同时,同种胶体微粒所带电荷相同,胶体微粒相互靠近时也产生斥力,从而使胶体微粒做不停的、无序的运动,即布朗运动。
这也是胶体相对较稳定的一个因素。
(5)使胶体聚沉的常用方法有如下三种○1加入电解质——中和胶粒所带电荷,使之聚结成大颗粒而沉淀。
例如,由豆浆制豆腐时,在一定温度下,加入CaSO4使豆浆中的胶粒所带电荷被中和,从而使胶体发生聚沉而制得胶冻状的豆腐②加热胶体或搅拌——加速胶粒运动,使之易于结合成大颗粒而沉淀。
例如,将Fe(OH)3胶体加热即可使其聚沉。
③加入与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互相中和电性,减少同种电荷的相互排斥作用而使之聚集成大颗粒而沉淀。
例如,利用明矾净水的原理即为明矾溶于水后得到Al(OH)3胶体,其胶粒带正电荷,故能吸附水中一些带负电荷的胶体的胶粒发生聚沉,而起到净水的效果。
练习9现在有三名同学分别进行Fe(oH)3胶体的制备。
甲同学:向mol/L的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OH溶液。
乙同学:直接加热饱和的Fecl3溶液丙同学:向25ml的沸水中逐滴加入5~6滴Fecl3饱和溶液,继续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试回答下列问题:(1)其中操作正确的同学是————(2)证明有Fe(oH)3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是——————利用的胶体性质是——————(3)在胶体中加入电解质溶液或相反和的胶体微粒,能使微粒沉淀出来。
丁同学额利用所指的的氢氧化铁胶体进行了下列实验○1将其装入U型管用石墨作电极,通电一段时间后阴极附近颜色逐渐加深,这表明Fe(oH)3胶体粒子带———(“正”或“负”)电荷○2向其中加入NaSO4溶液产生的现象是——————【答案】(1)丙(2)用一束光照射的到的液体,从侧面观察,可以看到一条光亮的通路丁达尔效应(3)○1正○2有褐色沉淀生成练习10 从聚沉、布朗运动、丁达尔现象中,选出适当的词语填入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1)在肥皂水中透过强光,可看到光带,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2)在Fe(OH)3胶体中加入(NH4)2SO4,产生红褐色沉淀,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