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优秀课件PPT

xī méng qū 犀牛 虻 蛆
zhǎo zé cán zhā 沼 泽 残渣
zhòu zhě fèng tī fū luǎn yù chú 皱 褶 缝 剔牙 孵 卵 育 雏
2.我会读课文,我能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
3.我知道课文讲了三组动物的共栖现象,分别是 和 、 和
、
和 。犀牛和鳄鱼的特点是
∆ (2)小组中每位观众选择一位“动物朋友”提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 和( )做朋友?如果没有这位朋友,你的生活将会怎么样?等等。
∆ (3)听了“动物朋友”的回答,观众可以用这样的句式说:谢谢你们
,因为你们让我懂得了(
),也可以只说谢谢。
蛤与细菌的奇特共栖
玻璃虾与海葵
1、如果你生活在那个时代,你能想出 什么好 办法解 决新中 国工业 化的问 题呢? 1.依据辐 射方向 确定“ 辐射源 ”,确定 辐射名 称和热 量传播 空间 2、假如由你来主持制定“一五计划” ,你将 优先发 展什么 ? 3.材料二中“一个国家,两种制度” 的含义 是什么 ,邓小 平提出 它的根 本目的 是什么 ? 4.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的知识,说明香 港问题 能最终 解决的 主要原 因(至 少列出2点), 并指出 其历史 意义。 5.正面战场的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和 世界反 法西斯 战争的 重要组 成部分 ; 6.正面战场的抗战,粉碎了日本三个 月灭亡 中国的 战略计 划和“ 速战速 决”的 方针, 消耗了 日本的 军事和 经济实 力; 7.正面战场的抗战,有力地支援了中 国共产 党领导 的敌后 战场; 8.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主要包 括吸收 和反射. 9、含义:荒漠化是一个动态发展过程 ,其实 质是土 地退化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小 学 语 文 第 八 册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

四年级下册语文优质教案: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共栖现象的定义和特点。
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几种常见的共栖动物及其生活习性。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共栖现象对动物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图片和视频,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提高合作和表达能力。
学生通过思考和探究,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培养对动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重要性。
学生培养尊重生命和多样性的观念,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共栖现象的定义和特点。
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几种常见的共栖动物及其生活习性。
难点: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共栖现象对动物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动物共栖现象的图片、视频和资料。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彩色笔,用于记录和绘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张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张图片中的动物在做什么吗?它们为什么会这样做?”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共栖现象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了解共栖现象的基本概念。
教师展示几张不同动物共栖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它们的生活习性。
3. 小组讨论: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种共栖动物,讨论它们的特点和共栖现象的意义。
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4. 探究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共栖现象对动物的生存和发展有什么意义?”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
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得出共栖现象对动物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并与小组成员进行讨论。
5. 总结与拓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共栖现象的定义和特点,以及共栖现象对动物的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教师提出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索动物共栖现象的奥秘。
五、作业布置:学生完成一篇关于一种共栖动物的观察报告,包括它们的特点、共栖现象的观察和分析。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案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共栖现象,共栖现象在自然界中的意义。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动物共栖现象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提高保护生物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共栖现象及其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教学难点:分析共栖现象中的相互关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图片展示、视频播放、实例讲解等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采用小组讨论、学生讲解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思考共栖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动物共栖的图片、视频资料。
2. 准备教学PPT,包括动物共栖实例讲解。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张有趣的动物共栖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共栖现象?共栖现象在自然界中有什么意义?2. 知识讲解介绍共栖现象的定义、特点及共栖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共栖现象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3. 小组讨论布置讨论题目:请同学们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共栖现象,并分析这些共栖现象中的相互关系。
小组内讨论,并选代表进行讲解。
4. 案例分析分析现实生活中的一些共栖现象,如蜜蜂与花、苍蝇与腐肉等,引导学生理解共栖现象对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6. 课后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及策略。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共栖现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观察、分析共栖现象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七、教学内容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共栖现象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2. 引导学生思考共栖现象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 引导学生关注共栖现象在生物进化中的意义。
八、教学实践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寻找共栖现象的实例。
2. 让学生动手制作关于共栖现象的展板或手抄报。
3. 开展关于共栖现象的演讲比赛或写作活动。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课件

黑色的死神可以无情地 剥夺它的生命,却无法剥夺 它的灵魂的追求;命运可以 粉碎它赖以生存的物质世界, 却无法摧毁它独立不羁的精 神的世界。
忽而,好像它的雕爪抓 住了对方的要害处,它的嘴 喙击中了对方的致命部位, 它的整个身体在空中扭翻起 来;忽而,它左翅膀低垂下 来,仿佛是给对手咬伤了, 用一只右翅膀拍扇着,在旋 转的气流间沉浮着。
佳段欣赏
这时,石洞那边传来媚媚的嚎叫,媚媚 分娩了!紫岚一阵激动,它终于听到这种神 奇的声音了。它拾头仰天长啸,倾吐内心欣 喜。忽然间,天空中飞翔的金雕也被媚媚的 嗥叫声吸引。它一定想起过去吞食黑仔的美 味了。它盘旋在石洞上空,显出捕食前的兴 奋。 紫岚想起黑仔的死,它不能让悲剧重演。 为了狼孙的安全,它决定用生命的残余力量 和金雕进行殊死的搏斗。
回 某 望 天 , , 故 乡 还 是 独 狼 ?
三 三 两 两 。
新 燃 起 的 灯 火 ,
青 草 苍 茫 , 蒲 英 飘 扬 . . . . . .
还 在 留 恋 曾 经 的 故 乡 :
只 有 你 了 吗 ? 我 亲 爱 的 朋 友 !
你 的 身 影 埋 葬 在 这 片 土 地 。
月 下 独 狼
鳄 鱼 和 燕 千 鸟
共栖原因:鳄鱼的牙缝里经常塞满残渣,牙齿
和口腔又痛又痒,鳄鱼张开大嘴巴,燕千鸟就飞进 鳄鱼的嘴巴里,为它剔牙。这样燕千鸟吃饱了,鳄 鱼的牙也不痛不痒了。
金黄鼠和百舌鸟
共栖原因:春夏之季,百舌鸟到金黄鼠的洞穴里
去产卵,在它的洞穴里孵化育雏。金黄鼠不但不伤害百舌 鸟的卵和雏鸟,而且还替它照看着。一直到小百舌鸟飞出, 这一对好朋友才分手。金黄鼠收留百舌鸟,并非有利可图, 只是喜欢听百舌鸟的歌声。
才树围在发就猪枪了犬老 躲的。草之在却没一赤猎 过树幸丛际这向有头利人 一杈好里,生他能野狩召 劫卡野,赤命猛致猪猎盘 。住猪不利悬扑命,,巴 ,被来却于过,他遇与 他榕解藏一来野一到爱 。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大班教案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共栖现象的定义,知道共栖现象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通过观察、讨论,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动物的兴趣,激发幼儿探索大自然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共栖现象及共栖现象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培养幼儿观察、讨论、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1. 共栖现象的定义及实例。
2. 幼儿观察、讨论、表达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共栖现象的图片及视频。
2. 教具:动物玩偶。
3. 环境布置:自然生态环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a. 带领幼儿观察课件中的图片,引导幼儿说出图片中动物的名字。
b.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动物为什么生活在一起吗?它们之间有什么特殊的关系?2. 讲解共栖现象:a. 解释共栖现象的定义,引导幼儿理解共栖现象。
b. 举例说明共栖现象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如:共生菌帮助动物消化食物,动物帮助植物传粉等。
3. 观察、讨论:a. 组织幼儿观察教具中的动物玩偶,引导幼儿发现它们之间的共栖关系。
b. 分组讨论:幼儿们认为这些动物生活在一起有什么好处?它们是如何相互帮助的?4. 实践活动:a. 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共栖现象。
b. 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感受,培养幼儿的表达能力。
a. 回顾共栖现象的定义及作用。
b. 引导幼儿说出自己最喜欢的共栖动物,并说明原因。
6. 课后作业:a. 观察身边的动植物,发现它们之间的共栖关系。
b. 家长协助幼儿记录观察到的共栖现象,并拍照留念。
六、教学延伸:1. 开展“共栖动物知多少”的调查活动,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搜集有关共栖动物的资料,了解更多的共栖动物及其生活习性。
2. 组织幼儿进行“共栖动物”绘画活动,让幼儿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喜欢的共栖动物。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共栖现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观察幼儿是否能够发现并理解生活中的共栖现象。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共栖是指两种不同物种的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较多,一方受益较少,或不受益也不受害的现象。
生物共栖现象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长时间生活在一起,有的是暂时生活在一起。
自然界除了互惠互利,各自都能从对方身上获取生存利益的共生共栖关系外,还存在着另一种变相的共栖关系,那就是单惠共栖。
所谓单惠共栖,就是共栖双方,仅有一方获益,另一方只是无偿奉献,得不到任何实惠。
例如,马来西亚有一种小巧玲珑的文鸟,喜欢在蜂窝附近筑巢居住,文鸟筑的巢像个缸子,一只只悬挂在蜂窝四周的枝头上。
这两种动物之所以产生共栖关系,因为热带雨林里的食肉动物,如蜥蜴、负鼠、浣熊、野猫、猴子等都是爬树高手,都爱捕食文鸟和它的蛋,而那些贪婪的食肉动物害怕遭到野蜂的刺蜇,不敢接近蜂巢,文鸟将巢筑在蜂窝旁,无偿获得了保护。
无独有偶,森林里的蜜獾,总是追随着文鸟生活,形影相随,难分难舍,因为蜜獾生吃蜂蜜,长有一身浓密的长毛和肥厚多脂的獾皮,不怕野蜂叮蜇,它利用文鸟喜欢在蜂窝附近筑巢的习惯,很容易就找到它梦寐以求的蜂窝。
然后爬上树去,粗暴地扯下蜂窝,舔食蜂蜜和蛹虫。
这是颇为典型的连环单惠共栖现象。
共栖的例子在热带珊瑚鱼类的雀鲷科中,有一些种类和海葵生活在一起。
它们的生活使自己和海葵双方都得到好处。
如生活在珊瑚礁中的双锯鱼,体长仅为3-5厘米,经常生活在海葵的体腔内。
双锯鱼对海葵触觉上的刺丝胞所分泌的毒液和消化液毫不受损伤。
海葵通常一接触到任何动物,其触手会立即收缩,而把动物包围在许多触手中央,并分泌毒液将捕获物麻痹,并吞食之。
而双锯鱼能自由出入于海葵的体腔中,游动于触手之间。
双锯鱼由于具有美丽鲜艳的体色,能引起任何凶猛鱼类的注意,因此引起被追逐而立即逃入海葵的体腔内。
凶猛鱼类追到海葵的触手范围内时,就会被海葵捕捉住,并很快被麻痹,从而被海葵吞入腹中,于是海葵和它的共栖者双锯鱼可以分而食之。
合作共栖的寄居蟹和海葵寄居蟹和海葵是一对合作互助的共栖伙伴。
四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

四年级下册语文优质教案: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目标:1. 了解共栖现象的定义和特点,知道共栖现象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能够举例说明常见的共栖现象,并理解其对生态环境的意义。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 共栖现象的定义和特点。
2. 常见的共栖现象及其对生态环境的意义。
教学难点:1. 共栖现象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学生能够运用观察和思考的方法,发现和解释生活中的共栖现象。
教学准备:1. PPT课件:介绍共栖现象的图片和案例。
2. 教学卡片:分别写有共栖现象的定义、特点、意义等关键词。
3.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个共栖现象的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课件中的图片,让学生猜测图片中的生物之间是否存在某种特殊关系。
2. 学生分享猜测结果,教师给出正确答案,并板书课题: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教学卡片,自主学习共栖现象的定义、特点和意义。
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共栖现象的案例,准备分享。
三、小组分享(10分钟)1. 每组学生分享选择的共栖现象案例,包括现象的描述、特点和意义。
2. 教师点评,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共栖现象。
四、课堂小结(5分钟)2. 强调共栖现象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人类对共栖现象的尊重和保护。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共栖现象,记录下来,下节课分享。
2. 写一篇关于共栖现象的小作文,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图片和案例的展示,让学生了解共栖现象的定义、特点和意义,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共栖现象,发现和解释生活中的共栖现象,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六、课堂活动:探索共栖现象的实际案例(10分钟)活动准备:提前准备几个具体的共栖现象案例,如海葵与小丑鱼、蚂蚁与蚜虫等。
为每个案例准备图示和相关的文字资料。
三年级下册,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读了短文,你觉产生共栖的原因

共栖现象是指不同种类的生物在相同的环境中相互依存和共同生活的现象。
在三年级下册的有趣生物共栖短文中,产生共栖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点:
1. 提供资源:共栖的生物可以互相提供食物、庇护所或其他资源。
比如,某种鸟类在树林中筑巢,为了保护自己的巢穴,它会与蜜蜂共栖,这样蜜蜂就能够利用鸟巢附近的花蜜作为食物。
2. 互惠关系:共栖的生物之间可能存在互惠关系,彼此能够获得利益。
例如,某种小鱼喜欢吃水中的寄生虫,而水中的鳄鱼则喜欢吃这种小鱼,它们之间形成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
3. 适应环境:共栖的生物能够相互适应并共同应对环境中的挑战。
例如,某种昆虫会在大树的树皮上筑巢,这样它们可以受到树木的保护,并且能够利用树皮上的资源来生存。
4. 社会性需求:某些生物具有社会性需求,它们需要与同类或其他物种进行互动和合作。
例如,蚂蚁会形成庞大的社群,不同种类的蚂蚁在社群中扮演不同的角色,彼此之间相互依赖。
这些都是可能导致生物产生共栖现象的原因,通过相互依存和合作,它们能够在共同的生活环境中更好地生存和繁衍。
四年级《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设计

四年级《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四年级《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一)、导入
1、导言:这节课我们一起到动物世界去看一看动物世界中的有趣现象。
2、播放影片,创设虚拟情景,激趣。
3、揭示课题《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解释“共栖”的含义。
(媒体展示课题)
(二)、指导阅读
1、引导学生从文题质疑,多媒体显示学生所提的`三个主要问题。
2、带着问题阅读全文,了解主要内容
(1)四人一小组开火车读全文,理解全文内容。
(学习建议:在听其他同学读时,边听边思考,可在书上批注,做记号,可结合大屏幕上的表格学习相关内容。
)
(2)小组交流学习收获。
(学习建议:交流时还可提出自己的疑问,如“为什么这些共栖现象有趣?”,在小组中讨论。
)
(3)汇报学习情况。
(同时播放文本和动物图片)
(三)再读课文,进行口语训练。
1、从
2、
3、4自然段选一段自己喜欢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了解其中某种动物的特点。
2、同桌以某种动物的身份合作介绍文中一种共栖现象,老师预先拟定题目供学生参考:“我在牙缝中觅食”“犀牛的哨兵”“百舌鸟的忠实听众”等。
3、全班汇报(同时播放共栖图片,若有条件,可播放有关影片。
)
(四)拓展延伸:
1、小组交流其它共栖现象和其它动物有趣味的现象。
2、全班交流。
(老师也准备了一两个共栖或其他有趣的现象跟学生交流,交流时播放课件,动物图片或电影片断)
(五)总结。
①小结全文
②结束语。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大班教案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和认识共栖现象,知道共栖现象是不同物种间相互依存、互惠互利的关系。
2.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环节,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共栖现象及其特点。
2. 学会观察和描述共栖动物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共栖现象对生物生存的意义。
2. 能够发现和描述生活中的共栖现象。
四、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记录卡、画笔等绘画工具。
3. 教学PPT。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共栖动物的例子,如犀牛和鸟、海葵和小丑鱼等,引导幼儿观察和关注共栖现象。
2. 讲解:教师讲解共栖现象的定义、特点及其意义,帮助幼儿理解和掌握共栖现象。
3. 观察:让幼儿观察和描述一些共栖动物的特点,如外观、生活习性等。
4. 操作:让幼儿通过绘画、记录卡等方式,记录和表达自己观察到的共栖动物。
5. 讨论:组织幼儿展开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共栖现象,引导幼儿发现和理解共栖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
6. 总结:教师总结共栖现象的特点和意义,强调共栖现象对生物生存的重要性。
7. 延伸:让幼儿课后观察和记录更多的共栖现象,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8. 作业:鼓励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寻找生活中的共栖现象,并进行记录和分享。
六、教学策略:1. 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共栖现象。
2. 运用观察法,引导幼儿主动观察和描述共栖动物的特点。
3. 采用讨论法,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发现。
4. 利用记录法,让幼儿通过绘画、记录卡等方式,记录和表达自己观察到的共栖动物。
5. 运用家园合作法,鼓励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过程,共同观察和记录生活中的共栖现象。
七、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共栖现象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四年级《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案

四年级《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案第1篇:四年级《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案《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第八册的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生物界一些有趣生物互惠共栖的事情。
本课教学目的及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生物界这一有趣的现象及生物共栖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由于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且内容浅显,因此设计教学时以自学为主,让学生利用学过的方法进行自学,有困难的同学可合作学习达到学习的目的。
为了激发学习兴趣,我首先抓住题目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如谁与谁共栖,有那些有趣的现象,共栖的原因等,然后让学生通过已掌握的学习方法进行自学,从文中找到*。
当所有的问题解决以后,什么是共栖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为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我鼓励学生查阅书籍或上网搜集其它生物共栖的现象的资料,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和探索自然科学的兴趣。
最后一个环节进行人文教育,让学生通过学文后说说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引发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命的情感。
这一课的设计力求体现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思想以及激发积极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使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探索中获得知识和情感体验。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了解课文讲述的三种生物共栖现象,弄清生物共栖的原因,激发学生阅读科普文章的兴趣。
教学重点了解课文讲述的三种共栖现象,弄清它们共栖的原因。
教学难点理解什么是共栖。
课前准备熟读课文,搜集其他生物共栖的资料。
教学时间一未完,继续阅读 >第2篇:《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教学教案设计教学设计说明《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一课是九年义务教育第八册的一篇略读课文,主要讲生物界一些有趣生物互惠共栖的事情。
本课教学目的及重点是让学生了解生物界这一有趣的现象及生物共栖的原因,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兴趣。
由于这篇课文是一篇略读课文且内容浅显,因此设计教学时以自学为主,让学生利用学过的方法进行自学,有困难的同学可合作学习达到学习的目的。
为了激发学习兴趣,我首先抓住题目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30种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相处情形:鳄鱼在岸边张开大嘴巴,燕千鸟飞
进飞出,鳄鱼丝毫不会伤害它们。
“趣”:有时燕千鸟不在它身边,鳄鱼的牙齿难
受了,就会爬到岸上张开大嘴巴。附近树上的燕 千鸟看见了,立即飞过来为鳄鱼剔牙。
金黄鼠和百舌鸟:
原因:百舌鸟为金黄鼠演唱,金黄鼠为百舌鸟照看卵和雏。
相处情形:春夏之季,百舌鸟到黄金鸟的洞穴去产卵。
共栖:两种不同的动物生活在
一起,不是相依生存,只对其中一 种有利,这种生活方式叫共栖。
30*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读课文,看看文中一共介 绍了几种生物共栖现象, 它们分别是什么动物跟什 么动物共栖?
读课文,找出文中的动物共栖的原因以 及它们相处的情形,并且找出它们在相 处中所包含的“趣”。
犀牛和犀牛鸟:
原因:因为犀牛的皮肤上有许多皱褶,这些皱褶里
经常藏着一些吸血的昆虫,犀牛鸟为它啄去寄生的 昆虫和蛆卵。
相处情形:犀牛鸟在犀牛身上这里啄啄,那里啄
啄,在啄食寄生在犀牛身上的昆虫和蛆卵。
“趣”:犀牛鸟非常机灵,还能为犀牛放哨。周围
一有异常的动静,它就惊飞起来,叫个不停,向犀 牛报警。
鳄鱼和燕千鸟:
原因:鳄鱼的牙缝里经常塞满残渣,牙齿和
在孵卵育雏期间,金黄鼠不但不伤害百舌鸟的卵和雏鸟, 而且还替它照看着。
“趣”:百舌鸟为金黄鼠唱歌,金黄鼠静静地
听,高兴时还用两只后脚着地跳舞。有时,百 舌鸟落到金黄鼠的背上,用翅膀驱赶着它前进, 金黄鼠猛地向洞里钻去,百舌鸟一收翅,就被 金黄鼠驮进洞里去了。
其他的共栖现象:
1水母和虾:水母没有眼睛,靠虾带路,虾则分享水 母的食物。 2寄居蟹和海藻:寄居蟹靠海藻掩护,保护自己;海 藻则靠寄居蟹才能到别的地方。
共栖的例子

共栖的例子共栖是指不同物种在同一生态环境中相互依存、互惠共生的现象。
在自然界中,共栖现象屡见不鲜,下面将以不同的例子来说明共栖的奇妙之处。
1. 海洋中的珊瑚礁与鱼类珊瑚礁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提供了鱼类栖息、繁衍的场所。
同时,鱼类也为珊瑚礁提供了营养物质,帮助珊瑚生长。
鱼类在珊瑚礁中寻找食物,而珊瑚礁则为鱼类提供了庇护所,二者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2. 蜜蜂与花朵蜜蜂是花朵的主要传粉媒介,通过采集花粉和花蜜,蜜蜂帮助花朵进行传粉,促进了花朵的繁殖。
而花朵则提供了蜜蜂所需的食物资源。
蜜蜂与花朵之间形成了一种密切的共生关系,互相依存,共同维持了生态平衡。
3. 犀鸟与牛群犀鸟是一种以牛群身上的寄生虫为食的鸟类,它们会在牛身上寻找寄生虫,并清除它们。
牛群则提供了犀鸟所需的食物资源。
通过这种方式,犀鸟帮助牛群减少了寄生虫的侵扰,而牛群则得到了保健的服务,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
4. 鳄鱼与鸟类在湿地生态系统中,鳄鱼与鸟类之间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共生关系。
鳄鱼会在巢穴周围保护鸟类的巢,防止其他捕食者的侵扰。
而鸟类则会在鳄鱼的口腔中清除寄生虫,帮助鳄鱼保持口腔的清洁。
通过互相帮助,鳄鱼与鸟类共同维持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5. 马蹄蟹与珊瑚礁马蹄蟹是一种以珊瑚为食的海洋生物,它们通过啃食珊瑚来获取营养。
在这个过程中,马蹄蟹会产生细小的珊瑚碎片,促进了珊瑚礁的再生。
珊瑚礁提供了马蹄蟹生长的场所,而马蹄蟹则帮助珊瑚礁维持了生态平衡。
6. 水牛与鸟类在水稻田中,水牛是一种重要的耕作工具,它们通过犁田、耕地,帮助农民种植水稻。
而水牛粪便中的营养物质也为水稻提供了肥料。
在水稻田中,水牛与鸟类也形成了一种共生关系,鸟类会在水牛身上觅食,清除寄生虫,帮助水牛保持健康。
7. 青蛙与昆虫青蛙是一种重要的自然捕食者,它们主要以昆虫为食。
在农田中,青蛙可以帮助农民控制害虫的数量,保护作物免受侵害。
而昆虫则为青蛙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资源,形成了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
有趣生物共栖现象

双锯鱼和大海葵
文鸟与胡蜂
马来西亚有一种小巧玲珑的文鸟,喜欢 在蜂窝附近筑巢居住,文鸟筑的巢像个 缸子,一只只悬挂在蜂窝四周的枝头上。 这两种动物之所以产生共栖关系,因为 热带雨林里的食肉动物,如蟋蟀、负鼠、 浣熊、野猫、猴子等都是爬树高手,都 爱捕食文鸟和它的蛋,而那些贪婪的肉 食动物害怕遭到野蜂的刺蛰,不敢接近 蜂巢,文鸟将巢筑在蜂窝旁,无偿获得 了保护。
百 舌 鸟 与 金 黄 鼠
海洋生物趣闻
双锯鱼和大海葵 在我国南海和世界热带海洋的珊瑚礁丛里,有一 种体色艳丽的小鱼,它们的身体表面有鲜艳的朱红和 雪白相间的色带,这种鱼叫双锯鱼,俗名小丑鱼。 体色鲜艳夺目的双锯鱼,会引起许多肉食性鱼类 的追逐。双锯鱼便逃到大海葵触手间躲藏,避免被敌 害捕食。而接近大海葵触手的凶猛鱼类却被大海葵触 手刺细胞射出的刺丝麻醉致死,成了大海葵的美餐。 由于双锯鱼在大海葵周围及触手间活动,加强了 大海葵周围水的流动,使大海葵得以获得充足的氧气。 如果把海葵拿走,双锯鱼就会被吃掉。海葵保护 了双锯鱼,双锯鱼为海葵招来了食物并带来氧气,这 对互利互惠的伙伴,真是大自然独具匠心的安排。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妙桥中心小学 王红
2019/4/6
1
共栖
共栖是指两种不同物种的生物生活在一 起,其中一方收益较多,一方收益较少, 或不收益也不受害的现象。生物共栖现 象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长时间生活在 一起,有的是暂时生活在一起。
2019/4/6
2
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
犀牛鸟和犀牛 燕千鸟和鳄鱼 百舌鸟和金黄鼠
2019/4/6
3
犀牛鸟和犀牛
共栖原因:
动物之间共生关系的例子

动物之间共生关系的例子
1. 小丑鱼和海葵呀,那可是一对超棒的伙伴!小丑鱼在海葵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海葵为它提供保护,这不就像是你有个超级坚固的庇护所一样吗?这关系,多铁啊!
2. 鳄鱼和牙签鸟呢,也是很特别的组合哟!鳄鱼张着大嘴巴,牙签鸟就跑进去帮它清洁牙齿,哇塞,难道这不像是你找了个专门为你服务的小助手吗?太神奇啦!
3. 犀牛和犀牛鸟呀,犀牛鸟会帮犀牛除掉身上的寄生虫,犀牛为犀牛鸟提供栖息之所。
嘿,这是不是就像你和你的好朋友互相帮助一样呢?
4. 白蚁和肠内鞭毛虫知道不?白蚁吃木头,可它自己消化不了呀,这时候肠内鞭毛虫就来帮忙啦!就好像你在做一件难事,突然有人来帮你搞定一样,棒不棒?
5. 鲑鱼和清洁虾也有奇妙的关系呢!鲑鱼让清洁虾帮自己清理身上,这简直就是享受了一次超舒服的“按摩”服务呀!
6. 蚂蚁和蚜虫也很有趣呀!蚂蚁会保护蚜虫,蚜虫呢会分泌甜甜的蜜露给蚂蚁。
这不就像你找到个能给你提供甜蜜好处的小伙伴吗?
7. 蜜蜂和花朵呀,蜜蜂采集花蜜的时候也帮花朵传播了花粉。
这就像是你给别人带来快乐,同时自己也收获满满呀!
8. 豆科植物和根瘤菌哟,根瘤菌能帮植物固氮,植物给根瘤菌提供养分。
哇,这真的是互相成就的一对呀!
我觉得动物之间的这些共生关系真的是太奇妙啦,让我们看到了自然界中各种神奇的合作与依存,也让我们更加敬畏和热爱大自然!。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

请同学们读读第二自然段,想一 想,哪些句子生动的写出了动物共 栖时的有趣情境?划出相关的语句, 也可以在旁边写写体会。
请同学们默读第二、三自然段, 看看这两个自然段都是先写什么, 再写什么的?
先介绍巨兽是如何庞大、凶猛,再介绍 它和小雀是如何有趣共栖的。
与它共栖的一种小鱼叫向导鱼。个小, 只有30厘米左右长。据说,鲨鱼视力不 好,向导吃剩的食 物给向导鱼,遇到危险时,还允许向导 鱼躲到自己的嘴里。
检查预习:
共栖的动物 共栖原因
犀牛和犀牛鸟 犀牛为犀牛鸟提供食物,犀 牛鸟为犀牛捉虫、放哨。
鳄鱼和燕千鸟 鳄鱼为燕千鸟提供食物,燕 千鸟为鳄鱼剔牙。 百舌鸟和黄金 黄金鼠为百舌鸟提供洞穴, 鼠 百舌鸟为黄金鼠唱歌。
有些动物凶猛强大,有些 动物弱小无比,有的是巨兽, 有的是小雀……从表面看, 它们之间“水火不相容”, 然而令人难以相信的是,它 们居然能够朝夕与共,和睦 相处。
鳄鱼和燕千鸟 百舌鸟和黄金 鼠
共栖原因
检查预习:
共栖的动物 共栖原因
犀牛和犀牛鸟 犀牛为犀牛鸟提供食物,犀 牛鸟为犀牛捉虫、放哨。
鳄鱼和燕千鸟 百舌鸟和黄金 鼠
检查预习:
共栖的动物 共栖原因
犀牛和犀牛鸟 犀牛为犀牛鸟提供食物,犀 牛鸟为犀牛捉虫、放哨。
鳄鱼和燕千鸟 鳄鱼为燕千鸟提供食物,燕 千鸟为鳄鱼剔牙。 百舌鸟和黄金 鼠
栖:
1、鸟停在树上 2、居住、停留的意思
蝇 皱褶缝
虻
蛆
皮肤薄 着地 照看
蝇 皱褶缝
虻
蛆
皮肤薄 着地 照看
剔牙 闲暇 孵卵育雏 寝食难安
皱褶缝里面的皮肤很薄, 常常钻进一些吸血的蝇、 虻等昆虫。这些昆虫在里 面产卵生蛆,搅得它寝食 难安。
四年级下语文补充素材30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_人教版

四年级下语文补充素材30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_人教版四年级下语文补充素材-30有趣的生物共栖现象人教版(2019)共栖是指两种不同物种的生物生活在一起,其中一方受益较多,一方受益较少,或不受益也不受害的现象。
生物共栖现象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长时间生活在一起,有的是暂时生活在一起。
共栖是协同进化的结果,即两个物种长期在一起,逐渐形成相互适应、相互依赖关系的一种进化过程。
海葵和玻璃虾共栖鱼儿和清洁虾燕千鸟和鳄鱼犀牛鸟和犀牛的共栖文鸟和野蜂共栖百舌鸟与金黄鼠的共栖益蚁与蚁栖树【鼯鼠与金钗石斛】野山羊在离火鸡不远的地方休息,火鸡为野山羊充当着警卫员的角色。
冬天大雪封山绝粮的时候,野山羊用蹄子刨开埋在雪地里的草吃,火鸡也趁此时与野山羊一同进餐。
共栖的例子在热带珊瑚鱼类的雀鲷科中,有一些种类和海葵生活在一起。
它的伙伴一起搬来,重新开始共同生活。
就这样,它们一直共同生活到死。
【配合默契的豆蟹和扇贝】世界上最小的蟹要算豆蟹了。
它的甲壳一般只有几毫米长,大的也不过1厘米多。
最小的只有米粒般大小。
它们生活在浅海,形状如大豆,颜色浅黄。
由于豆蟹体形小,捕食和御敌的本领都很差,因此常常要寻找自己的"保护伞"。
豆蟹和扇贝能配合默契,相互利用,相处得很好。
扇贝的外形像一把打开的折扇,它的闭壳肌晒干后就是一种名贵的海珍品--干贝。
每当扇贝张开贝壳时,豆蟹就趁机寻找微小生物或有机碎屑来充饥。
贝壳闭合时,豆蟹则以扇贝的粪便为食。
当强敌向扇贝袭击时,机警的豆蟹立即搅动扇贝的软体,扇贝马上就闭合贝壳,转危为安。
扇贝的天敌是红螺,红螺能分泌一种黄色带辣味的毒液,用来麻痹扇贝的闭壳肌,使它的双壳久久不能合拢,继而再把扇贝的肉慢慢地吃掉。
每逢这时,豆蟹便扬起双螯将红螺赶走,于是扇贝得以慢慢从麻痹中复苏过来。
豆蟹在这种场合往往充当着扇贝天然卫士的角色。
【形影不离的向导鱼和鲨鱼】性情凶猛的鲨鱼,一般在海洋中上层活动,它一口能吞下成群的小鱼,还能咬死和吃掉比它大的鱼或其他动物,真可谓是"海上魔王"。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读后感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读后感1、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读后感(一)动物和人类是好朋友,动物和动物之间也是好朋友。
今天,我读了一篇文章,叫《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
我发现了动物世界充满着奇趣,让我知道了动物们之间能够朝夕与共,和睦相处。
动物们是怎么朝夕与共,和睦相处的呢?读了课文,原来巨大的犀牛和轻巧的犀牛鸟成了一对好朋友。
巨大的犀牛谁都不敢惹它,而犀牛鸟可以在它身上活蹦乱跳的,啄食犀牛鸟身上的昆虫和蛆卵,为它放哨。
鳄鱼是极其凶猛的,可是燕千鸟却可以在它的嘴巴里为它剔牙,燕千鸟吃饱了,鳄鱼的牙也不痛不痒了,感觉很舒服。
非常凶猛的鳄鱼和小巧玲珑的燕千鸟成了一对友好亲密,互帮互助的好朋友。
可是,金黄鼠和百舌鸟又是怎么回事呢?金黄鼠帮助百舌鸟照顾卵和雏鸟,金黄鼠喜欢听百舌鸟宛转的歌声,金黄鼠听着百舌鸟唱歌,就情不自禁地跳起舞来,多么快活的一对好伙伴!原来,共栖现象就是双方一方受益,一方无益也无害的现象。
动物们都可以和睦相处,互帮互助,朝夕与共。
那么我们人类就应该更加的友好相处了。
动物们这种有趣的`共栖现象,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了大自然!(二)《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这篇文章为我们讲述了犀牛鸟、犀牛、鳄鱼、牙签鸟、百舌鸟、金黄鼠这六种动物的故事。
犀牛十分强壮,连猛兽都不敢惹它,可是瘦小的犀牛鸟却可以在它头上、身上蹦来跳去。
鳄鱼体积庞大,非常凶残,而弱小的牙签鸟去能在它嘴里进进出出不被它伤害。
这些都是《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的奇特的自然现象,在自然界有些动物之间看似反差极大“水火不相容”但它们却能够朝夕相处、和睦与共,这都是动物们在大自然生存中一套它们自己的相处法则,互助互利、相互帮助。
我们也应学习动物们的这种精神,与同学之间和睦共处、相互帮助。
(三)有本书叫《有趣动物共栖现象》。
阅读完后,觉得十分有趣,因此,决定上网再查查相关资料。
资料上说,共栖现象就是双方方受益、方无益也无害现象。
在水里悠闲自在鱼儿欢快极,它还愿意接受清洁虾服务。
生物共栖现象的例子

生物共栖现象的例子生物共栖是指不同种类的生物在同一生活区域内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现象。
下面是10个生物共栖现象的例子:1. 苔藓和蓝藻共生:苔藓是一种植物,它与蓝藻共生,蓝藻能够通过光合作用为苔藓提供能量,而苔藓为蓝藻提供生长的基质和保护。
2. 珊瑚和藻类共生:珊瑚是海洋生物,它与藻类共生,藻类为珊瑚提供养分和能量,而珊瑚为藻类提供生长的基质和保护。
3. 蚂蚁和蚂蚁蚜共生:蚂蚁蚜是一种蚜虫,它与蚂蚁共生,蚂蚁为蚂蚁蚜提供保护和食物,而蚂蚁蚜为蚂蚁提供蜜露。
4. 鸟和鳄鱼共生:鸟常常站在鳄鱼的背上,为鳄鱼提供捕食昆虫的服务,同时鳄鱼的身体温暖也为鸟提供了一个舒适的栖息地。
5. 鱼和水母共生:有些鱼类常常与水母一起生活,鱼类能够从水母的残骸中获得食物,而水母则能够借助鱼类的运动来扩散种群。
6. 蜜蜂和花朵共生:蜜蜂通过采集花蜜为自己提供能量,而在采集花蜜的过程中,蜜蜂会将花粉粘在身上,从而实现花粉的传播,促进植物的繁殖。
7. 火鸟和树木共生:火鸟是一种鸟类,它通过啄食树木的皮层来获取食物,同时也帮助树木去除寄生虫,保持树木的健康。
8. 猴子和树木共生:猴子常常在树木上筑巢,树木为猴子提供了栖息和遮阳的场所,而猴子的粪便也为树木提供了养分。
9. 海绵和海藻共生:海绵是一种多孔动物,它与海藻共生,海藻为海绵提供养分,而海绵为海藻提供一种稳定的生长基质。
10. 蚂蚁和真菌共生:有些蚂蚁会在地下建造巢穴,并种植真菌,真菌为蚂蚁提供食物,蚂蚁则为真菌提供养分和保护。
通过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生物共栖现象在自然界中普遍存在,它们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形成了复杂而稳定的生态系统。
这些共栖现象不仅体现了生物之间的相互合作,也为生态环境的平衡和物种的繁衍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角。豹、狮和大象都不敢惹它,一种黑色的小鸟
却可以在它的身上蹦来跳去,这里啄啄,那里啄
啄。原来,犀牛的皮肤很厚,有很多皱褶。皱褶
缝里面的皮肤很薄,常常钻进一些吸血的蝇、虻
等昆虫。这些昆虫在里面产卵生蛆,搅得它寝食
不安。犀牛背上的黑色小鸟,是在啄食寄生在犀
牛身上的昆虫和蛆卵。所以,小黑鸟和大犀牛成
了一对好朋友。人们把这种黑色的小鸟叫做“犀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
(居住、停留)
朝夕与共 和睦相处
2021/3/7
CHENLI
1
组别
谁和谁 共栖
共栖的原因
第一对
第二对
第三对
2021/3/7
CHENLI
2
组别 第一对 第二对 第三对
2021/3/7
谁和谁 共栖
共栖的原因
“犀牛鸟” 和大犀牛
燕千鸟和 鳄鱼
“犀牛鸟” 可以啄食寄生在 犀牛身上的昆虫和蛆卵,让 犀牛舒服, 还能为犀牛放 哨。
等昆虫。这些昆虫在里面产卵生蛆,搅得它寝食
不安。犀牛背上的黑色小鸟,是在啄食寄生在犀
牛身上的昆虫和蛆卵。所以,小黑鸟和大犀牛成
了一对好朋友。人们把这种黑色的小鸟叫做“犀
牛鸟”。犀牛鸟非常机灵,还能为犀牛放哨。周
围一有异常的动静,它就惊飞起来,叫个不停,
向犀牛报警。
2021/3/7
CHENLI
16
形影不离的向导鱼和鲨鱼
燕千鸟能为鳄鱼剔牙,剔牙 中燕千鸟吃饱了,鳄鱼的牙 也不痛不痒了。
百舌鸟和 金黄鼠收留百舌鸟在它的洞
金黄鼠 穴里孵卵育雏,百舌鸟为金
C黄HEN鼠LI 唱歌。
3
动物共栖现象
2021/3/7
CHENLI
4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
2021/3/7
CHENLI
5
学习要求:
自由朗读课文二、三、四自然段, 哪些句子生动地写出了动物共栖时的 有趣情景?请把这些句子划出来,读 一读,想一想,写一写你的体会。
2021/3/7
CHENLI
8
犀牛鸟非常机灵,还能为犀牛放哨。 周围一有异常的动静,它就惊飞起来, 叫个不停,向犀牛报警。
2021/3/7
CHENLI
9
犀牛鸟非常机灵,还能为犀牛放哨。 周围一有异常的动静,它就惊飞起来, 叫个不停,向犀牛报警。
2021/3/7
CHENLI
10
犀牛鸟非常机灵,还能为犀牛放哨。 周围一有异常的动静,它就惊飞起来, 叫个不停,向犀牛报警。
2021/3/7
CHENLI
11
闲暇时,它们玩得很开心,百舌鸟为金 黄鼠唱歌,金黄鼠静静地听,高兴时还 用两只后脚着地,跳起舞来。
2021/3/7
CHENLI
1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有趣的动物共栖现象
2021/3/7
CHENLI
13
生活在热带雨林沼泽地带的犀牛,身长约5米,
高2米,重1吨以上,巨大的头上长着锐利无比的
2021/3/7
CHENLI
17
鲨鱼:生活在海洋里的鲨鱼性情凶猛。最大的鲨 鱼身长12米,有好几吨重。它的牙齿锋利无比。 它不仅捕食鱼、虾,还捕食海狮、海豹、鲸等动 物,是“海上魔王”。可它却从不吞食向导鱼, 还把吃剩的食物给它们,遇到危险时,还允许它 们躲到自己的嘴里。
向导鱼:向导鱼长仅30厘米左右,能在鲨鱼周围 游来游去,既敏捷又快速,一点儿也不怕鲨鱼。向 导鱼的主要职责是给鲨鱼的皮肤打扫卫生。
2021/3/7
CHENLI
6
豹、狮和大象都不敢惹它,一种黑 色的小鸟却可以在它的身上蹦来跳去,
这里啄啄,那里啄啄。
生活在热带雨林沼泽地带的犀牛, 身长约5米,高2米,重1吨以上,巨大 的头上长着锐利无比的角。
2021/3/7
CHENLI
7
这些昆虫在里面产卵生蛆,搅得它 寝食不安。
这些昆虫在里面产卵生蛆,搅得它很 难受。
请模仿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写法,根据材
料写写鲨鱼和向导鱼的共栖现象,并尝试
将语言写具体、写生动。 2021/3/7
CHENLI
18
牛鸟”。犀牛鸟非常机灵,还能为犀牛放哨。周
围一有异常的动静,它就惊飞起来,叫个不停,
向犀牛报警。
2021/3/7
CHENLI
14
生活在热带雨林沼泽地带的犀牛,身长约5米,
高2米,重1吨以上,巨大的头上长着锐利无比的
角。豹、狮和大象都不敢惹它,一种黑色的小鸟
却可以在它的身上蹦来跳去,这里啄啄,那里啄
啄。/原来,犀牛的皮肤很厚,有很多皱褶。皱褶
缝里面的皮肤很薄,常常钻进一些吸血的蝇、虻
等昆虫。这些昆虫在里面产卵生蛆,搅得它寝食
不安。犀牛背上的黑色小鸟,是在啄食寄生在犀
牛身上的昆虫和蛆卵。所以,小黑鸟和大犀牛成
了一对好朋友。人们把这种黑色的小鸟叫做“犀
牛鸟”。犀牛鸟非常机灵,还能为犀牛放哨。周
围一有异常的动静,它就惊飞起来,叫个不停,
向犀牛报警。
2021/3/7
CHENLI
15
生活在热带雨林沼泽地带的犀牛,身长约5米,
高2米,重1吨以上,巨大的头上长着锐利无比的
角。豹、狮和大象都不敢惹它,一种黑色的小鸟
却可以在它的身上蹦来跳去,这里啄啄,那里啄
啄。/原来,犀牛的皮肤很厚,有很多皱褶。皱褶
缝里面的皮肤很薄,常常钻进一些吸血的蝇、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