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文学艺术类旅游景观的特点

合集下载

选修三-旅游地理知识点

选修三-旅游地理知识点

选修三旅游地理知识点第一节现代旅游业一、旅游业的定义1、旅游活动的主体、客体、联系纽带旅游活动的三要素包括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

其中旅游者是旅游主体,旅游资源是旅游客体,旅游业是二者之间的联系纽带。

2、旅游业的定义:旅游业是联系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的纽带,是以旅游者为对象,为他们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务的综合性产业,它不仅能满足现代人的旅游需求,而且对经济、社会、文化的发展起着促进和带动作用。

二、旅游活动的发展历史三、现代旅游业的特点1、旅游主体的大众化2、旅游形式的多样化3、旅游空间的扩大化4、旅游目的的娱乐化思考:1、一个人要想成为旅游者应具备哪些个人条件?① 经济条件(即金钱)② 闲暇时间③ 动机(即旅游的愿望)2、旅游主体的大众化说明了什么问题?旅游主体的大众化说明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进步。

广大人民的经济收入提高,劳动时间缩短使闲暇时间延长,为外出旅游提供了金钱和时间的保证。

此外,随着竞争的激烈化,人们逐渐进入了节奏快、强度高、风险大的工作状态。

在这种背景下,大众对旅游休闲的需要也随之提高。

3、旅游空间扩大化的原因是什么?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交通工具的发展,使世界各地的距离日趋缩小”。

加上人们求知、探秘和搜奇欲望的增长,旅游活动的空间日趋扩大。

4、为什么娱乐、消遣成为现代旅游发展的一大原动力?现代生活的快节奏,使娱乐性、消遣性的旅游占绝对优势,据统计,在全部的现代旅游中,以娱乐、消遣为目的的旅游占75%。

四、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及相互之间的关系1、现代旅游的基本要素:现代旅游由食、宿、行、游、购、娱六个基本要素构成。

⑴旅游交通是旅游活动的基本条件。

⑵游是旅游六要素的核心,游览活动主要依托旅游景区开展。

旅游景区的吸引力是旅游餐饮业、商业和娱乐业兴旺的基础。

⑶购和娱是增加旅游收入的重要途径。

2、旅游六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第二节现代旅游对区域发展的意义一、拉动经济发展1、发展国际旅游,能够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景观的特点有什么特征

景观的特点有什么特征

景观的特点有什么特征景观的特点有什么特征景观指某地区或某种类型的自然景色,也指人工创造的景色森林景观。

泛指自然景色,景象。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整理的景观的特点,希望能帮到大家!景观的特点①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的异质性镶嵌;②地貌、植被、土地利用和人类居住格局的特别结构;③生态系统以上区域以下的组织层次;④综合人类活动与土地的区域系统;⑤一种风景,其美学价值由文化所决定;⑥遥感图像中的像元排列。

景观的现实含义1、指具有审美特征的自然和人工的地表景色,意同风光、景色、风景。

2、自然地理学中指一定区域内由地形、地貌、土壤、水体、和动物等所构成的综合体。

3、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指由相互作用的拼块或生态系统组成,以相似的形式重复出现的一个空间异质性区域,是具有分类含义的自然综合体。

园林学科中所说的景观一般指第一种含义。

景观是一个具有时间属性的动态整体系统,它是由地理圈、生物圈、和人类文化圈共同作用形成的。

当今的景观概念已经涉及到地理、生态、园林、建筑、文化、艺术、哲学、美学等多个方面。

由于景观研究是一门指出未来方向,指导人们行为的学科,它要求人们跨越所属领域的界限,跨越人们熟悉的思维模式,并建立与它领域融合的共同的基础。

因此,在综合各个学科景观概念的基础上,要更好地将其应用于各种土木工程建设、城市规划设计及人居环境的改善等具体项目建设上。

景观(Landscape),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都是一个美丽而难以说清的概念。

地理学家把景观作为一个科学名词,定义为一种地表景象,或综合自然地理区,或是一种类型单位的通称,如城市景观、森林景观等(辞海,1995);艺术家把景观作为表现与再现的对象,等同于风景;建筑师则把景观作为建筑物的配景或背景;生态学家把景观定义为生态系统或生态系统的系统(如Naveh,1984,Forman,1995);学家把景观当作资源;而更常见的是景观被城市美化运动者和开发商等同于城市的街景立面,霓虹灯,园林绿化和小品。

旅游文学内容的特质

旅游文学内容的特质

的 悠 久 传 统 … … 中 国的 诗 歌 跟 西 方 的 诗 歌 有 一 个 很 大 的不 同, 就 是 中 国 的诗 歌 从 本 质 上 讲 都 是 抒 情 诗 ” L 3 ] 。事 实 正 是 如此 , 旅游文学 作 品, 不 论是 摹 山绘水 , 揽胜登l 临, 咏 史 抒 怀, 吊古 伤 今 , 或是描绘风俗人情 , 边塞风光 , 万 变 不 离 其 宗 的 特 点 都 是 抒 情 。不 是 抒 发 讴 歌 祖 国 壮 丽 山河 的 爱 国 之 情, 就 是 表 达 昂扬 向上 的壮 志豪 情 ; 不 是 抒 发 借 山水 以化 解 自已悒 郁 之 气 的 悲 情 怨 情 , 就 是 表 达 沉 醉 于 山水 之 中 以 逃 避 现 实 的 隐 逸 之情 ; 不 是 抒 发 海 阔天 高 、 要 建 功 立 业 为 山 河 增 色的英雄之情 , 就 是 表 达 山河 破 碎 、 金瓯残缺 、 回天 无 力 的忧 国 之情 。 王 国 维 在 《 人 间词 话 》 中有一 个著名 的论 断: 切景语皆情语 。 ” 也就是说 , 一 切 景 物 诗 的 实 质 都 是 抒 情 诗, 即 使 那 些 表 面 上 好 像 纯 粹 只 是 描 写 自然 景 观 的 山水 诗 ,
任 何 文 学 作 品都 是 内 容 与 形 式 的有 机 组 成 , 在此 , 笔 者 从 内容 的角 度 出 发 , 对 古 代 旅 游 文学 的 特 质 稍 做 探 索 。
对 时 代 和 社 会 的关 注性 古代旅 游文学反映的主要是迁客生 涯、 骚人苦旅 、 流民 絮影 、 游 子 萍 踪 。其 主 体 是 历 朝 历代 文 人 政 客 , 尤 其 是 被 贬 谪 的迁 客 骚 人 的 诗 文 。 这 些 人 充 满 了忧 国忧 民 的 人 文 关 怀, “ 居庙堂之高 , 则忧其 民; 处 江湖之远 , 则忧 其君” 。正 因 为如此 , 他 们 在 贬 谪 生 涯 中创 作 出 的 “ 旅游” 诗文 , 总是 充 满

旅游文学的概念与特征

旅游文学的概念与特征

浅议旅游文学的概念与特征摘要:旅游是兼具经济和文化双重特性的活动,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旅游资源的根本性推动,旅游文学作品作为人文资源的一类,是我国各地旅游资源开发的重要助推剂。

本文旨在通过对旅游文学的概念与特征分析,来进一步明确该类资源的界定与价值,从而为旅游文学作品在旅游资源开发中的应用。

关键词:旅游文学;旅游资源;特征随着旅游活动的展开,旅游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依据世界旅游组织(wto)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将成为全球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

因此,我国旅游业,在很多地方还将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推进剂和重要的组成部分。

旅游是兼具经济和文化双重特性的活动,我国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对于推动旅游业的发展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创造物和人工创造物,它既有物质层面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古迹,也有精神层面的民俗与文化活动。

一、旅游文学的概念事实上,在我国,旅游文学概念的提出与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文化的研究有着密切的关系。

一方面,现代旅游活动已经从其他人类社会活动中独立出来,其内容和范围的丰富性,已经远非传统的山水文学或游记所能覆盖了,而日渐庞大的旅游者团体,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群体,不仅希望在旅游观赏中借助文学作品充实自己的旅游活动,还希望将自身的经历反映在描写旅游活动的文学作品中,成为别人游览时欣赏的对象,因此,旅游文学的概念就呼之欲出了。

有人提出,旅游文学是“以旅游生活为反映对象,抒写旅游者以及旅游工作者在整个旅游过程中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的文学。

”①这一概念围绕旅游活动展开,能够覆盖旅游“行游食宿娱”各个层面,强调了旅游生活的主体是旅游者,旅游文学作品的作者可以是旅游业的从业者,也可以是旅游者,这样不仅拓宽了旅游文学的范围,而且也符合旅游文学作品种类繁多的现状,因此被许多研究者广泛接受。

随着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国内旅游的蓬勃展开,各地在旅游开发和服务活动中对于人文资源越来越重视,为了进一步突出本地旅游资源的独特性,一些地区开始从各类文学作品中寻找可以为旅游开发所借用的要素,这其中也包括原本与旅游活动没有直接关联性,但是在旅游者中有很强影响力与号召力的文学作品。

文学艺术旅游资源详解

文学艺术旅游资源详解

第二节 文学艺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
一、文学艺术旅游资源的开发论证
文学艺术旅游资源与其他旅游资源有较大的差别,除了做一般 的评估论证外,还要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文学艺术作品本身必须具备一定的或相当的文学艺术价 值,得到专家乃至广大人民群众的承认,这是最基本的,也是 最重要条件。 其次,文艺作品应该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最后,是否有一定的知名度,也是评价文艺作品是否有开发价 值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条件,知名度不高,市场就很难开拓。 为作好评估论证,还要充实一些相关的材料: 1、确定文学艺术旅游资源具体以什么形式存在。 2、调查跟作品有关的材料。
6.神话、传说故事 西湖断桥—许仙与白娘子的爱情悲剧故事 承德避暑山庄—刘罗锅的故事、夹壁墙窃听皇家机密的故事
7.书法、绘画 我国的旅游点西安碑林、杭州泠印社、北京琉璃厂等,都是因书画艺术 珍品丰富而闻名。
8.电影、电视、录相、广播 《阿诗玛》 ——云南石林
《五朵金花》 ——云南大理
《卧虎藏龙》—— 皖南古村落
像诗词歌赋、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看似非物质的, 但究其实质,它也是在物质基础上产生的并依附于物质 而存在的。即意识形态的部分内容,可以同物质景物相 结合,并为旅游业所用,成为旅游资源。
第一节 文学艺术的旅游功能
一、文学艺术的吸引力
(一)文学艺术的种类
1.风景诗(含词曲) 李白《朝发白帝城》--所描述的峡区是长江三峡(上游)
……
(二)文学艺术的旅游功能 三大功能: 1、文学艺术可以提高观赏对象的吸引力 2、帮助人们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 3、导致其他旅游资源的产生
例: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二、文学艺术旅游资源的特点
(一)广泛的群众性,极强的感染力 内容上大多描写现实社会,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形式上更 直观,易于为广大群众所接受。 (二)文学艺术渗透在各类旅游资源中 有形的:文学艺术内容通过具体的直观的现象和形式出现于 各类旅游资源当中。 无形的:其特点是没有具体的表象来体现文艺作品的内容, 却由于在民间广为流传而已深入民心。 (三)可移动性或实现旅游活动的灵活性 欣赏文学艺术作品可以超越时间、空间的限制。

滕王阁特点介绍

滕王阁特点介绍

滕王阁特点介绍滕王阁是中国江苏扬州市的一座历史名胜,也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

下面将就滕王阁的特点进行介绍,并对其历史背景、建筑风格、文化内涵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历史背景滕王阁位于扬州市瘦西湖畔,始建于唐代初年,初为扬州官员滕子京的别墅,后来经历多次修缮和扩建,成为一座规模宏大的阁楼式建筑。

滕王阁得名于唐代文学家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中的诗句“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诗中描绘了滕王阁的美景,使其名声远播。

二、建筑风格1.整体布局:滕王阁占地面积广大,建筑布局严谨有序。

阁楼分为四层,高约50米,由砖木结构构成,青砖灰瓦,红墙绿树,巍峨壮观。

阁内有宽敞的走廊和阁楼,四周环绕着美丽的花园和湖泊。

2.建筑形式:滕王阁采用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典型形式,阁楼层层递进,主体建筑高大挺拔,形似楼阁,屋顶呈折角状,檐角上翘,四周配以翘角斗拱,显得雄伟壮观。

阁内的梁柱、门窗等装饰精美,雕刻细腻,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髓。

3.园林设计:滕王阁的园林设计独具特色,以“瘦西湖”为背景,巧妙地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

园内有曲径通幽、假山流水、花草树木等,形成了一幅幅如诗如画的景致,使人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

三、文化内涵1.历史故事:滕王阁作为一处历史名胜,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

滕子京是唐朝时期的一位官员,他在扬州任职期间深受百姓爱戴,为了纪念他的贤政,后人修建了滕王阁。

滕王阁也成为了扬州文化的象征,代表了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承。

2.文学艺术:滕王阁作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杰作,也是文人雅士的灵感之地。

许多文人墨客曾在滕王阁留下了诗文作品,如唐代文学家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就描写了滕王阁的美景。

滕王阁因此成为文学艺术的重要题材,激发了许多文化创作。

3.旅游胜地:滕王阁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美丽的景观吸引了众多游客。

游客可以在滕王阁欣赏到古代建筑的魅力,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21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征

21旅游资源的分类与特征
吉 林 雾 凇
天象与气候景观
吉 林 雾 凇
人文旅游资源:又称人文景观,是在人类社会中通过 历史过程而形成的,具有历史文化价值;或者是当代 人建造的、具有旅游价值的各种设施。 要素:古人类遗址、古建筑、宗教人物、民俗风貌等
建筑景观是人文风景区的重要标志
遗址遗迹:史前人类活动遗址、历史文化名城
建筑与设施:园林建筑、游乐设施、特色生产设施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19:15:1819:15:1819:15Tuesday, October 20, 2020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0.2020.10.2019:15:1819:15:18October 20, 2020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0月20日下午7时15分 20.10.2020.10.20
这些说法都不够全面。能吸引游客来观光、 游览、休闲、度假、健身、体育、疗养、宗教、 商务公务洽谈、会展、购物、修学、探险、探 秘以及其他各种活动,并且具备旅游开发利用 条件的事物和现象,都成为旅游资源。
判断:以下地理事物是不是旅游资源?
(1)海市蜃楼 (2)自然灾害遗址 (3)古民居 (4)龙舟竞渡 (5)神话传说 (6)重要的体育盛会 (7)大型商贸会 (8)渔民出海捕鱼
以上项目均可作为旅游资源的开发。
二、旅游资源的类型 据旅游资源的本质属性划分
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地 文 景 观
天 象与 气 候 景
水 域 风 光

生 物 景 观
遗 址 遗 迹
建 筑 与 设 施
旅 游 商 品
人 文 活 动
自然景观
人文景观
旅游资源的分类:

著名旅游景区景观的特点及其成因

著名旅游景区景观的特点及其成因

社会性
人文景观是人类社会活动 的产物,反映了人类社会 的组织结构、宗教信仰、 风俗习惯等方面的特点。
活动景观的特点
参与性
活动景观以游客参与为主 要特点,游客可以通过亲 身参与体验景观的独特魅 力。
互动性
活动景观注重游客与景观 之间的互动,通过互动环 节增强游客的体验感和满 意度。
娱乐性
活动景观通常具有较高的 娱乐性,以吸引游客并满 足游客休闲娱乐的需求。
美丽的自然风光
丽江古城周围环绕着美丽的山水风光,如玉龙雪山、黑龙潭公园 等。
桂林山水景区
秀美的山水风光
桂林山水以山青水秀、洞奇石美而著称,游客可以欣赏到漓江风光 、象鼻山、龙脊梯田等美景。
众多的岩溶地貌
桂林地区岩溶地貌发育典型,游客可以看到各种形态各异的岩洞和 石林景观。
丰富的历史文化
桂林地区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游客可以参观到众多的历史遗迹 和人文景观,如靖江王府、灵渠等。
加强科技支撑
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对旅游景区景观的监测、预警和保护,提 高保护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未来发展趋势与展望
智能化发展
随着科技的进步,未来旅游景区景观的保护与发展将更加 智能化,如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精准保 护和管理。
多元化发展
未来旅游景区景观的发展将更加多元化,不仅注重自然风 光的保护,还将更加注重文化、历史等人文资源的挖掘和 展示。
THANKS
谢谢
05
CHAPTER
著名旅游景区景观的保护与 发展
保护措施与政策法规
制定严格的保护法

通过立法手段,制定严格的保护 法规,明确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 在旅游景区景观保护中的职责和 权力,确保保护工作有法可依。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修 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教案含解析

高中地理新人教版选修 第三章旅游景观的欣赏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教案含解析

第一节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1.了解旅游景观的两大审美形态。

2.理解并掌握旅游景观的主要审美特征。

3.运用图表归纳判断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培养审美意识,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一、自然美1.概念大自然中的自然物或自然现象在不同的条件下,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2.表现形式二、人工美1.概念能够吸引人们旅游活动、反映古今人类创造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事物所呈现出的审美状态。

2.表现形式类别组成审美内涵古典园林山、水、花木、建筑四种基本要素组合而成的综合艺术品大自然的美景浓缩到有限的空间内古建筑城池、宫殿、陵墓、寺院、楼阁、桥、其形式美主要表现在序列组合、空间安塔、民居等排、比例尺度、造型式样、色彩装饰等方面人造景物亭台楼阁、桥梁、寺庙等与自然景物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构成绚丽多姿的风景美1.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绘旅游景观的形象美。

(×)2.在自然景观中增加一些人工美破坏了自然景观的自然美。

(×)3.峨眉山兼具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且两者有机结合,体现了和谐美。

(√)4.下列不属于自然美的主要表现形式的是(C )A.形象美B.色彩美C.古建筑美D.朦胧美5.诗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反映了自然景观的美感类型是(C )A.形象美B.动态美C.色彩美D.朦胧美[问题探究]读教材P32图3.1、图3.2,探究下列问题。

(1)华山之险反映了自然美中的________。

(2)峨眉之秀反映了哪些自然美?答案:(1)形象美(2)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

[总结深化]形象美、色彩美、动态美、朦胧美等是自然景观美的主要表现,是广大旅游者所欣赏的审美特征。

美感特征美感形成举例形象美指名山大川等自然景观的总体形态和空间形式的美。

地貌是构景基础,不同地貌形态,展示出的形象美感不同泰山天下雄,黄山天下奇,华山天下险,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色彩美颜色不同的岩石、土壤、水体、植物等共同组成自然景观的色彩图案,且随时间而变化自然景观四季的春翡、夏翠、秋金、冬银动态美自然景观中的动态美,由波涛、飞瀑、溪泉以及云雾飘动等引起山为水动、水为山转、流水飞瀑、飞禽走兽、风吹林动等朦胧美自然景观透过某种朦胧模糊的形式含蓄地表现出来,使欣赏者获得审美享受烟雨中的山水风光,云蒸雾腾(1)对于色彩美的理解,要从“丰富”和“富于变化”两个层面去展开理解。

游黄山记的艺术特点

游黄山记的艺术特点

游黄山记的艺术特点《游黄山记》是明代文学家徐渭的一篇游记,全文共分为十二篇,描写了他游黄山的经历和所见所闻。

这篇游记不仅是文学名著,更是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具有浓郁的艺术特点。

一、描写自然景观的真实性《游黄山记》以自然景观为主要描写对象,徐渭以真实的笔墨描绘了黄山的峰峦叠嶂、奇峰怪石、云海日出等自然景观。

他不仅对景点的形态、色彩、质感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还记录了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例如在“步虚己峰”,他写道:“下视,犹如深渊,上观,如莲花盛开。

真是‘独立峰前几许云’。

”这种真实的描写方式,使读者仿佛亲身置身于黄山之中,感受到了自然景观的壮美与神秘。

二、运用艺术手法的独特性《游黄山记》在描写自然景观的同时,也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如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

例如在描写“始信峰”时,徐渭写道:“峰势如崩,状若骏马腾空,蹄翼严张,欲飞而不得。

”这种生动的拟人手法,使峰峦的形态更加鲜活,读者也更容易想象出峰峦的形态。

在描写“莲花峰”时,他用夸张的手法写道:“莲花峰,直耸入云,高不可攀,峰顶状如莲花,极其奇丽。

”这种夸张手法,使读者对莲花峰的形态产生了更为深刻的印象。

三、表现旅游文化的多元性《游黄山记》不仅是一篇描写自然景观的游记,更是一篇表现旅游文化的多元性的作品。

徐渭不仅描写了黄山的自然风光,还介绍了黄山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

例如在“鳌鱼峰”一章中,他介绍了鳌鱼峰的传说和神话故事,使读者了解了黄山的文化底蕴。

在“群峰列翠”一章中,他描写了黄山的四季景色,使读者了解了黄山的气候特点和旅游时节。

四、表现旅游文化的艺术性《游黄山记》不仅表现了旅游文化的多元性,还表现了旅游文化的艺术性。

徐渭在游黄山的过程中,不仅欣赏了自然景观,还体验了文化艺术。

例如在“半山亭”一章中,他写道:“登临半山亭,雨过天晴,望见群峰拔地而起,云海蒸腾,景色无限。

”这种诗意的描写方式,让读者感受到了黄山的文化气息和艺术魅力。

总之,《游黄山记》是一篇具有浓郁艺术特点的游记,它以真实的描写方式、独特的艺术手法、多元的旅游文化和艺术性的表现方式,展现了黄山的壮美与神秘,也展示了旅游文化的多样性和艺术性。

园林整体的艺术、形式与特征

园林整体的艺术、形式与特征
产生美感。
6、多样统一 基本法则,其主要意义是要求在艺术形式的多样变化中,要有其内
在的和谐统一关系,即显独特性又显整体艺术性。
第二节 园林的形式与特点
一、园林布局的形式与特点 二、园林形式的确定
一、园林布局的形式与特点
(一)规则式园林 (二)自然式园林 (三)混合式园林
(一)规则式园林
整形式、几何式、建筑式园林。整个平面布局、立体造型以及建筑、 广场、道路、水面、花草树木等都要求严整对称。
2、借用天象美 借日月雨雪造景。如观云海霞光、看日出日落,设朝阳洞、 夕照亭、月到风来亭、烟雨楼、听雨打芭蕉、泉瀑松涛、造断 桥残雪、踏雪寻梅意境等。
断桥残雪
3、再现生境美
效仿自然,创造人工植物群落和良性循环的生态环境,创造空 气清新、温度适中的小气候环境。花草树木永远是生境的主题。
4、建筑艺术美
来的结构形式或结构特征。 从形式美的外形式方面加以描述,其表现形态主要有线条美、图形
美、体形美、光影美、色彩美、朦胧美等几个方面。 形式美的规律:
• 主与从 • 对称与均衡 • 对比与协调 • 比例与尺度 • 节奏与韵律 • 多样统一
1、主与从 主体是空间构图的重心或重点,也起主导作用,其余的客体对主体 起陪衬或烘托作用。这样主次分明,相得益彰,才能共存于统一的构
风景园林中由于游览景点、服务管理、维护等功能的要求和造景 需要,要求修建一些园林建筑。建筑不可多,也不可无,古为今用, 外为中用程设施美
园林中,游道廊桥、假山水景、电照光影、给水排水、挡土 护坡等各项设施,必须配套,要注意艺术处理区别于一般的市政 设施。
感的粗糙与细腻等,而不同性质的差异之间不存在协调对比。
4、比例与尺度 比例要体现的是事物的整体之间、整体与局部之间、局部与局部之

旅游审美知识点总结

旅游审美知识点总结

旅游审美知识点总结一、景观审美景观是旅游中重要的审美对象之一。

景观审美包括风景的美、宏阔的景色、建筑物的美和人文景观的美等。

景观中的造型、色彩、纹理、线条、形状等都是景观审美的重要方面。

1.风景的美:风景的美是指自然环境中山水、植物、动物等元素所呈现出来的优美、富有诗意的现象和景色。

如雄浑的群山、奔腾的河流、柔和的晨曦、流动的云彩等。

在欣赏风景的美时,人们常常会感到心旷神怡,情绪愉悦。

2.宏阔的景色:宏阔的景色是指辽阔开阔的地域和大气磅礴的景色。

如大漠孤烟、辽阔的海洋、高大的山川等,这些宏阔的景色给人以崇高的审美享受,给人以无穷的遐想。

3.建筑物的美:建筑物的美是指建筑物的形式美、结构美、色彩美等。

在旅游中,各式的古建筑、民居、现代建筑等都是旅游景点的一部分。

在欣赏建筑物的美时,人们常常会被其中独特的风格、精美的雕刻和细腻的工艺所吸引。

4.人文景观的美:人文景观的美是指人类在历史、文化、信仰、艺术等方面留下的遗迹和成就。

如世界文化遗产、古代壁画、摩崖石刻、古代宫殿等。

人文景观的美往往与历史的沧桑和文化的积淀有关,给人一种深厚的情感和思考。

二、色彩审美色彩是旅游中常见的审美元素之一,色彩审美包括色彩的组合、搭配、对比、对比等。

1.色彩的组合:色彩的组合是指不同颜色在某一时刻、某一个地点或某一景观中所形成的整体色彩协调与和谐。

如红黄相间的秋叶、蓝天白云和深稻黄的水田等。

色彩的组合给人以美感,让人感到快乐、舒适。

2.色彩的搭配:色彩的搭配是指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用色彩来装饰环境,达到一定的审美效果的手段。

如糅合了红、黄、橙等火热色系的节日彩灯、蓝天雪白的云朵和蓝海碧波等。

色彩的搭配给人一种视觉冲击,让人眼前一亮。

3.色彩的对比:色彩的对比是指在同一景观中,几种不同的色彩之间所形成的强烈的互相衬托和对比。

如白雪皑皑的山巅上点缀着一簇红艳夺目的梅花等。

色彩的对比不仅能够增强景色的视觉冲击力,还能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游记的特点16篇

游记的特点16篇

游记的特点总结精选(1):游记的特点一:移步换景游记,一般都会采用“移步换景”,也即作者的视点(立足点及观察点)不固定,按照地点的转移和必须的视角变化,把所看到的不同事物叙述和说明出来。

视点和要叙述、说明的对象都在移换。

如朱熹别有情趣的《百丈山记》就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叠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

”第一段从“登百丈山三里许”直接写起,简述登山过程。

“循磴而东,既得小涧”,“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

……”第二段依次介绍山前、山后的诸景点,循水游览:小涧→石梁→山门→石池→石梁→石梯→小庵→老屋→西阁。

重点突出了涧水之美。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

……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台东径断……”第三段作者以缺口中遥望远山这一视角,以一峰挺拔高出和群山逶迤而去为背景,以傍晚和清晨两个不同时间的景物为描述重点,渲染了百丈山壮美的特征。

作者移步换景,逐一介绍百丈山的奇险、幽静等特点,从而引导人们去游览百丈山的胜景。

游记的特点二:描述任何一篇山水游记,都离不开对某一风景多角度的描述,山水游记得告诉读者是怎样的山水,这是一切抒情的前提,而要告诉读者就务必借助于形象化的描述,且描述越生动、形象,越能激发读者对某一风景的赞美与向往之情。

如苏轼在《赤壁赋》中描述了这样的景色,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长江边,作者情绪是愉悦、畅快的。

应对着长江美景,诗人不禁吟诵起关于明月的诗文。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月亮慢慢地升起,月光洒在江面之上。

这时,“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置身于朦胧月色中的作者也恍惚起来,油然而起“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奇幻想法,此景此情,也难怪苏轼要“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了。

苏轼以风清、月明、露白、水渺、舟荡,为我们绘制出一幅美妙恬静的“秋江月夜图”。

作者透过生动形象的描述,将景色迷人的赤壁展现于我们面前,让我们对这样的美景满怀憧憬,唤起了我们的美感享受。

中国的人文旅游资源

中国的人文旅游资源
• 城市景观是城市的自然资源、文物古迹、建筑群及 城市各项功能设施,给人们的综合印象。建筑是城市 景观的主要部分,根据城市的总体规划,对建筑物的 规格、形式、高度、色彩、建筑密度等,都要作适当 的规定和限制。要通过城市景观功能与艺术特征,包 括城市建筑景观、建筑风格、绿化系统、市区入门景、 建成区侧景,街景、广场、市中心、风景点和游览区 等,来满足居住者和旅游者的行为与观赏要求。这样 就使城市建设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 起来。
• 另外,作为一个著名城市都应有一些标志性建筑。 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和游览区是旅游者进入该城市的必 游之地。如北京的天安门及广场、上海的外滩等。
第三节
我国的古代园林 资源
苏州拙政园
一、古代园林的发展史
• (一)什么是园林
• 园林是经过人类加工或者创造的自然环境。它的形 式很多,大到一个风景区,一个皇家园林;小到一户 一家的私家花园或居室门前布置的几块山石或一洼水 池,也可成一园林小景。
• 为保护这些城市风貌、建筑、与历史文物,自 1982年以来,国务院先后审定了101座城市作为我 国历史文化名城。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城市规划 建设和对历史文物的保护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
二、古代都城的建设
• (一)古代都城建筑的形制:
•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以来, 古代都城的建筑规模和形制 方面有一套严格的规定。在 《周礼.考工记》中规定: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 门;国中九经九纬,经途九 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 但实际上,因各朝代历史、 地形、水源、交通等条件, 在都城建筑形制上不尽相同。
1、历史文化资源的类型
• 历史文化广义地说是人类共同创 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 种资源可以区分为三大部类:
• 物质型、 • 精神型、 • 物质精神兼具型。

文学艺术类旅游资源

文学艺术类旅游资源

“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 爽借清风明借月;动观流水静观山” 爽借清风明借月 ——《拙政园梧竹幽居亭联》 《拙政园梧竹幽居亭联》
“诗写梅花月; 诗写梅花月; 诗写梅花月 茶烹谷雨春” 茶烹谷雨春” ——《西湖龙井联》 《西湖龙井联》
(四)书法绘画景楹联
思考:请欣赏以下与景物有关的楹联, 思考:请欣赏以下与景物有关的楹联,并 概括其在景点中的突出作用。 概括其在景点中的突出作用。
“四面荷花三面柳; 四面荷花三面柳; 四面荷花三面柳 一城山色半城湖” 一城山色半城湖” ——《济南大明湖小 《 沧浪园联》 沧浪园联》
“月来满地水;云起 月来满地水; 月来满地水 一片山” 一片山” ——郑板桥《扬州 郑板桥《 郑板桥 小金山月观联》 小金山月观联》
云南石林 《阿诗玛》——云南石林 阿诗玛》 《五朵金花》 ——云南大理 五朵金花》 云南大理 《卧虎藏龙》—— 皖南古村落 卧虎藏龙》 “三国城‘、”水浒城“ 无锡 三国城‘ 三国城 水浒城“ ——无锡 ……
(七)其他艺术形式 七 其他艺术形式
民间故事 神话传说 名人轶事
三、文学艺术类旅游资源的特点
(1)广泛的群众基础 (2)较高的文化品位 ) (3)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有形的、可视性渗透 有形的、 无形的、 无形的、可感性渗透 (4)与其他旅游资源的交融性
思考: 思考:文学艺术旅游资源所具有的突 出性旅游功能是什么? 出性旅游功能是什么?
——旅游审美功能 旅游审美功能 营造艺术氛围,创造审美意境, ◆营造艺术氛围,创造审美意境,为 自然或人文景观的欣赏提供必要启迪 ◆有助于提高游客的旅游审美水平
印象海南岛1 印象海南岛
诗词、散文、小说、游记等) 文学类 (诗词、散文、小说、游记等)

徐霞客《游记》中的旅行与文学相结合

徐霞客《游记》中的旅行与文学相结合

徐霞客《游记》中的旅行与文学相结合徐霞客是明朝末年至清初时期著名的旅行家和文学家,他的《游记》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中最重要的一部旅行记录。

在这本书中,徐霞客将旅行与文学相结合,以独特的方式展示了他对于自然风光、历史遗迹和人情风俗等方面的观察和思考。

首先,在徐霞客的《游记》中,我们可以看到他详细而生动地描述了自己所经历过的各种景色和场景。

无论是山水之美还是城市之繁华,在他笔下都变得栩栩如生。

例如,在书中,当徐霞客登上峨眉山时,他用几乎能听到水声模拟出了跌宕起伏、奇险怪异的峰岭;当他来到松江府(今上海)时,则描绘了那里繁忙而喧闹、商贸兴盛之景象。

通过这样具体而形象化地描述旅途所见所闻,读者不仅能够感受到作者亲身经历带来的感触与冲击力,也能更加丰富地想象出真实场景。

其次,《游记》中融入了徐霞客自己对于旅行所带来的思考与感悟。

在他游历过程中,徐霞客通过观察和体验,深刻地认识到大自然的伟大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多样性。

例如,在书中,当他穿越山林、涉过江河时,不仅是一种身临其境般的体验,更是引发了他对自然之美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

同时,在他游历各地城市时也能看到这种反思的影子。

通过描写城市繁荣与萧条、贫富悬殊等现象,徐霞客表达了对社会问题和人文景观变迁的关注。

此外,《游记》还可以视作一个文学作品,其中具有浓厚而独特个人色彩和修辞手法使得《游记》成为一部精致细腻、意境流转间将读者引向异域风情或古朴田园,或宽广豪放之山水之书. 例如, 徐霞客常用夸张比喻, 比如说:“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等等来形容清代京杭大运河上锡坛至杭州的河山之美. 通过运用这些修辞手法, 徐霞客赋予了自己的旅游散记一种独特而鲜明的文学风格。

总结起来,徐霞客在《游记》中将旅行与文学相结合,以生动具体的描写、深刻思考以及独特个人色彩和修辞手法给读者呈现了一个古代旅行家眼中世界的全貌。

他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大自然和人类社会发展带来的美好与多样性,也启发我们对于环境保护、社会问题等方面进行更深入地思考。

调研文章--现代文化旅游的特点及意义

调研文章--现代文化旅游的特点及意义

现代文化旅游的特点及意义编者注:本文从现代文化旅游的概念说起,对文化旅游进行界定,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文化旅游也开始成为大家热门讨论话题,针对现代文化旅游的特点及意义,本文从它的创意性、科技性、体验性等方面展开,对现代文化旅游的意义做了综合阐述。

(一)现代文化与现代文化旅游虽然众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文化旅游”进行界定,但仍没有一个公认的、完整的定义,随着旅游实践的不断发展,“文化旅游”概念与“文化”概念将变得越来越复杂,涵盖了越来越多的内容,而“现代文化旅游”与“现代文化”亦是如此,因此,要了解“现代文化旅游”的概念,首先就要弄清楚“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指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狭义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价值观念、道德情操、心理状态、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制度机制等;广义文化包括物质(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等四个层次。

其中,心态文化又包括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价值观和思想意识;第二个层次是由价值观和思想意识决定的人们的审美情趣、思维方式、心理状态等,因此,心态文化是文化的核心层次。

我们所提的现代文化的提出是相对于历史文化而言的,表达现代性的文化内涵。

现代文化是指人们适应现代化本质要求的文化,它不是简单的时间概念,而是一个性质判断。

现代性即现代之为现代的根本规定,是对种种现代现象、现代事件、现代过程以及整个现代社会的特性的高度概括。

现代文化表达的是一种现代精神,现代文明,是融入现代生活方式的文化。

本文中所提的现代文化旅游,是从时间维度上来划分的,有别于以文物、史记、遗址、古建筑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层。

现代文化旅游是以现代文化、艺术、技术成果等为代表的现代文化层。

因此,现代社会所表达的现代精神,现代文明,现代生活方式中所表达的现代文化,均可以成为现代文化旅游资源。

现代文化旅游,指的是旅游者为实现特殊的文化感受,即出于文化动机而进行的移动,在这个过程中,观察、感受、体验异地或异质的现代艺术和现代文化,深入体验高科技时代下的现代文明,从而得到全方位的精神和文化享受的一种旅游活动。

游记的特点16篇 学习总结

游记的特点16篇 学习总结

《游记的特点》总结精选(1):游记的特点一:移步换景游记,一般都会采用移步换景,也即作者的视点(立足点及观察点)不固定,按照地点的转移和必须的视角变化,把所看到的不同事物叙述和说明出来。

视点和要叙述、说明的对象都在移换。

如朱熹别有情趣的《百丈山记》就采用了移步换景的手法。

登百丈山三里许,右俯绝壑,左控垂崖;叠石为磴十余级乃得度。

第一段从登百丈山三里许直接写起,简述登山过程。

循磴而东,既得小涧,度石梁,循两崖,曲折而上,得山门然前瞰涧水,后临石池,度而北,蹑石梯数级入庵。

第二段依次介绍山前、山后的诸景点,循水游览:小涧石梁山门石池石梁石梯小庵老屋西阁。

重点突出了涧水之美。

出山门而东,十许步,得石台。

台当山西南缺,前揖芦山,一峰独秀出台东径断第三段作者以缺口中遥望远山这一视角,以一峰挺拔高出和群山逶迤而去为背景,以傍晚和清晨两个不同时间的景物为描述重点,渲染了百丈山壮美的特征。

作者移步换景,逐一介绍百丈山的奇险、幽静等特点,从而引导人们去游览百丈山的胜景。

游记的特点二:描述任何一篇山水游记,都离不开对某一风景多角度的描述,山水游记得告诉读者是怎样的山水,这是一切抒情的前提,而要告诉读者就务必借助于形象化的描述,且描述越生动、形象,越能激发读者对某一风景的赞美与向往之情。

如苏轼在《赤壁赋》中描述了这样的景色,在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长江边,作者情绪是愉悦、畅快的。

应对着长江美景,诗人不禁吟诵起关于明月的诗文。

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月亮慢慢地升起,月光洒在江面之上。

这时,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置身于朦胧月色中的作者也恍惚起来,油然而起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的奇幻想法,此景此情,也难怪苏轼要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了。

苏轼以风清、月明、露白、水渺、舟荡,为我们绘制出一幅美妙恬静的秋江月夜图。

作者透过生动形象的描述,将景色迷人的赤壁展现于我们面前,让我们对这样的美景满怀憧憬,唤起了我们的美感享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