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1. 引言大家好!今天我们聊聊如何让初中历史课堂变得更高效,让孩子们既能学到知识,又能享受过程。

说实话,历史这门课,有时候真的有点儿枯燥,但只要用对方法,就能让它变得生动有趣。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如何打破“历史就是无聊背诵”的刻板印象,让课堂焕发活力!2. 激发兴趣2.1 利用故事化教学想象一下,历史课就像是一场精彩的冒险旅行。

我们可以把历史事件当成故事来讲,比如说古代的战争、名人的传奇经历。

用生动的语言和情感,让学生们仿佛置身其中,就像听故事一样。

他们不再只是学习年代和事件,而是变成了这些故事的亲历者。

2.2 结合多媒体工具有了多媒体工具,历史课堂可以变得更加立体。

用视频、图片、动画来呈现历史事件,就像给学生们上了一堂“视觉盛宴”。

这样不仅能让他们看到历史,还能听到历史,甚至参与其中,感受到那一刻的情景。

比如说,播放一段关于长征的纪录片,让学生们感受到红军的艰辛和英勇。

3. 互动式教学3.1 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成小组,围绕某个历史事件展开讨论。

这样做有啥好处呢?首先,大家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理解事件,其次,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的参与感会更强。

就像在一起开个“历史小会”,每个人都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交流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就把知识掌握了。

3.2 实践活动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法庭等活动,让学生们亲身体验历史事件。

比方说,模拟一次古代的审判,让学生们扮演法官、律师、证人,这样他们不仅能了解历史,还能体验到历史人物的心境。

这种实践活动能让学生们感受到历史的“真实”,学习起来也更有趣。

4. 总结与反思4.1 课堂小结每节课结束时,给学生们留点儿时间来总结今天的内容。

可以让他们写写笔记,或者用他们自己的话总结一下。

这不仅帮助他们整理知识,还能发现自己的理解盲点。

这样反复总结,学生们对知识的掌握就会更加扎实。

4.2 定期反思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时不时反思。

看看哪些方法效果好,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初中历史课堂多样化教法(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课堂多样化教法(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历史课堂多样化教法第一篇范文在教育领域,历史学科的教学一直被视为一项重要任务。

它不仅要求学生掌握丰富的历史知识,还要求他们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意义和影响。

为了提高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本文将探讨几种适用于初中历史课堂的多样化教学方法。

1. 情境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图片、实物等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接近历史事件发生的环境,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

例如,在讲解关于抗日战争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播放相关的历史纪录片,让学生了解战争的残酷,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

2. 故事教学法故事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讲述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方法。

历史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故事的学科,运用故事教学法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将历史人物、事件以故事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历史。

例如,在讲解关于三国时期的内容时,教师可以讲述刘备、曹操、孙权等历史人物的故事,让学生了解这个时期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3. 讨论教学法讨论教学法是指教师组织学生围绕某个问题进行讨论,以激发学生思维、促进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一种教学方法。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提出一些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例如,在讲解关于辛亥革命的内容时,教师可以提问:“辛亥革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哪些影响?”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这个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 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扮演历史人物或事件参与者的角色,再现历史场景,从而达到学习历史知识的目的。

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模式1. 引言:历史也能有趣!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初中历史的课堂教学模式。

谁说历史就得死板板的记时间、记事件?哎呀,那可是大错特错!历史其实就像一部精彩的电视剧,里面有英雄、有反派、有爱情故事,还有让人捧腹大笑的趣事。

想想啊,咱们的历史课也能变得生动有趣,让同学们“欲罢不能”,这才是关键所在。

2. 高效课堂的核心要素2.1 学生为主,教师为辅首先,课堂的主角得是学生,而老师呢,主要是扮演“导演”的角色。

老师得在台下引导、提示,让学生们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比如,讲到三国演义,老师可以让同学们分组,演一演“诸葛亮三顾茅庐”的情景,大家都可以边演边学,没准儿还能演出个“乌龙戏”来呢!2.2 互动游戏,轻松学习其次,互动游戏是提高课堂效率的一大利器。

想象一下,老师在课堂上搞个“历史快问快答”,把问题变得有趣。

比如,问“谁是打败秦始皇的英雄?”同学们争先恐后举手,气氛热烈,课堂上简直像过节一样,大家都乐在其中!游戏不仅让知识点更易记,还能培养同学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双赢嘛。

3. 课堂内容的巧妙安排3.1 主题鲜明,情境设置在安排课堂内容时,老师得给每节课定个主题,像给电影取个好名字一样,能吸引人。

比如,讲到唐朝的繁荣,可以设置一个“盛世唐朝的游记”,让同学们假装自己是旅行者,穿越到那个辉煌的年代。

可以让他们想象自己在长安的大街小巷,品尝美食,感受文化。

这样一来,历史的厚重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感染到每一个人。

3.2 多媒体助阵,丰富体验再者,多媒体的使用绝对是提升课堂趣味性的重要一环。

用PPT、视频、音乐等多种形式,把干巴巴的历史变得生动起来。

比如,播放一段关于古埃及金字塔的视频,同学们看着看着就会忍不住讨论,想象那些建造金字塔的人如何在烈日下挥汗如雨。

通过这种方式,历史课就不再是单纯的灌输,而是一次次激发思考的旅程。

4. 课后延伸,知识更深入4.1 拓展阅读,激发兴趣课后,老师可以推荐一些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书籍或者文章,让同学们自己去探索。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初探当前,课堂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

广大教师用新课改理念武装头脑,积极投入到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来。

作为初中历史课教师,笔者一直在思索,如何更好地结合历史课的实际,探索有效甚至是高效的历史课课堂教学模式。

经过近两年来的探究和思考,笔者构建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型课堂教学模式。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及解读。

总体要求:独立自学、反思生疑→情境引思、合作探究→展示点评、引领点拔→总结归纳、自悟践行→当堂检测、反馈提升。

(1)独立自学、反思质疑。

加强自主预习,有利于学生独学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了解学情,发现问题,寻找易错点,突出重点,攻克难点的需要。

通过对比分析得知,学生课前自主预习后,即能达标53%左右。

为此,教师在课前,要认真组织学生以“讲学稿”为学习路线图,通研教材,独立完成“讲学稿”上的启发性问题,并能反思质疑。

为确保学生自主预习的实效性,具体操作上要重点把握以下几点:一是必须保证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由学校行为予以引导和规范。

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课文,充分地思考、感悟、体验、探究,讲求自主学习的效果,千万不能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走过场。

二是必须提高自主学习的质量。

教师要加强学法的指导,同时重视自主学习情况的反馈。

首先是引导学生注重对教材的整体阅读,通过阅读,使学生加深对教材的领会。

其次要指导学生学会将重点内容、难点内容做标识,如划波纹线,划横线,划小三角符号等。

再次是独立完成“讲学稿”上的自学检测题目。

有问题和质疑的做好标记,拟定“我的疑惑”等。

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后,必须坚持检查自主学习的效果,并予以评价和点评。

这个检查评价,不宜详批,只是翻阅、检查,了解并掌握学生完成预习的情况,“以学定教”。

如果详细批改,学生就失去许多质疑的机会,失去了自己发现问题的机会,失去了与同学讨论、争执直到醒悟的机会。

三是必须保证“讲学稿”中自主预习案的设计质量。

预习案的设计要遵循低入(简单、根本、开放)、多做(人人可做、多做)、深思(独立学习、思考问题)、高出(例题自己做、难题自己想)的设计原则,即把需要学生掌握的重、难点变成问题让他们解决。

初中历史思维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初中历史思维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初中历史思维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思维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定义。

思维型课堂教学是一种以鼓励学生
思考、发现和解决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

采用此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更深入的掌握知识。

思维型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方式。

1、体验式教学法。

体验式教学法是一种通过让学生亲身参与和体验,以获得知识的教学方法。

历史是由
亲身经验得来的,而体验式教学法可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更深入的掌握知识。

在康乾盛世的教学中,可以引入专家鉴赏、现场考察、自主探究等方式,让学生亲身参与
并加深对当时社会建设等方面的认识。

2、问题驱动式教学法。

问题驱动式教学法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

在红色中国教学中,可以利用问题驱动式教学,鼓励学生发现当时中国会面临的主要问题,然后引导学生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进一步掌握国民政府时期的相关知识。

3、角色扮演教学法。

角色扮演教学法是一种通过扮演不同角色,来深入了解历史事件和相关人物的教学方法。

在黄河文明教学中,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扮演当时黄河上的农民、知识
分子,还有当时的皇帝,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了解当时的历史事件,并深入思考历史事
件对今天的影响。

总的来说,初中历史思维型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不仅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我们应该注重寻找更好的思维型课堂教学模式,并加以推
广。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与实践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尝试与实践

近几年来 ,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教育观 念 的转变 ,我国的 中学历史 教育改革全面展 开 , 断深人 。很久 以来 ,面对着新 课程 改革 、 不 素质教育 、 多媒体信息技术与教学相整合铺天 盖 地 的呐喊 ,说真 心话 ,我 心 中一 直存 在着一 个 问号 ,我不 知道 ,是否 有很 多教 学一线 的 老 师和我一样 ,存有疑问却不能表达。一方面 , 怕被扣上陈旧落后教法 、 顽固不化的帽子 , 不 能 “ 与时俱进” ;另一方面 ,到底怎么变 ,似 乎也 没人说 得清 ;而那些 说得 清 的 ,却似 乎往 往都不是处于教学一线 的老师。而这些人大多 又 只能看 到问题 ,并 不 能解决 问题 。而需要 在 别人 的实践 中去 总结 。 作 为一 位 理 论 基 础 并 不 是 很 深 的一 线 教 师, 我迫切希望 自己能深人理解改革 , 在实践 中不断优化课堂 ,能够兼顾基础教育改革精 神。 于是在实践中我不断探索 , 认为两者兼顾 , 不 断优 化 课 堂 最 实 际 的形 式 就 是 在 课 堂 教 学 中精心设计可探究问题 , 活跃课堂, 发散思维, 整合知识 ,培 养能 力 。 作 为新课 程 的实施 者 ,通过对 比本 学科 特 色和我校 的实际情况 , 我主要谈一下 自己的一 些不成熟的做法与体会。 对历 史课 堂教 学模 式 的阐释 激 情 引 趣— — 自主 合 作 一 一 精讲 释 疑一 巩 固拓 展—— 以 知导行 这种 教学模 式 的特点 是强 调 自主学 习 、合 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师生平等交流,在实践 中具 有可操 作性 。当然 ,每个 教学 环节 的实 际 不是 固定不变的, 也不是每节课都有固定的这 五个环节 , 实际的运用要结合教学课时的具体 情况。课外综合延伸这一环节的反馈要另辟时 间 了。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三种基本模式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三种基本模式
实际上,早在80年代,该模式就已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试验。
1982年,杭州的茅蔚然老师提出了“四段式历史教学法”〔3〕。他把45分钟的历史课分成四段来进行。第一段,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阅读新课内容,时间约5—7分钟;第二段,教师针对学生的疑难问题讲课,约25—28分钟;第三段,师生对话,教师引导学生思考,提问,教师回答提问,约5分钟;第四段,课堂作业,约5分钟。这一方法明确而具体地安排了各段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此后,上海的钱昌明老师将一堂课分为阅读、整理和练习三段,1985年总结为“读、理、练三段式教学法”〔4〕。后来,杭州、兰州等地的历史教师又先后提出了“读、讲、议、看、练”五字三段式教学法和“自学、精讲、练习”三步式教学法等,虽然名称各异,但都具备了自学、辅导和练习的环节,并改变了“讲”的内涵,针对性强,效果好,都体现了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因此,它们都为该模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二、自学——辅导式
自学——辅导式,又称导学式。它是学生在教师引导下的自学,和教师有的放矢、相机点拨的辅导,使自学和辅导在教学活动中有效地配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这一模式教学要素的构成关系,如图(二)所示。
图(二):
附图{图}
错综复杂的教学过程,从理论上可以作这样的剖析:以教师为主体,作用于教材、学生等客体,构成了教的过程;以学生为主体,作用于教材、教师等客体,构成了学的过程;教师、学生均具有主客体双重角色的意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因其职业的特点和年龄、智力及知识水平的优势,理应发挥主导学生学习的作用,即主导作用,主要用于对学生的指导、点拨和引渡上;同理,学生的学习活动也理应接受教师的主导。然而,学习活动是有其自身发展规律的,一切都有赖于学习主体主动积极地去吸收和消化知识,并构建为自己特有的认知结构。“从宏观上看,人的健康成长过程也必然是受动性递减,主动性递增,直至完全能把握自己,达到‘自由王国’的过程,故学生的主动性必须受到重视和珍重。”〔2〕这样,教的主导性和学的主动性的契合,就构成了“自学——辅导式”的主旋律。显然,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论是支撑该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

构建有效课堂,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

构建有效课堂,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

构建有效课堂,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历史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的未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前初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课堂教学效率低、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

需要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深刻理解历史知识的内涵和意义。

下面就从多方面探讨如何构建有效课堂,提高初中历史教学效率。

一、激发学生兴趣,增强积极性学生对于历史本身就比较陌生,如果教师只是在课堂上枯燥地念课本和讲解历史事件,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势必会大大降低。

教师应该注重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教学手法,如故事讲解、历史名人演讲,组织校园历史文化活动等,来引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们通过实地考察、参观、实验等方式,来感受历史,这样会使学生更加生动地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和意义。

二、搭建交互式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深度思考历史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因此教师在构建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可以采用交互式教学,促进学生深度思考。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历史问题,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来寻找答案,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又能促进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深入思考。

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事件的背景和历史人物的思想,从而提升学生对历史的整体理解能力。

三、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效率在历史教学中,教师不应该只是局限于课堂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鼓励学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历史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教师还可以指导学生如何利用图书馆、网络等资源,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四、引导学生文化自信,培养历史担当意识历史是一种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发展国家文化自信,以及历史担当意识。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学习国家历史文化,爱国爱民,增强文化自信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与技巧在初中历史课教学过程中,必须不断研究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成绩,注重打造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最终达到提高历史课教学质量的目的,这是建设和谐课堂,建设快乐课堂的根本要义所在。

1.构建高效优质课堂基本模式历史课教学的高效课堂有课前延伸、课内探究、课后提升三个步骤,高效课堂要求既是统一的教学要求、教学模式,又可根据教师情况和教学内容加以灵活运用。

提高教学效率必须做到四个基本点:小组的建设与管理,是高效课堂的关键,也是班集体管理的关键;集体备课与个人二次备课相结合,要根据本班、本人实际进行个人自备;精编精选练习非常重要,杜绝照搬照用现成资料,使学生陷入“题海”之苦;教师间多学习,围绕基本要求,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水平。

高效课堂有新知探究课、复习训练课、检测点评课三种课型。

高效课堂有课堂上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巩固测试四个环节;高效课堂教学要求和有关纪律做了强调,要求各教研组、备课组迅速将有关要求落实到集体备课、个人备课、小组建设和课堂教学中去,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打造高效课堂、优质课堂,形成与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合作管理特色相适应的课堂教学特色。

2.在历史教学中可采取问题式教学法在平时的历史课堂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尝试的教法,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以讲为主,以讲居先的格局,将教师从台前转到幕后,把学生从被动的接受者变成主动的探索者和研究者,但教学模式的改变及其应用对教师的教法选择和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真正理解和掌握了问题式教学方法,才能从根本上去应用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课堂教学中,为了追求所谓的创新,往往在新授课的导入环节花费过长的时间,导致学生巩固和应用部分时间不够而不能达到教学目标。

根本原因是教师忽视了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才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

初中历史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初中历史教学的方法与技巧

初中历史教学的方法与技巧近年来,初中历史教学逐渐成为教育圈内的热点话题。

伴随着教育模式的不断升级,传统的“灌输型”教学方式面临着许多挑战。

在这种情况下,如何运用新的方法和技巧,让初中历史教学更加生动、有趣,成为了学生、教师、家长都关注的问题。

一、采用互动式教学首先,采用互动式教学是初中历史教学不可或缺的一环。

这种教学方式更强调师生之间的互动沟通,学生可以在课堂上积极参与,并共享自己的观点和理解。

这种方式的优点在于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加主动地投入到课堂中。

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让他们先成为知识的建构者,然后再成为知识的运用者,最终使他们通过互动式的探究和讨论,达到深度学习的目标。

二、采用同步学习方式其次,采用同步学习方式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式。

同步学习可以通过网络空间的互联系统,将教师和学生连接起来。

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随时随地地获取教师的指导和建议,而教师则可以及时地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时给予个性化的教学辅导。

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可以使教学时间更加灵活,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而不必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同时,教师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地对知识点进行深入解释和演讲。

三、增加课堂实践互动环节另外,为了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可以增加一些课堂实践活动。

这些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实践所学的知识,并加深他们的理解和记忆。

比如向学生提供一些历史文物和实物,让他们亲手接触,并了解相关的历史背景和故事。

又如组织一些小组活动,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研究,最后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成果。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增强合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四、提供跨学科的知识融合同时,初中历史教学中也可以增加跨学科的知识融合,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与科学、文学、艺术等学科的深度结合,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透彻程度。

比如在教授古代建筑的知识时,可以通过建模、测量、绘图等方式,结合科学知识进行深度学习;在教授古代文学作品时,则可以通过诗歌、小说等文学作品,更好地了解历史时期的文化和历史背景。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应⽤⼀、“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基本应⽤程序1、导⼊、板书、⽰标。

(3分钟以内)【⽬的】让学⽣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标要求。

【步骤】(1)导⼊新课并板书课题;(2)明确本节课的教学⽬标。

【注意事项】(1)指定⽬标要准确,例如,这节课要了解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认识什么,会运⽤什么知识解决那些问题等。

(2)交代⽬标时,语速要慢,让学⽣理解并能记住学习要求。

2、学⽣⾃学前的指导。

(1分钟左右)【⽬的】让学⽣知道在多长时间内,⾃学什么,怎么⾃学,必须达到什么要求,届时怎样检测⾃学效果等。

【步骤】(1)布置⾃学任务;(2)指导⾃学的⽅法;(3)明确⾃学的要求【注意事项】(1)明确⾃学内容。

让学⽣知道学什么。

有的教材内容单⼀,安排⼀次⾃学。

有的教材内容多,可视情况分⼏次中学。

每⼀次⾃学前都要交代清楚从哪⾥学到哪⾥。

(2)教给学⽣⾃学的⽅法。

例如看书,是独⽴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与同桌讨论,边解决疑难。

(3)明确的提出⾃学要求。

即⽤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3、先学。

(10分钟左右)【⽬的】(1)让学⽣按照教师的指导,⾃⼰却阅读、思考,⾃⼰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对⼀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

通过让学⽣亲⾃动⼿、动眼、动⼝、动脑,品尝获得知道的愉悦,使学⽣成为学⽣的主题,锻炼学⽣的⾃学能⼒,通过质疑问难,培养学⽣发现问题的能⼒。

(2)通过⼝答、笔答、板演等形式,检查叙述⾃学的效果,充分暴露学⽣⾃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归类整理,确定教的内容、⽅式。

【步骤】(1)学⽣⾃学(2)完成检测性练习【注意事项】(1)学⽣⾃学时,教师督察⼀定要认真,千万不能⾛过场。

有的学⽣可能没有⾃学习惯,或不善于⾃学,或⾃觉性不⾼,但教师不能放任。

对⾃学认真的学⽣要给予表扬。

这样,被表扬的会更认真,其他同学也会变的认真起来,⾃学的质量和效率就能不断提⾼。

八年级历史教学方法

八年级历史教学方法

1.互动式教学方法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之间建立起双向的交流和互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主动性。

教师可以使用问答、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历史观点和见解,扩大学生的历史视野。

通过互动式教学,学生不仅可以增加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还能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多媒体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是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运用图像、声音、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来丰富教学内容。

教师可以利用电子课件、录像、网络资源等多媒体教具,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历史事件和人物。

通过多媒体教学,学生将更容易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并且能够培养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和探究的能力。

3.案例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是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或人物,来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历史问题和分析历史现象。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行为、背景和影响,并从中总结历史规律和原因。

通过案例教学,学生能够学会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锻炼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判断能力。

4.合作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合作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合作和交流达到共同提高的学习目标。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让他们共同合作完成历史问题的研究和解答,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合作学习既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又能培养他们的合作与竞争意识。

5.参观讲解方法参观讲解是指学生跳出教室,到历史遗址、博物馆等实地进行观察和体验。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历史遗址和博物馆,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的实际情况。

通过参观讲解,学生能够感受到历史的真实性和现实意义,激发他们对历史的兴趣,并提高他们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总之,八年级历史教学方法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素养。

教师不仅要传授历史知识,还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分析历史问题,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通过灵活运用上述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使历史课堂更加活跃、富有启发性,提高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记忆,并促使他们形成健康、积极、批判性的历史思维方式。

初中历史思维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初中历史思维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

初中历史思维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一、引言二、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1. 学生 passivity传统的历史课堂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和探究的机会,容易产生学习厌恶情绪。

2. 缺乏思维训练传统的历史教学注重知识的灌输,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训练。

学生只是被要求记住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和人物,而缺乏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思考能力。

3. 缺乏实践和动手能力传统历史教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忽视了对历史实践和实物的探究。

学生缺乏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1. 激发学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历史故事、历史文物、历史影视资料等多媒体资源,让学生通过感性认识认识历史,从而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 引导学生思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和分析。

可以采用“开放性问题”、“对比分析”等方式,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和观点。

3. 拓展课堂教学除了传统的教室授课,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历史专题研究,到博物馆、纪念馆等实地考察,或者邀请历史专家来学校做专题讲座。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历史的魅力。

4. 开展小组合作在历史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通过小组合作,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5. 综合素质教育教师还可以结合历史教学内容,开展综合素质教育,如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开展英语角、举办历史知识竞赛等,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让历史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

五、思维型课堂教学模式带来的效果通过对初中历史思维型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我发现这种教学模式带来了明显的效果。

一方面,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明显增强,对历史学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能够运用历史思维分析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得到了全面提升,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培养。

践行“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践行“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

践行“教学评一体化”模式,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新课标强调在初中教育阶段,教师需秉承着培育学生形成良好历史学科素养的原则,探索更加全新的教育思想和模式;发挥教学评一体化方法的促进作用,切实改善当前的历史课堂施教环境;引领学生在课程学习和探索的过程中深入思考、有效分析,加深对历史文化内涵的理解;有效梳理学习思路,在掌握正确学习技巧和方法的前提下,提高整体的学习能力。

一、初中历史教学现状分析当前的初中历史课堂整体施教效果并不理想:教师在面对历史课程教学任务时,不懂得为什么教、怎么教;所践行的育人理念比较落后,仍然强调学生的理论成绩提升,忽略了学生在历史课程领域的人文素养建设;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受到应试理念的影响往往直接灌输教材中的理论内容,引领学生机械背诵记忆,使得整体的课堂效能比较低下,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不高。

这严重影响了历史课堂的教学品质,也使得教师自身在历史课程教学专业发展上受到很大局限。

同时,学生在学习方面所表现的态度也不够端正:过于依赖教师的讲授,忽略了自主探究的地位发挥;缺少良好的思考和探究能力支撑,导致在历史课程的学习中被动性较强,从而限制了学习潜能的发展。

此外,在历史课堂上,教师对于教学与评价模块所具备的衔接关系缺乏认识。

盲目地组织教学活动,而忽略了评价这一模块所具备的总结与反思作用,使得学生在参与课程学习时,未能形成良好的反思与归纳意识,对课堂上所掌握的知识要点了解不够全面、具体,在理解上也比较浅显、片面。

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历史学习素养培养,同时也会给整个历史课堂的素质改革进程造成一定阻碍。

二、“教学评一体化”模式概述及在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作用分析教学评一体化是新课标背景下为真正促进课堂教学、实现增效提质而提出的育人模式,主张教师需系统分析教、学、评三个模块之间所存在的内在联系。

在统一好教学目标之后,构建完善性的育人体系。

全面整合优质的教学资源,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环境加以优化并构建完善而系统的评价体系,从教与学的层面着手分析当前的课堂教学情况,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做好总结与反思,为接下来的教学改革提供有力依据。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方法和技巧

2012.12韩士芳初中历史教育的目的在于传授基础历史知识,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智力。

历史的学习可扩大学生的视野,对加强自我修养,提高自身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历史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了解学生的工作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

怎样才能使自己的历史课堂受到学生的欢迎?我认为有以下一些方法和技巧:一.历史课堂教学方法1、讲述法此方法有利于学生了解历史的过程和内容,适于向学生传授新知识,也适于复习巩固旧知识。

可分为叙述、描述和概述三种具体方法。

运用叙述时史实要确凿。

教师所述史实,应来自可靠的史料,这样才能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表象。

叙述要具体生动形象,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使学生如亲临其境,感受历史真实场面。

对于教材中较为次要、但又必须讲到的部分用概述的方式,以便勾勒出历史的全貌和线索。

2.讲解法讲解历史上的政治制度、经济结构、法令条约和科技文化等内容。

讲解的具体方法主要有释义说明、举例论证、分析综合、比较、对比。

3.谈话法该方法是师生双方以谈话或问答的形式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促使学生主动地思考、理解、掌握知识,还可培养学生的思维、表达能力。

4.图示法可快捷地向学生展示或提供完整的知识结构,调动学生的感官,以加强学生的记忆;同时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讨论法讨论中促进学生参与教学,活跃课堂气氛。

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合作精神、积极进取的态度。

鼓励学生自由发表意见,最后通过具体史实向学生阐明正确观点。

二.初中历史教学技巧教学技巧的运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也是十分重要的,可以采取以下方式:①参观教学。

结合本地区有利条件,组织学生参观历史博物馆,通过看、听来了解所学的知识,有利于识记历史知识。

②演讲活动。

结合所学知识和历史故事举办演讲活动,开展“人人学历史,讲历史”的演讲活动。

③知识竞赛。

可以举办历史学科改正错别字比赛;鸦片战争时期历史知识竞赛;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知识竞赛;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知识竞赛……④课外写作。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三种基本模式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三种基本模式

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三种基本模式教学模式的把握,不仅要知道其结构方式和运行程序,能够“照着做”;而且要掌握其蕴含的教学思想或意向,能充分实现其教学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能够根据各教学要素变换或创造出更合适的新教学模式。

本着这一指导思想,本文拟对我国当前中学历史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几种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的总结和概括,并逐一展开教学示例,以此使人们对现行的历史教学模式有一全面的认识和评价,为建构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教学模式提供一定的素材。

当前,我国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最常见的教学模式,主要有三种:“讲谈——接受式”、“自觉——辅导式”和“参与——活动式”。

一、讲谈——接受式讲谈——接受教学模式,就是在历史教学过程中,以师生谈话的方式逐步展开教学过程、完成历史教学任务的。

其中,既有教师对历史知识的系统讲述,也有学生的积极反应、自主探索;教学的过程是信息的传递过程和反馈过程的结合。

它继承了传统历史教学模式中重教的一面,又发展了重学的一面,把教与学、传授知识与发展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保证了历史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

该模式的结构程序为:导入新课→教学新课→总结新课→检查巩固新课。

1、导入新课:通过谈话联系与新授历史知识内容有关的旧的内容,既复习巩固已有知识,又引起新知识的学习。

教学示例:(材料选自“冀教版”初三《世界历史》第1册第14 课《美国南北战争》,下同。

)师:美国独立战争发生于何时?它对美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生:1775——1783年,它使美国获得了独立,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师:如果说独立战争扫除了殖民统治这一大障碍,为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的话;那么,70 多年后的美国南北战争则扫除了另一大障碍,为美国经济强国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这节课我们就要学习有关这方面的内容。

(板书):第14课美国南北战争。

2、教学新课:通过谈话联系已有知识,引出新知识的教学。

层层相扣,使新知识逐步呈现,学生逐步接受新知识。

论文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论文中学历史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

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模式--“讲谈——接受式”汤原一中刘彦霞由于历史时代的久远,话题的厚重,现象的错综复杂以及年龄和阅历的限制,初中生往往不善于思考历史,要跨入思想殿堂之门,还须要教师的引导。

我在课堂教学最常用的教学模式是:“讲谈——接受式”。

历史教学离不开教师的讲。

语言是人类思想交流的工具,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进行思想教育和培养学生能力,开启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历史教学必须讲:一、精讲。

我们反对的是“满堂灌”。

每一节课都需要教师花一些时间讲解,指出内在的联系,让学生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把握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二、讲到点子上。

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点和启发学生从历史的角度去思考现实中的“热点”和“焦点”问题。

三、讲出新意。

不能只讲“一家之谈”,让学生了解标准答案的同时,从更多方面了解新的信息。

四、讲解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历史不能在现,但它们是真实的,具有感情色彩的。

教师不是要求学生完全赞成和接受自己的观点,只是希望学生能够用自己的眼睛去审视,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问题。

“讲谈——接受式”是在改革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的基础上而逐渐形成的。

传统的历史教学模式是二十世纪50年代初我国历史教育工作者以苏联的教学模式为基础,又融合了我国的一些传统教育思想的方式而形成的,是“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家庭作业”五大环节组成的。

它的优点就是方便人们对历史教学活动过程的准确把握,有利于历史知识的系统传授,对历史教学实践的指导明确具体。

教学过程是由教师直接控制的,通过教师对历史教材内容进行系统讲述,使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知识由感知到理解,然后通过总结新课和家庭作业的完成,巩固所学的历史知识。

它能够使学生在有限时间内掌握尽可能多的历史知识,使系统性的历史知识得到有效地传授,历史教师的主导地位也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它也有局限性和缺陷,就是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初中历史教学模式教案模板

初中历史教学模式教案模板

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本节课的基本知识点,如历史事件、人物、历史背景等。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总结历史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本节课的主要历史事件、人物及其历史背景。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教学策略1. 讲授法:讲解历史事件、人物及其历史背景,引导学生理解历史。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具体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4. 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体验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历史感知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主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1)讲解历史事件、人物及其历史背景。

(2)通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

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历史事件的原因是什么?(2)历史事件的影响有哪些?(3)如何评价历史人物?4. 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体验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历史感知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引导学生思考历史事件的内在联系。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合作意识、表达能力等。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3. 课堂提问:通过提问,了解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程度。

六、教学资源1. 教材:初中历史教材。

2. 多媒体课件:用于展示历史事件、人物及其历史背景。

3. 历史图片、视频:用于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历史感知能力。

4. 历史文献:用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教师应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有哪些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有哪些

初中历史教学方法有哪些1.故事讲述法:通过讲述具有故事性的历史事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教师可以运用丰富的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引导学生进入历史场景,体验历史人物的思想和情感。

2.问题导入法:通过提出引人入胜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提出有关历史事件的问题,鼓励学生展开讨论并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3.视频资源法:利用丰富的历史视频资源,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和文化背景。

教师可以选取生动有趣的历史纪录片、动画片等,配合说明和辅助资料,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历史知识。

4.多媒体展示法:利用多媒体技术,以图表、图像、音频等形式展示历史知识,增强学生的感知效果和记忆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幻灯片、视频等方式进行多媒体展示,注重视觉、听觉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知识。

5.角色扮演法:组织学生进行历史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思考和行为。

教师可以设计相关情景,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在实践中感受历史,加深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

6.参观考察法:组织学生参观历史遗址、博物馆等地,让学生亲眼看到历史的实物和文物,加深对历史的感受和理解。

教师可以进行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7.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案例,通过分析案例的经验和教训,引导学生理解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和综合能力。

8.探究式教学法:通过提出探究性问题,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发现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创新能力。

教师可以提供相关资料和指导,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历史知识。

以上是一些初中历史教学方法的例子,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需求,灵活运用这些方法,提高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和兴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应用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历史课程教学中的基本应用程序1、导入、板书、示标。

(3分钟以内)【目的】让学生总体上知道本节课的学习任务和目标要求。

【步骤】(1)导入新课并板书课题;(2)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注意事项】(1)指定目标要准确,例如,这节课要了解什么,理解什么,掌握什么,认识什么,会运用什么知识解决那些问题等。

(2)交代目标时,语速要慢,让学生理解并能记住学习要求。

2、学生自学前的指导。

(1分钟左右)【目的】让学生知道在多长时间内,自学什么,怎么自学,必须达到什么要求,届时怎样检测自学效果等。

【步骤】(1)布置自学任务;(2)指导自学的方法;(3)明确自学的要求【注意事项】(1)明确自学内容。

让学生知道学什么。

有的教材内容单一,安排一次自学。

有的教材内容多,可视情况分几次中学。

每一次自学前都要交代清楚从哪里学到哪里。

(2)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

例如看书,是独立围绕思考题看书找答案;还是边看书,边与同桌讨论,边解决疑难。

(3)明确的提出自学要求。

即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届时如何检测等。

3、先学。

(10分钟左右)【目的】(1)让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自己却阅读、思考,自己解决所遇到的问题,对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提出质疑。

通过让学生亲自动手、动眼、动口、动脑,品尝获得知道的愉悦,使学生成为学生的主题,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通过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通过口答、笔答、板演等形式,检查叙述自学的效果,充分暴露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归类整理,确定教的内容、方式。

【步骤】(1)学生自学(2)完成检测性练习【注意事项】(1)学生自学时,教师督察一定要认真,千万不能走过场。

有的学生可能没有自学习惯,或不善于自学,或自觉性不高,但教师不能放任。

对自学认真的学生要给予表扬。

这样,被表扬的会更认真,其他同学也会变的认真起来,自学的质量和效率就能不断提高。

(2)学生自学时,教师应到学生中去,做过细的调查,调查的重点是中差生,了解他们自学中的困难,把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抓到手,并整理归类,个别问题随时个别解决,典型问题在后教中再重点讲评。

4、后教。

(10分钟左右)【目的】通过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归难、补充、更正,学生所学知识进一步深化,进一步条理化,为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步骤】(1)交流,中上生评判、更正。

(2)教师点拨、补充、更正、归纳。

【注意事项】(1)教的内容应该是学生组学后还不能掌握的地方,即自学过程中暴露出来的主要的倾向性的疑难问题,对学生通过自学已掌握的一律不教。

(2)教师不能就题讲题,只找出答案,而要找出规律,真正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并适当的渗透思想教育。

5、堂完成课堂作业。

(6分钟以上)【目的】(1)使所学知识形成网络。

(2)使所学知识当堂得到巩固和运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步骤】(1)课堂小结(2)学生独立完成课堂作业A、布置作业内容B、明确作业要求C、学生完成作业,教师巡视(1)指导学生明确答案,互阅课堂作业,及时反馈(2)学生订正错误,继续巩固【注意事项】通过巡视、互阅作业等不断的获取信息,着重了解中差生掌握的情况,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确保人人达到目标。

6、引导学生当堂预习下一课的内容。

(5分钟以上)【目的】使学生通过当堂预习真正把预习新课内容落到实处,保证效果。

【步骤】(1)明确预习内容、要求与方法(2)学生预习新课内容;教师行间巡视、督察,适当点拨。

【注意事项】(1)保证预习时间,让学生养成认真预习的好习惯。

(2)教师巡视时重在督促检查、指导点拨,保证学生有好的预习效果,千万不能浮在表面,流于形式。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各种课型中的应用根据句土教学内容的不同,我们把初中历史分为新授课和复习课等。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历史新授课中的应用。

1、新授课的基本程序:(1)导入、揭示教学目标(2)指导学生自学(3)先学(4)后教(5)当堂完成作业(6)预习新课内容2、新授课操作过程中要重视的几个方面:(1)确定教学内容以后,首先要确定奔节课的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表述可以从多方面加以概括、归纳。

比如说有的老师按对内容的理解程度将历史目标要求归纳为几大类: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等,这种归纳侧重于认识水平的要求;也有的老师从基础认识、思想认识、培养能力这三个方面去落实。

这样,要求具体明确,便于学生熟悉目标,表述起来也比较方便、易行。

A、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注意以下几点:a、正确认识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所要完成的任务。

确定教学目标能使教学工作明确方向,有所遵循,避免出现脱轨和失误,有利于克服盲目性,增强自觉性。

同时也能使教学明确质量标准,便于正确评价教学工作,不至于检查评价教学时各取所需,混乱不清。

既能使学生按目标要求调空自己的认识倾向、意志活动和情绪反应,又能使教师加强责任感,焕发工作热情。

教师对目标的期望程度愈高,赶紧就愈大,效益会愈好。

b、意教学目标的层次性教学目标有不同的层次: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大纲明确规定了各册教材的年段总目标;在具体教学中,又有单元目标和单课目标。

这些目标上下贯通,互相联系,不可分割,高层次的目标是制定低层次目标的依据,低层次的目标是对高层次目标的落实和具体化。

而这一连串的木体系服务于造就高素质人才的总目标。

c、定教学目标。

历史课教学目标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基础知识,包括重要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时间等等。

这些内容都是要求学生牢固掌握的,往往是重点、难点。

要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不搞死记硬背。

2、认识:往往是对本课重要内容的思想、实质、作用等的认识,或是通过对历史内容的掌握,明白一个道理,树立正确的唯物史观和人生观、世界观,充分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积极投入学习;3、培养能力:结合分析历史事实,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陪同学生参与竞争、善于合作以及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

要想较准确的确定教学目标,必须注意以下几点:1、要端正教育教学思想,增强改革意识,更新教育观念,克服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倾向,努力树立正确的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

2、要严格贯彻执行教学大纲。

大纲怎么要求就怎么做。

修订后的新《大纲》,使历史学科教学更好的体现了初中教学的基本要求与教育方针,重视通过教学过程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发展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增强历史课教学要培养学生的查意识和实践能力。

具体明确了各年级、各课的教学要求和所要达到的程度。

这些都为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提供了具体依据,教师不能随意违背。

3、要明确教学内容的水平要求。

而水平要求一般有三个不同层次,即认知水平、智能水平和教育水平。

认知水平主要看学生对知识的识记、理解和应用程度;只能水平主要看在认知基础上,看学生思维操作及创新等能力的发挥程度;教育水平主要是看在前二者的基础上,看思想教育达到的程度。

这些方面往往都是在前文所说的基础知识、思想知识及培养能力这些方面的具体内容中有所体现。

4、制定教学目标,要从教材特点和学生实际水平出发,能体现的要尽量纳入目标要求,不能体现的不要牵强附会,生拉硬塞。

(2)确定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往往是教材中最关键的历史知识;教学难点是教材中比较抽象、复杂的,学生难以理解和掌握的历史知识。

抓住重点,突破难点,其他历史知识就容易把握了。

因此,突出重、难点在历史教学上是至关重要的。

否则,既不易梳理历史线索,又不易于学生理解、掌握。

A、教学过程:【导入、板书课题、示标】1、导入准备阶段:这一阶段可分为心理准备与知识能力准备两个环节。

目的在于稳定学生情绪,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并为新知识的学习做铺垫和准备。

一般控制在2-3分钟以内。

为了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在内容与形式的确定上要求精当、简捷,选取最佳途径切入主题。

若能将心理准备与知识能力准备融为一体,同步进行,则效果更佳。

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教育指南》中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

”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欲望及其学习效果,与教师两、三分钟的导语有很大关系,成功的导语,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历史课传统的导语,多半是以“旧”带“新”,即联系旧知识,引出新知识。

尽管这种形式体现了“温故而知新”的教学思想,收到一定效果,但如果千篇一律,就显得平淡刻板,缺乏活力,既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常常抑制恶劣学生思维活动。

因此,不拘一格,因课而异,创新导语的设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多彩的形式来迅速缩短学生与教材之间的距离,使学生从中产生渴求知识的积极心里,这一定会有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

下面,把我们在历史课导语设计方面的一些探索提供如下:(a)材料导入式:(b)故事导入式哪个学生不喜欢听历史故事?教师在上课时讲一段与本节内容相关的故事,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

(c)热门话题导入式(d)疑问悬念式导入中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提出疑问,设置悬念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

(e)图解式导入(f)复习导入式因为历史内容前后相关联,由旧知识导入新课逻辑性强,操作起来也较容易,故为多数历史教师普遍采用。

(g)音像导入式除上述几种方法外,还可以联系时事政治导入,由名人名言导入等等,这里就不再多举例了。

总之,由以上举例可以看出,教师在设计导语时应遵循以下原则:(a)求精,有概括性。

导语只是引入语,并不是讲授的主要内容。

因此,话不在多,要切中要害,语言要精练、简明。

(b)设疑,有启发性无论哪个导语,都要有针对性,富于启发性。

“针对性”是说导语的设计要根据教学目的的确定,围绕教学重点、难点来设题,而不能风牛马不相及;“启发性”是指导语要有思考的余地,能引起人思考探索,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c)巧妙,有趣味性导语要简练而概括,但形式是多样的,几句话的导语要尽可能设置得巧妙有趣些。

所以,教师设计导语,应尽可能做到语言生动活泼,形式多样。

当然,导语应追求生动有趣,但决不能故弄玄虚,哗众取宠,那反而会冲淡和影响新课教学。

(d)求准,有严密性。

导语设计不能摸棱两可,含糊其词,导语的语言很形式都应恰当、准确,无论设置、说明、比较等都要明确、精当,不使学生产生歧意和误解,使学生的思维顺势进入新课的正确轨道。

当然导语要注意思想性,不能只顾及了趣味性而忽视了教育性,思想性。

1、板题,示标阶段:导入板题后,接下按理就是出示目标。

因为课上明确目标不可能长篇大论,因此,在出示目标时,应力求语言精练,表述准确,语速要尽量慢些,让学生都能很快准确掌握本节课的目标要求,特别是重、难点问题。

如何准确确定教学目标呢?我们坚持一点:依“纲”扣“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