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知识点总结各论-骨和关节(骨肉瘤)

第十七章 骨和关节疾病——骨肉瘤

骨肉瘤综述 定义:起源于成骨细胞或向成骨分化的间叶性恶性肿瘤

特征:瘤细胞直接产生骨样组织或骨质(以骨样组织为主)

部位:长骨干骺端,尤以股骨下端、胫骨或腓骨上端,即膝关节周围最常见

发病: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20岁以下青少年多,年龄越大,发病率越低

预后:恶性程度高,严重破坏局部骨组织,早期即有肺转移

最常见:普通型骨肉瘤

普通型骨肉瘤

肉眼观 肿瘤的发展:骨髓腔→骨骺端&另一端骨髓腔

→侵犯破坏骨皮质,浸润骨外软组织并形成肿块

形状:切面呈沙砾感,灰白色,常有出血和囊性变

诊断特征:Codman三角+杉树状阴影

Codman三角:肿瘤向骨外浸润时,骨外膜被掀起,骨膜细胞受刺激,在于骨干相连的夹角内形成新生骨,在X线照片中显示呈三角形 杉树状阴影:瘤体部肿瘤组织顶起骨外膜,致使骨外膜通往骨皮质的小血管受到牵拉而垂直于骨皮质,在这些小血管周围新生骨形成 增多,并于骨干垂直呈放射状分布,在X射线上表现为日光放射状(杉树状)阴影

骨干皮质的变化:正常→肿瘤,规则→不规则变薄(甚至完全破坏消失)

*有时肿瘤性骨质很多,肿瘤质地较硬,甚或呈象牙样

镜下 瘤细胞:梭形或多角形,大小不等,核形态奇异,大而深染,核仁明显,核分裂多见,常见病理性核分裂和瘤巨细胞 诊断特征:肿瘤细胞直接形成骨样组织或骨组织

骨样组织:形态不规则,均质红染,将瘤细胞分隔,呈小梁状或片块状

可有钙盐沉积,陷入骨样组织的瘤细胞仍有异型性

肿瘤内可能有残留的骨片或骨小梁,其内有成骨线,需与肿瘤性骨质相区别

分类 依据:瘤细胞的分化方向

成骨细胞型:瘤细胞胞质丰富,异型的细胞核常位于细胞的一侧,核仁大而明显

成软骨细胞型:瘤细胞间有肿瘤性软骨样基质,瘤细胞逐渐演变成软骨肉瘤样,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肿瘤性骨质,同时在其他区域仍可见到肿瘤性骨

样组织,这区别于软骨肉瘤

纤维母细胞型:细胞长梭形,呈束状及紧密编织状排列,其间见骨样组织

其他型骨肉瘤

血管扩张型骨肉瘤:瘤组织内有多量大小不等的血腔或扩张的血管,其间可见肿瘤细胞和骨样组织

小细胞型骨肉瘤:由小圆形细胞构成,并直接形成骨样组织

骨旁骨肉瘤:肉眼观——位于骨旁,呈分叶状,以一宽阔基底附着于骨皮质上,附着部之外的瘤组织常保留与骨膜相隔,肿瘤可穿破骨皮质侵犯骨腔 镜下——瘤组织有平行排列较成熟的骨小梁构成,其间为纤维组织分割,瘤细胞梭形,轻度异型性,少见核分裂象,偶见局灶软骨区 骨膜骨肉瘤:肉眼观——基底贴附于骨皮质上,浸润骨皮质浅层而不侵犯骨髓腔,向外肿瘤延及周围软组织

镜下——相似于软骨肉瘤样,分叶状,瘤细胞有不同程度的异型性,软骨内可出现钙化或软骨内骨化

病因&临床

临床:早期——局部疼痛,间断性→持续性,局部有发热感

发展——肿块增大:侵犯关节→则有关节功能障碍;侵犯骨皮质→易引起病理性骨折

血清检验:碱性磷酸酶增高

病因:基因突变(RB&p53常见)、外伤、病毒致瘤、放射致瘤、继发于其他骨肿瘤

(完整版)病理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损伤与修复 第一节、细胞和组织的适应性反应 1、适应: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对持续性内外刺激产生的非损伤性应答反应,表现为细胞、组织、器官通过改变自身的代谢、功能和形态结构,与改变了的内外环境间达到新的平衡,从而得以存活的过程,称为适应 2、适应的主要表现:①萎缩②肥大③增生④化生 萎缩:发育正常的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的体积缩小称为萎缩,组织或器官的萎缩还可以伴发细胞数量的减少。 (注意与发育不良、未发育的区别) 1、分类:①生理性萎缩:多与年龄有关。如青春期胸腺萎缩②病理性萎缩 病理性萎缩的常见类型和举例 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萎缩 恶性肿瘤、长期饥饿→全身器官、组织萎 缩 肾盂积水→肾萎缩 下肢骨折固定后→下肢肌肉萎缩 脊髓灰质炎→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肌肉 萎缩 垂体功能减退→性腺、肾上腺等萎缩 3.病理变化: 肉眼观:器官或组织体积缩小,重量减轻,颜色变深或呈褐色,质地变韧。 镜下观:细胞体积缩小或兼有数目减少,间质增生,细胞浆内出现脂褐素。 肥大:由于实质细胞体积增大引起组织和器官体积增大称为肥大,肥大的细胞内细胞器增多,功能增强。 分类 ①生理性肥大:妊娠期雌、孕激素刺激子宫平滑肌蛋白合成增加,举重运动员上肢骨骼肌的增粗肥大 ②病理性肥大: 代偿性肥大:如高血压病时的左心室心肌肥大、一侧肾脏摘除,对侧肾脏肥大 内分泌性(激素性)肥大:如肢端肥大症 增生:器官或组织的实质细胞数量增多称为增生,是细胞有丝分裂活跃的结果。 分类 生理性:①女性青春期乳腺②病理性:激素或生长因子过多,如乳腺增生病 注:肥大与增生往往并存。 在细胞分裂增殖能力活跃的组织,其肥大可以是细胞体积增大和细胞数量增多的共同结果;但对于细胞分裂增殖能力较低的组织,其组织器官的肥大仅因细胞肥大所致。 化生:是指由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类型所替代的过程称为化生 化生的形成是由具有分裂增殖和多向分化能力的幼稚未分化细胞或干细胞转型分化的结果。通常只发生在同源性细胞之间。

骨和关节感染(答案)

骨与关节感染 1、急性骨髓炎转为慢性骨髓炎的主要原因是【C】 A、机体抵抗力低 B、细菌毒力过于强大 C、治疗不及时和不恰当 D、局部血运不好 E、肢体活动过早 2、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C】 A、白色葡萄球菌 B、霉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大肠杆菌 E、肺炎双球菌 3、慢性骨髓炎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的最主要原因是【B】 A、窦道的形成 B、死骨的残留 C、瘢痕组织增生 D、机体抵抗力低 E、细菌毒力太强 4、形成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大块死骨的原因主要是【B】 A、骨膜血管断裂 B、骨的滋养血管栓塞 C、脓肿直接破坏骨组织 D、病理骨折 E、身体抵抗力差 5、儿童化脓性骨髓炎的脓肿不易进入关节腔的原因,是【E】 A、儿童的关节对化脓性炎症的抵抗力强 B、关节囊对关节腔具有保护作用 C、脓肿容易局限和吸收 D、脓肿容易向软组织溃破 E、干骺端的骺板起屏障作用 6、儿童期急性骨髓炎脓肿穿破干骺端骨皮质后,可直接进入关节的部位是【C】 A、胫骨上端 B、胫骨下端 C、股骨上端 D、股骨下端 E、肱骨上端

7、小儿股骨上端急性骨髓炎并发化脓性髋关节炎的主要途径,是【C】 A、血行感染 B、脓肿穿破骺板进入关节 C、脓肿穿破干骺端骨皮质进入关节 D、骨膜下脓肿破入关节 E、软组织脓肿破入关节 8、急性骨髓炎,在骨膜下或骨髓内抽得脓液后,最关键的治疗措施是【D】 A、多次抽脓并注入抗生素 B、进行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据结果调整用药 C、联合使用大量抗生素 D、局部引流 E、局部固定防止病理性骨折 9、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如大部分病灶已愈合,只有小块死骨存在,死骨不大的,应采取哪种治疗方法【E】 A、单纯窦道刮除术 B、单纯死骨摘除术 C、切开引流术 D、大量抗生素应用 E、死骨摘除窦道刮除碟形手术 10、慢性骨髓炎死骨摘除术指征,是【D】 A、有死骨、死腔骨包壳薄弱 B、发热,局部红肿,有死骨、死腔 C、开放性骨折感染,骨折尚未愈合,有大块死骨 D、骨包壳充分形成,有死骨、死腔 E、死骨分界不清,有死腔与窦道 11、急性化脓性骨髓炎行局部引流的原则,是【C】 A、应尽量避免切开以免形成窦道 B、应待X线片显示骨质破坏时进行 C、临床诊断——经明确抗生素治疗数日无效即行引流手术 D、在软组织内可触及脓肿时方施行 E、待全身中毒症状改善后再施行 12、早期诊断化脓性关节炎,最有确诊价值的检查是【E】 A、X线照片 B、血沉 C、血培养 D、血细胞计数及分类 E、关节穿刺及关节液检查 13、化脓性关节炎与关节结核的关节液区别点,在于【C】

病理学常考知识点归纳

病理学常考知识点归纳 病理学:是以机体病变组织形态结构改变为核心研究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功能和代谢的改变、临床病理联系、转归和预后的医学核心科学,任务是揭示疾病本质。活检:从患者机体的病变组织,通过局部切除、钳取、穿刺针吸以及搔刮、摘除等组织获取方法,达到研究疾病、诊断疾病的目的。 尸解:一种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即对死者遗体进行病理剖验,目的是为了确定诊断、查明死亡原因,提高临床医疗水平;及时发现传染病和新的疾病;为科研和教学积累资料和标本。 临床常用的病理检查方法 ①组织病理学诊断②冰冻切片诊断③细胞病理学诊断④尸体剖验诊断 萎缩:发育正常的器官或组织,由于实质细胞体积变小或数目减少使其体积缩小谓萎缩。 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为另一种形态和功能不同分化成熟的细胞所替代谓化生。 虎斑心:心肌脂肪变性的黄色条纹与相对正常的红色心肌相间排列,构成状似虎皮的斑纹,又称虎斑心。 坏疽:继发腐败菌感染的大量组织坏死,常发生在肢体或与

外界相通的内脏,可分为干性、湿性、气性三种。 机化:由肉芽组织吸收、取代坏死组织或其它异物的过程谓机化。 凋亡:活体细胞内,单个或小团细胞死亡,死亡细胞的质膜不破裂,细胞不自溶,无急性炎反应。(细胞内预存死亡程序活化导致细胞的主动性死亡方式) 萎缩的基本病理变化: ①肉眼观:体积或实质缩小;重量减轻;颜色变深;质地变硬 ②光镜下: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数量减少; ③电镜下:细胞器退化、减少;自噬小体增多;脂褐素 凝固性坏死与液化性坏死的区别: 凝固性坏死是蛋白质变性凝固,酶性分解作用弱;多见于脾、肾和心等器官的缺血性坏死 液化性坏死是蛋白质少,富含水分和磷脂,水解酶作用强;多见于脑、胰腺和脊髓。

第九次课骨和关节、泌尿生殖系统讲解

第九次课:骨和关节、泌尿生殖系统 一、教材:面向21世纪《核医学》(第一版) 二、章节:第十三章和第十五章 三、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骨静态显像的基本原理、适应证、影像特点、临床应用及评价,骨显像与X线显像相比的主要优缺点;骨动态显像的适应证和临床应用及评价。 2. 掌握肾图、肾动态显像的基本原理、图像分析、临床应用及评价;常见几种异常肾图的临床意义;肾图介入试验的临床意义;膀胱显像、阴囊血流及血池显像、肾有效血浆流量与肾小球滤过率测定的原理及临床意义。 3.了解骨显像的基本方法,关节显像的基本原理、适应证、图像分析、临床应用;骨密度测定的原理、适应证及临床价值。 4.了解肾静态显像的原理,显像方法,适应证,图像分析及临床意义。各类检查方法的显像方法。肾图的反卷积定量分析。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骨静态显像的基本原理、适应证、影像特点、图像分析,骨显像与其他影像学检查的比较,重点介绍各自的特点。 2.骨静态显像的适应症、临床应用及评价,着重理解骨显像在早期诊断转移性骨肿瘤、准确了解原发性骨肿瘤的实际病变范围及跨越转移等方面的优势及其病理学基础。 3.骨动态显像的适应证、临床应用及评价。 4.关节显像的临床应用和骨密度测定的临床价值:自学。 5.肾图检查的原理、图形分析、几种常见异常肾图的临床意义、临床应用及评价。 6.介入试验的常用方法及其原理,临床意义。 7.肾动态(含肾动脉灌注显像)的原理、方法、图像分析、适应证、临床应用及评价。 8.膀胱显像的原理、方法及临床应用。自学 9.有效肾血浆流量、肾小球滤过率测定的临床意义。 10.阴囊血流及血池显像的原理及其临床意义。自学 五、教学方法 1.启发式√ 2.导入式√ 3.PBL 4.案例教学 5.自学√ 6.其它: 六、教学手段和教具 手段:1.大课讲授√ 2.分组讨论 3.讲授加录像 4.其它:powerpoint 教具:1.多媒体设备√ 2.幻灯机 3.投影仪 4.其它:无 七、教学内容提纲及教学步骤(具体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 时间安排 1. 骨静态显像和骨动态显像45分钟 2. 关节显像和骨密度测定自学 3. 肾动态显像、肾图、肾功能检查介入试验和肾小球滤过率和肾有效血浆流量45分钟 4. 阴囊显像和膀胱反流显像自学 教学内容 (一)骨静态显像

病理学知识点归纳【重点】

? ? ?? ? ? ?? ?? ?????????? ???????? ?肉萎缩长期固定石膏所致的肌废用性萎缩:骨折长后等器官于甲状腺、肾上腺皮质泌功能下降引起,发生内分泌性萎缩:由内分肌群萎缩经受损,如骨折引起的去神经性萎缩:运动神肉萎缩致,如长期不动引起肌负荷减少和功能降低所失用性萎缩:长期工作水引起的肾萎缩受压迫引起,如肾炎积压迫性萎缩:器官长期病、恶性肿瘤等局部性:结核病、糖尿能长期进食全身性:饥饿、因病不营养不良性萎缩:)病理性萎缩(期器官萎缩青春期、更年期、老年)生理性萎缩(萎缩.....a.2:1f e d c b 第四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一、适应性反应:肥大、萎缩、增生、化生 1.萎缩——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其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数目的减少。 2.肥大——组织、细胞或器官体积增大。实质器官的肥大通常因实质细胞体积增大。 代偿性肥大:由组织或器官的功能负荷增加而引起。 内分泌性(激素性)肥大:因内分泌激素作用于靶器官所致。 ?? ?? ?? ?????????? ?症素腺瘤引起的肢端肥大内分泌性:垂体生长激狭窄时胃壁平滑肌肥大残存肾单位肥大、幽门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的室肥大、 后负荷增加引起的左心代偿性:高血压时左心病理性肥大素促使子宫平滑肌肥大内分泌性:妊娠期孕激发达 代偿性:体力劳动肌肉生理性肥大肥大 3.增生——器官、组织内细胞数目增多称为增生。增生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细胞有丝分裂 增强的结果。一般来说增生过程对机体起积极作用。肥大与增生两者常同时出现。 ? ? ? ??? ???????生、肝硬化乳腺增生症、前列腺增内分泌性:子宫内膜、、细胞损伤后修复增生血钙引起的甲状腺增生代偿性:甲状腺肿、低病理性增生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增上 乳期的乳腺上皮增生、内分泌性:青春期和哺胞核血细胞经常更新细胞数目增多、上皮细代偿性:久居高原者红生理性增生增生 4.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被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取代的过程。 ? ?????? ?骨化性肌炎 —或软骨化生间叶细胞化生:骨化生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粘膜 肠上皮化生(肠化):腺体:慢性子宫颈炎的宫颈鳞状上皮化生(鳞化)上皮细胞化生化生 化生通常只发生于同源性细胞之间,即上皮细胞之间(可逆)和间叶细胞之问(不可逆).最常为柱状上皮、移行上皮等化生为鳞状上皮,称为鳞状上皮化生。胃黏膜上皮转变为潘氏细胞或杯状细胞的肠上皮细胞称为肠化。化生的上皮可以恶变,如由被覆腺上皮的黏膜可发生鳞状细胞癌。 二、损伤

《病理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知识分享

《病理生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疾病概论 1、健康、亚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健康: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是一种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亚健康状态:人体的机能状况下降,无法达到健康的标准,但尚未患病的中间状态,是机体在患病前发出的“信号”. 疾病disease:是机体在一定条件下受病因损害作用后,机体的自稳调节紊乱而导致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2、死亡与脑死亡的概念及判断标准 死亡:按照传统概念,死亡是一个过程,包括濒死期,临床死亡期和生物学死亡期。一般认为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停止。 脑死亡:指脑干或脑干以上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地、不可逆地丧失功能。判断标准:①不可逆性昏迷和对外界刺激完全失去反应;②无自主呼吸;③瞳孔散大、固定;④脑干神经反射消失,如瞳孔对光反射、角膜反射、咳嗽反射、咽反射等;⑤脑电波消失,呈平直线。 ⑥脑血液循环完全停止。 3、第二节的发病学部分 发病学:研究疾病发生的规律和机制的科学。 疾病发生发展的规律:⑴自稳调节紊乱规律;⑵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的对立统一规律; ⑶因果转化规律;⑷局部与整体的统一规律。 第三章细胞信号转导与疾病 1、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 细胞信号转导是指细胞外因子通过与受体(膜受体或核受体)结合,引发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以及蛋白间相互作用,直至细胞生理反应所需基因开始表达、各种生物学效应形成的过程。 2、受体上调(增敏)、受体下调(减敏)的概念 由于信号分子量的持续性减少,或长期应用受体拮抗药会发生受体的数量增加或敏感性增强的现象,称为受体上调(up-regulation);造成细胞对特定信号的反应性增强,称为高敏或超敏。 反之,由于信号分子量的持续性增加,或长期应用受体激动药会发生受体的数量减少或敏感性减弱的现象,称为受体下调(down-regulation)。造成细胞对特定信号的反应性增强,称为减敏或脱敏。 第五章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1、三种脱水类型的概念 低渗性脱水是指体液容量减少,以失钠多于失水,血清钠浓度<130mmol/L,血浆渗透压<280mmol/L,以细胞外液减少为主的病理变化过程。(低血钠性细胞外液减少)高渗性脱水是指体液容量减少,以失水多于失钠,血清钠浓度>150mmol/L,和血浆渗透压>310mmol/L,以细胞内液减少为主的病理变化过程。(高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等渗性脱水水钠等比例丢失,细胞外液显著减少,细胞内液变化不明显。(正常血钠性体液容量减少)

骨与关节感染答案讲解

骨与关节感染答案讲解 Coca-cola standardization office【ZZ5AB-ZZSYT-ZZ2C-ZZ682T-ZZT18】

骨与关节感染 1、急性骨髓炎转为慢性骨髓炎的主要原因是【C】 A、机体抵抗力低 B、细菌毒力过于强大 C、治疗不及时和不恰当 D、局部血运不好 E、肢体活动过早 2、急性血源性骨髓炎最常见的致病菌是【C】 A、白色葡萄球菌 B、霉菌 C、金黄色葡萄球菌 D、大肠杆菌 E、肺炎双球菌 3、慢性骨髓炎迁延不愈,反复发作的最主要原因是【B】 A、窦道的形成 B、死骨的残留 C、瘢痕组织增生

D、机体抵抗力低 E、细菌毒力太强 4、形成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大块死骨的原因主要是【B】 A、骨膜血管断裂 B、骨的滋养血管栓塞 C、脓肿直接破坏骨组织 D、病理骨折 E、身体抵抗力差 5、儿童化脓性骨髓炎的脓肿不易进入关节腔的原因,是【E】 A、儿童的关节对化脓性炎症的抵抗力强 B、关节囊对关节腔具有保护作用 C、脓肿容易局限和吸收 D、脓肿容易向软组织溃破 E、干骺端的骺板起屏障作用 6、儿童期急性骨髓炎脓肿穿破干骺端骨皮质后,可直接进入关节的部位是【C】 A、胫骨上端 B、胫骨下端 C、股骨上端 D、股骨下端

E、肱骨上端 7、小儿股骨上端急性骨髓炎并发化脓性髋关节炎的主要途径,是【C】 A、血行感染 B、脓肿穿破骺板进入关节 C、脓肿穿破干骺端骨皮质进入关节 D、骨膜下脓肿破入关节 E、软组织脓肿破入关节 8、急性骨髓炎,在骨膜下或骨髓内抽得脓液后,最关键的治疗措施是【D】 A、多次抽脓并注入抗生素 B、进行脓液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据结果调整用药 C、联合使用大量抗生素 D、局部引流 E、局部固定防止病理性骨折 9、慢性化脓性骨髓炎,如大部分病灶已愈合,只有小块死骨存在,死骨不大的,应采取哪种治疗方法【E】 A、单纯窦道刮除术 B、单纯死骨摘除术 C、切开引流术 D、大量抗生素应用 E、死骨摘除窦道刮除碟形手术

(完整版)病理学知识点归纳【重点】汇总(可编辑修改word版)

? ? ? ? ? ? ? ? ? 第四章 细胞、组织的适应和损伤 一、适应性反应:肥大、萎缩、增生、化生 1. 萎缩——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和器官其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数目的减少。 (? 1)生理性萎缩: 青春期、更年期、老年期器官萎缩 ? ? ?全身性:饥饿、因病不能长期进食 ? ?a.营养不良性萎缩:? ? ? ?局部性:结核病、糖尿病、恶性肿瘤等 ? ? ? 萎缩? b .压迫性萎缩:器官长期受压迫引起,如肾炎积水引起的肾萎缩 ? (? 2)病理性萎缩?c .失用性萎缩:长期工作负荷减少和功能降低所致,如长期不动引起肌肉萎缩 ? ?d .去神经性萎缩:运动神经受损,如骨折引起的肌群萎缩 ? ?e .内分泌性萎缩:由内分泌功能下降引起,发生于甲状腺、肾上腺皮质等器官 ? ? f .废用性萎缩:骨折长后长期固定石膏所致的肌肉萎缩 2. 肥大——组织、细胞或器官体积增大。实质器官的肥大通常因实质细胞体积增大。 代 偿性肥大:由组织或器官的功能负荷增加而引起。 内分泌性(激素性)肥大:因内分泌激素作用于靶器官所致。 ? ?代偿性:体力劳动肌肉发达 ?生理性肥大? ? 肥大? ? ?内分泌性:妊?期孕激素促使子宫平滑肌肥大 ?代偿性:高血压时左心后负荷增加引起的左心室肥大、 ? ?病理性肥大?慢性肾小球肾炎晚期的残存肾单位肥大、幽门狭窄时胃壁平滑肌肥大 ? ? ?内分泌性:垂体生长激素腺瘤引起的肢端肥大症 3. 增生——器官、组织内细胞数目增多称为增生。增生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细胞有丝分裂 增强的结果。一般来说增生过程对机体起积极作用。肥大与增生两者常同时出现。 ? ?代偿性:久居高原者红细胞数目增多、上皮细胞核血细胞经常更新 ?生理性增生? 增生? ?内分泌性:青春期和哺乳期的乳腺上皮增生、月经周期子宫内膜增上 ?病理性增生?代偿性:甲状腺肿、低血钙引起的甲状腺增生、细胞损伤后修复增生 ? ? ?内分泌性:子宫内膜、乳腺增生症、前列腺增生、肝硬化 4. 化生——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被为另一种分化成熟的细胞取代的过程。 ? ?鳞状上皮化生(鳞化):慢性子宫颈炎的宫颈腺体 化生?上皮细胞化生? ? ?肠上皮化生(肠化):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粘膜 ? 间叶细胞化生:骨化生或软骨化生— 骨化性肌炎 化生通常只发生于同源性细胞之间,即上皮细胞之间(可逆)和间叶细胞之问(不可逆).最常为柱状上皮、移行上皮等化生为鳞状上皮,称为鳞状上皮化生。胃黏膜上皮转变为潘氏细胞或杯状细胞的肠上皮细胞称为肠化。化生的上皮可以恶变,如由被覆腺上皮的黏膜可发生鳞状细胞癌。 二、损伤

医学影像诊断学

《医学影像诊断学》 题集 遵义医学院医学影像学实验室 目录

第一章总论 (3) 第二章呼吸系统 (5) 第三章循环系统 (12) 第四章骨关节系统 (13) 第五章消化系统 (19) 第六章肝胆泌尿生殖系统 (26) 第七章中枢神经系统 (30) 第一章总论 一、填空题 1、医学影像学包括、、、 、和等项内容。 2、X线具有穿透性、、和、和电离效应等特性,它们分别是、、和基础。 X线穿透性受、和的影响。 3、在阅片时, 应分析病变的要点是、、

、、、和等。 4、人体组织器官有不同的和差,使透过人体后的剩余X线量不均匀。 5、人为引入一种物质到人体器官或间隙使其产生密度差异而形成的对比称对比。引入的这 种物质称引入这种物质的方法称。 6、X线图像特点包括、、和等。 7、数字X线成像包括、和。 8、水的CT值为 HU,骨皮质的CT值约为 HU,空气的CT值约为 HU 9、在T1加权像上水和大部病变(如肿瘤.炎症.变性.坏死.液化.水肿)为即长T1信号。 T1加权像上的即短T1信号通常为脂肪和亚急性血肿。在T2加权像上,水和大部分病变呈高 信号即信号。 二、名词解释 人工对比自然对比 CT MRI PACS 介入放射学 CR DDR CT值 T1 T2 MRA T1WI T2WI 三、选择题(可单选或多选) 1、摄胸部平片显示心肺等结构属于()。 A、人工对比 B、天然对比 C、造影检查 D、特殊检查 2、最适合心血管造影的造影剂()。 A、硫酸钡 B、泛影葡胺 C、欧乃派克 D、碘化油 3、X线图像显示的不同灰度与X线透过的物质密度的关系是()。 A、物质密度高,吸收X线量多,显白影 B、物质密度低,吸收X线量少,显黑影 C、物质密度高,吸收X线量少,显黑影 D、物质密度低,吸收X线量多,显白影 4、CT值为负值可能为() A、脂肪 B、气体 C、肌肉组织 D、血液 5、数字X线成像特点是() A、数字化图像,清晰度、分辨率高,对比好。 B、曝光宽容度大: C、 X线剂量低: D、多种后处理功能:调整窗位窗宽、图像放大等。 6、骨皮质在MRI图像上的表现正确的是() A、长T2信号 B、长T1信号 C、短T2信号 D、短T1信号 7、MRI在哪些方面优于CT() A、脑垂体病变 B、脊髓病变 C、肺内病变 D、关节积液 8、有关磁共振成像特点正确的是() A、磁共振信号高低与密度无关。 B、无骨伪影干扰 C、体内顺磁性金属异物不影响图像失真 D、自 旋回波序列血管内流动的血液无信号

医学影像诊断学4

---------------------------------------------------------------最新资料推荐------------------------------------------------------ 医学影像诊断学1 医学影像诊断学 1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医学影像诊断学教学大纲(64 学时适用)医学影像教研室 2019. 08 目录课程介绍总论中枢神经系统影像头颈部影像呼吸系统影像循环系统影像肝胆胰脾影像胃肠道影像泌尿及生殖系统影像骨肌系统影像介入放射 2 医学影像学课程介绍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 医学影像学英文名: Radiology 课程类别: 专业课程必修课学时: 64(大课讲授 32,习 32)学分: ?二、教学团队教学单位负责人: 余建群,主任医师, 85423155, cjr. yujianqun@vip. 163 课程负责人: 余建群课程秘书: 黄子星, 85423360, zixinghuang@hotmail 三、课程教学目的认知教学目标: 1、掌握各种医学影像学检查技术、检查方法的基本原理及检查注意事项,各种检查技术和检查方法在疾病诊治中的优势和局限性。 2、学会观察各种影像,熟悉观察内容与分析步骤,了解 1 / 20

医学影像学诊断方法和诊断原则。 3、掌握各系统的正常、基本病变的影像学表现以及各系统 常见病的典型影像表现。 职业素养教学目标: 在课堂及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医风医德,引导其树立 人文关爱意识;促进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 3 四、教学计划表六、教材 1、《医学影像学》(八年制),金征宇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0 年第二版(8 年制使用) 2、《医学影像学》,周翔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 社, 2008 年第一版(非 8 年制专业使用)七、主要参考资料 《实用放射学(第 3 版)》,郭启勇,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9 《影像解剖学》,(丹麦)彼得弗莱肯斯坦(丹麦)特雷纳詹 森,福建科技出版社, 2003 《人体断层解剖学》(研究生教学 用书),刘树伟,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八、成绩评定成 绩构成成绩比例 60% 考核方式笔试图片考试基础理论 知识阅片能力 20% 平时见习测验 10% 机考(见习)学习态 度、纪律 10% 观察(带习教师) 4 一、总论一、知 识点与教学要求 1、了解内容: Know: the general status and current development of Medical Imaging. 了解: 医学影像学的发展概况和现状 2、熟悉内容: Be familiar with: the diagnostic methods and

病理学知识点总结各论-骨和关节(骨肉瘤)

第十七章 骨和关节疾病——骨肉瘤 骨肉瘤综述 定义:起源于成骨细胞或向成骨分化的间叶性恶性肿瘤 特征:瘤细胞直接产生骨样组织或骨质(以骨样组织为主) 部位:长骨干骺端,尤以股骨下端、胫骨或腓骨上端,即膝关节周围最常见 发病:最常见的恶性骨肿瘤,20岁以下青少年多,年龄越大,发病率越低 预后:恶性程度高,严重破坏局部骨组织,早期即有肺转移 最常见:普通型骨肉瘤 普通型骨肉瘤 肉眼观 肿瘤的发展:骨髓腔→骨骺端&另一端骨髓腔 →侵犯破坏骨皮质,浸润骨外软组织并形成肿块 形状:切面呈沙砾感,灰白色,常有出血和囊性变 诊断特征:Codman三角+杉树状阴影 Codman三角:肿瘤向骨外浸润时,骨外膜被掀起,骨膜细胞受刺激,在于骨干相连的夹角内形成新生骨,在X线照片中显示呈三角形 杉树状阴影:瘤体部肿瘤组织顶起骨外膜,致使骨外膜通往骨皮质的小血管受到牵拉而垂直于骨皮质,在这些小血管周围新生骨形成 增多,并于骨干垂直呈放射状分布,在X射线上表现为日光放射状(杉树状)阴影 骨干皮质的变化:正常→肿瘤,规则→不规则变薄(甚至完全破坏消失) *有时肿瘤性骨质很多,肿瘤质地较硬,甚或呈象牙样 镜下 瘤细胞:梭形或多角形,大小不等,核形态奇异,大而深染,核仁明显,核分裂多见,常见病理性核分裂和瘤巨细胞 诊断特征:肿瘤细胞直接形成骨样组织或骨组织 骨样组织:形态不规则,均质红染,将瘤细胞分隔,呈小梁状或片块状 可有钙盐沉积,陷入骨样组织的瘤细胞仍有异型性 肿瘤内可能有残留的骨片或骨小梁,其内有成骨线,需与肿瘤性骨质相区别 分类 依据:瘤细胞的分化方向 成骨细胞型:瘤细胞胞质丰富,异型的细胞核常位于细胞的一侧,核仁大而明显 成软骨细胞型:瘤细胞间有肿瘤性软骨样基质,瘤细胞逐渐演变成软骨肉瘤样,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肿瘤性骨质,同时在其他区域仍可见到肿瘤性骨

病理生理学重点归纳

三种类型脱水的对比 体内固定酸的排泄(肾脏): 固定酸首先被体液缓冲系统所缓冲,生成H 2CO 3和相应的固定酸盐(根); H 2CO 3在肾脏解离为CO 2和H 2O ,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即固定酸中的H + 以CO 2和H 2O 的形式进入肾小管 上皮细胞,进一步通过H 2CO 3释放H + 进入肾小管腔; 固定酸的酸根以其相应的固定酸盐的形式 被肾小球滤出; 进入肾小管腔的H + 和固定酸的酸根在肾小管腔内结合成相应的固定酸排出体外。 呼吸性调节和代谢性调节(互为代偿,共同调节): 呼吸性因素变化后,代谢性因素代偿: 代谢性因素变化后,呼吸性、代谢性 因素均可代偿: 酸碱平衡的调节: 体液的缓冲,使强酸或强碱变为弱酸或弱碱,防止pH 值剧烈变动; 同时使[HCO3-]/[H 2CO 3]出现一定程度的变化。 呼吸的变化,调节血中H 2CO 3的浓度; 肾调节血中HCO3-的浓度。 使[HCO3-]/[H 2CO 3]二者的比值保持20:1,血液pH 保持7.4。 各调节系统的特点: 血液缓冲系统:起效迅速,只能将强酸(碱)→弱酸(碱),但不能改变酸(碱)性物质的总量; 组织细胞:调节作用强大,但可引起血钾浓度的异常; 呼吸调节:调节作用强大,起效快,30 min 可达高峰;但仅对CO 2起作用; 肾 调节:调节作用强大,但起效慢,于数小时方可发挥作用,3~5 d 达高峰。

酸碱平衡紊乱的类型: 代偿性: pH仍在正常范围之内, 即[HCO3-]/[H2CO3]仍为20:1, 但各自的含量出现异常变化。失代偿性: pH明显异常,超出正常范围。 判定酸碱平衡紊乱的常用指标: pH值:7.35-7.45(动脉血) 动脉血CO2分压(PaCO2):33-46mmHg,均值40mmHg 标准碳酸氢盐和实际碳酸氢盐(SB/AB):正常人AB=SB:22-27mmol/L,均值24mmol/L 缓冲碱(BB):45-52mmol/L,均值48mmol/L 碱剩余(BE):-/+3.0mmol/L 阴离子间隙(AG):12-/+2mmol/L,AG>16mmol/L,判断AD增高代谢性酸中毒

2021年病理学知识点归纳

第一章、细胞和组织适应、损伤与修复 第一节、细胞和组织适应性反映 1、适应:是指细胞、组织、器官对持续性内外刺激产生非损伤性应答反映,体现为细胞、组织、器官通过变化自身代谢、功能和形态构造,与变化了内外环境间达到新平衡,从而得以存活过程,称为适应 2、适应重要体现:①萎缩②肥大③增生④化生 萎缩:发育正常实质细胞、组织或器官体积缩小称为萎缩,组织或器官萎缩还可以伴发细胞数量减少。(注意与发育不良、未发育区别) 1、分类:①生理性萎缩:多与年龄关于。如青春期胸腺萎缩②病理性萎缩 病理性萎缩常见类型和举例 脑动脉粥样硬化→脑萎缩 恶性肿瘤、长期饥饿→全身器官、组织萎 缩 肾盂积水→肾萎缩 下肢骨折固定后→下肢肌肉萎缩 脊髓灰质炎→前角运动神经元损伤→肌肉 萎缩 垂体功能减退→性腺、肾上腺等萎缩 3.病理变化: 肉眼观:器官或组织体积缩小,重量减轻,颜色变深或呈褐色,质地变韧。 镜下观:细胞体积缩小或兼有数目减少,间质增生,细胞浆内浮现脂褐素。 肥大:由于实质细胞体积增大引起组织和器官体积增大称为肥大,肥大细胞内细胞器增多,功能增强。 分类 ①生理性肥大:妊娠期雌、孕激素刺激子宫平滑肌蛋白合成增长,举重运动员上肢骨骼肌增粗肥大 ②病理性肥大: 代偿性肥大:如高血压病时左心室心肌肥大、一侧肾脏摘除,对侧肾脏肥大 内分泌性(激素性)肥大:如肢端肥大症

增生: 器官或组织实质细胞数量增多称为增生,是细胞有丝分裂活跃成果。 分类 生理性:①女性青春期乳腺 ②病理性:激素或生长因子过多,如乳腺增生病 注:肥大与增生往往并存。 在细胞分裂增殖能力活跃组织,其肥大可以是细胞体积增大和细胞数量增多共同成果;但对于细胞分裂增殖能力较低组织,其组织器官肥大仅因细胞肥大所致。 化生 :是指由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类型被另一种分化成熟细胞类型所代替过程称为化生 化生形成是由具备分裂增殖和多向分化能力幼稚未分化细胞或干细胞转型分化成果。普通只发生在同源性细胞之间。 ? ?????? ?骨化性肌炎 —或软骨化生间叶细胞化生:骨化生反流性食管炎食管粘膜 肠上皮化生(肠化):腺体 :慢性子宫颈炎的宫颈鳞状上皮化生(鳞化)上皮细胞化生化生 化生普通只发生于同源性细胞之间,即上皮细胞之间(可逆)和间叶细胞之问(不可逆).最常为柱状上皮、移行上皮等化生为鳞状上皮,称为鳞状上皮化生。胃黏膜上皮转变为潘氏细胞或杯状细胞肠上皮细胞称为肠化。化生上皮可以恶变,如由被覆腺上皮黏膜可发生鳞状细胞癌。 第二节、细胞和组织损伤 损伤:组织和细胞遭受超过代偿能力有害因子刺激后,可引起细胞和细胞间质发生物质代谢、组织化学、超微构造乃至光镜和肉眼可见异常变化,称为损伤 二、细胞亚致死性损伤 变性:细胞亚致死性损伤形态学变化称为变性,是指由于代谢障碍,导致细胞浆内或细胞间质内浮现异常物质或 正常物质异常蓄积现象称为变性 (一)细胞水肿: 因素:由于缺氧、感染、中毒使线粒体受损,细胞内Na+、水过多积聚所致。 机制:细胞膜Na+ -k+ 泵功能障碍。 好发部位: 心、肝、肾 病理变化:

病理学知识重点总结

病理学知识重点 临床本硕2010-2班 610宿舍内部资料 (版权所有,盗版必究) 绪论: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人体病理学的诊断和研究方法 1、尸体解剖 2、活体组织检查 3、细胞学检查 (二)实验病理学研究方法 动物实验 观察方法 第一章: 萎缩——体积缩小 肥大——体积增大 增生——数目增多 化生——形态改变 萎缩:发育正常的C、组织、器官体积缩小——实质C体积小、C数减少。 分类 (一)生理性:胸腺、妇女、老年性等 (二)病理性: 全身营养不良性萎缩 Malnutrition atrophy 神经性萎缩 Denervation atrophy 废用性萎缩 Disuse atrophy 压迫性萎缩 Pressure atrophy 内分泌性萎缩 Endocrine atrophy 缺血性萎缩 Ischaemic atrophy 病理变化 大体:萎缩的器官体积变小,重量减少, 颜色变深或呈褐色。 镜下:实质细胞体积缩小或数目减少,间 质纤维组织及脂肪组织增多。萎缩的细胞胞浆内可见脂褐素沉着。脂褐素颗粒明显增多时,整个器官呈 棕褐色,称褐色萎缩(brownatrophy)。 结局:可逆过程。 化生(metaplasia):一种已分化组织转化为另一种已分化组织的过程。 常见化生有:

柱状上皮(气管、宫颈等) 上皮性:移行上皮(膀胱肾盂等)→鳞化 胃腺上皮→肠上皮化生 间叶性:纤维结缔组织→骨、软骨、脂肪T 骨骼肌→骨,软骨→骨 肥大:发育正常的细胞组织器官的体积增大。 1、生理性肥大;运动员骨骼肌;妊娠子宫 2、病理性肥大;高血压病心脏 增生;实质细胞数目增多→组织器官体积增大。 1、生理性增生 激素性:青春期乳腺的发育 代偿性:肝脏部分切除后肝细胞增生. 2、病理性增生 激素性增生:雌激素↑→宫内膜、乳腺增生 再生性增生:胃溃疡 不典型增生: 1、坏死的基本病变 细胞核改变——细胞坏死的主要标志 核浓缩 核碎裂 核溶解 2、坏死的类型 (1)凝固性坏死 部位:心﹑肾﹑脾(贫血性梗死) 大体:灰白或灰黄、干燥、坚实、混浊无光泽、见反应带。(2)液化性坏死:坏死崩解液化 见于:脑、脊髓——富含磷脂、水份 脓肿——中性白细胞溶蛋白酶 脂肪坏死——特殊类型 镜下:坏死脂肪C仅留下模糊混浊轮廓 (3)纤维素样坏死 (4)干酪样坏死(caseous necrosis)(结核) 肉眼:色淡黄、质松软、细腻,似奶酪故称。 4)坏疽(gangrene):大块坏死伴腐败菌感染而呈现黑色。 H2S + Fe → FeS (黑)+ H2 干性坏疽(dry gangrene ): 部位:四肢末端; 机理:动阻静畅。 特点:干固、皱缩、黑褐、界清。 湿性坏疽(moist gangrene): 部位:肺、肠、阑尾、子宫。 机理:动静同阻。 特点:肿胀湿润、污黑、恶臭、界不清、中毒重。

医学影像诊断学习题1

循环系统习题集 (一)名词解释 1.肺门“残根”征2.肺门舞蹈现象3.相反搏动点4.肺动脉高压5.肺充血6.“双心 房影”7.主肺动脉窗8.Kerley B线9.肺静脉高压10.室壁瘤 11.盔甲心12.主动脉夹层13.肺栓塞 14.主动脉瘤 (二)填空题 1.心脏长轴是指心尖部与心底部中央之间的连线,与人体长轴约呈①------------角,心脏短轴是指与心脏长轴②----------------的轴面。 2.在后前位胸片上,心脏大血管右侧缘分上、下两段。上段为①---------------------------------------的复合影。下段为②----------------的外缘,右心缘与横膈顶相交成一锐角称③-----------------------;左侧缘由三段组成,上段左凸的弓状影为④-------------------,其下方为⑤------------------,下段由⑥-----------------------构成,向外下方延伸然后转向内,转弯处称为⑦---------------;透视下,左心室段与肺动脉段的搏动方向相反,其交界点称为⑧------------------------------。 3.右前斜位食管吞钡时,食管前壁沿途可见①-------------------、②-------------------------及③------------------压迫形成的三个压迹。 4.肺淤血是由于①---------------------------------------------,使血液滞留在肺静脉系统内。肺静脉压超过② 时,除有肺淤血,液体渗出在肺间质或/和肺泡内,称为③---------------------,可分为④--------------- 与⑤-------------------------------。 ---------------------------- 5.心脏造影的异常所见主要有①--------------------------、②------------------------、③-------------------------------、④ 和⑤-------------------------。 ----------------------------- 6.在超声、CT和MRI检查中,大血管的基本病变表现为①------------------------- 、②--------------------、③------------------------------的异常。 7.先天性心脏病可按病理生理的血液动力学改变分为①-----------------、②---------------------------、③ 三类;按临床可分为①--------------与②---------------------二型;按X线片肺血情况分为①----------------- 、②--------------------------与③-------------------------------三类。 --------------------------- 8.房间隔缺损属于①-----------------心房水平的②--------------------先天性心脏病。临床上以第二孔型最为常见,根据缺损部位不同可分为③-------------、④----------------、⑤---------------和⑥-------------------四型。9.法洛四联症包括①-------------------------、②------------------------、③------------------------------和④-------------------------。其中20~30%伴有⑤------------------------------------。 10.主动脉某部病理性扩张称①------------------,按病理与组织结构可分②--------------------和③

骨关节疾病与运动损伤的预防和治疗

骨关节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运动损伤的防治1什么是运动损伤? 在体育运动中,造成人体组织或器官在解剖上的破坏和生理上的紊乱,称为运动损伤。 2常见的运动损伤有哪些类型? 擦伤、肌肉拉伤、挫伤、扭伤:急性腰扭伤,关节扭伤,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扭伤,脱臼:即关节脱位,骨折。 3如何有效预防运动损伤呢? 1)、训练方法要合理。要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和运动技术,科学地增加运动量。 2)、准备活动要充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不少运动损伤是由于准备活动不足造成的。因此,在训练前做好准备活动十分必要。 3)、注意间隔放松。在训练中,每组练习之后为了更快地消除肌肉疲劳,防止由于局部负担过重而出现的运动伤,组与组之间的间隔放松非常重要。 4)、防止局部负担过重。训练中运动量过分集中,会造成机体局部负担过重而引起运动伤。 5)、加强易伤部位肌肉力量练习。据统计,在运动实践中,肌肉、韧带等软组织的运动伤最为多见。因此,加强易伤部位的肌肉练习,对于防止损伤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运动损伤的现场救治

1)擦伤即皮肤的表皮擦伤。如果擦伤部位较浅,只需涂红药水即可;如果擦伤创面较脏或有渗血时,应用生理盐水清创后再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 2)肌肉拉伤指肌纤维撕裂而致的损伤。主要由于运动过度或热身不足造成,可根据疼痛程度知道受伤的轻重,一旦出现疼痛感应立即停止运动,并在痛点敷上冰块或冷毛巾,保持30分钟,以使小血管收缩,减少局部充血、水肿。切忌搓揉及热敷。 3)挫伤由于身体局部受到钝器打击而引起的组织损伤。轻度损伤不需特殊处理,经冷敷处理24小时后可用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中成药,加理疗。 4)扭伤由于关节部位突然过猛扭转,造成附在关节外面的韧带撕裂所致。多发生在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及腰部。急性腰扭伤:让患者仰卧在垫得较厚的木床上,腰下垫一个枕头,先冷敷后热敷。关节扭伤:踝关节、膝关节、腕关节扭伤时,将扭伤部位垫高,先冷敷2~3天后再热敷。如扭伤部位肿胀、皮肤青紫和疼痛,可参照“肌肉拉伤”的处理。 5)脱臼即关节脱位。一旦发生脱臼,应嘱病人保持安静、不要活动,更不可揉搓脱臼部位,妥善固定后送医院治疗。 6)骨折常见骨折分为两种,一种是皮肤不破,没有伤口,断骨不与外界相通,称为闭合性骨折;另一种是骨头的尖端穿过皮肤,有伤口与外界相通,称为开放性骨折。对开放性骨折,不可用手回纳,以免引起骨髓炎,应用消毒纱布对伤口作初步包扎、止血后,找木板、

《病理学》考试知识点总结归纳

考点精析 第一章绪论 一、病理学的研究任务和重要分支学科。病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阐明疾病本质的一门医学基础学科。主要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的原因、发病机制,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的改变和转归,从而为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二、病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应用材料(一)人体病理学研究 1.尸体解剖。简称尸检,即对病死者的遗体进行病理剖验,它是病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之一。其目的是查明患者的死亡原因,验证诊断、治疗措施的正确与否。2.活体组织检查。简称活检,即用局部切取、钳取、穿刺、搔刮等手术方法,从患者活体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诊断。活检是目前研究和诊断疾病最常用的方法,特别对良、恶性肿瘤的诊断有重要的意义。 3.临床细胞学检查。是通过采集病变处脱落的细胞,涂片后进行观察。也可以是用细针穿刺病变部位吸取的细胞。细胞学检查多用于肿瘤的诊断,此法因所需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病人痛苦少、费用低而易被人们接受,但确诊率不如活检,需进一步做活检证实。 4.分子诊断。采朋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揭示人体在DNA、RNA或蛋白质水平上的异常。 (二)实验病理学研究 1.动物实验。指在适宜的动物身上复制出某些人类疾病或病理过程的模型,以便进行病因学、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及疾病转归的研究。此外,利用动物实验还可以进行治疗方法、药物筛选和不良反应的观察。 2.器官培养和组织、细胞。将某种组织或细胞用适宜的培养基在体外培养,可以动态观察在各种病因作用下细胞、组织病变的发生和发展。这种方法的优点是周期短、见效快、节省开支、因素单纯、易于控制,缺点是孤立的体外培养毕竟与复杂的体内整体环境有很大的不同,故不能将体外研究的结果与体内过程等同看待。 三、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肉眼检查。也称大体检查,利用肉眼或辅以放大镜等简单器 具,观察器官、组织形态学改变, 主要涉及病变大小、形状、色泽、 重量、质地、表面和切面性状等。 (二)细胞组织学和细胞组织化学检 查。借助于光学显微镜的检查称 为细胞组织学检查。组织切片最 常用的染色方法为苏木素一伊红 染色(HE染色),这是病理学研究 的最基本手段。通过分析和综合 病变特点,以做出疾病的病理诊 断。组织细胞化学检查称为特殊 染色,是通过应用某些能与组织 化学成分特异性结合的显色试 剂,定位地显示病变组织的特殊 成分(如蛋白质、酶、核酸、糖类、 脂类等),对一些代谢性疾病的诊 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可应用 于肿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 (三)免疫细胞化学和免疫组织化 学。是利用抗原、抗体特异性结 合,检测组织和细胞中的未知抗 原或抗体。已广泛应用于病理学 研究和诊断中。其优点是可在原 位观察待测物质的存在与否、所 在部位及含量,将形态学改变与 功能和代谢变化结合起来。 (四)电子显微镜观察。可将组织细 胞放大到数十万倍以上,可用于 对标本的亚细胞结构或大分子水 平的变化进行观察。其他的还有 化学和生物化学检查、染色体检 查、致病基因分析等。 四、病理学的简要发展历史。18世 纪通过尸体剖验创立了器官病理 学;19世纪随着显微镜和染料的 出现和应用,创立了细胞病理学; 之后,随着边缘学科的发展及其 他学科知识的互相渗透,出现了 病理生理学、病理生物学、分子 病理学等;20世纪后期至今,致 力于在基因水平上阐明疾病的发 生、发展规律和发病机制。 一、单项选择题 1.1.病理切片的常规染色方法是 (D)A.瑞氏染色B.巴氏染色C.苏 木素染色D.苏木素一伊红染色 1.2.病理学的研究重点是研究疾病 的(C)A.病因B.发病机制C.发 生发展的规律D.转归 1.3.光学显微镜的分辨极限是 (A)A.O.2μm;B.O.2mm;C.0.2nm; D.O.2cm 2.1.发育正常的器官、组织或细胞 的体积缩小,称为(B)A.发育不 全B.萎缩C.器官畸形D.化生 2.2.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性变化是 (D)A.肥大B.增生C.化生D.变 性 2.3.关于萎缩,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D)A.细胞内线粒体数量减少 B.间质有增生C.实质细胞数量 减少D.只要是器官、组织或细胞 的体积缩小就是萎缩 2.4.脑萎缩的原因为(A)A.局部血 液供应障碍B.长期组织受压c.器 官长期失用D.神经损伤. 2.5.下列哪一项属于失用性萎缩 (B)A.由肿瘤引起的邻近组织器 官的萎缩B.骨折后长期不活动引 起的肌肉萎缩c.慢性消耗性疾病 引起的萎缩D.老年人各器官的萎 缩 14.32.下列哪一项关于流行性脑脊 髓膜炎的临床表现是错误的 (C)A.脑膜刺激征B.颅内压升高 C.血性脑脊液D.皮肤瘀点或瘀 斑 14.33.形成“卫星现象”的细胞是 (B)A.炎性细胞B.小胶质细胞 C.星形细胞D.室管膜细胞 14.34.急性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 致病菌是(D)A.绿脓杆菌B.链球 菌C.大肠杆菌D.脑膜炎双球菌. 14.35.Waterhouse-Friedlerichs en综合征见于(A)A.暴发性脑膜 炎双球菌败血症B.脑血吸虫病 C.高血压脑病D.乙脑 14.36.艾滋病是由(C)所引起的慢 性传染病。A.HBV;B.HPV;C.HIV; D.HAV 二、多项选择题 1.1.肉眼检查的内容包括病变的 (ABCDE)A.大小B.形状C.色泽 D.质地E.表面 1.2.病理学的研究方法有 (ABCDE)A.肉眼检查B.细胞组织 学和细胞组织化学检查c.免疫细 胞化学和免疫组织化学D.电子显 微镜观察E.化学和生物化学检查 2.1.关于萎缩,下列哪些是正确的 (BCE)A.血液供应迅速中断可引 起萎缩B.萎缩的细胞体积缩小, 严重时可消失C.萎缩的器官颜色 变深D.萎缩的细胞内有含铁血黄 素颗粒E.萎缩的器官质地变硬 2.2.属于病理性萎缩的有 (BCE)A.更年期后性腺萎缩B.恶 病质时的全身性萎缩C.动脉硬化 性脑萎缩D.成年后胸腺萎缩E.长 期营养不良的肌肉萎缩 2.3.肝脂肪变性的原因有 (ABCDE)A.脂库动员加强B.肝细 胞损伤C.食入过多脂肪D.脂蛋 白合成障碍E.脂肪酸氧化障碍 2.4.关于变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BCD)A.多为可复性改变B.严 重者可转化为坏死C.最常见的变 性为水样变性D.可引起器官功能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