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考备考策略
202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备考策略
二、应对策略
(二)课堂复习应对策略
5、老师是一轮复习的领路人和指导者,要注重课堂创新,要调动学生参与合作探究 的积极性,让学充分参与课堂,享受课堂!老师要做好一轮复习的规划,要做好教 考衔接,要明白每一节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课后如何展开练习。
下面就具体做法,做一个 示范!
1、一轮复习整体规划
模式:
高考考向+纲要通史+选必知识融合+新情境训练
1、研究近三年课改省份高考真题,研究考向,明确目标,渗透课堂。 2、整合《纲要》通史主干知识,突出重点、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注重知识迁移能力 的培养。 3、提炼出与复习章节相关的选必知识,探索如何巧妙地融合。 4、说一千道一万,最终要落实东岸做题上。做题一定要新情境题,这样才能有利于学 生学科能力的提升,才能适应高考。
的
分
区域开发
江南的开发
江南经济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
裂
和
经 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
民 族
济 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
交
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
融
儒学受佛、道挑战有了新发展
文 化 反佛思想;玄学盛行(选必)
科技文化成就
注:孝文帝改革另行讲述
选必知识融合
《中外史纲要》上: 第3课 秦统一多民族封 建国家的建立 P14 第4课 西汉与东汉—— 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 巩固 P20
2、认识自己的实际学习情况,有针对性的改进。想想时空混乱该怎么办?知识体系 未构建起来怎么办?多和班主任即代课老师交流一下。你心里就会有方向。看看自 己目前的分数,与你心目中大学的目标还有多远?
浅析新课改下的高考历史备考策略
会形态理论, 审慎 地 用 文 明 史观 、 球 史 观 和 现 代 化 理 论 透 视 中 全
科综 合训 练 , 尽量 按 照 高考 的 要求 设计 试 卷 , 括选 择 题和 非 选 择 包 题 的题 量 、 题 的分 数 、 考 题 的 安排 , 各 选 地理 、 史 、 治 三 科 的顺 历 政 序 , 题卷和 答题 卷分 开等 等 。对选 择题 , 呈现 单项 选择 , 练 不 试 只 不 定项 选择题 ; 合题解 题方 法 强调排 除法 , 练不 规则 组合题 。 组 不 第 三 ,解题 训 练 讲评 要 有针 对 性 。非选 择 题 注重 审 题 训练 和 组织 答 案 的训 练 。“ 审题 ” 训练 一 是 要 关注 题 型 的类 别 和 变 化 , 尤
一
、
更 新 教 学 观 念
1转 变 教 学 观 念 , 应 课 改 要 求 . 适
高 中 历史 新 课 程 出 台 , 教 师 而 言 , 仅 是 对 旧 的教 学体 系 对 不
的 重 新 整合 , 是 对 传 统 教 学 方 式 的严 峻挑 战 : d过 去 的注 重 更 即 1 教 师 的 教 到现 在 注 重 学 生 的学 , 课程 的 新 的特 点和 要求 , 要 新 需 教 师 切 实 转 变 传 统 的 教 学 观 念 , 立“以学 生 发 展 为 本 ” 树 的教 学 观 。 新 的 历 史 课 程 标准 要 求 来看 , 课 程 性 质 到 课 程 的基 本 理 从 从 念 ,从 课 程 目标 到 课程 内容 的设 计 与 选 择 以及 历 史 学 习 的 评 价 方 式 上 , 课 标 处 处 体 现 着“以学 生 为 主 体 ” 精 神 。这 种 主 体 新 的 性 , 是 以 学 生 为主 体 自行 组 织 学 习 , 学 习 的 自主 权 放 到 学 生 就 把
历史新高考备考策略心得
历史新高考备考策略心得高考,对于每一位学子来说,都是人生中的一次重要挑战。
而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历史学科的备考策略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在经历了这段紧张而充实的备考时光后,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心得,希望能与大家分享。
新高考对于历史学科的考查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思维能力。
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考过程中,不能仅仅死记硬背知识点,更要注重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分析和评价。
首先,构建清晰的知识框架是基础。
历史学科的知识点繁多且复杂,我们需要将其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整合。
可以按照时间顺序,将中国史和世界史分别构建成清晰的脉络。
比如,中国古代史可以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划分,每个时期的重要制度、经济发展特点、文化成就等都要心中有数。
对于世界史,同样要理清各个国家和地区在不同时期的发展轨迹。
这样,在遇到具体问题时,我们能够迅速定位相关知识点,进行准确的分析和解答。
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深入理解历史概念也是至关重要的。
很多同学在备考中容易忽视这一点,导致在答题时出现概念混淆、理解偏差的情况。
例如,“君主立宪制”“共和制”等政治制度的内涵和特点,“工业革命”“文艺复兴”等历史事件的影响和意义,都需要我们深入探究,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通过对历史概念的透彻理解,我们能够更好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提高解题的准确性和深度。
教材是备考的根本,但不能局限于此。
广泛阅读历史相关的书籍和资料,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增强对历史的感知能力。
比如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钱穆的《国史大纲》等经典著作,都能够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历史。
此外,关注一些权威的历史学术期刊和网站,了解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学术动态,也有助于我们在答题时展现出更前沿的观点和更广阔的思维。
做好笔记和总结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在学习过程中,要及时记录自己的疑惑和思考,对于容易出错和混淆的知识点,要进行专门的整理和归纳。
同时,定期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梳理知识体系的漏洞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进行强化复习。
历史高考复习备考策略
6引导 中学 生 参 加 各 种 实 践 活 动 , 进 其 心 理 与 . 促 社会 性 的成 熟 。开 展 内容 丰 富 的 实践 活 动 . 心 理健 寓 康 教 育 于 各 种 生 动 有 趣 的活 动 中 .是 促 进 中学 生 心 理 成 熟 与社 会 性 成 熟 的 重 要 途 径 。在教 育 实 践 中 . 教 师 可 引 导学 生 在 校 园 内参 加 植 树 、 作 物 种 植 、 木 农 花 管 理 等 校 园绿 化 活 动 , 开 展 小 制 作小 发 明 活 动 . 或 也
尺 度 , 而使 学 校 被 迫 “ 面追 求 ” 因 全 升学 率 。在 这 种 情 可 到 校 办 工 厂 参加 生 产 实 践 。此 外 , 要 努 力 创 造 条 还 况 下 .教 师 往 往 将 学 生 文 化 课 成 绩 的优 劣 作 为 评 价 件 , 学 生 走 出 校 门 , 入 社 会 , 校 外 参 加 义 务 劳 让 投 到 去 进 下 以 学 生 好 坏 的 唯 一 标 准 。学 生 成绩 好 , 俊 遮 百 丑 。而 动 , 营 房 、 工 厂 、 农 村 进 行 社 会 调 查 , 受 到 军 一 家 长更 是望 子成 龙 心 切 .经 常 追 问 的 只 有 学 习成 绩 如何 。 这样 . 生 只好 拼 命 地 啃 书 本 , 着 来 自各 方 学 随 考 恐惧 症 和焦 虑 症 等 心 理 疾 病 。因此 , 们 必 须 改 进 我 人 、 民 、 人 良好 情 操 的 熏 陶 , 强 自己 适 应 社 会 农 工 增 的能 力 。并 通 过 实 践 做 到 正 确认 识 自己 . 自己在 兴 使
j —. j —. j — . j —. — . L . L . L . 工.j . L L
高三历史复习备考策略与计划
2020年36期┆61研究高三历史复习备考策略与计划蔡航空一、指导思想根据《2018年新课程高考历史科考试大纲》(教育部)的相关精神,认真研读近几年新课程高考历史全国卷,及时关注高考改革的新动态,准确把握高考命题趋势,借鉴我校近几年高考复习备考的经验,精心备考,注重方法,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效率。
二、考情分析(一)近年来,高考“去教材化”的命题趋势越来越明显“老师教的高考基本没考,高考考的老师基本没教”,这是近年来很多考生走出考场后的戏谑与无奈。
全国卷高考命题虽然依托的是教材主干知识,但近几年历史高考“去教材化”的现象越来越严重,很多试题其“枝”均伸出“墙”(教材)外,这是因为高考考的是“历史”而不是“历史教材”。
所以历史学习的关键是理解,认识历史,而非单纯的识记历史,也因此,历史教学的关键是教“历史”,而非单纯地教“教材”。
识记是前提,理解是关键,认识是目的。
(二)近年来,高考命题的“通史化”倾向越来越突出 本届考生使用的历史教材是按“政治”、“经济”、“文化”专题线索编排的,专题学习下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就像一颗颗散落的珍珠,虽然光彩夺目,但要拿出来时却七零八落,不堪使用。
因此,在历史复习中就必须把这些珍珠串起来,将学过的知识系统化,形成知识体系,还原历史的完整性,让学生站在整体性的高度上看历史,这就需要建立起通史模式,在通史的视角下搭建起历史事物间的内在联系。
三、学情分析我校2019届文科共5个班,因材施教,分层教学,2个实验班,3个重点班。
学生由于初中历史开卷考试,高一课时较少,目标又不明确,所以虽高二转入文科班学习,但普遍基础校差。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1、基本史实识记不到位,知识的精准度欠缺,对隐性知识的关注度更是无从谈起。
2、对历史知识的整体把握更是欠缺,缺乏对历史的系统感知,核心概念的把握也很不到位。
3、学习方法欠佳,大部分学生对历史知识缺乏理解,倾向于死记硬背,灵活运用不足,学习效率低下。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有效复习的策略研究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历史有效复习的策略研究1. 制定复习计划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是复习的基础。
在新高考背景下,学生需要理清复习的内容和重点,使每一个阶段的复习都有目标和重点。
可以将整个历史学科的知识点进行分类,按照篇章或主题制定每日的复习计划。
在制定计划的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学习能力和节奏,合理安排复习时间,避免出现过于紧张或过于松懈的情况。
2. 合理安排时间随着新高考的实施,历史学科的考试形式和内容发生了一些变化。
学生要根据自己所面临的考试情况,合理安排复习时间。
通常情况下,可以根据历史学科的难易程度和需要掌握的知识量来制定时间分配,合理安排每天的复习时间,避免在最后冲刺时出现时间不够的情况。
3. 合理分配复习重点历史学科的复习内容非常多,学生不可能全部掌握,所以需要根据历史每个模块的权重和重要性,合理分配复习的重点。
在新高考背景下,可以参考历年考试的命题情况,了解历史考试的重点和考点,并根据这些重点和考点来进行复习。
4. 多维度整合复习材料历史学科的复习需要借助多种形式的复习材料,包括教科书、习题集、历年真题、参考资料等。
学生要善于挖掘和整合这些材料,以便更充分地理解历史知识和相关情境。
现代技术的发展也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复习资源,如网络视频、在线课程等,可以适当地利用这些资源来丰富复习的内容。
5. 加强训练和应试能力在新高考背景下,历史学科小题的命题形式多样化,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应试能力。
学生需要在复习的过程中加强一些训练,如历年真题的模拟练习、定期的考试训练等,以提高应试能力。
在训练中,要重点关注历史学科的考点和难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
6. 多角度理解历史知识历史学科的知识点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和逻辑关系,学生需要从多个角度去理解历史知识,而不是简单地死记硬背。
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理解历史知识,如对比分析、综合归纳、实例解释等,以便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
7. 扩大知识面历史学科的知识面非常广阔,学生需要在复习过程中逐渐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历史科高考备考工作总结及反思
历史科高考备考工作总结及反思随着高考落下帷幕,历史科目的备考工作也告一段落。
回首这段紧张而充实的备考时光,我们既有收获,也有反思。
本文将对历史科高考备考工作进行全面总结,以期为今后的备考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备考策略梳理在备考策略上,我们始终坚持“以纲为纲,以本为本”的原则,紧密围绕高考大纲和教材展开复习。
同时,我们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复习计划,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备考过程中得到充分的发展。
此外,我们还注重知识体系的构建和解题技巧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应试水平。
二、知识点掌握情况在知识点掌握方面,我们始终注重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拓展。
通过大量的课堂讲解、练习和测试,学生们对历史科目的基础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我们还注重知识点的串联和整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然而,在复习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部分学生对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掌握不够扎实,容易在考试中出现失误。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备考工作中加强重点难点的讲解和练习,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所有知识点。
三、解题能力提升在解题能力方面,我们通过大量的题目训练和解题思路的讲解,帮助学生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性。
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同时,我们还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模拟考试和竞赛活动,以锻炼他们的应试能力和心理素质。
尽管如此,仍有部分学生在解题过程中表现出能力不足的问题。
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将在今后的备考工作中加强解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和应试水平。
四、心理调适与应试技巧在备考过程中,我们始终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应试技巧的培养。
通过心理辅导和咨询活动,我们帮助学生缓解压力、调整心态,以更加积极、自信的态度面对高考。
同时,我们还教授学生一些实用的应试技巧,如时间管理、答题规范等,以提高他们的应试能力。
然而,仍有部分学生在考试中因心理紧张而出现失误。
历史科高考备考工作总结及反思
历史科高考备考工作总结及反思历史科高考备考工作总结及反思一、**届历史科高考备考工作总结(一)制定学年教学计划,并加以落实第一轮复习:2XX年9月至XX年1月。
主要工作是以通史的形式落实各个知识点,使学生掌握教材的基础知识。
第二轮复习:XX年2月至XX年4月10日左右。
进行专题式复习,重点是构建相关的知识体系,同时加强综合型题目的训练,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知识的应用能力。
第三轮复习:XX年4月中下旬至XX年5月中旬。
配合学校进行套题式训练,同时规范答题方式。
第四轮复习:XX年5月下旬至6月3日。
回归教材,查漏补缺,同时进行相关信息题的训练。
(二)实施手段1、以考纲为依据,下苦功夫形成自己的理解。
2、以学情为考量,要求学生对每次统考进行必要的总结,及时了解学生的情况。
3、以双基为基础,要求学生落实和掌握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现象、历史事件和历史方法。
4、以落实为手段,如老师提问、学生合作探究、学生间相互提问、每节课前至少给出5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背诵等。
5、以训练为主线。
我们在平时选题时,贯彻以下几个标准:(1)试题的情境性。
(2)问题设置的价值性。
(3)题目本身的理念性。
6、以其它学校先进经验为辅,完善和充实自身的教学水平。
7、以合作求进取,发挥科组同仁的合作精神,力争收获。
二、**届历史科高考备考工作的反思XX年高考,对文科班而言,我们固然有很多遗憾,而更多的是反思。
我们结合每次统测后学生的总结和问卷调查,发现了部分学生历史科的症结所在,当然,也发现我们自身在教学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们一致认为其表现如下:(一)第一方面,“学”的症状1.孤立地学习历史,没有整体史观的意识。
存在这种问题的学生大概在50%左右。
这是我们不容忽视的问题。
2.平时没有认真进行系统的复习。
存在这种问题的学生大概在25%左右。
3.对历史科缺乏学习的信心,有畏惧心理。
存在这种问题的学生大概在10%左右。
(二)第二方面,“考”的症状1.主观题综合能力、概括能力、分析能力、比较能力和阅读能力不高。
高三统编版历史一轮复习备考策略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备考策略每年高考后,不少学生有这样的感叹:“学的都没考,考的都没学”“教的都没考,考的都没教”。
为何如此呢?因为我们日常备考往往是知识立意,围绕着基础知识、重点难点、易混易错、基本技能展开;而高考则是素养立意,以知识为载体、以情境为手段、以问题为核心、以素养为目标。
那么,一轮复习该如何推进呢?明确方向,增强备考的针对性1、研究高考顶层设计,体会国家意志加强对《历史课程标准》《高考评价体系》和教育部教育考试院《高考试题评析》的学习和研究。
通过学习,知晓新课标中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把握新课标中高考命题的三原则,即以历史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考查学科素养为目的、以解决情景问题为重心。
通过学习,整体理解“一核四层四翼”,明确高考为何考、考什么、怎样考,即是强调学生在正确价值观的指引下,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情景下问题,以达到国家对学生核心素养和立德树人的考核要求。
通过学习,领会命题人的考查意图,明确高考的考查载体、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
2、把脉高考命题趋势,精准导向教学高考命题立意经历了从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和素养立意的转轨。
一轮复习中,准确把握新时代高考的定位和高考内容改革的要求,这对于推进育人方式的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来说,毫无疑问,意义深远。
2023年高考历史全国卷有如下特点:融入党的二十大精神,构建“五史”考查体系;落实教考衔接要求,彰显核心素养立意;助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注重考查思维品质;试题依标施考,试卷结构均衡,题量和难度适中,试题情境友好平实。
了解以上特点,一轮教学才更具针对性。
夯实过程,增强备考的实效性1、一轮复习之整体思考(1)一轮指导思想首先,通过全面复习,夯实基础;其次,通过归纳总结,构建体系;再次,通过课堂探究和课后训练,提升能力和素养。
一轮复习要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对知识进行条理化、关联化、体系化整理,揭示知识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方便学生加深理解、牢固掌握和灵活运用。
高三历史复习备考策略
又高于教材 ; 试题能反映 或折射社会现 实的需要 , 且不
回避热点问题 ,已从应试 型考试 向能力 型考试方 向发
点、 、 线 面结合 , 知识条理化 、 使 规律化 。具体 方法是 : 把
中国古代史 、 中国近现代史和世界近现代史 的内容 分成 若干模块 , 出大的结构 、 列 线索 , 例如政治 、 经济 、 军事 、 外交 、 文化 、 重大的历史事件和国别史等。 要求学生用结 构主义学习法 , 把一册 书的结构 、 线索 、 重点难点整理在 笔记本上 , 研究作战地 图一样 每天细看 , 像 找到一种居 高临下的感觉 , 实现知识 的点一线一 面全面掌握 。 第三步是关注社会热点 、 焦点 , 查漏补缺 。 高考命题
展 。在高考历史复习中 , 如何有序地做好 高三历史复习 工作, 帮助学生有效地掌握历史 基础知识 , 重视 能力的
培养 , 复习时做到知识 和能力并重 , 在高考 中取胜 。
一
、
复习中坚持“ 三步走” 的策略
第一步是单元复习。 这轮复习可 以贯穿 “ 以本为本 , 不 离课本 ; 以纲为纲 , 不离大纲 ” 的精神 , 狠抓课本 内容 的掌握 , 力求知识 系统全面 , 为学生打下 良好基础 , 使学 生认识 到“ 万丈高楼平地起 ” 没有扎实 的基 础知识 , , 就 犹如无源之水 , 无本之木 , 谈不上更深层次的提高 。 第二步是专题复 习。该 轮复习应力求详略得 当 , 重
军 国主义 、 朝鲜和伊朗核问题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保 、 技 、 科 西部大开发 、 教育 和税制改革 、 人类 文化遗产 的继承 与保护 、 经济全 球化和经济区域化等都是近年高考 的亮点 。 在复习中教 师要帮助学生把课本知识 与现实问题结合 起来 , 融会贯
新高考历史知识点占比分析
新高考历史知识点占比分析新高考是指我国自2017年起全面推行的高考改革,旨在促进综合素质的培养和发展。
在新高考的考试科目中,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占据着一定的比重。
本文将对新高考历史知识点的占比进行分析,并探讨如何有效备考。
一、新高考历史考试的变化新高考历史科目相较于传统高考有一定的变化,跳出了传统的“大纲制”模式,注重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在考试形式方面,新高考历史采取了主观题和客观题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新高考历史知识点的占比在新高考历史科目中,各个知识点的占比并不相同。
根据历年的考试情况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古代史知识点占比古代史作为历史学科的基础,对于新高考历史科目来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在考试中,古代史的知识点占比约为30%左右。
学生需要掌握从先秦时期到清朝结束的各个时期,包括重要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知识。
2.近代史知识点占比近代史是新高考历史科目中的重点内容,占比约为50%左右。
学生需要了解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这一时期内,包括重要的历史事件、政治变革、社会发展等方面的知识。
3.现代史知识点占比现代史是新高考历史科目的增加内容,占比约为20%左右。
学生需要熟悉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现代社会的这一时期内,包括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国家建设等方面的知识。
三、备考策略在备考新高考历史科目时,学生应根据知识点的占比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和重点。
以下是几点备考策略供参考:1.全面掌握古代史知识点古代史是历史科目的基础,学生应重点掌握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知识,并对历史事件进行归纳总结,以便于在考试中灵活运用。
2.深入理解近代史知识点近代史是新高考历史科目的重点,学生应重点理解和分析这一时期内的历史事件、政治变革、社会发展等内容,并学会掌握相关的分析方法和评价标准。
3.熟悉现代史知识点现代史是新高考历史科目的新内容,学生可通过多读历史书籍、关注时事新闻等方式,增加对这一时期内的经济、社会、国家建设等方面的了解,以增强备考的综合能力。
基于历史核心素养的高考备考策略以历史理解和解释为例
3.能够认识历史解释的重要性,学会从历史表象中发现问 题,解决问题。
4.面对现实社会与生活中的发问现题问,题能和够解以决全问题面的、能客力观、辩 证、发展的眼光加以看待和评判。
六、2018年高考复习备考策略
1、坚持史料导学。 史料导学指通过史料创设特定的历史情景,并设
④历史解释的例题
(2017年全国ǁ卷)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后期
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
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
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
B.皇帝权利日趋衰落
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
从宦官在中枢决策过程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的角度 考查明朝中枢权利机构的变化.
题号 考查的学科素养
题号 考查的学科素养
24题 历史理解
33题 历史理解
25题 历史理解
34题 历史理解
26题 历史解释
35题 历史理解
27题 历史理解
40题 历史理解、历史解释
28题 历史理解
41题 历史理解、历史解释
29题 历史解释
45题 历史理解、历史解释
30题 历史理解
46题 历史理解
31题 历史理解
④历史解释的例题
(2017年全国ǁ卷)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所拟论题 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五、2017年高考历史全国ǁ卷中两项学科素养的考查情况
题号 考查的学科素养 题号 考查的学科素养
2023年高三历史高考备考计划(7篇)
2023 年高三历史高考备考计划(7 篇)2023 年高三历史高考备考计划(7 篇)历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
无论如何,历史是客观存在的,以下是小编准备的 2023 年高三历史高考备考计划范文,欢迎借鉴参考。
2023 年高三历史高考备考计划(精选篇 1)一、指导思想以 20 年《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说明》为依据,以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本事和解题本事为核心,充分发挥历史学科组的团体智慧和力量,扎实抓好专题教学,加强学法指导,坚持高效训练,力争我校在 20 年高考中历史学科取得梦想成绩。
二、存在的问题我校高三文科共有 4 个教学班,文科学生基础差。
在上学期历考试中文科班学生在历史学科方面暴露了一系列问题,如:基础知识不牢固,知识迁移本事差,审题不清,缺乏解题方法,书写不够规范等。
当然也反映了教师自身教学的问题,如: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效率不高,对于新的教学方法、模式及理念缺乏学习和实践。
高三复习课,绝大多数教师都在就知识讲知识,缺乏深层分析,只是知识的简单罗列。
学生理解只停留在表面上,不能把握历史整体框架和基本线索,学生所学的知识零散、无序。
对学生的基础知识理解和思维本事的培养不够。
近几年高考命题思路十分明确,就是注重学生的本事培养,注重学生的学科思维及分析、解决问题本事。
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注重基础,以课程标准、考纲为指导,以课本为根本,注重基础知识的迁移与应用,以培养学生思维本事为主线来统领知识。
要想在 20 年的高考中取得满意的成绩,我们任重而道远,学生基础需进一步加强,本事需进一步提高。
三、教学措施专题复习及专题训练。
从二月中旬到三月下旬,以专题的形式,对历史知识重新加以梳理和加工,基于课本但高于课本,让学生从宏观上把握历史发展的规律。
不能把每节相关知识简单列出来放到一齐,要重点分析,归纳出历史发展规律,教会学生学会把握规律,得出启示,提升学生纵横比较问题的难力。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策略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策略一、整合教材,按照历史发展科学规律和学生认知特点,构建历史知识体系。
由于高中课改教材编写采用了专题式的体例,分成政治、经济、文化三个相对独立的专题。
割裂了历史的内在联系。
学生就难以构建全方位立体式知识结构。
如何来构建知识体系,这应该是教师在第二轮复习的主要工作,让学生的知识融合在一起,对某一段历史,某一个历史事件有全方位的认识,也就是从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的角度去理解.从这个层次来说,就是新课程回归老教材的过程.这需要我们教师首先学会整合.形成一种复习的思路,才能引导学生进行复习, 这里的思路借鉴了兄弟省的经验.大致思路如下一、按照考纲的历史顺序,结合教材编排顺序,重新制作学案,为学生建立宏观的历史知识体系,以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时空观和历史思维能力。
中国史和世界史两部分,依次为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现代史(二战前)中国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二战后)中国现代史。
每一时期又根据政治、经济、文化顺序复习编排。
具体如下:中国古代史:1古代政治制度史、2、古代经济、3、古代思想、4古代文艺与古代科技5、春秋战国社会巨变、6、明清时期政治经济文化世界古代史:古希腊和古罗马历史、世界近现代史:1、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2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3、早期资产阶级革命和民主政体建立4、两次工业革命5、近代工人运动6、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7、俄国和苏联历史8、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演变9、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集团化10、世界近现代科技中国近代史:1、19世纪中期列强侵华与中国抗争2、19世纪末20世纪初侵略与抗争3、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历程4、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国现代史:1、新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曲折发展2、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3、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4、中国近现代科技和文化二、关注热点和地方史(湖南历史名人和历史事件)。
高考历来不回避热点,备考无疑不关注热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高考备考策略
高考是对考生智力、知识、能力、心理的综合检测,也是对考生十多年“寒窗苦读”的全面检阅。
作为准备参加2004年高考的历史考生,你们此时是否做好了以下几方面充分的准备呢?
一、精心研究考试大纲,充分了解历史高考对知识、能力的要求。
因为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是考生复习备考的行动指南。
尤其重点领悟大纲中的十项能力要求及题型示例、近几年高考试题分析,从中感悟专家们的命题思路、风格、对知识的处理思维以及对考生的基本能力要求,这对复习备考是大有裨益的。
它不仅能让考生方向清晰、目标明确,而且也让考生的复习备考更具针对性,提高复习的效率。
二、细心研读课本。
因为课本既是命题的依托,也是考生答题的载体,考生只有熟练掌握并应用课本知识,才能应对高考试题。
研究近几年高考试题,我们可以发现再认、再现课本基础知识的试题大有增加的趋势。
在研读课本过程中,需注意:①强化记忆。
特别是对重点章节、重点知识要反复阅读、反复理解。
如中国古代史第二章、第四章和第六章等。
②在阅读中归纳、概括知识,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如世界近现代史上册第三章,在阅读、记忆、理解过程中可以将它归纳概括为一条主线(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初步形成),二个核心(工业革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三股浪潮(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社会主义运动、民族解放运动)。
这样可以从纷繁点点的知识记忆中走出来,高屋建瓴地领会和把握课本知识的精髓。
③在临近考前,要跳出课本的封锁和包围。
可采用讨论法、提问法、章节目录回忆法来加强对课本知识的巩固,一方面检验自己的记忆效果,另一方面及时查漏补缺。
三、梳理知识,使知识结构化、网络化、系统化,即历史知识的专题复习。
我们可将高考历史划分为三大版快(即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近现代史,高考出题分值分别约为25%、40%、35%)、十三专题(即中国古代史可分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民族关系史、对外关系史等五专题;中国近现代史分可分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经济史、思想史等五专题;世界近现代史可分资本主义发展史、国际关系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民族解放运动史等四专题),每一专题下又可分若干小专题。
在复习中必须将课本内容和具体知识点融入到相关专题之中,切忌离开课本,空洞无物。
四、删繁就简,明晰重点。
考纲中没有的和新教材中带★号的内容在近阶段复习中可以忽略,但必须重视重点和难点知识。
对历史进程影响重大的事件、人物活动以及制度、统治政策调整要重点把握。
五、坚持用生产力的标准认识、评判社会发展和历史进程的演进。
如现代化问题、科技发展及其影响、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的演进、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等。
六、关注时事和重大热点问题,联想相关问题在历史上的脉络和演进。
如由“三农”问题联想到古代史上的土地制度、赋税制度、水利工程、统治政策,中国近现代史上太平天国、资产阶级革命派、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和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英、美、法、日、俄等国的土地政策等;由“台湾政局”联想到古代史上历代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理、荷兰入侵和郑成功收复台湾,近代史上日本割
占台湾以及台湾人民的反日斗争、国际社会对日本侵占台湾的反应和态度、国共关系、中美、中日关系等等。
七、加强对历史材料的阅读、理解、甄别和提炼,培养自己对材料的分析、概括和运用能力。
高考试题中材料题的比例约占24%,是考生拉开差距的重要题型之一,因此,在复习备考时,不应忽略对材料的阅读理解,培养自己对材料的理解的思路和方法。
同时浏览自己曾经做过的材料题,加强对已做题型和材料的记忆,从中感悟曾经做题的思路和新的体验。
八、精选练习题,切忌陷入题海战术,尤其是在要充分相信老师选题的眼光和思维。
在练习中着重培养和提高审题意识、解题技巧、思维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
九、调节好自己的心理。
这是一项十分关键的准备,因为它决定着你能否将你的水平在考场中淋漓尽致地发挥。
高考就是一项心智活动,我们认为考生应在以下几方面做好足够的准备:①自信心。
信心源于扎实的功底和对自己的充分了解,源于对高考竞争环境和要求的了解,要有“舍我其谁”的气概和“心静如水”的平和心态。
②充分估计困难,并要有战胜困难的足够勇气和信心。
做到“战略上藐视,战术上重视”。
③切忌好高婺远,注重脚踏实地。
做到理想与现实的有机统一。
考场上必须认真审读每一道试题,在确认理解题意后再思考解题的思路和方法。
④劳逸结合,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