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几何的解题方法小结
无锡市第一中学高二(上)数学立体几何小结
立体几何小结一、基本概念判断 二、抽象命题证明1.已知直线a ∥平面α,直线b ⊥平面α.求证:a b ⊥.2.求证:如果平面内的一条直线与这个平面的一条斜线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就和这条斜线在这个平面内的射影垂直.3.已知平面,αβ,直线l ,且,,l l αββα⊄∥∥.求证:l β∥.4.已知平面,,αβγ,且,αββγ∥∥,求证:αγ∥.5.已知平面,,,,,l αβγαγβγαβ⊥⊥=, 求证:l γ⊥.6.如图,已知,,a a l αβαβ=∥∥,求证:a l ∥. 三、平行垂直证明四、表面积,侧面积,体积的计算.棱长为a 的正方体的外接球的直径为_______;半径为__________棱长为2a 的正四面体的外接球的半径为______;内切球的半径为______;比例关系是_____; 棱长为a 的正四面体的外接球的半径为______;内切球的半径为______;比例关系是_____;探究问题1.课本p51,15如图,在正方体中,O 是BD 的中点,问:在棱AA 1上是否存在一点M ,使平面MBD 与平面OC 1D 1垂直?如果存在,求出AM :MA 1的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如图,在直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1AC BC CC ==, AC BC ⊥,点D 是AB 的中点. (Ⅰ)求证:11CD A ABB ⊥平面;(Ⅱ)求证:11//AC CDB 平面;(Ⅲ)线段AB 上是否存在点M ,使得1A M ⊥平面1CDB ?3.如图,四边形ABCD 为矩形,AD ⊥平面ABE ,AE =EB =BC =2,F 为CE 上的点,且BF ⊥平面ACE . (Ⅰ)求证:AE ⊥BE ;(Ⅱ)求三棱锥D -AEC 的体积;(Ⅲ)设M 在线段AB 上,且满足AM =2MB ,试在线段CE 上确定一点N ,使得MN ∥平面DAE .4.如图,在底面是菱形的四棱锥P -ABCD 中,∠ABC =60︒,P A =AC =a ,PB =PD =a ,点E 在PD 上,且PE :ED =2:1,(1)求证:P A ⊥平面ABCD ;(2)在棱PC 上是否存在一点F 使BF ∥平面AEC ?证明你的结论.Aalαβ翻折问题1. 已知正ABC ∆的边长为a ,若沿高AD 把ABC ∆折起,使得90BDC ∠=︒,则点B 到AC 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2.把边长为a 的正ABC ∆沿高线AD 折成60︒的二面角,这时顶点A 到BC 的距离是______________.3.已知E 是正方形ABCD 的边BC 的中点,沿BD 将ABD ∆折起,使之成为直二面角,则AEB ∠=______________.4.沿对角线AC 将正方形ABCD 折成直二面角后,AB 与CD 所在直线所成角的大小是 ______________.5.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F 分别为,BC CD 的中点,H 为EF 的中点.沿,,AE EF FA 将正方形折起,使,,B C D 重合于点O ,构成四面体,则在四面体A OEF - 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填写序号)①AH ⊥平面OEF ;②AO ⊥平面OEF ;③AE ⊥平面OEF ;④AF ⊥平面OEF .6.如图,已知在长方形ABCD 中,,2,,AB a AD a AD BC == 的中点分别为,E F ,沿EF 将此长方形折成直二面角,则翻折 后直线AF 与BC 所成的角为______________.7. 如图,在矩形ABCD 中,已知2,AB AD E =为AB 的中点,M 为DE 的中点,将AED ∆ 沿ED 折起,使AB AC =.求证:AM ⊥平面BCDE .8.在矩形ABCD中,2,AB BC E =为BC 的中点,把ABE ∆与CDE ∆分别沿,AE DE 折起,使点B 与C 重合于点P .(1)求证:平面PDE ⊥平面PAD ; (2)求二面角P AD E --的大小.9.一副三角板如图拼接,将BCD ∆折起,使得二面角A BC D --为直二面角.求证:平面ABD ⊥平面ACD .10.如图为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在正方体中,求证:BG ∥平面ACH .MADECB CBMDABADECP (B,C )BDCACDBAHD C GFB A E。
高中立体几何解题技巧
高中立体几何解题技巧高中立体几何解题技巧高中立体几何解题技巧篇1一、平行、垂直位置关系的论证的策略:(1)由已知想性质,由求证想判定,即分析法与综合法相结合寻找证题思路。
(2)利用题设条件的性质适当添加辅助线(或面)是解题的常用方法之一。
(3)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在高考题中使用的频率最高,在证明线线垂直时应优先考虑。
二、空间距离的计算方法与技巧:(1)求点到直线的距离:经常应用三垂线定理作出点到直线的垂线,然后在相关的三角形中求解,也可以借助于面积相等求出点到直线的距离。
(2)求两条异面直线间距离:一般先找出其公垂线,然后求其公垂线段的长。
在不能直接作出公垂线的情况下,可转化为线面距离求解(这种情况高考不做要求)。
(3)求点到平面的距离:一般找出(或作出)过此点与已知平面垂直的平面,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过该点作出平面的垂线,进而计算;也可以利用“三棱锥体积法”直接求距离;有时直接利用已知点求距离比较困难时,我们可以把点到平面的距离转化为直线到平面的距离,从而“转移”到另一点上去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求直线与平面的距离及平面与平面的距离一般均转化为点到平面的距离来求解。
三、三视图问题(1)熟悉常见几何体的三视图,如锥体、柱体、台体、球体的三视图。
(2)组合体的分解。
由规则几何体截出一部分的几何体的分析。
(3)熟记一些常用的小结论,诸如:正四面体的体积公式是______;面积射影公式_____。
弄清楚棱锥的顶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的内心、外心、垂心的条件,这可能是快速解答某些问题的前提。
(4)平面图形的翻折、立体图形的展开等一类问题,要注意翻折前、展开前后有关几何元素的“不变性”与“不变量”。
(5)与球有关的题型,只能应用“老方法”,求出球的半径即可。
(6)立体几何读题:1、弄清楚图形是什么几何体,规则的、不规则的、组合体等。
2、弄清楚几何体结构特征。
面面、线面、线线之间有哪些关系(平行、垂直、相等)。
数学立体几何解题技巧必看
数学立体几何解题技巧必看各个科目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但其实都是万变不离其中的,基本离不开背、记,运用,数学作为最烧脑的科目之一,也是一样的。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一些数学立体几何解题技巧的学习资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数学答题技巧:立体几何解答立体几何篇高考立体几何试题一般共有4道(选择、填空题3道,解答题1道),共计总分27分左右,考查的知识点在20个以内。
选择填空题考核立几中的计算型问题,而解答题着重考查立几中的逻辑推理型问题,当然,二者均应以正确的空间想象为前提。
随着新的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立体几何考题正朝着“多一点思考,少一点计算”的发展。
从历年的考题变化看,以简单几何体为载体的线面位置关系的论证,角与距离的探求是常考常新的热门话题。
知识整合1、有关平行与垂直(线线、线面及面面)的问题,是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过程中,大量的、反复遇到的,而且是以各种各样的问题(包括论证、计算角、与距离等)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因此在主体几何的总复习中,首先应从解决“平行与垂直”的有关问题着手,通过较为基本问题,熟悉公理、定理的内容和功能,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概括,掌握立体几何中解决问题的规律--充分利用线线平行(垂直)、线面平行(垂直)、面面平行(垂直)相互转化的思想,以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判定两个平面平行的方法:(1)根据定义--证明两平面没有公共点;(2)判定定理--证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3)证明两平面同垂直于一条直线。
3、两个平面平行的主要性质:(1)由定义知:“两平行平面没有公共点”。
(2)由定义推得:“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3)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4)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5)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立体几何题型及解题方法
立体几何题型及解题方法
立体几何是数学中研究三维空间几何图形的学科。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立体几何题型及其解题方法:
1. 计算体积和表面积:这类题目通常涉及到三维空间中的几何形状,如长方体、圆柱体、圆锥体等。
解题方法包括使用体积和表面积的公式,以及根据题目描述建立数学模型。
2. 证明定理和性质:这类题目通常涉及到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定理,如平行线性质、勾股定理等。
解题方法包括使用已知定理和性质进行推导,以及通过构造辅助线或辅助图形来证明。
3. 求解最值问题:这类题目通常涉及到求几何图形中的最值,如最短路径、最大面积等。
解题方法包括使用不等式、极值定理和优化方法等。
4. 判定和性质应用:这类题目通常涉及到判定几何图形是否满足某个性质,或应用某个性质到实际场景中。
解题方法包括根据性质进行推导和判断,以及根据实际场景建立数学模型。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立体几何题型及其解题方法,当然还有其他的题型和解题方法。
在解决立体几何问题时,需要灵活运用几何知识和方法,多做练习,提高自己的解题能力。
立体几何常见证明方法
立体几何方法归纳小结一、线线平行的证明方法1、根据公理4,证明两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
2、根据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若直线a平行于平面A ,过a的平面B与平面A相交于b ,则a//b。
3、根据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若直线a与直线b都与平面A垂直,则a//b 。
4、根据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若平面A//平面B,平面C与平面A和平面B的交线分别为直线a与直线b,则a//b 。
二、线面平行的证明方法1、根据线面平行的定义,证直线与平面没有公共点。
2、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若平面A内存在一条直线b与平面外的直线a平行,则a//A 。
(用相似三角形或平行四边形)3、根据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若两平面平行,则一个平面内的任一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
三、面面平行的证明方法1、根据定义,若两平面没有公共点,则两平面平行。
2、根据两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有两相交直线与另一平面平行,则两平面平行。
或根据两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的推论,一平面内有两相交直线与另一平面内两相交直线平行,则两平面平行。
3、垂直同一直线的两平面平行。
4、平行同一平面的两平面平行。
四、两直线垂直的证明方法1、根据定义,证明两直线所成的角为90°2、一直线垂直于两平行直线中的一条,也垂直于另一条.3、一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它垂直于平面内的所有直线.4、根据三垂线定理及逆定理,若平面内的直线垂直于平面的一条斜线(或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则它垂直于斜线在平面内的射影(或平面的斜线).五、线面垂直的证明方法1、根据定义,证明一直线与平面内的任一(所有)直线垂直,则直线垂直于平面.2、根据判定定理,一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两相交直线,则直线垂直于平面.3、一直线垂直于两平行平面中的一个,也垂直于另一个.4、两平行直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5、根据两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两平面垂直,则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六、面面垂直的证明方法1、根据面面垂直的定义,两平面相交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则两平面垂直。
高中立体几何最佳解题方法及考题详细解答
高中立体几何最佳解题方法总结一、线线平行的证明方法1、利用平行四边形;2、利用三角形或梯形的中位线;3、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经过这条直线的平面与这个相交,那么这条直线和交线平行。
(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4、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5、如果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6、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直线平行。
7、夹在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二、线面平行的证明方法1、定义法:直线和平面没有公共点。
2、如果平面外的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那么这条直线就和这个平面平行。
(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3、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任意一条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4、反证法。
三、面面平行的证明方法1、定义法: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
2、如果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3、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4、经过平面外一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平行。
5、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四、线线垂直的证明方法1、勾股定理;2、等腰三角形;3、菱形对角线;4、圆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5、点在线上的射影;6、如果一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内的任意直线都垂直。
7、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一条斜线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的射影垂直。
(三垂线定理)8、在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如果和这个平面一条斜线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这条斜线垂直。
9、如果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条直线,那么另一条也垂直于这条直线。
五、线面垂直的证明方法:1、定义法:直线与平面内的任意直线都垂直;2、点在面内的射影;3、如果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就和这个平面垂直。
(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4、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三种方法
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三种方法
嘿,朋友们!今天咱就来讲讲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三种超厉害的方法!
先来说说第一种方法——作图法。
哎呀呀,就好比你要建一座城堡,你得先把它的设计图画出来呀(比如要画一个长方体来解决相关问题)。
你看,通过仔细准确地作图,那些复杂的立体图形是不是一下子就清楚明白多啦?
第二种方法呢,是空间想象力法。
哇塞,这可神奇啦!就好像你拥有了一双能看透立体世界的眼睛(想象一个圆锥体在你脑海中旋转)。
你试着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构想出那个立体图形,感受它的形状和特点,很多问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
最后一种是公式法呀。
这就像是你手里的秘密武器!(比如用体积公式去计算一个正方体的体积)。
那些公式可是经过无数人验证的,只要你熟练掌握并运用,嘿嘿,什么难题都难不倒你!
反正我觉得这三种方法真的超有用!大家一定要好好去尝试,去掌握。
相信你们一定能在立体几何的世界里游刃有余!。
课题:立体几何初步章末小结
第 1 页共 4 页第 2页共4页第 3 页 共 4 页 第 4页 共4页自主训练1、判断对错:①每一个平面都有一个确定的面积( )②平面α和平面β相交时,它们的公共点可能只有有限个( )③经过空间任意三点,有且只有一个平面( )④如果两个平面有三个不共线的公共点,则这两个平面重合( ) ⑤如果一条直线和两条直线都相交,则这三条直线共面( )⑥在空间中,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⑦过直线上一点可作无数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垂直,并且这些直线都在同一平面内( ) ⑧同一平面的两条垂线一定共面( )⑨过一条直线,有且只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平行( )2、 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下图所示,其中正视图中△ABC 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俯视图为正六边形,那么该几何体的侧视图的面积为 ( )正视图 侧视图 俯视图A .23B .32C .12D .63.线a 、b 和平面α,下面推论错误的是 ( ) A.b a ⊥⇒⎭⎬⎫⊆⊥ααb a B αα⊥⇒⎭⎬⎫⊥b b // a aCααα⊆⇒⎭⎬⎫⊥⊥a //a b b a 或 D b //a b //a ⇒⎭⎬⎫⊆αα4.面上有三个点A, B , C, 且AB= 3 , BC= 4 , AC= 5 ,球心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球的半径的12,那么这球的半径是( )A 533B 53C 1033D 1035.下列命题正确的有(填序号)① 一直线与平面平行,则它与平面内任一直线平行 ②一直线与平面垂直,则它与平面内任一直线垂直 ③分别在两个平行平面内的直线互相平行 ④ 过一点作已知直线的垂面有且只有一个6. 如图PC AB N M ABCD PA 、分别是、所在的平面,矩形⊥的中点. (1)求证:PAD MN 平面//;(2)求证:CD MN ⊥;(3)若∠PDA=045,求证:MN PCD ⊥平面MNPDCBA7.如图,三棱柱111ABC A B C -中,D 是BC 上一点,且11//A B AC D 平面,111D B C 是的中点。
立体几何解题方法总结范文
1.判定两个平面平行的方法:(1)根据定义——证明两平面没有公共点;(2)判定定理——证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都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3)证明两平面同垂直于一条直线。
2.两个平面平行的主要性质: ⑴由定义知:“两平行平面没有公共点”。
⑵由定义推得:“两个平面平行,其中一个平面内的直线必平行于另一个平面。
⑶两个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如果两个平行平面同时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它们的交线平行”。
⑷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⑸夹在两个平行平面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⑹经过平面外一点只有一个平面和已知平面平行。
3.空间的角和距离是空间图形中最基本的数量关系,空间的角主要研究射影以及与射影有关的定理、空间两直线所成的角、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以及二面角和二面角的平面角等.解这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去解决.空间的角,是对由点、直线、平面所组成的空间图形中各种元素间的位置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的一个重要概念,由它们的定义,可得其取值范围,如两异面直线所成的角θ∈(0,2π],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θ∈0,2π⎡⎤⎢⎥⎣⎦,二面角的大小,可用它们的平面角来度量,其平面角θ∈[0,π].对于空间角的计算,总是通过一定的手段将其转化为一个平面内的角,并把它置于一个平面图形,而且是一个三角形的内角来解决,而这种转化就是利用直线与平面的平行与垂直来实现的,如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常用平移法(转化为相交直线)与向量法;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常利用射影转化为相交直线所成的角;而求二面角α-l -β的平面角(记作θ)通常有以下几种方法:(1) 根据定义;(2) 过棱l 上任一点O 作棱l 的垂面γ,设γ∩α=OA ,γ∩β=OB ,则∠AOB =θ ;(3) 利用三垂线定理或逆定理,过一个半平面α内一点A ,分别作另一个平面β的垂线AB (垂足为B ),或棱l 的垂线AC (垂足为C ),连结AC ,则∠ACB =θ 或∠ACB =π-θ;(4) 设A 为平面α外任一点,AB ⊥α,垂足为B ,AC ⊥β,垂足为C ,则∠BAC =θ 或∠BAC =π-θ;(5) 利用面积射影定理,设平面α内的平面图形F 的面积为S ,F 在平面β内的射影图形的面积为S ',则cos θ=SS '.4.空间的距离问题,主要是求空间两点之间、点到直线、点到平面、两条异面直线之间(限于给出公垂线段的)、平面和它的平行直线、以及两个平行平面之间的距离.求距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是:一作——作出表示距离的线段;二证——证明它就是所要求的距离;三算——计算其值.此外,我们还常用体积法求点到平面的距离. 5.棱柱的概念和性质⑴理解并掌握棱柱的定义及相关概念是学好这部分知识的关键,要明确“棱柱 直棱柱 正棱柱”这一系列中各类几何体的内在联系和区别。
立体几何七大解题技巧
立体几何七大解题技巧
一、把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
三维几何的问题可以转化为数学问题,如求解三角形的面积、求解两个空间向量的点积、求解空间曲线的长度等,都可以用数学方法来解决。
二、利用空间几何公式
三维几何中有许多空间几何公式,如三角形面积公式、平面夹角公式等,利用这些公式可以解决许多三维几何问题。
三、利用空间图形构建
可以利用空间图形构建的方法,把三维几何问题转换成二维几何问题,这样就可以利用二维几何的知识来解决三维几何问题。
四、利用空间投影
可以利用空间投影的方法,把三维几何问题转换成二维几何问题,这样就可以利用二维几何的知识来解决三维几何问题。
五、利用空间变换
可以利用空间变换的方法,把三维几何问题转换成二维几何问题,这样就可以利用二维几何的知识来解决三维几何问题。
六、利用空间对称
可以利用空间对称的方法,把三维几何问题转换成二维几何问题,这样就可以利用二维几何的知识来解决三维几何问题。
七、利用空间分析
可以利用空间分析的方法,把三维几何问题转换成二维几何问题,这样就可以利用二维几何的知识来解决三维几何问题。
高考数学中的立体几何问题及解题方法
高考数学中的立体几何问题及解题方法高考数学中,立体几何是一项重要的考试题型。
相比于平面几何、代数和概率统计等内容,立体几何更为抽象,对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逻辑能力要求更高。
本文旨在探讨高考数学中的立体几何问题及其解题方法。
一、立体几何常考题型常见的立体几何问题包括立体几何图形的性质、体积、表面积等问题。
下面列举一些高考中经常出现的立体几何考点。
1. 立体图形的名字和性质高考中经常出现的立体图形包括正方体、长方体、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学生需要掌握这些图形的属性,比如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的所有面都是矩形等等,只要掌握了它们的基本属性,在解决题目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
2. 体积求立体图形的体积是立体几何中比较基础和常见的题型。
学生需要清楚掌握各种常见图形的体积公式,例如:①正方体的体积公式:V=a³②长方体的体积公式:V=lxwxh③棱柱的体积公式:V=Ah④圆柱的体积公式:V=πr²h⑤球的体积公式:V=4/3πr³⑥棱锥的体积公式:V=1/3Ah注意,这些公式必须要掌握,不要在考试中还在纠结于公式的推导方法。
3. 表面积求立体图形的表面积也是数学中的一大题型。
常见的几何图形表面积的计算方式有如下几种公式:①正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6a²②长方体的表面积公式:S=2(lw+lh+wh)③棱柱的表面积公式:S=2B+Ph④圆柱的表面积公式:S=2πr²+2πrh⑤球的表面积公式:S=4πr²⑥棱锥的表面积公式:S=B+1/2Pl其中B表示底面积,P表示底面外接多边形的周长,l表示斜几何。
上面列举的是一些常见的立体几何题目,还有一些特殊题目需要学生掌握,例如“平行四边形体积定理”、“曲面半径定理”等等。
二、举例分析解题方法1. 体积题例题:某学校花坛为正方形,长和宽之和为25米,现在将花坛增加5个方块,每个方块边长为2米,求增加的花坛的体积。
第1章 立体几何初步复习与小结
A
n
B
l
m
n
n
m
m 画异面直线一定要依托于平面.
定理:过平面外一点和平面内一点的直线,与平面内不经过该点的直线是 异面直线.
基础练习:
在正方体ABCDA1B1C1D1各个表面的对角线中,与AD1所成角为60的有 8 条.
D1
C1
A1
B1
小结:
D A
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角,通常借助于特殊三角形,
当两条异面直线成直角,还可借助于线面垂直.
那么这条直线就和交线平行.
线面平行 线线平行
复习回顾:
4.直线与平面垂直.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定义:
如果直线a垂直于平面内任一条直线,我们称直线a与平面垂直.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线面垂直 线线垂直
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那么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
线线垂直 线面垂直
A1
E
C1
B1
A
C
D B
复习回顾:
5.平面与平面平行.
两平面平行的定义:
如果两个平面没有公共点,我们称这两个平面平行.
两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面面平行 线面平行
如果一个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一个平面平行,那么这两个平面平行.
两平面平行的性质定理:
线面平行 面面平行
如果两个平面平行,且都和第三个平面相交,那么这两条交线平行.
直线EF、GH、BD交于同一点 三个平面两两相交,得到三条交线 要么两两平行,要么交于同一点
A G
H
B
D
E
F
C
小结:
常用方法: 1.证点共线或线共点:
立体几何十大经典问题解法归纳总结
⑤向量方法:
设 为两异面直线公垂线的方向向量,E、F分别为这两条直线上各一点,则 在 的单位向量 上的正射影的长度即为所求的距离,即所求距离
结合图形理解:
附:平面图形的翻折问题:
(1)将平面图形沿直线翻折成立体图形,实际上是以该直线为轴的一个旋转。
(2)求解翻折问题的基本方法是:先比较翻折前后的图形,弄清哪些量和位置关系在翻折过程中不变,哪些已发生变化,然后将不变的条件集中到立体图形中,将问题归结为一个条件与结论均明朗化的立几问题。
④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⑤根据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
2.向量方法:证明向量相互垂直。
问题五:证明线面垂直
1.传统几何方法:
①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一个平面内的任何一条直线,则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垂直
②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
③如果一条直线垂直于两个平行平面中的一个,则这条直线也与另一个平面垂直
④两条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
2.向量方法:
①转化为证明向量共线。
②根据共面向量定理。
③证明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相互垂直。
问题三:证明面面平行
1.传统几何方法:
①根据两个平面平行的定义
②根据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③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个平面平行
④平行于同一平面的两个平面平行
2.思维过程:
线线平行 线面平行 面面平行
线线平行 线面垂直 面面平行
(1)无论哪种距离,其定义原则有以下两条:一是惟一性,二是最短原则。
(2)以上距离之间有些可以互相转化,如两平行线间距离可以转化成点线距,线面距与面面距都可转化成点面距,再转化成点线距。(3)关于点线距问题经常用到三垂线定理或其逆定理来作出距离,其关键是垂足位置的确定。
立体几何知识点小结
一、立体几何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空间几何体(一)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1)多面体——由若干个平面多边形围成的几何体.围成多面体的各个多边形叫叫做多面体的面,相邻两个面的公共边叫做多面体的棱,棱与棱的公共点叫做顶点。
旋转体——把一个平面图形绕它所在平面内的一条定直线旋转形成的封闭几何体。
其中,这条定直线称为旋转体的轴。
(2)柱,锥,台,球的结构特征1.棱柱1.1棱柱——有两个面互相平行,其余各面都是四边形,并且每相邻两个四边形的公共边都互相平行,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柱。
1.2相关棱柱几何体系列(棱柱、斜棱柱、直棱柱、正棱柱)的关系:①⎧⎪⎧−−−−−→⎨⎪−−−−−→⎨⎪⎪⎩底面是正多形棱垂直于底面斜棱柱棱柱正棱柱直棱柱其他棱柱底面为矩形侧棱与底面边长相等1.3①侧棱都相等,侧面是平行四边形;②两个底面与平行于底面的截面是全等的多边形;③过不相邻的两条侧棱的截面是平行四边形;④直棱柱的侧棱长与高相等,侧面与对角面是矩形。
1.4长方体的性质:①长方体一条对角线长的平方等于一个顶点上三条棱的平方和;【如图】222211AC AB AD AA=++②(了解)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1AC与过顶点A的三条棱所成的角分别是αβγ,,,那么222cos cos cos1αβγ++=,222sin sin sin2αβγ++=;③(了解)长方体的一条对角线1AC与过顶点A的相邻三个面所成的角分别是αβγ,,,则222c o s c o s c o s2αβγ++=,222sin sin sin1αβγ++=.1.5侧面展开图:正n棱柱的侧面展开图是由n个全等矩形组成的以底面周长和侧棱长为邻边的矩形.1.6面积、体积公式:2S c hS c h S S h=⋅=⋅+=⋅直棱柱侧直棱柱全底棱柱底,V(其中c为底面周长,h为棱柱的高)2.圆柱2.1圆柱——以矩形的一边所在的直线为旋转轴,其余各边A B侧面母线旋转而形成的曲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圆柱.2.2圆柱的性质:上、下底及平行于底面的截面都是等圆;过轴的截面(轴截面)是全等的矩形. 2.3侧面展开图: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以底面周长和母线长为邻边的矩形. 2.4面积、体积公式: S圆柱侧=2rh π;S圆柱全=222rh r ππ+,V 圆柱=S 底h=2r h π(其中r 为底面半径,h 为圆柱高)3.棱锥3.1棱锥——有一个面是多边形,其余各面是有一个公共顶点的三角形,由这些面所围成的几何体叫做棱锥。
立体几何题型及解题方法总结
立体几何题型及解题方法总结1. 立体几何题型啊,那可是个神奇的领域!有求各种立体图形体积的题型,就像求一个装满水的古怪形状瓶子能装多少水一样。
比如说正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公式就是边长的立方。
要是有个正方体边长是3厘米,那它的体积就是3×3×3 = 27立方厘米,简单吧!这类型的题就像是数糖果,一个一个数清楚就行。
2. 还有求立体图形表面积的题型呢。
这就好比给一个形状奇怪的礼物包装纸,得算出需要多少纸才能把它包起来。
像长方体,表面积就是六个面的面积之和。
假如一个长方体长4厘米、宽3厘米、高2厘米,那表面积就是2×(4×3 + 4×2 + 3×2) = 52平方厘米。
哎呀,可别小瞧这表面积,有时候算错一点就像给礼物包了个破纸一样难看。
3. 立体几何里关于线面关系的题型也不少。
这就像在一个迷宫里找路,线和面的关系复杂得很。
比如说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就像在一个方方正正的房间里,一根直直的杆子和地面平行,只要杆子和地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就行。
像有个三棱柱,一条棱和底面的一条棱平行,那这条棱就和底面平行啦,是不是很有趣呢?4. 线面垂直的题型也很重要哦。
这就像是建房子时的柱子和地面的关系,必须垂直才稳当。
判断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垂直,就看这条直线是不是和平面内两条相交直线都垂直。
就像搭帐篷,中间那根杆子要和地面上交叉的两根绳子都垂直,帐篷才能稳稳地立起来。
比如一个正四棱锥,它的高就和底面垂直,因为高和底面两条相交的对角线都垂直呢。
5. 面面平行的题型有点像照镜子。
两个平面就像两面镜子,要想平行,得看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
就像有两个一样的盒子,一个盒子里面两条交叉的边和另一个盒子里面对应的两条交叉边平行,那这两个盒子的面就是平行的关系。
想象一下,如果两个平行的黑板,是不是很有画面感?6. 面面垂直的题型就像是打开的书页。
北师大版必修二数学立体几何初步小结与复习(1)
安边中学 高一 年级 1学期 数学 学科导学稿 执笔人: 王广青 总第 课时 备课组长签字: 包级领导签字: 学生: 上课时间: 第 周集体备课个人空间一、课题:第一章、立体几何初步小结与复习(1) 二、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知识结构与联系,进一步巩固、深化所学知识;(2)通过对知识的梳理,提高学生的归纳知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利用小结对本章知识进行系统的归纳,直观、简明再现所学知识,化抽象学习为直观学习,易于理解;3、情态与价值:学生通过知识的整合、梳理,体会空间点、线面间的位置关系及其互相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三、教学过程【温故知新】1、三视图:一个物体的三视图的排列规则是:俯视图放在,长度和主视图一样,左视图放在,高度和主视图一样,宽度与俯视图一样.简记为“ 、 、 ”2、直观图(1)用斜二测画法画直观图时应注意:与x 轴、z 轴平行的线段其长度,与y 轴平行的线段其长度 .(2)用斜二测画法画得一个平面图形的直观图图形的面积'S 与其原图形的面积S 之间的关系是 .3、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1)柱、锥、台的侧面积公式:;11,22S ch S cl rl π'===圆锥侧正棱锥侧11(),()()22S c c h S c c l r r l π''''=+=+=+正棱台侧圆台侧球表面积公式:24S R π=球面(2)柱、锥、台、球的体积公式:3114;=();333V Sh V Sh V h S SS S V R π''==++=柱体锥体台体球; 【导学释疑】1、有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及其尺寸如图(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表面积及体积为( )A .24πcm 2, 12πcm 3B .15πcm 2 ,12πcm 3C .24πcm 2, 36πcm 3D .以上都不正确2、如果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半圆,那么这个圆锥的顶角(圆锥轴截面中两条母线的夹角)是( )A .30°B .45°C .60°D .90° 4.如图2,在体积为15的斜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S 是C 1C 上的一点,S -ABC 的体积为3,则三棱锥S -A 1B 1C 1的体积为( )A .1B .32 C .2 D .3 【巩固提升】1、用斜二测画法画得一个三角形ABC 的直观图如图所示, 则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_______.2、已知正方体外接球的体积是323π,那么正方体的棱长等于 ( )(A )22 (B )233(C )423 (D )433【检测反馈】1、如图,平面P AB 为圆锥PO 的轴截面,C 为它底面圆周上的一个点, 90CPB ∠=︒,60CPA ∠=︒,P A =4.(1)求圆锥的体积;(2)求O 点到平P AC 的距离.反思栏A' C'22 2 B' O' y' x' P A C B O。
数学立体几何的技巧和方法
数学立体几何的技巧和方法
数学立体几何的技巧和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图形可视化:通过绘制平面图形和对图形进行旋转、反转等操作,将复杂的立体图形转化为简单的平面图形,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推导立体图形的性质。
2. 投影方法:将立体图形在一个平面上进行投影,获得平面内的图形,然后通过计算等方法确定立体图形的性质和体积等。
3. 切割法:将立体图形沿着某个面进行切割,使其变为若干个平面图形,然后通过计算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和体积等,来推导立体图形的性质。
4. 坐标法:使用坐标系来表示立体图形的各个点和面,依据对应点的坐标以及立体图形的性质来进行计算和推导。
5. 等量代换法:将一个立体图形变换为等量的、更加简单的形式,从而方便计算和推导。
以上是几个常用的立体几何技巧和方法,当然还有其他的方法,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高三数学复习(文科)立体几何知识点、方法总结
立体几何知识点整理(文科)一.直线和平面的三种位置关系:1. 线面平行符号表示:2. 线面相交符号表示:3. 线在面内符号表示:二.平行关系:1.线线平行:方法一:用线面平行实现。
mlmll////⇒⎪⎭⎪⎬⎫=⋂⊂βαβα方法二:用面面平行实现。
mlml////⇒⎪⎭⎪⎬⎫=⋂=⋂βγαγβα方法三:用线面垂直实现。
若αα⊥⊥ml,,则ml//。
方法四:用向量方法:若向量l和向量m共线且l、m不重合,则ml//。
2.线面平行:方法一:用线线平行实现。
ααα////llmml⇒⎪⎭⎪⎬⎫⊄⊂方法二:用面面平行实现。
αββα////ll⇒⎭⎬⎫⊂方法三:用平面法向量实现。
若n为平面α的一个法向量,ln⊥且α⊄l,则α//l。
3.面面平行:方法一:用线线平行实现。
βααβ//',','//'//⇒⎪⎪⎭⎪⎪⎬⎫⊂⊂且相交且相交mlmlmmll方法二:用线面平行实现。
βαβαα//,////⇒⎪⎭⎪⎬⎫⊂且相交mlml三.垂直关系:1. 线面垂直:方法一:用线线垂直实现。
αα⊥⇒⎪⎪⎭⎪⎪⎬⎫⊂=⋂⊥⊥lABACAABACABlACl,方法二:用面面垂直实现。
llαββαβα⊥⇒⎪⎭⎪⎬⎫⊂⊥=⋂⊥l l m l m ,2. 面面垂直:方法一:用线面垂直实现。
βαβα⊥⇒⎭⎬⎫⊂⊥l l方法二:计算所成二面角为直角。
3. 线线垂直:方法一:用线面垂直实现。
m l m l ⊥⇒⎭⎬⎫⊂⊥αα方法二: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PO l OA l PA l αα⊥⎫⎪⊥⇒⊥⎬⎪⊂⎭方法三:用向量方法:若向量l 和向量m 的数量积为0,则m l ⊥。
三.夹角问题。
(一) 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1) 范围:]90,0(︒︒ (2)求法: 方法一:定义法。
步骤1:平移,使它们相交,找到夹角。
步骤2:解三角形求出角。
(常用到余弦定理)余弦定理:abcb a 2cos 222-+=θ(计算结果可能是其补角)方法二:向量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体几何中的存在惟一性问题存在惟一问题是立体几何中的重要题型,但往往被同学们所忽视。
下面介绍其证明方法。
解决这类题型必须分两步论证。
先证存在性,常用构造法,即作出符合题意的图形,再证惟一性,常用反证法(或同一法)。
例:求证:过两条异面直线中一条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另一条直线平行。
分析;“有一个”——说明图形存在。
“仅有一个”——说明图形惟一。
证明:(1)存在性∴a b //这与a 、b 是异面直线相矛盾,于是假设不成立 故过b 有且仅有一个平面α与直线a 平行立体几何中公理2的一个应用公理2:如果两个平面有一个公共点,那么它们还有其他公共点,这些公共点的集合是一条直线。
此公理是立体几何中关于平面的基本性质之一,它除了能判断两个平面是否相交之外,还能得出如下性质:若A A l ∈∈=αβαβ,,且I ,则A l ∈。
用此性质可解决如下题型:证明点在直线上。
以下举例说明。
例1. 已知∆ABC 的三边AB 、BC 、AC 所在的直线分别与平面α相交于E 、F 、G 三点,求证:E 、F 、G 三点共线。
证明:如图1,ΘI I AB E BC F EF EF ααα==⊂.,,联结,则又平面平面又,,平面,即是平面与平面的公共点。
因此,、、三点共线。
EF ABC ABC EF AC G G G ABC G ABC G EF E F G ⊂∴==∴∈∈∴∈ααααI I ..图1例2. 如图2,在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为AB 中点,F 为AA 1中点,求证:CE 、D 1F 、DA 相交于一点。
图2证明:ΘE AB F AA 为的中点,为的中点,1∴∴EF A BA B D C EF D C//////1111又因,评注:证明三点共线或三线共点常常转化为证明点在直线上。
反证法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反证法在立体几何中用得最多,课本中有很多定理如直线和平面的平行判定定理、平面和平面的平行判定定理等都是用反证法来证明的。
具体地说,反证法常用来证明以下问题: 一、证明两条直线是异面直线例1. 求证:分别和两条异面直线AB 和CD 同时相交的直线AC 、BD 是异面直线。
证明:假设AC 和BD 不是异面直线,则AC 和BD 在同一平面内,设这个平面为α,由AC BD ⊂⊂αα,,知A B C D 、、、∈α,故AB CD ⊂⊂αα,。
这与AB 和CD 是异面直线矛盾,于是假设不成立,故直线AC 和BD 是异面直线。
二、证明有关“惟一性”的命题例2. 已知a 与b 是异面直线,求证过a 且平行于b 的平面只有一个。
证明:如图1,假设过直线a 且平行于直线b 的平面有两个α和β。
在直线a 上取点A ,过b 和A 确定一个平面γ,且γ与α,β分别交于过A 点的直线c 、d 。
由b//α,知b//c 。
同理b//d 。
故c//d ,这与c 、d 相交于点A 矛盾。
故假设不成立。
从而过a 且平行于b 的平面只有一个。
三、证明直线在平面内例3. 已知:直线a ⊂平面α,点A ∈平面α,直线AB//a ,求证:AB ⊂α。
证明:假设AB 不在平面α内。
因为A ∈α,所以AB A I α=。
由于a ⊂α,从而由异面直线判定定理知AB 与a 是异面直线,这与AB//a 矛盾。
因此假设不成立,故AB ⊂α。
四、证明直线与平面的位置关系例4. 求证:两条平行线中一条与一个平面相交,那么另一条也与这个平面相交。
已知:a b a //,I 平面α=A ,如图2所示。
求证:直线b 和平面α相交。
证明:假设b 和平面α不相交,即b ⊂α或b //α。
(1)若b ⊂α,因为a b a //,⊄α,所以a //α,这与a A Iα=相矛盾。
(2)如果b //α,因为a//b ,所以a 和b 确定一个平面β,显然平面α与平面β相交。
设αβI =c ,因为b //α,所以b c //。
又a b //,从而a c //且a c ⊄⊂αα,。
故a //α,这与a A I α=矛盾。
由(1)、(2)可知,假设不成立。
故直线b 与平面α相交。
浅议立体几何中的“动”与“静”动与静是事物状态的两个方面,动中有静,静中寓动,它们互相依存,并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在解题中,既要善于动中觅静,以静制动,也要能够静中思动,以动求静,直到动静结合。
一、动中有静例1. 如图1,已知正方体AC 1中,点E 在棱D 1C 1上运动,求A 1D 与AE 所成角的范围。
D E C 1A 1图1B 1D分析:A 1D 与AE 所成角为异面直线所成角,求其大小通常要构造平面角,而AE 是动直线平面角难以构造,若考虑动直线AE 在面AD 1上的射影始终为AD 1且AD 1⊥A 1D ,由三垂线定理可知A 1D 与AE 所成角为90°。
解:略。
例2. 在正方体AC 1中,对角线A 1C 上一线段PQ =1,AB =2,求三棱锥P —BDQ 的体积。
分析:P 、Q 位置没有具体限定,它只要满足在直线A 1C 上;PQ =1,所以只要选取Q (或P )在C (或A 1)点即可解答。
解:如图2A 1 D 1B(a )DA 1D 1B (b ) D图2V S S BC CD P BDQ BCD BCD -==⨯=⨯⨯=131212222∆∆, 连AC ,过P 作PH ⊥AC ,则PH h =而PH A A PQ A C PH PQ A C A A 1111123233=⇒=⨯=⨯=所以V P BDQ -=239二、静中有动例3. 如图3,正三棱锥S —ABC 中,求两侧面所成角的范围。
SB C图3分析:求两侧面所成角就要构造其二面角的平面角,再通过解三角形将角求出,而本题中棱长并未告之,显然常规处理难以奏效,若以运动的眼光,设三棱锥的高SO 无限增大,此时侧棱可近似看作与底面ABC 垂直,则△ABC 中的三个角可看作两侧面所成角即为π3;同理当SO 无限缩短时,则三个侧面与面ABC 重合,两侧面所成角为π,综上可知两侧面所成角范围为ππ3,⎛⎝⎫⎭⎪。
例4. 如图4,四面体一条棱长为x ,其余棱长为1,体积为V ,求V f x =()的定义域和单调区间。
C BB B ED A1 D图4分析:对于这类几何图形运用运动的观点极限的思想方法去观察分析,可获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解:设AB x=其余各棱长为1得:V f x S g x g xBCD===()()()13312∆·(g x()表示点A到底面BCD的距离)(1)固定△BCD,让△ACD绕CD转动,当A→B时x→0,当A A→1(A1∈平面BCD)时x→3,所以03<<x。
(2)当面ACD绕CD从面BCD的位置转到与面BCD垂直的过程中,x由0增大到BE AE2262+=,A到△CBD的距离g x()不断增大,所以062,⎛⎝⎫⎭⎪为f x()递增区间,同理可得递减区间为623,⎛⎝⎫⎭⎪。
三、动静结合例5. 如图5,在棱长为a的正方体AC1中,EF是棱AB上滑动一条线段,且EF b a=<,若Q是A1D1上的定点,P是C1D1的动点,则四面体PQEF的体积()D C1A1B1图5A. 是变量有最大值B. 是变量有最小值C. 是变量且无最值D. 是常量分析:在四面体PQEF中,只有顶点Q是固定的,其它都是动点,所以四面体的形状极不稳定,很难求出其体积的表达式,深入观察,图形在动的形式下所包含的不变量:线段EF是运动的,但是EF的长度是不变的,P是动点,但P到EF的距离是不变的,△PEF是变化的,但Q到△PEF所在平面ABC1D1的距离是不变的,因此可把△PEF看成底面,把Q看成顶点,从而V Q PEF-是定值。
通过平面展开图理解立体图形中的关系在立体几何中,当立体图形中量与量的关系不好理解时,常常通过它的平面展开图来理解;同样当平面图形能否围成立体图形不好确定时,也常常通过立体图形来判断。
这种通过立体图形与它平面展开图来理解图形中的相关关系的方法是立体几何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一. 通过展开图判断空间线段之间的关系例1. 将三棱锥P ABC -,如图1(甲)所示沿三条侧棱剪开后,展成如图乙所示的形状,其中P B P 12,,共线,且P P P P 1223=,则在三棱锥P ABC -中,PA 与BC 所成的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______。
图1解:在所得图1(乙)中,P B P 12,,共线,且P P P P 1223=,又P B BP 13=、P C CP P A P A 3212==,,有:P C P B P C P B BP A CP A 332112==∠=∠、,。
所以,在图1(甲)中,PC PB AC AB ==、,故在三棱锥P ABC -中,PA 与BC 所成的角的大小是90°。
二. 通过展开图理解空间三个角和为定值的条件例2. 如图2所示,在四面体ABCD 中,顶点D 处的三个角均为直角,顶点A 处的三个面角之和等于90°,若DB a DC b ==,,则四面体ABCD 的体积为______________。
图2解:分别将△DAB 、△DAC 绕AB 、AC 旋转到△ABC 所在平面 得∆D AB 1与∆D AC 2并设D B D C 12,的延长线交于E 可知AD ED 12为正方形且D B a 1=,D C b BC a b 222==+, 设AD AD x 12==,则有()()x a x b a b -+-=+2222解得x a b =+ 因此AD a b =+ 故V S AD ab a b ab a b A BCD BCD -==+=+13131216∆···()()三. 通过空间图形探索平面图中的关系例3. 如图3所示,铁皮ABCD 是等腰梯形,两底AD=12cm 和BC=6cm ,高EF=3cm 且EF 是梯形的对称轴。
现将铁皮沿EB 、EF 、EC 折成几何体的其中四个面,并使EA 与ED 重合,试探寻一个简明条件使四点A 、B 、F 、C 共面。
图3解:在所得几何体中,易知EA cm BF CF EF cm BA CA BE CE cm ========633,,2 由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得:∠=∠∠=∠=EFB EFC ABE ACE ,°90 于是EF BCF ⊥平面 则平面BEF BCF ⊥平面 欲使四点A 、B 、C 、F 共面 即AB BCF ⊂平面只要AB BF AF cm ⊥=,即33故当几何体中的AF cm =33时,四点A 、B 、C 、F 共面。
以棱柱为载体的立体几何三大问题例析棱柱是一个重要的几何体,以棱柱为背景的空间线线、线面、面面的平行与垂直问题;空间的各种距离问题;空间的各种角的问题,是高考命题的热点,应引起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