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铁路线路大修设计存在问题及质量控制
铁路工程常见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铁路工程常见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8a7320f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ac.png)
铁路工程常见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引言铁路工程是交通基础设施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质量问题直接关系到铁路运输的安全和效率。
为了避免常见的质量缺陷对铁路工程造成损害,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质量缺陷及其防治措施。
常见质量缺陷以下是铁路工程中常见的几种质量缺陷:1. 紧固件松动:紧固件的松动会导致铁轨的不稳定,影响列车行驶的平稳性。
常见的原因包括紧固件磨损、螺栓松动等。
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包括定期检查和维护紧固件,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紧固件。
2. 轨道变形:铁轨的变形会导致列车行驶时的颠簸和不平稳,增加事故的风险。
常见的原因包括铁轨老化、温度变化等。
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定期检查铁轨的状态,及时更换老化严重的铁轨,以及采取有效的温度控制措施。
3. 道岔故障:道岔是铁路交叉与分离的关键装置,故障会导致列车脱轨等事故。
常见的故障原因包括道岔部件磨损、润滑不足等。
预防道岔故障的措施包括定期检查和维护道岔,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并保证润滑充分。
4. 列车制动故障:列车制动系统的故障会影响列车的停车距离和制动效果,增加事故风险。
常见的故障包括制动装置磨损、液压系统故障等。
预防列车制动故障的措施包括定期检查和维护制动系统,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部件,并保证液压系统的正常运行。
防治措施针对上述常见质量缺陷,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 建立定期检查和维护制度,确保紧固件、铁轨、道岔和列车制动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及时维修。
2. 加强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维修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以便更好地识别和解决潜在的质量问题。
3. 强化质量监管和质量标准,对铁路工程施工和设备采购过程进行严格审查和把关,确保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4. 加强信息共享和经验交流,建立行业间的合作机制,分享质量管理和维护方面的最佳实践。
结论铁路工程质量缺陷的存在对铁路运输带来不可忽视的风险。
通过采取上述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解决常见的质量缺陷,提高铁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性。
铁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方案
![铁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a82f4ace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8.png)
铁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方案第一部分:铁路工程质量通病
1. 强度不足:某些铁路工程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未能考虑到预期使用条件,导致强度不足的问题。
2. 设计不合理:一些铁路工程在设计阶段存在问题,例如过度或不足的曲线半径、坡度和轨距等,从而影响了铁路的正常运行和乘车体验。
3. 材料质量不合格:部分铁路工程使用了质量不合格的材料,导致了工程质量问题。
4. 施工工艺不规范:一些施工单位在铁路工程的施工中存在工艺不规范的情况,例如混凝土浇筑不均匀、焊接技术不合格等,从而影响了铁路工程的质量。
5. 设备设施不达标:某些铁路工程缺乏必要的设备和设施,影响了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
第二部分:铁路工程质量防治措施方案
1. 加强设计阶段质量控制:在铁路工程的设计阶段,加强质量控制,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2. 严格材料质量检查:对使用的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材料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 强化施工工艺管理:加强对施工单位的工艺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各项工艺符合规范要求。
4. 提高设备设施水平:加强设备设施的采购管理,确保施工过程中必要的设备和设施达到标准要求。
5. 加强质量监督和验收:建立健全的质量监督和验收机制,对铁路工程进行定期的质量检查和验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第三部分:总结
铁路工程质量问题在设计、施工和材料等方面存在多个通病。
为了提高铁路工程质量,我们应该加强设计质量控制、严格材料质量检查、强化施工工艺管理、提高设备设施水平,并建立健全的质量监督和验收机制。
通过采取这些防治措施,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铁路工程质量问题,为铁路运输提供良好的质量保障。
试析提高重载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问题的有效策略
![试析提高重载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问题的有效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6cae82e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36.png)
试析提高重载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问题的有效策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铁路交通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得到了广泛应用。
随着铁路线路使用频率的增加,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问题也日益凸显。
为了提高重载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需要制定有效的策略来解决这一问题。
本文将试析提高重载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问题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养护维修技术水平提高重载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的有效策略之一是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养护维修技术水平。
通过引进先进的养护维修技术和设备,加强技术研发,提高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能力,确保养护维修工作的科学性和专业化。
加强技术研发,推动铁路线路养护维修技术的创新,提高养护维修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加强养护维修管理,优化养护维修流程三、加强安全防护,保障养护维修人员安全加强安全防护,保障养护维修人员安全也是提高重载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的有效策略之一。
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养护维修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水平,加强安全防护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确保养护维修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加强安全防护,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养护维修工作的安全保障水平,保障养护维修工作的安全稳定进行。
四、加强成本控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强成本控制,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也是提高重载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的有效策略之一。
通过建立健全的成本管理制度,加强成本核算和监控,规范养护维修经费使用,提高养护维修资源的利用效率。
加强成本控制,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倡导绿色养护维修理念,优化资源配置,降低养护维修成本,提高养护维修工作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五、加强监督检查,提高养护维修质量六、加强科学研究,推动养护维修技术创新以上所提出的提高重载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的有效策略,需要政府、铁路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等多方联合来共同实施。
只有通过综合施策,才能有效提高重载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为我国铁路交通事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铁路营业线大修施工中常见安全问题及防治措施
![铁路营业线大修施工中常见安全问题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5480e19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fb.png)
铁路营业线大修施工中常见安全问题及防治措施引言铁路是一项重要的交通运输工具,对于保障人民生活和国家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铁路营业线是铁路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安全稳定运营至关重要。
近年来,铁路营业线因不断发展和完善,在修建高速铁路、新线建设、以及维护和更新铁路设备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
大修施工是提高铁路系统运营水平的必要环节之一。
然而,在大修施工过程中,往往伴随着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和风险。
本文从常见安全问题和防治措施两个方面,探讨如何在铁路营业线大修施工过程中保障施工人员和旅客的安全。
常见安全问题1. 非法闯入施工区在大修期间,施工现场往往会被封锁和隔离,以避免旅客和其他人员闯入造成伤害。
然而,仍有部分人员会非法闯入施工区,给施工和行车造成了危害。
这种情况不仅危及施工人员,还会对旅客和整个铁路运行安全造成威胁。
2. 人员伤害事件在大修期间,由于作业环境往往复杂难以控制,容易发生人员伤害事件。
这些事件往往因为人员疏忽或者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
3. 施工设备失控施工设备往往比较重型,如果失去控制造成安全事故,很容易造成人员和设备损失。
4. 爆破作业带来的危害铁路大修进展需要用到爆破技术,在铁路信号线、铁路隧道等场景中,由于作业场地狭小,如果爆破作业不得当,容易引起爆炸事故。
防治措施1. 加强安全保护在大修施工期间,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一定的隔离,确保未授权人员无法进入施工场地。
铁路工作人员需要在施工现场实施严格的安全保护措施,避免不必要的事故。
2. 人员培训要到位对于施工人员,需要进行系统的培训和教育,确保对操作方法熟练掌握,能够独立完成施工任务。
此外,需要加强对工人的安全意识培养和安全行为规范培养,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
3. 设备维护要到位设备维护是保障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之一。
需要确保施工所用设备完好,防止因为设备故障造成安全事故。
此外,加强设备维护指导,确保施工人员对设备维护有足够的了解和采取相应操作。
铁路线路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和策略分析
![铁路线路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和策略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081de5b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ee.png)
铁路线路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和策略分析摘要:前言近年来,随着国家经济获得发展,我国的铁路建设数量逐渐增多,市场竞争也日渐激烈.在这种环境下,加强铁路工程线路维修管理工作,保证铁路质量和安全十分关键.但是,随着铁路工程的开展,在铁路线路维修过程中,经常会存在维修不及时,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这些问题影响了铁路工程质量,不利于铁路工程发展。
关键词:铁路线路;维修;问题引言铁路是我国主要的运输方式之一,随着铁路的不断提速,对铁路线路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铁路所处环境的不同,在其使用过程中由于维修和养护方法的失误使得铁路安全问题不能得到有效的保障.本文主要对铁路维修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且给出了维修过程中应该采取的措施。
一.铁路线路发生病害的原因1.曲线钢轨的病害有的铁路线路中具有客货混跑的状况,而且重载列车偏多,此时轨道长期被机车所碾压,并且外股钢轨还会产生受力不同的状况,造成偏压情况,不但会加剧钢轨磨损的状况,还会造成钢轨受力不均的状况,所以轨道顶面以及机车车轮踏面相互间无法吻合,由于相应部门维护保养不够及时,加剧了磨耗。
首先,曲面不圆顺或正矢超限,并且机车驾驶当中还具有无法控制的状况,这一状况下车身会产生强烈晃动,加快钢轨损耗。
其次,轨道相互间的距离超出规定范畴,机车车轮与钢轨相互间具有接触不良的状况,令机会晃动,磨损钢轨。
2.维修管线流程无法按照规范执行铁路线路大中修计划实施过程采取了封闭维修的方式,工作人员与施工人员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存在未按照安全标准执行的状况,违规操作,施工流程不全面,施工不彻底的现象普遍存在。
这种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大中计划的实施效果与挂执行计划,对整体维护与质量方面无法得到保障。
同时,缺乏安全标准与执行规范,导致在整个施工计划实施管理工作中带来一定困难,整个工作进程十分缓慢,影响整个铁路维修的正常运转,这一点需要高度关注。
3.铁路荷载铁路荷载较大,且直接作用于铁路线路上,是引起铁路线种病害的主要原因。
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748a2f30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8d.png)
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引言铁路工程施工质量是保障铁路运营安全和可靠性的重要因素。
然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如果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可能会对工程质量产生不良影响。
本文将介绍铁路工程施工质量的通病,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施工质量通病及其原因分析1. 多头问题:施工过程中出现多个工序同时进行,导致质量监控不到位。
2. 人员素质不高: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相对较低,缺乏专业培训。
3. 材料质量问题:使用次品材料或不符合标准的材料,导致工程质量不稳定。
4. 建设方管理不到位:施工组织和管理不规范,缺乏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
5. 环境因素:施工环境复杂、气候条件恶劣等因素可能对工程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防治措施针对上述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可以采取以下对策来加强质量防治:1. 严格施工计划管理: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确保各工序有序进行,并配备足够的监督人员进行质量监控。
2. 加强培训与技术指导:提升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加强对施工工艺和质量要求的培训与指导。
3. 强化材料质量监控:加强对材料的采购和验收,确保施工所用材料符合标准要求,避免使用次品材料。
4. 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建设方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施工组织和管理,确保质量控制措施得以有效实施。
5. 加强环境保护工作:在施工过程中,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减少环境因素对施工质量的不利影响。
结论通过加强对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的认识,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提高施工质量水平,确保铁路工程的安全和可靠运营。
建设方和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共同推进铁路工程施工质量的不断提升。
提高铁路线路维修的施工作业质量问题分析
![提高铁路线路维修的施工作业质量问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0f6fbd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71.png)
提高铁路线路维修的施工作业质量问题分析摘要:铁路作为我国交通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铁路运输质量也直接关系到国民生产生活与经济发展。
但是在铁路系统长时间运行中,还有可能诱发一些运行故障问题出现,如果没有做好铁路线路的维修管理,势必会引发一系列安全事故发生,威胁到铁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水平。
因此我国铁路运行单位还需不断提高铁路线路的维修作业水平,保障铁路线路的运营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铁路运输服务,本文就提高铁路线路维修的施工作业质量问题进行了阐述,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价值。
关键词:铁路工程;线路维修;施工作业铁路线路因为长时间经过外界恶劣运行环境下,因为受到铁路车辆荷载以及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容易出现铁路线路磨损、路基变形等一系列质量问题,对于列车的正常运行会造成比较大的隐患。
因此在铁路线路日常管理工作中,还需要做好线路的日常维修管理工作,对铁路线路病害问题要及时发现与解决。
这样才能够最大限度的保障铁路的运行质量与安全性,满足人们对铁路运输的实际需求。
1 铁路工程线路维修中的主要问题1.1检测方式过于陈旧目前在铁路工程线路维修作业中,还存在有检测方式过于陈旧的问题,在线路病害检测过程中,也多是采取传统检测技术进行作业,检测效率难以保障,还无法进行线路病害的准确识别,对后续铁路线路维修工作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碍。
随着我国铁路行业的不断发展,铁路线路的规模与复杂程度也在不断提高。
对铁路养护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如果检测方式过于陈旧,势必会影响到线路病害的识别与控制效果,对后续维修养护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1.2养护手段与轨道结构存在差异性我国地域辽阔,不同地区的地质条件与自然环境存在有非常大的差异性。
在铁路工程建设中,其轨道结构与当地的地理结构与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关联性,不同地区铁路线路的轨道结构也存在有明显差异。
目前在铁路线路维修作业期间,部分维修部门并没有对轨道结构的差异性进行明确,也没有结合轨道结构进行针对性养护维修手段的选择,导致维修作业方式与实际作业需求不一致,也就难以获得良好的铁路线路维修养护工作效果。
铁路电力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铁路电力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cea8867d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14d8457.png)
铁路电力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要】铁路电力工程施工中存在着安全隐患、效率低下和质量控制困难等问题。
安全隐患主要指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伤害,需要加强安全管理措施。
效率低下则会影响工程进度和成本控制,需要优化施工流程和提高施工人员技能。
质量控制困难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需要加强监督和检测。
为解决这些问题,建议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人员培训、严格执行安全规范和加强监督管理。
只有提高施工质量,才能确保铁路电力工程的长期稳定运行。
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总结,制定有效的实施方案,并重视施工质量,以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
【关键词】铁路电力工程、施工问题、安全隐患、效率低下、质量控制困难、施工建议、背景介绍、问题意识、目的、总结施工问题、建议实施方案、重视施工质量1. 引言1.1 背景介绍铁路电力工程是铁路运输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为铁路运输提供了必要的电力支持。
在铁路电力工程施工中,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和挑战,这不仅影响到施工进度和质量,更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铁路电力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安全隐患、效率低下以及质量控制困难等方面。
安全隐患可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效率低下会影响施工进度,质量控制困难则可能导致工程质量不达标。
为了解决铁路电力工程施工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挑战,需要提出相应的建议和措施。
通过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施工效率、加强质量监控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改善铁路电力工程施工的现状,确保工程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效果。
完。
1.2 问题意识铁路电力工程施工是铁路建设中的重要环节,但在实际施工中存在着诸多问题,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和解决。
铁路电力工程施工涉及到高压电力设备和复杂电路系统,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因此安全隐患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由于施工现场繁杂多样的工序和设备,施工效率往往较低,工期延长、成本增加问题凸显。
质量控制困难也是铁路电力工程施工中的一大难题,由于施工场地复杂多样,质量问题往往难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影响工程的稳定运行。
铁路建设工程项目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分析
![铁路建设工程项目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3b9d98dda8114431b80dd85d.png)
铁路建设工程项目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分析摘要:铁路工程项目质量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铁路工程质量差,其带来的后果,往往比其他产品更为严重。
工程质量是工程建设的灵魂,铁路建设耗资巨大,其优良的工程质量不仅关系到工程的经济性、适用性和耐久性,而且还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发展和民众反响等社会效益。
本文主要探讨铁路建设中的路基工程、桥梁工程和隧道工程中出现的质量问题,并给出较为合理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铁路建设工程项目;存在的质量问题;预防措施1 概述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在国际上已经具有悠久的发展历史,西方工业发达国家,无论在组织机构和方法、手段方面,还是在法规制度上,都已经形成了一个较为完善的工程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
质量问题的研究是伴随着科学管理理论的发展而产生的,从上世纪二十年代质量控制理论的产生到五十年代质量管理理论的形成,有关质量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研究的重要内容。
作为质量管理总重要的理念之一,全面质量管理,既是一种质量管理方法,又是一种企业管理思想。
其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以客户为中心、持续改进和职员价值。
(1)工程建设项目质量特性分析。
工程建设项目质量,是国家现行的有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设计文件即工程合同中对工程的安全、使用、经济、美等特性的总和要求。
对于工程项目的质量特性通常体现在工程项目适用性、可靠性、经济性、与环境的协调性及业主所要求的其他特殊功能等方面。
(2)全面质量管理理念。
质量管理的理论在现代发展很快,从发展阶段看,主要有三个阶段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和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企业全体职工及有关部门同心协力,把专业技术,经营管理,数理统计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建立起产品的研究,设计,生产作业,服务等到全过程的质量体系,从而在效地利用人力,物力,财力,信息等资源,提供出符合规定要求和用户期望的产品或服务。
2 铁路建设工程项目存在常见的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分析2.1路基工程常见质量问题及预防措施2.1.1常见质量问题路基基底处理不彻底:填料不符合要求;桥涵过渡段碾压不密实、不到边;边坡鼓肚塌腰,路肩不顺直,过渡段路基不均匀沉降。
铁路线路养护维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探讨
![铁路线路养护维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471be04a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b7.png)
铁路线路养护维修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的探讨近年来,随着铁路提速和重载的不断发展,我国铁路的运营条件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为适应铁路运输的发展需要,工务部门进行了相应的修理体制改革,实行检修分开的维修管理新体制,倡导开展集中修作业模式,为保持铁路线路质量均衡稳定,日常对铁路路基、轨道等进行的养护修理作业方式方法至关重要。
标签:铁路线路;养护维修;病害原因随着我国铁路提速,铁路运量和载负日益增长,因此对铁路养护和维修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铁路线路养护维修工作,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修养并重”的原则。
为保持铁路经常处于符合铁路技术标准所规定的良好状态,应按铁路线路设备技术的变化规律与程度相应地进行综合维修和保养。
有效地预防和整治线路问题,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一、铁路线路病害分析铁路线路由于长期裸露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以及火车机车车辆的动力作用。
铁路线路设备不断机械磨损,道床、路基随时发生变形,轨道的几何尺寸也在不断地发生着变化。
在加上没能够及时进行周期性的大、中修工作,或者紧急补修、计划维修的维修方法不当等,都会对铁路线路造成较多的病害。
而且列车在行进过程中,对轨道结构及其部位的破坏非常大,这样就很容易造成铁路线路变形加剧。
从铁路线路的维修保养中我们可以看到,铁路轨道结构破坏主要有以下几种:①铁路线路及其各组成部分在空间位置上的改变,如线路爬行,轨距扩大或缩小,线路方向错动,线路不均匀下沉或冻结等;②钢轨及其各组成部分发生磨损和疲劳;③轨枕损坏和道床脏污等。
铁路线路病害影响列车的正常运行,甚至危及列车运行安全。
因此,铁路线路养护的基本任务就是通过对线路的系统检查,及时发现线路上一切不符合技术标准的现象和病害,并查清其原因,以便合理地计划和组织线路养护作业,消除病害或缩小病害影响,使线路经常处于完好状态,保证列车按照正常速度,平稳、安全和不间断地运行,并尽量延长线路使用寿命。
养护内容包括线路状态检查作业和线路养护修理作业。
线路大修质量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
![线路大修质量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9f52310b0b4e767f5acfce39.png)
・ 2 5 3
线路大修质量影响因素与控制措施
闫公 甫
( j 京铁路局 北京大型养路机械运用检修段 , 北京 1 0 0 0 7 1 )
摘 要: 本 文首先分析铁路 大修施 工质量的影响 因素 : 从客观和主观 因素两方面入手 , 找 出影响施 工质量的关键 点。然后针 对上述影 响 因素 , 从设计 角度 、 施工角度、 现场施工环境等 因素提 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为后续提高铁路 大修施 工质提供参考。 关键词 : 施 工质量 ; 影响 因素 ; 解决措施 清筛设计文件来施工, 影响大修施工质量, 这就需要专业部门按标准同时 铁路线路在重载、 快速、 高密度的运输f 青 况下, 加速了道床石砟的破 进 行整 改 , 起 到一劳 永逸 的效 果。 碎, 使道床弹性变弱, 出行舒适度降低, 同时缩短了线路的大修周期。 随着 3 2施工单位措施 人们l 生 活水平的提高, 对出行舒适度的要求越来越高, 这就要求对线路的 3 21机械清筛机在施工过程中, 安排人员动态监测机筛深度 , 发现 施工质量要求越来越高。 对于如何控制线路施工质量, 提高大修施工效率 机筛深度不足及时反馈, 号位操作人员及时调整。线路排水方面, 以按本 成为技术人员分析的重点。下面从影响线路大修清筛施工质量的因素进 线—侧排水为例 , 作业时, 清筛机枕下导槽应该 1 _ " 5 0的坡度向道床排水 行分析: 侧倾亲 斗 回 , 形成—个排水面, 这样就能使道床中的水顺利和快速的排出去, 2影响 大1 的 因素 减少翻浆 冒泥。为了消除清筛机留下的土垄, 在清筛机大臂下补焊磨耗 2 1客观因素 板, 加大磨耗板的尺寸 , 对消除±垄效果明显。 清筛作业中打开拢砟板 , 增 Z 1 . 1抬道、 拨道因素。 供电部门对接触网导高以及拉出值的要求 , 在 加清筛宽度。 线路清筛施工时不能按溺 寸 要 求进行起道, 特殊地段不能抬道 、 拨道 , 原 3 2 2人工清筛桥 、 道岔时, 道心的深度必须挖到深度 2 0 0 a r m后再使 因有很多 : 诸如接触网受地理条件限制 、 接触网受设备调网限制 , 正如这 用压机 , 把压机按—定的要求起好 , 这样枕木底部就和石砟分离 , 对石砟 些原因使得大修 十 文件失去了指导施工的意义 , 因为不能按照设计文 没有了压力。 人工清筛桥采用隔二筛二或隔三筛三的办法, 使工人干活的 件要求对既有线路进行抬拨道、 拨道作业, 也就不能按照设计文件的要求 间距拉开 , 避免由于拥挤造成工具碰伤; 避免步行板堆积石砟 , 造成步行 完成作业。 板因负载断裂; 也减少清筛后混砟现象, 提高施工质量。 2 . 1 : 2清筛 的深度因素。电务部门对电缆的埋深不足 , 虽然有探测仪 3 2 . 3人工清筛道床边坡污土采用“ 切拉结合” 的作业方法 , 来消除清 器测量电缆的埋置深度, 但是为了安全起见一般绝缘处采用大机抬道清 筛机留下的土垄 , 带班人员重点对接触网杆、 信号机等处所进行监控。 3 2 2 . 4线路整细时 , 首先利用整形车要左右倒砟, 前后拉砟 、 匀砟 , 尤其 筛或 人工清筛; 一些特殊地段大机清筛受障碍物条件限制, 往往障碍物附 近也采用人工清筛。虽然安排了人工清筛 , 达到全线贯通清筛的要求 , 但 是清筛机作业过程中遇障停机形成的大堆石砟 、 开槽处 、 龙门口、 桥两头、 是^ 工清筛 的深度不足, 导致线路大机清筛和人工清筛处出现软硬不均 信号机前后、 道岔前后产生的大堆石砟 , 要充分利用整形车, 做到边坡均 的现象 , 影响全线清筛整体质量。 匀一致 ; 其次 , 把道心枕木上、 扣件上石砟清理干净 , 道心石砟用叉子铲 Z 1 3道岔的因素 。 线路机械清筛的施工范围为岔前 1 0 米, 岔后警冲 平, 并且用力拍打几下; 最后, 安排专人用铁锨刮平路肩, 做成向外排水横 标, 这也就意味着大修的施工并不能像设计文件要求的那样对道岔进行 坡, 并收回路肩飞砟 , 清除路肩杂草、 树木等。 坡度处理。 也就出现了 Y 点控制线的问题。 造成道岔前后的质量不能按照 3 . 3其他措施 设计文件的要求进行。 3 . 3 . 1清筛施工时把道岔甩开 , 造成施工线路只能按照道岔前后1 划顷 Z 1 . 4路基的因素。 例如石德线 , 高路基地段较多 , 由于运输能力的提 坡处理, 这样也就不能按设计文件去作业, 个别道岔本身就有问题, 道岔 升, 增加了列车对路基、 道床的冲击 , 道床厚度变小时 , 使得碎石与砂垫层 处于线路的低点或高点, 面临起道 、 落道处理 , 但是线路大修不能与道岔 这样就存在—个结合点。建议大修施工前对道岔进行调整, 的接触面上形成类似枕底的凹形滞水带, 形成排水能力差的滞水层m 。在 大维修同步, 线路大修施工时, 机械 车问对线路清筛完以后, 在安排 人工对线路道床边 在大修施工时适时安排道岔捣固车—起作业。 坡进行清筛, 把道床横断面上的石砟打开可以发现 , 轨枕的受力范围相 比 3 3 . 2接触 网结合大修线路 十同步进行改造或者线路大修设计结 这样大修设计图纸能够更好、 更实际的指导 边坡部分有—定高差,而大修清筛道床边坡要求清筛至枕下 3 0 0 m m, 不 合接触网实际隋况改变设计, 足3 0 0 m m时应清筛至路基面 , 这样现场施工带班人员很好掌握 , 但是如 大修清筛施工。 3 . 3 3 电务设备涉及绝缘处清筛机过不去的地方, 建议拆除 , 尽量避 果高差影响{ { 4 < 赢 虻 . 1 亥 安{ { 路基中修来 正 络 横 向{ { # 水。 2 2 主观 因素 免^ 工清筛, 因为 人工清筛与机筛深度存在差异, 造成软硬不均。 3 . 3 . 4碎石与砂垫层的接触面 E 形成类似枕f 芪的凹形滞水带 , 形成排 施工 单位为了抢进度或保证正点率 , 也存在抬道清筛的现象 , 使得 清筛深度不达标 ; 同时受大机 眭能和道床条件的的影响, 翻浆 冒泥越严 水能力差的滞水层。从这一点中可以看出, 在大修设计中, 横断面的设计 同样重要 , 由于横断 面可以直观 反映道床 厚度分帝 隋况 , 更 利于现 场施工 重, 清筛洁度越差。 操作人员角度分析: 一方面由于操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有限 , 不能严 人 员把握 。 格按照标准化作业; 另一方面操作人员为了追求进度 , 简化操作步骤 , 进 4 结论 随着铁路线路运行速度和运输能力的提高,对铁路维护质量的要求 而影l l 胁缸踬 量。 也越来越高, 这也要求维修人员从不同角度来分析影响大修施工质量的 3提高线路大修质量的措施 因素, 找出影响施工质量的关联因素, 并从关联因素的关键点. , k - T - 。本文 3 . 1设 计措施 新线线路选线一般需要站场专业 、 地质专业 、 桥梁专业和隧道专业 分别从设计角度 、 施工角度、 现场施工环境等因素进行分秽 己并对影响施 为后续提高大修施工质量提供参考。 配合, 站场专业负责车站位置的选址 , 地质专业看地质条件是否满足要求 工质量的因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参考文献 或做经济 比较 , 桥梁专 业重配合要桥梁 的位置, 隧道专业配合隧道洞 口, 同时结合纵断面设计, 最后定好线后, 发给各专业, 是否都满足要求, 若满 f 1 l 郝瀛铁道工程帆 北意 中国铁道 出版社' 2 0 0 Q 足线位就定好了, 有不满足需要重新调线调坡 , 最终满足各专业要求。由 中国 铁路总 公司 运输局工务部- 大型养路机械使用管 理规则 北赢 中 2 0 1 5 . 于部分山区铁路建没时问较早, 大部分为后期改为电气化线路 , 使得接触 国铁道 出版未L 网调网空间有限, 这对后期线路大修清筛抬道有一定影响, 不能按照大修 作者简介: 闰公 甫( 1 9 8 3 一 ) , 男, 汉, 籍贯: 河北 昌黎; 学历: 硕士; 职称: 工程 师。
铁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
![铁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fb9d5a4d77c66137ee06eff9aef8941ea76e4be1.png)
铁路工程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一、引言铁路工程质量问题是影响铁路运行安全和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讨论铁路工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二、主要通病分析1. 设计不合理铁路工程在设计阶段存在不合理的设计方案,例如线路走向不合理、施工工法不合理等,导致后期施工和运行中出现问题。
2. 施工不规范一些施工单位存在施工不规范的情况,例如施工质量不过关、无效的验收等,导致施工质量问题频发。
3. 材料质量不达标铁路工程中使用的材料存在质量问题,例如钢轨材料、道床材料等质量不达标,导致工程质量无法得到保障。
4. 设备使用不当设备使用不当是一些施工单位常见的问题,错误使用设备导致工程质量不可控,对铁路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造成威胁。
三、防治措施1. 加强设计管理加强对设计方案的审核和审查,确保设计方案合理可行。
同时,加强对设计单位的监督,推动设计规范和标准的落实。
2. 加强施工管理加强对施工单位的专业培训和监督,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的控制。
加大对施工单位的监督力度,对施工不规范的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3. 强化材料采购管理建立健全材料采购管理制度,规范材料供应商的选择和评审,确保采购的材料符合相关质量标准。
对质量不达标的材料进行追责和替换。
4. 加强设备管理加强对设备的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正确使用。
通过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设备操作技能,减少因设备使用不当而导致的质量问题。
四、结论通过加强设计管理、施工管理、材料采购管理和设备管理等方面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解决铁路工程质量通病。
铁路工程质量的提升将有助于保障铁路运行安全和提升运行效率,推动铁路事业的持续发展。
铁路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
![铁路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af01f443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2a.png)
铁路工程质量通病与防治措施铁路工程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其质量直接关系到运行安全和乘客出行体验。
然而,铁路工程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一些常见的质量问题。
本文将介绍这些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通病一:施工质量不达标施工质量不达标是铁路工程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原因包括人员技术水平不足、材料质量不合格以及施工监管不到位等。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人员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素质,确保其具备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2. 严格材料质量管理:加强对材料的采购和检验,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 强化施工监管:加大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通病二:设计不合理设计不合理是另一个常见的问题。
这种情况下,铁路工程的设计可能存在缺陷或者与实际情况不符,导致施工过程中出现困难和质量问题。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前期调研:在工程设计之前,进行充分的前期调研和勘察,确保设计与实际情况相符。
2. 强化审查制度:建立审查制度,对设计进行严格的审查和评估,减少设计缺陷的发生。
3. 加强设计与施工协调:设计和施工各方之间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确保设计方案能够顺利地得到实施。
通病三:设备设施故障设备设施故障是导致铁路工程质量问题的又一重要原因。
这可能是由于设备老化、维护不当或者材料质量问题造成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定期维护检查:制定定期的设备设施维护计划,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工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2. 提高设备质量:加强对设备和材料的质量控制,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3. 加强技术培训:提高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增强设备维护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结论铁路工程质量问题对整个铁路系统的运行安全和服务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
通过加强人员培训、严格材料质量管理、强化审查制度、加强前期调研、加强设计与施工协调、定期维护检查、提高设备质量和加强技术培训等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和解决铁路工程质量通病,提升铁路工程的质量和运行效率。
铁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铁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272b21bd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22.png)
铁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交通运输需求的增加,铁路工程的建设规模和数量逐年增加。
然而,在铁路建设过程中,质量问题始终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铁路工程质量通病的出现不仅影响列车运行的安全和顺畅,也影响了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因此,铁路建设必须重视质量问题,采取措施进行防治。
一、铁路建设中的质量问题及其原因1.资金管理不科学在铁路建设中,资金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资金来源的限制,投资方对铁路建设的投入不能满足实际需要;另一方面,资金在建设过程中使用不科学,使得铁路工程开发周期过长。
这种情况下,可能会出现某些节点延误或者质量不一的情况,直接影响铁路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2.工程设计不合理铁路建设中的设计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设计不合理可能导致铁路道床基础过浅、隧道过窄、弯曲度不足、桥梁设计问题等,都会直接影响轨道通行的安全和车速。
3.材料质量不过关材料质量的问题也是铁路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之一。
材料有过期的、质量不合格的、不符合使用要求的等情况,直接影响铁路建设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4.施工管理不规范在工程施工中,管理问题也是质量问题的直接原因。
施工过程中不注重细节,材料使用不合理,施工流程不符合标准等问题导致工程质量下降。
二、铁路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1. 加强质量管理铁路建设管理部门应该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标准,在整个建设过程中严格执行,消除质量问题的潜在隐患。
例如,制定材料质量标准,针对各种质量问题制定相应的绿色施工标准等,落实协调与检查职责。
2. 合理使用资金铁路建设中资金管理问题是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铁路建设企业应该坚决执行科学的资金管理,保障资金的合理使用,特别是对于重要节点的组织和使用资金应该更加谨慎。
3. 加强设计和施工质量管控铁路建设中,设计和施工是一个重要的过程,建设单位应该注重质量管控,对每个环节进行严格控制和把关,确保质量问题的顺利解决。
4. 全面加固材料质量控制确保铁路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材料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规范,完善材料购进、储存管理、入库检验、使用控制等一系列流程,对问题材料及时实施替换。
铁路工程质量控制
![铁路工程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c55396be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de.png)
铁路工程质量控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铁路工程在人们的出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铁路线路的安全和质量直接关系到乘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控制铁路工程质量成为至关重要的任务。
本文将从工程设计、施工工艺和监管方面分析铁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方法。
一、工程设计铁路工程质量的控制首先要从设计阶段开始。
工程设计应以安全为首要原则,并充分考虑工程的使用寿命和运维成本。
在设计中,应根据地质勘察数据合理选择线路的线型,以及确定桥梁、隧道和道岔等关键部位的结构设计。
此外,还需合理规划铁路沿线的通讯、信号以及供电系统等设施,确保工程质量的综合控制。
施工工艺铁路工程施工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
为确保施工质量,施工团队应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能力,同时采用先进的施工工艺和设备。
在施工过程中,严格遵守施工规范,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有序,合理安排施工进度,确保施工质量的及时验收和记录。
同时,加强对施工队伍的培训,提高工人的技术水平和安全意识,减少人为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监管与评估铁路工程质量的控制离不开有效的监管与评估体系。
相关政府部门应建立监督机制,对工程进行全程监管。
除了监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指标,还应加强对原材料和设备的检验,确保其质量符合标准。
此外,还需要建立铁路工程的评估体系,及时发现和解决工程存在的问题,保障工程质量的稳定和持续改进。
技术创新铁路工程质量控制需要不断推动技术创新。
伴随科技的进步,新材料、新设备和新工艺的应用不断涌现。
在工程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应积极引入新技术,提高工程的安全性、耐久性和施工效率。
同时,要加强与相关科研机构和高校的合作,积极参与行业的技术交流和研讨,不断提升工程质量的标准和水平。
结论铁路工程质量控制是确保铁路线路安全和运行的重要保障。
通过工程设计、施工工艺和监管评估的综合控制,能够有效控制工程质量,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和效益。
因此,各相关方应加强合作,加大对铁路工程质量控制的投入和重视,共同推动铁路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铁路线路大修设计存在问题分析及质量控制
![铁路线路大修设计存在问题分析及质量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75a130009ec3d5bbfc0a746e.png)
铁路线路大修设计存在问题分析及质量控制摘要:铁路线路因常年暴露在自然环境中,在列车荷载的作用之下,线路设备不断地伤损和变形,技术状态始终处于变化之中。
根据运输需要和线路设备损耗规律,需有计划、按周期地对线路设备进行大修,恢复和提高线路设备强度,以满足列车达速、平稳运行以及适应铁路运输发展的要求。
线路大修设计是指导线路大修施工,保障线路大修顺利实施的前提和源头。
设计全过程涉及环节多、执行标准严、基础数据量大,并涉及电务、供电等多专业接口问题。
现结合各铁路局既有线大修设计的实践,分析制约设计成果质量的因素,并以此探讨线路大修设计全过程的质量控制方法,以抓好现场调查和大修设计,确保勘测、设计的全面性、针对性,从源头提高设备质量、控制大修成本。
关键词:线路大修;设计;质量控制引言线路大修设计是系统性工作和基础性工作,要强化过程控制,做到细致、全面,有针对性。
大修设计方案应着重考察它的技术、经济与运营指标,即技术上的先进与否、经济上的合理与否与运营的可持续性。
三者应通盘考虑,做到辩证统一。
设计单位还应完善制度建设,建立考核机制。
严格执行设计工作流程及作业标准,努力提高每一个设计环节的质量。
1.铁路线路大修设计存在问题分析1.1外业调查中的问题首先,准备工作不充分。
外业调查是多部门、多人员参与的有组织、有秩序的协同配合作业,准备工作不充分主要体现在:一是分工不明确、作业内容不够熟悉、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应急预案未形成便匆忙上道作业。
二是设计人员往往容易忽视对台帐资料的分析和重点病害资料的收集工作,导致外业调查缺乏全面性和针对性。
三是配合调查的人员专业培训不到位,专业素质良莠不齐,特别是对测量原理未熟练掌握,影响作业效率,甚至是造成安全隐患。
四是对测量仪器、工具的维护不够。
长途运输保管不当导致产生仪器偏差,上道作业前不校核导致测量数据失真等。
另外,上道作业不达标。
一是安全防护体系未按规定建立完整便匆忙上道,影响人员作业安全和行车安全。
试析提高重载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问题的有效策略
![试析提高重载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问题的有效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83ca4f50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c515547.png)
试析提高重载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问题的有效策略在当前,我国铁路线路养护维修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频繁的养护维修、维修质量不稳定、费用高昂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策略,从而提高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保障铁路运输的安全和稳定。
本文将试析提高重载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问题的有效策略。
一、加强前期调研和规划要提高重载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首先需要加强前期调研和规划工作。
通过对线路的结构、地质、气象等情况进行全面的调研,了解线路的基本情况,从而制定合理的规划方案。
并且需要根据线路的使用情况和运输需求,合理布局养护维修设施和人员,确保养护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利用先进技术和设备要提高重载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还需利用先进的技术和设备。
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铁路线路养护维修技术和设备,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维修成本。
还可以加强科研力量,开发适合我国实际情况的铁路线路养护维修技术和设备,满足铁路养护维修的需求。
三、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要提高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还需要加强人员培训和管理工作。
铁路线路养护维修工作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培训机制,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养护维修队伍。
还需要加强对养护维修工作的管理,确保工作的规范化和标准化进行,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四、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要提高重载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监督检查机制。
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监督检查部门,定期对养护维修工作进行检查,确保工作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并且可以建立养护维修质量评估体系,对工作质量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整改。
五、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与协调要提高重载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还需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合作与协调。
铁路线路养护维修工作需要与其他部门进行密切合作,例如与地方政府、环保部门等,从而共同保障养护维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并且可以借鉴其他国家成功的经验,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提高铁路线路养护维修工作的质量。
试析提高重载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问题的有效策略
![试析提高重载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问题的有效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17fea591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436584d.png)
试析提高重载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问题的有效策略随着铁路线路的不断运营和使用,线路养护维修的质量问题也日益凸显。
线路养护维修质量的好坏对于铁路运输的安全和稳定性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提高重载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的有效策略。
一、强化线路养护维修的组织管理铁路部门应制定完善的线路养护维修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明确各级责任人员的职责和权限,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核机制,确保线路养护维修工作的有序进行。
要加强对各级养护维修单位和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其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不断提升线路养护维修质量。
二、加强线路巡查和监测工作线路巡查和监测是发现线路问题和及时解决的重要手段。
铁路部门应建立完善的线路巡查和监测体系,配备专业巡查人员和先进的监测设备,定期对线路进行全面、细致的巡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线路的异常情况,减少事故的发生。
三、加强线路维修设备的更新和维护线路维修设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线路维修质量。
铁路部门应加大对线路维修设备的投入,及时更新老化设备,采购先进设备,提高线路维修的效率和质量。
要加强线路维修设备的维护,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保养,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四、加强养护维修工艺的研究和应用养护维修工艺是提高线路维修质量的关键。
铁路部门应加大对养护维修工艺的研究和开发,推广先进的养护维修工艺,提高线路维修的效率和质量。
要加强对维修工艺的培训和考核,确保维修工艺的正确应用。
五、加强线路材料的选用和管理线路材料的质量直接影响到线路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
铁路部门应加强对线路材料的采购和管理,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选用优质材料,确保线路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要加强对线路材料质量的检测和监控,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材料,防止线路质量问题的发生。
提高重载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需要从组织管理、巡查监测、设备更新维护、工艺研究应用和材料选用管理等多个方面加强和改进。
只有做到全面系统地推进这些工作,才能有效提高重载铁路线路养护维修的质量,确保铁路运输的安全和稳定。
铁路线路大修工程概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1
![铁路线路大修工程概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_1](https://img.taocdn.com/s3/m/0fd018f8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0e.png)
铁路线路大修工程概预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发布时间:2022-06-08T06:34:35.468Z 来源:《工程建设标准化》2022年2月第4期作者:孙智博[导读] 针对中国铁路线路的大修施工孙智博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天津工务段天津 300011摘要:针对中国铁路线路的大修施工,概预算管理流程及中长期存在的制度项目管理取费规范等方面无法协调一致的问题。
该文在对当前的铁路基建工程项目更新改造工程运输装置技改工程大修工程项目等的设计概预算编制方法和相应概预算定额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了线路大修施工现场实地调查写实记录消耗量调研收费标准等方法,对线路大修施工设计概预算管理工作开展了比较系统的研讨。
关键词:铁路线路;大修工程;概预算管理问题引言:铁路是中国最主要的基础设施发展的大心脏和大众化道路,但面临疫情等不利因素的影响。
大部分的铁路线建设后进入了运营与维护阶段,不过,由于铁路运力的大量增加以及车辆密度的日益增大,铁路运能和运力之间供需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利用运行时隔进行铁路线路养护或进行变得十分困难,因此线路维护与运输问题更加突出,这将直接影响着线路维护周期,进而影响着中国轨道交通事业的健康发展。
一、概述铁路线路大修工作是指为了恢复和改善既有基础设施的性能生产能力,按基础设施检修期限和状态分阶段地实施全方位治理或阶段性检修工作,对设施配备实行全方位的维护和更新重要配套,以达到企业确认要求的经济活动。
铁路线路检修工作一般分为铁轨检修、道床检修、道岔技术改造、轨枕维护、换枕等重要内容。
检修工作不同于平时养护,首先表现在技术改造施工中,一般都是运用天窗点或旅客列车运营间隔时段,实施安全危险性大、工效低、人力劳动强度高的改造施工,并存在着耗费投资较多机械设备多在繁忙路段封锁,施工多点多线长流动较分散的特征。
从定义和特征上可知,铁路技术改造工程项目不同于铁路基本建设工程项目、铁路技改工程建设、铁路平时维护,而铁路技术改造工程项目的概预算工作同技改、基本建设工程项目既具有共同点,又有本质区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析铁路线路大修设计存在问题及质量控制
摘要:铁路线路因长期裸露在自然环境中,并且在往返列车荷载作用下,出现损伤及变形在所难免,做好铁路线路大修设计工作,是保证线路运行安全性,延长其运行年限的重要措施之一。
文章主要探究铁路线路大修设计期间外业调查、内业设计等诸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质量控制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铁路线路;大修设计;问题分析;质量控制;措施探究
从宏观层面上分析,换轨大修、轻筛、成段式调换轨枕以及拟编大修施工期间概预算等是铁路线路大修设计主要内容,为确保线路大修效果,应组织相关人员严格依照“轻重缓急”原则作出有效处置。
既往有调研资料记载[1],国内铁路线路大修工程量持续增加,而大修设计是工程施工的重要参考,发挥科学指导的作用。
但我们不能否认的事实是线路大修设计整体质量欠佳,这是令人堪忧的。
鉴于此,本文以线路大修设计为论点,阐述问题类型并分析成因,探究质量控制措施。
1、铁路线路大修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外业调查准备工作不到位
外业调查活动有序、有效运行,是多个部门、人员协同配合的结果,准备工作不到位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2]:(1)人员分工模糊化,对调查作业内容不能做到熟记于心,安全责任机制未能全面落实等。
(2)设计人员未能予以台账资料分析及重要路线病害材料采集工作一定重视,这是导致外业调查整体性偏低的主要原因。
(3)调查人员业务技术及素质培训工作未定期开展,影响工作效率。
(4)测量器具维护管理工作不到位,仪器存在误差,降低测量结果的精确度。
1.2内业设计
整改线路纵断面过程中会使接触网高程出现不同程度改变,很可能导致调整工作量明显增加,若此时各部门之间沟通不顺畅、协调性偏低等,那么一旦滋生质量问题将会造成责任无法追究到位。
内业设计期间还存在前瞻性不足的问题,部分设计单位过度重视经济性指标,依照最低标准作出设计,尽管其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但无法充分挖掘既有线路储有的潜能。
1.3其他方面
在大修施工技术交底过程中,暴露出“重预算,轻技术”的问题,部分工程参建方未能予以设计方案实施可靠性、技术与相关规范相符性及设计内容深度性等指标一定重视,交底工作不全面,很可能降低铁路线路上部分设备设施的改善效果。
2、质量控制内容与要点分析
2.1外业调查
2.2.1设备调查
在工程设计前期,应派遣专人前往现场整体、精确的调查既有线路上全部设备,明确路基病害所处位置、钢轨损伤数目、道床断面以及受污程度,各线路带有的标识及配套零部件的缺损情况,路基断面结构形态发生改变位置桥、隧道、涵洞及路基防护项目的具体方位,是否存有跨线设备设施等。
以上外部调查中形成的结果均能为大修设计工作提供基础性参考依据。
相关人员能以此为据,针对伤损钢轨实施换新措施,补齐各种缺损零部件以及主要线路的标识等[3]。
因为大
修是基于既有线路而进行的,故而应将大修施工队既有线路常规运营活动形成的影响降至最低。
认真调查隧道、涵洞等项目所处位置,能帮助相关人员在规划设计平、纵断面时,采用合理措施降低拨道量、起落道量,规避大废弃工程量形成的问题,有益于降低工程造价。
2.2.2线路调查
(1)线路平面调查:包括度量线路里程、测量曲线及安置中线外移桩三大内容。
平面调查活动中形成的材料可以被看成是线路大修的基础资料,调查结果的精确度、完整性均关系着平面设计效果,为准确测算桩点拨道量提供原始凭据,和规划的废弃工程量多少存在一定相关性。
(2)线路纵断面的调查:通常是调查既有线路100m里程以及其加桩地段中线持有的高程,在此基础上勾画出既有线路对应的线路纵断面,掌握既有线路运营实况,同时根据跨线设备设施调查中形成的资料,规划设计出与相关规范要求相匹配的线路纵断面。
力求废弃工程量适中的情况下,把已发生形变线路纵断面恢复至初始阶段设定的设计标准,进而从根本上确保车辆运行期间的安稳性。
2.2内业设计
2.2.1梳理资料
待外业调查活动中形成的资料采集工作整体结束后,就进入到梳理、测算及解读资料环节中。
通常借助办公软件编制程序采集、梳理内业数据,其能显著提升工作效率,减少或规避过往由大量手工操作中形成的偏差或错差。
既往有设计单位以安卓移动端为基础自主开发了外业勘测App软件,便捷的将外业调查期间捕获的数据直接整合至软件内,软件能智能分类处理数据,运行平差计算流程,生成报表,显著优化了资料整理工作质量[4]。
2.2.2内业设计规划
对于铁路大修工程而言,该部分重要囊括清筛、敷设无缝线路设计量大方面的内容。
可以使用辅助设计软件导入前期整理好的资料,结合大修线路工程现场勘查资料拟定主要技术标准,全面贯彻落实设计规范规定及技术要求等,站在技术成本的角度分析不同方案的科学性、可执行性,选定最适方案。
认真审阅调查材料、设计图等,力争以最客观的态度评估、测算大修工程量、设备优化程度及成本支出量等,科学编制工程预算,呈递给施工及设备管理单位,为以上单位相关业务活动运行提供参照。
2.2.3复核与审查设计
为提高线路大修设计的完美度,就应予以复核工作一定重视。
先比较台账与资料整理结果,及时发现偏差较明显之处。
复查工作的重要对象是设备里程、现有设备基本参数指标、工程量等,检测并验证其正确与否、设计中是否存在不规范的问题等[5]。
待大修施工设计图及预算制定工作结束后,要组织技术人员及时对其作出审查,评估文件内容的可靠性程度及其与相关规范的匹配度等,设计人员应虚心接纳审查意见,合理修整设计内容。
2.3其他方面
2.3.1技术交底
针对通过审查且整改后的设计文件,设计单位应在大修开工前呈递给施工、设备管理单位,组织技术交流会,重点阐述严格遵照设计标准、工艺要求等的必要性。
针对技术交底会议上工程各参建方提出的意见,整体分析后,拟编出正式设计文件,再次呈交给工程参建方。
2.3.2回访
工程施工活动是检测设计文件质量的最直接、有效途径,设计单位应组织相关人员有规划的前往工程现场,开展回访工作。
工作的侧重点是查看施工方是否严格依照设计文件施工、施工期间是否滋生出问题,在和施工方沟通期间明确工程现场与设计调查结果存在的出入,也要积极参与到工程验收环节,协同检测设计文件,总结方法与教训,为后期高质量线路大修设计成果产出提供支持。
3、结束语
线路大修设计属于一项基础工作,关系着工程施工质量及施工方效益取得情况。
故而应予以该项工作一定重视,力争做到以最严谨态度加强全过程设计质量的控制。
重点考评大修设计方案的技术先进程度、经济合理性及运营持续性等。
设计单位在实践中应建设健全体制,并严格执行,最大限度的优化大修设计整体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海兵,屈进,王广.Excel数据处理在铁路线路大修纵断面设计中的应用[J].大陆桥视野,2019,22(11):64-65.
[2]武伟刚,贺英,刘青春.基于CAD二次开发的既有铁路线路大修纵断面拉坡设计[J].科技与创新,2019,22(01):40-42.
[3]王军,许永贤,徐旸,王众保.神华铁路线路维修周期研究[J].铁道建筑,2018,58(09):130-132.
[4]王安民.铁路线路大修换轨施工安全成本分析及优化对策[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7(25):107-108.
[5]谭海长,周广勇.浅析铁路线路大修坐标法整正曲线[J].建材与装饰,2018,14(22):267-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