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措施

合集下载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观察及护理策略探讨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观察及护理策略探讨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观察及护理策略探讨【摘要】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常见疾病,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

本文旨在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观察及护理策略,通过分析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和诊断方法,提出有效的护理策略和观察要点。

护理工作有助于预防和治疗颅内出血,重视观察和护理策略的重要性。

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如何改进护理措施,提高颅内出血的预防和治疗效果,保障新生儿的健康。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临床实践提供指导,为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生儿、颅内出血、观察、护理、危害、诊断、策略、预防、治疗、重要性、研究、方向1. 引言1.1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定义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指新生儿颅内发生出血现象的疾病,是新生儿神经系统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新生儿颅内出血通常发生在出生后的前三天内,尤其是出生后24小时内最为常见,是造成新生儿死亡和神经系统残疾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病率在不同地区和不同医院有所不同,一般在1%~3%之间。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胎儿期、分娩过程和新生儿期的多种因素有关,如早产、胎膜破裂时间、产程等。

在临床工作中,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准确诊断及及时干预至关重要,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新生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加强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观察和护理工作,对于提高新生儿的健康水平和降低疾病的发病率具有重要意义。

1.2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危害新生儿颅内出血是一种严重并常见的新生儿疾病,其危害不容忽视。

颅内出血会导致新生儿脑组织受损,严重影响神经系统和生长发育。

在一些严重的情况下,颅内出血可能导致小脑萎缩、智力发育迟缓以及其他长期的神经功能障碍。

颅内出血也可能导致新生儿出现颅内压增高等并发症,严重的情况下甚至危及生命。

及早发现和有效治疗新生儿颅内出血至关重要。

对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危害,医护人员和家长应高度重视,及时进行干预和治疗,以减小疾病造成的不良影响,确保新生儿的健康成长。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颅内疾病,严重危及婴儿的生命健康。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措施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措施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措施引言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指胎儿或新生儿期间头部发生血液在颅腔内聚集的异常情况。

颅内出血常常导致严重的并发症,包括脑损伤和神经功能障碍。

因此,对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措施,以帮助护理人员更好地应对这一情况。

护理措施1. 监测婴儿的生命体征•准确监测婴儿的体温、心率、呼吸频率和血压等生命体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

•增加监测频次,根据婴儿状况进行连续监测,确保机体能够及时进行反应。

2. 维持婴儿头部稳定•对于疑似颅内出血的婴儿,要避免颈部的弯曲、旋转等动作,保持头部的稳定。

•在翻身、喂奶等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头部受到额外的压力或震动。

3. 提供良好的呼吸支持•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

•使用适当的通气设备,如呼吸机等,给予必要的呼吸支持。

4. 维持婴儿的液体平衡•通过静脉输液维持婴儿的液体平衡,保持体内正常的血容量。

•监测尿液的排出情况,及时调整液体给予量,确保婴儿的水电解质平衡。

5. 配合药物治疗•针对婴儿的具体情况,按照医嘱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监测药物的效果和不良反应,随时调整用药方案。

6. 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根据婴儿的情况,制定适宜的喂养计划。

•提供足够的营养,维持婴儿的生长发育。

7. 防止感染的发生•保持婴儿周围环境的清洁和卫生。

•做好手卫生,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8. 提供适当的情绪支持•与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解释情况和护理措施,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给予婴儿适当的亲子接触,增加亲子情感的沟通和交流。

总结新生儿颅内出血是一个严重的情况,需要护理人员给予及时和有效的护理措施。

通过监测生命体征、维持头部稳定、提供呼吸支持、维持液体平衡、合理使用药物、营养支持、预防感染和提供情绪支持等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帮助婴儿恢复健康。

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婴儿的状况,并根据婴儿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同时与家属保持有效沟通和合作,以提供最佳的护理服务。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病情观察及护理措施

时使用可能会 加重 出血 ,故 应慎用 。一 般在 患儿青 紫经 治
疗或吸痰后得不到改善 ,前 囟持续 紧张而病情进行 性加重 ,
可给予 2%甘露醇 05 0 .g~1O/ g . gk.
2 7 饮食护理 .
出血早期禁 止直接喂奶 ,以防因吸奶用力
或呕吐而加重 出血 ,待 一般 情况好 转后 再开始 喂奶 ,出血 较少者可用滴 管喂 奶 ,出血 重者 而出现 拒奶 ,吸 吮反射及
护 理 研 究
Nu s n s a c ri g Re e r h
中 国 民 族 民 间 医 药
C iee ju lo tnmeiiea d e np amay hn s o ma feh o dcn n t oh r e h ・1 7 ・ 3
新 生 儿 颅 内 出血 的病 情 观 察 及 护 理 措 施
2 1 一般护理 .
在l 2 8~ 4度 ,湿度在 5 0~6 % 。保持皮肤 ,口腔清 洁 ,每 5
日进 行 口腔护理 ,尿布及 时更换 ,衣服 勤换洗 ,避免 感染 。 将患 儿头肩部抬高 1 3 5~ 0度 ,并头偏 向一 侧 ,避 免分泌 物 及 呕吐物吸入呼 吸道造 成窒 息 和吸入 性肺 炎。静脉 输液 时
增 高。双侧瞳孔 扩大 ,对 光反 应和 各种 反射 均 消失 ,表 示 病情危重 。 .
氧 ,可 以减轻 脑 出血 程度 和 脑水 肿 。氧 气 吸 人 1 L一2 / L mn i ,因新 生儿鼻粘膜 柔嫩 ,易激动 ,为避免 鼻导管对鼻 粘
膜 的刺激 ,最好使用头罩 吸氧。 2 6 降低颅 内压 . 有脑水肿 者可给予地 塞米松或速尿 ,因 甘露醇为强脱 水剂 ,颅 内出血早期 有继续 出血 的可能 ,此

新生儿颅内出血

新生儿颅内出血
1、早产2、缺氧3、外伤(以产伤为主)4、其他 3、常见症状和体征?
1、意识改变 :激惹、嗜睡、昏迷
2、呼吸改变:增快或减慢、呼吸暂停 3、颅内压增高:脑性尖叫、前囟隆起、惊厥
4、眼征 :凝视、斜视、眼球震颤
5、瞳孔 :不对称、对光反应迟钝 6、肌张力 :增高、减低或消失 7、其他:黄疸、贫血
谢谢
临床表现 诊断
治疗
护理
预后
预防


加强孕妇保健工作,提高产科技术 提高医护质量,避免医源性颅内出血发生
目前尚无有效药物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生
1、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概念? 主要因缺氧或产伤引起,早产儿发病率较高,是新生儿早期的重要疾病, 预后较差。颅内出血的症状体征与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有关
2、病因和发病机制?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SAH
Primary Subarachoid Haemorrhage
出血原发部位在蛛网
膜下腔内,不包括硬
膜下、脑室内或小脑
等部位出血后向蛛网
膜下腔扩展 蛛网膜下腔(箭头所示)
临床特点
是新生儿常见的出血类型
病因 主要为缺氧、酸中毒、产伤
预后 大多出血量少,无临床症状,预后良好 部分典型病例 生后第2天发生惊厥,但发作 间歇表现正常 极少数病例 大量出血短期内死亡
(4)其他
观察新生儿的摄人情况患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至有的患儿吸吮、吞咽反射 消失。因此应注重观察患儿的吃奶情况,记录热量及液体摄入量,以保证机 体生理需要。
预 后
与出血部位、出血量、胎龄及其他围生
期因素有关
早产儿
Ⅲ、Ⅳ级PVH-IVH 慢性缺氧 顶枕部出血 预后差,幸存者常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观察及护理策略探讨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观察及护理策略探讨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观察及护理策略探讨【摘要】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常见的一种并发症,严重威胁婴儿的生命健康。

本文旨在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观察及护理策略,以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探讨了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原因和临床表现,包括胎儿因素、产程因素等。

介绍了针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观察方法和护理策略,强调了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的重要性。

提出了新生儿颅内出血的预防措施,包括减少产程风险、加强产后护理等方面。

综合讨论了相关问题,展望未来在医学技术和护理水平上的提升,最终总结了对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观察和护理策略是关键的,能够保障婴儿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关键词】新生儿颅内出血,观察,护理策略,预防措施,临床表现,原因,新生儿医学,婴儿健康1. 引言1.1 研究背景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指新生儿在颅内出现的一种常见并且严重的疾病,其发病率较高,并且常常伴随着一系列危险并可能导致长期影响的并发症。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对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认识也日渐增加,然而目前仍然存在一定的挑战和困难。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了,尤其是在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中的发病机制仍然存在许多争议和不确定性。

目前对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和治疗仍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部分病例可能会漏诊或误诊,导致治疗不及时或不恰当。

新生儿颅内出血对于患儿的心理和生理健康可能会产生长期影响,包括智力发育迟缓、运动障碍等。

为了更好地认识和处理新生儿颅内出血这一疾病,有必要开展相关的研究和探讨,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准确的诊疗方案,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生率和对患儿的不良影响。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观察及护理策略,通过对相关资料和研究文献的梳理整理,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识别和预防能力,降低儿童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具体目的包括:探究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原因及临床表现,明确颅内出血的观察方法和护理策略,提出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为临床医护人员提供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处理与新生儿颅内出血相关的问题,提高医护质量,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为新生儿的健康保驾护航。

早产儿颅内出血的预见性护理

早产儿颅内出血的预见性护理
参 考 文献 E3 冯 美 丽 , 1 王芝 . 儿科 护理 学[ . M] 北京 . 学 技术 出版 社 , 9 3 8 科 19 ,3
状 多在 2  ̄4 小 时 内 出现 。 病情 恶化 迅 速 , l 中我 们观 察 到 , 早 4 8 且 在 临床 若 产 儿出 生后 用 苯 巴 比 妥 1 mg 1 0 , 2小 时 一 次 , 2次 静 脉 注 射 。 共 以后 予 5 /g q mg k ,d口服维 持 。发 现脑 室 出血 的 发 生 率 明显 降 低 , 机制 为 改 善 脑 的血流灌 注 , 清除 因脑 缺 血而 增加 的 自由基 , 制其 过氧 论作 用 而保 护 脑 抑
组织。
[ 3 葛 惠 , 月清 . 2 徐 早产 儿颅 内出血 的预 防及 早期 诊 断 6 0例 报 告[] 临 J.
T e p e i t en r i g i f n si t a e e r l e o r a e h rd ci u s n n a t n r c r b a m r h g v h
M A h Ya
[ sr c] jcie Ab ta tObetv :U n e sa dn h n le c at r fp e t r nr crb a e rh g n ne vnt nme s r s Meh d: eh d e— d rtn igt eifu n efcoso rmau eita ee r l mo r a ea d itre i au e . to M t o srt h o
R 1 Ds 6例 , 2种 以 上 合 并 症 者 6 有 7例 。 1 2 临 床表 现 : 状 多在 2 小 时 内出 现 , 中过度 兴奋 2 . 症 4 其 5例 , 现 表 为烦躁 不安 、 叫 、 尖 凝视 、 抽搐 、 张 力 增强 。抑 制 4 肌 2例 , 现 为拒 乳 、 表 反 应 迟钝 、 嗜睡 、 昏迷 、 肌张 力减 弱 或 消失 , 始 反 射减 弱 或 消失 ,O例 由短 原 2 暂 兴奋 转为 抑制 , 吟 3 例 , 囟饱 满 2 呻 6 前 8例 , 吸改 变 5 例 。 呼 6 1 3 颅 内 出血 部位 : . 经脑 c 或尸 检发 现 蜘 蛛 网下 腔 出血 6 T 4例 , 脑 室 内出血 2 例 , 5 硬膜 下 出血 1 , 例 大脑 实质 出血 1 , 1 为 z 以上 出 例 1例 种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
1.绝对保持病室安静,减少噪音。

使患儿侧卧位或头偏向一侧。

护理
操作要轻、稳、准,尽量减少对患儿移动和刺激,以防止加重颅内出血。

2.不能进食者,应给予鼻饲。

少量多餐,保证患儿热量及营养物
质的供给,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量。

3.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通畅。

4.15~30分钟巡视病房1次。

密切观察并记录患儿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的变化,出现脉搏减慢、呼吸节律不规则、瞳孔不等大等圆、对
光反射减弱或消失等症状,立即报告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5.遵医嘱给予镇静、脱水药、止血药,观察用药后的机体反应,
如皮肤弹性、黏膜湿润的程度等。

足月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足月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发 症 发 生 。 本组 4 2例 术 后 1 ~4h出现 轻 度 右 上 腹 痛 者 未 予 特 殊 治 疗 , ~2d后 自行 缓 解 ; 1 5例 出 现 较 严 重 右 上 腹 痛 , 给
予 美施 康 定 3 mg口服 ,2h1次 ,~ 5d 痛 缓 解 。 0 1 2 疼
氧 致 肝 功 能损 害 加 重 。本 组 6 3例 患 者 术 后 第 2 1 — 4天 出 现
间过 长 过 紧 , 防 下肢 血 栓 形 成 。此 外 还 有 肿 瘤 破 裂 、 预 呃逆 等 并 发 症 的报 道 , 与基 础 病 变 有 关 。本 组 病 例 未 发 现 上 述 并 多 发 症 , 仍须 密 切 观 察 病 情 , 强 巡 视 , 旦 发 生 , 时 给予 治 但 加 一 及
疗 方 法 非 常 重 要 。本 组未 发 现 有此 并 发 症 发 生 。 36 其他 . 其 他 并 发 症 尚 有 异 位 栓 塞包 括胆 囊 动 脉栓 塞 、 肺
情 况 1 1。对 腹 痛 患 者 给 予 关 心 体 贴 , 次 J 耐心 说 明原 因 , 除 消 其 顾 虑 等 , 而 减 轻 患 者 痛 苦 ; 强 疼 痛 观 察 , 时 评 估 疼 痛 从 加 及 等 级 , 切 观 察 疼 痛 性 质 、 位 、 续 时 间 以 判 断 有 无 其 他 并 密 部 持
并 予 相 关 检 查 。本 组 患 者 均 于 1 1 体 温 恢 复 正 常 。 ~ 0d
3 2 腹 痛 腹 痛 与 T C . A E术 后 肝 实 质 急 性 缺 血 、 包 膜 肿 肝 胀 及 肿 瘤 组 织缺 血 、 肿 , 放 H 一K 水 释 致 痛 因 子 刺 激 肝 包 膜 有 关 。 患 者 返 回病 房 后 , 规 每 3 ~6 i 视 观 察 腹 痛 常 0 0r n巡 a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新生儿颅内出血是一种严重的新生儿疾病,常常因为缺氧、产伤、早产等原因导致。

这种疾病对新生儿的健康和生命都有很大的威胁,因此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介绍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方法。

一、一般护理1、保持安静环境:颅内出血的患儿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以避免噪音和震动。

医护人员应尽量避免移动或触摸患儿的头颅,避免引起进一步的伤害。

2、维持正常体温:保持患儿的正常体温,避免过热或过冷,以防止颅内出血的进一步恶化。

3、保持呼吸道通畅:确保患儿能够顺畅呼吸,如果需要,可以使用吸氧等措施。

4、密切观察病情: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包括体温、呼吸、心率、血压等,以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二、饮食护理1、母乳喂养:对于可以母乳喂养的患儿,应尽量母乳喂养。

母乳中的营养物质和抗体可以帮助患儿恢复健康。

2、人工喂养:如果母乳喂养有困难,可以考虑使用配方奶进行人工喂养。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配方奶中的营养成分可能不完全相同,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调整。

3、饮食调整:根据医生的建议,可以适当调整饮食,以促进患儿的恢复。

例如,可以适当增加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

三、药物治疗1、止血药物:根据医生的建议,使用适当的止血药物来控制出血。

2、降低颅内压药物:对于颅内压升高的患儿,可以使用适当的药物来降低颅内压,以减轻对大脑的进一步损伤。

3、抗生素:如果存在感染的风险,医生可能会建议使用抗生素来预防感染。

四、心理护理1、给予安慰和支持:患儿的家长和护理人员应该给予患儿足够的安慰和支持,以帮助他们度过这个困难的时期。

2、解答疑问:对于患儿家长的问题和疑虑,医护人员应该尽力解答,以帮助他们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

3、提供信息:医护人员应该向患儿家长提供关于颅内出血的信息,以及治疗方法、可能的风险和预后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和应对这种情况。

4、增强信心:尽管颅内出血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是只要得到及时的治疗和正确的护理,大部分患儿都可以恢复健康。

儿科护理知识: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措施

儿科护理知识: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措施

儿科护理知识: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措施
【导读】
中公事业单位考试网为广大考生提供医疗卫生护理专业知识,更多精彩内容请锁定中公事业单位。

1.预防颅内高压症的护理
(1)保持安静:患儿应绝对静卧直至病情稳定,头肩部抬高15o~30o,保持侧卧位,尽量少搬动,喂乳时不能抱喂。

除臀部护理外,免去其他清洁护理,动作要轻柔。

(2)给氧:合理用氧根据缺氧程度给予用氧,注意用氧的方式和浓度。

病情好转及时停用。

可减轻颅内出血。

(3)按医嘱正确使用药物:给予维生素Kl、酚磺乙胺(止血敏)、卡巴克络(安络血)控制出血,贫血患儿输入少量血浆或全血。

应用维生素C改善血管通透性。

给予地塞米松,降低颅内压慎用甘露醇。

给予地西泮或苯巴比妥钠控制惊厥。

(4)严密观察病情,如呼吸、神志、瞳孔、前囟有无隆起、有无斜视、频繁呕吐等,及早发现颅内压增高征象。

2.婴儿喂养困难的护理:禁食期间按医嘱静脉输液,输液速度宜慢,并在24小时内均匀输入。

3.健康教育鼓励坚持治疗和随访:有后遗症时,护理人员需要教会家长对患儿进行功能训练,增强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加强围生期保健工作,减少异常分娩所致的产伤和窒息。

热门推荐:护理专业知识
更多精彩内容,请访问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网!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PPT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PPT
孕期保健:孕期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和饮食习惯,避免产生 过度的颅内压力。
定期产检:定期进行产检,及 早发现和干预颅内出血等疾病 。
颅内出血的预防与注意事项
定期随访:出院后定期带婴儿进行随访 ,及时发现并处理任何异常情况。
谢谢您的观 赏聆听
颅内出血的护 理
颅内出血的护理
早期护理措施:包括保持婴儿 的体温稳定、保持气道通畅、 定期监测婴儿的生命体征等。
饮食护理:根据医生建议,合 理安排婴儿的饮食,避免过度 喂养和过度饥饿。
颅内出血的护理
病情观察与护理:密切观察婴儿的病情 变化,根据医生的指导进行相应的护理 措施。
颅内出血的治 疗
颅内出血的治疗
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给婴儿 使用一些药物来减轻症状和促 进康复。
物理疗法:包括物理治疗、理 疗和按摩等,可以帮助婴儿缓 解疼痛和促进血液循环。
颅内出血的治疗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颅内出血情况, 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颅内血肿切 除术等。
颅内出血的预 防与注意事项
颅内出血的预防与注意事项
新生儿颅内出 血护理PPT
目录 介绍颅内出血 颅内出血护理 颅内出血的治疗 颅内出血的预防与注意事项
介绍颅内出血
介绍颅内出血
什么是颅内出血:颅内出血是 指在颅腔内发生的出血现象, 常见于新生儿期。
颅内出血的类型:包括颅内血 肿、颅内出血和脑积水等。
介绍颅内出血
颅内出血的原因:可能由于胎儿过度的 颅内压力、孕期大出血等引起。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措施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措施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措施新生儿颅内出血是常见的一种脑损伤,发生率较高,尤其是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

出血主要包括硬膜下出血、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周围与脑室内出血以及小脑出血四种类型。

以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周围及脑室内出血多见。

目前,由于接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因缺氧引起的脑室管膜下出血及脑室内血已成为新生儿颅内出血的主要病理类型,与早产儿存在胚胎生发基质有关。

脑血管组织毛细血管丰富,结构疏松,对缺氧、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极为敏感,容易发生坏死、崩解而出血。

此外,缺氧使脑血管自主调节功能受损,血管被动扩张血管破裂出血,还直接损伤毛细血管壁引起出血。

若患儿同时合并有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胎粪吸入综合征、硬肿征、缺氧缺血性脑病等较严重疾病,颅内出血发生均较高。

可能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血流速度变化,脑血流增减和脑静脉压增加等,而脑室管膜下生发基质未成熟的血管破裂,导致脑室内出血。

足月儿由于胚胎生发层退化至足月时基本消失,故脑室及脑室管膜下出血较少出现。

1临床表现颅内出血的症状和体征与出血的部位及出血量有关,常见者包括:①意识形态的改变:如激惹、过度兴奋、冷淡、嗜睡、昏迷等;②眼症状:凝视、斜视、眼球上转困难、眼球震颤等;③颅内压增高表现:脑性尖叫、前囟隆起、角弓反张、惊厥等;④呼吸改变:增快或缓慢、不规则或呼吸暂停等;⑤肌张力:早期增高,以后减低;⑥瞳孔:不对称、对光反射不良、固定和散大;⑦其他:无原因可解释的黄疸和贫血。

各类型颅内出血的特点如下。

1.1 硬膜下出血多数为产伤所致的小脑天幕、大脑镰撕裂和大脑表浅静脉破裂所造成的急性大量出血,在数分钟或几小时内神经系统症状恶化、呼吸停止死亡;亚急性者,在出生后24小时后出现症状,以惊厥为主,有局灶性脑征,如偏瘫、眼斜向瘫痪侧等;亦有症状在新生儿期不明显,而在出生后数月后产生慢性硬脑膜下积液,有惊厥发作、发育迟缓和贫血等。

1.2 原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出血起源于蛛网膜下腔的桥静脉,典型症状是出生后第2天发作惊厥,发作间歇情况良好,大多数预后良好,个别病例可因粘连而出现脑积水后遗症。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高, 与新生儿溢奶有区别 , 正常溢奶前 囟平软 , 精神状态 良好。
如有消化道畸形,多伴有腹胀及大便形态改变 。
26 观 察摄入情况 . 注意皮肤弹性 ,防止脱水过度造成 电解质紊乱 ,治疗方面尽量静脉给药,防止皮肤硬 结。注意静 脉给药速度 ,滴速应控制在 4 ~6滴/ n mi,以防止并发症的发

23 观察前 囟 正常新生儿的前囟约 为2 m ̄2m大小, - c c
如果观察患儿前 囟凸 出,饱满 或者紧张 ,提示有颅 内压增 高,
1 65・

经验交流 ・
21 0 0年 l 月 学 术 版 下 半 月 总 第 2 1 1 2期
C ia e l hn H ah t
时 吸 痰 ,以防 止 分 泌物 堵 塞 ,保 持 呼 吸道 通 畅 。吸痰 动 作 要 轻
3 讨论
吸入疗法是 目前治疗哮喘 的最主要的方法 , 其优 点是药物
以气雾形式 ,经气道直接到达肺 部病变部位,作用直接,起效
迅速,避免 了对非病变器官的影响,同时用药量少 ,比口服或
2 护理 2I 一般 护 理 .
静脉用 药量减少 了几十倍 以上,大大减轻 了毒副作用 , 疗效高 且使用 方便 , 加储物罐后克服 了定量气雾剂的不足延长 了定量 气 雾剂 喷嘴至 口腔 的距离 , 定量气雾剂喷出气体对 口咽部气道 的瞬间刺激 , 同时提供 了药物储存空间,防止 了喷 出的药物散 失, 病人有更多次吸入的机会 , 提高了吸入药量和治疗 的效果 。 由于储物罐的缓冲 , 明显减少 了咽部药物 的沉积量 , 还 提高了 用药安全度 。 适用于各年龄阶段 ,尤其是婴幼儿及老年人 , 避 免了静脉用药的风险与痛苦。因此使用定量气雾剂+ 储物罐吸 入疗法治疗小儿哮喘是一种 行之有效 、简便的治疗方法。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观察与护理目的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方法对78例颅内出血患儿予以一般护理、呼吸道的管理、镇静、将颅内压、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留意患儿意识、精神状态、囟门、生命体征等方面变化,根据不同情况予以相应处理措施。

结果60例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经积极有效的治疗护理,治愈58例(96.67%),死亡1例(1.67%),放弃治疗1例(1.67%),总有效率96.67%。

结论在及时发现病情的基础上给予抢救,可有效降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死亡率、后遗症发生率,提高治愈率。

标签: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效果新生儿颅内出血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严重疾病,多由于分娩时胎儿缺氧或产伤所致。

因早产儿颅内出血时存在神经系统症状不明显的这一特点,容易忽视,存在较高死亡率,即使在存活情况下神经系统后遗症也常有出现[1]。

本院儿科通过对2015年1月~2017年9月间60例颅内出血患儿进行精心观察和护理,在发现病情变化的基础上,及早专断、治疗和护理,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和后遗症的发生率,早产儿的存活率和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提高,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60例患儿,35例男婴,25例女婴,其中有19例是早产儿,18例是足月产儿,过期产23例;43例伴有缺氧性颅内出血,17伴有例损伤性颅内出血。

1.2 护理方法1.2.1 一般護理室内保持清洁卫生,定时通风,室温240C-260C、湿度60%-65%之间为佳。

需保证绝对患儿安静,减少甚至避免移动患儿头部,防止产生出血加重。

根据伤口位置,抬高患儿的肩部,避免分泌物及呕吐物吸入呼吸道造成窒息和吸入性肺炎。

同时要做好保温措施,防止出现硬皮肿及上呼吸道感染。

注意应最短时间换好尿片或做完其他事项。

1.2.2 呼吸道的管理因频繁移动患儿头部会产生出血加重且患儿持续同一体位过长吸入性肺炎又容易发生。

应做好一下护理措施:(1)保证患儿的呼吸道畅通,给抽搐情况重、分泌物多的患儿及时吸痰。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一、概述指在新生儿期间,颅内任何部位的出血,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主要因缺氧和产伤引起。

【临床表现】为脑性尖叫、拒奶、呕吐、嗜睡或烦躁、肌张力增强或抽搐等症状。

【治疗要点】止血、对症、支持疗法,控制惊厥,降低颅内压,使用恢复脑细胞功能的药物。

二、护理诊断1、体温调节无效与感染、体温调节中枢受损有关。

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神经系统受损致摄入减少有关3、颅内适应能力下降与颅内出血有关。

4、有窒息的危险与惊厥、昏迷有关。

5、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感染、癫痫。

三、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注意体温、呼吸、心率、面色、神态、囟门饱满度、瞳孔大小。

反射及肢体活动情况,有烦躁不安、脑性尖叫、喷射性呕吐、惊厥等表现时立即报告医生。

按医嘱给予镇静剂、脱水剂治疗。

2、一般护理保持绝对安静,尽量减少头部搬动。

采取头部抬高15℃~30℃,右侧卧位,以减轻颅内水肿和防止呕吐物吸入气管。

各种治疗护理工作尽量集中进行,操作要轻柔,减少震动。

入院3天内免洗澡。

避免局部受压时间过长,引起皮肤压伤。

床垫要平稳、柔软,可加海绵垫子身下,病情稳定后定时翻身。

3、营养支持根据病情选择不同的喂养方法,病情严重者,推迟喂养时间,一般情况好转后给予喂奶。

喂奶时不要抱起,吸吮吞咽困难者用鼻饲喂养。

喂奶后注意观察面色有无发绀、呕吐,防止呛奶窒息。

呕吐重者,宜禁食输液,以供给足够的热量和水分。

4、用药护理准时用药,确保疗效,严格控制每日入量,总液量按50ml/(kg·d)计算。

严格控制输液速度,输液成分以葡萄糖为主,限制电解质的输入。

5、健康教育定期复查头颅CT,有肢体瘫痪者,加强功能锻炼。

早期干预,开发智力,加强营养,防止感染,按时预防接种,加强围生期保健工作,减少异常分娩所致的产伤和窒息。

整体护理在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的应用

整体护理在新生儿颅内出血患儿的应用

氧引起 , 新生儿肝 功能不成熟 、 凝血 因子不 足, 也是 引起 出血 2 3 护理措施 .
根据护理计划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 , 首先 护
士密切 观察 患儿 病情 的变化 、 识形 态改 变 、 囟 、 意 前 瞳孔 、 面 色、 呼吸 、 四肢肌 张力 、 生理 反射 以及 有无 黄疸 和 贫血 等。 各
陈 海梅
( 青海省妇女儿童医院, 青海 西宁 800 ) 10 7
[ 摘 要] 目的 : 探讨新 生儿颅 内出血的整体护理程序 , 以提 高患儿的存 活率。方法: 通过 对症治疗 , 应用整体 护
理模式 , 定有效 的护理计 划措施 , 出疗效评价 。结果 : 制 并做 明显提 高了患儿的存活率 , 最大可能地减 少了并发症和后
显改善 , 原始反射 出现 , 5 ; : 障碍仅部分改 善 , 共 5例 有效 意识 颅内高压 表现减 轻 , 肌张力 轻度 改善 , 始反射 出 现但较 低 原
下, 呼吸尚平稳 , 2 例 ; 效 : 共 l 无 症状未见明显改善 , 括 自动 包 出院 9例 , 死亡 2例 。
2 护理 ‘
所有颅 内出血患儿均应绝对卧床 , 向一侧 , 头偏 整个身躯也 因
取 同向侧位 , 以保持头呈正中位 , 以免颈动脉受压 。尽量少搬 动 , 少噪音 , 减 体温不升的 患儿应 睡温箱 中保 暖 , 患儿体 温 使 保 持在 3 6℃ ~3 7℃, 搐 、 抽 激惹 , 给 予止痉 、 颅 内压 药 应 降
新生儿颅 内出血是一 种常见 的颅脑损 伤, 由产伤 和缺 是 的一个重要原因… 。颅内出血儿 病情 危重 , 变化 快 、 愈后 差 、 病死率高 , 目前 尚无特异 治疗方 法 , 主要 为对症 处理 , 防止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问题如下: 1.常见护理诊断(1)潜在并发症颅内压增高。

(2)不能维持自主呼吸与颅内出血致颅内压增高压迫呼吸中枢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摄入量减少和呕吐有关。

(4)焦虑与家长担心患儿预后有关。

2.护理措施(1)保持病室温度在22℃~24℃,湿度55%~65%。

绝对卧床休息,减少噪音。

护理操作要轻、稳、准,尽量减少对患儿移动和刺激,静脉穿刺最好使用留置针,减少反复穿刺,避免头皮穿刺输液,以防止加重颅内出血。

(2)体温大于38.5℃时,应在30min内使体温降至正常水平。

降温的方法可用解开包被松开衣服,还可头部枕凉水袋。

宜平卧保持头正中位,避免头偏向一侧,以免压迫颈动脉而造成意外。

(3)不能进食者,应给予鼻饲。

少量多餐,每日4~6次,保证患儿热量及营养物质的供给。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观察皮肤弹性、黏膜湿润的
程度。

15~30min巡视病房一次,每4h测T、P、R、BP并记录。

发现问题及时通知医生并做好抢救准备工作。

(4)准确记录24h出入量。

(5)严密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的变化,如有异常(脉搏减慢、呼吸节律不规则、瞳孔不等大等圆、对光反射减弱或消失)遵医嘱给予脱水剂(20%甘露醇每次0.25~
0.5g/kg 30min内静脉推人)。

(6)备好吸痰所用物品。

(7)保持呼吸通畅,改善呼吸功能,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物品压迫胸部,影响呼吸。

(8)遵医嘱给予维生素Kt、酚磺乙胺(止血敏)、卡巴克络(安络血),控制出血,贫血患儿可输少量新鲜血浆或全血,静脉应用维生素C改善毛细血管的通透性。

(9)健康教育,向家长讲解颅内出血的严重性,可能会出现的后遗症。

给予安慰,减轻家长的焦虑,鼓励坚持治疗和随访,发现有后遗症时,尽早带患儿进行功能训练和智力开发,减
轻脑损伤影响。

遵医嘱服用脑复康、脑活素等营养神经细胞的药物,协助脑功能恢复。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