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教学论第三章-教学性质
教学论第三章3教学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
第三单元教学与教学论的历史发展进程一、古代教学论思想的起源与创立二、近代西方教学思想的发展及教学理论独立体系的形成三、传统教学理论的改造与现代教学观的形成四、20世纪我国教学论与实践发展的审视一、古代教学论思想的起源与创立古代中国丰富的教学思想观及其研究方法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以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的知识观中国古代教学内容的基本特点:独尊儒术。
“道成而上,艺成而下”,重道(知识)轻器(艺);轻自然斥技艺。
中国古代教育思想体系以“求善”——求道德之善为主旨,不同于古希腊对“求真”的关注。
(二)以人性问题为核心的教学价值观中国古代教学价值观集中体现在对人性问题的探求上(人性本源,人性形成的看法)。
孔子:“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性相近,习相远也”。
——人性具有可变性。
孟子:“良知良能”,仁义礼智——教学价值在于“复性”,达到“尽心、知性、知天”荀子:“性恶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强调学习、环境的陶冶和改造。
王夫之:“实有”的自然之性,“后天之性”。
“习与性成者,习成而性与成也。
”教学乃“继善成性”的过程。
重人文。
但脱离人的历史发展和社会制约抽象地谈论人性的本质和差异,难以把握人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实质及其复杂关系,以及人性差异的由来及其具体表现。
对教学对象——学生成长的关注。
启发教学、因材施教、长善救失、循循善诱等。
(三)学思行结合的知识行观孔子:学-思-习-行孟子:“内省”、“养气”荀子:闻-见-知-行《中庸》:学-问-思-辨-行宋元明清:涉及知行的先后、难易、轻重、分合及判断真、善、美的标准等问题。
程颐:知先行后朱熹:知先行重;知行相须。
王阳明:知行合一。
中国先哲们偏重于践行尽性,履行实践,言行一致,知行统一,知行互动,较为辩证。
(四)整体、辩证、直觉体悟的研究方法对教学问题的研究基于朴素的经验论。
⒈强调整体综合以及朴素的系统观与哲学、政治等观点一起论述教学理论。
第三章 对外汉语教学
二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材编写
2.实用性 ① 尽量满足学生的交际需要,练习要有利于 提高交际能力。 ② 语言材料要真实、自然。要尽量提供语言 环境的说明。 ③ 练习要充分,形式要多样,要求要明确, 编排要合理。
二 对外汉语教学的教材编写
3.科学性 ① 语言材料要规范、通用,具有典型性和逻辑性。 ② 语言与社会文化知识点的解释要正确。 ③ 语料的安排要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体现循序渐 进的原则。 ④ 注意语法点、句型及重要词语的覆盖、重现和循 环,要符合大纲的要求。 ⑤ 注意吸收学科理论、汉语本体和教材教法的新成 果。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名称
对外汉语教学——1983年后正式使用,有局限性,只 适用于中国(强调对外)
汉语教学——国际场合使用较多 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教学——较为精确, 但太长,不上口 对外汉语教育(学)——不全面 对外汉语——专业名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特点
(一)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1.具有明确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对象 2.具有较为完备的学科理论体系——包括基 础理论和教学理论 “一体”:汉语语言学本体 “两翼”:对外汉语学科与教学论和中外 文化素养 3.具有准确的学科定位 4.具有成熟的研究队伍和丰硕的研究成果
三 对外汉语课堂教学
(一)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地位 课堂教学是中心环节 (二)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 1.组织教学 2.复习检查 3.讲解新课 4.巩固新课 5.布置作业
(三)对外汉语课堂教学的技巧
1.备课和教案 (1)分析教材 (2)分析教学对象 (3) 确定教学方法
2.课堂的组织 (1)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 (2)使学生集中注意力 (3)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有创造性 地学习
中断(1966年-1972年)
第三章教学理论
化学教学总是从引导学生从认识具体的物质 和现象开始,从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开始, 和现象开始,从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开始,从已 知到未知,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 知到未知,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进而通过实 践(主要是学习实践 活动去运用化学知识、发展认识能 主要是学习实践) 主要是学习实践 活动去运用化学知识、 力。
中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学生在 学习过程里,能掌握主动权,能够主动、 自觉、积极地学习,跟教师的主导作用协 同进行。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学生的主 体性,就要处理好这样几种关系:激发学 生的学习动机、启迪学生的思维、即时的 信息反馈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二、实验引导和启迪思维统一
实验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以及 态度、方法等有激励、引导作用
启发式教学是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前提下, 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 极性,促使他们自觉地发展智能、情感和意志的认 识活动。化学教学中的启发式则以突出实验教学、 形象化教学、突出学生的学习实践活动,激发学习 动机、激励积极思考和主动探索的精神为特点,以 不断发展学生的智能,促使他们得到全面发展。由 此可见,化学教学中的启发式原则的正确。
教学论是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指 导,以自然科学方法基础的 不能把教学论看作是由心理学派生出来 的,只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概念来解释全部 教学过程更不能从心理学得出全部教学理 论。” 教学论“有机地包含”对学生的心理 研究。
常见的教学方法: 常见的教学方法:
按学科教学的特征进行试验 : 实验引导探索法 单元实验程序教学等 按课堂教学进程 分段式教学法 四课型单元教学法等 按学生认识活动的特点 综合启发式教学 自学辅导法等;
注意精选教材内容,注意联系日常生活和生 产、环保等实际,注意组织并完成好实验和实 践活动,注意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指导学生 的学习方法;从具体的教学内容来说,全面设 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目标、培养能力 的目标,以及思想教育目标等,采取有效的方 式、方法,使这些项目的要求落到实处,是实 现掌握双基和发展智能统一原则的基本途径。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三章)
• 二、 语文教材的构成要素 • 语文教材由四个相互联系的基本要素构成,即课文(范文) 系统、助读系统、作业系统和知识系统。 • 1.课文(范文)系统。 • 课文系统指的是根据课程标准规定的选文标准或选文原则 所选取的课文系列。它是语文教材的主体部分。以范文系 统为教材的主体是语文教材区别于其它学科教材的根本特 征。范文系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语文教学主要 就是凭借文质兼美、具有典范性的课文(范文)让学生学 习语文知识,训练语文能力,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审美情 趣,接受人类文明成果的教育、熏陶,从这个意义上讲, 范文就是“无声的老师”。
• 3.实践活动系统。作业系统指的是教材为帮助学生复习 巩固语文知识、培养提高语文能力和检测学生学习结果而 有计划提供的各种思考与练习,分为口头和书面两种形式。 作业系统一般都是与范文采统、知识系统密切配合的。也 有一些语文教科书的编者出于某种需要,把作业系统单独 抽取出来,专成独立的练习册。 • 4.知识系统。知识系统指的是语文教材所提供的语文基 础知识系统,主要包括汉语知识、文体知识、文学知识、 听说读写知识、文学史知识、文学鉴赏知识、文化知识、 逻辑知识等。一般以短文或系列文章的形式集中出现在每 个教学单元之中或每册书的末尾,也有分散在课文前后的 “提示”、“注释”、“思考、练习”之中。它可以指导 语文实践,有利于提高语文能力。
2.助读系统。助读系统指的是教材为帮助学生阅读 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读能力而提供的一系列 材料,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课文提 示、注释,题解、作者介绍、补白、插图等等它 有利于学生自学,促进自学能力和习惯的形成; 某些提示直接反映编者的意图和教学指导思想, 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也有利于统一教学内容, 使不同学校不同班级在教学上保持一致,利于统 一考核。不过,长期以来通用教材的助读系统多 以课文注释的形式出现,这是不够的。因此建立 完善的助读系统有助于学生读懂课文,不断提高 自学能力
中学生物学教学论-第三章 中学生物学教材整体分析
爱思考的习惯。
教材增加了计算机网页页面和网址,力求体现信息时代的特点,培 养学生上网获取生物学信息的能力。 另外,与各册教材同时配套资源的还有《教师教学用书》(附光盘 )、《探究活动报告册》、《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以及教学投影 片和教学挂图等,教学辅助资源非常丰富。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5.1.4
主要栏目介绍
“资料分析”主要是给学生提供图文资料,让学生进行分 析,得出结论。教材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先说结论,后举 实例的写法,让学生通过资料分析和讨论,自己得出结论
,以期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处理生物科学信息
的能力。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5.1.4
主要栏目介绍
“进一步探究”和“课外实践”,旨在鼓励学生进行
教材结合有关活动介绍了观察、实践、调查和资料分析等科学探
究的一般方法。教材中明确写出这些方法性内容,意在引导学生在活 动中注意领悟、总结和应用这些方法,而不是让学生当做教条来记忆
。Hale Waihona Puke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1.5.4 版面设计新颖活泼、美观,教材辅助资源丰富
每册教科书约有200幅精美的彩图,其中有学生生活情境的插图,
生物学课程与教材分析
主讲教师:钟玉林 2012年11月
化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第三章 中学生物学教材整体分析
本章学习目标:
1. 了解人教版初中、高中生物学课标教材的编写时代背景,熟悉其编 写体例、主要栏目;了解人教版高中生物学课标教材的编写指导思想, 熟悉其编写特点。 2. 依据教材整A体分析的原理与方法,分析人教版初中、高中生物学 课标教材的主要内容和主要特色,分析高中生物学课标教材的教育功能。 3. 从知识体系和主要特点两个方面分析苏教版和北师大版初中生物学 课标教材;分析苏教版和浙科版高中生物学课标教材。 4. 了解香港特别行政区普通高中生物学教材的特点;了解美国BSCS 教材、HRW教材和英国《生物学引论》(Introduction to Biology)教材 的特点。
课程与教学论第三章
第三节 课程目标的叙写
4.不可行 5.没有功能 —未能反映目标所代表的价值 3.空洞 —未能指明学生行为所适用的生活领域内容
7.不适切
—与教学环境、社会环境不适应
第三节 课程目标的叙写
结果性目标 —知识:了解、理解、应用
—技能:模仿、独立操作、迁移
体验性目标 —过程与方法:经历(感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反应(认同)、领悟(内化)
第一节 课程目标概述
2.教育目的体系 —教育目的:国家的;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 —培养目标: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的的具体化 —课程目标:培养目标的具体化;学校全部教育内容和教育实践活 动的直接目标;总体目标(与培养目标一致);学科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课程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
第一节 课程目标概述
第二节 课程目标体系的构建
……应该是一种美学评论式的评价模式,即对学生活动及其结果的 评价是一种鉴赏式的评价,依其创造性和个性特色检查其质量和 重要性,而不能像行为目标那样,追求结果与预期目标的一一对 应关系。
—优点:强调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创造性表现、主体性和个性化发展, 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
—缺点:过于模糊;更适用于部分学科的学习
—学生能力、现有教育资源
8.通俗性 —易于理解
第三节 课程目标的叙写
二、课程目标叙写中常见的错误
1.目标体系不完整 —未能涵盖所有的价值追求(不同层面的目标) 2.没有指明学生的学习成果 —描述教师的表现而非学生表现,譬如使学生……;培 养学生…… 3.陈述不准确 —行为主体的错位
—用词(行为动词)不准确,譬如灵活运用……;培养 学生……的精神、态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
课程与教学论 第3章 课程与教学功能和目标定位
夸美纽斯主张“泛智论”。他在《大教学论》一 书中提出“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这句话便是夸氏 人文主义情怀的“泛智论” 表述,即“把能够成为对 世界生动反映的东西称为“泛智论””,它将是“完 整的、简短的普通教育课程;是真理的正确无误的标 准以及是日常生活与工作的可靠写照”。
永恒主义者主张,教育的首要内容应该 是永恒学科。永恒主义认为,课程应该教给 儿童一定的基础科目,这些基础科目将使他 们知道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的永久性。
第三章 课程与教学功能和目标定位
第二节 课程与教学的目标定位
课程与教学的目 标定位
一、培养目标的关 联概念辨析
二、从政策决定 到教学行动的目
标体系建设
在关联概念连续体中的位置 培养目标的上位概念
培养目标本身的概念分析
培养目标的下位概念
加强学校员面的毕业生形象和学 段目标建设
推进素养为纲的教学目标和学习 目标建设
功能是某一事物在环境中所能发挥的作用和能力,是事物的客观属性。 功能是事物自身的固有属性,而作用、价值、职能则是关系范畴。 功能是作用、价值、职能得以实现的前提,赋予作用、价值、职能发挥的可 能,规定了作用、价值、职能发挥的指向性。 功能的实现也有赖于作用、价值和职能的发挥。如果功能不足,就难以支撑 作用、价值、职能的发挥或出现功能与作用、价值、职能要求错位的现象。
1、培养目标是中心,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育目的、教育方针以及核心素养、课程目标,它们与培养目标一起 构成了一个从思想到行动的关联概念连续体。 3、它们联系紧密、相互依托,是一个整体,但又各自有所侧重,在这个 关联概念连续体中拥有自己的特定位置。
在培养目标关联概念连续体中,培养 目标有两个上位概念,一是教育目的,二 是教育方针,两者都对培养目标的厘定具 有重要的指引作用。
数学课程与教学论第三章
(二)探究新知
1.由上面的分析讨论得到绝时值的概念
定义:一般地.数轴上表示数。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 作:!a1.读作:。的绝对值.
2.给出实例.说明概念.加深学生时概念的理解
例3-1 表示数10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就是10的绝对值.即:10, 表示数-10的点A到原点的距离就是一10的绝对值.即,|-10|=10.
让学生分组讨论,井且把问题进行分类讨论,渗透分类讨论的思想。学生 会仔细观察关系式.发现绝对值是非负数。这是绝对值的一个性质.教师给 予板书强调。这样通过创设问题悄境.学生自己归纳总结而得到了绝对值的 定义。
二、课题二:相似三角形 (一)提出问题
(二)探讨与思索 针对此问题的具体情况我们可以发现问题包含三个要素:乘积式、 比例和相似性。对此我们一般有两条思维线索,即逆推和顺推。 (三)探求
第二层次
数学教学的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原则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启发诱导与积极参与相结合的原则 传授数学知识与培养智能相统一的原则 抽象与具体相结合的原则 合理组织与方法手段优化相结合的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 严谨与量力相结合的原则 反馈与调节相结合的原则
曹才翰、蔡金法锁住的《数学教育学概率》提出 的三层次数学教学原则体系 数学教学原则体系(二)
问题3
如何用数学式子来表达一个数的绝对到三个相应的 数学表达:如果a>0 .那么,一、如果a<0.那么.|a| =?二、如果a>0.那么 |a|=?。.这样就完成了文字语言到符号语言的转换,使学生从文字语言到 符号语言转换的能力得到培养。
问题4一个数a的绝对值到底是一个什么数呢?是正数还是负数?
一、课题一:绝对值
(一)情境引入
00467课程与教学论第三章课程与教学的目标复习资料【47个考点】
第三章课程与教学的目标第一节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涵义与功能1[单选]教育目的举例:自我实现的人格、自律的伦理性格、探究精神的发展、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2[简答]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功能(1)为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的选择提供依据;(2)为课程与教学的组织提供依据;(3)为课程实施提供依据;(4)为课程与教学评价提供依据。
第二节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1[单选]四种典型的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取向:“普遍性目标”取向、“行为目标”取向、“生成性目标”取向、“表现性目标”取向。
2[单选]“普遍性目标”取向:是指基于经验、哲学观或伦理观、意识形态或社会政治需要而引出的一般教育宗旨或原则,这些宗旨或原则直接运用于课程与教学领域,成为课程与教学领域一般性、规范性的指导方针。
3[单选]“普遍性目标”取向的特点:普遍性、规范性、模糊性。
4[单选]“普遍性目标”是一种最古老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取向。
5[单选]“普遍性目标”:中国古代的经典文献《大学》中曾这样规定教育宗旨:“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5[单选]“普遍性目标”:斯宾塞确立的为“完美生活”作准备的五个综合性教育目标。
6[单选]“普遍性目标”的价值观:“普遍主义”。
7[单选]“行为目标”是以具体的、可操作的行为的形式加以陈述的课程与教学目标,它指明课程与教学过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
8[单选]行为目标的基本特点:精确性、具体性、可操作性。
9[单选]行为目标是在教育过程之前或教育情境之外而预先制定的作为课程指令、课程文件、课程指南而存在的目标。
10[单选]泰勒认为,行为目标实际上包括“行为”和“内容”两个方面。
目标陈述的例子:“能写出清晰又有条理的社会学科计划的报告”、“熟悉有关营养问题的各种可靠的信息来源”。
11[单选]布卢姆、克拉斯沃尔等人继承并发展了泰勒的“行为目标”理念,借用了生物学中“分类学”的概念,第一次在教育领域确立起“教育目标分类学”。
0467课程与教学论_第三章课程与教学的目标
课程与教学的目标
2.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
四种典型取向:普遍性目标、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 2. 行为目标取向 梅杰·行为目标运动 教学目标的三个组成部分
学生外线的行为表现 能观察到的行为表现的条件 行为表现的公认准则
课程与教学的目标
2.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
四种典型取向:普遍性目标、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 2. 行为目标取向 行为目标取向的本质:科技理性,体现为科学主义教育价值观,对行为的有效控制为核心
课程与教学的目标
2.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
四种典型取向:普遍性目标、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 课程目标发展存在的问题 关于目标的性质问题 目标的价值取向问题
课程与教学的目标
3.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确定
基本来源 学习者的需要:作为课程与教学目标来源的学习者的需要是完整的人的身心发展的需要,
课程与教学的目标
2.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取向
四种典型取向:普遍性目标、行为目标、生成性目标、表现性目标 3. 生成性目标取向 生成性目标的价值:消解了行为目标取向所存在的过程与结果,手段与目的之间的二元对
立、当过程与结果,手段与目的被内在统一起来之后,课程与教学目标就是学生在教育过 程中,在与教育情境的交互作用中所产生的自己的目标,而不是课程开发者和教师强加的 目标、学生有权利决定什么是最值得学习的,当学生从事与自己的目标相关联的学习的时 候,他们会越来越深入地探究已有的知识、基于生成性目标的课程必然是终生学习。 生成性目标的缺陷:过于理想化、首先大多数教师没有受过与学生进行有意义对话的训练、 其次,很多教师也可能不运用这种交互式的教学方法,因为这需要额外的计划和努力、最 后,学生有时并不知道学习什么对他们是最好的、总之,基于生成性目标的课程与教学太 开放了,学生可能永远找不到适切性。
课程与教学论82335
课程与教学论资料整理王本陆高等教育出版社第一章序言1。
课程与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和任务(一)现象、问题、规律.(二)事实问题、价值问题、技术问题。
(三)揭示规律,确立价值,优化技术。
2、教学论学科的形成: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1632年发表的《大教学论》,是教学论学科诞生的重要标志。
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继《大教学论》之后教学论学科形成的另一个重要里程碑。
3. 教学论研究具有一些基本特征:第一,强调教学论的哲学和心理学基础。
第二,强调提高学科的独立性和科学性。
第三,形成了教学论的基本范畴。
第四,形成一些最基本的教学思想.第五,注意理论和实践的互动,出现了专门的教学实验。
第六,出现了一大批专门研究教学论的教育家。
4. 一般认为,美国学者博比特,1918年出版《课程》,是课程论作为独立学科诞生的标志.美国教育家泰勒,于1949年出版《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该书在现代课程论学科发展上具有里程碑意义.5. 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意义:1。
课程与教学是学校教育的基本工作。
2。
课程与教学论需要系统学习:A. 不能把学过和真正掌握画等号。
B。
掌握课程与教学论有多种途径。
C. 系统学习是全面掌握的基本方式。
D. 真正全面掌握是个长期的过程.6。
学习课程与教学论的方法:A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B联系实际,学思结合.C注意扩展学习。
第二章课程的基本理论1. 课程:就是指教学的内容及其进程安排。
2。
我国课程论专家施良方把课程定义归纳为六大类型:课程:即1教学科目;2有计划的教学活动;3预期的学习结果;4学习经验;5社会文化的再生产;6社会改造。
3。
学科课程:主要是指从各门学科领域选择部分内容,分门别类地组织起来的课程体系,由于它是分门别类的设置,所以又被称作“分科课程”.4. 课程的表现形式包括: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其他教学材料。
A课程计划:是关于学校课程的宏观计划,它规定学校课程的门类、各类课程的学习时数以及在各年级的学习顺序、教学实践的整体规划等。
第3章 课程与教学内容
㈡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特点
1.基础性 中小学学校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使学生 有效地习得做一个合格公民所需要的 、能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要的基本知 识和基本技能。因此,为学生所选择 的课程与教学内容一定要体现基础性 。(迁移性、生成性、概括性)
㈡课程与教学内容的特点
2.先进性 先进性集中体现在现代性和发展 性上,课程与教学内容要体现社 会和科学的前沿问题,又要关注 它们与学科知识的有效融合。 ‚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 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纲要(试行)》
这一类课程与教学内容的主要特点是:以提高
学生的能力为主要任务,不同类型的能力需要 不同类型的训练材料;与实际活动有密切联系 ,用以培养某种能力的训练材料须与某种 实 际活动的特点相符合;按照不同的活动方式, 提供不同的心理训练材料。
㈣关于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个体的人格构成中居于重要的 地位,人的全面发展除了智力的发展外,还有情感、 态度、价值观的发展,而这些素质的发展程度将影响 一个人未来事业的发展和人生的质量。
2.课程与教学内容的动态表达——学习活动
教育只有一种教材,那就是生活的一切方面。(怀特海) 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陈鹤琴) 教育即生活,做中学(杜威) 感知运动和操作活动(蒙台梭利、福禄贝尔)
行为课程:强调以幼儿的行为为中心,注重行为的实践。(张雪
门)
动态表达强调做中学和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强调
横向组织原则是与学科发展综合化的趋势相一致的。 它克服了对学生经验、社会生活以及知识本身的整体性 进行分割的缺陷,有利于把学生既有的和新的需要、兴 趣、经验等整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人格;有利于消除
学科之间彼此孤立、壁垒森严的对立局面,以知识的广
课程与教学论第三章
(三)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2
2.贴近生活 .
这是体现课程内容的时代性,与社会有紧 密联系
4
1.注重基础性: .注重基础性
这源于基础教育的地位 和特征;基础性主要指 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1
4.强化价值观 . 和道德教育
课程内容必须传 递国家和民族核 心的价值观,帮 助学生提升人格。
3.尊重学生经验 .
15需要评估模式根据目标优先程度的顺序编制课程计划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确定优先的课程目标判断学生达到每一种课程目标的可能性系统阐述试验性目标16welcomepowerpointtemplatesnewcontentdesign10yearsexperience如果说目标是课程的灵魂那么内容似乎可以比作课程的心脏它是课程生命活力的源泉
第三章 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
课堂思考
课程目标是什么? 课程目标是什么?
☆二份有思考价值的材料: 《问题情境:美国一份关于课程目标的报告》 问题情境:美国一份关于课程目标的报告》 (文章链接 ) 文章链接 《一课两教引出的思考》 一课两教引出的思考》 (文章链接 ) 文章链接
一、课程目标
(一)课程目标的涵义
1.课程内容即教材或学科知识
优点: 优点:
知识和技能 的具有系统性 可操作性强
缺点: 缺点:
学习内容是由外 部力量规定的他们 必须接受的东西, 而不是学生自己感 兴趣的东西; 脱离学生的生活 。
2.课程内容即教材或学科知识
优点: 优点:
强调学生在学 习中的主动性; 习中的主动性; 关注学生的活 动。
(四)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
1.正确把握课程内容组织的不同取向 . 学科取向
以学科逻辑为根据,认为课程 是“有组织的知识的累积传统”, 而知识的传递是以教材为依据的。
最新王本陆课程与教学论第三章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PPT课件
三、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三)尊重学生经验 • 美国强调自学与社会研究、设计学习、社会参与性
学习。 • 日本开设“特别活动”、综合学习时间。
(四)强化价值观和道德教育 课程内容必须传递国家和民族核心的价值观,
帮助学生提升人格。
四、课程内容组织的要素
课程要素即课程的基本构成,是课程组织的基本 线索或脉络,故又称课程组织的要素,简称组织要 素。
(四)处理好直线式与螺旋式的关系
• 直线式与螺旋式互相弥补对方的不足。
六、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
(一)选择小学课程内容的基本原则
1.基础性原则。
2.时代性原则。
3.实用性原则。
4.综合性原则。 课程结构的综合性是当代小学课程内容选择和组织的最明
显特点,体现在三个方面: (1)加强学科的综合性。 (2)设置综合课程。 (3)增设综合实践活动。
一、课程内容的含义
• 课程内容是指各门学科中特定的事实、观点、原理和问题以 及处理它们的方式,是一定的知识、技能、技巧、思想、观 点、信念、言语、行为、习惯的总和。
• 三个要点: (1)课程内容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精华。 (2)课程内容是学生学习的对象。 (3)课程内容是影响学生发展的材料。
• 在不同时代和不同国度,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政治体制与 教育目的不同,课程内容也有不同。
(三)选择课程目标的基本取向
(四)运用“需要评估模式”
该模式的四个阶段: 1.系统阐述试验性的目标。 2.确定优先的课程目标。 3.判断学生达到每一种目标的可能性。 4.根据目标优先程度的顺序编制课程计划。
第二节 课程内容
• 一、课程内容的含义 • 二、课程内容的不同取向 • 三、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 • 四、课程内容组织的要素 • 五、课程内容组织的原则 • 六、小学教育的课程内容
《课程与教学论第三章课程与教学》PPT课件
3、表现性目标价值取向 是对解放理性的追求
4、表现性目标价值与局限 价值:
强调学生个性发展与创造,自主性和主体 性,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指向人的自由 和解放
局限:
难以操作,容易流于形式
三种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比较
行为目标
科技理性(控制)
生成性目标 实践理性(过程)
表现性目标 解放理性(自由)
目标不确定性,教学的开放性对教师和学生提出 了很高的要求,这是大多数教师和学生无法做到 的。
所以只是看起来很美。
(四)、 表现性目标取向
1、表现性目标涵义
是指每一个学生个体在与具体教育情境的 种种“际遇”中所产生的个性化的创造性 表现
2、表现性目标特点
旨在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强调个性化。在 表现性活动中,教师希望提供一个情境, 学生在此情境中获得个人意义。
三 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基本来源
(一) 学习者的需要 1、 涵义 作为课程与教学目标来源的学习者的需要
是“完整的人”的身心发展的需要,即儿 童人格发展的需要。 2、 作为课程与教学目标的学习者需要的确 定 是学习者自由选择的过程,教师提供的帮 助也不能违背这一宗旨
(二)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
《课程与教学论第三章课 程与教学》PPT课件
一、课程与教学目标的涵义
1 、教育目的 教育的总体方向,它体现的是普遍的、总体的、终极的教
育价值。体现在宪法、教育基本法、教育方针之中 2、教育目标 它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 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的价值,如:
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的教育目标 3、课程与教学目标 是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 具体体现在课程开发与教学设计中的教育价值,如:不同
2、生成性目标特点
教学论 迟艳杰主编
活动性现象
• 即在教学存在的基本活动方式、成分、类 型中表现出来的教学现象。有学者认为, 这一类型的教学现象可以归纳为七种: “师生教学共同体即教学、师生教学调控 活动、教授活动、学习活动、师生交往活 动、教师自主活动(如备课、教研等)、 学生自主活动等,由此可以确定教学及其 相关活动的特殊性和基本联系。”
(二)建立期
• 标志:1632年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的出 版,标志着教学封建教学思想的批判——尊重人的天性,关注 儿童的自然发展。 2、寻求教育教学理论的科学基础 (1)夸美纽斯以唯实主义理论为基础建立教学论。 (2)赫尔巴特以观念心理学为基础提出教学理论 3、教育教学理论体系的初步构建与形成 (1)教学理论独立体系的形成 (2)传统教学理论的改造和现代教学关的形成
环境性的现象
• 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 例如幼儿园教学的科学 活动《恐龙》中,创造一个物质环境,布置一个 恐龙图片展。幼儿在恐龙的世界里,已有的认知 经验被调动。此时,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 借助这些图像,将不易表述的内容清晰、形象、 生动地展示于幼儿面前,使他们在直观的情境中 不知不觉地认识了外形各异的恐龙,不仅解决了 语言描述的难点,还渗透了观察、发现能力的培 养,发展了幼儿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使他们尝 到了学习的快乐。
关系性现象
• 教学现象总是发生在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 及其相互关系之中。这一类型的教学现象 主要包括从认识论角度表现的交往关系、 认识关系、实践关系、价值关系等,从本 体论角度表现的主要关系、次要关系、相 关关系等,从存在论角度表现的教学关系、 师生关系等。 • 概括地来讲,就是教学活动中人与人、人 与物、人与环境、人与信息等之间的关系。
中国现代教学思想的发展
• 清末和民国时期现代学校教育体系中的教 学实践 1905废科举 新学校取代旧学堂和书院,班级教学取代 个别教学 杜威 陶行知
课程与教学论 第三章
3、选择课程目标的形式取向
对几种课程教学目标形式取向的反思 • 要不要预先确定课程教学目标? – 人的行为都是有目的的,课程也需要一个基本的目标要求,否则 课程质量很难保证,课程结果也很难评价。 – 随着教师的成熟,预先确定的目标应减少。
案例分析:《司马光》教学片断
强调学生的独特见解,却忽视对文本的基本尊重。
教育目的 (教育宗旨、教育方针、教育目的) 培养目标 课程目标 教学目标 (学年目标、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
课程目标的功能
• 1、导向功能 • 2、激励功能 • 3、标准功能
二、确定课程目标的依据
泰勒目标模式 • 三个来源: 学生、社会、学科 • 两个筛子: 教育哲学、学习心理学。 在选择教育目标时运用学习心理学。 在最底层次上,学习心理学的知识使我们把可能期望通过学习过程使 学生产生的变化,与不可能期望产生的变化区别开来。在较高层次上, 学习心理学的知识能使我们把在特定年龄阶段可行的目标与那些可能 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或几乎不可能达到的目标区别开来。
• 课程内容在传统上历来被作为要学生习得的知识来对待的, 重点都放在向学生传递知识这一基点上,而知识的传递是 以教材为依据的。所以,课程内容被理所当然地认为是上 课所用的教材。这是一种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价值观的体 现。
这种把重点放在教材上的课程内容 优点: 知识和技能的具有系统性,可操作性强
缺点: 学习内容是由外部力量规定的他们必须接受的东西,而 不是学生自己感兴趣的东西;脱离学生的生活
第三章 课程目标与 课程内容
现代课程理论之父 :
泰勒
1949年《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
课程编制的“目标模式”基本内容:
如何确定目标、如何选择经验、
如何组织经验、如何评价结果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章节解读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章节解读
《美纽斯大教学论》是英国哲学家约翰·洛克于1690年出版的
一部重要论著,对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和阐述。
本书共分为四章,每一章都对教育中的某个重要主题进行了论述和解读。
第一章:教育的目的和重要性
在这一章中,洛克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并提出了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德育、智育和体育。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发展成为独立思考、自律和自主学习的个体,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和技能。
第二章:教学方法和教学原则
洛克在这一章中探讨了教学的方法和原则。
他主张采用亲身经历和实践的方式来教育学生,而不是单纯的死记硬背。
洛克认为,学生应该通过实践、观察和体验来学习知识,并且教学应该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力。
第三章:学科教学
这一章主要探讨了不同学科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洛克认为,不同的学科有不同的教学要求和方法,教师应根据学科的性质和学生的需求来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此外,洛克还提出了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四章: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案
这一章讨论了教育实践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洛克认为,教育中可能会出现学生的不合作、缺乏自我激励和学习
困难等问题,而教师应该采取适当的方法和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
他主张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并且要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总体来说,《美纽斯大教学论》全面探讨了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强调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批判思维的重要性。
这部论著对现代教育学习和实践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大教学论第三章心得体会
在阅读《大教学论》第三章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的深远影响。
本章主要阐述了教育的本质、目的、内容和方法,以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
通过学习,我对教育的理解更加深入,以下是我对第三章的心得体会。
一、教育的本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
教育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道德品质、情感态度和能力。
教育的本质在于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使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具有独立、自主、创新和批判的精神。
在阅读本章时,我认识到教育的本质具有以下特点:1.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2. 社会化:教育是社会的基本功能之一,通过教育使个体适应社会,实现个体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3. 创新性:教育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他们能够在未来社会中发挥积极作用。
4. 个性化:教育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
二、教育的目的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具有独立、自主、创新和批判精神的人才,使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具有竞争力。
具体而言,教育的目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2. 培养学生的智力: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应该注重学生的体育锻炼,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4.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育应该关注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三、教育的内容教育内容是教育活动的核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知识教育:传授给学生必要的科学文化知识,帮助他们掌握基本的生存技能。
2. 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公民意识和责任感。
3. 艺术教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修养。
4. 体育教育: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
5. 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如果没有 进行道德的教育 ,只是一种没有 目的的手段。道 德教育如果没有 教学,则是一种 失去了手段的目 的” 。
第一,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该尊重生命存在 ,珍视精神自由。 第二,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该坚守道德伦理 ,维护社会公正。 第三,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该积淀人类良知 、守护精神家园。
五、文化性
3.《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 中的教学概念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共同活动。 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 、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 本技能,发展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 的思想品德。”
二、教学的概念
(一)教学的定义 (二)确定教学概念的意义
(一)教学的定义
1.方法论的思考 2.操作性的定义
四、伦理性
教学的伦理性,是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行为 所承载、所蕴涵、所涉及的伦理意义。主 要表现在:教师的教学活动,应该尊重学 生的生命存在、珍视学生的精神自由,帮 助学生走向有尊严的生活;应该坚守道德 伦理、维护社会公正,指导学生走向德性 生活;应该积淀人类良知、守护精神家园 ,促进学生走向卓越生活。
二、实践性
教师教学的实践性,就是教师在教学 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人、文化和自 身的现实建构、具体改变或能动作用 的规定性。教师教学的实践性,主要 体现为教师的教学活动是一种交往实 践、价值实践、一种生活实践。
首先,教师教学活动的实践性表现为教学 活动是一种交往实践活动。
其次,教师教学活动的实践性表现为教学 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生活、特殊的生活 实践。
2.你认为本章所分析论述的诸种基本性质, 对当前中小学教师的教学行为,提出了哪些 方面的积极要求?教师应该着重注意哪些方 面的问题?
3.请对中小学存在的体罚现象,进行评论 并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
1. 汪刘生:《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审 美过程》,《教育理论与实践》, 1990(1)
2. 孙国友:《也谈教学的本质》,《中 国教育学刊》,1998 (1)
一、关于教学涵义的典型理解
(一)不同定义方式下的教学概念 (二)我国传统理解中的教学概念
(一)不同定义方式下的教学概念
1.“教学”的描述性定义 2.教学即成功 3.教学是有意进行的活动 4.教学是规范性行为 5.科学的教学定义
1.“教学”的描述性定义
教学的描述性定义是:教学就是传授知 识或技能。
1.方法论的思考
在对教学概念的理解中,突出教师的 行为主体地位,即将教学定义为“教 师的活动”,而不是“教师教、学生 学的活动”。 教学活动亦即教师教的活动。
2.操作性的定义
教学是教师指导、帮助和促进学生学习 的活动过程,其基本功能是传授知识、 培育能力、涵养品性、助长生命,最终 整体地完成促进学生成长的历史使命。
第三节 教学的基本性质
一、认识性 二、实践性 三、社会性 四、伦理性 五、文化性
一、认识性
所谓教师教学的认识性,是指教师的教学 活动中所承载和蕴涵的基于认识、指向认 识、通过认识和促进认识的内在规定性, 主要表现在以传递知识为基本目标、以理 解学生为基本前提、以启迪智慧为深层目 标等方面。
首先,教师的教学以传递知识为基本目标。 其次,教师的教学以理解并适应学生为基本 前提。 第三,教师的教学以启迪智慧为深层目标。
(二)教学本质的“发展说”
教学本质的“发展说”认为,教学过程就 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促进学生的发展,乃是教学中所蕴含的最 为直接的教育价值。
(三)教学本质的“层次类型说”
由蒲心文提出的教学本质的“层次类型说 ”,是对多种教学本质观予以较为全面剖 析的重要代表。 “层次类型说”对哲学认识论所扮演的角 色、所起的实际作用以及对教学过程本质 的“认识说”的评价基本上是恰当的。
张广君:《当代教学功能的价值取向》, 《高等教育研究》,2007(7)
(二)确定教学概念的意义
1.教学概念指称着教学现象 2.教学概念映射着教学性质 3.教学概念标定着教学立场
第二节 关于教学本质的讨论
一、什么是教学本质 二、关于教学本质的主要观点 三、教学本质研究的时代演进
一、什么是教学本质?
(一)教学本质的“特殊认识说” (二)教学本质的“发展说” (三)教学本质的“层次类型说” (四)教学本质的“学习说” (五)教学本质的“实践说” (六)教学本质的“交往说”
(一)教学本质的“特殊认识说”
教学本质的特殊认识说最初源于前苏联凯 洛夫主编的《教育学》。 把教学过程看作是一种认识过程的最显著 特点,在于其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鲜明立 场和有效应用。 教学本质的“认识说”过分强调了教学过 程的认识方面,有以偏概全之嫌。
(一)教学本质的含义 (二)教学本质的特征
(一)教学本质的含义
教学本质是教学的具体功能、性质 和目标等的最终根据,是教学之所 以为教学的根本原由。
(二)教学本质的特征
首先,教学本质具有唯一性。 其次,教学本质具有整体性。 再次,教学本质具有恒常性。 最后,教学本质具有特异性。
二、关于教学本质的主要观点
《学记》,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和“教 学相长”,在教与学相对的意义上强调教学的 社会作用和个人助长意义。 《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 , 分别有传授、学习之意。
2.《辞海》中的教学概念
教学是“教师传授和学生学习的共同活动” 显然这里所关注的是教的“传授”含义以及 教与学的共同性,作为一种在国内具有典型 意义的理解,教学的这种定义对人们后来的 研究与实践,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2.教学即成功
“教学”即成功的意思是教学必定涉及 、导致学习。
3.教学是有意进行的活动
教学是有意识的行为,目的是要导致学 习者的学习。
4.教学是规范性行为
规范性教学概念规定教学活动必须遵循 某些道德准则。 训练和讲授 灌输和条件训练 宣传和威胁
5.科学的教学定义
有学者认为,教学必须符合三个条件: 一是教师有目的地引起教师学生的学习 意图,二是说明或表达一些要求学生学 习的内容,三是选择恰当的认知方式。
第三,教师教学活动的实践性,还表现为 教学活动是教师促进学生、发展自我、创 造价值的一种特殊的价值实践活动。
三、社会性
教师教学的社会性,是教师的教学活动在 基础、目的、内容、形式及功能效应等方 面所存在和表现出来的社会规定性。
首先,教师教学活动的基础具有社会规定性。 其次,教师教学活动的职责具有社会规定性。 第三,教师教学活动的内容具有社会规定性。 第四,教师教学活动的过程具有社会规定性。 第五,教师教学活动的功能效应具有社会规定 性。
3. 夏正江:《重考教学活动的本质》, 《教育研究》,2000(7)
4. 廖哲勋:《试论新教学的本质》, 《教育研究与实验》,2006(1)
第三章 教学性质
第一节 教学的涵义 第二节 关于教学本质的讨论 第三节 教学的基本性质
教学目的
理解教学的基本含义 熟悉近三十年来我国教学理论界关
于教学本质问题研究的基本脉络会性、文化性、伦理性等属性的 基本认识。
第一节 教学的涵义
一、关于教学涵义的典型理解 二、本课所秉持的教学概念
教学的文化性,是教师的教学活动在其 本身及相关方面所具有的文化规定性。 教学的文化性,根本上源自于人的存在及 人为事物的文化性。
第一,教师教学职能与目的的文化性。 第二,教学存在形态的文化性。 第三,内容及其选择的文化性。 第四,评价取向的文化性。
1.根据自己对教师教学活动的基本性质的 理解,对一位教师的教学行为进行观察、访 谈、记录并分析。
(四)教学本质的“学习说”
教学本质的“学习说”认为,“教学是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活动”。 这种重视学生及其学习在教学活动中的 主体地位的意向,在某种程度上是对教 育教学改革实践的一种回应。
(五)教学本质的“实践说”
教学本质的实践说主张,教学是一种特殊 的实践活动。
从理论研究的指向上看,实践说注重的是 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的特殊教学实践过程 中各项选择、各类中介、各种行为对学生 主体性发展的终极意义,因而相对来说具 有较大的概括性和较高的理论层次。
(六)教学本质的“交往说”
教学本质的“交往说”认为教学是师生之间 的特殊交往活动。 教学本质“交往说”的基本逻辑清晰、明确 ,具有重要的理论启示和实践意义。
三、教学本质研究的时代演进
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对教学本质的 探索从来就没有停止过。 另一方面,对于中国而言教学本质研究 具有独特的历史背景意义。
(二)我国传统理解中的教学概念
1.《学记》等古代典籍中的教学概念 2.《辞海》中的教学概念 3.《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 的教学概念
从词源上看,“教”与“学”是统一 的,是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同一种事 物,同一种活动。
1《学记》等古代典籍中的教学概念
《中庸》“修道之谓教”强调教的目的和方 式。 《庄子》曰:“学者,学其不能也”,注重 学习的增能补缺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