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概念知识点整理

合集下载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数字的认识和运算1.自然数:从1开始的数,用于计数。

2.数数:根据自然数的顺序数出若干个数。

3.数字的大小比较:通过比较数字的大小来确定顺序,掌握大于、小于、等于的概念。

4.数字的读法和写法:掌握自然数的读法和写法。

5.加法:理解加法的概念和符号,掌握加法的口算技巧。

6.减法:理解减法的概念和符号,掌握减法的口算技巧。

7.数的分解:将一个数分解成若干个数之和。

8.乘法:理解乘法的概念和符号,掌握乘法的口算技巧。

9.运算的顺序: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顺序,理解乘法和除法的运算顺序。

二、数的计量和单位换算1.长度的计量:认识常见的长度单位,如米、厘米、千米,掌握长度的估算和测量方法。

2.长度的换算:掌握不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米=100厘米。

3.重量的计量:认识常见的重量单位,如克、千克,掌握重量的估算和测量方法。

4.重量的换算:掌握不同重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千克=1000克。

5.容量的计量:认识常见的容量单位,如升、毫升,掌握容量的估算和测量方法。

6.容量的换算:掌握不同容量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如1升=1000毫升。

三、几何图形1.点、线、面的认识:认识点、线和面的基本概念。

2.直线、曲线和折线:认识直线、曲线和折线的特征和区别。

3.角:认识角的基本概念,如直角、钝角、锐角等。

4.三角形和四边形:认识三角形和四边形的特征和分类。

5.圆形和半圆:认识圆形和半圆的特征和属性。

6.排列和组合:理解排列和组合的概念,应用于简单的问题求解。

7.对称和平移:识别图形的对称性和进行简单的平移。

四、数据处理1.数的分类和排序:根据给定条件对一组数进行分类和排序。

2.图表的认识:认识一些简单的图表,如柱状图、折线图等。

3.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学会通过实际调查,收集和整理数据。

4.数据的统计和分析:根据图表或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获得信息。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全册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全册

一、整数1.0-100以内的数字2.数的大小比较3.表示数的大小:大于、小于、等于4.数的顺序排列5.数的相反数6.顺数和逆数7.填数题:填写正确的数8.整数在数轴上的表示二、加法和减法1.物品的加法2.图片的加法3.数字的加法4.两位数的加法5.加法的交换律6.集合中的加法7.加法和自然数的性质8.集合中的减法9.数字的减法10.减法的交换律三、乘法和除法1.物品的乘法2.图片的乘法3.数字的乘法4.两位数的乘法5.乘法的交换律6.数0的性质7.除法的概念8.除法的性质四、分数1.分数的概念2.分数的大小比较3.分数的简化4.分数的加法和减法5.分数和整数的加法6.分数和整数的减法7.分数的乘法8.分数和整数的乘法9.分数的除法10.分数和整数的除法五、几何图形1.点、线、线段和射线的概念2.角的概念3.直角、钝角和锐角的比较4.三角形的概念5.四边形的概念6.正方形和长方形7.圆的概念8.弧和弦的概念9.镜像的概念10.平行和垂直的概念六、单位和测量1.重量的表示和比较2.长度的表示和比较3.容积的表示和比较4.面积的计算七、时间和日期1.时间的概念2.秒、分钟和小时的关系3.日期的表示和计算八、图表和数据1.直方图的读取和绘制2.表格的读取和填写3.数据的统计和分析4.数据的比较和排序。

二年级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知识点整理一、数学1. 数字与数的概念- 认识数字0-100,并能正确读写- 了解数的大小关系,如大、小、相等等- 能用数字表示一定数量的物品,如使用计数方法- 认识数的结构,理解个位、十位的概念2. 加法与减法- 掌握0-20的加法和减法- 运用具体物品、图形、图示等进行计算- 理解加法和减法的逆运算关系- 解决简单的加减法问题,如两步运算3. 分数与几分之几- 了解分数的概念和符号- 认识基本的几分之几,如半、四分之一等- 分析和解决基本的分数问题,如分数的比较、相等等4. 几何形状- 认识常见的几何形状,如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 能辨别和描述几何形状的特征,如边数、角数等- 进行简单的图案拼凑和轨迹绘制二、语文1. 识字与识词- 掌握常见的汉字,积累并认读高频词语- 学习使用拼音,理解音节与字音的关系- 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理解简单的短文意思2. 词语搭配与造句- 学习词语的正确搭配,如名词搭配动词、形容词搭配名词等- 进行简单的造句练习,基本使用词语表达意思3. 句子与段落- 学习使用正确的语序和句式- 能够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如句号、问号、感叹号等- 能读懂简短的段落,理解段落中的主题与细节4. 诗歌与故事- 学习朗读诗歌和故事,提高演讲能力和语感- 理解诗歌和故事中的主题、情感等要素- 通过绘本等途径,培养阅读兴趣和想象力三、科学1. 动植物和人体- 认识常见的动物和植物,能描述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了解人体的基本构造和功能,如五官、四肢等- 理解动植物与人体相互关系,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2. 物质与能量- 认识常见的物质,如固体、液体、气体等- 了解物质的性质,如颜色、形状、重量等- 知晓常见的能量形态,如光能、热能等3. 自然现象- 观察、记录和描述常见的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雨天等- 了解自然灾害的原因和应对方法,如地震、台风等- 探索科学实验,培养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四、社会1. 自我认知与尊重- 培养自我认知能力,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学习尊重他人,培养友善和团队合作的意识- 加强礼貌、助人等社交技巧的培养2. 家庭与社区- 了解家庭和社区的组成和功能- 理解家庭和社区的重要性,学习共同生活与互助合作- 学习正确的交通安全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3. 学校与社会- 认识学校的组织和规则,学习遵守校规- 了解社会的组织和职责,如政府、医院等- 开展简单的社会实践活动,培养社会认知和责任感总结:二年级的知识点涵盖了数学、语文、科学和社会等多个学科,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了基础。

小学二年级数学各单元重要知识点全面归纳整理完整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各单元重要知识点全面归纳整理完整版

小学二年级数学各单元重要知识点全面归纳整理完整版文章目录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知识要点归纳: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那个物体的长度确实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能够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8(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第二单元 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知识要点归纳: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运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运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主要涵盖了数字的认识、数的拆分与组合、加减法运算、时间与日历、长度与重量、集合与数据统计等知识点。

下面我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数字认识1. 数字书写:掌握0-20的数字的书写形式和顺序,并能够准确无误地书写。

2. 数字的大小比较:理解数字的大小关系,掌握大小符号的意义,能够准确无误地比较数字的大小。

3. 数字的拼读:熟练掌握0-100的数字的读法,能够准确无误地读出数字。

4. 数字的顺序排列:按照大小关系将一组数字进行排列,掌握数字的顺序排列规律。

二、数的拆分与组合1. 数的分解:将一个数拆分为若干个数的和,理解数的分解的概念,培养对数的分解的灵活应用能力。

2. 数的组合:将若干个数组合成一个数,理解数的组合的概念,培养对数的组合的灵活应用能力。

三、加减法运算1. 加法的认识:理解加法的概念,学会用文字、符号和图形表示加法。

2. 加法的计算:熟练掌握0-100以内的加法计算,包括进位和不进位的情况。

3. 减法的认识:理解减法的概念,学会用文字、符号和图形表示减法。

4. 减法的计算:熟练掌握0-100以内的减法计算,包括退位和不退位的情况。

四、时间与日历1. 时间的认识:认识钟表上的时针和分针,并能够根据时针和分针的位置来读懂时间。

2. 时间的顺序:熟练掌握一天的时间顺序,包括起床、吃饭、上学、放学、睡觉等活动的时间顺序。

3. 日历的使用:理解日历的构成和使用方法,能够根据日历上的信息回答问题。

五、长度与重量1. 长度的认识:认识长度的单位,如米、半米、厘米等,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长度的估测。

2. 长度的比较:理解长度的比较关系,能够准确无误地比较两个物体的长度。

3. 重量的认识:认识重量的单位,如千克、克等,并能够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重量的估测。

4. 重量的比较:理解重量的比较关系,能够准确无误地比较两个物体的重量。

六、集合与数据统计1. 集合的认识:理解集合的概念,能够将一组物体进行分类和划分。

2024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2024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2024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一、数的认识
1.1 数的分类
整数、分数、小数、负数
1.2 数的大小比较
用大于、小于、等于号表示
1.3 自然数的认识
了解自然数的概念,认识自然数的符号“N”,序数概念
二、简单加减法
2.1 加法的性质
加数交换律、结合律、加法单位元
2.2 减法的性质
减数、被减数、差的概念,了解减法的性质
2.3 加减混合运算
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概念,能够口算
三、时间的认识
3.1 时间的概念
认识时间的定义和表示方法,单位:日、周、月、年
3.2 时间的计算
学会日、周、月、年的转换
四、长度、面积和体积
4.1 长度的认识
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度量单位的概念
4.2 面积的认识
认识平方厘米和平方米的概念
4.3 体积的认识
认识立方厘米和立方米的概念
五、分数的认识
5.1 分数的定义
了解分数的定义和基本符号,学会数轴上的绘制
5.2 分数的大小
分数大小的比较和口算练习
5.3 分数的运算
分数的加减乘除、分数与整数的加减、分数化简
六、图形的认识
6.1 二维图形的认识
点、线、面图形的概念,认识各种常见的平面图形
6.2 三维图形的认识
立方体、正方体、圆柱体、圆锥体和球体等三维图形的概念
6.3 图形的计算
能够计算二维图形的周长和面积、三维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
以上就是2024二年级数学知识点的整理和归纳,需要同学们认真学习和掌握。

二年级数学需要掌握知识点精选

二年级数学需要掌握知识点精选

二年级数学需要掌握知识点精选一、加减法1. 加减法的定义加减法是数学中最基本的概念,指的是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在数学中,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相加,而减法是指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数。

2. 加减法的要领在进行加减法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领:•对齐个位、十位、百位等数位。

•数字要对齐,进位、借位要及时处理。

•加减运算的顺序是自左至右。

•答案要进行检验。

3. 加减法的练习二年级的加减法题目主要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实现两位数以内的加法,减法运算。

•对加减法的运算顺序进行训练,如满足左往右依次计算,正确处理进位和借位等。

•提高小学生的心算水平,能够将简单的计算过程熟练地在心中进行,达到快速计算的目的。

•进行组合运算,如在两个操作数中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或同时求出几个操作数之和或差。

二、时间1. 时间的基本概念时间是衡量事件发生时序的物理量。

由年、月、日、时、分、秒、星期等组成。

学生需要充分掌握以上时间单位的转换和计算,才能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时间。

2. 时间的分类时间可以根据它表示的时间段的长短或者受到的限制来进行分类。

比如: •固定日期:年,月,日,星期。

•不定期限:时,分,秒3. 时间的计算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时间计算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掌握一些基本的概念,如秒、分、时等。

•学会用时钟和时间表来实现时间的识别和读取。

•能够用时间做一些简单的加、减计算,如根据当前时间算出10分钟后的时间。

三、形状与位置1. 形状在几何学中,形状指的是物体所占据的空间的特殊几何形状,包括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圆形等。

2. 位置位置是指事物所占据的空间位置。

在学习形状和位置的时候,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几个方面:•能够辨别不同形状的图形。

•能够辨别图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

•能够根据指定的图形和位置来绘制坐标轴。

四、分数1. 分数的基本概念分数是表示整体中被数分割成等份之后,每份所占的比例。

分子是分子这个等份中的份数,分母是总的等份数。

二年级的数学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的数学知识点总结

二年级的数学知识点总结二年级的数学学习内容主要包括加减法、整体与部分、分数概念、二维图形、时间和金钱概念等内容。

通过这些数学知识的学习,二年级的孩子们可以逐渐建立起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下是对二年级数学知识点的总结:一、加减法1. 二位数加法:在二年级,孩子们学会了如何进行两位数相加,例如23+14=37。

2. 二位数减法:孩子们也学习了如何进行两位数相减,例如56-34=22。

通过这些加减法的学习,孩子们可以逐渐掌握进位和借位的概念,以及如何通过竖式进行加减法的运算。

二、整体与部分1. 比例概念:孩子们学习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比例关系,比如将一个整体分成若干等份,然后计算其中的部分有多少。

2. 数量关系:孩子们开始学习如何通过图形和数字表示整体与部分的数量关系,例如通过各种不同的图形进行数量的比较。

通过这些学习,孩子们可以逐渐掌握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三、分数概念1. 半与四分之一:孩子们学习了如何将一个整体分成两等份,以及将一个整体分成四等份。

2. 分数的概念:通过形式化的学习,孩子们认识到分数是一个整体被等分的部分,例如1/2和1/4。

通过这些学习,孩子们可以逐渐理解分数的概念,并开始进行分数的简单计算。

这将为以后更深入的分数运算打下基础。

四、二维图形1. 正方形和长方形:孩子们学习了如何认识和绘制正方形和长方形。

2. 边和角概念:通过学习了解二维图形的边和角的概念,让孩子对图形的特征有更深入的了解。

通过这些学习,孩子们可以逐渐认识到不同的二维图形,并了解其特征,为后续的几何学习奠定基础。

五、时间和金钱概念1. 时钟和时间:孩子们学习了如何向前和向后推算时间,以及如何通过时钟表示时间。

2. 硬币和纸币:孩子们学习了几种不同面值的硬币和纸币,以及如何用它们进行简单的加减法。

通过这些学习,孩子们可以逐渐掌握时间和金钱的概念,为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和金钱计算打下基础。

以上是二年级数学知识点的总结,通过这些学习,孩子们可以逐渐建立起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2024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2024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梳理2024一、数的认识1. 数的概念•数的定义•数的分类•数的读法2. 数的比较•大小比较•数的大小顺序排列3. 数的拆分与合并•数的分离与合并•数的加法和减法二、数的应用1. 圆形的认识•圆、半径、直径、周长、面积的认识•用直线、绳子测圆的周长和直径2. 时间的认识•一天、一周、一个月、一年的概念•日历的使用方法3. 数的计算•计算数的加减法•简单的乘法4. 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数学在购物中的应用•数学在量尺寸中的应用三、图形的认识1. 点、线、面•图形的概念•图形的分类2. 直线和曲线•直线和曲线的认识•直线、折线、封闭曲线的区别3. 简单几何图形•这顶图形的边,角,面•正方形和矩形的认识4. 现实生活中的几何图形•几何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几何图形在建筑中的应用四、草图和图表的认识1. 图表的分类•图形、表格、图表的区别•直方图、饼图、柱形图的认识2. 用图表表示信息•记录信息的方法•制作图表的基础知识3. 现实生活中的图表应用•柱形图应用于人口增长•饼图应用于植物的分类五、数学中的问题1. 算数解决的问题•算数式的变换•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2. 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一个数据的模式•通过图形和图表解决问题3. 探究数学的问题•探究几何图形的特性•探究数学中的算术模式以上是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的梳理,通过这个梳理对小学生数学知识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希望能有助于小学生的学习。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大全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大全

一、数的认识与计算
1.自然数及其表示方法
2.大数与小数的概念
3.数的比较与排序
4.数的顺序与位置
5.十进制的理解和运算
6.加法的概念和运算
7.减法的概念和运算
8.加减法的应用
9.乘法的概念和运算
10.除法的概念和运算
11.乘法和除法的应用
二、计数与测量
1.计数的方法和应用
2.整十的认识和应用
3.整百和整千的认识和应用
4.较大数的读法和书写
5.读写简单分数
6.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7.时间的认识和判断
8.时钟的认识和读写
9.日历的使用和理解
10.长度的比较和测量
11.温度的认识和计量
12.重量与质量的比较和测量
13.容积与体积的认识和测量
14.面积的认识和计算
三、几何与形状
1.平面图形的认识和分类
2.点、线、面的认识和区分
3.基本几何图形的认识和性质
4.直线、线段和射线的认识和表示
5.直角和角的认识和判断
6.顶点、边和底面的认识和区分
7.立体图形的认识、分类和表示
8.简单的对称图形的认识和描述
9.图形的变换和改变
10.图形的拼贴与组合
四、数据与统计
1.数据的收集和整理
2.数据的表示和读取
3.数据的分析和解读
4.数据的统计和图示
5.运算符号的使用和解读
6.有关数据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7.数据的综合运用。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整理归纳

一、数的认识1.数的概念:数是用来表示事物数量多少的符号。

认识1-100之间的整数。

2.用数目读出0-100的数字。

3.认识顺序数:指出给定的数在1-100之间所处的位置。

4.认识数的大小: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

二、数的合成与分解1.数的合成:将两个数按顺序放在一起,得到一个新的数。

2.数的分解:将一个数分解成多个部分,找出所有的组合。

三、算术运算1.加法:认识加号、加法公式,并进行两位数和两位数的加法计算。

2.减法:认识减号、减法公式,并进行两位数减一位数的减法计算。

3.加减法混合运算:进行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混合运算。

四、数的整理与比较1.数的整理:将一堆数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2.数的比较: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使用大于、小于、等于的符号。

五、数的运算规律1.数的两种表达形式:用数字和用物体表示数。

2.数的交换律:加法和乘法运算中,交换运算顺序不改变结果。

3.数的结合律:加法和乘法运算中,括号的位置可以改变。

4.数的分配律:乘法和减法运算之间的关系。

六、几何图形1.认识二维图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形。

2.图形的边与角:认识图形的边和角。

七、长度与重量1.长度的认识:认识厘米、米,比较和测量长度。

2.重量的认识:认识千克、克,比较和测量重量。

八、时间1.小时与分钟:理解小时和分钟的关系,学习读钟。

2.时间的先后:比较时间的先后顺序。

九、数据收集2.数据的整理与处理:按照规定要求整理和处理数据。

以上就是二年级上册数学知识点的整理归纳,共计1200字以上。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整理(推荐5篇)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整理(推荐5篇)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整理第1篇1、表内除法的知识点:(1)理解平均分的意义。

会根据表内乘法,计算简单的除法。

(2)会用乘法口诀求商。

(3)根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乘除法应用题。

(4)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除数×商=被除数2、除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3、除法的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几个数,等于这个数除以那几个数的乘积,就是除法的性质。

有时可以根据除法的性质来进行简便运算。

如:300÷25÷4=300÷(25×4)4、除法公式(1)被除数÷除数=商(2)被除数÷商=除数(3)除数×商=被除数5、被除数除法运算中被另一个数所除的数,如24÷8=3,其中24是被除数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整理第2篇1、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在平均分一些物体时,有时会有剩余。

2、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在有余数的除法中,余数必须比除数小。

的余数小于除数1,最小的余数是1。

3、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1)先写除号“厂”(2)被除数写在除号里,除数写在除号的左侧。

(3)试商,商写在被除数上面,并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

(4)把商与除数的乘积写在被除数的下面,相同数位要对齐。

(5)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如果没有剩余,就表示能除尽。

4、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可以分四步进行:一商,二乘,三减,四比。

(1)商:即试商,想除数和几相乘最接近被除数且小于被除数,那么商就是几,写在被除数的个位的上面。

(2)乘:把除数和商相乘,将得数写在被除数下面。

(3)减:用被除数减去商与除数的乘积,所得的差写在横线的下面。

(4)比:将余数与除数比一比,余数必须必除数小。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总结整理第3篇1、认识时间(1)钟面上有时针和分针,走得快的,较长的是分针;走得慢的,较短的是时针;(2)钟面上有12个大格,60个小格,1个大格有5个小格。

小学二年级数学必背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必背知识点

小学二年级数学必背知识点1. 数字的认识与归纳2. 数字的大小比较3. 数字的进位和退位4. 算式的认识和算术符号的运用5. 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6. 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7. 乘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8. 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9. 分数的认识和简单计算10. 时间的认识和表示方法小学二年级数学必背知识点一、数字的认识与归纳数字是用来计数的符号,有0、1、2、3、4、5、6、7、8、9十个数字,其他数字可以由这些数字组成。

二、数字的大小比较大于号“>”表示比后面的数值大;小于号“<”表示比后面的数值小;等于号“=”表示两个数字相等。

三、数字的进位和退位进位是指在计算过程中,某一位的数值超过9,需要将进位后的数值加到高位上。

退位是指在计算过程中,某一位的数值小于0,需要从高位借位。

四、算式的认识和算术符号的运用算式是由数字和算术符号组成的式子,如2+3=5。

算术符号有加号“+”、减号“-”、乘号“×”和除号“÷”。

五、加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加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值相加的过程,如2+3=5。

加数+被加数=和数。

六、减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减法是指用一个数值减去另一个数值的过程,如5-2=3。

被减数-减数=差数。

七、乘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乘法是指将两个或多个数值相乘的过程,如2×3=6。

乘数×被乘数=积数。

八、除法的概念和计算方法除法是指用一个数值除以另一个数值的过程,如6÷2=3。

被除数÷除数=商数。

九、分数的认识和简单计算分数是指一个数值分为若干等份中的一份,如1/2、2/3等。

分子代表被分的份数,分母代表总份数。

十、时间的认识和表示方法时间是指一天中的不同时段,如早晨、上午、下午、晚上等。

表达时间可用数字、时钟、日历等方式。

一、数字的认识与归纳在这一部分学习中,小学二年级的学生需要了解数字的基本含义和分类方法,以及如何组合数字和对数字进行排序等基本操作。

二年级数学主要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数学主要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数学主要知识点整理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为我们提供了解决现实问题的工具和技巧。

在二年级,学生开始接触一些基础的数学知识,并逐渐建立数学思维能力。

本文将对二年级数学主要知识点进行整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

一、数的认识与运算1. 数的认识在二年级,学生需要进一步加深对数字的认识,包括从个位数到三位数的数的拼读、读写和比较大小等基本技能。

同时,还要学习认识负数和零的概念。

2. 加法和减法学生要掌握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包括十以下的数的口算、竖式计算和应用问题的解决等。

在减法中,还要学会借位的方法。

3. 乘法和除法在二年级,学生开始学习乘法和除法的初步概念和方法。

掌握乘法口诀表,理解乘法就是加法的重复,并能进行简单的乘法计算和应用问题的解决。

对于除法,学生要掌握整除和余数的概念,能够进行简单的除法计算。

二、数字的应用1. 问答题学生要学会进行一些简单的问答题,例如问一个整数的前一个数或后一个数是多少,问一个三位数的个位数或百位数是多少等。

2. 数字序列学生需要掌握数字序列的规律,能够理解并延伸数的序列,如1、4、7、10、...,能够找出其中的规律并进行填空。

3. 数字的分类学生需要学会对数进行分类,如偶数和奇数的区分,能够识别和判断一个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三、形状与空间1. 图形的认识学生需要学习圆、方、三角形、矩形等基本的图形,能够认识和区分它们,并且能够进行命名和描述。

2. 直线和曲线学生应该学会区分直线和曲线,同时能够辨别几条直线是否平行,能够理解和使用平行线的概念。

3. 面积和周长学生在认识了图形后,还要进一步学习面积和周长的概念。

能够简单地计算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并能够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四、时间与单位换算1. 时间的认识学生要学会认识并书写小时、分钟和秒的符号,并掌握小时和分钟之间的换算。

2. 日历和日期学生要了解日历的概念,能够根据日历上的日期回答问题,同时学会计算日期之间的差距,并能够解决一些简单的日期计算问题。

二年级数学主要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数学主要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数学主要知识点整理一、整数的概念和运算1. 整数的概念:正整数、负整数、零2. 整数的比较和排序3. 整数的加法:正整数加法、负整数加法、零的加法4. 整数的减法:正整数减法、负整数减法、零的减法5. 整数的乘法:正整数乘法、负整数乘法、零的乘法6. 整数的除法:正整数除法、负整数除法、零的除法7. 整数的综合运算二、小数的认识和运算1. 小数的概念和读法:零点五、十点七、百分之二十五等2. 小数点的位置和作用3.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4. 小数的乘法和除法5. 小数的四舍五入和估算三、分数的认识和运算1. 分数的概念和读法:二分之一、三分之四等2. 分数的比较和排序3.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4.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5. 分数的化简和约分四、面积和周长1. 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2. 正方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3. 三角形的面积和周长计算4. 圆的面积和周长计算五、图形的认识和分类1. 点、线、线段、射线的概念2. 平行线和垂直线的认识3. 四边形的分类:正方形、长方形、菱形、矩形等4. 三角形的分类:直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等5. 圆的认识和特点六、时间和日历1. 小时、分钟和秒的认识和换算2. 24小时制和12小时制的转换3. 年、月、日、星期的概念和读法4. 平年和闰年的判断5. 日历的运用和计算七、数据和统计1. 数集和数据的分类2. 数据的整理和表达:用表格、柱状图等形式3. 数据的分析和比较:最大值、最小值、平均值等八、几何图形的移动和变形1. 平移、旋转和翻转的概念和操作2. 图形的对称性和轴对称、中心对称的判断3. 图形的放大和缩小以上是二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整理,通过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孩子提升数学能力,并在数学学习中建立扎实的基础。

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全册

小学二年级数学知识点全册

1.计数和术语:
-掌握0-100之间的数字,并能正确读和写数字。

-学会在连续的数中找出前一个和后一个数。

-了解数字的顺序和大小关系。

2.加法:
-熟练掌握0-20的加法表。

-能够用竖式计算加法,并理解加法的交换律。

-掌握简单的进位加法,如10+4=14
3.减法:
-熟练掌握0-20的减法表。

-能够用竖式计算减法,并理解减法的借位原理。

-掌握简单的退位减法,如10-4=6
4.乘法:
-通过反复计数理解乘法的概念。

-初步掌握乘法表中0-10的乘法运算。

5.除法:
-通过分组和反复减法理解除法的概念。

-初步掌握除法表中0-10的除法运算。

6.分数:
-了解分数的概念,并能用图形表示分数。

-初步了解分数的大小比较和简单的分数运算。

7.位数和数位:
-了解十进制的位数概念,如个位、十位、百位等。

-能够根据数位来读和写数字。

8.数量与比较:
-能够用数目词表示小于、等于和大于的关系,如多、少、相等等。

-学会估算和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9.图形和几何:
-识别和描述常见的二维图形,如圆、正方形、长方形等。

-学会分辨和比较简单图形的属性,如边数、角数等。

10.数据统计:
-能够进行简单的图表读取和数据的分析。

-学会制作简单的图表,如柱状图、饼图等。

以上是小学二年级数学的主要知识点,学生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可以打好数学基础,并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年级数学主要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数学主要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数学主要知识点整理一、数的认识和数的大小比较
数的读法和写法
数的大小比较
数的顺序排列
二、数的组成和分解
十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
十以内数的拆分和合并
百以内数的组成和分解
三、加法和减法运算
十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十以内的进位和退位
百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百以内的进位和退位
四、数的简单整列
数的分组整理
数的顺序排列
五、数的分解和组合
十以内数的分解和组合
百以内数的分解和组合
分数的简单认识和表示
六、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分类点、线、线段、射线的认识角的认识和分类
三角形、四边形的认识和分类圆的认识和绘制
正方形、长方形的认识和分类七、数的估算和计算
数的估算和近似数的求法
数的精确计算方法
运算顺序和公式的运算
八、时间的认识和计算
年、月、日的认识和表示
日常生活中的时间计算
九、长度的认识和测量
长度的认识和比较
长度的常用单位和换算
长度的测量方法
十、容量的认识和测量
容量的认识和比较
容量的常用单位和换算
容量的测量方法
十一、重量的认识和测量
重量的认识和比较
重量的常用单位和换算
重量的测量方法
正文结束。

以上是二年级数学主要知识点的整理,包括数的认识和
大小比较、数的组成和分解、加法和减法运算、数的整列和分解组合、几何图形的认识和分类、数的估算和计算、时间的认识和计算、长度、
容量和重量的认识和测量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孩子建立起数学基础,为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二年级数学知识点整理

1.数字的认识与读写
-数字的认识与大小关系
-数字的读写与认读
-数字的顺序与大小比较
-数字的进位与退位
2.加法与减法运算
-单位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
-带进位的加法运算
-带退位的减法运算
-加减法的口诀记忆与运算规则3.乘法的认识与运算
-乘法的基本概念与意义
-单位数的乘法运算
-倍数的运算与认识
-乘法表的记忆与应用
4.分数的认识与运算
-分数的概念与意义
-分数的比较与大小关系
-分数与整数的转化
-分数的加减法运算
5.金钱的认识与运用
-金钱的面值与认识
-金钱的读法与写法
-金钱的加减法运算
-金钱的消费与找零
6.时间的认识与计算
-时间的认知与比较
-小时与分钟的换算
-时间的加减运算
-日常生活中的时间应用7.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数据的收集与分类
-数据的表示与统计
-数据的图表应用
-数据的分析与总结
8.几何图形的认识与应用-平面图形的辨认与分类-直线、曲线、封闭曲线
-立体图形的认识与分类-图形的组合与变换
9.量的认知与测量
-长度的认知与比较
-容量的认知与比较
-重量的认知与比较
-温度的认知与比较10.排列与组合
-事件的发生与不发生-事件的排列与组合
-口诀的排列与组合
-组合与排列的应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年级数学各单元知识点归纳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知识要点归纳:
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5、线段
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
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
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
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
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 48厘米爸爸的身高 1米75厘
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 120厘米或1米20厘米
第二单元 100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知识要点归纳:
一、两位数加两位数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
二、两位数减两位数
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3、笔算两位数减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减起,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个位加10再减,十位计算时要先减去退走的1再算。

4、差=被减数-减数被减数=减数+差减数=被减数+差
三、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
1、连加、连减
连加、连减的笔算顺序和连加、连减的口算顺序一样,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①连加计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②连减运算可以分步计算,也可以写成一个竖式计算,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减一样,都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加减混合
加、减混合算式,其运算顺序、竖式写法都与连加、连减相同。

3、加减混合运算写竖式时可以分步计算,方法与两个数相加(减)一样,要
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也可以用简便的写法,列成一个竖式,先完成第一步计算,再用第一步的结果加(减)第二个数。

四、解决问题(应用题)
1、步骤:①先读题②列横式,写结果,千万别忘记写单位(单位为:多少或
者几后面的那个字或词)③作答。

2、求“一个已知数”比“另一个已知数”多多少、少多少?用减法计算。


“比”字两边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

3、比一个数多几、少几,求这个数的问题。

先通过关键句分析,“比”字前面是大数还是小数,“比”字后面是大数还是小数,问题里面要求大数还是小数,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

4、关于提问题的题目,可以这样提问:
①…….和……一共…….?
②……比……..多多少/几……?
③……比……..少多少/几……?
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
知识要点归纳:
1、角:像红领巾、三角板、钟面、等实物上都有大大小小不同的角。

2、角各部分的名称:一个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3、角的特点:①一个顶点,两条边(两边是直的);②它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③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4、用直尺画角的方法:画角时先确定一个点,用直尺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线,就画成一个角。

5、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叉开(或张开)的大小有关。

6、角的两边张得越大,角就越大。

7、★画直角的方法:①画一个点②从这点起画一条直线
③把三角板的一条直角边与所画的直线重合,直角顶点与所画的点重合
④沿三角板另一条直角边画一条直线⑤画完直角要标上直角符号
8、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边。

9、三角板上的3个角中,有1个是直角。

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都是直角。

红领巾上有一个钝角。

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2个锐角,最多有3个锐角。

1个三角形中只有1个直角或者只有1个钝角。

七巧板中有5个三角形,1个正
方形,1个平行四边形。

长方体和正方体上都有24个直角。

第四单元表内乘法(一)与第六单元表内乘法(二)
知识要点归纳:
1、乘法的含义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连加的和的简便算法。

如:计算:2+2+2=6,用乘法算就是:2×3=6或3×2=6.
2、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⑴连加算式改写为乘法算式的方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乘法算式时,可以用乘法计算。

写乘法算式时,可以先写相同的加数,然后
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的个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也可以先写相同加数
的个数,然后写乘号,再写相同加数,最后写等号与连加的和。

如:4+4+4=12改写成乘法算式是4×3=12或3×4=12
4 × 3 = 12 或 3 × 4 = 12
? ::: : :
相同加数相同加数的个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相同加数和
⑵乘法算式的读法。

读乘法算式时,要按照算式顺序来读。

如:6×3=18读作:“6乘3等于18”。

3、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实际表示的意义
在乘法算式里,乘号前面的数和乘号后面的数都叫做“乘数”;等号后面的得
数叫做“积”。

4、乘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单。

一道乘法算式表示的就是几个
相同加数连加的和。

如:
4×5表示5个4相加或4个5相加。

5、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和与乘法的积相同。

6、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7、算式各部分名称及计算公式。

乘法:乘数×乘数=积
加法:加数+加数=和和—加数=加数
减法: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减数=被减数—差
8、在9的乘法口诀里,几乘9或9乘几,都可看作几十减几,其中“几”是指相同的数。

如:1×9=10—1 9×5=50—5
9、看图,写乘加、乘减算式时:
乘加:先把相同的部分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相同的部分。

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相同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

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

如:
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 乘减:3×5-1=14
10、“几和几相加”与“几个几相加”有区别
求几和几相加,用几加几;如:求4和3相加是多少?用加法(4+3=7)求几个几相加,用几乘几。

4个
补充:几和几相乘,求积?用几×几. 如:2和4相乘用2×4=8
2个乘数都是几,求积?用几×几。

如:2个8相乘用8×8=64
11、一个乘法算式可以表示两个意义,如“4×2”既可以表示“4个2相加”,也可以表示“2个4相加”。

“5+5+5”写成乘法算式是(3×5=15)或(5×3=15),
都可以用口诀(三五十五)来计算,表示(3)个(5)相加
3×5=15读作:3乘5等于15. 5×3=15读作:5乘3等于15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第八单元数学广角
知识要点归纳:
1、在排列和组合中,要按一定的顺序进行,才不会选重或选漏。

2、数字的组合;衣服的搭配;握手;怎样付钱;推理、猜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