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绎历史细节 构建魅力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演绎历史细节构建魅力课堂
关键词:细节;历史;课堂
作为即将步入讲堂的教师,笔者常常思考一个简单而又难以解答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为学生打造一个极富魅力的历史课堂。课堂是师生之间传授知识、营造心灵共鸣与情感交融的港湾。想把这里建设的独具魅力,需要练就出一身好武艺,来彰显自己的教学风采和历史的学科魅力。经过初期短暂的实习锻炼,在反复听课、讲课和科组教师的研讨中,笔者寻求到一个打造魅力课堂的有效武器——细节。
一、细节是一个整体中极其细小的组成部分,是一个系统中极易被人们忽视的环节
它是构成金字塔基底的方石,是铺就铁路时自甘居下的枕木。“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漫漫岁月,我们去哪里寻找那一棵树、那一本书,能把短暂的人生定格在历史之链上永恒存在,这需要细节。笔者也认为细节是时间的圣使,故事的灵魂,使飘逝化为永恒。而历史这个以时间为根基、故事为导向、精神为主流的苍老巨人,依靠细节的生动、形象让人印象深刻。抽取细节,历史这个巨人就只剩下单薄的骨骼、苍冷的外表、生硬的言辞。失去了它特有的那种震撼心灵的感染力和生动鲜活的生命力,使历史索然无味、毫无生气。因此,细节可以还原给历史一个有血有肉、有声有色的原状,使学生感受到历史的丰富和真实。这就是为什么现在有些历史小说如此畅销,有些历史栏目如此火
爆,一些学生极力排斥历史课堂却又忍不住想要了解那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秘密的原因。如今,许多作者和学者都开始注重对历史细节的描述,增强作品的吸引力。因此,教师也应以此为鉴,在进行历史教学活动中注重历史细节的引入,俯拾细节,以小见大,于细微之处引发学生思考,于细腻之处诱发学生情感,用历史细节消除学生与课堂的距离感,用精彩的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回到课堂、喜爱课堂。演绎细节,为学生打造富有魅力的历史课堂。
二、俯拾历史细节,演示教师的史学功力
历史的感染力是细节,细节展现了历史最细腻的感情。无论是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还是史学作品,都需要我们挖掘其中最细腻的部分,俯拾最富魅力的精髓。这些都要求教师在课前做好对课程深入而细致的研究,需要教师具备广博的历史知识存储。历史书籍卷帙繁多,历史教师必须结合课堂实际有选择的阅读,才能使自己获得更多的史料,让历史课堂变得丰富多彩、饱满鲜活。当然在阅读的同时也要加注自己的思考:一方面使自己的知识得到升华,另一方面也方便引领学生深入理解,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具备史料处理的基本功;选择史料也是教师的法门,什么样的课堂用什么材料,用在何处合适,需要教师能够灵活的掌控。教师要运用丰富的教学技巧和经验根据教学技巧和教学内容将有关的信息进行分类,再围绕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将其进行有机整合。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展现给学生历史最强悍的魅力,用细节打造自己的特色课堂。
三、讲述历史细节,诱发学生情感的思考
细节的讲述是魅力课堂的坚实保证。没有细节,历史就如同枯木般干瘪。细节可以为历史营造逼真的氛围,创设强烈的真实感和意境感,由远及近,令学生很快进入到角色当中,感受历史的成败兴衰、酸甜苦辣,抒发怀古惜今的情怀,从而诱发学生的情感思考,激发学生探求的兴趣,使历史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如,在讲述“新中国外交万隆会议”这一框题时,教材所提供的是简单的内容、单薄的定论,而对于新中国在建立之初如何摆脱孤独,同其他国家建立友好关系却表现得很抽象。这样学生无法真切地感受新中国是如何在艰难的阻挠下逐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中的?所以,这部分内容对学生来说是没有兴趣的。基于此,在讲授这部分内容时,笔者要有针对地补充以下细节: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召开了第一次亚非国家会议,又称为万隆会议,这是从殖民主义奴役下取得独立的亚非国家第一次在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加下,自由地讨论关系到亚非国家人民切身利益的国际会议。但这次会议的召开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美国等西方国家为维护自身利益,害怕亚非各国人民的团结和进一步觉醒,极力阻挠和破坏亚非会议的召开,他们公开反对并极力贬低亚非盛会的历史意义,还造谣说中国要夺取亚非世界的领导权,挑拨中国和亚非各国之间的关系,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还向国会提交新的援助计划,以经济为诱惑,企图影响参加国的立场。并且,为了破坏会议的召开,美国在台湾海峡制造紧张局势,扬言保卫台湾不受武装侵犯,进一步恶化会议气氛。蒋介石得知亚非会议
的主办者邀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参加会议,台湾当局并没有
被邀请、被排除在亚非会议之外时十分悲伤的哀叹说:“一个最危
急的时刻到了。”
诸如上述的细节陈述,万隆会议召开的帷幕犹如一场战役随
即展开,学生聆听历史情节,感受会议召开前的紧张局势,心绪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跌宕起伏,他们既想得知帝国主义和美蒋反动主义是采取什么样的活动阻碍会议的召开,又在心中萌发万隆会议破除阻碍成功召开的无限联想。依据细节让学生切实领会到新中国的外交是怎样在艰难繁杂的阻挠下开展的,触动学生内心的波澜,波动了学生情感的琴弦,诱发学生的爱国情愫。
四、演绎历史细节,营造学生钟情的课堂
细节是历史长河中闪亮的分子,它让历史跌宕出最耀眼的浪花。因此,想要历史的课堂荡起思想的波涛,教师要做到的就是要演绎恰到好处的历史情节。激发学生前进的动力,拉进学生与课堂间的距离,运用细节培养学生思考、探究,让学生爱上历史,钟情于历史课堂。
如今很多学生提出历史课的历史味不浓了,为什么我们认为
有趣的历史变成了枯燥的重复,其实历史不在这里,历史的魅力不在这里。演绎历史细节,不再是教师自己的单人相声、课堂脱口秀。而是需要更多的其他教学设备的辅助,例如,图片、视频等。通过这些设备补充的历史细节,更能诱发学生思考,提高学生探索
的兴趣,营造学生钟情的课堂。例如,笔者讲述岳麓版“经济文明历程中新航路开辟”这一课时,插入了如下细节:课前播放了电视剧《三国演义》当中的一个片段,情节是:曹军中的士兵在农民家里的仓库找到一些玉米。由这个片段引发学生思考,玉米是否原产于中国,玉米是什么时间引进到中国的呢?是不是三国时期出现的呢?围绕这样的问题将学生带到课程的学习当中。运用电视剧当中的细节,引发学生的发问和思考,既帮助学生熟记历史中必备的知识点,又令学生看到考证史料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演绎电视剧情,拉近了学生与历史细节的距离,教会学生用考证的方式辨别电视剧情中的真伪,使学生更钟情于历史课堂的魅力,使课堂效果更有效、更充实。
总之,历史细节教育是提高历史课堂教学实效的有力武器,它一方面要求教师厚积薄发,多读书、多积累、多思考,注重知识的更新;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对历史细节细微的切入和描述,让学生学习历史的过程成为思考、感悟和提升的过程,使学生在思考中求真知,在实践中探真理,从而体现历史教学的真正意义。作为历史教师应该恰当地把握和运用历史细节,改变学生喜欢历史而讨厌历史课堂的不良状况,使学生走进历史、感受历史独特的魅力。此外教师在构造有效课堂,满足学生对历史知识内在需求的同时,也要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彰显历史科学的魅力。
参考文献:
[1]叶小兵.细节的重要.历史教学,20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