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性试验sop
药品稳定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考核药品质量稳定性,为确定药品的合理有效期提供科学依据。
范围:原料、中间产品、成品的稳定性试验1.药物稳定性试验的目的是考察药物在规定的条件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药品的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试验建立药品的有效期。
2.稳定性试验的基本要求2.1稳定性试验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
其中影响因素试验适用于原料药,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适用于原料药和制剂。
2.2 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样品所用容器、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应与上市产品一致。
2.3 应重视有关物质的检查。
3.影响因素试验影响因素试验是在比加速试验更强烈的条件下进行,其目的是探讨药物的固有稳定性,了解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及可能的降解途径与降解产物,为制剂生产工艺、包装、贮存条件与建立降解产物的分析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时,将样品置于适宜的容器中,摊成≤5mm厚的薄层,疏松原料药可摊成≤10mm厚的薄层,进行以下试验:3.1高温试验3.1.1将供试品置于适宜的容器中(如称量瓶或培养皿中)摊成≤5mm厚的薄层,疏松原料药可摊成≤10mm厚的薄层,在60℃下放置10天,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按照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进行检测,即:性状、熔点、含量、有关物质、吸湿性、以及根据药品性质选定的考察项目。
3.1.2 若检测结果与0天结果比较,有明显变化(如含量下降5%),则40℃下按同法进行试验。
如60℃的结果无明显变化,不再进行40℃试验。
3.2 高湿度试验在25℃将供试品开口置于相对湿度90±5%的恒湿密闭容器中(在密闭容器中放置硝酸钾饱和溶液),放置10天,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检验上述项目,重点考察供试品的吸湿性。
如吸湿增重5%以上,则在相对湿度75±5%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放置氯化钠饱和溶液),同法进行试验。
如吸湿增重5%以下,而且其他项目符合要求,则不再进行此项试验。
3.3 强光照射试验将供试品开口置于装有日光灯的光照箱或适宜的光照箱中,照度为4500±500lx,放置10天,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检验上述项目,特别要注意外观的变化。
稳定性试验sop
7目录1.目的:--------------------------------------------------------------------22.范围:--------------------------------------------------------------------23.职责:--------------------------------------------------------------------24.内容:--------------------------------------------------------------------2 4.1需做稳定性试验的样品范围:----------------------------------------------2 4.2需做稳定性试验的样品包装:----------------------------------------------2 4.3稳定性试验的考察量: ----------------------------------------------------3 4.4稳定性试验频率:---------------------------------------------------------3 4.5稳定性试验方式及条件:---------------------------------------------------4 4.6稳定性试验检验方法及考察项目:-------------------------------------------5 4.7稳定性试验前准备:-------------------------------------------------------5 4.8稳定性试验检测:--------------------------------------------------------5 4.9稳定性试验后的总结:-----------------------------------------------------64.10有效期的计算:---------------------------------------------------------65.参考资料:----------------------------------------------------------------76.附件:--------------------------------------------------------------------71.目的:建立稳定性试验管理程序,考察公司药品在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中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药品的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和考察检验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试验确立药品的有效期,以及中间产品、半成品贮存期。
产品稳定性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目的为确保产品在储存、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特制定本操作规程。
二、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稳定性测试和操作。
三、职责1. 生产部门:负责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控制。
2. 质量检验部门:负责产品稳定性测试和结果分析。
3. 物流部门:负责产品的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稳定性控制。
四、操作规程1. 稳定性试验(1)试验样品:试验样品应从正常生产批次中随机抽取,并符合质量标准要求。
(2)试验条件:根据产品特性,确定试验温度、湿度、光照等条件。
(3)试验方法:按照国家标准或公司内部标准进行试验。
(4)试验周期:根据产品特性,确定试验周期,如1个月、3个月、6个月等。
(5)试验结果分析: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评估产品的稳定性。
2. 储存条件(1)储存环境:储存环境应保持干燥、通风、避光,温度控制在产品允许范围内。
(2)储存容器:储存容器应密封良好,防止污染和挥发。
(3)储存时间:根据产品特性,确定储存时间,如1年、2年等。
3. 运输条件(1)运输工具:运输工具应具备防潮、防晒、防尘等功能。
(2)运输温度:运输过程中,温度应控制在产品允许范围内。
(3)运输时间:根据产品特性,确定运输时间,如1天、3天等。
4. 操作规范(1)生产过程:严格按照生产工艺规程进行操作,确保产品质量。
(2)设备维护: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人员培训:对生产人员进行稳定性操作培训,提高操作技能。
五、记录与报告1. 稳定性试验记录:记录试验样品、试验条件、试验结果等信息。
2. 储存、运输记录:记录储存环境、储存容器、运输条件等信息。
3. 操作记录:记录生产过程、设备维护、人员培训等信息。
4. 稳定性报告:根据试验结果,编制稳定性报告,分析产品稳定性。
六、修订与更新本规程如有修订,由生产部门提出,经质量检验部门审核,报公司领导批准后实施。
七、附则本规程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按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执行。
制剂加速稳定性试验操作程序
文件名称制剂加速稳定性试验操作程序文件编码ZL-SOP-QC-720A.0 起草人审核人QA 审查起草日期审核日期审查日期批准人批准日期颁发部门质量部编制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执行日期分发部门QC,档目的:通过加速药物制剂的化学或物理变化,探讨药物制剂的稳定性,为工艺改进、处方设计、包装改进、运输、贮存,确定药品有效期提供科学依据。
适用范围:适用于药物制剂产品质量稳定性考察中加速试验考察工作。
职责:1.该文件归口质量保障部管理。
2.QC主管负责该文件的培训与具体实施。
3.QC留样管理员负责该文件的正确执行。
程序:1.加速试验方案按中国药典2005版二部附录ⅩⅨ C 的有关技术要求设计和实施。
2.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重点考察的项目:2.1片剂:性状、含量、有关物质、崩解时限或溶出度2.2胶囊剂:外观、内容物色泽、含量、有关物质、崩解时限或溶出度、水分。
2.3颗粒剂:性状、含量、粒度、有关物质、溶化性。
2.4丸剂:性状、含量、溶散时限。
3.室温下配制NaCl饱和溶液,置干燥器内其相对湿度为75%±5%。
4.取供试品3批,按市售包装,置干燥器内,密封,放入控温恒温电烘箱内,控制温度在40℃±2℃内,放置6个月,并每日观察温度变化情况。
5.在试验期间分别于第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末取样一次,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检测。
6.若6个月内供试品经检测不符合制订的质量标准,则应在30℃±2℃;相对湿度60%±5%的条件下进行加速试验,时间仍为6个月。
7.相对湿度60%±5%,温度30℃±2℃的制备:取NaCrO2饱和溶液,方法同4.3。
8.加速试验结果应在每次考察后,及时汇总并上报QA主管及部门经理。
9.供试品的用量,应满足每次检验用量的2倍×4次。
稳定性考察验证指南[1]
13.稳定性实验在这里你会找到以下问题的答案:为什么需要进行稳定性试验存在什么样的稳定性试验运输条件是如何确定的怎样的程序和特殊要求是需要特别加以考虑的(指南)文件的要求是什么如何降低成本,以及在哪些领域能降低成本数据应该如何评估(推测)如何处理稳定性试验的超标及超出趋势结果定义药品的稳定性是指原料药及其制剂保持其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性质的能力。
稳定型试验的目的是考察原料药、中间产品或制剂的性质在温度、湿度、光线等条件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药品的生产、包装、贮存、科学依据,以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并且通过持续稳定性考察可以在有效期内监控药品质量,并确定药品可以或预期可以在标示的贮存条件下,符合质量标准的各项要求。
应用范围稳定性研究是药品质量控制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与药品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的建立紧密相关。
其具有阶段性特点,贯穿原料药(API),制剂产品及中间产物的药品研究与开发的全过程,一般始于药品的临床前研究,在药品临床研究期间和上市后还应继续进行稳定性研究。
原则研发阶段:应进行全面的稳定性实验,以得到注册所需所有数据。
此数据用于证明环境因素对产品特性的影响,以确定包装、储存条件、复验周期(API而言)和有效期。
已上市阶段:产品上市后,应进行适当的持续稳定性考察,监控已上市药品的稳定性,以发现市售包装药品与生产相关的任何稳定性问题(如杂质含量或溶出度特性的变化);也用于考察产品上市后因变更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
稳定性分类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及法规要求,我国的稳定性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影响因素实验加速稳定性实验长期稳定性实验持续稳定性实验各公司根据需求及法规规定,还可以进行中间产品放置时间稳定性实验,批量放大及上市后变更(如生产设备变更,原辅料变更,工艺调整等)稳定性实验以及特殊目的稳定性实验,例如对偏差调查等的支持性实验。
要点10.9.1基本要求(参考中国药典 2010)稳定性试验应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其设计应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结合原料药的理化性剂型的特点和具体的处方及工艺条件进行。
药品稳定性试验箱操作规程SOP
药品稳定性实验箱1. 0目的和范围建立药品稳定性试验箱的操作规程,确保药品稳定性试验箱的正确使用。
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250药品稳定性试验箱的操作与维护。
2. 0操作标准2. 1系统连接2.1.1环境条件温度:5—40℃;相对湿度:≤85;大气压:86-1062.1.2电源:采用220±22V、50,20A的电源。
2.1.3供水条件:加湿器用水,采用蒸馏水、去离子水或纯净饮用水。
2. 2安装检查2.2.1设备安装后,首先检查系统组件是否因运输损坏、碰伤。
2.2.2连接好蒸馏水或去离子水进水管,进水压力不宜过大。
2.2.3接通电源,仪表应有显示。
2.2.4接通照明开关,箱内上方的照明灯应亮。
2. 3控制系统2.3.1制仪表操作a.用智能电脑温度控制仪表控制温湿度,直接设定和显示温湿度,并可在线修正测量误差等。
b.打印机实时监测记录箱内温湿度数据和曲线,年,月,日和北京时间。
c.采用独立可调温度控制器作独立超温保护器。
d.一时间累计计时器,以记录设备总工作时间。
2.3.2指示灯a.工作时灯亮。
b.加湿:加热器工作时灯亮。
c.温湿度偏差报警:当测量温湿度超过或达到设定的或值,产生声光报警,报警声可通过面板开关消除。
d.超温:当工作室温度超温保护设定温度时此灯亮,并切断加湿电源。
e.断水:蒸气加湿水系统缺水时,此灯亮,并切断加湿电源。
2.3.3控制开关a.电源:打开电源开关按钮,系统总电源接通。
b.照明;打开此开关,箱内上方照明灯亮。
c.制冷:打开制冷开关按钮,制冷机开始制冷或除湿工作。
d.报警声消除:发生温湿度偏差报警时,可通过此开关消除报警声。
2. 4操作及使用2.4.1试验箱操作a.接通试验箱供电电源。
b.打开电源开关。
设置超温保护温度值,一般将其设为高于工作温度10-20℃左右。
2.4.2 9007(温湿度记录仪)参数设置a.在仪表通电后,按下功能键,此时上排窗显示“”符号,下排窗显示密码值,此时您只要按动▲键和▼键,既可对仪表进行规定范围内任意值设定。
SHH-SD药品稳定性试验室sop
SHH-SD药品稳定性试验室使用、维护保养SOPSHH-SD药品稳定性试验室使用、维护保养SOP一、目的本规程规定了SHH-SD药品稳定性试验室的使用操作和维护保养等设备操作要求。
二、责任操作人员:负责按本SOP对设备进行操作以及日常维护和保养,并填好相关记录。
维修人员:负责按SOP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保养和检修,并填好相关记录。
质量检验部经理:负责监督本SOP的执行情况。
三、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SHH-SD药品稳定性试验室的使用操作和日常维护保养。
四、编制依据:《SHH-SD药品稳定性试验室使用说明书》五、内容1.操作前须知1.1稳定性试验条件1.1.1加速试验: 为40℃±2℃,75% R.H±5%或30℃±2℃,65% R.H±5%;1.1.2长期试验: 为25℃±2℃,60% R.H±10%;1.2技术条件1.3使用环境条件1.3.1温度5-35℃,相对湿度≤85%R.H;1.3.2大气压:86-106Kpa;1.3.3周围无强烈振动,无强烈电磁场影响;1.3.4周围无高浓度粉尘及腐蚀性物质,无阳光直接照射或其它热源直接辐射;1.3.5设备应水平放置于通风良好的试验室内,周围应留0.5米的空间供操作及维修用。
1.3.6电源:采用220±22V、50Hz,30A的电源。
1.3.7供水条件:加湿器采用蒸馏水、去离子水或纯净饮用水。
2.操作使用2.1电气控制说明图1操作部分示意图2.1.1电源:系统电源采用单相(220±22V、50Hz、30A)三线制,安装电源插座时接地线严禁浮空不接以防发生触电事故。
检查设备是否已满足供水系统连接:(详见图2,水路供水示意图);(1)接上进水连接管(另一头和水泵出水口相接);(2)接上出水连接管和溢流连接管(另一头通过水桶盖插入水箱);(3)将水桶按供水要求加满水后,盖上桶盖;(4)插上抽水泵电源。
药品稳定性考察验证指南
.~13.稳定性实验在这里你会找到以下问题的答案:为什么需要进行稳定性试验?存在什么样的稳定性试验?运输条件是如何确定的?怎样的程序和特殊要求是需要特别加以考虑的(指南)?文件的要求是什么?如何降低成本,以及在哪些领域能降低成本?数据应该如何评估(推测)?如何处理稳定性试验的超标及超出趋势结果?10.5定义药品的稳定性是指原料药及其制剂保持其物理、化学、生物学和微生物学性质的能力。
稳定型试验的目的是考察原料药、中间产品或制剂的性质在温度、湿度、光线等条件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药品的生产、包装、贮存、科学依据,以保障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并且通过持续稳定性考察可以在有效期内监控药品质量,并确定药品可以或预期可以在标示的贮存条件下,符合质量标准的各项要求。
10.6应用范围稳定性研究是药品质量控制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与药品质量研究和质量标准的建立紧密相关。
其具有阶段性特点,贯穿原料药(API),制剂产品及中间产物的药品研究与开发的全过程,一般始于药品的临床前研究,在药品临床研究期间和上市后还应继续进行稳定性研究。
10.7原则研发阶段:应进行全面的稳定性实验,以得到注册所需所有数据。
此数据用于证明环境因素对产品特性的影响,以确定包装、储存条件、复验周期(API而言)和有效期。
已上市阶段:产品上市后,应进行适当的持续稳定性考察,监控已上市药品的稳定性,以发现市售包装药品与生产相关的任何稳定性问题(如杂质含量或溶出度特性的变化);也用于考察产品上市后因变更对产品稳定性的影响。
10.8稳定性分类按照中国药典2010版及法规要求,我国的稳定性研究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影响因素实验加速稳定性实验长期稳定性实验持续稳定性实验各公司根据需求及法规规定,还可以进行中间产品放置时间稳定性实验,批量放大及上市后变更(如生产设备变更,原辅料变更,工艺调整等)稳定性实验以及特殊目的稳定性实验,例如对偏差调查等的支持性实验。
10.9要点10.9.1基本要求(参考中国药典2010)稳定性试验应遵循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其设计应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结合原料药的理化性剂型的特点和具体的处方及工艺条件进行。
原料药与稳定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为考察产品的性质在温度、湿度、光线等条件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产品在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和有效期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以保障产品安全有效。
应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产品的稳定性考察。
负责人:QC、QA、质量部负责人内容:1 质量部负责稳定性试验的全面工作,化验室负责稳定性的检验工作。
2 质量部每年年底制定下年度稳定性考察计划,内容包括:产品名称、检验方法依据、检验方法、检验项目、贮存条件、每批数量、测试时间等,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方可执行。
新开发的产品在开发阶段应制定稳定性计划。
3 基本要求。
3.1 稳定性试验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
影响因素试验用1批原料药或1批制剂进行。
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用3批供试品进行。
3.2 原料药供试品应是一定规模生产的,供试品量相当于制剂稳定性实验所要求的批量,原料合成工艺路线、方法、步骤应与大生产一致。
药物制剂的供试品应是放大试验的产品其处方与生产工艺应与大生产一致。
药物制剂如片剂、胶囊剂、每批放大试验的规模,片剂或胶囊剂在10000片或10000粒。
大体积包装的制剂如静脉输液等,每批放大规模的数量至少应为各项实验所需总量的10倍。
特殊品种、特殊剂型所需数量,根据情况另定。
3.3 供试品的质量标准应与临床前研究及临床实验和规模生产所使用的供试品质量标准一致。
3.4 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所用供试品的包装应与上市产品一致。
3.5 研究药物稳定性,要采用专属性强、准确、精密、灵敏的药物分析方法与有关物质(含降解产物及其他变化所生成的产物)的检查方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以保证药物稳定性结果的可靠性。
在稳定性试验中,应重视降解产物的检查。
3.6 由于放大试验比规模生产的数量要小,故申报者应承诺在获得批准后,从放大试验转入规模生产时,对最初通过生产验证的3批规模生产的产品仍需进行加速试验与长期稳定性试验。
4 操作流程4.1 稳定性试验计划4.1.1 计划内容应包括:产品名称、产品考察批次、检验方法依据、检验方法、检验项目、合格标准、考察时间、贮存条件、4.1.2 产品考察批次应选择具有代表性,能反映出研究目的。
稳定性试验规定,稳定性指导原则,稳定性试验方法
FDA药物稳定性试验指导原那么药品稳定性试验规定每年底制定下年度原料和制剂成品稳定性试验书面方案,内容包括:规格标准、检验方法、检验周期、每批数量、考察工程、考察频次、时间等。
经批准后执行,新开发的制剂品种在开发阶段应制定稳定性方案。
3公司药品生产用原料稳定性试验可采用影响因素试验法:3.1将一批供试品除去包装以后,平放在平皿中,在以下条件下按规定贮存,检测重点考察工程各项质量指标的变化情况。
重点考察工程包括:性状、熔点、含量、有关物质、吸湿性及根据药品性质选定的考察工程。
影响因素试验条件:3.1.1暴露在常温空气中;3.1.2高温试验,温度分别为60℃、40℃两个温度水平;3.1.3高湿试验,湿度分别为90%±5%、75%±5%两个湿度水平;3.1.4强光照射试验,照度为4500LX±500LX4制剂稳定性试验:4.1加速试验:取供试品三批,按市售包装,在温度40℃±2℃,相对温度75%±5%的条件下放置6 个月,在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第三个月、第六个月末取样检测各剂型规定的重点考察工程的质量指标变化情况。
片剂的重点考察工程为:性状、含量、有关物质、崩解时限或溶出度。
硬胶囊剂的重点考察工程为:外观、内容物色泽、含量、有关物质、崩解时限或溶出度、水份。
液体制剂的重点考察工程为:性状、相对密度、含量、pH值、微生物限度检查。
3个月后测试符合要求,有效期暂定为2年,6个月后测试符合要求有效期暂定为3年。
4.2长期试验:取供试品三批,按市售包装,在规定保存条件下贮存,每年检测一次,重点考察工程的质量指标变化情况,观察3年的检验结果,以确定产品的贮存期或有效期。
5严格按照批准的书面稳定性方案,做好试验记录,如发现异常情况,采取措施及时调整。
6试验完毕后,对试验结果进展数理统计后处理,评定并作出结论。
写出稳定性试验报告,所有资料归档保存。
留样观察管理制度留样的环境及要求根据本公司生产的品种的贮存需用,设专用的留样观察室,分为常温区、阴凉区,留样室要求避光、枯燥、通风、防虫鼠。
稳定性试验sop
目录1.目的:----------------------------------- 22.范围:----------------------------------- 23.职责:----------------------------------- 24.内容:----------------------------------- 24.1需做稳定性试验的样品范围: -------------------- 24.2需做稳定性试验的样品包装: -------------------- 24.3稳定性试验的考察量: ------------------------- 34.4稳定性试验频率: ---------------------------- 34.5稳定性试验方式及条件: ------------------------ 44.6稳定性试验检验方法及考察项目: ------------------- 54.7稳定性试验前准备: --------------------------- 54.8稳定性试验检测: -------------------------- 54.9稳定性试验后的总结: ------------------------- 64.10有效期的计算:--------------------------- 65.参考资料:-------------------------------- 76.附件:----------------------------------- 71.目的:建立稳定性试验管理程序,考察公司药品在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中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药品的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和考察检验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试验确立药品的有效期,以及中间产品、半成品贮存期。
2.范围: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品种的成品以及中间产品、半成品的稳定性试验。
3.职责:3.1稳定性试验管理人员负责对稳定性试验样品的日常管理,对试验到期品种的稳定性进行评价报告,并对相关记录汇总归档;3.2质量控制部部长指定的化验人员负责按计划定期试验及检验;3.3质量控制部部长对本管理程序的实施负责,对稳定性试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处理和总结的审核,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CGMP文件_稳定性试验研究程序SOP
4.1 QC 负责进行稳定性研究样品的分析。 The responsibility of performing the analysis of stability samples lies with Quality control.
4.2 QA 负责监督稳定性计划的执行,负责稳定性数据的审核和评估。
3.2 复验日期 Retest Date:
签名/日期 Sign / Date
名字 Name 职务 Designation
制定人 Prepared by
审核人 Reviewed by
批准人 Approved by
文件编码 Doc. No.: 标题:稳定性研究程序 TITLE: PROCEDURE FOR STABILITY STUDIES
制定人 Prepared by
审核人 Reviewed by
批准人 Approved by
文件编码 Doc. No.: 标题:稳定性研究程序 TITLE: PROCEDURE FOR STABILITY STUDIES
Page No.: 4 of 13
5.1.2.5 返工/重新加工的批次 Reprocessed/Reworked batches
标准操作程 序
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
文件编码 Doc. No.: 颁发日期: Issue Date:
替代: Supersedes:
标题:稳定性研究程序 TITLE: PROCEDURE FOR STABILITY STUDIES
生效日期: Effective Date: 复审日期: Review Date: 页码:第 1 页共 13 页 Page No.: 1 of 13
稳定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SOP
稳定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 稳定性试验的内容:1.1 加速破坏试验,预测样品的有效期;1.2 样品在规定的保存条件下观察若干年限的检测结果。
2.稳定性试验的基本要求:2.1 稳定性试验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
2.1.1 影响因素试验适用于原料药的考察,用1 批原料药进行;2.1.2 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适用于原料药与药物制剂,要求用3 批供试品进行。
2.2 原料药供试品是一定规模生产的,供试品量相当于制剂稳定性实验所要求的批量,原料药合成工艺路线、方法、步骤应与大生产一致。
药物制剂的供试品应是放大试验的产品,其处方与生产工艺应与大生产一致。
备注:原料药的初步有效期或复检期可基于中试规模的批号,如果①中试批号采用的生产方法和工艺路线是模拟用于商业生产规模的最终工艺;②原料药的质量代表了商业生产规模的物料。
2.3 供试品的质量标准应与各项基础研究及临床验证所使用的供试品质量标准一致。
2.4 加速试验与长期试验所用供试品的容器和包装材料及包装方式应与上市产品一致。
2.5 研究药物稳定性,要采用专属性强、准确、精密、灵活的药物分析方法和有关物质的检查方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以保证药物稳定性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在稳定性试验中,应重视有关物质的检查。
注:有关物质的检查,Namely:杂质的检测,包括异构体,确定的or未知的其他杂质,单杂,总杂等;及包括降解,络合,破坏产生的一系列物质。
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附件1)原料药:性状、熔点、含量、有关物质、吸湿性以及根据药品性质选定的考察项目题外话:除了主峰以及辅料或溶剂峰外都是杂质峰,有的是主成分的降解产物,有的是合成中未除尽的中间体或溶剂等,还有的就是制剂过程中带进来的,都要严格控制,尤其是注射剂等品种。
3.原料药的稳定性试验:影响因素试验目的:在药品研发过程中如处方组成合理性评价、质量研究中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判断、上市药品包装材料的选择和贮藏条件的确定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药品稳定性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考核药品质量稳定性,为确定药品的合理有效期提供科学依据。
范围:原料、中间产品、成品的稳定性试验1.药物稳定性试验的目的是考察药物在规定的条件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药品的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试验建立药品的有效期。
2.稳定性试验的基本要求2.1稳定性试验包括影响因素试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
其中影响因素试验适用于原料药,而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适用于原料药和制剂。
2.2 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样品所用容器、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应与上市产品一致。
2.3 应重视有关物质的检查。
3.影响因素试验影响因素试验是在比加速试验更强烈的条件下进行,其目的是探讨药物的固有稳定性,了解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及可能的降解途径与降解产物,为制剂生产工艺、包装、贮存条件与建立降解产物的分析方法提供科学依据。
试验时,将样品置于适宜的容器中,摊成≤5mm厚的薄层,疏松原料药可摊成≤10mm厚的薄层,进行以下试验:3.1高温试验3.1.1将供试品置于适宜的容器中(如称量瓶或培养皿中)摊成≤5mm厚的薄层,疏松原料药可摊成≤10mm厚的薄层,在60℃下放置10天,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按照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进行检测,即:性状、熔点、含量、有关物质、吸湿性、以及根据药品性质选定的考察项目。
3.1.2 若检测结果与0天结果比较,有明显变化(如含量下降5%),则40℃下按同法进行试验。
如60℃的结果无明显变化,不再进行40℃试验。
3.2 高湿度试验在25℃将供试品开口置于相对湿度90±5%的恒湿密闭容器中(在密闭容器中放置硝酸钾饱和溶液),放置10天,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检验上述项目,重点考察供试品的吸湿性。
如吸湿增重5%以上,则在相对湿度75±5%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放置氯化钠饱和溶液),同法进行试验。
如吸湿增重5%以下,而且其他项目符合要求,则不再进行此项试验。
3.3 强光照射试验将供试品开口置于装有日光灯的光照箱或适宜的光照箱中,照度为4500±500lx,放置10天,于第5天和第10天取样,检验上述项目,特别要注意外观的变化。
稳定性试验方案
稳定性试验⽅案Stability Study Protocol for Exhibit Batch of Chloroquine Phosphate Tablets USP, 250mg 规格为250 mg的USP磷酸氯喹⽚长期、中期及加速稳定性研究⽅案Prepared By: Date:起草者:⽇期:Reviewed By QA: Date:审核者:⽇期:Approved By: Date:批准者:⽇期:Starting Date: Completed Date:开始⽇期:结束⽇期:Contents⽬录1. Purpose⽬的 (1)2. Scope范围 (1)3. References参考资料 (1)4. General Information基本信息 (1)4.1 Stability Samples稳定性研究样品 (1)4.2 Product Outline样品概述 (2)4.3 Formulation处⽅ (2)4.4 Container-Closure Systems包装 (3)4.5 Labeling标签 (3)4.6 Samples and Package样品与包装 (4)5. Stability Testing稳定性测试 (4)5.1 Sample Receipt and Storage样品接收与储存 (4)5.2 Storage Conditions and Testing Time Points储存条件与检测时间点 (4)5.3 Sampling取样 (5)5.4 Testing Matrix稳定性测试项⽬表 (6)5.5 Parameters and Acceptance Criteria检测项⽬及质量标准 (6)5.6 Degradation products降解产物 (7)6. Data Presentation数据汇总 (7)7. Reporting报告 (7)7.1 Intermediate Reports中期报告 (7)7.2 Summary Report总结报告 (7)7.3 Stability Documents稳定性⽂件夹 (7)8. Appendix附件 (8)1.Purpose⽬的The purpose of stability testing is to provide evidence of how the Quality, Strength, Degradation Products and Purity of the Chloroquine Phosphate Tablets USP, 250mg will change with time under the influence of environmental room temperature and relative humidity conditions. Data collected from the stability study will enable recommended storage conditions and provide justification for establishing and submitting the data to regulatory authorities for approving the shelf life for marketing purposes.In addition, 3 months of the stability data will be submitted to US FDA as required for submission purposes of the ANDA application.此稳定性研究的⽬的是为了考察磷酸氯喹⽚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例如:温度和湿度)其性质、规格、降解产物和含量等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依据稳定性研究的数据确定该产品的储藏条件和有效期。
药品稳定性试验箱标准操作程序
1、目的建立和规范药品稳定性试验箱的标准操作程序,2、范围适应于药品稳定性能的试验。
3、责任中心化验室负责实施。
4、内容4.1产品使用前的准备产品应在下列正常使用条件下使用4.1.1 环境温度:(5~35)℃;4.1.2 相对湿度:不大于85%;4.1.3 大气压力:(86~106)kPa;4.1.4 海拔高度不高于2000米;4.1.5 供电电源:(220±22)V (50±1)Hz;4.1.6 应放置在平稳、水平、周围无强磁场、强震动、无粉尘及可燃腐蚀性气体存在,四周通风良好的室内;4.1.7 设备距四周物件或墙壁间距:前≥900mm,左、右及顶≥300mm,后≥500mm4.2操作步骤4.2.1 将水箱用支架垫高,放置于设备右侧,水箱中放有潜水泵,潜水泵输出加水塑料管稍用力插入设备右侧的加水插口即可;4.2.2 将潜水泵电源插头插入设备右侧的专用电源插座内;4.2.3 第一次开机使用时,为保证工作室内加湿水槽不因气堵而顺利自动进水,请将左侧的进水阀打开,带水流出后再关闭放水阀,并在右边的溢水口下方盛水盆一只或用水沟方式排水。
4.2.4 打开水箱盖,加入纯净水。
(水位高低的控制:最低应淹没抽水泵,最高不超过水箱上连接管口处的橡皮圈)。
4.2.5 接上电源后,打开设备电源开关,仪表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4.2.6 通电半小时左右,打开箱门,检查工作室底面的加湿蒸发器水槽水位,应使加湿管浸入水中,而又不能有溢出,否则应打开设备后板调整水杯的高低来解决。
4.2.7 水杯高低的调整:打开后封板,可松开固定水杯的螺钉,通过板上的腰形槽,整体移动水杯的高低,若水槽水位浅,将水杯位置调高;若水槽水位有溢出,将水杯位置调高。
4.2.8 并应保证水槽水位水平,否则调整地平或垫平轮脚的方式解决。
4.2.9 根据需要设置温度和湿度4.2.10 使用完毕后,应打开设备背后的放水阀,将工作室内加湿水槽及水杯内水放干,并擦干工作室内水分。
原料药稳定性研究SOP
原料药稳定性考察sop一、研究目的稳定性研究是基于对原料药及其生产工艺的系统研究和理解,通过设计试验获得原料药的质量特性在各种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光线照射等)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并据此为药品的处方、工艺、包装、贮藏条件和复验期/有效期的确定提供支持性信息。
二、试验内容原料药稳定性研究包括强制条件试验、加速试验、长期试验、中间条件试验三、试验设计1.强制条件试验①定义:强制条件试验主要是考察原料药对光、湿、热、酸、碱、氧化等的稳定性,了解其对光、湿、热、酸、碱、氧化等的敏感性,主要的降解途径及降解产物,并据此进一步验证所用分析方法的可行性、确定加速试验的放置条件及为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提供参考。
②样品要求:中试第一批参比制剂③试验设计④放样及取样要求A.无包装样品:固体原料药:将3倍于5天、10天、30天检样总需量的原料药细粉平铺于表面皿中,厚度一般不超过3mm。
分别与5天、10天、30天取3倍检样量的样品包装于铝箔袋内,封口,贴好标签(注明品名、批号、放置条件、取样时间),置于干燥器内,待检。
最好取样后立即安排检样。
液体原料药:高温、光照条件下样品应将3倍于5天、10天、30天检样总需量的原料药分装于1~5ml的无色安瓿瓶中,封口放置;高湿条件下样品将3倍于5天、10天、30天检样总需量的原料药分装于1~5ml的无色西林瓶中,敞口放置。
分别与5天、10天、30天取3倍检样量的样品(西林瓶封口),贴好标签(注明品名、批号、放置条件、取样时间),放于具有避光作用的纸袋或黑色塑料袋内,置于干燥器内,待检。
最好取样后立即安排检样。
B.包装样品:将3倍于单点检样量的原料药分别包装于铝箔袋(或其他拟上市包装中),贴好标签(注明品名、批号、放置条件、取样时间),标签用透明胶带加固。
分别放置于各试验条件下,与5天、10天、30天分别取样,置干燥器,待检。
C.参比制剂:裸放,满足有关物质3倍检样量,于30天先取1倍检样量检测,其余样品继续放置。
稳定性考察SOP
●稳定性考察SOP stability study SOP1. 目的Objective/Purpose (3)2. 适用范围Scope (3)3. 责任部门(人)及权限Responsible department (person) (3)3.1 处于临床和注册阶段的研发产品development products in clinical and registration phase (3)3. 2 对于商业化产品commercial products (4)4. 定义、符号和缩略语Definition,signal and abbreviation (4)4.1 定义 (4)4.1.1 加速试验Accelerated testing (4)4.1.2 强力破坏试验Stress testing (Drug Substance) (4)4.1.3 强力破坏试验(制剂) Stress testing (Drug Product) (5)4.2 简写abbreviations (5)5. 物料和设备Materials and equipment (5)6. 规程Procedure (5)6.1 稳定性方案stability protocol (5)6.2 成品稳定性研究Drug Product stability (6)6.2.1 批次和数量Number and Size of Batches (6)6.2.2 加速稳定性accelerated stability (7)6.2.3贮存条件Storage Conditions (7)6.2.4检测方法和标准Test methods and specifications (7)6.2.5 容器密封系统Container-Closure System (8)6.2.6 防腐剂Preservatives (8)6.2.7 变更引起的稳定性研究Stability study for change control (8)6.3原液和中间体Bulk Drug Substances and Intermediates (9)6.3.1 考察批次和样品量Number and Size of Batches (9)6.3.2 加速稳定性研究Accelerated Studies (9)6.3.3 贮存条件Storage Conditions (9)6.3.4 检测方法和标准Test methods and specifications (10)6.3.5 容器密封系统Container-Closure System (10)6.3.6 防腐剂检测Preservatives (11)6.3.7 变更引起的稳定性研究Stability study for change control (11)6.4 实际贮存条件下长期稳定性稳定性试验计划real storage conditions long term stability plan (12)6.5 加速和强力稳定性试验研究Accelerated and stress study (12)6.6取样检测时间点和检测窗Timepoints for sampling and testing window (13)6.7 可接收标准Acceptance criteria (13)6.8 偏差管理和它们在稳定性报告中的追朔Deviations Management and their traceability in the stabilityreport (13)6.9稳定性数据趋势分析和统计分析Stability Data trending and Statistical Analysis (14)6.10 上市产品的稳定性研究后续产品的稳定性研究Time point frequency for Follow-up Stability Studies 156.11 和药政部门沟通Communication with Health Authorities (15)6.12 稳定性试验箱/稳定性试验房间管理stability chamber or stability room (16)6.13 稳定性样品留样stability samples retention (16)6.14 稳定性样品送检stability samples delivery (16)6.15 稳定性结果汇总 (16)6.16 稳定性报告stability report (17)6.17 稳定性中期报告Interim Study Report (17)6.18 稳定性方案和报告的编号stability protocol and report number (17)7.记录报告Reporting (17)8.参考文献Reference documents (17)9.附件attachment (18)10.注意事项Notes (18)1. 目的Objective/Purpose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按照WHO,ICH,《中国药典》和GMP要求,管理研发和上市疫苗产品稳定性研究,确定产品的复验期/有效期,贮存和运输条件。
稳定性试验管理规程
稳定性试验管理规程1目的:阐述公司生产原料药成品、中间产品的稳定性试验管理,保证并规范稳定性实验的实施。
2范围:本公司生产的所有产品的稳定性试验。
3职责:质量管理部负责本规程的变更、培训。
4参考文献:4.1《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2010年修订)4.2《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5定义:5.1稳定性试验:考察原料药及制剂在温度、湿度,光线等影响下随时间变化规律的试验方法。
5.2加速试验:指在保证不改变产品失效机理的前提下,通过强化试验条件,使受试产品加速失效,以使在短时间内获得必要的信息来评估产品在正常条件下的可靠性或寿命指标,为制剂设计、包装、运输、贮存提供必要的资料。
5.3长期试验:是指在接近药物的实际贮存条件下进行的,为制定药物的有效期提供数据的试验。
5.4影响因素试验:是在比加速条件更激烈的条件下进行的,为探讨药物的固有稳定性,了解影响其稳定性的因素及可能的降解途径与降解产物,为制剂生产工艺、包装,贮存条件和建立降解产物的分析方法提供科学依据的试验。
6规程:6.1稳定性试验目的6.1.1对于新投产/注册产品通过稳定性试验,考察原料药、中间产品或制剂的性质在温度、湿度、光线等条件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药品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和有效期的确定提供科学依据,以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得到注册所需的所有数据。
此数据用于证明环境因素对产品特性的影响,以确定复验周期(API而言)和有效期。
6.1.2在有效期内通过稳定性试验可以监控已上市药品的质量,以发现药品与生产相关的稳定性问题(如含量,有关物质等的变化),并确定药品可以或预期可以在标示的贮存条件下,符合质量标准的各项要求。
6.2稳定性试验分类及各试验适用范围6.4供试品的包装处理、放置要求6.6.1稳定性试验方案设计应当至少包括以下内容:6.6.1.1品种、考察批次6.6.1.2相关的检验方法,可考虑采用稳定性试验专属的检验方法6.6.1.3检验方法依据6.6.1.4合格标准6.6.1.5容器密封系统的描述6.6.1.6试验间隔时间(测试时间点)6.6.1.7贮存条件(应采用与药品标识贮存条件相对应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的稳定性试验标准条件)6.6.1.8检验项目,原料药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一般为性状、熔点、含量、有关物质、吸湿性以及根据品种性质选定的考察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目的:--------------------------------------------------------------------22.范围:--------------------------------------------------------------------23.职责:--------------------------------------------------------------------24.内容:--------------------------------------------------------------------2 4.1需做稳定性试验的样品范围:----------------------------------------------2 4.2需做稳定性试验的样品包装:----------------------------------------------2 4.3稳定性试验的考察量: ----------------------------------------------------3 4.4稳定性试验频率:---------------------------------------------------------3 4.5稳定性试验方式及条件:---------------------------------------------------4 4.6稳定性试验检验方法及考察项目:-------------------------------------------5 4.7稳定性试验前准备:-------------------------------------------------------5 4.8稳定性试验检测:--------------------------------------------------------5 4.9稳定性试验后的总结:-----------------------------------------------------64.10有效期的计算:---------------------------------------------------------65.参考资料:----------------------------------------------------------------76.附件:--------------------------------------------------------------------7 1.目的:建立稳定性试验管理程序,考察公司药品在加速试验和长期试验中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药品的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和考察检验方法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试验确立药品的有效期,以及中间产品、半成品贮存期。
2.范围:适用于公司内所有品种的成品以及中间产品、半成品的稳定性试验。
3.职责:3.1稳定性试验管理人员负责对稳定性试验样品的日常管理,对试验到期品种的稳定性进行评价报告,并对相关记录汇总归档;3.2质量控制部部长指定的化验人员负责按计划定期试验及检验;3.3质量控制部部长对本管理程序的实施负责,对稳定性试验中出现的异常情况进行处理和总结的审核,监督、检查执行情况。
3.4质量保证部部长负责审核稳定性试验计划表、稳定性试验草案及稳定性试验报告。
3.5质量负责人负责批准稳定性试验计划表、稳定性试验草案及稳定性试验报告。
3.6药品放行受权人应了解稳定性试验报告的结果,并根据相关的稳定性试验结果履行产品的放行程序。
4.内容:4.1需做稳定性试验的样品范围:4.1.1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成品必须进行稳定性试验:4.1.1.1公司开发的新产品;4.1.1.2处方、工艺有主要变更,需重新注册的;4.1.1.3 关键原辅料供应商、内包装材料等有主要变更后的产品,需重新注册的;4.1.1.4次要变更不需要注册,但需要提供稳定性试验资料的;4.1.1.5生产和包装有偏差的产品;任何采用非常规工艺重新加工、返工或有回收操作的产品;4.1.1.6除上述情况之外,每年正常生产的每种规格、每种内包装形式的药品,除非当年没有生产。
4.1.2需要确定贮存期的中间产品、半成品。
4.2需做稳定性试验的样品包装:4.2.1成品按市售包装;4.2.2中间产品、半成品的包装模拟生产时的贮存包装。
4.3稳定性试验的考察量:4.3.1对于属于4.1.1.1情况的产品,应对投产的前三批连续产品进行稳定性考察,保留样品份数按照稳定性试验的月数之和加备用1份的数量,每份足够一次的全检量,例如3年有效期的某产品应每批保留样品16份(其中长期试验为10份和加速试验为6份)。
其他批按照常规生产的品种即4.1.1.5的情况做稳定性试验。
4.3.2对于属于4.1.1.2-4.1.1.3情况的产品。
应对变更后的前三批连续产品进行稳定性考察,保留样品份数按照稳定性试验的月数之和加备用1份的数量,每份足够一次的全检量,例如3年有效期的某产品应每批保留样品16份(其中长期试验为10份和加速试验为6份)。
其他批按照常规生产的品种即4.1.1.5的情况做稳定性试验。
4.3.3对于属于4.1.1.4-4.1.1.5情况的某一批产品,应对该批产品进行稳定性考察,保留样品份数按照稳定性试验的月数之和加备用1份的数量,每份足够一次的全检量,例如3年有效期的某产品应每批保留样品16份(其中长期试验为10份和加速试验为6份)。
在加速试验完成前,产品不得放行。
其他批按照常规生产的品种即4.1.1.5的情况做稳定性试验。
4.3.4 对于属于4.1.1.6情况的产品,每年正常生产的每种规格、每种内包装形式的成品按下述考察:每年生产少于10批:考察1批(为本年的第一批);每年生产10-25批:考察2批(为本年的第一批及第十批);每年生产多于25批:考察3批(为本年的第一批、第十批及第二十六批)。
保留样品份数按照稳定性试验的月数之和加备用1份的数量,每份足够一次的全检量,例如3年有效期的某产品应每批保留样品16份(其中长期试验为10份和加速试验为6份)。
4.3.5对于4.1.2项的中间产品、半成品保留样品,每批保留样品6份(其中1份备用),每份足够一次的全检量。
4.4稳定性试验频率:4.4.1成品长期试验在0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36个月进行,36个月后药品若未失效,仍需继续考察;每个产品至少应考察至产品(拟定)有效期加12个月。
4.4.2成品加速试验在0个月、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
4.4.3中间产品、半成品的稳定性试验在拟定贮存期中进行长期试验,并均分为3个节点,于0天、第1节点天、第2节点天、第3节点天加1天分别进行试验。
如拟定贮存期为9天,应分别在0天、3天、6天、10天进行试验。
4.4.4对于委托加工可按照委托方的稳定性试验频率相关要求进行稳定性试验。
4.5稳定性试验方式及条件:4.5.1加速试验:4.5.1.1此项试验是在加速条件下进行的。
其目的是通过加速药物的化学或物理变化,探讨药品的稳定性,为处方设计、工艺改进、质量研究、包装改进、运输及贮存提供必要的资料。
供试品的包装及考察量按4.2项和4.3项规定进行保留样品,在温度40℃±2℃、相对湿度75%±5%的条件下放置6个月。
所用设备应能控制温度±2℃,相对湿度±5%,并能对真实温湿度进行监测。
在试验期间第1个月、2个月、3个月、6个月末时分别取样一次,按稳定性试验草案中规定的重点考察项目检测。
在上述条件下,如6个月内供试品经检测不符合制订的质量标准,则应在中间条件下即在温度30℃±2℃,相对湿度65%±5%的情况下进行加速试验,时间仍为6个月。
4.5.1.2对温度特别敏感的药物,预计只能在冰箱中(4~8℃)保存,此种药物的加速试验,可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条件下进行,时间为6个月。
4.5.2长期试验:4.5.2.1长期试验是在接近药物的实际贮存条件下进行,其目的为制订药物的有效期提供依据。
供试品的包装及考察量按4.3项和4.4项规定进行稳定性考察,在温度25℃±2℃、相对湿度60%±10%的条件下放置12个月,每3个月取样一次,分别于0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按稳定性重点考察项目进行检测。
12个月以后,仍需继续考察,分别于18个月、24个月、36个月(至有效期满12个月)取样进行检测。
将结果与0月比较,以确定药物的有效期。
若未取得足够数据(如只有18个月),则应进行统计分析,以确定药品的有效期。
如3批统计分析结果差别较小,则取其平均值为有效期限;若差别较大,则取其最短的为有效期。
数据表明很稳定的药品,则不作统计分析。
4.5.2.2对温度特别敏感的药品,长期试验可在温度6℃±2℃的条件下放置12个月,按上述时间要求进行检测,12个月以后,仍需按规定继续考察,制订在低温贮存条件下的有效期。
4.5.3对于委托加工可按照委托方的稳定性考察方式及条件相关要求进行稳定性试验。
4.6稳定性试验检验方法及考察项目:4.6.1研究药物的稳定性,要采用专属性强、准确、精密、灵敏的药物分析方法和有关物质(含降解产物及其他变化所生成的产物)的检查方法,并对方法进行验证,以保证药物稳定性结果的可靠性。
并且充分考虑药物的性质,决定要做的稳定性的检验方法。
4.6.2作为稳定性试验的产品每批0个月(第一次)作全检(含微生物),考察期满时再做全检(含微生物),其余时间检验项目参考“稳定性试验草案”中规定的稳定性试验重点考察项目表,如:片剂考察项目:性状、含量、有关物质、水分、崩解时限或溶出度或释放度、微生物等;硬胶囊剂考察:性状、含量、有关物质、崩解时限或溶出度或释放度、水分、微生物等;颗粒剂考察:性状、含量、粒度、有关物质、崩解时限或溶出度或释放度、水分、微生物等。
4.6.3对于委托加工可按照委托方的稳定性试验检验方法及考察项目相关要求进行稳定性试验。
4.7稳定性试验前准备:4.7.1由稳定性试验管理人员负责起草制订“稳定性试验计划表”(包括:品名、批号、考察方式、考察项目及频率等)和“稳定性试验草案”,经质量控制部部长初审,交质量保证部部长审核,质量负责人批准后方可生效。
4.7.2用于稳定性试验的设备(稳定性试验箱)和试验仪器必须是经过校验合格且在有效期内。
4.7.3稳定性试验的样品按计划进行取样,取样时QA人员按《取样管理程序》取足考察量,稳定性试验管理人员及时对考察样品张贴“稳定性试验样品标签”,登记“稳定性试验样品台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