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精)
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
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1、原理凯氏法测定试样中的含氮量,即在催化剂作用下,用硫酸破坏有机物,使含氮物转化成硫酸铵。
加入强碱进行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用酸滴定,测出氮含量,将结果乘以换算系数6.25,计算出粗蛋白含量。
2、试剂2.1硫酸(GB625):化学纯,含量为98%,无氮。
2.2混合催化剂:0.4g硫酸铜,5个结晶水(GB665),6g硫酸钾(HG3—920)或硫酸钠(HG3—908),均为化学纯,磨碎混匀。
2.3氢氧化钠(GB629):化学纯,40%水溶液(m/V)。
2.4硼酸(GB628):化学纯,2%水溶液(m/V)。
2.5混合指示剂:甲基红(HG3—958)0.1%乙醇溶液,溴甲酚绿(HG3—1220)0.5%乙醇溶液,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在阴凉处保存期为三个月。
2.6盐酸标准溶液:邻苯二甲酸氢钾法标定,按GB601制备。
2.6.1盐酸标准溶液:c(HCl)=0.1mol/L。
8.3mL盐酸(GB622,分析纯),注入1000mL蒸馏水中。
2.6.2盐酸标准溶液:c(HCl)=0.02mol/L。
1.67mL盐酸(GB622,分析纯),注入1000mL蒸馏水中。
2.7蔗糖(HG3—1001):分析纯。
2.8硫酸铵(GB1396):分析纯,干燥。
2.9硼酸吸收液:1%硼酸水溶液1000mL,加入0.1%溴甲酚绿乙醇溶液10mL,0.1%甲基红乙醇溶液7mL,4%氢氧化钠水溶液0.5mL,混合,置阴凉处保存期为一个月(全自动程序用)。
3、仪器设备3.1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
3.2分样筛:孔径0.45mm(40目)。
3.3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3.4消煮炉或电炉。
3.5滴定管:酸式,10、25mL。
3.6凯氏烧瓶:250mL。
3.7凯氏蒸馏装置:半微量水蒸气蒸馏式。
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度-不确定度评估
饲料中粗蛋白测定不确定度评定一、摘要按GB/T6432—94《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测定了玉米(粗蛋白10%以下)、玉米颗粒粕(粗蛋白10%~25%)、玉米蛋白粉(粗蛋白25%以上)中粗蛋白含量,按JJF1059—199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对测定结果的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
二、目的用国家标准方法测定饲料样品中粗蛋白。
三、测定程序按图1所示程序进行测定。
图1 粗蛋白测量程序四、被测量粗蛋白含量以占样品质量的百分比表示式中:V 1—滴定试样时所需酸标准溶液体积,mL ; V 2—滴定空白时所需酸标准溶液体积,mL ; C — 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 ; m — 试样质量,g ;V — 试样分解液总体积,mL ; V 3—试样分解液蒸馏用体积,mL ; 0.0140— 每毫摩尔质量氮的克数;6.25— 氮换算成蛋白质的平均系数。
五、不确定度来源分析不确定度来源见图2— 因果关系图图2 因果关系图10025.60140.0)(321⨯⨯⨯⨯⨯-=Vm C V V P称样m滴定试样(空白)用标液体积V 1、V 2重复性(r)摩尔质量M(N)六、不确定度分量的量化1、 标准溶液浓度标准溶液浓度不确定度是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分量之一,同时,标准溶液浓度不确定度也是由多个分量合成所得,按GB601—88《化学试剂 标准溶液制备方法》,使用的盐酸标准溶液是采用标定法配制而成,下面详细描述配制过程。
1.1目的以无水碳酸钠(Na 2CO 3)基准标定0.1mol/L (或0.02mol/L )盐酸溶液。
1.2标定程序见图3,按GB601—88标准有标定程序框图图3 标定程序框图 1.3被测量按下式计算盐酸标准溶液的浓度(GB601-88)05299.0)V V (m C 21⨯=-式中:m —无水碳酸钠质量,g;V 1—滴定用盐酸溶液体积,mL;量取9mL 盐酸注入1000mL 水中V 2—空白试验用盐酸溶液体积,mL;0.05299—每1/2毫摩尔质量碳酸钠的克数。
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精)(总6页)
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精)(总6页)
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精)主要是测量饲料中的蛋白质含量,以便更好地了解饲料的营养成分,为合理饲养和饲料配方提供基础数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方法,包括Kjeldahl法、Dumas法、Kjeltec自动消解仪法等。
一、Kjeldahl法
Kjeldahl法是测定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经典方法,该方法通过将饲料样品经过消解、蒸馏和滴定等步骤,测定其中的氨基含量,再计算得出粗蛋白含量。
具体步骤如下:
1. 取适量的饲料干样,加入适量的硫酸和氧化剂,进行消解,将其变为无机氮。
2. 在消解的样品中加入适量的碱液,使其中和,然后加入酚酞指示剂,在滴定时视颜色变化为终点,计算出氨基含量。
3. 将氨基含量乘以蛋白质的氮含量比例(通常为6.25),即可得到粗蛋白含量。
二、Dumas法
1. 取适量的饲料干样,放入Dumas燃烧管中,加入硼酸和催化剂等。
2. 将燃烧管加热,将样品完全燃烧,并将其中的氮转化成NO。
3. 将生成的NO经过固定,再经过电导检测器测定其含量,计算出氮含量。
三、Kjeltec自动消解仪法
2. 稍作冷却后,将消解液放入自动蒸馏装置中,进行蒸馏,将其中的氨基捕集在酸性溶液中。
综上所述,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方法有很多种,其中Kjeldahl法、Dumas法和Kjeltec自动消解仪法是较为常见的。
在测定时需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进行,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饲料分析与检测实验: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测定
实验三、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测定【学习目标】掌握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测定方法,并能用此方法测定饲料中粗蛋白质的含量。
一、原理饲料中纯蛋白质和非蛋白氮总称粗蛋白质。
凯氏法的基本原理是用浓H2SO4在催化剂(CuSO4、K2SO4、Na2SO4等)的催化作用下消化饲料样本,使其中的蛋白质和非蛋白氮都转变为 (NH4)2SO4,(NH4)2SO4在浓碱作用下放出NH3,通过蒸馏,氨气随水蒸汽沿冷凝管流入硼酸吸收液被硼酸吸收并与之结合成为四硼酸铵,然后以甲基红、溴甲酚绿作指示剂,用标准HCL溶液滴定,求出氮含量,根据氮含量再乘以系数(通常为 6.25),即为粗蛋白质的含量。
上述原理的主要化学反应如下:催化剂1.2CH3CHNH2COOH+13H2SO (NH4)2SO4+6CO2↑+12SO2↑+16H2O加热2.(NH4)2SO4+2NaOH 2NH3↑+2H2O+Na2SO43.4H3BO3+NH3 NH4HB4O7+5H2O4.NH4HB4O7+5H2O+HCL NH4CL+4H3BO3系数6.25是根据饲料蛋白质平均含氮量为16.0%而来的,而实际上,各种样本的蛋白质种类不同,含氮量有差异,变动为14.7~19.5%之间,故一般饲料换算系数用6.25,已确定的最好用实际系数。
为方便使用,将已知几种饲料的系数介绍如下:肉类6.25,玉米6.00,小麦、燕麦、黑麦、大豆、箭舌豌豆、蚕豆5.70,牛奶及制品6.28,坚果及油饼类5.30。
二、仪器设备1.样品粉碎机 40目分样筛;2.分析天平感量0.0001g;3.电子天平感量0.0001g;4.工业天平感量0.01g;5.六联电炉 6×800-1000W;6.半微量凯氏定氮仪或改良式半微量凯氏定氮仪(图1、图2);7.酸式滴定管 25.0ml或50.0ml;8.凯氏烧瓶 100.0ml;9.烧杯 250.0ml;10.三角瓶 150.0ml;11.容量瓶 100.0ml;12.移液管 10.0ml;13.量筒 10.0ml、25.0ml。
饲料粗蛋白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饲料粗蛋白测定的原理和方法;2. 熟悉实验操作步骤,提高实验技能;3. 了解饲料粗蛋白含量的重要性及其对动物营养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饲料粗蛋白是指饲料样品中含氮物质的总量,包括蛋白质和非蛋白质含氮化合物。
测定饲料粗蛋白含量,可以了解饲料的营养价值,为动物饲料配方提供依据。
凯氏定氮法是测定饲料粗蛋白的常用方法,其原理如下:1. 将饲料样品与浓硫酸、无水碳酸钠混合,加热消化,使蛋白质和氨态氮转化为硫酸铵;2. 消化液在浓碱的作用下进行蒸馏,释放出的氨随汽水顺着冷凝管流入硼酸吸收液中,并与其结合成硼酸铵;3. 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求出氨的含量,再乘以一定的换算系数(6.25),即得出试样中粗蛋白的含量。
三、实验材料1. 饲料样品:玉米粉、豆粕、鱼粉等;2. 试剂:浓硫酸、无水碳酸钠、氢氧化钠、硼酸、盐酸标准溶液、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等;3. 仪器:凯氏瓶、消化炉、冷凝管、滴定管、分析天平等。
四、实验步骤1. 样品消化(1)称取0.5-1g饲料样品,置于凯氏瓶中;(2)加入0.4g无水硫酸铜、6g无水碳酸钠,与试样混合均匀;(3)加入10ml浓硫酸,摇匀;(4)将凯氏瓶置于消化炉上,加热消化,直至溶液呈透明蓝绿色。
2. 滴定(1)将消化液转移至500ml容量瓶中,用蒸馏水定容;(2)取25ml消化液于锥形瓶中,加入5ml氢氧化钠溶液、5ml硼酸溶液、1滴甲基红-溴甲酚绿指示剂;(3)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灰绿色;(4)记录盐酸标准溶液的消耗体积。
3. 计算(1)根据滴定结果,计算氨的物质的量;(2)乘以换算系数(6.25),得出饲料样品中粗蛋白的含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数据样品名称 | 样品质量(g) | 盐酸标准溶液消耗体积(ml) | 粗蛋白含量(%)------- | -------- | ------------------- | --------玉米粉 | 0.5 | 25.00 | 9.20豆粕 | 0.5 | 30.00 | 38.40鱼粉 | 0.5 | 35.00 | 58.002. 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我们得到了玉米粉、豆粕、鱼粉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9.20%、38.40%、58.00%。
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方法
• 蒸馏:样液中的硫酸铵在碱性条件下释放出氨
(NH4)2SO4+2NaOH→2NH3↑+Na2SO4+2H2O
• 滴定:用硼酸溶液吸收氨后,再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
2NH3+4H3BO3 =(NH4)2B4O7+5H2O (NH4)2B4O7+HCL +5H2O =2NH4CL+4H3BO3
三、消化过程
1:消化过程: 样品中的有机物和含N有机化合物,经浓H2SO4加 热消化, H2SO4使有机物脱水,炭化为碳、氢、氮; 碳将H2SO4还原为SO2,而本身则变为CO2; SO2 使N还原为NH3,而本身则氧化为SO3,消化过程中 所产生的新生态氢,加速了氨的行成。在反应中生 成物CO2、H2O和SO2、 SO3逸出,而NH3与H2SO4 结合生成(NH4)2SO4留在消化液中。 蛋白质+ H2SO4 C C+ H2SO4 SO2+ CO2 SO2+[N] NH3+ SO3 NH3+ H2SO4 (NH4)2SO4
混合指示剂
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吸收液中的氨的PH值突跃 范围为6.3-4.3
指示剂名称 溴甲酚绿
甲基红 甲基红+溴甲酚绿
PH<5.1 黄色
红色 酒红色
PH=5.1 绿色
橙色 灰色
PH>5.1 蓝色
黄色 蓝绿色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pH 5.0 以下为酒 红色,pH 5.1 为灰色,pH 5.2 以上为蓝绿色。 变色域很窄
消化过程注意点
1:加入的催化剂要适量,硫酸钾加入量不能太大,否则温
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精)
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一、实验目的通过饲料样品中粗蛋白的测定,掌握饲料粗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二、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单一饲料。
三、实验原理凯氏法测定试样中的含氮量,即在催化剂作用下,用浓硫酸破坏有机物,使含氮物转化成硫酸铵。
加入强碱进行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用酸滴定,测出氮含量,将结果乘以换算系数,计算出粗蛋白含量。
四、试剂(1)硫酸:化学纯,含量为98%,无氮。
(2)混合催化剂:0.4g硫酸铜,5个结晶水;6g硫酸钾或硫酸钠,均为化学纯,磨碎混匀。
(3)氢氧化钠:化学纯,40%水溶液(m/V)。
(4)硼酸:化学纯,2%水溶液(m/V)。
(5)混合指标剂:甲基红%乙醇溶液,溴甲酚绿%乙醇溶液,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在阴凉处保存期为3个月。
(6)盐酸标准溶液:基准无水碳酸钠法标定;① L盐酸标准溶液:盐酸注入1000ml蒸馏水中。
② L盐酸标准溶液:盐酸注入1000ml蒸馏水中。
(7)蔗糖:分析纯。
(8)硫酸铵:分析纯,干燥。
(9)硼酸吸收液:1%硼酸水溶液1000mL,加入%溴甲酚绿乙醇溶液10mL,%甲基红乙醇溶液7mL,4%氢氧化钠水溶液,混合,置阴凉处保存期为1个月(全自动程序用)。
五、仪器设备(1)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
(2)分样筛:孔径0.45mm(40目)。
(3)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4)消煮炉或电炉。
(5)滴定管:酸式,10、25mL。
(6)凯氏烧瓶:250mL。
(7)凯氏蒸馏装置:常量直接蒸馏式或半微量水蒸汽蒸馏式。
(8)锥形瓶:150、250mL。
(9)容量瓶:100mL。
(10)消煮管:250mL。
(11)定氮仪:以凯氏原理制造的各类型半自动、全自动蛋白质测定仪。
六、分析步骤试样的选取和制备: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用四分法缩减至200g,粉碎后全部通过40目筛,装于密封容器中,防止试样成分的变化。
(1)仲裁法①试样的消煮称取试样~1g(含氮量5~80mg)准确至0.0002g,放入凯氏烧瓶中,加入6.4g混合催化剂,与试样混合均匀,再加入12mL硫酸和2粒玻璃珠,将凯氏烧瓶置于电炉上加热,开始小火,待样品焦化,泡沫消失后,再加强火力(360~410℃)直至呈透明的蓝绿色,然后再继续加热,至少2h。
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测定注意事项
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测定注意事项杨美兰(曲靖市兽药饲料监察所,云南曲靖655000)摘 要:粗蛋白质是饲料中最重要的营养指标,也是确定饲料等级的重要指标之一。
准确测定饲料中粗蛋白的含量尤其重要,它对提高饲料品质、优化配方、控制生产成本具有指导意义。
总结了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测定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供业内参考。
关键词:饲料;粗蛋白质;含量测定;影响因素DOI:10.19567/j.cnki.1008-0414.2020.10.016 引言蛋白质是构成各种组织器官的基本物质,由多种氨基酸组成,为生命活动提供必要的营养物质。
在畜禽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是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之一,在饲料质量检验检测过程中通常是以饲料中含有的氮元素的含量乘以蛋白质转化系数(常以6.25来表示)所得到的数据来推算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
李博[1]综述了饲料中蛋白质的多种检测方法,包括凯氏定氮法、杜马斯燃烧法、近红外光谱法、纳氏比色法、双缩脲法、原子荧光分光光度计法,分别介绍了各方法的原理、特点及应用。
虽然检测方法校多,但是经过多年使用和验证表明,用得较多的是凯氏定氮法[2]。
检测原理及国家标准1.1 国家标准《GB/T6432-2018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 凯氏定氮法》为粗蛋白测定的仲裁法,适用于饲料原料、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和添加剂预混合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测定。
1.2 检测原理试样在催化剂作用下,经过浓硫酸消解,使含氮物转化为硫酸铵,然后加入强碱进行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用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测出氮含量,乘以6.25计算出粗蛋白质含量。
粗蛋白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1)采样应做到随机、客观、有代表性,严格遵循四分法缩减取样。
在样品粉碎过筛时,要将试样全部通过0.42mm的实验筛进行粉碎,需要密切注意试样粉碎过筛后要充分混合均匀,减少检测误差[3]。
磨样过程中应该少量多次加样,一则避免磨样时产生热量致使样品结块,二则保证样品粉碎细度达到要求,若样品粉碎后粗细不一,将大大增加取样误差,进一步影响蛋白质的最终测定结果。
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凯氏定氮法
凯氏定氮仪测定步骤
影响因素分析
1.取样
试样粉碎后一般过40 目筛,且一定要把粉碎后的试样及粉碎机中残留的部分清扫后充 分混合均匀,避免粉碎的试样分级而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2.催化剂及其用量
国标为0.4g 硫酸铜和6g 无水硫酸钾( 或无水硫酸钠)。若 添加量大,消化液容易结晶; 添加量减少,会延长消化时间或消化不完全。
饲料中粗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凯氏定氮法
目录
1. 适用范围
2. 测定原理 3. 仪器设备及试剂
4. 测定步骤
5. 影响因素分析
适用范围
蛋白氮 (真蛋白质提供氮源 )
粗蛋白质
非蛋白氮(氨基酸、酰胺、铵盐 )
测定原理
凯氏法测定试样中含氮量,即在催 化剂作用下,用硫酸破坏有机物,使含 氮物转化成硫酸铵。加入强碱进行蒸馏 使氨逸出,用硼酸吸收后,在用标准浓 度的酸滴定,测出氮含量,将结果乘以 换算系数6.25,计算出粗蛋白质含量。
3.消化温度
刚开始时以低温(200 ~ 300℃ ) 加热,待试样焦化泡沫消失后,逐步缓慢提高温度 (360~410℃ )。起初低温加热是为防止试样起泡沫,而溢出烧瓶外或碳化后的颗粒 附于烧瓶壁,导致消化不完全,所测结果偏低。
4.消化时间
可根据试样的重量、蛋白含量的多少以及消化的难易程度而适当调整消化液澄清后的 消化时间。对于所称试样质量较多、蛋白含量高于蚕蛹或者难消化的试样,消化液澄 清后继续消化的时间可控制在45m i n ~ 2h 不等,具体时间化验工作者可根据自己的 工作经验而自行定夺。
仪器设备及试剂
样品粉碎机 40目分析筛 分析天平 消化炉 消化管 凯氏蒸馏装臵 滴定管
98%浓硫酸 硫酸钾 硫酸铜 硼酸溶液 标准盐酸溶液 混合指示剂
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
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定氮仪法参照GB/T 6432-941 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及单一饲料。
2 测定原理在催化剂(如硫酸铜、硫酸钾、硫酸钠或硒粉)作用下,试样中有机物质被浓硫酸消化分解,使含氮物质(蛋白质,氨态氮等)转化为硫酸铵,而非含氮物质则以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等气态逸出。
消化液在强碱作用下蒸馏,释放出氨气,氨气冷凝后被硼酸吸收,并与其结合成硼酸铵,然后以甲基红-溴甲酚绿作混合指示剂,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求出氮的含量,再乘以一定的换算系数(通常用6.25计算),即得出试样中粗蛋白质的含量。
3 试剂和材料未特殊标注的试剂均为分析纯。
水至少应为GB/T 6682-1992规定的3级3.1 浓硫酸:化学纯。
3.2 400g/L氢氧化钠溶液:400 g氢氧化钠(化学纯),溶于1000 mL水中。
3.3 混合催化剂:取质量比为1:9的五水合硫酸铜(预处理:研磨至粉末状)和无水硫酸钾混合并研磨混匀,装入试剂瓶中密封备用。
3.4 1 g/L甲基红乙醇溶液:称取0.10g甲基红溶于100 mL乙醇中,棕色瓶中保存3个月。
3.5 1 g/L溴甲酚绿乙醇溶液:称取0.10g溴甲酚绿溶于100 mL乙醇中,棕色瓶中保存3个月。
3.6 硼酸吸收液:称取40 g硼酸溶于1 L水中,缓慢加热搅拌溶解,注意加热时不能将溶液加热沸腾,加入溴甲酚绿乙醇溶液(1 g/L)10 ml和甲基红乙醇溶液(1 g/L)6.8 mL,充分混匀。
向其中加入2%的氢氧化钠溶液,直到达到以下要求:取30mL上液于锥形瓶中,加入100 mL水,观察溶液颜色,应为接近盐酸滴定终点的暗灰绿色,以利于蛋白测定中空白的滴定(每10升硼酸溶液约加2%的氢氧化钠溶液3.8mL)。
混合均匀后置阴凉处保存,保存期为1个月。
3.7 0.1 mol/L或0.05mol/L盐酸标准滴定溶液:8.3 ml(或4.15ml)盐酸注入1000 mL水中,用无水碳酸钠法标定。
饲料中粗蛋白含量的测定
1.本规程依据GB/T6432-94制定。
2.仪器和材料: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分样筛(40目)、分析天平:感量1mg、电炉,酸式滴定管(25ml)、凯氏烧瓶,凯式蒸馏装置、锥形瓶(250ml)、容量瓶(100ml)。硫酸、混合指示剂、混合催化剂、氢氧化钠(40%)盐酸标准溶液(0.02mol\L)硼酸吸收液2%。
4.结果表述
4.1计算式粗蛋白质%=
式中: ——滴定所需标准酸溶液体积(ml)
——滴定空白所需标准酸溶液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ml)
——标准酸溶液浓度(mol/L)
v——试样分解液总体积(ml)
v’——试样分解液蒸馏用体积(ml)
m——试样质量
4.2重复性含量25%以上为相对偏差1%、含量10%-25%相对偏差为2%、含量10%以下为相对偏差3%。
3.分析步骤
3.1消煮称取试样0.5g放入凯氏烧瓶,加入6.4g混合催化剂,与试样混合,再加入10ml硫酸,2粒玻璃珠。将凯氏烧瓶置于电炉上消煮,待呈透明蓝绿色后继续消煮至少2小时。
3.2氨的蒸馏将试样消煮液冷却至室温后,转入100ml容量瓶,用水稀释至刻度,将冷凝管末端浸入含油20ml硼酸吸收液和2滴混合指示剂的锥形瓶内,移取分解液10ml至反应室,加入10ml氢氧化钠,蒸馏4分钟后降下锥形瓶,继续蒸馏1分钟后停止。
3饲料中粗蛋白测定方法GBT6432—1994(精)
4.7 0.1mol/L盐酸(HCL)标准溶液:8.3mL 盐酸,分析纯,注入1000mL蒸馏水中。 4.8 0.2mol/L盐酸(HCL)标准溶液:1.67mL 盐酸,分析纯,注入1000mL蒸馏水中。 4.9 蔗糖(HG 3-1001):分析纯。 4.10 硫酸铵(GB 1396):分析纯,干燥。 4.11 硼酸吸收液:1%硼酸水溶液1000mL, 加入0.1%溴甲酚绿乙醇溶液10mL,0.1%甲基 红乙醇溶液7mL,4%氢氧化钠水溶液0.5mL, 混合,置阴凉处保存期为一个月(全自动程 序用)。
7.2 氨的蒸馏
7.2.1 常量蒸馏法 将试样消煮液冷却,加入60mL~80mL蒸馏水, 摇匀,冷却。将蒸馏装置的冷凝管末端浸入装有 25mL硼酸吸收液和2滴混合指示剂的锥形瓶内。
然后小心地向凯氏烧瓶中加入50mL氢氧化钠, 轻轻摇动凯氏烧瓶,使溶液混匀后再加热蒸馏, 直至流出体积为100mL。 降下锥形瓶,使冷凝管末端离开液面,继续蒸 馏1min~2min,并用蒸馏水冲洗冷凝管末端,洗 液均需流入锥形内,然后停止蒸馏。
8 空白测定 称取蔗糖0.5g,代替试样,按5测定步骤 进行空白测定,消耗0.1mol/L盐酸标准溶 液的体积不得超过0.2mL。消耗0.02mol/L 盐酸标准溶液体积不得超过0.3mL。
9 分析结果的表述 9.1 计算见下式:
式中:V2——滴定试样时所需标准酸溶液体积,mL; V1——滴定空白时所需标准酸溶液体积,mL; C——盐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 m——试样质量,g; V——试样—与1.00ml盐酸标准溶液[c(HCL)=1.000 mol/L]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氮的质量。 6.25——氮换算成蛋白质的平均系数。
7.2.2 半微量蒸馏法 将试样消煮液冷却,加入20mL蒸馏水,转入 100mL容量瓶中,冷却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 匀,作为试样分解液。 将半微量蒸馏装置的冷凝管末端浸入装有 20mL硼酸吸收液和2滴混合指示剂的锥形瓶内。 蒸汽发生器的水中应加入甲基红指标剂数滴, 硫酸数滴,在蒸馏过程中保持此液为橙红色, 否则需补加硫酸。
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精)
一、实验目的通过饲料样品中粗蛋白的测定,掌握饲料粗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二、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单一饲料。
三、实验原理凯氏法测定试样中的含氮量,即在催化剂作用下,用浓硫酸破坏有机物,使含氮物转化成硫酸铵。
加入强碱进行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用酸滴定,测出氮含量,将结果乘以换算系数6.25,计算出粗蛋白含量。
四、试剂(1)硫酸:化学纯,含量为98%,无氮。
(2)混合催化剂:0.4g硫酸铜,5个结晶水;6g硫酸钾或硫酸钠,均为化学纯,磨碎混匀。
(3)氢氧化钠:化学纯,40%水溶液(m/V)。
(4)硼酸:化学纯,2%水溶液(m/V)。
(5)混合指标剂:甲基红0.1%乙醇溶液,溴甲酚绿0.5%乙醇溶液,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在阴凉处保存期为3个月。
(6)盐酸标准溶液:基准无水碳酸钠法标定;①0.1mol/L盐酸标准溶液:8.3mL盐酸注入1000ml蒸馏水中。
②0.02mol/L盐酸标准溶液:1.67mL盐酸注入1000ml蒸馏水中。
(7)蔗糖:分析纯。
(8)硫酸铵:分析纯,干燥。
(9)硼酸吸收液:1%硼酸水溶液1000mL,加入0.1%溴甲酚绿乙醇溶液10mL,0.1%甲基红乙醇溶液7mL,4%氢氧化钠水溶液0.5mL,混合,置阴凉处保存期为1个月(全自动程序用)。
五、仪器设备(1)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
(2)分样筛:孔径0.45mm(40目)。
(3)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4)消煮炉或电炉。
(5)滴定管:酸式,10、25mL。
(6)凯氏烧瓶:250mL。
(7)凯氏蒸馏装置:常量直接蒸馏式或半微量水蒸汽蒸馏式。
(8)锥形瓶:150、250mL。
(9)容量瓶:100mL。
(10)消煮管:250mL。
(11)定氮仪:以凯氏原理制造的各类型半自动、全自动蛋白质测定仪。
六、分析步骤试样的选取和制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用四分法缩减至200g,粉碎后全部通过40目筛,装于密封容器中,防止试样成分的变化。
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
二、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含 量
3. 测定步骤 第一步 样品消化
注意事项:总氮测定时,消化至关重要。 ① 消化在通风橱中进行(若无通风
橱......)。
空白试验:取与处理 样品相同量的硫酸铜, 硫酸钾,硫酸按同一 方法作试剂空白试验。
12/15/2020
二、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含 量
3. 测定步骤 第一步 样品消化
硫酸铜/无水硫酸钾(或无水硫酸钠)的作用?(大家想想!)
(1)K2SO4或Na2SO4的作用:提高溶液的沸点而加快有机物的分解;
K2SO4+H2SO4=2KHSO4 2KHSO4=K2SO4+H2O↑+SO3
但硫酸钾加入量不能太大,否则消化体系温度过高,又会引起 已生成的铵盐发生热分解而造成损失。
12/15/2020
二、凯氏定氮法测定粗蛋白含 量
3. 测定步骤 第一步 样品消化
硫酸铜/无水硫酸钾(或无水硫酸钠)的作用?(大家想想!)
(2)CuSO4的作用 ① 催化剂,加速氧化分解;
2CuSO4=CuSO4+SO2↑+O2 C+2CuSO4=Cu2SO4+SO2↑+O2↑ Cu2SO4+2H2SO4=2CuSO4+2H2O+SO2↑ 此反应不断进行,待有机物被消化完后,不再有硫酸亚铜(褐色)生成,溶 液呈现清澈的蓝绿色。 ② 可以指示消化终点的到达; ③ 下一步蒸馏时作为碱性反应(加入碱量)的指示剂。
4.3 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
蛋白质是畜禽日粮中最主要的物质之一,蛋白 质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测定饲料中蛋白质的含量, 对于初步评价饲料的营养价值、合理开发利用饲料 蛋白资源、提高产品质量、优化饲料配方、指导经 济核算及生产过程控制均具有极重要的意义。饲料 中蛋白质的检测十分重要!
如何准确测定饲料中的粗蛋白质含量
6 质 控 实验
国家 标 准规 定 称 取 试 样 0 . 5 — 1 g ,浓 缩 饲 料 可
凯 氏定 氮 的质 控 实 验是 测 定 分 析 纯 硫 酸 铵 的
称取0 . 5 + - 0 . 0 5 g ,配合饲料可称取 0 . 7 + - 0 . 0 5 g ,这样 能 保证 滴定 时消 耗盐 酸标 准 溶液 的体积 较 为一
作 简 单 ,但 过 程 比较 复杂 ,如果 不 注 意 细 节 ,往 往会 导致 结果 准 确度 不高 。
1 采样 及 制备
盐 酸 标 准 滴 定 溶 液 的浓 度 直 接 影 响 结 果 的准 确 度 ,配 制 和 标 定 一 定 要 严 格 按 照 G B / T 6 0 1 的规
国 家标 准 规 定 用 消 煮 炉 或 电 炉 ,建 议 选 择 带
程 序 升 温 的 凯 氏专 用 消 煮 炉 , 能 保 证 升 温 均 匀 ,
重 复性好 ,准确度高。 国家标准规定使用 五水硫 酸铜 和无水硫酸钾 ,消煮液容易结 晶 ,建议使用 商 品化硫 酸钾 和硒粉 ,产品为 片状 ,使 用方便 ,
试样采集必须 具有代表性 ,这是 准确测定饲
料 粗 蛋 白质 的基 础 。样 品 制备 也 很 关 键 ,粉 碎 后 要 能全 部通 过 4 0目分样 筛并 立 即放入 密 封容 器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饲料中粗蛋白的测定一、实验目的通过饲料样品中粗蛋白的测定,掌握饲料粗蛋白质含量的测定方法。
二、适用范围本方法适用于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单一饲料。
三、实验原理凯氏法测定试样中的含氮量,即在催化剂作用下,用浓硫酸破坏有机物,使含氮物转化成硫酸铵。
加入强碱进行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吸收后,再用酸滴定,测出氮含量,将结果乘以换算系数6.25,计算出粗蛋白含量。
四、试剂(1)硫酸:化学纯,含量为98%,无氮。
(2)混合催化剂:0.4g硫酸铜,5个结晶水;6g硫酸钾或硫酸钠,均为化学纯,磨碎混匀。
(3)氢氧化钠:化学纯,40%水溶液(m/V)。
(4)硼酸:化学纯,2%水溶液(m/V)。
(5)混合指标剂:甲基红0.1%乙醇溶液,溴甲酚绿0.5%乙醇溶液,两溶液等体积混合,在阴凉处保存期为3个月。
(6)盐酸标准溶液:基准无水碳酸钠法标定;①0.1mol/L盐酸标准溶液:8.3mL盐酸注入1000ml蒸馏水中。
②0.02mol/L盐酸标准溶液: 1.67mL盐酸注入1000ml蒸馏水中。
(7)蔗糖:分析纯。
(8)硫酸铵:分析纯,干燥。
(9)硼酸吸收液:1%硼酸水溶液1000mL,加入0.1%溴甲酚绿乙醇溶液10mL,0.1%甲基红乙醇溶液7mL,4%氢氧化钠水溶液0.5mL,混合,置阴凉处保存期为1个月(全自动程序用)。
五、仪器设备(1)实验室用样品粉碎机或研钵。
(2)分样筛:孔径0.45mm(40目)。
(3)分析天平:感量0.0001g。
(4)消煮炉或电炉。
(5)滴定管:酸式,10、25mL。
(6)凯氏烧瓶:250mL。
(7)凯氏蒸馏装置:常量直接蒸馏式或半微量水蒸汽蒸馏式。
(8)锥形瓶:150、250mL。
(9)容量瓶:100mL。
(10)消煮管:250mL。
(11)定氮仪:以凯氏原理制造的各类型半自动、全自动蛋白质测定仪。
六、分析步骤试样的选取和制备: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试样用四分法缩减至200g,粉碎后全部通过40目筛,装于密封容器中,防止试样成分的变化。
(1)仲裁法①试样的消煮称取试样0.5~1g(含氮量5~80mg)准确至0.0002g,放入凯氏烧瓶中,加入6.4g混合催化剂,与试样混合均匀,再加入12mL硫酸和2粒玻璃珠,将凯氏烧瓶置于电炉上加热,开始小火,待样品焦化,泡沫消失后,再加强火力(360~410℃)直至呈透明的蓝绿色,然后再继续加热,至少2h。
②氨的蒸馏A. 常量蒸馏法将试样消煮液冷却,加入60~100ml蒸馏水,摇匀,冷却。
将蒸馏装置的冷凝管末端浸入装有25mL硼酸吸收液和2滴混合指示剂的锥形瓶内。
然后小心地向凯氏烧瓶中加入50mL氢氧化钠溶液,轻轻摇动凯氏烧瓶,使溶液混匀后再加热蒸馏,直至流出液体体积为100mL。
降下锥形瓶,使冷凝管末端离开液面,继续蒸馏1~2min,并用蒸馏水冲洗冷凝管末端,洗液均需流入锥形瓶内,然后停止蒸馏。
B. 半微量蒸馏法将试样消煮液冷却,加入20mL蒸馏水,转入100mL容量瓶中,冷却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做为试样分解液。
将半微量蒸馏装置的冷凝管末端浸入装有20mL硼酸吸收液和2滴混合指示剂的锥形瓶内。
蒸汽发生器的水中应加入甲基红指示剂数滴,硫酸数滴,在蒸馏过程中保持此液为橙红色,否则需补加硫酸。
准确移取试样分解液10~20mL注入蒸馏装置的反应室中,用少量蒸馏水冲洗进样入口,塞好入口玻璃塞,再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小心提起玻璃塞使之流入反应室,将玻璃塞塞好,且在入口处加水密封,防止漏气。
蒸馏4min降下锥形瓶使冷管末端离开吸收液面,再蒸馏1min,用蒸馏水冲洗冷凝管末端,洗液均流入锥形瓶内,然后停止蒸馏。
注:上述两种蒸馏法测定结果相近,可任选一种。
C. 蒸馏步骤的检验精确称取0.2g硫酸铵,代替试样,分别按上述两种步骤进行操作,测得硫酸铵含量为21.19±0.2%,否则应检查加碱、蒸馏和滴定各步骤是否正确。
③滴定蒸馏后的吸收液立即用0.1mol/L或0.02mol/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蓝绿色变成灰红色为终点。
(2)推荐法①试样的消煮称取0.5~1g试样(含氮量5~80mg)准确至0.0002g,放入消化管中,加2片消化片(仪器自备)或6.4g混合催化剂,12mL硫酸,于420℃下的消煮炉上消化1h。
取出放凉后加入30mL蒸馏水。
②氨的蒸馏采用全自动定氮仪时,按仪器本身常量程序进行测定。
采用半自动定氮仪时,将带消化液的管子插在蒸馏装置上,以25mL硼酸为吸收液,加入2滴混合指示剂,蒸馏装置的冷凝管末端要浸入装有吸收液的锥形瓶内,然后向消煮管中加入50mL 氢氧化钠溶液进行蒸馏。
蒸馏时间以吸收液体积达到100mL 时为宜。
降下锥形瓶,用蒸馏水冲洗冷凝管末端,洗液均需流入锥瓶内。
③滴定用0.1mol/L 的标准盐酸溶液滴定吸收液,溶液由蓝绿色变成灰红色为终点。
7.空白测定称取蔗糖0.5g ,代替试样,进行空白测定,消耗0.1mol/L 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不得超过0.2mL 。
消耗0.02mol/L 盐酸标准溶液体积不得超过0.3mL 。
八、分析结果的表述计算见下式:%100/25.60140.0)V -V (粗蛋白12⨯'⨯⨯⨯⨯=V V m c 式中:V 2——滴定试样时所需标准酸溶液体积,mL ;V 1——滴定空白时所需标准酸溶液体积,mL ;c ——盐酸标准溶液浓度,mol/L ;m ——试样质量,g ;V ——试样分解液总体积,mL ;V’——试样分解液蒸馏用体积,mL ;0.0140——与1.00mL 盐酸标准溶液[c (HCI )=1.0000mol/L 相当的、以克表示的氮的质量。
6.25——氮换算成蛋白质的平均系数。
九、重复性每个试样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
当粗蛋白质含量在25%以上时,允许相对偏差为1%。
当粗蛋白质含量在10%~25%之间时,允许相对偏差为2%。
当粗蛋白质含量在10%以下时,允许相对偏差为3%。
十、注意事项(1)每次测定样本时必须作试剂空白试验。
(2)凯氏蒸馏在排废液和冲洗反应室时,切断气源的时间不要太长,否则,会造成蒸汽发生器中压力过大,产生不良的后果。
(3)在使用蒸馏器时必须进行检查。
检查的方法是:吸取5 mL 0.005mol/L 的硫酸铵标准溶液,放入到反应室中,加饱和氢氧化钠溶液,然后进行蒸馏,过程和样本消化相同。
滴定硫酸铵蒸馏液所需0.01 mol/L盐酸标准量减去空白样消耗标准盐酸的量是5mL,这个蒸馏装置才合标准。
(4)消化时如果有黑炭粒不能全部消失,烧瓶冷却后加少量的浓硫酸继续加热,直到溶液澄清为止。
十一、其他说明其原因是称取样本量不多,耗用试剂量较少,用于样本消化和蒸馏的时间较短。
凯氏大量定氮法亦在某些情况下被采用,其原理与凯氏半微量定氮法相同。
前法备有凯氏蒸馏架,凯氏烧瓶(常用250 mL或500 mL)中样本消化完毕后,即可加入200 mL蒸馏水,直接装置在凯氏蒸馏架上全部蒸馏,不须将凯氏烧瓶中消化液转移入容量瓶内,而后再吸取部分稀释液进行蒸馏等手续,这是凯氏大量定氮法的优越性。
这个方法适用于测定鲜肉、鲜粪与羊毛中粗蛋白质。
说明2:在凯氏定氮法中Meeker和Wagner两氏(Ind.Eng.Chen.,Anal.Ed.5:396,1933)用1%硼酸液10 mL替代10 mL0.01N盐酸标准液。
量取1%硼酸可用普通量筒,因为硼酸与氨的作用仅是一个简单的结合,消化液蒸馏后即可直接用0.01N盐酸标准液滴定蒸馏物。
说明3:各种饲料的粗蛋白质中氮的含量,差异很大,变异范围约在14.7-19.5%之间,平均为16%。
凡饲料的粗蛋白质中实际含氮量尚未确定的,可用6.25平均系数乘以含氮量换算成粗蛋白质含量。
凡饲料粗蛋白质中实际含氮量已经确定的,可用它们的实际系数来换算。
例如荞麦、玉米系数6.00,箭舌豌豆、大豆、蚕豆、燕麦、小麦、黑麦用系数5.70,牛奶用系数6.38。
说明4:CH3CHNH2COOH为α-氨基丙酸,代表饲料粗蛋白质分解后的一种简单氨基酸,是饲料中有机态氮物质的来源之一。
说明5:现在分析饲料的粗蛋白质一般多用凯氏半微量定氮法。
由于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差异较大,最多的可达80%,最少的仅有1%左右。
因此,称取供消化的风干或半干样本重量、稀释消化液的容量及吸取供蒸馏的稀释消化液的容量,均须根据样本粗蛋白质含量的多少而调整,使最后滴定的0.01N标准盐酸液消耗量在5 mL之内,便于使用微量滴定管而获得准确的结果。
在饲养试验中测定鲜肉、整个鸡体或羊毛的粗蛋白质含量时,为保证采样的代表性,可称取10 g鲜畜体样本,用滤纸包裹后放入250 mL凯氏烧瓶中,再加0.5 g硫酸铜,8~10g无水硫酸钠和30 mL浓硫酸,加热消化3~4小时。
消化液稀释至250 mL,再吸取5 mL消化液蒸馏,这样约耗用30 mL0.02N标准HCL 液。
测定家畜粪样粗蛋白质含量时,可取2.5 g干样或5~10 g湿样,加入0.5 g 硫酸铜,8-10 g无水硫酸钠和30 mL浓硫酸进行消化。
注6:加入无水硫酸钠(或无水硫酸钾)的目的是提高浓硫酸的沸点,使消化效力提高。
纯硫酸的沸点为317℃,加入无水硫酸钠或无水硫酸钾后,硫酸沸点可增至325-341℃。
注7:硫酸铜为还原催化剂,其反应原理如下:H2SO42CuSO4+C————→Cu2SO4+SO2↑+CO2↑(有机物质)Cu2SO4+ 2H2SO4→2CuSO4+2H2O+S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