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原电池》
人教版高中化学原电池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原电池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原电池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了解原电池在生活中的应用。
3. 能够分析原电池在电路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
1. 原电池的组成及工作原理。
2. 原电池在电路中的作用。
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锌片、铜片、酸性溶液、导线、灯泡等。
2. 实验材料:硫酸、盐酸等。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原电池的实物或图片,引出原电池的概念及应用。
2. 理论讲解:介绍原电池的组成,如锌、铜作为电极,酸性溶液作为电解液,电化学反应
产生电子流动的原理。
3. 实验演示:进行原电池的实验演示,让学生观察电池的极性变化及电路中的电流变化。
4. 讨论与总结:让学生讨论原电池在电路中的作用及应用,并总结原电池的优点和缺点。
5. 拓展练习:设计相关的习题及实验,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原电池的原理及应用。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原电池的组成及工作原理,理解原电池在电路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及探索精神。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
过设计更多的实验和案例,加深学生对原电池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分析能力。
高中化学必修二教案-2.2 化学能与电能---原 电 池 人教版
《原电池》一、设计思路(一)指导思想新课程的实施将学生置身于一种动态、开放、个性、多元的学习环境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索、主动求知,学会收集、分析和利用各种信息及信息资源,将对原有知识的回顾与新知识的引入融为一体,将实验探究与思考交流交替进行,并以此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合作与分享意识、社会交往能力与社会责任感。
1、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新课标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的教学内容,该节分为两课时教学,本课为第一课时。
本节课内容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有更加深入的学习,因此本节课重点在于让学生感受到理论到实践的应用,化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能量与我们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在社会生产、生活和科学研究中广泛应用,是对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发展有着重大价值。
化学能对人类的重要性决定了本节学习的重要性。
2、学情分析由于学生之前没有电化学的基础,理解原电池原理有一定的难度,但学生初次接触电化学知识,很兴奋。
在学生学习《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之前已具有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物质的量等理论知识,但是缺乏微观原理分析能力和感性的实验体验,因此可以利用多媒体和边讲边实验有效地解决可能遇到的问题和困惑。
3、总体思路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按照从易到难,从实践到理论再到实践的顺序,从学生常见的干电池引入原电池的内容,通过对探究干电池给电路中用电器供电的原理,激起学生的本节课的好奇心,可以达到教学创设情境的需要。
首先通过实验,引入课题。
在实验——观察——讨论——推测——验证——归纳的过程中,学习和理解原电池的概念和原理。
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探索能产生持续稳定电流的原电池的条件。
最后,让学生自己设计一个原电池以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通过了解生活中对原电池原理的应用,培养学生的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增强为人类的文明进步学习化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对“利用化学反应造福人类”认识进一步具体化。
高中化学人教版原电池教案
高中化学人教版原电池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原电池的基本概念和构造。
2. 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化学方程式。
3. 了解原电池在生活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原电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 原电池的放电和充电过程。
3. 原电池的电化学方程式。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
引入原电池的概念,并简单介绍原电池在生活中的应用。
2. 理论讲解:
(1)原电池的构造:正极(阳极)、负极(阴极)和电解质。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正极发生氧化反应,负极发生还原反应,电解质传递离子。
(3)原电池的电化学方程式:举例说明电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3. 实验操作:
进行原电池的放电和充电实验,观察反应过程。
4. 拓展应用:
探讨原电池在电动车、手机等生活设备中的应用。
5. 总结强调:
总结原电池的重要性和应用,并强调正确使用和处理原电池。
四、课堂练习:
根据以下方程式,写出对应的电化学反应方程式:
1. Zn(s) + CuSO4(aq) → ZnSO4(aq) + Cu(s)
2. Al(s) + HCl(aq) → AlCl3(aq) + H2(g)
五、作业布置:
1.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复习原电池的知识点。
2. 完成课堂练习,掌握电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重点讲解了原电池的构造、工作原理和电化学方程式,通过实验操作和拓展应用,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了原电池的原理和重要性。
同时,课后作业和复习也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2《原电池》说课稿
《原电池》说课稿教材分析与学生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内容是现行高中化学试验修订本第二册第四章第四节的内容,本节课融合了氧化还原反应、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等知识,并彼此结合、渗透;在学习过程中还涉及到物理中电学的相关知识,体现了学科内、学科间的综合;同时为学生了解各类化学电源及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奠定了理论基础,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很好教材。
二、学生状况分析与对策学生已经学习了金属的性质、电解质溶液及氧化还原反应等有关知识;在能力上,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喜欢通过实验探究化学反应的实质,由实验现象推测反应原理,并对其进行归纳总结。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教学目标是学习活动的指南和学习评价的依据。
教学大纲对原电池的原理作了C级要求,结合学生实际情况,确立本节教学目标如下:知识、技能:使学生理解原电池原理,掌握原电池的组成条件,了解原电池的用途;能力、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科学态度,渗透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教材处理一、重点、难点及确立依据依据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等确定本节课的重点为原电池的原理和组成条件,其中原电池的原理也是本节的难点。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为了便于教和学,我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采用实验“铺垫”创设问题情境,把以往“照方抓药”式的验证性实验变为探索性实验。
在实验中留有“空白”、“开发区”,如在实验中要想验证是否有电流产生等问题,让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可用电流表、小闹钟、音乐卡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领略创新成功的喜悦。
同时除实验外,还采用多媒体动画展示肉眼看不见的电子运动情况,这样可降低教学难度,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教法与学法一、教法——探究法美国哈佛大学校长在世界大学校长论坛中讲过:“如果没有好奇心和纯粹的求知欲为动力,就不可能产生那些对社会和人类具有巨大价值的发明创造。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_原电池_提高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梳理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原电池【学习目标】1、了解常见化学能与电能转化方式及应用;2、掌握原电池的组成及反应原理;3、认识常见的几种化学电源和开发利用新型电池的意义。
【要点梳理】要点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原电池的定义燃煤发电的能量转换过程是,该过程虽然实现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但是过程繁琐、复杂且能耗较大。
在此过程中,燃烧(氧化还原反应)是使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关键。
因此,需要设计一种装置使氧化还原反应释放的能量直接转变为电能,原电池就是这样的装置。
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化学能与电能(一)—初探原电池ID:370200#原电池原理】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实验1、如下图,把一锌片和一铜片插入稀H2SO4中。
现象:Zn片上有气泡出现。
反应:Zn+H2SO4=ZnSO4+H2↑。
Zn失电子生成Zn2+,H+得电子生成H2。
实验2、把上图中的Zn、Cu用一导线连接起来,中间接一电流计G。
现象:Zn片逐渐溶解,Cu片上有气泡出现,电流计G指针发生偏转。
结论:Zn反应生成Zn2+而溶解,Cu片上有H2产生,有电流产生。
该实验中,产生了电流,就构成了原电池。
要点诠释:原电池工作原理相当于将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通过用电器转移,产生电能,因此原电池的作用为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化学能与电能(一)—初探原电池ID:370200#原电池构成条件】要点二、原电池的组成条件组成原电池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提供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分别作负极和正极。
要点诠释:a、负极:活泼性强的金属,该金属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
b、正极:活泼性弱的金属或非金属(常用碳棒、石墨),该电极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c、得失电子的反应为电极反应,上述原电池中的电极反应为:负极:Zn-2e-=Zn2+正极:2H++2e-=H2↑,总反应:Zn+H2SO4=ZnSO4+H2↑(2)两个电极必须直接和电解质溶液接触,电解质溶液中阴离子向负极方向移动,阳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阴阳离子定向移动成内电路。
《原电池》的课堂教学实录与教学反思
《原电池》的课堂教学实录与教学反思胡晓敏(广州市,广州市玉岩中学)课题:《原电池》(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环节一:明确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够了解并举例说明常见的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方式及其应用。
2、知道电池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能以铜锌原电池为例,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简单分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理解其构成条件。
3、能够用日常生活中的材料制作简易电池。
4、能够判断常见的简单原电池的电极反应。
5、能够设计并完成化学能与电能转化的化学实验。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预习培养自学能力、独立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辨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
3、通过思考与交流学会联系自己掌握的知识通过比较归纳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
4、通过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从伽伐尼的生物电理论到伏打电池为主线,通过介绍电池发明、变化、发展的过程,认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对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形成科技在不断改进与创新的科学发展观。
2、经过实验探究过程,培养主动参与科学探究的意识,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感受勇于探索问题的本质特征,体验科学过程。
环节二:情景设置(通过创设具体生活情景,从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引入,激起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
)【创设情景】把课室门、窗帘拉上,突然把电路切断,课室陷入一片黑暗之中。
然后再把课室电源重新开启,重现光明。
(学生受到环境改变的影响,议论纷纷:是不是停电了?)【过渡】刚刚当课室停电的时候,你们想到了什么?【学生活动】简述停电为生活带来的种种不便之处。
【引入】电能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能源。
环节三:自主学习(通过对各种直观材料的阅读、分析,加强对信息的提炼能力,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思考与交流。
)【设问】那么,现在我们用的电是从哪里来的呢?【学生活动】应用所学的知识,阅读课本P37图2-7,知道火力发电是现在最主要的发电形式。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2册 《设计原电池 化学电源》教学设计
《设计原电池化学电源》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化学能与电能”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化学反应规律的内容,与元素化合物的知识相比,“化学能与电能”概念的建构过程具有丰富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价值,是高中一年级全体学生都要重点学习的内容。
该内容可以安排2课时。
第1课时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氧化还原反应与原电池原理之间的关系,了解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分析简单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第2课时设计原电池与常见的化学电源。
新课标的内容要求:知道化学反应可以实现化学能与其他能量形式的转化,以原电池为例认识化学能可以转化为电能,从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初步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学业要求:能举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实例,能辨识简单原电池的构成要素,并能分析简单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因此,该节内容重点是要让学生体验作为不同角色的工作者,思考问题的不同角度,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建构理论知识,增强实际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二、学情分析初中化学已经从燃烧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化学能与电能》的第一课时学习了原电池的概念、原理、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由于学生之前没有电化学的基础,理解原电池原理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本课时设计:通过简单原电池装置的设计,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然后了解生活中的各种化学电源的原理,电极材料,电子流向等,既增强了学生的分析、综合、应变能力,同时又促进了对原电池原理的进一步理解。
三、素养目标【教学目标】1.会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2.知道干电池、充电电池、燃料电池等化学电源的特点。
3.掌握构成电池的要素,了解不同电极材料对电池性能的影响。
【评价目标】1、科学探究:认识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及其原理,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2、创新意识:利用原电池原理能设计原电池。
3、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会分析物质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与物质微观结构的关系。
四、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简易原电池装置的设计2.教学难点:简易原电池装置的设计五、教学方法情境引入法、任务驱动法、实验探究法、归纳总结法、查阅资料法六、教学设计思路化学电源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换位思考,让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导出生活中同学们熟悉的各种电池的发展过程,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然后依次的分析,各种化学电源的原理,电极材料,电子流向,电池的缺陷,既增强了学生的分析,综合,应变能力,同时又促进了对原电池原理的进一步理解。
人教版化学《原电池》PPT课件
(可以)
(不可以)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原电 池的工 作原理 及构成 条件( 共29张P PT)
时,较活泼的Zn失去电子被氧化成Zn2+进入溶液,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 向铜片,溶液中的H+从铜片获得电子被还原成氢气从铜片上逸出。如何通 过更直观的实验现象来证明上述装置的导线中有电子的定向移动呢?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原电 池的工 作原理 及构成 条件( 共29张P PT)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原电 池的工 作原理 及构成 条件( 共29张P PT)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原电 池的工 作原理 及构成 条件( 共29张P PT)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原电 池的工 作原理 及构成 条件( 共29张P PT)
电子从负极锌片流出
经外电路
流入正极铜片
负极(较活泼)
还原剂(Zn)失去电子,发 生氧化反应
Zn-2e-=Zn2+
阳离子:移向正极
实践活动:自制电池——水果电池。如下图: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原电 池的工 作原理 及构成 条件( 共29张P PT)
人教版必修二第二章第二节第一课时 :原电 池的工 作原理 及构成 条件( 共29张P PT)
【实验探究一】
把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到稀H2SO4中,观察现象。 [实验现象]: 锌片上有气泡,铜片上无明显现象。 思考与交流一:
电流方向:正极
正极
氧化剂(H+)在铜极上得到电 子,发生还原反应
Zn2+ H+
SO42-
2H+ +2e-=H2
阴离子移向负极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和电能》第一课时 《原电池》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第一课时《原电池》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本节教材是人教版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的教学内容,是电化学中的重要知识也是核心内容。
内容安排在化学必修1《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热能》等内容之后,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
初中化学已经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知识,在选修模块“化学反应原理”中,将从科学概念的层面和定量的角度比较系统深入地学习化学反应与能量。
该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必要的基础。
该节分为两课时教学,本课为第一课时。
通过本课的学习,能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的概念,并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生活在现代社会,学生对“电”有着丰富而又强烈的感性认识。
当学生了解了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并感受了探究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之后,会对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化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
正是基于学生的这种心理特征,教材开始的几个设问,把学生带进了“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相互转化”研究之中。
从能量转换角度看,本节课程内容是对前一节课中“一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能量也是守恒的;化学能是能量的一种形式,它同样可以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热能和电能等”论述的补充和完善。
从反应物之间电子转移角度看,原电池概念的形成是氧化还原反应本质的拓展和应用;从思维角度看,“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思想,是是对火力发电中对“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思维方式的反思和突破。
此外,本节内容对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将理论应用于实践,以及知识系统化及结构化的形成都起着重要作用。
2、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①学生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条件,初步形成原电池概念。
②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2)过程与方法①学生通过对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原电池》说课讲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四章第四节《原电池》说课稿原电池的原理及应用"为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本节课共两课时,我说课的内容为第二课时《原电池》。
准备从如下四大方面展开说课.一、说教材(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地位该节内容为高中电化学的开始,在此之前学生学习过的氧化还原反应,能量之间转换,电解质溶液,金属活泼性等化学知识及物理电学的相关知识,已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一定知识储备;同时原电池的原理又为后面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其它常见电池的原理及电解原理等重要电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它是电化学学习的基础内容也是核心内容.作用:本节内容对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实践再回归理论以及知识系统化及结构化的形成都起着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依据: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本课的特点及本着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使学生学会学习,获得有效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为出发点将教学目标设定如下:1.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构成条件(2)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方程式(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化学实验的观察操作及设计能力;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解决一些化学问题的高级技能2.过程与方法(1)让全体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问题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等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3)学会与他人合作,主动交流.(三)、教学重点:了解原电池的反应原理及构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
依据:1、依据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2、电化学的基础和核心地位(四)、教学难点: 原电池的反应原理依据:该内容特理论性强,抽象,难理解。
学生很难在头脑中建立电子在原电池正负两极转移的微观模式。
原电池教案(优秀6篇)
原电池教案(优秀6篇)高中化学必修二《原电池》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掌握原电池的构成条件,理解原电池的原理,能正确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电池反应式,能根据氧化还原原理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2、通过实验探究,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学会分析和设计典型的原电池,提高实验设计、搜索信息、分析现象、发现本质和总结规律的。
3、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中感受学习快乐和喜悦,增强学习的反思和自我评价能力,激发科学探索,培养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强化环境保护意识以及事物间普遍联系、辨证统一的哲学观念。
【教学重点】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教学难点】原电池原理的理解;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学生实验与演示实验相结合【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教学法【课前准备】将学生分成几个实验小组,准备原电池实验仪器及用品。
实验用品有:金属丝、电流表、金属片、水果。
先将各组水果处理:A组:未成熟的橘子(瓣膜较厚),B组:成熟的橘子(将瓣膜、液泡搅碎),C组:准备两种相同金属片,D组:准备两种不同金属片。
【教学过程】[师]:课前我们先作个有趣的实验。
请大家根据实验台上的仪器和药品组装:将金属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水果中,将电流表串联入线路中,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发生?(巡视各组实验情况)。
[师]:请大家总结:有什么现象发生?[生]:总结:出现两种结果:①电流表指针偏转②电流表指针不发生偏转[师]:电流表指针偏转说明什么?为什么会发生偏转?[生]:说明有电流产生。
[师]:这个装置就叫做原电池。
这节课我们共同研究原电池。
请大家列举日常使用的原电池都有哪些?[展示干电池]:我们日常使用的电池有下面几种,大家请看:[播放幻灯片]:化学电池按工作性质可分为:一次电池(原电池);二次电池(可充电电池)铅酸蓄电池。
其中:一次电池可分为:糊式锌锰电池、纸板锌锰电池、碱性锌锰电池、扣式锌银电池、扣式锂锰电池、扣式锌锰电池、锌空气电池、一次锂锰电池等。
人教版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说课--原电池(共19张PPT)
•
4、All that you do, do with your might; things done by halves are never done right. ----R.H. Stoddard, American poet做一切事都应尽力而为,半途而废永远不行6.17.20216.17.202110:5110:5110:51:1910:51:19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原电池的概念;
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
2、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对原电池的学习,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理解 科学探究的意义,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通过小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探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奥秘,提高学习化学 的兴趣和热情,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与喜悦,感受化学世界 的奇妙与和谐;
•
17、儿童是中心,教育的措施便围绕他们而组织起来。下午4时48分54秒下午4时48分16:48:5421.7.21
• 2、Our destiny offers not only the cup of despair, but the chalice of opportunity. (Richard Nixon, American President )命运给予我们的不是失望之酒,而是机会之杯。二〇二一年六月十七日2021年6月17日星期四
• 问题二:氢离子变成氢分子有时从哪里来 的呢?
• 问题三:根据电学知识中电子的流向,你 能判断装置的正负极吗?
4、设问探究、合作交流,归纳形成条件
Zn Cu
Fe Cu
Zn Zn
Fe
Cu
√A
√B
C
教师版-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化学必修2《原电池部分》期末复习题类型总结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新课程标准)高中化学必修2《原电池部分》期末复习题类型总结第一部分选择题【类型一】原电池的工作原理1.如图是化学课外活动小组设计的用化学电源使LED灯发光的装置示意图。
下列有关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A.铜片为负极,其附近的溶液变蓝,溶液中有Cu2+产生B.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电路中的电流方向将改变C.其能量转化的形式主要是“化学能→电能→光能”D.如果将稀硫酸换成柠檬汁,LED灯将不会发光【答案】C【解析】锌片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铜片作正极,发生还原反应,铜片上有气泡产生,故A错误;如果将锌片换成铁片,铁片依然作负极,电路中的电流方向不会发生改变,故B错误;其能量转化的形式主要是“化学能→电能→光能”,故C正确;如果将稀硫酸换成柠檬汁,由于柠檬汁中含有柠檬酸,溶液呈酸性,LED灯也会发光,故D错误。
2.如图是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锌片上有气泡产生B.锌片为负极,铜片发生氧化反应C.电解质溶液中的H+向铜极移动D.电子流动方向:锌极→导线→铜极→电解质溶液→锌极【答案】C【解析】锌比铜活泼、形成原电池反应时,锌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方程式为Zn-2e-===Zn2+,铜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方程式为2H++2e-===H2↑,由此可以知道,电子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正极,电子不能进入电解质溶液中;原电池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阴离子向负极移动;综上所述,只有C项正确。
3.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正确的是()A.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材料必须是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B.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C.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该电极被还原D.原电池放电时,电流的方向是从负极到正极【答案】B【解析】构成原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可以是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也可以是导电的非金属(如石墨棒)和金属,A错误;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B正确;在原电池中,负极上发生失去电子的氧化反应,正极上发生得到电子的还原反应,所以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C错误;原电池放电时,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则电流的方向是从正极到负极,D错误。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原电池
【演示实验】 分别把锌片和铜片插入到稀硫酸中。
现象
平 锌片 锌片逐渐溶
行
解,表面有
插
气泡产生
入 铜丝 无明显现象
直 锌片
接 接
铜丝
触
解释
离子方程式
锌是较活泼金属, 失2e-
能跟稀盐酸发生 置换反应。
Zn + 2H+ = Zn2+ + H2↑
得2×e-
铜是不活泼金属, 2e不能跟稀盐酸发
用品:铜片、锌片、导线、电流表、 水 果(蕃茄)、石墨棒
请你来小结
一、原电池
1. 定义: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导线
2. 原电池中的组成、 原理: e-
3. 原电池反应的本质:氧-还
负极充当 的还原剂
5. 原电池的组成与构成条件
组成:正极、负极、电解质溶液
构成条件: ①②③④
e-
正极附近 的氧化剂
Zn — Cu
分别插入两 × 杯稀硫酸中
形成闭合回路
5、原电池的构成条件:(两极一液成回路)
①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一种金 属和另一种非金属导体)构成电极。
②有电解质溶液。 ③形成闭合回路。 ④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请你当医生
你能为她开一个药方吗?
动手动脑
设计一套能使电流表指针偏转的电池装置。
同学们完成导学案,自主预 习训练部分
1.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负 正 正 负
2.C 3.D 4.D 5.B 6.A 7.D 8.D
谢 谢!
铜表面得电子 形成氢气
总反应:
Zn + 2H+ = Zn2+ + H2↑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 第二章 第二节 第二课时 原电池(共18张PPT)
高中化学微课堂
原电池构成条件
四.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实验探究
A
Zn
Cu
① A
Zn
C
② A
Zn
Zn
H2SO4
H2SO4
原电池
①
H2SO4
②
电流表指针 区别 结论
偏转
偏转
不偏转
两极材料不同
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 属(或非金属)作电极
四.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1.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非金属)作电极
Fe(NO3)3
Fe-Ag
Fe(SO4)3
你知道了吗?
哈哈!化学也能解决医学问题?
燃烧 蒸汽
发动机
间接:化学能 热能 机械能
电能
直接: 装置 原电池
工 作 原 理
构
概成
念
条 件
原电池
⑤
偏转
不偏转
电极材料不同
结论 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四.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1.有两种活泼性不同的金属(或非金属)作电极 2.电极材料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3.能自发地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实验探究
A
Zn
Cu
Zn
A Cu
⑥
H2SO4
H2SO4
H2SO4
电流表指针 区别
原电池
⑥组
偏转
不偏转
容器不同
结论
实验探究
A
Zn
Cu
③ A
Zn
Cu
④ A
Zn
Cu
H2SO4
电流表指针 区别 结论
HCl
酒精
原电池 偏转
③ 偏转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2-2 《化学能与电能——原电池》教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2-2 《化学能与电能——原电池》教案本节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化学2》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中的“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片段。
本节的内容是原电池,包括原电池装置的设计原理、设计意图、本质及构成条件。
关于化学能与电能在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中均有安排,在必修模块中只要求举例说明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关系及其应用,认识研制新型电池的重要性。
从学科知识体系角度来看,节课内容是学生学习了化学必修1《氧化还原反应》与必修2的《化学能与热能》等内容之后而学习的,所以本节课是对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再探究和延伸,同时也是对化学能与其他能量之间转化的补充,是建立电化学基本概念的基础;在化学选修1(化学与生活)中金属腐蚀与防护,以及选修化学的学生学好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中还将进一步对电化学知识进行深入讨论,所以本节课为后面知识的学习提供了理论基础。
综上所述,在知识结构上原电池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生活和社会角度来看,电能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起着无可取代的作用,电池也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了解电池工作的原理,掌握基本的电化学知识对生活生产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学情分析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已经学习过了氧化还原反应,能量之间转换,电解质溶液,金属活泼性等化学知识及物理电学的相关知识,已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一定知识储备;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1、学生已经掌握了氧化还原反应,知道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能够把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讨论。
2、物理中已经学过电子的定向移动形成电流,对氧化还原过程中电子的移动能够产生电流可以产生认同,但又对不借助于原电池装置的氧化还原反应没有电流产生存在疑惑。
3、知道电解质溶液能够导电,溶液中的离子能够在电场的作用下定向移动,但这一概念建立在正负相吸的基础上,可能会对原电池内电路离子流向理解有困难。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四章第四节《原电池》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四章第四节《原电池》说课稿原电池的原理及应用"为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第四章《几种重要金属》第四节,本节课共两课时,我说课的内容为第一课时《原电池》。
准备从如下四大方面展开说课.一、说教材(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教材地位该节内容为高中电化学的开始,在此之前学生学习过的氧化还原反应,能量之间转换,电解质溶液,金属活泼性等化学知识及物理电学的相关知识,已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一定知识储备;同时原电池的原理又为后面金属的腐蚀和防护,其它常见电池的原理及电解原理等重要电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它是电化学学习的基础内容也是核心内容.作用:本节内容对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实践再回归理论以及知识系统化及结构化的形成都起着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依据: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编写教材的意图,结合本课的特点及本着在学习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能动性,使学生学会学习,获得有效学习的新课程理念为出发点将教学目标设定如下:1.知识与技能(1)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构成条件(2)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方程式(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化学实验的观察操作及设计能力;综合运用有关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分析解决一些化学问题的高级技能2.过程与方法(1)让全体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方法,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式和问题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2)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积极实践等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3)学会与他人合作,主动交流.(三)、教学重点:了解原电池的反应原理及构成原电池的一般条件。
依据:1、依据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2、电化学的基础和核心地位(四)、教学难点: 原电池的反应原理依据:该内容特理论性强,抽象,难理解。
学生很难在头脑中建立电子在原电池正负两极转移的微观模式。
原电池教案必修二
原电池教案必修二篇一:人教版化学必修2《化学能与电能(原电池)》教学案含习题和答案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原电池【资料卡片】热电厂生产的过程利用煤、石油、天然气等自然界蕴藏量极其丰富的化石燃料发电称为火力发电。
燃料在锅炉中燃烧产生蒸汽,用蒸汽冲动汽轮机,再由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中国煤炭的44%用来发电。
中国煤炭特点是高硫、高灰分且难洗选煤的比重较大,从1980年到1996年,烟尘排放量基本持平,SO2排放量呈上升的趋势,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得到一定的控制。
火电厂冲灰水、灰渣排放量现已彻底解决。
【问题探究1】火电站中,从开始到结束能量是怎样转化的?火力发电利与弊?火力发电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化石燃料燃烧蒸汽发电机火力发电: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问题探究2】能否设计一个装置,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呢?可以设计一个装置使一个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发生。
化学电池:化学电池化学电源:化学能电能(氧化还原反应)一、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原理与装置:【实验探究】探究Cu-Zn原电池原理实验:【实验结论】将Cu、Zn用导线连接起来同时插入稀硫酸中,Cu极上会产生气泡,电路中有电流通过。
电流表指针偏转→有电流产生→产生电能→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原电池。
【归纳小结】⑴原电池的定义: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本质是:自身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⑵Cu-Zn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以铜、锌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为例):负极(锌片):Zn-2e==Zn2(发生氧化反应)电子流出的一极-+正极(铜片):2H++2e==H2↑(发生还原反应)电子流入的一极-+ 2+ 总的离子反应:2↑⑶原电池原理:较活泼的金属作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电子从较活泼的金属通过外电路流向较不活泼的金属一极。
【分析】当把用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一同浸入稀硫酸中时,由于锌比铜活泼,容易失去电子,锌被氧化成Zn而进入溶液,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溶液中的H从铜片获得电子被还原成氢原子,氢原子再结合成氢分子从铜片上逸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2e-↓
+
2H +
稀硫酸 水槽
补充:将正极导线扩大,即接入铜片电极, 以利观察
-
+
e-↑
e-↓
Zn
Cu
Zn2+
H+
原电池工作原理
稀硫酸 水槽
演示实验:按照上面的设计安装实验 结论:电流表指针偏转
பைடு நூலகம்
板书
一、原电池 1、概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板书
2、工作原理:
锌负极:(-)Zn-2e-=Zn2+ (氧化反应) 铜正极:(+)2H++2e-=H2↑(还原反应) 电池总反应式:Zn + 2H+==Zn2+ + H2↑ 电子流动方向:锌→导线→铜 电流方向:铜→导线→锌
新课程标准高中化学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 (第一课时)
美国2009年最大的灾难——全国大面积停电
2001年发电总量构成图
资料介绍:若用火力发
电每年可向空气中排放 二氧化碳1亿吨,二氧化 硫200万吨,一氧化碳1 万吨,氮氧化合物37万 吨,工业废渣约1200万 吨以上。
分析:火力发电的利弊。
优点:①我国煤炭资源丰富,廉价方便 ②电能清洁安全
伏打,意大利物理学家,巴黎科学院国外院士,
1745年2月18日生于科摩,成年后出于好奇才去研 究自然现象。1774年伏打担任科摩大学预科物理 教
授。同年发明了起电盘,这是靠静电感应原理提 供
电的装置。1801年拿破仑一世召他到巴黎表演电 堆
实验并授予他金质奖章和伯爵称号。
学生分组探究实验
第一组实验:探究构成原电池的两级材料 问题引导: (1)如何选择装置的正负极? (2)如何判定装置的正负极以及电极上的反应?
布置作业
回家搜集废干电池并拆开,弄清它的构造 及原理。
资料书21页、22页(除了2.6.15题) 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
板书设计
第二节 化学能与电能 一、原电池 1、概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原电
池 2、工作原理
锌负极:(-)Zn - 2e- = Zn2+ (氧化反应) 铜正极:(+)2H+ + 2e- = H2↑(还原反应) 电池总反应式:Zn + 2H+ == Zn2+ + H2↑ 电子流动方向:锌→导线→铜 电流方向:铜→导线→锌 3、工作条件 两极一液一连线 4、工作实质 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缺点:①污染环境 ②能量转化效率低
思考:假设你是电力工程师,面对这些利与 弊,你会如何应对呢?
思考1 写出锌与稀硫酸氧化还原反应分析式
失去2e-,化合价升高,被氧化 Zn + 2H+ = Zn2+ + H2↑ 得到2e-,化合价降低,被还原
思考2 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
目,并描述电子转移的情况。
2e-
Zn + 2H+ = Zn 2+ + H2↑
启发
1.假如把箭号当成导线,接入灯泡会怎样?
灯 泡 发 亮
2e-
Zn + 2H + = Zn 2+ + H 2 ↑
启发
2.怎样设计此实验装置?
方法:把箭号换成导线,如图,锌片→接导 线→接入灯泡→接导线→插入稀硫酸
(H+)溶液
- 2e-↑
Zn
4、工作实质 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巩固练习
练习1 下列装置中能组成原电池形成电流的是( )
A
Cu Cu
A
H2SO4
A Zn Cu
A Zn Cu
B
酒精
A
Zn
Cu
C
H2SO4
D
H2SO4
H2SO4
练习2 X、Y、Z、W四种金属片进入稀盐酸中,用导线 连接,可以组成原电池,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则四种金属的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Z_>_Y__>_X_>_W__
学生分组探究实验
第一组实验:探究构成原电池的两级材料
(1) 番茄汁呈酸性。在番茄 上插小刀、铅笔、牙签、 2个铜丝,任选其中的两 种做电极,能构成多少个 原电池?
(2) 把番茄上的上述五样物 品拔下,用小刀对半切开 番茄,一个插上小刀,一 个插上铅笔,能否构成原 电池?
学生分组探究实验
第二组实验:探究构成原电池的电解质溶液 问题引导 (3)如何选择装置的电解质溶液? (4)此装置的工作实质是什么?
学生分组探究实验
第二组实验:探究构成原电池的溶液
(3) 盐水瓶系列实验:
锌片和铜片先插在硫酸铜溶液中,能否构成 原电池?
将锌片和铜片向上提升至苯中,能否构成原 电池?
Zn
Cu
苯 CuSO4溶液
板书
3、工作条件 两极一液一连线 两级:有两种活动性不同的金属(或非金属单质) 作电极。 一液:电极材料都插入电解质溶液中。 一连线:两极相连形成闭合电路。
练习3 请结合组成原电池的条件,将氧化还原反应: Fe + Cu2+ = Cu + Fe2+ 设计成一个原电池。
1.电解液: 硫酸铜溶液 2.电极材料: 负极 铁棒
正极 铜或石墨 3.电极反应式: 负极 Fe -- 2e- == Fe2+
正极 Cu2+ +2e- ==Cu
归纳总结
小组讨论后总结,你在本节课中学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