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竞赛测试题
第22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决赛)实验试题(PDF版,无答案)
![第22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决赛)实验试题(PDF版,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58a7bde4028915f804dc2c8.png)
数量或位置 1个 1个
塑料桶(公用)
置于水池旁公用
三、实验步骤 1.聚乳酸的解聚
将 5.6g NaOH、80mL 无水乙醇加入已装有 5.0g 聚乳酸碎 片的 250mL 磨口锥形瓶中,按图示装置安装好仪器,加热搅 拌回流 40 分钟。待反应完毕,取下锥形瓶(带线手套以及烫 伤!),冰水浴冷却 3 分钟,向溶液中加入 14mL 5:1 盐酸,并 旋摇均匀,在冰水浴中继续冷却 3 分钟,抽滤。用 20mL 无水
数量 1台 1个 1个 1个 1个 1个 2个 1个 1个 1个 1个 1个 1个
实验用品 250mL 烧杯 1000mL 烧杯 150mm 结晶皿 研钵及杵 15 cm 表面皿 9 cm 表面皿 25 mL 移液管 洗耳球 移液管架 酸式滴定管 250mL 锥形瓶 洗瓶 铁架台/万用夹
250mL 磨口锥形瓶+ 由监考老师发放 搅拌磁子
2.乳酸钙的制备 将称取的 1.6g 的氧化钙粉末加入到上述 200mL 烧杯中,然后再加入 3mL 水。将盛有
反应液的烧杯置于恒温磁力搅拌器上,在搅拌条件下,加热反应并浓缩至溶液体积为 40mL 时,测试其 pH(测试 pH 时,应先将试纸用去离子水润湿),应约为 6~7 之间。否则,用 5: 1 盐酸或氧化钙粉末调节。继续加热浓缩至约 20~25mL,取下烧杯在冰水浴中搅拌冷却。在 搅拌条件下,加入 20mL 无水乙醇。然后,再加入 40mL 丙酮,继续搅拌 3 分钟后抽滤,用 40mL 丙酮洗涤烧杯,过滤。收集沉淀物于已称重的表面皿中。置于烘箱中于 125℃烘干 1 小时。回收滤液。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
乙醇洗涤锥形瓶,过滤。收集滤液于 250mL 烧杯中。用 10mL 无水乙醇淋洗抽滤瓶,将洗 涤液并入烧杯中。用电热套加热,在搅拌下浓缩至 20~25mL 左右(注意搅拌以防爆沸!), 然后将烧杯置于冰水浴中冷却,向其中加入 20mL 无水乙醇,继续冷却 3 分钟,抽滤。用 10mL 无水乙醇淋洗烧杯,过滤。如滤液不澄清,应再过滤至澄清。将抽滤瓶中的滤液转移 至 200mL 烧杯中,用 10mL 无水乙醇淋洗抽滤液,将洗涤液并入其中。
化学竞赛试题(含答案)
![化学竞赛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3da698602d276a200292ef5.png)
化学竞赛决赛试题(满分100分100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l4O一l6F-19 Mg一24 P一31 S一32 Cl一35.5 K一39 Ca一40 Fe一56 Cu一64 Zn-65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有1个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有两个答案的错选l个不得分,漏选1个扣l分。
请将答案填在下方的表格内)1.世界环境日为每年的6月5日,它的确立反映了世界各国人民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态度,表达了人类对美好环境的向往和追求。
2011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森林:大自然为您效劳”,旨在配合联合国国际森林年,强调森林的生态价值,提高人们森林保护意识。
下列标记是2011年国际环境日标识的是2.2011年我国用“长征2号FT1”型运载火箭成功地将“天宫一号”送入指定轨道,其后,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实现了成功对接。
这是我国航天领域又一重大突破。
“长征2号FT1”型运载火箭在升空时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火箭点火B.导流槽内的水受热汽化C.隔热材料脱落D.整流罩脱落3.欧洲科研人员成功“抓住”反氢原子长达一千秒,是2011年世界十大科技新闻之一。
科学家认为,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如电子、质子、中子等,都有各自的反粒子,它们在质量上以及其他方面与它对应的粒子一模一样,但所带的电荷正负恰恰相反。
粒子与反粒子碰到一起会同归于尽,化作一束强光,这种现象称之为湮灭。
有反粒子就可能形成反物质、反世界。
较长时间“抓住”反氢原子,有利于对反物质性质进行精确研究。
下列关于反氢原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反氢原子中有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B.反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lC.反氢原子中有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D.反氢原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4.我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而获拉斯克奖。
青蒿素是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分子式为C15H22O5。
化学特训二测试题三
![化学特训二测试题三](https://img.taocdn.com/s3/m/21d08cf2ba0d4a7302763a40.png)
第九题(10 分)
化学家 Schlessinger 作了一个著名的实验:令 LiH 同无水 AlCl3 在乙醚中进行反应,结果 生成了化合物 A 和 B。经分析,化合物 A 中的阴离子呈正四面体结构,A 和 B 的颜色反应均 呈紫红色。化合物 B 若加入 AgNO3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若加入 NaF 溶液也能产生白色沉 淀。
。 。 (填偏高、偏低、无影 。 。
第七题(9 分)
SrTiO3 晶体的结构可看作由 Sr2+和 O2-在一起进行(面心)立方最密堆积(ccp),它们 的排列有序,没有相互代换的现象(即没有平均原子或统计原子),它们构成两种八面体空 隙,一种由 O2-构成,另一种由 Sr2+和 O2-一起构成,Ti4+只填充在 O2-构成的八面体空隙中。
D+I ⎯⎯H + → J ⎯+⎯K /⎯Al⎯Cl3 → 产物
1.对产物进行系统命名; 2.起始合成中苯的溴化和 E 的溴化条件是否相同,为什么? 3.写出合成中 A~J 各物质的结构简式。
第五题(7 分)
CO32-可以作为配体形成金属的碳酸根配合物,这些配合物往往是有用的中间体,因为 CO32-在酸性溶液中可被取代以得到其他方法难以得到的某些配合物。比如:
Na Mg
Al Si P S Cl Ar
22.9 24.3
26.9 28.0 30.97 32.0 35.4 39.9
K Ca Sc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Ga Ge As Se Br Kr
高中化学竞赛样题及答案
![高中化学竞赛样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490e23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97.png)
高中化学竞赛样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关于元素周期表的描述,错误的是:A. 元素周期表是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排列的B. 同一周期内,原子核外电子层数相同C. 同一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D. 过渡元素包括副族和第Ⅷ族元素答案:B二、填空题2.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______与______的反应。
答案:H⁺;OH⁻三、判断题3. 燃烧是一种氧化还原反应。
答案:对四、简答题4. 请简述酸碱中和反应的原理。
答案:酸碱中和反应是指酸和碱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盐和水的化学反应。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是氢离子(H⁺)和氢氧根离子(OH⁻)的反应。
在反应过程中,酸释放出H⁺离子,碱释放出OH⁻离子,二者结合生成水,同时形成盐。
五、计算题5. 某溶液中含有KOH和NaOH,其浓度分别为0.2 mol/L和0.3 mol/L。
求该溶液的pH值。
答案:首先,我们需要计算出溶液中氢氧根离子(OH⁻)的浓度:c(OH⁻) = c(KOH) + c(NaOH) = 0.2 mol/L + 0.3 mol/L = 0.5mol/L然后,根据水的离子积(Kw = 10⁻¹⁴)计算出氢离子(H⁺)的浓度:c(H⁺) = Kw / c(OH⁻) = 10⁻¹⁴ / 0.5 mol/L = 2 × 10⁻¹⁴ mol/L最后,根据pH的定义计算出溶液的pH值:pH = -lg(c(H⁺)) = -lg(2 × 10⁻¹⁴) ≈ 13.7六、实验题6. 设计一个实验方案,用于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Cl⁻离子。
答案:实验步骤:1. 取一定量的待测溶液放入试管中。
2. 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的硝酸钡溶液,过滤掉沉淀。
3. 向滤液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4. 观察是否生成白色沉淀。
实验现象及结论:若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Cl⁻离子;若没有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不含Cl⁻离子。
实验原理:氯离子(Cl⁻)与银离子(Ag⁺)反应生成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氯化银(AgCl)。
化学竞赛试题命题思想、解题思路与试题分析
![化学竞赛试题命题思想、解题思路与试题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04a2218ca98271fe900ef988.png)
化学竞赛试题命题思想、解题思路与试题分析全国化学竞赛的根本出发点是推动中学素质教育。
试题的基本命题思想主要是考察能力的试题。
“能力”的内涵很丰富,跟“智力”不太好分清。
有人认为智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四个主要表现形式。
有人认为智力可分成音乐智力、言语智力、逻辑-数学智力、身体运动智力、空间感受智力、人际交流智力、个人内在智力七种。
又有人将思维力分为逻辑能力与非逻辑能力。
逻辑能力包括判断、推理、比较、分类、综合、归纳、演绎等,非逻辑能力包括想象、联想、直觉、灵感、逆向思维、侧向思维、发散思维、集中思维、创造性思维等等。
化学竞赛属于智力竞赛,但不可能测试所有智力,也与电视台上的智力竞赛不同,主要不是测试应试者对知识记忆得多不多,牢不牢,遇到他人发问时从大脑中提取已有知识得快不快,而是考察应试者的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其策略是尽可能令应试者身处陌生情景,利用原有的知识基础,提取、加工、理解新情景显现的信息,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战略和策略,形成知识、发展知识,达到考察应试者学、识、才三者统一的水平。
“学”不仅包括对前人知识的掌握,还包括个人的经验;“识”是见识、洞察力、是看清和把握方向,进行判断和抉择;“才”是才能,是能力,包括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两个方面,特别是在认识和实践中的创造力。
我们化学竞赛的试题还强调考察应试者具有的对化学学科特有的分子三维立体结构的空间想象能力或者说空间感受能力,考察化学实验能力和科学表述能力(包括运用文字、图象、符号、公式等的能力)等;竞赛试题还要求应试者关注化学知识的前沿发展,化学发展与技术进展及其他学科发展的关系和科学与社会发展——人类进步、经济发展、生活质量提高、环境改善的关系以及社会舆论中与化学有关的热点问题的认识、态度、判断能力、价值取向等。
竞赛重点考察应试者如下思维品质:敏锐性、精确性和深刻性。
竞赛中应试人的心态也是测试的重要内容,要检测应试人的自信心、应变能力、勇于提出假定、勇于修正错误、百折不挠等心理品质。
浙江省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A组)
![浙江省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A组)](https://img.taocdn.com/s3/m/bae90169dd88d0d233d46afa.png)
2022年浙江省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A组〕考生须知:1.全卷分试题和做题卷两局部.试题共有六大题,26小题.总分值15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 2.本卷答案必须做在做题卷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考后只交做题卷,必须在做题卷上写明县〔市〕、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字迹清楚.一.选择题〔此题包括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每题只有1个正确答案〕1.我国科学家为一个比头发丝还细的小分子恢复了磁性,由此创造了一项“世界第一〞.实验时将一种名为“钴酞菁〞的小分子搬上了“手术台〞.这个“个头〞仅为1.3纳米的小分子,其结构和性质与人体内的血红素及植物体内的叶绿素非常相似,在光电子器件、生物技术等方面具有广泛而重要的应用与研究价值.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钴酞菁〞的小分子没有胶体的性质B.纳米材料可以应用于所有化工领域C.现在纳米器件都是无所不能的胶体D.此工作实现了利用局部的化学反响来改变和限制分子的物理性质2.用即热饭盒盛装食物,可以得到热烘烘的饭菜.原因是即热饭盒的底部装入了混有镁、铁粉末的高密度聚乙烯,进行简单的操作后,水和镁就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响,放出热量便可使食物变热.其中铁可能是A.一种反响物B.催化剂C.起导热作用D.增大镁与水分子接触时机3.将足量的CO2不断通入KOH、Ba(OH)2、KAlO2的混合液中,生成沉淀与通入CO2的量的关系可表示为4.“拟晶〞是一种具有凸多面体规那么外形但不同于晶体的固态物质.Al65Cu23Fe12是二十世纪发现的几百种似晶之一,具有合金的某些优良物理性能.有关这种拟晶的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 Al65Cu23Fe12的硬度比金属Al、Cu、Fe都大B. Al65Cu23Fe12中三种金属的化合价均可视作零C. Al65Cu23Fe12不可用作长期浸泡在海水的材料D.1 mol Al65Cu23Fe12溶于过量的硝酸时共失去265 mol电子5.主链为4个碳原子的某烷烃有2种同分异构体.那么与这种烷烃具有相同的碳原子数、主链上也为4个碳原子的单烯烃,共有异构体A.3种B.4种C.5种D.2种6.酸碱批示剂〔HIn〕在水溶液中存在以下电离平衡:HIn(红色)H++In-(黄色).请判断浓度为2×10-2 mol·L-1的以下溶液:①盐酸②澄清石灰水③氢化铵溶液④硫酸氢钠溶液⑤亚硫酸氢铵溶液⑥磷酸二氢铵溶液其中能使该指示剂显红色的是A.①④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①③④⑤D.其他组合7.一定条件下,碘单质与砹单质以等物质的量进行反响,可得AtI.它与Zn、NH3都能发生反响,化学方程式如下:2AtI+2Zn==ZnI2+ZnAt2AtI+2NH3(l)===NH4I+NH2At 以下关于AtI性质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ZnI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复原产物B. ZnAt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复原产物C.AtI与液氨反响,AtI既是氧化剂,又是复原剂D. AtI与液氨反响,是自身氧化复原反响8.11.87g金属锡跟100 mL2mol·L-1HNO3共热一段时间.完全反响后测定溶液中c(H+)=8mol·L-1,溶液体积仍为100mL.放出的气体在常压下加热到100℃时体积为12.24L.由些推断氧化产物可能是A.Sn(NO 3)2B. Sn(NO 3)4C.SnO 2·4H 2OD. Sn(NO 3)2和Sn(NO 3)49.用键能可以估算反响热,当以键能来估算反响时,以下方程式符合要求的是A.CH3COOH(l)+CH 3CH 2OH(l) == CH 3COOCH 2CH 3(l)+H 2O(l)B.C(石墨)+O 2(g) == CO 2(g)C.CaCO 3(s)+2HCl(aq) == CaCl 2+CO 2(g)+H 2O(l)D.CO(g)+21O 2(g) == CO 2(g) 10.某油脂样品跟氢氧化钠共热后共生成了5种有机物,原样品最多可能含有的三羧酸甘油酯种数为A.5种B.18种C.75种D.40种二.选择题〔此题包括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每题有1~2个正确答案.假设有两个正确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给2分,多项选择、错选都给0分〕11.以下各组物质混合后,既产生无色气体,又产生白色沉淀的是①Ba(NO 3)2溶液跟NaHSO 3溶液 ②Ba(OH)2溶液跟(NH 4)2SO 4溶液共热 ③电石跟苏打水 ④三氧化铁溶液跟碳酸钠溶液A.①②③B.②③C.①②③④D.②③④12.以下物质不可能通过化合反响制取的是A.Fe(OH)3B.Al(OH)3C.HgSD.CuS13.以下化学反响不能说明碳与硅的非金属性强弱的事实是A.CO 2+H 2O+Na 2SiO 3===Na 2CO 3+H 2SiO 3B.CaCO 3+SiO 2高温CaSiO 3+CO 2 C.SiO 2+2C高温Si+2CO D.Si+C 高温SiC14.始祖鸟烯形状宛如一只展翅飞翔的鸟,其键线式如右图,其中R 1、R 2为烷烃基.那么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A.始祖鸟烯与乙烯互为同系物B.假设R 1=R 2= -CH 3,那么其化学式为C 12H 16C.假设R 1=R 2,一定条件下烯烃双键碳原子上的氢也能取代,那么始祖鸟烯环上的二氯代物有10种D.始祖鸟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能使溴水褪色,其原理是一样的15.自然界早存在一种尖晶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可表示为MgAl 2O 4,可作为宝石.该尖晶石中混有Fe 2O 3.取一定量样品5.4 g,恰好完全溶解在一定浓度100 mL 盐酸溶液,盐酸浓度可能是A.2.2 mol ·L -1B.2.8mol ·L -1C.4.3 mol ·L -1D.4.9mol ·L -116.短周期的X 、Y 两种元素,X 原子半径小于Y 原子半径,两种元素可形成X 是正价的AB 2型化合物,以下关于两元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X 、Y 可能属于同一周期B.X 是Y 的前一周期元素C.只能是金属元素D.X 可能是第二周期IIA 族或IV A 族元素17.某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响:X(g)+2Y(g)2Z(g),假设要使平衡时反响物总物质的量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相等,且用X 、Y 作反响物,那么X 、Y 的初始物质的量之比的范围应满足A.1<Y X <3B.41<Y X <32C.3<Y X <4D.41<Y X <23 18.NH 3和O 2混合气100mL,通过红热的铂网,充分反响后的混合气体再通过足量水最终收集到10 mL 残留气体,那么源混合气中O 2体积不可能是〔气体体积在相同条件下测定〕A.12.5 mLB.21.5mLC.64.2mLD.70.0mL三、〔此题共有2小题,共20分〕19.〔10分〕本世纪是生命科学研究的兴盛时期,科学家研究发现,进入生物体内的氧分子,可接受一个电子转变为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 2-〕,进而引发产生一系列自由基.一切需氧生物在其机体内均有一套完整的活性氧系统〔抗氧化酶或抗氧化剂〕,能将活性氧转变为活性较低的物质,机体因此受到保护.人们利用羟胺〔NH 2OH 〕氧化的方法可以检测其生物系统中O 2-含量,原理是O 2-与羟胺反响生成NO 2和一种过氧化物.NO 2在对氨基苯磺酸和α-萘胺作用下,生成粉红的偶氮染体,染体在λ=530nm 处有显著吸收,且其吸收值与c (NO 2)成正比,从而可计算出样品中的O 2-含量.某实验室用以上方法处理后测得溶液中c (NO 2)=2.500×10-3mol ·L -1.〔1〕请根据测定原理写出有关反响的离子方程式: ; 〔2〕计算该样品此时c (O 2-)= ;〔3〕如用羟胺氧化法测定O 2-时,将其生成的过氧化物作为检测物,假设选用氧化复原法进行定量分析〔KMnO 4或K 2Cr 2O 7,任选一种即可〕①请写出其测定原理的反响方程式:②测定所用的主要玻璃仪器为 ,通过观察 的现象可确定测定反响是否进行完全.20.〔10分〕以下素材是某课外实验小组的实验记录,请根据实验记录答复有关问题. 实验内容:铜与硝酸反响有关问题的探讨实验器材:电线细铜丝,1mol ·L -1HNO 3,14mol ·L -1HNO 3,碱石灰,玻璃丝,Cu(NO 3)2晶体,酒精灯,试管,夹持器械,火柴.实验装置和记录如下: 步骤实验操作 现象记录 1将 1 g 细铜丝放入盛有10mL1mol ·L -1HNO 3的试管中加热 铜丝外表有无色气体逸出,溶液变成天蓝色 2 将 1 g 细铜丝放入盛有产生大量红棕色气体,溶液变为绿色,绿色10mL14mol·L-1HNO3的试管中加热由深到浅,未见到蓝色3 将硝酸铜晶体配成饱和溶液深蓝色溶液溶液仍呈深蓝色4 向饱和的硝酸铜溶液中不断滴加14mol·L-1HNO3请答复:〔1〕稀硝酸与铜丝反响后,所得溶液呈天蓝色的化学粒子符号是〔写化学式〕〔2〕使饱和硝酸铜溶液呈深蓝色的化学粒子符号可能是.〔3〕有资料上介绍浓硝酸与铜丝反响后所得溶液颜色显蓝色,实验中得到却是绿色溶液,试写出显绿色的可能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计两种不同的简单实验方法证实你的解释:方案①方案②.四、〔此题共2小题,共18分〕21.〔8分〕固体甲、E、I、F均为常见单质,其中E在常温下为气态.W是由两种短周期元素组成.乙通常是一种红棕色粉末.C为白色胶状沉淀.W、G、H、I三种物质中都含有同一种短周期金属元素.A在常温下为气态,与氧气完全反响时的体积比为1 :2.各物质有如以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局部反响的产物未全部表示〕.试答复以下问题:〔1〕B的电子式为,F原子的结构简图为.〔2〕在上述转化关系图中,C→E、D→F、E→F、I→F、I→E、A→B等反响中有多个反响属置换反响,根据要求写出反响式.非金属元素之间的置换反响;金属单质置换非金属单质的置换反响.〔3〕写出W和水反响的化学方程式.22.〔10〕a A、b B、c C、d D、e E、g G六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按A、E、D 、C 、B 、G 的顺序增大,它们分散在三个短周期中.B 是生命题的构架元素,E 是同周期中半径最小的元素,也是浓缩别离〔U 〕的原料,游离态的E 是经过几代人以生命为代价,最终由莫瓦桑制得而获得1906年锘贝尔化学奖,G 的最高价含氧酸的产量是衡理一个国家化工实力的标志.它们的原子序数存在如下关系:①a+b=c,②c d b =+2,③d e c =+2,请根据提供的信息,答复以下问题〔答复以下问题时,必须用具体元素符号代替A 、B 、C 、D 、E 、G 〕.〔1〕A 2是最理想的绿色能源,一般情况下固化得到的是分子晶体.20世纪末,美国卡内基实验室曾获得了它的金属晶体,进一步证实了英国物理学家贝纳尔在1925年的预言:“只要创造条件,任何非金属材料都能变成金属〞的正确性.你认为由分子晶体A 变成金属晶体A 的最必要条件是 .〔2〕铀是重要的战略物资,它有三种同位素234 92U 、235 92U 、238 92U,其中235 92U 是核材料.但是23592U 与238 92U 是形影相随的.别离方法是利用U 与E 形成UE 6气体〔E 不存在同位素〕,再进行一定的操作.请简述235 92U 与238 92U 的别离原理是 .〔3〕碘的非金属性比G 强,G 2-的复原性比I -强,由此 〔填“能〞或“不能〞〕类推出GBC -、I -的复原性强弱,你的理由是 .〔4〕配平反响方程式: (GC)4+ ACl===G 4C 3Cl+ Cl 2+CA 4Cl 〔注意:Cl 是氯〕〔5〕由(GC)4·G 4C 3+,其空间构型发生了很大变化.(GC)4是由半径小的C 组成正方形,半径大的G 构成正四面体,彼此互相穿插构成的笼状化合物;G 4C 3+是一种以异种原子相邻为主体的平面型阳离子,请分别画出(GC)4、G 4C 3+的结构示意图.五、〔此题共2小题,共21分〕23.〔9分〕八角茴香属于草本植物,是我国发间常用做烹调的香料.医学研究成果显示,从八角茴香中可以提取到莽草酸,莽草酸有抗炎、镇痛作用,是合成某些抗癌药物的中间体,还是合成“达菲〞的前体〔“达菲〞是对禽流感病毒有一定抑制作用的一种药物〕.莽草酸的分子结构模型如下图〔分子中只有C 、H 、O 三种原子〕在有机物分子中,假设碳原子连接四个不同的原子或原子团,该碳原子称为不对称碳原子〔手性碳原子〕.具有手性碳原子的有机物具有光学活性.请答复以下问题:〔1〕观察题中图分子结构模型,写出莽草酸分子中包含的官能团的名称 .〔2〕莽草酸跟有机物A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响可生成一种相对分子质量为202H H H CH 3CH 3CH 3H CH 3的酯类物质,写出A 可能的结构简式 .〔3〕设计通过一步反响使莽草酸分子转化为只有2个手性碳原子的物质的两种方法,有关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24.〔6分〕第一个有机化合物Z 的全合成是在19世纪由Kolbe 完成的,如以下图所示,以碳和硫为反响物:,将足量的NaOH 溶液与Z 溶液混合后增强热,最后可得到D.X 、Y 、D 均为非极性分子,且Y 、D 的空间结构相同.〔1〕写出X 的电子式 ;〔2〕写出Y 的分子式 ;〔3〕写出由Z →D 的化学方程式 .25.〔6分〕等物质的量的1,2-二溴乙烷和环戊二烯在过量碱的水溶液中与催化剂氯化三乙基苯基铵存在下反响,生成含C 91.3%的烃Y,沸点115℃〔1.01×105Pa 〕.当用一氘代的1,2-二溴乙烷与环戊二烯反响时,只生成唯一产物〔 具有一定的稳定性〕.1molY 可与3molBr 2在CCl 4中反响,求Y 的结构与反响所得产物的可能结构〔不要求立体化学〕.〔,环丙烷易与Br 2反响生成1,3-二溴丙烷〕Y : 产物可能结构: .六、〔此题共2小题,共19分〕26.〔8分〕向铝粉中注入混合酸〔硫酸和硝酸的混合液〕,适当加热,使之完全反响,反响中假设复原产物只有NO,NO 的体积经测定为21.28L 〔折算为标准状况〕.向反响后的溶液中撒入适量硫酸铵,溶液正好全部结晶〔一切损耗都限制在计算误差之内〕,得到铝铵矾NH 4Al 2(SO 4)2·12H 2O 晶体453 g.请答复〔保存两位小数〕〔1〕求铝分粉中氧的质量分数.〔2〕混合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27.〔11分〕将0.45 g A 完全燃烧后的产物依次通过盛 有浓硫酸与澄清石灰水洗气瓶,燃烧产物全部被吸收,两个洗气瓶依次增重0.57 g 与1.32 g,A 有六种可能结构,且每种结构中均存在甲基.求A 的化学式与其六种可能结构.〔: 为同分异构体〕。
1998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_决赛_
![1998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_决赛_](https://img.taocdn.com/s3/m/26b18885a0116c175f0e4876.png)
苦 吃 了 给 选 手 也 行 个 方 便 为好 同 样 的 知 识 点 有 何必 要 反 复 地 问 要 选 手 反 复 应 答 呢 测 评 一 次跟 测 评 几 次 不 会有本 质差异 事实 证 明
, ,
。
,
。
,
了 这 点 我 们 应 当 汲 取 教 训 最 后 对 有机 题 的
。
。
,
第 二 间 也 可 成 立 最 多 加 问 第 一 问 中的一 个 主
想是 要 求学 生 把 给 定 的化 学 反 应 包 括 综 合分
,
,
像 国 际 竞 赛那 样 对 试 题 的 长 短 要 有个 规定 不
下转 第
页
,
,
化
・
学
教
育
年第
期
中 国 化 学会 通 讯
・
年 全 国 高 中学生 化 学竞赛 盆 冬 令 营 在 河南 郑 州大学 举 行
一年 一 度 的 由国 家 教 委 批 准 中国 化学 会 主 办 的 全 国 高 中学 生 化 学 竟 赛 暨 冬 令 营 于
。
,
这 次竞 赛试 题 的化 学 原理 水 平 比以 往 几
届 竞 赛 有 了 明 显 的 下 降 但 能力 测 试 的水 平 却
,
话 说 回 来 我并 不 认 为此题 完 整无 缺 特 别 是 所谓 操 作分 我 认 为 完 全 可 以 取 消 实 验 后 对
,
。
,
。
提高了 方向
。 。
。
好 得很
。
理 水 平 以 及 理论 联 系 实际 的原 则 增 加 了应 用 面和 灵 活 性 特 别是 实 验竞 赛试 题 改变 了 以 往
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
![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b04eb2ac1c708a1294a445a.png)
2022年浙江省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考生须知:⒈全卷分试题和做题卷两局部.试题共有六大题,26小题.总分值150分.测试时间120分钟.⒉本卷答案必须做在做题卷相应位置上,做在试题卷上无效,考后只交做题卷.必须在做题卷上写明县(市)、学校、姓名、准考证号,字迹清楚.一.选择题(此题包括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自英国科学家狄拉克提出反粒子存在的预言,人类开始在茫茫宇宙中寻找反物质的例证.后又聚焦于反物质的合成研究.1997年人类首次合成了9个反氢原子.2022年是人类合成反物质的丰收年,合成了5万个反氢原子,也是对狄拉克诞辰100周年祭典的一份厚礼.你认为反氢原子的组成应该为( )(A)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B)由1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C)由1个不带电荷的中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D)由1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2.环己基氨基酸钙约比蔗糖甜30倍,曾广泛用于食品中,但近年来发现它能致癌而禁止使用.以下溶剂中不能溶解该化合物是( )(A)H2O (B)CH3OH (C)NH3(液) (D)CCl43.第ⅢA族A1、Ga均为两性元素,Al(OH)3与Ga(OH)3相比,后者酸性比前者强.当CO2通人NaAlO2和NaGaO2的溶液中,首先沉淀出来的氢氧化物是( )(A)Al(OH)3(B)Ga(OH)3(C)同时沉淀(D)无法判断4.2022年10月26日,俄罗斯特种部队在解救歌剧院人质时,使用的气体中可能有芬太奴,芬太奴的结构简式为,它是一种医疗上速效强力镇痛药.以下关于芬太奴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分子式为:C19H23N2O (B)芬太奴属于芳香族化合物(C)芬太奴显碱性(D)芬太奴既能与盐酸反响,又能与热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响5.用一定量的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及足量的CuO制单质铜,有人设计了以下两种方案:假设按实验原那么进行操作,那么两者制得单质铜的量为( )(A)一样多(B)①多(C)②多(D)无法判断6.C-C键可以绕键轴自由旋转,结构简式为的烃,以下说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分子中至少有9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B)分子中至少有10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C)分子中至少有11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D)该烃属于苯的同系物7.不久前,日本某一材料研究所的科学家创造了一种“碳纳米管温度计〞,这种温度计被认定为世界上最小的温度计.研究人员在长约10-6m,直径为10-7m的碳纳米管中充人液态的金属镓.当温度升高时,管中的镓就会膨胀,通过电子显微镜就能读取温度值.这种温度计测量的范围可从18℃到490℃,精确度较高,所以它可用于检查电子线路是否异常,测定毛细血管的温度等许多方面.根据以上信息判断以下推测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碳纳米管的体积在10℃至50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B)金属镓的熔点很低,沸点很高(C)金属镓的体积在10℃至500℃之间随温度变化比拟均匀(D)金属镓的体积在10℃至500℃之间随温度变化很小,可忽略不计8.A、B是周期表中相邻两主族的两种元素,假设A的原子序数为a,以下不可能是B 的原子序数是( )(A)a-17 (B)a-7 (C)a+18 (D)a+199.1L某混合溶液中,溶质X、Y浓度都为0.1molL-l,向混合溶液中滴加某溶液Z(0.1molL-l氢氧化钠或硫酸溶液),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如下图,那么X、Y、Z分别是( ).(A)氯化铝、氯化铁、氢氧化钠(B)氯化铝、氯化镁、氢氧化钠(C)偏铝酸钠、氢氧化钡、硫酸(D)偏铝酸钠、氯化钡、硫酸10.在100mL某混合溶液中,c(HNO3):0.4molL-1,c(H2SO4)=0.1 molL-l,向其中参加1.92gCu粉,微热充分反响后溶液中的c(Cu2+)为( )(A)0.15m01.L-1(B)0.225mo1.L-1(C)0.3mo1.L-1(D)无法计算二.选择题(此题包括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每题可能有1或2个选项符合题意,假设有2个正确选项,只选1个且正确给2分,多项选择、错选都给0分.) 11.“绿色化学〞是当今社会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响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制得的产物,即原子的利用率为100%.在用丙炔合成.—甲基丙烯酸甲酯( )的过程中,欲使原子的利用率到达最高,在催化剂作用下还需要其他的反响物是( )(A)CO和CH3OH (B)CO2和H2O (C)H2和CO (D)CH3OH和H212.以铁为阳极,铜为阴极,对足量的NaOH溶液进行电解.一段时间后得到4mol Fe(OH)3沉淀,此间共消耗的水的物质的量为( )(A)8mol (B)10mol (C)11mol (D)12mol13.2001年曾报道,硼镁化合物刷新了金属化合物超导温度的最高记录.该化合晶体结构中的晶胞如右图所示.镁原子间形成正六棱柱,六个硼原子位于棱柱内.那么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A)Mg14B6(B)Mg2B(C)MgB2(D)Mg3B214.以下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选项是( )(A)0.1mol L-1的(NH4)2SO4溶液中,c(SO42- )>c(NH4+ )>c(H+)>c(OH-)(B)0.2m01 L-1的Na2CO3溶液中,c(OH-)=c(HCO3-)+c(H+)+2c(H2CO3)(C)0.1mol L-1的NH4Cl溶液与0.05mol L-l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c(Cl- ) >c(Na+ ) >c(NH4+ ) >c(OH- ) >c(H+)(D)c(NH4+)相等的(NH4)2SO4溶液,(NH4)2CO3溶液和NH4C1溶液,c[(NH4)2SO4]<c[(NH4)2CO3]<c(NH4C1)15.据某科学杂志报道,国外有一研究所发现了一种新的球形分子,它的分子式为C60Si60它的分子结构好似中国传统工艺品“镂雕〞,经测定其中包含C60、也有Si60结构.以下表达不正确的选项是( ).(A)该物质有很高的熔点、很大的硬度(B)该物质形成的晶体属分子晶体(C)该物质分子中Si60被包裹在C60里面(D)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40016.取xg铜镁合金完全溶于浓硝酸中,反响过程中硝酸被复原只产生8960mL的NO2气体和672mLN2O4的气体(都已折算到标准状态),在反响后的溶液中加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质量为17.02g.那么x等于( ).(A)8.64g (B)9.20g (C)9.00g (D)9.44g17.某温度下,某容积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可逆反响:CO(g)+H2O(g)H2(g)+CO2(g) △H>0当反响达平衡时,测得容器中各物质均为n mol,欲使H2的平衡浓度增大一倍,在其它条件不变时,以下举措可以采用的是( ).(A)升高温度(B)参加催化剂(C)再参加n molCO和n molH2O (D) 再参加2n molCO2和2n molH218.氢元素有1H、2H、3H三种同位素,氧元素也有16O、18O二种同位素.它们之间形成化合物的种类有( ).(A)30种(B)18种(C)21种(D)33种三.(此题共有2小题,共20分)19.(8分)现有一瓶未知浓度的Ba(OH)2溶液、一瓶未知浓度的H3PO4溶液,还有酚酞试液、pH试纸、试管、胶头滴管等.(1)请设计一个最正确的实验方案,要求能够简便地判断Ba(OH)2溶液跟H3PO4溶液反响过程中恰好全部生成Ba3(PO4)2.(2)解释你设计的实验中为什么能判断出恰好全部生成Ba3(PO4)2?20.(12分)烟草制品燃烧时,所产生的烟雾中存在对人体健康有害的物质包括烟焦油、烟碱(如尼古丁)、CO、烟草生物碱、丙烯醛类、芳香胺、脂肪烯、酚类等一千多种有害物质.以下图是检验点燃的香烟烟雾中有害成分的初步方法:用于检验的试剂有:①乙醇,②澄清石灰水,③饱和NaOH溶液,④酸性高锰酸钾溶液,⑤浓硫酸,⑥银氨液,⑦氯化汞溶液,⑧氧化铜.(1)将香烟燃烧后的产物进行吸收分析,使燃烧产物依次通过空气冷却、蒸馏水、乙醇……后面的药品顺序由你排定{用序号填入空格}A ,B ,C ,D ,E ,F (尼古丁和丙烯醛成分要单独取样分析).(2)要使香烟点燃后继续燃烧而不熄灭,怎样操作能得到保证:这是依据什么原理使香烟继续燃烧的?(3)当更换第三支烟后,取出中的略带黄色的样液5mL于试管中,后参加2mL 银氨液放在水浴中加热,写出发生的银镜反响方程式;(4)当燃尽第七支烟后,再取出中的褐色样液5mL于试管,后向其中滴加数滴HgCl2溶液,产生白色溶液说明有尼古丁.(5)通过观察硬质试管中的氧化铜颜色是否变化,来证实燃着的香烟产物中有无CO?有人认为不行,他的理由是.但是本实验还是能验证燃着的香烟产物中有CO产生的,是通过装置中实验现象得以证实.四.(此题共2小题,共20分)21.(10)据报道,2022年某市一辆满载砒霜的大货车翻下山坡,少量砒霜散落河水中.有关部门紧急采取举措.砒霜的化学式为:As2O3,剧毒,在低温下微溶于水,溶于水后生成亚砷酸,亚砷酸为三元弱酸.请答复以下问题:(1)有关部门采取举措中参加一种物质.这种物质是(写名称),写出与亚砷酸在水中反响的化学方程式.(2)古时确定人是否是砒霜中毒死亡,常用马氏试砷法.其原理是在含砒霜的物质中参加Zn和稀H2SO4,得到一种气体 A.加热A,在试管中得到砷镜.写出上述两个化学方程式、.(3)砒霜与面粉、淀粉、味精及小苏打极其相似,容易误食中毒,急救方法之一是,立即将中毒者移离现场,灌服氢氧化铁胶体或悬浊液(12%硫酸亚铁溶液与20%氧化镁等量混合)并进行催吐,写出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或悬浊液的反响原理(用方程式表示) .经过上述催吐后再进一步药物处理,即可得救.22.(10分)现有a A、b B、c C、d D、e E五种短周期元素,它们都是生命体不可缺少的重要元素它们的原子序数有如下关系:a+b=c,a+c=d,c+d=e,B、D、E都有多种同素异形体.B 的化合物种类与A的化合物种类何者更多,目前学术界还有争议,但有一点是肯定的,那就是没有第三种元素的化合物种数会超出它们.根据以上信息答复以下有关问题:(1)请比拟B2A4、C2A4、E2A4三种化合物的沸点由高到低的顺序.(2)从给定的元素中选出假设干种组成化合物,写出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3)从题中元素为选择对象,写出不少于三种炸药的化学式或名称、、.(4)有人设想某种分子式为C4N4O8的物质(该物质中同种原子的化学环境完全相同)是一种威力极强的炸药,请推测它的结构简式.五.(此题共2小题,共14分)23.(8分)脂肪烃(C x H y)分子中碳碳原子间共用电子对数为(用x、y代数式表示),假设某脂肪烃分子中碳碳原子间的共用电子对数为26,且分子中含有一个双键一个叁键,那么它的化学式为.假设将C x看作烃完全失去氢原子后的产物,那么球碳C70中的碳碳原子间的共用电子对数为.24.(6分)青蒿素是我国科学家从青蒿中提取的一种治疗疟疾的有效成分.以下图是某研究室通过晶体衍射测定得到的有关青蒿素分子结构中一些主要共价键的键长数据,图中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是相应原子的编号,数据是相应键长(键长的单位是pm).(1)写出青蒿素的分子式.(2)试分析在青蒿素分子中,写出分子中可能是双键的原子及编号.六.(此题共2小题,共24分)25.(10分)实验室定量分析某样品中亚硫酸钠的一种方法是:①在1.520g样品中参加碳酸氢钾溶液、0.13%I2的氯仿溶液,在分液漏斗中振荡15min.离子方程式为:SO32-+I2+2HCO3-===SO42-+2I-+2CO2↑+H2O②取①中所得的水溶液,加人一定量乙酸、足量的饱和溴水溶液,充分振荡,其中碘离子被氧化成碘酸根离子,得到250mL溶液.③在②所得溶液中取25mL,滴加甲酸,除去其中过量的Br2.④将③所得溶液中加适量的醋酸钠,再参加足量的碘化钾溶液,振荡溶液.离子方程式为:6H++IO3-+5I-===3I2+3H2O⑤用标准的硫代硫酸钠溶液滴定④中所得溶液,共消耗0.1120 molL-1 Na2S2O3 15.10mL.离子方程式为:I2+2S2O32-===2I-+S4O62-答复以下问题;(1)写出②、③三步操作中所发生反响的离子方程式.②,③.(2)①中为什么要用0.13%I2的氯仿溶液,而不直接用I2的水溶液? .(3)计算样品中亚硫酸钠的质量百分含量.26.(14分)有许多现象,你去留心观察,分析思考,会发现一些有趣问题,从中发现规律.如下系列芳香族有机物,各项排列构成一个等差数列.请答复有关问题:(1)写出上面等差数列的第n项芳烃分子式.(2)某课外兴趣小组,做了系列实验.他们将该数列的前五项芳烃逐一加到浓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加热.结果发现,只有A1无明显变化,其余四种物质都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经分析知,后四种的氧化产物是或者两者都有.由此你能得出什么结论?(3)甲、乙、丙三同学同做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A5的实验.甲将氧化后的混合液酸化别离得到一种无色晶体X,称取0.2540gX,用热水配成100mL溶液,取出25mL用0.1mol L-1NaOH溶液中和滴定,滴到10mL时到达终点;丙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A5,将氧化后的混合液酸化别离得到无色晶体Y,中和测定知Y的中和水平比X的中和水平弱得多;乙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A5,将氧化后的混合液酸化别离得到无色晶体,经分析其中包含了甲与丙获得的两种成份.通过计算确定X的结构简式.(4)仔细分析该系列芳烃的二氯取代物异构体的数目,很有规律性.请你分析推出A n的二氯取代物种数的代数表达式.。
高中化学竞赛-烃、卤代烃、醇、醚、芳香烃测试题
![高中化学竞赛-烃、卤代烃、醇、醚、芳香烃测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faa784ebceb19e8b9f6ba41.png)
高中化学竞赛《烃、卤代烃、醇、醚、芳香烃》测试题(试卷满分50分,时间70分钟)1.(10分)写出下列反应的主要有机产物:1-1 ?1-2 ?1-3 ?1-4 ?1-5 ?(过量)1-6 ?1-7 ?1-81-9 ?1-10解:(共10分,每空1分)1-11-21-31-41-51-61-71-81-91-102.(12分)下列化合物中哪些有芳香性?(要求写出每个物种的π电子数)①②③④⑤⑥解:(共12分,每空1分)①π电子数为14,有芳香性②π电子数为14,有芳香性③π电子数为6,有芳香性④π电子数为4,无芳香性⑤π电子数为8,无芳香性⑥π电子数为2,环丙烯存在这样的共振式:,说明这3个碳原子是等同的,每个碳原子提供一个p电子形成环流,无芳香性3.(6.5分)排序题(排序时只填序号):3-1 将下列化合物的酸性由强到弱排序:①ClCH2CH2OH ②Cl3CCH2OH ③C1CH2CH2CH2OH3-2 将下列碳正离子的稳定性由强到弱排序:①②③3-3 将下列烯烃的稳定性由强到弱排序:①1-丁烯②顺-2-丁烯③反-2-丁烯3-4 将下面的化合物在进行一溴取代反应时,各烷基碳原子上的氢原子的活性进行标记,把最活泼的氢标记为“1”,其余依次排列:3-5 将下列醇与氢溴酸反应的速率由快到慢排序:①叔戊醇②2-丁醇③1-戊醇④甲醇解:(8.5分,每个0.5分)3-1 ②>①>③3-2 ①>②>③3-3 ③>②>①3-43-5 ①>②>④>③4.(6分)解释题。
4-1 带有14C标记的丙烯(14CH2=CHCH3)经自由基溴化反应转化成3-溴丙烯,产物中为什么14CH2=CHCH2Br与CH2=CH14CH2Br并存?4-2 当1-溴丙烷在HMPT([(CH3)2N]3PO)中用乙炔锂处理时,得到1-戊炔,产率为75%,而改用2-溴丙烷,则主要产物为乙炔与丙烯,请给出解释。
高中化学竞赛和强基计划习题二
![高中化学竞赛和强基计划习题二](https://img.taocdn.com/s3/m/b4303f54bceb19e8b9f6babd.png)
高中化学特长生(竞赛、“强基计划”考试)测试题(高二年级)一、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仅有1个选项符号题意。
1.下列生活常识与化学原理有关,正确的选项是①福尔马林具有防腐杀菌的作用,是因为甲醛可以使蛋白质变性;②人体血液pH保持弱碱性(7.40±0.05),主要是血液中存在H2CO3-HCO3—缓冲体系;③硫酸亚铁补铁剂应与维生素C同服,是因为维生素C可以防止Fe2+被氧化;④油炸食品容易产生“哈喇”味而不能食用,是因为被氧化产生过氧化物和醛类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 下列各氧化态的含氧酸中,酸性最强的是A.Ti(Ⅳ) B.V(Ⅴ) C.Cr(Ⅵ) D.Mn(Ⅶ)3. 第九周期最后一种元素的原子序数是A.168 B.200 C.218 D.2404. 在NaOH(aq)中P4发生歧化反应,氧化剂占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分数为A.0.25 B.0.50 C.0.75 D.0.805. 向下列溶液中加入AgNO3(aq),析出黑色沉淀的是A.H3PO4B.NaH2PO4C.H3PO2D.Na2H2P2O76.等径球的金刚石型(A4)堆积的空间利用率为A.0.74 B.0.68 C.0.34 D.0.527.在体心立方晶胞中,晶胞参数a与球半径r的关系为A.r=0.433a B.r=0.500a C.r=0.354a D.r=a8.酸性介质中H2O2与K2Cr2O7反应生成蓝色的二过氧合铬CrO5(反应1),在酸性水溶液中CrO5与H2O2作用,溶液迅速变绿色并放出气体(反应2)。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反应1是非氧化还原反应B.反应2的离子方程式为2CrO5+7H2O2+6H+==2Cr3++7O2+10H2OC.若只考虑这两个反应,1 mol H2O2完全反应转移了2 mol电子D.可利用反应1和反应2来检验H2O2或Cr2O72—9.下列各物质中,键角最小的是A.NO2+ B.NO2C.NO2—D.N2O10.在地球的电离层可能存在的离子团中,最稳定的是A.ArCl+ B.OF+C.SCl+D.PS+11.下列氙酸盐中,热稳定性最大的是A.RbXeF7B.K2XeF8C.Na2XeF8D.Cs2XeF812.下列排列次序正确的是A.半径:Be2+<Li+<N<F—<S2—<H—B.物质的熔点:晶体硅>SiC>KCl>CsBr>干冰>硫晶体C.热稳定性:SiH4<PH3<NaHCO3<Li2CO3<HFD.碱性:KOH>NH3·H2O>Al(OH)4—>Al(OH)3>H3BO3>H2CO313.下列分子不存在顺反异构的是A.F—N=N—F B.CH3CH=NH C.1,2-甲基环丙烷D.1,1,3-三氯环丙烷14.在铜作催化剂时,F2能与过量的NH3反应得到一种铵盐A和气态物质B。
(共10套)高中化学竞赛测试真题汇总附答案
![(共10套)高中化学竞赛测试真题汇总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1bad16aef8941ea66e0509.png)
(共10套)高中化学竞赛测试真题汇总附答案高中化学竞赛试题(一)第1题(12分)最近出版的“重大发现记实”中,Cute教授发表了关于外星文明遗迹的研究结果。
他认为外星人与人类非常相似,他们可能在亿万年前来过地球,留下了非常奇异的碑记。
一些碑文已经破译被证明是外星人当地大学的大学生所用的普通化学教科书的几章。
这些内容的最初几行就相当今人,看上去象是那个奇妙的世界里的物质定律,与我们的星球所遵循的规律不同。
特别是原子结构也用四个量子数来描述,只有一个重大的区别:n=1,2,3……L=0,1,2,3,…,(n-1)M=-2L,-(2L-1),…,-1,0,+1,…,+(2L-1),+2LM S=+1/2,-1/2Cute教授允诺要继续发表相关研究,一旦他找到了财政支持,将继续他的破译工作并描述出X星球上的周期表和一些基础化学内容。
然而以揭示的碑文内容就足以预见一些重要事实。
1-1 试创造出X周期表的前两个周期,为简便起见,用我们的化学符号来表示与我们原子有相同电子的X原子;1-2 猜测在那里可用作洗涤和饮用的X-水可能是什么?写出全部可能,并说明理由。
依据你所构造的X周期表,写出他的化学式。
1-3 写出“甲烷(X的氢化物)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这是给人类提供能量和热源的主要过程;解释你选择X元素的原因?(1)光气与足量乙醇反应所得产物的化学名称是;(2)光气与足量氨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3)足量苯在AlCl3催化剂作用下与光气反应所得产物的结构简式;(4)光气与苯胺分两步反应可得异氰酸苯酯,中间产物的结构简式是,异氰酸苯酯的结构简式是。
2-2实验室可用四氯化碳和发烟硫酸(H2SO4·SO3)反应制备光气,写出化学方程式。
2-3BTC是一种稳定的白色结晶体,熔点为78~82℃,沸点为203~206℃。
1mol BTC可在一定条件下分解产生3mol光气,所以又被称为“三光气”。
工业上可以利用碳酸二甲酯的氯代反应制备BTC。
第35届全国化学竞赛决赛试卷(一)完整
![第35届全国化学竞赛决赛试卷(一)完整](https://img.taocdn.com/s3/m/045cb1ff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33.png)
第35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决赛)试题(一)(2021年11月27日8:30-11:30)【说明】国决于11月在武汉举行,上下午各考一份试卷,本卷是第一份试题,共有10个大题。
笔者将每个题目作了比较详细的解析,数据都经过认真验证,因水平有限,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杭州高级中学高树浪(特级教师)第1题(14分)从电解精炼铜的阳极泥中提取硒的典型步骤为:将混有碳酸钠的阳极泥于650°C 在空气中燃烧(反应1),然后浸水过滤;滤液用稀硫酸中和后,过滤得亚硒酸溶液。
往该溶液中通入SO 2,沉淀出Se 单质(反应2)。
1-1以阳极泥中的Ag 2Se 和Cu 2Se 为例,写出反应1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2写出反应2中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3双β衰变是原子核的一种稀有衰变方式,可近似看作连续的两次β衰变。
第一个成功观测到双β衰变现象的原子核是82Se ,写出82Se 发生双β衰变的反应方程式。
1-4GaCl 3和SeCl 4可在室温下发生反应,生成离子型化合物R 。
然而,将等摩尔数的SeO 2、SeCl 4和GaCl 3于50°C 反应,得到等摩尔数的无色晶体P 和液态物质Q 。
单晶X-射线衍射测试表明,无色晶体P 中,Ga 中心为四面体配位几何构型,Se 的配位几何为三角锥形,Q 的分子几何构型为三角锥形。
在800°C 惰性气氛中,P 发生热分解,剩余残渣的质量百分含量约为11%。
1-4-1写出能表明R 结构特征的化学式,分别写出P 和Q 的化学式。
1-4-2根据Se 、Ga 氯化物和氧化物的相关性质,推导出P 的热分解产物,并写出化学反应方程式。
【答案】1-1:Ag 2Se +Na 2CO 3+O 2→2Ag +Na 2SeO 3+CO 2Cu 2Se +Na 2CO 3+2O 2→2CuO +Na 2SeO 3+CO 21-2:H 2SeO 3+2SO 2+H 2O →Se +2H 2SO 41-3:1-4R :[SeCl 3][GaCl 4]P :[Se O Cl][GaCl 4]Q :SeOCl 21-4-25GaSeCl 5O →4SeCl 4↑+3GaCl 3↑+SeO 2↑+Ga 2O 3【解析】1-1:该小题的反应物为碳酸钠、Ag 2Se 和Cu 2Se ,还有氧气,生成物有亚硒酸钠,主要后面产物是金属氧化物,还是单质?由于反应条件是650°C,氧化铜不分解(分解温度1273K),而氧化银分解(573K),这是元素化合物基本常识.所以产物是Ag和CuO.1-2:本题是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送分题,要注意:氧化性:H 2SeO 3>H 2SeO 4(稀),氧化性:H 2SO 3>H 2SO 4(稀),氧化性:HNO 2>HNO 3(稀),可用极化理论解释。
2019年中学化学竞赛春季联赛化学测试(一、二)
![2019年中学化学竞赛春季联赛化学测试(一、二)](https://img.taocdn.com/s3/m/efc04507856a561253d36fd3.png)
2019年年2月月12日日 8:30~12:00 河北北 衡水水 第一一题(13分)简答题:把现代化学串串联成一一个整体的三个重要概念是对称性、分子子轨道理理论和吸 收光谱。
1-1 s,p,d原子子轨道对原子子核的反演对称性分别是:
1-2 原子子轨道可线性组合成分子子轨道的三个条件是:
第七题(19分)A是一一种白白色色粉末,含有两种物质(定性组分相同),差热热重分析结果如下:
阶段I
阶段II
阶段III
温度(℃)
50~250
300~530
600~800
失重分数(%)
17.6
18.0
28.3
失重所得的残渣是一一种纯净的金金金属氧化物MO,亦是白白色色,若将24.0 mg A置于微天平,通入入氧气气, 从室温起加热至至850℃,尾气气(无无色色)导入入如下装置:先通过无无水水高高氯酸镁吸收液,再通过氢氧化钠 吸收液,反应完成后,前者增重4.20 mg,后者增重13.62 mg,天平上固体残渣质量量为8.67 mg。
4-1 根据所给条件,推出A、B、C、D的组成,相应数据填写在表中。
4-2 写出A与过氧化氢在酸性介质中反应的离子子方方程式。
4-3 写出B和硫代硫酸钠反应的离子子方方程式。
第五题(8分)
一一只探空气气球由充入入氢气气的气气球和携带仪器器的负载组成,当气气球升空后,随高高度逐渐上升,气气球体 积持续逐渐增大大直至至最大大体积,已知此球形气气球的质量量为1.2Kg,最大大直径为6m,负载质量量为 1.7Kg,在0.0℃下向真空气气球中充入入了了压强为1atm的氢气气。共计3m3,根据以下不不同海海拔高高度处大大
11-5 写出S2中阴离子子(Z)的结构简式,画出其中心心离子子d轨道在配位场中分裂的能级示意图并填充 电子子。
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初赛)模拟试题(4)
![全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初赛)模拟试题(4)](https://img.taocdn.com/s3/m/71653650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f9.png)
全国化学竞赛初赛模拟试卷(04)(时间:3小时满分:100分)第一题(12分)1.日本物理学家Katsuya Shimizu发现锂元素在极高的压力下,自身的电阻会消失,成为超导体。
因此,锂目前除了是最轻的金属之外,还是超导转变温度最高的元素。
请指出这个实验的困难之处。
2.正烷烃是指没有支链的烷烃。
请仔细研究正烷烃的二氯取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个数。
(1)请写出正烷烃的碳原子个数n与二氯代物同分异构体个数y之间的关系。
(2)请写出正三十八烷、四十七烷二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的个数。
3.观察下面两个有机分子回答问题:OO OOOOOO OOOO(1)以习惯命名法命名这两个有机物。
(2)分析指出两者中何者熔点较高。
第二题(6分)某学生在实验中得到一白色粉末,经分析符合NH4SbCl5。
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晶体中阴离子全部为一个Sb与6个Cl组成的原子团,磁性表明,该粉末为反磁性。
1.试画出NH4SbCl5的结构式。
2.有一种经验分子式为(NH4)2SbCl6的物质。
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晶体中阴离子也全部为一个Sb与6个Cl组成的原子团,磁性表明,该粉末为反磁性。
请你推测该生得到的白色粉末可能是什么?第三题(15分)氯氧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合物。
试回答下列问题:1.1797年Hoyle在用浓H2SO4和氯酸钾反应时得到一种具有爆炸性的黄色气体。
几十年后证实该气体为ClO2。
写出反应方程式。
2.1851年Davy使2体积上述黄色气体完全分解,产物为3体积气体,其中氧和氯体积比为2∶1。
为什么Davy未能由此导出黄色气体的分子式为ClO2呢?3.1882年,Pebal 测得黄色气体的密度后,确定其组成为ClO 2。
他是如何确定的?他得出结论的前提条件是什么?4.ClO 2和O 3反应可得到ClO 3,后者在强碱中将发生歧化反应。
写出反应方程式。
由此,可将ClO 3写成什么形式?5.近代研究表明:ClO 2分子中Cl —O 键长为147pm ,比计算单键键长短22pm 。
化学竞赛-CCHO-29模拟试卷1
![化学竞赛-CCHO-29模拟试卷1](https://img.taocdn.com/s3/m/0dc6dea5cc7931b764ce1576.png)
姓名、报名号和所属学校必须写在首页左侧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地方者按废卷论处。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以及直尺等文具。 本套题目中有部分引用和改编的题目,除某些没有找到原作者的题目以外,其他题目的出处已在参考答案
中注明。
H 1.008
相对原子质量
He 4.0Leabharlann 3Li BeB C N O F Ne
6.941 9.012
第6题(14分) 在加压的反应条件下,CO能与加热的Co反应,得到一种对空气敏感的橙红色固体M,熔点为51℃。已知在 这种物质中,每个分子都含有2个Co原子。 6-1 试写出M的化学式。试推测,和Co同处在第四周期的V和Mn与CO反应形成的最.稳.定.的产物的化学式是 什么,它们的结构特点和M类似吗?说明原因。 6-2 研究表明,固态的M为A结构,分子中有作为桥联基团的CO配体,而在溶液中,A有一部分异构成为另 一种不含桥联基团的结构B。请画出A,B对应的结构。 6-3 将M在惰性气氛中加热到50℃,得到一种黑色的物质N并放出一种无色而有毒的气体O。且理论上得到 1molN就会放出4molO,写出N,O的化学式。 6-4 在化合物N中,金属原子之间相互键连形成四面体骨架,CO以两种配位方式与这些金属原子配位,且 不同配位方式对应的CO的数量也不同,每个金属原子连接的CO的个数不多于4个,请画出N的结构。 6-5 将化合物N分子式中的Co换成元素周期表中Co下方的Ir,则得到一种化合物P,P中金属的骨架与N中相 同,但CO的配位方式只有一种,试画出P的结构,并说明为何P的结构与N不同。
2016年“扬子石化杯”第30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江苏赛区)夏令营暨选拔赛试题答案及解析
![2016年“扬子石化杯”第30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江苏赛区)夏令营暨选拔赛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3e51315581b6bd97f19ea29.png)
【总结与点评】 本题总体是一道高考难度的题目,除了最后一空需要一些额外的知识外,其他均为课内知识。 《全国 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要求》 (下称《基本要求》 )中明确指出,现行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普通高中化学课 程标准及高考说明规定的内容均属初赛要求。因此,课内知识的掌握,对于化学竞赛参赛者来说是十分重 要的。 【注】 [1] 化学竞赛和大学化学中, “电子排布”默认是用中学化学课本中的“电子排布式”描述。 第 2 题(12 分) 2-1 分析某一种不纯的 Na2S,已知其中除含有 Na2S· 9H2O 外,还含有 Na2S2O3· 5H2O,取此试样 10.00 g 配成 500.0 mL 溶液。 (1) 取试样溶液 25.00 mL 于碘量瓶中, 加入 50.00 mL 0.05250mol· L-1 的 I2, 用 0.1010 mol· L-1 Na2S2O3 溶液滴定多余的 I2,用去 16.91 mL。 (2)取 50.00 mL 试样溶液,用 ZnCO3 悬浮液沉淀除去其中的 Na2S 后(忽略体积影响) ,取滤液
1 0.8540 mmol 2 n(I 2,消耗 ) 50.00mL 0.05250 mol L-1 n(I 2,多余 ) 1.771mmol n(I 2,多余 ) 16.91mL 0.1010 mol L-1
n( Na 2 S) 1.771mmol 0.565 mmol / 2 1.4885 mmol
Na 2S 9H 2 O% n( Na 2S) 240.194g mol 1 20 100% 71.51% [6]
pH 与 c(H2CO3)/c(HCO3-)的关系,就是缓冲溶液的 pH 值计算公式[7],这个公式的推导可以用酸的 pKa 的表达式来推,具体过程略。将 pH 值代入公式,就可以算出 c(H2CO3)/c(HCO3-)的值。 【总结与点评】 本题考察氧化还原反应、酸碱平衡及相关计算,是《基本要求》中要求掌握的知识,也是各次化学竞 赛的常考考点。 要解答好这类问题, 考生需要了解常用的氧化剂、 还原剂及其对应的氧化产物、 还原产物, 了解酸碱平衡中的基本公式,计算时要细心、耐心,必要时加以验算,尽量不要犯计算错误。 【注】 [1] 对于写反应方程式的题目,一定要看清楚是要写化学方程式还是离子方程式,如果没有明确说明,一 般两者都可; 2-2
【k12高中教育】“扬子石化杯”第26届全国高中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江苏赛区)初赛试题
![【k12高中教育】“扬子石化杯”第26届全国高中生化学奥林匹克竞赛(江苏赛区)初赛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ed0f8d4804d2b160a4ec081.png)
“扬子石化杯”第26届全国高中生化学竞赛(江苏赛区)初赛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Cl:35.5 Cr:50 Mn:55 Fe:561.本试卷共22题,用2小时完成,共120分;2.可以使用计算器;3.用铅笔作答无效;4.不可以使用涂改液或修正带。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4分,共60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下方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1.化学知识在环境保护中起关键作用。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燃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能有效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B.控制含磷洗涤剂的生产和使用有利于防止水体富营养化C.采用汽车尾气处理技术可将汽车尾气中的NO和CO转化为无害气体D.正常雨水呈中性,pH小于7的雨水是酸雨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CO2的电子式是: B.硝基苯的结构简式:C.中子数为8的氮原子: D.模型可表示甲烷分子或四氯化碳分子3.下列实验操作或装置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 B.制取并收集NH3 C.转移溶液 D.干燥H24.你认为下列数据可信的是A.某胶体粒子的直径是160nm B.某常见气体的密度为1.8g·cm-3 C.某反应的平衡常数是1 D.某元素的原子半径是0.160nm5.下列推断不合理的是A.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则丙烯也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B.铁、铝在浓H2SO4中钝化,则镁在浓H2SO4中也钝化C.金属钠着火不能用CO2扑灭,则金属钾着火也不能用CO2扑灭D.将SO2通入品红溶液,溶液褪色后加热恢复原色;将SO2通入溴水,溴水褪色后加热也能恢复原色6.设N 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H2中含中子数为2N AB.常温常压下,氧气和臭氧的混合物16g中约含有N A个氧原子C.电解食盐水若产生2 g氢气,则转移的电子数目为2N AD.100mL 0.1mol·L-1的FeCl3溶液中含有Fe3+的个数为0.01N A7. X、Y、Z、M、W为五种短周期元素。
高中化学竞赛试题-2021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江苏省赛区)选拔赛试题 最新
![高中化学竞赛试题-2021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江苏省赛区)选拔赛试题 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990bb8b83b3567ec112d8a20.png)
高中化学竞赛试题-2021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江苏省赛区)选拔赛试题最新“南化・福达杯”2021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江苏省赛区)选拔赛试题(2021年7月15日 8:30―11:30 共计3小时)题号满分得分评卷人 1 5 2 8 3 12 4 6 5 12 6 4 7 8 87 9 8 10 12 11 7 12 11 总分100 ● 竞赛时间3小时。
迟到超过30分钟者不能进考场。
开始考试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
时间到,把试卷(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立即起立撤离考场。
● 所有解答必须写在指定位置,不得用铅笔填写。
● 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属学校必须写在首页左侧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地方者按废卷论。
●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以及直尺等文具。
第1题 (共5分)环境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可与水形成酸,或同岩石中的碱性物质发生反应,水体中的二氧化碳也可通过沉淀反应变为沉积物从水体中失去,在水与生物体之间的生物化学交换中,二氧化碳占有独特地位,在调节天然水体的pH及其组成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碳酸―天然水平衡体系中,部分生物学家认为碱度可以近似地表征水体的肥力,总碱度通常定义为:c(总碱度)=c(HCO3)+2c(CO32)+c(OH)-c(H+)。
现有一水体---与CaCO3(s)相接触并达到平衡,请判断添加少量下列物质对溶液中钙离子浓度与总碱度的影响(忽略离子强度的影响)[填“增加”、“减少”或“不变”]。
添加物质 c(Ca2+) c(总碱度) 第2题 (共8分) KOH KCl Ca(NO3)2 Na2CO3 CO2 铝是一种重要的金属材料,广泛用于制作导线、结构材料和日用器皿,铝合金大量用于飞机和其它构件的制造。
十九世纪曾以电解熔融氧化铝的方法制备金属铝,当时铝由于价格昂贵而只被贵族用作装饰品。
现代工业上是通过在1000℃左右的高温下电解氧化铝和冰晶石(Na3AlF6)的熔融液制备铝的。
请回答下列问题:(1) 现代工业电解制备铝过程中正极和负极实际发生的反应分别为:在正极放电产生;在负极放电产生。
1988年-2013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
![1988年-2013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d7da284d0d233d4b14e69f0.png)
请说明在测定的时间里,雨水样品 pH 变小的原因。 三、 (8 分)为降低硫的氧化物对空气的污染,可把氧化钙或碳酸钙和含硫的煤混合后燃烧 (这种方法叫做“钙基固硫” ) 。请写出钙基固硫的反应方程式。 请从反应热角度讨论用氧化钙或碳酸钙的区别。
-
相当,NH2-(有时还包括 N3-)和 O2-相当。 (1)已知在液氨中能发生下列二个反应 NH4Cl + KNH2=KCl + 2NH2; 2NH4I + PbNH=PhI2 + 3NH3 请写出能在水溶液中发生的与上二反应相当的反应方程式。 (2)完成并配平下列反应方程式(M 为金属) : M + NH3 → MO + NH4Cl → M(NH2)2 → 七、 (12 分)已知: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 0.165 克/100 克水及在不同的二氧化碳压
试题
1988 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
一、 (15 分) 厨房里有纯碱、食醋、明矾、植物油等四种物质。 (1)写出所有的两种物质(此外,还可以用水)间反应的方程式和现象。 (2)写出上述反应中各种产物(不包括可溶性产物和水)与(上述四种物质中)某种物质 (还可以加水)反应的方程式。 二、 (4 分) 某人坐在带空调的车内跟在一辆卡车后面。 此人根据何种现象可知前面这辆卡车是以汽油或 柴油为燃料的。简述原因。 三、 (9 分) 火炮在射击后要用擦抹剂清除炮膛内的铜 (俗称挂铜) 擦抹剂由 K2Cr2O7 和(NH4)2CO3 组成。 当温度低于 10℃,用擦抹剂时还要加少量 NaOH 以促进反应。 (1)铜与擦抹剂反应的方程式(产物都是水溶性的) ; (2)温度低于 10℃时,加 NaOH 为什么能促进反应?写出反应式。 四、 (17 分) 现正开始使用一种安全气袋以防止汽车撞车时坐在驾驶室的人因向前冲撞发生意外。 这种气 、 袋内装有一种能在高温下分解出气体的混合物。例如有一种配方为:61~68%NaN3(叠氨化钠) 0~5%NaNO3、0~5%陶土、23~28%Fe2O3 粉、1~2%SiO2 粉、2~6%石墨纤维这些粉末经加压 成型后,装在一个大袋子里,袋子放在驾驶室座位前。撞车时,约在 10 毫秒(10-3 秒)内引发 下列反应:2NaN3=2Na + 3N2(365℃分解)反应在约 30 毫秒内完成,袋内充满 N2 气而胀大, 阻止人体前冲。在以后的 100~200 毫秒内气体“消失” ,所以不致使人反弹,同时袋内的钠变成 氧化钠。 (1)你认为完成上述引发分解、维持分解、生成气体的“消失” 、Na 变成 Na2O 过程各需 什么物质。在配方里那一种物质起上述作用? (2)若气袋内放 300g NaN3,在充满氮气时,袋内有多少体积(1 大气压,300K)气体。 若袋内气体压力达到 4 大气压(此时为 350K) 。问袋的体积有多大? (3)配方中 Fe2O3 的量是依照什么设计的? (4)叠氮离子中三个氮原于连成直线,N-N 键等长(116pm) 。写出其电子结构式; (5)怎样做到既使混合物在 30 毫秒内迅速分解,但又不燃烧、爆炸? 五、 (10 分) 具有族光性的化合物 A(C5H10O4)和乙酸酐反应生成二乙酸酯,但不与费林试剂(是检验 。B 脂肪醛和还原糖试剂)反应。1 摩尔 A 与稀酸加热得 1 摩尔甲醇和另一化合物 B(C4H8O4) 与乙酸酐反应得三乙酸酯。B 经 HNO3 氧化可得无旋光性的二元酸 C。写出 A、B、C 的结构式 和有关反应式。 六、 (7 分) (CH3)3SiCl 水解产物为挥发性(CH3)3SiOH(沸点:99℃) ,后者脱水成(CH3)3SiOSi(CH3)3。 (1)写出(CH3)2SiCl2 水解并且脱水后产物的结构式; (2)写出(CH3)2SiCl2 和少量 CH3SiCl3 水解并且脱水产物的结构式。
2021年上海市高中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华理一化工杯”)初赛试题
![2021年上海市高中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华理一化工杯”)初赛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c91982cb10a6f524cdbf85c2.png)
【最新】上海市高中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华理一化工杯”)初赛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
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A.培育超级杂交水稻B.发现抗疟疾新药青蒿素C.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D.发明联合制碱法2.做好垃圾分类,推动城市绿色发展。
下列生活垃圾投放正确的是A.A B.B C.C D.D3.《周易》对“革”卦卦象的解释中提到:“泽中有火”,描绘了沼泽水面上发生的燃烧现象。
“泽中有火”主要可能因为沼泽底部有机物发酵产生了A.甲烷B.乙烯C.二氧化碳D.氮气4.国庆70周年群众游行中,上海彩车城市天际线的造型十分多人眼球。
彩车车体使用了上下层为铝合金,中间为聚乙烯芯的铝塑复合材料,这种材料A.具有轻便、坚固的特点B.具有很高的熔沸点C.具有很好的绝缘性能D.在潮湿环境下易锈蚀5.中国科学院科研团队研究表明,在常温常压和可见光下,基于LDH(一种固体催化剂)合成NH3的原理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错误的是A.属于固氮过程B.光能转化为化学能C.证明氮的非金属性大于氧D.LDH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6.某无色透明溶液放入铝片后有氢气产生。
向此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该物质一定不能在溶液中大量存在的是A.NH4Cl B.NaHCO3C.Cu(NO3)2D.K2S7.下列变化中,气体被还原的是A.二氧化碳使含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褪色B.氯气使KBr溶液变黄C.二氧化碳使过氧化钠变为白色D.乙炔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8.将干燥的氯气通过干燥的硝酸银,可以得到N2O5,已知该反应的氧化产物是一种气体.其分子式可能为A.N2B.O2C.HCl D.NO29.某反应的氧化剂与还原剂及部分产物如下所示:2Mn2+ + 5IO4—+ …… → 2MnO4—+ ……已知该反应体系还包括H+、H2O与另一种含碘微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高中二年级)·竞赛时间2小时。
迟到超过30分钟者不得进场。
1小时内不得离场。
时间到,把答题纸及试题纸(背面向上)放在桌面上,立即离场。
·竞赛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使用黑色或蓝色圆珠笔、签字笔或钢笔答题,使用红色或铅笔答题者,试卷作废无效。
·姓名、准考证号和所属区、县、学校必须填写在答题纸上方指定位置,写在他处者按废卷处理。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及直尺等文具。
·答题纸按密封线封装。
第一题单选或多选题(共24分)(选对一个答案得2分,多选一个错误答案扣1分)1.体积、物质的量的浓度均相等的NaCl和NaF两份溶液中阴离子总数关系正确的是A。
A)前者多B)后者多C)相等D)无法判断2.大量生产次氯酸钠(漂白液)的主要方法是A。
A)电解NaCl水溶液制取Cl2气后通入NaOH水溶液B)电解NaCl水溶液直接得到NaClO水溶液C)浓盐酸和MnO2反应制取氯气后通入NaOH水溶液D)浓盐酸和KMnO4反应制取氯气后通入NaOH水溶液3.导电仪测得液态BrF3具有微弱的导电性,表示BrF3液体中有阴、阳离子X和Y。
X和Y也存在于BrF2SbF6、KBrF4、(BrF2)2SnF6等化合物中,则下列的电离式正确的是C。
A)BrF3Br3++3F-B)BrF3BrF2++FC)2BrF3BrF2++BrF4-D)2BrF3BrF4-+Br3++2F-4.美国Gokel教授研制了氧化还原型电控分子开关——蒽醌套索醚电控开关。
它是使冠醚“胳膊”阴离子化,从而加强对流动阳离子的束缚力,达到“关”的作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 )[a]过程是氧化反应B )通过[b]过程达到“开启”状态C )A 为“关闭”状态D )A 的分子式为C 25H 30O 85.amol 铁粉和硫粉bmol 混合均匀(a ≠b),隔绝空气加热充分反应。
然后向反应物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将产生的气体完全燃烧,消耗氧气物质的量是A&D 。
A )1.5aB )a+2bC )a+2.5bD )0.5a+b6.乙醛,丙醛,环己醇()的混合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则此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应为C 。
A )46.1B )52.2C )53.3D )62.47.在一恒定的容器中充入2molA 和1molB 发生反应:2A(g)+B(g)x C(g),达到平衡后,C 的体积分数为ω%,若维持容器的容积和温度不变,按起始物质的量A :0.6mol ,B :0.3mol ,C :1.4mol 充入容器,达到平衡后,C 的体积分数仍为ω%,则x 值应D 。
A )只能为1B )只能为3C )可能是1,也可能是3D )可能是2,也可能是38.已知0.1mol /LNa 2CO 3溶液的pH=10,0.1mol/L 的NaAlO 2溶液的pH=12,根据上述信息判断下列推论正确的是A&D 。
A)通入适量CO 2于AlO 2-溶液中,有CO 32-生成B)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HCO 3和NaAlO 2溶液前者pH 大于后者pH 镁原子硼原子C)HCO 3-只能跟Al 3+反应,而不能跟AlO 2-反应D)NH 4+、AlO 2-、HCO 3-不能大量共存于同一溶液中9.2001年报道硼和镁形成的化合物刷新了金属化合物各有一个镁原子;6个硼原子位于棱柱内。
则该化合物的化学式可以表示为是B 。
A)MgBB)MgB 2C)Mg 2BD)Mg 3B 210.准确称取6g 铝土矿样品(含Al 2O 3、Fe 2O 3、SiO 2),加入100mL 硫酸溶液,充分反应后向滤液中加入10mol ∙L -1NaOH 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右所示,则所用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的浓度应该为B 。
A )3.50mol ∙L -1B )1.7mol ∙L -1C )0.85mol ∙L -1D )无法计算第二题(共4分)Li 2O 2和Na 2O 2都可用于航天飞船制造宇航员赖以生存的氧气。
(A )它们在载人飞船里会自动产生氧气,并去除飞船内不需要的气体,这个过程涉及的化学方程式是:Li 2O 2+CO 2=Li 2CO 3+1/2O 2(1分)Na 2O 2+CO 2=Na 2CO 3+1/2O 2(1分)(B )载人宇航飞船的设计师宁愿用价格较贵的Li 2O 2而不用Na 2O 2NaOH 溶液体积/mL /g 沉淀质量获得氧气。
其最主要的原因是Li2O2摩尔质量比Na2O2小,同质量时得到氧气更多。
(2分)第三题(共10分)铜无论是在化学中还是在工业、国防或日常生活中都是一种非常重要的金属。
铜的化合物的颜色变化也是丰富多彩的。
请从化学组成、结构和化学反应的角度来解释下列与颜色有关的现象:1.导线中的铜丝是紫红色,铜钥匙是黄色;青铜塑像是深灰色,为什么(从组成上说明)?导线中的铜丝是纯铜单质,故呈紫红色;铜钥匙的材料是黄铜,它是Cu—Zn合金,故呈黄色;青铜塑像是青铜,它是的材料Cu—Sn合金,故呈深灰色。
(3分)2.硫酸铜的水溶液是浅蓝色,受热的蓝色硫酸铜晶体却变成白色粉末;硫酸铜水溶液的浅蓝色是Cu(H2O)62+的颜色;蓝色硫酸铜是晶体的颜色是[Cu(H2O)4]∙H2O(SO4)的颜色,当该晶体受热脱水后变成无水CuSO4,故为白色粉末。
(3分)3.往硫酸铜水溶液中加入足量氨水后变成蓝紫色(用反应方程式说明发生的变化);生成硫酸四氨合铜络合物(配合物),该络合物显蓝紫色。
Cu(H2O)42++4NH3→[Cu(NH3)4]2+(蓝紫色)(共2分)4.往硫酸铜溶液中加入KI会析出白色沉淀,而溶液由蓝色变成棕色;2Cu2++5KI→KI3(棕色)+2CuI↓(白色)+4K+(1分)5.薄铜片会慢慢溶解在氯化铁(Ⅲ)溶液中,该溶液由棕色逐渐变成蓝绿色。
2FeCl3(棕色)+Cu→CuCl2(蓝绿色)+2FeCl2(1分)第四题(12分)仔细研究BF 3、NF 3、IF 3中的化学键,就这3种分子分别回答下列问题:1. 画出它们的电子结构式,即用点或线标明各原子的价电子结构; (2说明在这3种分子中,键角的变化情况; BF 3,平面三角形,键角120º;NF 3,三角锥形,键角约107º; IF 3,T 形,键角约90º(3分)3. 分别说明它们是极性分子,还是非极性分子,并说明理由。
BF 3是非极性分子,正电荷中心重合;NF 3分子中N 原子上有孤对电子,故为三角锥体,是极性分子,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IF 3为T 形分子,极性分子,正负电荷中心不重合。
(3分)第五题(共8分)RX 是第二周期和第三周期两种非金属元素(1:1)化合形成的晶体。
它的天然矿物称为莫瓦桑石(Moissanite ),曾大量合成用作磨料,1997年,发明了它的透明单晶的合成法。
用合成的莫瓦桑石透明单晶制作的首饰甚至比钻石更美丽(更显光彩、更透亮)、更轻(对比:金刚石密度3.5g/cm 3,莫瓦桑石密度3.24g/cm 3)、更耐火(热至1500o C 不分解)、更显光彩、更透亮,价廉物美,巧夺天工,仅硬度较差,但仍是已知固体中第三种硬度最高的(对比:金刚石的硬度为10,莫瓦桑石为9.25)。
RX 的摩尔质量40.1g/mol ,有多种不同的晶体结构,其中最常见的一种的晶胞是六方的,这种晶胞是一个平行六面体,棱长分别为a =b =3.073x 10-8cm ,c =15.07x 10-8cm ,面夹角分别为α=β=90o ,γ=120o 。
1.写出莫瓦桑石的化学式SiC (1分)。
BF 3NF 3IF 32.莫瓦桑石是原子晶体、分子晶体、离子晶体还是金属晶体?原子晶体(1分)3.莫瓦桑石的上述晶胞里有几个原子?给出计算过程。
原子数取整。
晶胞体积:V=abc sin120o=3.073x10-8cm x3.073x10-8cm x15.07x10-8cm x sin120o=123x10-24cm3(注:无需更多有效数字,因本题求原子数,而原子量是要求记忆的有效数字很少的数值)摩尔体积:V m=123x10-24cm3x6.02x1023/mol=74cm3/mol摩尔质量:28+12=40g/mol计算密度:n(40g/mol)/(74cm3/mol)=n0.54g/cm3按SiC计的原子数=n=(3.24g/cm3)/(0.54g/cm3)≈6即Si和C各6个原子。
(4分)(注:不给出具体数字不给分。
此题硅的相对原子质量是要求记忆的数据,)。
4.如何理解莫瓦桑石的密度比金刚石小?硅的原子半径较大(2分)(注:答其他不合题意的答案不给分,如不稳定,易分解,不硬,摩尔质量不合等等)第六题(共6分)脱除石油炼厂气中H2S的两种方法是:干法用ZnO,湿法用HOCH2CH2NH2(乙醇胺)溶液。
两个反应的方程式为:干法:ZnO+H2S=ZnS+H2O湿法:2HOCH2CH2NH2+H2S=(HOCH2CH2NH3)2S(HOCH2CH2NH3)2S+H2S=2HOCH2CH2NH3HS(3分)乙醇胺的沸点170.8℃,和水完全互溶,碱性略强于NH3∙H2O。
为什么工业上用HOCH2CH2NH2而不用NH3∙H2O脱硫(H2S)?乙醇胺脱硫产物,加热释出H2S后,可利用,乙醇胺可循环使用(HOCH2CH2NH3)2S=2HOCH2CH2NH2+H2SHOCH2CH2NH3HS=HOCH2CH2NH2+H2SNH3∙H2O和H2S作用的产物(NH4)2S、NH4HS,受热分解为NH3和H2S,不易分离和循环使用。
(3分)第七题(共6分)以石墨为电极,通电电解含酚酞的KI溶液(无色)1.阴、阳极的电极反应和阴、阳极区溶液呈现的现象是:阳极电极反应式2I―-2e=I2或3I―-2e=I3―阳极区现象溶液呈黄棕或浅黄棕色阳极电极反应式2H++2e=H2或2H2O+2e=H2+2OH―阳极区现象溶液呈红色(共3分)2.观察到以上现象时停止通电,摇匀电解液,恢复成(几乎)无色,为什么?阳极、阴极生成的I2和OH―物质的量之比为1∶2,因此发生以下反应:3I2+6OH―=IO3―+5I―+3H2OI2和OH―完全反应(共3分)注:若写成I2+2OH―=IO―+I―+H2O,因IO―是弱酸盐,水解显碱性,溶液应呈现红色。
又,室温IO―会发生3IO―=IO3―+2I―反应。
最多只能给一半分。
第八题(共8分)为了利用天然气矿中的甲烷,有人设计了如下两个化学反应:2CH4(g)+H2O(l)=C2H5OH(l)+2H2(g)①CH4(g)+1/2O2(g)=CH3OH(l)②已知:298K,PΘ下物质ΔfΗΘm(kJ/mol)Δf GΘm(kJ/mol)H2O(l)—285.84—237.19CH4(g)—74.85—50.79CH3OH(l)—238.57—166.23C2H5OH(l)—277.63—174.77CO2(g)—393.51—394.381.请用计算结果判断,反应①和②在常温常压下(298K,PΘ)实现的可能性如何?①ΔrHΘm=2×0+(-277.63)–(-285.84)-2×(-74.85)=157.91kJ/mol(吸热)ΔrGΘm=2×0+(-174.77)–(-237.19)-2×(-50.79)=164.09kJ/mol ②ΔrHΘm=-238.57–1/2×0–(-74.85)=–163.72kJ/mol(放热)ΔrGΘm=-166.23–1/2×0–(-50.79)=-115.44kJ/mol反应②有实现的可能性,∵298K,PΘ下ΔrGΘm<0(共2分)2.对于常温常压下不可能实现的反应,当选用“高效催化剂”之后,能否变为常温常压下可实现的反应?为什么?对反应①选用高效催化剂,也不可能在298K,PΘ下进行,∵ΔrGΘ>0,热力学上不可能进行反应,催化剂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