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供电设计参考

合集下载

煤矿井下供电设计规范-GB50417--2007

煤矿井下供电设计规范-GB50417--2007

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GB50417-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2007年05月21日发布2007年12月01日实施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GB50417-20072007—05—21 发布2007—12—0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建设部联合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国煤炭建设协会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告第646号,建设部关于发布国家标准《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的公告,现批准《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50417—2007,自2007年12月1日起实施。

其中,第2.0.1、2.O.3、2.0.5、2.0.6、2.0.9、4.1.1、4.2.1、4.2.9、5.1.3、5.1.4(4.5.6)、6.1.4、6.3.1(4)、7.1.1、7.1.2、7.1.3、7.1.4、7.1.5、7.2.1、7.2.8 条(款)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规范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组织中国计划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二OO七年五月二十一日前言本规范是根据建设部建标函[2005]124号文件《关于印发“2005年工程建设标准制定、修订计划(第二批)”的通知》的要求,由中煤国际工程集团武汉设计研究院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完成的。

本规范在编制过程中,编制组认真分析、总结和吸取了十几年来国内外煤矿井下供配电采用新技术、新装备的经验及新的科研成果。

所引用的技术参数和指标,是生产实践经验数据的总结。

特别是高产高效工作面近几年发展较快,其供配电系统有了比较成熟的运行实践经验。

编制组广泛征求了有关单位意见,经反复修改,最后经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8 章,内容涉及煤矿井下供电的各个方面,主要包括:总则、井下供配电系统与电压等级、井下电力负荷统计与计算、井下电缆选择与计算、井下主(中央)变电所设计、采区供配电设计、井下电气设备保护及接地、井下照明等。

煤矿井下供电设计指导书(综采篇)

煤矿井下供电设计指导书(综采篇)

煤矿井下供电设计指导书(综采篇)引文:本指导书主要依据GB50417-2007《煤矿井下供配电设计规范》中相关内容进行编制,严格执行《煤矿安全规程》、《煤炭工业设计规范》、《煤矿井下供电设计技术规定》中的有关规定。

第一章井下综采供电设计概述1、根据地质资料、巷口平面图以及采煤工艺,确定巷道及其设备布置,采煤方法,主要运输设备。

2、根据通风系统的要求,为确保工作面回采过程中通风系统的稳定,选择合适的通风方式,以及局扇通风设备。

3、根据工作面位置确定电源的取向,以及电压等级的确定。

表3 煤矿常用的电压等级及用途4、根据地质部门提供的水文资料,选择排水设备。

第二章 井下电力负荷统计及计算我矿工作面均为高产高效工作面,根据工作面基本参数,结合综采配套设备重新定型,电力负荷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能够较精确计算出电动机功率的用电设备,直接取其计算功率;2、其他设备,一般采用需要系数法计算。

S=cos d K Pe φ⋅∑式中:S —工作面的电力负荷视在功率(kVA ) ∑Pe—参加计算的所有用电设备额定功率之和,KWKd —需用系数 Kd =r Klo Ktηη⋅⋅ Klo —同时系数。

该工作组在最大负荷时,工作着的用电设备容量与该组用电设备总容量之比称为同时系数Kt —负荷系数。

该设备组在最大负荷时,工作着的用电设备实际所需功率与工作着的用电设备总功率之比称为负荷系数,取0.74rη—线路供电效率。

线路末端功率与始端功率之比,一般为0.95~0.98。

η—用电设备在实际运行功率时的效率,取0.9cos Φ—加权平均功率因数,取0.85第三章 变压器的选型变压器是供电系统中的主要电气设备,对供电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有着重要意义,如果变压器容量选择得过大,不仅使设备投资费用增加,而且变压器的空载损耗也将过大,促使供电系统中的功率因数值减小;如果变压器容量选择得过小,在长期过负荷运行情况下,铜损将增大,使线圈过热而加速老化,缩短变压器寿命,既不安全也不经济。

煤矿供电设计与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示例

煤矿供电设计与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示例

煤矿供电设计与继电保护整定计算示例1. 引言1.1 概述煤矿供电设计和继电保护整定是在煤矿行业中非常重要的技术环节。

煤矿作为能源产业的关键部门,对供电系统和继电保护要求高度可靠和安全性。

本文旨在探讨煤矿供电设计和继电保护整定的计算方法,并通过一个实例分析来验证以及讨论其结果。

1.2 文章结构本文共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具体内容如下:- 引言:介绍文章的背景和目的。

- 煤矿供电设计:详细讨论了供电系统概述、设计原则以及电气设备选择等方面内容。

- 继电保护整定计算:阐述了继电保护的概念和整定计算方法的介绍。

- 实例分析与结果讨论:通过一个具体案例,进行了参数设置和整定计算过程的分析,并讨论了相关结果。

- 结论与展望:总结了文章内容,并提出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深入探讨煤矿供电设计与继电保护整定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这些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进一步提高煤矿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为煤矿行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同时,也为其他相关领域的电气工程师提供参考和借鉴。

2. 煤矿供电设计2.1 供电系统概述煤矿供电系统是指为煤矿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的设备和网络。

该系统通常包括输电线路、配电变压器、配电线路、开关设备以及其他相关辅助设备。

供电系统需要满足工矿企业的用电需求,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

2.2 设计原则在进行煤矿供电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原则:2.2.1 可靠性原则:供电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可靠性,确保不间断地为工矿企业提供稳定的电力。

2.2.2 安全性原则:供电系统应采取安全措施,预防火灾、触电等事故,并且能够快速有效地切除故障点。

2.2.3 经济性原则:在满足供电需求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工程投资和运营成本。

2.3 电气设备选择在煤矿供电系统设计中,需要选择适当的电气设备以满足不同负荷和环境条件下的需求。

常见的主要设备包括:2.3.1 输电线路:选择合适的电压等级和导线截面积,确保输电过程中的损耗和电压降低在允许范围内。

煤矿供电设计参考

煤矿供电设计参考

某煤矿(整合0.15Mt/a)供电设计(仅供参考)第一节供电电源一、供电电源某煤矿矿井双回路电源现已形成,其中:一回路电源由1#变电所10kV直接引入,LGJ-70型导线,距离矿区7公里;另一回路电源由2#变电所10kV直接引入,LGJ-120型导线,距离矿区20公里。

第二节电力负荷计算经统计全矿井设备总台数84台,设备工作台数66台;设备总容量1079.64kW,设备工作容量696.34kW,计算负荷为:有功功率:513.24 kW无功功率:425.94 kVar自然功率因数COSΦ=0.77视在功率:666.96 kVA考虑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乘0.9同时系数后:全矿井用电负荷有功功率:461.92 kW无功功率:383.35 kVar功率因数COSΦ=0.77视在功率:600.27 kVA矿井年耗电量约243.89万kW·h,吨煤电耗约16.26kW·h/t。

负荷统计见表1。

第三节送变电一、矿井供电方案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矿井应有两回电源供电,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

根据本矿井现有的电源条件,设计在本矿井工业场地内建10kV变电所。

两回10kV电源分别引自10kV 1#变电所和2#变电所。

二、10kV供电线路设计对线路导线截面,按温升、经济电流密度、线路压降等校验计算如下:1、根据经济电流密度计算截面积导线通过的最大电流:(两回10kV线路,当一回故障检修时,另一回10kV线路向本矿供电时,导线通过的电流最大)I j=P/(3UcosΦ)=513.24/(1.732×10×0.77)=38.5A导线经济截面:S=I j/J=38.5/0.9=42.8mm2(J为经济电流密度)通过计算,实际选用的钢芯铝绞线截面满足要求。

2、按电压降校验由10kV1#变电所和2#变电所向本矿工业场地10kV变电所供电的两回10kV线路供电距离分别为7km和20km,正常情况下两回线路同时运行,当两回10kV线路中一回线路事故检修时,由另外一回10kV线路向本矿供电。

煤矿井下供电设计规范GB50417

煤矿井下供电设计规范GB50417

煤矿井下供电设计规范GB50417
首先,规范明确了井下供电系统的设计原则。

根据井下设备的特点和动力需求,要选择适当的供电电压等级,并确保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以保障井下设备的正常运行。

其次,在电气设备选择方面,规范要求根据矿井的实际情况,选择具有防爆性能的电气设备,并根据不同区域的防爆要求,对设备进行分类和标志,以确保井下供电系统的安全可靠。

在电气设备的安装要求方面,规范要求井下电缆的敷设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并对电缆井、电缆桥架等设施的布置和绝缘接地进行了详细的规定,以确保井下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同时,规范还对井下供电系统的设备保护和维护提出了要求。

例如,要建立健全的井下设备保护装置和系统,确保故障时能够及时切断电源,防止电气设备的受损和事故的发生。

另外,还对设备的巡视、检修和保养提出了要求,以保证井下供电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最后,规范还详细规定了井下电力系统的布线方式,包括电力线路的敷设、井下分级变电站的设置等。

规范要求布线应合理、经济,尽可能减少线路的长度和损耗,确保电能传输的效率和质量。

煤矿井下采区供电系统设计

煤矿井下采区供电系统设计

煤矿井下采区供电系统设计一、供电线路设计1.煤矿井下采区供电线路应采用三相四线制,线路电压为380/660V,频率为50Hz。

2.采用0.4/0.69kV双皮带电缆供电,采用Y型接线方式,配电箱与电缆的连接采用专用接头,保证安全可靠。

3.供电线路应采用集中供电和分散供电相结合的方式,根据井下设备的不同需求进行合理配电。

二、配电装置设计1.采用箱式变电站作为供电系统主要配电装置,箱式变电站应具备防尘、防水、防爆等功能,能够在恶劣的井下环境中正常工作。

2.配电装置应根据井下采区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布置,确保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配电装置应具备过载、短路、漏电等保护功能,并及时报警或切断电源,确保井下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三、电缆敷设设计1.电缆应采用阻燃、耐磨损的特殊材料,具备良好的绝缘性能和机械性能,能够在井下恶劣环境中长期稳定运行。

2.电缆敷设应避免与锚杆、滚筒等设备相接触,避免外力磨损和机械损坏。

3.电缆敷设应采用固定夹具或线槽等形式固定,确保电缆的安全可靠运行。

四、绝缘电缆保护设计1.在采区内应设置绝缘保护装置,控制电缆的绝缘电阻,确保电缆与井壁不发生电击事故。

2.绝缘保护装置应具有自动断电功能,在电缆故障发生时能够及时切断电源,避免事故扩大发生。

3.绝缘电缆保护装置应定期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以上是一份关于煤矿井下采区供电系统设计的基本内容,为确保井下电气设备的安全运行,设计应遵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规范,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同时,设计人员还需要根据煤矿井下采区的具体情况,合理安排供电线路、配电装置和电缆敷设等。

只有确保供电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才能保障煤矿井下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

煤矿供电设计 (3)

煤矿供电设计 (3)

煤矿供电设计引言煤矿作为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煤矿的正常运营过程中,供电系统是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煤矿供电系统的设计不能只考虑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还需要考虑煤矿的特殊环境需求和电力消耗的特点。

本文将探讨煤矿供电系统的设计原则和具体实施方案。

煤矿供电设计原则可靠性煤矿供电系统的可靠性是最基本的要求。

在矿井地下环境中,电力故障可能导致严重的生命安全事故和生产中断。

因此,供电系统的设计应确保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采用双路供电系统,实现系统冗余备份,一路发生故障时可以自动切换到备用电源;•使用高可靠性的电力设备,如UPS系统、不间断电源等,以保证电力供应的连续性;•在供电线路中加装保护设备,如断路器、短路保护器等,及时切断故障线路,保护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安全性煤矿供电系统的安全性是指保证供电过程中没有电气事故和火灾等安全隐患。

煤矿作为一个封闭的地下环境,存在着高温、高湿、易燃等特殊条件,所以供电系统的设计应具备以下特点:•使用耐高温、防潮、防爆的电气设备,以防止设备因温度过高或潮湿导致故障;•对供电线路进行绝缘和防水处理,提高线路的安全性;•定期对供电设备进行维护和检修,及时排除潜在的安全隐患。

经济性煤矿供电系统的经济性主要体现在供电成本的控制和能源的合理利用。

煤矿是一个高能耗行业,因此供电系统的设计应注重降低用电成本,提高能源利用率。

以下是一些提高供电系统经济性的方法:•使用高效节能的电力设备,减少能源损耗;•合理规划电力设备的布局,缩短供电线路的长度,减少线路损耗;•利用智能化系统进行能源管理,实时监控供电设备的状态和用电情况,实现能源的智能调度。

煤矿供电系统设计实施方案供电系统架构煤矿供电系统一般分为三级架构:变电站级、井口级和工作面级。

变电站级供电系统是将输电系统的高压电力转换为适用于井口级供电系统和工作面级供电系统的中压或低压电力,主要包括变电站和变电所。

煤矿地面设备供电设计标准

煤矿地面设备供电设计标准

煤矿地面设备供电设计标准
煤矿地面设备供电设计标准主要包括电源系统设计、电缆敷设设计和设备安装设计等方面。

其核心目标是确保煤矿地面设备供电安全可靠、高效节能,并满足相关法规、规范和标准要求。

1. 电源系统设计
(1)设计合理的电源接入点和电源容量,确保供电可靠性和
稳定性。

(2)根据设备特性,选择合适的供电电源类型,如交流电源、直流电源或混合电源等。

(3)设计供电系统的备用电源和电池组,以应对突发情况下
的断电或停电。

(4)合理分配设备的电力负荷,确保供电系统不超负荷运行。

2. 电缆敷设设计
(1)根据设备布置和工作条件,合理规划电缆敷设路线,确
保电缆维护、更换和修复的便利性。

(2)选择合适的电缆规格和型号,以满足设备的电流、电压
和耐久性要求。

(3)电缆敷设过程中,要保持足够的缆线间距和绝缘距离,
防止电缆敷设故障和电气事故的发生。

3. 设备安装设计
(1)根据设备特性和工艺要求,合理安排设备布局和安装位置,确保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和操作便利性。

(2)考虑设备的维护和检修需求,设置合适的维修通道和检
修设施。

(3)设备安装中要注意地面的承重能力和防震设计,确保设备运行时不发生地基沉降或震动损坏。

综上所述,煤矿地面设备供电设计标准包括电源系统设计、电缆敷设设计和设备安装设计等方面,旨在确保煤矿地面设备供电安全可靠、高效节能,并满足相关法规、规范和标准要求。

这些标准是为了保障煤矿生产安全、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是对煤矿行业负责任的体现。

煤矿井下供电设计

煤矿井下供电设计

煤矿井下供电设计目录第一节井下采区供电设计 (2)第二节拟定采区供电系统 (6)第三节确定采区变电所和工作面配电点的位置 (8)第四节计算与选择采区变电所动力变压器 (11)第五节选择采区低压动力电缆 (14)第六节选择采区配电装置 (45)第七节整定采区低压电网过流保护装置 (47)第八节制订采区保护接地措施 (56)第九节制订采区漏电保护措施 (57)第十节制订采区变电所防火措施 (57)第十一节绘制采区供电系统图 (58)第十二节绘制采区设备布置图 (58)第十三节绘制采区变电所设备布置图 (58)第一节井下采区供电设计一、原始资料1、采区井巷布置平面图如图一所示,煤层是东西走向,向南倾斜,倾角12o;采区的开拓是中间上山,采区内分三个区段,区段长170米,工作面长150米,采区一翼走向长400米;煤层厚度1.3米,煤质中硬,煤层的顶、底板较平稳;上山周围环境温度为+20oC,运输平巷及工作面温度为+25oC。

本矿属有煤和瓦斯突出煤层。

2、采煤方法:走向长壁,区内后退式采煤法,两翼同时开采,掘进超前,回采工作面采用BMD-100型单滚筒采煤机组,两班出煤,一班整修及放顶。

3、煤的运输:工作面采用SGB-630/60型刮板运输机;区段平巷采用SGW-40T型刮板运输机;采区上山采用SPJ-800型吊挂披带运输机;采区轨道上山采用55千瓦单筒绞车作材料运输。

4、掘进煤平巷时,用电钻打眼,ZMZ2-17铲斗式装岩机装煤,开切眼掘进,加设调度绞车。

人工装煤。

5、工作面采用金属支架和绞接顶梁(梁长1.2米)回柱。

6、采区内各用电设备的台数及其技术数据见表1。

它们的分布位置见图一。

二、任务1、确定采区变电所和工作面配电点的位置;2、拟定采区供电系统;3、计算与选择采区变电所动力变压器(型号、容量、台数);4、选择采区低压动力电缆(型号、长度、芯数、截面);5、选择采区配电装置;6、整定采区低压电网过流保护装置;7、制订采区保护接地措施;8、制订采区漏电保护措施;9、制订采区变电所防火措施;10、绘制采区供电系统图;11、绘制采区设备布置图;12、绘制采区变电所设备布置图。

煤矿井下供电设计方案

煤矿井下供电设计方案

125河南科技2010.11下煤矿井下供电网络结构复杂, 受环境、地质条件等因素的制约, 影响供电系统运行的不确定因素也较多。

本文以薛庙滩矿井为例,介绍井下供电设计主要考虑的方面和采取的措施,以供参考。

一、概况薛庙滩矿井设计生产能力1.20Mt/a。

井下布置2个工作面:30201连续采煤机工作面和大巷掘进工作面。

二、负荷统计及下井电缆选择负荷统计及下井电缆选择均按1.20Mt/a进行,配电控制设备按1.20Mt/a提供。

井下设备安装总容量4 715.2kW,工作容量4 400.2kW。

计算负荷:有功功率3 119.8kW,无功功率2 735.33kVar,视在功率4 149.12kVA,需用系数0.71,功率因数0.75。

二回电源进线由工业场10kV开闭所不同母线段馈出,用MYJV22-10kV 3×150mm 2型电力电缆沿主斜井敷设至井下中央变电所,长度约1 000m。

当任意一回下井电缆故障时,其余电缆可负担全部用电负荷。

10kV下井电缆按持续电流选择,以经济电流密度、电压损失和短路热稳定校验,均满足要求。

三、供电系统在主斜井井底设井下中央变电所,中央变电所和主排水泵房联合硐室。

井下中央变电所负担井下全部用电负荷,二回10kV电源引自地面10kV开闭所。

变电所内安装24台KGS1型矿用一般型永磁式高压真空开关柜、6台KDC1(G)型矿用一般型低压开关柜和2台KBSG9-315/10/0.69型隔爆干式变压器。

变电所高、低压系统均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正常运行方式为单母线分段分列运行。

井下中央变电所共馈出19回10kV电源,其中10kV矿用监视型屏蔽电缆供电负荷有:30201连采工作面2回;掘进工作面2回;连采工作面及掘进工作面局扇8回;制氮机组1回;3号煤南翼大巷带式输送机1回;10kV阻燃聚氯乙烯护套电缆向所用变隔爆干式变压器供电2回;10kV阻燃交联电缆向3台主排水泵供电3回。

煤矿供电设计

煤矿供电设计

屯南煤业供电设计一分公司目录一、地面负荷 (1)二、井下负荷 (1)1、炮采工作面负荷 (2)2、炮采工作面负荷 (2)3、上巷掘进工作面负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下巷掘进工作面负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主排水负荷 (2)6、井下其他负荷 (2)7、井下总负荷 (3)三、全矿总负荷 (3)四、地面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计算 (3)五、井下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电流及下井电缆选择 (3)六、矿井35KV变电所主变压器选择 (4)七、炮采工作面 (5)1、炮采工作面原始资料及设备选型 (5)2、炮采工作面供电系统简述及供电方式 (5)3、炮采变压器容量选择 (6)4、炮采高压电缆的选择 (7)5、炮采低压电缆选型 (8)6、电缆长度的确定 (10)7、电缆截面的校验 (12)8、低压电气设备选择 (13)八、掘进工作面 (14)1、掘进工作面原始资料及设备选型 (14)2、掘进工作面供电系统简述及供电方式 (14)3、掘进变压器容量选择 (15)4、掘进上巷高压电缆的选择 (16)5、掘进低压电缆选型 (16)6、电缆长度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7、电缆截面的校验(A=77,S为电缆截面积)错误!未定义书签。

8、低压电气设备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九、主排水系统 (16)1、主排水原始资料及设备选型 (21)2、主排水供电系统简述及供电方式 (21)3、主排水变压器容量选择 (22)4、主排水高压电缆的选择 (22)5、主排水低压电缆选型 (22)6、电缆长度的确定 (23)7、电缆截面的校验(A=77,S为电缆截面积) (23)8、低压电气设备选择 (24)十、过电流整定计算 (21)1、低压开关整定 (24)2、变压器整定计算方法与结果 (38)一分公司地面、井下负荷及设备选型供电设计一、地面负荷1.主提升皮带机160+3=163KW2.副井绞车160+1.5*2=163KW3.通风机55*4=220KW(一用一备)实际55*2=110KW 4.空压机110+75=185KW5.栈桥系统:96KW①振动筛:5.5KW②平巷皮带:18.5KW③上仓:45KW④右侧分仓:7.5KW⑤左侧分仓:7.5KW6.锅炉房:19.6KW7.热风机房(副井):7.5+5.5=13KW8.热风机房(主井、栈桥):5.5+5.5=11KW9.风选系统:250KW10.机修、照明、矿灯充电房及其他负荷200KW合计:1210.6KW二、井下负荷1、3704炮采工作面负荷工作面刮板机55KW 下巷刮板机40KW可伸缩式皮带机90KW 张紧绞车7.5KW乳化液泵37KW(一用一备)双速绞车15KW耙斗机22KW合计:266.5KW2、3707掘进工作面负荷上巷:皮带机55KW 张紧绞车7.5KW 刮板机40KW水泵7.5KW 耙斗机22KW下巷:皮带机90KW 张紧绞车7.5KW 刮板机40KW水泵7.5KW 耙斗机22KW合计:299KW3、主排水负荷680水泵房:220*3=660KW(一用一备用一检修)实际功率220KW4、井下其他负荷采区运输上山运输绞车:55KW 744双速绞车:22KW采区运输上山皮带机:75KW 744牛鼻子双速绞车:15KW 750运输绞车:90KW 650皮带机:2*75=150 KW 主井给煤机:7.5KW合计:414.5KW5、井下总负荷:1200KW266.5+299+220+414.5=1200KW三、全矿总负荷1.地面负荷:1210.6KW2.井下负荷:1200KW3.全矿总负荷:=1210.6KW+1200KW=2410.6KW四、地面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计算P=P 总×COS φ=1210.6×0.7=847.42KWQ= P 总×Sin f =1210.6×0.88=1065.33kvar S=27.136133.106542.847P 2222=+=+Q KVAS ≥ S K .gn =0.85×1361.27=1157.08KVA地面主变压器选择1台630KVA 、1台400KVA 、1台315KVA 、1台200KVA 变压器。

煤矿采煤工作面供电设计

煤矿采煤工作面供电设计

工作面供电设计根据我矿《西一采区供电方案及分析》特编制以下供电设计:一、概述:我矿西一采区位于东二采区以下中二采区以上范围内,为1306水平。

供电范围包括一个轻放工作面和一个掘进工作面,以及配合采掘生产的运输、通风系统。

其供电线路为:从地面35KV 变电所通过两趟高压铠装电缆(ZLQD22—6000 3×50)(3000米)供至井下1380简易变电点,然后通过高压屏蔽电缆(UGSP —6000 3×35+1×16/3+JS)(1000米),副井筒分别供往西一采区及东二采区的移动变电站,或通过低压电缆(U—1000 3×70+1×16)供往风机、及其它设备的馈电开关。

采区的供电电压等级分别为:高压6000V、低压660V、照明及煤电钻127V。

二、1380变电点位置的选择及设备的选型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要求采区变电所必须处于距采区工作面较近的进风巷中,因此变电点的位置选择在1380四石门向东100米处,保证倒车时不受影响,要求设备沿巷帮呈一字摆开,并用铁栅栏围住、有值班变电工。

其具体设备有:矿用高开柜BGP9L—6AK(7台)、矿用干式变压器KSGB—200/6(2台)、检漏开关一台。

三、采区掘进变压器及风机专用变压器的选择(一)、西一采区掘进工作面变压器的选择1、负荷统计:2、变压器选择: 根据:S B =KVA COS P Pje 5.2606.07.24065.0K X =⨯=∑ϕ 式中:K X =65.07.2401006.04.06.04.0=⨯+=⨯+∑ed P PP d 为最大一台电动机即掘进机的功率(100KW ) ΣP e 为所有有功功率之和 COS φPj 取0.6根据计算则选择一台KBSGZY —315/6型的移动变电站即可满足要求。

(二)、东二采区掘进工作面变压器的选定 1、负荷统计:2、变压器选择: 根据:S B =KVA COS P Pje 1917.08.18572.0K X =⨯=∑ϕ式中:K X =72.08.1851006.04.06.04.0=⨯+=⨯+∑ed P PP d 为最大一台电动机即掘进机的功率(100KW ) ΣP e 为所有有功功率之和 COS φPj 取0.7根据计算则选择一台KBGS —200/6型的干式变压器即可满足要求。

煤矿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

煤矿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

附件2:***矿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一)综采工作面主要条件该工作面属于3#煤层一盘区,平均煤层厚度5m,工作面长度225m,走向长度为2000m,平均倾角3-5度,采用一次采全高采煤工艺,可采最高煤层厚度5.5m,工作面采用三进两回布置方式。

矿井井下高压采用10KV供电,由西翼盘区变电所负责向该综采工作面供电,西翼盘区变电所双回10KV电源来自地面***110KV站815、816号盘,变电所高压设备采用BGp9L—10型高压隔爆开关,保护选用上海山源ZBT——11综合保护,盘区变电所距综采工作面皮带机头200m。

(二)设备选用1、工作面设备采煤机选用德国艾柯夫公司生产的SL500型采煤机,其额定功率1815KW,其中两台截割主电动机功率为750KW,额定电压为3300V;两台牵引电机功率为90KW,额定电压为460V;调高泵电机电压1000V,功率35KW,破碎机功率100KW,额定电压为3300V。

两台主电动机同时起动。

工作面刮板输送机采用山西煤机厂制造的SGZ1000—Z×700型输送机,机头及机尾都采用额定功率为350/700KW的双速电机,额定电压为3300V。

2、顺槽设备1)破碎机:采用山西煤机厂制造PCM-315型破碎机,其额定功率315KW,额定电压1140V.2)转载机:采用山西煤机厂制造SZZ1200/315型转载机。

其额定功率315KW,额定电压1140V。

3)顺槽带式输送机:采用**集团机电总厂生产的SSJ—140/250/3*400型输送机(1部),驱动电机额定功率3×400 KW,循环油泵电机额定功率3×18。

5KW,冷却风扇电机额定功率3×5。

5KV,抱闸油泵电机额定功率2×4KW,额定电压均为1140V,自动涨紧油泵电机额定功率12KW,卷带电机额定功率15KW,电压1140V.皮带机采用CST启动方式。

4)乳化液泵站:三泵二箱,乳化液泵采用无锡威顺生产的BRW400/31。

煤矿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

煤矿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

8223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一、概述:8223工作面供电电源来自82采区中部变电所BGP30-6高压真空配电装置电源侧。

机、风巷尾部和工作面低压供电全部采用1140V,预计总负荷为2023KW。

详细情况请参阅供电系统图(附后)。

二、设备选型与负荷统计:三、移动变电站干式变压器的选择:根据供电系统拟定原则,选择3台移动变电站,其容量分别决定如下:1、1#移动变电站向采煤机供电K x=0.4+0.6(Pmax/∑Pe)=0.4+0.6(250/600)=0.65取cosφ=0.7S b=∑P e x K x/cosφ=600×0.65/0.7=557KV A故1#移动变电站选用KBSGZY-800/6干式变压器S e=800KV A>S b=557KV A 满足工作需要2、2#移动变电站向转载机、破碎机、运输机供电K x=0.4+0.6(Pmax/∑Pe)=0.4+0.6(400/670)=0.76取cosφ=0.7S b=∑P e x K x/cosφ=670×0.76/0.7=760KV A故2#移动变电站选用KBSGZY-800/6干式变压器S e=800KV A>S b=760KV A 满足工作需要3、3#移动变电站向2台油泵和皮带机供电K x=0.4+0.6(Pmax/∑Pe)=0.4+0.6×250/750=0. 6S b=∑P ex K x/cosφ=750×0.6/0.7=643KV A故选择KBSGZY-800/6型移动变电站。

S e=800KV A>S b=643KV A 满足工作需要四、低压开关的选择:本次设计低压全部采用1140V供电,故所有选择的低压电器设备、电缆,均为仟伏级。

1、选用QJZ--400/1140S型真空磁力起动器组合式开关2台,1台控制煤机,I e=800A>∑I g=384A;另1台可同时控制运输机、转载机、破碎机I e=800A>∑I g=428.8A适合2、选用BQZ--200/1140型真空智能磁力启动器3台,分别控制二台油泵电机,I开e=200A>I电e=160A和皮带机,I开e=200A>I电e=160A适合。

煤矿供电方案设计书

煤矿供电方案设计书

供电系统设计一、供电系统的拟定1、地面主供电线路(详见供电系统图)根据《煤矿规程》第四百四十一条规定,结合五一煤矿的实际情况,现拟定矿井供电线路为两条,一是由永安变电站向五一煤矿地面配电室输送的6KV供电线路;二是由元门坝变电站向五一煤矿地面配电室输送的6KV供电线路。

2、矿井主供电线路详见供电系统图)根据《煤矿规程》第四百四十一条规定,结合五一煤矿的实际情况,现拟定矿井供电线路为两条,第一条:采用ZLQ50mm2铠装电缆从地面10KV站向+510中央变电所供6000V电源,电缆长度为1200m。

第二条:采用ZLQ35mm2铠装电缆从地面10KV站向+350中央变电所供6000V电源,电缆长度为1700m。

第三条:采用ZLQ35mm2铠装电缆从地面10KV站向+200中央变电所供6000V电源,电缆长度为2200m;从+200中央变电所采用VUZ35mm2铠装电缆向南翼采区变电所供6000V电源,电缆长度为2300m。

2、联络电缆供电情况:+510水平中央变电所与+350水平中央变电所联络供电采用ZLQ35mm2铠装电缆,电缆长度为500m;+350水平中央变电所与+200水平中央变电所的联络供电采用ZLQ35mm2铠装电缆,电缆长度为500m。

二、各中央变电所变压器容量的计算1、+510中央变电所变压容量的计算P510=ΣP e K x÷Cosψpj其中ΣP e=P1+P2+P3,P1=130KW为2m绞车负荷;P2=75KW为1.2m人车负荷;P3=30KW为照明等其它负荷。

则ΣP e=130+75+30=255KW;K x=0.7,Cosψpj=0.7P510=235×0.7÷0.7=235KVA>180KVA。

由于考虑到1.2m绞车是专提升人员用,故该变电所采用两台变压器分别向2m绞车和1.2m绞车供电。

即一台180KVA和一台100KVA 的变压器。

因此完全能够满足生产需要。

煤矿供电方案设计

煤矿供电方案设计

煤矿供电方案设计简介煤矿供电方案设计是为了满足煤矿的电力需求而制定的计划。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电力是不可或缺的能源,用于驱动机械设备、照明和通风等。

本文将介绍煤矿供电方案的设计要点和注意事项。

设计要点1.供电容量根据煤矿的规模和设备数量,确定所需的供电容量。

供电容量应足够满足煤矿的基本需求,同时考虑到未来的扩展和升级。

2.供电方式根据煤矿的地理位置和周围电网的情况,选择合适的供电方式。

常见的供电方式有直接供电和变压器供电两种。

–直接供电:将高压电源直接引入煤矿内部,然后通过变压器进行降压分配。

–变压器供电:将电力从外部输送到变电站,然后通过变压器进行升压再输送到煤矿。

3.线路布局设计合理的线路布局,使供电线路能够高效地覆盖煤矿各个区域。

合理布置变电站和配电柜,以便于电力的传输和分配。

4.电缆选型根据煤矿的工作环境和电力需求,选择合适的电缆。

电缆的选型应考虑到电压等级、电流容量、耐火性能等方面的要求。

5.电气设备选择根据煤矿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气设备,包括开关设备、变压器、发电机等。

设备的选择应满足性能要求,同时也要考虑到安全性和可靠性。

6.安全措施设计合理的安全措施,确保供电系统的安全运行。

包括过载保护、漏电保护、接地保护等,以及防雷、防爆等附加安全措施。

注意事项1.法律法规在煤矿供电方案设计过程中,要遵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与电力供应和煤矿安全相关的法规。

2.可行性研究在设计煤矿供电方案之前,进行可行性研究是必要的。

研究应包括电力供应情况、设备需求、成本分析等。

3.灵活性煤矿供电方案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在未来发生设备扩展和升级时能够适应变化。

因此,要预留一定的余量和扩展空间。

4.维护和检修设计时要考虑到供电系统的维护和检修需求。

合理设置检修通道和维护设施,方便维修人员进行日常维护和故障处理。

5.绿色供电鼓励采用绿色能源供电,如太阳能和风能等。

除了减少环境污染外,还可以降低能源成本。

结论煤矿供电方案的设计涉及供电容量、供电方式、线路布局、电缆选型、电气设备选择和安全措施等方面。

煤矿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

煤矿综采工作面供电设计

7703采区供电设计1、供电情况7703工作面供电设备分为三路供电,第一路为采煤机供电,电压等级为1140V;第二路为采煤面刮板运输机及泵站供电,电压等级为1140V;第一、二路电源同来自8700移变处800kVA移动变电站,经7701运中巷及上风道到7701工作面,并各设置一台BKZ9-400馈电开关。

第三路为顺槽皮带运输机、刮板运输机供电,电压等级为660V,电源来自8700移变处500kVA移动变电站,经7701运中巷设置一台BKZ9-400馈电开关。

供采煤机电机由QJZ2-400/1140起动开关控制,工作面运输机机头、机尾电机由QJZ-315/1140起动开关乳化泵、喷雾泵各电机由QBZ-80(QBZ-120)起动开关控制,顺槽皮带运输机、刮板运输机各电机分别由QBZ-120真空启动器控制。

表1采区用电设备负荷统计2、负荷统计及变电所容量选择(1)负荷统计①确定了变电所位置之后,接下来就需进行采区用电负荷的统计,并据此决定采区变电所变压器的容量、型号及台数。

②需用系数法。

使用的公式为:S=K X∑P N/COSψpj(1-1)式中 S ——组用电设备的计算负荷;∑P N ——计算系统中各设备的额定功率(不包括备用设备)之和,kV ; pj表2 矿井电力负荷计算需用系数及加权平均功率因数表(2)采区动力变压器的选择由采区负荷统计表,按式1-1,查表2,COS ψpj 为0.7, K X =0.4+0.6P max/∑P N =0.4+0.6×310/685=0.67 ∑P N =310+220+155=685kWS B =K X ∑P N /COS ψpj =0.67×685/0.7=655.6 kVA < 800 kVA根据以上计算,经综合分析比较,查矿用变压器技术数据表,最后选用一台KBSGZY-800/6型矿用移动变压器电压等级为1140kV ,一台KBSGZY-500/6型矿用移动变压器电压等级为660kV 。

(完整版)矿井供电设计

(完整版)矿井供电设计

目录第一章系统概况 (2)第一节供电系统简介 (2)第二节中央变电所高压开关及负荷统计 (2)一、G-03高压开关负荷统计: (3)二、G-04高压开关负荷统计: (3)三、G-05高压开关负荷统计: (3)四、G-07高压开关负荷统计 (4)五、G-08高压开关负荷统计 (4)六、G-09高压开关负荷统计 (5)第三节中央变电所高压开关整定计算 (6)一、计算原则 (6)二、中央变电所G-01、G-06、G-11高爆开关整定: (7)三、中央变电所G-03高爆开关整定: (7)四、中央变电所G-04、G-08高爆开关整定: (8)五、中央变电所G-05、G-07高爆开关整定: (8)六、中央变电所G-09高爆开关整定: (9)七、中央变电所G-02、G-10高爆开关整定: (9)八、合上联络开关,一回路运行,另一回路备用时Ⅰ、Ⅱ段高压开关整定.9九、定值表(按实际两回路同时运行,联络断开): (10)第四节井底车场、硐室及运输整定计算 (10)一、概述 (10)二、供电系统及负荷统计 (10)三、高压系统设备的选型计算 (11)第五节660V系统电气设备选型 (13)一、对于3#变压器 (13)二、对于2#变压器 (15)第六节660V设备电缆选型 (17)一、对于3#变压器 (17)二、对于2#变压器 (18)第七节短路电流计算 (19)一、对于3#变压器 (19)二、对于2#变压器 (20)第八节低馈的整定 (21)一、对于3#变压器 (21)二、对于2#变压器 (23)三、对于1#变压器 (25)四、对于4#变压器 (26)五、对于YB-02移变 (27)六、对于YB-04移变 (28)第二章30104综采工作面供电整定计算 (31)第一节供电系统 (31)第二节工作面供电系统及负荷统计 (32)第三节高压系统设备的选型计算 (33)一、1140V设备YB-03移动变电站的选择 (33)二、660V设备YB-04移动变电站的选择 (33)三、高压电缆的选择及计算 (34)四、1140V系统电气设备电缆计算 (35)五、660V系统电器设备电缆计算 (38)第四节短路电流计算 (44)第五节整定计算 (51)第六节供电安全 (56)第三章 30106工作面联络巷供电整定计算 (57)第一节供电系统 (57)第二节工作面供电系统及负荷统计 (57)第三节设备的选型计算 (57)一、YB-02移动变电站的选择 (57)二、高压电缆的选择及计算 (58)三、低压系统电气设备电缆计算 (59)第四节短路电流计算 (62)第五节整定计算 (64)第六节供电安全 (68)第一章系统概况第一节供电系统简介我煤矿供电系统为单母线分段分列运行供电方式,一回来自西白兔110KV站35KV母线,另一回来自羿神110KV站35KV母线。

煤矿井下供电设计

煤矿井下供电设计

一、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图
一、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图
一、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图
一、煤矿井下供电系统
规程中相关规定:
第四百五十五条 井下高压电动机、动力变压器的高压控制设备,应具有短路、过负 荷、接地和欠压释放保护。井下由采区变电所、移动变电站或配电点引出的馈电线上, 应装设短路、过负荷和漏电保护装置。低压电动机的控制设备,应具备短路、过负荷、 单相断线、漏电闭锁保护装置及远程控制装置。 第四百五十六条 井下配电网路(变压器馈出线路、电动机等)均应装设过流、短路 保护装置;必须用该配电网路的最大三相短路电流校验开关设备的分断能力和动、热稳 定性以及电缆的热稳定性。必须正确选择熔断器的熔体。 必须用最小两相短路电流校验保护装置的可靠动作系数。保护装置必须保证配电网 路中最大容量的电气设备或同时工作成组的电气设备能够起动。 第四百五十七条 井下低压馈电线上,必须装设检漏保护装置或有选择性的漏电保护 装置,保证自动切断漏电的馈电线路。 每天必须对低压检漏装置的运行情况进行1次跳闸试验。 煤电钻必须使用设有检漏、漏电闭锁、短路、过负荷、断相、远距离起动和停止煤 电钻功能的综合保护装置。每班使用前,必须对煤电钻综合保护装置进行1次跳闸试验 。
三、供电系统设计
井下供配电系统: 下列用电设备应按一级用电负荷设计,其配电装置必须由两回路或两回路以上 电源线路供电。电源线路应引自不同的变压器和母线段,且线路上不应分接任 何其他负荷。 1)井下主排水泵; 2)下山采区排水泵; 3)经常升降人员的暗副立井绞车; 4)井下移动式瓦斯抽放泵站。 井下主变电所电源电缆不应少于两回路,并应引自上级变电所的不同母线 段,且当任一回路停止供电时,其余回路的供电能力应能承担其供电范围内全 部负荷的用电要求。 井下配电变压器低压侧严禁采用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地面中性点直接接 地的变压器或发电机严禁直接向井下供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某煤矿(整合0.15Mt/a)供电设计(仅供参考)第一节供电电源一、供电电源某煤矿矿井双回路电源现已形成,其中:一回路电源由1#变电所10kV直接引入,LGJ-70型导线,距离矿区7公里;另一回路电源由2#变电所10kV直接引入,LGJ-120型导线,距离矿区20公里。

第二节电力负荷计算经统计全矿井设备总台数84台,设备工作台数66台;设备总容量1079.64kW,设备工作容量696.34kW,计算负荷为:有功功率:513.24 kW无功功率:425.94 kVar自然功率因数COSΦ=0.77视在功率:666.96 kVA考虑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乘0.9同时系数后:全矿井用电负荷有功功率:461.92 kW无功功率:383.35 kVar功率因数COSΦ=0.77视在功率:600.27 kVA矿井年耗电量约243.89万kW·h,吨煤电耗约16.26kW·h/t。

负荷统计见表1。

第三节送变电一、矿井供电方案根据《煤矿安全规程》要求,矿井应有两回电源供电,当任一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另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

根据本矿井现有的电源条件,设计在本矿井工业场地内建10kV变电所。

两回10kV电源分别引自10kV 1#变电所和2#变电所。

二、10kV供电线路设计对线路导线截面,按温升、经济电流密度、线路压降等校验计算如下:1、根据经济电流密度计算截面积导线通过的最大电流:(两回10kV线路,当一回故障检修时,另一回10kV线路向本矿供电时,导线通过的电流最大)I j=P/(3UcosΦ)=513.24/(1.732×10×0.77)=38.5A导线经济截面:S=I j/J=38.5/0.9=42.8mm2(J为经济电流密度)通过计算,实际选用的钢芯铝绞线截面满足要求。

2、按电压降校验由10kV1#变电所和2#变电所向本矿工业场地10kV变电所供电的两回10kV线路供电距离分别为7km和20km,正常情况下两回线路同时运行,当两回10kV线路中一回线路事故检修时,由另外一回10kV线路向本矿供电。

按正常情况及事故情况对两回电源线路分别做电压降校验如下:1)正常情况下两回10kV线路同时运行,线路电压损失:⑴1#变电所10kV供电线路电压损失:ΔU%=Δu%PL/2=0.745×0.51324×7/2=1.34%。

线路能满足矿井供电。

⑵2#变电所10kV供电线路电压损失:ΔU%=Δu%PL/2=0.555×0.51324×20/2=2.85%。

线路能满足矿井供电。

2)事故情况下单回10kV供电线路电压损失:⑴1#变电所10kV供电线路电压损失:ΔU%=Δu%PL=0.745×0.51324×7=2.68%。

线路能满足矿井供电。

⑵2#变电所10kV供电线路电压损失:ΔU%=Δu%PL=0.555×0.56408×20=5.7%。

线路能满足矿井供电。

3、长期允许载流容量校核LGJ-70和LGJ-120导线长期运行情况下的允许载流量分别为275A、380A,大于通过的最大电流38.5A,满足要求。

4、结论:1#变电所和2#变电所至本矿工业场地10kV变电所的10kV导线,能够满足矿井用电需求。

三、矿井变电所1、变电所位置选择根据矿井开采方案设计,矿井工业场地10kV变电所位置距离主斜井口大约150m、距离副斜井口大约110m。

2、主要设备选型10kV高压开关柜选用GG—1A(F)型固定式高压开关柜11台;0.4kV 低压开关柜选用GCS低压抽出式开关柜5台。

第四节地面供配电一、地面高压配电矿井工业场地10kV变电所共引出5回10kV馈出线,其中井下动力变压器2回、井下局部通风机专用变压器1回,地面动力变压器2回。

二、地面低压配电变电所设两台动力变压器向工业场地内主要通风机、压风机、瓦斯抽放站、地面生产系统、机修等低压负荷供电,经统计,该片区低压计算负荷如下(有功、无功乘0.9同时系数):有功功率:185.38 kW无功功率:137.03 kVar功率因素COSΦ=0.8视在功率:230.5 kVA选S11-315/10(10/0.4)变压器两台,变压器同时运行。

当一台检修时,另一台能担负全部负荷用电。

变压器负荷率0.73,保证系数1.37,变电所380V母线采用单母线分段,低压配电柜选用GCS低压配电柜。

第五节井下供配电一、井下低压配电1、井下动力:变电所设两台动力变压器向主斜井皮带机、副斜井绞车、井下中央水泵房、采煤工作面、掘进工作面(不包括局部通风机)等低压负荷供电,经统计,负荷如下(有功、无功乘0.9同时系数):有功功率:276.53 kW无功功率:246.31 kVar功率因素COSΦ=0.75视在功率:370.32 kVA选KBSG-315/10(10/1.2/0.69)变压器2台,变压器负荷率0.6,保证系数1.6。

2、井下局部通风机:变电所设1台变压器专向井下局部通风机供电,经统计,负荷如下:有功功率:20.9 kW无功功率:18.6 kVar功率因素COSΦ=0.75视在功率:27.98 kVA选KBSG-50/10(10/0.69)变压器1台,变压器负荷率0.6,保证系数1.8。

供电系统见图1。

一、井下低压电缆选择验算1、主排水泵线路供电距离750m,总负荷110kW,单台有功55kW。

由于干线电缆线路较长,电流大,电压损失是主要矛盾,所以干线电缆截面按电压损失计算。

下井电缆正常工作时允许电压损失百分数为1%,则:该供电系统允许电压损失为63V。

向主排水泵供电的变压器选用KBSG-500/10型变压器Ud=4%。

向水泵供电的支线电缆初选:MVV 3×35+1×16,100m,支线电缆电压损失为ΔUZ =KfPeLx×103/(UeγAzηe)=1×55×100×103/(660×45×35×0.9) =6(V)式中:Pe-单台水泵功率,kw;Lx-线路距离,m;γ-电缆芯线的电导率,m/(Ω·mm2);Az-初选电缆截面,mm2;ηe-功率因数,取0.9;Kf—该段线路所带负荷的需用系数,单电机,取最大值1。

变压器电压损失按下式计算ΔUT =ΔUT%·Ue/100ΔUT %=β(URcosφ+Uxsinφ)=0.81×(5426.0500103500484.050010350022⨯⎪⎭⎫⎝⎛⨯-+⨯⨯) =2.21%ΔUT=2.21×660/100=14.6V 式中β—变压器负荷系数;UR 、Ux—变压器在额定负荷时变压器中的电阻、电抗压降百分数;cosφ、sinφ—变压器负荷中的功率因数及相对应的正弦值,取cosφ=0.84;Ue—电网额定电压。

干线电缆允许电压损失为ΔUgy =63-ΔUT-ΔUZ=63-14.6-6=42.4(V)干线电缆截面为A gy =K f ∑P e L gx ×103/(U e γΔU gy ηpj )=0.6×110×750×103/(660×45×42.4×0.9)=43.7mm 2式中:加权平均效率取0.9。

为保障供电安全,考虑线路的机械强度,干线电缆初选MVV-3×50+1×16型煤矿用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该干线计算电流I j =111/(3×0.66×0.80)=121.37A许用载流量144A>121.37A 。

考虑满足短路负荷要求,干线电缆选用MVV-3×70+1×25型煤矿用聚氯乙烯绝缘聚氯乙烯护套电力电缆。

2)副斜井及掘进设备线路干线供电距离600m ,总负荷88kW ,最大一台负荷单台有功22kW 。

由于干线电缆线路较长,电流大,电压损失是主要矛盾,所以干线电缆截面按电压损失计算。

下井电缆正常工作时允许电压损失百分数为1%,则:该供电系统允许电压损失为63V 。

向副斜井与掘进设备供电的变压器选用KBSG -50/10/0.69型变压器U d =4%。

向局部通风机供电的支线电缆初选:MV-3×25+1×16--600m ,支线电缆电压损失为ΔU Z =e z e e f A U L p k ηγ310⨯X =31226001066041.9250.9⨯⨯⨯⨯⨯⨯=21.2(V ) 式中:P e -单台功率,22kW ;L x -线路距离,600m ;γ-电缆芯线的电导率,m/(Ω·mm 2);A z -初选电缆截面,mm 2;ηe -电机效率,取0.9;K f —该段线路所带负荷的需用系数,单电机,取最大值1。

变压器电压损失按下式计算ΔU T =ΔU T %·U e /100ΔU T %=β(U R cos φ+U x sin φ)=0.56×(4359.0501068049.0501068022⨯⎪⎭⎫ ⎝⎛⨯-+⨯⨯) =1.6%ΔU T =1.6×660/100=10.6V式中 β—变压器负荷系数;U R 、U x —变压器在额定负荷时变压器中的电阻、电抗压降百分数;cos φ、sin φ—变压器负荷中的功率因数及相对应的正弦值,取cos φ=0.9;U e —电网额定电压。

干线电缆允许电压损失为ΔU gy =63-ΔU b -ΔU Z =63-10.6-21.2=31.2(V )干线电缆截面为A gy =pj gy e gy e f U U L p k ηγ∆⨯∑310=9.02.319.4166010600226.03⨯⨯⨯⨯⨯⨯=10.2mm 2 式中:加权平均效率取0.9;干线电缆初选MV-3×25+1×16-600m 。

该干线计算电流I j =88/(3×0.66×0.8)=96.22A选用MVV3×50+1×16矿用铜芯电缆。

其许用载流量144A>96.22A 。

3)1301采面线路干线供电距离850m ,设置到采面运输巷,总负荷114.6kW ,最大一台负荷单台有功40kW 。

由于干线电缆线路较长,电流大,电压损失是主要矛盾,所以干线电缆截面按电压损失计算。

下井电缆正常工作时允许电压损失百分数为1%,则:该供电系统允许电压损失为63V 。

向采区设备供电的变压器选用KBSG -315/10/0.69型变压器U d =4%。

向刮板机供电的支线电缆初选:MV-3×50+1×16--250m ,支线电缆电压损失为ΔU Z =e z e e f A U L p k ηγ310⨯X =9.0502.51660103004013⨯⨯⨯⨯⨯⨯=7.9(V )式中:P e -单台功率,kW ;L x -线路距离,m ;γ-电缆芯线的电导率,m/(Ω·mm 2);A z -初选电缆截面,mm 2;ηe -功率因数,取0.9;K f —该段线路所带负荷的需用系数,单电机,取最大值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