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重要知识点串讲复习第八章

合集下载

2015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第八章

2015年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第八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大全(完美版)(最全的纲要复习资料,涵盖本科目所有知识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复习提纲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第一节《共同纲领》的全面实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胜利完成1、[单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2、[单选]在新解放区,人民解放军进行了大规模的剿匪作战,共消灭国民党土匪武装200多万。

3、[单选]1951年5月,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完成全国大陆的解放。

4、[单选]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5、[单选]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的政策是镇压与宽大相结合。

6、[单选]新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最主要途径和手段是没收官僚资本。

7、[单选]1950年5月,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颁布。

8、[单选]中共七届三中全会提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任务。

9、[单选]到1953年3月,我国建立了县级以上的民族自治区达47个。

10、[单选]1951年至1952年“五反”运动开展的领域是私营工商业。

11、[单选]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重工业。

12、[单选]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是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

13、[单选]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是彭德怀。

14、[单选]1949年10月2日,第一个照会中国政府,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苏联。

15、[单选]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起止时间是1949年——1956年。

16、[多选]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一交历史性巨大变化是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17、[多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奈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基本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18、[多选]建国初期进行的运动主要有土地改革运动、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五反运动、抗美援朝运动。

大一历史纲要第八章知识点

大一历史纲要第八章知识点

大一历史纲要第八章知识点中国近代史的起点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这是一个充满变革和挑战的时代。

在这个时期,中国遭受了列强的侵略和割地,社会也经历了巨大的动荡和变迁。

而大一历史纲要第八章主要讲述了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变革和社会进步。

在这个时期,西方列强如英国、法国、德国等先进国家开始向中国输出商品,并通过条约割让中国的领土,这对中国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冲击。

为了对抗这种侵略,中国开始了自强运动,旨在通过改革现代化来增强自身实力。

在经济层面,中国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其中最重要的是庚子赔款的返还和导致该赔款的《辛丑条约》的废除。

这些举措解放了中国的财政压力,为中国提供了资金进行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

中国逐步废除了传统的封建农业税收制度,推行新的税收制度,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品质。

改革还涉及到企业,在中国设立了一些现代工厂,引进了西方的技术和管理方法,为中国的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社会领域,中国也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着严重的封建主义和腐败现象。

为了推动社会进步,中国开始进行一系列的社会改革。

其中最重要的是废除科举制度,这个在中国存在了千年的制度近乎一蹶不振。

科举制度的废除意味着中国开始实行了一种更为公正的选拔制度,让更多的人有机会接受教育和参与国家事务。

此外,中国还开始推行近代教育制度。

传统的私塾教育逐渐被现代学校所取代,中国的知识分子受到了更广泛的启蒙和教育。

这对中国的社会进步和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中国的改革和进步也面临了许多困难和阻碍。

尽管废除了科举制度,但新的选拔制度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些家族和政治势力仍然存在,并试图通过关系和金钱来获取权力和地位。

此外,西方列强仍然对中国进行着各种形式的压力和侵略,导致中国的改革和现代化进程受到了阻碍。

综上所述,大一历史纲要第八章所讲述的中国近代史的经济变革和社会进步展示了中国在这个时期所面临的挑战和努力。

尽管改革和现代化的道路并不平坦,但中国仍然在不断努力推动社会进步和现代化建设。

中国近代史纲要自考重点整理

中国近代史纲要自考重点整理
第六章: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 抗日战争的爆发与过程-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与巩固- 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意义
第七章:为建设新中国而奋斗
- 重庆谈判与《双十协定》(1945)- 解放战争(1946-1949):战略防御、战略进攻、战略决战、渡江战役与南京解放- 新中国的成立(1949):背景、过程、意义
中国近代史纲要自考重点整理
章节/主题
重点内容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 鸦片战争(1840-1842):背景、过程、影响(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签订《北京条约》,俄国割去大片领土- 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背景、过程、影响(签订《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背景、过程、影响(签订《辛丑条约》,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章: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 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京事变、《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洋务运动(1861-1895):背景、目的、内容(自强、求富)、影响(未使中国走上富强之路)
第三章:辛亥革命
- 背景:民族危机加深、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革命派形成- 过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成立- 影响:推翻清朝统治,结束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 改革开放的决策与启动- 改革开放的全面推进与成就-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第十一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 新时代的背景与特征-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基本方略-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就与展望
第四章过程、影响(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921):背景、过程、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件第八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课件第八章

二、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1、没收官僚资本归人民的国家所有。
这是一项历史任务。1952年底基本完成。 这是一项历史任务。1952年底基本完成。 年底基本完成 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性质: 没收官僚资本具有双重性质: 双重性质 从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附庸——中国的买办资 中国的买办资 从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附庸 产阶级的意义上看,它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 产阶级的意义上看,它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 从反对中国的大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 从反对中国的大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他又具 有社会主义的性质。 有社会主义的性质。
2、将资本主义纳入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加工、 订货、统购、包销。 私营经济在数量上的明显上升与在国民 经济中的比重下降
3、引导个体农民在土改后逐步走上 互助合作道路
过渡时期每天都在变动,每天都 在发生社会主义因素。



社会主义道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社会主义道路:
一、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新中国成立之初, 新中国成立之初,中共中央领导人 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 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决定在民主革命 遗留任务彻底完成、国民经济基本恢复 遗留任务彻底完成、 之前, 之前,先不急于明确提出向社会主义过 渡的任务。 渡的任务。 随着时间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 随着时间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对 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步骤, 于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步骤,中共中 央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央的认识发生了变化。
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一个先 进的工业国,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是中 国近现代历史的两个根本任务之一。
中国工业的落后: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钢产量 美国 印度 中国
中国工业的落后

全国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2015年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全国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2015年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作者介绍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目录分析 06 精彩摘录
思维导图
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笔记
近代史
社会主义
中国
建设
考生
国家

教材
纲要 习题
探索
纲要
笔记
道路
复习
中华民族
中国
现代化
内容摘要
本书特别适用于参加全国自考的考生。《中国近代史纲要》(李捷、王顺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是我国 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阶段公共必考课的指定教材。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学习这门课程,我们根据教材和最新考 试大纲精心编写了《中国近代史纲要》教材的配套辅导书。本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教材笔记,浓缩知 识精华。本书每章的复习笔记均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所有知识精 华。(2)详解课后习题,巩固重点难点。本书参考大量相关辅导资料,对《中国近代史纲要》的课后思考题进行 了详细的分析和解答,并对相关重要知识点进行了延伸和归纳。
读书笔记
本书近代史纲要重要事件时间表1640年 -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1839年-林则徐组织翻译编成《四洲志》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即近代史开端1841年5月-广州三元里抗英斗争(第一次大规模反侵略武装斗争)1843年魏源-编纂《海国图志》1843年-洪秀全读《劝世良言》1847年-洪秀全订《十款天条》1851年1月-洪秀全在广西 金田村起义,建号天平天国1853年3月-天平军攻下南京,改为天京为天平天国首都1861年-清政府设立总理各国 事务衙门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天平天国运动失败1867年-美国海军入侵台湾1874年-日军陆军入侵台湾1884 年-中法战争时期1894年-孙中山-檀香山创立兴中会,喊出振兴中华1895年-香港成立兴中会总部,“驱除鞑虏, 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誓词1895年-《马关条约》1895年-严复-翻译《天演论》,喊出救亡口号1895年6月至 10月-台湾军民抗击日军1895年10月-孙中山发动广州起义,败1898年2月-长江流域成英国势力范围1898年3月德国强租胶州湾,占山东1898年4月-福建成日本势力范围1898年4月-康有为疾呼“笼中之鸟,釜底之鱼,牢中之 囚”1898年6月-英国强租深圳以南、九龙半岛等地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宣布“百日维新”变法1898年7月英国强租威海卫1898年9月21日-守旧派发动政变,慈禧太后重新“训政”1898年9月28日-“戊戌六君子”被杀 1899年11月-法国强租广州湾1900年-义和团运动1900年10月-孙中山惠州起义,败1901年4月-清王朝设立督办政 务处1904年-孙中山发表《中国问题的真解决》,建“中华民国”1905年8月20日-孙中山东京建同盟会,“驱除 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1905年11月-孙中山《民报》提出“三民主义”1906年-废除科举考试 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1905年-1907年孙中山革命派、康有为改良派分别以《民报》和《新民丛报》 为阵地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1911年-孙中山广州起义 (黄花岗起义)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打响 武昌起义第一枪,成立湖北军政府1912年1

全国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2015年版)章节题库-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圣才出品)

全国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2015年版)章节题库-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圣才出品)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入了()。

[2014年10月、2010年10月真题]A.社会主义社会B.新民主主义社会C.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答案】B【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至此,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

2.新中国建立初期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了()。

[2013年4月、2012年10月、2011年4月、2009年10月真题]A.合作社经济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国营经济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答案】C【解析】到1949年底1950年初,人民政府共没收官僚资本所属的金融机构2400多家、工矿企业2858个以及铁路、民航等交通运输业和商业贸易公司。

至此,全国大陆地区的官僚资本企业都已由人民政府接管,归人民民主专政的人民共和国所有,成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3.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关中开展的“三反”运动是()。

[2009年10月真题]A.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B.反主观主义、反宗派主义、反党八股C.反贪污、反受贿、反自由主义D.反浪费、反行贿、反形式主义【答案】A【解析】针对不法资本家行贿党政干部情况的严重发展,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这次运动教育了干部的大多数,挽救了犯错误的同志,清除了党的队伍和国家干部队伍中的腐化分子,有力地抵制了旧社会恶习和资产阶级的腐蚀,对于在执政的条件下保持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促进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廉政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4.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而召开的会议是()。

[2015年4月、2013年4月、2011年4月、2009年10月真题] A.七届二中全会B.七届三中全会C.最高国务会议D.中共八大【答案】B【解析】1950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三中全会。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八章的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八章的答案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八章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2、C3、A4、B5、B6、D7、C8、A9、B10、A11、D12、D二、多项选择题1、ACD2、ABCDE3、ADE4、ABD5、ABCD6、ABCE7、ABC8、ABCDE9、ABCE10、BCD三、简答题1、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有哪些主要经验?中国在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中,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符合中国实际情况的方针政策,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这些经验主要是:第一,改造的和平(自愿)的方式。

不仅对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是以和平的方式完成改造的,对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也成功实现了列宁曾经设想过但未能在苏联得到实现的“和平赎买”的政策。

第二,采取了逐步(稳妥)过渡的形式。

三大改造均采取了循序渐进,逐步过渡的形式。

如对个体农业的改造遵循了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和国家帮助的原则,经历了由互助组到初级社到高级社的逐步过渡,对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经历了由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到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的逐步过渡。

从而,保证了改造和和平平稳进行。

第三,把对所有制的改造和对人的改造结合起来同时进行。

把个体农业和个体手工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同时,把农民和小手工业者改造成为社会主义的集体劳动生产者,在把私人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同时,把资本家由剥削者改造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第四,所有制的改造和发展生产力同时并举,发生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

2、为什么说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现实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我国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了历史发展的必然:第一,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当然要求和必要条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考纲8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考纲8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第一节《共同纲领》的全面实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胜利完成⑴识记:①《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答: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②“三反”运动答:针对不法资本家行贿党政干部情况,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处决了犯有严重贪污罪行的中共天津地委前任书记刘青山、时任书记张子善,处理了一批党政干部。

③“五反”运动答:针对不法资本家的“五毒”行为,1952年1月起历时半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工商业者中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

⑵领会:①西藏和平解放答: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10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西藏和平解放,中国大陆实现统一。

②没收官僚资本答: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主要是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

1949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指示》。

⑶简单应用:①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各项民主改革答:(1)在已经没收的官僚资本企业中,建立工厂民主管理制度,工人阶级成为企业的主人。

(2)按照对私营工商业(原民族资本)的生产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进行了全面调整。

(3)颁布新婚姻法,妇女解放和移风易俗。

人民政府于1950年5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

对新婚姻法的宣传和实施,引起了几千年来中国社会与家庭生活的深刻变革,推动了社会上移风易俗的改革。

(4)有步骤地开展了对旧教育制度和电影、戏剧等文化事业的改革,确定了思想宣传工作的方针和任务,制定了新中国文化教育的方针。

1951年9月,在全国开展了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

②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条件答:中共七届三中全会的主要内容和意义是什么?(1)1950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七届三中全会。

毛泽东在《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的报告中指出,要获得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要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创造三个条件,即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调整,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考点串讲 第八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自考)考点串讲 第八章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时间: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七年历史。

导读: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中国现代史的开端。

这以后的七年间,中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迅速回复了国民经济并开展了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建立和巩固了各级人民民主政权,在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

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成为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大变化。

本章的学习重点、难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彻底完成;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了历史的必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第一个五年计划;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第一节:《共同纲领》的全面实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任务的胜利完成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单选、多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开始,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的纪元。

新中国成立初期,执政的中国共产党面临严峻的困难,主要是能不能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能不能战胜严重的经济困,能不能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能不能保持优良作风。

二、祖国大陆的初步统一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基本巩固[单选]祖国大陆基本解放和各族人民实现统一的标志是1951年西藏的和平解放。

[多选]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法律、法规、政策:(1)《关于镇压反革命活动的指示》(2)《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三、国民经济的全面恢复(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

(2)统一全国财政。

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条件:土地改革的完成,现有工商业的调整,国家机构经费的大量节减。

(3)开展“三反”、“五反”运动,合理调整工商业。

自考近代史纲要重点整理(简答部分)

自考近代史纲要重点整理(简答部分)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重点整理(简答部分)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1、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领会) *①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②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③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④在社会结构上,是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1、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的主要表现(简单运用)①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各级官僚贪污成风。

②经济上,兼并土地,苛捐杂税加重,广大农民生活日渐困苦。

③思想文化上,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④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⑤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1、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的确立以及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

(综合)①1940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至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在英美法等欧美主要国家先后确立。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发生上。

②商品生产的无限增长,需要开辟新的原料市场和产品市场,寻求新的殖民地。

开辟新的市场和转移国内矛盾的需要,促使西方列强发动新的侵略战争,他们把目标瞄向古老的中国。

1836年,英国政府代表,驻华商务监督义律扬言要用武力打开中国国门。

第二节资本一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1、近代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两部分。

资产阶级是近代中国新产生的阶级。

它是外国入侵的影响和刺激下,主要由一些买办、商人、地主、官僚投资新式企业转化而来。

中国资产阶级分为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两部分。

2、近代工人阶级的形成及特点:**近代中国诞生的被压迫阶级是工人阶级。

特点:第一,深受帝国主义、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三重压迫和剥削,其革命性最强。

第二,它人数虽少,但相对集中,便于形成革命的力量和传播先进的思想。

第三,主要是由破产农民和家庭手工业者转化而来,同农民有着天然的联系,便于结成工农联盟3、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及其关系(综合)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两对主要矛盾。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八章

中国近代史纲要第八章
第三,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合作的道路。 1952年,全国已有40%的农户参加了互助组,少数农户还参加了半 社会主义及全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生产合作社。
这些事实表明,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凝固不变、相对独立的社 会形态。它本身具有过渡性,它是处在很深刻的变动之中的。
3、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动态观察
二、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1、七届三中全会召开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刚成立时,民主革命的任务尚未全部 完成。1950年6月召开的中共七届三中全会决定,首先集中力量 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包括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等)和进 行恢复国民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工作,以便 为开展有系统的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毛泽东主持七届三中全会 和全体与会代表
2、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 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 新中国成立以后,没收官僚资本的工作即在全国范围展开,并于1952 年基本完成。 没收官僚资本,具有两重性质:从反对外国帝国主义的附庸——中国 的买办资产阶级的意义上看,它具有民主革命的性质;从反对中国的大资 产阶级的意义上看,它又具有社会主义革命的性质。 随着没收官僚资本工作的完成,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确立了自己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1、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
从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 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 主义社会。
中国的新民主主义社会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
新中国成立以前,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在局部地区建立起来的, 这就是当时的各个解放区。在这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被 废除,但民主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这时的新民主主义社会还不具 备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条件。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完整)

自考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完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资料大全(完整版)《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总复习提纲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1、[单选]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其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2、[单选]乾隆朝后期,清王朝由盛转衰。

3、[多选]中国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了两千多年,中国的封建社会的特点包括:(1)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2)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3)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4)社会结构上,是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4、[简答]简述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达衰的主要表现:(1)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职能扩大,官僚机构膨胀,官吏贪污腐败严重,巧取豪夺,无所不用其极;(2)经济上,史无前例的人口大增长、各级官吏和地主大肆兼并土地,造成人均土地占有量逐年下降,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日益增多,流民不断增多。

地租剥削、赋税征收、苛捐杂税、徭役摊派逐年加重,广大农民生活日渐困苦;(3)思想文化上,厉行专制主度,大兴文字狱,读书人动辄以只言片语获罪,整个社会万马齐喑,一片死寂。

(4)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八旗军无所事事,不劳而获,绿营军纪茫然,不堪一击;(5)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使中国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第二节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的演变1、[单选]1842年,中英间签署《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

1/ 1222、[单选]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抢劫焚毁了有“万园之园”美誉的皇家园林——圆明园。

3、[单选]1894年11月,日军制造的连续4天大屠杀,造成30万中国居民死亡的旅顺大屠杀惨案。

4、[单选]1900年,俄国军队侵入中国东北,制造了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5、[单选]1860年,《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是天津。

6、[单选]1860年,《北京条约》开放的陆路商埠是伊犁和喀什噶尔。

近代史大一第八章知识点

近代史大一第八章知识点

近代史大一第八章知识点综述近代史是了解人类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要途径之一。

在大一的学习中,我们进入了第八章,该章节主要涉及了近代史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本文将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以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首先,我们将探讨的是工业革命的兴起。

工业革命是人类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它带来了机器制造、大规模生产和城市化,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这一时期,英国成为了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

关键因素包括科技进步、农村人口迁徙到城市、煤炭和铁矿资源的大规模开采等。

工业革命的兴起也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出现,带来了社会结构和阶级的改变。

接下来,我们将深入研究一些关于近代亚洲的知识点。

近代亚洲经历了殖民地统治和不同国家独立的过程。

东亚地区的中国和日本在这个时期扮演着重要角色。

中国经历了鸦片战争和鸦片贸易的侵略,导致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被分割。

这促使了中国近代化运动的兴起,其中包括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

日本则通过明治维新实现了现代化,并在二战后成为亚洲重要的经济和政治力量。

此外,我们还将涉及到近代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

在殖民地和被殖民地的影响下,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开始出现了对民族主权和独立的追求。

其中,印度的独立运动和非洲殖民地的解放运动是重要的例子。

著名的印度领袖甘地通过非暴力抵抗来推动印度独立,对全球影响深远。

非洲大陆也经历了被欧洲列强殖民统治的阶段,但在二战后,非洲殖民地相继获得独立。

最后,我们将关注二战和近代国际组织的形成。

二战是近代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事件之一,与此同时,许多国际组织也应运而生。

联合国的成立标志着国际秩序的新起点,它的目标是促进和维护全球和平与安全,推动国际合作。

此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金融组织的建立对于国际经济合作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近代史大一第八章的综述,我们可以看到近代史是一个充满变革和发展的时期。

工业革命、亚洲的现代化、民族主义运动和二战等重要事件都塑造了我们现在的世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讲课ppt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讲课ppt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新 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 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中国开 始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个什么性质的社会?
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 态,但它属于社会主义体系,并要逐步过渡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二、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建立 (二)中共中央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分析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七届三中全会决定,党领导人民首 先集中力量完成民主革命的遗留任务和进 行恢复国民经济、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 基本好转的工作,以便为开展有系统的社 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一九五0年六月,在全国政协一届二次会议上, 毛泽东等委员起立通过《土地改革法》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1948年9月召开的 中央政治局会议旧址
刘少奇在1948年9月 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上 指出,民主革命胜利以后 产生的新社会的主要矛盾, 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 的这种斗争,是社会主义 与资本主义的两条路线的 斗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自考学习与复习 第八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自考学习与复习    第八章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全国的确立一、单项选择题1.标志着中国现代史开端的是【】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成立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进入的社会形态是【】A.新民主主义社会B.社会主义社会C.共产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3.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的第二次历史性巨大变化是【】A.辛亥革命B.五四运动C.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D.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4.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与西藏地方政府达成【】A.废除农奴制协议B.和平解放的协议C.进行土地改革协议D.开展社会改革协议5.新中国成立初期,各解放区建立的过渡性临时政权形式是【】A.军事管制委员会B.各界人民代表会议C.各界人民代表大会D.各级人民政府6.中国人民解放军完成全国大陆解放的标志性事件是【】A.新疆和平解放B.解放海南岛C.西藏和平解放D.湖南和平解放7.1951年8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实施的对自治区的建立、自治机关、自治权利、区内民族关系等作了系统规定的文件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实施纲要》B.《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C.《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政策纲领》8.1950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土地法是【】A.《中国土地法大纲》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法》C.《中国土地改革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9.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展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的政策是【】A.坦白从宽,抗拒从严B.镇压与宽大相结合C.惩前毖后,治病救人D.知无不言,言者无罪10.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颁布的时间是【】A.1950年5月B.1950年6月C.1951年7月D.1951年8月11.1951年9月,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知识分子【】A.教育者先受教育运动B.思想改造运动C.整风运动D.批判旧思想运动12.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私营工商业的生产关系、劳资.关系和产销关系进行全面调整的原则是【】A.“消灭资本主义”B.“经销代销”C.“统购统销”D.“公私兼顾、劳资两利”13.新中国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主要来源是【】A.解放区的公营经济B.对民族工商业的改造C.接收帝国主义在华企业D.没收官僚资本14.新中国成立初期,除了人民解放军在前线的胜利之外,中央人民政府为人民所作的最大一件工作是【】A.镇压反革命B.稳定物价和统一财政工作C.“三反”运动D.“五反运动”15.在中共七届三中全会上作了《为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而斗争》报告的是【】A.刘少奇B.陈云C.周恩来D.毛泽东16.1950年6月召开的党的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中心任务是【】A.迅速消灭国民党残余势力B.完成新解放区土地改革C.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D.争取国家财政经济状况的基本好转17.1950年6月召开的党的七届三中全会确立的策略方针是【】A.不要四面出击B.全面反击C.针锋相对D.有理有利有节18.中国共产党首先大规模地没收官僚资本开始于【】A.华北地区的城市B.华东地区的城市C.陕甘宁边区的城市D.东北地区的城市19.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最重要的一次会议是【】A.政治协商会议B.七届三中全会C.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D.中国八大20.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了【】A.肃反运动B.整风、整党运动C.“三反”运动D.“五反”运动21.第一个照会中国政府,决定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是【】A.朝鲜B.苏联C.保加利亚D.罗马尼亚22.1950年2月,中国政府与苏联政府签订【】A.《中苏友好同盟条约》B.《中苏友好条约》C.《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D.《中苏同盟条约》23.1952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是【】A.世界妇女大会B.世界和平大会C.亚洲太平洋地区和平会议D.世界能源大会24.在抗美援朝战争中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是【】A.朱德B.彭德怀C.陈毅D.刘伯承25.朝鲜停战协定签订于【】A.1953年7月B.1953年8月C.1954年3月D.1955年6月26.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新民主主义政治、经济、文化,都是由工人阶级领导的,因而都具有【】A.民主主义因素B.资本主义因素C.新民主主义因素D.社会主义因素27.新民主主义社会是过渡性的社会,它属于【】A.资本主义体系B.封建主义体系C.社会主义体系D.共产主义体系28.新民主主义社会是()A.资本主义社会形态B.社会主义社会形态C.独立的社会形态D.过渡性的社会形态29.新民主主义社会在经济上的特点是【】A.长期性B.过渡性C.独立性D.短暂性30.新民民主义社会在经济上的特点是【】A.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B.完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C.具有稳定性D.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31.中国进入新民主主义社会后,经济上处于领导地位的是【】A.私人资本主义经济B.国家资本主义经济C.国营经济D.合作社经济32.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由个体经济向社会主义集体经济过渡的经济形式是【】A.国营经济B.合作社经济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D.个体经济33.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由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向国营经济过渡的经济形式是【】A.国营经济B.合作社经济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D.个体经济34.中共中央正式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A.1951年B.1952年C.1953年D.1954年35.新中国开始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在【】A.1950年B.1951年C.1952年D.1953年36.新中国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中,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A.农业B.轻工业C.交通运输业D.重工业37.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实现【】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B.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38.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一化三改”,其中“一化”指的是()A.私营工业国有化B.个体农业集体化C.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D.个体手工业合作化39.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是【】A.公私合营B.合作化C.国家资本主义D.和平赎买40.在农业合作化过程中,具有半社会主义性质的农业合作组织是【】A.互助组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D.人民公社41.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和方针是【】A.先机械化,后合作化B.先集体化,后国有化C.先合作化,后机械化D.先实行承包责任制,再实现机械化42.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组织形式是【】A.互助组B.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C.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D.农村人民公社43.1955年7月毛泽东系统阐发农业合作化理论的重要文献是【】A.《介绍一个合作社》B.《组织起来》C.《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D.《中国农村的社会主义高潮》44.在社会主义改造中,“和平赎买”的对象是()A.个体农业B.个体手工业C.资本主义工商业D.公私合营企业45.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基本政策(或者方式)是【】A.加工订货B.统购包销C.和平赎买D.公私合营46.我国把私人资本主义企业改造成为社会主义性质企业采取的形式是【】A.国营经济B.合作社经济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D.合资经济47.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所采取的国家资本主义高级形式是【】A.委托加工B.计划订货C.统购包销D.公私合营48. 在个别企业公私合营阶段,国家对资本家的赎买形式为【】A.定股定息B.四马分肥C.加工订货D.统购包销49.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的标志是【】A.加工订货的实行B.单个企业公私合营的实现C.统购包销的实行D.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实现50.我国最早完成全行业公私合营的城市是【】A.上海市B.天津市C.广州市D.北京市51.新中国开始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是在【】A.1951年B.1952年C.1953年D.1956年52.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主要指标提前完成的时间是【】A.1955年B.1956年C.1957年D.1958年5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最主要标志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B.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D.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5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时间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B.全国土地改革完成之后C.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之后D.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之后55.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确立的时间是【】A.1949年B.1952年C.1956年D.1958年56.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中国人民面临的主要任务是【】A.进一步推进工业化、现代化建设B.进一步推进政治民主化建设C.进一步推进文化建设D.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57.官僚资本企业由人民政府接管后,成为【】A.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B.新民主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C.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D.新民主主义性质的集体经济58.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分配原则是【】A.平均分配B.按需分配C.各尽所能,按劳分配D.统一配给59.错误指责邓子恢在主持中央农村工作中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的文件是【】A.《关于农村合作化问题》B.《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C.《关于发展农业合作社的决议》D.《中国土地法大纲》60.1950年3月,政务院颁布的对全国财政收支、贸易和物资调度及现金实行集中和统一的管理的文件是【】A.《关于统一全国金融工作的决定》 B.《关于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C.《关于统一全国物资调度工作的决定》 D.《关于统一全国贸易工作的决定》61.新中国成立初期,着重发展的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A.加工订货、经销代销B.参与入股、共同经营C.个别企业公私合营D.全行业公私合营62.1951年至1952年开展的“五反”运动的领域是【】A.党政机构中的工作人员B.民主党派的领导人员C.国营企业 C.私营工商业63.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起止时间是【】A.1949年——1956年B.1949年——1957年C.1950年——1956年D.1950年——1957年64.社会主义革命的目的是【】A.解放生产力B.推进工业化C.建设现代化国家D.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二、多项选择题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A.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B.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的胜利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D.新民主主义社会在全国范围内的建立2.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对私营工商业进行全面调整的原则是【】A.公私兼顾B.城乡交流C.劳资两利D.内外有别3.新中国成立初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的多方面民主改革主要有【】A.在没收的官僚资本企业中清除了封建把头,建立了职工代表会议制度B.全面调整私营工商业的生产、劳资、产销关系C.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解放妇女D.有步骤地开展了对旧教育制度和电影、戏剧等文化事业的改革4.1950年3月,政务院颁布的《关于统一全国财政经济工作的决定》,决定实施集中统一管理的有【】 A.全国财政收支 B.贸易和物资调度 C.现金 D.银行5.建国初期进行的运动主要有【】A.土地改革运动B.镇压反革命运动C.抗美援朝运动D.三反五反运动6.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的获得国家财政经济状况根本好转的条件是【】A.官僚资本的没收B.土地改革的完成C.现有工商业的调整D.国家机构所需经费的大量节减7.1950年和1951年,中国共产党在全党范围内开展了【】A.整风、整党运动B.批判居功自傲等错误思想C.共产党员标准八项条件教育D.批判“和平演变”教育8.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关中开展的“三反”运动是【】A.反贪污B.反浪费C.反官僚主义D.反自由主义9.1952年1月开展的“五反”运动的主要内容除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外,还包括【】A.反盗窃国家资财B.反偷工减料C.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D.反浪费10.新中国建立之初,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原因主要是【】A.中共中央和人民政府紧紧抓住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工作的中心B.从当时国情出发,妥善处理公私关系等各种社会关系C.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保持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D.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严重打击11.1950年1月,同新中国建交的欧洲国家有【】A.保加利亚B.罗马尼亚C.波兰D.越南12.中国共产党在新中国成立前夕提出的外交方针是【】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房子再请客”C.和平共处D.“一边倒”13.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必要条件是【】A.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领导B.社会主义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C.马克思主义在思想文化领域的指导地位D.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14.新中国建立初期,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成分除国营经济外,还有【】A.合作社经济B.个体经济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D.国家资本主义经济15.中国七届二中全会决议指出:全国胜利并解决了土地问题以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A.新中国同帝国主义的矛盾B.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C.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D.中国人民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矛盾16.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两翼”是指【】A.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B.实现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实现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7.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的最重要的事件就是【】A.完成了土地改革B.进行了抗美援朝运动C.选择了社会主义D.成功地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18.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党和政府领导农民创造的过渡性经济组织形式有【】A.人民公社B.农业生产互助组C.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D.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中国共产党指导农业合作化的重要文献有【】A.《关于农业合作化的问题》B.《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C.《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D.《组织起来》20.我国手工业合作化的组织形式有【】A.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B.手工业供销合作社C.手工业生产合作社D.手工业产销公司21.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国家资本主义的初级形式有【】A.加工订货B.统购包销C.代购代销D.公私联营22.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中采取的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有【】A.股份制B.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C.全行业公私合营D.公司制23.新中国成立初期,着重发展的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是【】A.加工订货B.公私合营C.经销代销D.股份制24.全行业公私合营前,企业利润分配的方面有【】A.国家所得税B.企业公积金C.工人福利费D.股金红利25.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的钢铁基地有【】A.鞍山B.包头C.武汉D.宝山26.“一五”计划期间建成的沟通西藏和内地联系的公路有【】A.青藏B.康藏C.新藏D.川藏27.新民主主义社会主要的经济成分是【】A.社会主义经济B.个体经济C.私人资本主义经济D.合资经济28.中国共产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要内容是逐步实现【】A.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B.国家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国家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三、简答题1.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面临的主要问题和考验。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8)

自考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笔记(8)
6、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意义。
本章提示
比较工业化的两种道路,掌握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推进中国工业化、现代化。
重要考点讲解
一、基本概念和判断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性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义社会的建立,加标志着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本章重点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
2、建国初期巩固政权和恢复国民经济的工作。
3、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和特点。
4、过渡时期总路线及其所反映的历史必然性。
5、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过程、政策、方针、原则、形式、步骤和经验。
(2)七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的第一次最重要的会议。为三年经济恢复时期党的工作规定了明确的策略路线和行动纲领。
4、建国初期国民经济迅速恢复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经过三年的努力,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得到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其原因如下:
(1)中共中央和人民政府紧紧抓住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正确处理恢复国民经济同其他各项工作的关系。
3、试述过渡时期总路线所反映出的历史的必然性
(1)中共中央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即:“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2)过渡时期总路线反映出了历史必然性
已经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是实现国家工业化的主要基础。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要条件。
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弱小,发展困难,不可能成为中国工业起飞的基础。1950年以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采取了引向社会主义的多种方式,为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积累了初步的经验。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ppt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ppt
第八章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的确立
重点内容
1、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性质 2、社会主义是历史和人民的正确选择 3、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
第一节 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一、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性质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基本结束和社会 主义革命阶段的开始,即进入由新民主 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
“一五”期间,在苏联的援助下,我国建设了一
大批重点工程,为国家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 坚实基础。
年代
国内生 产总值
财政 收入
粮食 发电量 货运量
1952年 679亿元 183.7亿 1.6392 73亿度 3.516亿

亿吨

1957年 1068亿 310.2亿 1.9505 193亿度 8.0365
线 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出 另一方面,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
的 原 因
和发展,中国社会的经济成分开 始发生了重要变化。
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总任务: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 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 对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过渡时期总路线
工业化 三大改造
较多
土地分红 和按劳分 配相结合
半社会主 义
1953年至 1955年上半

高级农业
集体所有(农
生产合作 统一经营, 民的大牲畜、
社 集体劳动 大农具折价归
集体)
绝大 部分
各尽所能, 按劳分配
社会主义
1955年夏季 后至1956年

农业合作化的基本原则和方针
第一,在中国的条件下,可以走先合作化、后机械化的道路。 第二,充分利用和发挥土改后农民的两种生产积极性,通过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义 第八章教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讲义 第八章教案

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二)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民主革命遗留任务和恢复国民经济任务的完成
在党的领导下,人民。结束了国民党 统治时期长期恶性通货膨胀和物价飞涨的历史。
与此同时,为了巩固政权,完成民主革命 的遗留任务,我们党还领导进行了“三大运 动”。即抗美援朝战争、土地改革运动、镇压 反革命的运动。“三反”、“五反”与思想文 化运动也相继开展。
第八章 为进步和发展奠基
二、社会主义制度:历史和人民 的选择
二、社会主义制度: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工业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 由之路。把中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为 一个先进的工业国,实现国家的工业化, 是近代已来中国无数仁人志士梦寐以求的 理想。
二、社会主义制度: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中国的工业化应当选 择怎样的发展道路呢?
中国有没有可能走欧美式 的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呢?
二、社会主义制度: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一)工业化的任务和发展道路
近代以来的历史表明,资本主义工业化的道路 在中国是走不通的。中国民族工业从19世纪60年代 末、70年代初产生,经过八十多年的发展,到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整个民族工业资本不过 只有20.08亿人民币(1952年币值),还不到“一五” 计划期间国家总投资额的1/38,重工业基础尤其薄 弱,没有建立起完成独立的工业体系。
一、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开始
(二)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第三,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 合作的道路。
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际上在土地改革进行的同 时便已经开始。中共中央于1951年底制定的《关于农业 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要求在完成土地改革 的地区试行。到1952年底,全国已有40%的农户参加了 互助组,并建立了3600多个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这就 为农业互助运动在全国的开展准备了条件。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八章
要 求
党不能忽视和粗暴地挫伤农民个体经济的积极性,应该 “按照自愿和互利的原则,发展农民劳动互助的积极性”。
具体措施
1953年国家对粮食、棉花、油料作物实行计划 收购和计划供应,限制农村的商业投机;
大力发展供销合作,削弱城市资本主义和农村 小资产阶级自发势力的联系;
大力发展信用合作,缩小农村中高利贷活动 的地盘。




留 任
物质基础
民 经


没收官僚资本
开始将资本主义纳入 国家资本主义轨道
引导个体农民在土地 改革后逐步走上互助 合作的道路
准备了条件
社会主义改造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1、没收官僚资本,确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领 导地位,为全面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没收官僚资本的工作即在全国范围
(二)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完成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 第二,领导国民经济恢复工作 第三,巩固民族独立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 第四,加强中国共产党的自身建设
二、开始向社会主义过渡
(一)实际步骤 (1949-1952)
全国领土基本解放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运动 镇压反革命运动 三反五反运动


主 革
前提条件
复 发
在革命胜利以后, 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 对付国外的帝国主义, 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 转变为工业国,把中国 建设成一个伟大的社会 主义国家。
1949 七届二中全会
建国初期对过渡的初步设想:
过渡时间:15-20年 过渡条件:工业化和机械化 过渡步骤:一步到位 过渡方式:和平地、有代价地消灭私有制
但也错误地指责了邓子恢及其主持 的中央农村工作部,将正常的党内争论 说成是两条路线的分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近代史纲要重要知识点串讲复习
第八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全面确立
1、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性意义: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基本胜利,标志着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结束和新民主义社会的建立,加标志着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2、中国大陆实现统一的标志: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地方政府达成和平解放西藏的协议;10月,人民解放军进驻拉萨。

西藏和平解放,中国大陆实现统一。

3、新中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建立的主要途径:通过没收官僚资本而建立起来。

1949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接收官僚资本企业的指示》。

4、“三反”运动:针对不法资本家行贿党政干部情况,1951年底到1952年春,中国共产党在党政机构工作人员中开展了反贪污、反浪费、反官僚主义的“三反”运动。

处决了犯有严重贪污罪行的中共天津地委前任书记刘青山、时任书记张子善,处理了一批党政干部。

5、“五反”运动:针对不法资本家的“五毒”行为,1952年1月起历时半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工商业者中开展反行贿、反偷税漏税、反盗窃国家资财、反偷工减料、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的“五反”运动。

6、“一边倒”外交方针: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封锁新中国的情况下,在外交方针上紧密联系苏联。

7、新中国成立后主持召开的第一次大型国际会议。

1952年6月,在北京召开亚洲太平洋地区会议。

8、工业化的两条道路:欧美及日本所走的资本主义工业化道路;苏联走过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9、“一体两翼”和“一化三改”:对1953年正式提出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内容的形象表述,。

“一体”“一化”:指发展社会主义工业;“两翼”“三改”:指对农业、手工业和私营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0、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三种过渡性组织形式:互助组,具有社会主义的萌芽性质。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具有半社会主义的性质。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将土地及其他主要生产资料归集体所有,统一经营、集体劳动)具有社会主义的性质。

11、手工业合作化的组织形式:手工业生产合作小组、手工业供销合作社、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2、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企业在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变的情况下,在企业外部与国营经济建立联系。

其形式有:在工业中有收购、加工、订货、统购、包销;商业中有经销、代销、代购代销、公私联营等。

新中国成立初期,着重发展的是加工订货、经销代销等初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

13、高级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又称公私合营)分作两种:
○1个别企业的公私合营。

(企业利润采取“四马分肥”的办法,即分为国家所得税、企业公积金、工人福利费、股金红利四个部分。


○2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1955年后,开始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

(国家核定私营资本的价值和私股股额;在合营期间,每年发给资本家5%的股息,即定股定息。

)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原来的私人资本企业基本上已经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除资本家领取定息外,同国营企业已经没有原则的区别。

实行公私合营以后,在生产领域和所有权领域中社会主义经济在企业中已经具有决定性作用了。

14、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和基本形式:实行赎买政策和采取国家资本主义的基本形式。

15、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年-1957年):其实施标志着中国开始了有计划的社会主义建设。

一五计划的特点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

主要成就:鞍山、包头、武汉三大钢铁基地建成,多个第一。

文章来源:/p/zk.html 更多自考资源资料下载完全免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