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造型基础知识——形态要素
2立体构成--形 态 要 素(点、线)
![2立体构成--形 态 要 素(点、线)](https://img.taocdn.com/s3/m/6b7170270912a2161479292b.png)
结构说明图:
线立体是以线的形态在空间中构成所产生的形体,它富有穿透性的 深度感;
(一)综合构成之——线材构成 线材,以长度为特征(软质/硬质)。
软质线材包括:棉、麻、丝、化纤等软线、铁、铜、铝丝等金属线材。
硬质线材有:木、塑料、其它金属等条材。
线材构成的特点;其本身不具有占据空间表现形体的功能,它可以 通过线群的积聚,表现出面的效果,再运用各种面加以包围,形成 一定封闭式的空间立体造型。
9
如果在视野中同时存在两个同样性质的点,视线将会在两点间形
成一段无形的线;
如果在视野中同时存在三个同样性质的点,视线将会在三点间形 成一个三角形;
如果在视野中同时存在无数个同样性质的点,视线将会在无数个点 间形成虚面;
点立体是以点的形态在空间产生的视觉凝聚的形体,它富有玲珑、 活泼的独特效果;
作业与练习
题目:线形的立体构成 要求:
1、根据课上所讲内容,充分运用线的特性和构成方法进行设 计;
2、设计新颖,充分运用点的特点创作 3、材料不限 4、附以底座
50
1)要注意材料的粗度与长度的对比,并且要考虑到断面的 性形状; 2)受力点一定要在材料的结合部;
3)根据铰节的特点,要考虑到节点的材料和形式的依据;
4)材料自身虽不弯曲,但仍有倒塌的可能,应尽量把材料 组合成三角形;
31
3、框架构造 是独立线框的空间组合,分为独立线框和立体线框;组合办
法有重复、渐变、自由组合、连续框架
在立体的创造中要形成主旋律,要有鲜明的主旋律。 次要的 是指形体中接近主要因素的要素,通过增强主次要素的对比,强调特 征; 从属的 起到连接主次的作用,能够和主要的、次要的要素相关联;
立体构成的形式要素
![立体构成的形式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ea75946dddccda38376baf61.png)
立体构成的形式要素(重点、难点 )
四、对比与调和 对比是指在一个造型中包含着相对的或相互矛盾的 要素。对比要素包括形、色、质的对比,如直与曲、 圆与方、动与静、明与暗、黄与紫等。 调和是指造型要素形、色、质等诸方面之间的统一 与协调。立体形态的调和方法是指两个以上造型要 素形成美的秩序。 1、线性的对比与调和 2、形体的对比与调和 3、方向的对比与调和 4、实体、空间的对比与调和 5、色彩、环境的对比与调和 6、材质的对比与调和
立体构成的形式要素(重点、难点 )
二、多样统一 是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中辨证法对立统一规 律在艺术中的应用,是所有艺术领域中的一 个总原理。
立体构成的形式要素(重点、难点 )
三、节奏与韵律 立体构成中的节奏表现为基本形按设计好的骨格进 行起伏、交错、渐变、厚薄等有秩序、有规律性的 变化。 韵律是节奏导致的一种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情感 感受,它没有形式可言,当形态大小、方向、位置、 色彩、光线、排列发生变化时,都可以产生韵律美。 1、渐变韵律 2、交错韵律 3、发射韵律 4、起伏韵律
线材的构成
硬线材的构成 (一)连续构成 选择有一定硬度的金属丝或其它线性材料,做构成 时不限定范围,以连续的线做自由构成,使其产生 连续的空间效果。表现对象可以是抽象的,也可以 是具象的。应注意的是: (二)垒积构造 把硬线材料一层层堆积起来,相互间没有固定的连 接点,可以任意改变的立体构成,叫垒积构成。材 料之间之靠接触面间的摩擦力维持形态。特点是易 于承受向下压力,若横向受力则很容易倒塌。
立体构成的形式要素(重点、难点 )
一、重复构成
二、多样统一 三、节奏与韵律 四、对比与调和 五、对称与均衡 六、联想于意境
立体构成的形式要素(重点、难点 )
立体构成的三要素
![立体构成的三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c1b81547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04.png)
立体构成的三要素一、立体构成的概念立体构成是现代设计领域中的一门基础造型课,它是研究立体形态各元素的构成法则,是将点、线、面、体等基本造型元素按照一定的构成原则组合成富有美感的立体形态的过程。
1. 形态要素- 点- 在立体构成中,点是相对较小的元素,它具有吸引视觉注意力的作用。
点可以是实际存在的小物体,如一颗珠子、一个小立方体等,也可以是相对概念上的点,比如在一个大的立体造型中,某个局部的小凸起或小凹陷部分可以视为点。
点在立体空间中的位置不同,会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
当多个点存在时,它们之间的排列组合方式,如等距排列、疏密排列等,会产生不同的节奏感和空间感。
- 线- 线在立体构成中是具有长度、方向和位置的元素。
线可以分为直线和曲线。
直线给人简洁、明快、稳定的感觉,如垂直的直线有挺拔向上的感觉,水平的直线有平静、稳定的感觉,倾斜的直线则带有动感和不稳定感。
曲线则富有变化和韵律,如螺旋线具有强烈的空间延伸感,自由曲线则充满了灵动和活力。
线在立体构成中可以通过不同的排列方式构建出各种立体形态,如线的交织可以形成面,线的聚集可以形成体。
- 面- 面是由线的移动所形成的,具有长度、宽度和一定的厚度。
在立体构成中,面有平面和曲面之分。
平面给人平整、稳定的感觉,不同形状的平面具有不同的视觉特性,例如正方形的面给人端庄、稳重的感觉,三角形的面具有稳定性和指向性,圆形的面则给人柔和、圆润的感觉。
曲面则具有流畅、动感的视觉效果,如球体的表面是曲面,它具有全方位的动态感。
面在立体空间中的折叠、弯曲、组合等操作能够创造出丰富的立体造型。
- 体- 体是由面的移动或者旋转等方式形成的,是立体构成中最具实体感的要素。
体可以分为规则体和不规则体。
规则体如正方体、球体、圆柱体等,它们具有明确的几何特征,给人简洁、整齐的美感。
正方体具有稳定、厚重的感觉,球体则是全方位对称的,充满了圆润和饱满感,圆柱体既有垂直的稳定感又有水平方向的延伸感。
2.第二章、形态要素
![2.第二章、形态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2f6a0180fd0a79563c1e72e0.png)
实线
与虚线相比实线在形态关系中属于积极的线,是指以现实形态呈现出的线, 其特征为长度与宽度差别比较显著的形态。任何以具体物质材料所构成的, 长度与宽度有显著差别的形态,都属于实线。
例如,电线、树枝、河流,以及在绘画、雕塑、建筑、艺术设计中的各种条 状的形态等。
在各种形态语汇中,线是知觉最丰富、用 途最广泛、造型变化最生动的一类。应该 说,线给人的知觉感受是多方面的,可以 非常生动而细腻地传递各种精神信息,尤 其是对人的性格、情感、情绪地传递,更 能够显现出独特的魅力。
在形态构成中,实点是指以现实形态呈现出的点, 也就是在感觉中比较“弱小的形态”。在一定的空 间范围内,任何以具体物质材料所构成的,面积、 体量弱小而直观的视觉形态,都属于实点的范畴。 例如,天空上的星星;大地上的甲克虫;服装上的 纽扣;以及在绘画、雕塑、建筑、艺术设计的整体 形态关系中,所显现出来的各种比较小的局部形态, 都可以被理解为实点。
线除了能够表达情感,传递精神气息之外, 另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分割空间。立体造型 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重新分割空间、调 节空间的过程,通过不同的线对空间进行 分割而确定形态轮廓、表示色彩范围、再 造新体量,并构成了各种新的空间范围和 各种新的形态特征。
2.3面
面是线移动的轨迹。 面的基本特征是所占据的空间面积比较大。 在形态构成学中,面同样也存在着“实面”与“虚面”
虚点的作用
虽然,抽象的虚点既不占有空间,也没有材料、 形状和色彩特征,但是,虚点在视觉关系中有 其独特而重要的功能。无论是从设计师们对视 觉形态的再造过程而言,还是从观众对作品造 型的观赏过程而言,都离不开这种没有任何形 态特征的虚点。这是因为,各种现实形态在整 体造型关系中的上下左右、疏密聚散之布局, 启承转合的运动节奏变化等不同的形态关系, 从本质上都是通过对虚点所在位置的控制来整 体把握的。在造型活动中,正是利用虚点对各 种现实形态的布局和动态进行整体关照,才得 以使设计师或美术家们,能够突破各种现实形 态具体外部特征的局限,宏观地把握造型的形 态、色彩,及其抽象的节奏与旋律关系。
形态要素
![形态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9bfa89d733d4b14e85246872.png)
形态要素任何一个立体造型都是有三要素构成的。
一是形态要素,二是机能要素,三是审美要素。
形态要素是指构成形态的必要元素,是存在于环境中的任何有形态的现象:形(由点、线、面、体构成)、色、肌理以及空间等。
机能要素是指蕴含于形态中的组织机构所应有的功能。
审美要素则要求综合各要素以达到完美的造型。
我们在现实生活中所接触的三维形态,根据其来源,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自然形态,指在自然法则下形成的各种可视或可触摸的形态。
它不随人的意志改变而存在,如高山、树木、瀑布、溪流、石头等等。
自然形态又可分为有机形态与无机形态。
有机形态是指可以再生的,有生长机能的形态,它给人舒畅、和谐、自然、古朴的感觉,但需要考虑形本身和外在力的相互关系才能合理存在;无机形态是指相对静止,不具备生长机能的形态。
自然形成,非人的意志可以控制结果的形称“偶然形”,偶然形给人特殊,抒情的感觉,但有难以得到和流于轻率的缺点。
非秩序性,且故意寻求表现某种情感特征的形称为“不规则形”,不规则形给人活泼多样、轻快而富有变化的感觉,但处理不当会导致混乱无章,七零八落的后果。
二是人工形态。
指人类有意识地从事视觉要素之间的组合或构成活动所产生的形态。
它是人类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创造的结果。
如建筑物、汽车、轮船、桌椅、服装及雕塑等等。
其中建筑、汽车、轮船等是从实用的功能来设计其形态的,而雕塑则是一种将形态本身作为欣赏对象的纯艺术形态。
这就使人工形态根据其使用目的的不同,有了不同的要求。
人工形态根据造型特征可分为具象形态与抽象形态。
具象形态是依照客观物象的本来面貌构造的写实,其形态与实际形态相近,反映物象的细节真实和典型性的本质真实。
抽象形态不直接模仿显示,是根据原形的概念及意义而创造的观念符号,使人无法直接辩清原始的形象及意义,它是以纯粹的几何观念提升的客观意义的形态,如正方体、球体以及由此衍生的具有单纯特点的形体。
形是构成形态的必要元素,它不仅指物体外形、相貌,还包括了物体的结构形式。
立体构成的形态要素
![立体构成的形态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81f0028a2cc58bd63186bded.png)
点材 点材是平面几何“点”的三维化。 点材由于材料支撑的关系,往往和线材、面材、块材
的构成相结合形成效果。
线材 线材是以长度单位为特征的型材。 无论直线或曲线均能呈现轻快、运动、扩张的视觉感受。
面材 所谓面材,通常指面状即面积比厚度大很多的材料。 在几何学上,面是由线的移动轨迹所致,但在现实生
活当中,由块体切割所形成的面,或由面与面之间的集聚 之构成则随处可见。
块材 块材是形态设计最基本的表达形式,是具有长、宽、
深(厚)三度空间的量块实体。 是立体空间形态最为有效的造型形式。
形态(点材、线材、面材和块材)、色彩与肌理是立 体构成形态的三要素。
方向、位置、空间、数量及重心,是构成形象中相 关与配合的要素,决定视觉元素彼此间的位置编排关系。
(三) 正八面体 (四) 正十二面体
(五) 正二十面体
体块立体
规律性组合 非规律性组合
二、立体构成材质的视觉特征 点材的视觉特征 点材的视觉特征活泼多变,是构成一切形态的基础,具
有很强的视觉引导作用,但视觉效果较弱。
线材的视觉特征 线材的视觉特征具空间感、轻快感、紧张感,有较强
的表现力,犹如人的骨骼支架。 Nhomakorabea面材的视觉特征 面材的视觉特征具延伸感、充实感,侧面具有线材的
特征,犹如人的皮肤。
块材的视觉特征 块材的视觉特征具重量感、充实感,有较强的视觉效
果,犹如人的肌肉。
感谢下 载
点、线、面、体的关系
1. 点、线、面、体在立体构成中的作用
点元素在立体构成中是用来确定位置 线元素在立体构成中是用来确定面的转折 面元素在立体构成中是用来确定物体的朝向 体元素在立体构成中是用来确定占有的空间量
2. 立体构成的种类
立体构成基本形态要素——线
![立体构成基本形态要素——线](https://img.taocdn.com/s3/m/2649f835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8c.png)
立体构成基本形态要素——线几何学上这样定义线: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只具有位置及长度,而没有宽度和厚度。
从造型要素来讲,线是具有长度的一次元要素,它的特征是以长度来表现的,与其他造型元素相比具有连续的性质,粗细与长度有着极端的比例就成为线。
线分为直观线和非直观线。
直观线是概念线,即面和形的边缘。
极薄的平面与平面相交部位便形成线。
曲面相交则形成曲线。
可以说,线是面与面的分界,起到分割作用,但线也可以起到结合作用。
非直观线具有隐蔽性,它在两面交接处隐蔽存在。
线按形态可分为:直线、折线和曲线。
(1)直线。
直线是最基本的线的形态之一。
直线包括水平线、斜线、垂直线等形式。
将直线通过垂直、水平方向的组合变化可构成二次元空间和三次元空间,表现出强烈的力度感。
现代高层建筑大多采用直线形态构建,用直线形态构建的斜拉桥承载力更大。
尽管直线易使人的视觉产生疲劳,但从视觉感知的效果来看,用直线构建的形态更容易感知。
水平线有安定、平衡、开阔的感觉,使人联想到海平面、地平线、大地,并产生平静、安静、抑制等心理感受。
垂直线有坚实、稳定、向上的感觉,充满积极进取的精神和意义,象征对未来的理想和希望。
斜线是直线形态中动感最强烈的、最有活力的线型.充满运动感和速度感。
斜线也最易使人产生不安定感。
斜线可产生巨大的拉力作用,斜拉桥就是根据力学原理利用对称斜拉索增强桥梁结构的稳定性。
斜拉桥夜景斜拉桥全景(2)折线。
折线是按几何角度转折的线。
每一段都是直线,两条直线间有折点(折点具有点的性质,起着联系两条线段的作用)。
折线有刚劲、跃动的感觉。
由于折线的方向具有可随意变化的特点,在造型中常常利用折线增强视觉引力。
(3)曲线。
曲线是柔韧而有转折的线,它的转折是平滑的。
曲线有规则曲线和自由曲线两大形态。
曲线优美、流动感强、充满运动感,运用得好.可产生鲜明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在线的表现中,不可忽视的还有消极之线。
所谓消极之线,就是不直接画线,仍有线的感觉。
立体构成:形态要素(面、体、块)(讲课复习)
![立体构成:形态要素(面、体、块)(讲课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d8e807a881c758f5f61f677a.png)
上课复习
63
Thanks
上课复习
64
上课复习
4
面材的特点和种类
一、层面构成 它的排列指若干直面(或少量柱面、
锥面)在同一个面上进行各种有秩序的连 续排列。基本面型简洁、丰富有变化。 变化形式:有重复、交替、渐变、近似等。 排列方式:有直线、曲线、折线、分组、
错位、倾斜、渐变、放射、 旋转等。
上课复习
5
上课复习
6
上课复习
7
上课复习
上课复习
26
半立体是以平面为基础而将其部分空间立体化,它的特性在于 平面凹凸的层次感和不同变化的光影效果;
上课复习
27
面材构成的基本加工手段: 折屈加工\压屈加工\弯曲加工\切割加工
上课复习
28
折屈加工
上课复习
29
直线折屈加工
上课复习
30
曲线及斜线折屈加工
上课复习
31
对称式组合加工
上课复习
上课复习
12
上课复习
13
3、自由式的堆积 :以基本形相互间作无规律无秩序的排列, 以视觉规律和空间虚实效果的疏密关系来构成一个大的体块。
上课复习
14
三、框形、块形组合造型 1、基本的框形与块形
框形:空心的正圆形、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等。 块形:实心的正圆形、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等。 2、变框与变块 在基本的框形与块形上作规则的变形。 3、插接 同一造型的框形或块形,用插接可塑造出多样的近似于球体的形态。
形 态 要 素——面、体、块
上课复习
1
3、面
积极的面是指具体的面 消极的面是指虚有的面
正方形、三角形、圆被称为三个基本形态;
《立体构成》第二章—构成形态的基本要素
![《立体构成》第二章—构成形态的基本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35bdd2a30029bd64783e2c75.png)
“For the 10%?”
项目训练
点、线、面、体设计制作练习 要求: (1)从空间设计的角度,运用点、线、面、体构成设计制作 作品各一件 (2)每件作品不小于30X30cm (3)材料自选,收集一切可以利用的材料进行设计制作 (4)设计新颖,具有创新性,做工精致
形态现实形态具象形态自然形态概念形态抽象形态自然形态无机形态人工形态有机概念形态偶然概念形态几何概念形态生物形态有机形态动物植物微生物天体沙石熔岩工业产品建筑雕塑平面广告标志标识三维形态二维形态生活中的三维形态自然形态自然法则下形成的可视或可以触摸的形态人工形态人类有意识的从事视觉要素之间的组合或构成活动所产生的形态有机形态无机形态具象形态抽象形态一点的立体构成一点的立体构成1
3. 面立体的作用 (1)增加视觉效果,如果将面重复叠加,能产生厚重感,并 增强实用功能 ;
(2)分割空间 ;
(3)在节省空间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支撑力。
创意书架
以面形态为主的 现代生活用品
2)板式构成
《城市景观》(图80)
3)插接构成
《晕》(图8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4)薄壳构成
《思维的风帆》(图82)
4)薄壳构成
生物形态 (有机形态)
自然形态 自然形态 (无机形态) 三维形态
现实形态 (具象形态)
人工形态
动物 植物 微生物 天体 沙石 熔岩 工业产品 建筑 雕塑 平面广告 标志、标识
形态
有机概念形态
二维形态
概念形态 (抽象形态)
偶然概念形态 几何概念形态
有机形态
自然形态(自然法则下形成的可 视或可以触摸的形态)
正方形的特点是表达垂直和水平; 三角形的特点是表达角度和交叉; 圆形的特点是表达曲线和循环。
第二章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
![第二章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182271b904a1b0717ed5dd13.png)
4.拓扑构造
拓扑学是几何学的一个分支,但是这种几何学又和通常的平 面几何、立体几何不同。因为大量自然现象具有连续性, 所以拓扑学具有广泛联系各种实际事物的可能性。通过拓 扑学的研究,可以阐明空间的集合结构。
德国数学家莫比乌斯(1790~1868)在1858年发现了莫比乌斯 曲面
• 1,形的概括性
• 视觉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们对复杂形体的感知与记忆带有概括的综合 性特点,这是我们大脑对形象信息长期加工后的进化选择。
2.稳定与轻巧
• 物体的重心越低,稳度越大,平衡感越强。 • 材质的重量感也成为影响稳定感与轻巧感的因素 • 材料表面的色彩明度低,稳定感相对较强;材料
表面的色彩明度高,轻巧感越强。
第二章 立体构成的基本要素
第一节 形态要素 第二节 形式要素 第三节 材料要素 第四节 技术要素
第一节 形态要素
形态要素是构成形态的最小单元,是基本要素,包括形、色、 质、空间四个方面。任何形态的存在都无非是这些基本要素 的共同呈现。
• 1,形态
立体构成的基本造型要素不同于平面构成中虚幻表现, 具体的点、线、面、体在空间
第一步 要在创意设计的基础上画出图样。 第二步 是在规划图样基础上放大到实际尺寸,在材料上定好
线 第三步 初加工 第四步就是精加工
创作加工的过程是一个可变性很大的过程,中间会有很 多不确定的因素,需要我们在开始尽可能考虑周全,安排 好每一步工作。
第三章 平面与立体间的思维转换
•
在初始阶段,应该循序渐进,由简到繁的进
三、根据材料的固有形态分类
有形材料: 指有一定自身形态的材料如石头、金属、 木材等。
无形材料: 指没有固定形态,可随外界因素而改变 形状的材料。如砂土、石膏、塑料、纸浆等。
立体构成的要素
![立体构成的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a7c999a6fd0a79563c1e7222.png)
是既视觉化,又触觉化的实体。
(1)点 立体构成中的点,是构
成一切形态的基础。 作用:点缀、装饰、划 分空间、视觉导向
(2)线 线决定形的方向,具备
速度和延伸感。 直线 曲线
(3)面 立体构成的主要形态,
具有充实感、延伸感和 扩展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面 曲面
(4)体
指经过人的加工、创造而成的物质形态。如
建筑、车辆、工具等。
(3)具象形态 指没有经过概括提炼的
客观存在的形态。
(4)抽象形态 指用造型要素点、线、
面、体、色等经过高度 概括而形成的非具象立 体形态。
(5)意象形态 介于具象形态与抽象形
态之间的形态
立体构成的造型要素,即点、线、面、体,
对比与调和等。
(1)种类方法
加法:粘贴、焊接、捆扎、堆砌等
减法:切割、凿刻、钻孔、打磨等
模具成型
(2)组装:通过节点连接起来各个部分
滑接点:组成件可以自由滑动
铰接点:通过铰链可以旋转
刚接点:固定死的组合方式
(3)表面处理
有些立体构成形态在完成组装后,需进行抛
1、形态要素 3、材料要素 5、制作要素
2、造型要素 4、形式要素
形态指立体物的整个外貌,是无数形状的构
成的综合体。 好的形态指从各个角度观察,都具备美感。
(1)自然形态 指存在于自然界的一切
可视、可触的物质形态, 如山石、水、树木、动 物等。
(2)人工形态
光或涂饰处理。
浑厚感、分量感
几何形体
不规则体
材料是立体构成的物质基础,不同材料有不
立体构成形态要素
![立体构成形态要素](https://img.taocdn.com/s3/m/5c2faaca650e52ea54189846.png)
4、体
体占有实质的空间,所以从任何角度 都可以通过视觉和触觉感知它的存在;
正量感是实体的表现,负量感是虚体 的存在;
体可分为:半立体、点立体、线立体、 面立体和块立体
半立体是以平面为基础而将其部分空 间立体化,它的特性在于平面凹凸的层 次感和不同变化的光影效果;
点立体是以点的形态在空间产生的视 觉凝聚的形体,它富有玲珑、活泼的独 特效果;
自然无机形 现实形态
写实具象形态
人工具象形态 变形具象形态
人工形态 理性抽象形态
人工抽象形态 非理性抽象形
一、自然形态 自然形态总的来说包括有机与无机两种 具体的形态:
自然有机形态指的是: 接受自然法则支配或适应自然法则而
生存的形态,也就是富有生长机能的形 态;
自然无机形态指的是: 原本就存在于世界,但不继续生长、
非人力所能完全控制其恒定现象的形称 为“偶然形”;它富有特殊、抒情的效果, 但容易流于轻率
顺乎自然且具有秩序性美感的形称为 “有机形”;它有舒畅、和谐的感觉, 但要考虑形体本身与外在力的相互关系 才能合理的存在;
非秩序性且故意寻求表现某种情感特 征的形称为“不规则形”;它富于活泼、 多变而轻快的效果,但容易造成混乱与 杂乱的弊端;
演进的形态,也就是不再有生长机能的
二、人工形态
人工形态是指人类有意识的从事各种有 形的活动;
从活动意识角度来分,可分为“纯粹造 型”和“实用造型”
“纯粹造型” 是指不受任何条件因素限制而随个人的
意欲表达其目的造型活动;
“实用造型” 是指为特定的机能条件去完成的造型活
动;
就形态的外貌即外形来分,可分为 “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
“具象形态” 是指以模仿客观事物而显示其客观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体造型基础知识——形态要素一、点(一)概念:点是最小的视觉单位,点的连续排列形成虚线,密集排列形成虚面、体。
点的概念不是绝对的,是相对的(人和蚂蚁,高楼与人)。
(二)基本特征:它的不同排列方式可以产生不同的力量感和空间感。
例如,大的点比小的点强;外形复杂的点比外形简单的点强;表明拱起的点比平坦或凹陷的点强;色彩对比强烈的点比弱的点更吸引视线;占据中心的点比处于边缘的点强烈;材质肌理丰富的发光的点比肌理单纯的不发光的点醒目。
(三)点的作用:(1)强调与节奏位置变化:在空间中,居中的点引起视觉稳定的集中注意;位置上移产生漂浮感,反之则有跌落感;位置移到上方一侧,产生不安定的感;移到下方中点时,产生踏实的安定感;移动左下或右下,踏实和安定中增加运动感;两个点:空间中,两个不同位置的相同点,点间形成张力感,这种张力感呈现为二点的视线,看不见,唯有在心理上才能感到;群点规律:一群点集合在一起时,成为线,也可以看成面;群点经过有序排列会产生连续和简短的节奏和线形扩散效果,如,由大到小渐变排列产生由强到弱的运动感,同时产生空间深远感,能加强空间变化,起到扩大空间的效果;沿高或宽两个方向或者高宽纵三个方向,较近的会产生面或者体的感觉,点放置位置越远与而已产生分离的效果,反之聚集、结实。
(2)凝聚视线让我们的视觉集中,如夜晚大海上的灯塔、黑夜中的萤火虫、服装上的饰扣等,都会吸引我们的视线。
如果两个性质相同的点同时存在于视野中,我们的视线会往返于视野中,三个点的话视线往返形成虚构三角形。
二、线(一)概念:由点的运动轨迹形成,概念上只有长度和方位,没有宽度和厚度。
(二)基本特征:粗线——力量感,细线——纤弱;粗糙线条——粗犷、古朴,光滑线条——细腻温柔。
(三)造型方式:(1)直线:包括水平线、垂直线、斜线和折线,水平线与垂直线都有牢固、平静、沉着大方。
直线像男性,冷漠、严肃、紧张、明确、锐利。
在形态构成中具有规范、稳定和调和的作用。
水平线——是直线最简单的行,能保持重力与均衡,产生横向扩展的感觉,安定感强。
可以使人感到安静、温顺、和平、平稳、安定、广阔、无垠的感觉;垂直线——强烈的上升与下落的力度,表达严肃、高耸、直接、明确、生长和希望的感觉;斜线——斜线的动势造成不安定、动荡和倾斜感。
向外倾斜可以引导视线向深远的空间发展;向内可以引导视线的交汇点集中。
特殊斜线,如45度角或对角线具有较好的规律、安定、调和、均衡的感觉,所以也用作运动感较强的造型。
斜线有一中僵硬与安详之间的条和效果——比水平线或垂直线更有趣味,更放松。
(2)曲线:曲线像女性、优雅、优美、轻松、柔和、有旋律。
主要包括几何曲线和自由曲线。
几何曲线——圆、椭圆、抛物线,具有饱满、弹性、严谨、理智、明快、和现代的感觉。
几何曲线的绘制需要借助绘图仪器,带有机械的冷漠感。
自由曲线(自然形成或手绘)——丰润、柔和、富有人情味、优雅。
如;闪电的自由曲线具有强烈的活动感,用手自由绘制的波浪线体、弧线体等。
自由曲线按特征可以分为C 形、S形、涡线形。
C线——简要、华丽、柔软;S线——优雅、魅力、高贵;涡线——壮丽、模糊。
自由曲线在曲线中最具有优雅和柔和的感觉,但如果复杂形过于夸张,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给人混杂不明确的感觉。
三、面(一)概念:明显薄的形体,可以有一定厚度,但是与长和宽比较要小的多。
只要面在厚度、高度和周围环境比较之下,显示出不强烈的实体感时,它就属于面的范畴。
面具有强烈的方向感。
(二)造型方式:(1)规则面(几何形):利用数学法则、定律构成,具有明确、理智、秩序的特点,但容易产生单调和机械的弊端。
好比色彩中的三原色。
圆形——总是封闭的,具有饱满、肯定和统一的效果,能表现循环、滚动、运动、和谐、柔美的感觉。
美学中它是完整之形,哲学中它是完美无缺的哲学概念。
方形——与圆相对的形体,其中长方形、矩形以直角构成。
表达垂直、水平、单纯、严肃、明确和规则的特征。
正方形具有稳定的扩张感,平行四边形有运动倾向。
三角形——三边三角,简洁、明确、正确、平稳安定,倒三角极不安定,呈现动态扩张和幻想的感觉,三角形是最稳定的造型。
(2)不规则面(有机面):不能利用几何方法计算,富于变化但不违背自然规律,给人和谐、自然的感觉。
任意形——潇洒自如;偶然形——不确定性和偶然性。
四、体(一)概念:实际上,任何形态都是一个体。
体的基本特征是占据三维空间,体可以由面围合而成,也可以由面的运动形成。
体的基本形是球体、立方体、圆锥体。
(二)基本特征:球体是最原始的形体,给人以充实、圆满的感觉;立方体具有安定、方正和平实的秩序感;圆锥体给人一种移动上升和自我中心的感觉。
(三)造型方式:(1)几何体:几何形的运动轨迹形成几何平面体几何平面体——由四个以上的平面、以其便捷直线相互衔接形成封闭的空间实体。
一般具有简练、大方、稳重、严肃、沉着的特点。
如埃及金字塔组成的四个形底面正方形、四面为三角形的椎体造型,矗立在广袤的沙漠上,给人稳定、恒久、醒目的感觉。
最基本的几何平面体为长方体与正方体。
几何曲面体——由几何曲面构成的迴转体,如球体、圆环体、圆柱体、几何曲面、秩序感强。
球体是三次元中最完整的形,具有浑然一体的感觉。
(2)非几何体自由体——物体受到外力的作用和物体内部抵抗力抗衡所行程的,具有柔和、平滑、流畅、单纯、圆润的曲面形体,他们大多反映的是朴实而自然的形态。
如鹅卵石,长年累月经河水的冲刷,其内力膨胀,外部光滑细腻,显得充盈富有动感,是一种优美的有机形态。
2、自由曲面体——由自由曲面所构成的立体造型。
包括自由曲面形体和自由曲面所形成的回转体,如酒瓶、花瓶等,其中大多数造型为对称造型,对称而规则的形态加上变化丰富的曲线,能表达既凝重、端正而又优美活泼的感觉。
五、空间(一)概念:立体造型是形体占据三次元空间。
(二)类别(1)物理空间:实体限定的空间,有人称为“实空间”(2)心理空间:指空间感,是看不见的,也称“虚空间”,实际不存在但能感觉的到的空间,是实体向周围的扩张。
如,空间对人形成的压抑、开放、虚实等心理感受。
六、材料(一)纸张:适度的透光性、吸湿性,十分环保。
表现手法:拼贴、折叠、弯曲、切挖折式弯曲、压纹、三角、皱、烧、扎、撕、染、编织、纸浆造型等(二)木材:朴实、环保,不同材质不同结构纹理、不同性格脾气。
表现手法:锯、钉、粘、捆扎、榫头、着色等(三)金属:焊、铸、腐蚀(四)塑料、陶瓷、综合材料、创新材料、废物利用。
七、形式美要素(一)对比与和谐(1)形状对比与调和:形状、大小越接近(老人)越调和;反之对比强烈(儿童)。
对比强的形状必须调和,可以作近似处理,使不同的形状接近。
近似重复的、整齐的形状则要在对比上下功夫,以免单调乏味。
(2)方向对比与调和:横竖、直线与斜线,但必须以一方为主体,才能形成有轻有重,有主有次。
方向上若对比很强,调和方法——可以在大小上作相等或近似处理。
(3)体量对比与调和:体积厚薄、大小形成的对比,常来强调视觉中心,强调主体。
(4)材料对比与调和:软质与硬质,固体与液体,透明与不透明等(5)动静对比与调和:指心理上,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动和静。
如曲线、曲面、斜线、斜面有动感,而水平垂直的线和面表现出静止感。
如产品中的流线型、抛物线、水滴等形状都具有速度感与动感。
(6)色彩对比与调和:色彩配比的量的多少、面积、位置、质地、色相、纯度、明度的差别、形态差别越小越调和,反之对比。
(二)单纯与群化:单纯=省略、归纳、净化、夸张等手段创造易识别的简单形态去表达丰富深刻的信息内容。
单纯化使形象的本质更加突出,醒目便于识别,容易集中视觉。
但是单纯非简单,可以说是“少即是多”。
简单意味着单调、乏味、呆板,以致失去视觉吸引力。
单纯是去除繁杂,高度精炼后表达丰富的信息量。
“群化”——相同“物”的重复,当形象单纯化后,可以利用群化形成一定秩序从而使得造型更丰富。
(三)对称与均衡(1)对称(左右、上下、上下左右完全对称)——A=A——突出中心的作用,如两旁是同样的形体。
人的视觉在观察整个物体是习惯于有左边横向右边看去,如果左右两边形象完全相同,人的注意力就会在左右两者间动荡,最后停在中间。
所以对称也强调中心部位的处理。
——对称能让人产生庄重、大方、平和、完美的感觉。
同事也会产生拘谨、呆板的感觉。
因此要根据场合灵活运用。
(2)均衡——A=B——是力的平衡(一斤棉花一斤铁),比对称更加具变化。
均衡强调安定静止的现象。
也就是说在整体上,给人不偏不倚的安定感觉,产生一种均衡的美感。
(四)比例与尺度:古老的形式美法则,起源于古典建筑,如古希腊神庙。
(1)黄金比例:1:1.618……,如长方形长短边之比等于黄金分割会比较美观;(2)等差数列:2、4、6、8、10……;(3)弗波纳奇数列:1、3、5、8、13、21、24……(每一项是前两项之和);(4)平方根矩形:1:√X(X>2,整数);(五)节奏和韵律(数字代表数量、高低、大小、虚实)(1)重复韵律:1、2、3 1、2、3 1、2、3 1、2、3 ……(2)渐变韵律:1、3、5、8、13、21、24……(3)起伏韵律:1、2、3、1 1、2、3、1 1、2、3、1(4)交错韵律(六)联想、想象与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