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视与弱视 PPT

合集下载

斜视与弱视精品医学课件

斜视与弱视精品医学课件

治疗方法的选择与评估
01
评估病情
医生需对患者的斜视类型、程度 、原因等进行全面评估,确定最
佳治疗方法。
03
治疗流程
医生会根据评估结果,制定详细 的治疗计划,包括治疗方法、治
疗时间、治疗费用等。
02
考虑因素
治疗方法的选择需考虑患者的年 龄、病情、身体状况、经济能力
等因素。
04
定期随访
治疗后,医生会定期随访患者, 观察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
非手术治疗方法
配戴眼镜或隐形眼镜
药物治疗
通过配戴眼镜或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减 轻斜视症状。
使用肉毒杆菌毒素、肾上腺素等药物,减 弱或加强眼外肌的力量,改善斜视症状。
视觉训练
非手术治疗效果
通过特定的眼肌训练,增强眼外肌的力量 ,提高眼球运动的稳定性,从而改善斜视 症状。
部分患者可通过非手术治疗方法改善斜视 症状,但效果可能较慢且不稳定。
手术治疗方法
手术适应症
斜视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符合 手术指征者。
手术原理
通过调整眼外肌的长度,改变眼球的 牵拉力量,从而消除或减轻斜视症状 。
手术方法
根据斜视类型和程度,可选择单眼或 双眼手术,包括直肌后徙、直肌缩短 、上下直肌加强等。
手术治疗效果
大多数患者术后症状明显改善,部分 患者可能仍需配戴眼镜或隐形眼镜来 辅助视力。
定期评估治疗效果
在治疗过程中,需要定期评估治疗效果,调整治疗方案。
05
斜视与弱视的预防与保 健
斜视的预防与保健
定期眼科检查
儿童和青少年应该定期进行眼科检查,以便 及时发现斜视问题。
矫正屈光不正
及时矫正近视、远视和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 ,以减轻眼部疲劳和不适。

斜视和弱视PPT课件

斜视和弱视PPT课件

8
举例
共同性斜视
• 单眼性斜视:假设右眼为单眼性斜视,遮盖右眼让左眼注
王 彦 建
视目标时右眼偏斜,去除右眼遮盖时,两眼均在原位不动。反之 遮盖左眼,让右眼注视目标时,则左眼偏斜;但当去掉左眼遮盖 时,左眼立即恢复原来注视位置,而右眼则偏向斜视方向,出现
两眼均有转动。
• 交替性斜视:遮盖右眼嘱左眼注视目标,或遮盖左眼嘱
右眼注视目标,当去掉遮盖时,两眼均保持原位不转动。
9
角膜映光法
王 彦 建
每偏斜1mm约相当于斜视弧7~7.5度
10
王 彦 建
11
王 彦 建
12
王 彦 建
13
王 彦 建
14
眼球运动状况检查
• 单眼运动检查
了解单眼某条肌肉最基本的功能及代偿情况。
王 彦
• 双眼运动检查

了解在各方向运动的一组配偶肌协调情况,是否不
足或过强。
15王 彦 建16王 彦 建17
马多克(Maddox)杆检查法
• 主要用于检查隐性斜视。 • 检查在暗室进行,嘱受检者注视5米处灯光。
王 彦 建
18
• 格雷夫法(棱镜分视法)
王 彦 建
19
同视机定量分析法
王 彦 建
20
隐性斜视
• 一种潜在性眼位偏斜;
• 在融合反射控制下保持双眼单视;
王 彦 建
斜视和弱视
基础知识
1
眼外肌的解剖及其功能
• 四条直肌,两条斜肌 • 除下斜肌外,均起源于总腱环; • 上下直肌与视轴成23°,上下斜肌与
视轴成51°
王 彦 建
2
眼外肌作用
眼外肌
内直肌

斜视与弱视整理课件ppt

斜视与弱视整理课件ppt
22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治疗方法
1、矫正屈光不正 2、治疗弱视 3、手术治疗: 斜视角已稳定或非手术治疗后仍
偏斜 ➢ 内斜:内直肌后退,外直肌缩短 ➢ 外斜:外直肌后退,内直肌缩短
23
什么是斜视???
眼睛歪 了呗☺
2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基本概念
➢ 斜视:双眼注视物体时,物像不同时落在 双眼的黄斑中心凹上,即一眼注视 目标时,另一眼偏离目标
3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治疗
戴镜,手术
无 病因治疗,神经营养
三棱镜,手术
26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麻痹性斜视(右内直肌麻痹),右眼内转运动受限
第二斜视角
第பைடு நூலகம்斜视角
麻痹性斜视(右眼外直肌麻痹),第二斜视角>第一斜视角
共同性斜视
特点 无器质性障碍 无运动障碍 第一、二斜视角相等 无复视,无代偿性头位
发病机制 不清楚 与解剖、调节、神经支配等因素有关
分类 据偏斜的方向 : 内斜,外斜,上斜
19
火灾袭来时要迅速疏散逃生,不可蜂 拥而出 或留恋 财物, 要当机 立断, 披上浸 湿的衣 服或裹 上湿毛 毯、湿 被褥勇 敢地冲 出去

斜视与弱视-视光PPT课件

斜视与弱视-视光PPT课件
3.双眼同时视:两眼能同时以黄斑中心凹注视同一个物像。这是正常双眼视觉形成必须 具备的最基本条件。
4.融合力:双眼有正常的融合力及融合范围,能将落在视网膜非对应点的物像通过知觉和 运动性的融合调整到对应点上,这样物像才能被大脑感知为同一物体。能产生知觉融合的 条件是,两眼所接受的物像大小差异要在5%以下,其形状、明暗、颜色等方面要相似,差 异在5%以上则中枢无法融合,必然产生单眼抑制。
(二)屈光参差性弱视
常为单眼性,因双眼屈光度相 差大,双眼黄斑所形成的物像 大小、清晰度不等,大脑难以 或无法融合两眼物像,而对屈 光度大一侧眼产生抑制。多为 中心凹注视或旁中心凹注视, 预后较好。一般双眼球镜度相 差≥2.50D,柱镜度≥1.0D。
(三)屈光不正性弱视
常为双眼性,一般发生于没有 及时戴镜矫正的高度屈光不正(远 视≥3D、近视≥-6D、散光≥2D), 是因为黄斑没得到清晰的形觉影像 刺激,发育障碍导致的弱视,预后 最好的一种弱视。
(3)机械性 外伤眼眶骨折引起眼外肌嵌塞;网脱手术外加压,环扎带 及周围组织粘连。
2、临床表现
(1)斜视:如外直肌麻痹,眼球向内侧斜 (2)眼球运动障碍:如外直肌麻痹,眼球不能外转 (3)第二斜角大于第一斜角 (4)复视 (5)代偿头位,避开向麻痹肌作用方向转动,消除复视
斜视的检查
斜视的检查主要是在与正常眼位的比较中判断眼球位置及运动的异常,同时要了 解这种异常对双眼视觉带来的影响。
笫三级:立体知觉,也称立体视:由于正常瞳孔距离和注视角度的不同,造成左右眼视网膜上
的物像存在一定程度的水平差异,即双眼视差,这种视差是产生立体视觉的基础,Panum对应感觉区 内,存在轻微视差的物像刺激双眼视网膜对应点,由此大脑产生对该物体三维空间的立体形状及判断 其位置远近距离关系的感知能力。是最高级别的双眼视觉。

视光学与斜视弱视介绍PPT课件-图文

视光学与斜视弱视介绍PPT课件-图文

被动治疗方法
传统遮盖疗法 遮盖键眼,训练弱视眼 全天遮盖full-time 部分时间遮盖part-time 短小遮盖minimun
压抑疗法
光学药物压抑疗法 压抑健眼 药物压抑疗法 睫状肌麻痹剂 散瞳 塑料薄膜压抑疗法 压抑健眼
弱视治疗(3)
旁中心注视治疗方法 后像疗法 用特制视镜炫耀中心窝外视网膜,黑斑保护中心窝,后像出
分类:内斜、外斜、性垂直斜
视少见。
共同性内斜视
调节性内斜视: a.2-5岁发病; b.中度远视 c.早期为间歇性 d. AC/A正常。
共同性内斜视 comitant esotropia
非调节性内斜视:与屈光调节没有关系 后者包括:先天性内斜视 基本型内斜 视 近距离内斜视
共同性内斜视的诊断:
配镜原则: 1. 最低度数, 2.矫正视力达到正常水平。
治疗方法
假性近视:睫状肌麻痹剂, 用眼卫生 真性近视:光学矫正 框架眼镜 角膜接触镜:
视野大,外观漂亮。适用高度近视、屈光参差、 特殊职业。缺点:可能感染。
1.RK手术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radial keratotomy,RK) 30-40年代日本学者佐腾切内皮面 70年代苏联学者Fyodorov切角膜前层,不伤 及内皮
屈光检查方法(1)
主观检查法 :又称为显然验光法,插片法。适应 症:40岁以上的患者。
第二云雾法,适应症:远视或远视散光患者,高 度远视镜片,逐渐降低远视的度数,直至最佳视 力。
屈光检查法(2)
客观检查法 :睫状肌麻痹,客观准确 适应症:年幼儿童 具体方法: 检影法 电脑验光仪。
治疗原则
眼的调节
各种距离的物象都能够聚焦在视网膜 上
自动调整屈光能力的功能称为调节功 能(accommodation)。

斜视与---弱视 PPT课件

斜视与---弱视 PPT课件

弱视的临床特征
视力不良而且矫正不能达0.9,眼部无明显 器质病变。 光觉异常:绝大多数患者通过黑暗玻璃看 视力表,视力相应退几行,但斜视性弱视 眼则视力略有提高或不改变。
弱视的临床特征
对比敏感度功能( CSF ):其曲线低 下,峰值左移。 拥挤现象:单个视标的视力比成行排 列的视力表视力好。 注视性质:可为中心注视或旁中心注 视。


3.视觉刺激疗法∶一种可缓慢、匀速转动的 黑白条栅刺激。每次 7分钟,对中心注视者 好。
4.红光闪烁法∶定量红色光谱和频率会使弱 视眼黄斑中心的锥细胞兴奋,可帮助旁中心 注视纠正成中心注视。


5.氦—氖激光法∶通过小功率的激 光照射黄斑中心点,提高锥细胞的 功能。


6.Haidinger光刷治疗∶认为黄斑有 特殊排列的Homle 纤维, Haidinger将白光加偏光后可以使中 心点看到直交的黄色和青色毛刷状 内视现象。根据这一原理设计此仪, 使光刷中心努力移至图形中心,消 除旁中心注视,每次5分钟。
弱视的临床特征
视觉电生理检查:
P-ERG,B波振幅下降,后电位 振幅下降。 P-VEP,潜伏期延长,波幅下降。


首先应给患儿选配合适的 眼镜,再进行训练。

常用的方法:

1. 遮盖法∶根据病情轻重、年龄决定 具体遮盖时间。 2. 增视疗法∶即后像法,适用于旁中 心注视,必须由医护人员进行。
眼外肌的主要作用
内、外直肌:内转和外转
上、下直肌:上转和下转 上斜肌:内旋 下斜肌:外旋
眼外肌的神经支配
动眼神经:内直肌、上直肌、下直肌和下 斜肌
滑车神经:上斜肌 外展神经:外直肌

斜视与弱视ppt课件

斜视与弱视ppt课件

整理版课件
20
病因病理
2.中医病因病机: (1)先天禀赋不足眼带发育不良或眼珠 发育异常。(2)婴幼儿期长期逼进视物或头部偏向一侧, 视之过久致筋脉挛滞而致目偏视。(3)风邪痹阻阳明、 厥阴经络,以致筋脉拘挛或麻痹。(4)脾胃虚弱,约束 无权或脾胃失调,津液不布,聚湿生痰,复感风邪,风痰 阻络,脉络失畅所致。(5)或热病伤阴,或血虚生风, 风动加痰上扰而致。(6)外伤或肿瘤压迫,经络受阻所 致。
整理版课件
1
整理版课件
2
斜视和弱视
自治区中医医院眼科 卜倩
整理版课件
3
【目的要求】 1.目的:明确掌握眼肌的检查方法,明 确其鉴别诊断。弱视的概念及发病机理。 2.要求:熟悉眼肌病病因、特点及检查 方法;熟悉共同性斜视与麻痹性斜视的鉴 别诊断。了解斜视的手术方式。
整理版课件
4
【重点与难点 】
脾胃虚弱——眼带失养 脾气虚弱——眼带转动无力 脾胃运化失调——聚湿生痰
整理版课件
8
眼外肌
眼球依靠眼外肌的收缩和松弛产生协调的 运动
两眼各有四条直肌,两条斜肌
整理版课件
9
眼外肌的运动功能
整理版课件
10
左眼外肌的运动功能
上斜肌(向外下)
上直肌(向内上)
内直肌(向内)
下直肌(向内下)
整理版课件
整理版课件
17
斜视分类
根据融合功能分:隐斜视,间歇性和恒定 性斜视
根据眼球运动有无变化分:共同性和非共 同性斜视
根据发病年龄分:先天性和获得性斜视 根据偏斜方向分:水平和垂直斜视
整理版课件
18
非共同性斜视与共同性斜视鉴别
非共同性
共同性

斜视和弱视眼科学-PPT课件

斜视和弱视眼科学-PPT课件

斜视临床检查法
双眼注视时,一眼眼位偏斜称为斜视 (strabismus). 一. 斜视的检查(Examinaton of strabismus) 1. 病史(history):家族史,发病年龄,发生类 型,偏斜类型,注视性质,治疗史等。 2. 一般情况:偏斜方向和程度,眼裂大小等
3. 视力检查visual acuity: 4. 屈光检查refractive examination: 5. 斜视的定性和定量检查(Quantitative examination of strabismus) (1)遮盖试验(cover test): A.交替遮盖试验: B.遮盖-去遮盖试验: (2)角膜映光法:
上方肌内旋,下方肌外旋
六个诊断眼位
协同肌和拮抗肌 单眼某一眼外肌行使主要作用时,还有其它眼 外肌来协助完成,起协助作用的眼外肌,称协 同肌。 如垂直注视时,上直肌和下斜肌是使眼球向上 运动的协同肌。 眼外肌的运动尚需相互制约,以免超出所需要 的运动范围,相互制约的眼外肌称为拮抗肌。 如同一眼内转或外向同一方向共同运动时,使双眼 向同一方向运动的肌肉称为配偶肌。
非共同性
发病 骤然
共同性
逐渐进展 无受限 两个斜视角相等 无
眼球运动 向麻痹肌运动方向受限 斜视角 复视 第二斜视角>第一斜视角 有
代偿头位


第一斜视角:健眼注视目标,斜眼的偏斜度。 第二斜视角:斜眼注视目标,健眼的偏斜度。
非共同性斜视
主要指麻痹性斜视(少数痉挛性), 是由于支配眼肌运动的神经核、神经或眼 外肌本身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眼外肌麻痹 所致的眼位偏斜。
完全相同的图像综合成一个具有立 体感的图像 三级视功能
产生双眼视觉的基本条件
双眼视力比较接近

弱视、斜视ppt课件

弱视、斜视ppt课件

斜视
斜视
(2)单马氏杆检查法:由一组平行排列的柱镜组 成,通过马氏杆能把点光源变成一条线,且该光 线的方向于马氏杆柱镜排列方向互相垂直。 检查水平斜视:5M处放臵一点光源,把马氏杆水 平放在患者右眼前,患者右眼看到一竖线,左眼 看到白色点,如果点线重合,说明没有斜视;如 果竖线在右,白点在左,为同侧性复视,说明是 内斜视,需加底向外的三棱镜矫正,直至两点重 合,所加三棱镜度数即为斜视度数;如果竖线在 左,白点在右,为交叉性复视,说明是外斜视, 需加底向内的三棱镜矫正,直至两点重合

斜视
斜视


遮盖去遮盖法;鉴别隐斜视和显性斜视的方法。 (1)定性:遮盖一眼,观察未遮盖眼的运动方 向,如出现运动,说明有显斜视;如果未遮盖 眼不动,再以同样方法遮盖另一只眼,观察对 侧未遮盖眼的运动方向。第一次遮盖的若为患 者的偏斜眼,对侧未遮盖眼不会发生运动,因 为遮盖前后都是非斜视眼注视;如果遮盖的是 患者的非斜视眼,偏斜眼则回出现运动。所以 该检查法必须先后遮盖两只眼睛才能得到正确 结果。 (2)定量:同交替遮盖法
弱视
二、分类 斜视性弱视:患者由于斜视,物像在双眼不落到正 常视网膜对应点上,引起的复视和视混淆感到不适, 大脑视皮质主动抑制斜视眼传入的视冲动,该眼黄 斑功能长期被抑制造成弱视。 屈光参差性弱视:由于屈光参差(2.5D以上)造 成两眼视网膜成像大小不等,融像困难,大脑视皮 质中枢只能选择抑制屈光不正程度较重的眼,该眼 形成弱视。
弱视、斜视
弱视
一、定义: 1,从弱视成因上: 弱视是指在视觉系统发育的关键期(出生后3个月 ~5岁,特别是2岁以前)进入眼内的视觉刺激不 够充分,剥夺了形成清晰物象的机会(形觉剥夺) 和(或)两眼视觉输入不同引起清晰物象与模糊物 象之间发生竞争(两眼相互作用异常)所造成的单 眼或双眼视力发育障碍,一般矫正视力≤0.8。 2,一般定义: 凡双眼无明显器质性病变,矫正视力≤0.8者称 为弱视。

斜视与弱视 PPT-

斜视与弱视 PPT-

• 调节性内斜视:
1.调节性内斜视: 远视引起,戴镜可完全矫正 2. 高AC/A调节性内斜视: 看近斜视度大于看远斜视度 屈光矫正 3. 部分调节性内斜视:戴镜+手术
● 非调节性内斜视
治疗: 手术
(2)外斜视: ● 间歇性外斜视:
治疗: 手术
.
• 恒定性外斜视: 治疗:手术
先天性上斜肌麻痹
1. 非手术治疗:
A. 光学治疗: 治疗屈光不正 B . 治疗弱视:
遮盖治疗
2. 手术治疗:
肌肉减弱术
肌t strabismus 共同性斜视
Incomitant strabismus 非共同性斜视
共同性斜视:
眼外肌功能正常,眼球向各个方向注视时斜视角相 同
共同性斜视特点:
- 出生时: 视力 0.05; - 3 岁时: 视力 0.5, - 5-6岁时:视力 1.0
诊断标准: 3岁:0.5 4-5岁:0.6 6-7岁:0.7 7岁以上:0.8
分类:
• 斜视性弱视 • 屈光参差性弱视 • 屈光不正性弱视 • 形觉剥夺性弱视
治疗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去除病因,屈光矫治,遮盖治疗等
斜视与弱视
斜视
不同类型斜视:
眼外肌的解剖与生理:
二条水平直肌 二条垂直直肌 二条斜肌
眼球运动:.
单眼运动:相互配合 双眼运动:协调一致
正位眼:
向前方注视时眼外肌保持平衡,破坏融合后 双眼均无偏斜
.
斜视 strabismus
斜视:
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即一眼注视某一目标时,另一眼注视另为的目标 • 眼球偏斜方向:
1. 眼外肌功能正常 2. 通常无复视 3. 第一斜视角等于第二斜视角 4. 向各个方向注视时斜视角不变

斜视和弱视

斜视和弱视

流行病学
斜视
共同性斜视在儿童中较为常见,发病率为1%-2%;麻痹性斜视的发病率相对较 低,约为0.1%。
弱视
据统计,我国儿童弱视的发病率为2%-4%,其中斜视性弱视占30%-40%,屈 光不正性弱视占40%-50%,屈光参差性弱视占10%-20%,形觉剥夺性弱视占 10%-20%。
02
斜视的症状与诊断
视觉训练
通过一系列的视觉训练活动,帮助弱视患者提高视觉功能和双眼协调能力。
视觉训练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通过一系列的视觉训练活动,如注视训练、 追随训练、立体视觉训练等,帮助弱视患者提高视觉功能和双眼协调能力。这种 训练通常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06
预防与日常护理
预防措施
保持正确的姿势
光学矫正
通过配戴眼镜或隐形眼镜来矫正弱视患者的屈光不正问题, 提高视力。
光学矫正主要针对因屈光不正引起的弱视,通过配戴眼镜或 隐形眼镜来矫正视力,使光线能够正确聚焦在视网膜上,提 高患者的视觉清晰度和对比度。
遮盖治疗
通过遮盖健康的眼睛,强迫弱视的眼睛使用,从而刺激视 觉发育。
遮盖治疗是弱视治疗的常用方法之一,通过遮盖健康的眼 睛,强迫弱视的眼睛使用,从而刺激视觉发育。这种治疗 方法适用于单眼弱视患者,通常需要持续数月到数年的时 间。
正确使用眼药水
在医生建议下使用适合的眼药水,预防眼部感染。
控制光线强度
避免长时间暴露在强光或暗光环境下,使用合适的照明设备。
避免眼部受伤
在运动或从事其他活动时,注意保护眼睛免受伤害。
定期检查的重要性
早期发现
定期检查能够及早发现斜视和弱视的迹象, 便于早期治疗和管理。
预防并发症
定期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眼 部并发症,如视网膜脱落、青光眼等。

斜视与弱视-精品医学课件

斜视与弱视-精品医学课件
药物治疗
非手术治疗方法
斜视手术
通过手术矫正斜视,使两眼能够同时看到同一个物体。
弱视手术
通过手术来改善弱视眼睛的视力,如视网膜剥离术、眼外肌手术等。
手术治疗方法
通过术后康复训练,可以巩固手术治疗的效果,提高视力。
术后康复在弱视治疗中的作用
巩固疗效
术后康复训练可以减少弱视复发的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早期筛查在预防与控制中的作用
公共卫生政策在预防与控制中的作用
政府应加强对公众的眼保健教育,提高公众对斜视与弱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政府应提供经济支持,帮助那些因经济困难而无法获得治疗的斜视与弱视患者。
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免费的眼科检查和斜视与弱视的预防、控制服务。
社会心理因素对斜视与弱视的影响及预防措施
详细描述
当一只眼睛的视力低于另一只眼睛时,大脑可能会抑制视力较差的眼睛的信号,导致弱视。在这种情况下,大脑可能会试图通过将视线方向偏离来弥补这种视力差异,从而导致斜视。此外,弱视还可能导致眼球肌肉萎缩和眼球变形,进而加重斜视症状。
总结词
斜视与弱视的关联
02
斜视与弱视的病因学
屈光不正
斜视患者中,屈光不正是一个常见的原因。特别是对于儿童,如果存在近视、远视或散光等屈光不正问题,可能因为视觉模糊而出现斜视。
03
斜视与弱视的诊断
病史采集
了解患者的眼部不适症状、视力情况、家族病史等。
包括裸眼视力和矫正视力检查,以评估患者的视力状况。
观察患者的眼球运动情况,判断是否存在斜视。
通过观察患者的眼球运动,判断斜视的类型和程度。
通过观察患者是否有复视现象,进一步了解斜视的情况。
斜视的诊断流程
视力检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复视


代偿头位 有

第一斜视角:健眼注视目标,斜眼的偏斜度。 第二斜视角:斜眼注视目标,健眼的偏斜度。
20
病因病理
1.西医病因病理:共同性斜视的病因病理, 目前还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与机械性因 素或神经支配因素或两种因素的共同因素 的共同作用有关。 麻痹性斜视的病因复 杂,并非单纯由眼科疾病引起,大多数是 全身性疾病的一部分。
2.难点:共同性斜视与麻痹性斜视的鉴 别方法。
5
什么是斜视???
眼睛歪 了呗☺
6
基本概念
➢ 斜视: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视轴呈分离状 态,其中一眼注视目标,另一眼偏向目标一侧,称为 斜视。(strabismus)
➢ 复视:由于一眼的偏斜,使外界物象无法落在两眼 底的同一对应点上,当融合力不足,就会产生复视 (diplopia)
➢ 弱视:为了克服这种视觉紊乱的干扰,大脑皮层抑 制斜视眼的物象,长期被抑制眼形成弱视。 (amblyopia)
7
基本概念
➢ 中医称眼外肌为“眼带”、“睛带”
➢ 眼外肌病多责之脾胃
脾胃虚弱——眼带失养 脾气虚弱——眼带转动无力 脾胃运化失调——聚湿生痰
8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可以互相讨论下,但要小声点
43
第二节 麻痹性斜视 (非共同性斜视)
44
非共同性斜视
主要指麻痹性斜视(少数痉挛性), 是由于支配眼肌运动的神经核、神经或眼 外肌本身器质性病变所引起的眼外肌麻痹 所致的眼位偏斜。
中医:属“目偏视” 风牵偏视,视岐,瞳神反背,坠睛,小儿通睛
22
斜视检查法
➢ 角膜映光法 ➢ 遮盖实验 ➢ 三棱镜检查 ➢ 眼球运动检查
单眼运动检查:
了解单眼某条肌肉最基本的功能及代偿情况
双眼运动检查:
了解在各方向运动的一组配偶肌协调情况,是否不足或过强
23
24
角膜映光法
角膜映光法(Hirschberg法) 是测定斜视角的最简单常用的方法
拮抗肌:单眼
同一眼作用方向相反的眼外肌互为拮抗肌, 如外直肌和内直肌
14
配偶肌
配偶肌:向某一方向注视时,双眼具有相同作用 的一对肌肉为配偶肌
右上配左下,右下配左上,直肌
配斜肌
右配左,内配外,上配下,直配
15
相关概念
隐斜视:能够被双眼融合机制控制的潜在眼位偏斜。 显斜:不能够被双眼融合机制控制的眼位偏斜。 第一斜视角:麻痹性斜视以正常眼注视时,麻痹肌所在眼
25
26
27
28
内斜 Or 外斜?
斜视多少度?
29
内眦赘皮所致的假性内斜视
30
遮盖试验
遮盖试验(cover test) :
1.交替遮盖试验 ( alternative cover test)
2.遮盖-去遮盖试验( cover-uncover test)
31
三棱镜法
根据将角膜反光点移到角膜中央所需棱镜的 度数和方向,确定斜视的性质和度数。
18
斜视分类
根据融合功能分:隐斜视,间歇性和恒定 性斜视
根据眼球运动有无变化分:共同性和非共 同性斜视
根据发病年龄分:先天性和获得性斜视 根据偏斜方向分:水平和垂直斜视
19
非共同性斜视与共同性斜视鉴别
非共同性
共同性
发病
骤然
逐渐进展
眼球运动 向麻痹肌运动方向受限 无受限
斜视角 第二斜视角>第一斜视角 两个斜视角相等
1
2
斜视和弱视
自治区中医医院眼科 卜倩
3
【目的要求】 1.目的:明确掌握眼肌的检查方法,明 确其鉴别诊断。弱视的概念及发病机理。 2.要求:熟悉眼肌病病因、特点及检查 方法;熟悉共同性斜视与麻痹性斜视的鉴 别诊断。了解斜视的手术方式。
4
【重点与难点 】
1.重点:眼肌病病因、特点及检查方 法。共同性斜视与麻痹性斜视的鉴别 方法。弱视的概念及发病机理
3、异常视网膜对应(anomalous retinal correspondence,ARC)发生斜视后(主要发生在内斜视) ,在两眼同时视情况下,主导眼中心凹与斜视周边视网膜 可以产生新的对应关系,形成异常视网膜对应。
39
斜视治疗的基本原则
目的:恢复双眼视觉功能 先治疗弱视,双眼视力平衡后,手术或非 手术矫正斜视。
32
33
34
同视机检查法
35
歪头试验
歪头试验(Bielschowsky征)
36
37
38
斜视后的病生理改变
1、抑制(suppression)在两眼同时视的情况下,主导眼 看清物体时,为克服复视和混淆视,另一眼的周边视网膜 和中心凹分别被抑制。
2、中心旁注视(eccentric fixation)弱视程度加重后,受 累眼可能丧失中心注视能力,形成中心旁注视。
21
病因病理
2.中医病因病机: (1)先天禀赋不足眼带发育不良或眼珠 发育异常。(2)婴幼儿期长期逼进视物或头部偏向一侧, 视之过久致筋脉挛滞而致目偏视。(3)风邪痹阻阳明、 厥阴经络,以致筋脉拘挛或麻痹。(4)脾胃虚弱,约束 无权或脾胃失调,津液不布,聚湿生痰,复感风邪,风痰 阻络,脉络失畅所致。(5)或热病伤阴,或血虚生风, 风动加痰上扰而致。(6)外伤或肿瘤压迫,经络受阻所 致。
9
眼外肌
眼球依靠眼外肌的收缩和松弛产生协调的 运动
两眼各有四条直肌,两条斜肌
10
眼外肌的运动功能
11
左眼外肌的运动功能
上斜肌(向外下)
上直肌(向内上)
内直肌(向内) 下直肌(向内下)
外直肌(向外)
下斜肌(向外上)
12
13
协同肌和拮抗肌
协同肌:单眼
同一眼向某一方向注视时具有相同运动方向 的肌肉为协同肌,如上斜肌和下直肌
40
斜视治疗的基本原则
治疗时机:斜视一经确诊就可开始治疗。 越早越好,年龄越大,几乎不能恢复双 眼视觉功能,为美容目的。
非手术治疗: 1. 弱视的治疗 2.光学治疗:配镜 3.药物治疗: 4.视能矫正训练:补充和巩固手术效果。
41
42
斜视治疗的基本原则
手术治疗: 方法:1.肌肉减弱术 2.肌肉加强术 3.水平肌肉垂直移位术 手术肌肉选择:
的偏斜度。
第二斜视角:麻痹性斜视以麻痹肌所在眼注视时,正常眼
的偏斜度。
第一眼位:双眼注视正前方时的眼位。 第二眼位:双眼向上、下、左、右注视时的眼位。 第三眼位:双眼向右上、右下、左上、左下注视时的眼位。
16
第一节 斜视
17
概念
➢ 斜视:双眼不能同时注视同一目标,视轴 呈分离状态,其中一眼注视目标,另一眼偏 向目标一侧,称为斜视。(strabismu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