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库建设方案

合集下载

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解决方案

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解决方案

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解决方案目录一、内容概览 (3)1.1 背景与意义 (3)1.2 目标与要求 (4)1.3 文档结构 (6)二、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概述 (7)2.1 平台定义 (8)2.2 功能定位 (9)2.3 架构设计 (10)三、需求分析 (11)3.1 政务数据来源分析 (13)3.2 数据共享需求分析 (14)3.3 数据交换需求分析 (15)3.4 性能与可靠性需求分析 (16)四、平台架构 (17)4.1 总体架构 (19)4.2 分层架构 (20)4.3 系统组件 (21)4.4 数据流 (22)五、功能实现 (24)5.1 数据采集与整合 (25)5.2 数据存储与管理 (27)5.3 数据交换与路由 (28)5.4 数据清洗与标准化 (28)5.5 安全与隐私保护 (29)5.6 用户管理与权限控制 (31)六、技术实现 (32)6.1 技术选型 (34)6.2 开发环境搭建 (35)6.3 编码规范与测试策略 (36)6.4 技术难题与解决方案 (38)七、平台部署与实施 (39)7.1 部署模式选择 (40)7.2 安装与配置步骤 (41)7.3 数据迁移策略 (42)7.4 实施团队组建与培训 (43)八、平台运行与维护 (44)8.1 运行监控与日志管理 (45)8.2 数据备份与恢复策略 (46)8.3 安全性与故障处理 (47)8.4 定期评估与优化 (49)九、案例分析 (50)9.1 国内外成功案例介绍 (52)9.2 案例对比与借鉴 (53)9.3 成功因素总结 (55)十、未来展望 (56)10.1 发展趋势 (57)10.2 新技术与新应用 (58)10.3 政策建议与展望 (60)一、内容概览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是提升政府信息化水平、优化行政效率的关键基础设施。

本方案旨在构建一个安全、高效、灵活的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环境,以满足政府部门间的数据交流与业务协同需求。

行业政务数据共享方案范本2

行业政务数据共享方案范本2

行业政务数据共享方案第1章总论 (3)1.1 政务数据共享背景与意义 (4)1.1.1 背景介绍 (4)1.1.2 意义分析 (4)1.2 政务数据共享现状分析 (4)第2章政务数据共享原则与目标 (5)2.1 共享原则 (5)2.2 共享目标 (5)2.3 共享范围与分类 (6)第3章政务数据共享机制 (6)3.1 政务数据共享管理机构 (6)3.1.1 机构设置 (6)3.1.2 机构职责 (6)3.2 政务数据共享流程 (7)3.2.1 数据采集与整合 (7)3.2.2 数据共享申请 (7)3.2.3 数据共享审核 (7)3.2.4 数据共享实施 (7)3.2.5 数据共享监管 (7)3.3 政务数据共享政策法规 (7)3.3.1 政策法规体系 (7)3.3.2 政策法规内容 (7)3.3.3 政策法规实施 (8)第4章政务数据资源梳理与整合 (8)4.1 政务数据资源调查与梳理 (8)4.1.1 调查范围与对象 (8)4.1.2 调查方法与步骤 (8)4.1.3 梳理结果与分析 (8)4.2 政务数据资源整合策略 (8)4.2.1 整合目标与原则 (8)4.2.2 整合方法与步骤 (9)4.2.3 整合保障措施 (9)4.3 数据质量控制与更新 (9)4.3.1 数据质量控制 (9)4.3.2 数据更新机制 (9)第5章政务数据共享平台架构 (10)5.1 总体架构设计 (10)5.1.1 数据源层:包括各级部门的信息系统、公共服务企事业单位的数据资源以及社会数据资源。

(10)5.1.2 数据采集与交换层:负责对各类数据源进行统一的数据采集、清洗、转换和交换,保证数据质量和一致性。

(10)5.1.3 数据存储与管理层: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构建大数据存储平台,实现对政务数据的高效存储和管理。

(10)5.1.4 数据共享与开放层:通过数据共享接口,为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数据查询、接口调用等服务。

行业政务云平台建设与数据共享方案

行业政务云平台建设与数据共享方案

行业政务云平台建设与数据共享方案第一章:项目背景与建设目标 (3)1.1 项目背景 (3)1.2 建设目标 (3)第二章:政务云平台架构设计 (4)2.1 总体架构设计 (4)2.2 硬件设施设计 (4)2.3 软件系统设计 (5)第三章:数据资源规划与管理 (5)3.1 数据资源规划 (5)3.1.1 规划目标 (5)3.1.2 规划内容 (5)3.2 数据资源管理 (6)3.2.1 管理原则 (6)3.2.2 管理体系 (6)3.2.3 管理措施 (6)3.3 数据质量管理 (6)3.3.1 质量标准 (6)3.3.2 质量控制 (7)3.3.3 质量评估 (7)第四章:数据共享机制 (7)4.1 数据共享原则 (7)4.1.1 合法性原则 (7)4.1.2 安全性原则 (7)4.1.3 可靠性原则 (7)4.1.4 公平性原则 (8)4.1.5 互惠性原则 (8)4.2 数据共享流程 (8)4.2.1 数据梳理 (8)4.2.2 数据清洗 (8)4.2.3 数据分类 (8)4.2.4 数据共享目录编制 (8)4.2.5 数据共享申请与审核 (8)4.2.6 数据共享实施与监督 (8)4.2.7 数据共享效果评估 (8)4.3 数据共享平台建设 (8)4.3.1 平台架构 (8)4.3.2 平台功能 (9)4.3.3 技术支撑 (9)4.3.4 安全保障 (9)4.3.5 人员培训与运维 (9)第五章:信息安全保障 (9)5.1.1 安全策略制定 (9)5.1.2 安全策略执行 (9)5.1.3 安全策略评估与优化 (10)5.2 信息安全防护 (10)5.2.1 防火墙设置 (10)5.2.2 入侵检测与防护 (10)5.2.3 数据加密 (10)5.2.4 安全漏洞修复 (10)5.3 信息安全审计 (10)5.3.1 审计策略制定 (10)5.3.2 审计实施 (10)5.3.3 审计结果处理 (10)5.3.4 审计报告编制 (10)第六章:政务云平台运维管理 (10)6.1 运维管理体系 (10)6.1.1 组织架构 (11)6.1.2 制度建设 (11)6.1.3 流程管理 (11)6.1.4 质量管理 (11)6.2 运维人员培训 (11)6.2.1 培训计划 (11)6.2.2 培训内容 (11)6.2.3 培训方式 (11)6.2.4 培训考核 (11)6.3 运维工具与平台 (11)6.3.1 运维工具 (11)6.3.2 运维平台 (12)第七章:项目实施与推进 (12)7.1 项目实施计划 (12)7.2 项目推进策略 (13)7.3 项目监督与评估 (13)第八章:政务云平台应用场景 (13)8.1 政务应用场景 (13)8.1.1 电子政务 (14)8.1.2 政务大数据 (14)8.2 社会应用场景 (14)8.2.1 城市管理 (14)8.2.2 公共服务 (14)8.3 创新应用场景 (15)8.3.1 智能制造 (15)8.3.2 人工智能 (15)第九章:政策法规与标准规范 (15)9.1 政策法规保障 (15)9.1.2 政策法规制定 (15)9.1.3 政策法规实施 (16)9.2 标准规范制定 (16)9.2.1 标准规范概述 (16)9.2.2 标准规范制定原则 (16)9.2.3 标准规范内容 (16)9.3 政策宣传与培训 (17)9.3.1 政策宣传 (17)9.3.2 培训工作 (17)9.3.3 培训内容 (17)第十章:项目效益与展望 (17)10.1 项目经济效益 (17)10.2 项目社会效益 (18)10.3 项目发展展望 (18)第一章:项目背景与建设目标1.1 项目背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云计算作为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代表,已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方案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方案

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案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建设解决⽅案⽬录第⼀章总则 (1)1 ⽬的 (1)2 内容概要 (1)3 适⽤范围 (1)第⼆章市共享交换平台服务内容 (2)1 市共享交换平台定义 (2)2 市共享交换平台服务内容 (2)第三章对接总体流程 (4)1 准备阶段 (4)2 登记阶段 (5)3 对接阶段 (6)3.1 ⽬录管理节点对接模式 (6)3.2 应⽤系统节点对接模式 (6)3.3 前置交换节点对接模式 (7)3.4 部门平台节点对接模式 (7)3.5 不同对接模式对⽐说明 (7)4 运维阶段 (12)第四章⽬录管理节点对接模式 (13)第⼀步:注册⽬录管理节点,实现与市共享交换平台的对接 (13)第⼆步:获取⽬录服务或注册核⼼元数据 (15)第五章应⽤系统节点对接模式 (16)第⼀步:注册应⽤系统,获取平台服务 (16)第⼆步:利⽤平台服务进⾏信息资源共享交换 (18)1)基础信息资源获取 (18)2)信息交换 (19)3)为其他部门⽤户提供应⽤系统访问服务 (21)第六章前置交换节点对接模式 (24)第⼀步:建设本部门前置交换节点,获取平台服务 (24)第⼆步:利⽤平台服务进⾏信息资源共享交换 (26)1)基础信息资源获取 (26)2)信息交换 (28)第七章部门平台节点对接模式 (31)第⼀步:注册部门平台节点 (31)第⼆步:通过接⼝⽅式获取服务 (33)1)基础信息资源获取 (33)2)信息交换 (34)附件 (36)附件⼀:市共享交换平台业务流程图 (36)附件⼆:部门所需填写的申请表格 (43)附件三:实施建议⽅案及⼯作单 (44)附件四:前置交换节点服务器参考配置 (45)附件五:名词解释 (45)第⼀章总则1⽬的为促进xxx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规范各部门共享交换节点与xxx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以下简称市共享交换平台)的对接,⽅便各部门获得市共享交换平台所提供的各项服务,按照中共xxx市委办公厅、xxx市⼈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作的若⼲意见》(京办发[2005]33号)有关精神,依据《xxx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体系规划》和《xxx市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平台使⽤管理办法》,制定本指南。

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最新)

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最新)

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X〕39号)、《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办〔X〕116号),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体系建设,促进“放管服”改革深入推进,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工作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密围绕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改革需要,以“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为目标,坚持统一工程规划、统一标准规范、统一备案管理、统一审计监督、统一评价体系的“五统一”原则,依托市政务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推动政务信息系统互联和政务数据共享,打破信息壁垒,消除数据孤岛,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二)整合范围。

纳入整合共享范围的政务信息系统包括由政府投资建设、政府与社会企业联合建设、政府向社会购买服务或需要政府资金运行维护的,用于支撑政府业务应用的各类信息系统。

(三)工作目标。

X年年底前,各部门非涉密政务信息系统有效整合,数量大幅压缩;各级、各部门统一接入市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实现跨部门非涉密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初步建立全市统一的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建成政务大数据平台,为跨部门、跨层级业务应用提供数据服务,人口、法人、证照等基础信息率先实现共享。

X年年底前,全市电子政务内网或外网具备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支撑服务能力,政府部门各类业务专网基本完成向电子政务内网或外网整合;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取得显著成效,基本实现跨部门、跨层级、跨区域的数据共享交换;电子政务项目管理机制改革创新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二、重点任务(一)加快政务信息系统清理整合1.开展政务信息系统自查和专项审计。

各部门对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应用情况开展自查,全面厘清信息系统数量、名称、功能、使用范围、使用频度、审批部门、审批时间、经费来源等,形成自查报告,同时提出本部门清理整合和接入市政务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政务信息系统清单。

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建设方案

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建设方案

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建设方案一、数据库的建设目标1.提高政务服务的效率。

通过建设大数据库,实现各个部门和机构之间的数据共享和交流,避免信息孤岛和数据孤岛的问题,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办事效率。

2.提升政务服务的质量。

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挖掘,在政务服务中发现问题和不足,及时进行改进和优化,提升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3.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支撑。

通过数据库建设,实现政务数据的集中统计和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支撑。

4.促进信息共享和互通。

通过数据库的建设,打破部门之间的信息壁垒,实现政务信息的共享和互通,提高政府的协同工作能力。

二、数据库建设的主要内容1.数据整合和清洗。

收集各个部门和机构的政务数据,进行整合和清洗,消除冗余和重复数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建设统一的数据标准体系。

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编码,规范政务数据的格式和命名方式,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3.构建大数据平台。

建设大数据存储和处理平台,支持大规模数据的存储、管理和分析,提高数据处理和挖掘的效率。

4.强化数据安全保护。

建立健全的数据安全管理机制,加强数据的加密和权限控制,保护个人隐私和敏感信息不被滥用和泄露。

5.提供数据访问和查询接口。

为政府工作人员提供方便快捷的数据访问和查询接口,方便他们获取政务数据进行分析和决策。

6.开放部分数据接口。

适当开放政务数据接口,鼓励社会公众和企业利用政务数据进行创新和开发,推动信息化和数字经济的发展。

三、数据库建设的实施步骤1.制定建设规划和方案。

明确数据库建设的目标和任务,制定详细的建设规划和实施方案,确定建设的时间进度和经费预算。

2.做好组织管理工作。

成立数据库建设项目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任务,制定项目管理计划,确保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3.数据整合和清洗工作。

与各部门和机构合作,共享政务数据,进行数据整合和清洗,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4.数据标准化工作。

通过制定统一的数据标准和编码,规范政务数据的格式和命名方式,提高数据的一致性和可比性。

政务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政务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政务信息系统建设方案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广泛应用,政务信息化已成为提高政府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政务信息系统作为政务信息化的核心支撑,对于实现政务工作的高效化、规范化和科学化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为了更好地满足政务工作的需求,提高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特制定本政务信息系统建设方案。

二、需求分析1、业务需求深入了解政府各部门的业务流程和工作需求,包括行政审批、公共服务、执法监管、决策支持等方面。

明确各业务环节的信息处理要求、数据交互需求以及业务协同需求。

2、功能需求根据业务需求,确定政务信息系统应具备的功能,如信息采集、数据存储与管理、业务处理、统计分析、信息发布、用户管理等。

3、性能需求考虑系统的响应时间、吞吐量、并发处理能力等性能指标,以确保系统在高负载情况下仍能稳定运行,满足政务工作的实时性要求。

4、安全需求政务信息涉及国家安全和公民隐私,系统必须具备严格的安全机制,包括身份认证、访问控制、数据加密、安全审计等,以保障信息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5、数据需求明确系统所需的数据类型、数据来源、数据格式以及数据质量要求,建立规范的数据标准和数据字典,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三、系统设计1、总体架构设计采用分层架构设计,包括基础设施层、数据层、应用层和展示层。

基础设施层提供硬件和网络支持;数据层负责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应用层实现业务逻辑和功能;展示层为用户提供友好的操作界面。

2、功能模块设计(1)信息采集模块实现对各类政务信息的采集,包括手动录入、文件导入、系统接口对接等方式,确保信息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2)数据管理模块建立数据库,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整理、清洗和转换,为系统的运行提供数据支持。

(3)业务处理模块根据业务流程,实现行政审批、公共服务等业务的在线办理,提高工作效率和透明度。

(4)统计分析模块对政务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为政府决策提供数据支持,帮助政府了解工作成效和存在的问题。

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

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

政务信息化项目建设方案
一、项目概况
1、项目简介
本项目为地方政务信息化项目,将推行资源共享、服务共享、政务信
息共享的信息化思想,即以开放门户的模式设计一个集输入、输出和处理
的数据中心,以改善地方政务信息化系统的整体管理和服务能力。

2、项目目的
通过此项目,实现地方政务信息化的数据共享,实现地方政府信息资
源全面有效的整合,提高政务服务水平,提升系统安全性,优化系统结构,从而加强行政管理效率。

3、项目实施范围
本项目将涵盖地方政务信息化建设的应用,解决方案,实施,集成,
维护,系统架构,软件开发,布线,服务器管理,数据库管理,网络安全,政务系统集成,门户网站开发等内容。

二、项目实施方案
1、技术解决方案
本项目将采用三层架构,分层式的技术架构,以实现从数据收集,清洗,存储到最终用户使用的数据服务和应用服务的完整实现。

1)网络层:运用VPN、交换机,路由器等技术,搭建系统的节点网络,实现不同子系统之间的网络通讯;
2)服务层:使用WEB服务器,APACHE,IIS等技术,实现全系统的信息服务访问功能;
3)系统层:基于JAVA。

活动方案之主题数据库建设方案

活动方案之主题数据库建设方案

主题数据库建设方案【篇一: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库建设方案】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库建设方案一、政务信息共享库建设的背景和意义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库是指结合政府各类决策支持系统、相关应用系统的接入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的需求,构建的共享数据库,它是政务信息交换共享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实现各类电子政务共享交换数据的有机管理,并为应用提供相应服务。

在经过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上网、政务公开、网上行政等发展阶段之后,随着电子政务工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单一的政府机构业务系统建设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积累的政务信息资源已经具有相当规模。

但与实际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数据标准规范不统一,信息共享程度较低;各委办局之间互联互通不足,业务协同困难,难以发挥整体优势;缺乏统一的政务信息管理和服务机制。

这些问题的症结之一是缺乏统一规划、规范建设的政务信息共享库。

建立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库,就是为统筹地方政务信息资源的规划、管理、交换和使用,建立有序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为各个信息资源权威发布者提供规范、科学的共享发布手段,为各个资源使用对象提供资源的检索、定位与获取服务。

通过与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提供的目录服务相结合,解决地方重要信息资源管理难的问题;与交换服务相结合,解决地方信息资源共享交换难的问题。

通过政务信息共享库的建设,全面实现整个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一次建设,长久复用”的建设目标。

中办发[2002]17号文件的发布,标志着国家信息化以信息资源交换共享为主要建设思路的导向正在逐渐形成。

建设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库,不仅符合电子政务工程整体发展规律,抓住了当前政府最关键的信息化建设需求,为电子政务工程的深化与开展,做出了大胆的尝试,而且对推动政府改革、提升政府工作效率、提升领导的科学决策能力,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政务信息共享库建设的需求分析随着电子政务各个业务系统的建立和使用,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不但对基础地理空间信息、人口信息、法人信息和宏观经济信息等公共信息的需要越来越迫切,而且各个业务部门对其他部门专题数据的需求也非常强烈。

进一步加强全市政务信息系统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的实施方案(最新)

进一步加强全市政务信息系统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的实施方案(最新)

进一步加强全市政务信息系统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的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X〕39号)精神,加快政务信息系统整合,消除“信息孤岛”,根据《X市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建设项目和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通知》(X市办发〔X〕13号)、《X市政务数据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X政办发〔X〕44号)等有关要求,紧扣民生主题,从源头上统筹政务信息系统的建设和运维,进一步加快推进我市党政信息化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推动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X网络强国战略思想,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的改革需要,以整合效能最大程度利企便民,以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为目标,加快推进全市各行业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聚焦问题、统筹规划,重点突破、尽快见效,为建设网络强市、国家数谷提供坚强保障。

(二)基本原则——坚持“共享为原则,不共享为例外”。

打破数据壁垒,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信息系统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凡不符合政务信息资源共享要求的建设项目“一票否决”,不予安排运维经费。

——坚持“统筹协同、应用牵引、节约高效”。

强化部门协同配合,切实避免各自为政、自成体系、数据壁垒、重复投资、重复建设,通过信息化手段,打造一批信息共享和协同应用样板工程,提高社会治理、政务服务和市场监管水平。

——坚持“综合防范、保障安全”。

建立完善网络和信息安全的有效机制和保障体系,保障信息化建设、大数据应用和智慧城市安全健康发展。

(三)总体目标X年底,完成非涉密信息系统接入“智慧X、城市大脑”——X市大数据协同服务调度平台;完成省、市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逐级对接和中省行业政务系统互联互通。

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成效显著,共享部门覆盖率、信息内容覆盖率、共享信息提供率、业务应用协同率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完成全市政务信息系统清理工作,初步建立全市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制订政务数据标准体系,包括数据采集、数据质量、目录分级分类与管理、共享交换接口、共享交换服务、数据开放应用、网络安全保障等标准;完善互联网+政务服务+人工智能平台服务功能,建成一批具有基础性、公共服务性,分工科学、合作紧密、共享协同的重点智慧应用系统。

宏观经济库建设方案

宏观经济库建设方案

宏观经济库建设方案篇一: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库建设方案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库建设方案一、政务信息共享库建设的背景和意义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库是指结合政府各类决策支持系统、相关应用系统的接入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的需求,构建的共享数据库,它是政务信息交换共享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实现各类电子政务共享交换数据的有机管理,并为应用提供相应服务。

在经过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上网、政务公开、网上行政等发展阶段之后,随着电子政务工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单一的政府机构业务系统建设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积累的政务信息资源已经具有相当规模。

但与实际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数据标准规范不统一,信息共享程度较低;各委办局之间互联互通不足,业务协同困难,难以发挥整体优势;缺乏统一的政务信息管理和服务机制。

这些问题的症结之一是缺乏统一规划、规范建设的政务信息共享库。

建立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库,就是为统筹地方政务信息资源的规划、管理、交换和使用,建立有序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为各个信息资源权威发布者提供规范、科学的共享发布手段,为各个资源使用对象提供资源的检索、定位与获取服务。

通过与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提供的目录服务相结合,解决地方重要信息资源管理难的问题;与交换服务相结合,解决地方信息资源共享交换难的问题。

通过政务信息共享库的建设,全面实现整个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一次建设,长久复用”的建设目标。

中办发[2002]17号文件的发布,标志着国家信息化以信息资源交换共享为主要建设思路的导向正在逐渐形成。

建设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库,不仅符合电子政务工程整体发展规律,抓住了当前政府最关键的信息化建设需求,为电子政务工程的深化与开展,做出了大胆的尝试,而且对推动政府改革、提升政府工作效率、提升领导的科学决策能力,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政务信息共享库建设的需求分析随着电子政务各个业务系统的建立和使用,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不但对基础地理空间信息、人口信息、法人信息和宏观经济信息等公共信息的需要越来越迫切,而且各个业务部门对其他部门专题数据的需求也非常强烈。

广东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建设方案

广东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建设方案

广东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建设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数字化时代的到来,政务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已成为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重要途径。

建设广东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对于实现政务数据的整合、共享和高效利用,推动政务服务的创新和优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建设背景广东作为中国经济大省和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政务服务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

现有的政务数据分散在各个部门和系统中,存在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质量参差不齐、数据共享困难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政务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政务服务的需求,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建设广东政务服务大数据库迫在眉睫。

二、建设目标1、实现政务数据的整合与共享整合全省各级政府部门的政务数据,打破数据孤岛,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和共享共用,提高数据的利用效率。

2、提升政务服务的质量和效率通过对政务数据的分析和挖掘,为政务服务提供精准的决策支持,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效率,提升群众满意度。

3、推动政务服务的创新和发展利用大数据技术,创新政务服务模式,推出更多个性化、智能化的政务服务应用,推动政务服务的转型升级。

三、建设原则1、统筹规划,分步实施制定统一的建设规划,明确建设目标和任务,分阶段、分步骤有序推进数据库建设。

2、统一标准,规范建设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完整性和一致性。

3、安全可靠,保障隐私加强数据安全管理,采取严格的安全防护措施,保障数据的安全和公民隐私。

4、开放共享,创新应用推动数据的开放共享,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数据的开发利用,创新政务服务应用。

四、数据来源1、政府部门内部数据包括各级政府部门的业务数据、管理数据、统计数据等。

2、社会公共数据如社保、医保、税务、金融等领域的公共数据。

3、互联网数据通过网络爬虫等技术获取与政务服务相关的互联网数据。

五、数据库架构设计1、数据采集层负责从各种数据源采集数据,并进行初步的清洗和转换。

2、数据存储层采用分布式存储技术,如 Hadoop 等,存储海量的政务数据。

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建设方案(最新)

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建设方案(最新)

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建设方案为贯彻落实《X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X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印发省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建设方案(X-X年)的通知》(X 经信网办〔X〕227号)精神,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建设统一的政务服务大数据库,实现全市各部门、各层级、各领域数据共享,有效支撑我市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应用,切实加强监管,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到X年底前,基本建成数据采集能力强、智能分析应用广、开发共享程度高、体制机制较完善的政务服务大数据库,促进我市各级政府和部门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的流程优化、材料简化、支撑“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应用,强化部门事中事后监管,推动政府职能转变和服务型政府建设。

二、主要任务围绕全市“行政审批、监督管理、政府服务”应用,建设覆盖政府审批、监管、服务各环节的网上办事数据库,支撑“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应用和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设企业情况综合、公共信用信息、文化遗产资源和农村信用体系等政务服务专题数据库,以及支撑部门业务应用的数据库;建设和初步完善人口、法人、地理空间、宏观经济等基础数据库,形成各类数据库相互联动的政务服务大数据库。

(一)建设网上办事数据库。

1.服务对象基本信息数据库。

建立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为唯一标识的自然人服务对象基本信息数据库,以及以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为标识的法人服务对象基本信息数据库,在此基础上将网上注册用户与服务对象信息相关联,实现网上办事一次登陆、全网通办。

[市大数据中心、市行政服务中心牵头负责,市直各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2.政务服务过程数据库。

建立完善数据标准,整合全市事项申办、受理、审批、办结等各办理过程情况数据,形成政务服务过程数据库,记录事项办理全过程、实现审批和服务事项在线监管,推进审批过程公开透明,实现阳光政务。

分析挖掘服务环节数据,优化办事流程,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和公共服务质量。

[市大数据中心、市行政服务中心牵头负责,市直各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配合]3.政务服务事项目录管理库。

某县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方案

某县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方案

某县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方案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国办发〔XX〕39号)、《X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XX省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实施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XX〕75号)和《XX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XX市推进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共享工作方案的通知》(X政办发〔XX〕52号)有关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省、市有关工作部署,按照“统一机构、统一规划、统一网络、统一软件”的要求,全面整合各级政务信息系统,实现全县政务信息资源跨部门、跨地域、跨层级共享,促进政务大数据、商用大数据、民用大数据协同发展,为构建精简高效的政务生态,实施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加快建设生态宜居、美丽幸福的现代化新XX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

(二)工作目标。

根据省、市统一部署,按照“先联通,后提高”的原则,在XX年初步实现部门主要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和开放基础上,力争到XX年X月底前,通过“统筹一片云(电子政务云),规范两张网(电子政务内网、电子政务外网),建成三大体系(数据资源体系、政务服务体系、业务协同体系),强化四个支撑(政策支撑、产业支撑、标准支撑、安全支撑),落实五项保障(体制保障、财力保障、智力保障、监督保障、审计保障)”,形成设施集约统一、资源有效共享、业务有机协同、工作有力推进的“12345”发展格局,全县政务信息系统整合基本完成,满足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改革需要,最大程度利企便民,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二、统筹一片云,加快推XX应用全市统一的电子政务云(一)配合做好全市政务云建设。

加快推进县电子政务外网行政服务域各类资源云化改造,XX年X月底前,整合部门有关机房、计算、存储等资源,为政府内部管理、监督、决策、协调等提供集约化应用支持。

(县电子政务和信息资源管理中心牵头,县直有关部门配合)(二)加快部门业务系统迁移整合。

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精品文档

政务大数据交换共享平台建设方案精品文档

第一章需求分析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4)1.1项目建设目标、内容 (4)1.1.1项目建设目标 (4)1.1.2项目建设内容 (4)1.2编制依据 (5)1.3与政务职能相关的社会问题和政务目标分析 (6)1.3.1社会问题分析 (6)1.3.2政务目标分析 (8)1.4业务功能、业务流程和业务量分析 (11)1.4.1用户角色分析 (11)1.4.2业务功能分析 (12)1.4.3业务流程 (14)1.4.4业务量分析 (14)1.5信息量分析和预测 (15)1.5.1存储量分析 (15)1.5.2处理量分析 (19)1.5.3网络流量分析 (20)1.6系统功能和性能需求分析 (20)1.6.1系统功能指标 (20)1.6.2系统性能指标 (22)1.7信息系统装备和应用现状与差距 (22)1.7.1现状 (22)1.7.2差距 (23)1.8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3)第二章总体建设方案 (26)2.1建设原则 (26)2.1.1统一性原则 (26)2.1.2可靠性原则 (26)2.1.3可伸缩和可扩展性原则 (26)2.1.4开放性原则 (27)2.1.5安全性原则 (27)2.1.6高效性原则 (27)2.1.7友好性原则 (27)2.1.8可管理易维护性 (28)2.2总体目标与分期目标 (28)2.3总体建设任务与分期建设内容 (29)2.4总体设计方案 (30)2.4.1基础设施层 (32)2.4.2信息资源层 (33)2.4.3应用支撑层 (34)2.4.4应用层 (34)2.4.5服务层 (34)2.4.6安全保障体系 (34)2.4.7标准规范体系 (35)第三章项目建设方案........................................3.1标准规范建设 (36)3.1.1管理制度建设 (36)3.1.2标准规范建设 (40)3.1.3数据标准建设 (43)3.1.4标准规范索引 (46)3.2信息资源规划和数据库设计 (47)3.2.1信息资源规划 (47)3.2.2数据中心建设 (53)3.3门户系统建设 (69)3.3.1信息资源政务门户 (69)3.3.2信息资源开放门户 (73)3.4应用系统建设 (74)3.4.1数据汇聚平台 (74)3.4.2数据治理平台 (89)3.4.3数据运营平台 (102)3.4.4数据应用平台 (104)3.5四大基础数据库管理平台 (108)3.5.1人口库 (108)3.5.2法人库 (111)3.5.3经济库 (114)3.5.4地理库 (115)3.6应用支撑系统设计 (116)3.6.1统一用户管理 (116)3.6.2统一应用管理 (120)3.6.3统一服务管理 (121)3.6.4统一消息服务 (123)3.6.5统一日志服务 (124)3.7安全保障体系建设 (124)3.7.1建设目标 (124)3.7.2安全体系架构 (125)3.7.3安全防护体系建设 (125)3.7.4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133)3.8主要软硬件选型原则和详细软硬件配置清单 (136)3.8.1主要软硬件选型原则 (136)3.8.2详细软硬件配置清单 (137)第四章效益分析 (138)4.1经济效益 (138)4.2社会效益 (140)第五章项目风险与风险管理 (142)5.1风险识别和分析 (142)5.1.1组织风险 (142)5.1.2管理风险 (142)5.1.3业务风险 (142)5.1.4技术风险 (142)5.2风险对策和管理 (143)5.2.1组织风险防范对策 (143)5.2.2管理风险防范对策 (143)5.2.3业务风险防范对策 (144)5.2.4技术风险防范对策 (144)第一章需求分析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1项目建设目标、内容1.1.1项目建设目标电子政务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项目建设目标是,依托统一的“云”数据中心建设统一的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平台。

智慧政务大数据共享融合平台解决方案

智慧政务大数据共享融合平台解决方案

技术发展趋势
01
大数 数据共享融合平台将更加智能化、高 效化,能够更好地满足不断增长的数 据处理和分析需求。
02
云计算技术的广泛应 用
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推动政务 大数据共享融合平台的升级和优化, 提高数据处理效率,降低成本。
03
新兴技术的融合应用
详细描述
公共安全领域一直是政府部门关注的重点,通过大数据共享融合平台,可以实现各警种、各部门的协同作战,提 高对犯罪行为的预警和预测能力,同时缩短对犯罪行为的响应时间,提高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环境保护领域
总结词
科学监测、精准治理
VS
详细描述
环境保护领域是当前政府工作的重要方面 ,通过大数据共享融合平台,可以实现环 境监测数据的实时共享和综合分析,为环 境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和精准支持,同时促 进环保部门与其他部门的协同合作,共同 推进环境保护工作。
访问控制技术
对数据访问进行权限控制,防止未经授权的 访问和泄露。
安全审计技术
对数据操作进行审计记录,发现并纠正安全 漏洞。
大数据分析技术
数据可视化技术
通过图形化界面展示数据,便于用户理解和分 析。
数据挖掘技术
通过算法挖掘数据中的模式和规律,为决策提 供支持。
数据查询技术
支持高效的数据查询和检索,提供灵活的数据查询方式。
余,提高存储效率。
大数据处理技术
批处理技术
对大规模数据进行批量处理,支持高性能、高吞吐量的数据计算 。
流处理技术
对实时数据进行实时处理,支持低延迟、高可靠性的数据处理。
机器学习技术
通过机器学习算法对数据进行分类、预测等处理,挖掘数据价值 ,提高决策效率。
大数据安全技术

县政务数据共享方案

县政务数据共享方案

县政务数据共享方案政务数据共享门户数据申请实行线上全流程,具体如下:一、县级政务部门共享政务数据管理办法(图1)(一)数据需求方登录共享门户,查询检索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根据履职需要,并填写相应申请表(附件一或者附件二)及对应函件(附件三),报送至县政数局。

由县政数局上传资料完成申请工作。

(二)对于无条件共享的数据申请,县政数局应于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

审核不通过的,应说明具体原因;审核通过的,市大数据局应在1个工作日,完成库表数据推送或启动接口联调联试。

(三)对于有条件共享的数据申请,县政数局应于3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

初审不通过的,应说明具体原因;初审通过的,再由数据提供方进行审核。

数据提供方应在收到申请后的3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核。

审核不通过的,应说明具体原因;审核通过的,县政数局在1个工作日内,完成库表数据推送或启动接口联调联试。

二、注意事项(一)数据需求方对获取的共享数据有疑义或发现有明显错误的,应在发现问题1个工作日内反馈至市共享门户。

(二)数据需求方应严格遵守国家及我省相关法律法规,按照授权的方式和范围使用数据,不得用于授权范围之外的信息系统,不得直接或间接改变数据形式后提供给第三方,也不得用于其他目的。

如发现数据需求方违规使用、超范围使用、存在安全风险等情况,数据提供方和县政数局可暂停或终止服务,并追究相关责任。

(三)数据需求方应在期限内使用接口,期满后需重新申请。

对于数据需求方审核通过后超过三个月不使用接口的,除季节性应用需求等特殊情况外,县政数局可视情况收回接口。

(四)数据需求方在首次申请库表类型数据时,需提供政务外网数据库(59网段数据库),并在共享门户配置数据接收地址。

县级政务部门共享政务数据流程图附件一接口申请表注:对于通过共享系统获取的政务数据资源,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加强数据使用的全过程管理,未经许可扩散或者非授权使用政务数据负相关法律责任。

经办人(签字):部门主要领导(签字):申请日期:年月日(盖章): 填写说明:1.使用部门需完整详细填写申请表相关内容,并申明提供的资料、信息全部属实;2.共享服务接口仅限申请表中使用部门内部使用,不得将接口服务或者所获取的数据转给第三方使用;3.接口提供部门有权对相应接口设置授权使用期限,申请单位在提交申请表时应注明申请使用期限,在授权使用期限到期后,应重新提交申请,如发现违规使用、超范围使用、存在安全风险等情况,接口提供部门有权对违规使用单位暂停或者中断所发布的接口服务;4.提交申请视为使用部门同意按照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安全管理规定和数据使用要求使用信息查询接口及相关数据,严格控制数据使用范围,严格遵守保密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库建设方案一、政务信息共享库建设的背景和意义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库是指结合政府各类决策支持系统、相关应用系统的接入和政务信息资源共享交换的需求,构建的共享数据库,它是政务信息交换共享平台的重要组成部分,用于实现各类电子政务共享交换数据的有机管理,并为应用提供相应服务。

在经过基础设施建设、政府上网、政务公开、网上行政等发展阶段之后,随着电子政务工程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单一的政府机构业务系统建设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积累的政务信息资源已经具有相当规模。

但与实际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数据标准规范不统一,信息共享程度较低;各委办局之间互联互通不足,业务协同困难,难以发挥整体优势;缺乏统一的政务信息管理和服务机制。

这些问题的症结之一是缺乏统一规划、规范建设的政务信息共享库。

建立政务信息共享数据库,就是为统筹地方政务信息资源的规划、管理、交换和使用,建立有序的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为各个信息资源权威发布者提供规范、科学的共享发布手段,为各个资源使用对象提供资源的检索、定位与获取服务。

通过与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提供的目录服务相结合,解决地方重要信息资源管理难的问题;与交换服务相结合,解决地方信息资源共享交换难的问题。

通过政务信息共享库的建设,全面实现整个政务信息共享交换平台“一次建设,长久复用”的建设目标。

中办发[2002]17号文件的发布,标志着国家信息化以信息资源交换共享为主要建设思路的导向正在逐渐形成。

建设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库,不仅符合电子政务工程整体发展规律,抓住了当前政府最关键的信息化建设需求,为电子政务工程的深化与开展,做出了大胆的尝试,而且对推动政府改革、提升政府工作效率、提升领导的科学决策能力,都有着重要意义。

二、政务信息共享库建设的需求分析随着电子政务各个业务系统的建立和使用,政府、企业和社会公众不但对基础地理空间信息、人口信息、法人信息和宏观经济信息等公共信息的需要越来越迫切,而且各个业务部门对其他部门专题数据的需求也非常强烈。

目前这些信息中部分信息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信息的一致性和鲜活性还不能很好的保证。

因此,要满足各部门业务流程和信息共享的需要,不但要在统一的数据标准下建立起信息资源基础库,而且要建立起对这个基础库的管理、维护、更新和使用的长效管理机制,使数据库能够不断的扩展、完善,保证数据的一致性、鲜活性和准确性,为整个信息资源的规划和建设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1、共享库基础功能需求1) 对数据访问下载的支持共享库系统要为政府用户及各级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系统提供访问和下载信息资源的支撑服务。

政府终端用户和各级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系统通过用户身份认证和目录系统授权验证,将数据查询条件及查询要求提交到共享库系统,共享库系统分析查询条件及查询要求,对信息资源进行查找、定位、获取、打包返回给服务调用方。

2) 数据检查比对共享库系统要为政府用户及业务应用系统提供数据检查比对支撑服务。

政府用户及业务应用系统通过用户身份认证和目录系统授权验证,将需要比对的数据提交到共享库系统,共享库系统将用户提交的数据和共享库中数据进行一致比对。

数据检查比对服务,其服务对象不局限于各级政府部门,该服务将来也可应用于银行、中介、企业等经营性机构的日常业务,为社会公众提供信息资源共享利用的便利服务,通过合理的数据使用授权,扩大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授权面,满足了用户对数据进行权威认证的需求,提高了信息资源共享利用水平,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利用走向社会公众,探索一条社会基础信息资源为政府、企业、公民全方位数据利用服务的资源应用模式新道路。

3) 数据同步为保持共享库数据良好的鲜活性,需要建立委办局到共享库系统之间的数据双向同步更新机制。

根据信息资源生产-消费模型,各个委办局既是信息资源的生产者又是信息资源的消费者。

为确保共享利用的信息资源准确有效,各委办局需要及时将更新的业务信息同步到共享库系统,同时共享库系统还要将得到更新的业务信息及时同步给其他委办局,从而实现数据双向同步互动。

共享库系统通过建立和数据共享交换平台的数据同步接口规范及同步策略规范,建立策略模式下的基于参数灵活配置的数据同步更新机制,提供数据双向同步服务,实现基础信息资源及时同步更新。

4) 数据规则约束检查共享库数据要满足一致性、完整性、正确性要求。

共享库系统需要提供数据规则约束检查手段,对入库数据按照业务逻辑规则进行完整性、一致性、正确性的数据清洗整理,保证共享库数据干净、准确、可靠。

5) 目录服务需求按照信息资源管理体系框架结构,建立信息资源目录标准服务及元数据描述服务。

2、共享库安全需求从三个方面提出共享库建设的安全需求:(1)用户的安全性系统提供和交换平台中用户认证层的接口连接,来保证用户的身份安全和访问安全。

一是身份安全,只有经过身份认证的合法用户才能对系统信息资源进行访问,这通过用户认证层来保证;二是访问安全,经过了身份认证的合法用户只能读取被授权访问的信息资源,这通过信息资源目录系统来保证。

(2)数据自身的安全性数据对于共享库来说,是最基础的要素,它的安全性对整个系统的正常运营、使用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系统要提供对数据库自身内容的安全备份和恢复功能,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可恢复性。

(3)应用程序的安全性电子政务业务应用系统通过用户认证系统、信息资源目录系统对共享库系统的数据访问进行安全保护。

用户认证系统保证用户身份合法,信息资源目录系统保证用户信息授权访问合法,经过身份认证和授权验证,共享库数据可以通过服务形式返给应用程序。

3、共享库管理需求1) 共享库的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中心进行统一的数据管理和授权使用。

共享库逻辑上集中建立在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对共享库进行管理、维护。

各政务业务应用系统对共享库的使用通过信息资源交换平台提供的统一访问接口实现。

同时建立一套制度、规范保证共享库的稳定运行和长效管理。

2) 数据的更新维护结合共享数据的分布情况、应用需求及数据逻辑集中管理要求,本着“谁拥有数据谁更新”的原则,制定合理的数据更新维护方案。

做到共享库数据的及时更新,保持数据良好的鲜活性。

3) 数据的标准化数据标准化包括数据内容的标准化、元数据的标准化等方面。

数据内容的标准化:要结合共享库的内容标准,科学合理地划分数据结构,形成数据分类、分层的标准化组织结构形式。

元数据的标准化:要结合共享库的元数据库标准,对数据内容进行精确描述,为数据目录服务和数据共享与交换提供基础。

4) 数据的扩展要结合多层电子政务业务应用对共享数据的扩展需求,制定合理的共享库扩展框架,既能满足对现有数据项的管理,又能够很好的满足未来对扩充数据项的增加需求。

5) 信息资源的安全保密必须加强数据资源的安全防范意识。

制定科学合理的信息资源安全保障体系,采取各种有效的措施,加强对信息资源的访问控制、授权管理,从而在源头上保证信息资源的安全。

6) 数据展现通过应用开发,提供对数据内容和数据描述的浏览展现、查询、统计等功能。

三、政务信息共享库总体设计1、政务信息共享方案的选择通过对不同建设方案的分析比较、取长补短,“逻辑集中适度分布建设”方案兼有“集中建设”方案和“分散建设”方案的优点,又弥补了各自的缺点,是构建政务信息资源共享库的理想建设方案。

具体而言,各共建部门按照统一标准规范,整合本部门业务系统数据,形成共享数据库。

根据具体情况,共享数据库一部分部署在各部门,自行维护;另一部分由信息资源管理中心管理运行。

共建部门将共享数据库存放在信息资源管理中心,共用中心的网络资源、周边设备和专业化的运行维护人员及服务,可以充分保证共享数据库的运行更加安全、稳定和高效。

进一步从广义上来讲,在信息资源组织建设中,“逻辑集中、适度分布”的建设原则可以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集中建设统一的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元数据库、专题应用数据库,形成信息共享的基础;二是构建星型结构的网络应用系统架构,实现共建部门通过访问中心就可透明访问共享信息资源的机制;三是在共享数据库的建设中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按照“逻辑集中适度分布建设”方案进行具体的分级部署和实施。

2、政务信息共享库设计政务信息共享库总体框架如下图所示:如上图所示,信息资源管理中心中的数据库按所服务的业务功能,可以大致分为如下种类:Ø 元数据库:存储元数据。

Ø 业务规则库:将业务抽象为一系列的规则存在规则数据库中。

Ø 业务信息库:将从前置节点获得的重要信息存储在业务信息库中。

Ø 基础信息库:人口基础数据库、法人单位基础数据库、宏观经济数据库、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基础数据库等。

Ø 交换信息库:交换过程中产生的一系列信息放在平台日志库中。

Ø 主题数据库:面向业务主体建立的、信息源唯一、结构稳定的信息系统数据库。

Ø 决策支持库:使用者主要是机关单位、市委领导等决策相关人员,为其提供在业务信息、基础信息、主题信息基础上各种层次汇总的数据,辅助进行进行各种决策支持。

Ø 其他数据库包括资料和文档库、多媒体数据库、UDDI库等。

分布在各委办局的数据包括两类:Ø 信息资源库信息资源库数据来源于各委办局的内部应用系统,或来自于信息资源中心交换的数据,用于存储对外共享和交换的信息。

Ø 交换信息库将与其他部门进行的数据交换信息记录到交换信息库,以便各委办局自行统计、分析数据的去向与用途。

四、政务信息共享库建设成功的关键要素东方通科技公司主持规划设计了北京市政务信息交换共享库、石景山区电子政务试点“医疗行业监管专题数据库”等项目,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总结出政务信息共享库建设的关键要素如下:1、信息资源的采集管理机制政务信息采集过程涉及到多方协作,密切配合,并且有一套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规范来约束、监督,才能保障政务信息及时、准确的采集到有效数据。

对政务信息采集的监控管理主要从管理手段上进行,规定有些资源必须共享,落实责任到领导人。

同时对具备共享条件的系统,限定资源接入的时间,要求接入单位业务负责人和负责接入的技术人员协力配合,按时完成接入工作,并对接入情况汇报备案。

政务信息资源更新也需要通过管理制度来确定更新流程,建立“零更新上报”制度,确定责任到人,制定相应的考核制度。

2、信息资源的采集技术机制政务信息采集有多种方式,包括文件填报、邮件、数据交换、公文传输等。

对于存在数据交换共享平台的政务系统中主要采用两级数据库同步和文件传输的方式采集数据。

主要步骤有:业务申请、审批、原系统调查、接口设计、资源定义、用户定义、服务配置、系统联调、试运行等步骤,对于每一个应用都要分别进行。

3、信息资源的统一存储管理机制政务信息的合理存储是有效利用的前提。

数据安全、备份与恢复机制、历史数据管理规则、失效数据清理机制、存储人员工作制度等构成了一套完整的存储管理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