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与传感器作业答案.docx

合集下载

传感器与检测习题答案

传感器与检测习题答案

3.采用阻值为120Ω灵敏度系数K =2.0的金属电阻应变片和阻值为120Ω的固定电阻组成电桥,供桥电压为4V ,并假定负载电阻无穷大。

当应变片上的应变分别为1和1 000时,试求单臂、双臂和全桥工作时的输出电压,并比较三种情况下的灵敏度。

解:单臂时40U K U ε=,所以应变为1时660102410244--⨯=⨯⨯==U K U ε/V ,应变为1000时应为330102410244--⨯=⨯⨯==U K U ε/V ;双臂时20U K U ε=,所以应变为1时660104210242--⨯=⨯⨯==U K U ε/V ,应变为1000时应为330104210242--⨯=⨯⨯==U K U ε/V ;全桥时U K U ε=0,所以应变为1时60108-⨯=U /V ,应变为1000时应为30108-⨯=U /V 。

从上面的计算可知:单臂时灵敏度最低,双臂时为其两倍,全桥时最高,为单臂的四倍。

3.有一平面直线位移差动传感器特性其测量电路采用变压器交流电桥,结构组成如图所示。

电容传感器起始时b 1=b 2=b =200mm ,a 1=a 2=20mm 极距d =2mm ,极间介质为空气,测量电路u 1=3sinωt V ,且u=u 0。

试求当动极板上输入一位移量△x =5mm 时,电桥输出电压u 0。

b 1d a 1Δxb 2a 2C 1C 2C 1C 2u i u 0u u题3图解:根据测量电路可得 t t u a x u C C u u i i ϖϖsin 750sin 320500=⨯=∆=∆==/mV4.变间隙电容传感器的测量电路为运算放大器电路,如图所示。

C 0=200pF ,传感器的起始电容量C x0=20pF ,定动极板距离d 0=1.5mm ,运算放大器为理想放大器(即K →∞,Z i →∞),R f 极大,输入电压u 1=5sinωt V 。

求当电容传感动极板上输入一位移量△x =0.15mm 使d 0减小时,电路输出电压u 0为多少?+-u i u 0NCx R fC0解:由测量电路可得ϖϖsin 45sin 515.05.15.120200000000=⨯-⨯=∆--=-=t u xd d C C u C C u i x i x/V 1.为什么说压电式传感器只适用于动态测量而不能用于静态测量?答:因为压电式传感器是将被子测量转换成压电晶体的电荷量,可等效成一定的电容,如被测量为静态时,很难将电荷转换成一定的电压信号输出,故只能用于动态测量。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习题与参考答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习题与参考答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习题与参考答案1、在典型噪声干扰的抑制方法中,采用RC吸收电路的目的是()A、克服串扰B、抑制共模噪声C、抑制差模噪声D、消除电火花干扰答案:D2、传感器输出量的变化量△Y与引起此变化的输入量的变化量△X之比,称为( )A、灵敏度B、阈值C、分辨力D、满量程输出答案:A3、压电陀螺的作用是检测运动物体的()A、角速度B、线速度C、线位移D、角位移答案:A4、属于传感器静态特性指标的是()A、稳定时间B、阻尼比C、时间常数D、重复性答案:D5、压电式传感器属于( )A、电流型传感器B、结构型传感器C、物性型传感器D、电压型传感器答案:C6、气敏传感器检测气体的( )A、温度和成份B、温度和浓度D、成份和浓度答案:D7、下列线位移传感器中,测量范围大的类型是()A、变极距型电容式B、差动变压器式C、自感式D、电涡流式答案:B8、为了进行图像识别,应当先消除图像中的噪声和不必要的像素,这一过程称为()A、前处理B、编码C、压缩D、后处理答案:A9、下列传感器,不适合于静态位移测量的是( )A、电感式位移传感器B、压电式位移传感器C、涡流式位移传感器D、压阻式位移传感器答案:B10、圆筒电容式液位高度传感器属于()A、变面积型B、变介质型C、变间隙型D、变极距型答案:B11、属于传感器静态特性指标的是( )A、阻尼比B、稳定性C、固有频率D、时间常数答案:B12、热敏电阻式湿敏元件能够直接检测()B、温度差C、温度D、相对湿度答案:A13、心电图信号为( )A、离散信号B、共模信号C、模拟信号D、数字信号答案:C14、霍尔式转速传感器测量转速时,当被测物上的标记数2:4,传感器输出周期信号的频率f=200Hz时,则轴的转速为()A、1500r/minB、2000r/minC、2500r/minD、3000r/min答案:D15、在标定传感器时,正行程的最大偏差与反行程的最大偏差可用于确定传感器的A、重复性B、线性度C、分辨率D、迟滞特性答案:A16、用电涡流式速度传感器测量轴的转速,当轴的转速为50r/min时,输出感应电动势的频率为50 Hz,则测量齿轮的齿数为()。

测试与传感器技术试题库及答案 (1)

测试与传感器技术试题库及答案 (1)

测试与传感器技术试题(1)一、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确的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打A“√”,错误的打B“×”。

每小题2分,共10分)1.X-Y记录仪可记录任何频率的信号。

( B )2.分析周期信号的频谱的工具是傅立叶级数。

( A )3.阻抗变换器的作用是将传感器的高输出阻抗变为低阻抗输出。

( A )4.瞬态信号的频谱一定是连续的。

( A )5.系统的不失真测试条件要求测试系统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均保持恒定。

( B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2分,共10分)1.信号x(t)=sin(2t+1)+cos(t/3)是( A )A.周期信号B.非周期信号C.瞬态信号D.随机信号*2.用共振法确定系统的固有频率时,在有阻尼条件下,( )频率与系统固有频率一致。

A.加速度共振B.速度共振C.位移共振D.自由振动3.压电式加速度计与测振仪之间可以串接的是( A )A.电荷放大器B.A/D转换器C.相敏检波器D.滤波器4.温度误差的线路补偿法是利用电桥( C )实现的。

A.相邻桥臂同变输入电压相加B.相邻桥臂差变输入电压相减C.相对桥臂同变输入电压相加D.相对桥臂差变输入电压相加5.差动变压器式位移传感器中线圈之间的互感M( B )A.始终保持不变B.随被测位移的变化而变化C.不随被测位移的变化而变化D.随线圈电流的变化而变化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若位移信号x(t)=Acos(ωt+ψ),则其速度信号的振幅为___AW_____,加速度信号的振幅为______AW2__。

2.利用数字频率计测量振动频率时,一般对低频信号测________,高频信号测________。

3.信号的频谱函数可表示为__幅值______频谱和___相位_____频谱。

4.用共振法确定系统的固有频率时,由于测量的振动参数不同,存在着________共振频率,________共振频率,________共振频率。

(完整word版)测试技术与传感器课后答案 罗志增 薛凌云 席旭刚 编著(word文档良心出品)

(完整word版)测试技术与传感器课后答案   罗志增 薛凌云  席旭刚 编著(word文档良心出品)

思考与练习2-5对某轴直径进行了15次测量,测量数据如下:26.2,26.2,26.21,26.23,26.19,26.22,26.21,26.19,26.09,26.22,26.21,26.23,26.21,26.18试用格拉布斯准则判断上述数据是否含有粗大误差,并写出其测量结果。

解: (1)求算数平均值及标准差估计值 15次算数平均值: 标准差的估计值:(2)判断有无粗大误差:采用格拉布斯准则 取置信概率查表2-4,可得系数G=2.41,则有: 故剔除U9(3)剔除粗大误差后的算术平均值及标准差估计值如下: 算数平均值为: 标准差的估计值为:重新判断粗大误差: 取置信概率查表2-4,可得系数G=2.41,则有: 故无粗大误差。

(4) 测量结果表示: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199.26151151==∑=i iU U ()()()mV x x viis 0335.014015695.0115115221==--=-=∑∑σ90807.00335.041.2νσ<=⨯=⨯s G 207.26141141==∑=i iU U ()()()mV x x v ii s 02507.01300817.0114114222==--=-=∑∑σ95.0=αP 95.0=αP 20594.002507.037.2i s G νσ>=⨯=⨯mV s X 0067.01402507.0n2≈==σσ所以测量结果为: 2-6 对光速进行测量,的到如下四组测量结果:求光速的加权平均值及其标准差。

解:权重计算:用各组测量列的标准差平方的倒数的比值表示。

加权算术平均值为:加权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为:3-3用一个时间常数为0.355秒的一阶传感器去测量周期分别为1秒、2秒和3秒的正弦信号,问幅值误差为多少?3-4 有一个温度传感器,其微分方程为30dy/dt+3y=0.15x ,其中y---输出电压811001915.0⨯=v 821001415.0⨯=v 831000075.0⨯-=v 841000015.0⨯-=v ()sm P vP i ii ii x p/1000124.014841412⨯=-=∑∑==σ3(26.2070.02)x x x mV σ=±=±()%73.99=a P %7.19%803.0)(3%2.33%668.0)(2%1.59%1001)(1%409.0)(1)(11)(71.0233322211112=≈==≈==⨯-=≈=+===A A s T A A s T A A A s T A TTωωωωτωωπτωπω时,当时,当时,当幅值由sm c s m c s m c s m c /10)00100.099930.2(/10)00200.099990.2(/10)01000.098500.2(/10)01000.098000.2(84838281⨯±=⨯±=⨯±=⨯±=100:25:1:11:1:1:1:::242322214321==σσσσP P P P sm P P x x i i i i i p /1099915.2/84141⨯==∑∑==(mV ),x---输入温度(℃),试求该传感器的时间常数τ和静态灵敏度k 。

完整word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完整word版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1.什么是传感器?它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分别起到什么作用?解:传感器是一种以一定的精确度把被测量转换为与之有确定对应关系的、便于应用的某种物理量的测量装置,能完成检测任务;传感器由敏感元件,转换元件,转换电路组成。

敏感元件是直接感受被测量,并输出与被测量成确定关系的物理量;转换元件把敏感元件的输出作为它的输入,转换成电路参量;上述电路参数接入基本转换电路,便可转换成电量输出。

2.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动向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解:(1)开发新的敏感、传感材料:在发现力、热、光、磁、气体等物理量都会使半导体硅材料的性能改变,从而制成力敏、热敏、光敏、磁敏和气敏等敏感元件后,寻找发现具有新原理、新效应的敏感元件和传感元件。

(2)开发研制新型传感器及组成新型测试系统①MEMS技术要求研制微型传感器。

如用于微型侦察机的CCD传感器、用于管道爬壁机器人的力敏、视觉传感器。

②研制仿生传感器③研制海洋探测用传感器④研制成分分析用传感器⑤研制微弱信号检测传感器(3)研究新一代的智能化传感器及测试系统:如电子血压计,智能水、电、煤气、热量表。

它们的特点是传感器与微型计算机有机结合,构成智能传感器。

系统功能最大程度地用软件实现。

(4)传感器发展集成化:固体功能材料的进一步开发和集成技术的不断发展,为传感器集成化开辟了广阔的前景。

(5)多功能与多参数传感器的研究:如同时检测压力、温度和液位的传感器已逐步走向市场。

3.传感器的性能参数反映了传感器的什么关系?静态参数有哪些?各种参数代表什么意义?动态参数有那些?应如何选择?解:在生产过程和科学实验中,要对各种各样的参数进行检测和控制,就要求传感器能感受被测非电量的变化并将其不失真地变换成相应的电量,这取决于传感器的基本特性,即输出—输入特性。

衡量静态特性的重要指标是线性度、灵敏度,迟滞和重复性等。

1)传感器的线性度是指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之间数量关系的线性程度;2)传感器的灵敏度S是指传感器的输出量增量Δy与引起输出量增量Δy的输入量增量Δx的比值;3)传感器的迟滞是指传感器在正(输入量增大)反(输入量减小)行程期间其输出-输入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现象;4)传感器的重复性是指传感器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多次变化时,所得特性曲线不一致的程度。

《检测与传感技术》思考题答案.docx

《检测与传感技术》思考题答案.docx

第一章思考题和习题参考答案1—1什么叫传感器?它由哪儿部分组成?它们的相互作用及相互关系如何?答:传感器是把被测量转换成电化学量的装置,传感器由敏感元件和转换元件组成,其中,墩感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直接感受或响M被测量的部分;转换元件是指传感器中能将墩感元件感受或响应的被测量转换成适丁•传输或测量的电信号部分。

由于传感器输出信号一般都很微弱,需要信号调理与转换电路进行放大、运算调制等,此外信号调理转换电路以及传感器的T作必须有辅助电源,因此信号调理转换电路以及所需的电源都皿作为传感器组成的一部分。

1-2什么是传感器的静态特性?它有那些性能指标?分别说明这些指标的含义?答:传感器的静态特性是指被测量的值处丁•稳定状态时的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灵敏度是输入量Ay与引起输入量增量Ay的相应输入量增量Ax Z比。

传感器的线性度是指传感器的输出与输入Z间数量关系的线性程度。

迟滞是指传感器在输入量由小到大(正行程)及输入量由大到小(反行程)变化期间其输入输出特性曲线不重合的现彖。

重复性是指传感器在输入量按同一方向作全量程连续多次变化时,所得特性曲线不一致的程度。

漂移是指在输入量不变的情况下,传感器输出量随时间变化,此现彖称为漂移。

精度是评价系统的优良程度。

1-3什么是测量值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引用误差?答:绝对课差可定义为测量值与真值Z差,实际相对谋差的定义式为绝对谋差与真值的百分比。

引用误差是仪表中通用的一种误差表示方法。

它是相对于仪表满量程的一种误差,乂称满量程相对误差。

1-4什么是测量误差?测量误差有儿种表示方法?它们通常适用于什么场合?答:测量误差是测得值减去被测量的真值。

有五种表示方法:绝对谋差、相对误差、基本误差、引用误差、附加误差。

对工程技术及科学研究中,对被测量进行测量时,测量的可靠性至关重要,不同的场合对测量结果的可靠性要求也不同。

例如:在量值传递、经济核算、产品检验场合应保证测量结呆有足够的准确度。

国家开放大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形考1-2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国家开放大学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形考1-2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题目1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量程或测量范围、过载能力等属于()。

a. 环境要求指标b. 输入量的性能指标正确c. 静态特性指标d. 可靠性指标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输入量的性能指标题目2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以下()项可以提高应变片测量电桥的输出电压灵敏度。

a. 不受应变片功率限制提高电桥供电电压b. 不受应变片功率限制降低电桥供电电压c. 在应变片功率范围内提高电桥供电电压正确d. 在应变片功率范围内降低电桥供电电压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在应变片功率范围内提高电桥供电电压题目3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按照传感器()的方式可分为能量转换型、能量控制型等。

a. 能量转换正确b. 工作原理c. 输出信号d. 工作机理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能量转换题目4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按照传感器()的方式可分为应变式传感器、压电式传感器、压阻式传感器、电感式传感器、电容式传感器、光电式传感器等。

a. 输出信号b. 工作原理正确c. 输出信号d. 工作机理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工作原理题目5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以下()项可以降低应变片测量电桥的非线性误差。

a. 在应变片功率范围内降低电桥供电电压b. 采用全桥接法正确c. 在应变片功率范围内提高电桥供电电压d. 采用半桥单臂接法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采用全桥接法题目6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差动变压器属于()。

a. 电阻式传感器b. 压电式传感器c. 电感式传感器正确d. 电容式传感器反馈你的回答正确正确答案是:电感式传感器题目7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声控灯中没有传感器装置。

选择一项:对错正确反馈正确的答案是“错”。

题目8正确获得5.00分中的5.00分未标记标记题目题干传感器通常由敏感器件和基本转换电路两部分组成。

(完整版)传感器作业答案

(完整版)传感器作业答案

(完整版)传感器作业答案第⼆章测量误差与数据处理1、测量数据中包含哪三种误差?它们各⾃的含义是什么?系统误差:对同⼀被测量进⾏多次重复测量时(等精度测量),绝对值和符号保持不变,或在条件改变时,按⼀定规律变化的误差称为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对同⼀被测量进⾏多次重复测量时(等精度测量),绝对值和符号不可预知的随机变化,但就误差的总体⽽⾔,具有⼀定的统计规律性的误差称为随机误差。

粗⼤误差:明显偏离测量结果的误差称为粗⼤误差,⼜称疏忽误差。

这类误差是由于测量者疏忽⼤意或环境条件的突然变化产⽣的。

对于粗⼤误差,⾸先应设法判断是否存在,然后将其剔除。

2、对某轴直径d 的尺⼨进⾏了15次测量,测得数据如下(单位mm ):120.42, 120.43, 120.40, 120.42, 120.43, 120.39, 120.30, 120.40,120.43, 120.41, 120.43, 120.42, 120.39,120.39,120.40。

试⽤格罗布斯准则判断上述数据是否含有粗⼤误差,并写出测量结果。

解:1)求算术平均值2)求单次测量值的标准差估计值3)按格罗布斯准则判别是否存在粗⼤误差(查书P61 表3-2)经检查,存在,故剔除120.30mm 。

4)重新求解上述各值,得:;mmxx i i404.12015151==∑=-∧σmm033.01)(12=--=∑=∧n x x ni i σmmg n g K G 080.0033.041.2)05.0,15(),(00≈?===∧∧σσα)15,...,2,1(=>i K v G i mmx 41.120=-mm016.0=∧σmmg n g K G 038.0016.037.2)05.0,14(),(00≈?===∧∧σσα经检查所有的,故⽆粗⼤误差。

5)按照马利科夫准则,判断有⽆系统误差因n =14,故mm v v M i i i i 02.0002.014871=-=-=∑∑==,M 值较⼩,故可判断测量列中⽆系统误差。

测试与传感器作业答案

测试与传感器作业答案

第一章 测试技术基础1. 用测量范围为-50~150kPa 的压力传感器测量140kPa 压力时,传感器测得示值为+142kPa ,试求该示值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标称相对误差和引用误差。

解:绝对误差 2kPa 140142=-=∆p 相对误差 1.43%100%1401401420=⨯-=∆=p p p δ 标称相对误差 1.41%100%142140142=⨯-=∆='p p p δ 引用误差 1%100%50150140142m =⨯+-=∆=p p p γ 2.某压力传感器静态标定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试求用端点连线拟合法拟合的该传感器输出与输入关系的直线方程,并试计算其非线性误差、灵敏度和迟滞误差。

解: 端点连线拟合法拟合的直线方程 p p U 450==非线性误差 0.1%100%2000.2100%=⨯=⨯∆=FS Y L max γ 灵敏度 4mV /Pa =∆∆=pUS 迟滞误差 0.3%100%2001.221100%21=⨯⨯=⨯∆=FS H Y H max γ或 0.6%100%2001.2100%max =⨯=⨯∆=FS H Y H γ 3. 玻璃水银温度计的热量是通过玻璃温包传导给水银的,其特性可用微分方程x y dtdy310123-⨯=+表示(式中y 为水银柱高度,单位m ;x 为输入温度,单位℃)。

试确定温度计的时间常数τ、静态灵敏度k 和传递函数及其频率响应函数。

解:x y dt dy 310123-⨯=+ x y D 3101)23(-⨯=+ x y D 31021)123(-⨯=+ 时间常数 s 51.=τ 静态灵敏度 C m/1050o 3-⨯=.k传递函数 1511050(s)3+⨯=-s H .. 频率响应函数 15.1105.0)(j 3+⨯=-ωωj H4. 某热电偶测温系统可看作一阶系统,已知其时间常数为0.5s ,静态灵敏度1=k 。

试计算其幅频特性误差不大于5%的最高工作频率。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作业及答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作业及答案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作业及答案第一次作业1、使用一只0.2级、量程为10V的电压表,测得某一电压为5.0V,试求此测量值可能出现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的最大值。

2、现对一个量程为100mV,表盘为100等分刻度的毫伏表进行校准,测得数据如下。

仪表刻度值/mV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标准仪表示值0.0 9.9 20.2 30.4 39.8 50.2 60.4 70.3 80.0 89.7 100.0/mV绝对误差/mV修正值/mV试将各校准点的绝对误差和修正值填入上表中,并确定该毫伏表的精度等级。

3.已知对某电压的测量值U~N(50V,0.04V),若要求置信概率达到50%,求相应的置信区间。

4、甲、乙二人分别用不同的方法,对同一电感进行多次测量,结果如下(假设均无粗大误差和系统误差):甲 1.28 1.31 1.27 1.26 1.19 1.25乙 1.29 1.23 1.22 1.24 1.25 1.20写出测量结果表达式,评价哪个人的测量精密度高。

第一次作业答案1、使用一只0.2级、量程为10V的电压表,测得某一电压为5.0V,试求此测量值可能出现的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的最大值。

答案:2、现对一个量程为100mV,表盘为100等分刻度的毫伏表进行校准,测得数据如下。

仪表刻度值/mV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标准仪表示值0.0 9.9 20.2 30.4 39.8 50.2 60.4 70.3 80.0 89.7 100.0/mV绝对误差/mV修正值/mV试将各校准点的绝对误差和修正值填入上表中,并确定该毫伏表的精度等级。

解:仪表刻度值/mV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标准仪表示值0.0 9.9 20.2 30.4 39.8 50.2 60.4 70.3 80.0 89.7 100.0/mV绝对误差/mV 0 0.1 -0.2 -0.4 0.2 -0.2 -0.4 -0.3 0 0.3 0 修正值/mV 0 -0.1 0.2 0.4 -0.2 0.2 0.4 0.3 0 -0.3 03.已知对某电压的测量值U~N(50V,0.04V2),若要求置信概率达到50%,求相应的置信区间。

(完整word版)第0-5章 传感器 习题答案

(完整word版)第0-5章  传感器 习题答案

第0章作业答案0.1传感器的定义是什么?解:能感受规定的被测量并按一定的规律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器件或装置。

从传感器输入端来看,一个指定的传感器只能感受或响应规定的物理量,即传感器对规定的被测量具有最大的灵敏度和最好的选择性。

从输出端看,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为“可用信号”。

这意指传感器的输出信号中不但载运着待测的原始信息,而且是能够被远距离传送、后续测量环节便于接收和进一步处理的信号形式,最常见的是电信号。

从输入与输出关系来看,这种关系应具有“一定规律”。

其意指传感器的输入与输出应是相关的,而且这种规律是可复现的。

0.5 画出以下结构型传感器的组成框图与写出其输入、输出量的名称。

解:(3)电容式加速度传感器;中间变量0.7 将一热电偶与通用数字电压表组成测温系统与配用同类热电偶的专用测温仪相比较,有何主要的不同之处?解:前者输出为电压信号,后者输出为被测量的测量值。

0.12 智能传感器技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从何时开始发展起来的?解:主要特征是:传感器与计算机或微处理器赋予智能的结合,从而兼有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双重功能的传感器系统。

20世纪80年代,随着微处理器迅速发展普及,智能传感器相继发展起来。

第1章作业答案1.1 传感器静态模型有哪几种常见形式。

解:1.列表形式将标定实验获得的一系列x i、y i离散值(i=1,2,…N)列成表来表征x-y关系。

2.曲线形式以输入量x(P)为横坐标,输出量y(U)为纵坐标,将标定实验获得的一系列x i、y i对应值在坐标平面上给出。

3.数学表达式形式根据标定实验得出的一系列x i、y i离散标定值可求出其拟合曲线的数学表达式。

对于实际的传感器系统,其输入与输出关系往往不是理想直线,故而静态特性也即静态模型常由多项式来表示:y(x)=S0+S1x+ S2x2+…S n x n1.2 测得某放大器的输入——输出关系的两对数据如下,试求其放大倍数K。

输入输出0.000mV -3.65mV0.500mV 63.25mV 解:第1章练习与实践1.6-1 已知某压力传感器的静态模型,由标定实验数据列表形式给出如下:要求“采用”远程网络测控实验室中的“线性拟合演示仪”与“多项式拟合演示仪”。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习题解答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习题解答

º2 » »¼

«¬ª2 u 0.4 u
400 º 2 800 »¼
1.18
arctan
2[
¨¨©§
Z Z0
¸¸¹·
1
¨¨©§
Z Z0
¸¸¹· 2
2 u 0.4 u ¨§ 400 ¸·
arctan
© 800 ¹
1 ¨§ 400 ¸·2
© 800 ¹
arctan 0.5333 28.070
理论值
-2.7000 0.7300 4.1600 7.5900 11.0200 14.4500
端基法基准直线
误差Δ
非线性
正行程 反行程 误差Δ L
-0.0067 0.0067 0.0000
-0.1267 (0.0533) 0.0900
-0.1667 (0.0733) 0.1200
-0.1633 (0.0767) 0.1200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
习题解答
第二章
1.一应变片的电阻 R=120Ω,k=2.05,用作应变为 800μm/m 的传感元件。
(1)求ΔR 和ΔR/R;
(2)若电源电压 U=3V,求初始平衡时惠斯登电桥的输出电压。
解:
(1)电阻应变片的灵敏度定义为
k
'R RH
因此,
'R kH 2.05 u 800 u106 1.64 u103 R
该传感器的振幅相对误差为 相位误差为 28.07O。
k(Z) 1 u100% 18% 1
(2)当用 f0 1200 Hz 、[ 0.4 的传感器测量 f 400 Hz 的信号时,同理可得:
k(Z) 1.08 M(Z) 16.700
振幅相对误差为 8%。相位误差为 16.70O。 由此可见,应选用自振频率为 1200Hz 的传感器进行测量。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后习题答案全文

传感器与检测技术课后习题答案全文

当 yt R 时 t 3ln 2 1.22
3
3
当 yt R 时 t 3ln 1 2.08
2
2
返回
上页
下页
图库
第1章
1.5
解:此题与炉温实验的测飞升曲线类似:
yt1090(1et/T)
由y550T 5 8.51
5
ln
9
1.6
解:
yt2520(1et/T)
T 0.5
y1 7.68 y2 5.36
图库
第3章
3.7
答:应用场合有低频透射涡流测厚仪,探伤,描述转 轴运动轨迹轨迹仪。
R x1100 ,R x2200 ,R x3300 ,R x4400 ,R x5500 , R x6600 ,R x7700 ,R x8800 ,R x9900 ,R x101000
r10.1,r20.2,r30.3,r40.4r50.5
r60.6r70.7r80.8r90.9r101.0
Y111003,Y2
重写表格如下:
x 0.3 0.5 1.0 1.5 2.0 3.0 4.0 5.0 6.0 f 2.523 2.502 2.461 2.432 2.410 2.380 2.362 2.351 2.343 y -1.66 -1.78 -2.06 -2.31 -2.56 -3.06 -3.54 -4.02 -4.61
答:
① mR R m L ax m0.1 RL10Rm ax
② 1 2 11m 1 1100% 0.1
m 0.4 R m ax0 .4R L
返回
上页
下页
图库
第2章
2.5 解:①图 2-32(c)
②圆桶截面积 A R 2 r 2 59.7 106

完整word版传感器题库及答案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传感器题库及答案推荐文档

压电式传感器一、选择填空题:1、 压电式加速度传感器是( D )传感器。

A 、 结构型B 、 适于测量直流信号C 、 适于测量缓变信号D 、 适于测量动态信号2、 沿石英晶体的光轴 z 的方向施加作用力时, A 、 晶体不产生压电效应B 、 在晶体的电轴x 方向产生电荷C 、 在晶体的机械轴y 方向产生电荷D 、 在晶体的光轴z 方向产生电荷3、 在电介质极化方向施加电场,电介质产生变形的现象称为(A 、 正压电效应B 、 逆压电效应C 、 横向压电效应D 、 纵向压电效应4、 天然石英晶体与压电陶瓷比,石英晶体压电常数(A 、 高,差B 、 高,好C 、 低,差D 、 低,好5、 沿石英晶体的电轴 x 的方向施加作用力产生电荷的压电效应称为(A 、 正压电效应B 、 逆压电效应C 、 横向压电效应D 、 纵向压电效应7、压电式传感器的输出须先经过前置放大器处理, 大器两种形式。

此放大电路有 电压 放大器和电荷 放二、简答题1、 什么是压电效应?纵向压电效应与横向压电效应有什么区别?答:某些电介质,当沿着一定方向对其施加外力而使它变形时,内部就产生极化现象,相 应地会在它的两个表面上产生符号相反的电荷, 当外力去掉后,又重新恢复到不带电状态,这种现象称压电效应。

通常把沿电轴X — X 方向的力作用下产生电荷的压电效应称为“纵向压电效应”;而把沿机械轴 丫一丫方向的力作用下产生电荷的压电效应称为“横向压电 效应”;所以纵向压电效应与横向压电效应的主要区别在于施力方向不同,电荷产生方向 也不同。

2、 压电式传感器为何不能测量静态信号?答:因为压电传感元件是力敏感元件,压电式传感器是利用所测的物体的运动产生的相应6、压电式传感器可等效为一个电荷源 和一个电容并联,也可等效为一个与 电容相串联的电压源。

(A )。

B )。

C ),压电陶瓷的稳定性(C )。

D )。

的电信号,而静态的不能产生相应的电信号。

测试技术与传感器 课后题全(附答案)

测试技术与传感器 课后题全(附答案)

1-3 用测量范围为-50~150kPa 的压力传感器测量140kPa 压力时,传感器测得示值为142kPa ,求该示值的绝对误差、实际相对误差、标称相对误差和引用误差。

解:真值L=140kPa, 测量值x=142 kPa 绝对误差Δ=x-L=142-140=2 kPa实际相对误差 标称相对误差 引用误差1-12 用电位差计测量电势信号x E (如图所示),已知: ,10,10,5,2,42121Ω=Ω=Ω===p r R R mA I mA I 电路中电阻p r R R ,,21的定值系统误差分别为,005.0,01.0,01.021Ω+=∆Ω+=∆Ω+=∆p r R R 设检流计A 、上支路电流1I 和下支路电流2I 的误差忽略不2100% 1.43%140L δ∆=⨯==2100% 1.41%142x δ∆'=⨯==100%100%21%150(50)m x γ∆∆=⨯=⨯==--测量上限-测量下限计。

求修正后的x E 的大小。

解:1122()x p E r R I R I =+-当不考虑系统误差时,有0(105)410240x E mV =+⨯-⨯= 已知12,,p r R R 存在系统误差,按照误差合成理论,可得1112240.00540.0120.010.04x p E I r I R I R mV∆=∆+∆-∆=⨯+⨯-⨯=修正后的E x 为0400.0439.96x x x E E E mV =-∆=-=2-4 某压力传感器测试数据如下表所示,计算非线性误差、迟滞和重复性误差 压力/MPa输出值/mV第一循环 第二循环 第三循环 正行程反行程 正行程 反行程 正行程 反行程 0 -2.73 -2.71 -2.71 -2.68 -2.68 -2.69 0.02 0.56 0.66 0.61 0.68 0.64 0.69 0.04 3.96 4.06 3.99 4.09 4.03 4.11 0.06 7.40 7.43 7.43 7.53 7.45 7.52 0.08 10.88 10.95 10.89 10.93 10.94 10.99 0.1014.4214.4214.4714.4714.4614.46解:书上例题P462-5当被测介质温度为1t ,测温传感器示值温度为2t 时,有下列方程式成立:ττd dt t t 221+=当被测介质温度从25C o 突然变化到300C o 时,测温传感器的时间常数s 1200=τ,试确定经过350s 后的动态误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测试技术基础1. 用测量范围为-50~150kPa 的压力传感器测量140kPa 压力时,传感器测得示值为+142kPa ,试求该示值的绝对误差、相对误差、标称相对误差和引用误差。

解:绝对误差 2kPa 140142=-=∆p 相对误差 1.43%100%1401401420=⨯-=∆=p p p δ 标称相对误差 1.41%100%142140142=⨯-=∆='p p p δ 引用误差 1%100%50150140142m =⨯+-=∆=p p p γ 2.某压力传感器静态标定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试求用端点连线拟合法拟合的该传感器输出与输入关系的直线方程,并试计算其非线性误差、灵敏度和迟滞误差。

解: 端点连线拟合法拟合的直线方程 p p U 450==非线性误差 0.1%100%2000.2100%=⨯=⨯∆=FS Y L max γ 灵敏度 4mV /Pa =∆∆=pUS 迟滞误差 0.3%100%2001.221100%21=⨯⨯=⨯∆=FS H Y H max γ或 0.6%100%2001.2100%max =⨯=⨯∆=FS H Y H γ 3. 玻璃水银温度计的热量是通过玻璃温包传导给水银的,其特性可用微分方程x y dtdy310123-⨯=+表示(式中y 为水银柱高度,单位m ;x 为输入温度,单位℃)。

试确定温度计的时间常数τ、静态灵敏度k 和传递函数及其频率响应函数。

解:x y dt dy 310123-⨯=+ x y D 3101)23(-⨯=+ x y D 31021)123(-⨯=+ 时间常数 s 51.=τ 静态灵敏度 C m/1050o 3-⨯=.k传递函数 1511050(s)3+⨯=-s H .. 频率响应函数 15.1105.0)(j 3+⨯=-ωωj H4. 某热电偶测温系统可看作一阶系统,已知其时间常数为0.5s ,静态灵敏度1=k 。

试计算其幅频特性误差不大于5%的最高工作频率。

(幅频特性误差为A -=1η) 解: 5%1≤-=A η 95%≥A 95%)(1)(2=+=ωτωk A 而 1=k 0.5s =τ0.33=ωτ 0.66rad/s =ω 0.10Hz 2π==ωf5. 某测力传感器可作为二阶振荡系统处理,其传递函数为2oo 22o 2)(ωξωω++=s s s H 。

已知其固有频率为Hz 1000o =f ,阻尼率7.0=ξ,试问用它测量频率为600Hz 的正弦交变力时,其输出与输入幅值比A(ω)和相位差Ψ(ω)是多少?(注意系统1=k ) 解: 7.0=ξ 1=k 002f πω= Hz 1000o =f f πω2= 600Hz =f202220)(4])([1)(ωωξωωω+-=kA 0.950.60.74](0.6)[112222=⨯⨯+-=20)(-1)(2arctan )(ωωωωξω-=ψ0252.70.6-10.60.72arctan -=⨯⨯-=第二章 工程参数的检测技术(略)1. 接触式与非接触式测温装置主要有哪些?试比较接触式测温与非接触式测温的优缺点。

2. 试简述光学高温计的原理、电测系统图和使用方法。

3. 试说明真空区域的划分和其物理特征。

测量低真空与高真空的真空计主要有哪些?第三章 电阻式传感器1. 解:)(412110R R R R U U ∆-∆=x k R R ε=∆对试件:xy μεε-= 对R1电阻:x x k k R R εε==∆111对R2电阻:11212R Rk k k R R x y x ∆-=-===∆μμεεεmV R R UR R R R U U 717)(14)(41112110.=∆+=∆-∆=μ2. 解: 单臂时mV Ek R R E U 5.2005.021414141110=⨯⨯⨯==∆=ε① 相邻桥臂时mV mV R R E U U 0.55.222121100=⨯=∆=='② 相对桥臂时mV mV R R E U U 0.55.222121100=⨯=∆=='3. 解:%.51)1(111=-+-=x mx L ε, 50.=x , 0610.=m0610.==LR Rm ,Ω=k R L 20, Ω==12200610L R R .4. 解: (1)36111064110800052--⨯=⨯⨯==∆..εk R RΩ=⨯⨯=⨯⨯=∆--2012010641106413131...R R(2)mVR R U U 2511202034141110..=⨯⨯=∆=%..08201080005221216=⨯⨯⨯==-εεk L5. 解: t k R R s g t∆-+=∆)]([0ββα-4-6-6-61020.940)]100.11109.41(05.2105.01[⨯=⨯⨯-⨯⨯+⨯=附加应变 ktk s g t ∆-+=)]([ββαεμε44905.21020.9-4=⨯=第四章 电感式传感器1. 请画出差动变气隙厚度式电感传感器的结构简图,并简述差动变气隙厚度式电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推导电感总变化量∆L 与气隙变化量∆δ的关系式,并计算其非线性误差和相对灵敏度。

解:结构简图,原理简述略当衔铁向上移动使L1气隙减小∆δ时])(1[200001 +∆+∆+∆=∆δδδδδδL L ])(1[200001 +∆+∆+∆=∆δδδδδδL L当衔铁向上移动使L2气隙增大∆δ时])()1()(1[020202 +∆-++∆+∆-∆=-=∆n n L L L L δδδδδδδδ传感器电感总变化量])()(1[2402021 +∆+∆+∆=∆+∆=∆δδδδδδL L L L非线性误差2)(δδε∆=∆∆-∆=理理实L L L L相对灵敏度002/δδ=∆∆=L L K L 或灵敏度002δδL L K L =∆∆= 2. 紧耦合比例臂电桥有何优点?当负载∞=0Z 时,写出电压输出U0表达式,并画图标出式中各项阻抗位置。

答:略3. 已知差动变气隙厚度式电感传感器线圈绕组1200=N 匝,衔铁与铁芯气隙mm 10=δ,截面积20cm 25.0=A ,气隙的磁导率H/m10π470-⨯=μ。

(1)试求电感线圈的电感L0。

(2)若当气隙厚度变化mm 1.0=∆δ时,总电感变化量?=∆L解:电感线圈的电感为 H S N L 23472000201026.210121025.010412002----⨯=⨯⨯⨯⨯⨯⨯==πδμ总电感变化量为H L L 3201052.411.01026.222--⨯=⨯⨯⨯=∆=∆δδ4. 若已知变压器式交流电桥的工作臂为题3中的差动电感传感器的传感器线圈,而变压器副边的电压值V15=s U 。

(1)请画出该传感器与测量电路的工作原理图;(2)并试求当气隙厚度变化mm 1.0=∆δ时,该测量电桥的输出电压?0=U解:变压器式交流电桥04L LU U s ∆⋅=差动变气隙厚度式电感传感器002δδ∆=∆L L电桥输出电压的有效值:V U U s 75.011.0215200=⋅=∆⋅=δδ5. 试以差动变气隙式电感传感器为例,说明差动结构的好处。

答:非线性误差 差动式2)(δδε∆=L 简单式0δδε∆='L相对灵敏度 差动式02δ=L K 简单式01δ='LK可见:差动式结构可以改善线性、提高灵敏度,还对温度进行补偿,对于干扰、电磁吸力有一定的补偿作用。

6. 何谓涡流效应?涡流的形成范围和渗透深度与哪些因素有关?影响涡流传感器灵敏度的因素有哪些?答:电涡流效应:块状金属导体置于变化的磁场中或在磁场中作切割磁场线运动时,导体内将产生呈涡旋状的感应电流(电涡流)的现象。

涡流的形成范围即是线圈与导体间距离x 的函数,又是线圈半径方向r 的函数。

被测体电阻率愈大,相对磁导率愈小,传感器线圈的激磁电流频率愈低,则电涡流贯穿深度 h 愈大。

灵敏度的影响因素:薄线圈比厚线圈灵敏度高;外径小时灵敏度高; 减小线圈电阻,可提高线圈的品质因数;非磁性材料,被测体的电导率越高,灵敏度越高;磁性材料则相反;被测导体的平面不应小于传感器线圈外经D 的两倍,否则灵敏度下降;被测导体的厚度应在0.2mm 以上,否则灵敏度下降;涡流强度随距离x 的增大而迅速减小,为了获得较好的线性和较高的灵敏度,应使 x/R<<1,一般取 x/R=0.05~0.15。

7. 试说明电涡流式转速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使用特点。

答:略第五章 电容式传感器1. 为什么电感式传感器和电容式传感器一般都采用差动形式?请画出差动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的结构简图,并简述其工作原理,推导电容总变化量C ∆与极板间距变化量d ∆的关系式,并计算其非线性误差和灵敏度。

解:差动结构的好处:提高灵敏度、减小非线性误差、温度补偿及电磁吸引力补偿。

图略、简述略、推导略。

传感器电容总变化量])()(1[240200021 +∆+∆+∆=∆+∆=∆d dd d d d C C C C非线性误差2)(d dC C C L ∆=∆∆-∆=理理实ε相对灵敏度02/d d C C K C =∆∆=, 或灵敏度02d Cd C K C =∆∆=2. 如何改善单极式变极距型电容传感器的非线性?答:(1)由d d∆=ε知,增大d 0且减小d ∆; (2)采用差动结构;(3)采用运算放大器式测量电路。

3. 图1为电容式液面计传感器原理图。

在被测介质放入两个同心园柱状电极,电极高度为h ,内电极外半径为R 1,外电极内半径为R 2,当容器内液面高度发生变化时,两电极间的电容也会发生变化。

要求:(1) 推导出输出电容C x 与液面高度x 的关系;(2) 请为该测量装置设计匹配测量电路,要求输出U 0与液面高度x 之间呈线性关系。

并简述此种电容式液面计的工作原理。

解:(1)推导过程略Bx A x R R R R h C x +=-+=1201120ln )(2ln 2εεππε或采用二极管双T 交流电桥。

(2)工作原理略注意:测量电路不能用单臂电桥电路,因为此输出不是线性,即CC C j C j Z Z U ∆=∆=∆=00041114141ωω4. 现有一个电容式位移传感器,其结构如图2所示。

其中圆柱C 为内电极,圆筒A 、B 为两个外电极,D 为屏蔽套筒,已知mm L 25=,mm R 61=,mm R 752.=,mm r 54.=。

C BC 构成固定电容C F ,C AC 是随活动屏蔽套筒伸入位移量x 而变化的可变电容C x 。

该电容式位移传感器拟采用运算放大器式电路,则: (1) 要求运放输出电压0U 与输入位移x 成线性关系,在运放线路中C F 和C x 应如何连接?请画出其电路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