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生物课堂互动形式(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生物课堂互动形式(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3827d57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a7.png)
初中生物课堂互动形式第一篇范文:初中生物课堂互动形式在当今教育环境中,生物课堂的互动形式逐渐受到重视。
初中生物课堂互动形式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能够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初中生物课堂互动形式的运用。
一、问答互动问答互动是生物课堂上最常用的互动形式之一。
教师针对教学内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回答。
这种互动形式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问答互动中,教师应注意问题的设置要具有启发性、针对性和挑战性,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是生物课堂互动形式的另一种重要方式。
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某一问题或主题进行讨论。
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小组讨论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讨论进程,适时给予引导和帮助,确保讨论的深入进行。
三、实验操作生物实验是生物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验操作互动形式可以让学生亲身体验生物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实验操作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安全,指导学生正确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一种有效互动形式。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生物案例,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这种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案例分析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进行分析,提高学生的思维广度。
五、课堂展示课堂展示是生物课堂上培养学生表达能力的一种互动形式。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就某一生物主题进行课堂展示,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这种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在课堂展示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
六、课外活动课外活动是生物课堂教学的延伸,可以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物的魅力。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生物竞赛、社会实践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课外活动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参与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鼓励。
河南省实验中学初中生物教学模式(2022)
![河南省实验中学初中生物教学模式(2022)](https://img.taocdn.com/s3/m/e3e8bad4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a8.png)
“质疑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河南省实验中学初中生物教学模式目前我省初中生物学科不属于中招考试科目,学生不够重视,且学习时间基本都在课堂上。
所以日常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成为初中生物有效教学的重中之重,为此我们结合实际制定如下教学模式。
“质疑探究式”教学模式基本环节:模式过程说明:1.疑从身边生,明确学习目标(约3分钟)问题是引发学生探究的动力,产生疑问才能主动去探究。
学生最熟悉发生在身边的事情,结合身边事产生疑问,提出问题,能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热情,并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
以适当的形式提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开始学习时就形成强烈的目标意识。
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起到导向功能,可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
2.师生共解疑(约25分钟)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组织引导下,以问题为引导,环环相扣,构建学习的主线。
针对每个环节产生的疑问,结合具体内容,组织学生采用自学释疑、小组讨论、活动探究,教师讲解等多种形式进行学习。
如学生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利用教材或其他学习资源,自我能解决的问题可采用自学释疑的学习方式;如果有些学生有知识或经验基础,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讨论能解决的问题,可采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如果需要通过观察、实验、分析资料等探究活动来解决的问题,可采用活动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此基础上,学生解决仍有困难的问题,则需要教师进一步地讲解。
这样既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紧紧围绕提出的问题进行独立思考、尝试解决,体验感悟,获取感性认识,并与身边的同伴进行探讨交流,又适时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4.形成重要概念,构建知识链(约5分钟)生物学课程标准强调重要概念的教学。
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获取了一定的事实知识和感性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归纳总结,形成重要概念,构建本节课的知识链条。
进一步引导学生与相关内容联系,将所学知识融入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构建新的知识体系。
七年级生物教学方法及措施_初中生物课的教学模式
![七年级生物教学方法及措施_初中生物课的教学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dade0159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9b.png)
七年级生物教学方法及措施_初中生物课的教学模式生物科学是自然科学中基础学科之一,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下面一起来看看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年级生物教学方法及措施,欢迎阅读,仅供参考。
七年级生物教学方法有哪些生物教学是初中教学体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近些年来,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对于生物教学的重要作用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初中生物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
但是,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我国初中生物教学的发展还是严重滞后的,这极大地阻碍了学生在生物学科方面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以及教育事业的进步。
因此,了解我国初中生物教学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探讨改善初中生物教学方法的具体措施,以提高我国初中生物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对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初中生物教学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一)初中生物教学理念落后由于受到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当前初中教育还是以提高升学率为目标,这种落后的教学理念可以说广泛地存在于师生的脑海中,严重影响了初中生物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初中生物因为在中考中所占的比例很小,是所谓的“副科”,导致学生对于生物学习缺乏动力和兴趣,学校对于生物教学也不够重视,加上教师对生物教学重要性的认识不足,没有积极改进教学模式,这样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使得生物课堂教学效果和整体教学质量严重下降。
(二)初中生物教学师资力量严重不足任何教学活动都必须要有一支素质过硬、结构合理以及专业知识扎实的师资队伍作保证。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课堂教学的教学效果方面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初中生物教学也不例外。
但是,在实际当中,由于社会和经济等因素,生物教师在各地区、各学校之间存在很大的不平衡。
因为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很大,导致广大的农村地区以及西部边远地区的师资队伍有着很大的缺口,而且对于生物教学的师资队伍的培养也没有形成一定的科学化、制度化,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也存在不合理,两极分化严重。
初中生物课堂互动形式设计(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
![初中生物课堂互动形式设计(含学习方法技巧、例题示范教学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16d71a4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4d.png)
初中生物课堂互动形式设计在当前教育体制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正逐渐从传统的“教师中心”模式转变为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互动式教学模式。
这种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合作精神。
本文将结合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探讨几种有效的课堂互动形式。
1. 问题驱动式教学问题驱动式教学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或生活实际,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例如,在学习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为什么植物需要阳光、水分和肥料?”学生通过思考和讨论,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生长的必要条件。
2. 案例分析法案例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分析真实或虚构的案例,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的方法。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与生物学科相关的案例,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例如,在学习环境保护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关于环境污染的案例,让学生分析污染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3. 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将学生分成小组,通过共同完成任务来促进学生之间交流和合作的学习方式。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些小组合作活动,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共同探讨和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生态系统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设计一个小型生态系统,并撰写实验报告。
4. 角色扮演法角色扮演法是一种让学生通过扮演特定角色,模拟现实生活中的情境,从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设计一些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例如,在学习人体器官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让 students 扮演医生和病人的角色,进行模拟诊断和治疗。
5. 课堂演示实验课堂演示实验是一种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和理解生物现象的教学方法。
教师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生物实验,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演示和观察。
例如,在学习细胞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染色实验,观察和比较两者的结构差异。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初探](https://img.taocdn.com/s3/m/4dc68c215901020207409c0c.png)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初探新的课程理念坚持把“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作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主旨。
努力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探索如何转变教学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努力把教学过程变为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自主式、探究式、合作式的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
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一生物教材把学生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要培养学生把已获得的知识应用于实践。
为此,我在教学中尝试采用了“观、思、探、读、讲、练、查、作、撰”的教学模式。
一、观察是学好生物学的最基本环节“观”就是观察。
它是指有目的地应用各种感官了解周围环境的知觉过程,是获得感性知识的主要途径。
达尔文曾经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能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有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能在众人之上”。
所以,在生物教学中要注意对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
1、明确观察的目的与内容教师按观察计划指导学生明确观察对象、目的和内容。
例如,可以利用每个观察与思考后的讨论问题作为对观察目的的提示和引导,使学生有目的地去观察,使观察更有效、更快捷。
2、注重科学的观察方法教师要按程序指导学生进行观察。
不论是观察切片、标本、实物、挂图或模型等都应由表及里、由整体到局部。
例如,观察菜豆种子的结构程序应该是:先观察菜豆种子的外形,然后剥去种皮分开两片子叶,再用放大镜观察胚的结构,认识各部分结构特征,把结构与功能有机地联系起来。
二、思考是学好生物学的积极因素“思”就是思考。
思考是认识过程的高级形式,是人类通过思维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而观察是思考的基础。
学生掌握知识及思维的发展过程,是从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因此只有把观察和思考相结合才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收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
例如,在上叶的结构课时,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思考题。
浅谈初中生物合作学习模式的课堂教学
![浅谈初中生物合作学习模式的课堂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56687c29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c9.png)
浅谈初中生物合作学习模式的课堂教学在初中生物教育中,应用合作学习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传统教学内容,也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力,同时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以下就是初中生物合作学习模式的具体教学应用。
1.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合作学习形式,通过分组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在生物教育中,可以将学生按照兴趣爱好或学习能力分组,让他们根据教学主题共同完成某项任务或者解决某一生物问题。
例如,在研究生物物种时,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研究一种物种,并展开讨论,让学生通过交流和合作更好地了解该物种的形态、生态和生活习性等信息。
在生物教育中,这种学习方式可以通过配合角色扮演来实现。
将学生分为不同的角色,每个学生都扮演教学主题中的一个人物或物种,通过互相交流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华和创意,在角色扮演过程中更深入地研究教学主题。
例如,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数百万年前的恐龙”和“研究恐龙科学家”,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穿越时光、观察恐龙的生活条件和习性,然后再将所研究内容互相分享和对比分析。
3.合作探究活动这种学习方式强调了学生在自学和帮助他人学习方面的协作。
学生在合作探究活动中可以自主地展开学习,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内容,探究和解决相关的学习问题。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之间进行交流和分享,在学习之后再一起讨论分析,共同完善研究成果。
例如,在生态学科中教授一个生态主题时,让学生在小组内自行制定课题,并给出研究规划和解决方案,并将研究成果与其他小组共享和比较分析。
这种学习形式是在一定的任务下,让学生合作完成,例如制作关于生物的海报、制作介绍宠物的小册子等。
此时,学生需要分工明确,能够彼此协作来完成任务。
任务合作学习方法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我探究能力,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增进角色意识,并提高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总之,在生物教育课堂中,运用合作学习模式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基本流程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基本流程](https://img.taocdn.com/s3/m/2f2c5185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3c.png)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基本流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重要环节。
在课堂上,教师需要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教学,从引入课题、讲解知识到巩固学习内容,最终达到培养学生的生物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业成绩的目标。
下面将介绍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
第一步:引入课题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第一步是引入课题。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展示图片、实物或引用有趣的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即将开始的课堂活动做好铺垫。
引入课题需要教师选取有趣、具有代表性的例子,以引起学生的思考,并激发他们的求知欲望。
第二步:讲解知识在引入课题之后,教师需要对相关的生物知识进行讲解。
讲解知识是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教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演示、实验等,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生物知识。
教师应该注重生物知识的层次性和系统性,将知识点进行分类和整合,使学生能够建立起科学的生物学知识体系。
第三步:检查理解在讲解知识之后,教师需要对学生的理解情况进行检查。
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练习题等方式,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对知识的错误理解。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同伴间的合作等方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第四步:巩固学习内容为了巩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教师需要进行巩固学习内容的活动。
这可以通过练习题、实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观察等方式进行。
在巩固学习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问、总结学习经验,并及时给予鼓励和表扬,激发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第五步:作业布置最后一步是作业布置。
通过作业,教师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生物知识的掌握,并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
作业的设计应当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既能够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能够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总结: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包括引入课题、讲解知识、检查理解、巩固学习内容和作业布置。
初中生物“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初中生物“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1752955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8d.png)
初中生物“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前言生物学是初中科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更新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变化。
本文通过研究初中生物学科的“学为中心”教学模式,探究其对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影响和意义,为教育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什么是“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为中心”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科知识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它以学生的主动学习和自主探究为出发点,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激发学习动机。
在生物学的教学中,“学为中心”教学模式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强调学生主体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2.增加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3.增加课堂互动,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和交流;4.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为中心”教学模式对于初中生物学科的意义“学为中心”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学科教学中有着很多的意义。
首先,“学为中心”教学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通过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和实践,激发学生兴趣和动机,让学生更加主动地探索生物学知识,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其次,“学为中心”教学模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实验技能和实践能力。
生物学科是一门需要实践的学科,而“学为中心”教学模式强调实践性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另外,“学为中心”教学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在教学中增加互动,让学生交流和分享,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兴趣,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生物学知识。
如何实践“学为中心”教学模式要实践“学为中心”教学模式,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索和实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实践方法:1.提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如图书、实验视频等,以便学生进行自主学习;2.鼓励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和发现生物学知识;3.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交流和分享,增加互动;4.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评论,培养学生的思想能力和创造力。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0513726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33.png)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初中生物课程是培养学生生命科学素养的重要途径之一。
生命科学素养包括对生物学的基本概念、方法、问题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以及对生命科学发展的伦理、社会和环境问题的思考和意识。
要实现这样的目标,教师需要运用核心素养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抽象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为核心。
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具备的跨领域的基本能力和知识,如沟通、合作、创新、解决问题和批判思考等。
在生物学课堂上,教师需要根据生物学教育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特点和需求,选用适当的核心素养,并将其纳入教学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中。
一、运用沟通能力促进生物概念的理解和应用生物概念的理解对于学生深入掌握生物学知识和解决生物问题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应用沟通能力,帮助学生彼此交流和分享学习经验,并引导他们通过讨论和答疑解惑,消除概念偏差和混淆。
同时,教师还可以在课前和课后,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互联网和社交媒体,以查找生物术语和知识,强化了解和应用生物概念的能力,并提升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
二、运用批判思维能力解决生物问题生物课程的学习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还要求他们能够运用批判思维能力,解决相关的生物问题。
教师需要通过针对性的讲解,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生物课程的学习和研究中,能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评估证据和数据的依据和可靠性,并提出不同的解释和假设。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还需要给学生提供合适的素材和信息,以促进他们批判地思考和分析。
三、运用解决问题能力促进实践应用要想真正理解生物学,学生需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通过引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体系,理解并运用生物学原理,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和实践能力。
教师应该通过生物实验、观察和分析等手段,提供实践应用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实践了解和应用生物概念和原理。
四、运用创新能力促进生物教学的发展生物教学是一个不断发展和改进的过程。
教师需要通过运用创新能力,不断更新教育理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以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和挑战,提高课程的质量和内涵。
初中生物教学目标管理课堂教学模式探索
![初中生物教学目标管理课堂教学模式探索](https://img.taocdn.com/s3/m/7516a01cff00bed5b9f31dd6.png)
出丰硕的成果 , 现大面积提高 教学质量 , 实 我们 首先要扎扎实实
究 。至今 近两年的时 间里 , 大生 物教师倾注 了极大 的热情 , 坚持新教材 的改革方 向 , 广 付 生物体 的形 态结 构的认识从观察人手 , 出 了辛 勤的劳动 , 使得 “ 教学 目标管理 ” 这个 新生 的教学管 理模 尽可能创造条件 让学 生 多实验 、 多动 手 , 励学 生探 究得 出结 激 式在我们生 物学 科领 域 内的实施 已初具 成效 。如何 运 用教 学 论 。在整个教学活动 中 , 一点是 至关重 要 的。即教师在 整个 有
随 着我 国改革 开放 的不 断深 入 , 打破 传统 的教学 模 式 , 建 学活动应有双边性 , 要坚持启发式 , 决不能包办代替 , 一灌到底。
的共识 。2 0 0 8年秋开始 , 进行初 中生物 教学 目标 管理 课题 的研 注意运用各 种媒 体 ( 图、 型 、 本 、 灯 等 ) 加 强直 观 性。 挂 模 标 幻 ,
中国教 育与教 学研 究杂 志
2 1 生年9月第9 01 期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初 中生物 教 学 目标 管理 课 堂教 学 模 式探 索
陈 丽
贵州省桐梓县容光 中学
立起新 的教学观念 , 向科研 要质 量已逐渐 成为广 大教 学工 作者
桐梓 5 30 62 0
生物教学是 以实验 为基 础的一门 自然科学 。教学过程 中要
目 标管 理 , 面积 提高教学 质量?首 先要 解决 的问题就 是 : 大 教学 教学活动 中应始终贯穿 着这样 一条 主线 : 目标 为主导 的反馈 以 目 标管 理模 式如 何 引入 到具体 的课 型 中去? 在具 体 的每 一堂 和矫正 , 从而提高 目标达标率 。 课里 , 教学 目标管理 的课 堂教学模 式包括 了哪 些基本 要素 和基 () 4 反馈信息 。当前我们 实施 的教学形 式是 以班级群 体为 本环节 。为便于广大教师在 教学实 践 中操 作 , 本文就 教学 目标 单位 的教学 , 在这种教学方式 中教 师常常 不能全 面了解并 兼顾 管理课 堂教学模式谈谈笔者 的看法 。 . 所有学生 , 特别是 由于信息不灵 , 一节 课下来 , 不知 效果 如何 , 更 探 究性学习是 学生 在老 师 的指导 下 主动 地去探 究 问题 的 不知教与学 的问题所在 , 正如布鲁姆说 的: 无论教师 的工作多么 学 习模 式。在探究性学习 中 , 学生 以类似 科学研 究 的方式 发现 有效 , 误 差 ” 可 避 免。“ 差 ” 来 自教 师 的 , 有来 自学 “ 不 误 有 也 问题 , 主动地去获 取知识、 用知识 , 目的是 改变学 生 的学习 生 的 。 应 其 方式 , 引导学生 主动参 与、 乐于探究 、 勤于动手 , 培养 学生 自我获 反馈信息在行为上 包括 两个 过程 : 是收集 信息 。利用 目 一 取知识 的能力。探究性学 习这 一新 的学习模 式 , 要求 师生 改变 标达成检验题在下课前 l 5分钟让学 生做 , O~1 检测题 的内容 围 传统 的教师 、 、 课本 教室三 中心教学 观念 , 改变 传授 型 的教 学方 绕着 目标 , 以获取反馈信息为 目的, 采用多种途径和方法来收集 式, 以适应 以学生发展 为本 。笔 者是 一名 中学生物教师 , 又是一 信息 。如 : 学生相互批改 , 制作反 馈卡 , 针对 性检查 各层次 学 有 位科技 辅导员 , 了在 生物 课堂上 实施探 究性学 习来 引导学 生 生答题情况 , 除 巡视 和提问等 。要 切实保 证所 收集 的信息 的真 实 主 动参 与之外 , 近年来 , 应探究性 活动 的需要 , 为适 我在生 物课 性 。二是分析原 因。对收集 的信息进行 分析 、 评价 , 掌握试题 差 外科技 活动 中实施 探究 性学 习 的教学 方法 上 也作 了一 些探 索 错的分布情况 , 生对各类 目 的达成 情况 以及 教学措施是 否 学 标 和尝试 。 有效等。 1 教 学 目标管理” 堂教 学模 式 .“ 课 () 5 矫正 、 回授。如果说 反馈 信息是对学 习误 差的“ 断” 诊 , 课 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 是一个复 杂 的过程 , 它包 括诸 多因 那么矫正 、 回授就 是对 学习误差 的“ 治疗 ” 。正如对 疾病 的治 疗 素: 教学 目的、 教学手段 、 教学方法 、 学生基储情感 因素等相互 联 必须 以诊断为前 提一样 , 教学 矫正 也 必须 以教 学反 馈为 前提 。 系构成 的结 构。具体地说 , 堂教学 模式 是指在 一定 的思想指 在反馈信息的基础上制定恰 当的矫正 、 课 回授措施 , 如针对 性的个 导下形成 的 , 具有一定特点 的、 稳定的 、 范的 、 规 按一定 程序排列 别订正 、 合作学 习、 变式教学等堂上教学矫 正。因为课堂教学 的 的课堂 教学活动 的结构 。一个 完 整的课 堂 教学 模式 应包 括六 时间十分宝贵 , 师应 照顾 全体学生 , 可能对 个别学生存在 的 教 不 个构成因素: ①理论基储②主题、 目的、 ③ ④程序、 ⑤策略、 ⑥评 特 殊问题进行矫正 , 只能对 多数 学生存 在 的典 型 问题 实施再教 价 。而设计 一个 课堂教学模式 应有 四个 方 面的特性 : 完整性 学。总而言之 , ① 不论是 反馈信 息 , 还是矫正 、 回授 , 贵在及 时。 ② 个性③ 简明性④ 实践性 。那 么 , 教学 目标管 理课 堂模式 中, 3 教学 目标管理” 这 .“ 课堂教 学模 式对教师 的基本要 求 六 个 因素是 如何 表现 的?我 们设 计的 “ 模式 ” 是否具 备 上述 四 要使“ 教学 目标 管理 ” 的教学 管理模 式在 我们 生物 学科结
试论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构建
![试论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构建](https://img.taocdn.com/s3/m/842b4767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793116c.png)
试论初中生物课堂生活化教学模式构建一、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必要性1.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传统的生物教学往往侧重于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被动接受,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机会和探究的空间,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通过参与实际生活中的活动和探索,培养起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探究精神,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生物知识的学习离不开生活的实际情境,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将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生物知识。
通过实地考察植物的特征和分布规律,可以让学生对植物生长的方式和环境要求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使知识更容易被学生掌握和理解。
3. 提升教学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生活化教学模式可以使生物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使教学更加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
通过调查研究、实验操作、田间考察等方式,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得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教学效果。
1. 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设计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首先要注重选择适合学生实际生活的教学内容。
生物课程要贴近学生生活,例如通过身边的植物和动物举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分析,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学习的依托点。
教学设计也要有实践性和操作性,例如设计实验、调查和活动等,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来学习知识和培养能力。
2. 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生活化教学模式的构建要注重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和灵活性。
除了传统的板书讲解,还要结合多媒体教学、实验操作、课外实地考察等方式,使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下得到知识,激发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 相关教学资源的积极利用构建生活化教学模式还要充分利用各种丰富的教学资源,例如图书馆、实验室、科技馆、实地考察等,为学生创设各种学习场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生物知识,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1.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生活化教学模式中,学生更多的是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来获取知识,因此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引导学生进行情感认知、场域感知和行动认知,激发学生对生物学科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7019397f8762caaedc33d48e.png)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初中生物教学篇一: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生物“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立足课堂,开发课本中自主创新的成分和潜力,全组生物学科任教师一起,群策群力,积极探索新教材的各种教学模式,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们总结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旨在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精神和实践探究能力。
一、“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应用的基本程序。
1、揭示教学目标。
目的: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步骤:(1)板书课题(2)讲述教学目标(3)出示达标思考题注意事项:(1)制定目标要准确简明,要从识记、理解、运用三个方面去把握。
(2)讲述目标时,语速要慢,让学生便于领会教师的意图。
2、指导学生自学。
目的:让学生知道自学的内容,自学的要求,自学的时间,自学的方法,以及届时检测自学效果的方法,由此让学生充分体验获取知识过程中的艰辛和快乐。
步骤:(1)布置自学的思考题;(2)布置自学的范围;(3)指导自学的方法;(4)明确自学的要求;(5)规定自学的时间及检测的手段。
(1)要根据自学的内容确定自学的方法;(2)要让学生清楚的将思考题的答案从书中找出来;(3)要指导学生在疑难的地方做上适当的记号。
3、先学。
目的:(1)让学生通过自学活动培养自学能力。
(2)通过学生的口答、板演等方式,检查学生自学的成果,暴露学生自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归纳整理,为后教做准备。
步骤:(1)学生阅读理解(2)学生完成达标思考题。
注意事项:(1)教师要认真督察学生的自学活动,不要流于形式。
(2)对认真自学的学生及时表扬,对态度不好的学生进行批评。
(3)特别要注意了解,中差生的自学情况,必要时给予指导。
4、后教。
目的:通过学生的回答,教师进行点拨、更正、补充,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问题,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品质。
步骤:(1)提问;(2)学生回答;(3)教师点拨、补充、更正.(1)教师的“教”应教学生不会的地方,会的就不教。
初中生物式课堂教学设计模式论文
![初中生物式课堂教学设计模式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519b2ccc9ec3d5bbfd0a74ac.png)
初中生物探究式课堂教学设计模式摘要:在新课程背景下,在初中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教学问题,从教学内容导入设计到探究性教学模式的设计,层层递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对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模式设计探究学习1.课前准备初中生物探究式课堂教学一般多以观察探究、实验探究、调查探究为主,无论哪种探究方式,教师都应作好充分的准备。
如应该准备好各种教具、器材,查找有关资料,设计好教学流程,预测可能发生的问题并考虑解决办法等。
另外,课前发动学生进行一些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对一些自然环境、自然现象的观察,一些资料的调查、收集等,可以培养学生多渠道获取信息的能力,也可使学生获得一些亲身体验和感受,从而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置疑导入法在课堂中的应用2.1设置悬念,能很好地“凝聚”学生的注意力利用悬念来导入新课,既可巧妙地提出学习任务,又能创设探索知识的良好情境,同时还能够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如在讲述“光合作用”时,可这样设疑导入:同学们想一想公共汽车如果没有油会怎么样?“不能开动”;“地球上没有绿色植物会怎么样呢?”“后果不堪设想”;“那么绿色植物在自然界为什么如此重要呢?”这一设问立即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
2.2故事典故导入法一个个熟悉的故事、典故、谚语等,常常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境中学到了知识,掌握了技能。
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和需要,选一些联系紧密的典故、谚语、歇后语、谜语等,可避免平铺直叙之弊,收授教于趣之效。
如学习《基因的显性和隐性》时,给学生讲了一个小故事:有这样一个学生,他的爸爸妈妈都是双眼皮、大眼睛,而他却是单眼皮、小眼睛,为了这事他很郁闷,甚至有时偷偷掉眼泪,怀疑他是不是爸爸妈妈捡来的孩子。
直到他学习了今天的知识,才解开了他心中的疙瘩。
同学们能不能解开这个问题的谜底呢?在学习“食物链”时,从“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谈起;学习“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时,从“麻屋子,红帐子,里面住个白胖子”开始;从“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引出“条件反射的形成”这节内容。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创新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创新](https://img.taocdn.com/s3/m/c0079d75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fc.png)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第一篇范文: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学好重要性生物学作为一门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对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生物学不仅涉及到基础知识,还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学习生物学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认识世界,提高生活质量。
主要学习内容初中生物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生物基础知识、生物与环境、生物与人类、生物技术等。
在学习过程中,要关注这些方面的知识点,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分类、生态系统、细胞结构、遗传变异等基本概念。
学习注意事项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积极参加实验、观察等实践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2.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定期复习,做好笔记,养成良好的阅读和思考习惯。
3.关注生物科学的新进展,了解生物科技的发展动态,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主要学习方法和技巧1.五步学习法:–第一步:预习,提前阅读教材,了解学习内容;–第二步:听课,认真听讲,做好笔记;–第三步:复习,课后及时复习,巩固知识;–第四步:练习,做课后习题,提高应用能力;–第五步:总结,定期总结学习收获,查漏补缺。
2.思维导图法:–利用思维导图整理知识点,梳理生物知识体系,有助于提高记忆力和理解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深入理解生物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考备考技巧1.熟悉教材,掌握重点知识,梳理知识体系;2.做好笔记,整理易错题、典型题,强化训练;3.参加模拟考试,熟悉考试题型,提高应试能力;4.关注中考动态,了解考试大纲变化,调整学习策略。
提升学习效果的策略1.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确保学习效果;2.培养兴趣,参加生物社团、科普活动,激发学习热情;3.开展合作学习,与同学共同探讨问题,提高交流与合作能力;4.注重身心健康,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提高学习效率。
以上就是关于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创新的相关内容,希望能为广大初中生物教师和学生提供有益的参考。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7f1fc11a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c9.png)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第一篇范文:初中学生学习方法技巧一、学好重要性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现象、生命过程以及生命规律的科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
在初中阶段,生物学作为一门重要学科,不仅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还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掌握生物学的学习方法,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学习内容初中生物学的的主要内容包括: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分类、生物的生活环境、生物的生长发育、生物的生殖与遗传、生物的适应与进化、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
这些内容既涵盖了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又涉及到生物在生活中的应用。
学生需要系统地学习这些内容,建立起完整的生物学知识体系。
三、学习注意事项1.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生物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良好的观察力:生物学研究对象是生物,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观察力,善于发现生物的特征和规律。
3.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定期复习、总结,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提高学习效果。
四、主要学习方法和技巧1.列表法:将学习内容进行梳理,列出关键词,形成思维导图,有助于理清学习思路。
2.案例分析法:针对具体生物现象,进行分析,深入理解生物学原理。
3.实践操作法:参与生物实验,亲自动手操作,增强对生物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五、中考备考技巧1.熟悉考试大纲:了解中考生物学的考试范围和题型,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2.强化知识点:重点复习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生命现象,巩固基础知识。
3.模拟训练:进行模拟考试,检验自己的学习效果,发现并弥补知识盲点。
六、提升学习效果的策略1.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确保学习内容的完整性。
2.开展合作学习:与同学一起讨论、研究,共同提高。
3.积极参加课外活动:如生物兴趣小组、科普讲座等,拓宽知识面,提高学习兴趣。
4.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树立信心,克服困难,坚持不懈地学习。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有哪些_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有哪些_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78aa4393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c3.png)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有哪些_初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现在我国特别注重教育事业的建设,培养出更多的高素质、高技术的人才。
很多教育领域的研究人员都在关注现在我国的教学模式与方法,都在探索出更有效的方法来改革现有的教学体制。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初中生物课程教学方法一、有效“讲授”有效“讲授”的前提是吃透教材,定准目标。
首先要熟悉和理解生物学科课程标准的要求;其次,要吃透教材,明晰教材的知识脉络、逻辑结构及各个知识点、能力点,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情,明确每节课的三维目标。
然后对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思维特点及身理心理状况的分析,再结合教学的重难点,找准切入点来进行有效教学设计,以学定教。
有效“讲授”要保持与学生能力相适应的“教学节奏”,给学生留出独立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能有效地记住、理解某些知识并形成相应的价值观。
有效“讲授”中,教师要注意要有效地“提问”并“倾听”学生的声音,使教学保持“互动”,有效地激发学生“投入”学习。
二、有效“提问”并“倾听”有效教学基本状态是对话式的、互动式的。
在这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讲授,但不能总是只有一个声音。
而教学是否出现和维持某种对话式的、互动式的状态,取决于教师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问”。
首先提问的时机要合适,要选择合适的知识点和知识点的适当视角作为提问的切入点。
通常,应选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处,如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过渡点以及容易产生矛盾和疑难的地方。
其次设计课堂提问时应把握分寸,注意难易适当。
如果太难,致使大部分学生对问题茫然失措,将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但是如果问题太简单,连差生都不用动脑筋就能回答,那么成绩好的学生听来肯定是索然无味。
因此课堂提问,要面向全体,照顾大多数。
而对同一个知识点的提问应注意设置问题的梯度,由易到难。
“问题”的有效性还在于音调的变化、重读、词的选择及问题的语境。
教师在“提问”之后,给学生留出足够的“等待”时间;为学生的回答提供及时的反馈;关键的策略是,要让学生感觉教师在等待和倾听。
初中生物“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初中生物“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bfd85b63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43a5616.png)
初中生物“学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摘要】初中生物“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本文从“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两个方面引入研究主题。
在首先介绍了初中生物“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详细阐述了其核心概念和基本原则;接着分析了该教学模式的特点,包括强调学生主体性、注重实践探究等;然后介绍了该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包括选材设计、教学方法等;随后对该教学模式的效果进行了评价,总结了其优势和不足;最后探讨了该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的对策。
结论部分总结了初中生物“学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启示,并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为教师在实践中更好地运用“学为中心”教学模式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初中生物、学为中心、教学模式、研究、教学策略、效果评价、问题与对策、启示、未来研究方向1. 引言1.1 研究背景初中生物是初中阶段学生学习的科目之一,它对学生的科学素养、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的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和教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初中生物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探索和创新。
“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备受关注。
研究表明,“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兴趣、特长和需求为出发点,通过情境教学、探究学习等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展的教学方法。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采用“学为中心”的模式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目前关于初中生物“学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研究还比较有限,尚缺乏系统性的探讨和总结。
对于初中生物“学为中心”教学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能为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促进初中生物教学的发展和提高。
有必要对初中生物“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
1.2 研究意义初中生物作为学科之一,在整个教育体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则是近年来教育界备受关注的研究方向之一。
论初中生物课堂的分组模式
![论初中生物课堂的分组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f8d16f91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e.png)
论初中生物课堂的分组模式初中生物课堂的分组模式可以多种多样,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小班讨论、角色扮演、实验室合作等多种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常见的分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学习和讨论。
小组成员可以相互协作,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例如解决一个问题、完成一个实验或者进行一个研究项目。
这样的分组模式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小班讨论是另一种常见的分组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班进行讨论。
每个小班由5-6名学生组成,他们可以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或者教材内容进行讨论、分享观点和互相启发。
小班讨论可以帮助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
角色扮演也是一种有效的分组模式。
在生物课堂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角色,例如科学家、实验员、医生、患者等,并按照不同的角色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和互动。
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和应用生物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室合作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分组模式。
在实验室合作中,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
每个小组成员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实验设计者、数据分析师、实验记录员等。
通过实验室合作,学生可以学习到科学研究的实际操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观察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初中生物课堂的分组模式有小组合作学习、小班讨论、角色扮演和实验室合作等多种形式。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分组模式,通过分组学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
分组模式也可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促进他们对生物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四步教学法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四步教学法](https://img.taocdn.com/s3/m/11350f55a5e9856a56126079.png)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四步教学法”∙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提高学生生物学素养,是当前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话题,也是打造高效课堂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为适应课程改革和教育的新形势,我在学习洋思和杜郎口中学先进教学经验的同时,应用学校倡导的15+30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我校大班额现象,自己在生物课堂教学实践中,尝试用“四步教学法”模式探索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四步教学法”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为目标,实现学生自学、合作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
其基本要点是:导学(揭示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教师巡视点拨,学生自主学习。
用时约15分钟);精讲(教师针对学生实际情况、讲解重点和难点。
用时约10分钟);训练(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去完成当堂训练习题. 用时约15分钟);总结(师生共同参与概括归纳本节知识,并可以拓展提出问题要求学生课后思考。
用时约5分钟)。
在“四步教学法”教学实施过程中,可按照教材内容,教学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上述环节所用的时间也随之不同,实现每一环节的具体操作也可以变化。
本人在教学中结合学校课改方案,通过生物备课组实际听课评课活动,不断完善“四步教学法”教学模式,现将应用该模式的具体做法介绍如下:一、导学要有尺度导学是体现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兴趣和自学能力为目标的。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主导着课堂教学的全过程,设计导学目标和提出的问题要遵照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的要求,掌握教材知识尺度,使导学问题不仅反映教材知识掌握的尺度,还要有指导性,即指导学生学习,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掌握教材内容,总结规律,拨动学生的思维之弦,引发学生对知识新的认识。
因此导学目标和提出问题是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桥梁。
教师在编制导学目标和设计问题时,要根据教材的知识特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恰当的切人点,出示一些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产生强烈求知欲的导学思考题.例如,在进行七年级生物(上册)《开花和结果》一节教学时,我设置以下导学思考题: “为什么有的植物开花,有的植物不开花呢?”“为什么植物开花时遇到阴雨天气,产量会降低呢?”“花的主要部分是什么呢?”“花开了以后为什么就会结出果实呢?”“花的受精过程是怎样完成的呢?”“为什么花的中央部分被虫子吃掉以后,就不会结出果实呢?”“花的那一部分会发育成果实和种子呢?”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进行解答,并将这些问题整理后,就可以明确本节的学习目标:“花的结构、传粉、受精和结果”,解答这四个问题也就解决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复习课)一、初中生物学科价值及学习方法指导生物学科在中学教学中起起落落。
人们关注的问题一直是:二十一世纪是生物科学的世纪,人口及环境问题要重视,生物学必须考,否则不被重视,等等。
而忽视了生物学科作为中学的一门课程,如何实现其教育价值:只有当社会、学习者体会到中学生物学科开设的价值,其发展才会持久。
让生物课的课堂成为“小课堂、大自然、大社会”是生物学科实现其教育价值的基础。
生物科学中,有许多朴实而又博大的基本观点。
这些基本观点不仅对学好生物学有非常关键的作用,而且能对学习者的求知、生活、做人等都有指导价值。
教师必须充分地利用每项生物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明确、认同、确立这些基本观点。
如:唯物的观点、.辩证统一的观点、动态、变化、发展的观点等。
初中阶段的孩子年龄可以说不大不小,正处于人生中最重要也是最容易发生改变的阶段,是人类个体生命全程中的一个极为特殊的阶段,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初中生在生理上出现了急剧的变化,这必然给他们的心理活动带来巨大影响。
初中生的心理活动往往处于矛盾状态,其心理水平呈现半成熟、半幼稚性。
因此,在这个阶段要想让学生学好生物,还是要讲究一些方法的。
如教给学生先计划后学习,先预习后听课,先复习后作业,先理解后记忆,先实践后总结。
我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做:1、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统一思想,形成合力。
2、制定计划,凡事依计而行,计划项目要齐全,内容要充实,可以具体到每周甚至每课时,切忌应付,计划也可以向学生说明,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自觉配合老师。
3、依据课程标准,目标明确,夯实基础。
4、方法要灵活,首先,在教法上,要能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能力。
其次,在学法上,要注意,教师不能以讲代学,学生不能以背代记,要多向学生传授复习方法和解题技巧,要注意知识的纵横对比,知识的条理化、网络化,多理解记忆,少机械重复。
5、关注学科发展,关注社会热点,加强实验教学,强化训练。
二、复习课课堂教学操作流程三、复习课课堂教学具体操作流程解读(一)、课前预习延伸1、依据要求编制复习导学案,明确复习范围,突出对知识的系统、掌握。
2、合理适时安排复习任务,突出学生主体,并做好复习任务完成情况的收集和分析。
3、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二次备课”,做到复习有目标,复习有提高。
(二)、课内学习探究1、自主学习复习课是对某一知识体系的复习,因此内容多、知识面广。
况且是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的重现,学生会感到枯燥无味,教师在导课中要注意改变这种局面,把复习课上的活灵活现,这就需要导入新课要新颖,切实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师在复习前要明确每一节的复习目标。
在其中必须明确三维目标,从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去设计复习目标,但不能是原有学习目标的简单重复。
复习课中,导学提纲的设计不能仅体现课本的基本内容,还要注意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知识的迁移,以及知识的应用。
这样学生自学中才不只是对已学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通过复习使知识体现整体性、系统性,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从而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
在自学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利用学生的课前准备,在教师的指导下,建构清晰直观的知识网络结构,明确其中的内涵和联系,如,知识树,图表,流程图,问题答案填充等形式,使学生易于理解和识记。
2、合作探究该过程要通过组内交流、研讨,组间展示汇报和集体合作探究三个活动层次推进学习活动。
通过生生、师生对导学案的共同研讨和对重难点知识的合作探究等活动,解决学生自学中的疑难,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包括生生间的交流、师生间的互动,研讨学生提出的问题,纠正学生在自学中的认识偏差或疑惑,探究重点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等。
展示知识网络图,学生集体评议,在全班的合作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归纳、综合、提升单元知识。
3、精讲点拨该过程要有目的地突出课标和考点要求,明确、落实三维目标,突出训练提高。
进一步结合市学业考试形势,科学设计问题,突出分层次教学。
讲解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补充点拨作用,做好及时变式。
切实落实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易漏点。
根据学生做复习的情况,展示部分典型例题(再现重点、难点、考点),展示典型的体现本单元知识点、基本技能、基本方法的题目,从中体会知识点及知识点间的联系和基本的做题方法。
4、巩固检测该过程是建构知识网络和把握要点的基础上进行的。
科学有序地进行训练是提高复习课效率的最佳途径。
要求教师课前对知识点进行系统条理分类,并系统层次设置训练题,及时指导学生进行训练,突出分层次教学。
(1)题目内容上注重层次性和针对性。
设计对应性训练题目,突出对下发教辅材料的使用。
针对学生学习差异设计同一知识点不同难度的题目,突出对知识的巩固和拓展;设计辨析性训练题目,对难点知识进行辨析性练习,从而拓宽知识的外延;设计应用性训练题目,以体现“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学科特点,通过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题目形式上要注重典型性和科学性。
题型要以学业考试题型为主;部分题目的难度要与学业考试试题相当;题量要综合考虑教学内容和课堂教学时间,在保证教学任务顺利完成的基础上,提高课堂训练量和课堂达标率。
(3)拓展训练的组织程序。
在组织程序上,可以结合不同的呈现方式采用“独立完成——组内评价(或组间评价)——分类统计——评价引导”的方式。
具体地说,要先组织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在形成自己的认识和结论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内(或小组间)评价,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组间展示,由其他学生或老师进行共同评价,肯定优点,指出不足,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各种题目类型的解题规律,形成解题技巧。
(三)、课后复习巩固就“教”而言,教师做到课后三思,一思效果: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度是多少;二思效率:实际教学时间中有效教学时间占了多大的比例;三思效益:学生的非智力因素是否与智力因素共同提高。
就“学”而言,要以作业教学巩固课内所学,一是分层次的课后作业。
作业要分层次,分为必做与选做。
二是必要的复习巩固。
三是课后的相关的探究活动或研究性学习等。
附学案:被子植物的一生复习学案[复习目标]:1、通过复习进一步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了解种子萌发的过程,学会探究种子萌发条件的方法,并能分析对照实验;2、通过复习进一步明确根的生长主要靠分生区和伸长区,枝条由芽发育而成;3、知道花的结构,认识花的主要部分是雌蕊和雄蕊;4、能准确描述传粉受精的过程,并说出果实和种子形成过程。
[考向指南]:1、种子萌发的条件在中考中常结合实验探究进行考查;2、传粉和受精是子房发育的前提。
这部分知识点和考查是结合种子的结构,要求学生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3、如播种、移栽、灌溉、选种等,内容易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与生活实际联系的题在中考中会出现。
复习过程:一、夯实基础考点一、种子的萌发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身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种子萌发的过程:种子萌发时首先要吸足。
__________ 中的营养物质运输给胚根、胚轴、胚芽。
胚根发育成,胚轴_________,胚芽发育成。
考点二、植株的生长1、根尖的结构从顶端向上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伸长最快的部位是,能分裂产生新细胞的部位是___________,吸收水分、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_______;可见,幼根的生长一方面要靠___________________增加细胞的__________,另一方面要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图是芽发育成枝条示意图,请据图回答:图中[1]__________将来发育成[ ] ,图中[2]_______将来发育成[ ] ,图中[3]__________将来发育成[ ] 。
新芽又不断形成新的枝条,使植株的地上部分不断繁茂,形成“万千枝条”。
3、植株生长需要、和。
根向下生长,从土壤中吸收 ________,茎向上生长并长出新叶,通过光合作用制造。
4、肥料(化肥或动物粪)为植物的生长提供,植物需要量最多的是、、。
考点三、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标出右图中各部分名称二、链接生活1、在下列条件下,播种在土壤里的种子,可能萌发的是()A、种子的种皮和胚乳受到少许损伤B、种子处于休眠状态C、土壤的温度和湿度不适宜D、土壤板结而缺乏空气2、一朵被害虫咬过的桃花不能结出果实,那么被咬去的结构是()A、雄蕊、雌蕊B、花柄C、花萼D、花托3、播种在水涝地里的种子很难萌发,是因为缺少种子萌发所需要的()A、水分B、空气C、适宜的温度D、有生命力的胚4、小明帮父母收获时,发现有些“玉米棒子”上只有很少的玉米粒子。
你认为造成这些玉米缺粒最可能的原因是()A、水分不足B、光照不足C、无机盐不足D、传粉不足5.一粒小小的种子能萌发长成一棵参天大树的奥妙在于种子中存在 ( ) A.胚乳 B.胚 C.子叶 D.胚芽6.请利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1)当地农民伯伯在播种玉米时选在夏季,这说明种子的萌发需___________,播种时一般是等雨后进行,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_________,播种前一般要进行耕地,说明种子的萌发需要______________。
(2)在早春播种农作物时,一般采用地膜覆盖,目的是____________。
(3)在种植大棚蔬菜时,开花期间,农民王伯伯常把一些雄花的花蕊取下来去碰触雌花的花蕊,李伯伯在大棚内放养一些蜜蜂,他们的做法有利于花的_________,其中王伯伯的做法实际上是在_______。
(4)西瓜、番茄等植物果实中一般都包含许多粒种子,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堂自我评价: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是否又有新的收获,那就记下来为中考积累更多的素材吧。
(同学们把以往容易混淆的的知识点记下来)三、当堂检测,直击重点1.下列哪一组说法是正确的是()①玉米种子的胚由胚芽、胚轴、胚根、子叶四个部分组成②胚是种子的主要部分,是新植物体的幼体③将一粒玉米种子纵切后,在切面滴碘液,整个切面都变得一样蓝④种子中的子叶发育为叶,胚芽发育为芽,胚轴发育为茎,胚根发育为根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万千枝条及其绿叶,都是由植物体哪一结构发育而来()A. 根B. 芽C. 叶D. 茎3.一朵花中,与繁殖后代直接相关的结构是()A.开花和受精B.自花传粉和异花传C.传粉和受精D.开花和传粉6. 下图是菜豆的种子和幼苗,据图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