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辨识课件-模型阶次的确定

合集下载

模型阶次辨识

模型阶次辨识

⎜ ⎜
hT
⎜ ⎜⎜⎝
... hT
⎟ (4) ⎟
⎟ (1002) ⎟⎟⎠
=
⎜ ⎜
−Z
(1)
−Z (0)
⎜... ...
⎜ ⎝
−Z
(
L
−1)
−Z (L
u(1) ... ... − 2) u(L
−1)
u(2 − n)
⎟ ⎟

u(L

n)
⎟ ⎠
^
其中, n 表示模型的阶次估计值, n0 为过程的真实阶次。
3
DR*(2) = 3.1289
DR*(3) = 3.3043
^
当 n = 2 时,行列式比显著增加,故模型的阶次可定为 2 阶。
Matlab程序见附录 1.
2
行列式比
盛晓婷 模型阶次辨识
利用行列式比估计模型阶次 3.5
3
2.5
2
1.5
1
0.5
0 1 1.2 1.4 1.6 1.8 2 2.2 2.4 2.6 2.8 3 阶次
z(i)=1.630*z(i-1)-0.638*z(i-2)+0.0004*M(i-1)-0.0024*M(i-2)+v(i); end
% n=1 for i=1:L
H1(i,1)=z(i); H1(i,2)=M(i); end A=H1'*H1/L;
9
盛晓婷 模型阶次辨识
% n=2 for i=1:L
⎟ ⎟

u(L

n)
⎟ ⎠
^
其中, n 表示模型的阶次估计值, n0 为过程的真实阶次。
AIC 准则为
^
^2

《系统辨识》课件

《系统辨识》课件
曲线逐渐上升到稳态值: y() const
可采用结构:
y(t)
G(s) K
y( )
Ts1
待估参数为:K,T
稳态增益: K y()
U0
将试验曲线标么化,即
y(t), y(t)
y()
t
y()1
26
第二章 过渡响应法和频率响应法
则标么化后响应:
y(t)
t
1e T
要确定 T ,只要一对观测数据:y*(t1),t1
G(s)T2s2K 2T s1es
先观察试验所得响应曲线的形状特征,据此判断,从模型类中确 定一种结构。然后进行参数估计,最后验证数据拟合程度,反复 多次,直至误差e(t)最小(验证数据拟合可只取若干点)。
25
第二章 过渡响应法和频率响应法
1)若阶跃响应曲线特征为: y (0 )my a (t)x ]0 [
理论建模的难点在于对有关学科知识及实际经验的掌 握,故不属于课程的讨论范围。
➢ 由于许多系统的机理和所处的环境越来越复杂,因 此,理论建模法的运用亦越来越困难,其局限性越 来越大, 需要建立新的建模方法。
➢ 在理论建模方法难以进行或难以达到要求的情况下,
系统辨识建模方法就幸运而生。
8
2、辨识建模法:
建立数学模型来预报。
4
第一章 概 述
2. 用于分析实际系统 工程上在分析一个新系统时,通常先进行数学仿真, 仿真的前提必须有数学模型。
3. 为了设计控制系统 目前,对被控系统的控制器的设计方法的选取,以及如 何进行具体的控制结构和参数的设计都广泛依赖于对 被控系统的理解及所建立的被控系统数学模型。
对于线性系统,脉冲响应,阶跃响应和方波响应之间
是可以相互转换的。

201110第三讲系统辨识建模法课件

201110第三讲系统辨识建模法课件
如果所确定的系统模型合适,则辨识结束。否则,改变系统的验 前模型结构,重新执行辨识过程,即执行第(4)步至第(8)步,直 到获得一个满意的模型为止。
19
系统辨识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系统辨识中常用的误差准则
辨识有3个要素---数据、模型类和准则。辨识就是按 照一个准则在一组模型类中选择一个与数据拟合得最好的模 型。
持续激励:输入信号必须充分激励系统的所有模态;
输入信号的选择应能使给定问题的辨识模型精度最高。
在具体工程应用中,选择输入信号还应考虑以下因素: (1)输入信号的功率或幅值不宜过大,以免使系统工作 在非线性区,但也不应过小,以致信噪比太小,直接影响 辨识精度; (2)输入信号对系统的“净扰动”要小,即应使正负向 扰动机会几乎均等; (3)工程上要便于实现,成本25 低。
理想阶跃信号
理想阶跃信号:实际上阶跃信号具有上升空间成为带斜坡的阶跃 信号,数学上定义的阶跃信号上升空间为零,称为理想阶跃信号。
ut
0,t 1,t
0 0
理想阶跃信号的频谱:
Ujj1
幅频: 如图所示
U(j) 1( / ),, 00
2 带斜坡的阶跃信号
t/, t
x1(t)
1,
t
带斜坡的阶跃信号
9
(3)系统设计和控制 在工程设计中,必须掌握系统中所包括的所有部件的特性或者子
系统的特性,一项完善的设计,必须使系统各部件的特性与系统的总 体设计要求(如产量指标、误差、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等)相适 应。为此,需要建立数学模型,在设计中分析、考察系统各部分的特 性以及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它们对总体系统特性的影响。
辨识问题可以归结为用一个模型来表示客观系统(或将要 构造的系统)本质特征的一种演算,并用这个模型把对客观系统 的理解表示成有用的形式。

系统辨识课件方崇智

系统辨识课件方崇智

e
ˆ (假设的数学关系) f
系统的 实际输 出
(1)数学模型
• 数学模型和真实系统的区别
不可测干扰 可测 输入
u, d , f z
可测 输出
可测 输入
e
综合误差
ˆ (假设的数学关系) f
ˆ , e拟合u, z关系 u, z f
可测 输出
(1)数学模型
• 数学模型的两类形式及其用途
可测 输入
第6章 模型阶次辨识 内 容:Hankel矩阵法、F-Test定阶法。
第7章 系统辨识在实际中注意的问题
参考书:
1.方崇智、萧德云编著,《过程辨识》,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 2.李言俊,张科编著,《系统辨识理论及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北京 3.蔡季冰编著,《系统辨识》,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北京
预修课程:自动控制原理,概率统计与随机过程
e
综合误差
可测 输出 •系统分析 •系统设计
ˆ (假设的数学关系) f
ˆ f
•预测(预测控制) •性能监测与故障诊断 •仿真
ˆ z
•在线估计和软测量 •模型评价与系统辨识
(1)数学模型
• 数学模型的近似性和外特性等价
u u
d f
e ˆ f u
z
近似性
ˆ f
ˆ z
d
u u
从黑箱角度出 发,外特性等价 (统计意义)
(1)设计辨识实验,获取实验数据
数据集是辨识的三要素之一
min J fˆ , K ( z (1)

z ( L), u(1)
u( L), )
数据集性质→影响辨识结果,u →数据集,因 此要设计辨识实验(重点设计u)
(1)设计辨识实验,获取实验数据

系统辨识课件-模型阶次的确定

系统辨识课件-模型阶次的确定
,这说明Hankel矩阵在 l nˆ 1 处由非奇异阵变成奇异 阵,由此可以判定过程的模型的阶次 n0 nˆ 。
13.2.2 弱噪声情况
设过程的脉冲响应序列记作 g(1), g(2),...,g(L) 含有噪声,则 即使 l 已经增加到 n0 1 ,但对所有的 k ,Hankel
矩阵的行列式都不会绝对为零。这样就难以按照无噪声的情况来 确定模型的阶次。如果脉冲响应所含的噪声比较小,则可以引进 Hankel矩阵的平均比值:
zn H nn vn
ˆ (H nˆ H nˆ )1 H nˆ zn0
其中: nˆ 表示模型的阶次估计值;n0 为过程的真实阶次。于是
模型的输出残差可以写成:
~znˆ zn0 Hnˆˆnˆ ~x vn0
输出残差的方法为:
~x Hn0 n0 Hnˆˆnˆ
V1 (nˆ )
1 L
~znˆ ~znˆ
~x
~x )
P
lim (
L
1 L
v v n0 n0
)
2
n0
P
lim{
L
1 L
Y n0
E n0
U n0
vn0
}
2P
Llim(ˆnˆ
)P
1 lim{ L L
Ynˆ Enˆ
U

vn0
}
P
Llim[V1 (nˆ )]
P
lim (
L
1 L
~x
~x )
P
lim (
L
1 L
v v n0 n0
)
参数估计值 ˆnˆ 具有下列性质:
P
lim
L
ˆnˆ
n0 , nˆ n0

系统辨识课件-经典的辨识方法

系统辨识课件-经典的辨识方法

ˆ (t ) Ru (t )dt Ruz ( ) g
0

此为辨识过程脉冲响应的理论依据
2 Ru ( ) u ( ) 白噪声输入时 ˆ 1 g ( ) Ruz ( ) 2 u
4.5.2 用M序列作输入信号的离散算法
第4章 经典的辨识方法
4.1 引言 ● 辨识方法的分类 ▲ 经典的辨识方法 (Classical Identification) :首先获得系统的非参数模型(频 率响应,脉冲响应,阶跃响应),通过特定方法,将非参数模型转化成参数 模型 (传递函数)。 ① 阶跃响应辨识方法 (Step Response Identification) ② 脉冲响应辨识方法 (Impulse Response Identification) ③ 频率响应辨识方法 (Frequency Response Identification) ④ 相关分析辨识方法 (Correlation Analysis Identification) ⑤ 谱分析辨识方法 (Spectral Analysis Identification) ▲ 现代的辨识方法 (Modern Identification):假定一种模型结构,通过模型与过 程之间的误差准则来确定模型的结构参数)。 ① 最小二乘类辨识方法 (Least Square Identification) ② 梯度校正辨识方法 (Gradient Correction Identification) ③概率逼近辨识方法(Probability Approximation Identification) 经典的辨识方法 1)首先得到系统的非参数模型; 2)由非参数模型转换成参数模型。
K 1 lim h1 (t )
hr (t ) [ K r 1 hr 1 ( )]d

第9章_模型阶次的确定

第9章_模型阶次的确定
18
ˆ n0 0, n ˆ )] det[H (n ˆ n0 0, n
(8)
(2)白噪声情况
如果过程能用如下模型描述
z (k ) ai z (k i) bi u (k i) v(k )
i 1 i 1 n n
(10)
其中u(k)和z(k)表示过程的输入输出变量,v(k)是 2 均值为零,方差为 v 的不相关的随机噪声,设 ˆ ,构造数据如下矩阵 模型阶次的估计值为 n
ˆ ,对所有的k,都有 ② 若l从1逐渐增加到 n
det[H (l , k )]; 0
而l增加至 n ˆ 1 后,对所有的k,都有 det[H (l , k )] 0 ,这
ˆ 1 处由非奇异变成奇异阵,由 说明Hankel矩阵在 l n
此可判定过程模型的阶次为
ˆ n0 n
11
(2)弱噪声情况
105 104 103 102 10
1 2 3 4 5
ˆ n
21
9.4 利用残差的方差估计模型的阶次

Hankel 矩阵判秩定阶法或行列式比定阶法

在获得模型参数估计值之前就可预先确定模型的阶 次 基本上与参数辩识方法无关

22

残差的方差定阶法

需要在获得模型参数估计值之后 求得模型残差序列 并借以统计假设检验方法对残差的方差进行显著性 检验来确定模型的阶次 它和参数辩识方法是密切相关的
ˆ) H (n
1 T Hn ˆ Hn ˆ 是正定的; L
ˆ )] 0 ˆ 从1开始逐一增加,若有 det[H (n 根据这一结论,当 n , ˆ 1 作为过程的模型阶次。不过由于计算误差 则应取 n ˆ )] 0 是比较困难的,为了提高 的影响,真正让 det[H (n 判断精度,采用如下行列式比来确定模型的阶次。 ˆ )] det[H (n ˆ DR(n) (9) ˆ 1)] det[H (n ˆ ) 较 DR(n ˆ 1)有显著 ˆ 从1开始逐一增加时,若 DR(n 当 n 增加,则这时的 可认为比较接近真实阶次,应 ˆ 。 取 n0 n

《系统辨识第三章》PPT课件

《系统辨识第三章》PPT课件

(N+1)时刻的估计输出值
之差。
第五十五页,共161页。
55
递推公式基本形成,但其中涉及矩阵求逆运算,即 为了避免求逆运算,由矩阵反演公式: 令
第五十六页,共161页。
56
最后,加权最小二乘递推算法归纳如下:
在上列式中,令
,得最小二乘递推算法。
第五十七页,共161页。
57
二、初值的确定
进行递推估计,必须设定初值
由于最小二乘法比较简单实用,而且又可与其他辨识
方法相组合,因此最小二乘辨识是一种基本的、重要的辨 识方法。
第四页,共161页。
4
§3-1 最小二乘法
一、最小二乘辨识方程
用最小二乘辨识技术辨识系统的数字模型的原理方 块图如下:
被辨识系统
测量装置
D/A
A/D
计算机
(最小二乘辨识 算法)
数学模型
第五页,共161页。
但由于简单实用,仍不失为一种好的参数估计方法,
为了克服最小二乘法的不足,在最小二乘法的基础
上,发展了辅助变量法和广义最小二乘法,但计算
量较大。
第三十一页,共161页。
31
例3-2 设有下列二阶系统
输入序列 为振幅等于1的伪随机二位式序列, 噪声 为零均值且方差为 可调正态 分布随机数序列。试说明最小二乘估计精度。
5
被辨识系统
测量装置
D/A
A/D
计算机
(最小二乘辨识算法)
数学模型
设被辨识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为
第六页,共161页。
6
则当存在观测误差 及建模误差时,相应的差分方程:
式中, 称为方程误差, 为模型参数向量;若令 代 表真实参数向量,显然有

第九章-模型阶次的确定

第九章-模型阶次的确定

⎧⎪ A(z−1
⎨ ⎪⎩
B(
z
−1
) )
= =
1+ a1z−1 + ⋅⋅⋅ + an b1z−1 + b2 z−2 + ⋅ ⋅⋅
z−n + bn
z−n

⎡ z(0) z(−1) ⋅ ⋅ ⋅ z (1 − n) # u (0) u (−1)

⎪ ⎪
H
n
=
⎢ ⎢
z
(1)

⎪ ⎪
⎢ ⎣
z
(
L

1)
z(0) ⋅⋅⋅⋅⋅⋅ z(L − 2)
⎡ ρ(k) ρ(k +1) " ρ(k + l −1) ⎤

H
(l,
k)
=
⎢ ⎢
ρ(k + 1) #
ρ(k + 2) " #%
ρ(k + l)
⎥ ⎥

⎢ ⎣
ρ
(k
+
l
− 1)
ρ(k + l)
"
ρ(k + 2l − 2)⎥⎦
ρ(k) = Rg (k) Rg (0)
∑ Rg (k)
=
L
1 −
k
L−k i =1
V1 (nˆ)
=
1 L
znτˆ znˆ
=
1 L
(

x
+

τ n0
H
τ n0
vn0


τ n
H
τ n
vn0
+
vτ n0
vn0

系统辨识讲义

系统辨识讲义

一个极简单的参数方法例子
我们测得0—N采样时刻的输入输出数据,即
u (0), u (1)," , u ( N − 1), u ( N ) y (0), y (1)," , y ( N − 1), y ( N )
假定系统的模型属于如下的模型类:
y ( k ) + ay ( k − 1) = bu (k − 1) + v(k )
k =1
N
∂V (θ ) N = ∑ 2ay 2 (k − 1) + 2 y (k ) y (k − 1) − 2by (k − 1)u (k − 1) ∂a k =1 ∂V (θ ) N = ∑ 2bu 2 (k − 1) − 2 y (k )u (k − 1) − 2ay (k − 1)u (k − 1) ∂b k 等:子空间辨识
1990年代,为了克服PEM针对多变量系统辨识
时需要进行非线性优化,以及IV不能同时辨识 出噪声模型的缺点。Bart De Moor, Verhaegen 等提出了针对多变量系统的subspace identification methods。该类方法不是基于优化 某个criterion,主要用到矩阵的奇异值分解, 无需非线性优化,因而计算量较小。
1.2 模型
数学模型是用来描述系统行为的数学语
言。 非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是非线性状态方 程和输出方程。线性系统的数学模型可 以有多种相互等价的形式:状态空间方 程、传递函数、阶跃响应、差分方程等。
扰 动 输入
系统
输出
1.3 建模的两大类方法
机理分析法(first principles modeling)或称为白
何求取参数估计值。least-squares, prediction error, instrumental variable 参数估计算法的统计性质:无偏性、一致性。 如何验证所得模型的有效性?如何选择模型阶数?

过程建模4-模型阶辨识

过程建模4-模型阶辨识
Akaike证明,AIC一定存在极小值,在极小值处 ˆ 可以作为合理的模型阶次。 的 n
4 模型阶的辨识
4.3 AIC准则法
求取模型的对数似然函数 log L n,q ,经过化简,可以 写为:
log L n, q L log J n C 2
其中,L为数据长度,C表示常数。
4 模型阶的辨识
4.3 AIC准则法
AIC 是一个考虑了模型复杂性的新准则,定义为
AIC n 2log L n,q 2 p
式中 L 是模型的似然函数,p 是模型中参数的数目。 这是 Akaike (赤池) 总结了时间序列统计建模的历 史发展,在企图对一个复杂的系统寻找近似模型的概率 论证的大量探索启示下,借助信息论而提出的一个合理 准则。在一组可供选择的模型中, AIC 最小的那个模型 是一个可取的模型。
上篇
线性系统建模
4 模型阶的辨识
在模型参数辨识时,都假定模型的阶次(模型的结构) 是已知的。然而,在实际中,模型的阶往往是未知的! 如果模型的阶取得不对,参数模型将产生很大的误差。 因此,用某种方法来确定模型的阶是系统辨识中极其重 要的一环。 考虑SISO线性定常系统(v(k)为白噪声过程)
A z 1 z k B z 1 u k v k z k a1z k 1 an z k n b1u k 1 bnu k n v k (1)
以上三种模型定阶方法均是针对式( 1 )所描述的线 性定常SISO过程,假定过程噪声为零均值白噪声的条件 下获得的。对于有色噪声干扰的模型定阶,本课程不作 讲解,有兴趣的同学可查阅参考书目;
以上三种模型定阶方法均假定式( 1 )的方程中输入 阶次 na=输出阶次 nb=n,是为描述简便起见。如果 na≠nb , 可同样运用这三种方法。

模型阶次的确定方法——第八讲

模型阶次的确定方法——第八讲

控制理论与制导技术研究中心
第11页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IT
欢迎大家提问
2013-4-3
控制理论与制导技术研究中心
第12页
2. 直接利用“输入输出信息”估计模型的阶次,例如, “行列式比”定阶法;
3. 利用模型“残差序列”的信息估计模型阶次,例如,
“F检验法”。
模型残差为:
E (
N
)
=
Y
(N
)

Φ(
N

)θ (
N
)
4. 利用模型的“预报误差”的信息估计模型阶次,例如, FPE定阶法。
2013-4-3
控制理论与制导技术研究中心
第八讲 模型阶次的确定方法
1. 模型辨识概述。 2. 根据 Hankel 矩阵的秩估计模型的阶次原理。 3. 算法流程。
2013-4-3
控制理论与制导技术研究中心
第2页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IT
一、概述
1. 直接利用特定的“输出信息”估计模型阶次,例如 “脉冲响应法”;
第3页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IT
二、根据 Hankel 矩阵的秩估计模型的阶次原理
设过程的真实阶数为 n0 ,过程的脉冲响应序列记作 g(1), g(2),", g(L) ,构造如
下 Hankel 矩阵
⎡ g(k) g(k +1) " g(k + l −1) ⎤
2013-4-3
控制理论与制导技术研究中心
第10页
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IT

系统辨识第8-9讲

系统辨识第8-9讲

《系统辨识》第8-9讲要点第6章 模型阶次的辨识(结构辨识)6.1 引言各种模型参数辨识方法一般需要假定模型的结构已知,实际上在多数情况下这是不现实的。

当没有模型结构的先验知识时,需要利用系统的输入输出数据来确定模型的结构。

这就是所谓的模型结构辨识问题。

对单输入单输出(SISO) 系统来说,模型结构辨识也就是模型的阶次辨识。

下面给出各种模型结构辨识方法(线性系统)。

模型结构辨识的过程:⎪⎪⎪⎪⎩⎪⎪⎪⎪⎨⎧⎪⎪⎪⎩⎪⎪⎪⎨⎧⎪⎩⎪⎨⎧⎩⎨⎧模型结构参数的确定模型等、级数、、非线性差分方程非线性系统、采用状态方程表达、采用差分方程表达线性系统模型验前结构的假定模型结构辨识Winner Volterra 321216.2 根据Hankel 矩阵的秩来估计模型的阶次脉冲响应值的确定:① 利用经典辨识方法中的相关分析法确定; ② 利用最小二乘类方法确定;设线性系统的输入输出序列分别为:L k k z k u ,,2,1)},({)},({ =,脉冲响应值序列为N i g ,,2,1,0)},({ ,它们之间由卷积表示为:)()()()(0k w i k u i g k z Ni +-=∑=其中:)(k w 是过程的输出白噪声。

令:⎪⎩⎪⎨⎧===τττ)](,),2(),1([)](,),2(),1([)](,),2(),1([L w w w w N g g g g L z z z z LL ⎥⎥⎥⎥⎦⎤⎢⎢⎢⎢⎣⎡----=)()1()()2()1()2()1()0()1(N L u L u L u N u u u N u u u H L则有:L L L w g H z +=利用最小二乘法可以获得脉冲响应的估计值:L L L L LS z H H H g ττ1)(ˆ-=利用脉冲响应值确定模型的阶次: ① 定义Henkel 矩阵:lXll k g l k g l k g l k g k g k g l k g k g k g k l ⎥⎥⎥⎥⎦⎤⎢⎢⎢⎢⎣⎡--+-++++-++=)22()()1()()2()1()1()1()(),( H其中,)(∙g 为系统的脉冲响应值,l 决定Henkel 矩阵的维数。

系统辨识课件-08-2011

系统辨识课件-08-2011
i =1 i =0 i =1
n1
计算不同n1、n2、n3时的AIC值,取最小的AIC值对应的n1、 n2、n3值为系统的阶次。
8.3 按残差白色定阶
定阶原理: 定阶原理:若阶次n设计合适,则残差近似为白噪声。因此可 利用计算残差e(k)的自相关函数来检查白色性。 自相关函数的计算如下:
1 ˆ R (i ) = N
H( l,k ) = 0
但存在噪声则无上述结论,因此定义指标:
D= H (l , k )行列式的平均值 H (l + 1, k )行列式的平均值
当D达到极大时L值即为系统阶次n。
另一种求D 另一种求D的方法
计算脉冲响应序列的自相关值:
N −i 1 R g (i ) = ∑ g k g k −i N − i + 1 k =0
ε(k)为服从正态分布的白噪声, 经推导,得:
ˆ AIC = N ln σ ε2 + 2 ( n1 + n 2 + n 3 )
式中:
1 ˆ σε = N
2
∑ εˆ
k =1
N
2
(k )
n2 n3
ˆ ˆ ˆ ˆˆ ε (k) = y(k) + ∑ai y(k − i) − ∑bi u(k − i) − ∑ciε (k − i)

∂ lnL ˆ = 0 ⇒ θ = ( Φ T Φ ) −1 Φ T Y ∂θ ∂ lnL 1 T 2 ˆ ˆ ˆ = 0 ⇒ σe = e e 2 N ∂ σe
⇒ lnL( | θ) = − Y
N 2 lnσe + const 2
N 2 Y lnL( | θ) = − lnσe + const 2 由 p = n1+ n2 + 2

模型定阶

模型定阶
X2=(double*)calloc(N*2,sizeof(double));
Y=(double*)calloc(N,sizeof(double));
Ye=(double*)calloc(N,sizeof(double));
e1=(double*)calloc(N,sizeof(double));
BX2T=(double*)calloc(2*N,sizeof(double));
int N=590;
int n;
FILE *fp1,*fp2,*fp4;
int i,j,na,nb,na0,nb0;
double t[10],v[10],sigama[1];
double *z,*u,*e,*X1T,*Y,*Ye,*e1,*X1,*X2T,*X2,*XTX_inv;
double sita0[20],sita1[20],sita2[2],*sita_temp;
for(i=0;i<2;i++)
{
for(j=0;j<N;j++)
{
X2[j*2+i]=X2T[i*N+j];
}
}
X1TX2=(double*)calloc(2*(n-1)*2,sizeof(double));
X2TX1=(double*)calloc(2*2*(n-1),sizeof(double));
for(n=2;n<=10;n++)
{
na=n;nb=n;
//模型阶次增加,重新赋值给X2T矩阵
for(i=0;i<2;i++)
{
for(j=0;j<N;j++)

系统辨识的基本概念 PPT课件

系统辨识的基本概念 PPT课件
建模——成为各门学科的共同语言。
3
1.1 系统和模型
1.1.1 系统
(system/process)
● 系统的描述框图
● 系统的行为特性表现在过
程的输入输出数据之中。
● 根据“黑箱”所表现出来
的输入输出信息,建立与
“黑箱”特性等价的过程外
特性模型。
系统=过程特征:
完整性、相对性
4
1.1.2 模型(model)
1.6 辨识的内容和步骤
1.7 辨识的应用
2
对实际系统的分析、设计、估计、综合和控制,都有 赖于获得对该系统正确描述的数学摸型。
系统正确描述系统动态性能的数学摸型——就成了自 动控制 理论 和工程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
系统辨识就是从对系统进行观察和测量所获得的信
息重提取系统数学模型的一种理论和方法。日渐成熟。
29
●系统辨识的精度
原因:结构近似、数据污染和数据长度有限。 辨识结果精度需要有评价的标准,不同的标准会有不同的精 度。 最终的评价标准是它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系统辨识的基本方法
根据数学模型的形式:
非参数辨识——经典辨识,脉冲响应、阶跃响应、频率响应、相关分析、
谱分析法。
参数辨识——现代辨识方法(最小二乘法等)
13
又置:
log P(k ) log V (k ) log c

y(k) z(k )
log log V
P(k ),1 (k ),2

log
c
h(k) [z(k),1]t

[1,2 ]
则y(k)和h(k )都是可观测的变量,对应的最小二乘格式为
注意辨识表达式的输入量ht已不再是原来的输入量ut了噪声项ek也不是原来的测量噪声wk了注意辨识表达式的输入量ht已不再是原来的输入量ut了噪声项ek也不是原来的测量噪声wk了16ppt学习交流17基本原理图14辨识算法的基本原理被辨识系统17ppt学习交流18可以看到

第五讲系统模型的结构辨识和检验-PPT精选文档

第五讲系统模型的结构辨识和检验-PPT精选文档

ˆ2)较 ˆ1)是否有显著下降来判 V (n V (n 。
主观性
二、 AIC法
ˆ) ˆ ˆ AIC ( N ) 2 log L ( 2 N ML
ˆ) ˆ是模型相对合理的阶次 使 AIC (N 为最小的 N ,
ˆ )为 ˆ 条件下的似然函数。 L ( ML ML
AIC 法判别图
J值----阶次的辨识结果
n 1 n 2 n 3 n 4
2 0 .1 248 .447 0 .9870 .983 0.981 2 0 .5 333 .848 24 .558 24 .451 24 .410
J
n 1 2 3 4
上述方法能同时辨识系统的阶次和参数
参数辨识结果
ˆ1 a
2 0 .0 1.5
ˆ2 a 0 .7
ˆ b 1 1 .0
ˆ b 2 0 .50
2 0 .1 1.5 00.01 0 .69 0.01 0 .99 0.01 0 .49 0.0 2 2 0 .5 1. 48 0.0 40 .67 0.0 30 .96 0.0 60 .48 0.0 7
例:估计以下二阶系统的参数并检验其阶
y ( k ) 1 . 5 y ( k 1 ) 0 . 7 y ( k 2 ) 1 . 0 u ( k 1 ) 0 . 5 u ( k 2 ) e ( k )
假定输入序列 {u (k ) } 是幅值为 1 的伪随机二进制信 残差 { e (k )} 为正态随机序列,数据的检验方法
原理:分别设定模型的阶次n=1,2,3,…,然后再比 较在不同阶下,系统模型与观测数据拟 合的好坏,
T ˆ ˆ J e e ( y h ) ( y h ) T TT

系统辨识第六章

系统辨识第六章
rank[H(l, k)] = n, ∀k
< <证明> 设可控可观SISO系统的模型为 > SISO
x(k +1) = Ax(k) + bu(k) y(k) = cx(k)
x ∈Rn×1, A∈Rn×n , b ∈Rn×1, c ∈R1×n, u(k) , y(k) 是标量。 其中,
因系统可控、可观,故可控阵及可观阵满秩 ,即
g(k +1) L g(k + l −1) g(k) g(k +1) g(k + 2) L g(k + l) H(l, k) = M M M M g(k + l −1) g(k + l) L g(k + 2l − 2)l×l
6
其中, 决定Hankel矩阵的维数; k 可在 l 0,1,L, N − 2l + 2 之间任意选择,以决定用那些脉冲 响应序列组成Hankel阵。 设n为模型真实阶次,若 l ≥ n,则有
5
§6-1 Hankel 矩阵法
对于可控且可观的SISO系统,得到相应的脉 冲响应序列,构成Hankel矩阵。利用Hankel矩阵 的秩,可以判定模型的阶次。 .Hankel矩阵秩与模型阶次的关系 一.Hankel矩阵秩与模型阶次的关系 设已知被辨系统的脉冲响应序列 g(0), g(1),L, g(N) , 构造如下Hankel矩阵:
3
第6章 模型阶次的辨识 章
前面各章节讨论了脉冲响应辨识、 最小二乘 辨识、极大似然辨识、时间序列建模与随机逼近 辨识等方法,在每一种辨识方法讨论中,都需要 假定模型阶次已知。实际上,在多数情况下,模 型的阶次不可能预先知道。因此,在没有模型结 构的先验知识时,如何利用输入输出数据确定模 型的阶次,就是所谓模型阶次的辨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 n,m Zn U n Em Vm
其中,L为数据的长度,则模型可以写成:
z n H n,m v n
ˆ (H n,mH n,m )1H n,mzn
H n,m 中的 Em 和 Vm 元素不可测,只好用相应的估计值代替。
eˆ(k ) z(k ) z (k )aˆ u (k)bˆ vˆ(k ) eˆ(k) eˆ(k )cˆ v (k )dˆ
利用行列式比估计模型的阶次的方法称为行列式比定阶法。这种 方法的基本思想类似于Hankel矩阵判秩定阶法,但是行列式比定阶法 利用的是输入输出数据。
13.3.1 无噪声情况
n
n
考察以下式子描述的系统模型: y(k) ai y(k i) biu(k i)
i 1
i 1
记:H n Yn U n
e(n)
e(n 1) . e(n m 1)
Em
e(n 1) .
e(n)
.
e(n
m
2)
.
.
.
e(n L 1) e(n L 2) . e(n m L)
v(n)
v(n 1) . v(n m 1)
Vm
v(n 1) .
v(n)
.
v(n
m
2)
.
.
.
v(n L 1) v(n L 2) . v(n m L)
13.3.2 白噪声情况
白噪声的定阶方法与无噪声一致。
13.3.3 有色噪声情况
如果过程必须采用如下的模型描述
n
n
z(k) ai z(k i) biu(k i) e(k )
i 1
i 1
m
m
e(k) cie(k i) v(k ) div(k i)
i 1
i 1
设:
z(n) z(n 1), z(n 2),...,z(n L) v(n) v(n 1),v(n 2),...,v(n L) a a1, a2 ,...,an b b1, b2 ,...,bn c c1, c2 ,...,cn d d1, d2 ,...,dn
其中:
y(n)
Yn
y(n 1)
y(n
L
1)
y(n 1) y(n)
y(n L 2
y(1)
y(2)
y(L)
u(n)
u(n 1)
Un
u(n 1)
u(n)
u(n L 1) u(n L 2
u(1) u(2)
u(L)
L 为数据的长度,u(k), y(k)是系统的输入和输出变量。
1
L2l 2
det H(l, k)
Dl
L 2l 1
2 k 1
L2l
det H (l
1, k)
L 2l k 1
Dl
n0
l
13.2.3 强噪声情况
如果过程的脉冲响应序列记作 g(1), g(2),...,g(L) 含有较强的噪声,
为了还能可靠地确定过程模型的阶次,构造Hankel阶次时,不能直接 采用脉冲响应序列,可用脉冲响应序列的自相关函数构成如下的Hankel 矩阵:
zn H nn vn
ˆ (H nˆ H nˆ )1 H nˆ zn0
其中: nˆ 表示模型的阶次估计值;n0 为过程的真实阶次。于是
模型的输出残差可以写成:
~znˆ zn0 Hnˆˆnˆ ~x vn0
输出残差的方法为:
~x Hn0 n0 Hnˆˆnˆ
V1 (nˆ )
1 L
~znˆ ~znˆ
第13章 模型阶次的确定 13.1 引言 13.2 根据Hankel矩阵的秩估计模型的阶次 13.3 利用行列式比估计模型的阶次 13.4 利用残差的方差估计模型的阶次
13.1 引言
各种模型参数辨识方法一般需要假定模型的结构已 知,实际上在多数情况下这是不现实的。当没有模 型结构的先验知识时,需要利用系统的输入输出数 据来确定模型的结构。这就是所谓的模型结构辨识 问题。对单输入单输出(SISO) 系统来说,模型结构 辨识也就是模型阶次辨识。
判定过程的模型阶次的步骤是:
1、构造Hankel矩阵H (l, k ) ,对给定的 l 值,计算 k 取
1 至 L-2l +2 时Hankel矩阵的行列式。
2、若 l 从1增加到 nˆ ,对所有的 k ,都有 detH (l, k) 0; 而 l 增加至 nˆ 1 后,对所有的 k ,都有detH (l, k) 0;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k)
(k 1) . (k l 1)
H (l, k )
(k 1)
.
(k 2) .
.
.
(k l)
.
(k
l
1)
(k l)
.
(k 2l 2)
其中:
(k) Rg (k)
Rg (0)
Rg (k )
1 Lk
Lk i 1
g(i)g(i k )
13.3 利用行列式比估计模型的阶次
,这说明Hankel矩阵在 l nˆ 1 处由非奇异阵变成奇异 阵,由此可以判定过程的模型的阶次 n0 nˆ 。
13.2.2 弱噪声情况
设过程的脉冲响应序列记作 g(1), g(2),...,g(L) 含有噪声,则 即使 l 已经增加到 n0 1 ,但对所有的 k ,Hankel
矩阵的行列式都不会绝对为零。这样就难以按照无噪声的情况来 确定模型的阶次。如果脉冲响应所含的噪声比较小,则可以引进 Hankel矩阵的平均比值:
~x
~x )
P
lim (
L
1 L
v v n0 n0
)
2
n0
P
lim{
L
1 L
Y n0
E n0
U n0
vn0
}
2P
Llim(ˆnˆ
)P
1 lim{ L L
Ynˆ Enˆ
U

vn0
}
P
Llim[V1 (nˆ )]
P
lim (
L
1 L
~x
~x )
P
lim (
L
1 L
v v n0 n0
13.4.1 残差方差分析
考虑如下模型 A(z 1 )z(k) B(z 1 )u(k) v(k)
式中u(k)和z(k) 分别为模型输入和输出变量;v(k) 是均值为
零、方差为
2 v
不相关随机噪声;A(z 1 )

B(z 1 )为迟延
算子多项式,记作
A(z B(z
1 1
) )
1 b1z
a1z 1 1 b2 z
这一结果证明如下:考虑一个可观可控的SISO过程
x(k 1) Ax(k) bu(k) z(k) cx(k)
其可观性和可控性矩阵的秩皆等于n0 。这意味着可观性矩阵 (或可控性矩阵)中的 n0 行(或 n0列)是线性独立的。若在 可观性矩阵(或可控性矩阵)中再增加若干行向量 cAl 或列 向量 Alb ,其中 l n0 ,则可观性矩阵(或可控性矩阵)
a2 z 2 2
an bn z n
z
n
其中n为模型阶次。
z(k )
B( A(
z z
1 1
) )
u
(k
)
1 A( z 1)
v(k )
y(k) e(k)
设:
n a1,a2,...,an,b1,b2,...,bn
zn z(1),z(2),...,z(L)
vn v(1),v(2),...,v(L)
z(0) z(1) . z(1 n) u(0) u(1) . u(1 n)
H
n
z(1) .
z(0) . z(2 n) u(1) ... .
u(0) . u(2 n) . . .
z(L 1) z(L 2) . z(L n) u(L 1) u(L 2) . u(L n)
Zn Un
Yn En Un
当输入是充分持续激励信号时,有 rank U n n 。
但对于不同的 n, Yn 不一定是满秩的。受到系统模型的制约, Yn 的秩不会大于 n0 (系统真实阶次)。为此有
rankHnˆ min( nˆ n0 ,2nˆ)
其中, nˆ 为模型的阶次估计值。
当 nˆ n0 时, rankH nˆ 2nˆ, H nˆ 一定是满秩的; 当 nˆ n0 时,rankH nˆ nˆ n0 ,就是说 H nˆ 的 秩小于 H nˆ 的列数,故 H nˆ 是奇异阵。根据这一事实,有 如下结论: 当 nˆ n0 时,乘积矩矩阵
1 L
(~x
~x
2
n0
H
n0
vn0
2ˆnˆ
H

vn0
v n0
vn0
)
P
Llim[V1 (nˆ ) ]
P
lim (
L
1 L
~x
~x )
P
lim (
L
1 L
v v n0 n0
)
2
n0
P
1 lim{ L L
H
n0
vn0
}
2P
Llim(ˆnˆ
)P
1 lim{ L L
H

vn0 }
P
lim ( 1 L L
Alb
P 利用矩阵秩的一个性质:设 是一个正则矩阵,则有

rankXP rankX
及西勒韦斯特不等式:
rankX rankY n rankXY min( rankX, rankY)
其中, X R mn ,Y R nq
13.2.1 无噪声情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