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第五单元苏洵、苏辙散文三篇13六国论(苏洵)》11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2024版《六国论(苏洵)》教学课件

2024版《六国论(苏洵)》教学课件

目录•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文本解读与赏析•六国论中思想观念探讨•知识拓展:战国策士文化及影响•跨学科联系:历史、政治、文学角度审视•课堂活动与互动环节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战国时期六国概况01六国的地理位置分别位于今天的河北、山西、陕西、河南、山东等地,互相接壤,形成所谓的“战国七雄”。

02六国的政治制度以分封制为主,各国君主掌握国家大权,设立官僚机构进行治理。

03六国的经济发展以农业为主,商业和手工业也有一定的发展。

各国之间贸易频繁,形成了较为繁荣的市场。

苏洵生平及文学成就苏洵的生平生于北宋时期,自幼好学,精通经史百家之言。

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中举。

后致力于学术研究,成为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思想家。

苏洵的文学成就他的散文纵横恣肆,气势磅礴,语言简练生动,善于通过形象的描绘和比喻来表达深刻的思想。

他的代表作《六国论》通过对战国时期六国灭亡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历史的规律和教训,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写作背景与目的写作背景北宋时期,国家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

内部政治腐败,社会矛盾尖锐;外部则受到辽、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的威胁。

苏洵深感国家危亡在即,因此写下了《六国论》这篇政论文,希望通过分析六国灭亡的原因来警醒当政者。

写作目的苏洵在《六国论》中通过对六国灭亡的深入分析,揭示了历史的规律和教训。

他希望通过这篇文章引起当政者的重视和反思,推动国家进行改革和图强。

同时,他也希望通过这篇文章激发民众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共同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奋斗。

文本解读与赏析引言简述六国灭亡的背景及作者写作意图。

论点提出阐述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

论据展开通过对比、举例等方式,详细分析六国赂秦的弊端。

论证深入探讨六国未能坚持合纵抗秦的原因,进一步揭示六国灭亡的必然性。

结论总结全文,强调作者对于六国灭亡的见解和启示。

文章结构梳理关键语句解读“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揭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在于他们采取了错误的对外政策——赂秦。

《六国论(苏洵)》教学课件(共32张PPT)

《六国论(苏洵)》教学课件(共32张PPT)
★苏洵的《六国论》是一篇政议文,从六国破亡的教 训立意,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的论点,借古 讽今:警告北宋王朝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贾谊的《过秦论》是一篇政议文,从秦亡的教训“过 秦”的角度立意,提出“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的 观点,借古规汉:建议汉文帝对人民实行宽松的政策。
★杜牧的《阿房宫赋》是一篇赋,从秦亡的教 训立意,提出“秦爱纷奢”而亡国的观点,借 古讽今:提醒唐朝统治者不要重蹈秦亡之覆辙。
积威:蓄积的力量
劫:胁制 从:跟随
故事:旧事
六 国 论 (宋 苏洵)
四、课文分析
第一段(1):全文纲领。提出中心论点 , 评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第二段(2):论证“赂秦而力亏,破灭之 道也”。(正论)
第三段(3):论证“不赂者以赂者丧”。 (反论)
第四段(4、5):作出小结,提出告戒。旨 借古讽今。
前例、旧事。今指真实的或虚构的有人物有情节的事情。
• 2、指出下列句子中词类活用情况
• A、日割月削 “日”“月”,名词作
状语
• B、以地事秦 名词“事”带宾语“秦”,用作动词:侍
• C、义不赂秦
奉 “义”,用作状语:坚持正义
• D、不能独完 完,形容词用作动词:保全。
• E、李牧连却之 却,动词使动用法,使------退却;击退。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 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 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 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 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 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国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 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 草芥。

《六国论》优质课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六国论》优质课教学设计(精选10篇)

《六国论》优质课教学设计《六国论》优质课教学设计(精选10篇)作为一名教师,时常要开展教学设计的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六国论》优质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六国论》优质课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了解苏洵,积累、梳理并归纳文言知识。

2.理解并掌握本文关于六国灭亡的观点、严密的论证及借古讽今的写法。

3.了解六国灭亡的原因、作者借古讽喻的目的及本文的现实意义。

4.比较《六国论》《过秦论》的异同。

【学习重点】:1、整体感知课文,初步体会作者缜密的构思和对比手法。

2、学习文言字词和固定句式。

【学习难点】1、提高学生对古今异义词语的准确识别,运用的能力。

2、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3、比较《六国论》《过秦论》的异同。

【课时安排】两课时【学习过程】课前预习:1.阅读全文,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清句意,疏通课文大意,归纳文言基础知识,提出疑难问题。

2.查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简介,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3.朗读课文,注意读正字音、读清文意、读出感情。

一、激趣导入,培养兴趣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入席,一举人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请!”原来苏轼行的酒令是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第一个大动荡、大碰撞,也是大融合时期七雄争霸并于秦,后世英杰多扼腕对这段历史,后人多有评说宋代著名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苏轼和苏辙之父)就曾有过十分精辟的论述那就是《六国论》今天,就让我与大家一起来领略苏洵精辟与广博的分析。

高中语文《六国论》教案设计(精选7篇)

高中语文《六国论》教案设计(精选7篇)

高中语文《六国论》教案设计(精选7篇)高中语文《六国论》教案设计篇1【教材分析】《六国论》是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课文,是高二第一篇文言文。

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全套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高一高二上学期文言文按时代编排,本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普通高级中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及整体素质”。

现行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在实践教学中往往忽视了后两中能力的培养。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却普遍存在着一种片面认识,错误以为文言文教学就是仅限于高考《考试说明》中(能力层级b)的培养。

从而忽视了(能力层级c)、(能力层级e)的提高。

导致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下降,不能真切“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充分的“吸收中外古今优秀文化的营养”。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本课教学目标设计如下知识目标课文中词语的积累和文章的背诵能力目标逐步培养学生分析文言文的习惯和能力情感目标感受和探究中国古代文人的济世救民的情怀和天下兴亡的观点【教学重点】分析文章的脉络,把握作者的思路【教学难点】学生学习文言文习惯的转变【教法设计】引导——启发——点拨要在开始引导学生转变学习文言文的旧习,使学生明白“文言文”首先是“文”,而不只是简单翻译、背诵。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苏洵、苏辙散文三篇13六国论(苏洵)》15教案教学设计讲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苏洵、苏辙散文三篇13六国论(苏洵)》15教案教学设计讲

学习目标1、以典型例子做示范,让学生总结出文言断句的基本技巧。

2、学生能掌握断句的基本技巧,提升文言文阅读的能力。

3、突破文言文断句题教学重、难点掌握断句的基本技巧,提升文言文阅读的能力教学方法:讲练结合,由易到难课时:2课时一、导入:笑一笑,想一想:阔小姐嫁人二、文言文断句步骤第一步:通读全文,弄懂大意。

第二步:循序渐进,先易后难。

(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句。

)第三步:巧用“规律”,进行断句。

三、文言文断句技巧看一看,想一想,有什么规律?规律一:找名词或代词,定句读练一练,用斜线(/)给下列句子断句。

宋人有得玉者/献诸司城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看一看,想一想,有什么规律?规律二:找虚词,定句读练一练,用斜线(/)给下列句子断句。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之为学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看一看,想一想,有什么规律?规律三:找对话标志,定句读练一练,用斜线(/)给下列句子断句。

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上曰/于君何如/曰/臣多多而益善耳/上笑曰/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信曰/陛下不能将兵而善将将/此乃信之所以为陛下禽也看一看,想一想,有什么规律?规律四:依修辞,定句读。

练一练,用斜线(/)给下列句子断句。

君子之言寡而实/小人之言多而虚/君子之学也/入于耳/藏于心/行之以身/君子之治也/始于不足见/终于不可及也。

看一看,想一想,有什么规律?规律五:依总分,定句读。

练一练,用斜线(/)给下列句子断句。

故知胜有五/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识众寡之用者胜/上下同欲者胜/以虞待不虞者胜/将能而君不御者胜四、看一看,想一想,高考怎么考?考查题型:选择题断句题,并非真由我们生自行划断,只是让我们对划断结果作判断。

高中语文《六国论》苏洵PPT(综合)公开课优秀课件全面实用

高中语文《六国论》苏洵PPT(综合)公开课优秀课件全面实用

六国与秦的有关史实
(1)、韩魏楚以地赂秦大事年表
前290年 韩割武遂予秦。前280 年楚割汉北及上庸予秦 。
前275年魏割温予秦 。 前273年 魏割南阳予秦。
(2)、秦灭六国时间表
前230年灭韩 前225年灭魏 前223年灭楚 前222 年灭赵、灭燕 前221年灭齐
(3 )、六国抗秦大事年表
前269年赵将赵奢击秦,大破之。前257年魏信陵君 救赵秦兵解去。前247年信陵君率五国兵败秦军河外。前 233年秦攻赤丽、宜安,被赵将李牧击退。前232年秦攻 番吾,又被李牧击退。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 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割:割让。
然后:这样以后。 安:安稳。
寝:休息,睡觉。 而:可是,连词,表转折关系。
译文:今天割让五座城,明天割让十座城 ,这样以后才能得到一夜的安睡;(第二天) 起来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到了。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 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秦国凭借攻战获得土地以外 (接受诸侯的贿赂),(不打 仗)小的就获得邑镇,大的就 获得城市。把秦国受贿赂得到 的土地,与战胜得到的土地比 较,它实际多到百倍。把六国 诸侯(贿赂秦国)丧失的土地, 与战败丧失的土地比较,它实 际也要多到百倍。那么秦国最 想要的,就是六国诸侯最担心 的,(这样,)本来就不通过 战争来决定(胜负)。
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 者再,李牧连却之。
于:跟、与。
状语后置句,
而:连词,表并列关系。 “赵尝于秦五战”
再:两次。
却:使……退却,译为击退,使动用法。
译:赵国曾经与秦国交战五次,败了两次, 胜了三次。后来秦国两次攻打赵国,李牧连 续击退了它。

六国论教学设计

六国论教学设计

六国论教学设计《六国论》教学设计一、导入北宋中期的诗坛,虽然缺乏像唐诗那样光彩四溢的诗歌作品,但一大批优秀散文家的涌现,使散文创作进入了韵味无穷的成熟阶段。

其中,苏洵的《六国论》就是一篇见解新颖、立意高远、说理透辟、论据精辟的优秀散文。

二、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县)人。

他是北宋著名的散文家,而且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也是著名的文学家。

后人合称他们为“三苏”。

三、写作背景北宋中期,政治腐败,对外软弱,对内残酷剥削,各民族之间的矛盾也愈演愈烈,农民起义和民族起义先后爆发,国家日益衰弱。

面对这种现实,作者借古讽今,认为六国的灭亡是它们不联合抗秦的结果,委婉地劝告北宋王朝应以六国为鉴,不要为契丹、西夏“积威之所劫”,而要“礼天下之奇才”,共谋抵抗北方的强敌契丹和西夏。

四、整体感知1. 音读:正音。

2. 意读:学生齐读全文。

讨论并明确文章大意。

3. 美读:体会文章抑扬顿挫、刚柔相济的文风。

五、赏析第一段1. 学生齐读。

2. 提问思考:文章的开头有什么特点?作者是如何提出自己的观点的?3. 学生讨论交流。

4. 师生共同明确:文章起笔不凡,作者开门见山提出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文章开宗明义,直截了当,使观点一目了然。

5. 提问思考:作者既然要论述“弊在赂秦”的观点,为什么开头却从“兵”、“战”两方面落笔?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 学生讨论交流。

7. 师生共同明确:从“兵”、“战”两方面落笔,为下文的展开铺设了广阔的舞台。

在这样一个舞台上,“赂秦”则处处被动,“不赂秦”则处处主动,前者只能走向灭亡,后者终将走向兴旺发达。

文章从开头就已将双方的不同情况进行了对比,让读者明白了作者要论述的是“弊在赂秦”,而不是其他。

8. 提问思考:“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与“弊在赂秦”是什么关系?如何理解?9. 学生讨论交流。

10. 师生共同明确:“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与“弊在赂秦”是因果关系。

(完整版)六国论/苏洵_教学设计_教案

(完整版)六国论/苏洵_教学设计_教案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案”的论题的本意、体会苏洵明达而深湛的政治见解。

2、理清作者的思路,学习作者始终围绕中心论点不蔓不枝地展开论述的方法。

(例证、对比、分层、引用等论证方法)。

3、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正确译文。

2.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及特殊语法现象3. 教学用具多媒体4. 标签教学过程一.简介时代背景1.作者简介: 苏洵(1000─1066)字明亮,号老泉,宋朝眉山人。

与他两个儿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成为文学史上著名人物,“唐宋八大家”中他一门就占了三人。

朱德老总曾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苏洵长于散文,善用比喻。

他十分关心政治,论文大多针对时政而发,议论锋利,切中时弊,说服力强,著作有《嘉佑集》。

据说苏洵27岁因应试不中,焚去以前所写文章,刻苦攻读,博览群书,潜心钻研,终于形成自己文章的风格。

由于他下笔顷刻数千言,语言晓畅,雄辩有力,深得欧阳修的赏识。

嘉年间,欧阳修把苏洵的22篇文章推荐给朝廷,一时名动京师,文人竟相模仿。

因此,他命名自己的文集为《嘉佑集》。

本文选自《嘉佑集》中的《权书》,原题为《六国》,一般选本改作《六国论》。

2.写作目的: 本文是为反对北宋王朝用重赂屈服于外族而写的。

当时,契丹( 后称“辽”我国东北少数民族)、西夏(我国西北少数民族)经常入侵,北宋统治者沿用妥协政策,向他们纳银输绢,以求苟安。

作者写这篇文章,论六国灭亡之道,讽谏宋王朝以六国为鉴戒,不为外族“积威之所劫”,要“礼天下之奇才”,上下团结一心,抵御外侮,以维护和巩固宋王朝的统治。

3.题解: “六国论”是倒装省略句,是“论六国灭亡的根本原因”。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析理愈透愈精,就愈能体现这种文体的特点。

二.预习侧重于字词,以学生自学自练为主。

(1)读课文,注意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并与以前学过的字词作比较。

《六国论》精品教案

《六国论》精品教案

《六国论》精品教案
1.介绍苏洵其人和“三苏”同写《六国论》。

2.逐段阅读课文第1-4段,把握核心观点,分析论证思路。

(1)阅读第1段,把握作者对六国破灭原因的探讨——“弊在赂秦”。

(2)阅读第2段,分析其中的三组对比及其论证效果。

理解文中“抱薪救火”这一典故的作用。

(3)阅读第3段,比较作者在论述齐国、燕国、赵国灭亡原因时的不同侧重点,分析作者对历史进行假设的作用。

(4)阅读第4段,理解苏洵为六国指出的图存之道,分析本段对论点的总结作用。

(5)梳理文章的论证思路。

3.从论据的真实性、论据能否支撑观点等角度反思文章的论证过程。

(1)参照相关史书中的史料,找到文中的论据与史实不一致的地方。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苏洵、苏辙散文三篇13六国论(苏洵)》10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苏洵、苏辙散文三篇13六国论(苏洵)》10课件教案教学设计

所属教材目录语文出版社高中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执教者薛佳章节名称《六国论》(苏洵)课时1课时(第2课时)课堂改革设计理念1.倡导多元解读,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2.鼓励学生真的时事表达和阐发自己的观点。

学习内容分析《六国论》是一篇行文结构带有范式性的史论作品,论点鲜明,脉络清楚。

但就其论据的真实性和论证的严密性来讲,本篇文章有些许偏颇之处。

因此引导学生理解文本的语义层面背后的语用功能,感知苏洵对北宋的写作目的便是重中之重。

学情分析高二年级的学生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思辨能力,但他们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仍待提高,理性思维水平还不是十分完备。

教学目标课程标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设置了18个学习任务群,其中学习任务群6“思辨性阅读与表达”旨在引导学生学习思辨性阅读和表达,发展实证、推理、批判与发现的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和深刻性,认清事物的本质,辨别是非、善恶、美丑,提高理性思维水平。

1.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学习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的方法。

2.理解作者提出“六国破灭,弊在赂秦”论点的意图,领略借古讽今的写作特点。

3.培养严谨缜密的思辨能力,提高学生对历史和现实问题的鉴识力,学习多角度思考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及解决措施教学重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和语言特点,理解作者阐述观点的方法和逻辑。

教学难点:发展辩证思维和批判性思维,培养思维的逻辑性。

解决措施:围绕社会现实及热点问题,开展讨论,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逻辑知识。

教学过程六国论苏洵一、导入(师)唐太宗李世民在其名相魏征去世后,感慨地说:“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如何以史为鉴,是古今中外的永恒话题。

战国七雄,到底是如何演变为秦国一枝独秀的,两千多年前的纷争又会对当前的国际格局有何借鉴意义,相信通过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苏洵的《六国论》,大家会得出自己的答案。

二、走进文本,辨证分析(一)整体把握文章论证结构(师)首先请同学们齐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苏洵、苏辙散文三篇13六国论(苏洵)》8教案教学设计讲

高中语文《第五单元苏洵、苏辙散文三篇13六国论(苏洵)》8教案教学设计讲

1《六国论》教学设计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刘立锋课型古文鉴赏课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结合教材第五单元“散而不乱,气脉中贯”的主题,从普通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各个方面确立以下教学目标:1.语言建构与运用:使学生理解、领悟《六国论》作为一篇说理透彻而又情感充沛的史论文的语言特色。

2.思维发展与提升:使学生认识到作者情理交融的思维特质,较为准确地理解文中关键句的深刻含义与饱满情感。

3.审美鉴赏与创造:使学生感受到《六国论》里的愤郁激切的情感美、雄辩的气势美和丝丝入扣的文气脉络。

4.文化传承与理解:使学生体会到中华古代散文气脉中贯的特质,并发掘作品深含的爱国情怀,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教学重点1.运用因声求气、反复诵读的方法,让学生把握《六国论》的意脉和情感,体会经典古代散文的逻辑性与抒情性,从而提升古文鉴赏能力。

2.通过引导学生梳理作者在表达情意时自然形成的高下、缓急、顿挫的声调和各种艺术手法,使学生品味到《六国论》“气脉贯通”“理、情、势”并举的艺术魅力。

教学难点品味作品充沛的文气,感悟文本鲜活的生命力。

教学构想1.从陶行知先生的“行知结合”的教育理念出发,在课堂上将学生的读与思、读与悟密切结合起来。

2.结合文中典型句子有效指导学生如何朗读出气势和爱、恨、赞、惜等感情。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2从秦灭六国的历史导入,提出本课需解决的问题:1.通过预习,我们知道了《六国论》结构严谨、说理清晰,但它深厚的情感魅力是怎样体现呢?2.通过预习,我们明确了《六国论》旨在借古讽今,那么,文章是怎样让借古讽今的意图自然流露并让“论古”与“讽今”二者浑然一体的呢?3.我们怎样让纸上冰冷的印刷汉字还原为苏洵创作时所用智慧与激情,让文章变成会说话的生命?二、主体学习(一)深入学习第一段以中心论点句“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的反复诵读为重点,把握本段情感脉络。

教师:诵读法点拨一——怎样读出气势?并对学生的整段诵读加以指导。

苏洵《六国论》教案

苏洵《六国论》教案

苏洵《六国论》教案教案:《六国论》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苏洵《六国论》的内容和背景;2.掌握《六国论》的主旨和核心观点;3.能够分析《六国论》中的政治理论及其思想价值。

教学重点:1.《六国论》的内容和主旨;2.分析《六国论》中的政治理论。

教学难点:1.理解《六国论》中政治理论的内涵;2.分析《六国论》的思想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六国论》内容和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教材;2.问答法:通过提问,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3.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教学准备:1.复制并分发苏洵《六国论》的文本;2.设计相关问题,以促进学生阅读和思考。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Step 2:阅读与解析(20分钟)1.分发《六国论》的文本,让学生阅读并理解。

2.引导学生注意文中的关键词,并帮助他们理解这些词语在文本中的含义。

3.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和解析自己的理解。

Step 3:讲解与讨论(25分钟)1.教师通过讲解和解读,帮助学生理解《六国论》的主旨和核心观点;2.引导学生讨论《六国论》中的政治理论,并对其进行思考和分析。

Step 4:问题解答(10分钟)教师根据学生讨论的结果,解答他们在阅读和理解过程中产生的疑惑和问题。

Step 5:思考与总结(15分钟)1.引导学生回顾和思考自己对《六国论》的理解和感悟;2.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六国论》思想价值及其对后世的影响的看法;3.教师进行总结和点评,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并拓展他们的观点。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或写作任务,以巩固和拓展学生对《六国论》的理解和思考。

教学反思:1.《六国论》是一篇政治理论文章,文字较为晦涩难懂,需要教师在解读时做好引导和讲解;2.通过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可以促进学生的思考和主动参与,提高学习效果;3.在总结和思考环节,教师需要及时发现学生的思考问题,并给予指导和引导。

六国论教案(完整)

六国论教案(完整)

17 六国论【背景材料】一、作者介绍苏洵(1009—1066),字明允,自号老泉(苏洵家有老人泉,梅尧臣曾为之作诗,故自号),眉州眉山(现在四川眉山)人,北宋著名散文家。

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

宋仁宗嘉祜元年(1056)带领儿子苏轼、苏辙到汴京(现在河南开封),以所著文章22篇(《几策》二篇、《权书》十篇、《衡论》十篇)谒见翰林学士欧阳修。

欧阳修很赏识这些文章,认为可以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

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振。

嘉祜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

嘉枯五年,授职秘书省校书郎,后为霸州文安县主簿。

参与修纂礼书《太常因革礼》一百卷,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苏洵精于古文写作,尤长于策论,主张“言必中当世之过”。

为文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酣畅,纵横捭阉,雄奇遒劲,很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后人因其子苏轼、苏辙都以文学闻名,故称他为“老苏”,并将他们父子三人合称“三苏”,均列入唐宋散文八大家。

著有《嘉祜集》十五卷。

《六国论》是《权书》十篇的第八篇,原题为《六国》,课文从通行选本标题为《六国论》。

二背景材料本文的历史背景应从两个角度着眼:一是作者论述的六国灭亡那个历史时期的情况,借以了解作者立论的根据;二是作者所处的北宋时代的历史状况,借以明确作者撰写此文的现实针砭意义及其写作上的特点。

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是七雄争霸的时代。

《六国论》中的“六国”,就是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

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经过商秧变法的彻底改革,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强大起来;而原本强盛的六国却因宗法势力的强大,因循守旧,经济和军事实力日益衰落。

秦强盛起来后,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

六国也曾联合起来对抗秦国,这就是所谓“合纵”。

但他们又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

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军事战略,韩、魏、楚三国都紧靠秦国,因此直接受到秦国的威胁和侵略,在秦国强大的军事和外交攻势下,纷纷割地求和,并最早被消灭,齐、燕、赵三国也相继灭亡。

六国论(教案)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六国论(教案)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六国论教案学习目标1.重点掌握文言文基础知识;2.重点学习本文丰富的论证方法、严密的论证过程;3.体会文人士大夫忧国忧民的情怀。

导入欧阳修评价苏洵的文章说:“吾阅文士多矣,独喜尹师鲁、石守道,然意犹有所未足,今见子(苏洵)之文,吾意足矣。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洵的《六国论》。

一、文化常识积累苏洵(1009-1066),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散文家。

与其子苏轼、苏辙均以文学著称于世,世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27岁开始发奋读书,考进士、茂才异等,皆不中。

宋仁宗嘉祐元年(1056),苏洵率子苏轼、苏辙到汴京,深得翰林学士欧阳修赏识,欧阳修把他的文章献给了宋仁宗,苏洵因此名声大噪。

参与修纂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文学常识:唐宋八大家包括: 。

唐宋八大家,又称为“唐宋散文八大家”,是唐代和宋代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分别为唐代柳宗元、韩愈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

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苏轼、苏辙、苏洵)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王安石、曾巩是临川文学的代表人物。

写作背景宋朝建国后,宋太祖片面地接受唐朝藩镇割据,尾大不掉,以至灭亡的教训,采取了“虚外实内”的政策,削弱边关的实力,调集重兵驻守京城。

结果造成了边关的空虚。

辽国乘虚而入,屡犯边疆。

宋太宗继位后,曾两次派兵击辽,均遭失败。

后宋太宗两次进攻幽州,企图夺回幽云十六州,又遭败绩。

北宋建国后的一百年间,与契丹、西夏作战60余次,败多胜少。

真宗景德元年,辽大兵压境,直逼澶州城下,威胁汴京开封。

于是,宋与辽签定了“澶渊之盟”,答应向辽输岁币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

仁宗庆历二年,辽再次要挟,宋只得增加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

庆历三年,西夏也来要,又是赐岁币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

人民的血汗就在这种纳赐之中,付之东流。

到苏洵所处的时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20万两、绢30万匹,向西夏纳银10万两、绢10万匹、茶3万斤。

《六国论》优秀教案

《六国论》优秀教案

《六国论》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苏洵及《六国论》的创作背景。

2、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

3、理解文章的论证思路和结构,学习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手法。

4、领会作者对六国灭亡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眼光和忧患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理解文章的论证结构和论证方法。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

引导学生对历史现象进行深入思考。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的韵律和气势,加深对文意的理解。

2、讲解法:对文言字词、句式和文章的论证思路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扫除阅读障碍。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六国灭亡的原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精神。

4、点拨法:在学生思考和讨论的过程中,教师适时进行点拨和引导,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国历史上,战国时期是一个诸侯纷争、战乱频繁的时代。

最终,秦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那么,六国为何会相继灭亡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北宋文学家苏洵的《六国论》,看看他对此有怎样的见解。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作者简介苏洵(1009—1066),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并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

苏洵擅长于散文,尤其擅长政论,议论明畅而雄健有力。

2、背景介绍北宋建国后,鉴于唐末藩镇割据和五代军人乱政的教训,采取了一系列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但也带来了一些弊端。

北宋中期,朝廷面临着严重的边患和财政危机。

苏洵写这篇文章,借评论六国灭亡的史实,批评北宋朝廷对辽和西夏的屈辱求和政策,希望能引起统治者的警觉。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注意听准字音、节奏和语气。

3、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四)文言知识讲解1、实词赂秦:贿赂秦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国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2.
自己预习,弄懂生僻字音、形、意,归纳重点文言实词语虚词。

3.
掌握本文的文体知识“论”——以论证为主。

﹠过程与方法
1.
学习运用分论点,并举例论证的方法,领略借古讽今议论文的写作特点。

2.
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学习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证的方法。

3.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情感态度价值观
1.
领会苏询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侮的思想。

2.
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用心培养自己的爱国情怀。

【教学重点】
理解本文的论证目的,即借古讽今,批评北宋政府对西夏、契丹的妥协政策。

建议统治者放弃屈辱求和的外交政策,积极抗战以维护国权。

【教学难点】
了解作者借史抒怀、借古讽今的为文意图,体察作者的爱国之情。

【教学辅助】
多媒体课件以声音、画面渲染气氛,突出教学目标——六国破灭之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继《宫锁心玉》、《步步惊心》之后,今年又出了一部吸引人心的穿越剧《相爱穿梭千年》,看来近几年穿越盛行哦。

上课之前咱们也来穿越一下,请大家回到北宋,与我一同赴一
场满汉全席。

时间: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
人物:苏轼(时年20岁)
地点:北宋都城开封
事件:苏轼进京赶考
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苏轼二十岁,到京师卞梁(开封)去考进士。

在京师等考期间,有几个自负的举人看苏轼年轻,瞧不起他,有意戏弄苏轼。

六个举人备了六个下酒菜,延请苏轼喝酒,苏轼欣然前往。

席间大家建议为助酒兴,喝酒要行酒令,酒令内容是每人说一个历史人物的典故,联系那样菜,那样菜就归谁吃,行令要从年纪大的到年纪小的。

其余五举人连声附和:“好、好、好!”“姜尚渭水钓鱼”,年最长者傲气满脸地端走了鱼;“秦琼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十足地端走了马肉;“苏武北海牧羊”,第三个毫不示弱地端走了羊肉;“张飞蜀都卖肉”,第四位不慌不忙地端走了猪肉;“关羽荆州卖豆腐”,第五个从容不迫地端走了豆腐;“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胸有成竹地端走了青菜。

全部菜被端走了,六个举人正准备高兴地吃菜喝酒,苏轼开口了:“各位,该我行酒令了!”他说出了六个字,不紧不慢地把六盘菜端到自己面前,然后笑眯眯地说:“诸位兄台,你们喝酒哦!”
请大家想一想:苏轼行了个什么酒令?(嬴政并吞六国)
今天我们来学习《六国论》,昔日的战国七雄争奇斗艳何以演变为秦国一枝独秀,且看苏洵是如何抽丝剥茧、层层剖析的。

板书:《六国论》题解
六国,指战国七雄中除秦国以外的齐、楚、燕、韩、赵、魏六个国家。

秦国本来是个弱小落后的国家,
经过商鞅变法的彻底改革,逐渐强大起来,积极向东方发展,夺取六国的土地。

六国也曾“合纵”对抗秦国,但各有自己的打算,所以这种联合并不巩固,被秦国“远交近攻”瓦解,相继灭亡。

“论”是散文的一种文体,以论证为主,要求善于析理。

六国论,其实是六国破灭之论,,文章旨在分析六国失败的原因,借古讽今。

二、作者简介与时代背景
1.
作者简介
苏洵(1009-1066),字明允,四川眉山人,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列入“唐宋八大家”。

后人有诗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嵋共比高。

苏洵为文,成就显著。

因此博得他同时代的文坛领袖欧阳修以及著名文学家曾巩的好评。

欧阳修指出:苏洵之文“博辩
宏伟”。

曾巩认为:苏洵之文“其雄壮俊伟,若决江河而下也;其辉光明白,若引星辰而上也”。

2.
时代背景
北宋建国后一百年间,北宋军队与契丹、西夏军队大小六十余战,败多胜少。

到北宋中期,军费开支浩大,财政入不敷出,于是统治者横征暴敛导致社会矛盾尖锐,朝廷内部政治上专制腐败,军事上软弱无能以致外交妥协投降。

北宋的这种纳贡求和的办法,与“六国”赂秦而求一夕安寝的政策极为相似。

所以,苏洵写《六国论》,以“六国破灭之道”来讽刺当朝统治者,希望北宋统治者改弦更张,勿重蹈覆辙。

正所谓“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三、梳理文章结构
(一)品析第1段。

1.疏通文意
2.第一段哪句话概括了六国破灭的原因?是从哪两个方面加以论述的?整段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明确: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

本文开门见山地提出中心论点“弊在赂秦”,接着从正反两个不同的角度,即“赂者”和“不赂者”,均受赂秦之害进行论证。

“赂秦”的国家因“赂秦”而“力亏”;不赂秦的国家因“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不赂者以赂者丧”。

最后
总结,重申论点,“弊在赂秦”。

(二)品析第2段
1.疏通文意
2.第二段论证的内容是什么?得出了什么样的结论?
以“割城”为例,论证“赂秦”之弊。

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赂秦而力亏”写韩、赵、魏三国把祖先艰难得到的土地轻易拱手送给秦国,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论点。

3.
第二段是在论证什么观点的?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⑴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⑵事实论证、道理论证
、对比论证、引证法、比喻论证等论证方法。

4.请概括这段文字列举了那些历史事实?
5.接着作者讲道理进行论证,请概括其主要内容。

(三)品析第3段
1.疏通文意。

2.第三段论证什么观点?齐国和燕赵两国灭亡的原因分别是什么?
明确:以“不赂者以赂者丧”的事实,进一步论证“弊在赂秦”。

紧承第2个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文中写齐、赵、燕
三国虽“义不赂秦”,但“盖失强援,不能独完”,从而论证“弊在赂秦”的中心论点。

齐国:与虎作倡终陷坑
燕国:荆轲刺秦招祸患
赵国:良将李牧以谗诛
3.(1)比较燕赵两国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明确:共同点——形势环境相同,处秦革灭殆尽之际。

军事策略相同,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不同点——对抗秦国的方式不同
燕太子丹招募荆轲刺秦王招致祸患。

赵因李牧被谗言所害自毁长城。

(2)本段最后一句话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用“向使”引起假设,总结六国情况,使论证更加深入全面,
中心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同时又为下文进一步假设作铺垫,从反面将论证推进一层。

(四)品析4、5段
探究:第四段在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第五段得出了什么结论?
明确:第4段承上启下,提出“为国者”不要被敌国的“积威之所劫”的劝告。

(1)前一层与上一段末句有怎样的关系?后一层有什么作用?
明确:上一段末句从消极方面来说,不该用什么策略;
这一层从积极方面说该用什么策略。

(2)作者在本段连用了两个叹词,有什么作用?
明确:呜呼——承接上段末尾,提出六国合力抗秦的主张。

悲夫——又回到历史中,感叹六国破灭的可悲结局,抨击六国的政策。

提出“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才是赂秦之根源。

作用:表达作者对历史的思考与感慨,起到连接作用,在历史与现实间快速自由转移,引导读者理清思路。

(3)最后一句语带双关,请说明其含义。

明确:作者对历史事实分析后的议论,明确了六国赂秦的根本原因,同时也切合当时北宋王朝的实际情况,委婉地劝谕当权者面对北方的威胁,放弃屈辱的妥协政策,不要重蹈历史的覆辙。

第5段,借古喻今,劝谏北宋王朝改变妥协政策,奋起抵抗。

将六国的情况与北宋情况作对比,证明六国力量远弱于北宋,警告北宋统治者不要重蹈六国灭亡的旧事,点明本文主旨,即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本段议论的基础建立在作者自己对历史事实的分析上,源于历史,但又高于历史,讽谏北宋王朝面对外来侵略不要重蹈历史覆辙。

四、总结全文
本文借古讽今,通过论述六国灭亡的原因是在赂秦,来批评当朝的统治者不能一味贿赂契丹、西夏,应该对他们的入侵采取斗争的方式,否则会重蹈六国灭亡的覆辙。

劝谏北宋王朝义六国为鉴,不被“积威之所劫”,而要奋起御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