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相关知识
铸造工艺基础知识及理论
铸造工艺基础知识及理论目录一、基础概念 (2)1.1 铸造的定义与意义 (3)1.2 铸造工艺的种类与应用 (4)二、铸造材料 (6)三、铸造设备 (7)3.1 熔炼设备 (9)3.2 锻造设备 (10)3.3 后处理设备 (11)四、铸造工艺过程 (12)五、铸造工艺设计 (13)5.1 工艺方案的确定 (15)5.2 工艺参数的选择 (16)5.3 工艺文件的编制 (18)六、铸造质量与控制 (20)6.1 铸造缺陷的产生原因及防止措施 (22)6.2 铸造质量检测方法与标准 (23)七、铸造生产与环境 (24)7.1 铸造生产的环保要求 (26)7.2 环保设备的应用与管理 (27)八、现代铸造技术的发展趋势 (28)8.1 快速凝固与近净形铸造技术 (30)8.2 数字化与智能化铸造技术 (31)8.3 生物铸造与绿色铸造技术 (33)一、基础概念铸造工艺是指将熔炼好的液态金属浇入铸型,待其凝固后获得所需形状和性能的金属制品的过程。
它是制造业中非常重要的工艺之一,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建筑、电子等领域。
铸造工艺的基础知识主要包括液态金属的性质、铸型(即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浇注系统、凝固过程以及后处理等。
这些知识是理解和掌握铸造工艺的基本前提。
液态金属的性质:液态金属在铸造过程中的流动性、填充能力、冷却速度等对其最终的产品质量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了解液态金属的成分、温度、粘度等基本性质对于铸造工艺的设计和实践都是非常重要的。
铸型的设计与制造:铸型是形成金属制品形状和内部结构的重要工具。
铸型的设计需要考虑到金属液的流动性和凝固特性,以及制品的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
铸型的制造也需要选用合适的材料,并经过精密加工才能达到设计要求。
浇注系统:浇注系统是连接铸型和液态金属的通道,包括浇口杯、直浇道、横浇道和内浇道等部分。
合理的浇注系统设计可以确保金属液均匀地注入铸型,并有利于热量和气体的排出,从而提高制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铸造工艺小知识
1怎么判断铸件结构是否合理?零件结构的铸造工艺性是指零件的结构应符合铸造生产的要求,易于保证铸件品质,简化铸造工艺过程和降低成本。
(1)铸件应有合适的壁厚(2)铸件结构不应造成严重的收缩阻碍,注意壁厚过渡和圆角。
(3)铸件内壁应薄于外壁(4)壁厚力求均匀,减少肥厚部分,防止形成热节(5)有利于补缩和实现顺序凝固(6)防止铸件翘曲变形(7)避免浇注位置上有水平的大平面结构2铸造方法选择的原则(1)优先采用砂型铸造,更要优先选用湿型(2)铸造方法应和生产批量相适应1)大批量生产的铸件大量生产的工厂应创造条件采用技术先进的造型、造芯方法。
2)单件小批量生产的铸件单件小批生产的重型铸件,手工造型仍是重要的方法,手工造型能适应各种复杂的要求比较灵活,不要求很多工艺装备。
3)特种铸造低压铸造、压铸、离心铸造等铸造方法,因设备和模具的价格昂贵,所以只适合批量生产(3)造型方法应适合工厂条件(4)要兼顾铸件的精度要求和成本3浇注位置的确定?浇注位置选择应遵循的原则1.铸件的重要部分应尽量置于下部。
2.重要加工面应朝下或呈直立状态3. 使铸件的大平面朝下,避免夹砂结疤类缺陷。
4.应保证铸件能充满。
5.应有利于铸件的补缩 6. 避免用吊砂、吊芯或悬臂式砂芯,便于下芯、合箱及检验。
7. 应使合箱位置、浇注位置和铸件冷却位置相一致这样可避免变合箱后或于浇注后再次翻转铸型4分型面的选择原则分型面的选择原则如下:1. 应使铸件全部或大部分置于同一半型内 2. 应尽量减少分型面的数目;3.分型面尽量选用平面;4.便于下芯、合箱和检查型腔尺寸; 5.不使砂箱过高6. 受力件的分型面选择不应削弱铸件结构强度; 7. 注意减轻铸件清理和机械加工量5 浇口杯的作用①可用来承接来自浇包的金属液,防止金属液飞溅和溢出,便于浇注;②减轻金属液流对型腔的冲击;③分离渣滓和气泡,阻止其进入型腔;④增加充型压力头。
6消除水平漩涡的措施(1)使用深度大的浇口杯,深度应大于直浇道上端直径的5倍;(2)应用拔塞、浮塞和铁隔片等方法,使浇口杯内液体达到深度要求时,再向直浇道提供洁净的金属(3)在浇口杯底部安置筛网砂芯或雨淋砂芯来抑止水平旋涡。
铸工相关知识点总结大全
铸工相关知识点总结大全铸工是指通过熔化金属并将其注入模具中,以制造特定形状和尺寸的零件或产品的工艺。
铸工是金属加工领域的一种重要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本文将对铸工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包括铸造工艺、铸造材料、常用模具、铸造工艺控制及铸造工艺的发展趋势等内容。
一、铸造工艺1. 铸造工艺的分类铸造工艺可以分为压力铸造和重力铸造两大类。
压力铸造包括压铸、挤压铸造等,通过施加压力使熔化金属充填模具;重力铸造则是依靠重力使熔化金属充填模具。
重力铸造可分为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熔融模铸造等不同类型。
2. 铸造工艺的步骤铸造工艺一般包括模具制备、熔炼金属、注入模具、冷却固化、脱模、修整等步骤。
模具制备是指根据零件形状和尺寸制作模具,通常采用石膏模或金属模;熔炼金属是将金属加热至熔点并保持一定温度;注入模具是将熔化金属注入模具内部,并使之充填模腔;冷却固化是指待注入金属在模具内冷却,形成所需形状的零件或产品。
3. 铸造工艺的特点铸造工艺具有生产适应性强、造价低廉、生产周期短、可以生产大尺寸和复杂形状的零件等特点。
同时,铸造工艺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容易产生气孔、夹杂等缺陷,需要进行后续的修整和处理。
二、铸造材料1. 铸造的金属材料常见的铸造金属包括铁、铝、铜、锌、镁等。
铸铁是最常见的铸造材料,种类包括灰铸铁、球墨铸铁、白口铸铁等。
铜合金铸造是另一种常用的铸造方式,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铝合金铸造也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方式,具有轻质、耐腐蚀、导热性能好等优点。
2. 铸造材料的选择选择合适的铸造材料是铸造工艺的重要环节。
通常需要综合考虑零件的使用条件、性能要求、成本和加工性能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考虑材料的液态流动性、凝固收缩率、热处理性能等特性。
三、常用模具1. 砂型模砂型铸造是一种常见的重力铸造方式,通常采用湿砂、干砂或化学硬化砂制作模具。
砂型模具具有成本低、生产周期短、适应性强等优点,可以用于生产大型、小批量的铸件。
《铸造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特种铸造
特种铸造是一种特殊的铸造方法,它 使用非传统的方法和材料来生产铸件 。
特种铸造的缺点是成本较高,技术要 求较高,需要专业的技术和设备支持 。
特种铸造的优点是可以生产出传统铸 造方法难以制造的复杂、高性能的铸 件,同时还可以提高铸件的质量和性 能。
铸造工艺流程
铸造工艺流程包括熔炼、 浇注、冷却、落砂、清理
等步骤。
浇注是将熔化的金属液注 入模具中,形成铸件。
落砂是将凝固后的铸件从 模具中取出,并进行清理
和加工。
熔炼是将金属加热至熔化 成液态,然后进行精炼和
除渣。
冷却是指铸件在模具中冷 却凝固的过程。
清理是去除铸件表面上的 残渣和毛刺,保证铸件的
质量和外观。
PART 04
铸造缺陷与质量控制
REPORTING
脱模剂
用于使铸件易于从铸型中 脱出,如石墨粉、滑石粉 等。
PART 03
铸造工艺
REPORTING
砂型铸造
砂型铸造是最常见的铸造方法 之一,它使用砂型作为模具来 生产铸件。
砂型铸造的优点是成本低、工 艺成熟、适用范围广,可以生 产各种形状和尺寸的铸件。
砂型铸造的缺点是生产周期较 长,需要经过多个步骤才能完 成一个铸件,且生产效率相对 较低。
THANKS
感谢观看
REPORTING
铸造技术的未来展望与挑战
智能化铸造
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与铸 造工艺相结合,实现铸造过程的 智能决策和自动化控制,提高生
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绿色铸造
发展环保、节能、低碳的铸造技 术,降低铸造过程的环境污染和
资源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
高性能材料铸造
研究和发展高性能、高强度的新 型铸造材料,满足高端装备和新
铸造知识
第一章铸造概述铸造——将液态金属浇注到铸型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一定形状的毛坯或零件的方法。
铸造生产的特点:优点——零件的形状复杂;工艺灵活;成本较低。
缺点——机械性能较低;精度低;效率低;劳动条件差。
分类:砂型铸造——90%以上特种铸造——铸件性能较好,精度低,效率高我国铸造技术历史悠久,早在三千多年前,青铜器已有应用;二千五百年前,铸铁工具已经相当普遍。
泥型、金属型和失蜡型是我国创造的三大铸造技术。
§1-1 金属的铸造性能合金的铸造性能是表示合金铸造成型获得优质铸件的能力。
通常用流动性和收缩性来衡量。
一、合金的流动性1、流动性概念流动性——液态合金的充型能力。
流动性好的合金:易于浇注出轮廓清晰、薄而复杂的铸件;有利于非金属夹杂物和气体的上浮和排除;易于补缩及热裂纹的弥合。
合金的流动性是以螺旋形流动试样的长度来衡量。
试样越长,流动性越好。
2、影响合金流动性的因素a、合金性质方面纯金属、共晶合金流动性好。
(恒温下结晶,凝固层内表面光滑)亚、过共晶合金流动性差。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结晶,凝固层内表面粗糙不平))b、铸型和浇注条件提高流动性的措施:提高铸型的透气性,降低导热系数;确定合理的浇注温度;提高金属液的压头; 浇注系统结构简单。
C 、铸件结构铸件壁厚>最小允许壁厚二、合金的收缩1、收缩的概念收缩是铸件中的缩孔、缩松、变形和开裂等缺陷产生的原因。
收缩的三个阶段:液态收缩形成缩孔、缩松(体收缩率) 凝固收缩固态收缩 ——产生变形和裂纹(线收缩率)2、铸件的缩孔和缩松 缩孔的形成:纯金属或共晶成分的合金易形成缩孔。
缩松的形成:结晶温度范围大的合金易形成缩松。
缩孔和缩松的防止:定向凝固——在铸件可能出现缩孔的厚大部位,通过增设冒口或冷铁等工艺措施,使铸件上远离冒口的部位先凝固,尔后是靠近冒口的部位凝固,冒口本身最后凝固。
结果——使铸件各个部分的凝固收缩均能得到液态金属的补充,而将缩孔转移到冒口之中3、铸造应力铸造内应力有热应力和机械应力,是铸件产生变形和开裂的基本原因。
铸造培训-铸造基本知识
前一页
后一页
回主页
三、铸型充填条件
(1)铸型的材料
(2)铸型温度 铸型温度越高,液态金属与铸型的
温差越小,充型能力越强。 (3)铸型中的气体
前一页
后一页
回主页
§1-2 铸件的凝固与收缩
一、铸件的凝固方式
温度
1. 逐层凝固
2. 糊状凝固 3. 中间凝固 影响铸件凝固方 式的主要因素:
温度
a b c
前一页 后一页 回主页
金属型铸造
金属型铸造是在重力作用下将金属液体浇入金属铸型以 获得铸件的方法。铸型用金属制成,可反复使用,故又称永久 型铸造。
前一页
后一页
回主页
金属型铸造
特点: •节省造型材料, “一型多铸” •精度高,IT12~IT16,Ra<12.5μm •生产率高 •周期长,成本高,工艺参数严格 •无透气性,浇不到、裂纹等缺陷。
这些有别于砂型铸造的其他铸造方法通称为特种铸造。 金属型铸造
挤压铸造 离心铸造 七 种 常 见 的 特 种 铸 造 方 法
回主页
压力铸造
特种铸造 陶瓷型铸造 低压铸造
前一页 后一页
熔模铸造
熔模铸造
在易熔模样表面包覆若干层耐火材料,待其硬化干燥后, 将模样熔去制成中空型壳,经浇注而获得铸件的一种 成形工艺方法。模样材料多位蜡质,又称为失蜡铸造。
前一页
后一页
回主页
低压铸造
1、低压铸造的工艺过程 :
1)准备合金液和铸型 2)升液,浇注。
3)增压凝固。 4)减压、降液。 5)开型取出铸件。
前一页
后一页
回主页
低压铸造
特点:
•充型压力和速度便于控制,适用于各种铸型;
铸造专题知识讲座
三、铸型充填条件
(1)铸型旳蓄热系数 铸型旳蓄热系数表达铸型从其中旳 金属吸收热量并储存在本身旳能力。
(2)铸型温度 铸型温度越高,液态金属与铸型旳温差 越小,充型能力越强。
(3)铸型中旳气体
四、铸件构造
(1)折算厚度 折算厚度也叫当量厚度或模数,为铸件体积 与表面积之比。
折算厚度大,热量散失慢,充型能力就好。铸件壁厚相同 步,垂直壁比水平壁更轻易充填。 (2)铸件复杂程度 铸件构造复杂,流动阻力大,铸型旳
充型能力不足时,会产生浇不足、冷隔、夹渣、气孔等缺陷。
一、液态合金旳流动性
合金旳流动性是: 液态合金本身旳流动能力。
浇口杯
出气口
0.45%C 铸钢:200 4.3%C 铸铁:1800
浇口杯
出气口
流动性(cm)
温度(℃)
30 0 20 0 10 00
80
60
40
20
0
Pb
20
40
60
80 Sb
合金流动性主要取决于合金化学成份所决定旳结晶特点
第二章 铸造
一、铸造
将液态金属浇注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旳铸型型腔中,
待其冷却凝固,以取得毛坯或零件旳生产措施。
二、砂型铸造旳工艺过程
铸件
检验 落砂、清理
合箱
铸造工艺图 零件图
型砂
铸
模型
型
熔化 浇注
芯盒
型
芯砂
芯
冷却 凝固
三、铸造生产旳特点
1.可生产形状任意复杂旳制件,尤其是内腔形状复杂旳 制件。如汽缸体、汽缸盖、蜗轮叶片、床身件等。
孕育铸铁合用于静载荷下,要求较高强度、硬度、耐磨
性或气密性旳铸件,尤其是厚大截面铸件。如重型机床
铸造基础知识培训
05
铸造安全与环保
Chapter
铸造生产安全规范
操作规程
安全警示标识
确保员工熟悉铸造设备的操作规程, 遵循安全操作步骤,避免因误操作导 致的安全事故。
在铸造车间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识 ,提醒员工注意潜在的危险源和安全 风险。
防护装备
提供并要求员工正确佩戴个人防护装 备,如防护眼镜、手套、工作服等, 以减少工伤风险。
01
02
过滤网
03
用于过滤金属液中的杂质,提高 铸件质量。
04
浇口杯
浇注时承接金属液的容器,有开 放式和封闭式两种。
流槽
连接浇注机和浇口杯的通道,控 制金属液的流动方向和速度。
清理设备
抛丸机
利用高速弹丸清
通过喷砂方式清理铸件 表面,具有高效、环保
等优点。
刷抛机
铸造工艺流程
根据零件图纸制作模 具。
使金属液在模具中冷 却凝固成固态零件。
熔炼
模具制作
浇注
冷却与凝固
脱模与清理
将金属材料熔化为液 态,并加入所需合金 元素。
将熔化的金属液倒入 模具中。
从模具中取出零件, 进行必要的清理和加 工。
铸造的应用领域
01
02
03
机械制造业
铸造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 零件的制造,如发动机缸 体、变速器箱体等。
合金的选用原则
根据铸件的使用条件、工艺要求和 经济性等因素综合考虑,选择合适 的铸造合金。
铸造用辅助材料
型砂和芯砂
用于制作铸型的耐火材料,对防 止金属渗漏、提高铸件表面质量
等有重要作用。
涂料
用于铸型表面,可防止金属与铸 型粘结,改善铸件表面质量。
铸造的有关知识点总结
铸造的有关知识点总结一、铸造的基本概念铸造是指利用金属、合金或其他熔融状态的材料,通过铸型中的空腔形成所需的零件或制品的加工工艺。
铸造是一种传统的金属加工工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铸造的基本工艺包括模型制作、铸型制作、金属熔化、浇注、冷却、脱模、清理等步骤。
二、铸造工艺1. 模型制作模型是铸造的基础,也是制品的原型。
模型通常分为实物模型和数控模型。
实物模型是根据所需制品的尺寸和形状,由木材、塑料等材料手工制作而成。
数控模型则是通过计算机数控加工设备来加工制作,具有高精度和良好的一致性。
2. 铸型制作铸型是用来装模砂、石膏或其他材料制成的,用以形成铸造件中空腔的设备。
常见的铸型有砂型、金属型、水玻璃型等。
砂型是最为常见的铸造型式,其制作工艺简单、成本低,适应性广泛。
3. 金属熔化金属熔化是将金属或合金加热至液态状态的过程。
通常使用的熔炉包括电弧炉、感应炉、燃炉等。
在金属熔化过程中,需要对金属原料进行配料、融化、熔炼、浇注等处理。
4. 浇注浇注是将熔融的金属或合金倒入铸型中的空腔,使其填充整个铸型,形成所需的铸件。
浇注过程需要控制浇注速度、压力和温度等参数,以确保铸造件的质量。
5. 冷却铸造件在浇注后需要进行冷却,通常采用水冷却或自然冷却的方式。
冷却过程中,铸造件的内部结构会逐渐凝固,从而形成所需的形状和结构。
6. 脱模与清理脱模是指将铸造件从铸型中取出的过程,通常需要采用机械设备或手工操作。
脱模后,铸造件需要进行修整、清理和表面处理等工艺,最终形成成品。
三、铸造材料1. 铸造铁铸造铁是铸造中最为常见的金属材料之一,其主要成分包括铁、碳、硅等。
根据其组织和用途不同,可以分为灰铸铁、球墨铸铁、白口铸铁等。
2. 铸造钢铸造钢是由铁和碳以及其他合金元素组成的金属材料,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和耐磨性。
铸造钢可用于制造高强度、高耐磨的铸件。
3. 铸造铝合金铸造铝合金具有良好的热导性、导电性和机械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航空航天、船舶等行业。
铸造知识讲座(基础知识)
(3)分类: 水基涂料、有机溶剂涂料、特种涂料。
(4)常用: 硅石粉、锆英粉、铬铁矿粉
四、凝固与收缩
1、顺序(逐层)凝固方式 窄结晶温度范围合金(工业
用铜、低碳钢)
2、糊状(体积)凝固方式
• 液态收缩:自浇注温度冷却到 液相线温度,金属完全处于液 态
八、熔炼设备
1、铸铁:冲天炉、感应电炉、双联熔炼 2、铸钢: (1)电弧炉炼钢:碱性电弧炉、酸性电弧炉
(不能脱磷、脱硫,被淘汰)
(2)感应电炉炼钢: 高频——电流频率200-300Hz 中频——电流频率1000-2500Hz
工频——电流频率50/60Hz 真空感应电炉——真空状态下熔炼 (3)炉外精炼(发展方向)
石砂、铬铁矿砂、刚玉砂等等。 铬铁矿砂主要用作大型铸钢件和各种合金钢
铸件的型、芯面砂和抗粘砂涂料、涂膏。 壳体,摇臂内腔等容易粘砂的位置等
2、粘结材料 粘土、水玻璃、油类粘结剂、合成树脂粘结剂、
水泥、其他铸造用粘结剂等。
3、辅助材料 煤粉及其复合添加剂、重油和渣油、淀粉类材
料、石墨粉、滑石粉、有机溶剂等。
二、铸造的分类
⑴普通砂型铸造:包括粘土砂、水玻璃砂和 水泥砂、油砂、树脂砂、特种砂等。
⑵特种铸造 常用的特种铸造方法有熔模精密铸造、
石膏型精密铸造、陶瓷型精密铸造、消失 模铸造、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真空吸 铸、离心铸造等。
三、造型材料
1、原材料 (1)硅砂:硅的氧化物,主要是石英,化学
成分为SiO2. (2)特种砂:石灰石砂、锆砂、镁砂、橄榄
• 凝固收缩:自液相线温度冷却 到固相线温度
宽结晶温度范围合金(球铁、 液态收缩和凝固收缩是铸件产
铸造基础知识及常见铸造缺陷简介
熔模铸造的特点
1. 铸件精度高,表面光洁高; 2.可以直接铸造出复杂的组合零件,外形和内腔形
状几乎不受限制 3.可以铸造出各种薄壁铸件及重量很小的铸件,重
量可以小到几克; 4.生产工序繁多,生产周期长,铸件不能太大。
9
消失模铸造
消失模铸造,又称实型铸造,采用可气化的材 料制得的模型来造型,不用起模直接将金属液 浇注到气化模上,使其燃烧、气化并形成空腔 来容纳金属液,从而获得铸件的方法。
30
气孔
31
气孔
32
气孔
33
气孔
34
气孔
35
缩孔的产生
1.金属液具有液态收缩、凝固收缩、固态收缩特 征
2.金属液的化学成分(碳、硅含量)与凝固温度 范围
3.浇注系统设置不合理,需补缩部位的得不到有 效补缩
4.铸件结构不合理,壁厚变化突然,孤立的热节 得不到有效补缩
5.砂型紧实度差,型壁迁移导致缩孔
16
离心铸造
离心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入旋转的铸型 中,使液体金属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充填铸型 和凝固形成的一种铸造方法。
离心铸造的特点
1、适用于旋转体铸件的生产,不用型芯,简化 套筒和管类铸件的生产过程,省去浇冒口;
2、铸件致密度高,缺陷少,机械性能较好; 3、便于制造筒、套类复合金属铸件,如钢背铜
套、双金属轧辊等; 4、易产生偏析,内表面粗糙,尺寸不易控制。 5、用于生产异型铸件时有一定的局限性。
36
缩孔
37
缩孔
38
缩孔
39
缩孔
40
缩陷
41
壁厚悬殊导致缩孔
42
内部缩孔
43
错箱(偏芯)的产生
1.固定在型板上的模样发生松动 2.模具定位销、套,砂箱定位销、套磨损 3.合型后砂箱受外力碰撞,或敲卡箍时,用力不
铸造知识(全)
第一章铸造工艺基础§1 液态合金的充型充型: 液态合金填充铸型的过程.充型能力: 液态合金充满铸型型腔,获得形状完整,轮廓清晰的铸件的能力充型能力不足:易产生: 浇不足: 不能得到完整的零件.冷隔:没完整融合缝隙或凹坑, 机械性能下降.一合金的流动性液态金属本身的流动性----合金流动性1 流动性对铸件质量影响1) 流动性好,易于浇出轮廓清晰,薄而复杂的铸件.2) 流动性好,有利于液态金属中的非金属夹杂物和气体上浮,排除.3) 流动性好,易于对液态金属在凝固中产生的收缩进行补缩.2 测定流动性的方法:以螺旋形试件的长度来测定: 如灰口铁:浇铸温度1300℃试件长1800mm.铸钢: 1600℃100mm3 影响流动性的因素主要是化学成分:1) 纯金属流动性好:一定温度下结晶,凝固层表面平滑,对液流阻力小2) 共晶成分流动性好:恒温凝固,固体层表面光滑,且熔点低,过热度大.3) 非共晶成分流动性差: 结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进行,初生数枝状晶阻碍液流二浇注条件1 浇注温度: t↑合金粘度下降,过热度高. 合金在铸件中保持流动的时间长,∴t↑提高充型能力. 但过高,易产生缩孔,粘砂,气孔等,故不宜过高2 充型压力: 液态合金在流动方向上所受的压力↑充型能力↑如砂形铸造---直浇道,静压力. 压力铸造,离心铸造等充型压力高.三铸型条件1 铸型结构: 若不合理,如壁厚小, 直浇口低, 浇口小等充↓2 铸型导热能力: 导热↑金属降温快,充↓如金属型3 铸型温度: t↑充↑如金属型预热4 铸型中气体: 排气能力↑充↑减少气体来源,提高透气性, 少量气体在铸型与金属液之间形成一层气膜,减少流动阻力,有利于充型.§2 铸件的凝固和收缩铸件的凝固过程如果没有合理的控制,铸件易产生缩孔,缩松一铸件的凝固1 凝固方式:铸件凝固过程中,其断面上一般分为三个区: 1—固相区2—凝固区3—液相区对凝固区影响较大的是凝固区的宽窄,依此划分凝固方式.1) 逐层凝固:纯金属,共晶成分合金在凝固过程中没有凝固区,断面液,固两相由一条界限清楚分开,随温度下降,固相层不断增加,液相层不断减少,直达中心.2) 糊状凝固合金结晶温度范围很宽,在凝固某段时间内,铸件表面不存在固体层,凝固区贯穿整个断面,先糊状,后固化.3) 中间凝固大多数合金的凝固介于逐层凝固和糊状凝固之间.2 影响铸件凝固方式的因素1) 合金的结晶温度范围范围小: 凝固区窄,愈倾向于逐层凝固如: 砂型铸造, 低碳钢逐层凝固, 高碳钢糊状凝固2) 铸件的温度梯度合金结晶温度范围一定时,凝固区宽度取决于铸件内外层的温度梯度.温度梯度愈小,凝固区愈宽.(内外温差大,冷却快,凝固区窄)二合金的收缩液态合金从浇注温度至凝固冷却到室温的过程中,体积和尺寸减少的现象---.是铸件许多缺陷(缩孔,缩松,裂纹,变形,残余应力)产生的基本原因.1 收缩的几个阶段1) 液态收缩: 从金属液浇入铸型到开始凝固之前. 液态收缩减少的体积与浇注温度质开始凝固的温度的温差成正比.2) 凝固收缩: 从凝固开始到凝固完毕. 同一类合金,凝固温度范围大者,凝固体积收缩率大.如: 35钢,体积收缩率3.0%, 45钢 4.3%3) 固态收缩: 凝固以后到常温. 固态收缩影响铸件尺寸,故用线收缩表示.2 影响收缩的因素1) 化学成分: 铸铁中促进石墨形成的元素增加,收缩减少. 如: 灰口铁C, Si↑,收↓,S↑收↑.因石墨比容大,体积膨胀,抵销部分凝固收缩.2) 浇注温度: 温度↑液态收缩↑3) 铸件结构与铸型条件铸件在铸型中收缩会受铸型和型芯的阻碍.实际收缩小于自由收缩.∴铸型要有好的退让性.3 缩孔形成在铸件最后凝固的地方出现一些空洞,集中—缩孔. 纯金属,共晶成分易产生缩孔*产生缩孔的基本原因: 铸件在凝固冷却期间,金属的液态及凝固受缩之和远远大于固态收缩.4 影响缩孔容积的因素(补充)1) 液态收缩,凝固收缩↑缩孔容积↑2) 凝固期间,固态收缩↑,缩孔容积↓3) 浇注速度↓缩孔容积↓4) 浇注速度↑液态收缩↑易产生缩孔5 缩松的形成由于铸件最后凝固区域的收缩未能得到补足,或者,因合金呈糊状凝固,被树枝状晶体分隔开的小液体区难以得到补缩所至.1) 宏观缩松肉眼可见,往往出现在缩孔附近,或铸件截面的中心.非共晶成分,结晶范围愈宽,愈易形成缩松.2) 微观缩松凝固过程中,晶粒之间形成微小孔洞---凝固区,先形成的枝晶把金属液分割成许多微小孤立部分,冷凝时收缩,形成晶间微小孔洞. 凝固区愈宽,愈易形成微观缩松,对铸件危害不大,故不列为缺陷,但对气密性,机械性能等要求较高的铸件,则必须设法减少.(先凝固的收缩比后凝固的小,因后凝固的有液,凝,固三个收缩,先凝固的有凝,固二个收缩区----这也是形成微观缩松的基本原因.与缩孔形成基本原因类似)6 缩孔,缩松的防止办法基本原则: 制定合理工艺—补缩, 缩松转化成缩孔.顺序凝固: 冒口—补缩同时凝固: 冷铁—厚处. 减小热应力,但心部缩松,故用于收缩小的合金.l 安置冒口,实行顺序凝固,可有效的防止缩孔,但冒口浪费金属,浪费工时,是铸件成本增加.而且,铸件内应力加大,易于产生变形和裂纹.∴主要用于凝固收缩大,结晶间隔小的合金.l 非共晶成分合金,先结晶树枝晶,阻碍金属流动,冒口作用甚小.l 对于结晶温度范围甚宽的合金,由于倾向于糊状凝固,结晶开始之后,发达的树枝状骨状布满整个截面,使冒口补缩道路受阻,因而难避免显微缩松的产生.显然,选用近共晶成分和结晶范围较窄的合金生产铸件是适宜的.§3 铸造内应力,变形和裂纹凝固之后的继续冷却过程中,其固态收缩若受到阻碍,铸件内部就发生内应力,内应力是铸件产生变形和裂纹的基本原因.(有时相变膨胀受阻,负收缩)一内应力形成1 热应力: 铸件厚度不均,冷速不同,收缩不一致产生.塑性状态: 金属在高于再结晶温度以上的固态冷却阶段,受力变形,产生加工硬化,同时发生的再结晶降硬化抵消,内应力自行消失.(简单说,处于屈服状态,受力—变形无应力)弹性状态: 低于再结晶温度,外力作用下,金属发生弹性变形,变形后应力继续存在.举例: a) 凝固开始,粗细处都为塑性状态,无内应力∵两杆冷速不同,细杆快,收缩大,∵受粗杆限制,不能自由收缩,相对被拉长,粗杆相对被压缩,结果两杆等量收缩.b) 细杆冷速大,先进如弹性阶段,而粗杆仍为塑性阶段,随细杆收缩发生塑性收缩,无应力.c) 细杆收缩先停止,粗杆继续收缩,压迫细杆,而细杆又阻止粗杆的收缩,至室温, 粗杆受拉应力(+),(-) 由此可见,各部分的温差越大,热应力也越大,冷却较慢的部分形成拉应力,冷却较快的部分形成压应力.预防方法: 1 壁厚均匀2 同时凝固—薄处设浇口,厚处放冷铁优点: 省冒口,省工,省料缺点: 心部易出现缩孔或缩松,应用于灰铁锡青铜,因灰铁缩孔、缩松倾向小,锡青铜糊状凝固,用顺序凝固也难以有效地消除其显微缩松。
铸造必备基础知识
铸造必备基础知识在进行铸造工艺之前,了解铸造必备的基础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铸造工艺的基本概念、材料选择、铸造方法、设计和工艺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一、铸造的基本概念铸造是指将熔化的金属或非金属材料,通过浇筑或其他注入方式,借助于一定形状的模具,在其冷却过程中制成所需的零件或产品的工艺过程。
铸造是制造业中最常用的成型方法之一,具有形状复杂、尺寸精确、材料多样化等优点。
二、材料选择在铸造中,常用的金属材料包括铁、铜、铝、锌等。
选择合适的材料取决于产品的需求,如机械性能、耐腐蚀性、导电性等。
此外,还要考虑材料的可铸造性,如熔点、流动性等特性。
三、铸造方法铸造方法主要分为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和持续铸造等几种。
砂型铸造是最常见的一种,通过在模具中填充湿砂,形成铸型,然后在铸型中浇注熔化的金属。
金属型铸造主要用于高温合金和特殊材料的铸造。
持续铸造适用于大量生产和连续铸造的情况。
四、设计和工艺控制在进行铸造产品的设计时,需要考虑模具的结构、冷却方式、缩孔和气孔等缺陷的预防。
同时,还需要进行合理的工艺控制,如控制熔化温度、浇注速度、冷却时间等,来保证产品的质量。
五、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在铸造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包括缺陷、变形和裂纹等。
要解决这些问题,可以采用改进模具设计、增加冷却措施、调整工艺参数等方法。
六、铸造在工业中的应用铸造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汽车、航空航天、建筑等领域。
铸造的发展还推动了材料科学和工艺技术的进步。
七、总结铸造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制造方法,它具有成本低、生产效率高等特点。
在进行铸造前,了解铸造的基本概念、材料选择、铸造方法、设计和工艺控制等方面的知识是必不可少的,有助于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铸造技术也在不断革新,为各行各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铸造工艺常识知识点总结
铸造工艺常识知识点总结铸造工艺常识包括了铸造的基本原理、工艺流程、材料选择、设备技术和质量控制等内容。
以下是一些铸造工艺的基本知识点总结:1. 铸造的基本原理- 铸造是将金属或合金加热至液态状态,倒入模具,然后冷却凝固成型的制造方法。
这种工艺可以制造出各种大小和形状的零件,具有很高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性。
2. 铸造工艺流程- 铸造工艺流程包括模具设计、熔炼、浇铸、清理和后处理等关键步骤。
模具设计决定了最终产品的形状和尺寸,熔炼是将原料金属或合金加热至液态状态的过程,浇铸是将熔化的金属倒入模具的步骤,清理和后处理是对铸件进行去除毛刺、砂眼和表面处理的步骤。
3. 铸造材料选择- 铸造材料的选择包括金属及合金的选择,辅助材料的选择。
金属及合金的选择应考虑零件的用途、工作条件、强度要求、耐磨性、耐腐蚀性等因素,辅助材料选择应考虑模具材料,脱模剂,浇口和浇注系统等。
4. 铸造设备技术- 铸造设备包括熔炼设备、浇注设备、模具设备等。
熔炼设备主要有电弧炉、感应炉等,浇注设备主要有手工浇注、重力铸造、压力铸造等。
模具设备包括砂型、金属型、脱壳模、永久模等。
5. 铸造质量控制- 铸造质量控制包括原材料的质量控制、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和铸件的质量控制。
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包括原料化学成分、物理性能、外观质量等。
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包括熔炼温度、浇注温度、冷却速度、浇注方式等。
铸件的质量控制包括尺寸精度、表面质量、内部缺陷等。
综上所述,铸造工艺是一种重要的金属加工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
掌握铸造工艺的基本知识对于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生产成本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对铸造工艺感兴趣的读者有所帮助。
铸造工艺知识及对产品设计的要求
1、铸造工艺流程
2、铸造工艺方案
铸造合金的种类、零件的结构与技术要求、生 产批量的大小和生产条件是确定铸造工艺方案的 依据。
确定铸造工艺方案主要是选择合理的浇注位置 和分型面。
分型面的选择应尽量与浇注位置一致,以避免 合型后翻转砂型。但平做立浇的铸件除外,如压 力机导套。
❖ 使用上表时的几点规定: ❖ ①当铸件尺寸公差等级和铸件机械加工余量等级确定后,其
加工余量数值应按有加工要求的表面上最大基本尺寸和该表 面距它的加工基准间尺寸两者中较大的尺寸所在范围,从表 2中选取加工余量数值。 ❖ ②确定旋转体加工余量时,铸件基本尺寸取其直径或高度 (长度)中较大的尺寸。 ❖ ③当砂型铸件底、侧面所采用的加工余量等级选定后,其顶 面的加工余量等级原则上采用降一级所对应的数值。 ❖ ④砂型铸造孔的加工余量等级由铸造工艺的保证性确定,可 适当加大。原则上降一级。 ❖ ⑤一般情况下一种铸件只能选取一个尺寸公差等级,当有特 殊要求时,可由供需双方商定采用非标准的加工余量。 ❖ 检验与评定时,当铸件实际测量尺寸位于铸件基本尺寸的公
用途是:制造模样、模板、芯盒等,并作为生 产准备和模样验收依据;是用于生产的指导性技 术文件及铸件尺寸验收依据。
铸造工艺卡片
三、铸铁件的热时效处理
对于不进行特殊热处理的重要铸铁件,特别是 机床铸件都要进行低温退火以降低或去除残余应 力,从而保持零件的尺寸精度,这种热处理又称 为热时效。
热时效是将铸件加热至弹塑性温度范围,为使 铸件各部分温度均匀和残余应力在此区间得到松 弛和稳定化而予以保温,然后缓慢冷却至弹性变 形的温度范围内,出炉空冷。
②有色金属铸件:主要生产铜合金铸件和 铝合金铸件。铜合金铸件以压力机铜套为主, 采用电炉熔炼、离心铸造工艺。铝合金铸件 采用砂型(红砂)、电炉熔炼工艺。
《铸造基础知识》课件
铸造工艺能够生产出形状复杂 的零件,且具有节约金属材料 、生产成本较低等优点。
02 铸造材料
铸造用金属材料
01
02
03
铸钢
用于生产承受较大载荷和 要求高强度、高耐磨性的 机械零件,如齿轮、曲轴 等。
铸铁
具有良好的铸造性能、减 震性能和耐磨性能,广泛 应用于制造各种铸件,如 汽缸体、底座等。
铝合金
流程
主要包括造型、制芯、熔炼、浇注 、冷却和落砂等步骤。
特种铸造
定义
特种铸造是一种采用特殊工艺和 材料的铸造方法,如消失模铸造
、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等。
特点
特种铸造能够提高铸件质量、减 少废品率、提高生产效率,适用 于生产复杂、高精度和高质量的
铸件。
流程
各种特种铸造工艺的流程略有不 同,但通常包括模具设计、材料
质量轻、耐腐蚀、导热性 好,常用于制造轻量化要 求的零件,如汽车发动机 缸体、缸盖等。
铸造用非金属材料
树脂砂
以树脂为粘结剂的型砂,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热 性,主要用于生产复杂形状的铸件。
陶瓷砂
具有高强度、高硬度和耐高温特性,适用于生产 耐磨、耐腐蚀的铸件,如轴承、密封件等。
石墨
具有良好的耐高温、耐腐蚀和润滑性能,常用于 生产高温、高压环境下工作的铸件。
《铸造基础知识》ppt课件
目录
• 铸造简介 • 铸造材料 • 铸造工艺 • 铸造缺陷与质量控制 • 铸造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展望
01 铸造简介
铸造的定义
01
铸造是一种通过将液态金属倒入 模具中,待其冷却凝固后形成固 态零件的工艺。
02
铸造工艺广泛应用于机械、汽车 、航空、船舶、轻工等工业领域 。
铸造基本知识及理论
因此,钢铁或镍合金(塑形较差)应避免柱状晶的出现;而有色金属,有 时要求获得柱状晶。
思 考:若要避免柱状晶的出现,应采用哪种凝固方式,并如何实现?
h
14
➢ 铸件的收缩:
定义:收缩是指合金从浇注、凝固到冷却至室温的过
铸造是人类掌握比较
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
,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
中国约在公元前1700~前
1000年之间已进入青铜铸
件的全盛期,工艺上已达
到相当高的水平。中国商
朝的重875公斤的司母戊方
鼎,战国时期的曾侯乙尊
盘,西汉的透光镜,都是
古代铸造的代表产品。
司母戊方鼎 曾侯乙尊盘
h
4
h
5
第二节 铸造的工艺基础
充型能力↑
h
10
➢ 充型能力:
P充型↑
V流动↑
➢ 铸件的凝固方式:
充型能力↑
h
11
在铸件凝固过程中,对铸件质量影响较大的主要 是固液两相并存的凝固区的宽窄。铸件的“凝固方式”就是依据凝固区的 宽窄来划分的。
逐层凝固
纯金属和共晶成分的合金在凝 固中因为不存在固液两相并存的凝固 区,所以固体与液体分界面清晰可见, 一直向铸件中心移动。
凝固过程中有较宽的糊状凝固两相并存 的区域。随着树枝晶长大,该区域被分割成许多孤立的小熔池,各部分熔池 内剩余液态合金的收缩得不到补充,最后形成了形状不一的分散性孔洞即缩 松。
另外,疏松还可能由凝固时被截留在铸件内的气体无法排除所致。不过, 疏松内表面应该是光滑,近似球状。
h
19
危害:显著降低铸件的机械性能,造成铸件渗漏等。
铸造基础知识总结
铸造——将液体金属浇注到具有与零件形状相应的铸型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铸件的方法。
作为一种成型工艺,熔铸的基本优点在于液态金属的抗剪应力很小,易于成型。
优点:1、原材料来源广,价格低廉,如废钢、废件、切屑等;生产成本低,与其它成形工艺相比,铸造具有明显的优势。
2、铸造是金属液态成形,因此可生产形状十分复杂,尤其是具有复杂内腔的各种尺寸规格的毛坯或零件。
3、铸件的形状尺寸与零件非常接近,减少了切削量,属于无切削加工;4、铸件的大小、重量及生产批量不受限制,可生产多种金属或合金的产品,比较灵活。
5、应用广泛,农业机械中40%~70%、机床中70%~80%的重量都是铸件。
缺点:1、铸件的力学性能不如相同化学成分的锻件好2、铸件质量不够稳定,工序多,影响因素复杂,工艺过程较难控制。
3、制品中有各种缺陷与不足。
微观组织随位置变化,化学成分随位置变化。
如铸件内部常存在气孔、缩孔、缩松、夹杂、砂眼和裂纹等缺陷。
4、尺寸精度较低。
5、铸造生产的劳动条件较差。
砂型铸造中,单件、小批量生产,工人劳动强度大砂型铸造——是以砂为主要造型材料制备铸型的一种铸造方法。
主要工序为:制作模样及型芯盒,配制型砂、芯砂,造型、造芯及合箱,熔化与浇注,铸件的清理与检查等。
简述砂型铸造的基本工艺过程。
(1)造型:用型砂及模样等工艺设备制造铸型。
通常分为手工造型和机器造型。
造芯、涂料、开设浇注系统、合型。
(2)熔炼与浇注熔炼:使金属由固态转变为熔融状态。
浇注:将熔融金属从浇包注入铸型。
(3)落砂与清理落砂:用手工或机械使铸件与型砂、砂箱分开。
清理:落砂后在铸件上清理表面粘砂、型砂、表面金属等。
金属型铸造——将液态金属浇入金属材料制成的铸型中以获得铸件的方法。
优点:1、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机械加工余量小;2、金属型导热性好,冷却速度快,铸件晶粒细小,力学性能好;3、一型多铸,生产效率高,易于机械化或自动化;4、节省造型材料,环境污染小,劳动条件好。
铸造知识点大全
铸造知识点大全铸造是一种将熔化的金属或合金倒入模具中,然后冷却凝固使其成型的制造工艺。
它是制造业中最古老、最常用的工艺之一。
本文将介绍铸造的主要知识点,帮助读者对铸造工艺有更深入的了解。
1. 铸造基础知识铸造的基础知识包括铸造工艺分类、铸造材料、模具制造等内容。
1.1 铸造工艺分类铸造工艺一般可以分为压力铸造、重力铸造、连续铸造和特殊铸造等。
每种工艺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
•压力铸造:通过施加压力使熔化金属充满模腔,并提高铸件的致密性。
常见的压力铸造方法包括压铸和挤压铸造。
•重力铸造:利用重力作用使熔化金属流入模腔。
重力铸造包括砂型铸造、金属型铸造和熔模铸造等。
•连续铸造:连续铸造是指连续地制造相同形状和尺寸的铸件,例如连铸和直接浇铸等。
•特殊铸造:特殊铸造是指一些特殊的铸造工艺,例如真空铸造、气体压铸和低压铸造等。
1.2 铸造材料铸造材料主要包括金属和非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常见的金属铸造材料有铁、铝、铜、镁等。
不同的金属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和应用领域。
•非金属材料:非金属铸造材料包括陶瓷、塑料、橡胶等。
这些材料在一些特殊的铸造工艺中被广泛应用。
1.3 模具制造模具是铸造过程中的关键设备,它决定了铸件的形状和尺寸精度。
模具制造包括模具设计、材料选择和加工工艺等环节。
•模具设计:模具设计依据铸件的形状和尺寸要求,确定模具的结构和尺寸。
•材料选择:模具材料应具有高温强度、耐磨性和导热性等特性。
•加工工艺:模具加工工艺包括铣削、车削、磨削等工艺,以保证模具精度和表面质量。
2. 铸造工艺流程铸造工艺流程是指从原料准备到铸件成型的整个过程。
它包括模具制备、熔炼、浇注和冷却等阶段。
2.1 模具制备模具制备是铸造工艺流程的第一步,主要包括模具设计、材料选择和加工制造等。
2.2 熔炼熔炼是将金属原料加热至熔点并使其熔化的过程。
熔炼设备常用的有电炉、煤气炉和电阻炉等。
2.3 浇注浇注是指将熔化的金属倒入模具中,填充模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6.中硅铸铁:Medium silicon cast iron
37.高磷铸铁:High phosphorus cast iron
38.铝铸铁:Aluminum cast iron
39.高铝铸铁:High aluminum cast iron
56.碳当量仪:eutectometer
57.共晶度:Carbon saturation degree
58.硅碳比:Silicon-carbon ratio
59.锰硫比:manganese-sulphur ratio
60.铸铁石墨形态:Graphite morphology of cast iron
11.高强度铸钢:High strength cast steel
12.超高强度铸钢:Ultra high strength cast steel
13.耐磨铸钢:Wear resisting cast steel
14.耐热铸钢:Heat resisting cast steel
15.耐蚀铸钢:Corrosion resisting cast steel
40.镍铸铁:Nickel cast iron
41.硼铸铁:Boron cast iron
42.高级铸铁:High grade cast iron
43.高强度铸铁:High duty cast iron, high strength cast iron
44.工程铸铁:Engineering cast iron
8.高韧性球墨铸铁:High ductility nodular graphite iron
9.中锰球墨铸铁:Medium manganese ductile iron
10.中硅球墨铸铁:Medium silicon nodular iron
11.可锻铸铁[马铁]:Malleable cast iron
50.耐蚀铸铁:Corrosion resistant cast iron
51.耐酸铸铁:Acid resisting cast iron
52.密烘铸铁:Meehanite cast iron
53.孕育铸铁:Inoculated cast iron
54.总碳量:Total carbon
55.碳当量:Carbon equivalent
20.一批:A batch
21.一炉:A cast, a heat, a melt
22.铸焊:Cast welding, flow welding
23.铸锭:ingot
二、铸造合金及熔炼、浇注
2.1铸造合金基础术语
1.铸造合金:Cast alloy
2.共晶合金系:Eutectic alloy system
3.共晶合金:Eutectic alloy
4.亚共晶合金:Hypoeutectic alloy
5.过共晶合金:Hypereutectic alloy
6.共晶团:Eutectic cell
7.共晶温度:Eutectic temperature
8.共晶转变:Eutectic reaction, eutectic transformation
12.白心可锻铸铁:White heart malleable cast iron
13.黑心可锻铸铁:Black heart malleable cast iron
14.花心可锻铸铁:partially graphitized makkeable cast iron
15.铁素体可锻铸铁:ferritic malleable cast iron
22.附铸试块:test lug
23.本体试样:Test specimen from casting itself
24.过热:Superheating
25.过冷:supercooling, undercooling
26.成分过冷:constitutional supercooling
27.过冷度:degree of undercooling
40.外生生长:Exogenous growth
41.共生生长:Coupled growth
42.小平面型生长:Faceted growth
43.非小平面生长:nonfaceted growth
44.晶体生长界面[界面]:Growth interface of crystal, interface
45.吸气(金属):Gas absorption (metal)
61.片状石墨[片墨]:Flake graphite
62.球状石墨[球墨]:Nodular graphite, spheroidal carbon
63.絮团状石墨[退火碳]:Temper graphite, annealing carbon
64.团絮石墨:quasi-spheroidal temper graphite
9.共晶组织:Eutectic structure
10.铸造复合材料:Cast composite
11.定向共晶复合材料:Directional eutectic composite
12.非晶态合金:noncrystalline alloy
13.合金元素:Alloying element
14.杂质合金:Tramp element
2.2铸钢
1.铸钢:Cast steel
2.铸造碳钢:Carbon cast steel
3.铸造合金钢:Alloy cast steel
4.低合金铸钢:Low alloy cast steel
5.微量合金化铸钢:Micro-alloying cast steel, trace alloying cast steel
19.白口铸铁:White cast iron
20.麻口铸铁:Mottled cast iron
21.奥氏体铸铁:Austenitic cast iron
22.贝氏体铸铁:bainitic cast iron
23.贝氏体球墨铸铁:bainitic ductile cast iron, austferritic ductile cast iron
16.石墨钢:Graphitic steel
17.铸钢锚链钢:Cast steel for chain cables
2.3铸铁
1.铸铁:Cast iron
2.合成铸铁:Synthetic cast iron
3.共晶铸铁:Eutectic cast iron
4.亚共晶铸铁:Hypoeutectic cast iron
45.特种铸铁:Special cast iron
46.抗磨铸铁:Abrasion resistant cast iron
47.冷硬铸铁[激冷铸铁]:Chilled cast iron
48.耐磨铸铁:Wear resisting cast iron
49.耐热铸铁:Heat resisting cast iron
28.加热相变点[Ac相变点]:Ac transformation temperature
29.冷却相变点[Ar相变点]:Ar transformation temperature
30.结晶:Crystallization
31.形核[成核]:Nucleation
32.均质形核[自发形核]:Homogeneous nucleation
14.铸工:Caster, founder, foundry worker
15.铸造工作者:foundryman
16.铸造车间:Foundry shop
17.铸造厂:Foundry
18.铸造分厂:Attached foundry, captive foundry, tied foundry
19.铸造三废:Foundry affluent
65.蠕虫状石墨[蠕墨、紧密石墨]:Compacted graphite, vermicular graphite
66.开花状石墨:Exploded graphite
67.初生石墨:Primary graphite
68.过冷石墨:undercooled graphite
69.共晶石墨:Eutectic graphite
6.铁素体铸钢:ferritic cast steel
7.奥氏体铸钢:Austenitic cast steel
8.不锈钢:Stainless steel
9.无磁性铸钢:Non-magnetic cast steel
10.高锰钢:Austenitic manganese steel, high manganese steel
77.阻碍石墨化元素:hindered graphitizing element
78.墨化剂:graphitizer
24.等温热处理球墨铸铁:austempered ductile iron, ADI
25.贝氏体白口铸铁:bainitic white cast iron
26.针状铸铁:Acicular cast iron
27.马氏体铸铁:martensitic cast iron
28.铁素体铸铁:ferritic cast iron
15.合金遗传性:Alloy heredity
16.铸态组织:As-cast structure
17.铁碳相图:iron-carbon phase diagram
18.碳化物:Carbide
19.渗碳物:cementite
20.碳化物形成元素:Carbide forming element
21.单铸试块:Separated test bar of casting
一、基本术语
1.铸造:casting , founding , found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