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一)课程代码:(二)课程中文名称:数据库原理与应用(三)课程英文名称: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Database(四)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程(五)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六)开课单位:(七)教学时间安排:第 3学期(八)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九)后续课程:网络程序开发、大数据技术原理及应用(十)学时、学分:32学时、2学分二、课程目标《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是计算机类各专业的必修课,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
原理部分以数据库技术的实际应用为目标,重点讲述数据库的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术;应用部分以数据库应用开发为主,介绍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方法、步骤和范例。
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在掌握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原理的基础上,能熟练使用SQL语言在某一个具体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上进行应用操作;掌握数据库原理、方法及步骤,具有数据库设计以及应用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能力。
达成支撑专业学习成果相应的指标点。
课程目标对学生能力要求如下:课程目标1. 逐步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阅读并理解数据库相关教材、参考书和科技文献,不断地扩展知识面,增强独立思考的能力,更新知识结构。
课程目标2. 掌握关系代数语言的使用;能够熟练使用SQL语句进行数据操纵和数据定义。
课程目标3. 了解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掌握关系数据库规范化理论,能够利用分解算法将关系模式进行合理的分解;掌握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数据库系统维护的相关概念和应用。
课程目标4. 能够在MySQL平台环境和开发工具下使用SQL语句进行数据操纵和数据定义。
课程目标5. 具备良好的沟通、表达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课程目标的关系第1章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1.章节学时:1学时2.教学内容:(1)数据库系统概述(数据库系统概念;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数据库系统组成)。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通过数据库技术的基本原理、多种类型数据库,特别是关系型数据库的原理及设计、数据库的工具语言SQL及数据库的安全保护技术的学习,使学生对数据库系统有全面、系统的领会,为从事数据库设计及研究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
(1)理解数据库的基本知识和概念;(2)理解数据库基本理论;(3)掌握小型系统的数据库设计;(4)掌握sql server的使用。
三、教学学时分配《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理论教学学时分配表理论学时包括讨论、习题课等学时。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课程实验内容设置与教学要求一览表四、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6学时)(一)教学要求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了解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阶段,理解数据描述的术语,数据模型的概念,掌握数据库的体系结构,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及组成,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及全局结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实体之间的联系,数据模型,数据库的体系结构,数据库系统的全局结构。
教学难点: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三)教学内容第一节数据库系统概述1.四个基本概念2. 数据管理技术的产生和发展3. 数据库系统的特点第二节数据模型1.两大类数据模型2. 数据模型的组成要素3. 概念模型4. 最常用的数据模型5. 层次模型6. 网状模型7. 关系模型第三节数据库系统结构1. 数据库系统模式的概念2. 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结构3. 数据库的二级映像功能与数据独立性第四节数据库系统的组成本章习题要点:理解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数据库系统的概念。
掌握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掌握概念模型、数据模型的相关概念,了解常用的数据模型。
第二章关系数据库(4学时)(一)教学要求了解关系演算,理解关系的完整性,掌握关系、关系模式、关系数据库、关系代数。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和关系代数运算。
教学难点:关系代数。
《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教学大纲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一、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二、课程性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专业限选课,数学及应用数学专业专业任选课。
三、课程教学目的使学习者了解和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数据库设计以及数据库管理系统方面的基本知识,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完成简单的数据库系统的设计。
四、课程教学原则与教学方法数据库原理课既是一门理论课又与实际密切结合,所以,本课程的教学应以理论讲授为主,同时也要结合学生实践,提高学生对实践问题的分析和动手能力。
五、课程总学时66 学时六、课程教学内容要点课程教学内容要点及建议学时分配章节序号教学内容学时1 绪论 22 关系数据库 63 关系数据理论 84 数据库设计 45 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 126 7合计MySQL 的使用综合实训241066 第一章绪论(计划学时2)一、教学目的通过学习本章,要求掌握有关数据库的基本概念,了解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和结构,为后继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课程教学内容第一节数据库系统概述1. 理解以下基本概念: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2. 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产生和发展:人工管理数据阶段和文件系统阶段的特点3. 了解数据库系统的特点第二节数据模型1. 领略基本概念:数据模型,概念模型,实体,属性,码(键),域,实体型,实体集,联系(1:1,1:n,m:n),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关系模型,关系,元组,主码,分量,关系模式2. 理解并会应用概念模型的表示方法: E-R 图的画法3. 了解层次模型、网状模型的特点第三节数据库系统结构1. 领略基本概念:外模式,模式,内模式2. 了解数据库系统的三级模式与二级映象功能第四节数据库系统的组成1. 了解基本概念: DBA2. 了解组成数据库系统的硬件、软件和人员第五节数据库技术的研究领域1. 了解数据库学科研究的三个主要领域三、重点、难点提示和教学手段教学重点:有关数据库、数据模型方面的基本概念.教学难点:E-R 图的画法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手段,注意讲练结合.第二章关系数据库(计划学时6)一、教学目的通过本章学习,熟练掌握有关关系数据库的基本理论,能灵便应用关系代数理论进行实际问题的求解,对元组演算和域演算有一定的认识。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数据库理论够用便可,重要的是掌握数据库领域内的实践动手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本课程应把培养数据库应用与开发人才作为培养目标,比较系统、完整地讲述数据库的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基本技术,适当介绍当今数据库的新技术和新应用,使学生掌握基础理论;而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的是常用数据库管理系统基本操作、SQL语言,数据库应用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维护,最终掌握解决实际问题的数据库设计思想和养成良好的数据库程序设计习惯,具备用数据库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学生需要掌握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技术,以便能够有效地使用现有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和软件开发工具。
此外,他们还需要了解数据库结构的设计以及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方法。
通过这些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进行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能力。
课程目标1:数据库设计1.1 数据系统的概述1.2 数据模型1.3 关系型数据设计课程目标2:SQL数据库系统的使用2.1 SQL Server 2012基本知识2.2 数据库的基本操作2.3 数据表的基本操作2.4 数据库查询2.5 T-SQL编程2.6 视图和索引2.7 存储过程和2.8 事务与并发控制2.9 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性2.10 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要求参照《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对应各类专业认证标准,注意对毕业要求支撑程度强弱的描述,与课程目标对毕业要求的支撑关系表一致)(五号宋体)(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课程内容的对应关系表1: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表三、教学内容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述1.教学目标:(1)掌握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的概念;(2)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3)掌握数据库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数据库的体系结构2.教学重难点:数据库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和功能,数据库的体系结构。
(2024年)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与学(教学大纲与教案)
介绍了数据库的安全性 、完整性、并发控制和 恢复等保护措施,以确 保数据库的安全可靠运 行。
32
通过实例介绍了数据库 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 企业管理、电子商务、 金融等。
拓展延伸
大数据技术对数据库的 影响
云计算在数据库领域的 应用
新技术在数据库领域的 应用前景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库 需要处理的数据量不断增大,对数据 库的性能、扩展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 的要求。同时,大数据技术也推动了 数据库技术的创新和发展,如分布式 数据库、NoSQL数据库等。
微软开发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 与Windows操作系统紧密集成。
MongoDB
一款面向文档的NoSQL数据库,适用 于大数据和实时应用。
2024/3/26
21
常见数据库管理系统介绍及比较
Cassandra
一款高度可扩展的分布式NoSQL数据库,适用于大数据和云计算环境。
Redis
一款内存中的数据结构存储系统,用作数据库、缓存和消息代理。
。
创建数据库、表等对象,定义 数据结构和约束。
执行增删改查等操作,管理数 据库中的数据。
24
Oracle数据库安装配置和使用方法
安装Oracle
下载Oracle安装包,根据安装指引完成安装过程。
配置Oracle服务,设置监听器、数据库实例等参数。
2024/3/26
25
Oracle数据库安装配置和使用方法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 与学(教学大纲与教案)
2024/3/26
1
目录
2024/3/26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数据库基础知识 • 数据库设计与实践 • SQL语言编程基础 •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应用实例分析 • 数据库安全、优化与维护策略探讨 • 课程总结与拓展延伸
《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教学大纲
《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教学大纲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课程名称:数据库原理及其应用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课程学时:48学时(每周3学时,共16周)授课对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授课地点:教室授课方式:面授授课语言:中文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对数据库原理的深刻理解,以及数据库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1.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结构和组成原理;2.理解数据模型、关系模型和数据的逻辑结构;3.学会使用SQL语言进行数据库操作;4.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和方法;5.熟悉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本功能和操作;6.理解数据库安全性和完整性的保障机制;7.掌握数据库优化和性能调优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以下内容:1.数据库概述: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发展历史、应用领域和分类等;2.关系数据库:关系模型的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关系代数与关系演算、关系数据库设计与规范化等;3.SQL语言:SQL语言的基本语法与命令、SQL语言的高级特性与应用、SQL语言的优化与性能调优等;4.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组成与结构、数据库安全性与完整性、备份与恢复、并发控制等;5.数据库设计与应用:数据库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实体-关系图、数据库应用程序的开发与实现等;6.数据库优化与性能调优:数据库的性能调优策略、索引与查询优化、数据库缓冲区管理等。
三、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通过教师的讲解,将数据库原理和概念传授给学生,提供相关实例进行解析和讲解。
2.实践教学:通过实现简单的数据库设计和查询任务,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数据库的应用和实际操作。
推荐使用常见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如MySQL)进行实践操作。
3.案例研究: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数据库在实际项目中的应用,并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深入理解数据库的原理和应用。
四、教材与参考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库原理及应用》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英文名称:Principle And Application of Database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
学分: 3.5 总学时:64 理论学时:48 实验学时:16
开课对象: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科)
开课分院、系:电子信息分院,计算机系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数据库是当前计算机领域中应用最广泛、发展最迅速的技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是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培养学生数据库技术的综合应用能力。
本课程主要介绍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模型,SQL语言,关系数据库及关系数据库理论、数据库设计方法,数据库保护以及SQL Server关系数据库系统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理论和数据库的应用技术,为后续课程学习以及今后从事数据库系统的开发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先修课程及预备知识
先修课程:计算机文化基础、程序设计语言
三、课程内容、基本要求及学时分配
1.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4学时)
[1]基本概念
[2]数据库技术及发展
[3]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基本要求:
①了解数据库技术的发展情况,理解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②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2.数据模型与概念模型(4学时)
[1]信息的三种世界
[2]概念模型
[3]数据模型
基本要求:
①了解信息的三种世界,深刻理解概念模型和数据模型。
②掌握概念模型和数据模型的表示方法。
3.关系数据库(4学时)
[1]关系模型及其定义
[2]关系代数
基本要求:
①了解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关系模型的完整性约束。
②掌握关系代数的运算方法。
4.关系数据库标准语言--SQL(14学时)
[1]SQL概述
[2]数据定义
[3]数据查询
[4]数据更新
[5]视图
[6]数据控制
[7]嵌入式SQL
基本要求:
①了解理解嵌入式SQL的特点和使用方法。
②掌握基本表的定义、修改和删除,索引的建立和删除,简单查询,联接查询,嵌套查询,统计查询,数据的插入、删除、修改,视图的概念与作用,视图的定义、修改和删除,授权与收权信息采集和信息组织的基本方法。
5.SQL Server关系数据库系统(2学时)
[1]SQL Server的系统概述
[2]SQL Server数据库操作工具及其使用
基本要求:
①了解SQL Server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
②掌握Transact-SQL的部分功能的使用方法,如触发器、存储过程等。
6.关系数据库设计理论(4学时)
[1] 关系模式的评价
[2] 函数依赖
[3] 范式
[4] 关系模式的分解算法
基本要求:
①了解关系模式的评价标准,关系模式的存储异常问题,理解函数依赖、完全依赖、传递依赖等基本概念。
②掌握1NF、2NF、3NF、BCNF、4NF、5NF的条件并能对关系模式进行逐步规范化,基本掌握关系模式的分解算法。
7.数据库保护(4学时)
[1]数据库的安全性
[2]数据库的完整性
[3]数据库的并发控制
[4]数据库恢复技术
基本要求:
①了解保证数据库安全性和完整性的基本方法,理解事务和并发控制的基本概念,了解数据库恢复技术。
②掌握SQL Server的安全性控制、完整性控制和数据库恢复的方法。
8.数据库设计(4学时)
[1]数据库设计概述
[2]系统需求分析
[3]概念结构设计
[4]逻辑结构设计
[5]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6]数据库的实施和维护
基本要求:
①了解数据库设计各阶段的任务。
②掌握数据库设计的方法。
四、教材及参考书
1、教材:《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应用教程》(第三版)苗雪兰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年版
2、参考书:
(1)《数据库系统简明教程》王珊主编高教出版社 2004年版
(2)《数据库系统概论》(第三版)萨师煊王珊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年版
五、实验清单(具体内容要求见相应实验教学大纲)
六、课外学习、作业习题等要求
1、课内外学时以1:1.5为宜,作业份量适当,以帮助学生消化和巩固所学知识,以提高分析问题能力。
2、本课程是一门学科基础课,需要通过实验,理论联系实际才能取得较好效果。
为了达到较好的实验效果,要求学生在实验以前要仔细预读实验指导书及复习与本次实验有关的理论知识,在实验完成后按时写好实验报告。
七、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法
1、期末考核方式:闭卷考试
2、成绩评定方法:期末考试(笔试)50%平时成绩 50%(实验包括实验考试、平时表现,期中考试)
八、本课程特色
本课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所以注重培养学生对数据库的应用为主。
九、其他说明
安排4学时期中考试及试卷分析,4学时的期末复习,2学时的实验考试。
执笔:杜益虹
审阅:(系主任签字)日期:
审定:(分院教学院长签字)日期: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大纲
课程编号: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课程性质:必修课
开课对象:计算机应用与维护、计算机网络、计算机信息管理、电子商务、(专科)
实验学时:16
开课分院、系:电子信息分院,计算机系
一、大纲编写依据
本实验为《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课内实验课,该课程总学时64,其中实验16。
二、实验课程地位及相关课程的联系
本实验课是配合《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理论课而设置的实验课。
三、实验目的、性质和任务
1、进一步理解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
2、掌握SQL Server 2000 基本操作;
3、培养学生SQL的综合运用能力。
四、实验基本要求
实验一、SQL SERVER的可视化操作(2学时)
基本要求:①掌握各种约束条件的作用
②熟悉SQL SERVER的企业管理器的操作
③学会用SQL SERVER的企业管理器进行建数据库,建表,定义约束,向表中
添加数据等可视化操作。
实验设备:SQL SERVER 2000
实验二、用SQL实现单表查询查询(2学时)
基本要求:①掌握SQL Server Query Analyzer(查询分析器)的使用方法
②熟悉查询语句的基本结构
③学会用查询语句进行单表查询
实验三、统计查询(2学时)
基本要求:①掌握SQL Server Query Analyzer(查询分析器)的使用方法
②熟悉函数的用法
③学会统计查询用SQL对数据库中的数据进行统计查询
实验四、连接查询和嵌套查询(2学时)
基本要求:①掌握连接查询和嵌套查询的作用
②熟悉连接查询和嵌套查询语句的基本结构
③学会连接查询和嵌套查询的使用方法
实验设备:SQL SERVER 2000
实验五、综合查询(2学时)
基本要求:①掌握查询语句的综合运用
②熟悉查询语句各子句的结构
③学会用查询语句的解决实际问题
实验设备:SQL SERVER 2000
实验六、用SQL实现数据库的建立与维护(2学时)
基本要求:①掌握建表、插入、删除、修改数据等语句的使用方法
②熟悉建表、插入、删除、修改数据等语句的结构
③学会用SQL语句进行建表,定义约束条件,插入、删除、修改数据。
实验七、数据库保护(2学时)
基本要求:①掌握SQL SERVER的安全机制的原理
②熟悉SQL SERVER的安全机制操作
③学会用SQL SERVER的企业管理器进行建立登录用户、建立数据库用户,建
立角色,定义用户权限,数据库备份与恢复,用SQL语句授权和收权。
实验设备:SQL SERVER 2000
实验考试2学时
五、实验基本情况和学时分配
六、教材(讲义、指导书):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实验指导书》,杜益虹编(自编)
七、考核方法和评分标准;
实验考试50%,平时实验50%
八、其他说明:
执笔:杜益虹
审阅:(系主任签字)日期:审定:(分院教学院长签字)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