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模电2篇3章习题解答
3篇3章习题解答浙大版集成电路课后答案说课材料

3篇3章习题解答浙大版集成电路课后答案第三章 反馈放大电路及应用题3.3.1 怎样分析电路中是否存在反馈?如何判断正、负反馈;动态、 静态反馈(交、直流反馈);电压、电流反馈;串、并联反馈?解:根据电路中输出回路和输入回路之间是否存在信号通路,可判断是否存在反馈。
利用瞬时极性法,可以判断正、负反馈:若反馈信号的引入使放大器的净输入量增大, 则为正反馈;反之为负反馈。
在静态条件下(v i =0)将电路画成直流通路,假设因外界条件(如环境温度)变化引起静态输出量变化,若净输入量也随之而变化,则表示放大器中存在静态反馈。
当v i 加入后,将电路画成交流通路,假定因电路参数等因素的变化而引起输出量变化,若净输入也随之而变化,则表示放大器中存在动态反馈。
利用反证法可判断电压、电流反馈。
假设负载短路后,使输出电压为零,若反馈量也随之为零,则是电压反馈;若反馈量依然存在(不为零),则是电流反馈。
在大多数电路中(不讨论个别例外),若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分别加到放大电路的二个输入端上,则为串联反馈;若加到同一输入端上,则为并联反馈。
题3.3.2 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在什么条件下其效果相同,什么条件下效果不同?解:在负载不变的条件下,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效果相同;当负载发生变化时,则二者效果不同,如电压负反馈将使输出电压恒定,但此时电流将发生更大的变化。
题3.3.3 在图题3.3.3所示的各种放大电路中,试按动态反馈分析:(1)各电路分别属于哪种反馈类型?(正/负反馈;电压/电流反馈;串联/并联反馈)。
(2)各个反馈电路的效果是稳定电路中的哪个输出量?(说明是电流,还是电压) (4)若要求将图(f)改接为电压并联负反馈,试画出电路图(不增减元件)。
解:(1),(2) : (a)电压并联负反馈,稳定υo 。
(b)电流串联负反馈,稳定i o 。
(c)电流并联负反馈,稳定i o 。
(d)电压串联负反馈,稳定υo 。
(e)电压并联负反馈,稳定υo 。
3篇3章习题解答浙大版集成电路课后答案

第三章 反馈放大电路及应用题3.3.1 怎样分析电路中是否存在反馈?如何判断正、负反馈;动态、 静态反馈(交、直流反馈);电压、电流反馈;串、并联反馈?解:根据电路中输出回路和输入回路之间是否存在信号通路,可判断是否存在反馈。
利用瞬时极性法,可以判断正、负反馈:若反馈信号的引入使放大器的净输入量增大, 则为正反馈;反之为负反馈。
在静态条件下(v i =0)将电路画成直流通路,假设因外界条件(如环境温度)变化引起静态输出量变化,若净输入量也随之而变化,则表示放大器中存在静态反馈。
当v i 加入后,将电路画成交流通路,假定因电路参数等因素的变化而引起输出量变化,若净输入也随之而变化,则表示放大器中存在动态反馈。
利用反证法可判断电压、电流反馈。
假设负载短路后,使输出电压为零,若反馈量也随之为零,则是电压反馈;若反馈量依然存在(不为零),则是电流反馈。
在大多数电路中(不讨论个别例外),若输入信号和反馈信号分别加到放大电路的二个输入端上,则为串联反馈;若加到同一输入端上,则为并联反馈。
题3.3.2 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在什么条件下其效果相同,什么条件下效果不同?解:在负载不变的条件下,电压反馈与电流反馈效果相同;当负载发生变化时,则二者效果不同,如电压负反馈将使输出电压恒定,但此时电流将发生更大的变化。
题3.3.3 在图题3.3.3所示的各种放大电路中,试按动态反馈分析:(1)各电路分别属于哪种反馈类型?(正/负反馈;电压/电流反馈;串联/并联反馈)。
(2)各个反馈电路的效果是稳定电路中的哪个输出量?(说明是电流,还是电压) (4)若要求将图(f)改接为电压并联负反馈,试画出电路图(不增减元件)。
解:(1),(2) : (a)电压并联负反馈,稳定υo 。
(b)电流串联负反馈,稳定i o 。
(c)电流并联负反馈,稳定i o 。
(d)电压串联负反馈,稳定υo 。
(e)电压并联负反馈,稳定υo 。
(f)电压串联负反馈,稳定υo 。
模拟电子电路_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模拟电子电路_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中国大学mooc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1.以下电极名称哪一个不属于MOS器件?答案:基极2.在下述几种击穿现象中,哪类击穿是不可逆的?()答案:热击穿3. NEMOSFET饱和区的工作条件为VGS Vt, VDS VGS-Vt。
答案:>,>4.分析MOS和BJT的三种基本组态结构,有明显的对应结构,其中()和()组态均为电流跟随器结构。
答案:CG,CB5.分析MOS和BJT的三种基本组态结构,有明显的对应结构,其中()和()组态均存在米勒倍增效应,因而均为窄带放大器。
答案:CS,CE6.下面对PN结单向导电性描述合理的有()。
答案:反偏时几乎没有电流通过反偏时PN结等效为一个大电阻正向导通,反向截止7.下列关于BJT和FET的描述正确的是()答案:BJT为流控器件,FET为压控器件BJT为双极型器件,FET为单极型器件8.共源(CS)放大器交流通路中,若引入源极电阻,关于其作用说法正确的是()答案:控制的大小,避免因_过大产生非线性失真稳定静态工作点拓展放大器的带宽9.当环境温度升高时,PN结()。
答案:半导体中的本征激发增强反向饱和电流增大10.与同类型、同偏置的电阻型负载差放放大器相比,有源负载差放放大器()。
答案:采用单端输出方式,但具有类似前者双端输出时的效果,甚至性能更好差模增益大大提高单端输出时共模抑制比更高广泛用于集成电路设计中11.N型半导体带负电,P型半导体带正电答案:错误12.在画放大器直流通路时,所有电容应短路,所有电感应开路答案:错误13.限幅电路仅能利用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实现。
答案:错误14.BJT和MOSFET管在集成电路中除了作为放大管使用外,还有另外两个作用分别是电流源和有源负载答案:正确15.有源负载结构既能用于CE组态,也能用于CB和CC组态。
答案:正确。
模电二三两章习题及答案

1、(1) 输入端a点的电位接近于0,若把a点接地,试问运算放大器能否正常工作?为什么?(2)输入电流接近于0,若把输入端a断开,试问运放能否正常工作?为什么?2、用集成运放设计出能完成以下功能的电路(1) uo=2us1-us2 (2) u0=5ui3、如图,已知Ui1=0.5V,Ui2=-2V,Ui3=1V,(1)A1、A2构成何种单元电路?(2)求Uo (3)确定R3的大小4、试求电路的输出电压1、二极管的正向电阻( ),反向电阻( )a)大b)小2、锗二极管的导通电压( ),死区电压( )硅二极管的导通电压( ),死区电压( )a)0.7V b)0.2V c)0.3V d)0.5V3、二极管的导通条件是外加电压U D( )a)U D>0 b)U D>死区电压c)U D>击穿电压d)U D<死区电压4、当温度升高后,二极管的反向电流()a)增大b)减小c)基本不变5、稳压管工作在()状态a)正向导通b)反向截止c)反向击穿6、在并联式稳压电路中限流电阻的作用是()a)作为负载b) 提高电压c)限定工作电流7、稳压管电路如图,U Z=6.3V,正向导通压降U D=0.7V,其输出电压为()a)6.3V b)0.7V c)7V d)14V8、稳压管电路如图,U S1=7V,U S2=3V,其输出电压为()a)0.7V b)1.4V c)3V d)7V9、稳压管电路如图,U S1=U S2=7V,正向导通压降U D=0.7V,其输出电压为()a)1.4V b)7V c)10V d)14V2.已知一个BJT的ICEO为200μA,当基极电流为20μA时,集电极电流为1mA,则该管的ICBO 约等于( )a)8mA b)10mA c)5μA d)4μA3.NPN管工作在放大区时,三个极的电位特点是( )a)UC>UB>UE b)UC<UB<UE c)UE>UB<UC4.测得NPN硅三极管VBE=-0.3V,VBC=-10V判断该管工作在什么区?5.图所示BJT的输出特性,该管的UCE=6V、IC=3mA处的电流放大倍数β为()a)60 b)80 c)100 d)106.要获得一个PNP复合管,可选用下图的哪种接法()a) b) c) d)7.放大电路如图(a)所示,若要使静态工作点从输出特性曲线(b)上的Q1移到Q2,应使( )a)RB↑b)RB↓c)RC↑d)RC↓e)RL↑f)RL↓8.放大电路如(a) ,工作点为Q2,若减小VCC(其它参数不变),则工作点()a)不变b)移至Q3 c)移至Q19.放大电路如图(a),其输入输出波形a)产生失真,应如何调节参数()a)减小RB b)增加RB c)增加RC10.放大电路输入输出波形如图b)所示,试叛断该放大电路产生的失真为()失真a)饱和b)截止11.放大电路如图,这一电路与固定偏置的共射极放大电路相比,能够()a)确保电路工作在放大区b)提高电压放大倍数c)稳定静态工作点d)提高输入电阻13.放大电路如(a) ,电容CE断开则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将(),输入电阻()a)不变b)减小c)增大d)不确定a.1.测试放大电路输出电压幅值与相位的变化,可以得到它的频率响应,条件是2.放大电路在高频信号作用时放大倍数下降的原因是,而低高频信号作用时放大倍数下降的原因是。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版第三章习题解答

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3.1 两同频率的正弦电压,V t u V t u )60cos(4,)30sin(1021︒+=︒+-=ωω,求出它们的有效值和相位差。
解:将两正弦电压写成标准形式V t u )18030sin(101︒+︒+=ω V t u )9060sin(42︒+︒+=ω,其有效值为V U 07.72101==,V U 83.2242== ︒=︒-︒=150,15021021ϕϕ或︒=-=∆6021ϕϕϕ3.2 已知相量21421321,,322,232A A A A A A j A j A ⋅=+=++=+=,试写出它们的极坐标表示式。
解: ︒∠=⋅=⎪⎪⎭⎫⎝⎛+=︒304421234301j e j A ︒∠=⎪⎪⎭⎫ ⎝⎛+=604232142j A312232(21)(1)45A A A j j =+=+++=+=∠︒ 412443060169016A A A j =⋅=⨯∠︒+︒=∠︒=3.3 已知两电流 A t i A t i )45314cos(5,)30314sin(221︒+=︒+=,若21i i i +=,求i并画出相图。
解:A t i )9045314sin(52︒+︒+=,两电流的幅值相量为 1230m I A =∠︒,A I m︒∠=13552 总电流幅值相量为)135sin 135(cos 5)30sin 30(cos 221︒+︒+︒+︒=+=j j I I I mm m ︒∠=+-=++-=11285.453.480.1)2251(2253j jA t t i )112314sin(85.4)(︒+= 相量图如右图所示。
3.4 某二端元件,已知其两端的电压相量为V 120220︒∠=U ,电流相量为A I︒∠=305 ,f=50H Z ,试确定元件的种类,并确定参数值。
解:元件的阻抗为449044305120220j IU Z =︒∠=︒∠︒∠==元件是电感,44=L ω,H L 14.05024444=⨯==πω3.5 有一10μF 的电容,其端电压为V )60314sin(2220︒+=t u ,求流过电容的电流i 无功功率Q 和平均储能W C ,画出电压、电流的相量图。
习题解答浙大版集成电路课后答案

第一章 放大电路的动态和频响分析题3.1.1 对于放大电路的性能指标,回答下列问题:(1) 已知某放大电路第一级的电压增益为40dB ,第二级的电压增益为20dB ,总的电压增益为多少dB ?(2) 某放大电路在负载开路时输出电压为4V ,接入3 k Ω的负载电阻后输出电压降为3V ,则该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为多少?(3) 为了测量某CE 放大电路的输出电压,是否可以用万用表的电阻档直接去测输出端对地的电阻?解:(1) 60 dB ;(2) 1 k Ω;(3) 不可以。
题3.1.2 一学生用交流电压表测得某放大电路的开路输出电压为4.8V ,接上24 k Ω的负载电阻后测出的电压值为4V 。
已知电压表的内阻为120 k Ω。
求该放大电路的输出电阻R o 和实际的开路输出电压V oo 。
解:由题意列方程组: 420208.4120120=+⋅=+⋅o DD o BB R V R V解得:V 5k 5=Ω=OO o V R ,题3.1.3 在图题3.1.3所示CS 放大电路中,已知静态工作点为V GSQ =-0.5V ,I DQ =2mA ,V DSQ=5V ,R s =3k Ω。
设电压放大倍数为vA =-20,发生截止失真时输出电压的正向幅值为5V ,发生饱和失真时输出电压的负向幅值为3V 。
(1) 当输入信号为v i =0.1sin ωt (V)时,画出g 、d 点的电压波形v G 、v D ,并标出峰、谷电压的大小;(2) 当输入信号为v i =0.3sin ωt (V)时,画出g 、d 点的电压波形v G 、v D ,并标出峰、谷电压的大小。
图题3.1.3解:(1) 当v i =0.1sin ωt (V)时,栅极的静态电压为:V 5.5325.0=⨯+-=+=s DQ GSQ GQ R I V V栅极的瞬态电压为:(V)t 0.1sin 5.5ω+=+=i GQ G v V v漏极的瞬态电压为:(V) sin 211sin 1.0)20(325t t v A R I V v V v V v iv s DQ DSQ o DQ d DQ D ω-=ω⨯-+⨯+=++=+=+=因此,v G 、v D 电压波形如图3.1.3(a )所示。
电路原理第二版 浙大出版社第3章

3.1 用叠加定理求题3.1图示电路中电流xi。
解0.3Ω(a)80mV0.1Ω(b)-2V题3.1图(a) 将电路分解成分别只有电流源作用和只有电压源作用二部分,如下图所示:Aix125.05.03.01.01.0=⨯+='Aix2.03.01.008.0-=+-=''Aiiixxx075.02.0125.0-=-=''+'=(b)-2V AiX1031-=AiX4054011012=+=AiX201)402(3-=--=AiiiiXXXX125.0201405103321-=++-=++=3.2 应用叠加定理求题3.2图示电路中电压u。
解136V题3.2图954413694136210//40810//401=⨯=⨯++=u38)3810//4022()10//40(2-=⨯++⨯-=u92005010//401010//403=⨯+=uVuuuu809200389544321=+-=++=3.3 应用叠加定理求题3.3图示电路中电压U。
解+-5V+2kΩ1kΩ-··-U2kΩ+10V1kΩ+-6U题3.3图分别对二个网孔采用顺时针方向写网孔电流方程:1k1k Ω10V(a )(b )对(a) U i i b a'-='-'++652)122( U i i b a'='++'-6)21(2 ai U '-=' 解得 mA i a3=' V k i U a 31-=Ω⨯'-=' 对(b) U i i b a''-=''-''++62)122( 106)21(2-''=''++''-U i i b aai U ''-='' 解得 mA i a4-='' V k i U a 41=Ω⨯''-='' V U U U 1)43(=+-=''+'=3.4 (a) 已知框图内的电路为无源电路,当V U S 1=,A I S 2=,V u 1-=V U S 2=,A I S 1-=,V u 5.5=问当 V U S 1-=,A I S 2-=, 则 ?=u(b) 已知框图内的电路为有源电路,可等效为一个电流源S I ,当 V U S 11=,V U S 22=,A I S 1=,A I 2= V U S 21=,V U S 5.12=,A I S 5.0=,A I 3= V U S 11-=,V U S 12=,A I S 1-=,A I 1-= 问当 V U S 5.11=,V U S 5.02=,A I S 2=,则 ?=IU S+_U S 2U S 1I(a) (b)题3.4图解(a) 根据线性叠加定理有 SSBIAUu +=将已知参数代入上式有 B A 21+=- B A -=25.5 解此联立方程有2=A Ω-=5.1B 这样就得到端口电压的方程表达式为 S S I U u 5.12-= 当 V US1-=,A I S 2-= 时,V u 1)2(5.1)1(2=-⨯--⨯=(b) 根据线性叠加定理有 SS S CIBUAUI ++=21将已知参数代入上式有C B A ++=22C B A 5.05.123++= C B A -+-=-1 解此联立方程有 911=A 31=B 91=C这样就得到端口电流的方程表达式为 S S S I UUI 913191121++=当VU S 5.11=,VU S 5.02=,AI S2= 时有A I 22.22915.0315.1911=⨯+⨯+⨯=3.7 试求图示电路中的I ,设2=g 。
模电第三章习题答案

模电第三章习题答案模电第三章习题答案模拟电子技术(模电)是电子工程中的重要学科,它研究的是模拟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模电的第三章主要涉及放大器的基本概念和特性,包括放大器的分类、放大器的增益计算、放大器的频率响应等内容。
在学习模电的过程中,习题是巩固知识和提高解题能力的有效工具。
下面将给出模电第三章习题的详细解答。
1. 问题:计算电压放大倍数Av。
解答:电压放大倍数Av的计算公式为Av = Vout / Vin,其中Vout为输出电压,Vin为输入电压。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电路图和元件参数,可以通过欧姆定律和基尔霍夫定律来计算。
2. 问题:计算共模抑制比CMRR。
解答:共模抑制比CMRR的计算公式为CMRR = 20log10(Ad / Ac),其中Ad为差模增益,Ac为共模增益。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电路图和元件参数,可以通过电路分析方法来计算。
3. 问题:计算输入阻抗Zin。
解答:输入阻抗Zin的计算公式为Zin = Vin / Iin,其中Vin为输入电压,Iin为输入电流。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电路图和元件参数,可以通过电路分析方法来计算。
4. 问题:计算输出阻抗Zout。
解答:输出阻抗Zout的计算公式为Zout = Vout / Iout,其中Vout为输出电压,Iout为输出电流。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电路图和元件参数,可以通过电路分析方法来计算。
5. 问题:计算最大输出功率Pmax。
解答:最大输出功率Pmax的计算公式为Pmax = Vout^2 / (4Rl),其中Vout为输出电压,Rl为负载电阻。
根据题目中给出的电路图和元件参数,可以通过电路分析方法来计算。
通过以上习题的解答,我们可以加深对模电第三章内容的理解。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熟练掌握放大器的基本概念和特性,以便能够正确设计和分析模拟电路。
同时,通过解题过程,我们也可以培养自己的逻辑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模电作为电子工程的重要学科,对于电子工程师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模电训练题及答案第三章

【1】分析图所示电路的工作情况,图中I为电流源,I=2mA。
设20℃时二极管的正向电压降U D=660mV,求在50℃时二极管的正向电压降。
该电路有何用途?电路中为什么要使用电流源?【相关知识】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温度特性,恒流源。
【解题思路】推导二极管的正向电压降,说明影响正压降的因素及该电路的用途。
【解题过程】该电路利用二极管的负温度系数,可以用于温度的测量。
其温度系数–2mV/℃。
20℃时二极管的正向电压降U D=660mV50℃时二极管的正向电压降U D=660 –(2´30)=600 mV因为二极管的正向电压降U D是温度和正向电流的函数,所以应使用电流源以稳定电流,使二极管的正向电压降U D仅仅是温度一个变量的函数。
【2】电路如图(a)所示,已知,二极管导通电压。
试画出u I与u O的波形,并标出幅值。
图(a)【相关知识】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及其工作状态的判定。
【解题思路】首先根据电路中直流电源与交流信号的幅值关系判断二极管工作状态;当二极管的截止时,u O=u I;当二极管的导通时,。
【解题过程】由已知条件可知二极管的伏安特性如图所示,即开启电压U on和导通电压均为0.7V。
由于二极管D1的阴极电位为+3V,而输入动态电压u I作用于D1的阳极,故只有当u I高于+3.7V时D1才导通,且一旦D1导通,其阳极电位为3.7V,输出电压u O=+3.7V。
由于D2的阳极电位为-3V,而u I作用于二极管D2的阴极,故只有当u I低于-3.7V时D2才导通,且一旦D2导通,其阴极电位即为-3.7V,输出电压u O=-3.7V。
当u I在-3.7V到+3.7V之间时,两只管子均截止,故u O=u I。
u I和u O的波形如图(b)所示。
图(b)【3】某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如果将一只1.5V的干电池接在二极管两端,试计算流过二极管的电流有多大?【相关知识】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解题思路】(1)根据二极管的伏安特性求出流过二极管的电流。
模拟电路第二章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第二章 习题与思考题◆ 题 2-1 试判断图 P2-1中各放大电路有无放大作用,简单说明理由。
解:<a> 无放大作用,不符合"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的外部直流偏置要求; <b> 不能正常放大,三极管发射结没有偏置〔正偏; <c> 无放大作用,三极管集电结没有偏置〔反偏; <d> 无放大作用,三极管发射结没有偏置〔正偏; <e> 有放大作用〔电压放大倍数小于1;<f> 无放大作用,电容C 2使输出端对地交流短路,输出交流电压信号为0;<g> 无放大作用,电容C b 使三极管基极对地交流短路,输入交流信号无法加至三极管基极; <h> 不能正常放大,场效应管栅源之间无直流偏置;<i> 无放大作用,VGG 的极性使场效应管不能形成导电沟道。
本题的意图是掌握放大电路的组成原则和放大原理。
◆题 2-2 试画出P2-2中各电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设电路中的电容均足够大,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
解:本题的意图是掌握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的概念,练习画出各种电路的直流通路和交流通路。
◆题 2-3 在NPN 三极管组成的单管共射放大电路中,假设电路其他参数不变,分别改变以下某一项参数时,试定性说明放大电路的I BQ 、I CQ 、U CEQ 将增大、减小还是不变。
① 增大Rb ;②增大VCC ;③增大β。
解:①↓↓⇒↓⇒↑⇒CEQ CQ BQ b U I I R②不定)(↑-↑=↑⇒↑⇒↑⇒CQ c CC CEQ CQ BQ CC I R V U I I V ③⎩⎨⎧↓↑⇒↑⇒CC CQBQ V I I 基本不变β本题的意图是理解单管共射放大电路中各种参数变化时对Q 点的影响。
◆题 2-4 在图所示NPN 三极管组成的分压式工作点稳定电路中,假设电路其他参数不变,分别改变以下某一项参数时,试定性说明放大电路的I BQ 、I CQ 、U CEQ 、r be 和||uA 将增大、减小还是不变。
浙大版集成电路课后答案(汇编)

第二章 集成运算放大器题3.2.1 某集成运放的一个偏置电路如图题3.2.1所示,设T 1、T 2管的参数完全相同。
问:(1) T 1、T 2和R 组成什么电路?(2) I C2与I REF 有什么关系?写出I C2的表达式。
图题3.2.1解:(1) T 1、T 2和R 2组成基本镜像电流源电路 (2) REFBE CC REF C R V V I I -==2题3.2.2 在图题3.2.2所示的差分放大电路中,已知晶体管的β =80,r be =2 k Ω。
(1) 求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o ;(2) 求差模电压放大倍数vdA 。
图题3.2.2解:(1) R i =2(r be +R e )=2×(2+0.05)=4.1 k ΩR o =2R c =10 k Ω (2) 6605.0812580)1(-=⨯+⨯-=β++β-=e be c vd R r R A题3.2.3 在图题3.2.3所示的差动放大电路中,设T 1、T 2管特性对称,β1=β2=100,V BE =0.7V ,且r bb ′=200Ω,其余参数如图中所示。
(1) 计算T 1、T 2管的静态电流I CQ 和静态电压V CEQ ,若将R c1短路,其它参数不变,则T 1、T 2管的静态电流和电压如何变化?(2) 计算差模输入电阻R id 。
当从单端(c 2)输出时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2d A =?; (3) 当两输入端加入共模信号时,求共模电压放大倍数2c A 和共模抑制比K CMR ; (4) 当v I1=105 mV ,v I2=95 mV 时,问v C2相对于静态值变化了多少?e 点电位v E 变化了多少?解:(1) 求静态工作点:mA 56.0102101/107122)1/(1=⨯+-=+β+-=e b BE EE CQ R R V V I V 7.07.01010056.01-≈-⨯-=--=BE b BQ E V R I V V 1.77.01056.012=+⨯-=--=E c CQ CC CEQ V R I V V若将R c1短路,则mA 56.021==Q C Q C I I (不变)V 7.127.0121=+=-=E CC Q CE V V VV 1.77.01056.0122=+⨯-=--=E c CQ CC Q CE V R I V V (不变)(2) 计算差模输入电阻和差模电压放大倍数:Ω=⨯+=β++=k 9.456.026101200)1('EQ T bb be I V r r Ω=+⨯=+=k 8.29)9.410(2)(2be b id r R R5.338.2910100)(22=⨯=+β=be b c d r R R A (3) 求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和共模抑制比:5.0201019.410101002)1(2-=⨯++⨯-=β+++β-=e be b c c R r R R A 675.05.3322===c d CMR A A K (即36.5dB ) (4) 当v I1=105 mV ,v I2=95 mV 时,mV 109510521=-=-=I I Id v v vmV 100295105221=+=+=I I Ic v v v mV 285100)5.0(105.33222=⨯-+⨯=⋅+⋅=∆Icc Id d O v A v A v 所以,V O2相对于静态值增加了285 mV 。
电路与模拟电子技术(第二版第三章习题解答教学文稿

第三章 正弦交流电路3.1 两同频率的正弦电压,V t u V t u )60cos(4,)30sin(1021︒+=︒+-=ωω,求出它们的有效值和相位差。
解:将两正弦电压写成标准形式V t u )18030sin(101︒+︒+=ω V t u )9060sin(42︒+︒+=ω,其有效值为V U 07.72101==,V U 83.2242==︒=︒-︒=150,15021021ϕϕ或︒=-=∆6021ϕϕϕ3.2 已知相量21421321,,322,232A A A A A A j A j A &&&&&&&&⋅=+=++=+=,试写出它们的极坐标表示式。
解: ︒∠=⋅=⎪⎪⎭⎫⎝⎛+=︒304421234301j e j A & ︒∠=⎪⎪⎭⎫ ⎝⎛+=604232142j A &3122(21)(1)45A A A j j =+=++=+=∠︒&&& 412443060169016A A A j =⋅=⨯∠︒+︒=∠︒=&&& 3.3 已知两电流 A t i A t i )45314cos(5,)30314sin(221︒+=︒+=,若21i i i +=,求i并画出相图。
解:A t i )9045314sin(52︒+︒+=,两电流的幅值相量为1230m I A =∠︒&,A I m︒∠=13552& 总电流幅值相量为)135sin 135(cos 5)30sin 30(cos 221︒+︒+︒+︒=+=j j I I I mm m &&& ︒∠=+-=++-=11285.453.480.1)2251(2253j jA t t i )112314sin(85.4)(︒+= 相量图如右图所示。
3.4 某二端元件,已知其两端的电压相量为V 120220︒∠=U &,电流相量为A I ︒∠=305&,f=50H Z ,试确定元件的种类,并确定参数值。
集成电子技术基础浙大版习题答案二篇 3章

第三章组合逻辑电路题2.3.1 某功能的逻辑函数表达式为L=∑m(1,3,4,7,12,14,15);(1)试用最少量的“与-非”门实现该函数; (2)试用最少量的“或-非”门实现该函数;(3)试用7454型4-4-3-2“与-或-非”门实现该函数。
解: (1)A 、B 、C 、D ,用卡诺图化简,结合“1”方格得:D B A CD A ABC D C B D B A CD A ABC D C B D C B A f L =+++==),,,((2)“0”方格,求最简的“或—与”表达式,得:DC AD C B D B B A D C A D C B D B B A L +++++++++=++++++=))()()((00 AB CD 00 01 01 11 11 10 10 1 1 1 1 0 1 0 1 0 00 00 1 0 0 DBC A& & && & BA B C D L 00 ABCD00 01 01 11 11 10 10 1 1 1 1 0 1 0 1 0 0 0 0 0 1 0 0 ≥1≥1 ≥1≥1 ≥1A B CDC A B DL(3)D C A D C B D B B A D C B A f L +++==),,,(D C A D C B D B B A L +++=用4—4—3—2的“与—或—非”门实现的电路图如下所示:题2.3.2 设计一个编码器,其6个输入信号和输出三位代码之间的对应关系如题表2.3.2所示。
试用“或-非”门实现该编码电路。
题表2.3.2输 入输 出5A 4A 3A 2A 1A 0A2Y 1Y 0Y0 0 0 0 0 1 0 0 1 0 0 0 0 1 0 0 1 0 0 0 0 1 0 0 0 1 1 0 0 1 0 0 0 1 0 0 0 1 0 0 0 0 1 0 1 1 0 0 0 0 01 1 0输 入 输 出2Y 2Y 2Y0A0 0 1 1A 0 1 0 2A 0 1 1 3A 1 0 0 4A 1 0 1 5A1 1 000 AB CD 00 01 01 11 11 10 10 1 1 1 1 0 1 0 1 0 00 00 1 0 0 & ≥1 4 4 3 2BD CA DBCAL5435432A A A A A A Y ++=++=5215211A A A A A A Y ++=++= 4204201A A A A A A Y ++=++=题2.3.3 图题2.3.3是一个函数发生器,试写出当S 0S 1S 2S 3为0000~1111的16种不同取值时,Y 关于逻辑变量AB 的逻辑函数式。
模电第三章课后题答案

模电第三章课后题答案模拟电路第三章课后题答案1. 什么是直流偏置?有哪些方法可以实现直流偏置?直流偏置是指在放大器电路中为信号输入提供一个基准电压或偏置电压的方法。
常用的直流偏置方法有四种:固定偏置、可调偏置、恒流源偏置和共射极稳压偏置。
2. 什么是共模反馈?可以用来做什么?共模反馈是指将输出信号的一部分通过反馈电路送回放大器输入端并与输入信号相加的一种反馈方式。
它可以用来降低输出的共模干扰、提高放大器的直流稳定性和增大输出阻抗等。
3. 论述共源放大器输入电阻的大小与管子的参数关系。
共源放大器输入电阻Ri与管子的参数关系为Ri=rd//rds。
其中rd和rds 分别为管子的内阻和漏极电阻,它们与管子的型号有关,可以通过数据手册或参数表找到。
4. 怎样理解源极负载共源放大器的“驱动能力”?源极负载共源放大器的“驱动能力”是指它可以驱动的负载电阻的大小。
它与放大器的工作状态有关,当放大器处于饱和状态时,它的驱动能力较强;当放大器处于截止状态时,它的驱动能力较弱。
5. 什么是运放的输入失调?有什么影响?运放的输入失调是指运放输入端的两路信号不对称,产生一个微小的偏置电压,从而影响运放的放大能力和输出的准确性。
其影响包括:增大输出的偏置电压、降低放大增益和导致失真等。
6. 什么是偏压稳定度?如何提高?偏压稳定度是指放大器直流工作点的稳定性,通常用温度系数来表示。
它可以通过采用合适的偏压电路设计、选用稳定性好的元器件、合理布局和散热等方式来提高。
7. 什么是负反馈?有哪些优点?如何设计?负反馈是指将部分输出信号送回放大器输入端,并与输入信号相减的一种反馈方式。
它的优点包括提高放大器的稳定性、降低失真、增加带宽和减小输出阻抗等。
负反馈的设计需要明确设计目标和反馈网络的参数,通过计算和仿真实现。
浙江大学模电答案

浙江大学模电答案第2章习题解答2-1 电话线路上的直流电压约为50V ,用于电话机通话时的直流电源。
话机内部电路对电压有极性的要求。
话机电路中有一个导向电路,如题2-1图所示。
外线与话机引线相接时不必考虑电压极性。
试说明其工作原理。
答:当外线与话机引线相接时,如果话机引线的上端接正、下端接负,则电源正端经过D 1,话机内的其他电路、D 4到电源负端,形成电流回路,此时二极管D 1、D 4正向导通,D 2、D 3截止。
如果话机引线的下端接正、上端接负,则电源正端经过D 2、话机内的其他电路、D 3到电源负端,形成电流回路。
由此或见,无论话机引线的上端接正还是下端接正,对于话机内的其他电路来说都符合对电压极性的要求,这就是导向电路所起的作用。
2-2 已知硅和锗PN 结的反向饱和电流分别为10-14A 和10-8A 。
若外加电压为0.25V 、0.45V 、0.65V 时,试求室温下各电流I ,并指出电压增加0.2V 时,电流增加的倍数。
解:根据式(1-2-4) ()1/-=Tv v S e I I ,室温时mV V T 26≈对于硅PN 结:A I S 1410-=,则电压增加0.2V 时电流增加的倍数为倍219126/20026/2.0≈=mVmv mVV ee对于锗PN 结,A I S810-=,则电压增加0.2V 时电流同样增加2191倍。
2-3 在室温时锗二极管和硅二极管的反向饱和电流分别为1μA 和0.5pA ,若两个二极管均通过1mA 正向电流,试求它们的管压降分别为多少。
解:根据二极管的伏安特性 ()1/-≈TV V S e I I当V >>V T 时 TV V S e I I /≈ 则STI I V V e =/SI I T V v ln=∴若锗二极管的A I S μ1=, mA I 1=,则VmV V 18.010ln 026.0ln263101063==?=--若硅二极管的PA I S 5.0=,mA I 1=,则()V mV V 557.0102ln 026.0ln2695.010123≈?=?=--?2-4 两个硅二极管在室温时反向饱和电流分别为2×10-12A 和2×10-15A ,若定义二极管电流I=0.1mA 时所需施加的电压为导通电压,试求各V D (on )。
模拟电子技术教程第3章习题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教程第3章习题答案(总1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3章 习题1. 概念题:(1)在放大电路中,三极管或场效应管起的作用就是 将一种形式的电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的电量 。
(2)电源的作用是 为能量转换提供能源 ,如果离开电源,放大器可以工作吗( 不能 )(3)单管放大器的讲解从电容耦合形式开始,这是因为 阻容耦合放大器设计和计算相对来说要简单点 ,如果信号和负载直接接入,其 工作点 的计算将要复杂的多。
(4)在共射放大器的发射极串接一个小电阻,还能认为是共射放大器吗( 能 )在共集放大器的集电极串接一个小电阻,还能认为是共集放大器吗( 能 )(5)在模电中下列一些说法是等同的,(A 、C 、F )另一些说法也是等同的。
(B 、D 、E )A. 直流分析B. 交流分析C. 静态分析D. 动态分析E. 小信号分析F. 工作点分析(6)PN 结具有单向导电性,信号电压和电流的方向是随时间变化的,而交流信号却能在放大电路中通过并获得放大,这是因为 放大器输出端获取的交流信号其实就是电流或电压的相对变化量 。
(7) β大的三极管输入阻抗 也大 ,小功率三极管的基本输入阻抗可表示为EQTbb'be I U )1(r r β++≈。
(8)画直流通路比画交流通路复杂吗(不)在画交流通路时直流电压源可认为短路,直流电流源可认为开路,二极管和稳压管只考虑其动态内阻即可。
(9)求输出阻抗时负载R L必须断开,单管放大器输出阻抗最难求的是共集电极放大器,其次是共源放大器。
(10)对晶体管来说,直流电阻指晶体管对所加电源呈现的等效电阻,交流电阻指在一定偏置下晶体管对所通过的信号呈现的等效电阻,对纯电阻元件有这两种电阻之区分吗(无)(11)在共射级放大器或共源放大器中,电阻R C或R D的作用是把电流I C 或I D的变化转换为电压的变化。
模电第2章 作业答案

模拟电子技术作业答案班级_________ _ 学号_____ __ 姓名_____________ 第2章半导体三极管及其放大电路1.简答题:(1)放大电路中为何设立静态工作点?静态工作点的高、低对电路有何影响?答:设立静态工作点的目的是使放大信号能全部通过放大器。
Q点过高易使传输信号部分进入饱和区;Q点过低易使传输信号部分进入截止区,其结果都是信号发生失真。
(2)说明利用三极管组成放大电路的基本原则。
答:不论那种组态的放大电路,如果希望能够正常放大信号,必须遵守以下原则。
①有极性连接正确的直流电源、合理的元件参数,以保证三极管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和合适的静态工作点,使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
②信号能够从放大电路的输入端加到三极管上,经过三极管放大后,又能传给放大电路的下一级或负载。
(3) 分析放大电路有哪几种方法?几种方法分别有什么特点?答:分析放大电路有近似法、微变等效法和图解法。
近似法简洁、精确,工程上常用来分析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微变等效法方便分析放大电路的动态;图解法直观,可同时用于分析放大电路的静态和动态。
(4)共射、共集和共基表示BJT的三种电路接法,而反相电压放大器,电压跟随器和电流跟随器则相应地表达了输出量与输入量之间的大小与相位关系,如何从物理概念上来理解?答:共射电路有电压放大作用,且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相位相反。
为此,称这种放大电路为反相电压放大器。
共集电路没有电压放大作用且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同相位。
因此,可将这种放大电路称为电压跟随器。
共基电路有输出电流与输入电流接近相等。
为此,可将它称为电流跟随器。
2.图1所示电路中,已知硅型晶体三极管发射结正向导通电压为0.7V, =100,临界放大饱和时三极管压降(集电极-发射极之间)为0.3V。
判断电路中各晶体管的工作状态。
(a) (b) (c)图1解:分析:判断晶体三极管的工作状态并计算各级电流问题的分析方法如下。
方法一:1. 对于NPN 管,若U BE <0.7V ,则管子截止;对于PNP 管,若U BE >-0.7V ,或U EB <0.7V则管子截止;2. 若NPN 管,U BE >0.7V ,PNP 管U EB >0.7V ,则说明三极管处于放大状态或饱和状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篇 第3章习题题2.3.1 某集成运放的一个偏置电路如图题2.3.1所示,设T 1、T 2管的参数完全相同。
问:(1) T 1、T 2和R REF 组成什么电路?(2) I C2与I REF 有什么关系?写出I C2的表达式。
图题2.3.1解:(1) T 1、T 2和R 2组成基本镜像电流源电路。
(2) I C2与参考电流I REF 相同,REFBECC REF C R V V I I -==2题2.3.2 在图题2.3.2所示的差分放大电路中,已知晶体管的β =80,r be =2 k Ω。
(1) 求输入电阻R i 和输出电阻R o ;(2) 求差模电压放大倍数vdA 。
图题 2.3.2解:(1) 该电路是双端输入双端输出电路,所以差模输入电阻:1.4)05.02(2)(2=+⨯=+=e be i R r R k Ω差模输出电阻为:R o =2R c =10 k Ω(2) 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为:6605.0812580)1(-=⨯+⨯-=β++β-=ebe cvdR r R A题2.3.3 在图题2.3.3所示的差动放大电路中,设T 1、T 2管特性对称,β1=β2=100,V BE =0.7V ,且r bb ′=200Ω,其余参数如图中所示。
(1) 计算T 1、T 2管的静态电流I CQ 和静态电压V CEQ ,若将R c1短路,其它参数不变,则T 1、T 2管的静态电流和电压如何变化?(2) 计算差模输入电阻R id 。
当从单端(c 2)输出时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2d A =?; (3) 当两输入端加入共模信号时,求共模电压放大倍数2c A 和共模抑制比K CMR ; (4) 当v I1=105 mV ,v I2=95 mV 时,问v C2相对于静态值变化了多少?e 点电位v E 变化了多少?图题2.3.3解:(1) 求静态工作点:mA56.0102101/107122)1/(1=⨯+-=+β+-=eb BE EE CQ R R V V IV7.07.01010056.01-≈-⨯-=--=BE b BQ E V R I VV1.77.01056.012=+⨯-=--=E c CQ CC CEQ V R I V V若将R c1短路,则mA56.021==Q C Q C I I (不变)V7.127.0121=+=-=E CC Q CE V V VV1.77.01056.0122=+⨯-=--=E c CQ CC Q CE V R I V V (不变)(2) 计算差模输入电阻和差模电压放大倍数:Ω=⨯+=β++=k 9.456.026101200)1('EQT bb be I V r rΩ=+⨯=+=k 8.29)9.410(2)(2be b id r R R5.338.2910100)(22=⨯=+β=be b c d r R R A(3) 求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和共模抑制比:5.0201019.410101002)1(2-=⨯++⨯-=β+++β-=ebe b cc R r R R A675.05.3322===c d CMRA A K (即36.5dB ) (4) 当v I1=105 mV ,v I2=95 mV 时,mV 109510521=-=-=I I Id v v v mV100295105221=+=+=I I Ic v v vmV 285100)5.0(105.33222=⨯-+⨯=⋅+⋅=∆Icc Id d O v A v A v 所以,V O2相对于静态值增加了285 mV 。
由于E 点在差模等效电路中交流接地,在共模等效电路中V E 随共模输入电压的变化而变化(射极跟随器),所以,mV 100==∆Ic E v v ,即e 点电位增加了100 mV 。
题2.3.4 差分放大电路如图题2.3.4所示,设各晶体管的β =100,V BE =0.7V ,且r be1=r be2=3 k Ω,电流源I Q =2mA ,R =1 M Ω,差分放大电路从c 2端输出。
(1) 计算静态工作点(I C1Q ,V C2Q 和V EQ );(2) 计算差模电压放大倍数2d A ,差模输入电阻R id 和输出电阻R o ; (3) 计算共模电压放大倍数2c A 和共模抑制比K CMR ; (4) 若v I1 =20sin ωt mV ,v I2 =0,试画出v C2和v E 的波形,并在图上标明静态分量和动态分量的幅值大小,指出其动态分量与输入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
图题 2.3.4解:(1) 计算静态工作点:mA12121===Q Q C Q C I I IV5.45.116)//(22=⨯-=-+=L c Q C CC Lc L Q C R R I V R R R VV71.0110017.0-=⨯--=--=V R I V V b BQ BE EQ(2) 计算差模电压放大倍数,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75.18)31(2)3//3(100)(2)//(2=+⨯=+β=be b L c d r R R R AΩ=+=k 8)(2be b id r R RΩ==k 3c o R R(3) 计算共模电压放大倍数和共模抑制比:42105.72000101315.11002)1(-⨯-=⨯++⨯-=β+++β-=Rr R R A be b cc25000105.775.18422=⨯==-c d CMRA A K (即88dB ) (4) 若v I1 =20sin ωt mV ,v I2 =0,则(V) sin 375.022t v A v i d c ω=⋅≈ (V )sin 01.0t v v ic e ω==t v V v c Q C C ω+=+=∴sin 375.05.4222(V )tv V v e EQ E ω+-=+=sin 01.071.0(V )v C2和v E 的波形如图所示,它们的动态分量与输入电压v I1之间都相位相同。
题2.3.5 FET 组成的差分放大电路如图题2.3.5所示。
已知JFET 的g m =2 mS ,r ds =20 k Ω。
(1) 求双端输出时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vdA ; (2) 求单端输出时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1vd A 、共模电压放大倍数1vc A 和共模抑制比K CMR 。
图题 2.3.5解:(1) 双端输出时,3.13)20//10(2)//(2)//(2-=⨯-=-=-==ds d m gsds d gs m id o vd r R g V r R V g V V A(2) 单端输出时,7.6)20//10(221)//(212)//(11-=⨯⨯-=-=-==ds d m gsds d gs m id o vd r R g V r R V g V V A325.02021)20//10(221)//(1-=⨯+⨯-=⨯+-=s m ds d m vc R g r R g A5.20325.07.611===vc vd CMRA A K (即26.3 dB ) 题2.3.6 采用射极恒流源的差分放大电路如图题2.3.6所示。
设差放管T 1、T 2特性对称,β1 = β2 = 50,r bb ′=300 Ω,T 3管β3 = 50,r ce3 = 100 k Ω,电位器R w 的滑动端置于中心位置,其余元件参数如图中所示。
(1) 求静态电流I CQ1、I CQ2、I CQ3和静态电压V OQ ;(2) 计算差模电压放大倍数2d A ,输入电阻R id 和输出电阻R o ; (3) 计算共模电压放大倍数2c A 和共模抑制比K CMR ; (4) 若v I1=0.02sin ωt V ,v I2 =0,画出v O 的波形,并标明静态分量和动态分量的幅值大小,指出其动态分量与输入电压之间的相位关系。
图题 2.3.6解:(1) 求静态工作点:mA 4.15.15030//107.012301010//33212113=+-⨯+=+β-+=e b b BEEE b b b CQ R R R V V R R R ImA7.021321===CQ CQ CQ I I IV5.2)10//10(7.010101210)//(22=⨯-+⨯=-+=L c CQ CC Lc L OQ R R I V R R R V(2) 计算差模性能指标:Ω=⨯+=β++==k 2.27.02651300)1(1'21QC T bb be be I V r r rΩ=⨯+=k 25.14.126513003be r8.121.051)2.25(2550)1()(2)//(12=⨯++⨯⨯=β+++β=wbe b L C d R r R R R AR id =2(R b +r be1)+(1+β)R w =2×(5+2.2)+51×0.1=19.5 k Ω R o =R c =10 k Ω(3) 计算共模性能指标:Ω=⨯++⨯+=++β+=k 832100)5.125.130//105.1501()1(333333ce e be b e o r R r R R R003.0)832205.0(512.25550)221)(1()//(322-=⨯+⨯++⨯-=+β+++β-=o w be b L c c R R r R R R A4267003.08.1222===c d CMR A A K (即72.6 dB ) (4) 若v I1=0.02sin ωt V ,v I2 =0时,则(V) sin 26.05.2122t v A V v I d Q O O ω+=+= v O 波形如图所示,其动态分量与v I1之间相位相同。
题2.3.7 在图题2.3.7所示电路中,设各晶体管均为硅管,β = 100,r bb ′=200 Ω。
(1) 为使电路在静态时输出直流电位V OQ =0,R c2应选多大?(2) 求电路的差模电压放大倍数vdA ; (3) 若负电源(-12V )端改接公共地,分析各管工作状态及V O 的静态值。
图题2.3.7解:(1) 当V OQ =0时,I CQ3·R c3=V cc , ∴I CQ3=V CC /R c3=12/12=1 mAmA 01.01001333==β=CQ BQ I I mA12.0477.0122121Re 22=-⨯==≈I I I EQ CQI Rc2=I CQ2-I BQ3=0.12-0.01=0.11 mAΩ=+⨯=+=k 64.811.07.025.0123332Rc BE e CQ c I V R I R(2) 求差模电压放大倍数vdA : Ω=⨯+==k 1.2212.02610120021be be r rΩ=⨯+=k 83.21261012003be r第二级(CE 反相放大级)输入电阻为R i2:R i2=r be3+(1+β3)R e3=2.83+101×0.25=28.1 k Ω 差模放大级:151.222)1.28//64.8(1002)//(1221=⨯⨯=β=be i c vd r R R A反相放大级:7.421.2812100232-=⨯-=β-=i c v R R A∴5.64021-=⨯=v vd vd A A A(3) 若负电源(-12V )端改为接地,则因静态时V B1=V B2=0,故T 1、T 2管处于截止状态,I CQ2=0,V B3=12V ,所以T 3管也处于截止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