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动机概述及理论

合集下载

学习动机理论与案例分析

学习动机理论与案例分析

学习动机理论与案例分析目录一、学习动机理论概述 (2)1. 学习动机定义与重要性 (3)2. 学习动机的主要类型 (4)3. 学习动机理论的发展历史 (6)二、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 (7)1. 需要驱动理论 (8)2. 兴趣驱动理论 (8)3. 目标导向理论 (9)4. 自我效能理论 (10)三、案例分析 (11)1. 案例一 (12)(1)背景介绍 (14)(2)案例分析 (15)(3)启示与总结 (16)2. 案例二 (17)(1)背景介绍 (19)(2)案例分析 (20)(3)启示与总结 (21)3. 案例三 (22)(1)背景介绍 (24)(2)案例分析 (25)(3)启示与总结 (27)4. 案例四 (29)(1)背景介绍 (30)(2)案例分析 (31)一、学习动机理论概述学习动机是影响个体学习行为的重要因素,它涉及到个体对学习目标的认知、兴趣、情感以及内在和外在的奖励等因素。

学习动机理论旨在解释和预测个体在学习过程中的行为和心理状态,以便教师和教育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

本文档将对学习动机理论进行概述,并通过案例分析来说明不同学习动机理论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经典条件作用理论(Classical Conditioning Theory)经典条件作用理论认为,学习动机是由外部刺激(如奖励或惩罚)与特定行为之间的联系所决定的。

当一个行为被连续强化时,个体对该行为的动机会增强;相反,当一个行为被连续削弱时,个体对该行为的动机会减弱。

这一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包括设置合理的奖惩制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动机是由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行为所产生的。

当学生看到其他同学在某个领域表现出色时,他们可能会受到激励,努力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这一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包括鼓励学生互相学习和合作,以提高整体的学习效果。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Maslows Hierarchy of Needs Theory)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个体的学习动机源于满足其基本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归属和爱的需求、尊重需求以及自我实现需求等五个层次。

学习动机理论

学习动机理论

《学习动机理论》一、学习动机概述1. 动机与学习动机2. 动机与需要、诱因的关系3. 学习动机对学习的影响4. 学习动机的分类二、学习动机理论1. 强化论2. 需要层次说3. 自我效能感理论4. 成就动机论三、影响学习动机形成的因素1. 内部条件2. 外部条件四、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1. 学习动机的培养2. 学习动机的激发《学习动机理论》简介在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如何教学生学会学习的今天,诸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日益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

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有些学生在学习中为避免过多地失败,而不愿去主动尝试;有些学生虽然智商不差,但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另外一些学生由于过度焦虑而不能将注意力集中于所学的知识,从而使学习成绩下降等等。

以上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学习动机问题......《学习动机理论》在教育领域越来越重视如何教学生学会学习的今天,诸如学习动机、学习兴趣等非智力因素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日益引起教育界的普遍关注。

教师们在日常教学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

如:有些学生在学习中为避免过多地失败,而不愿去主动尝试;有些学生虽然智商不差,但在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方面却存在着很大的不足;另外一些学生由于过度焦虑而不能将注意力集中于所学的知识,从而使学习成绩下降等等。

以上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学习动机问题。

作为一名教师,如果不能对学习动机的方方面面有比较透彻的了解,是难于组织有效的教学,从而促使学生有效地学习的。

学习动机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学习动机的探索和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章从介绍学习动机的概念和基本理论入手,接着论述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动机的测量技术,最后介绍如何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

第一章、学习动机概述一、动机与学习动机人们总是在试图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心理学家们一般用动机(motive)这一术语对此进行描述。

教育心理学-第13章 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第13章 学习动机
这一理论可以解释动物的训练,但是很难解释人 类的学习。
在操作条件反应理论中暗含的动机理论是强化说。
在斯金纳看来,操纵有机体行为之后的强化事件 可以引发和维持有机体的学习行为,因此他认为, 不必在强化之外去寻找有机体行为的原因,强化 理论足以解释有机体行为的原因。
强化论可以解释婴儿和低年级儿童的许多学习行 为的原因。
(3)利用学习动机的迁移
在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缺乏学习动力的时 候,教师可利用学习动机的迁移,因势利导地把 学生已有的对其他活动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上来。
2.通过归因训练或归因指导,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和效能感
要提高学生对能力的自信心和自我效能感,就必 须改变学生不正确的归因。
教师还可以采用如下策略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 我效能感:
其基本精神是:
– 领导者或教师首先要关心人的基本需要,使职工或学生 能温饱、有安全感和自尊感。
– 当这些基本需要适当满足以后,则应充分相信自己的职 工或学生。他们天生有学习、求知和实现自己价值的愿 望,关键是要善于引导,使其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第三节 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激发与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的两个模型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培养学生的兴趣时应注意两点:
– 第一,人的学习兴趣总是与人的能力密不可分的。 – 第二,所谓培养学生的兴趣主要指间接兴趣。
3.情绪与焦虑
教师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 第一,对于高焦虑的学生应尽量少给他们学习上的压力, 而对于低焦虑的学生应适当施加压力,使两者的唤醒趋 向于中等水平,从而调动其学习积极性。
二、激发与维持学生学习动机的策略
(一)激发与维持内源性动机的策略 内源性动机是源于兴趣、好奇心、成就的需要或

第九章学习动机

第九章学习动机

研究表明:成功概率在50%的任务是最能调动力求成功
者的积极性,这种任务对他们最有挑战性。而避免失败者回 避这种任务,他们会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确保 成功或失败了归因于任务的难度。
三、归因理论
威纳提出的一动机观,用人对自身行为结果所作出的能力、 努力、任务难度及运气之解释,将会反过来影响人日后再次 行动的动机,这些解释因素有稳定与不稳定之别,有可控与 不可控之分,稳定这一维决定今后的预期,可控性则决定今 后努力的程度。 1、归因理论的最早提出者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 他认为人具有理解世界和控制环境两种需要,使其得到满足 的根本手段是了解人们行为的原因,并预测人们将如何行为。 对行为的归因:环境归因和个人归因
4、尊重的需要—在生理、安全、 归属和爱的需要满足后产生的对 自己社会价值追求的需要,包括自 小新,我们一起唱歌吧! 尊、他尊
5、求知的需要—个人对自身和周围世界 的探索、理解既解决疑难问题的需要
6、审美的需要—对对称、秩序、完整结构, 以及对行为完美的需要。
7、自我实现的需要—个人的潜能得 到充分地发挥,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 所希望的人物,完成与自己能力相衬 的一切活动
三,成就动机训练与归因训练
四,消除无力感与增强效能感
一,激发与维持外来动机
向学生提出明确、具体的目标 利用学习结果的反馈 正确评价,适当表扬和批评
适当开展竞赛
二,激发与维持内在动机
利用认知矛盾,引起求知欲 发现学习 培养学习兴趣
利用原有兴趣,动机的迁移
三,成就动机训练与归因训练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个体想要通过学业成
就而赢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需要。 附属内驱力——个体为了获得长者(如教师、 家长等)的赞许和同伴的接纳而表现出来的 把工作、学习搞好的一种需要。

第四章 学习动机

第四章 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概述(一)学习动机的含义与结构(一般掌握)1.动机及其功能动机是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它一般具有以下三种功能:一是激活功能,二是指向功能,三是强化功能。

2.学习动机及其基本结构3.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

外部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

(三)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了解)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它们之间往往以学习行为为中介,而学习行为又不单纯只受学习动机的影响,它还要受一系列的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二、学习动机的理论(一)强化理论(一般掌握)由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家提出,他们不仅用强化来解释学习的发生,而且用它来解释动.机的产生。

任何学习行为都是为了获得某种报偿。

因此在学习活动中,采取各种外部手段如奖赏、赞扬、评分、等级、竞赛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引起相应的学习行为。

但是强化动机过分强调引起学习行为的外部力量,而忽视甚至否定了人的学习行为的自觉性与主动性,因而这一学习动机理论有较大的局限性。

(二)需要层次理论(重点掌握)自我效能感指人们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地从事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这一概念最早由班杜拉提出。

他指出,人的行为受行为的结果因素与先行因素的影响。

行为的结果因素就是通常所说的强化,并把强化分为三种:一种是直接强化,即通过外部因素对学习行为予以强化;二是替代性强化,即通过一定的榜样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或学习行为倾向;三是自我强化,即学习者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进行自我评价和自我监督,来强化相应的学习行为。

影响自我效能感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个体自身行为的成败经验。

一般来说,成就经验会提高效能期待,反复的失败则会降低效能期待。

同时,归因方式也会直接影响到自我效能感的形成。

三、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一)学习动机的培养(重点掌握)1.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

教育心理学-学习动机

归因论(attribution theory)本来是社 会心理学家海德(Fritz Heider,1896 ~ ), 在1958年倡仪的一种理论。 70年代开始后,维纳(Weener,1972) 扩大了原来归因论的观念,建立一套从个体 自身的立场解释自己的行为的归因理论-自我 归因论(self-attribution theory) 。
学习动机
一.学习动机概述
1.动机与学习动机
动机,是指引发并维持活动的倾向。心 动机,是指引发并维持活动的倾向。 理学家把动机(motivation)定义为激发、 理学家把动机(motivation)定义为激发、 引导和维持行为的内部过程。 引导和维持行为的内部过程。 有的心理学把动机比喻成汽车的发动机 (强度)和方向盘(方向)。 强度)和方向盘(方向)。
3.归因理论
归因(attribution) 归因(attribution)是指对一个特定 行为发生原因的解释。 行为发生原因的解释。 归因理论所要阐明的正是人们如何解 释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回答诸如“ 释自己和他人的行为,回答诸如“我为什 么要这样做?”“他为什么要那样做? 么要这样做?”“他为什么要那样做?” 他为什么要那样做 之类的问题。 之类的问题。
成败原因 能 力 努 力 工作难度 运 气 身心状况 其 他
成败归因维度 内 外 源 稳 定 性 ∨ ∨ ∨ ∨ ∨ ∨ ∨ ∨ ∨ ∨ ∨ ∨
可 控 性 ∨ ∨ ∨ ∨ ∨ ∨
内部的 外部的 稳定的 不稳定 可控的 不可控
六项归因,各有不同的变化程度;能力 有高低,努力有大小,工作有难易,运气有 顺背,心情有起伏,健康有好坏,别人反应 有褒贬。
成长需要( 成长需要(growth needs)如求知和理 needs) 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在别人的认同中成 解的需要、审美的需要、 长和发展的需要等,成长需要永远也得不到 长和发展的需要等, 完全的满足。 完全的满足。 实际上, 实际上,求知和理解世界的需要满足得 越多,人们学习更多知识的动机就越强。 越多,人们学习更多知识的动机就越强。

11第十一章 学习动机

11第十一章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 理论

3 成败归因理论 人们做完一项工作之后,往往喜欢寻找自 己或他人之所以取得成功或遭受失败的原 因,这种对行为结果的原因推论称为归因。 美国心理学家维纳提出。认为归因分为三 个维度:内外源、稳定性和可控性。 归因对以后的学习行为会产生影响: 归因将导致人们对下一次成就行为结果的 期待发生变化; 归因还影响到个体的情感 反应
第一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学习动机概述
动机及其功能



动机是直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 足某种需要的内部状态,是行为 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 动机由内驱力和诱因两个基本因 素构成。 动机主要有三种功能:引发功能、 指向功能、维持和调节功能。
学习动机及分类

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 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
依 据 分 类 高尚的动机与低级的动机 近景的直接性动机和远景 的间接性动机 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主导性学习动机和辅助性 学习动机 认知的内驱力、自我提高 的内驱力和附属的内驱力
学习动机内容的社会意义 学习动机的作用与学习活 动的关系 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 动机在活动中的地位和所 起的作用的大小 奥苏伯尔指出学校情境中 的成就动机
奥苏伯尔的分类



认知内驱力是一种要求理解事物、掌 握知识,系统地阐述并解决问题的需 要,即一种指向学习任务的求知欲。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是指个体由自己的 学业成就而获得相应的地位和威望的 需要。 附属内驱力是指个体为了获得长者 (如教师、家长等)的赞许或认可和 同伴的接纳而努力把工作、学习搞好 的一种需要。
及坚持性、努力程度及对困难的态度、影响个 体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效率、影响个体的归因方 式。
第三节 中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

第十一章学习动机:影响学习的情感因素

第十一章学习动机:影响学习的情感因素

第十一章学习动机:影响学习的情感因素第一节学习动机及其相关概念概述一、动机与学习动机(一)动机1、动机:指驱动人或动物产生各种行为的原因。

2、动机有两种功能:第一,唤醒与维持功能。

动机水平高的个体同动机水平低的个体相比,其情绪和意识处于较高的唤醒状态,在动机指向的目标达到之前,这种唤醒状态将维持下去。

第二,指向功能。

有较强动机的个体,同无动机的个体相比,其思想和行为更集中指向满足动机的客体或事物。

(二)学习动机1、学习动机:寻求学习活动的意义并努力从这些活动中获得益处的倾向。

2、学习动机从学习动机的内外维度来划分可分为:(1)内在动机,也称内源动机。

(2)外在动机,外源性动机3、内源性动机:源于个体内在兴趣、好奇心或成就需要等内部原因所引起的动机。

4、外源性动机:由外在的奖惩或害怕考试不及格等活动之外的原因激起的动机。

5、传统上教育心理学把学习动机定义为激发与维持学生从事学习活动的原因。

(三)动机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分析1、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可以概括如下:答:第一,动机对学习的作用不同于原有知识的作用。

原有知识决定新的学习能否出现。

通过原有知识与新知识相互作用,原有知识将成为新的认知结构的一部分。

学习动机可以加速或减慢新的学习过程的进行。

但它只起催化剂作用,其作用是间接的,不直接参与新旧知识的相互作用。

第二,动机对学习的作用是通过努力、集中注意为中介而实现的。

第三,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通常是互为因果关系,而不是单向关系。

2、为什么动机与学习之间的关系通常是互为因果关系,而不是单向关系?答: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和加涅都持这种观点。

加涅在阐明奥苏伯尔的动机观时指出:“由于这种原因,又因为动机并非学习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所以没有必要把学习活动推迟到学生养成适当兴趣和动机之后再进行,通常教授一个没有动机的学生的最好办法就是暂时忽略他的动机状态,并集中精力尽可能有效地对他实施教学,尽管缺乏动机,但在任何情况下都会产生某种程度的学习;从学习的初步满足中他将充满希望地形成进一步学习的动机。

学习动机:理论与案例分析

学习动机:理论与案例分析
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个体对自己是否能够成功 地进行某一行为的主观判断,就是“自我效能 感”,即我们常说的“自信心”
14
(二)如何让孩子树立信心?
让学生体验成功 多给孩子一些鼓励和表扬 为学生树立成功的榜样 教给学生一些调整情绪的方法
15
1、让学生体验成功
解读“成功”——进步即成功 “失败是成功之母” or“成功是成功之母 ”
启示:最佳的成功概率是50%左右,学习任务并不是越难越 好,也不是越容易越好,教师应当适当地掌握出题和评分 标准,使学生感到,要得到好成绩是可能的,但需要付出 一定的努力。
高成就动机者的特点:
• 更自觉 • 坚持性更好 • 自信心更强 • 倾向于内控归因
为什么“条件优越”的学生会没 有上进心?
案例: • 无心向学的“捣蛋鬼”(小学二年级男孩,
自我效能感的功能
• 决定人们对活动的选择及对该活动的坚持 性
• 影响人们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 影响新行为的获得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 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习得无助”实验
为什么学习的动力没有了?
小白鼠实验
(一)“习得无助”现象
13
人在从事某项活动或任务时,不是盲目进行的, 他会考虑做这件事情对他的意义,还要考虑自 己是否有能力去完成这件任务,当人确信自己 有能力完成这一活动,并能取得自己预想的结 果时,他就会积极努力地去做这件事情。
• 前四种需要(生理、安全、爱、尊重)是 缺失型需要,后三种需要(求知、审美、 自我实现)是成长型需要
• 如果缺失型需要长期匮乏也不可能从根本 上维持高层次的需要
36
拓展思考
• 缺失型需要得不到满足,真会“要了我们 的命”(影响到个体的生存吗)?
• 如果低级需要得到过度满足,又会怎样? 会激发出更强烈的高级需要,还是会抑制 高级需要的产生?

第三章 学习动机

第三章 学习动机

二、需要层次论(续)
启示: 为了调动学习的学习积极性,应注意满 足学生的基本需要,相信学生具有自我 实现的倾向; 注意需要的层次性。
“仓廪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
三、归因理论
归因 ( Attribution):个体对某一事件或行为结 果的原因的推断过程。 学生对自己学业成败结局原因的推断的过程叫学 业成败的归因。 归因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海德( Heider) 在其对人际知觉的研究中首先提出的。
帮助学生进行正确归因
(2)对学生进行积极归因训练,不论学生在 学习中是成功还是失败,都要促使学生在归 因时从内在的、不稳定的和可控的因素上寻 找原因。 (3)帮助学生确立今后努力的目标,制定出 达到目标的具体方案。 (4)帮助学生提高心理分析的能力,以了解 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之处。 (5)教会学生多种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使 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四、成就动机论(续)
T S = M S× P S× I S Taf= Maf×Paf×Iaf Ts:追求成功的倾向 Taf:回避失败的倾向 MS:追求成功的动机强度 Maf:回避失败的动机强度 PS:获得成功的可能性 Paf :失败的可能性 IS:成功的诱因值 Iaf :失败的诱因值
Ta = Ts – Taf = (MS×PS×IS)-(Maf×Paf×Iaf) 因Is=1-Ps, Paf=1-Ps, Is=Paf,所以: Ta=(Ms-Maf)[Ps×(1-Ps)] Ta为正值时,表现为趋向成就行为 Ta为负值时,表现为逃避成就行为
二、学习动机的分类(续)
(四)亲和动机与成就动机
社会性动机
亲和动机 希望同社会中的人保 持亲近关系的动机。
成就动机
个人对于他认为是 有价值的工作愿意 去做,并力求有所 成就的动机。

教育心理学第八章学习动机课件

教育心理学第八章学习动机课件

02 学习动机的理论
强化理论
总结词
该理论认为学习动机来源于外部的奖励和惩罚,通过强化行为来激发学习动机。
详细描述
根据强化理论,当学习者表现出期望的行为时,给予奖励可以增强这种行为的发 生率,而惩罚则可以减少不良行为的发生率。这种理论强调外部刺激对学习动机 的影响,认为学习动机是一个通过强化过程而形成的习惯。
学习动机的分类
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
根据动机的来源,可将其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 需求所激发的动机,如兴趣、求知欲等;外部动机则是指由外部因素所激发的 动机,如奖励、竞争等。
近景性动机与远景性动机
根据动机的作用范围,可将其分为近景性动机和远景性动机。近景性动机是指 与近期目标相联系的动机;远景性动机则是指与长远目标相联系的动机。
负面影响
缺乏学习动机可能会导致学生学习不 积极,影响学习成绩。
学习成绩对学习动机的反作用
正反馈
良好的学习成绩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 动机,使他们更有信心和动力继续努 力学习。
负反馈
学习成绩不佳可能会降低学生的学习 动机,使他们感到沮丧和失去信心。
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互作用
相互促进
学习动机和学习成绩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良好的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习成绩的提高,而优异的成绩反过来 又可以增强学习动机,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概念
学习动机是学习活动得以发生、 维持进行,直到完成的内在动力 。
学习动机的重要性
01
02
03
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动机能够激发学生的 学习热情,使其更加专注 于学习任务,从而提高学 习效率。
培养学习兴趣
强烈的学习动机可以使学 生对学习内容产生浓厚的 兴趣,从而更加主动地参 与学习活动。

第八章 学习动机

第八章 学习动机
常远
2.期望―价值理论
(1)代表人物:阿特金森 (2)基本观点:P222 公式1:Ts=Ms×Ps×Is (追求成功的倾向) Ms-对成就的需要(性格特质) Ps-成功可能性的估计(主观期望概率) Is-成功的诱因值 公式2:Taf=Maf×Pf×If(避免失败的倾向) 结论:Ta=Ts-Taf (3)实验:大学生
归因因素分析

内部
外部
维 稳定 不稳定 稳定 不稳定
度 不可控 可控 不可控 不可控
四因 素
能力
努力
任务难 运气好


成 我擅长 举 功 数学 例 失 我不擅
败 长数学
我复习 很充分
我准备 不充分
考题很 简单
考题太 难了
我太幸 运了
我很不 走运
帮助学生学会对学业成败做合理的归因
积极的归因模式:
低学习动机、认知出现障碍、情绪失调。
3.应用:
P229:应该强调学习内容的价值和意义
4.不足:
不能全面概括现实生活中可能存在的 成就目标类型;
对目标定向绝对好坏的界定过于偏激。
七、自我价值理论
1.代表人物:科温顿 2.基本假设:P230 3.主要观点:P230 建立正面自我形象是自我价值的动机; 在竞争中取得成功的能力是学生价值
1.代表人物:德维克等 2.主要观点: (1)能力的内隐观与成就目标紧密相联:
实体观:能力是稳定的—表现目标 (成绩目标)—自我卷入
增长观:能力是可改变的—掌握目标 (学习目标)—任务卷入
(2)不同动机模式具有不同的心理特点
Dweck理论中成就目标及相应动机模式
能力的 成就 动机 内隐观 目标 模式
二、需要层次论 ★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
•第二,归因训练要与学习策略指导相结合。
四、消除无力感与增强效能感
• 1.使学生获得成功经验,打破失败不可避免的神话 • 2.改变学生的消极归因 • 3.转移学生对失败的注意力
(二)增强学业自我效能感
• 1.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验到更多的成功 • 2.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榜样示范 • 3.指导学生树立适当的学习目标和作业目标 • 4.给学生以积极的归因反馈,并指导学生学会适当的自我归因 • 5.给学生以适当奖励 • 6.给学生以学习策略的指导,使学生学会自 • 我监控。
• 当学生感到自己有能力达到所希望达到的目标或取得某一水平的 行为结果时,就表明他们具有高水平的自我效能感。
• 一个人自我效能感水平的高低是受什么因素决定的呢?
学生的学业自我效能感 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 第一:行为的成败经验 • 第二:替代经验 • 第三:目标设置 • 第四:成败归因 • 第五:奖励 • 第六:学习监控
• 班杜拉等人的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对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有着多 方面的影响:
• 第一,影响活动的选择 • 第二,影响努力的程度、坚持性,决定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 第三,影响活动时的情绪 • 第四,影响任务的完成 • 总之,自我效能感影响学生的行为,对学生的学习具有动机作用。
第三节
小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认识兴趣又称求知欲,是力求认识世 界,渴望获得文化科学知识,探求真 理并伴随着愉快的情绪体验的认识倾 向。
• 学习自觉性和认识兴趣都可以看作是内驱力,是后天习得的学习 内驱力。
• 学习动机也离不开诱因和目标。如:知识、分数、考大学、父母 表扬、竞赛等。
二、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一般而言,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是统 一的。表现在学习动机可以促进学习, 提高成绩。

学习动机

学习动机

陈琦、刘儒德主编《教育心理学》笔记——第四章学习动机第一节学习动机概述一、学习动机的概念(一)学习动机的含义学习动机是引发和维持个体学习活动,并将学习活动引向一定学习目标的动力机制,这种动力机制表现为推力、拉力和压力三种动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二)学习动机的结构学习动机是由学习需要和诱因两个方面构成的。

学习需要是学生追求学业成就的心理倾向,是社会、学校和家庭对学生的客观要求在学生头脑中的主观反映。

诱因,是指与学习需要相联系的外界刺激物,如家长的奖励、教师的表扬、同伴的赞许等。

诱因吸引学生进行定向的学习活动,以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从而使需要得到满足。

(三)学习动机的作用学习情绪是学生认识客观要求和自身需要之间关系时所伴随的态度体验。

学习准备状态的增强有助于激活相关的背景知识,降低在学习过程中对事物的知觉和反应阈限,大大缩短反应时间,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学习注意状态的集中有助于学生将学习活动指向认知内容和目标,克服分心刺激的影响。

学习动机对学习产生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

1.引发作用当学生对于某些知识或技能产生迫切的学习需要时,就会引发学习内驱力,唤起内部的激动状态,产生焦急、渴求等心理体验,并最终激起一定的学习行为。

2.定向作用学习动机以学习需要和学习期待为出发点,使学生的学习行为在初始状态时就指向一定的学习目标,并推动学生为达到这一目标而努力学习。

3.维持作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是认真还是马虎,是勤奋还是懒惰,是持之以恒,还是半途而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习动机的水平。

4.调节作用学习动机调节学习行为的强度、时间和方向。

二、学习动机与学习效率的关系学习动机对学习效果具有积极的影响。

但是,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并不完全成正比。

过分强烈的学习动机往往使学生处于一种紧张的情绪状态之下,注意力和知觉范围变得狭窄,由此限制了学生正常的智力活动,降低了思维效率。

耶克斯和多德逊定律:三、学习动机的分类(一)内部学习动机与外部学习动机内部学习动机指人们对学习任务或活动本身的兴趣所引起的动机,是与自我奖励的学习活动相联系的动机,动机的满足在活动之内,不在活动之外,它不需要外界的诱因、惩罚来使行动指向目标,因为行动本身就是一种动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PS官方微博 @kingsoftwps
LOGO
成功与失败归因
控制点 稳定的 内部的 成功: 失败: 能力 “我很聪明” “我很笨” 稳定性程度 不稳定的 努力 “我下了功夫” “我实际上没下功夫”
外部的
成功: 失败
任务的难度
“这很容易” “这太难了”
运气
“我运气好” “我运气不好”
LOGO
内部因素 成功 内外维度 失败
自豪(动机提高)
LOGO
•韦纳的一些基本理论(P227面三点) •我国调查后的结论(P227面四点) •对韦纳归因理论的评价:对教育意义 及其不足。(P228面)
LO是一种关于经验选择的潜能, 是个人的一种能力,而且 是在充分认识个人需要和环境信息的基础 是个体的一种需要 上,个体对行动所做出的自由的选择。
内在动机
内化动机
外在动机
外部动机与内在动机的比较
动机来源 情绪 态度 对学习的影响 坚持性更差, 运用的学习策 略较少,取得 的学习成绩更 差。
外部动机
外界的奖励 、惩罚、期 望等
更低的生活 满意度,更 高的焦虑
内部动机
学习的价值 、作用,兴 趣快乐
更高的生活 满意度
坚持性更强, 并且能运用更 多的学习策略 取得的学习成 LOGO 绩更好。
LOGO
三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动机具有加强学习的作用
学习动机强度与学习效率并不完全成正比 “最佳水平” “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LOGO
LOGO
四:学习动机的分类
1、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
内部动机:人们对学习本身的 兴趣所引起的动机 外部动机:人们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
动机,动机的满足不在活 动之内而在活动之外
•自我决定行为源自于自我高度整合的动机, 包括内在动机及高度内化的外部动机。 •该理论强调在学习动机激发的重点在于外部 动机的内化。(对教育的启示) •外部动机到内部动机的发展轨迹 外部动机 内摄性动机 认同性动机 内在动机
LOGO
谢谢观赏!!!
WPS Office
Make Presentation much more fun
LOGO
学习动机理论
•自我决定理论 •归因理论
•归因理论
•最为强调认知的观点 当前对实践影响最大的加利 福利亚大学的美国心理学家 伯纳德·韦纳教授。 他认为人们对行为成败原因 的分析可归纳为以下四个原 因:能力、努力、任务难度 和运气。
LOGO
普心所学
LOGO
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将之纳入以下 三个维度之内: 1、控制点(因素源) 2、稳定性 3、可控性
LOGO
{
2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附属内驱力
认知内驱力:一种要求了解和理解的需要, 要求掌握知识的需要,以及系统地阐述问题 并解决问题的需要 自我提高的内驱力:个体因自己的胜任能力 或工作能力而赢得相应地位的需要
附属内驱力:一个人为了保持长者们(如家长 教师等)的赞许或认可而表现出来的把工作 做好的一种需要
LOGO
关联因素
1、动机与兴趣(指向某一活动的内在倾向。 直接、间接兴趣) 2、动机与需要(内部条件并以此为基础) 、诱因(外在刺激)的关系 3、动机与态度(由认知、情感、行为组成) “认知失调” 4、动机与期待抱负水平
LOGO
兴趣的三层次理论
志趣
乐趣
有趣
LOGO
二学习动机的作用
引发作用 动向作用 维持作用 调节作用
第一节
学习动机概述
学号16-19:邱维英、娄飘、彭奕程、陈敏、黄晶晶
学习动机概述
学习动机及其相关概念 学习动机的作用 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 学习动机分类
LOGO
一:学习动机及其相关概念
学习动机:是指激励并维持学生朝向某一目 的的学习行为的动力倾向。 学习动机及其关联因素: 兴趣、需要、态度、期待、个人价值观、 外来鼓励、志向水平、学习后果等
该理论认为人类有机体一直在争取自主性 、自我决定感和他人归属感,以满足胜任 感、归属感和自主感三种基本的心理需要。
LOGO
德西曾进行过一次著名的实验
•实验证明:当一个人进行一项愉快得活 动时,给他提供奖励结果反而会减少这 项活动对他内在得吸引力。这就是所谓 得“德西效应”。
LOGO
自我决定 理论
外部因素
内部因素 外部因素
LOGO
稳定因素 成功 稳定性维度
自豪(动机高)
不稳定因素
稳定因素 不稳定因素
侥幸
绝望 生气
失败
LOGO
可控因素 成功 控制性维度
积极争取成功
不可控因素
可控因素 不可控因素
不会产生过大动力 继续努力
失败
绝望
最大的问题:把失败归因于内部的稳定 的不可控,会产生习得性无助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