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赛道》评审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赛道》评审标准一、课程设置评分表(占比45%)(一)课程定位及目标(10分):1.围绕国家发展需求和学校办学定位设置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深度融合,体现就业育人理念,突出专业性、前瞻性、实操性。
2.课程目标落实立德树人要求,以服务学生发展为中心,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选择职业和工作岗位、提升学生生涯规划能力和求职就业能力,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
3.合理确定课程开设年级、学时及学分。
4.采取多元评价,体现过程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鼓励形成科学规范的量化评价模式。
(二)课程性质(10分):课程正式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结合校情、学情设置必修课或选修课,优先支持必修课。
(三)课程覆盖面(10分):课程面向有就业意愿或求职需要的学生群体开设,优先支持所有学生全覆盖课程(四)课程教师团队(15分):1.课程教师团队带头人具备较高专业素养,熟练掌握生涯教育理论,具备就业指导专业能力,就业工作经验丰富。
2.课程教师团队成员相对稳定,具有良好的梯队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校外兼职教师配备合理,体现所在学校的学科专业或行业特色,满足课程教学实际需要。
3.课程教师团队规模与授课学生覆盖面相匹配。
(五)课程内容(15分):1.课程内容围绕生涯规划指导、就业观念引导、就业政策解读、求职技能提升等其中一个或多个方面组织设计,体现思想性、学术性和时代性相统一,兼顾课程共性与学校个性。
2.强化职业体验和就业实习实践,与理论授课协同配合,提升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鼓励学生结合课程学习完成大赛平台生涯闯关。
(六)教材及教辅材料(10分):1.出版或选用高质量教材,按需组织修订或更新调整。
2.教案、讲义等教辅材料质量高,满足教学需要。
(七)课程建设与改革(10分):1.课程开设5年以上,在建设发展过程中持续改进优化,课程资源等建设成果突出。
2.形成较有特色课程建设模式,教学研究及教改成果丰富,获得代表性教学奖励。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适用专业:护理授课系(部):人文社科部一、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1.课程定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是根据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要“积极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的精神而设置的公共必修课。
它为各专业实现其人才培养目标,达到未来工作岗位素质要求起支撑作用,在整个课程体系中处于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
课程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想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自身职业生涯管理能力和就业能力。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实现人才资源配置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国家人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既关系到广大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社会生活的稳定。
本课程是为提高大学生就业竞争力、顺利就业、适应社会及树立创业意识提供必要的一门指导性课程。
根据现阶段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紧密结合现阶段社会发展形势,积极挖掘学生自我成长、成才潜能,指导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2.课程设计思路紧密结合现阶段社会发展形势和当代高职院校学生的现状,结合护理专业高职生就业、成才的真实案例,采用以课堂教学为主、以个性化就业指导为辅,理论和实践课相结合。
在每章节的理论教学之中,有针对性地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如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自我测评等,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参与性;结合护理专业学生的岗位体验周,让学生走出校园、贴进岗位,并密切关注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进行指导帮助的个性化实践教学,切实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本课程于第一学年上学期开设,共32课时,其中课堂集中讲授16课时,课外实践16课时。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主,个性化就业指导为辅,理论和实践课程交替进行的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大学生顺利就业、适应社会及树立创业意识提供必要的指导。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The manuscript can be freely edited and modified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一、教学对象:在校大学生二、课程性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现阶段作为公共课;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三、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使学生在三个方面实现发展:一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做出努力的积极态度..二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清晰地了解自身角色特性、未来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三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具备自我认识与分析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四、能力要求1、职业态度转变要求:了解职业角色知识和能力要求;建立积极正确的职业态度..2、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能力要求:使学生树立自己的专业意识;增加专业兴趣;初步确定就业行业去向..更好地了解自己;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3、人际交往能力要求:掌握与同学、老师、上级、同事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方法和技巧..4、求职就业能力要求:全面提高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等求职就业的能力;增强适应就业市场竞争的能力..五、教学内容本课程在教育过程中全程实施;总课时38学时;分别安排在一、七、八、九、十学期;其中第一学期18学时;第七、八学期计10学时;第九、十学期10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表:六、教学要求及建议1、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态度、观念的转变和技能的获得比知识的掌握重要;态度、观念的改变以及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是课程教学的核心..2、在教学中;使用互动教学法;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的重要性;了解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的过程;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学生要按照课程的进程;积极开展自我分析、职业探索、社会实践与调查、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对自我、职业和环境的认识;做出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3、本课程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可采用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调查、实习见习等方法进行..4、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除了教师和学生自身的资源之外;还需要使用相关的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工具;包括职业测评、相关图书资料等;调动社会资源;采取与外聘专家、优秀毕业生、职场人物专题讲座和座谈相结合的方法..七、考核方式本课程为考查课;采用过程考核、项目考核与结业测试相结合的形式..1、本学期达到总学时1/3学时缺课;取消考试资格;2、过程细则:过程考核分四部分进行;包括:课上项目活动表现、出勤情况、课堂作业、及结业测试..平时出勤情况;占总成绩的15%;课上项目活动表现;占总成绩的20%;课堂作业;占总成绩的15%;结业测试;占总成绩的50% ..3、学生最后成绩为优、良、及、不及四个档次..八、教学组织1、本课程由学院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研室负责组织实施..2、课程由教研室进行统一实施与安排;由院教务处、督导处全程检查与督导..3、由教研室统一制定期末考核试题;学生课上作答;统一收卷;期末录入总成绩..九、教学评价一学生评价1、评价内容方面;要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实际形成的职业发展规划能力两大方面进行评价..职业发展规划是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需要评价学生职业发展规划能力;包括对个人和工作世界的了解程度、短期和长期职业发展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情况..2、评价重点方面;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应加强过程评价..提倡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记录职业发展规划过程中的自我了解、职业了解和职业决策过程..3、评价方式方面;要采用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对于知识可以使用考试等量化的评价方式;对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以及老师和学生的访谈等方式进行..二教师评价1、通过教评教、学评教等方式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力效果进行评价考核..2、通过课程教学交流会及示范课的形式;定期组织所有任课教师和相关部门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总体评价..3、教研室对任课教师进行不定期听课活动;以规范、监督教师教学质量..3、根据学院教师管理条例对教师进行评价..。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Last updated on the afternoon of January 3, 2021《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一、教学对象:在校大学生二、课程性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现阶段作为公共课,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使学生在三个方面实现发展:(一)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做出努力的积极态度。
(二)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清晰地了解自身角色特性、未来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
(三)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具备自我认识与分析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四、能力要求1、职业态度转变要求:了解职业角色知识和能力要求,建立积极正确的职业态度。
2、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能力要求:使学生树立自己的专业意识,增加专业兴趣,初步确定就业行业去向。
更好地了解自己,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3、人际交往能力要求:掌握与同学、老师、上级、同事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方法和技巧。
4、求职就业能力要求:全面提高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等求职就业的能力,增强适应就业市场竞争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本课程在教育过程中全程实施,总课时38学时,分别安排在一、七、八、九、十学期,其中第一学期18学时,第七、八学期计10学六、教学要求及建议1、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9.13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二○一五年九月《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1、课程性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作为公共课,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2、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理念:以培养正确的职业意识、规划科学的职业生涯、掌握有效的求职技能为主线,以提升学生求职择业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全面实施学生职业发展及就业指导与专业岗位要求、人生目标相接轨的理念。
思路:四个模块全面覆盖,有序推进,逐层深入。
一年级上学期:“专业认知”奠基,提高学生专业意识,实施学业规划。
一年级下学期:“职业规划”夯实,培养学生职业意识,制定职业规划。
二年级上学期:“创业意识”升华,挖掘学生创业潜力,拓展就业空间。
二年级下学期:“求职能力”强化,掌握求职择业技巧,叩开职业之门。
3、课程目标课程教学目标具体分解为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内容如下: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
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5、实施建议5-1教材及参考资料建议(1)教材选用要求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年版;(2)参考资料选用建议职前教育网络学堂。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大纲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学大纲(专科)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学分数:2学时数:40适用专业:适用于护理专科专业教学需要,其它专业可作参考。
二、课程地位和任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作为公共必修课,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创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人才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技能、生涯决策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求职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三)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第一章绪论一、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职业、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并了解整体课程的目的熟悉:认识到职业规划与自身职业发展的关系了解: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和考核方式以及职业规划的影响因素二、重点与难点职业生涯规划是应用性和操作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带着合理的期望能够认真、完全投入课堂,建立课堂规则,使学生为自己的职业发展负责并引起学生的极大兴趣三、教学时数2学时四、教学内容第一节认识职业规划1、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和考核方式2、建立课堂规则3、什么是职业、生涯和职业生涯规划第二节职业规划的内容职业规划的方法第二章认识自我一、教学目标与要求掌握:兴趣对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有重要影响熟悉:明确自己的霍兰德代码并找出与此相对应的职业了解:使用霍兰德模型来对职业进行考评二、重点与难点1.重点是帮助学生看到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的可行性和现实性2.难点在于学生可能容易受类型名称或描述的影响而产生曲解以及由于缺乏自我认识而导致的错误判断自己的兴趣类型。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作为所有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既强调职业在一个人生涯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的自主意识,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通过课程教学,大学生应当在态度、知识和技能三个层面达到以下目标。
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个人的职业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大学生就业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掌握职业生涯规划书、创业规划书的写法。
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基本职业素质,比如职场礼仪、沟通技能、团队合作精神、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能理解学习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的意义;(2)能掌握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方法;(3)能理解并掌握择业应具备的能力;(4)能掌握和运用应聘技巧;(5)能掌握国家、教育部及四川省的就业方针政策;(6)能掌握当前就业形势与专业就业前景;(7)能掌握就业协议书的相关知识并独立进行签订协议;(8)能掌握相关就业手续的办理程序。
(9)能理解创业的基本概念;(10)能理解企业的含义与类型;(11)能理解并掌握我国创业环境与扶持政策;(12)能理解和评价创业精神的概念和原理;(13)能了解创业的方式方法;(14)能掌握评估创业者素质和能力的要领,并进行自我提升;(15)能掌握产生与识别企业想法的要领;(16)能掌握组建企业的基本流程;(17)能掌握企业申报的基本程序;(18)能掌握企业经营与管理的要领;(19)能掌握创业计划书撰写的要领;2、能力目标(1)能熟悉社会上一些行业的发展特点和趋势,了解职业要求;(2)能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形成合理的就业期望;(3)能进行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撰写一篇符合要求的规划书,熟悉求职择业方法和技巧;(4)能熟练掌握就业协议书填写与就业手续办理程序;(5)能撰写创业计划书的基本写法,掌握创业企业的开办程序和运营知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一、教学对象:在校大学生二、课程性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现阶段作为公共课,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
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与生涯管理能力。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使学生在三个方面实现发展:(一)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与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与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与社会发展主动做出努力的积极态度。
(二)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清晰地了解自身角色特性、未来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
(三)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具备自我认识与分析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与人际交往技能等。
四、能力要求1、职业态度转变要求:了解职业角色知识与能力要求,建立积极正确的职业态度。
2、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能力要求:使学生树立自己的专业意识,增加专业兴趣,初步确定就业行业去向。
更好地了解自己,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3、人际交往能力要求:掌握与同学、老师、上级、同事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方法与技巧。
4、求职就业能力要求:全面提高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与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等求职就业的能力,增强适应就业市场竞争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本课程在教育过程中全程实施,总课时38学时,分别安排在一、七、八、九、十学期,其中第一学期18学时,第七、八学期计10学时,第九、十学期10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表:六、教学要求及建议1、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就是集理论课、实务课与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类型:理论+实践课学时:36适用专业:所有专业学生必修一、课程性质和设计思路1、课程性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是大学生必修课之一,本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以2007年教育部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为指导,在内容的确定上力求实践性、科学性与系统性,突出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增强针对性,注重实效。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既强调职业在人一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高职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通过激发高职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主动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掌握全面的择业与创业方法,促使大学生科学地规划自身的未来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2、课程标准设计思路:《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是一门将西方经典生涯规划理论和本土化学生发展规律有机融合,以人本化、实践性、发展性为导向的系统、规范、科学的课程。
人本化是以学生为本,具体来说就是充分认识学生的成长规律、充分考虑学生的教育需求、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充分调动学生的能动力量。
实践性是在课程教学中始终树立和贯彻“实践育人”理念,在理论知识和教师讲授的同时,加大与课程内容相关的教学互动和实践活动的比重,达到学以致用、以用促学的良好效果。
发展性是指课程不是以帮助学生发现和解决自身就业的问题而设的,而是以关注学生长期职业发展、提升学生生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学生自我效能感和生涯幸福感为目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由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养提升、求职技能强化三部分组成,贯穿于大学教育全过程。
二、课程目标通过专门课程教学,学生应当在职业态度、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创业知识和技能三个方面均实现发展。
1.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促进高职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做出积极的努力。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二〇一三年一月修订)一、课程的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类别:公共必修课学时分配:36学时二、课程性质与任务(一)课程性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简称《就业》),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教高厅【2007】7号)、《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做好2009年全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辽政办发【2009】34号)、《辽宁省促进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规定》(辽宁省人民政府令第232号)与《关于进一步做好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通知》(辽教办发【2010】78号)等有关文件与法规精神,结合我省高职高专院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实际,制定本教学大纲。
(二)课程任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是我省普通高等院校开设的公共必修课程,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终身发展。
通过激发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创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与创新能力。
三、课程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当基本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较为清晰地认识自己的特性,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高校毕业生市场、劳动力市场、人力资源市场的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创业的基本知识。
(二)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当掌握自我探索能力,信息搜索与管理能力,生涯决策能力,求职能力、创业的基本能力等,还应该通过课程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能力,比如,沟通能力,问题解决能力,自我管理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等。
(三)德育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应当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与意识,主动培养质量意识、责任意识、服务意识与规范意识,自愿为个人的生涯发展与社会发展主动付出积极的努力。
11.《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1)课程标准
三、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生涯规划基本理论及应用; (2)掌握自我认知中兴趣、性格、技能、价值观探索的内容及方法; (3)了解职业环境、就业政策相关的知识,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信息、相关的职业分 类知识; (4)了解生涯决策理论及方法; (5)掌握目标制定及生涯管理的内容及方法。 2.能力目标 (1)培养自我认知的能力; (2)培养职业探索及职业信息搜索与分析的能力; (3)培养生涯决策、职业管理与执行能力; (4)培养学生的各种通用能力,比如沟通、问题解决、自我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等。 3.素质目标 (1)提升自主规划、自我管理、全面发展的素质;
进自己的决策模式。引导学生
2.决策相关理论;决策模型在职业生涯与 将决策技能应用于学业规划、
发展决策过程中的应用;
职业目标选择及职业发展过程。
3.做出决策并制定个人行动计划;
4.识别决策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提高问题
解决技能;2
5.识别决策过程中的消极思维,构建积极
的自我对话。
通过介绍可操作性的目标制定
团队合作、组织管理、客户服务等)的要 需要的专业技能、通用技能,
求;识别并评价自己的通用技能;掌握通 以及对个人素质的要求,并学 2
用技能的提高方法; 会通过各种途径来有效地提高
3.目标职业对个人素质(自信、自立、责 这些技能。
任心、诚信、时间管理、主动、勤奋等)
的要求;了解个人的素质特征;制定提高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1)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 0230021 课程类别 公共必修课
适用专业 各专业 总学时
30
适用类别
考核形式
考查
学分 理论学时 实验/实践学时 执笔人 丁君
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课程性质:限选课,考查课参考学时:56,其中第二课堂24学时,四个学期学习,每学期开设8学时。
参考学分:2职业方向:无资格证书:学生所学专业对应的执(职)业资格证书适用对象:高职各专业学生一、学习领域定位《大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是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程,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关注的是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讲,专业课,公共课、选修课等各类课程都应该从属于学生的职业发展教育,都应该以职业教育为前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提高学生学习职业基础课和职业专业课的自觉性、积极性、主动性。
该课程以职业生涯发展历程为载体,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为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夯实基础。
二、课程设计(一)设计理念本课程作为文化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服务于不同专业,针对和解决大学生的现实困惑,课程运用"体验式"教学方法,围绕如何提高高职学生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力,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未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和创新思维,与行业企业合作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与设计,形成新一轮的课程开发与设计的总体方案,充分体现了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放在培养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和应聘的实践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上。
(二)设计思路课程设置以职业生涯发展历程为主线,结合高职各专业特点确定教学内容。
本课程学时少,为实现教学目标,以课堂学习为引导,以课外思考为探索,以小组行动为平台,与学院、系部、班级活动相结合开展教学活动。
第一学期以稳定学生专业思想、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为主,主要从职业意识、职业认知、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开展教学活动;第二、三学期以实践训练为主,从强化学生求职技能、提高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等方面开展教学活动;第四学期配合学生实习就业,以调整学生角色转换为主开展教学活动。
在教学中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探索学习为主,培养学生的与人沟通、与人合作、数据运用、决绝问题等能力;突出实践技能;加强与专业教学相结合,注重与专业实际工作任务的紧密结合。
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一、教学对象:本专科在校大学生二、课程性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现阶段作为公共课,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使学生在三个方面实现发展:(一)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做出努力的积极态度。
(二)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清晰地了解自身角色特性、未来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
(三)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具备自我认识与分析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四、能力要求1、职业态度转变要求:了解职业角色知识和能力要求,建立积极正确的职业态度。
2、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能力要求:使学生树立自己的专业意识,增加专业兴趣,初步确定就业行业去向。
更好地了解自己,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3、人际交往能力要求:掌握与同学、老师、上级、同事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方法和技巧。
4、求职就业能力要求:全面提高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等求职就业的能力,增强适应就业市场竞争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本课程在教育过程中全程实施,总课时38学时,分别安排在一、七、八、九、十学期,其中第一学期18学时,第七、八学期计10学时,第九、十学期10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表:六、教学要求及建议1、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标准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任务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是高等职业院校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而实践性又较强的一门学科。
本课程对毕业生提供就业政策、求职技巧、就业信息等方面的指导,帮助毕业生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特点选择职业岗位,发挥自己的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通过该课程教学,帮助学生客观的认识自我,了解职业概况和社会需求,把握国家的就业政策及法规,认清现阶段我国就业市场状况和就业形势,调适择业心理,掌握求职择业的方法和技巧,形成和发展职业角色和生活角色,掌握职业信息,成功就业,同时可以达到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的目的,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课程教学目标1.素质目标(1)使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2)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3)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做出努力的积极态度。
2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职业的有关概念、职业生涯设计以及发展、求职就业、劳动合同等相关知识;(2)了解职业道德以及职业道德行为养成,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3)是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
3 .能力目标(1)使学生具备能进行生涯决策、搜集就业信息、求职面试的能力;(2)学会正确的处理与同事、领导的关系,适应新环境,做个受欢迎的人的能力;(3)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4)对创业有正确的认识,具有初步创业能力。
三、参考学时32学时(理论教学20学时,实践教学12学时)。
四、课程学分2学分。
六、教学建议1 .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作用。
充分利用多媒体等信息化教学手段、选用案例教学法、小组讨论法、引导教学法等,使学生牢固掌握必须够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标准
一、教学对象:在校大学生
二、课程性质: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现阶段作为公共课,既强调职业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又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
通过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树立正确的就业观,促使大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并努力在学习过程中自觉地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三、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教学,使学生在三个方面实现发展:
(一)态度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树立起职业生涯发展的自觉意识,树立积极正确职业态度和就业观念,把个人发展和国家需要、社会发展相结合,确立职业的概念和意识,愿意为实现个人的生涯发展和社会发展主动做出努力的积极态度。
(二)知识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职业发展的阶段特点;清晰地了解自身角色特性、未来职业的特性以及社会环境;了解就业形势与政策法规;掌握基本的劳动力市场相关信息、相关的职业分类知识以及就业创业的基本知识。
(三)技能层面: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大学生具备自我认识与分析技能、信息搜索与管理技能、生涯决策技能、求职技能等,提高学生的各种通用技能,比如沟通技能、问题解决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人际交往技能等。
四、能力要求
1、职业态度转变
要求:了解职业角色知识和能力要求,建立积极正确的职业态度。
2、自我认识、自我规划能力
要求:使学生树立自己的专业意识,增加专业兴趣,初步确定就业行业去向。
更好地了解自己,建立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3、人际交往能力
要求:掌握与同学、老师、上级、同事建立良好合作关系的方法和技巧。
4、求职就业能力
要求:全面提高掌握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和可塑性、沟通协调能力以及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等求职就业的能力,增强适应就业市场竞争的能力。
五、教学内容
本课程在教育过程中全程实施,总课时38学时,分别安排在一、七、八、九、十学期,其中第一学期18学时,第七、八学期计10学时,第九、十学期
10学时具体教学内容安排如下表:
六、教学要求及建议
1、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课、实务课和经验课为一体的综合课程。
态度、观念的转变和技能的获得比知识的掌握重要,态度、观念的改变以及学生职业素质的提高是课程教学的核心。
2、在教学中,使用互动教学法,充分发挥师生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认识到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的重要性,了解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的过程;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引导,学生要按照课程的进程,积极开展自我分析、职业探索、社会实践与调查、小组讨论等活动,提高对自我、职业和环境的认识,做出合理的职业发展规划。
3、本课程应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教学可采用课堂讲授、典型案例分析、情景模拟训练、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社会调查、实习见习等方法进行。
4、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
除了教师和学生自身的资源之外,还需要使用相关的职业生涯与发展规划工具,包括职业测评、相关图书资料等;调动社会资源,采取与外聘专家、优秀毕业生、职场人物专题讲座和座谈相结合的方法。
七、考核方式
本课程为考查课,采用过程考核、项目考核与结业测试相结合的形式。
1、本学期达到总学时1/3学时缺课,取消考试资格;
2、过程细则:
过程考核分四部分进行,包括:课上项目活动表现、出勤情况、课堂作业、及结业测试。
平时出勤情况,占总成绩的15%;
课上项目活动表现,占总成绩的20%;
课堂作业,占总成绩的15%;
结业测试,占总成绩的50% 。
3、学生最后成绩为优、良、及、不及四个档次。
八、教学组织
1、本课程由学院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教研室负责组织实施。
2、课程由教研室进行统一实施与安排,由院教务处、督导处全程检查与督导。
3、由教研室统一制定期末考核试题,学生课上作答,统一收卷,期末录入总成绩。
九、教学评价
(一)学生评价
1、评价内容方面,要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以及实际形成的职业发展规划能力两大方面进行评价。
职业发展规划是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的,需要评价学生职业发展规划能力,包括对个人和工作世界的了解程度、短期和长期职业发展目标的制定和实施情况。
2、评价重点方面,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应加强过程评价。
提倡每个学生建立成长档案,记录职业发展规划过程中的自我了解、职业了解和职业决策过程。
3、评价方式方面,要采用定量和定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对于知识可以使用考试等量化的评价方式;对实际操作能力,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以及老师和学生的访谈等方式进行。
(二)教师评价
1、通过教评教、学评教等方式对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能力效果进行评价考核。
2、通过课程教学交流会及示范课的形式,定期组织所有任课教师和相关部门对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进行总体评价。
3、教研室对任课教师进行不定期听课活动,以规范、监督教师教学质量。
3、根据学院教师管理条例对教师进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