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第六单元燃料和燃烧》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6单元燃烧与燃料习题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习题第6单元燃烧与燃料6.1 燃烧与灭火一、灭火的原理1.燃烧的条件2.灭火的原理二、促进燃烧的方法1.增大____________;2.增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爆炸是如何产生的在________的空间内,如果发生急速的________,瞬间放出__________,使气体的体积__________,就会发生爆炸。
爆炸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吗?答案:一、1.可燃性氧气空气着火点2.可燃物空气氧气着火点以下二、1.氧气的浓度2.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三、有限燃烧大量的热迅速膨胀智慧园提示:不一定。
一般地,由燃烧引起的爆炸一定属于化学变化,但如锅炉爆炸、汽车轮胎爆炸等是由于气体迅速膨胀,压力快速增加,超过容器的极限压力而发生的,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几种常见的灭火方法【例题】(2011·重庆中考)如图四支蜡烛都将熄灭,其中一支熄灭的原因与另外三支不同的是( )。
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对灭火原理的认识。
解析:A、C、D均采用隔绝空气(或氧气)的方法将蜡烛熄灭;B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将蜡烛熄灭。
答案:B1.(2011·聊城中考)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烟火”的是( )。
2.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甲烷B.二氧化碳C.氧气D.氮气3.森林和草原着火往往设置一条防火隔离带。
设置防火隔离带的目的是( )。
A.隔绝空气B.开辟道路以利于运水灭火C.隔离可燃物D.使可燃物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4.关于易燃和易爆物品的生产、使用、运输、贮存方法不正确的是( )。
A.存放时要露天放置,紧密堆积B.搬运取用时要轻拿轻放,不能摔、砸和撞击C.运输时,避开人口稠密区D.生产厂房、仓库等建筑物与周围建筑物之间要留有足够的防火距离5.燃烧是人类最早利用的化学反应之一,人类已有几十万年的利用燃烧反应的历史。
燃烧需要具备的条件是( )。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含答案)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一、单选题1.晶晶同学的化学复习笔记本上有如下记录,你认为错误的是A.在盛有石蕊试液的试管中通人二氧化碳气体,溶液不变色B.化学反应发生时不一定能观察到明显的现象C.配平化学方程式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D.元素化学性质与其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关2.下列有关金刚石、石墨、C60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是由碳元素组成B.都是黑色固体C.都能导电D.硬度都很大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下列措施和行为不利于留住“绿水青山”的是A.为了购物方便,提倡使用塑料袋B.减少城市穿霾,提倡公交出行C.积极参加义务植树,增加绿地面积D.生活垃圾分类投放4.防火、灭火、自救等安全知识是每个中学生都应该了解的生活常识,从化学角度看,下列做法错误的是A.用明火检验燃气是否泄漏B.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C.室内着火时不急于打开门窗D.火场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5.要确保室温下一杯(约100mL)澄清的石灰水为饱和溶液。
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A.将石灰水用冰水冷却B.通入二氧化碳气体C.加一药匙氢氧化钙粉末振荡后静止D.添加适量的水6.常温下将块状大理石投入足量稀硫酸中,刚开始能产生气体,但很快就停止了。
而将大理石粉末逐步加入足量稀硫酸中却能持续产生气体。
由此得出的结论或推理正确的是( )A.块状大理石与大理石粉末的组成不同B.反应物之间接触面积越大,越有利于反应进行C.物质间能否发生反应只与反应物的条件有关D.反应物之间不接触也能发生化学反应7.下列主体知识的归纳中,都正确的一组是A.生活常识:取暖防中毒——煤炉上放一壶水、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B.节约意识:用剩药品——应放回瓶、取用药品——应取少量C.安全常识:厨房煤气泄漏——打开排气扇、电器着火——用水浇灭D.环保意识:使用含磷洗衣粉——会污染水源、减少白色污染——使用可降解塑料8.下列关于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氮气、氩气可以作焊接金属的保护气B.任何物质都能在氧气中燃烧C.煤燃烧排放的SO2、NO2等是产生酸雨的主要成分D.二氧化碳可做大棚温室的气体肥料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生铁能完全地溶解在稀硫酸中B.使燃料充分燃烧通常考虑两点:即有足够的空气和燃料与空气有足够大的接触面积C.二氧化碳用来灭火的用途,即与其物理性质有关,又与其化学性质有关D.做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时要进行尾气处理10.根据维生素C能够使淀粉﹣碘溶液褪色的原理,应用如图实验比较两种果汁中维生素C含量的多少。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含答案)

(4)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5)E装置中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6)F装置中蜡烛由下至上依次熄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序号
加入稀盐酸的质量/g
剩余固体的质量/g
第1次
20
11
第2次
20
6
第3次
20
2.8
第4次
20
n
(1)上表中n的数值为___。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___。
(3)求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____。
参考答案
1.C2.D3.D4.A5.C6.B7.B 8.A9.C 10.A11.A12.D13.B14.C15.D
(3)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要爱护水资源。一方面要节约用水,比如_______:另一方面要防治水体污染,比如_______。
20.下列实验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用闻气味法区别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B.看颜色区分过氧化氢和水
C.用燃烧产物鉴别H2、CO、CH4D.用________的方法区别铁粉和碳粉
(1)物质己是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甲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序号)。
a.图中的反应一定都有气体生成
b.乙生成甲和丁一定需要点燃
c.戊转化成甲可能发生置换反应
d.丁和己中含有相同元素
四、实验题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和燃料检测题鲁教版

燃烧与燃料(本试卷总分100分.考试时间45分钟)相对原子质量:H-1 S –32 O--16题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号答案下列图标不适合在加油站使用的是2.下列能源中.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且取之不尽的天然能源....是A.氢气B.太阳能 C.天然气 D.石油3.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所需的热量.主要由哪种能量直接转化而来A.太阳能 B.化学能 C.动能 D.电能4.下列能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由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是A.水力发电 B.风力发电 C.太阳能发电 D.燃料电池发电5.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为实现空气质量达标.合理的做法是A.煤炭直接燃烧 B.秸秆焚烧还田 C.开发清洁能源 D.提倡多开车6.下列有关灭火器原理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清除可燃物 B.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C.隔绝空气 D.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7.同时进行以下实验.蜡烛火焰最先熄灭的是8.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合理利用和控制燃烧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B.只有燃烧反应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C.增大可燃物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可促进燃烧D.煤炉生火时.用木材引燃是为了提高煤的着火点9.右侧有关图标或实验操作正确的是10.当你受到来自不良环境的威胁对.必须保护好自己的身体。
如被困在火灾现场时.可采取的措施是①打119火警电话求救②烟很大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③有烟雾的地方要蹲下或匍匐前进④立即打开所有门窗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11.一种新型绿色电池——燃料电池.是把H2、CO、CH4气体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电池所需燃料的理由是A.都是无毒无害气体 B.在自然界都大量存在C.都可以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D.燃烧产物均为CO2和H2O12.近年频繁发生的有关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一次次给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含答案)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J一、单选題(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做法正确的是()A.不慎碰倒酒精灯,酒精在桌面上燃烧起来,立刻用嘴吹灭B.炒菜时油锅着火了,立即用锅盖盖灭C.正在使用的家用电器着火了,立即用水浇灭D.在煤炉旁边放一盆水,防止一氧化碳中毒2.卞列图标不属于消防标志的是3.兰州市政府去年冬季对个体用户实行定时定点点燃蜂窝煤,并要求使用低硫优质煤, 主要是为了防止卞列哪种气体对空气的污染A.SO:B.COC.CO:D.NOc4.卞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玻璃管插入带孔橡皮塞,先把玻璃管插入的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B.玻璃仪器的内壁没有水珠说明该玻璃仪器己经洗净C.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质量时,先加质量小的眩码再加质量人的祛码D.为了节约药品,用剩余的药品必须放回原瓶5.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点燃蜡烛,生成二氧化碳和水B、铁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大量白雾6.卞列几种常见的物质中,不含有机物的是A.牛奶B.矿泉水C.食■醋D.柠檬汁7.大庆被誉为“天然百湖之城,绿色油化之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石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是含多种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B.石油、煤、天然气都是化石燃料C.氢气燃烧的热值高,产物是水,它是理想的高能和洁净燃料D.我国是世界上石油蕴藏量最丰富的国家,因此可以无节制地使用石油资源8.实验室里鉴别卜•列各组物质,括号中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比较硬度)B.二氧化碳和氧气(带火星木条)C.蒸憎水和双氧水(加入HnOjD.蔗糖和食盐(品尝味道)9.卞列关于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A.组成:均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性质:都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C.用途: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一氧化碳气体可作燃料D.危害: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一氧化碳会引起中毒10•下列鉴别物质的方法,不可行的是()A.用肥皂水区别硬水和软水B.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和皿C.用酚酿试液鉴别桶盐酸和澄清石灰水D.用水鉴别NaOH和CaCO3固体11.在探究二氧化鎰、氧化铜、氧化铁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时,几位同学在控制变量的问题上提出了不同的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A.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同B.催化剂的质量一定相同C.反应前过氧化氢溶液的温度一定相同D.反应容器的体积一定相同12.从分子的角度分析,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人小随温度的升降而改变C.二氧化碳和干冰都能灭火,说明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性质相同D.H:在CL中燃烧生成HC1,说明分子可以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13.氧气和二氧化碳在性质上的相似点有()①都是气体②都可用于灭火③都是氧化物④都易溶于水⑤通常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大.A.®©B.①②⑤C.①②®④D.①③⑤14.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A.C+0:井》CO,B.Fe+O2^^Fe3O(C.御+02―C02+H:0D.Cu+加热》CuO15.实验室用大理石和桶盐酸反应制备CO:,卜•列装置(省略了夹持仪器)中属于能用于制备C0,的发生装置,且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的是A.AB.BC・CD.D二、填空题16.碳及碳的化合物在人类生产生活中应用广泛,随着科技的不断涌现。
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中考化学一轮复习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第一课时◆基础知识:一、燃烧和灭火1、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分别是①;②;③。
根据燃烧的条件,灭火常采取的方法有:2、影响燃烧现象的因素有:可燃物的性质、、。
促进可燃物完全燃烧的措施有:①;②。
3、爆炸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引起的爆炸指的是可燃物在空间内发生,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而引起的,如火药爆炸,煤气爆炸等。
注:一切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液体的蒸气、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或氧气)混合遇明火均有可能发生爆炸,因此可燃性气体点燃前均必须。
二、燃料和能量1、三大化石燃料是指、和,它们都属于物,是不可再生能源。
(1)煤:“工业的粮食”,主要含元素,燃烧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有:SO2、NO2、CO、烟尘等(2)石油:“工业的血液”,主要含元素。
(3)天然气:主要成分(化学式为),是较清洁的能源。
2、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1)石油:石油分馏(属于变化),石油化工(属于变化)(2)煤:煤的气化、液化和焦化(都属于变化)3、两种绿色能源:沼气、乙醇(1)沼气的主要成分:甲烷甲烷的化学式: CH4(最简单的有机物,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有机物)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可燃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乙醇 (俗称: , 化学式)化学性质: 可燃性(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乙醇汽油:优点(1)节约石油资源(2)减少汽车尾气(3)促进农业发展(4)乙醇可以再生◆考点梳理:1、知道燃烧的概念、燃烧的条件及灭火的原理和方法。
2、掌握化石燃料的成分,认识其对人类的作用及燃烧产物的危害。
◆过程方法:例1:住宅或商场等地发生火灾,消防人员用高压水枪灭火,水在灭火中的主要作用是()A.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B.使大火隔绝空气中的氧气C.降低温度到燃烧物着火点以下D.水分解出不能助燃的气体解析:灭火通常从三个方面考虑:设法降低火焰温度,使之在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设法切断火与可燃物接触;设法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含答案)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下列有关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变化伴随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B.燃烧都会发出光能和热能C.对于电池充电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绿色植物吸收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2.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B.在加热或高温的条件下,CO能与许多金属氧化物反应C.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D.金刚石、石墨和C60的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3.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A.爆炸B.升华C.燃烧D.蒸馏4.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多个物种,一颗星球,一个未来”,下述不符合此主题的是A.提倡“低碳生活”B.开发绿色能源C.使用难降解的塑料制品D.分类回收垃圾5.学习化学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书、档案失火,用泡沫灭火器扑灭B.发现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C.被困火灾区,要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匍匐前进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加水灭火6.欲量取30mL稀盐酸,最好选用的量筒是()A.10mL量筒B.10mL和20mL量筒C.50mL量筒D.100mL量筒7.下列对某一主题知识归纳有错误的一组是( )A.物质的构成B.性质与用途C.化学之最D.化学与生活8.下列事故的处理方法不正确的是:A.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做灯火实验B.档案资料起火,立即用泡沫灭火器灭火C.发生煤气中毒,立即把中毒人员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D.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9.我们要把辽阳建设成“天蓝、地绿、水净”的美丽城市,下列做法与此相违背的是()A.开发利用清洁能源B.露天焚烧作物秸秆C.回收利用废旧电池D.合理施用农药化肥10.下列图片中不属于化学对人类贡献的是()A.二氧化碳制化肥B.温室效应造成地球气候异变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D.C60用于超导11.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A.将煤制成蜂窝状,是为了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B.电器着火时可以用水扑灭C.风把蜡烛吹灭是因为蜡烛的着火点降低了D.高温物质与氧气接触即可燃烧12.下列物质的用途,只利用物质化学性质的是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大理石用作装饰材料C.二氧化碳用于灭火 D.食醋用于清除水壶中的水垢13.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检验、性质、制备和用途的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火焰立即熄灭,证明瓶内原有气体就是二氧化碳B.干冰能用于人工降雨C.用块状石灰石和稀硫酸迅速制备二氧化碳D.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14.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如下图所示(小圆圈代表碳原子)。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含答案) (1)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一、单选题1.下列物质的性质与所对应的用途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干冰升华吸热——用于人工降雨B.金刚石硬度大——用于切割玻璃C.石墨能导电——可作电极D.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用于急救病人2.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硬度都很大B.CO和CO2都具有还原性C.CO2可作为气体肥料,CO可作燃料D.CO和CO2都能用于灭火3.如图标志是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A.B.C.D.4.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B.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C.一氧化碳能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导致中毒D.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能燃烧和灭火5.古人讲“人要实,火要空”,下列对“火要空”的理解正确的是A.隔绝空气B.移除可燃物使火熄灭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利于空气流动,为可燃物提供充足的氧气6.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关系不合理的是A.石墨做电池电极―导电性B.焦炭做燃料―还原性C.金刚石切割玻璃―硬度大D.活性炭吸附异味―吸附性7.二氧化碳灭火器是将液态二氧化碳压缩在钢瓶中用于灭火。
关于二氧化碳灭火原理或使用方法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通过降低温度灭火B.通过隔绝可燃物与空气接触灭火C.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灭火D.可用于扑救纸质图书或档案着火8.下列关于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碳原子构成的物质B.CO2能使被石蕊染为紫色的干花变红C.高温下,CO和C都能与CuO发生置换反应D.CO具有还原性、可燃性等化学性质,一定条件下可转变为CO29.在餐厅,服务员将盖子合拢熄灭酒精火锅,该灭火方法的主要原理是()A.隔绝空气B.降低可燃物着火点C.清除可燃物D.使可燃物的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10.在温室大棚内生产蔬菜或花卉的过程中,常向棚内施放适量的CO2,其主要目的是A.使害虫窒息死亡,防止植物的病虫害B.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蔬菜等的产量和品质C.产生温室效应,提高棚内的温度D.避免棚内发生火灾11.今年世界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应对气候变化。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试题(含答案)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试题(含答案)1 / 9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一、单选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物质世界是不断运动和变化的。
下列各变化过程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的是( )A .粮食酿酒B .煤气燃烧C .水果榨计D .光合作用2.油锅起火,迅速用锅盖盖灭,其主要灭火原理是( )A .降低食用油的着火点B .清除可燃物C .隔绝空气D .防止食用油溅出3.下列总结性描述中,错误..的是( ) A .试管、烧杯、量筒都可以用作反应容器B .金刚石、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C .CO 、SO 2 、NO 2 都是污染空气的有害气体D .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4.由下列描述不能得出对应结论的是( )A .AB .BC .CD .D 5.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电器着火用水扑灭B .室内起火时打开门窗通风C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D .用明火检查天然气管线是否漏气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生石灰中加入一定量的水:白色固体变成白色浆液,吸收大量的热B .在空气中点燃甲烷:无色气体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C.在空气中点燃镁带:银白色固体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产生白烟,生成白色固体,放热D.将燃着的木炭伸入到氧气中,产生白色火焰,放出热量7.下列灭火方式不正确的是( )A.白磷着火时用沙土盖灭 B.电器着火时立即用棉被盖灭C.酒精灯失火时用湿抹布盖灭 D.油锅着火时立即盖上锅盖停止加热8.下列有关二氧化碳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可由甲烷在足量氧气中充分燃烧产生B.二氧化碳可用燃着的木条鉴定C.二氧化碳在实验室可以用块状石灰石和浓硫酸反应制备D.干冰用于制造舞台云雾中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可能会发生变化B.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一定是燃烧C.化合物至少由两种元素组成,所以由两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化合物D.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10.2019 世界环境日,我国提出了“聚焦空气污染”这一主题。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燃烧与燃料.docx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课时1燃烧与灭火化石燃料的利用广西五年中考命题点1燃烧与灭火1.(’13梧州3题2分)在加油站里应悬挂的警示标志是()2.(’15贵港8题3分)今年5月12日是我国第七个“防灾减灾日”。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扑灭森林火灾,可将大火蔓延路线前的一片树木砍掉,形成隔离带B.室内电器着火,先切断电源,再用灭火器灭火C.把燃气热水器安装在浴室内D.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等场所要严禁烟火3.(’14南宁15题2分)认识燃烧原理可以利用和控制燃烧。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与氧气反应时都会发生燃烧B.只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可燃物就能燃烧C.把木柴架空,可使木柴更充分接触空气而燃烧得更旺D.用嘴吹蜡烛,蜡烛熄灭是因为降低了蜡烛的着火点4.(’11贵港11题3分)2010年11月,上海某公寓楼的装修工违规操作,使电焊火花引燃装修材料,导致火灾,损失惨重。
以下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用水灭火是因为水能降低装修材料的着火点B.通过火场中有浓烟的走廊时应直立跑过C.室内失火时应马上打开门窗通风D.电焊火花使装修材料的温度达到着火点5.(’14梧州11题2分)下列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A.电线老化短路而起火——用水扑灭B.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用水扑灭C.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用大量的水冲洗D.夜间家中发生煤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6.(’15贺州11题2分)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A.夜间发现液化石油气泄漏,应先关掉气瓶的阀门并开窗通风,才开灯检查B.烧碱溶液不小心溅入眼睛,应该用稀盐酸溶液冲洗C.在实验室不小心碰倒酒精灯后酒精燃烧起来,应该用湿布盖灭D.发生火灾时被困火灾区,应该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着地面逃离7.[’15崇左26(2)题1分]能源、环境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2)控制反应的条件可使燃料充分燃烧,从而节约能源。
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并不断鼓入空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中考化学试题汇编——燃料、燃烧.docx

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八)一燃料、燃烧1、(2013襄阳)12.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胃酸过多可适量服用氢氧化钙溶液B.活性炭可以除去冰箱中的界味C.50mL的酒精与50mL的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D.碳酸氢钱属于氮肥2、(2013年鄂州)据报导,某地发生火灾,有三名小孩主还。
这三名小孩采取的措施是:一边用湿毛巾捂住嘴,一•边低姿势询行。
他们在逃牛吋主要利用了A.湿毛巾可以供给水分B.湿毛巾能吸收二氧化碳C.低姿势前行是因为地面附近气压低D.热空气密度小会上升,地而附近有毒气体相对较少3、(2013年鄂州)化学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血红蛋白中含冇铁元素,缺诙会引起人体贫血B.回收废弃的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C.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D.汽油着火可用水扑灭4、(2013年鄂州)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对鉴别方法的认识B.对安全的认识①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搅拌②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后闻气味③区分硫酸鞍和硫酸钾,加熟石灰粉末研磨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②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③海鲜食品喷洒甲醛溶液防腐C・对现象的认识 D.对防锈的认识①气体压缩,气体分子ZI'可的间隔变小②活性炭除去界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③喝汽水打嗝,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人①口行车的支架喷油漆防锈②菜刀用后及时洗净擦干③保留铁锈町防止铁进一步锈蚀C.清除可燃物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5、(2013年鄂州)下列关于石汕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石汕是一种化工产品B.石油是一种混合物C・可利用石油产品发电D.将石汕分馆可得到多种产品7、(2013黄石)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是A.将垃圾实行分类回收和无害化处理B.少用煤发电,多用风力发电C.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D.火力发电厂加高烟囱排放含PM2.5的烟尘8、(2013荆门)(5分)化学源于牛活,生活中很多现象蕴含着化学知识,请你填空:⑴驴皮可作为熬制“阿胶'啲原料,“阿胶”可以作为贫血症患者的滋补品,驴皮和血液(干成分)中含有同一种成分属于六人营养素的一种,这种营养素是 ___________⑵在新农村建设中,许多家庭兴建沼气池。
鲁教版化学九年级上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含答案)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一、单选题1.一氧化碳中毒的原因是A.一氧化碳阻碍了血液循环 B.一氧化碳麻痹了人体的呼吸系统C.一氧化碳造成人体呼吸系统停止活动 D.一氧化碳阻碍了氧气运输2.在生活中我们常会见到与燃烧有关的标志。
下侧标志表示的含义是A.禁止带火种B.禁止吸烟C.禁止烟火D.禁止燃放鞭炮3.草垛或麦秆长期堆放在一起不透风,有可能发生()①爆炸②自燃③蒸发④腐烂⑤溶解A.①②B.②③C.③⑤D.②④4.根据下图所示实验或分析不正确...的是A.A B.B C.C D.D5.日常生活中的下列现象,属于缓慢氧化的是()A.动植物的呼吸B.木炭燃烧C.火药爆炸D.铁丝燃烧6.成语“釜底抽薪”的本意包含着灭火的原理,下列灭火方法也依据这个原理的是A.森林着火开挖隔离带 B.用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C.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用高压水枪灭火7.把燃着的木条放在盛有液态空气的烧杯口,现象是A.木条熄灭B.木条燃烧更旺C.木条燃烧和原来一样D.爆炸8.下列事实或做法解释正确的是()A.铁质水龙头表面镀铬可防锈——改变了金属的内部结构B.着火点、众人拾柴火焰高——可燃物越多,着火点越低,越易燃烧C.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在氧气中硫接触到的氧分子更多D.火灾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防止二氧化碳分子进入呼吸道使人窒息9.互为同素异形体的是A.冰与干冰B.汞与水银C.氧气与液氧D.金刚石与石墨10.下列实验设计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A B.B C.C D.D11.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只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A.灭火B.固体用于人工降雨C.生产汽水、尿素、纯碱等D.用作温室肥料12.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用途中,只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用于灭火B.作光合作用原料C.干冰作冷冻剂D.用于生产碳酸饮料13.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认识中,正确的是①二氧化碳比一氧化碳多一个氧原子;②二氧化碳可供绿色植物光合作用;③久未开启的菜窖中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大;④二氧化碳能使干燥的石蕊纸花变红A.②③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二、填空题14.如图是探究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若燃烧匙中放的是足量红磷,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2)该实验可以推断出氮气具有的化学性质有哪些?______________(3)为了确保该实验成功,对于燃烧物和生成物各有哪些要求.______________15.配制75%酒精溶液时发现75mL的酒精和25mL的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其原因是________。
鲁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检测题(含答案)

B.逃生路线被火封住,应退回室内,打开所有门窗通风
C.处理燃气罐着火:先用浸湿的被褥盖灭,迅速关闭阀门,再转移到安全地方
D.用湿毛巾捂住口鼻,低姿行走到安全通道
5.下列物质的用途及其依据的性质均正确的是
A.金刚石用于制造钻石——金刚石硬度大
B.石墨用作电池的电极——石墨是一种能导电的金属
A.水B.稀硫酸C.紫色石蕊试剂D.燃着的木条
二、填空题
13.生产电脑芯片的材料主要是高纯硅,可以说没有硅就没有我们喜欢的计算机。请运用你学过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地壳中含有大量的硅元素,它的含量仅次于______元素;硅原子中有______个质子;
(2)SiO2是沙的主要成分,工业上制取粗硅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2C Si+2R,其中R的化学式为______;硅能在O2中燃烧生成SiO2,并放出大量的热,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反应基本类型为______反应;有科学家正研究将硅作为新能源;与化石能源相比较,硅燃烧没有CO2排放,因而有助于解决的环境问题是______。
(1)写出F、G两种物质的化学式:F________,G_________。
(2)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3)反应②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反应。
(4)指出D和G在化学性质上的一点不同之处:_______。
19.A﹣G是初中常见的7种物质,它们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C是无色液体,B、F、G是无色气体,其中大量排放F会引起温室效应,D是黑色固体,E在纯净的B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23.为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取石灰石样品与足量稀盐酸在烧杯中反应(假设石灰石样品中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也不溶于水)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 九年级化学鲁教版上册(有答案)

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一、单选题1.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热,因此可作制冷剂,广泛用于食品的冷藏保鲜和冷藏运输等。
干冰的化学式是 A .H 2OB .COC .CO 2D .N 22.下列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产:面粉加工厂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 B .运输:为方便运输,将烟花厂建在市中心 C .使用:家用天然气泄漏时,用打火机检测泄露位置 D .贮存:为节约空间,应将易燃物和易爆物紧密堆积3.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
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正确的是 A .遇到室内起火,迅速打开门窗通风 B .图书馆内图书起火,可用高压水枪灭火 C .高楼住宅发生火灾时,立即乘坐电梯逃生D .遭遇火灾险情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等方式跑离着火区域 4.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符号表达式正确的是 A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2Mg+O MgO →B .过氧化氢实验室制O 2;2MnO 2222H O H +O −−−→ C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43NH HCO 加热−−−−−→422NH +CO +H OD .实验室制CO 2:3222CaCO +HCl CaCl + H O+CO → 5.下列对客观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6.用如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热水的作用只是提供热量B .可燃物温度达到着火点即可燃烧C .向热水中的白磷通氧气,白磷会燃烧D .降低红磷的着火点,红磷也会燃烧7.燃烧时氧气,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含量的变化,形成三条曲线,如图所示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用注射器抽气并振荡,可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B .蜡烛在燃烧后生成了2CO 和2H O 的曲线是a 和cC .数字化实验能为科学探究提供更为直观的证据D .微型实验可探究得出蜡烛燃烧以后的部分产物 8.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B .用小试管收集不纯的氢气,靠近酒精灯火焰,听见尖锐的爆鸣声C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白色的氧化镁D .把二氧化碳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由红色变成紫色9.化学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正确预防、处理事故,可以大大减少生命危险和财产损失。
【最新】鲁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六单元《燃烧与燃料》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版化学教学资料第六单元测试(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湖南娄底)低碳生活就是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
“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的生活,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
低碳不仅是企业行为,也是一项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A.骑自行车上学B.少用纸巾,重拾手帕,保护森林C.用淘米水浇花D.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品,如一次性木筷、塑料杯等2.下列图示中的灭火方法错误的是()图6-13.(辽宁铁岭)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石油加工产品的是()A.煤油B.煤焦油C.汽油D.液化石油气4.(福建泉州)野炊结束后,同学们及时用沙土盖灭火堆,其主要灭火原理是()A. 将可燃物与氧气隔绝B.撤离可燃物C.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 降低可燃物的温度5.如图6-2所示是探究二氧化碳性质的实验。
利用此装置进行实验后,迅速盖上瓶盖振荡,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的现象。
利用二氧化碳的这一性质,可以用来()图6-2A.灭火B.生产饮料C.进行光合作用D.作气体肥料6.(福建莆田)有关燃料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石燃料都是可再生的能源B.氢气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C.石油是由不同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D.煤燃烧时会产生二氧化硫等污染物7.(江苏苏州)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祸首”B.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C.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D.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碳酸饮料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燃氢气与空气的混合物一定会发生爆炸B.稻草、秸秆堆放在不通风的房间内易发生火灾C.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D.发现室内液化气或煤气泄漏,应赶紧打开排气扇把气体排出去,或打电话报警9.下面有关气体的制取、收集和检验方法不正确的是()图6-3A.实验室可用甲装置来制取氧气B.乙装置可用来制取、检验二氧化碳C.收集氢气可用丙装置D.丁装置可用来收集氧气10.某同学设计了实验方案探究排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集气瓶口的合理方向(如图6-4所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年中考化学试题汇编——《第六单元燃料和燃烧》1.(2013.安徽省)自然界中有几千万种含碳物质,并循环转化。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碳循环B .森林的减少对碳的循环没有影响C .金刚石中碳原子间没有间隔D .地下的煤中碳原子是静止不动的 2.(2013.安徽省)二氧化碳和氢气可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甲醇:CO 2+3H 2 CH 3OH+H 2O 。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为CO 2的利用创造了一种新途径B .钌-膦铬合物的质量在反应前后发生了变化C .氢原子数在反应前后发生了改变D .属于复分解反应 3.(2013.庆阳市)“低碳生活”是指返璞归真地去进行人与自然的活动,要求减少生活作息时间所消耗的能量,从而减低碳的排放。
下列活动不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 )A. 短时间不使用电脑,将其转为休眠模式B. 减少使用私家车次数,多乘公交或骑自行车C. 讲卫生,尽量多作用一次性餐具D. 用传统发条式闹钟代替电子钟 4.(2013.上海市)互为同素异形体的一组物质是 ( )A. 氢气与液氢B. 水银与银C. 干冰与冰D. 氧气与臭氧 5.(2013.日照市)科学家成功地利用精密仪器从石墨中分离出单层的石墨片,这是目前世界上人工制得的最薄的材料,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石墨片说法错误的是( ) A .石墨片是一种单质 B .石墨片与C 60是同种物质,具有导电性 C .在一定条件下,石墨片可还原氧化铜D .石墨片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 26.(2013.苏州市)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是引发酸雨的“罪魁”B .二氧化碳固体可用于人工降雨C .二氧化碳可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D .二氧化碳有毒不能制作碳酸饮料 7.(2013.广州市)下列关于碳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CO 和CO 2都可将氧化铜还原成铜 B .CO 2的排放不是导致酸雨的原因C.在室内放一盆澄清石灰水可防止CO 中毒D.铅笔字迹易变模糊是因为常温下石墨化学性质活泼 8.(2013.兰州市) 2013年3月,浙江大学实验室里诞生了世界上最轻的材料——“碳海绵”。
“碳海绵”具备高弹性和疏松多孔的结构,主要成分是石墨烯和碳纳米管(两者都是碳单质)。
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常温下化学性质活泼B. 具有吸附性C. 在一定条件下可还原氧化铜D. 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的产物是CO 2 9.(2013.眉山市)“低碳生活”倡导我们在生活中所耗用的能量、材料要尽量减少,从而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
下列做法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 、教科书循环使用B 、使用一次性筷子,减少疾病传染C 、大量使用私家汽车出行,节约时间D 、大量建设钢铁冶炼厂,促进经济发展10.(2013.泉州市)化学家创造出一种物质“干水”, 其每个颗粒含水95﹪,外层是SiO 2 ,干水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比普通清水高三倍。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干水和干冰是同一种物质 B .干水中的水分子不再运动C .用干水吸收CO 2有助于减缓温室效应D .干水吸收CO 2的过程只发生物理变化 11.(2013•长沙)“两型”社会,提倡“低碳”生活,下列有关碳及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二氧化碳是导致酸雨的主要气体 B. 室内放一盆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C. 大气中二氧化碳消耗的途径主要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D. 金刚石、石墨是碳的单质,而C 60则是碳的化合物12.(2013.日照市)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CH 4、H 2、CO 、CO 2和HCl 中的某几种气体组成。
将此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未见变浑浊,但混合气体的总体积减小,把剩余气体导出后,在O 2中能够点燃,燃烧产物不能使白色CuSO 4粉末变蓝色。
则原混合气体的成份是( ) A .HCl 和CO B .HCl 、H 2和CO 2 C .CH 4和H 2 D .CO 和CO 2 13.(2013.株洲市)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
将一个新鲜的鸡蛋放在盛有足量稀盐酸的玻璃杯中,可以观察到鸡蛋冒气泡,该气泡的主要成分是 ( ) A .H 2 B .CO 2 C .O 2 D .N 2 14.(2013.咸宁市)下列有关二氧化碳的用途中,不正确的是 ( )A .供给呼吸B .作化工产品的原料C .用于灭火D .作气体肥料 15、(2013襄阳)12.生活中化学无处不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胃酸过多可适量服用氢氧化钙溶液 B .活性炭可以除去冰箱中的异味 C .50mL 的酒精与50mL 的水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 D .碳酸氢铵属于氮肥 16、(2013年鄂州)据报导,某地发生火灾,有三名小孩生还。
这三名小孩采取的措施是:一边用湿毛巾捂住嘴,一边低姿势前行。
他们在逃生时主要利用了A .湿毛巾可以供给水分B .湿毛巾能吸收二氧化碳C .低姿势前行是因为地面附近气压低D .热空气密度小会上升,地面附近有毒气体相对较少 17. (2013年鄂州)化学知识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血红蛋白中含有铁元素,缺铁会引起人体贫血 B. 回收废弃的塑料可以减少“白色污染” C. 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D . 汽油着火可用水扑灭 18、(2013年鄂州)以下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 . 对鉴别方法的认识B .对安全的认识①区分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后搅拌②区分棉纤维和羊毛纤维,点燃后闻气味 ③区分硫酸铵和硫酸钾,加熟石灰粉末研磨①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 ②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 ③海鲜食品喷洒甲醛溶液防腐C . 对现象的认识D .对防锈的认识①气体压缩,气体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 ②活性炭除去异味,活性炭具有吸附性③喝汽水打嗝,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①自行车的支架喷油漆防锈 ②菜刀用后及时洗净擦干③保留铁锈可防止铁进一步锈蚀C .清除可燃物D .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 19、(2013年鄂州)下列关于石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 .石油是一种混合物C .可利用石油产品发电D .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d eA B C D20、(2013黄石)下列做法中,不利于保护和改善环境的是A.将垃圾实行分类回收和无害化处理B.少用煤发电,多用风力发电C.尽量使用公共交通工具或步行D.火力发电厂加高烟囱排放含PM2.5的烟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11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21、(2013荆门)(5分)化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很多现象蕴含着化学知识,请你填空:⑵在新农村建设中,许多家庭兴建沼气池。
沼气的主要成分是(填分子式);⑶酒精泼洒到餐桌上着火,用湿抹布盖灭,主要是利用灭火原理中的;⑸汽车尾气是空气的主要污染源,燃油不完全燃烧会产生有毒气体(填分子式)21、(2013十堰)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功。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40℃。
[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探究]装入药品,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
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现象分析](1)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被引燃,说明燃烧不能缺少的一个条件是,足量的白磷在锥形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瓶内剩余气体燃烧(填“支持”或“不支持”)。
写出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2)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
(3)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射出来,②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约4mL时停止下流。
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22.(2013.北京市)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
(2)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和天然气,它们都含有碳元素,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写化学式)。
(3)很多天然矿石中含有碳元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锰( MnCO3),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
(4)在 440℃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C)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碳海绵”是已知最轻的固体材料(如下图所示),由碳元素组成,具有多孔结构,弹性好。
它对石油有很强的吸附能力(不吸水),将吸入的石油挤出后仍可恢复原状。
下列关于碳海绵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序号)。
A.具有吸附性 B.可重复使用 C.可处理海上石油泄漏23.(2013.大连市)物质的用途与其性质密切相关。
(1)医疗急救时需要氧气,是因为氧气能。
(2)用墨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够保存很长时间不变色的原因是。
(3)图书资料着火时,可用二氧化碳灭火,是因为二氧化碳①、②24.(2013.大连市)(6分)用以下装置进行气体的实验室抽取和性质实验。
(1)选择装置A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依据是。
(2)用装置B制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检验二氧化碳已收集满的方法是,长颈漏斗末端位于液面下的原因是。
(3)将二氧化碳通入装置C中 ,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的原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5.(2013.黄石市)(6分)请根据右图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___(2)如果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则二氧化碳的制取装置应选图中的____________(填序号)等组装而成,其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3)装置③可用于制取________(填化学式)气体,该气体可用________收集。
26. (2013.荆州市)(4分)实验室用下图所示装置的部分或全部组合后完成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小明要证明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盐,他将A装置中的导气管a与C装置中的导气管相连,当装置C中产生的现象时即达到实验目的。
(2)若将A装置中的药品换成稀硫酸和锌粒,产生的H2经干燥后用D装置收集,当D装置的瓶口向下时,导管口的连接顺序应是a→b→c→。
(3)B装置中使用过的浓硫酸稀释后,还可以用作它用,用烧杯稀释浓硫酸时,应向烧杯中倒入的物质是。
①②③④⑤双孔塞⑥单孔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