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粤人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 第七章 认识区域 第二节长江流域 教案
粤人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2 长江流域 课件(共59张PPT)

长江流域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资源和便利的水 运条件,为流域内工农业生产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使之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黄金腰带”。
长江流域大部地区位于南方地区,根据所学知识归 纳长江流域发展农业的优势条件。
长江流域大部分地区位于亚热带湿润区,热量充足、 降水丰沛、土壤肥沃、河湖密布、灌溉便利、物产丰富, 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
长江流域
第二课时
1.运用地图简要评价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2.举例说出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课程
3.以某区域为例,说明区域发展对生活方式和
标 准 生活质量的影响。
4.结合有关资料说明我国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 业发展的影响。
认识长江流域的位置、范围。了解长江流域 学习目标 1 丰富的自然资源,明确长江流域水能资源的综合
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1/4。经济林居全国首位,用材 林仅次于东北地区。我国仅存的珍禽异兽多属于长江流 域特有,驰名中外。
淡水鱼资源 长江流域鱼类的品种、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占全国 产量的60%以上。
矿产资源 拥有矿产品种110多种,在全国已探明的130多种
矿产中占80%。
长江流域矿产资源分布图
旅游资源 长江流域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拥 有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和著名游览胜地。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谢谢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201006年长至江20流10域年的,地长区江生流产域总的值地是区生14产50总00值亿及元其,占 占全全国国比的例比的例变是化趋36势.5是% 。先降后升 。
为什么说长江流域是我国的“黄金腰带”?
优越的自然条件 (热量充足,降水丰富)
长江流域的经 济发展基础
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复习课件2023-2024学年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思维导图
香港和澳门的地理位置
广 珠
东
省
深圳市
114°E
22°N
江
珠海市
口
澳门特别 行政区
香港特别行政区
➢ 香港特别行政区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东侧,北与广东省深圳市相连。 ➢ 澳门特别行政区地处南海之滨,珠江口西南,北与广东省珠海市相连。
香港和澳门的陆地组成
“新界” 九龙
香港岛 香港特别行政区
澳 门 半 岛
”海上花园“
回归时间 1997年7月1日
1999年12月20日
支柱产业:现代服务业
支柱产业:旅游博彩业
经济特点 国际贸易、金融业、房地产 博彩、旅游、工业、房地产以
业、加工制造业和旅游业
及服务业
旅游景点
香港海洋公园、“宋城”、 青铜坐佛、香港迪士尼乐园
大三巴牌坊、”唐城“、 妈祖阁
香港和澳门的共同点
➢ 水文特征:
➢ 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
径流量大、汛期长、
气候特征: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含沙量小、无结冰期
珠江三角洲区域实行对外开放的有利条件
国家优惠的发展 政策(资金扶持)
濒临南海,水 陆交通便利
毗临港澳,靠 近东南亚,有 利于吸引外资。
有良好的农业基础 和丰富的劳动力
华侨众多,是 著名的侨乡。
氹仔岛
路环岛 澳门特别行政区
粤港澳合作
内地
资金、 技术、 人才、 管理经 验等
生活消费 品、原料、 廉价劳动 力、土地、 淡水等
香港、澳门
香港和澳门的差异对比
香港
澳门
地理位置 珠江口东侧,北靠深圳 珠江口西南,北靠珠海 陆地组成 香港岛、九龙、“新界”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
八年级地理下册5.1地理区域课件新版粤教版

加拿大
辽阔的土地,丰富的自然资源, 多元文化。
美国
经济发达,科技领先,多样的地 貌和气候。
中美洲
热带气候,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悠久的历史和文化。
南美洲的地理区域划分和特征
1
亚马逊雨林
2
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生物多样性丰富,
对全球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3
安第斯山脉
南美洲最长的山脉,自然景观壮丽,资源 丰富。
中国地理区域划分为东部沿海地区、西部内陆地区和南部高原地区。每个地区有着不同的自然环境、资源和经济发 展。
亚洲的地理区域划分和特征
东亚
以中国、日本和韩国为代表的地区,经济发达,科技先进。
南亚
以印度为主要国家的地区,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和自然景观。
西亚
以中东地区为主,重要的石油产区,宗教文化独特。
北美洲的地理区域划分和特征
八年级地理下册5.1地理 区域课件新版粤教版
地理区域的概念和意义
地理区域是指具有特定自然、经济和文化特征的区域,有助于我们了解地球的多样性和相互关系。
五大洲的划分和特征
五大洲是亚洲、非洲、欧洲、北美洲和南美洲。每个大洲独特的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气候、生物多样性以及文化和 经济发展。
中国的地理区域划分和特征
巴西高原
位于巴西的内陆高原地区,重要的农业和 矿产资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欧洲的地理区域划分和特征
西欧 中欧 东欧
经济发达,文化多样性,历史悠久。
重要的工业区域,交通便利,城市化程度高。
自然环境保护较好,资源丰富,农业和能源产业发 达。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复习课件新版湘教版-(2)

学问梳理
1.位置: 地处南海 之滨,珠江口 东侧,北与 广东 省 的 深圳市相连。 2.组成: 香港岛、九龙和“新 界”三局部组成。 3.地形: 香港境内多低山丘 陵,平原仅占1/6。
考点一:香港特殊行政区
4.气候: 香港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学问梳理
考点一:香港特殊行政区
1.计算2023年香港特殊行政区的人口密度。
目标展现
8.读图,说出长江三角洲的大致范围和位置特点。了解长三角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分 析长三角区域内外联系所具备的的优势条件及长江在区域进展中的作用。 9.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的核心——上海的经济进展特色,理解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区域经 济进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10.了解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的经济进展状况,知道长江三角洲区域的两翼与核心的经 济联系,感悟区际联系对区域经济进展的意义。 11.了解长株潭城市群的位置特点和相互间的交通联系。 12.知道长沙、株洲、湘潭三市进展特点的差异及一体化建设对区域进展的乐观意义。 13.通过对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了解,感悟资源节省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 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作业布置
1.完本钱节课的 《同步练习》。
2.预习下节课的导学 案中的探究案。
C.位于北回归线以南 D.时区属于东七区
3.香港进展经济贸易的优势条件不包括〔 D 〕
A.地处西太平洋地区枢纽位置
B.背倚祖国内地和面对国际市场
C.合理的政策和良好的治理
D.矿产资源和能源丰富
学问梳理
考点二:澳门特殊行政区
1.位置: 南海 之滨, 珠江 口西南,背靠珠江三角洲。 2.组成:由澳门半岛、 北回归线以 南 ,北与广东 省 珠海市相连。 氹仔岛和路环岛组成
工业部门以服装、玩具、电子、彩瓷和造船为主。
最新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7第7章 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精品教案 (2)

特别行政区——香港和澳门【教学任务分析】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位置、范围等概况以及“一国两制”政策的含义;2.了解香港和澳门的人口密度、经济特点等人文地理特征;3.理解祖国大陆对港、澳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过程与方法1.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2.让学生初步掌握“海陆位置优越,城市为主体,人多地狭以及外向型经济发达”这一类国家或地区区域地理特征的一般分析和认识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香港和澳门的“身世”和“一国两制”政策的讲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国情国策教育。
2.通过本节教学,使学生初步形成人地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重点1.香港和澳门概况:位置、范围、人口等。
2.祖国内地与港、澳之间的密切联系。
难点香港经济特点及与内地的联系。
【教学环节安排】环节教学问题设计教学活动设计最佳问题解决方案情境引入歌曲引入:多媒体播放歌曲《香港别来无恙》和《七子之歌》,刚才听了这两首歌,我想请同学们大声的告诉我歌里所唱的分别是我国的哪两个地方?你从中听到了什么?或者说你从歌中听出了一种什么感情??创设情景导入,进行感情熏陶和渲染。
自主学习学习要点1:人多地峡学习要点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完成学案中的填空题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提出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自学范围、时间、学习方法等要求。
学生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师要求自主完成。
教师提出交流要求,学生交流自主学习情况。
合作展示学习要点1:人多地峡请大家阅读课文及图6.13—图6.19,P29活动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列表比较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时间、位置、范围、面积、人口和人口密度。
2.比较香港、澳门与北京、上海、新加坡的人口密度,深刻理解“人多地狭”的含义。
学习要点1:人多地峡1.在老师的指导下阅读课文及图6.13—图6.19,P29活动内容,填表、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3.说说香港是通过什么方式扩大土地面积的?对此你有什么看法?4.“寸土寸金”的香港为什么还要保留大片绿地?学习要点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5.港澳地区经济概况6.港澳和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1)香港与祖国内地有哪些优势互补?2)计算2000年内地与香港转进口比重和转出口比重分别是1970年的多少倍?3)除经济联系外,港澳与祖国内地的联系还包括哪些?学习要点2: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5.阅读教材P30内容,总结港澳地区的经济发展情况。
2020最新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第三节 四川盆地
2020最新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 册完整课件
第四节 北京市
2020最新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 册完整课件
第五节 陕西省
第三节 西北地区
2020最新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 册完整课件
第四节 青藏地区
2020最新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 册完整课件
第七章 认识区域
2020最新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 册完整课件
2020最新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 册完整课件
第一节 东北地区
2020最新粤 长江流域
2020最新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全册完整课件目录
0002页 0038页 0142页 0210页 0264页 0419页 0472页 0512页 0561页 0648页
第五章 地理区域和界线 第二节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第一节 北方地区 第三节 西北地区 第七章 认识区域 第二节 长江流域 第四节 北京市 第六节 台湾省 第一节 自然环境 第三节 香港、澳门
2020最新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 册完整课件
第一节 北方地区
2020最新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 册完整课件
第二节 南方地区
2020最新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 册完整课件
第五章 地理区域和界线
2020最新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 册完整课件
第一节 地理区域
2020最新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 册完整课件
第二节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2020最新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全 册完整课件
第六章 四大地理单元
八年级地理下册 第七章 认识省内区域 第七章 面向海洋的开放地区——珠江三角洲(第二课时)

三、城镇(chéngzhèn)的发展
城镇化的主要(zhǔyào)表现: 非农业人口的增长和城镇数量及规模的扩张。
12/12/2021
第五页,共十页。
居住12用/12/2地021、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农业用地交错(jiāocuò)分布
第六页,共十页。
12/12/2021
第七页,共十页。
读图说说珠江三角洲城镇化的发展,并 收集资料(zīliào)解释原因
12/12/2021
第九页,共十页。
内容 总结 (nèiróng)
第七章
No 第一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区——珠江三角洲。第七章
第一节面向海洋的开放区——珠江三角洲。3、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与城镇发展的关系。难点: 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与城镇发展的关系。非农业人口的增长和城镇数量及规模的扩张。居住用 地、工业用地、基础设施用地和农业用地交错分布。城镇化虽然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在 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chūxiàn)一系列的问题
Image
12/12/20n xiànɡ)海洋的开放区——珠江三角洲
第二 课时 (dìèr)
12/12/2021
第一页,共十页。
教学 目标 (jiāo xué)
1、认识城镇化的发展。 2、了解珠江三角洲土地利用景观(jǐnɡ 。 ɡuān) 3、珠江三角洲的经济发展与城镇发展的关系。
12/12/2021
• 主要原因:外向型经济日益繁荣,产业结构 发生重大调整。城镇数量和规模扩张从而 (cóng ér)带到了服务业发展,工业和服务业的发 展,吸纳大量 剩余劳动力,使其向非农人 口转化。
12/12/2021
第八页,共十页。
拓展(tuò zhǎn)
• 城镇化虽然有利于经济、社会的发展,但在 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请同学 生分成4小组分别对家乡(阜沙)的渔业、 水质和农业(nóngyè)等进行调查,并写出调查报 告上交。
粤人版八年级下册地理 第七章 认识区域 章末练习卷(有答案)

第七章认识区域一、选择题1.我国东北平原的作物熟制是()A. 一年两熟B. 两年三熟C. 一年三熟D. 一年一熟2.南方地区农作物一年两熟至三熟的主要原因是A. 耕作历史悠久,劳动力充足B. 土壤肥沃C. 平原面积广大D. 水热条件好,生长期短3.台湾岛大部分地方位于五带中的()A. 亚热带B. 北寒带C. 热带D. 北温带4.下列描述中反映北方地区的是( )。
A. 四季有花常见雨B. 旱地麦浪泛金黄C. 大漠黄沙驼铃响D. 青稞美酒锅庄舞5.以下水果不是主要出产在我国北方的是()A. 香蕉B. 苹果C. 梨D. 大枣6.东北地区的中学生寒假时间很长,主要原因是()A. 这里冬季寒冷漫长B. 学生喜欢放长假C. 寒假时间长是为了充分休息,有利于健康D. 当地政府制定的,为了让学生好好过年7.关于如图所示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 ①地区是我国冬小麦重要产区B. ②河流是我国与朝鲜的界河鸭绿江C. ③河流的源头在大兴安岭D. ④河流源头与火山口积水形成的湖泊8.关于南方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 冬季严寒,夏季凉爽B. 年降水量在1 600毫米以上C. 山青水碧,鱼米之乡D. 风吹草低见牛羊9. 如图所示是我国台湾省,其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省的()A. 东部B. 南部C. 西部D. 北部10.下列描述中,属于我国南方地区的有()A. 属季风气候,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雨季较短B. 丘陵面积小,平原面积大C. 水热资源丰富,是我国的水田农业区D. 小麦和甜菜普遍种植11.下列水果中,不是主产在北方地区的是()A. 柑桔B. 苹果C. 梨D. 桃12.“辽阔的黑土地上生长着成片的高粱,零星的村庄冒着袅袅炊烟。
”王小明描述的最有可能是下列哪个地区的景观()A. 华北平原B. 青藏高原C. 塔里木盆地的绿洲D. 东北平原13.下列能体现北京政治中心职能的地点是()A. 人民大会堂B. 四合院C. 鸟巢D. 国家大剧院14.东北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非常适合农业生产,其农作物熟制是()A. 一年两熟B. 一年三熟C. 一年一熟D. 两年三熟15.台湾发展农业生产有利的自然条件是( )A. 人口众多B. 地域辽阔C. 机械化程度高D. 水热条件好16.读我国长江三角洲区域图,完成下列各题(1)南京是长江三角洲区域北翼的中心城市,位于图中的()A. 甲B. 乙C. 丙D. 丁(2)图中湖泊是()A. 太湖B. 鄱阳湖C. 洞庭湖D. 西湖(3)连接南京到上海两城市的铁路干线是()A. 京哈线B. 京沪线C. 京广线D. 陇海线(4)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A. 重工业为主的城市B. 轻工业为主的城市C. 综合性工业城市D. 农产品加工为主的城市(5)长江三角洲农耕条件优越,农业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水平高,是举世闻名的()A. 温带水果之乡B. 鱼米之乡和丝绸之乡C. 热带植物王国D. 热带动物王国二、填空题17.北方地区的地形以________为主。
八年级地理下册7.3珠江三角洲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教学初中八年级下册地理

2021/12/13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第三页,共十九页。
2021/12/13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第四页,共十九页。
新知1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珠
江
三
角
洲
在
中
国
(zh
ōnɡ
ɡuó
)的
珠江三角洲
位
置
2021/12/13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第五页,共十九页。
2021/12/13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第八页,共十九页。
新知1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珠江三角洲
珠江三角洲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拥有许多我国著名的侨 乡。深圳、珠海地处珠江口两岸,是我国首批确立的济济特区。与之 相邻的香港、澳门是我国的特别行政区。珠江三角洲凭借对外开放的 优惠政策,充分利用毗邻香港、澳门和南海的地理位置优势,以及侨 胞遍及世界各地的有利条件,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成为(chéngwéi) 我国经济发展最快、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3)很多地方是著名的侨乡
粮和热带水果生产基地,成为
我国重要出口创汇农业基地。
产品除满足本地需要外,还
大量出口东南亚和日本等
地。
2021/12/13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第十页,共十九页。
新知1 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2. 议一议,外向型经济(jīngjì)对当地区域发展有哪些促进作用。
(1)有利于引进外资,促进我国经济(jīngjì)发展。
第七章 南方(nánfāng)地区
第三节(第1课时(kèshí)) 珠江三角洲
2021/12/13
高效上好每节课·快乐上好每天学 第一页,共十九页。
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下册-地理区域

一、四大区域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分区
农业特色
北方
耕作制度:一年一熟后两年三熟。耕地以旱地为主,是我国小麦、
地区
棉花、杂粮的主要产区,盛产苹果、梨等。
南方 耕作制度: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耕地以水田为主,是我国水稻、 地区 茶叶、蚕丝的主要产区,盛产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
果。
西北
农业以畜牧业为主。是我国主要的天然牧场,也是我国最大
京
上
海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西北地区 青藏地区
五、阅读下面文字,找出其中的地理区域名称,并填写在下面的横线
上。
我家在江苏南部,位于美丽富饶的太湖平原。这里经济发展很快,
不仅是著名的鱼米之乡,闻名遐迩的沪宁杭工业区也在这里。
自然区域有 太湖平原 ,经济区域有 沪宁杭工业区 ,
行政区域有
江苏
。
课后 加餐
四大地理区域的分界线及主导因素
CA B
界线A
季风
界线B
气温和 降水
界线C
地势地形
思考
划分界线A、B、C的主导因素是什么?
小结:
名称
北方 地区
南方 地区
西北 地区
青藏 地区
位置范围
大兴安岭以东、秦 岭-淮河以北,东 临渤海、黄海
秦岭-淮河以南, 青藏高原以东,东 南部临东海、南海
大兴安岭以西,长 城和昆仑山、阿尔 金山以北
在图上找出西北地区的四大灌溉农业区
天山山 麓
河西走廊
宁 夏 平 原
河套平 原
河谷农业
青藏地区
主要发展河 谷农业
主要作物:青稞、 小麦、豌豆
雅鲁藏布江谷地 青海省的湟水谷地
八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认识区域联系与差异单元整合课件新版湘教版20190111125

1
2
3
4
5
6
7Leabharlann 8( 3)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 据图 和所学知识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发展的优势。( 答出一项即可) 答案: 毗邻香港、 澳门; 与东南亚隔海相望; 政策扶持; 许多地方是著名 侨乡; 临海, 交通便利。 ( 4) 图中甲岛的名称是钓鱼岛, 隶属于台湾省, 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领 土。 ( 5) 2012 年 6 月, 国务院批准设立三沙市, 三沙市位于南海, 管辖南沙群 岛、中沙群岛、西沙群岛的岛屿及海域, 请从位置、资源、交通、旅 游等某一方面简要分析三沙市的重要性。 答案: 处于我国进入印度洋、大西洋, 联系东南亚的海上交通要道; 渔 业资源、油气资源丰富; 热带岛屿风光, 旅游资源丰富; 处于我国海上 国防前哨。
1
2
3
4
5
6
7
8
解析: 第(1)题, 交通选线的原则是最短原则、 换乘车环节最少原则。 从图 中可以看出, 兖州位于京沪线上, 所以, 先经过京沪线, 而从上海到广州, 要先经过沪昆线, 在株洲改为京广线。 第(2)题, 考查了长江三角洲和珠江 三角洲交通的比较。 两者比较, 长江三角洲连接长江航线, 长江水运便利, 能够加强与内地的联系。 另外, 长江三角洲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的中点, 这也是珠江三角洲所不具备的。第( 3) 题, 考查了珠江三角洲发展优势。 这里的发展优势, 包括了发展外向型经济的优势, 也包括了发展其他经 济的优势。 第(4)题, 考查了钓鱼岛的名称。 第(5) 题, 考查三沙市重要性分 析, 按照提示, 从位置、资源、交通、旅游任一方面回答即可。
1
2
3
4
5
6
7
2020最新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北方地区
2020最新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节 南方地区
2020最新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下册 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24页 0155页 0256页 0310页 0365页 0429页 0493页 0546页 0633页
第五章 地理区域和界线 第二节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第一节 北方地区 第三节 西北地区 第七章 认识区域 第二节 长江流域 第四节 北京市 第六节 台湾省 第一节 自然环境 第三节 香港、澳门
第八章 珠江三角洲
2020最新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自然环境
2020最新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节 经济发展
2020最新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2020最新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七章 认识区域
2020最新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东北地区
2020最新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五章 地理区域和界线
2020最新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一节 地理区域
2020最新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二节 重要的地理分界线
2020最新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六章 四大地理单元
2020最新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三节 西北地区
2020最新粤人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电 子课本课件【全册】
第四节 青藏地区
பைடு நூலகம்
第二节 长江流域
八年级地理下册人教版7.1珠江三角洲地区(说课)课件

2、说教法 (1)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2) 谈话法 (3) 活动教学法 3、 说学法 (1) 自学的方法 (2) 小组讨论的方法 (3) 读图、比较、分析、交流的方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位置和范围
媒体播放
播放《春天的故 事》歌曲及歌词
师生活动
创设情境,由歌词引入 学生自己对照地图、阅读 教材了解。 学生通过观看图片、视频 这几个对外开放先驱城市 获得感性认识。
3、说重点、难点
重点: 1、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的表现及其原因。 2、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状况及影响。
难点: 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的原因分析
二、说教法、学法
1、 说学生
(1)学生原有的基础: 学生通过近两年的地理学习,有 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读图、分析、口头表达等能力。这 一年中国地理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行政区、对香港和澳 门等都有所了解。在此之前已经学习过不少区域,特别是 刚刚学过沪宁杭地区,学生知道经济发展与地理位置、交 通等因素之间的联系。 (2)该年级学生特点: 七年级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不太 扎实,能力有较大差异。但他们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感 兴趣,大多数同学表现欲较强,平时与老师较亲近,能积 极参与课堂的学习活动。
(2)
过程与方法 A. 通过自学的方法,观察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B. 通过读图、比较、分析、讨论等方法,认识珠江三角洲 地区经济的飞速发展,并探讨其原因。 C. 通过小组活动、交流的方法,认识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 发达的特征。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A.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的了解和政策原因 的分析,感悟祖国改革开放的重要性。 B. 通过查找产品产地的课堂活动,激发从生活中寻找地理 知识的兴趣。 C. 通过课堂讨论、交流等方式,体验学习中成功的愉悦。
第七章+认识区域(单元复习)-+2023-2024学年八年级地理下册同步精品课堂(粤人版)

7、 六大世界遗产:九寨沟、黄龙、青城山—都江堰、峨 眉山—乐山、大熊猫栖息地、重庆大足石刻。
8、 铁路:成渝、宝成、成昆、川黔、湘渝等。 公路: 西昌高速公路 机场:成都双流国际机场 长江上游最 大港口:重庆
9、中国西部经济最发达区域:成渝经济区(成都和重庆)。
4
北京市
项目
内
容
华北平原西北部,北枕燕山,西倚西山和八达岭
认识区域
——单元复习
目录
1
东北地区
2
长江流域
3
四川盆地
4
北京市
5
陕西省
6
台湾省
1
东北地区
项目 包括省份 主要山脉
主要河流
平原 气候特征 邻国 土地类型 东北“三宝” 主要粮食作物 商品粮基地 工业基地
内容 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 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嫩江、辽
D.颐和园
7.为保护北京市历史文化名城的建筑风貌,可采取的措施有( )
①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与更新时要尊重历史;②改善居住条件的同时,
保留古都传统风貌;③让历史文化街区与周边地理环境相互协调;④所
有历史建筑不得进行拆除、改建、扩建。
内
容
自然环境问 题
沙尘暴、水资源匮乏、水污染
人文环境问 题
交通拥挤、空气污染、住房紧张
历史文化古 北京故宫、天坛、颐和园、八达岭长城、居庸
迹 关、明代十三陵……
环境治理措 种植防护林、节约用水、控制人口增长、合理
施 放牧、防止水污染
中关村
是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开发区,是我国科技力 量最雄厚的地区,被称为“中国的硅谷”
5
陕西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区域教学重点
教学过程:【情景创设】
首先,中华鲟说了,我出生在金沙江,听说这里
并不是长江的源头,那长江的源头在哪里呢?它最终
汇入了哪里呢?
【学生积极回答】
长江发源于唐古拉山,注入东海。
【教师解释易错点】
为什么长江注入的不是黄海,我们可以看出来,
这有一幅卫星影像图,图中的红线是黄海和东海的分
界线,可以明显看出,长江最终注入东海。
【情景创设】
中华鲟说:我的家很大,意思也是,长江很长,我们
可以看一下长江的地位(展示表格如下)
阅读课本
P42图7.19,
找出金沙江、
长江的发源地
及其注入的海
洋。
学生阅读表
格,完成长江
地位的学习。
目标引
领,高效学习,
进行读图析图
能力的训练
培养学生自主
学习能力。
【教师总结】
可以看的出来,长江是中国长度最长、流域面积最广、
年径流量最大的河流,可以称的上是江河中的老大,
是中国第一大河。
【情景创设】
中华鲟说,我出生在长江的上游,在我一岁生日的时
候,我已经来到了下游,那长江的上中下游是如何区
分的呢?
【学生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互相讨论,并在准备好的白纸上画出长江干
流,及其上中下游的分界线。
并寻找一位同学在黑板
学生自主画培养学生解析表格的能力,落实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析图
上贴出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教师总结并评价学生活动】
长江上游和中游的分界点是宜昌,中游和下游的分界
线是湖口。
【情景创设】
接下来我们跟随中华鲟进行上游之旅。
下面是中华鲟
在旅行过程中的见闻,请同学们读图,完成填空。
【学生讨论完成】
我从青海省玉树出发,这里海拔很高,属于
____________(地形区),温度比较低,因为这里位
于_____________(温度带);在奔跑的过程中,跨
越了一、二阶梯分界线_______山脉,来到了
____________(地形区),气温渐渐升高,这里开始
属于_________(温度带),我也以很快的速度跨过
半湿润区,来到了________(干湿区),旅途中还经
过了虎跳峡,真的是惊险刺激。
我继续一路狂奔,来到______盆地,好不容易喘
口气,又不得不奔驰在长江三峡里,在_______(城
市)结束了上游的旅行。
【教师总结并评价】
图,建立区域
认知,动手画
图的过程中找
到长江流域重
要的分界点。
学生根据长江
流域图,完成
填空,以中华
鲟第一口吻,
完成上游学
习。
能力,加强区
域认知
情景创设下,
激发学生流域
学习的积极
性。
【情景创设】
在我的上游之旅中,经过了很多岔路口,听我的小伙
伴们说,那些是长江支流汇入的地方,那上游有哪些
支流呢?
【学生活动】
请同学们在纸上画出长江上游支流,并请一位同学在
黑板上贴出支流。
【教师总结并引申】
在重庆至宜昌河段放大,我们可以看到如下图:
在这里我们看到了熟悉的白帝城,从而想起一首古
诗:
【学生回答】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教师总结】
学生自主讨论
并派代表上台
贴出支流,培
养学生地图认
知能力。
小组讨论,交
换意见,加强
对于长江上游
特征的学习认
知。
这也证明,长江上游落差很大。
【情景创设】
接下来,我们跟随中华鲟来到中游。
看看它中游的见闻。
并进行讨论、填空。
我的中游之行开始于_______(城市),河流流速明显减慢,是因为我来到了_________________(地形区),这里气候适宜,属于________________气候。
但是我越走越郁闷,这里河道__________,把我撞的伤痕累累,导致泥沙淤积,水流_______。
当然,让我开心的是,我遇到了来自支流的小伙伴们,这些支流有____________________,沿途还幸运的遇到了两个湖泊__________________,其中______湖还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呢,该湖从_______(城市)汇入长江,我的中游之行也止步于此。
【教师总结并提问】
为什么中游已经在长江中下游平原了,中华鲟还郁闷呢?(展示图片如下)引入古诗,从
古诗中学习地
理,让学生理
解生活中的地
理。
并在古诗
中理解长江上
将地理运用在
生活中的方方
面面,渗透在
【学生回答】
因为这里蜿蜒曲折。
【学生活动】
在纸上画出中游支流,小组讨论并并请一位同学在黑板上贴出支流。
【情景创设】
接下来,我们跟随中华鲟来到下游。
看看它下游的见闻。
并进行讨论、填空。
我从湖口出发,继续游走在富饶的________________(地形区),由于这里属于______________气候,以及_______(干湿区),降水量______,长江变的越来越宽,水流________,江阔水深,在江苏省我还有幸见到了________运河,最终我来到了目的地_____海,见到了我的哥哥姐姐,长江之旅结束啦!游水文特征。
学生根据长江
流域图,完成
填空,以中华
鲟第一口吻,
完成中游学
习。
展示图片,让
古诗中,提升
学习兴趣。
情景创设下,
激发学生流域
学习的积极
性。
【教师总结并评价】
在下游要注意,长江穿过了一条人工运河,是京杭运河,请在图上标出。
【情景创设】
在中华鲟的长江之旅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它说:
我的爸爸妈妈在送我到达东海后,会在7、8月份重学生对中游的
水文特征进行
直观的认知。
学生自主讨论
并派代表上台
贴出支流,培
养学生地图认
知能力。
学生根据长江
直观感受中游
的蜿蜒曲折,
加强对于中游
水文特征的认
知和感受。
小组讨论,交
换意见,加强
对于长江中游
游支流的学习
认知。
新返回长江上游产卵,但是最近几年,他们遇到了如下图的场景。
【教师提问】
在长江上游我们看到了很多水电站,它往往分布在水能资源丰富的地方,请看:
(叠加水电站分布图和中国地势阶梯分界线)
【教师提问】
水电站的分布可以说明,长江上游的水文特征是什么?
【学生回答】
水能资源丰富
【举例】
我们这里主要掌握两个水电站,三峡和葛洲坝,我们以三峡为例,大家谈一谈三峡大坝的用途?
【学生积极回答】
教师总结:流域图,完成
填空,以中华
鲟第一口吻,
完成中游学
习。
提出中华鲟遇
到的困惑,并
引发学生思
考,设身处地
思考问题,并
进行讨论。
情景创设下,
激发学生流域
学习的积极
性。
开始具有人地
协调观的认
知,通过展示
人类与自然环
防洪:其巨大的库容所提供的调蓄能力,将使下游地区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
发电:是中国西电东送工程中线的巨型电源点。
从其发电量可以看出,长江上游可以为全国提供大量的水能,被称为“水能宝库”。
航运:三峡工程建成后,万吨轮可从上海通达重庆。
而且通过水库的放水,还可改善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枯水季节的航运条件。
三峡建成后,万吨级轮船可以直接从上海到达重庆,并且宜宾一下四季通航,长江将沿海和内陆联系在一叠加水电站分
布图和中国地
势阶梯分界
线,培养学生
用图能力。
境的交集,来
进行人地协调
观的核心素养
培养。
起,上海又将沿海和全球联系在一起,交通极为发达,被称为“黄金水道”。
【创设情境】
中华鲟最近很苦恼,它说:水利工程确实为你们人类带来了好处,但是我们却无法再做“逆流而上的勇士”,也意味着无法再正常产卵,你能帮我想想办法吗?
【小组合作讨论】
对于水坝造成的中华鲟无法正常产卵问题,你能否想一些办法?
【学生积极发言】
【教师总结】
1.全江禁捕中华鲟,将其列入国家一级保护名录。
2.进行人工增殖放流活动。
3.开展保护中华鲟的宣传教育活动。
小组讨论,完
成水电站功能
的学习。
叠图分析,渗
透空间思维。
以三峡为例,
小组合作完成
水电站的学
习,进行综合
思维的培养
【教师总结本课学习内容】读图理解黄金
水道称号的缘
由。
通过航运
图和铁路线的
分析,理解长
江各河段的开
发利用。
由图析因果,
培养综合思维
的学科核心素
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