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石流的危害与防治

合集下载

泥石流灾害应急常识

泥石流灾害应急常识

泥石流灾害应急常识以泥石流灾害应急常识为标题,本文将介绍泥石流灾害的特点、应急预防措施和应对方法,以提高公众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

一、泥石流灾害的特点泥石流是一种由大量流体状的泥沙、石块和水混合物组成的自然灾害,其特点如下:1. 规模巨大:泥石流的规模通常很大,能够摧毁房屋、道路和农田,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 速度快:泥石流的流速非常快,往往超过几十公里每小时,给人们逃生带来极大困难。

3. 破坏力强:泥石流携带大量泥沙和石块,能够摧毁建筑物和其他人造设施,形成巨大的破坏力。

4. 难以预测:泥石流的发生通常与降雨量、地质条件和植被覆盖等因素有关,难以准确预测其发生时间和地点。

二、泥石流灾害的应急预防措施为了减少泥石流灾害造成的损失,我们可以采取以下预防措施:1. 加强监测预警:建立泥石流监测系统,及时掌握降雨量、地质条件和河流水位等信息,提前预警和预测泥石流的发生。

2. 加强防治工程建设:通过修建泥石流沟、加固河岸、设置拦挡坝等措施,减少泥石流的危害和扩散范围。

3. 加强植被保护:合理规划和管理山区植被,加强植被恢复和保护,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和发展。

三、泥石流灾害的应急响应措施当泥石流灾害发生时,我们需要迅速采取以下应急响应措施:1. 保护自己的安全:在泥石流来临时,首先要确保自己的安全,避免靠近河流、山坡和悬崖等危险地带。

2. 迅速转移人员:一旦发现泥石流迹象,要迅速转移人员,尽量选择平坦高地或避难点避难。

3. 寻求援助:在安全转移后,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灾情,寻求援助和救援。

4. 保护财产:在转移时,尽量带走贵重物品,避免财产损失。

在灾后,可以申请相关救灾补助和保险赔偿。

四、泥石流灾害的自救互救方法在泥石流灾害发生时,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自救互救方法:1. 增强自我保护能力:提前了解泥石流的特点和应对方法,学习相关的自救互救知识,增强自己的防灾意识和应对能力。

2. 互相帮助:在灾害发生时,互相帮助,团结合作,共同度过难关。

泥石流的危害及防治优秀论文

泥石流的危害及防治优秀论文

泥石流的危害及防治优秀论文泥石流的危害及防治论文我国是世界上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年来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频发,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资源开发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均迎来了高速发展期,地质灾害的影响对国民生产、生活的影响也日益增强,而泥石流又是地质灾害中危害较大、造成人员及财产损失巨大的灾害之一。

据统计,2010年共发生泥石流灾害1988起,造成2000多人死亡、失踪,占全年灾害伤亡率近80%,以及数十亿元财产损失;2011年泥石流共发生1380起,造成数百人伤亡、失踪;由此可见,泥石流的危害性极大,对泥石流进行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将对泥石流的危害性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浅显预防措施,仅供参考。

一、危害性分析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

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

泥石流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经常突然爆发,来势凶猛,可携带巨大的石块,并以高速前进,拥有巨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强。

依据个人工作经验,泥石流的危害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对人口密集区危害。

泥石流最常见的危害之一是冲入乡村、城镇,摧毁房屋、工厂及其他设施,淹没人畜、毁坏土地,甚至造成大面积建筑物损毁及大量人员伤亡。

其主要原因为泥石流主要发育在山区及丘陵区,由于区域内大块肥沃平整土地较少,又因先民地质知识匮乏,多数村庄、乡镇建设在冲沟沟口、古河道中以及泥石流冲积善上等受泥石流灾害严重威胁的区域,导致以上人口密集区受灾。

二)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

主要是冲毁水电站、引水渠道及过沟建筑物,淤埋水电站尾水渠,并淤积水库、磨蚀坝面等。

由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条件因素限定工程需建设在水系发达并有一定落差的区域,同时这样的区域也是泥石流常发育的地区,所以常会威胁上述工程及工作人员。

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泥石流的防治措施

泥石流的防治措施泥石流是一种由陡坡上的大量泥土、石块和水流混合形成的流体,其具有巨大的破坏力。

在山区和陡坡地区,泥石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

因此,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

一、监测预警体系的建立泥石流的发生常常伴随着降雨等自然条件的变化。

因此,建立完善的监测预警体系是预防泥石流灾害的首要措施。

这个体系包括监测设备的安装和数据的及时传输。

通过监测降雨量、地表裸露度、地下水位等指标,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泥石流隐患,并提前进行预警,从而减少灾害损失。

二、土地利用规划的调整陡坡地区的土地利用对泥石流的发生具有重要影响。

为了减少泥石流的危害,需要对陡坡地区进行科学合理的土地利用规划。

将易发生泥石流的区域划定为禁止开发区,禁止建设房屋、道路等重要基础设施。

同时,在合适的地方建设拦砂坝和固土工程,以减少泥石流对下游地区的冲击。

三、植被的恢复和保护植被具有保护土壤和减少水土流失的作用。

在泥石流易发区进行植被的恢复和保护,可以有效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通过植树造林、草皮覆盖等措施,增加地表的粘结力和抗冲蚀能力,减少雨水对土壤的冲刷和侵蚀,从而降低泥石流的危害。

四、河道治理工程的实施河道是泥石流形成和传播的通道,因此对河道进行治理工程是防治泥石流的重要措施之一。

通过河道的疏浚、加固和疏导,可以减缓泥石流的流速和流量,降低泥石流对下游地区的冲击。

同时,在河道两岸种植护岸植物,可以增强岸坡的稳定性,减少泥石流对岸坡的侵蚀。

五、群众防灾减灾意识的提高群众的防灾减灾意识是泥石流防治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政府应加强对群众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泥石流灾害的认识和了解。

同时,组织群众参与泥石流的防治工作,培养他们的自救互救能力,提高灾害应对的能力和水平。

六、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泥石流防治工作需要不断进行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通过对泥石流形成机理和发展规律的深入研究,可以提出更加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

同时,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如遥感技术、无人机等,可以实现对泥石流隐患的全面监测和精准预警。

泥石流危害及防治措施探讨

泥石流危害及防治措施探讨
, 。




块 滚% 移 坌进 以动, 方 或 式 前 跃


篓 短. 三 , 以 ̄ 4主 : 含 , 水 要 : 为 少 1 % 0 0 4

, 皇 。三 二 。


具 强 的 切 有 烈 下作

箬 : 石 常 具 暴 突 买 。 流 常 有 发
参考 文献
……
建 晶 醒 过往行人 、车辆 注意安 全 ; 立反应快 速 、 机 动灵活 、保障有 力的救 灾抢险 系统 , 石流 泥 : 一一 。 灾害发生后及时 开展 紧急救 援。
… 莫美仙 , 张世涛 . 昆明市东川城 区后 山泥石 流 灾害 复措萄 . 修 】 云南地质 ,zo e:22 o ̄ ) 4— (
2 8. 4
[ 谢洪. 2 ] 山洪、泥石 流的预防和治理f J 中国 . 】 减灾,zo 6: - 9 o ̄ ) 8 1. 1 【】 国土木工程 学会 。 5 中 注册岩土工程师专业考 j 复习教程( 试 第三版) 】 【. M 北京 : l 中i建筑工业出 l
履 在 20 . 06






坡退耕还 林 , 地等高耕作。 缓坡
1 娄 2 泥 鉴 。4 他 件 人 滥 山 , 山水 3 险度区划 和预测预 报措施 泥石流的 奎 ’ 其 条 如 为伐 林 成 坡 、危 o 、 造 石 或 竺 拿 量 差 泥 ①兰 土 流 ; : 。 采 筷 预 防和治理措施开展 泥石流危险度区划和预测 预 报 , 泥石流 易发 山区划分 出危险 区与安全 在 芝 : 查 譬 皇 ‘ 。 区, 避开在 危险区建设 ; 建立泥石流预警站( , 点) 苎 要 ?0 。. % b ̄ ; j 。 Ii %I , 。 肌 'I J H , - I * * l 1 Y . u '  ̄ 提 考 警 : =挚 呈 起 为 集 : 来 :砉 : 形( 开 展监测和 预警 工作危险 地段设 置警示牌 , ; z )

论述泥石流的防范原则和工程措施

论述泥石流的防范原则和工程措施

泥石流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造成了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为了有效预防和减轻泥石流灾害的影响,科学合理地开展泥石流的防治工作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泥石流的防范原则和工程措施两个方面进行论述,阐明泥石流防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泥石流的防范原则泥石流的防范原则主要包括科学合理防治、综合治理和可持续发展等几个方面。

1.科学合理防治科学合理防治是指对泥石流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不断提高防治工作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通过科学研究,了解泥石流的形成原因、发展规律和危害程度,制定科学合理的防治方案和措施,以便有效地减少泥石流所造成的损失。

2.综合治理综合治理是指采用多种手段和措施对泥石流进行综合管理和治理,包括水土保持、植被恢复、堰塞湖治理等多种措施的综合应用,从而形成一套完整的防治体系。

通过综合治理,可以有效地减轻泥石流带来的破坏和危害,达到永久性的防治效果。

3.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在进行泥石流防治工作时,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效益的平衡,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推动泥石流防治工作与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统一。

在进行泥石流防治工作时,应该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恢复,实现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

二、泥石流的工程措施泥石流的工程措施主要包括水土保持工程、植被恢复工程和堰塞湖治理工程等几个方面。

1.水土保持工程水土保持工程是指采取各种措施保护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和泥石流发生的工程措施。

包括梯田、防护林、沟壑治理等一系列措施,通过建立各种水土保持设施和设备,稳定土地,减少泥石流的发生和危害。

2.植被恢复工程植被恢复工程是指通过人工植被或天然植被的保护、恢复和建设,增加地表植被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和泥石流发生的工程措施。

包括大面积的植树造林、草地恢复和植被覆盖等措施,通过植被的恢复和建设,减少土壤侵蚀和泥石流的危害。

3.堰塞湖治理工程堰塞湖治理工程是指通过人工勘查、监测,及时排除堰塞湖的危险,保障堰塞湖的安全。

浅析泥石流的危害及防治_金凌霄

浅析泥石流的危害及防治_金凌霄

第13卷第6期2005年11月黄金科学技术Gold Sc ience and TechnologyVol.13,N o.6Nov.2005浅析泥石流的危害及防治*金凌霄,高文美(兰州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兰州,730000)摘 要:主要介绍泥石流发生带来的灾害及形成的主要因素,相应的提出防治措施,最后以排土场泥石流为例进行论述。

关键词::泥石流;灾害;防治;措施;排土场中图分类号:P9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 2518(2005)06 0045-031泥石流的危害性所谓泥石流就是泥和石头(当然还有水)组成的一种流体。

它的学术定义是,泥石流是一种饱含大量泥沙、石块和巨砾的固、液两相流体。

它呈粘性层流或稀性紊流等运动状态,是各种自然因素(地质、地貌、水文、气象、土壤、植被等)和人为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泥石流因其形成过程复杂,暴发突然,来势凶猛,历时短暂,破坏力大等,常给山区人民生命财产和经济建设造成重大灾害。

据统计,我国每年有近百座县城受到泥石流的直接威胁和危害;有近20条铁路干线的走向经过约1400余条泥石流分布范围内, 1949年以来,先后发生中断铁路运行的泥石流灾害300余起,有近33个车站被淤埋。

在我国的公路网中,以川藏、川滇、川陕、川甘等线路的泥石流灾害最严重,仅川藏公路沿线就有泥石流沟1000余条,先后发生泥石流灾害400余起,每年因泥石流灾害阻碍车辆行驶时间长达1-6个月。

泥石流还对一些河流航道造成严重危害,如金沙江中下游、雅砻江中下游和嘉陵江中下游等,泥石流活动及其堆积物是这些河段通航的最大障碍。

泥石流还对修建于河道上的水电工程造成很大危害,如云南省近几年受泥石流冲毁的中、小型水电站达360余座、水库50余座;上千座水库因泥石流活动而严重淤积,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泥石流危害的特点是规模大、数量多、危及面广,且活动频繁,重复成灾。

地质学家们指出,泥石流是一种特殊的物质运动现象,具有强大的侵蚀作用,一次大型的泥石流活动可以使沟谷向下切深几十米,剧烈地改造地表形态,破坏沟源和两岸山体的稳定性,使滑坡、崩塌不断发生,从而又进一步加剧泥石流的发展。

简述泥石流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简述泥石流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简述泥石流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一、泥石流的基本概念和危害泥石流是指由于山区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所形成的一种以泥沙为主体的流态运动。

泥石流在我国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每年都会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其危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威胁:由于泥石流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因此很难对其进行有效的防范和控制,造成了对人类生命安全的威胁。

2.对房屋和道路等基础设施的破坏:泥石流在运动过程中会带来巨大的冲击力和摩擦力,容易导致房屋、道路等基础设施受损或被毁。

3.对土地资源和环境的影响:泥石流会带走大量土壤和植被,导致土地资源丧失,同时也会污染水源等环境问题。

二、预防措施1.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通过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及时掌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发生情况和趋势,提高预警能力。

2.加强防护工程建设:在泥石流易发区域建设防护工程,如堤坝、挡土墙等,以减轻泥石流对人类生命和财产的危害。

3.加强植被保护:大规模的植被破坏是导致泥石流发生的原因之一,因此通过加强植被保护和恢复,可以有效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4.加强社会宣传:通过社会宣传、科普教育等方式,提高公众对于自然灾害防范和应对的意识和能力。

三、治理措施1.治理泥沙源头:采取适当的措施,如种草造林、修建拦沙坝等方式来治理泥沙源头,从根本上减少泥石流的发生。

2.治理沟道:通过清淤、加固沟道等方式来改善水流通畅性和稳定性,减少泥石流在运动过程中的破坏力。

3.治理泥石流堆积区:通过加固、清理等方式来治理泥石流堆积区,减少对人类生命和财产的危害。

4.加强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能力:建立完善的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体系,提高对于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

四、结语泥石流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灾害,其危害性极大,因此必须采取有效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通过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防护工程建设、植被保护等方式来预防泥石流的发生;通过治理泥沙源头、沟道和堆积区等方式来治理泥石流;同时也要加强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能力,提高对于自然灾害的应对能力。

泥石流防治措施

泥石流防治措施

泥石流及其治理措施一、泥石流简介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

发生泥石流常常会冲毁公路铁路等交通设施甚至村镇等,造成巨大损失。

二、泥石流灾害防治的基本措施泥石流有不同的特点,相应的治理措施也应有所不同。

在以坡面侵蚀及沟谷侵蚀为主的泥石流地区、应以生物措施为主、辅以工程措施;在崩塌、滑坡强烈活动的泥石流发生(形成)区,应以工程措施为主,兼用生物措施,而在坡面侵蚀和重力侵蚀兼有的泥石流地区,则以综合治理效果最佳。

(一)生物措施泥石流防治的生物措施是包括恢复植被和合理耕牧。

一般采用乔、灌、草等植物进行科学地配置营造,充分发挥其滞留降水,保持水土,调节径流等功能,从而达到预防和制止泥石流发生或减小泥石流规模,减轻其危害程度的目的。

生物措施一般需要在泥石流沟的全流域实施,对宜林荒坡更需采取此种措施。

但要正确地解决好农、林、牧、薪之间的矛盾,如果管理不善,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

与泥石流工程防治措施相比较,生物防治措施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风险小,能促进生态平稳,改善自然环境条件,具有生产效益,以及防治作用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生物措施初期效益一般不够显著,需三五年或更长一些时间才可发挥明显作用,在一些滑坡、崩塌等重力侵蚀现象严重地段,单独依靠生物措施不能解决问题,还需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才能产生明显的防治效能,生物措施包括林业措施、农业措施和牧业措施等各种措施,通常在同一流域内随地形、坡度、土层厚度及其他条件的变化而因地制宜的进行具体布置。

(二)工程措施泥石流防治的工程措施是在泥石流的形成、流通、堆积区内,相应采取蓄水、引水工程,拦挡、支护工程,排导、引渡工程,停淤工程及改土护坡工程等治理工程,以控制泥石流的发生和危害,泥石流防治的工程措施通常适用于泥石流规模大,暴发不很频繁、松散固体物质补给及水动力条件相对集中,保护对象重要,要求防治标准高、见效快、一次性解决问题等情况。

简述泥石流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简述泥石流的预防和治理措施

泥石流的预防和治理措施1. 引言泥石流是一种极具破坏力的自然灾害,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预防和治理泥石流成为当务之急。

本文将就泥石流的预防和治理措施进行全面、详细、完整和深入的探讨。

2. 泥石流的预防措施2.1 洞穴预探通过洞窟预探的方式可以探测地下溶洞、地下水道等地下空腔,及时找出可能导致泥石流的隐患。

预探工作主要包括地质勘查和地下探测等环节。

2.2 坡面加固泥石流常在陡峭的山坡上发生,因此加固坡面是预防泥石流的重要措施之一。

常见的坡面加固方法包括:1.植物覆盖:通过植物的根系来固定土壤,在坡面上种植多年生的草木,如草坪草、竹子等,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

2.土工合成材料:采用土工合成材料(如土工布、土工网等)来加固坡面,能够提高土壤的抗冲刷能力和稳定性。

3.护坡结构:在坡面上设置护坡结构,如混凝土预应力锚索、钢筋网箱等,以增强坡面的抗冲刷和抗滑动能力。

2.3 河道疏导河道疏导是预防泥石流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河道的清淤、疏浚和整治,可以增加河道的输沙能力,减少泥石流的危害。

河道疏导的主要措施包括:1.清淤疏浚:定期对河道进行清淤疏浚,清除泥沙、杂草和垃圾,恢复其正常的水流能力。

2.河床整治:通过改变河道的形状和结构,增加河床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减少泥石流的侵蚀和冲刷作用。

3.护岸建设:在河道两岸设置护岸,保护河道的稳定和安全,减少泥石流的冲击力。

3. 泥石流的治理措施3.1 早期预警体系建立完善的泥石流早期预警体系是治理泥石流的重要举措之一。

早期预警体系主要包括监测设备、信息传输和应急预警等环节。

1.监测设备:设置泥石流监测站,配备地质雷达、位移监测仪等先进设备,实时监测地质灾害隐患的发生和演变。

2.信息传输:建立泥石流监测数据的传输网络,确保监测数据及时准确地传递给相关部门和人员。

3.应急预警:针对监测到的泥石流隐患,及时发布预警信息,启动应急响应机制,组织人员和设备进行疏散和救援工作。

泥石流危害及防治措施

泥石流危害及防治措施

泥石流危害及防治措施一、危害1、对居民点的危害泥石流最常见的危害之一,是冲进乡村、城镇,摧毁房屋、工厂、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场所设施,淹没人畜、毁坏土地,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

2对公路、铁路的危害泥石流可直接埋没车站,铁路、公路,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还可引起正在运行的火车、汽车颠覆,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

3、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主要是冲毁水电站、引水渠道及过沟建筑物,淤埋水电站尾水渠,并淤积水库、磨蚀坝面等。

/ 4、对矿山的危害主要是摧毁矿山及其设施,淤埋矿山坑道、伤害矿山人员、造成停工停产,甚至使矿山报废。

二、防治措施1、房屋不要建在沟口和沟道上受自然条件限制,很多村庄建在山麓扇形地上。

山麓扇形地是历史泥石流活动的见证,从长远的观点看,绝大多数沟谷都有发生泥石流的可能。

因此,在村庄选址和规划建设过程中,房屋不能占据泄水沟道,也不宜离沟岸过近。

在沟道两侧修筑防护堤和营造防护林,可以避免或减轻因泥石流溢出沟槽而对两岸居民造成的伤害。

2、不能把冲沟当做垃圾场在冲沟中随意弃土、弃渣、堆放垃圾,将给泥石流的发生提供固体物源、促进泥石流的活动。

当弃土、弃渣量很大时,可能在沟谷中形成堆积坝,堆积坝溃决时必然发生泥石流。

因此,在雨季到来之前,最好能主动清除沟道中的障碍物,保证沟道有良好的泄洪能力。

3、保护和改善山区生态环境泥石流的产生和活动程度与生态环境质量有密切关系。

一般来说,生态环境好的区域,泥石流发生的频度低、影响范围小;生态环境差的区域,泥石流发生频度高、危害范围大。

提高小流域植被覆盖率,在村庄附近营造一定规模的防护林,不仅可以抑制泥石流形成、降低泥石流发生频率,而且即使发生泥石流,也多了一道保护生命财产安全的屏障。

4、雨季不要在沟谷中长时间停留雨季穿越沟谷时,先要仔细观察,确认安全后再快速通过。

山区降雨普遍具有局部性特点,沟谷下游是晴天,沟谷上游不一定也是晴天,“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就是群众对山区气候变化无常的生动描述,因此即使在雨季的晴天,同样也要提防泥石流灾害。

泥石流的应对措施泥石流危害及应对措施

泥石流的应对措施泥石流危害及应对措施

泥石流危害及应对措施引言泥石流是一种自然灾害,容易造成巨大的危害。

针对这种自然灾害,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能够有效地避免或减轻泥石流对人口和财产的伤害。

本文将简要介绍泥石流的危害及针对泥石流灾害的应对措施。

泥石流的危害泥石流是在地震、暴雨等自然灾害中常见的一种流动地质灾害。

它由山体崩塌引起的岩石碎屑和泥土、水混合物组成,以高速流动的形式冲击前进,会造成以下危害:1.破坏建筑物和基础设施:泥石流在流动时会有巨大的冲击力,能够将建筑物、桥梁等基础设施冲毁或破坏。

2.造成人口伤害:泥石流在流动时,由于混合物的破坏性,会对人造成巨大的威胁。

泥石流一旦进入人类居住区,就会对人口造成严重的伤害。

3.污染环境:泥石流在流动时,会带来许多有毒有害物质,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

基于以上危害,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尽可能的避免泥石流造成的危害。

泥石流应对措施1.加强监测和预警在防止和减轻泥石流灾害方面,第一步是及时监测和预警工作的实施。

泥石流监测可分为地形监测和流体运动监测两个方面。

地形监测是指监测斜坡结构和岩石的变化、滑坡、崩塌、裂缝、松动地层、盐酸效应等非常规地质灾害的预警。

而流体运动监测是指监测水位、水流、土石流等流体力学方面的数据。

通过定时监测,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预警。

2.地面防护措施泥石流在流动时具有较强的冲击力,导致它能够破坏建筑物和基础设施。

基于此,需要在建筑物周围采取地面防护措施,例如设置减速山体防撞装置。

减速山体防撞装置通过消耗泥石流的冲击力,并将其分散,从而减轻其对人口和财物的影响。

3.工程治理措施工程治理措施是指在整个山体流域内进行的开展的防灾避险措施。

应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泥石流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理方式。

比如,在泥石流易发区,可以采取农卡和耕地栽植防护林,或者通过新建防护林、修建防洪墙等方式来保护安全。

4.技术手段的应用在预防泥石流灾害方面,使用动态防护网是一种经常使用的技术手段。

防护网被分成多个截面,每个截面之间使用紧密的绳结构形成一个钢筋箱体。

《泥石流的应对措施 泥石流危害及应对措施》

《泥石流的应对措施 泥石流危害及应对措施》

《泥石流的应对措施泥石流危害及应对措
施》
【摘要】
1.什么是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包含大量泥沙石块的固液混合流体。

常发生于山区小流域。

泥石流爆发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山谷雷鸣、地面震动、浓烟腾空、巨石翻滚,浑浊的泥石流沿着料峭的山涧峡谷冲出山外,堆积1.什么是泥石流泥石流是一种包含大量泥沙石块的固液混合流体。

常发生于山区小流域。

泥石流爆发过程中,常常伴随着山谷雷鸣、地面震动、浓烟腾空、巨石翻滚,浑浊的泥石流沿着料峭的山涧峡谷冲出山外,堆积在山口。

由于突发性、凶猛性、迅时性以及冲击范围大,破坏力度强等特点,泥石流常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的威胁。

2.泥石流前兆河流突然断流或水势突然加大,并夹杂着较多杂草、树枝;深谷或沟内传来类似火车轰鸣或闷雷般的声音;沟谷深处忽然变得昏暗,并伴随着轻微的震动感。

3.紧急防护措施(1)前期预防泥石流多发区居民要注意自己的生活环境,熟悉逃生路线。

注意政府部门的预警和泥石流的发生前兆,在灾害发生前互相通知、及时准备。

去山地游玩要注意收听当地天气预报,不在暴雨之后或持续阴雨天气进入山区。

宿营时,要选择平整的高地作为营地,避开河(沟)道弯曲的凹岸或地方狭小高度低的凸岸。

不要在沟道处或沟内的低平处搭建宿营棚。

在沟谷遭遇暴雨、大雨,要迅速转移到安全的高地,不要在谷地或陡峭的山坡下避雨。

(2)
危机救助发现有泥石流迹象,要向沟谷两侧山坡或高地跑。

千万不要沿着沟向上或向下奔跑。

逃生时抛弃重物。

不要躲在有滚石和大量堆积物的山坡下面。

不要停留在低洼处,也不要攀爬到树上躲避。

内容仅供参考。

泥石流的预警指标

泥石流的预警指标

泥石流的预警指标摘要:一、泥石流的成因及危害二、泥石流预警指标的分类1.自然预警指标2.人为预警指标三、具体预警指标及含义1.降雨量2.地形地貌3.土壤含水量4.地质条件5.人类活动影响四、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应用五、应对泥石流的防范措施正文:泥石流是一种自然灾害,常常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带来严重损失。

了解泥石流的预警指标,对于我们预防和应对泥石流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一、泥石流的成因及危害泥石流的形成主要是由于地表降雨、冰雪融化等水源因素,以及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自然因素的共同作用。

泥石流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强、危害范围广等特点,往往给受灾地区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二、泥石流预警指标的分类泥石流预警指标可分为自然预警指标和人为预警指标两类。

1.自然预警指标:包括降雨量、土壤含水量、地形地貌、地质条件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泥石流发生的自然条件。

2.人为预警指标:包括人类活动影响、基础设施建设、土地利用变化等。

这些指标反映了人类活动对泥石流发生的影响。

三、具体预警指标及含义1.降雨量:降雨量是泥石流发生的重要因素。

当降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土壤饱和度增加,容易引发泥石流。

2.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对泥石流的发生和发展有重要影响。

如地形坡度、沟谷比降、沟床堆积物等。

3.土壤含水量:土壤含水量是衡量土壤饱和度的重要指标。

当土壤含水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土壤的抗剪强度降低,容易发生泥石流。

4.地质条件:地质条件包括地层、岩性、构造等因素。

构造活动强烈的地区,地质灾害频发,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较大。

5.人类活动影响:人类活动如乱砍滥伐、不合理开矿等,会破坏地表植被和地质结构,加大泥石流发生的概率。

四、预警系统的建立与应用建立完善的泥石流预警系统,对于预防和减轻泥石流灾害具有重要意义。

预警系统包括预警指标的选取、数据采集、分析预测、信息传输和应急处置等环节。

通过预警系统,可以及时发现泥石流发生的迹象,提前采取防范措施,降低灾害损失。

泥石流的危害与防治总结

泥石流的危害与防治总结

泥石流的危害与防治总结泥石流是山区汛期常见的一种严重的水土流失(泥沙失稳搬运)现象。

它是泥沙在水动力作用下失稳后,集中输移的自然演变过程之一,具有严重的灾害性。

某些山区河流在汛期中由于暴雨或其他水动力如溃坝、冰川、融雪等作用于流域内不稳定的地表松散土体上,导致松散土体失稳叁与洪流运动,在流动内形成两种流动现象;一是水的流动,二是沙的流动。

两种不同相的物质在共同的流动空间内混合而形成一种特殊的水、沙混合输移现象。

当这种特殊的流体中含沙量超过某一限值后,因其流动特性的变化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洪流,称为泥石流。

(2)对公交地铁的危害。

泥石流可直接掩埋车站,摧毁地基、桥涵设施,致使交通中断,还可引起正在运行的火车、汽车颠覆,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

有时泥石流汇人河道,引起河道大幅度变迁,间接毁坏公•铁及其他构筑物,甚至迫使道改线,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新中国成立以来,泥石流给我国铁和公造成了无法估计的巨大损失。

(3)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

主要是冲毁水电站、弓冰渠道及过沟建筑物,淤埋水电站B水渠,并淤积水库、磨蚀坝面等。

(4)对矿山的危害。

主要是摧毁矿山及其设施,淤埋矿山坑道、伤害矿山人员,造成停工停产,甚至使矿山报废。

2.泥石流的流体特征泥石流的体与一般水流相比,具有下列特征:(1 )阵流性。

泥石流在流动过程中一阵一阵的形式涌现过来,而一阵与一阵之间呈间歇现象,固体物质越多,阵流现象越明显,稀性泥石流阵流现象不太明显。

(2)大流量。

由于泥石流流体中有大量固体物质,在沟谷中流动时经常有雍高现象,即高出沟谷两岸,有时由于沟谷中坍塌物堵塞沟床,形成天然水库,当其突然溃决时往往增大流量。

因此,其流量要比同等流域面积内的洪水流量大许多倍,最高时可达10倍以上。

(3)流速变化大。

泥石流的流速除受地形条件控制外,由于含大量固体物质,因此还受流体内外阻力的影响,故泥石流的流速小于同等洪水的流速。

由于泥石流的种类不同和运动边界条件不同,其变化范X很大,一般在2.5〜12.0m/s 。

关于泥石流的危害与防治

关于泥石流的危害与防治

泥石流的危害与防治摘要:泥石流常常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迅速之特点。

并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用,其危害程度比单一的崩塌、滑坡和洪水的危害更为广泛和严重泥石流常常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迅速之特点。

并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用,其危害程度比单一的崩塌、滑坡和洪水的危害更为广泛和严重。

做好泥石流的防治显的尤为重要。

一、泥石流资料1、1984年5月27日凌晨,云南省东川市因民区黑山沟发生了巨大泥石流,泥石流堵塞沟道,冲毁沿沟两岸的大部分房屋建筑及其它工业设施,中断交通,给黑山沟上、下游都带来严重的危害。

上游坡面耕地被毁,沟槽拉深展宽,沟岸11户农户被吞没。

下游在黑山村至粮管所、因民矿派出所门前等处,形成一片乱石滩,其中最大的漂砾重达81吨;在矿机关家属宿舍楼处,泥石流击毁一楼、二楼阳台。

这次灾害性泥石流造成的经济损失达1100多万元,121人死亡,34人受伤,使国家和人民的生命财产都蒙受极大的损失。

2、20108月7日晚至8日凌晨,甘肃省甘南州舟曲县发生强降雨引发泥石流灾害。

滑坡泥石流堵塞嘉陵江上游支流白龙江,形成堰塞湖,回水使舟曲县城部分被淹,电力、交通、通讯中断。

目前灾害已导致127人遇难,2000多人失踪。

3、2013年10月17日十年一遇的大型强台风“韦帕”16日席卷日本,强降雨伴随狂风,引发泥石流和洪水,目前已造成18人死亡、47人失踪。

二、泥石流形成需要基本条件和规律:1、基本条件: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

2、泥石流发生的时间具有如下三个规律:①季节性:我国泥石流的暴发主要是受连续降雨、暴雨,尤其是特大暴雨集中降雨的激发。

因此,泥石流发生的时间规律是与集中降雨时间规律相一致,具有明显的季节性。

一般发生在多雨的夏秋季节。

因集中降雨的时间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四川、云南等西南地区的降雨多集中在6-9月,因此、西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在6-9月;而西北地区降雨多集中在6、7、8三个月,尤其是7、8两个月降雨集中,暴雨强度大,因此西北地区的泥石流多发生在7、8两个月。

如何预防泥石流的正确措施有哪些

如何预防泥石流的正确措施有哪些

如何预防泥石流的正确措施有哪些如何预防泥石流的正确措施非应急性的措施:1)避让措施:在泥石流发育分布区,工矿、村镇、铁路、公路、桥梁、水库的选址、旅游开发等一定要在查明泥石流沟谷及其危害状况的情况下进行,尽量避开可能造成直接危害的地区与地段,例如泥石流沟的中、上游段及沟口,主支沟交汇部的低平地段,靠近河床的低缓阶地或坡脚处,河道弯道外侧等等。

实在无法避开时应考虑修建防护工程或采取其他措施;2)生物措施:是一种长期有助于减缓泥石流形成达到一定防治目的的治理性手段。

主要方法是封山育林,停耕还林,固结表土,保持水土,降低泥石流发生几率与规模;3)工程设施:主要是为保护危害对象免遭破坏而采取的防护、排导、拦挡及跨越等工程设施,例如护坡、挡墙、顺坝、丁坝等工程。

为改善泥石流的流向与流速修建的排泄沟、导流堤、急流槽、渡槽等工程。

为了控制拦截下泄物,削弱泥石流冲击能量,修建的拦沙坝、储淤场、截流工程等;4)综合防治措施:将生物措施与适用于某一泥石流危害区的几项工程措施相互结合,对泥石流小流域进行全面统一整治,有效地预防和减少灾害的发生;5)开展泥石流的预测预报:从空间上,可根据地质、地形地貌、降雨等条件,泥石流发育程度和规模进行危险区域划分,划分出高度危险、中度危险和一般危险区。

从时间上,可分为中长期和短历时预报。

(2)应急性措施:每年7~8月为泥石流易发时段,应采取应急避防措施。

首先要避开泥石流危险地段,尽量在泥石流到来之前采取防范行动。

在泥石流发育地区应进行必要的搬迁、临时防护措施,对受泥石流严重威胁的工矿、村镇应提前做好应急部署。

应急性措施主要包括:1)普及泥石流知识:在汛期组织演习,有纪律地疏散撤离。

例如北京北山泥石流易发区,当地政府总结了一套泥石流应急防范方法:“三包四落实”。

其中三包就是包村、包队、包户及至到人,即从乡领导开始逐一向下负责,保证汛期安全工作,使老、弱、病、残、幼、妇的安全均有人负责;2)预防为主:泥石流一般发生在夏天暴雨期间,而该季节又是人们选择去山区狭谷游玩的最佳时间。

泥石流的危害与防治总结

泥石流的危害与防治总结

泥石流的危害与防治总结泥石流是山区汛期常见的一种严重的水土流失(泥沙失稳搬运)现象。

它是泥沙在水动力作用下失稳后,集中输移的自然演变过程之一,具有严重的灾害性。

某些山区河流在汛期中由于暴雨或其他水动力如溃坝、冰川、融雪等作用于流域内不稳定的地表松散土体上,导致松散土体失稳叁与洪流运动,在流动内形成两种流动现象;一是水的流动,二是沙的流动。

两种不同相的物质在共同的流动空间内混合而形成一种特殊的水、沙混合输移现象。

当这种特殊的流体中含沙量超过某一限值后,因其流动特性的变化而形成的一种特殊洪流,称为泥石流。

1.泥石流的危害泥石流常常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区猛、迅速的特点,并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用,其危害程度比单一的崩塌滑破和洪水的危害更为广泛和严重。

它对人类的危害具体表现在如下四个方面:(1)对居民点的危害。

泥石流最常见的危害之一,是冲进乡村、城镇,冲毁房屋、工厂、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场所设施。

淹没人畜,毁坏土地,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

(2)对公交地铁的危害。

泥石流可直接掩埋车站,摧毁地基、桥涵设施,致使交通中断,还可引起正在运行的火车、汽车颠覆,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

有时泥石流汇人河道,引起河道大幅度变迁,间接毁坏公·、铁·及其他构筑物,甚至迫使道·改线,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新中国成立以来,泥石流给我国铁·和公·造成了无法估计的巨大损失。

(3)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

主要是冲毁水电站、引水渠道及过沟建筑物,淤埋水电站β水渠,并淤积水库、磨蚀坝面等。

(4)对矿山的危害。

主要是摧毁矿山及其设施,淤埋矿山坑道、伤害矿山人员,造成停工停产,甚至使矿山报废。

2.泥石流的流体特征泥石流的体与一般水流相比,具有下列特征:(1)阵流性。

泥石流在流动过程中一阵一阵的形式涌现过来,而一阵与一阵之间呈间歇现象,固体物质越多,阵流现象越明显,稀性泥石流阵流现象不太明显。

泥石流防治措施

泥石流防治措施

泥石流防治措施泥石流是一种由于雨水冲刷而形成的自然灾害。

泥石流的流速快、冲击力强,对人类和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减少泥石流对人民生命财产的危害,各国都采取了一系列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泥石流防治措施的种类和效果。

泥石流防治措施可以分为减轻泥石流危害和控制泥石流发生两个方面。

减轻泥石流危害的措施主要包括:1. 修建护坡。

护坡是指在山坡上修建坚实的、有一定倾斜度的固体结构,以减轻泥石流冲击力。

护坡可以采用人工坡体、混凝土梯田、石坡等多种形式。

护坡的斜度和高度需要根据山坡的陡峭程度和地质条件来确定。

2. 架设拦挡网。

拦挡网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网状结构,主要用于拦截泥石流中的大型石块和树木。

拦挡网通常安装在山坡上,以阻止泥石流的下滑。

拦挡网的结构强度需要经过严格计算,以确保其在泥石流冲击下的稳定性。

3. 修建引导沟。

引导沟是一种沟渠结构,主要用于引导泥石流流向安全地带。

引导沟可以通过挖掘和修筑的方式建设。

其设计需要结合泥石流的流量和坡度来确定。

引导沟的长度和弯曲半径也需要根据地形条件进行优化设计,以提高泥石流的导流效果。

控制泥石流发生的措施主要包括:1. 植被恢复。

植被具有固土保水的功能,可以减少土壤侵蚀,降低泥石流发生的可能性。

对于受到泥石流威胁的地区,可以进行植被恢复工作,如种植草坪、灌木、树木等。

植被的选取应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进行合理搭配,同时需要定期进行护理和管理。

2. 疏导和分流。

疏导和分流是通过人工手段改变泥石流流向和速度,减少泥石流对下游地区的冲击。

疏导和分流的方式可以采用开挖排水沟、建设拦河堰等。

这些措施可以将泥石流流量分散到多个渠道,减轻泥石流对单一河道的冲击。

3. 监测和预警系统。

监测和预警系统可以及时发现泥石流的迹象,提前采取应对措施,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监测系统可以包括气象站、地质雷达、视频监控等设备,用于监测泥石流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预警系统可以通过实时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提前发出警报并向相关部门和居民发送预警信息。

试论泥石流的危害性分析及预防措施

试论泥石流的危害性分析及预防措施

试论泥石流的危害性分析及预防措施发布时间:2021-08-26T11:40:00.490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1年7卷4月第12期作者:杨微石李鹏[导读] 所谓泥石流,主要是指因暴雨或其他自然灾害造成的洪水、淤泥和石块的流动。

流量巨大,破坏性很大,很难准确预测。

杨微石李鹏深圳市自然资源和不动产评估发展研究中心广东深圳 518000摘要:所谓泥石流,主要是指因暴雨或其他自然灾害造成的洪水、淤泥和石块的流动。

流量巨大,破坏性很大,很难准确预测。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泥石流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泥石流灾害频发,造成大量人员和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

因此,加强对滑坡灾害的分析研究非常重要。

本文介绍了泥石流的危害和预防措施。

关键词:泥石流;危害;预防引言泥石流是环境影响、土壤侵蚀和地表侵蚀的结果。

人们的不正当行为也将极大地助长泥石流的发生。

泥石流灾害会对土地资源、生态资源、正常生产和人类生活造成极大的破坏,因此更好地了解泥石流的成因并采取预防措施非常重要。

1.泥石流的成因1.1地形方面的原因地形的形状和坡度对松散固体的堆积影响很大,会聚集大量的水,容易形成快速流动的区域。

在正常情况下,泥石流的大部分区域三面环山,一侧是出口。

周边坡度较陡(多为30-60°),面积较大。

发生泥石流的斜坡常无植被,斜坡常裸露破碎,有滑坡。

泥石流多为狭窄的沟壑,有许多陡峭的山脊。

泥石流冲击该地区后,会冲走沟底和沟壁的泥土和石块,造成很大危害。

1.2地质条件方面的原因如果地质区域比较复杂,断层褶皱,岩石风化破碎,容易造成泥石流问题。

此外,地震多发地区和新构造运动活跃的山区也容易出现泥石流问题。

如果地表岩石遭到破坏、滑坡和坍塌,就会形成固体泥石流。

当结构变得松散和脆弱时,它将极易风化。

软硬层状岩层也会形成碎屑,会导致泥石流问题。

1.3水文气象方面的原因水不仅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形成泥石流的最基本要素之一,因此短时间内突然大量涌水,容易出现泥石流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地质大学水土保持学论文题目:泥石流的危害与防治系别:地球科学与资源系班级:姓名:学号:指导老师:王殿武2010年12月4日星期六目录一、引言:泥石流定义 (1)二、泥石流的产生条件 (2)三、泥石流的危害 (2)四、泥石流灾害防治的基本措施 (3)五、参考文献 (5)引言:泥石流的定义背景:2010年8月8日,甘肃舟曲县上游的迭部县代古寺出现了93.8毫米的局地强降水;舟曲县东山镇降水量达96.3毫米,1小时最大降水量达77.3毫米,超过舟曲县8月平均降水量。

局地短时强降水等因素引发了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1500多人死亡,200多人失踪。

这次灾害引发我作为写这篇论文的真正原因。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

典型的泥石流由悬浮着粗大固体碎屑物并富含粉砂及粘土的粘稠泥浆组成。

在适当的地形条件下,大量的水体浸透流水山坡或沟床中的固体堆积物质,使其稳定性降低,饱含水分的固体堆积物质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发生运动,就形成了泥石流。

泥石流是一种灾害性的地质现象。

泥石流爆发突然、来势凶猛,可携带巨大的石块。

因其高速前进,具有强大的能量,因而破坏性极大。

泥石流是山区沟谷或山地坡面上,由暴雨、冰雪融化等水源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介于挟沙水流或滑坡之间的土(泛指固体松散物质)、水、气混合流。

泥石流大多伴随山区洪水而发生。

它与一般洪水的区别是洪流中含有足够数量的泥沙石等固体碎屑物,其体积含量最少为15%,最高可达80%左右,因此比洪水更具有破坏力。

一、泥石流具有以下性质:1.具有土体性质——结构性2.具有水体性质——流动性3.具有发生在山区的性质——有较大的流动坡降(沟床比降)二、泥石流的分类(一)依据地貌学观点分类1.按泥石流沟谷形态发育程度区分:1)标准型泥石流为典型的泥石流,流域呈扇形,面积较大,能明显的划分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

2)河谷型泥石流流域呈有狭长条形,其形成区多为河流上游的沟谷,固体物质来源较分散,沟谷中有时常年有水,故水源较丰富,流通区与堆积区往往不能明显分出3)山坡型泥石流流域呈斗状,其面积一般小于1000㎡,无明显流通区,形成区与堆积区直接相连。

2.按泥石流冲积扇所处的地貌位置区分:1)峡谷型泥石流2)宽谷型泥石流(二)依据泥浆水利学观点分类1.按物质成分分类1)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砂粒、石块、粘度大、呈稠泥状的叫泥流;2)以粒径不等的砂粒和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石块的叫泥沙流;3)由大量粘性土和粒径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叫泥石流;4)由水和大小不等的砂粒、石块组成的称之水石流。

2.按物质状态分类1)粘性泥石流,含大量粘性土的泥石流或泥流。

2)稀性泥石流,以水为主要成分,粘性土含量少,固体物质占10-40%,有很大分散性。

以上分类是中国最常见的两种分类。

除此之外还有多种分类方法。

如按泥石流的成因分类有:水川型泥石流,降雨型泥石流;按泥石流流域大小分类有:大型泥石流,中型泥石流和小型泥石流;按泥石流发展阶段分类有:发展期泥石流,旺盛期泥石流和衰退期泥石流等等泥石流产生的条件泥石流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有陡峭便于集水集物的适当地形;上游堆积有丰富的松散固体物质;短期内有突然性的大量流水来源。

一、地形地貌条件在地形上具备山高沟深,地形陡峻,沟床纵度降大,流城形状便于水流汇集。

在地貌上,泥石流的地貌一般可分为形成区、流通区和堆积区三部分。

上游形成区的地形多为三面环山,一面出口为瓢状或漏斗状,地形比较开阔、周围山高坡陡、山体破碎、植被生长不良,这样的地形有利于水和碎屑物质的集中;中游流通区的地形多为狭窄陡深的峡谷,谷床纵坡降大,使泥石流能迅猛直泻;下游堆积区的地形为开阔平坦的山前平原或河谷阶地,使堆积物有堆积场所。

二、松散物质来源条件泥石流常发生于地质构造复杂、断裂褶皱发育,新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较高的地区。

地表岩石破碎,崩塌、错落、滑坡等不良地质现象发育,为泥石流的形成提供了丰富的固体物质来源;另外,岩层结构松散、软弱、易于风化、节理发育或软硬相间成层的地区,因易受破坏,也能为泥石流提供丰富的碎屑物来源;一些人类工程活动,如滥伐森林破坏地表植被和开垦造成水土流失,不合理开挖、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开山采矿、采石等,往往也为泥石流提供大量的物质来源。

三、水源条件水既是泥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泥石流的激发条件和搬运介质(动力来源),泥石流的水源,有暴雨、水雪融水和水库溃决水体等形式。

我国泥石流的水源主要是暴雨、长时间的连续降雨等。

泥石流的危害泥石流常常具有暴发突然、来势凶猛、迅速之特点。

并兼有崩塌、滑坡和洪水破坏的双重作用,其危害程度比单一的崩塌、滑坡和洪水的危害更为广泛和严重。

它对人类的危害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对居民点的危害泥石流冲进乡村、城镇,摧毁房屋、工厂、企事业单位及其他场所设施。

淹没人畜、毁坏土地,甚至造成村毁人亡的灾难。

(二)对公路和铁路的危害泥石流可直接埋没车站,铁路、公路,摧毁路基、桥涵等设施,致使交通中断,还可引起正在运行的火车、汽车颠覆,造成重大的人身伤亡事故。

有时泥石流汇入河道,引起河道大幅度变迁,间接毁坏公路、铁路及其它构筑物,甚至迫使道路改线,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三)对水利水电工程的危害主要是冲毁水电站、引水渠道及过沟建筑物,淤埋水电站尾水渠,并淤积水库、磨蚀坝面等。

(四)对矿山的危害主要是摧毁矿山及其设施,淤埋矿山坑道、伤害矿山人员、造成停工停产,甚至使矿山报废。

(五)对农田的危害直接冲刷、冲毁农田,有的甚至掩埋农田。

泥石流灾害防治的基本措施泥石流有不同的特点,相应的治理措施也应有所不同。

在以坡面侵蚀及沟谷侵蚀为主的泥石流地区、应以生物措施为主、辅以工程措施;在崩塌、滑坡强烈活动的泥石流发生(形成)区,应以工程措施为主,兼用生物措施,而在坡面侵蚀和重力侵蚀兼有的泥石流地区,则以综合治理效果最佳。

一、生物措施泥石流防治的生物措施是包括恢复植被和合理耕牧。

一般采用乔、灌、草等植物进行科学地配置营造,充分发挥其滞留降水,保持水土,调节径流等功能,从而达到预防和制止泥石流发生或减小泥石流规模,减轻其危害程度的目的。

生物措施一般需要在泥石流沟的全流域实施,对宜林荒坡更需采取此种措施。

但要正确地解决好农、林、牧、薪之间的矛盾,如果管理不善,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

与泥石流工程防治措施相比较,生物防治措施具有应用范围广,投资省、风险小,能促进生态平稳,改善自然环境条件,具有生产效益,以及防治作用持续时间长的特点。

生物措施包括林业、农业工程通常在同一流域内随地形、坡度、土层厚度及其他条件的变化而因地制宜的进行具体布置。

(一)林业工程1.水源涵养林改良土壤,削减径流;2.水土保持林保水保土,减少水土流失;3.护床防冲林保护沟床,防止冲刷、下切;4.护堤固滩林加固河堤,保护滩地,防风固沙。

(二)农业工程5.梯田耕作水土保持,减少水土流失;6.立体种植扩大植被覆盖率,截持降雨,减少地表径流;7.免耕种植促使雨水快速渗透,减少土壤侵蚀;8.选择作物选择保水保土作物,减少水土流失。

二、工程措施泥石流防治的工程措施是在泥石流的形成、流通、堆积区内,相应采取蓄水、引水工程,拦挡、支护工程,排导、引渡工程,停淤工程及改土护坡工程等治理工程,以控制泥石流的发生和危害,泥石流防治的工程措施通常适用于泥石流规模大,暴发不很频繁、松散固体物质补给及水动力条件相对集中,保护对象重要,要求防治标准高、见效快、一次性解决问题等情况。

(一)跨越工程跨越工程是指修建桥梁、涵洞从泥石流上方凌空跨越,让泥石流在其下方排泄。

(二)穿过工程穿过工程是指修建隧道、明洞从泥石流下方穿过,泥石流在其上方排泄。

对于隧道、明洞和渡槽设计的选择,总的原则是因地制宜。

(三)防护工程防护工程是指对泥石流地区的桥梁、隧道、路基,泥石流集中的山区变迁型河流的沿河线路或其他重要工程设施,作一定的防护建筑物,用以抵御或消除泥石流对主体建筑物的冲刷、冲击、侧蚀和淤埋等危害。

防护工程主要有护坡、挡墙、顺坝和丁坝等。

(四)排导工程排导工程的作用是改善泥石流流势,增大桥梁等建筑物的泄洪能力,使泥石流按设计意图顺利排泄。

泥石流排导工程包括导流堤、急流槽和束流堤三种类型。

导流堤的作用,主要是在于改善泥石流的流向,同时也改善流速。

急流槽的作用,主要是改善流速,也改善流向。

束流堤作用,主要是改善流向,防止漫流。

导流堤和急流槽组合成排导槽,以改善泥石流在堆积扇上的流势和流向,让泥石流循着指定的道路排泄,不让淤积。

导流堤和束流堤组合成束导堤,可以防止泥石流漫流改道为害。

(五)拦挡工程拦挡工程是用以控制组成泥石流的固体物质和雨洪径流,削弱泥石流的流量、下泄总量和能量,减少泥石流对下游经济建设工程冲刷、撞击和淤积等危害的工程设施。

对于防治泥石流的工程措施,常须采取多种措施结合应用。

最常见的有拦碴坝与急流槽相结合的拦排工程,导流堤、拦碴坝和急流槽相结合的拦排工程,拦碴坝、急流槽和渡槽相结合的明洞(或渡槽)工程等。

(六)治水工程1.蓄水工程调蓄洪水,避免或减缓洪峰;2.引水工程引、排洪水,减缓、控制泄洪量;3.截水工程拦截上方滑坡或水土流失地段径流;4.控制冰雪融化工程人为促使冰雪提前融化,控制避免大量冰雪提前融化,加固或预先铲除冰碛堤。

(七)治泥工程1.拦坝、谷坊工程拦蓄泥沙、稳固滑坡、节节拦蓄、减缓沟底坡度;2.挡墙工程稳固滑坡、崩塌体,拦蓄泥沙;3.护坡、护岸工程加固边坡、岸坡,增强坡体抗滑抗流能力;4.削坡工程降低坡角,削弱泥石流侵蚀力;5.潜坝工程稳固沟床,防止泥石流下切。

排导工程6.导流堤工程排导泥石流,防止泥石流冲淤;7.顺水坝工程调整导流向,排泄泥石流;8.排导沟工程排泄泥石流,防止泥石流漫溢;9.导槽工程在道路上方或下方筑槽排泄泥石流;10.明硐工程以明硐形式排泄泥石;11.改沟工程将泥石流沟口改至相邻沟道。

(八)拦蓄工程1.蓄淤场工程利用开阔低洼地,蓄积泥石流;2.拦泥库工程利用平坦谷地,蓄积泥石流。

(九)农田工程1.水田改旱地工程减少水渗透量,防止山体滑坡;2.渠道防渗工程防止渠水渗漏,稳定边坡3.坡地改梯田工程防止坡面侵蚀和水土流失;4.田间排水、截水工程排导坡面径流,防止侵蚀;5.夯实地面裂缝、田边筑埂工程防止水下渗、拦截泥沙、稳定边坡。

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利用,减轻预防甚至控制泥石流灾害的发生,让泥石流灾害对我国的危害减少到最小,我希望也唤起大家爱护环境的意识和行动。

参考文献1.段永候,罗元华. 柳源. 中国地质灾害[M]. 建筑工业出版社,1993.2.张丽萍,唐克丽. 矿山泥石流[M]. 地质出版社,2001.3.潘懋,李铁峰. 灾害地质学[M].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4.胡茂炎,刘大军. 地质灾害与治理技术[M]. 地质出版社,2002.5.崔鹏. 风景区泥石流研究与防治[M]. 科学出版社,2005.6.费祥俊. 泥石流运动机理与灾害防治[M].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